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范文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

第1篇: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范文

关键词: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方法 四个方面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学生步入大学校园后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之一,它集知识性、技能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于一体,有明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尤其是上机操作是《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好这门功课,更好地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呢?

我结合教学实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因材施教,培养特长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由于各地区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不平衡,新入学的大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一是少数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他们对这门课的学习没有压力;二是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仅限于文档的简单编辑,网上收发电子邮件、聊天和玩游戏,他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仍很薄弱。这类学生自认为游戏玩得不错就是电脑学得好;三是有少数来自边远穷困地区的学生,由于当地教学资源匮乏,计算机知识几乎是一片空白。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呈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他们的不同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地培养特长。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并将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分层次进行设计。主要分为:基本内容、扩展内容、重点和难点。对操作练习题,加入具有一定难度的操作题。将制作好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放在共享文件夹中作为共享资源。基础好的学生在自行操作计算机进行学习时,可在共享资源中选择有一定深度、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或练习内容,而基础稍差的学生则可反复对某一内容进行学习和练习。这样因材施教,有效地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作品赏析,提高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认为,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的,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较强的延续性。学生的兴趣表现为他们有主动了解、积极探索的愿望,在不惜时间,不怕困难,可以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兴趣,把握学生的兴奋点,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自主的过程。为此,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对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兴趣成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动力。

为此,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我们对Office软件使用等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主要采取作品赏析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Word排版前,先向学生们展示教师资源库中的利用Word排版所制作的精美电子报刊等优秀文档,使学生们耳目一新。让学生们知道,原来Word还有如此大的作用,能使文档的制作产生如此神奇的视觉效果,从而对枯燥Word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寓教于乐,上机实践

计算机教学不同于其他文化课教学,就是一个寓教于乐、上机实践的活动过程。计算机的操作性极强,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需要学生记忆许多操作命令和快捷键,学生不可能一下子掌握这么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从操作中、从实践中去领会方法,这样不但可以巩固课堂知识,而且可以从中掌握感兴趣的知识,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并且在实际应用中碰到问题不断学习,这才是学习信息技术的真正目的。

四、任务驱动,创新能力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课堂上既不能连续讲解理论知识,又不能放任不管,自由操作。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有计划地制定阶段教学目标。每节课都要有讲练结合的重点内容,每个章节都要设定若干个上机操作实验供学生练习、巩固,对一些既实用又不熟悉的高级功能及使用技巧,也要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讲解、演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不断取得成功的喜悦。

比如,在讲解Word文字处理应用软件时,大家较熟悉的文档排版等常用功能常以上机实验为主,而对Word提供的非常实用的邮件合并功能,很多老师通常只是进行了简单讲解。Word中的邮件合并功能,一般不会引人注意,但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处理大量日常报表和信件的情况,这些报表和信件的主文档相同,只是具体数据有所变化,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先进行示范演示,之后设定要求、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练习,要求利用这一功能,加上艺术效果,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总之,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培养方式,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穿插上机操作课。在教学任务设计上,为学生设定合适的学习目标,使他们从实践中寻找快乐。这样,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感受到学计算机的乐趣,又享受到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第2篇: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创新能力;国家;社会

0 引言

互联网新兴起的服务,如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使得人类社会面临的数据类型越来越多,数据量越来越大,这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2013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在经过多年的积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大数据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开始显现[1-2]。步入2014年以后,大数据对人类各个生活领域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尤为深刻[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4],创新能力更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永久动力。进入大数据时代,对广大高校学生尤其是计算机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自上世纪以来,计算机成为了支撑我国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之一。计算机行业中的一系列技术革新,更是极大推动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对广大高校中计算机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迎接大数据时代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有助于促进我国的科技发展,全面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本文首先给出了创新与创新能力的定义,接着阐述了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最后从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创新能力问题剖析和创新能力培养途径三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

1 创新与创新能力

熊彼特于1911年首次提出“创新理论”,之后又对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最终形成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理论体系。熊彼特指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全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5]。熊彼特还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均依赖于创新,不进行创新资本主义国家就没有出路。后来创新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在文化建设、科技发展、企业管理和制度构建等多个领域,并由此衍生出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一系列广义上的创新。

创新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心理品质,是个人提出新理论、新概念或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6]。在大数据时代,对计算机类学生而言,创新能力应该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基础、创新方法和创新才能四个方面。创新意识包括冒险精神、自信心、求是态度和渴望创新的精神等。创新基础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交叉学科知识、随时学习的新知识和社会常识等。创新方法包括综合分析与概括方法、比较方法、演绎方法、反问方法、“用手去想”的方法和有意识与无意识相结合的方法等。创新才能包括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等。

2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1 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对高校工作者而言,如何提高广大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7-8]。这是因为广大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全社会创新能力、乃至整个国家核心竞争力都有着重要影响。由计算机时代过渡到当前的大数据时代[9],计算机行业迎来了一系列挑战:计算机、移动设备和终端设备等都面临解决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存储、通信和传输等难题;与大数据相关的各种高新技术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此时人才市场也需要更加专业的大数据存储人才、大数据分析人才和大数据应用人才等。所有这些挑战的解决,均有赖于计算机行业的技术创新。由此可见,培养计算机类乃至全体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让创新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有利于培养更加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有利于贯彻党的基本教育方针,有利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2.2 提高广大高校学生综合素质

应试教育在我国盛行已久,通常家长根据考试成绩来衡量孩子的优劣,教师则是根据考试成绩来认定他们的学习效果。在中小学如此,广大高校也如此。这样导致大批高校毕业生“高分低能”的现象比较严重,以至于进入社会后不能胜任新的工作岗位。步入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在宏观论证与总体推进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创新能力培养活动,进而形成培养创新能力的完整体系,才能提高计算机类乃至全体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为大数据时代国家和社会的高效发展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

2.3 优化学科设置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研究计算机的设计、制造和利用它进行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和处理等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原则的科学。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学科的相关基础知识,接受严格的相关科学训练,进而培养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创新意识,最终能够对成熟理论进行一定的分析,对成熟技术和方法进行一定的应用。从大数据的处理过程来看,大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包括:大数据采集、大数据预处理、大数据存储及管理、大数据分析及挖掘、大数据展现和应用(大数据检索、大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安全等)[10]。而且所有大数据的处理都需要以《大数据概论》、《分布式并行处理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挖掘》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做铺垫。由此可见,在大数据时代要突出对计算机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除对现有相关课程强化之外,还需开设相关的大数据课程来弥补空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了解大数据的概念、发展和应用领域,还要研究其在当今社会的需求和影响,以此为依据来改善课程考核方式和课程开展环境,最终全面优化学科设置,提高广大计算机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结论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能力更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永久动力。大数据时代加强计算机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促进我国信息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本文首先给出创新与创新能力的定义,接着分析大数据时代培养计算机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总结计算机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剖析计算机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激励机制、培养体系、实践教学、学习环境、教师个人创新能力和学生科技素养六个方面出发,对大数据时代如何培养计算机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

(3)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与科研经历,对当前如何培养高校计算机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个人见解,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文莲,夏健明.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13(5):83-95.

[2]温孚江.农业大数据研究的战略意义与协同机制[J].高等农业教育,2013(11):3-6.

[3]姜双林.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通识教育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30):165-166.

[4]张红.论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2):175-176&150.

[5]王蕾,曹希敬.熊彼特之创新理论的发展演变[J].科技和产业,2012,12(6):84-88.

[6]田新蕊,王海英.创新能力实用教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21-22.

[7]陈昌贵,曾小军.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J].江苏高教,2013(1):16-19.

[8]李晓.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2(2):155-160.

第3篇: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范文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院校;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在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不仅为高职院校进行“产学研”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指明了方向,更是为各门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创新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核心课程,必须适应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不断实现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以期实现“工学结合”模式下《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优化。

1 高职院校《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内容存在“适用性”的“缺位”

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适应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内在需求,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为此,教材的选择、课程内容的设置必须坚持“实践先导、理论巩固”的原则,以凸显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然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所使用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材却存在着“适用性”缺位的不足,表现为对普通本科院校信息技术教材的照搬照抄、为计算机等级考试服务、教材内容与信息技术更新不匹配等等,导致教材内容存在较为严重的实用性问题,与基于工作流程的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也相差甚远,为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及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强化埋下了“后患”。

1.2 课程资源建设存在“特色不足”、“形式单一”的缺陷

在网络化背景下,能否实现课程资源建设与信息技术相对接,并以此凸显高职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色,是《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建设的内在要求。然当前该课程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资源内容与职业要求对接不科学,未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课程资源建设出现形式单一,配套资源开发不足;课程资源建设投入不足等方面的缺陷,导致与经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之间不相适应的困境。

1.3 教学方法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误区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授课时普遍采取“计算机+PPT”的模式,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内容直观表达、信息量传递大,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课程理论知识,助推教学效率的提升。然计算机职业技能相关能力的提高必须以实操为基础是这一模式无法突破的瓶颈。此外,这一模式还存在着“以教师为主体”的争议,与当前普遍采用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格格不入,限制了学生主体性效能的发挥。同时相当数量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授课时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误区,教学内容变成了考试要点分析,为通过率服务,应试教育痕迹明显。这种重考试结果而忽略教学过程的做法极大地背离了高职教育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教学要求,对学生将来的生存和就业更是“后患无穷”。

1.4 考核模式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认知偏差

考试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尺度之一,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察,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更是为教学工作的改善提供依据。为此,考试的作用可以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知识的测评和检验,考察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状况;二是对教与学的交互性效果的评估,以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相当数量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考察时采取了笔试的模式,但试题的质量参差不齐,导致课程考核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认知偏差。一方面不能突出本课程职业能力考核的重点;另一方面则容易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导致“高分低能”的纠结。

2 二、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创新

2.1 课程内容――因材施教、调整优化,凸显教学内容的“层次化”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于2012年12月底的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1]。由此可知我国的信息技术的普及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这一成果的实现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分不开的。为此,在高职阶段大学生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原有的信息技术基础,跨越以往的“零起点”误区,实行因材施教、课程内容整合,对于那些过时的、陈旧的内容必须进行有必要的兼并、压缩或者取消,以腾出足够空间来充实实用性、适用性、先进性的教学内容,从而构建一个基于生命周期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教学体系。

此外,课程教学模式与内容还要体现出“层次化”。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性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差异化,导致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所具备的信息技术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为此,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必须根据学生信息技术的不同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实现因材施教,满足每一位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需求。而在教学模式上,我院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改变以往以专业来进行授课的模式,而是在本课程进行授课之前,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一次摸底考试,以成绩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分班层次化教学,使每一个自然班的学生处在同一个水平之上,缓解了以往专业分班所造成的“吃不饱”和“受不了”的教学矛盾,还针对不同的层次班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授课。

2.2 课程资源建设――彰显人才培养的职业化趋向

课程资源建设是课程改革凸显效能的重要保证,然一直以来,《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存在“特色不足”、“形式单一”的缺陷。为此,我院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针对这些不足开展课程资源建设。

(1)开发特色专业教材与教学资源包。紧密围绕“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育的基本规律,通过邀请和组织企业信息技术岗位的资深骨干来我院召开教学研讨会,对本课程所涉及的工作项目、岗位职责、职业技能能力要求等进行深度研讨,进而得出关于本课程的以职业技能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标准。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聘请信息技术行业专家为我院的名誉学术带头人,组织专家队伍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特色专业教材。此外,针对企业信息技术处理中出现的典型案例,开发基于企业信息技术生产实践案例的特色教学资源包,实现课程资源建设的丰富性和具体化。

(2)建立教学辅助网站。由于本课程的学时有限,只有32个学时,要想在这么短的学时内将课程内容讲完是不现实的,而“电脑+PPT”的教学模式所呈现出的师生之间交互性不足也是目前难以克服的难题。基于此,利用互联信息技术建立本课程的教学辅助网站可以有效解决课时不足、课堂互动不足的难题。目前,《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已被确定为我院的精品教学课程,并建立了教学网站,网站的模块包括信息技术典型案例解决模拟、授课课件、实训项目以及技能操作试题等等,为学生开展自主学生提供了便捷。此外,网站还设置了为教师留言、技术交流论坛、网上评教等功能,为实现师生之间的“无缝化”交流提供平台。

2.3 教学方法――围绕“工学”筑新路

为解决以往《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足,凸显“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方法的创新。《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自开课以来,便注重从“工学结合”的视角入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1)校企合作“进”课堂。工学结合模式下课堂教学方法的更新,必须围绕学校与用人单位密切合作做文章,以弥补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缺陷。为此,我院坚持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以学生未来就业为教学的导向,充分整合学校的理论知识教育资源与用人单位的实践教育资源,在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将企业一线的信息技术骨干人员请进课堂,为学生详解信息技术实操的相关知识。同时还与企业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让学生有机会到企业中进行生产实践,以助推职业技能的提升。真正实现了《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学习与工作的相结合,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职业素养“溢”课堂。《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与操作性极强的课程。为实现高职教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的更新与丰富必须以最基层的社会生产实践为基本点,并将教学的重点落实在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培育与提高上,唯有如此,才能满足社会对“德能双修”人才的需求。基于此,我院在对学生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四种气度”的内化,即:热爱学习,多干实事,树立正气;强化技能,敢于创新,涵养才气;知行合一,德才兼备,修道志气;到社会中去,到工作一线去,滋养大气。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将“四种气度”耕播,使职业素养培育“溢满”课堂,为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奠定了根基[2]。

2.4 考核模式――以“职业性”为标尺,科学考核

基于“工学结合”的视域下,必须改革以往高职院校《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方式,采取将用人单位参与、笔试、基本操作等相结合的多维度科学考核模式,以全面评价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1)建立与用人单位相互配合的考核机制。在进行《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考核时,实现考核主体的多样性,包括专业学术带头人、任课教师、用人单位人员等,以实现考核的贴近实际、贴近工学。并发挥各方的教育机智,制定与高职教育教学目标相配套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办法,在评价办法中明确各方所应承担的内容。在进行考核评价时,选派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参与到基于工作流程的评价、考核,在用人单位人员完成考核任务时,还需要提出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改善教学质量评价的建议。

(2)建立以实操技能为核心的考核。将对学生的实操技能考核放在课程教学的核心地位,采取平时与期末、理论考核与实操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扩大实操技能考核在学生总成绩中的分量,实现实操技能成绩占总成绩40%的比例。同时,将实操技能成绩细化为用人单位监督下的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实践经验的丰富(30%)、实践技能的提高(40%)、就业竞争力的提高(30%)等三个方面,通过用人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以上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来决定学生的实操技能成绩[3]。此外,本课程考核还引入计算机等级考试机制,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取得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3,1.

[2]宗淑娟.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职教论坛,2012(26).

[3]王婷.“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1(36).

第4篇: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范文

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对计算机课程缺乏兴趣。其结果是计算机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不能很好的掌握。在我校,目前学生的计算机学习仍然以机械记忆和模仿操作为主,在课堂上做完教师布置的上机实践任务后,如果教师变换一下题目,很多同学就又不知所措了。因此,"重传授知识,轻自主研究实践"的传统计算机教学已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要求。

二、对医学院校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思考与建议

1、教学理念的改革

首先,学校要重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建设,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给与绝对的支持。可以适当提高该课程的学时,学校机房提供充足业余开放时间。其次,计算机教师的观念要转换。计算机教师应该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地位及教学核心内容有全新的认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需要全面、概括性地讲授计算机技术的一些基础性知识和重要概念,能使学生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认识计算机和应用计算机,培养他们在计算机应用与处理信息能力方面的基本素质。同时能将计算机与所学专业结合起来,更好地使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为此,教师要走向社会,深入医院等相关单位做调查研究,了解社会上的用人单位需要用到那些计算机人才,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教学内容的改革

医学信息化已是医学院校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向。了解国内外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结合学生就业需要,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确保教学内容紧扣时展步伐和社会需要,是培养医学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医学院校应为大学新生介绍医学信息化的发展和趋势,教学案例的设计也应选取医学领域的实际应用,突出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我校目前采用了江苏省医药类院校计算机规划教材。该教材中将医学信息标准化、常用医学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计算机网络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医院信息系统纳入授课内容之中,对医学院校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实验教学主要采用案例引导知识技能的模式,如多媒体和网络部分,以介绍简单的医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医学信息搜索引擎的使用等实例对学生进行实训操作。另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可以采取分层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内容分级对待。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删除一些简单的基础的内容,譬如说windows对文件的管理。除了掌握大纲要求的基本操作外,可以适当的增加难度,增加信息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于计算机起点比较低的学生,尽量从简单的基础知识介绍起,授课学时给与增加。譬如在讲解对于Excel软件的使用时,除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授课内容外,可以给部分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使用Excel软件进行医疗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3、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教师可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项目案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组织教学为主,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去探索和完成项目,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课学习转变为在教师组织下的自主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例如,在讲授PowerPoint软件时,先授予学生一些基本的操作,然后从网上网罗一些有趣的PowerPoint例子,让学生具体地去分析该幻灯片的基本操作,模拟相应的效果去制作新的幻灯片。学生以自己的审美眼光进行作品的设计构思,老师的课堂主导转变为"授人以渔"的全程引导,以此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再譬如,在教师指导下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讲授word操作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电子病例,或者和专业相关的电子板报。每个学习小组先就该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制定要达成的目标并做出运作规划。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要明确学习目标及计划,以便于明晰分工、统一行动。各学习小组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各小组间再交流彼此的经验和心得,丰富与完善自身的学习成果。对电子板报排版的过程就是对Word软件中段落设置、字体设置、图片设置,页面设置等一系列知识点的复习和回顾。这样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使学生轻松掌握了Word软件编辑文本的方法。除了传统的"板书+多媒体"式的课内授课形式外,我校还引进的清华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在平台上可以建设信息技术课程,为学生提供一个教室以外的丰富多彩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在教学平台上包含了讲义、实验指导书、网络课程,还包含自学需要的素材库、试题库等其他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软件。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为学生自学提供良好平台的同时,又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4、考核方式的改革

我校目前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采用无纸化的考试方式。试题包含理论和上机,理论由20道选择题、10题判断题、10题填空题组成,占50分。其余为操作题。考试时,学生进入考试系统答题。考试系统自动选题,自动配题,自动评分。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占30%。平时成绩由上机实验、平时小测验以及课后作业构成。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收集学生上机实验作为平时上机实验成绩;学生的课后作业可以通过项目设计成绩来考核;平时的小测验通过考试系统来进行。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领悟,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这种考试有一定的弊端,考试形式和省等级考试形式一样,完全是一种应试的考核。可以对考试形式加以改革:首先是以通过等级考试为前提,所有的教学安排要紧紧围绕学生能通过此次考试为要求;其次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中,应有部分题目结合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考题形式上,除了现有的操作题之外,可以考虑体现计算思维的题材,另一方面也应有鼓励学生想象的思考题。再次可以定期举行计算机信息技术技能竞赛。通过举办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组装、幻灯片制作、多媒体制作等技能比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展示学生素质。最后学生成绩的比例可以适当调整,降低最后期末考试的权值,提高平时成绩的权值。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充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成为计算机基础扎实的复合型人才。

三、结束语

第5篇: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范文

[论文摘要]以解决如何在有限的学时中开展内容多、涉及面广的大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以及怎样弥合零起点和非零起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差异等问题为主要目的,分析当前大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征和教学现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在大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应用和实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问题。

一、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必要性

最近几年,随着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我国中小学逐步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使高等学校入学新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使用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别很大,这种差别在高职高专院校新生中表现尤为突出。在这种形势下,‘‘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如何正确定位,怎样组织课程内容和设计合适的教学模式,怎样弥合零起点和非零起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差异,都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着力研究解决的课题。‘针算机信息技术”内容多、涉及面广,而这些基础知识对生活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大学生又“一个都不能少”,在有限的学时中开展大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一直是很多学校和老师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三个教学目标是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计算机、网络、软件和多媒体的基础知识和概念,培养使用计算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抽象思维、分析、合作、交流、预测等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单纯地强调知识的传授,并不能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有别其他课程的教学,在教学方法上的设计应有所突破,从“以教为主”逐渐过渡到“教与自学相结合”,甚至“以学为主”的自主学习。近年来在西方流行的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不错的教学理论依据。笔者尝试在大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并实践建构主义理论,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m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Et益扩大其影响。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J.Pia.get)、科恩伯格(O.Kemberg)、斯滕伯格(R.J.stemberg)、卡茨(D.Katz)、维果斯基(Vogotsgy)。

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总之,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这正是两种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最根本的分歧点,由此而发展出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这一核心思想也与大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非常相似,对课程教法的改革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大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六个方面。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积极实践建构主义理论,既是对建构主义理论的验证和发展,又能以建构主义的理论指导教学,两者互相指导,相互促进。

(一)建构主义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

1.信息持术对教育的影响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是要向学生介绍有关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以多媒体计算机和因特网为主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迅速普及,正在对当今的社会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后,带来了整个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一场深刻革命,并导致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反过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起着有力的指导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成了一个备受教育工作者关注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变,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运用于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也有着非常实际和实用的意义。

2.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定位

传统的教育思想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直是传递知识的权威,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着很强的控制力。随着对学习与教学过程的深入研究以及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应用,传统的教师地位受到质疑。教师虽然在教学活动中仍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但教师的职能已发生了转变,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习资源的组织者、学生知识和能力建构的积极帮助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引导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规律,洞察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并以此为依据,来设计、组织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使教学成为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主体性、个性、创造性和实验能力的过程。教师根据这样的原理和思想去指导教学,引导学生要用探索法和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也更能实现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的角色更为重要,教师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更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认识规律,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能和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各类学习资源,设计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宏观的引导和帮助。

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学生的角色定位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

建构主义要求学生面对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并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因而,学生需要采取一种新的学习风格、新的认识加工策略,形成自己是知识与理解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建构主义教学比传统教学要求学生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善于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联系和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它最好的效果是与协商过程结合起来。这样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既是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也更是信息社会对学生胜任本职丁_作、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学生的角色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知识的探究者和意义建构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人。 (二)建构主义下的教学设计

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

笔者在大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结合《大学信息技术教程(第4版第2次修订)》教材,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组织内容,并进行教学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里以教材第二章内容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自己动手(DIY)装机须知”为教学案例,主要运用抛锚式教学方法,介绍建构主义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抛锚式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钳’,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

计算机组成原理这一章节的内容主要是剖析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学生有很多对计算机硬件感性认识的基础。尽管高等学校入学新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使用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有感性认识的是缺乏的,如果教师通过课堂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讲解计算机硬件知识也是不现实的。而现实世界中却有很多学生可以自主获取的有关计算机硬件的知识,如各大电脑网、图书馆和电脑市场,笔者就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完成了这一课的学习。这一课的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1.创设情境。课例“自己动手(DIY)装机须知”,笔者就充分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学习要求,为自己装配一台计算机,同时要列出每一个配件的简要说明和选择理由。”教师通过这一个问题的设置既将整章知识有机地串连起来,又引导学生积极利用身边的媒体和资源,使学生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真实体验到计算机硬件知识,完成了这一课内容的学习。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通过这一‘锚”的抛出,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能将整章知识有机地组织了起来。

3.自主学习。在这一课教学中,笔者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然在学生所处的信息环境中有如此丰富的学习资源,那么就不需要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和方法。笔者向学生推荐了几家知名电脑网站,如太平洋电脑网(DIY硬件专栏)、中关村在线(模拟攒机频道),并鼓励学生能到图书馆多查阅资料,亲身到电脑市场去了解和体验。

4.协作学习。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例如同样的功能要求下如何比较选择最具性价比的配件。

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而这些效果最终都体现在学生的装机配置单和说明上。为了更好地评价学习效果,在学生完成任务时,笔者在课堂上安排了小组讨论和点评,由师生共同评选出了“最佳配置单”以鼓励学生。

第6篇: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探索试办高等职业教育。20年来,各个高职高专院校都在不断增加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教学,教学内容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然而,即使学生取得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其它形式的证书,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还比较困难。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始终存在着一个“怪圈”:一方面用人单位觉得人才匮乏,市场上难以找到合适人才;另一方面许许多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又找不到合适的岗位。这就引导我们思考一个问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区别于其它教育类型的独特性究竟在哪里?

实际上,即使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也学过相当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是却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工作岗位,或者说所学知识无法立即应用于实际工作,用人单位还必须进行为期三个月乃至半年的培训才能上岗!究其原因,高等职业学院的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至少是与社会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也就是说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已不再完全适应当前社会对实用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因此,进行高职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试图就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有的院校称为《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或《计算机文化》)的教学改革做一些探讨。【1】

1.教学理念

目前大部分院校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安排在一年级第一学期,而对于大部分非计算机专业尤其是文科类的学生而言,此后基本上不会再接触到计算机类课程,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学生毕业后有时连最基本的办公自动化软件都不会熟练运用。原因就在于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换代极其迅速,操作系统从Windows 98而到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Vista,办公软件从Office 97而到Office 2000、Office 2003、Office 2007,一年级学到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如果不及时更新和补充,到毕业时可能知识已经老化,操作已经生疏。【2】

2.教学方法

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本人认为高等职业学院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首先提出一个明确的课程技能目标,然后细化提炼出相关的理论知识模块,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操作,最后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课程相关的项目,以使学生学有所用,在走上工作岗位时,也能独立上岗。我院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明确课程目标。在设置课程目标时,明确告诉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你能做到什么”,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积极性。例如该课程的目标是:“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熟练运用办公自动化软件”。(2)分解课程模块。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细化,如该课程涉及的模块主要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组成和日常维护、办公自动化软件的运用、因特网运用。(3)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论是传统的电化教育手段,还是多媒体系统组成的现代化教学系统,都可以通过实时教学、网上论坛、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的交互使用,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跨越时空限制进行最大限度的互相交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得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我院在这方面投资建设了覆盖所有校区的校园网,开通了网络论坛、远程教育系统,对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提出了量和质的要求。(4)拓展教学内容。信息技术课程由于课程涉及对象的特殊性,其知识内容时时都在更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必须丰富知识来源,教学内容贴近时代,这样教学才会生动而具吸引力。现在我院采用的是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系列教材《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该教材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且比较侧重于理论阐述,师生普遍反映难教难学。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尝试以等级考试大纲为主线,以教材为蓝本,结合课程教学模块,编写教学讲义,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适当加大实验操作课时,取得了等级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的双丰收。(5)高度重视实验教学。以前我院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普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在实验教学目的的认识上,只重视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忽视了实验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二是在实验教学指导方法上,通常是由教师编写好实验指导书,准备好实验素材,让学生按照规定的方法操作,把实验结果和数据填入实验报告【3】。这样做的结果虽然省时省事,但却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不利。以上问题在许多高职院校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3.课程设置

通过高职教学,使学生获得多种职业技能证书,是高职教育的内涵所决定的,也是毕业生就业竞争的客观需求。同时,为了使大量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熟练运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这就必须强化与职业技能考证相关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非常重要。我院结合实际情况,近年来主要采取以下方式:(1)等级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等级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所涉及的知识点和要求有所不同,但是涉及的对象基本相同,都是计算机基本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进行了融合,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具体方法是在一年级第一学期重点以等级考试涉及的知识点教学为主,第二学期初安排一定学时的复习强化课,然后参加省里组织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在第六学期初安排一定学时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课,结合学生的毕业设计,在毕业前参加计算机职业技能中级或高级考试,使学生在求职时手头握有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2)、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改革与培养计划相结合。培养计划是高职院校组织各种教学的重要依据,学生最终学到了什么、培养成什么样的毕业生都与之密切相关。因此信息技术基础教学的改革要在院系领导的支持下,与各院系制定培养计划的负责人取得共识,明确信息技术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的重要性,掌握该类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计划中体现信息技术课程与职业资格考证的有机结合。我院在实际操作中,涉及到信息技术基础等公共基础课时一般都是在充分尊重院系的前提下,学大纲、课时、考证要求,并由基础课部统一组织教学。(3)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相结合。根据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对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职业技能考证的具体要求,尽快编写相应的讲义和教材对提高学生的合格率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我院教师在认真学习消化的基础上,相继编写了《计算机基础课程》讲义和实验指导,并出版了《新编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提高了任课教师的理论修养,进一步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

参考文献:

[2]张福炎,孙志挥.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J].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8-12.

第7篇: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范文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教学现状;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0-7272-02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及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普及。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善生产和生活的质量,作为基础课程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该课程的现状是不仅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反而在很多高校被不断压缩学时。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新的形势,本文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讨。

1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1.1 学生的现状

由于计算机基础教学在中小学阶段已经开始普及,通常一个班级中至少70%以上的学生已经学过计算机基础知识,熟悉windows、office、qq等常用软件。讲课时同样的内容有些学生觉得太简单,而有些学生觉得不理解,因此学生层次水平相差大长期以来一直是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其次学生在认识上有误区,存在“重专业,轻基础”的现象,认为只要会用计算机上网,聊天,娱乐就可以了,没有体会到这门基础课程的重要地位。

2.2 教学模式

目前大部分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通常都是采用“课堂多媒体+上机演示”的教学方式。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 使教学内容表达直观生动,增大了课堂信息量。但是很多学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没能发挥学生本身的积极主动性,学生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只是被动的完成作业,应付考试。

2.3 专业特点不明显

现在大部分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注重的是计算机知识本身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对于专业性设计较少,这样就忽视了不同专业对计算机要求掌握的技能和层次。考核通常也是采用统一的考察方式,要求学生通过相关级别的考试,而学生容易考过即忘。实际上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很多后续课程都会使用,但是很多同学并没有真正把计算机变成能提高自己学习效率的工具,没有考虑到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对于计算机知识掌握的需求程度。

3 课程教学探讨

3.1 明确本门课程的教学方向

大学计算机基础旨在提高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水平。作为教师,在教学层面上基本包含了两个方面。

一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由于计算机这门学科本身具有应用领域广,更新快的特点,我们现在所用的教材每年都有内容更新,但是有些新知识不可能及时更新。很多同学对于这门课希望以实用性为主要出发点,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操作系统在大部分书上仍然是windows XP,但现在新买的机器安装的都是win7。平时我们用的上机环境主要是office 2003,但是现在也有很多人在使用office 2007,或者office 2010,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自我学习,提供给学生最新的知识。

另一个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是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学生学习完这门课程有两个方面的应用:一是基本应用,把计算机作为一个基本工具,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深入应用,结合本专业进行创新。大学计算机课程主要是实现前者,但是基本应用往往被忽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多学生觉得自己非常熟悉word,其实只是掌握了其中一小部分功能。很多学生在写论文时连基本的编写目录都不会。对于全文查找替换某些文字,放到考试中会用,但是自己实际应用中就想不到。

由于大学计算机这门课是面向各种学科的,各个院系对于计算机的使用要求也是有区别的。教师在授课时可以结合相关院系的特点,增删内容。对于美术类同学,可以适当增加图像处理软件的讲解;对于理工科的同学,可以在算法讲解时略有偏重,培养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文科类的同学,可以拓宽数据库系统内容的讲解,数据处理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是随处可见,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方法对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不无裨益的。

对于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首先要结合当前硬件软件的更新变化,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扩充;其次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掌握相关常用软件的应用,尤其在具体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提出相应的要求,而不是所有实验按实验指导书完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根据所授院系的不同,有区别的进行教学内容的增删。

3.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虽然大学计算机课程目前的教学方式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但是我们主要是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思想上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现在一般教室都配备多媒体,一些学校在教室也可以上网,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专业,通过网络多媒体展现一些相关领域的计算机最新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将教学内容项目化或任务化。以项目或任务为主线,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共同来完成这些项目和任务, 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例如在进行数据处理时,要求在一张总表中查询子表,并生成相应的数据透视表。基于单表的数据分析可以利用Excel,基于多表的数据分析可以利用Access,而Access与Excel间可以互相转换,如果能够熟练应用,则在处理数据时是非常快捷方便的。PowerPoint也是大家熟悉的基本软件,但是要用好也是需要仔细研究的,例如制作动画效果的正弦函数,就融合了动画效果,画基本形状等操作。通过具体的任务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大学计算机中所教的软件仍是基本的office,有些学生觉得很简单,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通过提出任务,让学生综合运用一些工具去解决问题,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提高师资水平

由于大学计算机这门课程的特殊性,教师只有终身不断学习才能跟上变化。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已经刻不容缓。院系可以请专业课的老师以讲座的形式把一些最新的知识提供给大家,以便任课老师随时掌握计算机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并及时反馈到教学中。这样,既增强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院系也可采用组织听课交流的方式,多听优秀教师的课,提高自己的讲课质量。计算机的软件硬件一直在不断发展,如果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熟练掌握基本的软件新版本,是无法吸引学生的。我们老师只有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4 结束语

计算机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也给大学计算机这门课程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我们只有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结合学生特点,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J].中国大学教学,2010(9).

[3] 占德臣.“大学计算机”——所有大学生都应学习的一门计算思维基础教育课程[J].中国大学教育,2011(4).

[4] 王楠.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1(23)

[5] 张晓如.计算思维与创新教育[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

[5] 刘亚军.混合学习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1(1).

第8篇: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4-6818-02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ofCollege Computer Foundation Course

HAO Lin-lin,FANG Xing-xing

(Artillery Academy, Hefei 23003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content of College Computer Foundation course change, update faster; 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students’ computer quality improve continuously, which requires the organiz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for greater reforms. The auther discusses the new mode of teaching and reform in detail,based on practical teching experience, and strive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basic computer courses.

Key words: basic education of computer; teaching reform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是学习计算机的入门课。内容涉及计算机各领域概念和知识层面的内容和大部分必不可少的应用技能。它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强化了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网络基础、Internet、数据库基础、计算机信息安全、程序设计基础等方面的内容,弱化了Windows和办公处理软件,照顾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通过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而且要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笔者几年来一直主讲该课程,在此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1 课程目标

《大学计算机基础》主要从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出发来构建课程内容体系结构。由五个单元课程内容构成课程内容体系: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及病毒这五个单元内容。第一单元是计算机的基础,其它均为独立的模块。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使用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能熟练掌握Windows平台的基本操作和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本用法、计算机基本组成、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因特网的常规应用。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均统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形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密切结合的教学模式。

2 课程情况分析

大学新生入学时所具备计算机知识差异很大。我们连续两年做过问卷调查,入学前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多限于网络的初步应用,比如收发邮件和聊天,但是基础知识仍然未达到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目标。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等已向我们走来,计算机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因此,新形势下对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由操作技能转向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基本思维和规律。

3 教学改革探讨

3.1 注重信息素质培养

信息素质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完整的信息素质应包括三个层面:文化素质(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以及信息技能(技术层面)。信息素质是信息社会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它不是所谓的超前教育观,而是教育界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信息素质是21世纪大学生素质结构的基本构成之一,是他们适应信息化社会生活的必备技能。熟悉并能熟练运用各种信息手段发掘、获取所需信息,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成功的关键,大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素质,增强学习能力、扩大知识面、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生入学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承担者,提倡教师在课堂中采取灵活多样、不拘形式的教育方式,以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质的新型人才为教育目标。

3.2 创新教学观念,完善教学内容

认识了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针对高等学校具体的实际情况,我们要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和进行教学改革,这就是:将多媒体教室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相结合,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确定了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计算机系列课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计算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着重讲授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方法,主要的技能知识内容放在实验教学环节。

计算机课程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有不同教学计划,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包括针对该专业特点的内容。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计划内的计算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应该有选修计算机课程;该课程又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设计,因此,也要突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总之,各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按照重基础、强实践,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的原则建立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3.3 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手段

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上机的实践与钻研。我们应该不能只有课堂教学,在现形势下,网络的应用给我们的实验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有课程的网站,教学中的高层次的需求在网络中得到极大的补充。网站的建设包含讲义、实验指导书、网络课程,还应该包含自学需要的素材库、试题库,以及可以开发出考试系统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软件,它们各自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各种教学形式互相补充又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满足了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是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各方面全面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3.4 改革教学考核手段

为了保证计算机教学质量、促进计算机教学改革,同时应该改革计算机教学的考核手段。在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平时课堂表现和作业评价+上机实验成绩+机试”三部分组成的课程学习评价模式。

1) 平时课堂表现和作业评价。在课堂教学中,采取集体备课,案,鼓励任课教师根据所带专业和学生的特点创作个性化的课件,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平时作业中,按照兼顾“基础知识、综合应用和研究开发”三种类型的题目给学生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创新意识。比如在讲完计算机的组成之后,可以设置让学生自己完成配置一台性价比适宜的多媒体电脑的清单,学生可以通过这项大作业实地调查和了解电脑的最新发展动态。又比如,在讲完Word一章后,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个性化的自荐表。通过这些作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仅巩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增加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为科学考核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2) 上机实验成绩。“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了理论学习之外,还有12学时的上机实验。因此,对上机实验课的考核也不容忽视。每次上机实验课前都给学生布置上机内容,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做到有备而来,课后要求学生写出上机实验报告,总结上机实验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让学生尽可能抓住每一次上机实验的机会多动手练习,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使得上机实验课真正发挥出它的作用。

3) 机试。采用无纸化上机考试的方法,即在计算机上考计算机,使考试公平、公正、合理。同时使考试更接近实际教学实践,有利于对能力的考核。这一改革使学生上机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动手能力也明显增强。

4 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会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何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上好大学生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每个教学工作者都很重视的问题,各个高校也在努力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Steven L.Mandell,Sachi Sakthivel.计算机信息处理[M].尤晓东,杨小平,周靖,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 杨振山,龚沛曾.大学计算机基础[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9篇: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设计大赛;组织实施;新疆赛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7-0117-02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puter design contest at the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to carry out, to participate in the Xinjiang collection, school division contest participat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k to sort out, summed up the computer design contest to carry out positive effect, provide relevant experience for the future to carry out related work in the school contest.

Key words: Computer design contest;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Game place in Xinjiang

1 引言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教指委为提高大学生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推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不断向前发展所开展的一项全国性赛事[1]。大赛自2008年开始举办以来,至今已连续举办了9届。新疆医科大学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十分关注这项赛事,在其努力下,新疆医科大学从2010年开始在校内组织在校大学生参加此项赛事。这项赛事促进了新疆医科大学校内计算机相关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同时在培养大学生计算思维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 校内大赛的组织和实施

2.1 校内大赛组织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自举办计算机设计大赛以来,根据自治区教育厅下发的通知及大赛章程等文件精神,在校内成立了新疆医科大学计算机设计大赛组织机构的办公室(以下简称“大赛办公室”),大赛办公室负责全校计算机设计大赛校内赛的组织报名和评审工作,机构人员主要由教务处处办和计算机教研室教师兼职构成,教务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及新疆赛区计算机大赛组委会相关参赛文件和信息日常沟通工作,确保大赛相关文件上传下达,计算机教研室教师负责全校参赛作品评审及上推参赛作品参加新疆赛区省级赛工作。新疆医科大学大赛办公室于每年12月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动员工作,在下一年的4月中旬进行校内参赛作品的评审及上推参加新疆赛区省级赛参赛作品公示工作。

参赛作品在校内评审阶段,为确保公正、公平、公开原则,新疆医科大学大赛办公室将组织相关专家成立参赛作品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主要由校内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教师组成,评审过程中使用了相应回避原则。

2.2校内大赛参赛作品评审工作

校内大赛作品评审工作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每件参赛作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比,为确保参赛作品评审工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性[2-4],校内大赛在作品评审过程中严格按照新疆赛区及国赛大赛章程和参赛指南执行,参赛作品选拔工作分为两个阶段,即参赛作品校内评审选拔阶段和公示阶段。为了保证校内大赛评审阶段顺利进行,都规定了参赛作品提交的相应时间节点。

校内大赛各阶段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第一阶段,校内参赛作品评审选拔。校内计算机设计参赛作品评审,由大赛办公室推选的校内专家对提交的参赛作品进行评议,参照新疆赛区及国赛相关章程和参赛指南,选拔出优秀的参赛作品。校内评审工作需要审核校内参赛作品是否有超项,作品质量和内容复合参加新疆赛区和国赛参赛作品要求。通过评审,评审专家组将代表学校推荐出参加新疆赛区省级赛参赛作品,并通过国赛报名平成参赛作品报名工作。校内大赛参赛作品评审时间一般在每年4月中旬举行。

第二阶段,公示。完成上述作品评审工作后,校内计算机设计大赛办公室将会在全校范围内对推荐参加全国赛的参赛作品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以确保比赛的公平和公正。在公示期间结束,对公示作品无异议的情况下,才最终确定参加新疆赛区大赛的名单。

校内大赛的参赛作品不设立奖项,最终只负责推荐参加新疆赛区省级赛参赛名单。校内大赛的参赛作品根据学生类型分为两个组即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评审中分类进行评审。

3 校内赛的特色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在新疆医科大学举办校内赛,为学校的各专业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才能平台,学生都积极踊跃参赛,作品除了结合所学的医学专业外,学生参赛作品也体现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激发各民族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促使学生们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新疆医科大学计算机设计大赛的参赛主体包括普通高校本科学生和高职高专类的学生。这样在校内大赛评审过程中也将参赛作品分为两个组即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参赛作品根据作品内容和使用技术手段进行作品分类参评,确保大赛公平和公正。

4 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校内赛的开展,促进了计算机教学改革,例如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增加了多媒体中动画处理、多媒体音频和视频处理等教学内容,同时加强了网页制作方面教学内容。大赛激励和引导在校大学生应用所学的计算机技术,发挥学生自己专业特长,提炼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同时结合新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把个人兴趣爱好、个人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新疆风土人情紧密结合,将各种元素体现到参赛作品中去,提升了学生自己的技能、极大激发了学习学习信息技术的激情。

大赛促进了教学工作,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需求,教学内容改变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增进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基于大赛平台,教师们相互学习,同时增进了疆内和疆外高校师相互学习交流,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线上和线下的沟通。

5 结束语

新疆医科大学通过组织和举办校内计算机设计大赛,促进了校内计算机教学改革, 激发教师教学热情,增加了疆内教师与疆外教学相互学习交流。校内大赛平引导学生关注计算机知识、技术、技能的应用方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大赛也推动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改革,充分展示计算机教学成果,大赛通过不断自我完善,必将成为校内最有影响力的大学生赛事之一。

参考文献:

[1]卢湘鸿. 纵谈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J].计算机教育,2014,11(23):2-4,16.

[2]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委会.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2012年参赛指南[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