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新媒体技术方向范文

计算机新媒体技术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新媒体技术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新媒体技术方向

第1篇:计算机新媒体技术方向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特点;发展趋势

一、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的特点

1 具有共享性

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主要依赖于数据库的支撑和保证。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的数据必须具备较高的准确定和真实性。数据库的系统是保证整个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最为基础的保证,其是实现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全面应用的关键性技术。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能够提高数据检索、查阅、统计、审核的效率。可以实现数据的组合、条件检查和模糊条件检查等,这种优势的存在就为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实现共享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具有准确性

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主要依赖于计算机程序软件的操作,人的操作不是客观条件,而只是主管条件,这种优势的存在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工作人员因为对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和系统的不了而出现错误判断和时间延误等认为的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能够依靠模拟技术为统计项目工程统计数据提供准确的的信息依据,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的这种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在社会中积极的应用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能够提高社会各个领域科学化决策水平,切实保证决策的准确性。

3 具有智能化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信息技术的进步,我国的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主要向着集约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而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发展和应用主要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最近几年,智能化成为了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领域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其逐渐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现代计算机电子技术具备了模拟人类思维的和行为的能力。并实现了对信息的智能化和逻辑化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信息的分类和综合处理能力。

二、电子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1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多媒体,智能化

计算机技术包括有计算技术,服务器、Pc机及服务器外部设备的设计开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等。其中,计算技术又包含有网络计算技术,移动计算技术与并行计算技术等。随着计算机并行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性能每两年提供至少一个数量级。现在,CPU已经完成了32位过渡到了64位,计算机产品结构的核心也由计算机转向了因特网的网络设备,系统中存储设备的比例变得更大了,且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向于海量存储的发展方向,多媒体技术使通信,家电和计算机联系到了一起,CDROM被DVD光驱所取代,手写、语言识别技术与数字图像交换技术实现了实用化,计算机中的多媒体技术受到了重视,电脑的绿化带配置,加速了电脑的拟人化及个性化。

2 微电子技术向系统集成方向发展

在所有关键技术中,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又是电子信息硬件产品的“核心”。集成电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从计算机的CPU到各种IC卡,都需要运用集成电路。微电子技术已经走过了大规模(LSI)、超大规模(VLSI)、特大规模(ULSI)集成时代,于1995年进入极大规模(GSI)集成时代。作为高科技代表的集成电路技术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集成电路产品的发展趋势是芯片面积越来越大,集成度越来越高,特征尺寸越来越小,片上系统日益完善。未来10年内,集成电路仍将以硅基CMOS电路为主流工艺,其主要发展趋势是加工细微化,硅片大直径化。

3 未来电子信息技术核心技术――光电子技术

如今,电子信息技术已经经历了光电子学和电子学,这两个发展的阶段,开始涉足光子学这一新阶段。据有关人士预测,光电子技术将使得本世纪的电子信息技术产生飞跃性的发展。作为能量以及信息载体的光子,衍生出了两门新学科,分别是能量光子学以及信息光子学,这两个学科方向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以及自身特有的规律不断进步发展,进而推动且建立一个在规模以及规模的扩大速度都前所未有之大的,现代的光电子信息产业与光电子交叉学科。

4 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 ― 多业务

多业务, 高性能及大容量是目前网络计算的发展方向。随着IP业务的爆炸式的增长趋势,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重点将转向超高速因特网和B―ISDN(综合业务宽带数字网)。第一代因特网单一的数据网络将被融合语音、影响及数据的第二代多用因特网网络所取代,网络传输的成本由于DWDM(分多路密集波复用技术)的采用,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在用户中实现了无线宽带的提供使用以及多媒体的实时通信。在同一网络中,使所有媒体的成份数据实现有效传输,是网络多媒体通信主要的任务。

5 通信技术向宽带化、个性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

通信技术包括卫星、光纤传输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字微波技术、有线与无线接入技术等。低轨道卫星通信目前已经实用化;光纤传输技术使传输速度每3-4个月翻一番,传递活动画面的通信业务已经实现;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迅速,GSM、CDMA数字移动通信已全面取代模拟移动通信,GPRS(2.5代)走向商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国际标准正在制定;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由准同步数字系列(PDH)全面转向同步数字系列(SDH);宽带接入技术发展迅速,光纤主干网站接入带宽已超过G级,Internet无线接入技术和蓝牙技术日臻成熟;IP电话向电信业务的渗透,使传统电信技术与IP技术融合速度进一步加快,包交换、DWDM光传输、IP选路和Web应用已成为下一代宽带网必须考虑的四大要素,ATM技术将与IP技术相互结合、扬长补短。

三、结语

随着人类的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电子工程技术也随之产生。在应用的领域上,电子工程技术受到科技水平的制约,就其的发展趋势来说,其进步也必然要依赖着人类科技与社会的进步。所以,要让电子工程技术更好地为人类的社会与生活服务,必须将其技术的应用特点以及发展的趋势好好把握住。

参考文献:

[1] 孙小平,方万芽. 小议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14)

第2篇:计算机新媒体技术方向范文

论文摘要:教育管理者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和通信网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更要培养师生获得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与通信系统等基本技术 ,培养更多懂得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管理人才。

一、前言

如今社会快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社会生产力也不断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在教育管理中,如何使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变得非常便捷、舒适和高效,更不必浪费大量的时间去图书馆查找资料,是一项必须解决的问题。显而易见,教育管理者必须培养全体师生员工懂得网络技术势在必行,例如,搜索网络便可查出自己所需要的大量重要信息和资料;在网络上你就可以看书、查未知领域的资料、听名校名师的精彩讲座等,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办公软件来处理一些日常事务,避免琐碎与繁杂。计算机网络管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部分,并时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管理者必须了解计算机领域,培养社会需求人才

了解计算机领域,是教育管理者必须掌握的。所谓计算机就是一种按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的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装置。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计算机可以广泛的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实时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和辅助教育,娱乐与游戏等领域。

在业余时间,对于计算机管理者,最好了解和学习一些基本课程。

主要课程如: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方法、离散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以及算法设计与分析等。

近年来,教育管理对人才的要求有:

1. 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数据库,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2. 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 具有熟练地进行程序设计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和开发CAI软件的能力;

4. 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具有从事计算机教学及教学研究的能力,熟悉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具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5. 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三、教育管理者必须了解计算机专业方向,培养复合型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研究领域广阔的专业,下分多个学科方向。如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控制、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等。作为教育管理者,必须洞察当前计算机迅速发展的方向:网络工程和数字媒体技术,在当前教育管理中显得尤为突出。

——网络工程

网络工程就是以计算机网络系统、数字通信系统、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它的主要内容是总结、研究和网络设计、实施和维护有关的概念和客观规律。该学科方向有其明显的特征,首先是有非常明确的网络建设目标,在工程开始之前就必须确定。然后,工程有详细的规划和正规的依据。例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是地方标准等等。

学习网络工程需要掌握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需要接受网络工程技术应用的基本训练,同时要具有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和进一步学习网络工程领域新理论、新技术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该方向的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离散数学、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信息与网络安全、通信软件设计等等。

网络工程所做的事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同样数字媒体技术也一样。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势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和表示这些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体等的统称为逻辑媒体,以及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

——数字媒体(即软件工程)

数字媒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会用到,比如数码相机拍的照片、摄像机拍的影像、音乐、图像、动画、用3D制作软件制作出来的动画角色等等。简单来讲,“数字媒体”一般就是指“多媒体”,是由数字技术支持的信息传输载体,其表现形式更复杂,更具视觉冲击力和互动特性。

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迅速,成为全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在某种程度上,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在信息服务、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及前沿信息技术研究和集成创新方面的实力和产业水平。例如:英国高度重视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数字媒体产业每年的产值占英国GDP的8%。美国权威统计机构的最新数据显示,数字媒体产业在美国已发展成重要的支柱产业,据了解,美国现在的数字媒体产业发展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不仅规模巨大,而且产业细化、全球扩张。

数字媒体技术学科方向要求学生掌握数字媒体中各类媒体的基本知识和行业知识。主要的课程有:C++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动画基础、计算机游戏基础、JAVA语言、数字逻辑、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基础等等。

四、教育管理者必须培养社会高需求尖端人才

未来几年,国内外高层次软件人才仍将供不应求。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大软件公司、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各大研究所、国防等重要部门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应用与研究工作。有数据表明,我国软件出口规模达到215亿元,软件从业人员达到72万人,在中国十大IT职场人气职位中,软件工程师位列第一位,软件工程人才的就业前景十分乐观。

五、结束语

新时代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教育管理者要有不断创新的教学管理模式,更要要有符合当代高校的创新理念,培养先进管理人才时,要不断加强实训和各种技能比赛。教育具有多元化,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只有不断地更新管理模式,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好优秀的员工和一流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王移芝,罗四维.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杨振山,龚沛曾.大学计算机基础(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张尧学等.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第3篇:计算机新媒体技术方向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094

现代科学的日新月异、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日益增多,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必须在较短的时间里学到较多的知识,即较短的时间里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所以,把多媒体技术引进到教学中,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加大信息量的传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笔者在讲授“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这一节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探索,教学过程大致如下:

首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建立起运动电荷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即洛仑兹力的作用的概念,并初步认识到洛仑兹力与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有关,但这还只是对宏观表象的认识,并没有认识到微观实质。在这一基础上,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显示动画课件并播放内容解说,使学生顺利地由宏观安培力过渡到微观领域的洛仑兹力,并领会到洛仑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与安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相同,都是运用左手定则判断。这时学生从计算机网络中调出巩固性练习,对着计算机练习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仑兹力的方向。掌握判断洛仑兹力的方向之后,接着再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向学生显示由安培力的大小到洛仑兹力大小的推导过程和播放其中的简单说明,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自己推导洛仑兹力公式,并让一个学生演板。从演板的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也很快掌握了洛仑兹力公式的推导方法。为了巩固学生对洛仑兹力公式的进一步理解,通过计算机向学生展示例题,学生很快学会了运用洛仑兹力公式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计算机网络给学生一组检测性练习,让学生自己在计算机上独立完成,笔者再通过提问和从计算机网络中的抽查来检查学生对本节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程度。

这节课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尝试。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兴趣的秘密何在》中写道:“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教师使学生对上课有兴趣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要使学生对上课的学习内容有兴趣则往往要困难些。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这一节中,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内容生动、形象逼真、声音动听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学习、掌握、运用洛仑兹力的知识。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发展学生能力和培养学生素质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单纯地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注意的是为学生升学深造打基础。存在着培养的学生考分不低,能力不强,素质不全面,即“高分低能”的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学生必须在课堂上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这节课中,学生动手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自学能力、由表及里的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得到发展。这节课从宏观安培力到微观洛仑兹力,从阴极射线管的实验现象到理论结论,以及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之中,以其本身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启发性感染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对学习洛仑兹力提出的问题产生好奇和疑义,对难题刻苦钻研,对解决问题后的自信无不表现出求知欲,好奇心,热爱真理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良好情感,表现出克服困难,自觉学习的坚强意志。使学生在学好洛仑兹力的同时,在认识、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学、探索物理规律的基本素质。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过程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口授,学生听讲。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学生只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调动学生的方式也很单一――提问式,这种教学方式有时很难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使学生以最简捷的方法获得科学知识。例如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这节课中,学生跟着多媒体动画课件,由安培力的宏观表现领会到洛仑兹力的微观实质,很快掌握了洛仑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和洛仑兹力大小的计算,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在课堂上,计算机将载有洛仑兹力的文本、音响、动画、图像等信息一起传输给学生,这些信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同时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个感官,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参与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对新知识学得快、掌握得快。

四、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这一节中,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光板书和画图就约占一节课三分之一的时间。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节省了大量的板书和画图时间,保持了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把节省的时间用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完成巩固性、检测性练习;用于教师当堂检查学生掌握这节课知识的情况,使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真正学到更多的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4篇:计算机新媒体技术方向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模块;教学体系;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05-0019-04

1引言

郑州大学软件技术学院是国家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之一,旨在培养大量就业能力强的高质量实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在培养模式上突出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术需要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的培养计划,并使师资、教材、实训基地建设等与之相适应[1]。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是郑州大学软件技术学院专业之一,也是国内新兴的专业。相较其他传统专业,没有很多现存的教学体系可供参考,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体系设置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究,并根据实践结果不断进行改进,形成一个“实践改进实践”的螺旋上升、创新的教学体系。

2 培养目标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产物[2]。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具备艺术设计理念;掌握各种媒体(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的处理和制作技术以及网页的艺术设计与制作;熟悉各类多媒体作品制作过程和行业标准与规范,能熟练使用各种工具进行设计和制作,具有较好创新意识及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向基层、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3 培养模式

总体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采用如图1所示的“基础+方向+素质”的培养模式,力图培养出“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应用上手快,团队合作棒”,并具有“零适应期”的优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人才。

图1总体培养模式

“基础”涉及到和专业相关的各个知识领域,知识面广,为专业进一步提高打好坚实的基础,该阶段主要是第一学年。“方向”是在学生充分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后,对本专业特点、自身的优缺点和今后就业方向有了明确认识和目标后,由学生自主选择,并集中精力主攻的方向,该阶段主要是第二学年。“素质”是为了提升大学生自身素养和就业能力而开设,它贯穿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跨计算机技术和艺术设计两大知识领域,必须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结合点,以实现用计算机技术的手段来表现设计艺术。在专业定位上,我们对其涉及的知识领域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河南和全国就业市场进行了调查研究,以及对学生的就业思想进行了普遍调查。根据一系列调查分析结果,我们从众多知识模块中选定了如图2所示的“平面制作”、“视频制作”、“网页制作”和“多媒体开发”作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四大知识模块。

四个知识模块涉及到多个知识单元,考虑到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是两年制专科,要在两年的时间内将四个模块熟练掌握,并参加大量的实训,以达到就业的“零距离”,存在很大困难。另外,不同学生对艺术设计理念和计算机技术的接受能力存在一定区别,在培养上必须有侧重点。因此我们对培养体系确定为“主辅模块相结合”的方法。

图2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知识模块

平面制作模块属于传统领域,就业市场平稳,该模块偏重于艺术设计,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审美观及较好的创意设计能力。毕业后,可在广告公司从事VI设计、装帧设计、招贴设计等工作。

视频制作模块是近年来比较新兴的模块,就业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力,它对艺术设计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但它要求掌握的前导知识较多,适合对计算机技术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学习。毕业后,可在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从事影视后期制作,在广告公司从事影视宣传产品的开发和制作等。

网页制作模块的就业市场比较稳定,它主要包含两大方面,前台页面设计,以及后台的动态编码技术。在页面设计部分和平面制作没有本质区别;在编码技术方面比较偏重计算机技术,适合对计算机技术比较熟悉的学生学习。毕业后可在各企事业单位、公司从事网页艺术设计及网站规划与建设等工作。

多媒体开发的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该模块是对多媒体素材的制备和合成,属于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比较平衡的模块,适合于所有学生学习。毕业后,可从事多媒体软件和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策划、设计和制作。

综合以上分析情况,平面制作模块明显偏重于艺术设计,仅适合于某一类学生的学习;视频制作需要的大量前导知识决定学生必须对计算机技术接受能力较强,也适合于某一类学生学习。而网页制作和多媒体开发则属于比较均衡的模块,适合所有学生的学习。在设置方向时,我们兼顾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四个模块的特点,并充分考虑就业前景,将视频制作和平面制作作为两个主选模块,由学生在第二学年自主选择。其他两个模块所有学生在其他两个模块所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兼顾,作为辅助模块。对主选模块要求每个学生对行业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并进行大量的实训,对辅助模块则只学习该领域主干知识,留有少量进阶知识点建议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学习。

知识模块以及主辅知识模块的选定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领域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的变化,知识模块也应该有所改进。我们每年都要对知识领域进行研究、对就业市场进行充分调查、综合分析学生的就业反馈,并对培养体系进行调整,以使其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和学生特点。综合前面的研究和分析,我们给出细化的总体培养模式,如图3所示。

图3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模式

4 教学计划

培养体系改革后,最重要的就是修订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制定必须以技能为主导,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4.1 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将课程划分为基础单元、方向单元、素质单元和建议学习单元四部分,如表1所示。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对课程单元有不同侧重点,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1课程单元表

表2课程学习时间分配表

4.2 教学方法

高职的教育是基于技能的教育,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黑板”,或缺乏互动的“课件演示”远远不能满足技能教育的要求。一般情况,专业课的教学应采用案例式教学,通过案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技能和行业知识。对实训分量比较重的课程,更是要采用多屏教室,每位同学一台电脑,可以从自己机器上获得教师的演示和解说。教师在讲解案例后,可随即要求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并进行辅导和答疑。这种方式教学,学生能及时得到练习并解决遇到的问题,可以很好地吸收所学知识。在课余,教师给学生布置“举一反三”的案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通过局域网内的作业系统提交给教师,由教师统一评改,给出批示和意见。在课程的最后阶段,还要给学生布置综合作业,由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

对于考核方式,可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灵活确定。实训量不大的基础课可以采用题库的形式,随机选择题目,真实反应学生掌握程度和教师授课情况。对于以技能为主的专业课,采用“平时作业分+大作品分”或者“平时作业分+大作品分+卷面分”的形式,从多个方面考查学生对行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动手能力。对于素质教育课,考试方式就相对更加灵活,可以通过调查写论文,分组比赛等多种形式进行。

4.3 实训教学

高职教育在本质上是“就业”教育,要以加快实训基地建设为突破口,立足于提高学生技能和动手能力,深化教育改革[3]。近两年,我院投入巨资用于教学、实验室和校内、外基地设施的建设,并与省内外多家单位进行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训硬件设施。

在实训方式上,注重内容的连续性和针对性,形成从初级到高级、从单一到综合的实训体系。在授课阶段,教学和实训有机组合,由任课教师为学生制定配合教学内容的实训。在暑假,组织学生到省内各单位进行为期两周的职场体验,使学生尽早了解职场,以便更好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实训阶段,利用半年时间进行毕业设计,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综合化,打造自己的职场“敲门砖”。

5 结束语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是我国新近兴起的专业之一,自2004年我院招生以来,本专业今年已有153名毕业生,学生制作的各种多媒体作品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好评,一次性就业率达80%以上,并有多名学生获得了河南省及郑州大学组织的竞赛奖项,初步验证了我们教学体系改革的成果。我们将继续研究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由岗位明确能力与技能需求,再推导出知识点与课程体系,并进一步确定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及实习、实训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明确自己将要就业的岗位,有目的地学习就业所需的各种能力和技能,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通知[Z]. 2003,12.

[2] 赵子江. 多媒体技术基础[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教育部,财政部.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推进职业教育若干工作的意见[Z]. 2004, 4. .cn.

第5篇:计算机新媒体技术方向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图形学 实践教学 应用型教育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基金项目】基于CDIO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卓越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2012jyxm35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52-02

1.引言

计算机图形学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专业课,它在虚拟现实、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E)、科学计算可视化、计算机动画、地理信息系统(GIS)、计算机游戏、、影视广告计算机仿真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该课程也是新一轮专业教学改革中计算机科学方向的16门主干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一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计算机图形学表示、生成、显示和处理图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另一方面理论性强、难度大,以计算机程序设计技术为基础,与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结合紧密,对数学、物理学的要求较高,如何教好、学好这门课程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挑战[1]。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个以计算机程序设计技术为主,艺术设计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涉及多种学科交叉的新兴专业。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依托文学院、美术学院,以游戏开发为主线,设置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探索培养复合型(面向应用的理论型)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新模式。为了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数字媒体技术人才,我国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竭力在人文艺术素质提高的同时,加强学生面向网络、新型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能力[2]。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推动下,在我校大学生的培养模式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是本着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总体原则设置的。计算机图形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该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一门课。因此,如何结合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围绕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上好这门课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本文围绕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计算机图形学的教学目标,探讨了几点计算机图形学的具体教学措施,应用于我校该专业的计算机图形学教学实践中,取得较好效果。

2.专业特点与课程教学目标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具备信息传播理论、数字媒体和设计管理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能从事数字媒体开发、音视频数字化、网页设计与网站维护、多媒体设计制作、数字媒体管理等工作。主干课程有:数字媒体技术概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学、通信工程、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网页设计与制作、流媒体技术、OpenGL编程与应用、游戏开发等。该专业以基础教育为根本,创新应用为提高,主要通过开设全面的专业基础课和应用提高型选修课来实现这一专业特点。

计算机图形学设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大二下学期讲授,将重点介绍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概念、方法与算法,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计算机图形学的历史、应用、发展和前沿;第二部分是二维图形处理技术,包括基本图元的生成、填充、裁剪、观察与变换以及反走样;第三部分是三维图形处理技术,包括三维图形的投影、表示、消隐和真实感显示;第四部分是曲线曲面,掌握经典的Bezier曲线/曲面、B样条曲线/曲面、NURBS曲线/曲面的概念及生成算法;第五部分是与人机交互相结合,介绍常规交互的基础上,了解最新的自然人机交互知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其发展方向及前沿成果,为今后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计算机图形处理,如虚拟现实、动漫设计、游戏开发等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具体教学措施

在计算机图形学的课程教学中,对枯燥难懂的理论,教师应力求讲解清楚,图文并茂,着重加强对学生上机实践的计划安排与现场指导,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措施,来激励和促进学生对计算机图形学的学习。

(1)“问题驱动式”教学

现代教育思想强调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首先发现问题,这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起点,所以“问题驱动式”教学是许多现代教育家所提倡、推崇的教学方法,“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正确使用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强化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都围绕问题而展开教学活动,激励学生自觉思考、主动探索,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专业教学中遵循这一自然规律,通过不断的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的课程学习,再通过课程实际算法的讲授,解决每个教学内容之初提出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培养了学生针对实际问题的计算思维。

例如,在三维图形处理技术部分内容的讲授之初,提出“真实感茶杯的绘制”问题,该问题以前面所学的二维图形处理技术为基础,涉及茶杯三维模型的建立、投影变换、消隐技术以及真实感显示等内容,围绕该简单易实现的实例来讲解该部分内容,将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提起学习兴趣,学生实现后又能增强自信心。

图1 学生实现的茶杯效果图

(2)真实题目的实践教学

充分利用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的实验资源,采用课间实验和集中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验安排,其中课间实验和相应课程同步进行,集中实验一般在相应课程结束后集中进行,以综合性、设计型为主,旨在锻炼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院的带领下,不断加强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的建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出切合学生知识水平的实际题目,结合课程知识进行实践教学。

另外,通过校内、校外实践环节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工程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中的工程训练,带领学生到相关企业、研究所和高校参观学习,使学生初步接触实际工程,从宏观上理解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架构和发展方向。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校级、省级、国家级各类学科竞赛,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工业设计、挑战杯和信息技术技能等大赛,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学校合作企业的需求参加业余科研活动。

例如,结合校企合作项目,在课程实践上设置三维游戏场景、角色设计、游戏综合创作等围绕游戏开发的综合性实践。应用图形学的基本图元生成算法、扫描线填充算法、种子填充算法、坐标变换等创建模型,并利用程序设计语言设计小型动画作品,如蝴蝶花间飞舞、茶叶沉降动画等。

图2 学生设计作品抓图

(3)培养兴趣的前沿技术介绍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因此应充分利用该专业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作兴趣,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给学生方法论、发散思维、多维思想等启迪,给学生开设本学科前沿知识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重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在应用中反思基本的原理和知识。

例如,最新的数字电影和视频展示、新颖的平面广告设计、先进的工业品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及建筑表现,Kinect在虚拟现实中的应用,交互感知技术发展,AR增强现实技术等。

4.结语

总之,计算机图形学作为一门基本的理论算法类课程,在教学中不能过多地强调理论问题,而应结合其在数字媒体技术中的应用来讲,明确计算机图形学的教学目的是与后面的游戏引擎相结合,在内容的取舍上侧重OpenGL的应用,结合实际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面向项目的案例教学模式,开展综合性实践教学,为优秀学生提供发展平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收集整理学生作品,作为课程实例进行展示和讲解,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以学生作品或课程素材形式放在课程网站上,为打造有专业特色的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服务,在原有教学基础上针对性地提高。

参考文献:

[1]杭后俊. 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图形学教学实践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12(17):76―79.

[2]叶福军,潘瑞芳,张帆. 复合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 新闻界,2009(4):126―127转125.

第6篇:计算机新媒体技术方向范文

【摘 要】计算机的应用为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素质。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其改革的主要思路是:以“加强实践,力求创新”为培养原则和最终目标,扬弃传统的学科式的教学模式,逐步建立“掌握基础,实践为主,重点突破,开拓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目标、计划、课程、模式、考核等诸方面均应“改版”。

【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专业 课程改革 探索

一、教学目标的改革

当前,计算机及其应用正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从就业市场看,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图形图像、计算机广告设计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十分看好。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目标可确定以下几个培养方向:

1.办公自动化:培养办公自动化管理和操作技术人员。

2.网页制作:设置以 Dreamweaver、Flash、JavaScript、Access为主的课程,培养能从事网页设计的人才。

3.计算机网络:以学习网络操作系统为主,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员。

4.多媒体技术:通过培养能从事计算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电视等多媒体制作。

5.平面图像处理:通过培养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的设计。

二、教学计划的改革

新的教学计划应以技能培养为主。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以培养“一技之长”为主导思想,求“专”而不求“广”,但一定要突出专业特色。

以三年制为例,在前两学年,每学期用 3~4周时间在机房进行某个发展方向的专门化训练,最后一个学期根据学生特长及爱好,分方向进行专长提高训练,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方向上有自己的特长。具体安排为:

第一学期,进行中英文打字的强化训练,使其打字速度达到每分钟 80字以上。

第二学期,进行办公软件 Office的加强提高,使其能适应各种办公自动化的需求。

第三学期,进行网页制作的重点突破,使其能设计满足用户要求的各种网页。

第四学期,用两周时间进行计算机平面图像设计,使其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的创意和设计。再用两周时间进行网络的安装和维护,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员,使其能掌握 Internet网的接入技术及局域网的安装和维护。最后用四周的时间,进行提高训练,最终使每个学生有一技之长。

三、课程的改革

随着社会对中职生尤其是计算机等专业的中职生的培养要求越来越讲求实用和应用,必须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应大胆开设《网页设计》、《PhotoShop》、《多媒体制作》、《Flash动画设计》、《电子商务》等面向市场、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实战型课程。这样学生毕业后可立即适应市场的需求。

四、教学模式的改革

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时代的发展,正在促使教育改革从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重于“教”,目的在于体现“教育应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需求”,体现“顺应市场、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

2.以实验室、视频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计算机课程具有操作性强、适于视频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特点。应采用以实验室、视频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

3.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提供交互式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师通过制作教学课件实现模拟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计算机硬件水平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的问题。其次,教学内容里用文字和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部分,用教学课件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来,既明了,又生动形象。其三,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以及进行讨论、交流的环境,可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其四,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4.以网络为教学系统的教学模式。应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虚拟教室、远程教学、分布式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作用。学生每修完一科,可在指定时间到网上参加考试,如果通过则取得相应的学分。

五、考核方法的改革

由于中职生的文化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在整体上处于弱势,按照现有的考核办法,必定会出现大面积不及格。这势必冲击整个教学计划的完成,进一步打击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之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很强,笔试考核方式无法反映学生的真正水平。因此,考核方法要进行重新设计。

1.采用学分制。学分制的实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学校指定的选修课范围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特长和兴趣进行选修。

2.允许部分课程不及格,各科学分可互相弥补,平均达到及格即可。

3.凡是与实践有关的课程,均以实践(如上机)考试作为评定成绩。

4.每学期的实训项目达到“良好”以上的成绩,则本学期的其它课程可以不及格。

5.最后一个学期的分方向发展的实训成绩若为优,则可以弥补前几个学期中某些笔试课程的不及格。

第7篇:计算机新媒体技术方向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多媒体技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而计算机技术更是走在科技发展的最前列。作为今后踏上工作岗位的人来说必须要掌握过硬的计算机技术,职业高中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大力发展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应该适应科技发展和时代的需要,也应该顺应学生发展的实际条件。应该说当今的中学生都非常喜欢计算机,都很喜欢学习计算机专业,这为计算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社会基础和生源条件。计算机教师也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能力。

计算机老师都应该明白,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其功能的多元化,现在社会上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业趋向广泛,视频图像处理、网络管理、广告制作等都是计算机专业很好的就业岗位。职业学校应该立足社会,在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学生实际为学生打造适合他自己的发展方向。计算机专业应该重点发展的学习内容应该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和网页制作技术等,这样可以更好地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的、合格的计算机人才。

现在我国正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职业学校来说更应该大力进行改革。目前职业学校的教学面临诸多的问题,特别是现在很多高校也开设了计算机专业,这对职业学校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所以,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也必须进行改革。我认为,可从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使之更加适合时代的发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计算机教师应该努力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

当今世界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教师应该努力学习,紧跟世界最新的计算机成果,并且能够结合自身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加以综合运用,让自己的计算机课堂紧跟时代,让学生也能够体验到科技的最新成果。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密切关注世界科技发展,让自己的计算机技术能够符合时代潮流。教师还应该努力向学生学习,因为当今的中学生接受能力强,他们能更快地接触到最新的计算机成果,教师应该做到教学相长。

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目标应该建立在为学生的技能发展为基础上

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我们的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我们的计算机课堂更应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实际操作,让学生顺应市场的需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起到引领、指导的作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很好地解答学生存在的疑惑,成为学生计算机技术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职业学校应该建立符合计算机教学的新的课堂模式

我们知道计算机不同于其他学科,这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操作性的课程,计算机教师不应该单纯地对学生讲解理论知识,更主要的是应该让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中进行实践操作,改变过去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以实验室和视频教学为主,这样可以使计算机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学校应该大力建设计算机室,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计算机实践操作,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如:利用Windows的各种教学软件,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种软件的功能,更好地为自己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计算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教室,直观地向学生展现知识,熟练掌握各种教学软件,合理利用教学视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

四、计算机教学应该以多媒体技术为主

现在我国的各级学校都大力进行多媒体技术的建设,因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教师制作教学课件,网络技术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计算机硬件不足带来的一些问题。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专业术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专业讲解,让学生更加具体地学习知识,可以让学生进行多种感觉器官的刺激,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兴趣。教师应该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把这一技术广泛地运用到计算机教学中,让多媒体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8篇:计算机新媒体技术方向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计算机基础课程 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是培养学生结合专业、提高创新学习与信息化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综合技能的重要环节,应侧重于使学生顺利地将所学知识向技能转化,强调和突出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学生职业素质以及信息化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明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知识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必须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力培养规律和素质形成规律,科学地形成富有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围绕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来设置课程。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要充分考虑人才需求的变化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应该以应用类为主线,如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网络维护技术、多媒体制作、三维动画、CAD等等。课程体系的制定,需要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增加认知实践、专业实践、科研实践等环节。目前的课程体系所涵括的课程多,课时相对分散,如何围绕培养市场紧缺人才的要求,按类别分配较多的课时和实训时间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课题,如果计算机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就会影响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构建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应从市场需求、质量观念着手,科学构建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改进教学模式。

1.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应该体现方向性和层次性

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必须随着经济发展,对专业课程设置做出相应调整,为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提供有效的服务。同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企业对人才实用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需求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研究社会需求,体现方向性和层次性,从而提高课程计划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可以将主干课程分为方向必修课和方向选修课,其中方向必修课主要是反映各专业方向核心能力的课程,方向选修课是为了适应就业岗位要求的变化设置的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人才市场需求情况来进行选修课程,多样性和灵活性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课程体系建设应充分考虑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所面临的新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特点,把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即计算机文化教学、计算机技术教学、计算机应用教学,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计算机教学课程体系。

2.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应该体现实践性和创新性

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专业实践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课程体系应该设置关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的实践内容。在课程实验中要大幅度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设置,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不仅要考虑专业发展的连续性,更应该考虑社会的需求与职业的需要,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置于中心位置上,要正确地选择教学内容,选取适当的知识点,比如,现阶段可以商榷在部分非计算机专业是否开设《汇编语言》、《数据结构》、《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等理论性强的课程的问题,是否开设诸如《办公自动化》《网页制作》《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以实践操作为主且为学生欢迎的技能课程。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既要考虑学生毕业后面向职业岗位的情况,更要考虑其未来持续发展的需要。

3.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应该体现学生能力培养的阶段性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要求分年级有所不同,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应该体现学生能力培养的阶段性。

(1)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所应达到的能力要求。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结构,正确配置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掌握文字和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能够熟练使用互联网;掌握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编写一般简单的应用程序;对计算机进行一般简单的维护。

(2)在学习的中级阶段所应达到的能力要求。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够判断、检测和排除计算机的常见硬件和软件故障;掌握较新操作系统的使用;能进行软件安装、配置、调试和使用。

(3)在学习的高级阶段所应达到的能力要求。具有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使用本专业的应用软件进行设计、制作和应用;掌握局域网组网技术,能进行网络的安装、调试、管理和维护。

课程体系建设目标主要是提高在校生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综合技能与创新再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具备职业岗位所必须的能力和素质,使教学改革的目标真正实现。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没有定型的模式,只有在注重培养学生掌握适应计算机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和求发展再学习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前提下,不断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优化,及时将计算机专业和计算机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融入到课程内容中,才能达到培养与市场需求同步,才能促进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计算机新媒体技术方向范文

关键词 计算机 发展历程 专业性 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在21世纪的今天计算机技术凭借其在信息社会中独特的基础地位吸引着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来为其进行相关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服务,尽管计算机技术仍然面临着许多有待克服的复杂棘手的技术难题,但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后发现最困难的并不是技术因素本身,而是面对新环境下信息、知识、系统规划、企业文化、技术、资源等组成的一系列新的挑战。

1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1946 年 2 月 15 日这一天在美国的宾尼法尼亚大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这台庞然大物共计由 1. 8 万个电子管构成,重达三十多吨,占地面积大约为两到三间教室那么大,其运算速度竟然能够达到每秒五千次。虽然当在当时来说计算机的体积和重量都相当庞大,而且运算成本也十分高,但是就其问世对开创一个新时代所作的贡献而言,它的花费也是值得的。这不仅标志了新式计算机时代的到来,而且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继这之后,人们开始对计算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于1956 年又推出了一种以晶体管为核心的二代电子计算机; 紧接着,以集成电路电子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代的电子计算机于 1959 年面世。在这之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整个计算机的生产成本逐步降低,计算机的硬件也开始由单一化向着硬件与软件固件组合的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在性能上也迅速提升,其种类也开始由单一的一体化不断分化出巨型、大型、中型、通用、小型和微型等多种类型的计算机。在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以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又逐步向着微型化和大型化的方向发展。进入本世纪以后,由于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大量研究,现代计算机已更加趋向于专业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其操作也更为简单、运算速度更快而且价格也更加便宜。在各个行业中计算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2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

2.1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专业性和智能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以半导体晶体管技术、微电子技术、复合材料技术以及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技术的重大突破,一方面,这促使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另一方面也使得计算机的专业性和智能性日益突显出来。例如,如今的计算机可以根据不同使用对象的需要进行各种更新和改装,甚至还可以为各种不同需要的用户量身定做专门的笔记本计算机或者台式计算机,计算机的这种能够根据不同应用领域进行多种功能分化的能力不仅体现了其本身的人性化的一面,同时也展现出了其自身的专业性的一面。

2.2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实用性

计算机就其实用性而言,首先应当提到的是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来实现对国内外信息进行快速、便捷和高质量的处理能力,并借此来达到对他们自身精神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目的。其次计算机在工业上的应用也不容小觑,尤其是无人工厂问世的当今,世纪计算机所扮演的角色已不可替代,它通过对自身的通信技术和程序编程的不断完善来完成工业生产中自动化、信息管理、集成制造以及辅助设计等功能。最后,在现代教育方面,随着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凸起,计算机对辅助老师完成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提高工作效率的影响力已越来越大。就整个多媒体网络教学而言不仅能够使教师的作用等到充分发挥,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有趣。

3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

概括地说,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在以下三个方向不断取得大的成果。其一是向“高”的方向不断发展。所谓计算机的“高”无非就是性能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说得具体点就是计算机的主频越来越高。其次便是朝“多”的方向发展,即在其空间上来添加一些新操作物或修改一些原来的设施使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这种多样化主要表现在计算机规模和工作的能力以及适用范围上来。最后就是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4小结

总的来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进化过程是整个社会试图将一些抽象“目标”功能化的产物:在整个功能化推进的过程中,这种理想化的最佳或者最优的理念的实现是十分曲折的,面对现实的技术活动中各种复杂的、相互牵制的因素的影响,人们会针对这些问题建构或提出多种各有所长的实践方案来,但是就总体上来说没有一种方案能够全面兼容各家设计之所长又能最大限度排除其带来的弊端的;因此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只能在这些方案中做出相对合理有效的折中选择,避免顾此失彼而折中兼容来达到计算机三个发展方向的突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曲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浅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8) .

[2] 樊玲玲.浅析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