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光伏工程监理规划范文

光伏工程监理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光伏工程监理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光伏工程监理规划

第1篇:光伏工程监理规划范文

关键词:监理单位;新疆电力;工程建设;风能

引言

2009年,我国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在此背景下,新疆电力获得了巨大的机遇,发展进入快车道。新疆风能资源丰富,装机容量增长强劲,目前,新疆电力装机容量超过5000万千瓦时,发电量增速27.5%,新增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增速都居于全国首位。在此背景下,新疆风电工程开发建设速度加快,对于监理行业,提高施工质量安全管控,以更好的服务于风电工程建设。

1 新疆风电工程建设与发展形势分析

1.1 电网建设全面铺开

2014年1月27日,世界上输送功率最大的直流输电工程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成为联接边疆与中原的“电力丝绸之路”。此后,新疆电网建设全面铺开,开工建设750kV吐鲁番变电站、三塘湖-哈密输变电工程、500kV哈密大南湖电源送出工程,工程的兴建将为疆电外送提供更大便利,促进优势资源转化。新疆还加快推进凤凰-西山-东郊等5项750kV工程以及兰新铁路第二复线供电等32项220kV重点输变电工程建设。

1.2 风能发电发展前景良好

智能电网建设鼓励新能源入网,风电作为新疆的优势资源大有可为。2014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981万千瓦,风电上网电量达到总发电量的2.78%,再创历史新高。在巨大的投资规模和政策优惠下,2014年下半年我国各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抢装现象。2014年新疆风力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307万千瓦,随着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成和投运,新疆风能的大规模并网和外送具备更加优越的条件。

2 新疆风电工程建设仍需不断改进

电力建设属于高危行业,在每一道工序施工,保障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经管国家法律及行业标准对安全生产已细化明确,但设备事故及人身伤亡事故仍然存在,近年来国网公司各省级公司发生的设备及人身伤亡事故通报中,检修过程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害事故比例突出。

遵循国网公司“三化”(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三统一”(统一管理制度、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业务流程)原则,新疆电网工程基建管理在落实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基建安全应急管理等都存在问题,给风电工程监理单位的职能发挥带来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不规范

在巨大的工程量和经济利益刺激下,大量新的施工企业加入新疆风电工程建设中,通过挂号有资质单位、分包及降低投标价格竞争工程施工资格。这样的施工单位,存在人员专业知识不熟悉,工作流程及管理不足等情况,队伍管理困难;在施工中,为降低成本,获得更多盈利,不能合理投入一定的机械设备及专职人员,忽视安全管理;监理在执行工程安全管理中,困难很大,但为工程能按期安全投运,监理的角色很难得以体现。

2.2 施工队伍管理不正规

目前,风电工程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中,临时聘用的劳务派遣工占大多数,岗位待遇不高,工作积极性不强,安全意识薄弱,同时施工队伍流动性大,缺乏施工经验。在冬季施工中,劳保物品不能按照国家标准及时配置于现场施工人员。2013年新疆巴州帆巴III回110kV输变电工程事故,就是由于新疆巴州电力管理不严,将工程转包给无任何风电工程经验的施工单位引起的。

2.3 交叉作业多、流程不畅

风电工程建设规模大,参建单位众多,施工环境复杂,一期风电建设一般分风机基础部分、风机吊装部分继电线路和升压站四部分,分别为不同的施工单位,在遇到连续施工及交叉作业施工中,避免不了相互影响,使得影响工程进度及成品质量各方发生口角,监理单位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现场调解。风电建设单位的不同,管理方法及各项准则不同,资料信息归档也不同,很多必要的资料需在施工过程中临时编制,使得监理单位上级领导现场检查,存在内容不统一、记录不详细、监理单位资料对建设方下发不统一等问题。

3 监理单位在新疆风电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3.1 做好人员安全培训

要强化工程质量,杜绝事故隐患,必须从根本上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人员安全培训,监理在安全工作把控上必须监督现场到位。在实际施工中,监理单位高度重视工程的安全和质量管理,应监督施工负责人对施工人员安全交底,跟踪落实现场安全布置,施工前借鉴电网建设工作中风险预控,分析事前风险等级,最好应对工作;如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由电力质检站验收,现场安全施工,由各自单位验收,往往各建设方安全部门不下现场检查,使得安全工作不到位,应有部门整体对省内风电,光伏等电源项目定期安全检查,并公布亮点工程,要求其他工程学习。

3.2 做好劳务派遣岗位管理

针对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劳务派遣工人数多、流动性大的问题,做好在岗工人的岗位管理。首先,督促施工单位安监部门出台专门的《劳务派遣人员管理规定》,规范劳务派遣工的用工管理、制度管理、纪律管理。其次,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体系,给予派遣工和正式职工同样的参与民主管理、参加相关培训的机会,给予优秀劳务派遣工转岗和升职的机会,提升他们对施工单位的归属感。此外,优化劳务派遣工的薪酬管理体系,注重对派遣工的考核和评价,完善劳务派遣人员的个人增值管理平台。例如,对普通的劳务派遣工,对已经具备了中级工、高级工等技能资格证书的劳务派遣工,安排持续的岗位培训体系,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对于个人能力较突出的一专多能人才,按照能力评级在每个月的薪酬中给予一定奖励,激发劳务派遣工的工作热情,提升风电工程建设水平。

3.3 提高监理管理水平

新疆风电工程建设,整体呈现出项目多、电压高、工期紧、任务重的特点,需要加大对设备和人员的管理水平,做好工程建设的安全保障,针对风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监理单位必须积极发挥自身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多交流多沟通多学习。因风电建设区域多为荒滩戈壁,生活简单,工作艰苦,容易造成职业病,造成专业人才留不住,年轻人才荒废的情况。因此,应该针对创优达标工程及时表扬,并结合亮点进行宣传学习,鼓励其他人员借鉴管理方法及工作成果,制定能落实可行的奖惩制度,从而提高内部人员竞争。

4 结束语

推动新疆风电工程建设,对促进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缓解华中和华南地区用电紧张具有重要意义。面对诸多挑战,发挥监理单位在新疆风电工程建设中的监督和管理作用,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技术、人员、管理等方面难题,为优秀劳务派遣职工转为全民职工,提升电力工程建设者待遇,依旧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罗锋.风电工程建设工程监理制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12(31):66-69.

第2篇:光伏工程监理规划范文

随着绿色建筑发展带来的产业升级,对绿色建筑人才的需求几乎是全方位的。包括为政府决策咨询的人才;制定国家、行业、地方的各种绿色建筑政策、标准、规范的人才;通过绿色建筑模拟分析、建筑节能设计研究,开展建筑能耗检测、建筑能效评价,为各项建设提供设计咨询服务的人才;了解绿色建筑技术原理、政策要求、绿色营销和相应绿色产品研发的人才;协调建设机构和其他机构进行绿色项目开发和内部机制调整的人才;针对政府与市场的需求,在设计院等机构从事绿色建筑政策、技术、设计等方面研究的人才;了解本行业技术最新发展与国家最新绿色导向,在金融投资服务机构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才;根据中国国情和特点,在科学研究院所研究适宜的新技术或产品,为建材、设备厂商研发新产品的人才;为物业公司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或在物业公司从事绿色物业管理工作,真正实现小区和公建等后期绿色运营的人才等。这就需要全社会不仅重视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更要重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才能满足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

二、我国绿色建筑人才发展的现状分析

目前无论是从事技术研发的高科技人才,还是建筑行业一线工作的技能人才都存在着较大缺口,与绿色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存在巨大差距。近年来,政府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这就标志着我国绿色建筑产业已开始进入快车道,对绿色建筑人才的需求将更大。绿色建筑涉及的领域广阔,不仅涉及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而且还涉及政策、规划、设计、能源、水处理、施工、监理、结构、材料、暖通、设备、运营管理等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运用跨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进行多学科的综合和融汇。目前本领域内虽然拥有了较强的专业队伍,从业人员具有专精的建筑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可能因为观念、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对新能源的发展、绿色建筑的发展了解甚少,缺乏良好的建筑节能工程观、系统的绿色建筑工程科学知识和工程实践方法。例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因为缺乏具备“绿色”意识的建筑管理人才,没有相应的操作经验和节能的施工工艺,导致施工质量不能达到绿色节能的效果;还有在绿色建筑的评估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绿色检测人才,没有科学的检测方法,加之对检测装备使用的不够熟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绿色建筑技术的推广和示范;再者,对于已经建设好的绿色建筑,由于缺乏具备相关知识、技能的运营、管理与维护的人才,使得一些已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建筑不能真正实现绿色和节能,不能满足绿色建筑运营标识的要求。现有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专业技术、综合素质、经验积累等还无法满足建筑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已成为绿色建筑发展的重大障碍。

三、建筑类高职院校培养绿色建筑人才的使命和优势

加强绿色建筑人才的培养、提升绿色建筑人才的职业素质、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已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目前,从事绿色建筑的人员多由传统建筑从业人员转型而来,对绿色建筑相关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参加一些行业协会组织的关于绿色建筑内容的短期培训、项目实践和自学的方式展开,由于培训时间短,往往只能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进行强化和突击学习,造成绿色建筑知识的学习缺乏前瞻性,知识体系不够完整,甚至出现了部分拥有绿色建筑标识资格的评审专家对绿色建筑一些理念的认识也不尽相同的现象。部分绿色建筑的从业人员对绿色建筑的认识还停留在只是节能建筑或只需要墙体保温隔热的层面。因此,依靠学校、社会和企业的力量加速绿色人才的培养来应对绿色建筑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通过设置相关专业和开设相应课程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是缓解绿色建筑人才不足、优化绿色建筑人才队伍的重要选择。随着绿色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持续扩大,新建建筑绿色化和已有建筑节能改造与更新换代的任务更趋繁重,需要大批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方面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建筑类高职院校,培养具有绿色建筑理念和绿色建筑技术的行业人才,对优化生态环境,促进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的再生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终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氛围均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四、建筑类高职院校培养绿色建筑人才的做法和思考

1.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绿色人才

在顺应时展趋势的要求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应以适应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应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整个过程各个岗位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涉及规划、建筑、结构、材料、设备、能源、环境、自动控制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要求培养的人才拥有绿色建筑技术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具备绿色建筑工程决策、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各方面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与建筑规划设计、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共同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关联的技术问题。

2.紧贴行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

建筑类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该紧贴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根据建筑行业职业岗位结构的变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发新专业,改造老专业,进行专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如开设建筑节能专业,关注建筑节能的全过程和全方位,在原有各专业的基础上,在建筑工程活动的时间轴上与原有专业错开,克服原来各个专业的局部性和缺失;开设建筑材料专业,结合节材、节能、环保和太阳能光伏及建筑装修一体化等方面的知识,在原有施工类专业的基础上,讲授材料的各种性能,通过考虑材料的选用,节约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和营运成本,实现节能环保,提升建筑行业的技术含量;开设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讲授降低供热、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能耗、对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改进的相关知识;开设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专业,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上,讲授相应的经济管理系统方法与工具,培养具有技术和管理综合知识的人才。

3.更新课程体系,增添绿色元素

建筑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与我国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相适应,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及时将规划、设计的绿色建筑理念和施工中的新工艺、新材料及施工技术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纳入课程之中。平时注重对现有绿色建筑行业、企业和建筑类高职院校的调研,分析如建筑规划、建筑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和安装、楼宇智能化、物业管理等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找出与绿色建筑企业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存在的差距,挖掘和塑造“绿色”元素。在建筑发展的全生命周期的理论指导下,以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节能为目标,课程内容一方面需要注重不同阶段建筑系统空间、不同功能子系统之间的知识集成;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建筑围护结构体系以及外部环境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如在确保室内物理环境的同时,如何依靠建筑设备系统提高建筑能源的利用效率;如何依靠各种自然条件和可再生能源,尽可能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如何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进行相关设备、系统的运行维护;等等。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可开设“绿色建筑概论“”绿色设计理念与技术”“建筑能耗模拟与评价“”绿色施工技术“”低能耗围护结构“”绿色建材“”绿色水系景观“”新能源技术“”中水回用“”建筑设备系统安装和调试“”绿色建筑运营和管理”等课程来传授这方面的知识。

4.注重师资培养,传播绿色理念

由于绿色建筑本身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因此要求专业教师要树立绿色建筑的理念,具备系统科学的思维、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目前,各高职院校还没有专门从事绿色建筑教学的师资队伍,教师需要进行持续充电和及时转型,除了到高校进行学历提升和专业深造外,可以到绿色建筑设计科学院、绿色建筑材料与设备的生产厂家、绿色建筑咨询服务公司和政府机构节能科研中心或建筑绿色建筑行业协会等机构进修学习和挂职锻炼。除此之外,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这一平台,聘请行业协会的专家、建筑企业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到校开设绿色建筑的专题讲座和课程,让教师及时掌握建筑行业的发展动态以及技术前沿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应用案例教学法,选择绿色建筑的典型案例,将理论知识点融合到具体案例中去分析,培养学生工程应用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应用信息化教学的手段,进行绿色建筑的环境分析和模拟,对绿色建筑的节能效果进行虚拟仿真,把抽象、复杂的原理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重视绿色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校内绿色建筑产品演示实验室的建设,展示节能建筑材料与产品、绿色建筑节点构造模型;通过设置各种绿色建筑节能节点的样板间来建设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实训室,让学生了解节能、节点的做法,外墙外保温节点的做法,屋面节点的做法等;通过建筑节能检测实训室,让学生进行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建筑幕墙和门窗保温性能检测及建筑物的气密性测试,加深对一些技术参数的了解;也可多渠道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安排学生到绿色建筑示范工程现场和工地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跟踪绿色建筑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从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上得到全面提升。

5.建设绿色校园,营造绿色环境

在校园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的过程中将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而对建筑类高职院校来说,无论是单体的绿色建筑还是区域的低碳节能的环境组成的绿色校园本身就是活教材。无论新校区的建设和老校区的改造,都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尽可能采用多种建筑、道路结构形式,运用多种建筑、装饰、路面的新型和节能环保材料;在建设和改造的过程中尽量将各类建筑的施工和装饰节点、围护结构、设备和管道外露,供学生观察学习;在一些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充分考虑其教学功能的要求,如在地源热泵区域能源站建设中将运行机房通过玻璃隔断供教学参观,在一些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建筑部位留有观察和检测的位置;在建筑中合理设置绿色标识系统,形成有主线、有组织、有体系的标示与引导,并将绿色建筑技术与节能性能参数置于大楼醒目处,也可制作一些宣传短片,通过精彩的解说与图示,全方位展示相关的技术亮点,并据此设计校园慢行线路来进行绿色建筑技术展示体验;结合信息平台或能耗管理平台集中展示绿色校园规划、绿色示范建筑、绿色建筑技术、环境监测、资源消耗监测等系统,通过触摸式屏幕,让学生以3D立体的视角来观察建筑仿真模型,深入了解感兴趣的绿色技术,从而让学生在绿色校园环境下,接受绿色建筑技术营造的环境熏陶,自觉主动地学习绿色建筑的知识和技能,并成为绿色建筑的传播者、设计者、建造者和管理者。

6.构建绿色文化,践行绿色生活

通过深入研究行业文化、地方文化、校园文化、专业文化的内容,积极构建以绿色文化为主线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绿色建筑体验系统、绿色人文展示系统、校园低碳慢行系统和绿色生活养成系统,精心打造绿色建筑体验馆等特色文化场馆,配置碳排放检测设施等,通过绿色建筑引领人感受绿色技术,通过绿色校园培育人传播绿色理念,通过绿色文化熏陶人践行绿色生活。

五、结语

第3篇:光伏工程监理规划范文

传统专业注入特色血液

台州市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的建筑专业是已有26年历史的传统拳头专业,分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建筑装饰三个专业方向。为满足新时期的社会需求,改变全市建筑专业人才稀缺的现状,今年5月,台州市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增设了台州市建筑工程学校,招生人数相应增加,并新增道路桥梁施工、工程监理、太阳能光伏技术应用三个专业。这一举措带来的正效应也让学校更深刻地意识到,走特色专业之路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每个专业都要找到一个亮点。”既然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建筑工程学校,就更应该走专业化路线,侧重于测量、预算等技术领域,打造专业品牌。台州市建筑工程学校正式挂牌后,学校实现了教室与工场合二为一的教学实训模式,大大提高了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与课堂教学成效,一流的实验实训设施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学校正努力将台州市建筑工程学校打造成为中职学校中建筑专业的“航母学校”。“如果家长学生们能有‘学建筑,到路桥’的意识,那就是我们的成功。”王仁田校长说。

除了建筑专业,机械类专业也抓住了“数控设备调试与维护”这一重点发展方向。机械类专业虽然是重点主体专业,但起步较晚,钳工、数控等专业的综合实力不如黄岩地区一些学校的老牌专业。在分析学生就业后的情况和路桥区的地域特色后,学校发现了设备维修行业的良好前景。为此,学校专门聘请了一位数控专业的“双师型”指导教师,主要培养学生调试与维修设备的能力。此外,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数控专业发展模式也给了该校很大的启发:“要把专业当成实训基地来建设。”学校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模板,自行研发设备。学生在台州市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学习三年维修电工知识后,转至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两年,进一步掌握电气控制知识。王仁田校长在施行这一举措的同时也深有感触:“在维修行业人才紧缺、市场前景广阔的今天,数控设备调试与维护专业为学生们更快地适应岗位提供了提高技能的好平台。”不少机电专业的优秀学生,尚未出校门就收到了多家相关企业伸来的橄榄枝。

新兴专业涉足特色领域

紧跟市场形势而动的专业不只是传统专业。自从网上购物风行以来,学校的收发室里每天都会有上百份快件,这些快件都是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在淘宝网上开店卖出的货物。现代商贸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路桥区的产业融合、要素流动和资源共享。这让学校萌生了重点发展电子商务专业的念头,目标是将该专业打造成为具备专业性、创新性、辐射性的电子商务市级实训基地。学校认为“路桥有经商的传统和‘敢闯善为’的精神,学生们通过学校附近的批发市场寻找货源,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提前感受了浓厚的营销氛围。”学校把握住路桥区是全台州地区的物流中枢这一市场特色,在商贸大类下的子专业开设了电子商务课程,并购入了ERP等专用软件,使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其他商贸类学生也能充分了解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拓宽未来的就业范围。

舞蹈艺术是台州市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的另一重点特色专业,自开办以来已经培养了不少优秀的舞蹈艺术人才。“舞蹈最好,路桥职教”是该校一直以来的目标。自从学校2009年引进了一名舞蹈男教师后,舞蹈专业就有了质的飞跃。学生们勤于参加各类汇演、义演,在浙江省艺术节的比赛中还获得了一等奖,这使学生们在获得锻炼的同时,也提高了自信心。学校认为,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保持愉悦的心态和积极的参与精神,不但能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对人文素质的提升也起到推动作用。

今年6月,舞蹈专业的一名学生在路桥区一所普通高中学习了文化课之后,顺利考取了杭州师范大学,这更加坚定了学校对打造舞蹈专业特色的信心。尽管演出频繁,但二年级学生都能利用晚上时间抓紧读书,文化课和专业课两不误。王仁田校长表示,学生们如此努力,学校也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进入高校深造的机会,力争通过与普通高中的合作,使学校的艺术类考生在高考上有所突破。同时,学校也已经规划搭建1600平方米的舞台和小剧场,让学生们未来在学校内就能够进行排练演出。

校企联动助推特色专业

在四大专业群结构调整优化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学校开始思考校企合作对特色专业群发展的推动作用。

传统校企合作模式中,学生提前进入企业实习,主要是从事来料、毛坯的加工制作,这样很容易使学生沦为廉价的劳动力,丧失创新和思考的能力。经过深思熟虑,学校与浙江金奥达工贸有限公司签下了合作协议,共同研发高新科技项目——缝纫机生产专用的高速传输易耗品。“我看好这个项目,是因为全国的缝纫机有60%产自台州,市场前景巨大,但风险也是同等的,曾经就有企业投产该项目,但惨遇滑铁卢。”这一高速传输易耗品在中国的工艺是世界一流的,但核心技术来自日本,国内目前自制的传输易耗品材质不能与日本的技术相比。要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既需要资金的投入,也需要“头脑”的加入。为发展特色专业群,学校与企业强强联合,研发高新科技,并已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

在学校看来,校企联合想要实现有效的、紧密型的合作,唯有产学研联动才是激发活力的根本途径,而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与企业实现融合则是最具挑战也最显成效的方式。王仁田校长说:“这样的合作避免了过去只有学生到企业实习的单一性,转而使教师和学生一起下企业进行研发和制造。学生在企业跟着师傅和指导教师,零距离接触最尖端的实用科技,不仅学生锻炼了创新思维,而且也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创新能力,强化了教师的动手能力,使教师对企业的核心科技也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对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4篇:光伏工程监理规划范文

县委、县政府召开这次全县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近年来全县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科学研判发展形势,深入分析存在问题,安排部署今后任务,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聚焦重点,实干攻坚,奋力推进全县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奠定坚实基础。刚才,张部长对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做了安排,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近年来,面对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以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全力以赴抓项目、争资金,抓改革、激活力,抓作风、创环境,全县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总量扩大、效益凸显、整体提升的良好态势。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切实强化项目支撑,工业经济总量持续扩张。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投资、加快发展的重要引擎,按照“立足农业办工业、招商引资兴工业、开发资源强工业”的思路,先后争取实施各类工业项目71项,完成投资89.16亿元,建成了1000万平方米陶瓷装饰砖、30万吨饲料、10万锭棉纱、红河油田百万吨产能基地等重点工业项:请记住我站域名目,为拉动投资增长和壮大县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围绕调结构转方式,切实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投入技改资金10.67亿元,研发新产品23项,初步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轻纺化工、饲料加工、新型建材、能源开发为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至__年底,全县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3.7亿元,增加值6.2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亿元,主要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

二是全力扩大招商引资,经济发展空间不断拓展。按照“建设一批,论证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围绕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轻纺、能源和新兴产业发展,论证储备了660万吨煤基新燃料、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果品气调保鲜库、苹果采后处理等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项目。同时,积极参加“西洽会”、“兰洽会”、“文博会”、“厦洽会”等重要节会,依托我县产业、资源、区位优势,全方位组织宣传推介,多层次开展招商引资,招商引进了大运生态观光园、天池滑雪场、文旅综合体、商品交易和农产品批发市场、新能源光伏农业并网发电等一批重点项目,推动全县招商引资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商贸物流、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个领域延伸,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三是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园区承载能力有效提升。把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作为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的基础性工程,按照副县级建制成立了园区管委会,核定了人员编制,充实了工作力量;着眼全县工业未来发展,委托高层次专业机构编制了循环经济产业园、陇东能源化工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规划,顺利通过省级评审;先后投资2.75亿元,多方改善园区基础设施条件,建成了4条主干道路和汭河风情线,架设供电线路19公里,完成排洪、排污和给水管网14.7公里,启动实施了城东片区110千伏变电站工程,园区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升,被列为全省第二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之一。

四是扎实开展协调服务,能源勘探开发稳步推进。依托资源优势,持续加大石油勘探开发,启动实施了红河油田百万吨产能建设大会战,建成了联合站、配液站、红河大桥等地面工程,完成了泾镇区块何家坪工区等10个乡镇三维地震物探和110KV变电站线网布设工作,累计布设各类油井425口,生产原油38万吨,铺设输油管线273公里,完成投资85亿元;加快推进煤炭资源勘探,布设探井154口,完成勘查434平方公里,其中__片区完成精查,初步探明煤炭储量29.5亿吨,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是多方加大扶持力度,非公经济发展活力彰显。把非公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关于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促进全县非公产业发展意见》,进一步放宽工商登记、土地审批、消防许可等方面对非公企业的限制,成立县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和中小企业贷款公司,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民建机械入选国家农机具补贴项目,“丰农嘉苗”荣获甘肃省著名商标,“旭康食品”荣获甘肃省名牌产品,泾粮面粉公司等11户企业获得质量安全认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扩量提质上迈出了新步伐。__年,全县非公经济组织达到__05户,吸纳社会就业4.8万人,上缴税金5600万元,占到全县公共

财政预算收入的18%,非公经济已成为支撑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六是着力改进政风行风,工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把创设良好的投资环境作为提升发展软实力的重要抓手,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进一步规范完善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用地审批等事项办理程序,对项目签约、核准、备案、营运等各个环节,全面实行“零距离、一站式”服务;大力培育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集中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活动,营造了公平合理、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及时解决企业资金、人才、用水、供电、原料等困难和问题,为工业经济发展创设了优质高效、公平公正、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__要在2020年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把工业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的战略思路不动摇,主动适应新常态,科学引领新发展,不断开创工业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奋力加快山川秀美富裕小康文明和谐新__建设进程。

第一,要客观审视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尽管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保持了逆势而上、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但与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的目标相比,仍然存在诸多差距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思想重视不够。就领导层面而言,多数同志把工业发展仅仅当作个别部门的事,事不关己,不闻不问,缺乏科学的思路和有力的支持;就主管部门而言,对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的思路理解不深,把握不准,谋划工作没思路,推进落实没抓手,满足于一推一动、不推不动;就乡村两级而言,很多干部说起农村工作头头是道、有条不紊,一旦问起工业经济,很多人就摸不着头脑;就社会层面而言,各项服务不到位,发展环境不宽松,各方面对工业的支持力度不够,留不住人才、引不来资金、办不好企业的问题十分突出。二是发展基础薄弱。近年来,尽管我们招商建办了一些工业企业,但相当一部分重点企业,都是在原棉纺厂、酒精厂等老企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且大多尚处于项目建设、资本积累、市场拓展、效益提升的起步阶段,在培育壮大新业态、新产业方面发展不足,推动转型升级、支撑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够明显。由于缺乏骨干企业支撑,工业基础依然比较薄弱,企业数量少、工业总量小、经济效益低、竞争能力弱,对县域经济的贡献十分有限。三是产业层次不高。现有工业企业主要以原料生产和初级加工为主,相当一部分企业“两头在外”,精深加工转化率不高,产业链条偏短,高端产品不多,营销渠道狭窄,产业之间缺乏深度融合,尚未形成完整的生产加工销售体系。特别是国家近年来重点扶持的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商务、装备制造、生化制药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比较缓慢,没有取得大的突破。四是创新能力不强。大多数企业对自主创新重视不够,用于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新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系列化和标准化不高,除几户规模以上企业之外,多数企业仍处于高能耗、高成本、高污染的低层次发展阶段,如果在推进创新、提升改造上再不下功夫,必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五是发展环境不优。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对各项政策的执行将越来越严,过去依靠土地优惠、税收返还等办法进行招商的路子已经越走越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招商引资的着力点放在创优环境、提升服务上来。就硬环境而言,目前我们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交通、水电、资金、土地、人力等资源要素的配置还不能满足工业经济发展需求;就软环境来讲,行政审批改革不够到位,一些部门缺乏大局意识和“一盘棋”思想,在服务企业发展上各唱各的调、各说各的事,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有的甚至曲解政策、故意设卡、吃拿卡要,对全县投资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对于以上问题,全县上下务必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第二,要充分认识工业对全县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工业是经济之本、财力之源。__作为西部欠发达县份,经济总量小、发展速度慢仍是最大的县情,要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希望在工业,关键在工业,潜力也在工业。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深刻认识加快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作为,切实强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首先,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根本出路。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工业与农业的联系更加密切,现代农业为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业化发展必将带动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县果园面积已经达到50多万亩,畜牧、蔬菜产业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如何进一步延伸特色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转化升值,是摆在全县各级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只有以工业化思路谋划现代农业,通过大力发展地方工业,开发下游产品,占领终端市场,才能够有效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的转变。其次,工业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基础。纵观现代化城市形成的过程,每一个都与工业化密不可分。工业经济具有生产规模化、劳动密集化、服务一体化等特征,这些特征,必将促进产业、人口、消费、资金等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聚集,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带动文化旅游、餐饮服务、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发展,进而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我们只有把工业化发展作为城镇化建设的孵化器和助推器,通过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城市人口集聚,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才能形成城市带动效应,实现城乡发展良性互动。第三,工业化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撑。2006年,国家废止《农业税条例》、取消农业税征收之后,全国农业从此进入了无税时代。为了适应这一形势,近年来我们通过改造提升传统工业、招商建办新型产业,积极探索传统农业县发展地方工业的新路子,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按照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的目标来衡量,来自工业的税收仅占到全县财政收入的27.1%,“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帽子尚未彻底甩掉。我们只有多方挖掘资源潜力,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财政收入基数偏小、资金运筹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第四,工业化是扩大城乡就业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管理粗放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调整,必然产生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加之

大学生毕业人数增多,机关事业岗位饱和,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如果仅仅依靠“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途径安置就业,必然会难以为继,只有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才能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减少失业人口,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要准确把握当前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机遇。省市着眼新常态下的科学发展,作出了加快工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县上下一定要准确把握上级要求,紧密结合县情实际,积极抢抓发展机遇,为推进工业强县奠定基础。从国家政策看,在国家实施“一路一带”战略中,甘肃提出将自身打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走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新路。__作为丝绸之路甘肃段的桥头堡和重要节点,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向西开放战略的深入实施,必将在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和加快开放开发等方面赢得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随着全省工业经济“东翼”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和“3341”项目工程的深入推进,__在争取项目、扩大投资、夯实基础等方面将面临更多的政策“红利”。只要我们找准坐标、定准目标,用足用好用活政策,在目标上升格坐标、在发展上提速赶超,就一定能够加快工业经济扩量增效,拉动县域经济后发赶超。从市场环境看,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央、省市更加注重将经济增长动力由投资拉动向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并进转移,各地普遍将扩大消费作为拉动发展的重要举措。__作为农产品产出大县和轻纺、建材等工业产品卖方市场,在扩大消费的利好形势下,工业经济发展必然拓展全新空间。同时,随着国家中东部产业梯次转移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全县招商引资内生动力的不断增强,必将为我们在承接产业转移、扩大招商引资、抢占市场先机上赢得更多机遇。从发展基础看,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的目标,以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切实加快能源勘探开发,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初步形成了农产品加工、建材纺织、能源开发等地方工业体系,工业经济指标增势强劲,园区支撑能力不断彰显,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紧密结合县情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我们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以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为目标,按照“立足农业办工业、招商引资兴工业,开发资源强工业”的基本思路,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提升园区承载功能,精心实施重点工业项目,积极探索西部欠发达农业县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新路子。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准确把握产业定位,全力推进转型升级。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必须以战略的眼光和思路,明确工业发展定位,找准着力点和支撑点,选准打造适合__发展的优势产业,形成具有__特色的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一要把工业发展的突破口放在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上。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产业化思维经营农业,充分依托果品、蔬菜、草畜等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抓好资源与市场的对接,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增值环节,走产加销一条龙、贸加工一体化的路子,努力培育壮大果品加工仓储、蔬菜保鲜加工、肉食品加工等一批“农”字号企业集团。二要把工业发展的着力点放在现有企业做大做强上。分管领导要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及时掌握生产经营情况,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原料、资金、用工、销售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经济主管部门要因企施策、分类指导,切实加强对重点产业、行业和企业的预警监测,全力促进现有骨干企业多产快销、重点工业项目达产达标。要重视技术创新,积极支持鼓励企业实施品牌兴企战略,引进高层次、低耗能的先进技术和先进工艺,大力培育一批名牌产品,靠品牌打造知名企业。三要把工业发展的增长点放在石油煤炭资源转化上。全县各级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全力支持油田企业扩能上产,积极协调解决生产经营遇到的各类问题,主动承接东部地区和重点城市产业转移,着力培育采、炼、化一体发展的石油产业集群。要加快煤炭资源勘探开发,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搞好协调服务,全力推进煤炭资源普查精查工作。四要把工业发展的支撑点放在非公经济发展壮大上。在平凉七个县(区)中,__与陕西接壤,区位优势独特,信息传播畅通,商贸流通活跃,非公经济发展具有良好基础。全县上下必须依托这一优势,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严格落实“非禁即入”政策,注重从投资核准、财税政策、土地使用等方面积极主动搞好协调服务,引导非公资本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仓储配送、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要积极解决非公企业融资难题,加强和金融部门合作,建立完善企业融资平台,帮助非公企业策划申报项目,争取国家和省市资金扶持,切实解决企业发展资金困难,推动非公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要做大做强工业园区,搭建集群发展平台。按照“产业聚集、企业集群、发展集约”的思路,采取“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集群化发展”的方式,切实做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工业集群发展搭建有效平台。一要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园区管委会要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项目准入、土地流转、人才引进、融资信贷等管理运行机制,逐步赋予园区更大的管理职能,最大限度减少办事环节,切实提高服务效能。从园区发展实际出发,合理设置机构,充实工作人员,继续实行班子成员及工作人员联系包抓企业制度,确保企业健康发展。二要健全园区规划体系。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项目滚动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一区两园”的战略布局,科学确定园区定位,合理布设轻纺建材、食品加工、能源化工、商贸物流等功能分区,全力打造以煤炭石油化工、煤电联产为主的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区。三要完善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大园区建设投入,突出抓好道路、供电、给排水以及商住、环保、金融等配套设施建设,探索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创业中心、信息中心等资源共享平台,努力建成产业规模化、功能秩序化、环境生态化、设施现代化的新型工业园区。要创新园区建设机制,引导鼓励入园企业按照园区统一规划和企业发展需要,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共建共享。四要提升园区服务能力。在园区服务上,大力推行封闭式运行、一站式服务,积极创设“零距离服务、无障碍发展”的服务环境。在融资体系上,要采取财政资金注入、盘活闲置国有资产、吸纳民间资本等多种方式,加快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投融资公司,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支持。在政策扶持上,要有针对性的解决好管理、技术、市场、销售等问题,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财政局要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建立淘汰落后产能的保障和补偿机制,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人社局要加大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定期组织举办各类人才和用工招聘会,帮助企业和用人单位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

(三)要切实强化项目支撑,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全县上下必须把争项目、引项目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将__的优势资源与国家产业政策、市场需求有机对接,从政策导向中去捕捉项目,从产业链的延伸中去开发项目,以项目带动工业经济发展。一要紧扣国家产业政

策,科学谋划论证项目。在项目谋划上,要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县等项目实施,准确把握政策导向,科学论证储备一批产业关联大、拉动作用强、谋划层次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在项目质量上,要建立动态管理、梯次推进的项目储备制度,对提出的每一个项目,要深入规划论证,至少达到项目建议书的程度,重大项目必须达到可研深度,坚决杜绝“一句话”、“一张纸”项目。在储备重点上,要按照“产业互促、组装配套”的原则、将一些零散的项目尽量整合成一个大项目,打捆包装,集中争取,确保有一批投资千万元以上、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列入上级投资盘子。二要紧盯上级投资导向,积极衔接争取项目。当前,各地都在千方百计争项目、跑项目,就平凉七个县区而言,基础条件、资源优势等方面基本相同,所申报的项目也基本相同,哪个县区见事早、行动快、力度大,哪个县区就可能争取到更多的项目。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各乡镇、各部门要瞄准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和扶持重点,切实加大衔接协调力度,年内争取项目资金9亿元以上。要充分利用开会培训、公务接待等一切机会,加强与省市部门衔接,真正把项目抓到手,把资金争回来。三要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加快进度实施项目。严格落实项目包抓责任制,对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的重点工业项目,紧盯征地拆迁、规划设计、资金筹措等重点环节,明确领导,确定目标,强化调度,限时问效。严格项目施工监管责任制,全面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加大工程质量监管力度。发改部门要定期对项目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坚决防止随意改变建设规模和内容等现象;住建、工信等部门要严格审查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资质及建材质量。(四)要多方扩大招商引资,持续扩张工业总量。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真正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举措,在思想上重视,在措施上靠实,真心实意搞服务,全力以赴抓落实,努力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取得突破。一要坚持全员招商,切实靠实招商责任。全面落实一名县级领导牵头、组建一个班子推进、制定一个方案实施的“三个一”包抓责任制,对重点招商项目,分管领导要亲自上手、亲自洽谈,及时协调解决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问题;经济主管部门要紧盯项目签约率、资金到位率、投产开工率三大关键,从项目启动、项目谈判、项目报批、土地征用、手续办理等方面,全程跟踪服务,全面提速增效,确保招得来、留得住;相关部门要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在招商引资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招商,广泛捕捉招商信息,深入挖掘招商潜力,努力形成人人抓招商、促招商、服务招商的浓厚氛围。二要突出招大引强,多方拓展招商领域。积极组团参加各类节会,大力宣传__资源优势,不断拓展招商领域,突出油煤化工、食品加工、生物制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农产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开发等产业龙头型、市场带动型、节约能源型项目,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营500强企业,全力招引产业带动能力强、开发创新能力强和资金技术实力强的企业来__投资兴业。三要注重内引外联,不断创新招商方式。立足__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积极融入西兰银经济圈和关天经济区,坚持开放开发与挖掘潜力并重,用足用活__的区位优势、产业资源、服务环境和优惠政策,大力推进“走出去、引进来”发展战略,不断深化组团招商、小分队招商、网络招商、节会招商等方式,积极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招商机制,着力构建开门招商、上门招商、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的良好格局。四要多方加大扶持,鼓励支持自主创业。各乡镇、各部门要从机制、人才、土地、融资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放宽准入领域、经营范围、场所限制、登记条件,全力支持和鼓励全民创业。广大乡村干部既要主动创业,做给群众看,更要带领群众干,做全民创业的“领头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以实用技能、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参股企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干部、城镇退役士兵以及在外创业成功人士通过建办园区、领办企业等方式,广泛开展自主创业;要从失业保险滚存结余基金中安排资金设立“__县创业专项扶持基金”,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要加强对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的指导服务,多方保障创业用地、融资担保、技术人才等各类需求,力争每年新增创业人员500人以上。

(五)要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资源、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的观念,按照环境最佳、服务最优、速度最快、效率最高以及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要求,在全面优化硬环境的同时,不断提升软环境,使__真正成为汇聚外来资本的“洼地”和客商投资的“福地”。一要创设促进发展的政策环境。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在重点工业项目建设、重大项目招商等方面主动作为、持续用力。特别是对大型企业、知名企业和发展潜力大的工业项目,要围绕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配置,不断完善扶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开拓更大的空间。二要创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按照“两个坚定不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市场秩序整顿,严厉打击商业贿赂、欺行霸市、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坚决查处封锁市场、抵制外来企业的行为,加快建立企业信用奖惩机制,奖励依法经营者,惩处失信者,努力营造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三要创设快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行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探索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对企业规划审批、证照办理、环评安评等相关手续,实行全程代办服务。要切实规范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控制各类检查评比活动,坚决杜绝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更不能在国家、省市规定之外,自设门槛,阻碍企业发展。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严肃查处阻碍、干扰工业项目建设的人和事。四要创设全民支持的社会环境。大力倡导尊商、亲商、重商的社会氛围,积极为在泾创业人员提供更多社会服务,确保扎根__、尽心创业。要持续加大企业周边环境整治力度,积极推行治安承诺制,严厉打击欺生排外、吃拿卡要、阻碍工程建设等行为。要全面兑现招商引资合同条款和承诺事项,加强对引进企业的后续跟踪服务,及时帮助解决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各类困难和问题,以信用求信任,以诚信换人心。

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全县上下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细化推进措施,靠实工作责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一要强化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各级各单位都要切实增强抓好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全力以赴抓好工作落实。县级分管领导要率先垂范,切实担负起牵头抓总作用,定期组织研究国家政策导向,分析发展形势,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经济主管部门要切实强化责任意识,深入研究我县区位优势和县情实际,准确把握国家政策机遇和市场导向,认真做好项目论证谋划、衔接争取工作,对已与省内外企业达成签约意向的项目,要紧盯不放,搞好衔接服务,确保项目尽早落地建设;对在建项目,要强化督查指导,加快建设进度,争取早日竣工投产。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把推进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精力上向工业集中,在措施上向工业倾斜,多方引进一批能够带动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支撑财政增效的大项目、好项目。

二要强化协作配合,凝聚发展合力。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发展意识,精诚团结,紧密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县工信局要深入研究国家政策,紧盯省市战略部署,准确把握市场趋势变化,切实做好预测、预警、预报工作。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要创新园区管理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协调服务,切实提高园区服务质量和水平。发改、国土、住建、财政、规划、工商、环保、科技、金融、税务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定位,加强协调配合,充分履行工作职责,持续加大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支持力度,努力为企业扩能上产、达产达标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形成重视工业、支持工业的强大合力。

三要强化人才保障,积蓄发展后劲。要加强人才库建设,组织、人社部门要摸清人才底数,建立完善经济方面的人才库,修订完善全县人才发展规划,研究提出务实管用的措施和办法,切实增强人才工作的实效性。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积极建立选拔使用、参与决策、工资报酬、奖励福利等配套激励政策,做到生活上有保障、工作上压担子、业绩上出成果。要努力营造良好环境,大力宣传人才工作方针政策,积极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及时解决各类人才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最大限度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