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手术室护理优质服务的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0.050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及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人们对就医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服务由技术竞争转向服务竞争[1]。为了适应当前医疗服务的需求,必须开展优质服务,提高护理质量[2]。满足患者的需要,是21世纪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化护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发起“优质护理服务”号召,本科室也响应号召精神,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制定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强化护理人员优质服务意识,激发护理人员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和手术医生的协作精神。这不仅提高了医疗护理人员素质管理、技术管理、环境管理、文化管理及制度管理等,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观念和以整体护理为根本的护理服务质量,使围手术期患者享受到了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顺利地渡过手术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1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
通过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夯实基础护理,提高专科护理内涵,最终达到手术患者满意、员工满意、领导满意的“三满意”,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目标。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护理的服务品质,护理人员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为患者提供最佳的优质护理服务,关键要从群体形象着手,即树立精神饱满、表情亲切、态度和蔼、言语温柔、动作轻稳的护理形象。转变护理人员服务理念,倡导“五心”服务,做到“五个一”服务[3]。帮助患者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使护患关系融洽,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患者身心愉快,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 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2.1 术前访视,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信心 手术患者在承受身体痛苦和精神创伤的同时,其家属也承受着难以解脱的压力[4]。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满足其心理要求。手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要对择期手术患者做好术前访视。首先到患者科室阅读病历、了解患者病情、病史、一般情况、是否有感染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等。必要时查看相关资料,以便能更及时、准确地为患者提供术前指导。然后到病房患者床旁,面带微笑地做自我介绍,耐心、和蔼地与患者交谈,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温度、手术、手术方式、麻醉的目的和方法以及进入手术室前的准备工作。告知患者及家属该手术大致所需时间,并告知家属在等候区耐心等待并给予信息支持。告知其手术整个过程中有护士陪伴着并对其进行护理,耐心地讲解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讲解有关注意事项及术前禁忌,并根据不同手术方式、麻醉方法向患者做相应的介绍和相应的指导工作。把患者进入手术室的思想顾虑及恐惧感降低到最低限度。
2.2 术中安全护理,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进入手术室的患者大都较为紧张脆弱,手术室护士有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任何使患者感到刺激的因素,满足患者生理舒适需求[5]。因此,巡回护士应通过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尽可能为患者排忧解难,帮助患者解除思想顾虑。手术室温度维持在22~24 ℃,湿度维持在40%~60%,并根据患者需要适当增减盖被,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移动患者时要轻抬轻放。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要根据手术室安全核查表逐项核查患者,核对腕带,安慰患者,根据病情建立静脉通路。在麻醉前及消毒皮肤前,再次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即由手术医生或者麻醉医师主持,巡回护士共同参与,核对患者的腕带、病历,并大声读出患者的所有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患者的等各项内容,要听到回答“对”确认无误之后方可开始手术。要尽可能使患者在手术台上感到舒适,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士有责任让患者感到安全、舒适。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例如:无论是哪个年龄阶段的患者都希望自己的躯体不要过分暴露,责任心较强的护士处处都会学会换位思考,站在患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工作,不会让患者过度。护士在为任何患者做任何一项操作时都要做到嘴甜一点、心细一点、温柔一点、动作快一点、脑筋活一点、理由少一点、效率高一点。 手术结束时用盐水纱布擦净患者皮肤上的血迹及消毒液,为患者穿好衣裤并盖上棉被,同时面带微笑地告知患者“手术结束了,现在送您回病房,您感觉还好吧?”等等。无论做哪项工作都要为患者着想,使患者感觉到自己仍是整体的、社会的人。
2.3 术后随访,提高管理水平 患者家属最关注的是患者手术进展情况,患者家属对“ 术后康复指导知识”的需求最高,非常渴望获得更多的术后康复指导知识,以便自己能更好地参与到患者的术后康复工作中,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求[6]。认真总结术后追踪访问患者手术效果,了解配合手术的不足及优缺点、经验,是护理安全质量的基石,是优质服务的关键, 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
3 体会
手术室通过开展优质护理,在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改变了以往只忙于手术而忽略了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7]。提高了护士的全面素质,改善了护患关系,使围手术期患者享受到了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护理服务。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温馨护理”的护理理念。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提高了服务满意度,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使患者身心愉快,提高了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总之,手术室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就是根据医生、患者的要求,实实在在为医生及患者着想,为患者提供更加温馨、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亚林,李斌,王向东,等.医院文化建设[J].中国医院管理,2009,17(22):57.
[2] 陈谷霖,李才平.全程优质亲情护理实施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7):52.
[3] 桂慧华,骆秋芳.特需病房护理服务文化的应[J].护理学杂志,2007,7(22):62-63.
[4] 孙转莲.手术患者家属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5,19(2):303-304.
[5] 吴宝青.手术室舒适护理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杂志,2007,21(35):28-30.
[6] 吴多育.患者家属手术等候期的需求调查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8,10(20):35-36.
1.1研究对象
将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底内所有科室手术室的患者为对照组,男性患者380例,女性患者300例,手术例数为680例。将2013年6月至12月底内所有科室手术室的患者设为观察组,男性患者400例,女性患者320例,手术例数为7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的陈旧的护理工作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时间内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麻醉方式、手术种类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后半年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情况如下
1.2.1强化护理管理
增强优质护理理念,建全护理服务机制健全规章制度,优质服务需要制度管理,全面规范护理工作的所有细节,做到细节化护理。持久性的开展优质服务工作,将个别护理人员的自发行为变为全体护理人员应有的自觉行为。订制各项规章制度如《护理人员管理规定》、《护理管理手册》、《规范化服务流程》、《护理质量标准》等,严格要求护理人员,护理措施遵守规章制度,保证护理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质量标准是评价护理质控和质量的基础,对护理质量实施动态监测,完善护理质量的管理体系,在护理质量有所提高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护士之间相互监督,科室之间相关监控,并设护理部为总体控制,有效的监控护理服务理念。
1.2.2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做好手术室工作的基础
手术室是一个相对来说含量较高的高技术的科室,随着临床高学历专业技术性人才的逐渐增加,手术系统会出现大量精锐,高端的手术设备及技能得到推广和应用,也给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带来压力,使他们不得不面对广泛的知识结构。在知识化与信息化的当今,手术室护士必须多方面学习,加强专业知识能力,完善自己的技能水平,不断地更新新观念才能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需求。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所涉计的知识面非常的广泛,汇集了内外妇儿骨科等众多科室的相关知识及专业内容,包括解剖、心理、病理、生理、人文、伦理学甚至机械学、力学等全方面的知识。器械护士想正确的判断和掌握术者的手术需求和过程,就必须做到保证手术中各项设备器械的有效安全地使用,明确每一台手术的作用及目的及熟悉人体的解剖步骤,要具有较强的预见性来主动配合术者手术的操作,熟练掌握手术室内各种仪器的操作程序和工作原理。
1.2.3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是提高手术护理配合主动性的前提
只有手术室护士在有娴熟的操作技能作强大的后盾时,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服务才能做到主动到位。例如可以快速的在手术前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保证手术器械在手术过程中的正常使用,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有效地观察,娴熟地使用专业手术的器械,及时的摆好患者的正确手术,准确快捷地为术者传递手术器械等等。这些术前和术后的工作都体现了一个手术室护士的技术操作水平和专业素质。
1.2.4应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近年临床上越来越深入化的对心理方面进行讨论和研究,大多数是探讨因为患者而进行的。在现实中,护理人员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同样需要大家的关注。手术中配合的护理人员心理和精神状态会对手术进展与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同样会来自有社会,家庭等不同环境带来的负担和压力,在工作中应对紧张繁忙的手术,在生活中还要肩负着责任,工作环境的人际关系、晋升和竟争等多方面的压力,很容易产生精神压力出现心理和精神问题。
1.3考核标准
由科室服务小组进行调查考核优质护理服务;采用我院统一为应用护理部评价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l7.0进行统计。
2结果
将两组实施护理管理后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与手术室的护理质量调查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尤其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法》颁布实施后,人们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加上很多关于医院的负面报道,使得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在就医过程中,这就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业务、高尚的职业道德及优质服务,而且要学法、懂法、守法。手术室工作的涉及面广,由于其技术性、服务性、复杂性都很强,工作节奏快,患者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发生多,容易发生医疗纠纷[1]。面对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如何应用有效手段保护医务工作者的权益,实现安全医疗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2]因此手术室护士应该强化法律知识、规范服务行为,遵守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现将法律知识贯穿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去,从而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法律知识 手术室 安全管理
据有关资料统计,每所医院医疗纠纷都在成倍增长,医闹形势加剧,医疗护理纠纷这些令人烦恼的事情困扰着每一位医护人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实施举证责任倒置,进一步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医患、护患之间关系紧张,尤其在我们手术室这么一个特殊的工作场所,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至关重要。
1 手术室潜在的法律问题
1.1 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有被忽视和隐私权有被侵犯的潜在问题: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1条中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疑问,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尤其是在手术室紧急抢救患者生命时,往往无意间忽视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且缺乏良好的沟通,造成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不理解或误解。还有在工作中像妇产科手术患者,手术室护士由于治疗和手术的需要,常会了解某些患者的隐私,如生理缺陷、既往史、个人嗜好等,尤其是对器官切除的手术、未婚先孕的宫外孕等手术,有些护士往往忽视其患者的隐私保密性,无意间泄露患者的隐私,从而造成患者的仇恨从而引发法律纠纷。
1.2 手术护理文书记录有关的潜在法律问题: 术中护理记录直接反映护理工作的内容、步骤、质量与效果,并为医疗提供第一手资料。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规定:“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手术及麻醉记录单、护理记录等,医院不得拒绝”。病案资料作为医疗文书,手术护理记录已成为重要的原始资料,具有法律效力。《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如果医方丢失病例资料或涂改、伪造、销毁病例资料,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患者入室时皮肤有受压表现、褥疮等,而我们护士并没有认真交接致护士评估不准确,护士没有记录;如患者在手术结束回病房时转运单所填时间与实际时间不符等等这些潜在的问题,为发生医疗纠纷、护理安全埋下了隐患。
1.3 护士护理操作不规范、不娴熟,工作忽视细节。手术室经常遇到重症患者、甚至是交通事故中成批伤员紧急手术抢救,护理人员为抢救患者的生命争分夺秒,有的会忽视操作的规范性;有的不娴熟,速度慢,影响抢救时间,从而也为发生医疗纠纷埋下隐患。还有就是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我们护士态度生硬、冷淡,对患者的疑问解释含糊其辞,操作技术不熟练,为患者静脉留置针穿了好几针等,造成患者的不信任及反感。护理工作中的小小不当,都能引起患者的不满及投诉。在工作中忽视细节,造成遗漏,一旦发生事故则后患无穷[3]
1.4 手术中护士不按规程做事,术中越职:手术室护士的“团结协作精神”有时也会造就医疗事故的隐患。如术中麻醉医师外出请巡回护士帮忙看患者,外科医生请护士拉钩、剪线,甚至帮忙接电话等行为,虽然看起来不是大事,但如果此时出现事故,追究起责任来,拿手术室的监控摄像一调一看,护士也难脱关系。有时有些护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却让其他人员承担,巡回护士离岗聚集聊天等等也容易引起纠纷。因此,护士必须干自己的护理工作,护士只能干职责内的工作,不能越职。
1.5 与护理人员配置有关的潜在法律问题:在手术室一般手术情况下巡回护士是一对一,当急诊手术多、择期手术多的情况下,由于人员紧张的情况下有的护士还要同时巡回几台手术,这样可能就容易造成对病情观察的不及时,物品清点不清、管道脱落发现不及时、台上物品供应不到位等等,必将造成很大的不安全隐患。
1.6 术中执行医嘱存在的潜在法律问题:医嘱是护士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法律依据,依法具有法律效应。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可能因为医生的口误或护士的误听导致错误执行医嘱。在输血过程中未认真做好查对制度;由于误听,错打了贵重器材,造成病人的费用浪费等等,一点点的小漏洞、错误都可能成为日后侵权责任的隐患。给药差错是手术室最易出现的严重差错事故,一旦用错药或过量用药,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引起医疗事故的发生[4]。
2 对策
2.1 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强化护理行为中法律意识:定期计划反复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卫生规章制度,如《刑法》、《民法通则》,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逐条技术规范,严格执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熟读《护士管理办法》、《侵权责任法》,并让其作为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宝。定期将从报纸或身边关于手术室出现的医疗事故收集出来组织大家学习或展开讨论,做到吃别人一堑,长自己一智,防微杜渐。像在为病人行静脉穿刺置管时,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告知病人要静脉置管了,并向其解释手术室留置针为何要粗些、为何穿刺时要痛些,以解除由于操作时疼痛给患者带来的不理解;在为病人导尿时也要告知并注意遮盖患者的隐私部,不可过分、过早地暴露患者;如患者为乙肝患者或艾滋病患者不可在手术室到处泄露患者隐私。我们要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小心谨慎的、尽心尽责地为患者服务。一个月召开一次安全形势分析评估会,及时了解、掌握相关信息,分析护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不断找出新的安全隐患,识别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法律风险问题,明确防范措施,进行风险安全管理。
2.2 护士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慎独精神及优质的服务态度是每一位护士必不可少的。对于每一位患者,都是我们的客人、我们的上帝,我们都必须积极、主动、热情,要善于沟通,对患者要尽职尽责,服务周到,优质服务也是现在医院护理体制新形势,亲切的问候、热情的服务、细心的观察、真诚的抚摸,都将拉近护患之间关系,缓和护患之间的矛盾。手术抢救时,要做到准确及时、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快捷稳妥。对患者情感要表示支持和理解,互相信任,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病情又重衣服又脏又穷困的患者也不能表现出丝毫的蔑视和回避,加强手术室护士在危重患者的术前访谈。要做到亲切和蔼、举止端庄,给人以信任感,但同时一定要注意交流时的保护性语言,比如当患者或家属问到手术的危险性或手术所需的时间等问题时,不要拒绝回答,也不要把话说得太肯定,给自己留些空间。详细了解患者既往治疗资料,可对术中高危操作起到有效提示和防范。一句话,“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护理”是我们新形势下的服务宗旨,我们要尽可能做到令患者满意、令家属满意、令社会满意,让优质护理贯穿于我们整个手术中。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因其专科化的特殊原因,使之在护理方面与病区既有共性又有区别。传统的手术室护士工作方式仅仅是在手术间内配合手术,很少与手术患者接触。而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士不仅仅是一个手术配合者,而且还是手术患者的照顾者、咨询者、教育者和研究者[2]。
目前,在对住院患者实施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手术室护理工作大多数还采用功能制模式,与病房的优质服务存在脱节。因此,转变思维模式、探索适合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模式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要探索和实践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10年10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目前,在全院所有病房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手术室有护理人员15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5名,护士4名,每日平均实施手术12台左右,具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条件,并于2011年10月开展此项工作。
1.2 方法
1.2.1 建立健全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标准、岗位职责及流程 加强手术室护理科学管理,重新修订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岗位工作流程等,传统的手术室护理注重的是手术和手术配合,忽略手术患者的感受和需求,修订则体现以手术患者为中心,以安全、规范、方便、快捷为原则,同时兼顾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及患者家属感受和需求。
1.2.2 加强护理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加强护理培训,特点是分层次、多方式,内容包含护理理念、沟通技巧和专科技能培训等。制定并实施手术室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计划,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重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进行礼仪规范、沟通技巧、健康教育、服务流程和标准的培训与考核。
1.2.3 护士分层管理,体现能级对应 制定护士的分层管理,根据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等要素,核定护士能力级别,分配不同难度的手术,实行护士分层使用。建立专科组长负责制,专科组长负责本专业的疑难手术配合、业务指导、教学、科研、质量控制等工作。
1.2.4 合理配置护士人力,探索排班模式 护理部根据手术量、手术难度、手术床周转率等综合因素合理配置护士,实行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与动态使用,实行专业护士准入制,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之比≥3:1。护士长负责排班,护理人员按手术专业配合分组,每个组由主管护师担当负责人,其职责组织组内病例讨论、解决组内疑难问题、临时协调组内人员等。每台手术安排专门的巡回和器械护士,对每位手术患者实施责任制、包干式护理,每台手术的配合护士全面负责手术前、术后访视,术前准备和手术配合,连续工作中途不换人,责任全面落实。必要时组内人员相互协助,实现对手术患者护理的无缝隙衔接。而器械护士要全神贯注做好台上配合,保证手术顺利实施。
1.2.5 建立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护士的绩效考核以手术护理质量、手术数量、手术难度和患者满意度为重点,注重临床表现和工作业绩,将绩效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学习进修、奖励评优等挂钩。建立护士手术工作量统计表,护理质量考核结果登记表、满意度调查登记表,由手术医生、护士长、专业组长对护理工作进行考评,与护士当月的薪酬直接挂钩。
1.2.6 改善手术室护理服务
1.2.6.1 实施手术访视 根据手术访视的目的、意义,制作专科手术访视卡,制定规范化手术访视指导语,有针对性地实施心里疏导,利于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以适应手术的需要[3]。术前1 d,巡回护士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主要内容包括:护士自我介绍;全面了解病情(探视患者,与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做好沟通),对手术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手术前健康宣教及手术注意事项介绍;患者心理疏导;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解答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个体化手术护理计划。手术后第2~3天,巡回护士到病房了解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并做满意度调查。
1.2.6.2 患者交接方面 术前巡回护士到病房接手术患者,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要求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使用规范的文明用语,以标准的仪容、仪态接诊患者。
1.2.6.3 细节护理服务 巡回护士术中全程负责患者的护理,做好细节服务,满足患者需要,保证患者安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30 min调节好手术间的温度,刀口冲洗用温盐水,并制作肩颈部马甲为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的颈肩。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安抚,耐心解释、仔细回答患者家属的问题,做好健康宣教。
1.2.6.4 手术配合专业化 成立以科室为单位的专业组,设立专业组长和专科护士。根据手术医生的特殊要求购置专科器械,满足手术医生使用器械的个性化需求。熟悉掌握每位医生的手术习惯、操作特点及手套型号,手术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并根据专科特点进行相应专业细化,为各科医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使手术配合更加默契[6]。同时定期问卷调查了解医生的需求,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提高专科手术配合质量。
1.3 实施效果评价 比较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手术室质量、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和能力、手术患者和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手术室护士满意度。上述每类满意度调查表的每个项目分值为1~10分,每类调查表的总分为100分,最后计算平均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护士综合素质及手术患者、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1 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外科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手术量的不断增加都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及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护理质量上提出了更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7]。管理者建立健全护理工作规章制度、规范及标准,规范了护士行为,明确了工作方向,在实施优质护理过程中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工作流程,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同时,不断进行护理工作流程的改进,使工作环节衔接紧密,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3.2 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手术室护理人员规范化专科培训,使各级护理人员得到充分培养,是培养适应现代高素质手术室专科护理人员的有效途径[8]。针对手术室护理专业的特点,加强分层次、多方式护理培训,内容包含护理理念、沟通技巧和专科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了护士综合素质和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的综合素质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P<0.05),从而能够更好地为手术患者和医师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3.3 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提高手术患者和手术医师满意度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整体护理,会使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充满信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和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3.4 提高手术室护士满意度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加强了护士科学管理,保证临床护士配备,合理调配护理人力,加大护理培训力度,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保证护士福利待遇,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关心护士的身心健康,改善护士的工作条件。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得到了领导、患者、医师的认可和赞赏,提升了护士职业形象,体现了护士的职业价值,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自豪感,从而提高了护士的满意度[12]。因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晓伟.转变模式 求真务实 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深入发展——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第二次工作例会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2):5-8.
[2]刘卫华.现阶段手术室护理管理探索[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6(11):56-58.
[3]谢倩,杨敏,陈俐,等.我国医院手术室术前访视的现状及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809-811.
[4]周雪华,杨西宁.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320-6321.
[5]程宗燕,李福宣.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品牌的创建与实施[J].全科护理,2012,10(29):2757-2758.
[6]赵淑妹.手术室护理人员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3.
[7]刘卫华.现阶段手术室护理管理探索[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6(11):56.
[8]姜雪,陈素兰,陈丽媛,等.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策略[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5):415-416.
[9]杨小红,阮爱娟,桂赛银.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21-122.
[10]冯小平.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1,17(2):131-132.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239-01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1]为贯彻卫生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我院自2011年以来,在护理部的带领下,各护理单元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了积极参与这一活动,手术室秉承我院“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标准,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1.术前访视
1.1 术前评估
手术前一天下午,巡回护士先到病房查阅病历,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及术前准备情况,同时向手术医师了解术中所需的特殊物品等。根据病人的基本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制定术中相应的护理措施。
1.2 术前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
首先到病房进行自我介绍,告知其目的,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患者术前一般都非常紧张、害怕,有的甚至恐惧。护士要根据评估内容,了解病人对手术的认识及顾虑,善于分析每位手术患者的心理反应,针对不同职业、文化背景、心理素质以及对健康和疾病的不同认识对症下药,通过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个性化服务。其次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及术中的注意事项。通过健康宣教,让病人及家属对手术有所了解,增强患者的信心,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术前访视时,护士言语要表达清晰,态度要严谨认真,让病人真正依赖信任我们,同时要获得病人的真实信息,访视记录单正确填写,确保真实性,便于手术的顺利开展。
2.术中护理
2.1 营造舒适的手术氛围
手术间温度控制在22-26℃,湿度50-60%,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手术环境。手术当日,访视护士要在手术室门口迎接,给予亲切的问候,让患者感到有亲切感,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2.2 严格无菌操作,取合适的手术
患者入手术间后,注重与患者的沟通,进行每项操作前要征得同意后方可进行,各项操作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器械护士术前先要熟悉手术步骤,手术物品及器械要准备充足,术中严格查对制度,避免差错事故发生,确保手术安全。协助手术医师及麻醉师摆合适的手术,进行麻醉穿刺时,告知患者做好配合,提高穿刺成功率。手术中除按要求摆好手术还要保护患者,防止因为手术时间过长损伤患者局部,特别注意保护小儿及年老体弱患者。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告知手术医师及麻醉师。
2.3 术中有效的沟通
术中除优质的手术配合外,同时积极开展温馨的护理服务。手术室对病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环境,此时护士的一声亲切的问候,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能影响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对于术中清醒的病人,巡回护士要与患者做到有效的沟通。如站在患者的头部一侧,摸一下患者的额头,握住患者的手,询问有无不适感,告知手术的进展情况等,都会让患者满意甚至感动。同时术中所有手术人员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全身心投入到手术中,让患者相信我们重视她,使其有安全感。对术中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疼痛等不适要及时做好解释,嘱其深呼吸,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不适感。
3.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要一直守护在患者身旁,询问有无不适,告知手术非常成功,术后只要好好休息,积极配合治疗,很快就会康复。配合医师做好伤口的包扎,同时注意保暖。术毕与麻醉师一同将患者送出手术室,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告知术后如有不适请及时通知医师及病房护士。
4.术后访视
术后48-72小时到病房进行术后访视,询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有无疼痛感,了解伤口愈合情况。在做好术后访视的同时,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征求病人的意见或建议,针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改进手术室各项工作。
5.结果
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护理安全。两年来,无护理投诉及医疗纠纷的发生。增强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素质,促进了护患关系。
6.体会
6.1 患者在离开家属的陪伴下,特别依赖护士,相信护士,希望护士能及时陪伴在自己身旁,当需要护士时能随叫随到,有疑问时能主动讲解,做到有问必答。
6.2 服务意识得到了改善,能主动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帮助,如搀扶病人,帮助家属拿物品等。真正做到转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处处为患者着想,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对病人提出的要求尽力满足。提高服务质量,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2]
6.3 护士通过对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同时也加强了与手术医师及手术患者的沟通,提高了手术医师及手术病人对手术室的满意度,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
6.4 医疗护理质量得到了保障,护士通过与手术医师及患者各方面的沟通,全面掌握了患者的病情,在手术的准备方面,做得更加充分。同时对患者的心理状况也比较了解,发现问题也能及时采取措施,有效保障了手术的顺利开展,确保了护理安全。
6.5 护士能自觉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主动给予专业的健康指导,丰富了护理专业的内涵,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素养及综合能力,促进了护士自身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2010
[2] 王玲.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中的实践及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6):38-39
【关键词】 消毒供应室; 集中管理; 优质护理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门,主要负责向各临床门诊或科室提供无菌器械、设备、敷料等一切无菌物品[1]。通常,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各种院内感染的发生、发展,最终危害到患者或者医护人员自身,因此消毒供应室的服务质量及服务模式值得人们重点关注[2]。与此同时,国家卫生部门为了进一步提高医院护理服务的质量,倡导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本院为了响应此号召,特别在消毒供应室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改革,在改变供应室日常服务模式及集中管理的基础上,实施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效果良好,具体报告如下。
1 研究背景
本院属于三级甲等医院,消毒供应科室一共有21名工作人员。医院传统的器械消毒情况是,供应室主要负责管理医院各个临床科室所用的一次性无菌物品,以及负责其他循环利用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通常,各种可重复利用的器械一般由临床护理人员在使用后清理、清洗、打包,然后送到消毒供应室实施集中消毒、灭菌。长期下来,这种管理模式凸显出各种弊端,一方面表现在,器械清洗、打包、消毒是比较专业的工作,临床护士因为缺乏专业的训练,并且在整个清洗和打包过程中缺乏指导、监督,容易出现清洗不干净、打包不合格等问题,可能导致返工,浪费人力资源,更可能在临床使用时,导致感染发生;另一方面,临床护理人员分担了一部分器械清洗、整理工作,供应室的工作量和工作责任大大减轻,容易导致人员懈怠、管理松散等情况,长久以往,并不利于医院的整体管理。
2 医院消毒供应室进行集中管理的必要性
医院消毒供应室进行集中管理主要有如下几点作用:(1)消毒器械、器具由供应室集中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临床科室及人员的责任和压力;(2)供应室对全院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设备集中实施清理、清洗、灭菌、打包以及供应等管理,保障了器械的清洗、灭菌效果,进而保障病患及护理人员的使用安全性;(3)器械消毒质量的提高,是预防、控制医院院内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帮助临床缓解压力、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
3 消毒供应室在集中管理后所实施的优质护理措施
3.1 提高人员的思想意识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过程中,医院领导大胆改革创新,重视消毒供应科室的作用,带领人员学习各项医疗卫生标准及文件,加强临床护理服务的思想教育,增强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时也认识到供应室进行集中管理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消毒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完善科室的管理制度,工作中严格遵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以及考核评估标准》,努力转变服务观念,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的护理,为消毒供应室落实集中管理机制奠定思想基础。
3.2 深入临床,加强和各科室的联系 每隔一段时间就安排人员深入临床科室,以了解器械的临床应用状况,对科室反馈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归纳汇总,对硬伤性的问题以及反映较多的问题重点关注并尽快予以解决。遇到瓶颈问题时,及时向上级汇报或者全院大汇总提出,供大家探讨获得解决办法。如果与临床科室产生不同的工作见解,科室领导或者负责人之间要及时沟通,就问题达成解决方案。总而言之,供应室要秉持“全心全意服务于临床”的理念,将优质服务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
3.3 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 供应室要一改传统消毒管理的工作模式,在上述深入临床科室的过程中,向器械的使用人员了解器械、器具的名称、功能、结构、性状,了解包内器械物品的明细,包括使用时间、包装办法、回收时间等[3]。通过与临床的沟通、协商,在回收与供应两个环节尽量满足临床要求。在当前集中管理情况下,供应室的日常工作主要分为6个方面:(1)入到临床科室统一清理、回收器械,对各个专科的器械进行详细的登记,制定编号,便于管理;(2)对回收的物品、器械进行彻底的清洗、擦干等;(3)在清理、清洗过程中发现有破损的器械、器具,进行合理的销毁,以免再流入临床;(4)对器械、器具进行专业的消毒、护理和标记管理;(5)对消毒完毕的器械、器具做好储存、发放和记录;(6)负责各类消毒器械、物品的时间和质量检测,且负责各组的衔接及配合。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一旦发现器械包出现数目不吻合或者质量问题,立即停用,查找原因,及时解决问题。上述6个内容互为协调,环环紧扣,体现了集中管理的有效性。
3.4 合理排班 通常每天的上午11点与下午的5点左右的时间段,临床科室、手术室会产生许多使用过的器械物品,需要供应室消毒人员进行回收、清理、灭菌等,但是这两个时间段是供应室的歇班时间,人员力量不足,不能确保临床需求,因此,供应室调整了排班时间、轮班模式及工作时间,在原来两个正常班次的基础上增加2个班次,即10~13点与16~19点的班次,其他班次的工作时间也作出相应的调整。如此一来,大大满足临床科室的诊疗器械回收、清洗、灭菌的需求,使工作任务安排得当,加强了供应室的供应保障,实现优质服务的目标。
4 结果
本次本院在消毒供应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集中管理的基础上实施了优质护理服务的模式,结果医院门诊、病房、手术室等各个科室对于医院消毒管理的满意度显著升高。
5 讨论
目前,为了进一步提高医院消毒供应科的服务质量,减少护理纠纷及院内感染的发生,最大程度满足临床科室的需求,消毒供应室进行管理改革,改变以往的工作模式和理念,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由于消毒供应室与临床护理服务联系紧密,是一个具备专业性、服务性的医疗部门,在新形势的发展下,本院对诊疗器械的消毒实行集中管理,并实施优质的护理模式,其作用重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人员通过专业的专业培训上岗,其专业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优于其他科室的护理人员,集中管理后,更加突出了供应室护理人员的重要性,同时也令其工作责任感有所增强,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意识到供应室的工作应以临床科室为中心,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4]。(2)减轻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及压力,临床的护理质量获得保障。消毒供应室启动了集中管理的模式之后,促使全科室的工作人员都树立了坚持不懈为临床一线服务的意识,尽量协调各个组、各个部门的工作,提高配合的默契,将下到临床回收器械、清洗器械,以及其他操作,如检查、打包、登记、消毒、灭菌、下送等工作形成一条龙服务,减轻临床护理人员回收器械、清洁器械、送包、取包等工作量,使其挤出更多的时间服务患者,将优质服务落实到各个科室[5]。与此同时,供应室人员相对以往职能扩大,是改变传统低效工作模式的表现,也是加强人员管理的尝试,有助于对供应室的人员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高效的工作模式[6]。(3)能够大大降低医院出现院内感染的几率。这是因为消毒供应科的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器械消毒水平,操作规范,使污染器械、物品获得彻底的清洗、清洁、消毒、灭菌,较大程度消灭了污染源。此外,污染的器械从手术室获得临床科室直接送到消毒供应室,减少了周转步骤,在减少院内感染机会方面的效果也是显著的。(4)合理地排班及调整工作时间,能够进一步满足临床的需求,及时对污染物及器械进行专业的、统一的清理、清洗、消毒、储存等,提高器械物品的利用率,也能确保器械物品获得有效、快速的消毒处理,缩短了器械物品使用的周转周期[7]。尤其是在急危病、重症手术较多或者流行病的高峰期,供应室的统一管理,周转率加快,使器械物品资源共享的速度也加快,也保障了临床需求,提高临床使用的质量。本组选择了本院消毒供应科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在集中管理后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获得了较大成效,医院门诊、病房、手术室等各个科室对于医院消毒管理的满意度显著升高。这表明医院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的优质服务模式是比较先进的工作模式,获得大家的认可,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同时能够进一步强化、提升供应室工作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9-10]。集中管理模式能够将临床护理人员还给患者,使优质护理贯穿各个临床科室,一方面确保患者获得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另一方面还能确保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过程更加程序化、专业化,大大加长了器械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使用率,节约成本,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管理模式[11-12],此管理制度和服务模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石晓萍.细节管理融入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8):105-106.
[2]贺春莲,刘小芳,郑文,等.护理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中的重要性[J].吉林医学,2010,31(36):6855-6856.
[3]孔慧,孔平,陈付华,等.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与临床科室进行沟通的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2,4(10):657-658.
[4]邢继波.消毒供应中心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139-140.
[5]王姿英.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J].健康必读:下半月,2011,12(10):104.
[6]骆金萍.医院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应重视的几个环节[C].2008年全国医院感染控制、消毒管理(屯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108-109.
[7]丘秋香.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后在优质护理中的保障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386-387.
[8]鲁林艳.优质护理服务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5(10):125.
[9]廖根娣.消毒供应室为临床服务的方法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1,8(5):98-99.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S310.2-200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2-6.
[11]焦丽玲,张爱荣.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4(23):5625.
1.1环境管理
①层流手术室内设三区四通道,三区为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四通道为工作人员通道、病员通道、洁物通道、污物通道,整个环境布置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原则。根据工作流程,无菌洁净通道(内走廊)是医护人员、患者、洁净物品的供应流线;非洁净处置通道(外走廊)是指术后手术器械,污染布类及敷料的污物流线。为保证手术洁净程度及流程的需要,分别划分无菌、一般、感染手术间。无菌手术间设在最内侧,根据要求安排相应的手术;一般手术间安排有普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及腔镜手术等;感染手术间可以对空调层流进行正负压切换,设在靠污物通道,有侧门、有缓冲部、有独立洗手间,便于消毒隔离,我们把急诊手术视为感染手术,尽量安排在感染手术间完成。②层流手术间有温湿度调控要求,每日晨由夜班护士负责术前30min开启洁净手术部及洁净辅助用房空调层流系统,并对温湿度、时间进行调拭。温度保持20~25℃,相对湿度保持40%~60%。次日的择期手术由夜班护士提前把与手术相关的布类、器械、敷料放进对应的手术间内,避免当日手术时在手术间燥动过大。③洁净手术部的所有清洁工作必须采用湿式打扫,每日晨清洁工对整个手术间吊塔、无影灯、治疗车、手术床等进行清水擦拭1遍。每台手术结束后,在层流净化系统开启的情况下收拾好污染用物,并按要求放在指定的位置,先用含氯消毒制剂擦拭一遍,再用清水擦拭一遍。特殊感染手术按感染手术流程处理。④为了避免手术间与手术间的交叉感染以及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通向手术室内走廊门与外走廊门在手术过程中应保持关闭,尽量减少人员的出入。手术结束后,手术人员脱下的手术衣、手套、口罩、帽子应当放入指定位置后方可离开手术室。⑤根据洁净手术部环境监测要求[2],每周要求清洁工对所有手术间、内走廊、外走廊、辅助用房等彻底打扫1次,对回风口进行擦拭1次,每月设备科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高效过滤器进行1次擦拭。对初、中效过滤器每6个月更换1次,高效过滤器1~2年更换1次,以保持尘埃过滤效果,手术室洁净度的要求。每月按要求对相应手术间、物体表面、手术人员的手及辅助用房进行细菌培养,并把培养结果及时上报备案。
1.2标识管理
①介绍性标识:对科室人员进行介绍性说明,并对科室开展先进医疗技术及科室文化建设进行全方位介绍。②引导性标识:根据层流手术室区域划分为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均用蓝色标识清楚。③提示性标识:对男更衣室、女更衣室、百级手术间、普通手术间、感染手术间、无菌存放间、一次性物品存放间均用蓝色标识清楚,工作人员可通过清楚标识得知手术间及所需物品的具置。④禁止性标识:手术室是精密仪器存放的重要场所,易燃、易爆物品多,并且手术楼层区域环境具有特殊性,对外开放的通道比病房通道少,虽然我们是无烟医院,但也必须作好重要场所的醒目性标识。⑤温馨标识:如在公共厕所门前贴上“小心路滑”温馨标识等温馨标识。
2层流手术室精细化管理的优点
1 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无菌是手术操作的第一要求,参加手术人员都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无菌原则,手术室做好术前物品准备,术中配合和监督以及术后物品处理工作。加强无菌物品管理专人负责,无菌物品的打包、消毒,做到包包监测,确保灭菌合格率100%,定期检查和制定有效预防感染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防止切口感染及交叉感染的发生,实施特殊感染手术时,严格按特殊感染手术术后处理。
2 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
提到手术,每个患者都会紧张,恐惧和不安,如果我们服务态度恶劣,更会加重患者这种不安心理,所以我们要做到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服务模式。与患者交流时,要充分取得患者的信任,用简洁、清晰、平缓、柔和的语气进行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焦虑。要求做到“四心”:即爱心、耐心、细心、诚心。术前对每一位患者进行访视,介绍手术室环境和手术情况,使患者在术前得到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层次的护理。术前访视要善于观察患者的言谈举止、面部表情、姿势等,以了解患者的感受,最终达到消除患者术前紧张和恐惧心理的目的,从而有利于手术的开展。
3 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保证年事故发生率为零
制定严格的手术室规章制度,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熟练掌握各种化学消毒液的配制方法,严格掌握其浓度及浸泡时间,定期测试浓度。敷料包、器械包大小规格符合要求,有灭菌指示剂,标明名称、责任人和日期。
高压蒸汽灭菌器定时监测,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保证灭菌质量。定期对各种消毒灭菌结果监测,并记录。手术间按要求定期清洁消毒,定期监测,并记录。定期查找护理隐患并进行分析反馈,使各项工作程序化、规范化。通过统计手术台次、满意度调查、有无差错疏忽及投诉、检查卫生区等指标,完善和促进护理工作,不断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4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手术室护士只有具备了高尚的职业道德,对病人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才能在全程护理工作中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思想认识的提升、职业道德的建设、形式多样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每天认真总结工作质量,及时查找不足之处,平时多多沟通,晨会经常交流,大家互相监督,时刻树立爱岗敬业的信念,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才能把更好的服务奉献给患者。
5 做好急救药械的管理工作,保证急救药械完好率
100% 急救车应按标准备好急救药品。应定时检查补充急救药品及各种物品等。专人负责保管,使用后须在登记本上签名,失效药品要及时更换。每班交接时认真核对,做到完好备用。加强护理人员急救知识、抢救工作程序、抢救药品、抢救仪器的使用等内容的培训,达到人人熟练掌握和应用。接到急救病人通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开始手术抢救,并且能敏捷、灵活、熟练地配合抢救工作。
6 加强护理文书的书写管理
做到客观、及时、完整;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 术前要核对患者姓名,年龄,诊断及手术方式,术毕对所用器械、敷料的数量进行认真清点、核对,由巡回护士对具体情况进行记录,要求填写具体核对数目。术毕后要如实记录手术患者基本生命体征,有无气管插管、留置引流管和带回的液体名称和量,以及出室时间、去向等。
1 妇产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1.1护理工作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不更新 在妇产科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没有健全的护理工作制度,无法对护理工作进行完善,护理人员无完善流程可依,容易造成护理差错。
1.2护理人员工作风险意识不强 很多护理人员并没有很强的风险意识,护理工作不认真,对产妇和婴儿观察不够仔细,很容易使产妇和婴儿造成伤害;人员管理不到位实习学生控制不严、参观人员过多、一个护士巡回多台手术;服务态度生硬、沟通不到位;消毒隔离执行不严等等, 都会引起妇产科手术室出现安全隐患,造成护患纠纷。
1.3护理人员操作不慎 安置不当造成意外伤害,手术室患者常处于全身或半身麻醉状态,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减弱,无法感知各种压力,若护理不当极易造成损伤[2];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损;手术床单不平整或不保持患者皮肤干燥易导致褥疮发生。
1.4护理人员未按制度执行 手术部位术前无标识;无腕带身份识别;转运交接时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发生差错;手术器械核对和管理不规范导致器械敷料等残留体内;病理标本遗失或混淆;用药有误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标识不清导致误用;不认真履职交接班不认真或术中不坚守岗位,对手术患者的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出现病情突变时不能及时到位抢救。
1.5护理人员未按规范操作执行 术前手术器械未准备齐全,术中再次准备造成延误手术时间;设备仪器性能未掌握、术前未认真检查、术中操作使用不当,增加手术风险;接送患者车固定不稳未使用护栏导致患者滑落,造成意外;一次性电刀使用不当造成皮肤灼伤;手术患者护送不当,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患者坠床;术后患者X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给日后医疗纠纷埋下了一根导火线。
1.6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不足 很多在妇产科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不高,对待新技术、新的医疗仪器并不能完全地掌握和控制,很容易造成护理人员在工作上操作错误,出现医疗仪器毁损、延误妇产科手术等不良现象[3]。
2 妇产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
2.1建立健全相关护理制度 手术室是手术和急危重症抢救基地,也是集多个学科、多个专业人员于同一平面工作的复杂场所[4]。应建立健全护理工作制度,在制度修正的过程中要多听取护理人员的意见,要把护理制度落到实处,切实完善护理工作的流程。使护理工作更加具制度化和规范化,让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严格按照规则制度办事,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2.2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认真仔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婴儿和孕妇的安全;在妇产科手术室里容易感染性各种病毒,这些病毒能够威胁到孕产妇及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为此,护理人员要提高对感染病毒的预防意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预防和控制疾病工作,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保障手术室的低感染率。
3 易疏漏环节的防范对策
3.1合理安置、约束带固定规范 正确舒适的是暴露手术野及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合理安置手术是手术室护士的基本操作。为全麻插管俯卧位患者翻身、头颈、胸腰部及下肢与脊柱同步移动,保持功能位,避免脊髓损伤,摆放截石位时以小腿腓肠肌承重,避免神经损伤。固定膝部,不可缠绕膝部,以免腓总神经损伤。经常观察受压部位及约束带的松紧度和位置,防止发生褥疮。
3.2严格执行手术查对制度 手术部位确定核查、手术患者信息要做到三方核对(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护士)并签字。 手术当日,有巡回护士和病房护士认真交接。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科别、床号、住院号、手腕带、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左右)、手术所用药品等双方核对无误后,由巡回护士将手术患者接入手术室。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由巡回护士、洗手护士与麻醉师再次核对以上信息,并认真记录。手术开始前,有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无误后手术开始;严格执行器械敷料清点查对制度(手术前、关腹前、关腹后、缝合皮肤前)并正确认真仔细填术护理记录单。
3.3加强手术病理标本管理 一般的病理标本应由洗手护士妥善保留,术中取下任何组织不可自行处理或弄丢弄错,病理标本应专人管理。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各项标本管理措施,并按标准要求实施,注重环节和细节管理 ,提高标本管理质量,才能有效地保证手术标本安全,确保每一份病理标本安全送检。
3.4加强仪器设备、手术器械的管理 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及器械的使用和保养,护士长经常组织学习和加强管理。新引进的仪器设备,在使用前请专业人员讲课和实际操作,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了解仪器设备性能掌握使用方法和操作,确保配合手术时有条不紊,得心应手。洗手护士上台前应将手术所需器械、物品准备齐全,保证器械性能良好,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应正确使用电刀防止触电、灼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3.5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 院方要加强对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培训,把先进的护理知识和技术传授给护理人员,组织护理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学习业务技术,定期进行技术考核,开展护理科研工作和技术革新,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每月召开一次护理安全讨论会,把平时工作中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环节进行分析讨论,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增加安全防范意识[5]。
3.6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实际上是一种集策划、护理、工作时间、绩效、评价、学习、教育以及文化为一体的新型护理模式。做好优质的术前访视,通过访视,分别从不同的专科角度对患者进行评估,解决患者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做好优质的术中服务,使患者有温暖亲切的感觉、产生安全感,从而缓解紧张的情绪,使其以良好的心境配合手术。
4 结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内容有了更广的范畴,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安全问题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确保护理安全,有效减少医患纠纷,是医疗护理的基础,因此,作为护理工作者,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约束自己,正确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使潜在的护理风险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把各种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杨美芳.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6):106-107.
[2]陈楚琴,李爱军,吴丹燕.手术室安全护理中的预见性问题与防范措施[J].护理研究,2005,19(1):173.
[3]张超群.手术室护理安全防护及控制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5,06:28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