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学科的魅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中,都逐步出现了学科之间有相互渗透这方面的试题,这些都足以说明知识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如在学生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其应用之后,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打破常规,说要考考学生英语听力方面的知识.学生一听,精神顿时为之一振.我说学生听题:Long long ago,there were one hundred people lived in a small town. One day ,they had one hundred apples. Three young people had one apple, three old people had three apples. Now, please tell me ,how many young people and how many old people?(很久以前,在一个小镇中住着一百个人.一天他们得到了一百个苹果.三个青年人得一个苹果,一个老年人得三个苹果.则有多少个青年人与多少个老年人?)在我叙述的过程中,学生没有一个不集中注意力听讲,等我一说完,学生马上投入了积极地思考中.通过学生自己翻译,很快,绝大部分学生解决了这一问题.解:设青年人有x人,老年人有y人,由题意可得:(x÷3)+3y=100, x+y=100.解之得x=75,y=25.故青年人有75人,老年人有25人.这实质上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性问题,但在课堂结尾以英语听力题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对于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这样将数学知识与英语呈现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的二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而且这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加强英语学科的学习,无不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联系生活,趣化结尾
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知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的确如此,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多讲些生活中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不仅可以增加课堂内容的趣味性,而且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特别是在课堂结尾,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讲“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的应用题:如图1:P是ABC内部的任意一点,连接BP与CP.试说明∠BPC大于∠BAC.在该题讲解结束之后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实际问题:在足球比赛中,足球队员带球进攻,一般情况下为什么总是尽力向球门冲近,然后再射门?对于大多数学生,特别是男生,对于足球还是比较感兴趣的.经过思考后,学生认为,假设进攻球员开始位于位置A,当他带球尽力冲到位置P时,连接CP与BP,则由上述例题可以知道:∠BPC>∠BAC.也就是说,距离球门越近,不仅射程短,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时对于球门BC的张角就越大,进球的可能性就大.通过这样的处理,将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与数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成功地解决了问题,而且这对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不无益处的.
三、构造矛盾,活化结尾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的矛盾,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矛盾,直觉常识与客观事实的矛盾,都可以引发学生探究和学习的欲望,从而形成积极的认知氛围.在课堂的结尾,有意识地构造矛盾,可以起到再掀波澜,活化课堂结尾的精妙作用.在讲述探索规律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完成之后,我抛出了这样一道题: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可以得到一条折痕,继续对折,对折时折痕与上一次的折痕保持平行,若连续对折4次,可以得到几条折痕?若对折6次呢?若对折n次呢?对于前面的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解决.对于后面一个问题,我在学生考虑的基础上,给出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1 观察新增折痕数与纸的层数的关系:由于折痕数随折纸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而每折一次,原有折痕数不变,新增折痕数为上一次折叠后纸的层数,故折n次后的折痕数为:1+2+22+23+…+2n-1.
方法2 观察折痕数与长方形个数的关系:折痕数比长方形数少1,折痕将纸片分成的长方形个数恰好为折叠后纸的层数,而折n次的层数为2n,故折痕数为:2n-1.
问题:上述两种方法中的答案相等吗?你是如何考虑的?学生众说不一,都据理力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达成了共识.在这节课的结尾,通过同一问题两个答案形式的不相同这一矛盾,在课堂结束之际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思维,通过引导分析,让学生体验到探索规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形式虽不同,但本质却是一致的.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让学生达到了新的认知水平(某种程度上可以演化为数学中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而且促进了学生在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四、开拓扩展,深化结尾
任何一个情境的创设应该具有促进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要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情境的创设不仅要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更重要的是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既便于解决当前的问题,同时又要蕴涵着与当时问题有关的、能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问题.这样的情境创设才有利于学生自己去回味、思考、积极主动地继续学习,从而达到新的认知水平.在学习轴对称这节课结束之际,我提了一个学生们很感兴趣的问题:台球问题.很多学生都玩过这个活动,一听竟然有这样的题,顿时跃跃欲试.如图:台球桌上有E、F两个小球,现要求击打E球,经CD一次反弹后直接击中F球,应将小球E往CD上何处击打?试找出这一点.学生一听,马上进入了积极地讨论中,很快就有两种方案出来:
方案一 作出E点关于CD的对称点E′,再连接E′F与CD交于点M,则点M就是要求作的点.
一、使用科学严谨、准确精练的语言
化学是一门科学,故教师应使用准确、精练、有逻辑性的科学语言,以确切地表达化学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例如:“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不能说成“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碱性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而不能说是“碱性溶液遇指示剂变色”等。所谓语言精练,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少说废话”,用较少的语句表达更丰富的内容。当然语言精练并不是单纯地减少语言的数量,而是要提高语言的质量。
二、使用风趣、幽默、有亲和力的教学语言
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更是一种语言的艺术。风趣、幽默的语言,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催化剂,是激发学生灵感的钥匙。前苏联教育家米・斯特洛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极易形成愉快欢乐的学习意境。初中化学中有不少知识容量大、记忆难,又常用,很适合用编顺口溜的方法来记忆,因为顺口溜朗朗上口,生动形象,便于学生记忆。
三、使用形象生动、引人入胜的教学语言
教师的语言要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否则,学生听起来就会吃力费神,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教师的语言首先要善于启发学生,其次要把深奥的理论生动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物”之感。
四、使用鼓励、富有情感魅力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在与学生交流时,要关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即使错了,也要用委婉的话语指出其不足,当然,表扬、鼓励、鼓舞都必须有的放矢,不失分寸。
一、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景感到亲切,有兴趣。数学课堂教学若能以学生身边的事例作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让他们自己从中发现数学问题,使静态的感受变为动态的亲身体验,从而把复杂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通俗、易懂,从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学校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 ,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他们善于发现校园内的数学素材。只要把校园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乔迁”到课堂,学生就会产生数学就在身边的亲切感、真实感。如学校操场的周长是多少,教室的面积有多大等等,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如:家中物品的形状、每块地砖的面积、每天的支出情况、每月电表上的数字,然后算一算一个月、一年的电费是多少。另外,还要引导学生留心社会生活中的数学资源。社会是个大课堂,学生从社会生活中获取数学资源的途径有多种,可以从电视、网络、书籍上了解到,还可以从小伙伴之间的游戏中获取……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到的事物入手,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接触的生活息息相关,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
二、创设生活化情景。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身边许多熟悉事物就是数学的“活”教材,所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实物、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设计了一组车轮子有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小车的比赛画面,赛前先让学生猜一猜,哪辆车能获胜?学生们各抒己见,纷纷发表意见,然后比赛开始,证实学生们的猜测。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你还可以设计其它形状轮子的小车吗,比赛的结果会怎样?最后教师提问:看到不同形状车轮做成的小汽车,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这时学生就会争先恐后的提出: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圆形与什么有关?圆一圈的长度叫什么等等,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虽然本节课无法完全解决,但这些问题都是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出来的。在教学《认识周长》时,为让学生充分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周长,开课创设了大量的生活情境:火车在轨道上运行,人沿水池边跑步,霓虹灯沿心形牌匾绕一周,沿菜地修一圈栅栏、沿照片做相框等,使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找到了这些生活现象的共性:它们都是图形,它们都是围一圈,为深入学习周长的概念做了充分的铺垫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又能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之内化为自身的需要,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养成一种发现问题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
如在教学《克和千克》的认识中,克和千克学生知道是表示质量的单位,克的认识就困难些,1克究竟有多重?学生心中还是模糊不清,通过我们集体在天平上称出一个二分的硬币大约是1克,让学生掂一掂感受1克的重量,学生亲身体验,对1克的重量有了表象的理解。积累物品的重量可以用手掂一掂来感受。有效地消除了学生对1克的抽象感、陌生感,使学生感到数学概念原来就是这样活生生、丰富多彩而与生活又是那么地联系紧密。又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引导学生探索:课桌椅摇晃该怎么办?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椅子;学习“除法的知识”后,给学生布置特殊的家庭作业:计算自己从家里步行到学生平均每分钟要走多少路程,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后,让学生选取家中一件玩具,设计一个长方体的包装箱……通过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广泛运用在生活实际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这样就大大增强学生的生活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教学归朴实践,归朴生活,增强学生生活意识,确实提高教学效果。
四、感受生活化的价值
数学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学生在主动探索数学问题的同时,就在时刻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应满怀热情正确地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所展示的奇妙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从中受到情感熏陶,从而达到培养良好数学情感之目的。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数学如同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处处充满着美。如同在教学中一幅幅严谨的知识网络图,一道绝妙的算式、一组组有趣的关系式……都是数学家心灵智慧所迸发出的和谐、庄严、永恒的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挖掘数学知识的内在的魅力,潜在的美,真诚的引导孩子们一道走进数学的乐园,尽情领略、享受数学中的魅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教师以及“兴趣”这一老师的引导下,容易体验成功的喜悦,必然又促进他们学习的热情,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1、《数学课程标准》
2、缪蓉蓉:让数学课堂更有生活味 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2010(2)
3、马保林: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尝试 辽宁教育杂志社,2007(3)
一、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使数学课堂生动活泼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时,我首先提问: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品是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七嘴八舌,纷纷说有三角板、红领巾、电动门……好不热闹。紧接着我出示课件(房屋的金字架、电动门图片),问学生:这两个物体分别有什么图形?学生兴趣盎然回答: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再设疑:为什么房屋的金字架是三角形,电动门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不做成一样的呢?学生傻眼了。我不失时机的用教具演示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学生一下就明白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不稳定。设计练习:你能解释自行车架、太阳能支架、铁塔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吗?你能解释电动门、推拉门、升降机问什么做成平行四边形吗?学生一点不费劲地掌握了理解掌握了知识。
二、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如,在教学体积计算的练习课时,我抛给学生一个问题:为什么生活中的容器一般都是圆柱体,如啤酒瓶、油罐车……学生茫然不知。我立即出示一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它们的底面周长相等,高也相等,让学生计算出各自的容积,再通过比较明白了底面周长和高分别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只有圆柱体容积最大,教会了学生在生活中多用圆柱体容器装液体的生活经验。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
三、与实践相结合,生活中创造性地运用数学
一、引人入胜的导入美
化学教师要尽量创设情境、运用丰富多彩的导入语,在新课伊始就一下子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强烈的审美期待,促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强烈的求知欲望。俗语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其作用不言自明。但是“新课导入有法,但无定法”,不同的课应有不同的导入方法。譬如:
1、故事导入法:故事和传说都是学生所喜闻乐道的,上课伊始,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美妙的传说会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如在《炼钢》一节课开始,给学生讲一个“沉船之谜”的小故事:1954年寒冬的一天,一艘万吨级的英国油轮“世界协和号”在海面上航行,突然,油轮中部出现了裂缝,紧接着发出一声巨响,油轮顿时一分为二,船和人一起葬身于大海之中。科学家们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方揭开沉船之谜。原来是造船用的钢铁含磷量过大,而含磷量过大的钢铁在低温下容易变脆而断裂。学生们听完,“将钢铁中含有的磷除去”便已成为他们的共识。于是告诉学生这正是该节课所要讲的主要内容之一。
2、魔术导入法:一言未发,魔术先行,这种开门见山的导入法最具魅力,易将学生带入“新奇境地”。例如,通过魔术“空杯生烟”引入新课“铵盐的制法”;通过“能生火的纸”导入“自燃和缓慢氧化”;通过“会变色的水”引入酸碱指示剂等。魔术引入新课,应保证现象明显的情况下,药品的用量尽可能少,学生不易觉察,“神秘色彩”更浓。
二、跌宕起伏的行程美
教学过程不能一平如镜,水波不兴,而应迭起、错落有致,富有节奏美、韵律美。使学生不断地在一个又一个新的刺激兴奋中,激发智力。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其大脑优势兴奋中心是随时间一维演进呈曲线变化的,而且这种兴奋中心不是长期固定在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而是随着刺激物的变化不断转移的。正因为如此,许多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都非常强调利用这种兴奋中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便获得最佳效果。教学行程中跌宕起伏的节奏,有利于形成或抓住学生的优势兴奋中心。尤其在学生学习进程中的疲劳波谷区,相机创设教学小,让学生或是惊奇、惊喜;或是产生疑问,急于想得知结果;或是因一些有趣的内容而兴奋;或是为领悟到获取新知的蹊径而激动;或是为解决了某一难题而释然……使学生在兴奋与愉悦中顺利度过疲劳波谷区,对提高学习效果十分有利。如,这种课堂宏观的节奏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运动曲线和谐共振或互补,恰如各种旋律给人以愉悦的审美体验。
怎样才能形成课堂审美所需求的“小”呢?最常见的烘托的方法就是“启发式”。思维心理学认为,启发是一种联想活动。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贴切恰当的比喻,都是很好的启发手段。另外,各种教学活动,如演示、实验、参观等只要安排得当,也都会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启发,可以说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存。它包括目的启发、悬念启发、悖常启发、点化启发、趣例启发、形声启发、原形启发、情感启发、想象启发、对比启发、线索启发、情景启发等等。
关键词:培养;思维能力;制造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144-02
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的学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就在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能力是人们在对事物的感知和认识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能力;培养学生较强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小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新课标强调“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而小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渐过渡的阶段,思维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逐步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因此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应该贯穿在教学的始终,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展开。
一、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正值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数形结合是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度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线段,把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展现在图上,借助形象直观的图形运用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比较容易的找到解题的思路,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行程问题、工程问题,计算面积体积时,就采取画图的方法把文字化的信息转化为直观的图形、线段,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的轻松。例如在教学“倍数”这一抽象概念时,我让学生准备了一些学具,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等教学过程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倍”的含义,并尝试叙述两种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二、利用动手操作、课件演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这里的活动就是指动手操作和动脑思维。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感悟,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让数学活动成为数学思维的载体。例如在学习“图形与变换”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首先从学生熟悉的“俄罗斯方块”入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将图形进行顺时针方向旋转、逆时针方向旋转,通过操作、观察、反思逐步在头脑中形成对图形旋转的表象,进而通过动手旋转风车、旋转线段、旋转三角形等实践体验使学生感悟旋转的特征。在教学时也常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理解图形的旋转,尝试从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三方面对图形的旋转进行描述。学生在经历了这样一些数学活动的过程之后,就会将知识进一步的内化,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脱离实物教具和具体图形联想到平移、旋转、放大、缩小等变换形式。
三、利用“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提高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具有多端性、灵活性、新颖性等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材的表述与教师的教都侧重于集中思维的训练,学生也按照课本和老师的引导用常规的思维方法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固然,这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必要的,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以及技能的形成却有很大的制约。只有集中而没有发散的思维就很难有创造,完整的创造性思维应该包括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两方面,二者缺一不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一题多解”是让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从不同途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教学稍复杂的分数解决问题时,我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道题:某班图书角有40本故事书,比科技书的本数多,科技书有多少本?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并解答。汇报时学生纷纷举手,急切地展示自己的方法。
生1: 我是列方程来解的,设科技书有x本。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列出方程:x+x=40 或(1+)x=40,解得x=30。
生2:我是画线段图来解的。通过画图,可以看出故事书的本数占了4份,而科技书的本数占了3份,所以可以这样列式:40÷4×3=30(本)。
生3:通过分析题中的第二个条件(故事书比科技书的本数多),我想到了故事书是科技书的1又倍,所以这样列式:40÷(1+)=30(本)。
生4:我是这样想的:从线段图上可以看出,故事书的本数与科技书的本数的比是4:3,故事书:科技书=,分子从4扩大到40乘了10,分母也应该乘10,所以科技书的本数应该是3乘10得30本。
我不禁赞叹:“孩子们真聪明”。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不断创新的思维,感受到了他们的聪明和睿智,教学中我们要诱导学生思维的发散,让他们创造性的去解决问题。
“一题多变”,是对题目中的条件、问题、情节作各种形式的变化,让学生在各种变化的情境中,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仔细地观察,认识事物,理解知识,这样既激发了思维的灵活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利用趣味游戏培养小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游戏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适当创设游戏情境能够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问题,从而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实现高效学习的目的。例如在进行三角形分类教学时,让学生参与猜三角形的游戏,将几种不同的三角形装在信封里,遮住三角形的一部分,猜一猜,可能是什么三角形。当出示一个直角时,学生很快就能猜出是直角三角形,出示一个钝角时,学生也一下就说出是钝角三角形,再出示一个锐角时,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很快说是锐角三角形,这时有同学提出不同意见,于是有了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启发学生重新思考,探讨出结论。即:锐角三角形必须三个角都是锐角。只看到一个锐角,那么三种三角形都有可能,所以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五、运用综合法解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是一种一般形式的逻辑思维所不能完全概括的思维方法。它不像习惯的思维方法那样沿着固定的有序的程序进行推理,而是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把问题颠倒过来进行求异性的反向思考方式。
关键词:闽南红砖文化;厦门古厝;美术课程资源;艺术;初探
2001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实施美术课程总目标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美术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并重。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渊源流长,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民族建筑当是其中的炫丽的奇葩,而民间人们住的建筑,简称民居,是人们在撑起的生产与生活的实践中而逐渐形成的建筑形式。笔者在学生时代从民居的邮票中看到了具有特色的地方民居,很是喜欢,后来有机会亲眼看见有气派的北京故宫,婉约的苏州园林,徽州朴实的黑瓦白墙等,当然我也深深的知道在我身边——厦门特区的郊区厦门海沧新安也有这类独具特色的古建筑。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文化继承和发扬是个艰巨而又严峻的任务,在当今西方强势文化占主导的环境下,教育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在学校教育中,美术教育在该方面需付出的努力似乎比其他科目更大。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有很多本土文化是以视觉的形式存在的,比如中国的壁画、剪纸、雕塑、建筑,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首当其冲的便是古建筑的消逝,作为闽南地区又是特区的厦门,如何保护古建筑,如何让现在的学生能对就在身边即将消逝的古建筑多些了解,这就需要美术老师加以开发利用这块本土资源。
闽南红砖极具鲜明的独特风格,台湾的一首歌《故乡》中的歌词“有间厝,用砖仔砌,看起来普通平台,时常出现我的梦中,那就是我的故乡……”用闽南语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思念那个用砖仔砌起来的“厝”,更是说明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文化,也道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斩不断的情缘。歌词中的“厝”是闽南人对自己家园的亲切称呼,它多以红砖为墙,红瓦顶,马鞍脊或燕尾脊,另外有美轮美奂的木雕和石雕,整体亮丽而且有鲜明的个性,在厦门地区目前尚保留有红砖民居。这是精湛的建筑艺术,使多元文化融合的代表,有凝重的历史人文价值,是闽南、台湾红砖民居中的精品。
在厦门海沧诸多地方,以新垵村为例,它们见证了红砖古厝建筑装饰、建筑风格、建筑材料、结构布局,反映出闽南文化的特点,表现出深厚的文化的积淀。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工业区的开发,记忆中很多古厝被单调的现代高楼取代了,闽南的红砖民居已经越来越少,令人惋惜。由此更加彰显出对非再生资源保护、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在无力挽回这个局面的同时,如何让更多学生认识到这色彩斑斓的、散发着生活气息的古厝,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所能切实实现的问题。因此,我尝试将闽南红砖文化作为美术课程资源来开发与利用,并在美术课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探寻闽南古建筑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由于,我所在的小学位居于海沧区东孚镇洪塘村,属于特区里的郊区,在古厝民居还现存有的部分,因此,我首先布置学生收集闽南建筑的发展历史和相关的知识,通过在课前上网搜索,实地观察建筑,有条件的同学对建筑进行拍照,走访古厝主人了解古厝;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从课外到课内深刻体会身边古厝的厚重沉淀,感受家乡先人留下来的可贵的非再生资源,让学生看到本家族当年的辉煌,体味斑驳的墙面和残旧的木雕却在诉说着的岁月的沧桑。
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们了解到了艺术就在身边,身边的古建筑有它的独特性、历史性、艺术性,红砖红瓦成闽南建筑的独特视觉特征,闽南民居的装饰重点是门面,使学生石雕、木雕、镶嵌、剪粘画成为民间工匠展示才艺的场所。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增进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迸发了自豪感,激发了保护宣传古厝的情感,提高了在美术课“写”下古厝的兴趣。
二、发现古厝的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进一步了解古厝后,我结合图片,和有关闽南建筑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请村里一位辈分比较高的了解古厝发展历史的知识分子进教室进行讲解,让学生去发现古厝里面的艺术价值,使他们沐浴在独特闽南红砖文化的艺术气息中,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审美能力,增强了对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了他们尊重祖先留下来的可贵遗产,和保护家园的态度。
1.厦门的红砖民居多为左右各一条护厝,唯新安惠佐邱菽园宅是左右各二条护厝,四条护厝加三落大厝,形成颇有规模的四合院组合,目前保存尚完好。也有单护厝的,指在主厝的左边(或右边)建一条护厝,称单伸手,但甚少。古厝屋顶,多为马鞍脊或燕尾脊,燕尾又分单曲和双曲,燕尾用于主厝,马鞍用于护厝。马鞍又有方形(土)、锐形(火)、曲形(水)、直形(木)、圆形(金)之分。上面用剪粘画和浮雕进行装饰正脊的装饰分为三段:中段双龙抢珠或双凤为主,两头以花草和吉祥图案为主,也有人物战马、八仙过海等。
2.厦门地区红砖古厝的墙,前檐墙面大多用几种颜色的板砖砌成吉祥图案,种类极多,往往砌成万字形、寿字形、棱形、八角形、双环金钱形,寓意吉祥如意、发财添喜、长寿延年等。比较近代的还用彩色水泥勾勒制成多种图案,虽经100多年日晒夜露,风吹雨打,至今色泽不褪,颇为艳丽,这是红砖民居的一大特色,是其他民居无法比拟的。下部均用花岗岩砌高一米左右,很多大户人家都有海外侨民从南洋直接海运过来的花岗石,花岗石之间的粘结没有用到粘结物,几乎没看到缝隙,上面雕塑些松竹梅,麒麟,等吉祥小品,做工之严谨,令人叹为观止,墙体上部以红砖为主,下部呈长方形,上部为三角形,也称“山尖”。
3.石雕,分透雕、漏雕、浮雕图饰。有用红砖来雕刻,也有使用泼墨山水画或者成雕,在红砖上雕刻梅兰菊竹、人物故事等,用几十块大红砖拼成一幅山水画或作品。门旁还设有门鼓、石狮等。石狮左为雄狮,脚踩绣球,口含珠、铜钱;右为母狮,双唇紧闭,足抱幼狮。
4.木雕、门的配件多。门簪,系串联门楣与连楹的构件,做成圆、方、龙、鱼等形,也有浅雕、浮雕等,窗户书卷窗、月洞窗、竹节窗、八卦窗、扇面窗、半墙窗、六角窗、椭圆窗、花格窗、寿桃窗、蝴蝶窗、漏窗等。
5.剪粘画。有的是灰制彩绘,有的则以贝壳、小瓷片拼贴而成,光亮柔润如昨。
三、实践描绘厦门古厝,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在了解闽南红砖文化的发展历史,欣赏身边的厦门古厝艺术之美后,我开始尝试让学生动手用线描——彩笔——国画——剪纸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创作热情,并在最后讨论如何保护古建筑为结束。在中低年级,主要采用线描和儿童画的形式,由于郊区学校且加上外来员工的子女较多,主客观因素导致学生美术专业基础相对薄弱,在绘画表现技法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中高年级,采用国画和剪纸的形式,相对高年级,中年级的热情更高涨,表现手法也比较熟练,教学效果较好。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实地欣赏、交流、听讲座等,使学生们对家乡的自然、人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既让学生们认识了本土特色的建筑,提高了美术学习的激情,萌发民族自豪感,从共同的建筑认识到台湾与大陆的血脉关系,又培养了他们尊重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当然,由于还处于初始阶段,闽南古厝艺术之精美、其教育价值不是简单的两三节课可以诠释的,而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在小学美术课堂上,还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去考究,而这也将是我今后在教育教学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发展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P2.
2.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P3.
3.王其钧.《金门——乡土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一、以教材为载体,建构生态型学生审美情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教师不但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农村学校现在使用的美术教材,包含的教学内容有许多科目和本地区社会、人文、学生知识结构都格格不入,所以特色化美术教学顺应教改的需要已成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努力开发农村当地美术课程资源,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习的、教师所擅长或有特殊兴趣的内容,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表现生活、赞美生活、运用生活。即充分挖掘当地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增加一些具有生活情趣和地方特色的美术课。如:《美丽的羽毛画》《萝卜雕刻》《玉米根艺造型》《有趣的叶印》《丑洋芋不丑》《草编人》《石灰石造型》等。
改教材的原则:换汤不换药,即教学方针目标不变,只变教学内容,即变形不变质地作一些适当的修改。1. 更换内容。教材中《高大的楼群》,农村的孩子对一幢幢高耸入云的大厦形象模糊,因此我们可以把内容改成画家乡的新居。2. 扩充内容。如剪纸,结合农村当地的民间剪纸,可以剪各种动植物、人物、窗花等。
二、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学
1. 走进生活,拓展补充素材库
美术根植于生活。蓝天白云、山川河流、奇峰秀岭、红花绿叶、山顶上的古堡、空中的鸟、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这些事物为农村的孩子发现美、欣赏美,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由于独生子女现状和“家长承包制”,使孩子失去体验生活的机会,缺少有目的地观察生活。因此,作为美术老师,努力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融入社会,开“源”建“库”。让学生嗅出生活的“清新”,看出生活的美丽,品尝生活的快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描绘生活、创造生活。
(1)心存美念,处处皆美
农村是个广阔天地。田野风光美、自然景观美等等,都是学生绘画的好题材。“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罗丹论艺术》)因此,在特色化美术教学的探索中,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熟悉的家乡寻美,在取材中欣赏美,在绘画中创造美。农村田野风光是学生写生极好的题材资源。田野、溪流、农舍、树木各具特色。这时带领学生身背画夹、手拿画笔,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便在学生的手下诞生了……这样的活动不但使学生兴趣盎然,领略了大自然的美,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
(2)朴素之美,唯美善美
千百年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有其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的生命力。农家人自娱自乐,表现出农民祖祖辈辈的纯真品格。如农民杀猪宰羊、走乡邻、访亲友、逛庙会……农家特色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不同的节日,农民有不同的庆贺方法。如春节家家户户吃饺子、端午节包粽子、元宵节放焰火、挂灯笼、耍社火……学生生活在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环境中,陶冶了个性和情操,增加了对家乡的热爱,同是对美术的创作增添了不少素材。
2. 以变思进,美需要改造
改革开放以后,家乡富了,一个个养殖场、蔬菜大棚、新农村等,这些都是现代新农村的亮丽风景线。观察农家园,描绘农家美,激起爱家乡之情。通过观察、采访,了解家乡的过去,感受到家乡今天的飞速发展,此时引导学生畅想未来,为家乡设计宏伟蓝图。如:我为家乡设计的桥、少年宫、影剧院等等,同时学生也发现了家乡环境的日趋恶化,此时引导学生通过画宣传画、变废为宝等活动,增强环保意识。
三、设计“无定法”教法,探究“有好法”实践
1. 组织“生态游”,开放主阵地
作为视觉艺术教育的美术课,其创造能力的培养,不但需要到生活里捕捉题材内容,而更本质的是需要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受,去真实描绘和创造生活。在特色化美术教学中,根据教材组织学生以“生态游”的方式,去田野、河边、草地上、花丛中写生。这样孩子们不但兴趣盎然,作品富有真情实感,而且在宽松愉快而自由的环境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自由发挥。
2. 活用现代新手段,开拓高效表现法
用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作画,会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效果。而新课标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因此我们尽可能结合当地资源,可以设计出像《有趣的草编》《树叶拼贴》《萝卜雕刻》《捏泥人》《种子粘贴》《根会说话》等工艺课。
3. 多手段错综整合,全方位多元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高中物理;情境创设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鲜活的情境,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激活学生的思维。不过,多媒体最突出的优点就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到一些物理实验中。这些物理实验用常规的实验手段也无法进行演示,如宏观的天体运动,微观的布朗运动、原子结构组成和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等,都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再现。以下着重从高中物理实验入手,从三个方面介绍多媒体情境教学的策略,并进行案例分析:
一、创设多媒体情境,实现实验过程的可视化
高中物理有些实验虽然可以通过演示实验观察其物理现象,但是无法直观看到这一现象产生的过程,学生理解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还是有些困难,难以掌握相关的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这时可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模拟演示实验,实验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用图片或动画的形式显现出来,使学生目睹其变化过程,获得感性认识,进而加深对实验过程和原理的理解。
多媒体情境: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打开电磁振荡现象的VCM数字仿真实验软件,在对应的方框中勾选“波形图”“直方图”“磁感线”和“电场线”,先闭合单刀双掷开关到S1,给电容器充电,再闭合开关到S2,电容器放电,电感线圈充电,电感线圈电充满后又开始对电容充电,依次往复。
分析:在仿真模拟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电流的方向和大小,电容和电感线圈的带电特点,并适当地讲解,促进学生理解整个电磁振荡的过程和原理。
二、创设多媒体情境,实现演示实验器材的可视化
演示实验中,实验器材的可见度和受众范围是演示成功与否的关键。高中物理有时需要进行定量分析,对实验的精确性要求比较高,由于实验室器材的限制,或实验器材本身比较小,往往使实验演示的效果降低,又不可以让每个同学到讲台上观看,或者把实验器材拿下讲台到学生们中间,这时就需要多媒体技术来辅助了。
多媒体情境一:通过投影仪展现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
分析:投影仪可以放大实验仪器,让全班的学生都能看见。
多媒体情境二: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仿真游标卡尺的使用
方法。
分析:多媒体计算机软件模拟仿真的图像要比投影仪清晰,而且有操作选项和文字说明,更直观、更形象。
三、创设多媒体情境让一些不容易演示的实验走进课堂
在高中物理中有一部分实验在高中现有实验器材基础上是无法做的,例如,宏观的天体运动,微观粒子的运动、粒子散射、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等等。要在中学实验室开设这些实验是不可能的,但是使用多媒体进行模拟再现,让它们走进课堂就变得很容易了。
多媒体情境: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介绍布朗运动的实验装置,演示布朗运动的现象,对现象进行解释,并介绍细小微粒的运动规则。
对于一些太快或太慢的物理现象,学生不易观察清楚。这时,可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在模拟实验中适当减缓或加快物理现象的进行,通过“慢镜头”或者“快镜头”让学生反复观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现象及其物理过程。
教师可用绳子或弹簧演示波的形成过程,但绳波和弹簧波转瞬即逝,而且几乎无法控制其快慢,学生很难感受到机械波的形成过程,甚至会产生错误的理解。而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模拟这一实验过程,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动画演示,很快就能理解机械波的形成及传播规律。
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好奇心,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创设鲜活生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在积极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的同时也要注意以下问题:(1)多媒体不能完全代替物理实验,动手实验能力是高中生必须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不是所有的实验都适合用多媒体来展示或模拟;(2)教师在教学中要起到主导作用,创设的多媒体情境只起到辅助作用;(3)多媒体容易容量过大,导致师生双方缺少交流;(4)有的多媒体课件设计不够合理或者教师运用不当,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并且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的认知心理,需要适时、适量、合理地创设多媒体情境。
参考文献:
[1]黄荣怀.信息技术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