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

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

第1篇: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对策;新形势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档案管理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档案管理专业化、技术化不断增强,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更新、更高、更强的能力和素质。

一、档案管理人员面临的挑战

档案管理工作的突出特点是技术更先进、内容更丰富、分工更专业。技术更先进集中体现在档案管理中普遍采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内容更丰富主要是由于知识爆炸时代衍生出更多的信息,许多重要信息都纳入了档案管理范围之内;分工更专业意味着档案管理作为一门专业化管理工作,已经在众多单位中得到重视和普及。然而,的档案管理也必然伴随着其自身固有的缺陷和弱点,即保真、保密、保存、保读取等难题。

二、档案管理人员基本素质

1.档案专业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档案专业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社会上各类专业工作人员所应共同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和人民,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法律和各项方针政策,讲道德,守纪律,不为名,不为利,不计较个人利益,有献身精神。由于档案工作具有一定的机密性和较强的政治性,因此,档案专业工作人员尤应具备守口如瓶、严守国家秘密的政治素质。同时,档案工作的服务性特点还特别要求档案专业工作人员应具有良好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档案专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档案专业工作人员应该安心本职工作,热爱档案事业,有较强的事业心,懂得文书学、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保护技术学、中外档案史等档案专业基本知识,熟悉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各项法规和方针政策,熟悉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各种业务规定,熟悉自己所从事的业务工作;能把档案专业法规、政策和档案专业基本知识以及其他专业知识灵活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实际,熟练完成自己的业务工作。

3.档案专业工作人员的知识素质。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除了掌握档案学基本知识以外,还要掌握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相近的其他专业知识,例如,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古汉语知识和与档案内容有关的其他专业知识或与业务工作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档案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掌握一定的领导学、管理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等知识。只有掌握具备了相关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从事档案工作。

对档案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是由档案工作的性质、任务、目的和内容所决定的。目前,我国有着庞大的档案工作人员队伍,其中不少人还停留在传统的专业知识和观念上,不能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工具,缺乏信息开发应用能力和敏锐的信息意识,这一现状极大地制约了档案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如何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我们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升

档案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人才素质的提升,这既是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实践中的难点,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营造良性竞争氛围。以往档案管理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竞争,档案管理部门与单位其他部门之间没有对比,档案管理部门内部人员之间没有竞争,这极大地制约了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首先,单位要改变对档案管理部门的认识,树立“档案管理也能出效益”的理念,将其置于与其他部门同等重要的地位;其次,部门内部要建立以“竞争、激励”为核心的文化氛围,引导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行为;最后,要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措施,落实和保障竞争理念的实施。

2.建立完善的激励体系。理论上,激励包含正激励和负激励两个方面,即奖励和惩罚。实践中,激励机制的运行可以极大地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能力的提高。

(1)奖励措施。针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表现,可以制定一系列的奖励措施。例如,对作出创新贡献、业务能力突出等相关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奖励可采取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方式,并充分利用提拔晋升、发放奖金、精神鼓励等具体方法。

(2)惩罚措施。建立以“末位淘汰制”为核心的惩罚体系,对工作不思进取、成绩落后的档案管理人员采取待岗培训、停职停薪、辞退等处罚措施,切实改变以往那种“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和“鞭打快牛”的错误思想。

3.健全考核评估制度。激励机制的实施必须以公开、公平、客观的考核评估结果作为依据,这就要求健全考核评估制度。

(1)制定考核标准。考核标准从意识、能力、精神三个方面考虑,评价内容细化为服务态度、服务效率、创新成果、安全保密、业务操作、管理水平、学习成效、工作作风等多个项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设立相应的评分标准,进行定量和定性评分。

(2)客观的考核。考核过程中,可以考虑采取360度考核策略,即从服务对象、领导、档案管理内部员工、其他部门员工多个角度进行测评,确保评估结果的公正、客观和公平。

4.加强培训学习。培训和学习是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直接途径,在培训方面:第一,促进培训的经常化、制度化。实践中,许多单位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培训,或采取随机培训的方式,这实际上不利于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可以考虑将培训工作纳入单位发展规划或年度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确保实效。第二,培训方式多样化。以往大多采取听报告、讲座的方式,内容枯燥无味,应用性不强。如果能够结合参观访问、实习交流等多种形式,培训的效果将会更加突出。第三,及时检验培训成果。以往都是重视培训组织,轻视效果检查,这难以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建立培训后的考试、考察制度,及时巩固培训成果。

第2篇: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

一、档案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第一,档案专业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

档案专业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社会上各类专业工作人员所应共同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和人民,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法律和各项方针政策,讲道德,守纪律,不为名,不为利,不计较个人利益,有献身精神。由于档案工作具有一定的机密性和较强的政治性,因此,档案专业工作人员尤应具备守口如瓶、严守国家秘密的政治素质。同时,档案工作的服务性特点还特别要求档案专业工作人员应具有良好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第二,档案专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档案专业工作人员应该安心本职工作,热爱档案事业,有较强的事业心,懂得文书学、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保护技术学、中外档案史等档案专业基本知识,熟悉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各项法规和方针政策,熟悉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各种业务规定,熟悉自己所从事的业务工作;能把档案专业法规、政策和档案专业基本知识以及其他专业知识灵活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实际,熟练完成自己的业务工作。

第三,过硬的业务技能。

档案管理人员是储备知识、传播信息、连接应用的桥梁,因此,企业档案管理人员除了要掌握归档的基本知识外,还要了解一些文秘、历史学、目录学、社科情报、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知识,从而保证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影响档案工作者综合素质提高的几种因素

目前,我国档案专业人员队伍在文化程度、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思想观念等方面参差不齐。部分人员文化程度较低,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较窄,计算机及外语水平不高,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一现状极大地制约了档案工作的创新与发展。究其根源。首先,有的单位领导档案意识比较薄弱,对档案工作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也未能认识到提高档案人员素质的重要性。有的单位领导只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而忽视了档案人员的学习与培训,对档案人员的培训教育没能纳入计划、没能给予足够的支持,档案资金的投入也不足,档案管理设备和技术落后。其次,部分档案工作者对于自身工作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认识不足,或者满足于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在接受新的技能后不懂得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或者缺乏应用的动力,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整合提高新的技能。

三、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

面对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应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爱岗敬业,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爱岗敬业,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前提。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因此作为一名档案工作人员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在领导和群众心目中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档案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也必须有自身的职业道德要求。档案事业的发展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而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应摆在突出的位置。因为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再好的发展机遇也会错过,再好的发展条件也会丧失,再好的业务能力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第二,依法治档,完善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严格遵守档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是关键。制度建设是档案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制度建设,严格依法治档,是新形势下对档案工作的迫切要求。根据新形势的需要,我局对已有的档案制度进行了修订,使档案制度能更加完善。我们的制度包括归档制度、保管制度、借阅制度、保密制度、统计制度、文书档案分类编号办法等等。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使档案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按制度办事。

第三,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第3篇: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高

档案人员的素质是指档案工作者在岗位上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及各种基本素养等的总和。概括地说就是从事档案工作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政治素养、道德素养、管理能力及分析处理问题的基本能力等。档案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档案业务工作的效率、水平和质量,因而对档案工作整体效能的发挥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1.档案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1.1档案专业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

档案专业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社会上各类专业工作人员所应共同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和人民,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法律和各项方针政策,讲道德,守纪律,不为名,不为利,不计较个人利益,有献身精神。由于档案工作具有一定的机密性和较强的政治性,因此,档案专业工作人员尤应具备守口如瓶、严守国家秘密的政治素质。同时,档案工作的服务性特点还特别要求档案专业工作人员应具有良好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1.2档案专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档案专业工作人员应该安心本职工作,热爱档案事业,有较强的事业心,懂得文书学、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保护技术学、中外档案史等档案专业基本知识,熟悉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各项法规和方针政策,熟悉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各种业务规定,熟悉自己所从事的业务工作;能把档案专业法规、政策和档案专业基本知识以及其他专业知识灵活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实际,熟练完成自己的业务工作。

1.3过硬的业务技能

档案管理人员是储备知识、传播信息、连接应用的桥梁,因此,企业档案管理人员除了要掌握归档的基本知识外,还要了解一些文秘、历史学、目录学、社科情报、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知识,从而保证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2.影响档案工作者综合素质提高的几种因素

目前,我国档案专业人员队伍在文化程度、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思想观念等方面参差不齐。部分人员文化程度较低,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较窄,计算机及外语水平不高,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一现状极大地制约了档案工作的创新与发展。究其根源。首先,有的单位领导档案意识比较薄弱,对档案工作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也未能认识到提高档案人员素质的重要性。有的单位领导只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而忽视了档案人员的学习与培训,对档案人员的培训教育没能纳入计划、没能给予足够的支持,档案资金的投入也不足,档案管理设备和技术落后。其次,部分档案工作者对于自身工作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认识不足,或者满足于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在接受新的技能后不懂得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或者缺乏应用的动力,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整合提高新的技能。

3.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

面对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应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3.1爱岗敬业,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爱岗敬业,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前提。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因此作为一名档案工作人员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在领导和群众心目中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档案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也必须有自身的职业道德要求。档案事业的发展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而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应摆在突出的位置。因为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再好的发展机遇也会错过,再好的发展条件也会丧失,再好的业务能力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3.2依法治档,完善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严格遵守档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是关键。制度建设是档案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制度建设,严格依法治档,是新形势下对档案工作的迫切要求。根据新形势的需要,我局对已有的档案制度进行了修订,使档案制度能更加完善。我们的制度包括归档制度、保管制度、借阅制度、保密制度、统计制度、文书档案分类编号办法等等。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使档案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按制度办事。在市档案局的历年检查考核中,市公路局档案工作完全符合规范化管理的要求,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经档案综合管理达标升级考评小组评审,达“省一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受到市档案局有关领导的好评。

3.3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是很有必要的。档案管理人员从一开始就要树立“工作就是服务”的观念。以“增强服务意识”和“主动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过去,档案管理被人为地限定在档案的接收、征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等方面。档案事业只有顺应时代要求,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立足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各个阶层,服务于广大百姓,才能蒸蒸日上。

3.4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第4篇: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人事档案 档案管理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是高效发展的重要部分,高等职业院校主要以培养技能性人才为办学宗旨,以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个过程实施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人事档案管理作为人事工作中的一部分,在整个师资队伍建设中充当着最基础的信息源头作用。但是,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模式规范不一,下面我就高等职业院校关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机制谈几点自己的建议。

一、关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人事档案是人力资源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记载教职工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等经历的相关情况的原始记录。它准确、真实地呈现了高校教职工德、才、能、绩各方面的表现,能反映出他们的工作表现、奖惩情况、行为轨迹、家庭历史背景和经历的各种重大信息。因此,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优劣,直接影响着人才选拔、任用、职称评审等,关系到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和科研层次的提升,制约着高校的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和长远发展战略的实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虽然内容比较复杂,但总体来说,主要是指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整理、保管、转递与利用等环节。在工作对象上,它既要与纸质材料打交道,又要服务于教职工;在工作属性上,它既有主动性,要从学校各个部门收集原始材料,又有被动性,要服务于学校发展和教职工的各方面的需要;在工作要求上,它既有传统性的一面,大部分时间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要求和基本流程做好文档的收集、归类和利用,工作枯燥、单一。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引入现代化的管理。

二、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效性机制分析

1.学校应重视人事档案工作。

高等职业院校的人事档案工作往往不能引起学校的重视,这使得人事档案工作人员工作没有动力和积极性,平时所做的工作也只是应付一下上级部门的检查。要么是学校在人员配置上不科学,导致没有更多的人力资源投入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去。学校在招生的同时也在引进新的师资队伍,这些新来的教职工档案的管理也是一项庞大的工作,怎样把这些档案按照最新标准进行整理、管理,这就要求学校需要更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投入到此项工作中来,但是由于很多学校领导没有顾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总的来说比较缺少。特别是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即使有些学校设置专职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也是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往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长期这样,这种躲在角落里工作,始终只能处于一种默默无闻的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的工作状态。

2.配备专业的人事档案工作人员。

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因对人事档案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在人员配备上更是能少则少,能兼任就兼任,导致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人员配备不足,或者没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不能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认为档案管理就是简单保管、整理好全校教职工的档案。甚至有些学校配备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么是临近退休的教职工,要么是其他部门的教职工兼任此项工作,导致人事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中心不在此,而是在其他工作上。人员配备的不专业化是导致各高等职业院校人事档案工作不规范,没起色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人事档案工作人员配备上,我认为应该根据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配备充足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人员的考核上应该是具有档案管理专业背景的。另外,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人事档案工作的业务能力提高,安排专业知识的培训,随时补充和更新人事档案专业知识和其他知识,以便更加熟悉了解人事档案的重要性、归档要求、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专业填写相关材料,及时补充进档材料,规范用纸规格和书写工具,熟悉装订顺序等专业知识。

3.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的制度。

高等职业他院校的人事档案种类繁多,内容容量大,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信息化为主流的工作形态,因此,在档案管理方面,也应与时俱进的引进信息化技术,这样促使人事档案工作便捷性、及时性,也可以增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使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变更加高效运行。高等职业院校在这方面和其他本科院校比较,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信息化技术管理方面,大部分学校都还没有建立建立健全此项制度,大多数是采取的手工制作目录,纸质存档保留的这种纸质化管理模式。为此,我认为高等职业院校应重视此项工作对整个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来管理教职工的人事档案,使得高等职业院校的人事档案能够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人事信息的查询和检索,从而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便捷性和高校性,促进此项工作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4.营造良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氛围。

学校应加强人事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教职工的档案意识,这是做好人事档案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应编写一些宣传手册,这宣传手册要通俗易懂的把档案的基本知识编写进去,分发给各个部门及教职工,让大家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人事档案工作的基本流程和基本要求,提高大家对人事档案工作的认识,形成一个全员管理人事档案的工作氛围,促使每个教职工参与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来,自觉的收集材料,规范的填写材料,适时的归档材料,文明查阅材料。也可以通过建立人事档案管理网站,通过网站及时对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普及和宣传,以确保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一个稳定发展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陈乃鸿.高校档案管理应用6S管理模式研究[J].科学管理,2015,(19).

第5篇: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

摘 要 档案的作用还是普遍存在的,档案对于企业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完善、有效的档案资源能极好地促进企业资源的开发,可以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对于油田单位而言,档案管理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规范性管理的基础与前提。作为企业管理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在企业生存发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和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关键词 油田 档案 管理 重要性

一、油田基层单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档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企业从它创立之初就不断地积累着企业档案,企业的文化思想忠实可靠地记录在企业的全部档案之中。它不但记录着企业产生、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它还能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每个基层单位的档案管理对于单位的生产、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单位文化建设离不开档案,没有档案,文化建设就难以持久,就没有生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管理在单位文化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做好油田档案管理的方法

(一)规范化、科学化的档案管理,是企业首要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档案是一种重要信息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信息产业的组成部分,作为企业生产、技术、科研和经营等活动的真实记录和一项基础性工作,同时作为与企业同步发展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管理等各方面正积极地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二)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拓展档案信息资源

在规范档案管理的前提下积极拓展档案信息资源,这是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通过档案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考察外地先进档案馆,系统地了解了档案与档案工作概述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对各类档案进行收集、分类、立卷、归档、利用等管理程序,对档案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把握,全方位地了解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明确了日后管理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

要将档案管理工作做细做实,首先要制定一个工作计划安排收集资料、归档工作具体时间,定时向各科室各部门收集相关文件,尽可能齐全完整,并要做到随收随归,方便平时查找,提高工作效率和档案资料的质量。同时,要着力完善档案类目的编排和存放工作,从细处做起,保护好档案和便于今后利用档案,为解决企业发展所需各项问题发挥余力。

(三)自觉提高业务技能,适应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新要求

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认真研究档案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健全各项档案制度,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这是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档案工作既是一项业务性工作,又是一项管理服务性工作。如何能学以致用,是当前应该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日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单位的专职档案工作人员,一是要认真学习档案管理知识,提高认识档案知识的水平。不仅要熟悉档案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步骤,而且还应掌握各门类档案、各种载体档案的

(四)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开展

档案信息是一种无形资产,也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为使档案信息资源不流失,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有了规章制度的规范和约束,才能保证档案工作规范化的实施开展,这也是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一是将档案管理制度正式纳入企业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档案的部门或人员;二是建立健全公司档案工作各项制度,依据制度对有关部门进行档案目录汇集和使用调控。旨在提高职工档案意识,确保档案完整、准确和安全;三是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的主要环节要照章管理,并纳入企业管理运行程序,有利于从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管理、归档有序进行。而要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企业管理程序,纳入企业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和有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三、对油田基层单位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档案专业人才培养,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要发展单位的档案事业,必须加强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才能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本单位各项事业服务。尤其是工作在油田前线的综合管理人员更需要进行档案管理的专业培训,才能更好地胜任他们的档案管理工作。

(二)加强基层单位与相关单位档案管理的横向联合和资源共享

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实行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同时可以建立联合目录,实行资源共享,使利用者很方便地获得更多、更广泛的知识、信息。通过建立联合目录,形成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使各部门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实现资源互补,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因而也可有效地缓解存储空间拥挤、人员、资金紧张等矛盾,更好地满足单位生产经营的需要。

(三)加强档案信息的后期利用和学习

档案资源是每个单位十分宝贵的一笔财富,加强它的后期利用可以更好地保持档案工作的生命力与可持续发展。同时,把其中有价值的部分作为新员工进入单位的一堂学习课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相信在公司、基层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者三方的共同努力下,会将档案信息资源变的更有活力,更赋生机,真正地为油田生产、开发、经营服务。

参考文献:

第6篇: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

(一)在思想上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近些年来,基层电大的档案管理人员包括部分学校领导对档案工作的认识都存在这样一些错误认识:所谓的档案工作就是将相关材料进行登记、保管的琐碎工作,不具有技术性和科学性,相对于教学、教务管理等工作来讲,只是一项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工作,档案管理工作既不能给电大创造经济效益,也不能带来社会效益。只要“看好摊”,不弄丢材料,不造成内容泄密,能查档就行了。不重视档案工作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一部分人对档案工作缺乏了解,加上基层电大的领导对这项工作也是很少督促,致使档案工作已无法适应现在的管理需求。(二)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移交工作不规范。基层电大工作业务多,许多部门、班主任在工作中往往只重视业务质量,文书档案资料的归档、存档意识不强。比如大多数班主任对带班资料、教学管理资料不够重视,不愿意归档,当多年后因学生学历认证时却难以找到相关佐证资料。年终档案工作人员整理文书档案时,常常出现资料、文件的附件找不到的情况,导致该份文件无法归档。(三)档案借阅制度落实不严格。档案室虽然制定了查借阅、移交等多项制度,但这些管理制度并没能严格执行,在违反制度造成档案资料丢失时不能及时追究责任。还有,档案借阅管理制度的执行不够严格,致使有些借出档案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归还;借阅人和借阅档案资料信息填写不详细,遗失档案后不能及时追查档案,甚至没有任何信息能证明材料、档案的去向;更为严重的是,出现私下转借、无借阅手续等现象。(四)档案管理队伍综合素质不高,档案管理水平低下,档案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基层电大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管理培训或学习,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管理档案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是很精通,各种档案收集、整理的意识淡薄。而且,大多数基层电大的档案人员身兼数职,对档案管理工作精力投入有限,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常常是只将材料放入档案盒,没能及时整理归档,从而严重影响了基层电大的档案管理水平。(五)档案室相关设施不齐全、不配套,导致档案保存存在诸多问题。个别基层电大没有固定的档案室,有的电大有档案室,但档案室基本上都设置在偏僻或者是闲置多年的房间,房间面积小、潮湿等不利条件会引起档案材料霉变、虫蛀,直接影响档案的美观整洁及完整。(六)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不高。随着计算机以及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变化,从以往的全是纸质档案,逐渐向朝电子档案、纸质档案共同存在的方向发展,有些基层电大在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方面的工作仍然不能赶上时代要求,没有购买、引进档案管理中必须使用的现代化的管理软件,这种现状严重阻碍了档案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二、基层电大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基层电大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档案管理的优或劣,往往取决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身为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掌握档案工作的相关环节和基本要求,更要努力掌握档案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要通过岗位培训和专业学习,熟练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巧,多学习档案管理理论,通过实践来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基层电大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探索与电大实际相结合的档案管理手段和模式,让档案工作适应学校、学生、社会的要求,为开放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做好服务。(二)基层电大要健全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档案的管理工作繁琐而且涉及学生、老师的切身利益,如果工作不规范、不严谨将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建立相关的制度来保证各项工作的完成。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必须满足以下要求:第一,所建立的规章制度要与电大的实际相结合。第二,制度的操作性必须强。制度的建立应该实用、简便容易操作,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制度的指导和规范作用。第三,制定制度应体现多面性。建立的制度不仅能约束领导又能规范一般职工。第四,建立的制度在执行时必须严肃。既然是制度、规章,就必须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领导、教师、学生严格遵守,在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做到有错必纠、有错必罚,要充分体现制度的严肃性。(三)要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来进行基层电大的档案管理工作。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档案管理是当今档案管理的一大趋势,要尽可能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新手段,逐步提升基层电大的档案管理质量和水平,从而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四)要强化基层电大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基层电大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要树立档案工作就是服务工作的观念。要把增强服务意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动力。要明确服务对象,端正服务态度,树立创新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五)基层电大要不断加强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一是要不定期开展档案管理知识的学习、培训,努力提高基层电大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本身要不断学习,以此来提高自身素质;二是要培养基层电大档案管理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使档案管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明的政治纪律,以及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在做好档案收集和保管工作的同时,为老师、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最方便的档案服务;三是要充实档案管理工作队伍。除档案室配足专职人员外,各业务科室也要选配一名兼职档案人员,定期搞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移送工作。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基层电大应当客观的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积极探索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策略,不断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配备相应的现代化设备,并加强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进而促使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发展,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作者:刘玉华 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大学东港学院

【参考文献】

第7篇: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

1.1 提高办公档案的健全性

在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制度中,为了保证办公档案不会丢失或者损坏,需要进行双份保存,即纸质保存与电子保存。在传统的办公档案管理中,通常仅仅只会采用纸质保存方法。当企业的经营时间过久时,就有可能导致办公档案丢失,或者档案记录模糊等多种不良现象。而采用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制度则具有更强的管理优势,采用电子保存方法不仅能够做到多备份,还不会导致档案字迹模糊,是一种先进的办公档案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办公档案管理水平。

1.2 提高查找效率

采用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制度,可以极大的提升搜索档案的效率,减少查找档案的时间。企业所需要保存的档案数量较为庞大,在传统的办公档案管理制度中,若想要搜寻所需的办公档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经历进行寻找。而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制度,可以通过建立档案数据库,利用计算机技术,在办公档案数据库中进行搜索,极大的降低了寻找档案的时间。不仅如此,还能对企业的办公档案进行详细的分类,按照不同类型的办公档案进行存放。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模式是一种优质管理模式,值得推广。

1.3 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更具规范化

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管理基础就是规范化与标准化,基于这两项原则再对办公档案进行进一步的分类与归纳。而传统的办公档案管理中,由于档案管理主要是以纸质档案为主,整理难度较大。而采用现代化办公管理制度,可以降低管理难度,设立规范化管理模式,按照不同标准将办公档案进行整理。而在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工作中,当档案需要转移时,需要选择适当的转移方法,如U盘、硬盘等方法。为了办公档案不混乱,在进行办公档案管理时,必须设立相应的管理规范,避免出现交叉状况。

2 办公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不论是生活还是生产节奏都明显加快,而企业办公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了满足企业需求,符合企业发展的节奏,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制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现代化管理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当中,现代化管理技术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观念加快行业的发展。而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的进步,是企业办公档案管理的一次里程碑性的变革。完全改变了传统的办公档案管理面貌,呈现出一副新的管理容貌。采用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制度,不仅提升了办公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还将办公档案管理引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在传统的办公档案管理工作中,办公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仅仅是将企业的相关办公文件进行保存,而在现代化的办公档案管理工作中,不仅解决的企业文件的保存问题,还能够从所存档的档案中寻找出企业所需要的档案,对企业过去的发展做出相应总结,帮助企业更上一层楼。

3 ?k公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内容

在当前进行办公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建设时,我们首先要知道现代化所蕴含的内容是什么,只有明白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我们才能更好的去实现办公档案管理现代化。总的来说,它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档案技术与设备的现代化。当前档案工作中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比以前大为增加,现代科学技术在文件档案工作的全过程中得到应用,如文件制作技术、信息存取与传输技术、文件检测与保护技术等。这些现代化的技术都需要现代化的设备来完成。2.档案工作组织和管理的科学化。科学的组织管理与现代科学管理技术的采用具有密切的关系,现代技术要以科学的组织管理为基础,同时也为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供了手段。科学的组织管理包括建立合理的文件档案管理组织和工作流程两个方面。3.档案管理业务与技术的标准化。标准化的基本目的是使档案管理和信息资源共享中必要的通用性、互换性得以实现,提高各项业务工作中的质量和效率。档案工作中需制订和执行的标准主要包括有关技术和有关管理业务等方面的标准。4.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目前,“专业化”的含义不仅是指档案人员要掌握档案专业方面的基本知识,也应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现代仆、科学仆的管理理点和管理特点等。

4 办公档案现代化管理应用

4.1 充分实现办公档案现代化

选择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制度,可以充分体现出办公档案的现代化。首先,应当以现代科学理论为核心,办公档案工作人员在组织工作时,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色,对企业办公档案进行规律性、规范性的整理。想要实现现代科学化的管理方法,不仅仅需要结合现代科技设备,还需要将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理念进行充分的宣传,让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理念充分溶于员工的心中。将现代化管理理念应用于办公档案管理系统中,对于企业办公档案的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能够显著提升办公档案的管理效果,提高工作效率。

4.2 加强对办公档案现代化管理人才的培养

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的实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建设。在选择办公档案管理人员时,需要综合多方面进行思考与选择。首先,进行办公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能够熟练的操作现代化管理系统,并且具有科学、合理的管理观念。其次,应当尽量选择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由于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工作与传统的办公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相差较远,除了需要将档案进行保存外,还需要具有分析与统计的能力。而经验丰富的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更加合理的将办公档案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能够发现企业在过程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尽早解决,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最后,应当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这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现代化管理具有较快的发展速度。为了能够获得最新的现代化管理技术,企业应当定期设立现代化管理技术培训,避免工作人员出现滞后的状况。只有保证了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的管理技术水平,才能保障办公档案工作获得更好的发展,进而促进企业的进步。

4.3 加大对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的投入力度

企业应当加大对办公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重视度,加大对其的投入力度。不论是财力还是物力,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工作,应当全方位的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完善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办公档案管理的建设,才能确保办公档案管理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还能够为企业指引正确的前进方向,让企业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8篇: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财务档案管理现状;会计档案的特点;计算机管理会计档案

Abstract: Original accounting records management can no longer satisfied with the status quo, using paper computer managemen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ized digital data,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school accounting data management, and for the future to provide fast, convenient use of service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chools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applications, is also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school financial records management main content.

Keywords: financial records management status quo;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counting files; computer management accounting files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学校会计工作从手工记账改为采用会计电算化记账已经10年有余,“办公无纸化”的口号也已经喊了很多年,但在实际会计工作中,因为会计档案的特殊性,纸质资料并没有比手工记账时代减少,特别是近些年,学校会计业务逐渐多样化业务量也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成几何形增长,加之教育系统采用国库集中支付后,连年支付政策和记账科目的不断变化,会计档案有逐年增多的趋势,除了传统意识上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外,更新的“新型”会计档案不断出现。原有的会计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状,采用计算机管理纸质会计资料和电算化数字资料,可以大大提高学校会计资料管理的水平,并为今后提供快捷、方便的利用服务,是学校会计电算化应用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学校财务档案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

1. 目前学校财务档案管理现状

1.1 储存环境欠妥

早期电算化会计生成的是电子输出档案,即通过打印输出的纸质凭证、账簿和报表。较早的针式打印机色带输出的纸质资料原本不够清晰,又受空间、经济条件限制,经日晒、风化,字迹极为模糊,有的甚至已消失。

1.2 早期软件、程序存留不利以及运行程序版本的更新,造成了原有数据资料的虚设。如在早期DOS系统环境下,生成的磁性数据资料,虽保存完好,但原有运行环境已不复存在,现今程序又不能兼容,多数数据已不能再现,形同虚设。

1.3 老化机器的淘汰以及机器设备的快速更新,造成了新、旧运行环境脱节。如早期微机上运行的win3、win95等,已难在现今机器上顺畅运行。

1.4 纸质会计档案与存储会计数据的磁介质档案没有同步,会计工作由传统的手工记账形式到运用电子计算机形式记账,会计核算形式发生了变化,财政部颁发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第四章第七条明确指出:“电算化会计档案,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书面形式的会计数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四十五条规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有关电子数据、会计软件资料等应当作为会计档案进行管理”。然而实际工作中,学校基本都实行了电算化会计,形成大量的磁介质会计档案都保存在会计室记账电脑中,即便是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移交,也只移交纸质会计档案。

1.5 学校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由于产生了许多依附于计算机磁性介质上的数据与文件,财务人员的所有日常工作以及历年会计资料的调阅均在计算机上完成,学校记账电脑中的数据连年累计增多,日常缺乏对记账电脑的维护和更新,记账电脑运行速度逐渐变慢的情况普遍,一旦记账电脑出现病毒入侵,或灾害性事件发生,硬盘中多年的会计数字资料难以恢复,破坏了会计资料的连贯性,也给以后的查阅工作带来麻烦。

1.6 现有财务人员缺乏专业档案管理知识,会计档案是会计核算的产物,它产生于会计业务工作中,是会计工作的延伸,也是会计工作的终结。但在实际工作中,学校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非常熟练,经常参加会计业务的培训和学习,但对档案知识,特别是对会计档案规范化整理标准知之甚少,更没有利用计算管理档案的意识。各学校普遍重会计业务,轻会计档案管理。在各学校制定的会计制度中突出强调了会计业务,却忽视制订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没有把会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纳入会计人员岗位职责中,基本是“传帮带”的工作模式。在会计人员上岗前,没有邀请档案专业人员讲授会计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造成会计档案整理质量不高,封面内容填写不全,装订不整齐,有的分类、排列不规范,无目录等现象,使整理出的会计档案没有达到规范化标准,更谈不上利用计算机科学管理。

随着教育系统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学校财务电子档案的形式和数目日渐增多,更多替代了原有传统财务档案的功能和效用,财务电子档案的管理也应得到应有重视。传统的会计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学校财务管理的需求,利用计算机管理传统纸质财务档案和新型的数字型财务档案,将成为学校会计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2.用计算机管理会计档案的特点

2.1 运用计算机管理会计档案不仅保留了传统意义上的纸质会计档案,而且还包含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数据及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数据。即会计档案存储管理的范围和领域扩大了。

2.2 传统的会计档案具有直观可视性,而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新型”档案必须在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中才可以使用,才具有生命力。即会计档案的调阅需要一定的软、硬件环境。

2.3 运用计算机管理会计档案的载体,不光是通过打印机等输出的传统意义上的纸张资料,更主要的是磁性介质或光盘。即会计档案的保管不仅是纸质资料,而且更重要的是磁性介质或光盘。

2.4 运用计算机管理会计档案具有易遭损坏,难留痕迹的特点,同时又受计算机的质量、存放环境、存储信息的有效期等条件的影响,即对会计档案资料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更高。

2.5 实行运用计算机管理会计档案的时间越长,会计档案与财务软件的版本数越多,即会计档案工作更需要科学地管理。

2.6 运用计算机管理会计档案,要求从事人员不仅要熟悉会计核算工作的各项专门方法,还必须同时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操作和维护知识,而对系统安全性,则更因为网络与计算机本身的原因而提高,同时也对个人安全操作使用提出了新的需要。

3. 学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如何运用计算机管理

学校为了更有效地运用计算机快速、准确的特点,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我们必须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管理与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利用计算机使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

3.1 会计档案的收集。运用计算机管理会计档案,收集是指定期 (如一个会计年度结束),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使之形成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档案。财务部门应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编号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

除了备份之外,还应收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型号、存储空间的大小、外部设备的配套类型等;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以及汉字操作系统;财务软件的编程语言、数据库系统类型;财务软件的系统名称、版本号;财务软件的销售与维护公司的名称、地址、电话与联系人以及与会计软件系统相配套的各种说明书及使用手册。

3.2会计档案的保存。由于计算机管理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准备双份即采用“AB备份法”进行数据的备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将AB两备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整个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性。在保存这些档案时应远离磁场,注意防潮、防尘等。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此外,还应注意计算机管理会计档案与对应的财务软件版本的一致性。因为在不同版本软件下形成的会计档案其会计数据的结构有可能不同,这就有可能产生会计档案不能被调阅或者产生某些预料外的错误。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数据有了AB份的保存归档,因数据资料过多带来的记账电脑速度缓慢时,就可以考虑采用清楚数据的办法,给记账电脑“减负”。

3.3 会计档案的利用。即会计档案的调阅。在长期开展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随着软件系统的不断升级,我们所调阅的会计档案会有下述两种情况:(l)所调阅的会计档案的版本号与当前会计软件系统版本号一致,此时只需将您所需调阅的档案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中的档案调阅(或数据恢复)功能进行调阅即可;(2)所调阅的会计档案的版本号与当前会计软件系统版本号不一致,此时您只需在另外一台电脑上安装与此档案相对应版本的计算机系统,然后再进行调阅。

3.4 加强会计人员岗位培训。提高会计档案的案卷质量,会计人员是会计档案整理的第一责任人。会计人员对会计档案规范化整理的熟知、熟练程度,决定了会计档案案卷质量的高低。因此,必须将会计档案管理及操作技能的培训,纳入会计人员上岗前的培训,从会计档案整理的基础业务学起,使其熟练掌握会计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进而从源头上做好会计档案的整理规范工作。对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设立奖惩措施,奖勤罚懒,使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与相应处罚同步,鼓励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积极参与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坚持岗前培训,合格上岗。通过竞争激励机制的引入,使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综合素质始终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促使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安于并乐于从事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同时,档案部门和财务部门要联合起来,组织会计人员学习《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和本校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使每位会计人员认识到会计档案和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保证会计档案归档前各项工作的完成质量。对会计档案的使用要严格借阅手续制度和使用权限制度,电子会计档案信息未经单位负责人同意严禁拷贝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会计数据盘片不得带出档案室外。另外,对存储会计档案信息的盘片应定期检查,防止出现人为或自然损坏等问题,造成电子会计档案信息的丢失。

第9篇: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施工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对策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施工企业数量日益增加,档案信息化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对施工企业的决策效率和经营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施工企业的档案管理内容十分复杂,包括声像档案、会计档案和科技档案等,其中科技档案的管理任务是最为艰巨的。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由于具有一定的缺陷性,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施工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因此,如何做好施工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就成为了工程界和档案部分面临的难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档案信息化管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以期提高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水平。

1.施工企业档案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1)目前施工企业基本都有资料管理软件系统,可以完成一些技术资料的填写和保存功能,而且已输入了大量的内容。施工企业由于施工作业的范围大、专业多等特点,暂时无法形式统一的企业规范标准,存在的问题较多。尤其是完成项目工程档案管理的要求,具有通用性却无专业性,基本不能完成企业综合档案管理的要求。

(2)企业机关档案管理方面也有一些档案管理软件的应用,但基本都是以文书档案管理为主,企业在档案管理方面的思路也同样接近用文书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思路来管理其他类别的档案,尤其是工程档案。

(3)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对于工程档案“不建档”。目前很多施工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鉴于工程档案的专业性强或库房容积以及其他因素对于建设项目的工程档案不接收或不敢接收。

(4)施工企业在具体施工工程结束后按规定需向建设单位移交竣工档案,而企业承建的项目多,面向的建设单位多,建设单位的要求基本不同,加之工程专业多,对于建设工程的文件的分类、档案的分类和案卷的组卷方法基本不能统一。

(5)施工企业的组织机构复杂。那么实物档案移交、管理模式也同样复杂,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使用会随档案管理的模式、载体类型的不同也会同样复杂。

(6)施工企业档案多样化,专业性极强,所以要求档案管理部门人员必须懂工程也需熟悉档案专业知识,从目前来看人才很难保障,要想实现信息化管理难度很大。

(7)档案编研的面窄同时难度大。档案的价值在于利用。施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需要对企业档案进行编研,以获取一些专业的工艺施工方案以及投标经营信息和企业内部定额修编的资料。但目前施工企业的实物档案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的思路远不能满足企业管理过程中对于档案利用的需求。

(8)目前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电子档案的接收和归档工作主要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对原始纸制档案文件进行扫描,要求各单位提交纸制档案的同时提供一份扫描件,此方式的优点有:

①兼容性好,凡是纸制档案都能够扫描成电子文件;

②管理成本较低,基本上是统一的格式;

③易于利用,可以通过免费的软件打开查看。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扫描形成的电子档案基本上是图像格式,丢失了很多电子文件本来具有的信息;文件一般比较大,占据较大的存储空间,而且需要现有纸制档案,并没有减少档案制作单位的成本,因而会影响档案提交单位的积极性。

二是要求提交原始的电子文件,包括DWG、Word、Tiff等各种格式文件。此方式的优点是提交成本低廉,能够很快提交,因为各种电子文件都是现成的,而且文件信息全面,不会丢失任何信息。但这种方式也有缺点:

①不能有效地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②管理和利用成本高,因为各种各样的电子档案文件需要相应软件的相应版本才能打开,这样施工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要储备各种软件,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③这种方式缺乏对电子文件知识产权的保护,如设计文件是设计院的知识产权,设计院更愿意提供晒图而不是DWG文件。

(9)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数据格式会多样化,同时数据库会很大,如何统一格式并管理大数据是目前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另一难点。

从目前来看,要更好地实现建设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企业所需的资源还比较困乏,技术力量还比较薄弱。传统的手工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管理和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如何实现现有档案的数字化,最终实现以用户为中心、以数字化信息资源服务为目的的服务模式是企业档案管理的前景目标。

2.对策措施

2.1 在借鉴前述两种电子档案的接收和归档方法各自优点的基础上,电子档案文件格式必须统一。文件格式统一须考虑以下问题:

①兼容各种格式的电子文件。工程项目包括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多个环节,在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使用各种不同的应用软件。

②必须保证了电子档案的有效性、原始性和不可更改性。

③矢量内容清晰、真实、美观,并支持全文检索。

④必须降低电子档案生成成本。

⑤文件本身与著录信息、元数据信息需浑然一体。

⑥易于存储、管理、分享利用。

⑦提供全文批注、标注功能。

⑧可接收各种扫描文件。目前有些批文是多部门盖章,没有电子文件;有些设计院还不提供电子文件。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扫描文件进入到本系统,系统应自动进行保真压缩处理,保证各种支持不同手段的电子文件获取方式。

⑨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要求各相关单位提交电子文件,可能会引起各单位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顾虑,可根据生成者的设置达到只能查看使用,不能被再次修改、复制等其他方式的利用,达到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从而降低收集电子档案的难度。

⑩支持技术认证机制。要求支持数字签名,使用数字签名被多种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支持。数字签名的全部信息完全包含,包括签名日期、摘要算法、签名算法、签名值、证书信息等。数字签名必须视觉呈现。呈现数字签名的电子印章、手写签名等必须自包含。因此,建议电子档案的格式选择PDF文件格式。

2.2 企业建设项目电子档案管理的要求和目标

施工企业承建工程项目部需根据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竣工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实现项目工程文件录入、分类、著录、电子化及工程竣工档案资料的编制。

工程建设中的现场文件、资料、竣工档案信息化管理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①实现工程现场文件、资料管理的规范化管理,将工程规范和工程划分(WBS)、工程表格直接挂钩,简化施工、监理单位工程资料表格的填报程序,提高工程现场资料填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节约管理时间。

②建立一个较完整的现场文件和资料的管理体系,将现场资料的产生和工程进度计划及文件检查结合起来,采用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检查的方式进行管理,形成一套现场文件、资料填报、审批、检查的信息化系统,指导和控制现场文件的形成。

③使用文件、资料的自动编制和自动导入系统,达到工程竣工档案的自动编制,保证编制的规范和准确,提高竣工档案的编制效率,减少竣工验收阶段文件归档工作量,大大缩短竣工档案的编制时间。

④在以上的基础上实现工程文件、资料的网络化审批和计算机智能化审查,提高文件、资料审查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系统性,提高资料、文件的审查效率并能及时对工程过程中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⑤在项目竣工档案验收完成后通过标准数据移交给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和施工企业档案管理部门。

2.3 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企业上下应统一标准,采用一致软件,实现多室一体化,多项目一体化,有利于促进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的进程。

①加强培训。根据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系统的相关知识、操作的培训。同时根据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档案业务基本知识和档案信息化知识培训。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软件系统维护人员培训,包含:数据管理,各业务模块使用权限的控制,以及意外事故的处理等。

②档案移交、管理分类方案的确立。集团公司档案管理部门对工程项目竣工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及移交形成一套规范。对企业和企业分、子公司的档案的分类、文件的分类、组卷规则,以及档案的管理模式要有统一的要求。3、业务管理规定和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企业应建立企业档案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制度建立,加强业务数据检查、提交管理办法和业务衔接的要求。

2.4 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结构需求特点

根据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的特点,软件系统的选择或开发目标和原则,结合不同业务的特点,整体方案宜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加B/S的混合模式体系结构来满足目前和以后的业务需求。C/S结构具有执行速度快、使用维护方便等优点。档案管理部门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结构运行模式。检索系统采用目前流行的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整个系统在逻辑上分为三层,第一层为表示层,提供用户和系统之间的交互;第二层是应用服务器,实现具体的业务逻辑;第三层是数据库服务器,负责数据的存储、访问及其优化。根据档案数字化管理将来开发的信息系统要求,系统应可以提供XML标准数据接口,数据库也可以迁移到其他数据库上。

3.结语

施工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未来的发展。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重视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结合企业档案的特点,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技术知识。同时采取合理的方法解决好当前档案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以此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