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对策
一、目前《管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管理学》教材内容陈旧。《管理学》是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受用面较大。目前市面上《管理学》教材颇多,但教材内容大同小异,相似度较高。所以,《管理学》教材内容的陈旧影响到了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它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管理学》教学还是偏向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存在空白。虽然有的高校已经意识到了《管理学》的实践性,安排了实践教学,但实践教学的课时量很少,或者在执行时实践课时也用来理论教学。所以《管理学》教学还是就理论教理论,并没有达到它实践性的目的。
(三)教学形式单一。传统的教学形式主要是以课堂上教师讲授为主,《管理学》教学亦是如此。目前,《管理学》的教学形式还是以教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在底下认真听讲做笔记为主。这种形式仅仅让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有所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并没有被培养,更没有提高。另外,枯燥的理论知识也让学生对学习《管理学》失去了兴趣和积极性。
(四)考核形式单一。对一门课程的考核,通常都采用的是笔试的形式进行的,《管理学》的考核形式也是如此。每学期期末通过考试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管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学生为了能通过考试,针对其所作的笔记和课堂中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熟记,有的不能理解的就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这样最终学生通过了考试,但对《管理学》的知识没有真正的理解,而且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也没有被培养起来,偏离了学习管理学的目的。
二、提升《管理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选择新版《管理学》教材。教材是学习一门课程的基础。目前市场上《管理学》的教材较多,但知识较为陈旧,影响了学习的效果。所以,在选择教材时,针对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材。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校可以组织教师编写教材。这样教师对教材就会有深入理解,教材的内容也会有针对性,适应性。
(二)增加《管理学》实践教学。《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理论知识的教学是基础,其目的是要让学生有管理的思想并有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也是《管理学》课程性质的要求。所以在《管理学》的教学中,应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量,多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提升学生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
(三)丰富教学形式。丰富的教学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管理学》本身的理论知识内容较多,但其教学和学习的目的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这些特点对《管理学》的教学形式提出了多样的要求。现实中,《管理学》的教学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最终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主导,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主观性,提升学习效果。在新技术下,教学手段也多样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新鲜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主要是通过考试进行的,这是由传统的教学理念形成的。目前,从对人才的要求上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另外,《管理学》本身的课程特点,也对学生的考核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为了提高《管理学》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考核应该打破传统单一的考试的形式,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解决办法。最终还可以通过小论文的形式阐述自己的观点,形成文字成果。这样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字叙述能力,多方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管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旨在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管理实践能力。在目前的教学生,《管理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了学习的效果,也影响到了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因此,针对《管理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寻找解决的办法,提升《管理学》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提升学生的管理素养和管理实践能力,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梅 单位: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一、旅游管理的概念
旅游管理是指为发展旅游事业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活动。旅游管理活动,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方面的内容,它贯彻于旅行游览管理事业的全过程之中,从旅游管理的过程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确立旅游管理目标的活动,建立旅游事业信息系统的活动,进行旅游事业开展预测和决策的活动,制定旅行游览事业发展计划的活动,以及对旅游事业发展的监督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内容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物质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财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科学技术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业务经营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活动等。旅游资源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风景名胜管理,旅游文物管理,旅游建设成就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交通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路管理,旅游宾馆、饭店、餐厅、游乐场所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导游服务、司机服务、引导购物服务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方法手段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用行政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经济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法律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思想政治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科学技术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等等。
二、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是由那些出于和平目的、不是为了定居与就业的人,离开其常住地外出旅行与逗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旅游资源、旅游者与旅游业是旅游活动产生与发展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所以,广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应包括对这三者的管理。由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激励、活动导向及其在旅途中的组织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影响与制约,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主要也由当地的旅游企事业单位负责。因此,狭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主要指的是对旅游业的管理。>
三、旅游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旅游管理学究竟是一门科学,还是一种学科?或者只不过是管理学底下的一个研究领域?学术界曾为此争论不休。一门科学,它必须要有明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一整套从实践、大量的研究成果中总结出来、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原理。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尽管与其他科学或学科的研究对象有明显的不同,但考察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成果,人们所沿用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是其他一些科学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管理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其完整、独立、清晰的理论体系架构也尚未建立起来。如果把它定位为管理学或是其属下某个分支的一个研究领域,又明显地让人感到忽视了它的特殊性,低估了它在现代管理科学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事实上,如果人们认真思考一下它的学科原理基本命题,回顾旅游管理研究所走过的漫长历程,就容易明白,旅游管理学的根基在管理科学中,管理学的理论与基本原理对旅游管理实践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旅游管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与其他部门、行业的研究或者说管理对象相比,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旅游活动的异地性: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总与旅游者的外出旅行与逗留分不开;接待同一对象通常必须由不同地方的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共同协作来完成。(二)旅游产品的
文化性:旅游产品表现为直接的或间接的、物化在旅游消费品上、有针对性的旅游服务。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旅游产品它都必须蕴涵着较强的文化性,这是因为旅游者在要求旅途中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他们的精神需要也需要得到满足。(三)旅游消费的综合性:旅游者的消费需求通常是综合性的,虽然他们绝大多数都有比较单一的旅游动机,但在旅途中的食、住、行、游、娱、购六个方面的消费一般都会有。而且,近年来旅游消费需求还在向其他服务领域内延伸。(四)旅游服务的社会性:旅游服务离不开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接触,供需双方的沟通与情感、思想交流,不仅有可能影响到彼此原有的意识倾向与价值观念,而且还可能从中缔造出一种新的公共或人际关系。(五)旅游经济活动的普遍性:在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发展旅游业,首先是为了创汇、创收。旅游业在许多国家里已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甚至支柱产业。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以就业人数比例、所创造的利税等社会经济指标来衡量,旅游业已超过汽车、石油和化工等行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六)旅游资源的二重性:凡是能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既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代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有些在空间上是不可以移动的,而且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修复,如名胜古迹;另有一些则是可以移动的,而且是可以不断地充实与更新的,如体育赛事、文娱节目表演、节日喜庆活动等等。 四、旅游管理学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职管理学教学;问题分析
1引言
案例教学是我国高职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基本方法之一,主要指的是老师在教学的总目标和总要求的指导下,对授课的基本内容进行组织和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生情景的完全代入,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和解决。通过研究问题的产生与应对的措施,可以帮助学生对学习到的基本知识加强运用,进一步转化为社会所需要的实践知识和经验。案例教学简单来说也就是对教学情境和环境的模仿,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教学,该方法在实践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可以将问题进行基础的转化,形成直观的视觉冲击效果,以此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但是现阶段该方法在我国高职管理教学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具体如下。
2案例教学在高职管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高职管理教育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发展的特点和状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满足时代和社会提出的各种要求,高职管理教学就必须要加强案例教学的使用效率,通过情景营造的方式实现相关环境氛围的创设,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热情,总的来说在教学实践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为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培高养素质人才
所有学校进行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才的培养,这也是我国政府进行教育设施完善和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案例教学法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高职管理教学的需求,总的来说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方向。同时,案例教学法也可以实现复合人才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并创造出一种具体的情景,帮助学生调动起自身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实现问题的合理解决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2.2推动形成高效和谐的学习环境
案例教学的实践应用可以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和老师进行基本的沟通与交流,也就是所谓的互动探究学习。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自主的提出疑问,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问题进一步的探讨解决。同时,该环境氛围的营造还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和彼此的协作精神,促进整体学习效率和水平的提高。
2.3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和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更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往的教学模式单纯追求老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属于被动的学习过程,呈现出单向的基本特点。但是案例教学的出现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抽象到具象的基本转化,也就是所谓的实践和活动,在高职的管理教学中主要体现在具体企业氛围和企业环境的创设,这些具体案例的呈现,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防止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进一步促进学生自身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激发
3现阶段我国高职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3.1高职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现状
案例教学现阶段已经成为通过高职管理教学的基本教学方法之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在实践中存在若干的影响因素,总体呈现出波动的基本态势,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如下:
3.2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较大
随着我国教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虽然说相关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互联网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素质和水平的下降,难以满足案例教学实施所需要的客观条件,并在实践中导致了学生缺乏一定的自信。管理教学呈现出抽象的特点,很多学生缺乏必备的认识和基础,导致出现积极性不高的情况。(1)案例选择呈现出复杂性的特点。现阶段在高职管理中得到应用的案例大多都是来源于基层单位,具有复杂的基本背景,总体来说呈现出综合性的基本特征。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在实践中缺乏一定的可行性,难以满足课程基础教学的需要,进一步也导致学习目标和方向的不明确。除此之外,由于学生的实践经验不足,只掌握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导致学生整体在案例分析能力上存在缺陷,基础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另外,我国现阶段的教学案例大多是选自报刊等书籍,虽然说具有一定的新奇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难以实现深层学习的目的。(2)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水平也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案例教学法可以发挥其作用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就是老师必须要具备基础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简单来说就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素养和水平。虽然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很多老师都拥有较高的学历,主要是硕士毕业生为主,但是其中存在部分老师并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导致研究和教学难以深入实际。(3)基础设施难以满足案例教学的基本需求。案例教学的实施一定要配合基础设施和相关的设备。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该方面是缺失的,教室、基本材料、信息、高素质的教师人才和课件等,这些方面的缺失都会给教学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4高职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首先教师在进行授课之前需要对学生提出基础的准备要求,包括案例管理所需要的基本常识,并对该案例发生的基本背景有着清楚准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案例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多种方案的提出和思维的开发。(2)提升教师团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水平。案例教学从根本上来说体现出实践性的基本特点,其中包括着丰富烦人技巧以及充满时效性的各种方法,这也正对老师的素质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只有在平常的实践中多加积累,才有可能对一个案例进行科学的分析,传授给学生必要的技能。(3)实现案例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进行案例选择的是时候一定要注意重视案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中包括真实原则、典型原则和启发原则。除此之外还要求老师做到合理分析,注意对学生的启发性教学,但是与此同时也一定不能偏离教学的主线和轨道,从案例的总系统出发做出选择和决定。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基础的引导作用,并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组织。(4)对教学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案例教学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其基本特征导致案例教学具有其他方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理论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到基础的指导作用,就必须要与其他方式结合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另外,高低年级具有不同的教学需求,在实际比例分配的时候要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5)实现多种教学工具的应用。教学工具的应用尤其是多媒体工具的使用,可以实现学生信息面的扩大,也越来越成为现代教学的必备工具之一。这些工具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基础知识,并进一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实现最终的学习目标。
5结语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在高职管理教学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在获取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但是现阶段我国在该教学方法的使用上仍然存在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实现教师素质水平的整体提高,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教学设备,选择合适的案例,才有可能发挥案例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促进高职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亮.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及利弊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9(21).
[2]陈黎琴,赵恒海.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及实施[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6(1).
[3]肖冬平.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管理学教学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09(33).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教学模式;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51-03
《管理学原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入门课程,它并不是研究具体专门的管理实践活动,而是系统地研究其共同遵循的基本原理、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原理》课程在我国推广与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启蒙引入阶段、迅速发展阶段、巩固提升阶段。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教师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与总结,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同时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教学成效。但是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人才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在《管理学原理》的教学过程中,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这些问题,国内学者已做了很多研究,总结了一些改进的方法,但是似乎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因此,本文将对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主要问题,进一步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一、《管理学原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适用性不强。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所使用的管理类教材大致有四类:第一类是从国外引进或翻译的教材,比如哈罗德・孔茨等人所著的《管理学》;第二类是国内学者根据西方的管理学而编写的教材,如周三多等人编写的《管理学》、《管理学原理》;第三类是国内学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或科研见解而编著的。第四类是各个院校根据自身学校特色、教学建设项目等而自编的教材。从这些教材来看,第一类教材与我国国情相差较远,并且缺乏生动实际的本土案例,适用性较差;第二类教材是国内学者在消化吸收西方学者所著的《管理学》的基础上不断编写的,比较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体系的完整性,而对前沿性和实践性的知识关注度不高;第三类是各学者在自己的教学或科研方面对管理产生不同的见解,虽然注重规范的学术传承,突显自己的特色,但结构体系基本类似。第四类教材雷同较多,对管理学原理研究不太深入,使用范围较为狭窄。总而言之,当前管理类的教材良莠不齐,学习效果欠佳。
2.教学目标不明确。《管理学原理》是一门专业必修课,很多高校一般都在大一开设这门课程。它的作用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管理的基本内容,很多知识点到为止,操作性与针对性都不强,给学生的感觉就是内容空洞,不能获得立竿见影的专业技能。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看不到其重要的实际作用,从而会带来学习上的懈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会出现教师难讲、学生难理解的现象。这一切归根到底还是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所造成的。在《管理学原理》教学过程中,现在大多数教师还是倾向于将书本上的相关概念、基本原理、结论的学习放在重要地位。许多教材也按照我们的阅读习惯大多乐意去集成管理学原理的一些经验结论性的知识点。例如激励理论这部分内容: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等,它们之间有关联也有冲突,而这些理论的提出,是基于不同角度和不同样本下的研究,得出的结论非常多元化。如果我们仅仅罗列式地介绍,然后给出一个权威式的总结,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能起到什么作用?因此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可能会导致教师无法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最终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授课方式较单一。《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侧重于对相关概念、基本原理的介绍,大部分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单向灌输的传统授课方式。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开设的《管理学原理》课程一般安排是32~48学时,在这么短的授课时间内要讲完教学大纲所囊括的内容,那么留给教师安排互动教学的时间少之又少,而互动教学一般相对比较费时。二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堂游戏的愿望不是十分强烈。很多学生往往不在意学习过程,而是追求考试结果。这样一来,学生秉承了长期养成的被动学习知识的习惯,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总而言之,虽然很多教师也进行了多种授课方式的尝试,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还是走上了传统授课方式的老路。
4.案例教学建设滞后。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模拟企业真实情境或事件,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通过学生讨论的方式,可以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在学生的相互讨论过程中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但是,目前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仍存在很大争议。因为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学生拥有一定实践经验或阅历,而对于没有任何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的大一或大二学生,其教学效果是难以保证的。另外一方面,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仍处于探索阶段,适合课程内容的本土案例相对较少。很多情况下是直接借用国外现成的案例资料,这使得学生对案例的制度背景、人文环境等方面难以理解,达不到所期望的教学效果。当前高校在《管理学原理》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而国外案例一般陈述篇幅较多、案例相对陈旧、案例所涉及的企业较为陌生,学生接受程度较低。国内案例大多数偏重综合案例,缺乏具有代表性的新颖案例,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的效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其他案例教学设施也不完善,在大学实验室里很少见到案例教学管理实验室,难以使学生亲身体验基于现实而构建的管理与运营情境。
5.考核方式较为死板。考核方式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管理学原理》教学效果和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据了解,我国大部分高校对《管理学院原理》这门课程考核的方式相对单一,一般由两部分组成:期末成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主要通过闭卷考核方式来衡量。有的院校采取教考分离的方式,对所有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用统一的试卷进行考核,在这种考核机制下,迫使学生更加注重机械式记忆,容易造成“考前突击”的现象。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却难以考察。而注重过程考核的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较小,一般不超过30%,这样学生参与平时的课堂讨论、案例讨论的主动性降低,甚至表现为消极、排斥。这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与探索能力的培养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达不到课程的培养目标。
二、《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思考
1.选择或编写合适的教材。教材是《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材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对于管理类教材的选择,主要有前面所述的四类教材。所以教师在选择教材时,首先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因为专业不同,对知识的理解深度有所不同。比如对于理工类学生要求理解管理的理论体系与框架,选择较为精炼易懂的教材,同时可以赋予其专业特点,这样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这些内容和自己的专业是紧密联系的。比如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教材中所列举的案例是关于桥梁、道路、建筑等方面的,学生的兴趣会比较容易调动起来,教师对此进行适当的解释说明与启发,教学效果会明显提升。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教学目标来编写有针对性的教材,以便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2.明确《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管理学原理》教学出现上述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归根于教学目标的单一化,即传授管理相关理论知识作为其唯一目标。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只是为了获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获得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这说明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成功的《管理学原理》教学,应在理解管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运用管理学的框架和理论体系对实际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管理学原理》作为经管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应为学生的专业培养夯实基础。从专业培养的角度来看,马洪波等学者提出了――兴趣(I)――对于管理的兴趣,对于课程内容的兴趣;知识(K)――课程所讲授的专业知识,从学生经验系统中整理归纳出来的管理理念;能力(A)――沟通与信息获取能力,理解能力,判断(批判)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决策的能力,持续学习与不断创新的能力;素质(Q)――科学精神,价值判断,做人与做事――四个方面的培养目标,简称“IKAQ”目标。“IKAQ”四个教学目标,我们需要尽量做到全面兼顾。如果无法全部达到这四个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宁可牺牲知识(K)和素质(Q),也要成功实现兴趣(I)和能力(A)的基本目标。
3.丰富授课方式,优化教学手段。丰富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手段的不断优化,可以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因此,丰富授课方式,优化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当前高校授课方式单一的困境,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思考:①可以适当增加《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实践学时,给任课教师开展多种授课方式留有一定空间。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好的教学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地进入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因此,授课形式的改变,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比如,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针对《管理学原理》具体的内容,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比如讲授管理思想及学派,可以通过学生辩论的方式开展;决策可以通过决策模拟游戏完成;计划与组织可以通过一些切合实际的案例来进行讨论;领导与激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案例来实施。在实施这些教学手段时,需要注意课前学生的认真准备、课中教师的积极引导与总结、课后的温习与巩固。此外,还要建设自己的课程网站,在网上进行讨论、自主学习、答疑、测试等教学活动,能实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其他学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真正获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4.建立教学案例库、完善案例教学设施。建立好的教学案例库,完善相应的案例教学设施,是《管理学原理》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典型实用、科学真实、时效性强的案例,能引起学生的密切关注,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案例内容与教材知识点紧密构成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哈佛大学,每年都要更新现有的案例库,编写教学案例已成为该校教师指定的教学任务。因此,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做法,根据本校《管理学原理》的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来组织教师编写案例库。在选取或创作案例时,我们必须要注重案例的教学适应性、典型性和启发性。以后每年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选编新的案例加入到案例库中,并把时效性差的案例加以剔除。为激发教师编写案例的积极性,学校应制定相关的奖励措施,鼓励教师走访企业或挂职锻炼,积极参与各种企业管理实践活动。同时,学校还应完善其他案例教学设施的建设,比如创建案例教学管理实验室、沙盘实验室等,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模拟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交易等程序,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实施科学、具有弹性的考核方式。《管理学原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仅仅通过闭卷考核方式是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势在必行的。针对不同专业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比如采用论文式、答辩式、论文加答辩式、操作式、开卷式、半开卷式、闭卷式等。将传统的以考查“知识”为核心转变为以考查“能力”为导向的“静态+动态”考核方式。静态考核的重点是知识的掌握;而动态考核的重心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管理学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比如与我院合作的英国考文垂大学规定学生成绩的60%取决于课堂讨论、书面报告、大作业,期末考试成绩只占40%。这种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分析问题、决策、解决问题、表达、创新等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因此,实施科学、具有一定弹性的考核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改进学生的学习习惯――变“死学”为“活学”,从而更加切合《管理学原理》的教学特点。
通过对《管理学原理》教学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的梳理,从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角度,探索了改革的方向与路径。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始终需要坚持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理念,遵循人本观念,给予学生最大的发挥空间,相信他们的潜力,尊重他们的创造性,努力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素养,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满意度,进而提高《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易磊,程志宇,曹宏亮.《管理学原理》实践教学改革与实施刍议[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4):122-123.
[2]马洪波,唐剑.《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重构和建设思路探索[J].高教论坛,2010,(11):72-76.
[3]张巍巍.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学教学中的引入及应用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12):71-72.
[4]尹小勇.本科类“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75-176.
[5]袁红清,朱慧新.本科院校“管理学原理”教材建设及实践[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6):128-130.
[6]姚国荣.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8,(10):66-68.
[7]何得桂.谈公共管理专业管理学原理课程改革[J].教育探索,2012,(11):37-39.
教育学家杜威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二者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案例教学就是尝试寻找这种联系的一种方法[1]。它秉承了经验管理学派的理论假设,通过对成功和失败管理案例的分析、比较和研究,从而抽象出某些有助于提高理论学习效率的一般性结论或原理。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应具备综合全面的知识结构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而不单是理论演绎,注重知识的综合性而不只是对某个概念、原理的理解,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正是促使工商管理教育由“书本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的有效实现方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应该紧密围绕课程教学目标,结合工商管理类课程特点,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开展案例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确定多维性的教学目标
案例在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对象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法学案例向学生介绍过去的判例,是作为一种可模仿的范例来起作用的,并不要求学生如何自己去处理;工商管理案例则提供了认识、解决管理问题的模拟情境,让学生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是一名管理者如何处理,以培养他们的实际管理能力。因此,目标的明确是案例教学的前提[2]。
1.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带动理论教学。大学阶段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和形成的重要阶段,而持续的学习能力是理论教学效果提高的保证。现代高校纷纷实行“多课少时”的做法,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式“全面灌输”的讲授,教师和学生都会疲于奔命,而案例教学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虽然是单一的、具体的,但造成问题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要用到的知识是全面的。这就要求学生课下去了解案例环境,查找资料,拓宽知识面,在对理论知识理解和巩固的同时,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觉习惯,提高了学习能力。因此,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在开课之前针对课程的全部知识体系进行案例分析“布点”,从而实施“以点带面”的教学战略安排。
2.增强学生的实践感悟,体现工商管理教育的特性。案例教学是促使管理知识内化的有效手段,既符合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又紧扣管理学科的特点,具有传统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管理活动具有很强的权变性,任何管理制度和方法都要在具体环境中结合具体的人和事来进行。因此大多管理能力的提升更多的不是靠“学”,而是靠“悟”,实践感悟是工商管理教育的根本特性。而案例教学则为学生提供了模拟的管理情境,让学生在角色的扮演中分析环境,运用理论,解决问题,一步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不同的管理人生。
3.培养学生的管理素养,提升管理潜质。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毕业后既能胜任工商企业实务工作,又已具备了一定的管理者潜质。管理者所需要具备的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冒险精神及诚信品质等,在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下难以培养。而通过案例教学,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团队合作中都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决策素质、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日渐形成一定的管理者潜质。
二、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通常是指一个管理问题或管理决策的描述,提供有关存在问题及所需决策的各个事实与资料,再现管理者曾经面临的真实情景[3]。一个好的教学案例一般不包含案例所提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没有思考或分析某一情况的“确切”方法,没有唯一的“最佳方法”。取而代之的是提供给学生争论、问题、选择以及信息,并希望学生找到解决的方法和适合的行动方案。每个案例往往最后需要学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面对案例中描述的环境,我将怎么办?”因此,在案例选择时应注意几下问题。
1.应紧密结合教学目标。作为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和关注学生的特点,针对成教生和硕士生,可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将知识内容融于案例中,而不必拘泥于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强调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针对本科生,教学应在强调知识内容完整性、系统性的基础上,通过案例画龙点睛,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运用和理解。
2.应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阅历。对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等课程开设较早的基础类课程案例的选择应更多地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将基础打牢,如果过多地涉及其他知识内容则可能使学生很难深入分析下去。而对项目管理、市场营销、运营管理等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则可以运用综合性案例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3.案例的选择应考虑国情。有人提出管理无国界,一段时间哈佛案例曾经成为工商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首选,但不考虑国情的管理往往是无效的,管理方法、手段的运用离不开社会环境,针对本国企业编写的本土化案例更能满足学生应对未来工作场景的需要,从而更具有现实意义。
4.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应注意案例内容的补充与调整。工商管理对象内容的复杂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工商管理案例建设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不能一个案例多年使用,一成不变,对于已有案例应不断地更新和修订,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5.教师应主动编写工商管理类案例。相对而言,根据文献资料或实地调研、走访各类机构和组织而自己动手编写的案例更加具有针对性,编写的案例应将现实生活中各经济组织所遇到的市场营销、生产运行、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仓储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管理问题以通俗易懂并引入入胜的语言,紧凑的结构,生动的情节形成故事描述出来,避免出现带有主观性色彩的评价。在案例编写中关键是搜集数据,可以通过查阅文件、档案资料,对编写对象的相关人员访谈,直接观察编写案例对象的运行状况。在选择数据搜集的方法时,编写者必须综合比较各种数据搜集方法的优缺点,针对管理的不同流程和阶段进行选择。
三、强调教学过程的全员参与
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实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因此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成为案例教学的主角,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全员参与、充分互动作为案例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1.教师应明确自身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先知角色,而是可以局外第三人的角色评判案例,或以辅导员的角色推进案例的有序进行,或以智库的角色不断地答疑解惑,或以企业最高利益代表者的角色居间协调内部的矛盾、冲突,也可以公司竞争者的角色寻找案例分析中的漏洞。
2.强调全员的参与,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出现。案例教学应在学习型团队中进行,课下将教学班级划分为5~7个人的小组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小组成员之间表明观点;课堂讨论时以学生作为发言主角,鼓励小组之间展开争辩,教师则营造讨论气氛、引领讨论话题、进行必要的点拨,师生之间相互启迪、共同思考、分享体会,通过脑力激荡共同感悟管理真谛;课后学生撰写案例分析体会,组长对每个组员的参与情况作出详细说明,作为评价成绩的依据。
3.案例教学处在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下,可能会遇到节外生枝、偏离主题的情况。工商管理类课程案例中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方案的制定都需要一定的前提与假设条件,如果忽视了这些条件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具体开展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合理地把握教学节奏,防止偏离主题。
四、强化案例教学的支撑和考核体系
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与课程教学的整体变革密切相关,最为主要的即是支撑案例教学的硬件与软件环境以及完善的适合案例教学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管理学 案例教学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122-01
高职院校开设的管理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近几年,高职在管理学教学中引入多种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情景模拟等等,这其中,案例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管理学案例教学能够通过对案例的阅读与分析帮助学生丰富关于各行业的背景知识,对于提高管理学课程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管理类专业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并在各高校管理学科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但这种教学方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想要解决案例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管理学教师不断积极地研究新对策,总结教学经验,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法的效用。
1 管理学案例教学的作用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而案例教学法采取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运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可使学生充当主角,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通过解决实际案件的实践来学习管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大大培养了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管理知识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以达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案例教学可使学生在案例讨论与求解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协作精神。案例教学可使教师在课堂讨论中更准确地发现学生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收集到大量感性材料,使教师勤于思考并及时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创新课程内容,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2 高职管理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案例资源缺乏
管理学案例教学的资源供应量不足,质量不高,尤其是用于高职管理类专业的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案例较少,案例陈旧,缺乏一定代表性、典型性,跟不上时代要求,不能反映当前国际经济管理水平实际情况,起不到指导实践的作用。其次,多数采用的案例是由国外的管理学教材中摘取,我国的文化、政治、经济与法律环境与国外不同,因此,采用的案例缺乏反映当代中国企业管理的实际。
2.2 学生学习基础较弱
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应届高中或职专,相对本科院校的学生,他们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大多对学习缺乏兴趣和自信心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消极,对理论知识的接受与理解能力不强。学习过程中多数学生无法扎实掌握基本理论知识,面对问题时更缺少独立思考能力,无法参与课堂谈论,即便讨论也不是全面的,达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学生学习态度以及对案例教学的重视程度、课堂讨论的参与度均会影响案例教学的质量。
2.3 案例教学方法不当
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习惯于在课上唱主角,不给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机会,学生变成听众,不愿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表现出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课堂气氛不活跃。然而有的教师让学生全程分析和讨论,却不给予任何提示,也不对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虽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但却容易使学生误入歧途。另外,有的教师使用的案例是从国外的管理学教材中摘取的,与国内文化、制度、理念的差异,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所以对相关原理的理解较为片面,主动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就不高。若案例过于简单,学生一看便知,降低了教学要求,这些无疑与高职教育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
3 完善管理学案例教学体系的思路与路径选择
3.1 完善管理学案例库建设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教学案例的编写与收集是搞好案例教学的前提和保障。教师应加强对案例的研究与编选,在选择案例时,应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特点来选择具备普遍意义或能反映事物共性的事例作为案例,更有利于学生们归纳和推理,能使学生从中总结出普遍规律。教师课堂教学上应不断更换、补充新鲜的案例,才能确保案例的时效性,利于教师课堂上的引导。为提高案例教学水平,管理学教育工作者可编写适合我国管理学案例教学的高质量案例库,案例内容与素材要与时俱进,能够反映当代中国企业管理的实际,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
3.2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讨论参与度
由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因此,教师在案例的选择过程中要考虑到案例的内容是否能充分体现管理学的复杂性与变动性,能够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来,在案例讨论与辩论过程中,积极思考、各抒己见,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口头表达、沟通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营造轻松的课堂讨论环境和氛围,使案例教学更具趣味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乐于探索研究、勤于学习的良好习惯与态度。
3.3 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高职教师,应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采取与学生、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以实践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导演”的角色,让学生充当“演员”的角色,课堂讨论中因势利导,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发挥潜能,鼓励不同观点的争辩,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热情。另外,案例教学可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通过视听来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增强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增加案例教学的乐趣。在案例的选择过程中应注意案例的难易度和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免降低教学要求和学生对案例的参与度。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通过总结来帮助学生思考问题,使学生调整思路,理解理论知识,能举一反三将所学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另一方面,教师应深入企业实际管理活动中进行顶岗锻炼,找寻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对管理有更为直观的认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提升教学水平。
4 结语
管理学案例教学法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不断研究新对策、挖掘新方法。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精选案例、控制课堂讨论气氛、认真归纳总结、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等方面的努力使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我们希望,管理学案例教学随着社会发展和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要求的提高而不断改革与创新,促进管理学科的不断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丽,贾敬全.完善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思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15-117.
关键词: 高职公共管理 案例教学 存在问题 改革对策
案例教学是一种在教师的安排和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已被整理出来的个别事物某一时段、某一方面的具体情况理解同类事物的一般原理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于1871年由哈佛法学院院长蓝德尔首倡,成为哈佛的教学特色,并因此享有盛名。
一、高职公共管理引入案例教学的意义
对于兼具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与高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不谋而合,在公共管理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也是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需要。
(一)案例教学是高职教学的客观需要。
高职院校大多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公共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西方兴起,就有极强的外部取向,强调将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公管理学的教学任务不仅包括讲授相关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视以实践问题和案例为导向。在案例教学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见解提出意见,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并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二)案例教学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理论基础较弱,学习主动性不强。案例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法,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堂中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而是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学生可以设身处地根据案例提供的事实,对客观问题进行分析,并作出自己的判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热情。在分析讨论案例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知和掌握,避免抽象理论造成的枯燥无味和难于理解。
二、高职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高职运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和优势已获得广泛共识,但从总体来看,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实践中,案例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与案例教学的精神实质相去甚远。概括起来,在高职的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缺乏经验。
尽管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领域已经备受认同,但与国外教师授课计划周密、课堂控制力强等表现相比,国内教师从事案例教学的经验和知识水平不足,使得案例教学未能达到最优效果。某些教师在观念上仍然仅仅将案例教学看做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没有认识到其主要是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是一种全新的、实际的课堂教学改革。传统教学围绕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对案例教学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很多高职教师将案例教学与事例教学混淆起来认为案例教学就是举举例子,甚至是讲讲故事。教室中的讲台也都是高高在上的,使教师显得“盛气凌人”,教室的桌椅多是固定的,不符合课堂讨论的自由气氛。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长时间形成的缺乏平等观念,习惯以权威自居,这些对案例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定位不符。
(二)学生难以适应案例教学的方法。
案例教学是具有较高难度的教学方法,不仅对教师要求较高,对学生要求也比较高。学生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教师、死记硬背、照搬知识的习惯,使得他们难以适应勤于思考的案例教学方式,以致案例分析不能及时完成,讨论时常出现“冷场”或讷于言辞,不能较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听取他人的意见,等等,使案例教学的目的不能充分体现。许多学生在讨论案例时,对待案例中提出的问题要么束手无策,要么未紧扣案例作分析,答非所问,或者就事论事,思维往往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而无法扩散开来。许多学生在发言时,声音偏小,表达不流畅,神态不自然,明显表现出受过的训练偏少和自信心严重不足。
(三)公共管理案例质量不高,供给不足。
总体来看,国内公共管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案例资源匮乏、供给不足的问题,能够反映我国当代公共管理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强的案例非常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确实,如果没有贮备丰富且切实有效的案例,案例教学就只能是美好的愿望。
目前的案例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种是从国外直接引进的,是国外公共管理案例的翻版。可以参考,但在教学应用时,很难真正收到效果。第二种是近来各学校编写的案例。案例陈旧,缺乏代表性和典型性。有些案例甚至是上世纪的事情,由于年代久远,这些案例根本不能反映当今公共管理的实际。另外,有些案例的主题过于暴露,倾向性太过鲜明,可供研讨和争论的空间很小。第三种是直接采用报纸、网页、杂志甚至传记文学的内容,这种案例内容较新,时代感强,学生感兴趣,有亲切感。但由于缺少加工,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缺乏对公共管理过程的专业性审视和洞察,从原始材料的选样就已经偏离了公共管理的视角,因而难以做出专业化的分析和评价。
三、改进高职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对策
(一)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强化教学效果。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必须由讲演者、解惑者和裁判者的角色转变为参与者、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角色。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教学的主体应是全体学生,教师的责任是课前选择组织好案例,提前一周安排和布置案例讨论任务,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材料,并查阅相关资料,准备好在课堂上进行报告的书目材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指定的案例并查阅相关资料,课中组织和指导好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案例所限定的特定环境中,对案例所提问题进行讨论、争辩,在此过程中相互学习,同时及时处理讨论中出现的冷场、偏题、过激等各种特殊情况,引导和控制局面。课后,总结教学的效果。
对于角色转换感觉有困难的教师,也可参加案例教学法的培训。一些案例研究中心会定期开设课程培训,参加培训能让教师感受到案例教学的氛围,以便更好地理解案例教学的意义。
(二)案例教学中学生要更新学习观念。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扮演积极参与者的角色,课前仔细阅读教师指定的案例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据此做出自己对真实生活的决策和选择,并得出现实而有用的结论,课堂上积极发言,讲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并与他人展开争辩。学生必须从被动的接受者角色转变为自主学习者角色。简单地说,教师要从“主角”变成“配角”,学生要从“配角”变成“主角”,理顺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增进主体间的交往,建立教学双方的平等关系,营造师生合作共事的教学环境,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不再是本本上的教条,而是活的知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三)编制适合教学需要的高质量案例。
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效果,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从国内外现有的案例库中精选或亲自动手编写教学案例。但是编写案例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的投入,美国肯尼迪政府学院有个专门的案例编写小组,有6名案例编写员,全院现有1300—1500个案例,除少数由任课教师自编以外,绝大部分是由这个小组的专业人员编写的,且案例经常更新,每年新编30—40个案例,并注意开发国际性案例,学院搜集案例素材,注意不同方面的观点,比较客观公正。哈佛商学院采写一个案例的预算是115至5万美元,欧洲工商管理学院采写一个案例的预算是115万欧元。在国内采写一个本土案例的经费大约在一万元人民币左右。因此,相对投入较大的大型案例而言,微型案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首先,案例必须从现实中来,真实、生动,体现时代特征。要保证案例的内容是发生的真实事件,也只有真实而非虚构和脱离实际的案例才有研讨的价值。同时,案例必须体现时代特征,要新鲜而不能陈旧,最好是近两年发生的事件,太陈旧的案例学生都没有经历过,缺乏探讨的欲望。只有新鲜,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其次,案例必须具有灵活性和启发性。案例要提供人们思考和解答问题的多种路径和空间,要有一定的争论性和可讨论性,没有所谓的最佳答案,不能用所谓标准化的答案束缚学生思维。理想的案例及案例教学应该是:既能包容又能促进多种见解的形成,能促使不同经历、不同年龄、不同水平和技能的人对同一案例都有话可说,能站在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研讨同一案例。
最后,案例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一个好的案例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广泛的代表性,能反映当前管理实践中普遍发生的,经常出现的,带一定共性的问题,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对学生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佳.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研究[J].南方论刊,2012(5).
[2]王洪波.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8.11.
关键词:林业 经济管理 对策
1、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面临的问题
作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理论体系建设、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与实践的结合、学科领域人员队伍等方面尚存在较多不足。
1.1 理论体系建设滞后
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植根于计划经济时代,决定了它的先天不足。在传统上,学科可大体分为关注林业经济学、林业管理学和林业政策学三大主要领域,以森林资源最佳利用、林产品市场与贸易、经济因素对林业经济影响等作为核心内容。当前,学科边界更加模糊,涵盖了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与林业相关的大多数命题,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更为鲜明。不仅如此,针对宏观和政策层面问题的关注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相关的理论和方法的要求也更高。具体而言,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导下,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上的林业经济模型存在严
重缺陷,而需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经济理论对理论体系进行重构(谢屹等,2007)。相对于学科领域中的林业经济实践,学科体系理论体系构建工作存在滞后,导致相关研究工作开展和人才培养缺乏系统的理论作为支撑。
1.2 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不紧密
当前,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相关领域重大发展问题上发挥的作用不显著,学科影响力未得到显著提升,凸现学科发展能力较弱。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目的在于为国家制定林业政策、法规和进行林业宏观决策,提供必要的客观依据;为林业管理部门规划林业建设发展,评价林业技术措施的经济效益,论证组织和管理林业生产经营的形式和方式等,提供科学的原则和方法。当前,受到理论界关注的林业经济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碳汇等方面,相关研究成果较多。但是,就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而言,多数研究忽视了改革的目的与本质,从而忽略了改革对集体林经营方式和效率的影响等关键命题,使得研究成果难以成为政策优化和决策选择的科学依据。在中国林业发展过程中,学术研究缺乏前瞻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常常只扮演了解释和附和国家政策的角色(张大红,2008)。
1.3 人才培养工作与实践脱节
人才培养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另一项主要任务,关系到能否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专业人才,以及能否为林业经济和决策活动提供理论支撑,以及能否促进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谢屹等,2007)。事实表明,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同学对专业认同度低,不愿意在学科领域中进行就业。如果学不致用,导致学科建设耗费的人力和财力等资源配置低效,也使得学科长期发展缺乏持续动力。上述问题的存在表明现行的教学等人才培养工作与实践存在脱节。在林业实践中,学科毕业生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与以往可能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而要求教学活动应与时俱进。诸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是当前林业实践中较为活跃的一项经济活动,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 不仅应需要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 更需要通过参与林业实践来固化理论学习的成果。但在培养工作中,两者并没有得到有机结合。不仅如此,随着社会对新兴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学科的主管课程也应作相应调整。
1.4 学科领域人才缺乏
促进林业经济研究由主观的定性分析向客观的定量分析转变, 实现规范性分析逐步向实证分析过渡,既是林业经济研究的发展方向,也是林业经济研究走向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中教学和研究人员的理论水平, 以及综合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的能力较低。在学科领域中,以227 篇博士学位论文作为对象的研究成果表明,能在学位论文中具体阐述研究方法的选择与操作、能对研究方法的运用过程与结果进行思考的作者不多(黄山青、沈杰,2010)。近年来,部分高等院校加大了人才引进工作的力度, 从其他相关学科招募了一批青年学者,以消除学科领域人才不足的问题。尽管如此,人才缺乏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原因在于其他学科的青年学者缺乏最为基本的林学知识, 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人才的缺乏表明学科发展和建设缺乏统筹,在人才培养模式不先进,以及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2、加强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
现代林业的发展和变化势必导致林业经济活动内涵、形式及过程发生变化,促使坚强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具有紧迫性。作为项系统工程,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工作应具有侧重点,并通过体系建设,为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为促使更好的服务于现代林业建设,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对以下五方面予以重点建设。第一,加强教学和人才培养。根据实践需要以培养研究生为主,本科人才培养主要为研究生培养奠定基础, 对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和模式重新进行确定。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应更加注重经济学及方法性知识的传授,并注重学生思辨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第二,加强理论研究方面。注重将现代经济学、管理学与政策等学科的理论与林业进行关联和结合, 构建起以林业经济学为基础,林业管理学、林业政策学、森林资源经济学、林区社会学、林业区域经济学、森林生态经济学等为分支的学科理论体系, 并积极引入和导入经济学方法在林业经济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性研究案例,为今后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谢屹等,2007)。第三,加强实证研究方面。结合国家现代林业发展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开展研究, 并注意研究的持续性和系统性。与此同时,可根据不同院校的优势和地域特点,形成各有特色和整体协调的格局。第四,加强队伍建设。增加经济学类人才引入,并加强现有人才的培养, 尤其是注重现有学科人才的科研和教学能力的培养, 以产生一些在国家和国际层面有影响力的林业经济学家。第五,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国内层面,应加强与农业经济及生态环境领域等相关学科的交流,寻求跨学科的科研合作。在国际层面,应加强导入国际林业经济前沿理论知识,并与国外同领域学者开展学术交流, 提高国内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在重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 有待现代教学体系和科研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为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就现代教学体系的建设而言,应注重培养方法的创新, 将教学内容与现代林业建设实现有机结合,培养符合现代林业建设需求、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就科研体系的建设而言,应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的结合,提高研究人员服务林业实践的能力, 以及通过参与实践提高理论研究水平的能力(张智光,2005)
参考文献
[1]黄山青,沈杰.林业经济管理博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的自陈情况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10,30(3):274~277
[2]谢屹,贺超,温亚利.中国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问题初探[J].林业经济问题,2007,27(4):362~365
[3]张大红.中国林业经济发展问题:基点?视角?途径[J].绿色中国:理论版,2005 (1):24~28
关键词:高校 学生参与 参与型学生管理
一直以来,我国是以办学规模以及办学水平两方面来综合衡量各高校的办学发展,自大学扩招以来,我国各高校的办学规模迅速膨胀,但办学规模并未与资源、管理同步增长,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教学质量的下滑现象尤为突出,引起了国家教育部的高度重视[1]。因此,如何能保证办学规模与教学质量的同步增长成为了当下最需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问题,就必须从教学管理上入手,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对既定的管理模式有所改革及创新,从而使教学质量有稳步的提升。参与型学生管理模式就在这大背景下孕育而生,也成为近几年教学管理发展的大趋势。
一、参与型学生管理模式的研究
(一)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必然性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是我国各大高校教学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必然性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来提升教学质量,另外连续几年扩招后,但师资力量提升不够快,严重加大了教师及辅导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大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活动在校园管理中,遵循着学校的规章制度,围绕着学校的教学管理目标。所以如果学生以管理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管理中,会促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从而来提高管理的效能。
(二)参与型学生管理的意义与价值
大学是一个展现自我的一个大舞台,同样也是学生走向社会的一块基石。当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时,就会不断的去关注以及学习管理学,能激发个人自主学习的兴趣。参与者懂得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同时也能体会和感受到作为被管理者――学生的角度去看管理者,这样的角色变换可以使自己的收获颇丰。通过与同学的交流,能更好的进行弹性管理亦或是柔性管理,提升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实践能力。通过由自己组织的大中小型活动成功时,对个人的整体是一个提升,懂得去组织,懂得去如何分配任务,在压力下成长,同时也慢慢培养了自己的处事能力和管理者能力。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和最大限度的体验到大学生活的真正意义所在。
二、参与型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参与型学生管理所展现出来的优点确实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同时这种管理模式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一)个性迥异,独立能力欠缺
对90后的大部分学生来说,在爸妈的教育观念以及当下大社会的影响,接收的新事物多,追求自己的个性,有独立的思维,自我自主强。致使有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其他同学的想法。另外,很多同学是在在跨入大学的那一刻,才真正到了一个人独立生活的时候,所以在遇到一些问题或挫折时,独立能力就较为欠缺。
(二)有热情但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很多学生从小就对大学充满憧憬,所以在进入大学的那一刻,对任何事都充满好奇感和新鲜感,从而冲劲也比较强。如在校院级进行学生干部纳新时,一股脑儿的去竞选,但当自己胜任一个职位时,接踵而来的是一系列的学生会工作时,各种繁杂凌乱的工作会占满自己的休息时间时,就会产生负面情绪,久而久之,当这股热情消退时,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耐烦。
(三)能力强但容易被功利腐化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收能力是比较强的,反应比较快,思维也比较敏捷,头脑比较灵活。但生活在经济化的时代,往往会有部分人的价值观有所改变,价值取向会更趋向于具体实物变现,而不再是单纯的思想上的满足。所以往往会出现在一些活动开展的时候,会过多的先考虑自身利益,参加活动的目标会很清晰。
三、对参与型学生管理的建议措施
经过研究分析,针对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下几点建议及措施。
1. 多参与各类活动,培养开朗的性格以及养成互相帮助的精神。在大学这个大环境下,要全方位的发展与锻炼自我,通过参加各类活动来开拓自己的视野,在活动中多与同学交流,善于倾听,乐于助人,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以提高自己的独立能力。
2. 学会制定工作计划表,架构管理层。在每学期开学前,一方面制定好本学期需要开展的工作计划表,对工作有一个大方向的把握;另一方面,将学生管理层的架构进行调整或理清楚,明白每个人的工作职能,进行有效分配。
3.学会感恩,懂得回报。通过听一些励志讲座或看励志影片,学会感恩,对帮助过自己的朋友,亲人,老师要持有尊重和尊敬的态度,懂得回报。用积极的态度去处理或看待事物,在担任学生干部工作时更要做到公平公正,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同学负责。
4.制定学习计划表,分配好学习工作以及娱乐的时间。如何培养自己的时间观念就是需要有一个时间规划的能力,通过制定学习计划表,合理分配好自己的课余时间,能有有效的改善自我约束能力欠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林永柏,邬志辉. 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研究综述[J]. 现代教育科学,2011,(07):110-114.
[2]王文东,潘春艳. 高校学生干部参与学生管理问题探析[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