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技术历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管理;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93.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3.06.023
0 引言
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管理技术也随之有了迅猛的发展。但是就目前而言,网络管理技术还主要应用于提高网络系统的工作效率,对网络系统的运行及资源进行检测,分析和控制。因此,如何完善计算机管理技术,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人们研究的新课题。
1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概述
网络管理是提高一个复杂的计算机网络效率和生产力的有效手段。管理者利用进行网络管理的系统的能力,通过手动操作或者自动的方式对搜集的信息或者数据进行处理并反馈给管理者,以便在网络操作中使用。同时,网络管理技术还可以自行分析数据、发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和对问题进行处理,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管理者,让管理者对网络运行情况作出及时、正确的判断。网络管理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管理者和管理。网络管理员通过管理者何管理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实现对网络进行管理的目的。人们为了规范网络设备的生产和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变引入了网络管理协议,主要有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和公共管理协议(CMIP)两种形式,其中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因其简单实用和良好的可扩充性,在大型网络中被广泛应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越来越复杂,其对网络管理技术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网络管理应用主要集中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定义的5中网络管理功能领域:性能管理、故障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和计费管理。传统的网络管理是集中式的、单序的、反应式的管理方法,注重对具体设备的监控,对于价格昂贵的广域网连接设备没有反应,因此,即使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和设备管理已经使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大为减少,但是快速发展的企业网络的新的需求,集中式网络管理应用仍然无法给与满足。
对于规模庞大的企业和机构来说,网络对实现信息交流,维持企业和机构正常运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网络环境从集中式-终端模式到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再到最新的Internet/Web网络计算模式,始终对企业间信息的流向方式产生着冲击。企业为了满足远距离办公和流动作业等的需求,导致企业网络越来越复杂。虽然企业网络支持各种技术,可以延伸到多个区域和多个建筑,并且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运行,但是相应的网络管理应用的发展却远远跟不上这种变化,没有发挥其在管理企业战略资产方面的作用。
2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2.1网络管理的层次化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网络系统复杂性增强,SNMP管理机制的不足逐渐显现了出来。SNMP是一种平面型网架结构,管理者容易成为瓶颈;对于获取的大量信息,不方便进行筛选;缺少数据源的认证功能和没有实质性的安全措施;以及传送大量的原始数据浪费带宽,使网管效率低下等。
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是将集中式的网管架构改变为层次化的网架结构,在管理者和管理之间增加中层管理者,实现分层管理。SNMP已经出到第三版,其中SNMP第二版对第一版的SMI规格资料型态上进行了增加和强化,如委员穿、网络位置和计数器等。并且支持管理者之间通信,历史MIB信息能跟踪MIB变量的变化过程,并将记录结果反馈给管理者。这些都说明SNMP正从集中化向层次化发展。SNMP第三版在安全性和远端配置方面进行了强化,这些也是SNMP向层次化发汗的表现。
2.2网络管理的集成化
CMIP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但是由于各种因素,一直未得到业界的管饭支持和应用。而SNMP由于简单和易于实现成为实际上的网络管理工业标准。但是在处理复杂的网络管理方面,CMIP由于功能强,有着其独到的优势,同时CMIP的应用也在逐渐扩大。对于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研究者来说,能否将CMIP和SNMP两者进行优势互补,使之完美融合,实现互通和共存,从而开发出一个更新的管理协议方案,对于保护现有的网络管理技术的投资有着重要的意义。
2.3网络管理的Web化
传统的网络管理界面是网络管理命令驱动的远程登录屏幕,必须有专业的网络管理人员操作,而使用和维护网络管理系统需要培训技术人员。同时,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网络管理功能的复杂化,使得传统网络管理界面的友好程度降低,因此,为了节约网络管理的费用,开发性的网络管理模式势在必行,而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模式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达到节约的目的。Web的网络管理模式分为方式和嵌入式两种。方式记载一个内部工作站上运行Web服务器。在这种方式下,网络管理软件作为操作系统上介于浏览器和网络设备之间的一个应用,负责将收集的网络信息穿送到浏览器,并将传统的管理协议转换成Web协议(如将SNMP转换成HTTP)。嵌入式是将Web的功能嵌入到网络设备中,管理员可已通过浏览器直接访问并管理该设备。在这种方式下,网络管理软件无须进行协议转换,管理信息可以通过HTTP协议传送。Web管理模式可以提供比传统网络管理界面更直接和易于使用的图形界面,降低了网络管理的难度,迈出了网络管理自动化的关键一步。
2.4网络管理的智能化
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结构和规模的复杂化,对网络管理人员的技术知识、管理经验和应变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即使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面对种种复杂局面,有时也束手无策。因此,网络管理的智能化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网络实行智能化管理具有很多优势,如如采用模糊逻辑(fuzzy logic)、主观Bayes方法、Dempster Shafer的证据理论(belief function)等处理网络结构和王元的不确定性;将多协作和分布式人工智能的思想引入网络管理,提高网络管理系统的写作能力和互操作性;在某些状态下,自动启动解决问题的处理动作,提高适应系统变化的能力;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网络出现的问题解释和推理能力等。网络管理的智能化可以坚强网络管理人员的负担,提高网络系统的效率,对网络出现的问题可以迅速的做出准确的判断,并采用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从而使网络管理更合理和完善。
2.5网络管理的分布化
传统的网络管理是集中式的、单体的管理模式,存在很多的弊端,而分布式技术作为未来网络管理技术发展的核心,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分布式管理存在着众多的优势,如可以在网络上的所有数据点和数据源采集数据,而不必考虑网络的拓扑结构;通过整个网络向多个控制台将采集数据、监视以及管理职责分散开来,实现综合分析;没有中心管理控制台,不必担心因中心遭到破坏而造成整体的崩溃;在分布式网络上,节点之间互相连接,数据可以选择多条路径传输,所以安全性能高等。分布式管理为网络管理员提供了更加有效的管理大型的、地理分布广泛的企业网络的手段。
3结束语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网络系统的复杂性日益提高,网络管理在未来网络系统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为了适应网络高速发展的需要,人们还需要不断的对网络管理技术进行创新和研究,同时加强Web的创新应用和管理,并对自身的需要加以调整和改进,才会使网络系统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最终得到圆满的解决。
参考文献
[1]胡坤.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J]. 福建电脑. 2010(01)
关键词:企业事业单位管理 计算机应用技术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081-01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企事业单位在深入改革和发展下遇到了很多问题,主要有工作效率低、资源浪费多等。在企事业单位中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不但能够给企事业单位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而且还能帮助企事业单位合理分配和运用资源,可见计算机应用技术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一、企事业单位管理的现状
1.浪费资源
很多事业单位在管理上有很大的资源浪费现象,并不了解国内公共机构能耗底数,并且也并未限制资源能耗的定额,缺少相应的计量与用量分析,并且也没有严谨的执行定量标准。如:在事业单位内部随意领用一些公共用品,随意购置一些土地或者设施资源,但购置完之后又闲置,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公共机构的对应节能降耗应该以自身计量为主,并通过在实际计量中,对比同级分析后才能制定出完善有效的标准体系。虽然目前事业单位已经意识到存在资源浪费的状况,但市场维护组织的不完善,导致事业单位中资源浪费情况继续存在。并且事业单位的各领导和员工都是以经济情况来看待事业单位日后的发展,上述所讲的这些特征导致事业单位很难与市场经济组织形式相融合,从而导致无法从根本上转变和消除这种浪费的意识。同时,国内事业单位内部并未构建起完善的、全面的监督机制,也就不能构建起相应的市场主体,从而无法调动广大社会公众主动的控制资源浪费情况。
2.工作水平低
国内事业单位的本职工作是为了给人们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事业单位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种类是应符合国家政府具体规定的,并不是由消费者自身愿望直接决定,它是构建在一定权威上。事业单位是为了给人们提供公共服务与实际需求的单位。但正是由于事业单位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有明显的效率低情况,这就导致所提供服务的产品很难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出现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事业单位部门并未形成完善的效能监督机制。通过历史的变革,分类改革事业单位,在改革后事业单位从事于国内社会公益服务组织机构,在明确社会分工的前提下,对社会的权责利益间的关系进一步理顺,明确规定出各类社会组织应担负的责任与职能,但却未相应的管理和建设事业单位内部权力和工作责任。
二、在企事业单位管理中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措施
1.加强发掘和管理无形和有形资源
计算机的集成化管理实现了全面管理有形资源,也是实现了登记管理企业内部固定资产和物资资源等。在开发无形资源中,可运用计算机来开发和管理企业行业内部的人员素养,计算机集成管理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应用技术招聘和录用新成员;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员工实施相应的管理和培训;运用计算机技术统计和分析人事信息数据;运用计算机技术管理企业事业单位员工的薪酬待遇;运用计算机技术构建起与企业事业员工相符的考评管理系统;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企业事业单位员工社会保险业务进行管理等等,可见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各项工作中运用,进而挖掘和管理好企业内部的无形和有形资源。
2.广泛运用强计算机的集成技术综合服务
从资源角度上来讲,集成管理的要素包括很多方面,如:人力、技术、信息等,从而促使管理范围更为广泛。如:管理技术手段和方法,在集成管理中包括管理技术自身的集成和管理技术。这就表明计算机应用技术要为企业事业单位的服务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也就是计算机提供不同形式的网络服务器,可楣愦罂突Ы行演示,同时也结合客户的要求做出对应的策略。这就代表着广大计算机管理人员要结合客户策略的差异,做出与之相符的访问权限。从各方面上来讲,计算机的网络集成技术实现了信息的多方位管理,进而使企事业单位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集成技术与网络企业进行合作,提高了自身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3.推行信息化形式的电子档案管理
传统企事业单位通常是运用手工工作形式来记录和保存档案资料。从企事业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能够看出,国内企事业单位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比较广泛,其中包含着形式多样的档案资料,并且这些档案资料内容多、形式杂,如果手工保存和管理档案资料,不但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效率还非常低,并且手工保存和记录档案资料,导致收集和整理档案资料这项工作非常繁重,再加上很多档案在分类管理后,如果再进行查看,那么就会非常困难,同时档案都是纸质的,在管理和更新档案时会遇到很多问题,尤其是丢失档案这一问题经常出现。但实施信息化电子档案管理不但简化了传统档案管理程序,而且便于工作人员存储和查询信息,并且在更新和记录档案时非常方便,计算机应用技术不但可以对企事业单位发生的各项业务实时记录,而且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更改大量信息,并且还能够为企事业单位有关研究者提供出完整的、有效的信息资源,便于工作人员的工作。最为关键的是,运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后,能够减少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并从根本上提高了企事业单位工作效率。
三、结束语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见,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企事业单位应认识到在管理和经营中运用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运用计算机应用技术,以此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梁艳.物联网技术在企事业职工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的探索[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0).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20631)
摘 要:中国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有着光辉的历史,在整个园林美术的设计中,各种文化名园不乏其中.本文选取了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作为代表,运用计算机虚拟现实系统,通过调查的一系列的数据采集成果,实现对可园形成一个虚拟现实的映射,为中国古代园林美学的普及和发展做前期有效尝试.
关键词 :园林美学;可园;虚拟现实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013-03
中国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有着光辉的历史,在整个园林美术的设计中,充分融合了中国灿烂悠久的文化,形式鲜活,神韵优美,神形兼备,其中不乏各种文化名园.
作为岭南园林的代表作之一的东莞可园,与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合称清代粤中四大名园.被称之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因其历史久远,产生了许多优美的故事.园林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因园内建筑多以“可”字命名,故称可园.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巨大发展,新时期数字化时代给可园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园林注入了新的活力,借助计算机技术和艺术的充分融合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想要观照的物体的多元内容.
1 计算机数字化时代可园布置背景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使用,整个数字化时代都在向前发展,早前以印刷术为媒介的宣传主编被当今数字化生活所替代,人们坐在家中就可以通过计算机了解到想看的景观风貌.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众多归属艺术类别的文化景观也被结合了科技因素,各地的现实园林建筑也被翻致到计算机当中,数字化技术使得的园林美学的内容得以广泛传播.基于各地的数字化工作都在展开此种情况,我们认为,对于可园的数字化工作,可以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在基于计算机三维现实空间的基础上采用高动态光照渲染技术(HDR)的全景图像实现虚拟现实技术(VR)的映射;另一方面是通过计算机建造可园建筑群的完整档案,形成图形图像、文字史料及声音观感的统一,真实建筑与数字建模呼应的传播与发展体系,以求达到多维统一的效果.
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Virtual World)的计算机系统.虚拟世界是全体虚拟环境(Virtual Environment)或给定仿真对象的全体.虚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通过视、听、触觉等作用于用户,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的交互式视景仿真.[1]2008年我国第一部虚拟现实作品《紫禁城》的完成,对后期的园林美学景观的数字化建设起到了一个奠基作用,使得可园作为园林美学的代表之一在计算机数字化时代有新的发展,同时也为其他的园林美学景观起到一个借鉴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将虚拟园林美学的艺术性、功能性、生态性发展到一个统一的高度.
2 计算机数字化时代可园布置技术实现
针对岭南园林的不同建筑形态,在计算机数字化建模要从多方面开展技术实现,针对不同的建筑群的主要功能,要考虑到特定的因素氛围.可园的数字媒体传播与发展的显示实现必须有几个方面的准备基础:
2.1 构思与现实准备
在针对计算机数字技术园林艺术的技术表现上要充分把中国文人思想的独特情怀描绘其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中国人不仅从简简单单的花和叶中看出了世界的发展规律,并且中国文人还把植物中的“梅兰竹菊”也深刻地反映出了文人思想、文人意识的体现.所以,在中国的建筑中,特别是园林建筑中,一个植物群的位置安排一方面是根据风水和环境的布置需要,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当时的设计者对建筑中要求表现出自身人格的文化需要.
作为中国园林美学的南方代表,可园的建筑风格与北方园林建筑中的紫翠房、环碧楼、大琉璃宝殿有不同之处,走进园林所看到的了艺术风格都是南方婉约式的山水构成之展现,同时又独具岭南特色,艳丽多彩、纤巧繁缛.所以在构思方案形成以后要开始收集准备可园的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考察之后作出分析.要充分了解可园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背景,对园内的楼阁、亭台、池、桥等一系列园林美学景观作出严密的现场考察,设计实施方案,在绘制基本图形时也应考虑后期可以根据CAD及3D渲染等软件作出相应的数字景观建模等.
2.2 采用高分辨率的图形采集器材采集图像
根据虚拟现实技术的要求,数字图像的展现过程应该是显示一种360°的全方位真实现实场景,为了把握物体再现的最大真实,在图像采集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高分辨率的数字采集器材外,还要考虑统一时间的光照效果.众所周知,在成像过程中CCD/CMOS面积越大,捕获的光越多,感光性能越好,获得的真实程度也就越高.所以,在图像采集时和成像后都应当采用RAW格式来采集和无损储存,可以保证数字图像的最大质量,以求在计算机媒体中得到最好的效果.
2.3 数字采集的规划范围及时间节点
在进行数字采集时,应考虑到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这一工作的全面性.故在图像采集时还要考虑到该园林是否为修缮后的情况,如果是,则要比较修缮前后其中园林景观发生变化的地方数据差值是否过大,如果差值过大要对比园中其他建筑部分进行园林建筑调整,以求达到与原来景观部分统一,以其最大化的求得园林景观艺术效果的整体一致.
2.4 在具体数据采集时,还要考虑可园的建筑安排,据了解,可园的景观和功能分为东南门厅建筑群、西部楼阁建筑群及北部厅堂建筑群三大部分,每个建筑组群都要考虑一个主要的建筑,通过主体辐射的方式将周边的环境、各建筑之间的位置、建筑群体的数量等规划出来,对于可园内部古建筑厅堂内外、露天园景、小品、植被、花隐园、荷花池、三个湖景等不同类型的园林美学景观要考虑到其中的统一关系,力求在表现上将园林景观和文人思想结合起来.
2.5 在选择图像采集角度时,要考虑到使用的机器镜头不是带有变形功能的,如广角镜头、鱼眼镜头等皆不做考虑,因为这些镜头的使用会使得物体的真实度产生严重差值,故建议使用标准镜头.在使用标准镜头时,在图像采集过程中要考虑对所有需采集的园林建筑组群的对象确定一个统一的光照时间和视平线.另外还要注意几个问题:
(1)在时间处理方面:尽量避开清晨、正午和黄昏,这三个时间段由于光照的角度使得在成像时会产生一些对比太强或者对比太弱的效果.要确实一个特定的时间,使得日光能成一定角度进入到CCD芯片中,一般情况下选择光照方向以45°左右为宜,拍摄时间考虑为上午9点到11点、下午3点到5点比较适合.同时在拍摄的后期图像处理中也可适当增加一定的立体效果;
(2)在拍摄取景方面:对每个同一角度的图像采集都要多拍几张图像,确保有清晰的图像;每个同一角度的图像采集最好要有固定拍摄器材的工具,确保在每次采集图像时位置不会发生偏移.对于全景连续性的的图像采集最好有部分图像相互重合,这样是为了更好地确保在后期修剪时方便图像的拼接整合;
(3)采集图像的器材必须是高像素,确保图像出图效果的清晰度,高像素的图像能更好地运用于计算机数字化媒体软件中;
(4)在图像采集过程中要有连接顺序,采集图像要一组一组地进行,尽量避免东一张西一张的情况出现.在后期的图像导入中,建立个体相关文件夹,将图像进行分组、编号,加入一些背景信息,便于快速查找及增加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和背景构成.
2.6 采集图像数据的整理及归纳
在数据整理阶段要考虑所使用软件的专业性,常用的有3D MAX, AUTO CAD及PHOTOSHOP等.采用专业性强的后期处理软件有助于在处理大信息文件的时候也能确保文件的较高的真实性效果,并且相对保证文件中丢失信息不多.虽然专业的软件能提高计算机数字化的工作成效,但是在这部分还需要注意的是:
要注意通道和色阶的关系:在后期处理中将一些遮盖到主建筑物的无关信息其抠出,统一调整建筑物的相互关系;
要注意采集图像的色彩范围:在不同场景的图像采集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拍照时间的不一致性和角度的不一致性,会出现冷暖光场景的不一致性,这就需要后期在色彩处理中要做调整将图像色光统一起来;
要注意采集图像的像素性:由于是要将现实园林景观通过电子器材完整还原到模拟数字空间中,所以在图像采集时要考虑到图像的完整性,用相对较高的ISO设置及无损的RAW存储格式,确保出图时图像质量完整性.
要注意采集图像的画幅完整性:在图像拼接过程中,要使用大分辨率的图像对接技术,确保在2张图像的对接时能产生最佳的无差别效果;
要注意采集图像的多维性:在最后的数字虚拟现实制作阶段,将专业软件运用其中,在拼接后通过对场景的渲染,最终形成光、声、影三位一体的效果整体统一数字三维场景.
2.7 认真做好现代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和古代可园优秀园林艺术的有机结合
计算机数字化技术是一种现代科学表现技术,运用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可园优秀园林艺术风貌和内在精神.必须做到根据内容的需要来运用这种现代表现技术.通过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处理,结合光电再现技术,实现对可园园林所在时空的一切声音、文字、图像和数据的编码和解码.做到可园实际建筑艺术的空间三维影像再现,实现声音、图像和色彩的的完美结合.把静态的园林建筑和动态的场景变换结合起来,把对可园历史沿革的介绍和展现古代园林艺术的时代意义结合起来.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制作时要突出可园作为古代园林建筑艺术的“这一个”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这里我们认为主要做到两点.第一,要凸现可园小中见大,浑然一体的建筑风格.使人领略可园占地仅三亩三,但却有1楼、6阁、5亭、6台、5池、3桥、19厅、15房,通过130余道式样不同的大小门及游廊、走道联成一体,四通八达,布局有如三国孔明的八阵图.沿着暗中通明、高低回转的环碧廊,可通游全园,若逢雨天,也不需雨具的特有的建筑特色.[2]第二,要突出展示可园作为岭南画派艺术渊薮的重要地位.除建筑艺术之外,可园最能载入史册的是它对岭南画派的重要贡献.岭南画坛先师居廉、居巢作为园主张敬修的幕宾,曾在可园的草草草堂客居多年,创立花鸟画中的撞粉、撞水法.因此,我们在运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揭示可园艺术内涵的时候,就要注意对“二居”在可园留下的遗迹如双清室中五彩玻璃上的篆字诗、至今犹存的可园门窗花楣木椅所作之画以及利用草草草堂设立的陈列室中,常年展出的“二居”以及张氏族人的书画作品着重进行介绍.
3 计算机数字化时代可园园林美学的传播与发展思考
纵观当今全国的文化艺术景观,利用基于计算机三维现实空间的基础上采用高动态光照渲染技术(HDR)实现的全景图像实现虚拟现实技术(VR)的映射作品还不算多,虽然有些地方有一些阶段性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将整个园林美学建筑群做统一虚拟空间实现的工作还是比较少.取可园作为一个试验点,对某地的园林美学的建筑艺术做一个完整性的映射,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设计者置身于一个相对真实的模拟空间,是对园林景观设计能够突破“平面、里面、剖面”的常规模式,让设计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直观地面对设计对象、更加深入地研究环境中个设计要素及空间之间的关系和比例.[3]这一工作最大的好处在于,既把相关的数据信息纳入计算机,实现电子信息的深度存储和快速传播,又节省了每年数据变化之后的大量的纸张的浪费,节约了成本,保护了环境.另一方面,在整个园林美学的传播过程中,用户可以在基于云技术数据库系统的支持下,通过点击某个想要了解的对象,进入到更深层次的信息数据库,快速了解某一对象的时代背景,建筑艺术风格、地理位置、范围尺度等一系列信息.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计算机科学的深度发展,基于计算机基础的各种空间虚拟现实技术会更进一步的铺开,这对于用户通过网络互连直接观察到想要了解的某地的现实景观有极大的帮助,通过此模拟基础,既使得属于艺术范畴的园林美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实现艺术与科技的相融合;同时在一定意义上也促进了整个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及传播.
——————————
参考文献:
〔1〕韦有双,杨湘龙.王飞虚拟显示与系统仿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云计算;数据挖掘;安全保障
引言
信息技术以及网络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使得各个领域中的信息和数据呈现出了爆炸式增长的态势。在海量的信息数据中,除了有效信息之外,还充斥着许多垃圾信息。如果不能运用合理有效的信息数据处理技术,对各项信息的种类与内容进行判断,则会影响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效率。因此,本文对大数据时代下的计算机信息数据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1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内容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了建模、数据信息采集、处理加工以及存储等多个环节,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1.1建模
建立模型是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环节,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可以为后续数据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创造便利条件。在模型中进行数据分析,更加直观易懂[1]。目前,以大数据为依托的信息模型主要包括了流处理和批处理两种形式,在具体的模型建构中,技术人员要根据信息数据的处理需求,建立适合的模型,以起到提升数据处理效率的效果。
1.2采集
与以往的信息数据处理方式不同,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数据面临诸多挑战。多样化、大容量的数据信息特征,要求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对各项信息进行有效采集和精准筛选。一般来说,技术人员要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数据的筛选,以保障计算机信息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的处理和加工要保证科学性,符合新时期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数据处理的实际需求。
1.3存储
因为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种类和数量都较多,所以需要借助新的方式实现数据的安全有效存储。目前,云存储空间已经成为了人们首选的新型数据存储模式。这种处理模式具有空间大、速度快和安全性高的优势,符合大数据时代下人们对于信息数据存储的需求。云端的信息数据处理以及存储,为海量信息提供了稳定的存储平台,同时也为后续信息的调取提供了方便。
1.4加工
信息数据的加工是大数据时代下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的重要环节,在此环节中,技术人员要根据时代特征、企业需求以及数据本身的类型,选择合理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经过处理之后可以上传到云端空间进行存储,或者直接传出到企业终端进行使用。
2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面临的问题
2.1信息种类繁多
进入到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信息和数据进入到企业日常经营和管理工作当中。从一方面讲,虽然这种发展状态为企业的多样化管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持,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进行分析,也能看出企业如何在众多信息当中快速且精准地筛选出有效的信息,成为了企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项重大难题。与之前的信息化时代相比,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信息技术需要从海量信息资源中进行有效信息定位,因此实际的工作量会大大增加。不仅如此,在信息筛选中还会受到网络环境中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其面临的安全威胁也明显增强[2]。由此可以看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信息技术不稳定性因素的影响,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要不断地更新计算机信息技术,使其适应大数据时展的需求,为企业和社会的现代化信息建设提供帮助。
2.2新型人才缺失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加大了对计算机信息技术本身的挑战,同时也提升了对新型网络技术人才的要求。无论是在以往的信息社会还是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新型信息化社会,技术人才的作用都十分关键。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以往企业的发展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因此对于人才的培养以及重视程度要求都较低。这一情况会使在专业化建设方面存在人才不足的问题,进而无法为其后续的发展提供及时、有效和专业性的指导。无论是从企业本身经济效益方面,还是整体社会效益方面,都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在现代建设中,除了要对技术进行优化升级之外,还要重视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并为员工打造更适合的培训方式,提升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
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问题的应对方法
3.1案例概述
以R搜索引擎模型为例,在原本搜索引擎中,采用的是横向搜索的模式,这种搜索模型并不能有效地结合用户的特征,对信息数据进行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处理。进入到大数据时代,搜索引擎模型的设计单位明确认识到了模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借助大数据时代下的新型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模型进行改进,期望可以提高实际应用有效性[3]。
3.2需求分析
R搜索引擎模型期望将原本的横向搜索模式调整为垂直的搜索模式,并在原本的信息数据处理模块中增加二次处理模块,实现结构化的信息数据处理。二次处理模块要求具备分类、去重的功能,以便提升模块应用后搜索结果的精准性,同时提升信息数据搜索的速度。
3.3改进方法
3.3.1云计算为了使该搜索引擎模型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技术人员运用了大数据时代下的新型计算机信息技术,将云计算功能纳入到了系统模型中。通过将计算机网络和云计算网络紧密地结合起来,发挥出了整合后的双重优势。云计算网络的应用,确保了计算机硬件设备更新之后的优势可以有效发挥,特别是随着高新电子科学技术的不断改革与完善,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更迭也要与时俱进,否则最终将会因为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现实需求,而导致计算机网络管理工作失效的情况。云计算的应用促成了开放式网络模式的建立,公众们摆脱了网络中心的局限性,R搜索引擎借助云计算灵活和开放独特性,逐渐发挥出来互联网模式的优势,提升了信息数据的初始处理速率[4-5]。
3.3.2高端人才人才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保障,人才本身的能力和水平,会影响到计算机信息技术发挥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在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高端人才需求量大幅度增长。部分企业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搭建了各种不同的网络媒体平台,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网络平台的后续维护成为了一项难题。对此,R搜索引擎除了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人才之外,还对内部的人才结构进行了调整。比如,R搜索引擎将搜索引擎功能和视觉信息处理技术相互结合,提出用主动光源而非算法来解决。团队提出的CCA方法可以把可见光图像和近红外图像提取一个共同特征,在CCA的空间来进行,然后用各种各样的局部特征进行处理和滤波,提取一些共同特征。R搜索引擎将发展目光放得更为长远,在发展的过程中,从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人才的专项培养,将高端科学技术作为依托,为搜索引擎模型和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了战略性支持[6]。
3.3.3数据挖掘大数据背景下,各项信息数据的处理技术都得以充分完善,越来越多的信息和数据汇聚到了一起,不同数据之间内在的联系性也得以增强。但是,因为部分数据为冗余数据的范畴,在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并不能发挥出实际效用,所以如何从这些数据中挖掘出有效信息,成为了R搜索引擎相关领域工作人员实际工作主要目标。数据挖掘技术的优化,除了可以提升数据筛选的效率之外,还可以达到节约信息数据搜索与处理的成本。计算机信息技术中数据挖掘技术能提升技术本身对于数据信息的分析与加工处理能力,最终发现不同数据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筛选出有利于社会建设的有效信息[7-8]。
3.3.4安全保障大数据发展背景下的互联网环境开放性进一步增强,当大众通过互联网进行有效对信息搜索与筛选时,不可避免地会暴露自己的部分信息,如果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管,很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窃取个人信息,损害个人利益,并且还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危害。因此,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安全性和保障性技术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下,以往的信息管理系统不能对网络中出现的信息数据进行高效筛选,而经过改进的大数据信息技术,R搜索引擎不仅实现了高效处理,同时也增强了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安全性。面对多种不同类型的网络攻击以及计算机病毒侵入,都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保护各自的信息不受到侵害[9-10]。
3.4结果分析
R搜索引擎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进行了调整,同时引进并培养了现代化的高端技术人才,为产品模型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支持。经过一系列改革之后,R搜索引擎最终将服务器的稳定性提升了23.4%,并且网站的更新频率、外链数量以及流量排名等都进入到了前3位,用户综合体验排名第1。
(江苏省江阴市利港实验小学,214400)
计算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贯穿于小学数学学习的始终,无论是概念的形成,还是实际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计算活动的参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中轻算理、重算法的现象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变,但有的课堂却又走向了另一种极端,陷入了“理解算理过繁琐,总结算法走形式”的误区。如何让算理和算法相得益彰?对此,我们教研组结合“两位数乘一位数竖式计算”,开始了教学实践。
一、第一次教学:多次说理,算法受了算理所累
第一次教学时,我们舍弃了教材上的“桃子情境图”,使用了学生熟悉的小棒图,来帮助学生直观、明了地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师 每组12根小棒,4组一共多少根?怎么列式?
生 12×4。
师 想一想,12×4的得数是多少?
生 48。
师 到底对不对呢?看图验证一下。(出示图1)一共多少根?能看着图说一说吗?
生 单根的是2×4=8(根),整捆的是10×4=40(根),40和8合起来是48(根)。
师 (分别出示“21×3”、“32×2”的小棒图示)这里还有两幅小棒图,你也能像刚才一样说一说吗?
师 我们来看32×2,你能把刚才我们想的过程在竖式中表现出来吗?
(学生尝试竖式计算。)
师 (出示图2)你能说说每一步的意思吗?
生 先算2×2=4,再算30×2=60,接着算4+60=64。
师 有没有不同的算法了?
(学生思考。)
师 (出示图3)这又是怎么计算的?60怎么没了?十位上直接写“6”,行吗?为什么?
生 这样写好像不对,60不能少。
生 这样写行的,我妈妈就是这样教我的,这样简便。
师 这样确实是简便算法,竖式计算是可以
先 算2×2=4,再算2×3=6的。
课堂上,教师把算理和算法分开进行处理,先让学生看小棒图理解算理、说出计算过程,在明了算理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竖式计算;再通过从有图到无图的练习,让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算理。但是,在从算理到算法的过程中,由于受多次说理的定势影响,学生一时很难自主总结算法。
二、第二次教学:“猜一猜”,算法从算理中成功“剥离”
第二次教学时,我们还是采用了小棒图,但在出示第一道例题之前,铺垫了一个“猜得数、说理由”的环节——
师 整十数乘一位数同学们都会算了,如20×3= 60,那你们知道21×3等于多少吗?猜一猜。
生 61。
生 63。
师 你们为什么都猜60多?61是怎么算的?63呢?
(学生沉默。)
师 这个3到底乘1次,还是2次呢?请小棒来帮忙!(出示小棒图)先摆21,要摆几个217
生 3个。
师 现在你知道结果是多少了吗?怎么看出来的?
(一位学生回答,表述得不够清楚。)
师 按他的意思,把这么多小棒分成单根的和整捆的两部分。单根的是3个1,3×1=3;整捆的是3个20,3×20—60;60和3合起来是63。
师 (分别出示“12×4”、“32×2”的小棒图示)这里还有两幅小棒图,你也能像刚才一样说一说吗?
师 咱们回过去看一看,现在你知道61错在哪儿了吗?
生 3少乘了1次。
师 我们以前学过乘法竖式了,你能根据小棒图把刚才我们说的过程列成竖式计算吗?
(学生尝试竖式计算。)
师 (出示图4)请你说说是怎么计算的。3乘了几次?分别算的是哪部分小棒?
生 2次。分别计算单根的和整捆的小棒。
师 为什么要乘2次?
生 单根的和整捆的合在一起才表示1个21,所以都要乘3。
师 请大家在小组里完整地说说计算过程。
师 刚才的21×3,同学们看着小棒图会竖式计算。那么来看32×2,老师摆了一个32,即3捆带2根,其他的老师不摆了,你能在脑子里把小棒图摆好吗?闭上眼睛想一想,能想出来吗?
(学生沉默。)
师 请你根据脑子里的小棒图完成竖式。
(学生尝试竖式计算。)
师 谁来交流一下计算方法?个位上怎么算?十位上呢?
生 2×2=4,3×2=6。
师 个位上的4,指的是哪部分小棒?十位上的6,指的是哪部分小棒?
生 单根的和整捆的。
师 2要乘几次?为什么?
生 2次。个位、十位,即单根的、整捆的都要算。
师 现在没有小棒图了,你能直接用竖式计算12×4吗?
(学生尝试竖式计算,交流算法。)
师 同学们都做得很快,我们结合小棒图,再来验证一下自己算得对不对,好吗?
在“猜得数”的基础上,及时用小棒图理解算理,既让学生一开始就认识到理解算理的必要性,也为后续的总结算法做了良好的铺垫。在3次“说理由”之后,让学生用竖式表示之前的计算过程;考虑到许多学生运用了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直接展示简便的竖式,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学生经历了猜想和分析的过程,对算法的总结也就比较顺利;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步抽象,过渡到“出示‘半图’,想算理、计算”,再到“不出示图,直接计算”。整个过程,算理和算法有机融合,学生既深刻理解了算理,又熟练掌握了算法。
三、计算教学:在算法探究中明白算理,在算理归纳中形成算法
计算教学要兼顾算理和算法。算理是解决“为什么算”问题的,是算法的抽象基础;算法则是“解决怎样算”问题的,是算理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在探究算理的过程中明白“为什么算”的道理,又要让学生在归纳算法的过程中掌握“怎样算”的方法。
(一)数形结合——悟算理,明算法
数形结合,是通过抽象的数与直观的形的相互转化、相辅相成,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往往难以直接理解抽象的算理。因此,借助学生比较熟悉的小棒图来帮助学生建立表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前后两次教学,教师都比较合理地利用了小棒图,将小棒图中的几捆和几根与算式中的几个十和几个一结合,帮助学生逐步理解了“先算几个一,再算几个几十,再将几十与几相加”的算理。
(二)清晰表达——说算理,固算法
思维是语言的内在基础或含义,语言是思维的外在的体现或反映,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密切相关。第二次教学中,教师给予了学生多次表达的机会,特别是第一个例题的教学,铺垫了一个“猜得数、说理由”的环节,让学生明确了思维方向,直指本节课的重点:“乘数要乘1次,还是2次”的问题。接着,结合小棒图,让学生充分表达算理,同时不断追问:“3乘了几次?为什么要乘2次?”这样的问题,意在让学生在表达算理的过程中强化算法。
【关键词】实验室;技术管理;还原卡;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8-0014-1.5
计算机实验室是计算机教学的主要场所,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是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的保证。随着全国各地都在开展的“校校通”工程,各级各类学校纷纷建立起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和机房,这样的硬件条件,既提高了学生的科技知识水平,又推动了教育改革的发展。但随之而来也带来了种种问题,如何加强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及时解决开放使用中的问题,是当前计算机实验室工作者必须探讨的一个热点。
一、计算机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计算机实验室的主要使用者是学生,而学生上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操作不熟练,易误删除部分系统文件,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2)在硬盘或服务器上存放大量的私人文件,降低了系统的运行速度。(3)私自携带染有病毒的小软件或游戏进实验室,使系统感染病毒,从而破坏整个网络。(4)学生用机上网,使机器感染病毒的机会大大增加,也加大了管理的难度。(5)有个别学生故意捣乱,如破坏系统注册表等,使学生用机无法正常工作等。
二、利用技术手段进行科学管理
有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严厉的处罚措施,也不可能杜绝误操作者或有意破坏者对系统安全造成的危害或破坏。因此我们还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以确保机器系统正常运行。
(一)软件还原法
恢复软件系统:先将硬盘至少分为两个以上的分区。C盘装系统和所有课程所需软件,D盘做公共合作区,用户可随意读写。编写程序,能完成备份盘文件与用户盘文件的比较,包括文件名、创建时间日期、大小等项目的比较,如果不同,将备份盘上相应文件复制过来,就恢复了文件。在autoexec.bat文件中用call命令调用,在系统启动过程完成时,自动完成了软件的检查和恢复。
(二)硬盘保护卡
首先将硬盘划为两个以上分区,在C盘安装各种操作系统和各门课程的应用软件,装好后在主机扩展槽中装入硬盘保护卡,或有的计算机购买时还原卡就已经在主板上集成了,只要装好驱动程序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保护硬盘了。只要保护好口令,上机的学生就只能对C盘进行读操作,这样就可以防止写C盘,删除C盘文件,保护COMS不怕学生执行FORMAT C:命令。起到了保护C盘的目的。C盘保护后,所有用户只有用D盘以下的盘符。
(三)超级保镖2000世纪版+FAT32
“超级保镖2000世纪版”软件利用“系统再生技术”,用户可以将硬盘分成系统区(一般为C盘)和用户区,让超级保镖只保护系统区。它把系统安全技术嵌入操作系统中,动态捕捉系统安全状态,静态固化系统安全状态,属于超级保镖保护范围内的文件系统不管遭到多么严重的删改,只要在启动时按下F10键并输入正确密码,就可以完全恢复到超级保镖初装时的原始状态。对于超级保镖安装后修改过的或新建的文件,可通过其“高级设置”及时加以补充保护。一旦系统崩溃,可恢复除物理性消失外的所有数据。对物理性消失的数据,可由低层记忆系统的“基因元素”进行补偿性或创造性再生得到原来的部分或基本完整的资料。其关键是未进入任何操作系统之前的启动阶段进行恢复操作。使用中发现超级保镖实际上是将系统原始状态通过各个硬盘的A和B目录进行保存,这也许就是超级保镖所谓“整体写保护”的秘密所在。由于采用特殊技术,这两个重要目录在WINDOWS下是完全不可访问和查看的,但是如果机器启动时学生用DOS软盘启动,就可以访问这两个目录,并对其文件进行删改,以此攻破超级保镖建立的系统防线。我们可以把欲保护的硬盘分区设置为:FAT32(FAT32分区MS-DOS无法访问)。
(四)微软的WINDOWS终端服务器网络架构
终端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模式,目前的终端模式称为终端服务(terminal service)和基于Windows的终端(windows-based terminal)。Windows终端是一种连接在微软多用户NT服务器备——Windows 2000上的终端设备,在一个由这种设备组成的网络中,所有的软件(系统、应用)都在服务器上运行,并将运行结果的屏幕信息通过网络传给终端显示,同样,也通过网络将终端收集的信息(鼠标点击、键盘按键等等)传给服务器。把这种终端与硬件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巧妙结合,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此方案能有效降低总成本。该终端以ICA协议联接终端服务器,其硬件配置,可以充分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显示文字和图形界面的信息。在计算机教室内采用Windows 2003的终端的终端服务器上,让桌面客户端真正做到傻瓜型,不需要任何的维护工作。可以通过设定,WBT客户端没有办法上载数据,保证了不受病毒的侵害,不能下载数据,保证了不至于资料被复制流失而泄密。对于网络管理员来说,web、mmc和的script相比之的远程管理方法来说Teminal servicew提供了对服务器更为彻底的远程管理。
(五)用Ghost实现事后补救
先将学生机硬盘分N个区,C盘装WINDOWSXP及常用软件,在D盘放一些软件的备份,如系统安装文件等软件,利用Ghost软件,将装有WINDOWSXP的磁盘分区克隆成一个文件。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LOCAL PARTITION-TO IM-AGE,将硬盘分区备份为一个后缀为GHO的镜像文件;(2)选择要备份的分区所在的驱动器,单击OK;(3)选择要备份的分区,就是SYSTEM分区,单击OK;(4)在FILE NAME一栏键入镜像文件名称,及存放位置。(注,不能选正在备份的分区),然后按ENTER键;(5)选择是否压缩,一般选HIGH高压缩,速度慢点,但可以压缩50%;(6)现在进度条开始慢慢地走。备份完毕以后,就可以退出Ghost。
在服务器和教师机上将学生机Ghost备份各拷贝一份,同时也要把Ghost程序也在两台机上拷贝一份,一旦学生误把文件Ghost删除的话,可以通过网络复制回来.一旦C盘系统崩溃,可再运行Ghost软件将文件释放,(原硬盘分区大小一定不能更改)(1)选择LOCAL PARTITION FROM IMAGE,从镜像文件恢复系统;(2)选择镜像文件要恢复的源分区,单击OK;(3)提示是否确定还原,当然YES,恢复完毕重新启动计算机,和备份前一模一样。
三、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
(一)工作人员要熟悉自身业务
由于计算机长时间运转,损坏率高。因此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要有快速排除故障的能力,如实验室微机硬件故障。实验室微机的硬件故障一般是CPU、显卡、内存条、硬盘损坏,而使机器不能正常使用。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就要积累故障排除经验,要懂得在通常情况应采用的三种办法,即“插拔法”“替换法”“现象分析法“等常用的处理方法。
(二)采取相应制度促进实验室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首先,适当安排实验室人员的进修与深造,使得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完全胜任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多学科的实验室工作。其次,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考评是否公平。实验技术工作由于工作的多变性而不同于教师的工作。工作量计算难以量化。也很难和教师工作量相比。最后。在对教师采取激励机制的同时应对实验室技术人员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当然,实验室工程技术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工作中要有敬业奉献精神。
【参考文献】
[1]张耀.高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学术研究,2012(3).
[2]李建楠,等.高校实验教学管理现状及对策[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2).
1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概述
1.1实验室信息化管理需求
对实验室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因为在计算机实验室当中大多数的实验室都是面对于不同的学生开放的,这些学生在进行计算机上机操作的时候,由于专业不同所以对于计算机内软件的需求也就不一样,这样就需要计算机实验室当中的管理者要对于计算机有着熟练的操控能力,在软件的安装上一定要遵守着一定的要求,要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来完成。这样不仅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人力,还可以监督管理者的工作压力,提升工作效率。
1.2当前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着的问题
在现如今的实验室资源当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据调查结果统计显示现在我国很多的实验室当中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也就是说实验室的功能存在着过分的单一,有着很多的实验资源可以重复的利用,但是现如今的实验室却没有,这就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浪费现象。除此之外在技术人员的技能方面也是有待于加强,另外因为技术方面的问题,各科的技术人员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就发现缺乏了应有的技术。
2实验室管理中计算机技术的相关应用
2.1实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在实验教学管理当中,笔者认为管理者应该对一些管理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具体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现有的实验室教学管理好,因为在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课程讲授当中,实验教学所占的比重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如此在对学生进行计算机上机操作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让学生写实验报告和实验心得,因为有关的管理人员可以从学生的实验报告当中发现实验当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2.2学员学习操作中的应用
学生学习操作中的应用有着很多的注意事项,其中计算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中最为直观的一项就是网络仿真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计算机系统当中Flash插件具有一定的仿真功能,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室的教学当中通过操作实验室的真实画面来反映一些具有价值的教育信息。这种具有真实性的教学模式,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室当中体验到更多的实验科目,还可以缩短实验的成本。
2.3实验室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现如今为了更好的加强学生的实验效果,从而在缩短实验资源的时候让实验资源能够得到共享。据调查结果显示,现在很多的学校已经对实验室进行了开放,这种开放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认识实验资源的重要性以及计算机的价值。学生和教师在课后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去进行一些自由的实验活动。但是面对着这一改革政策,也随之而来了一些问题,很多的学生对于实验室当中的各个方面与管理并不了解,这一问题导致了学生在实验室当中进行实验申请的时候会出现一些或多或少的问题,所以为了更好的将实验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做的更好,就应当对问题进行处理并且让学生在不断的发展当中学会创新。
3实验室资源管理与维护
3.1计算机系统维护
对计算机系统定期的进行维护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很多时候学生在实验室进行上机操作的时候会由于错误的操作而导致计算机硬件的受损,例如可能会出现硬盘数据被破坏、有恶意病毒侵入或者是系统文件丢失等现象,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对计算机的不正当操作而引起的。所以笔者建议在计算机的实验室当中一定安装一定的计算机维护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够对算机的安全有着保障。对计算机系统的保护可以在每次的开机当中都对计算机进行系统的恢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恢复可以对计算机的运行以及硬件设备有所帮助。
3.2硬件资源维护
对硬件设备进行有效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计算机当中的硬件设备极易受到损坏,并且还容易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例如适度、温度以及粉尘等因素的影响,这些不定的外界因素都会对计算机的硬件设备造成或多或少的损坏。所以笔者建议有关管理人员应当在特定的时期当中对计算机的硬件设备进行维修,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计算机的硬件设备不受外界因素的损坏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结束语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软件应用
公路施工管理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进度、质量、投资、合同、人员、材料、机械、风险、文档等多方面工作和众多的参与部门和单位,各方面和部门之间相互沟通和协调的困难,导致传统施工管理无法发挥潜在的作用。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信息网络技术对企业的作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并且促使公路施工企业经营和管理过程的合理化,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给公路施工管理提供了一个管理信息化和管理变革的机会,也对施工信息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1、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
首先,在一定范围内应用了计算机和工具软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公路施工中,较早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项计算作业和辅助管理工作,如办公自动化系统,招投标系统(工程量计算、投标报价、标书制作、施工平面图设计、造价计算、编制工程进度网络),设计计算系统(深基坑支护设计、支架设计、模板设计、施工详图设计等),项目管理系统(项目成本、质量、进度管理、日常信息管理)等。
其次,在施工中推广应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一些地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预拌混凝土上料自动控制、采用同步提升技术进行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和整体爬升脚手架的提升、建筑物沉降观测和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检测数据采集等。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但改善了施工企业的整体形象,提高了工作效率、技术水平和安全水平,使行业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同时,也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工作强度有所下降,工程质量得到保障。但是,总的来讲,目前公路施工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整体水平较低,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与不足,主要表现在:
(1)应用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项目施工的前期,如招投标、造价预算、施工组织设计,而在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方面的应用较少,项目施工管理仍然主要靠管理人员的经验和处理能力,很不科学;
(2)主要以应用单机版应用软件为主,单机操作,仅仅利用了计算机计算速度快的特点,没有形成网络,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自动传递,效率较低;
(3)企业未能充分利用Internet带来的便利,实现网上材料采购、招标,项目管理、信息交换、信息等,电子商务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4)不论政府网站还是商业网站,大都以信息为主,缺少工具类网络软件,缺少信息互动;
(5) 软件开发选题雷同,缺乏统筹规划,开发资金不足,而且多属低水平重复开发。
2、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应用系统
工程造价文件编制是一项非常复杂而严谨的工作,由于工作量大,重复性强,最适合计算机完成。公路工程造价软件,其基本功能主要包括:定额库及管理子系统;基本数据输入及数据库管理子系统;造价计算系统;打印输出系统。工程造价管理系统贯穿从估算、概算、预算、阶段结算和竣工决算的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工程造价软件可以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完成大量工作。例如人工、机械台班、材料量消耗量及费用统计,通过计算机可以积累大量工程造价信息,形成经验数据库,而以往用手工进行这样大规模的统计、保存和管理几乎是不可能的。无须再搬着几十本的定额逐项套用,只须轻按键盘,针对不同子目键入不同的数字,计算机就帮你完成了大量的繁琐计算,你可根据它的计算数据任意查找每个子目相对应的金额。还可随意修改编辑,打印输出清晰美观的计算书稿件及工程预算书,避免了由于多次反复修改后重新抄写整理计算稿和正式的预算书。
3、运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管理目标逐级分解,形成各分公司的总体目标。采用计算机技术与施工经验相结合的办法。选用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软件,并为所有分公司都配备一套项目管理软件。各施工单位通过该软件编写工程的施工计划,处逐级汇总,形成施工的整体计划。有了施工的整体计划,管理者之间可以做出有效的沟通。同时各分公司之间的管理者也可以协同工作,使管理者的经验和思想有效地用于指导工程施工中。在实施之前,首先由处确定实施管理的标准,制定统一的实施规则:管理机构设置、管理流程、命名规则、管理权限、四种编码定制、作业编制原则、报表格式、报表上报时间、报表汇总流程、数据文件的传输方法以及数据备份保存方式等。各公司每期报表在本月的24日由施工单位填报实际进度相关报表,发送至总公司,总公司通过项目管理软件审核并汇总,生成新的数据报表后,最终汇总出项目的本期数据,加以分析并制定下一步的工作分解目标。
(1)建立施工计划过程
运用项目管理软件编写工程项目的计划过程,路基处理、砂砾垫层、水稳基层等。把这些具体的作业对象输入到软件中作为一道作业,按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安排需要,建立作业间的逻辑关系,把作业连接起来,这样就把实际的施工过程在计算机内描述出来了。把工程项目包含的所有作业全部输入到计算机内,形成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计划过程。由于这些作业是确定的目标,是工程某部分的一个施工单元,相对较小,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可以作出准确的计算。各个作业占用的时间由计算机按程序逻辑汇总计算,得到工程整体工期。由于施工中已经规定了标志性的工期目标,同时在代表性作业上加注其特定的要求后该作业所处及所有相关的过程线全部受到该目标工期约束。一个目标的要求被贯注到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建立了过程控制的基础。如果所需工期超过了目标工期.系统就会向管理者提示出―列所有工期超出要求的作业,并计算出工期差值,此时管理者应对该过程线进行调整。
(2)对实施过程的跟踪
为了查看计划与实际存在的差异,必须进行过程跟踪。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记录每一道作业实际发生的开工时间、完工时间、计划毛作量、变更工程量、实际完成量以及投入资源的变动情况等一系列数据,即时记录到计算机系统内。工程进展到任何时候,根据记录下来的工程实际完成情况,通过项目管理软件计算出已完成工程对工程整体目标的影响程度,使得所有被监控的目标都处在一个动态控制的环境中。进度超出管理目标,系统提示管理者,并指出某一部分己影响到所设定的管理目标,需要采取措施。
(3)工程进度调整
如果跟踪的工期目标发生偏差,会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自动调整,而不影响总体目标。当超过一定值时总体目标会受到影响,此时要对工程进度进行合理的调整,才能满足总目标的要求。按照作业的关键线路法调整关键作业的工期,压缩或加长工期。调整部分相关作业的逻辑关系,使工期发生变化来满足当前的要求。计算机会轻松实现上述操作,给管理决策提供了极大的效率。
关键词:网络管理;功能;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9-0000-01
Computer Network Management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Trends
Gao Huatian
(Personnel Examination Center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Harbin100037,China)
Abstract:The number of Internet users continues to grow,the network's daily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also will be a huge challenge.In order to maintain an increasingly large network of work to ensure that all network resources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must have the appropriate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work management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only the new network management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order to make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forward.
Keywords:Network management;Functions;Development trends
一、网络管理技术的功能
(一)网络故障管理:在大型计算机网络中,当发生故障时,往往不能及时准确地确定故障所在的位置。因此,需要有一个故障管理系统来科学地管理网络发生的所有故障,并记录每个故障的产生及相关信息,最后确定并排除那些故障,以保证网络能提供连续可靠的服务。网络故障管理功能主要包括:维护并检查错误日志,形成故障统计;接收错误监测报告并及时做出响应;跟踪识别错误;执行诊断测试等。(二)网络配置管理:一个计算机网络通常是由多家厂商提供的设备相互连接而成的,各厂商设备之间需要交互设备的参数、状态等信息,同时网络系统常常是动态变化的,例如网络系统本身要随着用户的增减、设备的维修或更新来调整网络的配置,因此需要有网络配置管理系统来支持这种调整和改变,使得网络系统能正常有效地工作。(三)网络性能管理:分析和控制整个网络的数据交换,为网络用户提供持续可靠的服务,使网络资源的使用达到最优化。网络性能管理功能主要包括:自动生成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配置;实时监测设备状态;网络及相关设备的性能统计,包括网络节点设备的利用率、网络节点设备的CPU利用率、网络节点设备的故障率、网络出口线路的流量统计、网络上各种业务量的统计;对历史统计数据的分析等。(四)网络计费管理:如果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信息资源是有偿使用的,需要记录和统计网络用户使用网络信息资源情况,从而进行计费。即使在非商业化的网络上,仍需统计网络线路的占用情况和不同资源的利用情况,以供决策参考。网络计费管理功能主要包括:记录和统计网络资源的利用情况,设置计量单位、确定开销、向用户收费等。(五)网络安全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需要网络安全管理系统来确保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以及网络管理信息的机密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完整性(不被非法修改)。网络安全管理功能主要包括:控制对网络资源和敏感信息的访问,包括对网络设备的访问控制,对给定设备上某种应用的访问控制以及对网络协议的访问控制等。
二、网络管理技术发展趋势
(一)实现分布式网络管理。分布式对象的核心是解决对象跨平台连接的和交互的问题,以实现分布式应用系统,像OMG组织提出的CORBA就是较理想的平台。分布式网管就是设立多个域管理进程,域管理进程负责管理本域的管理对象,同时进程间进行协调和交互,以完成对全局网的管理。这样,不仅减少中央网管的负荷,而且减少了网管信息传递的时延,使管理更为有效。因此,在未来的近期使用中,可采用集中分布式的网络管理模型具体实现管理集中、数据采集分布的管理功能。即一个管理站进行数据呈现和管理,在数据采集这种消耗大量内存和占用大量带宽方面采用分布式方法获得。实现方法为管理站具有分发代码的功能,在网络层发现网关后,同时向该网关发送代码实现该子网的各项数据采集。以此减轻管理站的负担和减少管理端网络拥塞。(二)实现综合化网络管理。综合化网络管理要求网络管理系统提供多种级制的管理支持。通过一个操作台实现对各个子网的透视;对所管业务的了解以及提供对故障的定位和排除的支持。即实现对互联的多个网络的管理。随着网络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各种各样的网络管理系统便应运而生。这些管理系统有管理SDH网络的,有管理IP网络的等等。一方面,这些网络管理系统所管理的网络存在互连或互相依赖的关系;另一方面存在多个网管系统,相互独立,分管网络的不同部分,甚至于会同时存在多个相同内容的网管系统,它们来自多个厂家,分别管理着各自的设备。这就大大增加了网络管理的复杂性。这些被管对象作为一个网管系统的被管对象是不实际的,因为不仅设备的种类不同,而且其特性大不相同,并且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关系,针对这种问题,可把它们分割为不同的网管系统,然后在高层采用一个综合的网管系统,以便于管理。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实现有两种方案:一种是针对已经建立起的各个专用子网的管理系统的不同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另一种是直接建立一个综合网络管理系统。而在我国,网络电视还没有成熟,所以宜采用第二种方法,因此,未来的网络管理须重点向综合化发展。(三)实现对业务的监控功能。传统网管都是针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并不能直接反应出设备故障对业务的影响。目前有些网管产品已经实现对进程的监控,但是有些服务,虽然服务已经终止,但是进程仍然存在,并不能明确显示对服务监控。对于客户来说,他们注重于所得到的服务,像节目的多少、节目的质量等,因此,对服务、业务的监控将是网管进一步的管理目标。(四)实现智能化管理。支持策略管理和网络管理系统本身的自诊断、自调整。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维护、诊断、排除故障及维护网络运行在最佳状态成为必然趋势。当网络管理和用户需求不直接联系时;当网络性能下降等网络运行性能变化时,必须用智能化方法对涉及性能下降所相关的网络资源进行监控,执行必要的操作。(五)实现基于web的管理。通过使用web浏览器在网络的任何节点上去监测、控制网络及各子网的管理功能。基于web的管理以其统一、友好的界面风格,地理和系统上的可移动性以及系统平台的独立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和开发商。
总的来说,我国的网络管理水平还比较低,目前也没有通用的网管平台开发出来。由于网络管理系统对一个网络系统的高效运行非常重要,因此在我国大力推广网络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非常迫切。因此,我们应积极开展同国外的合作,吸收和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推广网络管理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以提高网络在我国的应用效率和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