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起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商品包装;传统图案;人文意义;商业价值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7-174-02
包装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商品和艺术相结合的双重性。时至今日,包装设计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形态。非常注重发掘和弘扬传统的艺术形式,创作出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艺术感染力及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品。在我们这个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传统图案具有极为丰厚的生存土壤。独到的艺术品位和文化修养。任何艺术决不会轻弃其传统特性,如中国画之笔、墨、宣纸,逾千年反而更大程度上顺应了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习惯,它是历史的产物,却又在不断发展与更新。
一、“意”的内涵与外延
我国传统美学中的“意”这个范畴。最早源自《易经》。后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中说:“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对于包括包装造型设计艺术在内的一切艺术创作来说 “意”是灵魂和核心。没有“意”的作品,犹如无灵魂的躯壳一样虽存犹亡。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五福捧寿、 如意连云” “并蒂同心” “鸳鸯戏水”等传统吉祥图案表达了先民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热切渴望。中国传统图案的基本审美观念,是包装设计师获取传统文化精髓而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之一。这些传统的图案艺术审美规律,往往时时刻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设计。比如:喜欢运用与生命体相关的骨、筋、肉、血、气来作为形象地比拟。通过自然,流畅的线条美感这种艺术表现方式,将画面引入到赋予生命力的艺术境地。即“神似”大于“形似”的审美观。汉代漆器上的凤纹纹样似凤似云,舒卷自如。着重体现一种浪漫飘逸的气质。在传统图案艺术中通常呈现出独特“意境美”即“想象的真实”的理想浪漫主义的形象体现。剪纸的鱼身上添加的荷花、水纹。民间年画中运用鸳鸯象征爱情,松竹梅象征坚强正直。注重画面的含蓄自然,以一当十、计白当黑、虚实相生,又是传统图案艺术的重要美学标准。庄子曾云:梦为乌而历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天人合一”外在的自然事物现象与内在的主体情感相互渗透、融合,将画面的情趣意志表现得更加自由,达到人和自然的高度统一,是物我主客同归的最高艺术境地。中华民族深受孔家儒家思想的影响,人情意识是其美学尤其看重的文化现象。儒家思想使得“爱人”之“仁”的思想观念深入广大的现实社会。传统图案艺术由此表现出强烈的人情味。总是给人以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向往的人情氛围的感受,充满明朗平易近人的欢快心境。
在包装设计中设计师根据主题所要表达的内涵。运用这些美学原理对包装形态(品牌名称、图文编排、用材、包装结构、容器造型等)进行艺术化的设计和表现,赋予形态以新的意象。“郑明明化妆品”标志以月牙儿与花来体现“闭月羞花”的意境;中秋月饼包装中使用的传统的“月亮”“嫦娥”图,以象征人月两团圆的主题。“茶”和“酒”类包装中,书法艺术行笔运墨中的苍劲及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轻松自然而带有人文色彩的情调的应用,让人体味到其中深藏着的东方传统文化的神韵和内涵,魅力无穷。
二、“意”的人文价值
在物品极大丰富的今天,消费者购买产品不仅看中其使用价值, 还消费其蕴含的人文价值。包装是商品的外缘产品,但是目前有的包装尽管做工精致外形美观但不知所云的装饰与商品却没有关联。因此包装设计的形式美首先应恰如其分地体现商品的人文价值。
(一)商品包装的“人文价值”
商品包装的“人文价值”是指其使用的各种符号如色彩、文字、线条、图案与一定人文含义的联系。著名的符号学家罗兰・巴特在谈到日本的礼品包装艺术时说:有些包装越是美丽、耀眼, 那么包装盒子作为符号就越会削弱其所指即礼品和礼品中所含的情意从而变成空洞的符号。而我们身边的包装又何尝没有这种现象。究其原因, 关键是包装的形象只代表了包装本身, 包装的装饰脱离了商品的人文性格。所以,包装的形式美应切合商品所含的人文价值将商品底蕴焕发出来。
(二)赋予包装“人文价值” 的美
商品包装将产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 刺激和影响人们的购买欲望。但是如果包装只是单纯漂亮而不知所云, 消费者多数还是会弃之而去的。因此,包装的主体形象应与产品属性紧密联系并折射出商品品牌文化和生产企业的企业文化、地域文化,体现出“人文内涵” 的美。
色彩是最能吸引人注意力的因素。人们捕捉信息时, 第一印象来源于色彩。商品包装的色彩应反映产品的主题,并与企业形象系统中标准色和辅助色相配合。包装的线条、字体处理也应贴合品牌形象系统,旧品牌形象系统由企业形象系统转变而来。目前一些西方国家更倾向于品牌形象系统设计因为它更针对市场更细化品牌标志、辅助图案和品牌标准字的风格。护手霜、沐浴露等日用品包装淡雅的色彩和柔和的线条能让消费者感受体贴的亲和力咖啡、茶等传统饮料包装色彩则可运用食品固有色和原产地典型的色彩、图案形象让人感觉出原汁原味的香醇。根据产品品牌追求的理念产品包装应把握主题给消费者适当地的引导使包装的形式美和品牌形象相得益彰。莉源食品做的莉芙巧克力包装,以巧克力的固有色作主色以相似色作类似色调和整体感觉统一而有层次,又能说明产品属性。
三、“意”与形式
设计的进步很大部分取决于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中国的社会文化是多元化的五千年封建文化形成了现代文化的深厚积淀同时改革开放后破旧立新思潮和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使现有的社会文化形成一种交融、包容的态势。包装设计要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社会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一面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消费动机迎合人们文化消费的需求从而形成一种多元化、适化的包装文化。
(一)商品包装体现文化消费的诉求
文化消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指人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为满足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而进行的消费包括人们为获得信息、知识及审美,以求提高素养、愉悦精神、健康身心而进行的消费。商品包装是企业物质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载体,包装的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之统一形成了企业的包装亚文化。在现阶段包装外形装饰设计应顺应文化消费的要求。如更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越来越突出人性化和文化价值等。适量包装的减量化轻量化、低成本化并不是粗制滥造,而是追求在适当的包装空间以恰如其分的装饰体现审美个性,以愉悦消费者的视觉、提供物质之外的享受。包装更新换代推陈出新,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积极,包装的精巧细致体现出精益求精的认真,包装的造型美观体现出赏心悦目的高雅。而包装中所传承的真、善、美的社会文化更提升消费者对商品的信赖和精神寄托。
(二)真、善、美的体现
商品文化价值的“真”是指商品货真价实,能够让消费者真正放心消费。包装设计也应追求诚信,要符合商品特性与档次,而不能用“华而不实”的包装来误导消费者。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许多商品,包装的价值高于商品自身价值的几倍,商家往往使用奢侈的包装来抬高商品的价格,从而欺诈消费者,以谋取暴利。现在,人们开始逐渐从盲目的名牌消费中清醒过来,而追求真正意义上的价廉物美,因此,超市应运而生而且生意火爆,这是由于超市中的物品不需要大商场中那种华丽的包装,而一般都讲究实用,又能真正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许多商品都是到原产地采购,直接进入超市,减少了包装和运输成本,使消费者真正感到“货真价实”。
商品文化中的“善”体现在包装设计上,首先可以从商品的使用、陈列和回收的便利性上设计。例如以前装饮料一般都使用玻璃瓶或塑料袋,玻璃瓶包装使消费者在使用时极不方便,而塑料袋装的则不卫生,保质期也很有限。后来,设计者设计了易拉罐,既使用方便、安全卫生,又便于回收,受到消费者喜爱。其次还体现在包装设计的规范性上。包装设计不仅要体现商品的特点,还必须提醒消费者对产品个性有充分的认识,特别是对人产生生命危险的商品,包装上必须有充分详尽的说明,不能有任何虚假之词。
“美”是商品文化的视点,也是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任何包装设计都必须符合人类的审美心理,特别是在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当代,消费者审美能力增强了,对商品的包装越来越挑剔,越来越追求商品包装的造型美、色彩美、工艺美、个性美与环境的和谐美。事实证明,具有相向或相近使用价值的商品,只因造型装饰或包装不同,其销售价格都会相差甚远。商家对商品包装设计的“美”也就越来越重视,它成为经营者共同的文化心态。
四、结束语
对于任何一个民族而言,传统元素都是其所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直观显现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文化氛围之下,传统元素的意义都不是一个孤立的、无关联的表面,尤其是擅长于创造符号与图形意义的东方民族,任何一个视觉图形,其本身的意义与系统之间的关联性都无法回避。一个传统元素的后面,往往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文化版图和一个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的意义世界,这是我们在解读作为符号的传统元素时,时时必须意识到的。我们只有在深入领悟传统的艺术精神及表现形式,充分认识来自现代西方的各种设计思潮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才能打造出符合新时代的民族形式。才能找到真正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同时又能够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的现代包装设计。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校;文化生态;和谐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005-02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儒家最高的价值标准”,也是道家致力于实现的理想追求。“和谐”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原则,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历经数千年,博大精深,时至今日,仍不断地为人类的发展提供着生活智慧、精神动力,并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传统“和谐”思想不仅为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对当前构建和谐高校校园文化生态,也具有诸多有益而深刻的启示。中国古代深邃而博大的“和谐”思想,对当前以“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管理文化”为核心的和谐高校校园文化生态的构建,具有哪些值得思考和借鉴的现代启示呢?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
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与高校管理理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观念形成较早。所谓“和”,就是多种事物的和谐、合作、和睦相处、相辅相成,其中也包含结合、统一、融合、协调、适当、均衡等多方面的意思。早在《国语・郑语》中太史伯的一段名言,就初步体现了这一观念的形成,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这里,太史伯将“和”字引申为“以他平他”,即多种不同事物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同”就是“以同裨同”,即同一类因素的简单相加。这一“和同之辩”是第一次用辩证的思维方法探讨和谐理论,成为儒家“和”的思想根基。此后儒家在各类典籍中反复阐述其和谐思想。这一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肯定了事物多样性的统一,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胸襟与气度。而这正是当代高校管理者理应在管理理念上吸收和借鉴的内在精神。
一方面,个性发展、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文化生态的重要因子。个性发展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培养现代化建设事业创新人才的需要;而自由的学术氛围总能成为新思想产生的沃土。在新时期,只有不断营造包容性的校园文化氛围,才能使高校成为学术的殿堂,从而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否则“同则不继”,高校将无以发展。
另一方面,高校管理理念作为校园文化生态构建的核心内容之一,自必受多因素的影响,要使这些因素能“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能够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睦相处、多元共存、协调发展,就必须吃透“和实生物”的内涵,积极协调具有多样性、多元化特征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才能“保合太和,乃利贞”,最高境界的和谐状态“太和”即可实现,高校校园文化生态价值就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因此,高校的各级管理者要深刻体会传统文化中“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和谐”思想内涵,充分认识到高校管理构成的多样性、工作的复杂性,在矛盾中寻求统一,在统一中体现差异,使高校管理理念更为科学、更有实效。
二、“礼之用,和为贵”与高校制度建设
任何高校要正常、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规范、秩序、制度,以保障高校师生权利和义务的实现。《论语・学而》有这样一段话:“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此“礼”即孔子终生致力的“克己复礼”之礼,即周礼,包括一整套典章、制度、礼节、仪式等各种行为规范。“礼之用,和为贵”的意思是说,“礼”要以“和”为目的,以“和”为基本精神,以“和”为宗旨。但是又不能只讲“和”,也就是不能“为和而和”,否则反而达不到和的目的,也就是说还必须“节之以礼”,即用各种社会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高校是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的机构。为了正常运行,有效发挥各项职能,几乎所有的高校在运行中都对其各项活动“节之以礼”,建立了相对完备的规章制度,内容涉及面广,种类繁多。实践表明,制度建设是高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影响甚至决定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实行有效和科学管理的依据和准绳。但要构建和谐高校,仅仅靠制度上的约束,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某些严格甚至近乎苛刻的规章制度,在现实的操作中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受“礼之用,和为贵”传统和谐思想的启发,高校要想真正发挥其制度的有效性,必然需要追求制度层面上的和谐。因此,高校的各项行为规范,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体现在整个制度实践过程中,它带有冷酷、理性的色彩。另一方面也应具有一定的感性色彩,体现人文关怀。制度是无情的,而赏罚时可以是有情的,正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因为高校各项制度的建立,目的只有一个,即保障高校的各系统能和谐运转,充分实现其各项职能。
三、“天人合一”与高校环境规划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古人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在他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可以达到统一。道家创始人之一的庄子在《齐物论》中,就强调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而儒家对天人合一观念也同样进行了许多阐发。孔子主张以“仁”待物,即所谓“推己及人”、“成物成己”。《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些观念都是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宋代张载在《正蒙》中首先使用了“天人合一”的概念,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人民都是我的同胞兄弟,万物都是我的朋友,这种观点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得到自然界与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一致,自我身心的平衡与自然环境的平衡的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了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当前构建和谐校园,实现高校环境建设与高校活动完美结合,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人与自然最理想的境界就是诗意栖居,和谐共存。高校对于广大师生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的地方,更为重要的是一个有浓厚文化氛围和学习氛围的精神家园。加强高校的环境建设,努力营造一个洁静、幽雅、舒适、有序、和谐的校园环境,有利于高校职能的充分发挥,并能使其行为得到规范,心灵得到净化,修养得到提高。
和谐高校就是要提供优美舒适、和谐温馨,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儒雅的书卷气息与科学精神结合的和谐环境,借助外师造化的环境设计、内郁文化的艺术装饰,在幽雅静穆、又活力无限的环境中,使广大师生沐浴于人文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诗意氛围里,以此激发其潜能。
四、“以人为本”与高校价值取向
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问题的根本,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指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中心。纵观中国古代思想史,可见古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学者,一贯反对以神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立场。孔子虽然承认天命,但对鬼神采取存疑的态度。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的思想传统,过分强调道德的作用,在客观上也忽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似有悖于现代大学的科学探索宗旨。但其对于人的精神的开发,对于个体道德自我的建立,对于当前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文化生态,仍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和谐高校校园文化生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以人为本,真正做到“知识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工作理念开展工作。既能让广大教职工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又能保障教职工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和谐相处;既能让广大学生有“第二故乡”的认同感,又能充分满足其获取知识、展示才华、充分锻炼的需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奋斗目标是:全民族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
当然,以教师为本也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生态的应有之义。要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生态,必须在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率先实现和谐,体现公正科学。始终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双项选择的上岗原则,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激发教职工的内在潜力,促进教职工自由全面发展。
总之,古代中国对“和谐”意蕴的祈求与向往,构成了中国古典哲学关于“和谐”思想的华彩乐章,这些相映成趣、相得益彰、闪烁着东方哲学智慧之光的思想,为当前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生态,充分挖掘教育工作者的潜能,实现高校各项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参考文献:
[1]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472.
[2]朱熹.四书集注[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60.
[3]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29.
[4]朱熹.四书集注[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23.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符号是指那些能够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特色的符号,这些符号蕴含了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符号一般来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符号,如山川、星宿等;一类是人造符号,如建筑、服饰等。而其起源学说也分类繁多,如图腾说,符号的前身是古人为膜拜的自然物创造的形象;功能说,起源于实际功用;装饰说,起源于美化作用等等。另外,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符号蕴含的文化内涵有儒家文化、政治伦理文化、民族文化等。衢州历史文化悠久,其中孔子文化、棋子文化等民间传统文化符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符号资源。
二、当代中国视觉形象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视觉意蕴
(一)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息息相关,其传达的主要哲学观念即是和谐。和谐在传统文化符号中的表现最明显的是太极图,一个正圆之内阴阳两界呈S状边界相互包容,体现相生相克、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而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经典案例则是贝聿铭先生设计的中国香山饭店,色调淡雅、结构古典、传统符号比比皆是,使人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情怀。
(二)审美意象
意象是指某种物种特有的艺术形象,用以传达其精神内涵和文化背景。在传统文化符号中,常见的审美意象有梅兰竹菊、龙凤、高山等等。视觉传达设计中意象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它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将具体物象与深层情感连接在一起,具有抽象和哲学化的美感。其最重要的设计要点是情景交融。如在设计中若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象引入,将水墨画要素与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就将给予人东方式的悠远意境和气韵生动之感。
(三)文化信息
信息传递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作用之一。设计者通过图形色彩等符号的构造,将隐含的信息释放给观者,这些信息除了实用信息,还包括文化信息,能够触及观者的深层心理,契合观者的文化背景,因此具有一种隐含的精神力量。典型实例如北京奥运会的奖牌设计,融入玉石、祥云、龙图腾等传统文化符号,既表达运动场上生生不息的竞争精神,又传达了中国文化的和谐、温润、吉祥等文化信息。
三、传统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形式
(一)自然符号视觉表现形式
自然之符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表现指的是自然界原生物,如山川、河流、星宿、密林、动物等在受到人类认知和感受之后,以此次为原型提炼其基本形态和精神内涵,构造出具有独特意象的象征符号,这些视觉符号在经过理性的改造和演变之后,不断得以优化,最终将形成一个个独特的文化符号系统。自然符号的典型代表有:以山为主体的符号、以星宿为代表的符号等。如中国古代皇族专用的龙形符号,其最初是从自然界的星宿演化得来的,历代帝王对天文现象的变幻莫测赋予权威和高贵的内涵,用龙形符号来象征自己真龙天子的无上身份。而历代帝王所用的一切物品,如玉玺、龙袍、龙椅等几乎都带有龙形符号。这就是自然符号在传统视觉表现中的典型实例。再比如中国古典园林如苏州园林、北方园林等,则是古人对自然山水符号的理解和使用。可见中国人历来对自然符号情有独钟的热爱。
(二)人造符号视觉表现形式
人造符号一般是指古代人们基于一定宗教信仰、诸子学说、文人理念等文化背景所设计出来的具有深刻寓意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一般与人们对生活生生不息的创造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息息相关,又具有悠久深厚的文化立场,因而经久不衰。人造符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气化符,如:太极图、八卦图、吉祥符号等;一类叫实体符,如书画、服饰、建筑等。
例如传统吉祥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传统吉祥符号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表达吉祥祥瑞的观念,其图腾符号复杂多样,也是中国视觉传达设计中非常注重的纹饰符号。现代司标设计中,传统吉祥符号常常因为寓意深远形象独特而被拿来作为设计参照,演化成相关标志性图案用以象征产业的发展精神和追求目标。如中国联通公司的司标的灵感则起源于传统吉祥符号中国结,交叉式的线条组合精准的象征了人们日常生活交流的信息通道,表现了高速发展的现代通信业中佼佼者的姿态。可见对传统吉祥符号的合理使用是一种极为精巧的设计手法,并非拿来主义。
(三)传统文化符号视觉重构形式
对于视觉传达领域来说,研究传统文化符号的构成形式非常重要,因为符号作为感性表达的载体其形式普通简单,却又合理而完整,能够传达精准深刻的内涵。视觉传达设计脱离不了各种文化符号的组成,设计者必须对文化符号内在的组成规律有十分清晰的认知,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是通过形式构成的整体性来表达美感和深意的,这也就是说设计者将不同的传统文化符号按照一定理由和规律进行重组和改造,形成与原形不同的整体效应。而在这种组合关系中,有许多重要的形式构成规律,如:相似性和趋向性的构成效应、贴近性的视觉效应、简化适宜的视觉效应、扩展与延伸的视觉效应等。
1.相似性。
在视觉效应理论中,人们总倾向于将观察到的具有相同特征的图案和符号归类到一起,自觉组合成和谐有序的整体画面。比如,古代战国银尊上的云纹式样,虽然线条繁杂,但仍然使人观之和谐,其原因就是云纹这种象征性图案符号其相似的曲线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因此画面显得整体和谐。反之,如果将没有联系的不同的文化符号随意穿插在一起,画面就会显得杂乱无章。
2.趋向性。
其实质上是符号本身具有的动感和方向性的联系。如中国经典传统文化符号太极八卦图,各个局部服从一定的内在动态形式,充分利用了趋向性的特点,精准地诠释了其蕴含的相生相克、生生不息的深意。
3贴近性。
视觉传达设计中,如果整体画面中有不同种类的传统文化符号,一种设计手法即是将这两种不同的符号距离拉近,使其贴近、重叠,从而达到整体、关联的视觉效果。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布局上,对不同种类的文化符号形与形之间的距离和关系的拉近,有助于观者在视觉心理上将这些符号处理成统一的关系体,形成整体的视觉效应。
4简化性和适宜性。
设计中的简化性使得图案和符号简练大方、适应性要求设计符合具体条件的要求,其两者需要综合考虑。比如设计元素中有树叶,在设计司标的时候简化性则要求更高,树叶的形状和纹络则不可以太细节化地描绘:若在设计平面背景时,适宜性则要求更高,树叶的形状则要有更多变化,加强动感。
5.扩展与延伸性。
扩展和延伸是更高阶的设计手法,一般来说分为两类:一是对象在形式规律上的统一。即是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形式做比较和分类,形式类似的符号可以通过一定设计手法进行重新组合和排列,从而对主题构成积极的表现效果。一是同感作用。其设计的关键是找到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人们情感相关联的地方,通过用图案传递情感的方式引导人们对设计作品产生联想和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的前提即是图案的可视性。比如青铜纹使人感觉厚重朴实,云纹使人轻柔飘渺,潘天寿的画作显得老辣,任伯年的画作则甜熟。
四、衢州民间传统文化与乡村视觉形象设计的教学实践
乡村的视觉形象是一种视觉文化,这种文化也受稳定延续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而显示出本土化的特点。如我们在“衢州孔氏南宗文化研究中心”标识设计教学实践中取材于传统文字等符号的基础上又做了巧妙的创新,标志以“文”、“孔”为设计元素,两个造型元素通过不同方向进行组合,形成新的造型。“文”字体现文化的属性,“孔”体现标志的名称。整个造型像古代建筑,端正对称,上面像两片叶子一样,寓意文化研究所不断创新,不断成长,传播孔子儒学文化,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在造型上大胆重构传统文化符号,使新式设计具有温馨亲切的感性色彩,并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另外我们在乡村农家乐品牌形象设计中充分挖掘民间传统文化的各个要素,经过创新组合和设计,展现新的乡村视觉形象,达到了良好的项目化教学成效。因此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使用传统文化符号,要把握好其形象精髓的精神实质,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创新,善于对符号进行抽象和改造,使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方向。
五、结语
在当今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积极合理地利用我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资源,既能够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又能够在多元化的设计领域中树立自己的独特风格,占得长久的一席之位。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符号的概念及其视觉意蕴,和自然符号、人造符号等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重构形式如趋向性、相似性、贴近性、简化性和适宜性、扩展与延伸性等加以论述,并在论述过程中结合如吉祥符号等具体符号实例的分析,来讨论应该如何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巧妙合理地使用传统文化符号。
参考文献:
[1]张道一,易存国冲国符号文化[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
[2]吴劳.凤鸟图案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3]赵浓冲国艺术设计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4]王令中.美术形式的视觉效应与心理分析[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中国现代文学并不推崇文言文,而提倡白话文,是在“五四”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现代文化的发展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虽然两者在表现形式上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本源上却十分接近。
一、现代文学的发展是我国民族审美要求的结果
我国文学的发展史是十分丰富的,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特性。通过不同的形式和角度,能将我国的民族特色、民族性格、民族语言等内容全面地反映出来。于是,在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不断的进步。我国的现代文学起源于“”时期,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从未摆脱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现代文学在内容上更加注重展现民生问题,并致力于反映我国的民族前途和命运。而从形式上来看,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都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随着我国民族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促进着我国现代文化的发展。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不忘中华民族的特性,所以其在世界文学界中能够享有盛誉。“五四”以后的现代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没有放弃对文学民族化的追求,还积极吸收外国文学中更加新颖的表现方法。在文学变革形式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民族审美情趣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比如,在鲁迅先生的作品《狂人日记》中,就曾吸收外国文学作品的表现方法,但却没有完全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在《狂人日记》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显著的中华民族特性,所以,中国现代文学是在冲破外国文学羁绊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在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但由于其不注重民族审美情趣,而是更加关注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技巧,所以很难在本民族立足。尽管这些表现形式试图在中国有所发展,但由于不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最后都以失败告终。比如,新月派诗群在作品中运用大量华丽的辞藻,将作品的外表装饰得十分美丽,但由于其与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差距甚远,所以最终还是被时代所抛弃。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中能获得较大的发展
虽然我国现代文学的表达手法是从西方文学中借鉴而来的,但其并没有背离我国的传统文化,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也是比较重大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的发展中能获得较大的发展。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视,吸取其中的精华部分,并融入现代文学中,可将其发扬光大。同时,外国文化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国现代文学在借鉴其优势时,能将这些优势充分地利用起来,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使我国的现代文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历经的朝代很多,无论哪个朝代的文学,都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并体现出作者强烈的民族尊严。尤其是在两个朝代交替的关键时期,文人们对这种情感的表达更加急切。现代文学起源于“五四”时期,这个时期正是我国社会改朝换代、动荡不安的时候,文人们主要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而文学作品的思想则主要受到作者思想的影响。比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屈原的《离骚》、陆游的《病起书怀》等古代文人作品,都表达了作者的民族情怀和爱国热情。而在谭嗣同的《狱中题壁》、庐隐的《或人的悲哀》等现代文学作品中,也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同时,“五四”运动追求自由平等,所以才会反封建反专制。而自由平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只有西方国家才推崇自由平等。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随处都在贯穿着自由平等的思想,如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叶圣陶的《潘先生在难中》等。由此可见,现代文学中所推崇的自由平等,也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一思想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所以在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要继续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且在世界文学中也享有盛誉。我国的现代文学是在“五四”时期发展起来的,在“五四”以后的现代文学发展中,始终与民族的审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将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于现代文学的发展中。
参考文献:
[1]白璐.深思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的关系[J].南风,2015(29):26.
[2]黎保荣.汉语思维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影响[J].晋阳学刊,2015(3):22-36.
关键词: 太极;太极拳;太极柔力球;传统文化;圆
中图分类号: G 849.9 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1-0027-03 文献标志码: A
太极柔力球运动绝不是从太极拳运动中衍生出来的,它是自然界运动规律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它的产生是偶然中的必然,不能囿于太极拳运动概念,把两者强牵附会在一起。
1 对“太极柔力球”项目起源相关报道的疑问
查阅关于太极柔力球项目的文献资料和相关报道,众多作者都把太极柔力球项目与太极拳运动相提并论。例如:李恩荆提出:“该项目(指太极柔力球)…… 积极借鉴、汲取太极拳运动和武术运动中‘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的拳理拳技,奠定其自身的……基本运动思想。”[1]张发景提出“创编者在查阅了大量武术书籍,特别是有关太极拳的拳理,吸取了太极拳的功力之精髓,……根据太极拳‘先引后发,借力打力’的原理,经过多次实验改进,正式发明了‘太极娱乐球’和‘球拍’2项器械”。[2] 试问能从太极拳运动或武术运动中“汲取”和“吸取”了极其精华的拳理或功力之精髓,并形成自己独有运动思想的人,对太极拳或武术将有多深的造诣?该项目创编人或曾练习过太极拳,了解中国武术,可他真的有如此高深的太极拳“功力”吗?武术不论是外家拳重刚、重招式,还是内家拳重柔、重劲法,最终都将做到刚柔相济,内外合一,一位高深的武术家何以能想出这些“把戏”呢?又如在《太极柔力球教与学》一书和《山西日报》报道“它是把太极拳的拳理和网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的技术精华融为一体而创编的……”,每一个项目能独立存在,都有其自身的影响力,像网球、羽毛球能成为“奥运项目”更有其自身的运动特点和本质特征,体育运动项目中有很多技术都是相通的,虽在场地形式、隔网运动、计分规则等特点上相似,但网球和羽毛球运动的反关节运动和柔力球的顺关节运动怎能融合一体呢?
一个新生事物的萌生,必然有孕育其生长的土壤,我们认真探讨其发展起源、运动核心思想、运动特征,同时对比太极拳运动特征后,太极柔力球项目与太极拳运动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不难找到答案。
2 太极柔力球运动萌发过程
20世纪80年代,山西晋中卫生学校的白榕老师带拳击训练队,当时的拳击手套是棕制成的,硬度非常大,为避免在实战演练中受伤,他将球胆注水后放入拳套中来替代棕垫。一天白老师在水池旁放水,一位同事将水袋抛过来,软软的水袋呈弧形飞来,他随手拿脸盆去迎接水袋,在脸盆和水袋接触的瞬间,身体自然轻柔地带动水盆顺水袋来势在体前下沉画弧,然后轻轻上抛,水袋随着脸盆的弧形转动,划出一道轻灵圆活的弧线后,轻快地抛落到另一手中。这种轻灵的感觉立即激发了他的某种灵感和兴趣,便和同事多次重复这一动作,后来又将水盆换成家用的炒锅。随着不同的抛接动作,又设想双面凹形“炒锅”,于是,形成了太极柔力球拍的设计理念,球胆逐渐被小皮球、硬壳塑料球代替,胆内的水被沙粒代替,这种处处是弧形的抛、接运动,便形成了现在的太极柔力球运动的雏形。在经过长时间的研磨后,1991年,“太极娱乐球”(即太极柔力球)和球拍获得国家专利权,并迅速推广到全国,现已走向世界。
从上述运动历程来看,应该说在第一次用脸盆接水袋时顺其来势、弧形引带的那种轻飘的感觉所引发的某种“灵感”才是太极柔力球运动萌发的根源,它是人们生活中的某种自然现象,在现象中又透着某种自然规律,我们应从这点去探究太极柔力球的根源才不会失真!仔细探究会发现,这种灵感、现象、规律就是“太极”理念的具体体现,这种弧形运动,引进合出,以柔克刚,借力用力的运动风格和特点,正是符合了“太极”理念和“圆”的运动规律,堪称是一种“太极化”的球类运动。在太极拳运动非常普及的中国国度,对于“太极”理念人们知之甚少,在看到这种运动形式时的第一感觉就是太极拳。作为民众有这种说法还能理解,但在学术上,不能只看其表面的运动形式,而忽略其运动本质,单方面地定性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根源。若是这样,“掷沙袋”(也叫扔沙袋,是回族、满族中的特殊体育项目,该项目始于清道光年间,常作为武术和摔跤的辅助运动)这一民族体育项目不也和太极拳有关联了吗?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种独特的太极化的运动,是以圆为运动形式,并借助圆运动产生向心力抛出球体,与太极拳运动的缠丝运劲和、捋、挤、按、采、、肘、靠等劲法是截然不同的。
3 太极柔力球运动核心思想
太极柔力球运动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的思维习惯,如本能的、直接的,而是非本能、多角度、反面的表现方式,是遵循“走圆化柔、顺其自然、无楞无角、不见拙力”的思想,“弧形引化,借力用力”的技击方式[3],运球过程中避免拍和球直接撞击和折返式回球,而是先举拍前迎来球,再借助身体各部位的绕动、旋转、翻转等动作,顺球来势弧形引化来球。整个过程皆顺人体自然生理现象做顺关节运动,避免自身意识上本能反应和机械性的反关节动作,而是经过意识、思维,通过大脑运动中枢传递信息支配肢体所作出的动作。要求身体松柔自然,技法上注重顺与随,在运动中要求心静神逸,身体多关节、大小肌肉的协调配合,达到在思维的指向和身体的趋向,思维的内容与活动的内容上完全一致,身体的运动节奏与精神的运动节奏完全协调。身之所往也就是心之所向,心之所向就是身之所往[4],从而实现“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完美和谐的精神追求[5]。这是“身”与“心”可持续发展的真谛!也是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真谛!
太极柔力球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其文化根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而非是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太极拳运动衍化的产物。
4 太极柔力球运动特征
太极柔力球运动不同于直接的、正面折返式的运动,而是顺关节、多角度、间接的、反面的表现方式。以“弧形引化”触接球并顺势将球抛出为主要特征。来球方式只有一种,但回球的方式取决于身体与球所处位置和回球落点位置而多种多样,区别于拍与球直接撞击、折返式的持拍对打的球类对抗项目,是“太极化”的球类运动。
太极就是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其上的无极则表示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和谐系统,在这个无际、无垠的和谐大系统中,包含着无数个由太极组成的和谐小系统[6]。太极图便是太极的缩影,太极是立体圆,这个立体圆上无论哪个剖面,都可以看到太极图一样的图形。所谓太极乃天地万物本然之理,亘古亘今,颠扑不破者也[7]。人们在对天地自然特色的领悟中,逐渐引发出了“圆”和“空”的概念,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阻,圆而又空则做到活泼自如,循环不息。太极柔力球无论是单人练习,还是双人对练,亦处处都是圆,而且是一个圆,每一次接抛球都有固定的圆心和固定的半径,这些运行的路线都是太极图中的路线,正如立体的太极图一样,从哪个断面看都是太极图形状。可以说太极图就是太极柔力球运动路线的真实写照,圆和空是其主要的运动特征。
太极柔力球堪称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之一,在众多的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中(太极拳除外),很少有如此符合“太极”理念的了。动静相生、刚柔相济、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蓄而后发的运动法则使得太极柔力球有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和鲜有的运动特征。
5 太极柔力球运动形式
反者,道之动,周行而不怠,以圆圈式的循环运动便是“道”,道就是自然界的规律。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圆圈式的运动,从圆圈中去体悟道,在圆运动中寻求一种意境。“圆”是太极柔力球项目的唯一运动形式,在迎球的瞬间,根据来球路线、速度、落点及自身身体形态,意识思维已经决定回球路线,同时确定了这个圆的圆心和半径,以圆的形式将球送回到对方,整个动作无楞无角、不见拙力、走圆化柔、顺其自然。“圆”的概念自从太极图开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定型都蕴含其中了,“动则生静,静极复动”形成事物发展从起点到终点,再由终点回到起点的往返运动,万物按此规律生生不已,变化无穷。长久以来,我们便习惯用太极、用圆表示事物规律,不同于西方的“十字架”的文化。
太极柔力球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发展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表现形式,从核心思想、运动特征、运动形式几方面来看,其产生根源就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沃土滋生、培育的结果。
6 太极柔力球与太极拳
太极拳实际上运用了自先秦经宋明以来,三千年哲学发展的一个成果――太极哲理[8],综合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结合古代导引、吐纳气功、中医经络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以道教、太极、八卦等理论为基础,逐渐形成太极拳拳理,因其招式、劲法变化无穷,故取名太极拳。(这也旁证了一事物从萌生到完善决不是哪一个人能独自完成的,而是由小至大,海纳百川而逐渐形成的。)现代人习练太极拳大都以养生健身为主,以松、柔、通、活为练习宗旨,究其根源,太极拳的每个动作仍是技击为目的的,在遵循中医经络学说基础上,运用导引、吐纳,形成天人合一的“球体”,在松柔通活基础上使其劲法达到灵、整、弹、抖,以柔克刚,发人于丈外。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思想,博采众长,独立和谐地构成了太极拳文化内涵。
太极拳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社会影响力很大,妇孺皆知,而太极柔力球项目尚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对其理论体系的研究非常重要。在创编之初,虽是受太极拳运动的某些启发,两者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不能认为太极柔力球运动就是从太极拳运动中产生的,汲取了太极拳的功力精髓创编而成的。现实中能具有极深太极拳功力并掌握太极拳精髓的人甚少,况且其发明人对太极拳习练并不是很多,怎么会汲取了太极拳功力精髓呢?
另外,太极柔力球与网球、羽毛球虽在比赛中都采用隔网进攻、分中线和发球线,计分方法也相同;但网球和羽毛球的扣、削、搓、挡、挑等技术都是采用折返回击来球的方式,而太极柔力球是顺关节运动,两者运动本质特点截然不同。为学术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应实事求是地探求其本质根源,发展其基础理论。
“太极”不是某运动的专有名词,它是宇宙万物普遍运动发展变化的法则。太极柔力球仅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但其中却蕴含着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是自然规律表现形式之一。太极柔力球和太极拳是“太极”法则下的2个事物,是2种不同的运动形式,我们不能仅依据起源时间的早晚来决定2项目的关系。古人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又如圣经上说:“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参考文献:
[1]李恩荆.太极柔力球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6):855-856.
[2]张发景.太极柔力球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8):92-93.
[3]刘震宇.论太极柔力球的文化意蕴 [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14(3):45-46.
[4]刘次林.论身心统一的体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26-30.
[5]吴光远.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体育 [M].修订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16.
[6]桑东辉.《周易》和谐思想简论 [J].学术论坛,2006,187(8):17-20.
【关键词】武术;起源;文化价值;传统文化
中国武术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瑰宝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武术不同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它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思想。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为内容深邃,广博丰富,注重内外兼修、身心一统、术道并重的体育项目。
1、武术的起源
武术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演变,它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同时代受到当时社会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的约束。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从事各种武术活动有着不同目的。武术的发展不断满足人们生活的各种需要。
1.1生产生活的需要
武术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原始人类在与自然的搏斗中谋生,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动物,只能靠智慧、技术、技巧弥补体能上的不足。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要想生存就必须要具备自卫的能力。在搏斗的过程中形成了奔跑、跳跃、滚翻、闪躲、拳打、脚踢等徒手的技击动作,以及运用石质和木质棍棒等工具的技能,不断积累攻防经验。这些攻防技能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武术的雏形,技击技巧与武术意识开始萌生。
1.2军事战争的需要
伴随着冷兵器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军事战争开始由简单搏击,到借助兵器使用逐渐发展为徒手和器械套路,武术在战争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武术的产生与发展对于军事战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战争的频繁发生,进一步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在部落战争中,远则使用弓箭、投掷器,近则使用棍棒、刀斧、长矛,凡是能用于捕斗搏击的任何生产工具都成为战斗的武器。原始战争促进了武术的发展,为了作战的需要,萌生了武舞又叫战舞,不仅是武术击次的演练,还有武艺表演起到宣扬威武的作用。武术不断丰富与充实了军事技术与战术的形式与内容。
1.3原始信仰崇拜的需要
从原始人祭祀可以看出对武术的影响。武术起源于原始先祖的巫术、巫风和图腾崇拜。图腾武舞是原始部落祭祀活动的重要内容,人群以表现战斗的舞蹈来供奉其部落的始祖神物[3]。
1.4养生娱乐的需要
民间武术娱乐使武术得到迅速发展。射礼、角抵、手搏、相扑、舞剑目的都是为了娱乐。随着文化生活追求的扩大与提高,出现了许多健身娱乐的武艺社团。南宋时期都城临安府出现了争交的"角抵社"、"相扑社"射弩的有"锦标社""川弩社"、"射水弩社""射弓踏弩社"、"川弩射弓社";使棒的"英略社"等[4]。
2武术的文化价值
武术的发展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与众多学派之间相互交叉,不断吸收精华形成了浩瀚繁多的拳种流派。它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积淀了博大文化内涵和一以贯之的文化命脉代代相传,始终与传统文化紧密联系[5]。
2.1 武术与传统哲学
中国武术汲取了古典哲学的"道"、"气"、"天人合一"、"太极阴阳""八卦五行"等观念。在发展过程中,渗透着中国古代传统的哲学思想。中国哲学用"道"表示宇宙万物的根源。在古代武术理论中,"气"被视为武术的原力与本根,是武术生命的精微所在。五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行"在武术中最集中的表现为五行拳即形意拳。武术讲究阴阳合一、道法自然、身心一统的原则。哲学的运用使武术的思想理论不断丰富,内外兼修的作用更加有效。
2.2 武术与养生保健
武术作为一种健身手段,在古代就得到人们的重视。养生、导引与武术交叉、交流,体现在一个最重要的结合点,就是"三调"即"调身、调息、调心"。华佗创编的《五禽戏》,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战国时期的《行气玉配铭》等都体现了武术的养生效果。武术拳派受到养生、导引的影响很大,比如内家拳表现最为明显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特别注重呼吸的调理与运动节奏感的掌控。
2.3 武术与艺术美学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中过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神韵,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内涵。它的美学范围极其广泛,包含了形象美、神韵美、意境美等多个方面。武术的美在于独特的意境,体势,结构,以及礼仪等方面。武术倾注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民族心理、民族审美与民族精神。它是融合运动与修养、艺术为一体的多元交叉为一体的美学表现形式。
2.4武术与传统医学
"拳起于易,理成于医"武术在发展过程中汲取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整体观,辩证观。中医与武术同属于中国传统人体文化,结合有关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治的理论,运用武术技法,创造了武术独特的保健养生套路。传统中医研究认为:武术可以达到疏通经络的的效果。通过武术练习防治虚症或实症的疾病改善人的精血不足和脏腑功能低下,去除人体的"风、寒、暑、湿、燥、及火气"。另外,武术与传统医学的骨伤科也有一定关系。
3.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主席说:"中国武术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中国的一种文化品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是塑造国家形象和增强国际影响力的有力支撑。因此,武术的传播对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提升自身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我们需要更加全面了解武术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价值,深刻理解武术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意义。从而指导人们从新的视角领悟中国武术真谛。中国武术的起源与发展是武术的两大问题。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只有挖掘其文化的发展土壤,借助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增加自身文化自信,才能够在世界得到不断地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玉成.中国武术传播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 蒋剑民.黄一棉,武术[M].合肥:黄山出版社,2012.3:1.
【关键词】龙狮运动;舞龙;舞狮;文化内蕴
对于舞龙舞狮的称呼和定位,研究者至今并无统一的提法,大多称作龙狮运动,视为一种传统体育运动。其实从源头来看,舞龙与舞狮在中国古代主要是一种民俗活动,虽然也不排除官府的提倡和参与,但主要是老百姓用以寄托愿望并自娱自乐的节日活动,民间性和自发性是其重要特点。
作为中国民俗活动的舞龙与舞狮,其实是两个有一定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研究时是应该分别对待的。从历史和现实的情况来看,它们应该是两种不同的活动,文献中也没有发现把它们并称的情况。合称为龙狮运动,应该是近年以来的事。两者得以合称,是因为它们在形式和命运上有着一定的相似。舞龙和舞狮都起源于民俗活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都形成了相应的技巧和风格,有着很强的表演性和观赏性;都与动物相关,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些相似处,近年来,一些参与者和研究者出于组织、比赛和宣传的需要,把两者相提并论,并有逐渐合二为一的趋势。
舞龙与舞狮因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并称,但从文化源头到表演形式,它们都有着很大的差别。从源头来看,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狮却是西域的舶来品,两者的象征意义也不相同。舞龙需要多人参加,其形式更近于舞蹈,长于表演;舞狮一般是一人或两人,形式更接近武术,长于技巧。舞龙舞狮放在一起表演或者进行比赛,也无不可,而且可能正是发展的趋势所在。但因为它们有着这些根本性的差异,如果要作较为深入的研究,就会发现两者并不易糅到一起,所以在下文的表述中,有些地方只能是分开进行。
龙与狮的文化内蕴
有学者认为,人类文化发展初期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同源共生。也就是说,人类文化中的各个门类,在最初时往往有一个共同的源头。这种源头上的共同性,使得每种文化圈都会形成一些鲜明的特色。在此种环境中发生发展的文化形式,就会或多或少地具有这些特点。在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孕育而生的龙狮运动,不可避免地要打上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深深烙印。
从一开始,龙狮就跟中华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龙尤其如此,它的出现与中华民族的形成有着密切联系。龙在中国起源很早,上古的传说中即常被提及,相传黄帝曾令应龙攻杀蚩尤,又传大禹治水曾得神龙帮助,这些传说体现出龙已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种图腾。
图腾可能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物,也可能是虚构而成。龙作为一种动物形象,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但也并非向壁虚造。有研究者指出,龙的形象是由中国古代可以见到的多种动物元素组合而成。可以这样理解,在中国大地上曾经生活着很多的部族,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图腾。后来这些部族之间出于生存需要,或战争或联合,一步步走向融合。在这个大汇聚的过程中,他们原先各自的图腾也逐渐合而为一,于是蛇身鱼鳞、马齿鹰爪、扬首掉尾的龙的形象便随着中华民族的形成而一并出现。
《周易》坤卦的爻辞中有“龙战于野,其色玄黄”的记载,所谓“龙战于野”的时代可能正是上述中华民族汇聚融合的时代。玄黄本是天地之色,可见龙的源起不仅与中华民族的形成相始终,与中华传统文化中世界观的形成,也有着某种内在联系。
龙在中国本是图腾,一开始就具有某种神性,后又不断神化,被附加了更多的灵异和象征意义。古人认为龙能呼风唤雨,能带来风调雨顺,在传统农业社会中,这是极为重要的。龙体形威武,是力量和刚健的象征,《周易》乾卦即以龙取象;龙能大能小,会腾云驾雾,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由于龙与中华民族有着与生俱来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近代以来逐渐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甚至被作为中国或中国人的代名词。
狮子本不产于中土,它的故乡本在西亚和非洲,是在汉代时随着中西交流从西域传入中原。西汉张骞两使西域,打通了中西交流史上重要的“丝绸之路”。此后西域与中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狮子被作为西域国王送给汉朝天子的礼物来到中原。史书上有很多西域各国国王献狮的记载,其中所记时间最早的在东汉章和元年(公元87年)。
狮子在西土本是百兽之王,是威猛和权势的象征,又有着威武的外形,来到中原后,很快就引起了朝野的关注。狮子在中原不是野生,对百姓的生活并不构成威胁,就更加强了中原人对狮子的亲和力。因为狮子在中原人的生活中并不常见,所以中原的狮文化中又加上了许多想象的成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人们对狮子的好感。
佛教的传播,进一步加深了狮子在中原的影响。狮子和佛教的渊源极深,它不仅是文殊菩萨的坐骑,又被佛教看做是佛的护法甚至佛的化身。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土后,逐渐适应了中国国情并传播开来。在传播过程中,佛教的崇狮习俗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狮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
在汉代以后的时间里,狮子逐渐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瑞兽,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构成要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狮子被看做祥瑞的象征,影响着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国人认为狮子可以驱邪避祸,所以在建筑、绘画、雕塑、剪纸等门类中都有了狮子的形象,影响不下于中原固有的动物,甚至部分地取代了老虎在中国人心中“百兽之王”的地位。
从娱神到娱人的转变
由于材料匮乏,舞龙舞狮的起源是一个难以说清的问题。
舞龙的源起,与某种祭祀的仪式有关,在古代的祭祀中,为了达到人神沟通的效果,往往就有人扮作神灵、祖先或动物的习惯。研究者多认为,舞龙起源于民间祈雨的祭祀仪式。这种看法应该有较高的可信度,董仲舒在其《春秋繁露》中就有求雨时所舞之龙及舞者服饰的记载。
也有研究者指出,在中国文献中多次出现的“鱼龙曼延”之戏,应该也属于舞龙的形式。对此笔者有些怀疑,因为从文字的记载来看,“鱼龙曼延”讲究的是变化,突出的是奇幻,应该属于从西域传入的杂技之类,虽然其中有龙的形象出现,但只是变化过程中的一个场景而已,跟我们今天所了解的舞龙的形式,有着很大的不同。
舞狮在中国的起源较舞龙则更为模糊。加以查考,就会发现文献中很难找到明确记载,而只能找到一些传说。按其中的说法,时间最早的是在汉代,而最晚的是明代,前后相差千余年。传说虽然美丽,也传递出一些文化信息,但并不足为证。
舞龙舞狮的起源虽不能说清,但它们(学者们普遍认为至少舞龙是如此)应该源自祭神的仪式,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一种庆祝的活动。人类在收获之后或者在某些重要的日子里,往往要举行一些庆祝仪式。这些仪式的主要形式是集体性的歌舞,借以宣泄人们的情绪并表达某种愿望。舞龙舞狮在发展过程中演变成为节日庆典的一种方式,表达对丰收的喜悦,更寄托着对来年风调雨顺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因为先民的庆典多在节日或收获时节举行,舞龙舞狮又得以与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好地结合。中国民间进行龙狮之舞,基本都是在各种节日期间,尤以春节和元宵节为主。中国古代是典型的农业社会,这些最隆重的节日恰好在农闲。勤于农事的百姓趁着闲暇舞龙舞狮,用以自娱自乐,借以祈福纳祥。舞龙舞狮,成了中国重要的节日习俗。
相对于舞狮而言,舞龙更具有一种源头性的更深的原始宗教意义。又因为它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在发展的过程中又有所损益,并得到进一步巩固。这是一种内在的渊深的精神力量,虽然因其深藏于外在形式之下而不常为人们察觉,但却是它生命力的根源所在。舞龙舞狮虽有起源和形式上的诸多区别,但它们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那便是表达了人们的共同心愿:祈求平安、祈求吉祥、祈求富足、祈求安康。虽然不一定真能实现,但百姓情愿把这些美好的愿望和期盼寄托于这舞动的龙狮。舞龙舞狮在中国传统社会存在的最重要意义,一言以蔽之,便是献瑞呈祥。
正是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的完美结合,赋予了舞龙舞狮极强的生命力。它自诞生以来,深得百姓喜欢,代代相传,长盛不衰,在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有“饮井水处见狮舞”的说法。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更使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眼光。近些年来,由于华人的迁徙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扩大,舞龙舞狮在世界很多地区开始立足生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精神已经有了上千年的结合,虽然外国朋友不一定能深入理解其中的精神,但通过观看表演,也能感受到其中所包含的神秘的精神力量。
从民俗到体育的转身
在商业经济和现代文化形式的冲击下,龙狮运动正失去它曾经依存的土壤。随着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贫富差距急剧拉大,给几乎所有中国人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加之农业科技的推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进城市,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迅速在农村得到普及。这些变化波及之处,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一些传统的文化形式日渐从中国人的生活中淡出。
近年来,全国大部分地方民间自发举行的舞龙舞狮已越来越少,在很多地方的农村,如果没有政府的组织,春节、元宵节时的舞龙舞狮、高跷旱船等传统节日活动已很难再见,即使有些地区还在举行,其中的文化要素也日渐淡化。随着知识的普及和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待舞龙舞狮都不再有那份神圣感。龙狮的外形也日益简陋,由于浮躁心态和功利思想,人们也不再有心思在这些东西上精雕细琢。内在与外在的要素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人心目中原始意义的舞龙舞狮正渐渐离我们远去。
舞龙舞狮作为民俗活动正日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却向着体育运动的身份转化,而且影响不断扩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层次的龙狮运动协会陆续成立。1995年1月,国际龙狮总会在香港成立。1995年10月,中国龙狮运动协会成立。2003年12月,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成立龙狮分会。此外还有很多地方性龙狮运动协会成立。这些协会成为推动龙狮运动的重要力量,为各种大型比赛的举办提供了组织上的基础。
自1995年国际龙狮总会和中国龙狮运动协会成立以来,每年都举行多次大规模的国内国际龙狮比赛。据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公布的数据,2002年举行的全国和国际龙狮赛事就有十余次,而且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其中2004年在上海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龙狮邀请赛,2005年在广东举行的“黄飞鸿杯”世界狮王争霸赛,2006年在云南举行的全国龙狮精英赛等许多赛事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由于协会的成立和各种国内国际比赛的举办,近十几年来龙狮运动非常活跃,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龙狮运动开始走进高校。教育部在2004年启动了“全国百校龙狮进课堂”推广计划,从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院、中南大学等学校开始,在大学中推广龙狮运动。各高校开始出现专门从事龙狮运动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他们一面进行这项运动的研究和教学,一面不断撰文,呼吁社会的关注。从现在的发展趋势看,高校将成为未来龙狮运动发展的主要阵地。
舞龙舞狮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日渐消失,但我们没有必要太过忧虑。这些年龙狮运动的蓬勃发展,正在为其注入一种新的现代竞技精神。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舞龙与舞狮,正由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向现代体育运动的方向发展,而且日渐国际化、规范化、科学化。应该相信,它一定会在现代文化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s in many aspects, on the one hand is traditional culture transformation for cultural industries directly drives the economic growth, on the other hand, traditional culture penetrated into the character of the local people and become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engbu Shuangdun cultural relics dating back 7000 years of history, is a new era of HuaiHe River Basin witnessed the civilization. The symbol of the unearthed utensil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ources of the origin of Chinese characters. Symbolic elements will portray use in modern life, and become a popular recognized one of the landmark cultural identity ,it is conducive to enhance the brand image of the cit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economy.
关键词:双墩刻画符号;文化产业;开发价值
Key words: Shuangdun depicts symbolic;cultural industry;development value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6-0135-02
0 引言
刻画符号在当今社会已失去了表意功能,但作为一种图案元素则富含更多文化象征意义和设计再创造价值。城市文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剧增,文化产业的开发是城市重新焕发生机的核心问题。以双墩刻画符号为设计的基本元素,将其精华提取出来并加以整合利用,融入产品开发及城市环境设计中,使之转化为文化产业对提升城市文化凝聚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双墩刻画符号的文化内涵
1.1 双墩文化遗址的出土
1985年11月全国文物大普查时,位于淮河流域中游的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发掘出大量历史遗物。其中主要包括陶器碎片、石器、动物的骨、角制品、蚌器等。据考古人员判断,这可能是淮河流域的又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期遗址。随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分别于1991年和1992年对双墩村进行再次发掘。三次发掘面积共计375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经专业测试认为,该遗址距今约7000年。其中发掘出的六百余件有刻画符号的陶器,见证了淮河中游地区的史前文明。2005年,蚌埠双墩遗址暨双墩文化学术研讨会在蚌埠召开,正式命名了双墩文化的重要概念,双墩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等共同串起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1.2 汉字起源的源头之一
双墩刻画符号自上世纪80年代公布以来,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双墩遗址发掘的刻画符号均出现于陶碗的圈足内,仅有少量符号刻划在碗的腹部或其他器物上。其种类按照刻划形状分类可分为象形、几何形两类。若按照刻划结构分类则可分为单线、双线、多重线符号及组合符号。这些符号反复使用率高、在不同时期不同的遗址中均出现。与其他地区出土的成行陶纹相比,双墩刻画符号仅有组合形符号,但总体来说,双墩刻画符号具有一定的表意、计数和简单的记事功能,并具有可解读性,是一种地域性的刻画符号。正像中华文明曾经起源、孕育、形成的长期过程,文字在起源的过程中也曾自不同的地方汇聚于文明程度最高的地区,由于文明形成需要,经一定程度的整合形成文字,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双墩刻画符合可以说是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
1.3 淮河流域早期文明的见证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部桐柏山主峰太白顶,东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在三江营南流入长江,北流入海。贾湖文化、双墩文化、龙虬文化,分别代表了淮河流域上、中、下游的文明。其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证明淮河流域在数千年前就有了农业和畜牧业,陶器被广泛制作和使用以及图形文字的出现也表明当时在淮河流域生活的人类已脱离了野蛮的低级阶段。它们串起淮河流域文明史,揭示并证实了淮河流域存在独立发展的史前文化体系。淮河上游已发掘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①刻画符号比双墩遗址早一千多年,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刻画符号之一,但其数量仅为17例分别刻划于14件甲、骨、石、陶器上,而淮河中游地区双墩文化遗址发掘的刻画符号数量多且内容丰富,并通过对符号的解读能够分析出当时双墩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和经济状态。双墩遗址的出现为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注入新内容,是淮河流域中游地区史前文明的有力见证。
2 淮河中游文化产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
2.1 文化产业带来丰厚的商业价值
区域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通过影响相关区域内的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②文化资源的主要载体包含文化遗产,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文化遗产为区域文化产业集群创造良好氛围,适度的开发创新成为文化产业,作为文化资本增强了区域竞争力,形成区域品牌,从而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淮河中游地区传统文化底蕴丰厚,如淮南地区的淮南子文化、古寿春文化、凤阳一带的钟离遗址、灵璧一带垓下古战场遗址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怀远花鼓灯、五河民歌、泗州戏等远近闻名。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加以适度开发就可带来丰厚的商业价值。以蚌埠市为例,蚌埠已建成皖北首个以地方文化为主题的游乐公园“花鼓灯嘉年华”,它“是一个集蚌埠地域文化、地方民俗风情和现代化游乐设施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项目,是集文化、艺术、建筑和科技于一身的一大特色景观。”③民间资金涉足投资文化产业,并伴有科技基础保障,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力量。 “花鼓灯嘉年华”的建设运营带动了蚌埠旅游经济的发展,对丰富市民休闲娱乐生活、展示特色地域文化也起到促进作用。
2.2 文化教育传播价值
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属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文化教育传播属性。文化产业在消费价值层面也实现了精神的物质化和物质的精神化的结合。文化产业的文化教育传播属性决定了文化产业制造经营者要对其传播行为和传播内容承担相应的文化责任和社会责任。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与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一定的资源整合与再创造后被大众消费,成为连接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媒介。一方面传统文化本身得到传播,另一方面弘扬了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正确的道德观念等等。西方国家的文化产品,例如美国好莱坞影片、日本韩国等动漫网游在市场上都占据较大的份额,正义联盟、英雄主义情节、梦想等弘扬正能量的社会价值观、道德观、文化精神等等已经对人们以及青少产生年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我国,优秀的文化产业对提升传统文化认同感、社会凝聚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创新传播手段,文化产业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的物质消费,更是一种精神消费。淮河流域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时间洗礼流传至今,如老庄思想、禹会诸侯、霸王别姬等等历史文化能唤起人们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节。其次文化资源能够反复利用,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在文化教育方面具有提升国民文化素质、提高文化吸引力等作用。
3 双墩刻画符号元素的开发方式
3.1 双墩刻画符号文化产业的开发
目前已发掘的双墩刻画符号共计630余件,包括大量逼真的象形符号如河流山川、动植物、房屋等,以及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狩猎、种植、捕鱼、编织等。这些符号均可作为设计元素,结合双墩遗址出土的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陶塑纹面人形象开发、设计出一系列具有地方文化代表性和辨识度的文化产品。例如传统旅游产品包括蚌埠市旅游地图导览图的设计、旅行团团队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旅游纪念品的产品设计,以及相关文化用品、生活日用品、办公文具、书籍装帧、工艺品、餐具、食品包装、室内设计、主题旅馆、创意产品、(双墩符号创意概念店)。这些制造后直接能被消费的产品同时可与知名厂商合作或与蚌埠地方特色产业相结合,例如从双墩刻画符号中提炼出有代表性的、简洁明朗的动植物符号运用到著名珠宝首饰集团的设计中,也可与蚌埠当地科技龙头产业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合作,最终产品还可运用互联网营销模式,实体店体检及线上销售一体化,最终实现文化元素被大众消费。
其次是遗址公园的建设和开发。以双墩文化为主题的展览、教育基地、娱乐设施、旅游等一体化的开发利用,通过开展系列讲座、与大中小学开展课堂互动活动,开发展馆内的人机交互设计从而使大众有较高的参与体验等,最终使参与者更多了解双墩文化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当然文化资源的开发也要有度,各地人文环境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复制案例并不能获得成功。应在尊重基础元素的基础上巧妙的融合传统发挥想象,突出地方特色,人群定位广泛、通俗,同时可在互联网上征集方案集思广益,设计建设符合大众审美口味,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审美和精神需求的作品。
3.2 双墩刻画符号元素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文化元素运用到城市公共环境建设中,即强调城市视觉识别系统,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目前蚌埠市结合当地文化元素建设的公共环境有沿淮河风景公园、淮河文化广场等,以及皖北首个以地方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文旅城―花鼓灯嘉年华,蚌埠市博物馆广场的灯具设计就是将双墩刻画符号直接运用到城市公共环境设计中的优秀案例。
双墩刻画符号在当代社会已失去了原本的表意功能,经过几千年岁月的沉淀,使其具有独特的人文历史价值和审美功能。将双墩刻画符号视为设计图案元素融入蚌埠市的公共环境建设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如城市公交站台的设计、城市主干道路灯设计、公交车内外装饰设计、火车及高铁站候车室座椅设计、城市雕塑设计等等。其中候车室座椅的设计可将双墩刻画符号直接镂空在座椅后背,取代传统的简单孔状镂空,从而使其不仅具有透气的功能还具有较高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城市主干道两侧的路灯也可以双墩刻画符号为设计元素,例如将符号图案灯环绕于灯柱主干或将灯柱主干设计成镂空表面,夜间灯光透过符号的不规则线条反射出来。
双墩刻画符号元素运用在蚌埠城市环境建设中,一方面对地方文化起到传播推过的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体现地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使城市环境艺术即能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又能体现出本地区的文化特征。从而树立城市文化形象、提升地域文化认同感和群众自豪感。
注释:
①贾湖遗址,位于淮河流域上游,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其出土的刻画符号距今约8000年左右。
②贾彦宁.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旅游业为例[D].山东财经大学,2015第27页。
③韩玉婷:《“花鼓灯嘉年华”与蚌埠城市形象塑造》载《萍乡学院学报》2015年版。
参考文献:
[1]牛清波.中国早期刻画符号整理与研究[D].安徽大学,2013.
今天是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请你参加下列节日活动。
[走近端午]
1.请你结合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它从汩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所指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上述文字撰写的一副对联,在横线上可以补写的词语是:_________。
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 赛龙舟________传四海
[情系节日]
2.请你描述所度过的端午节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或一次体验。要求具体生动,情感真切,不超过60个字。
[弘扬传统]
3.请你探究下面文字所述现象产生的原因。
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不了解端午,中秋不想回家团圆,对清明的祭奠活动也不以为意,却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
4.某网站针对上题文字中所说的现象,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向网友征集公益广告。请你也设计一条(含有一种修辞手法)。
(选自2010年盐城市中考语文试卷)
试题解析:
近几年来,关注传统文化、关注传统节日已成为社会的热点之一。这几年的“两会”期间与此相关的提案、议案都不少。2007年12月份,国务院通过并对外公布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办法》中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成为国家法定假日。《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课程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基于上述原因,近年来与传统节日相关的题材也备受中考命题者关注。
2010年江苏省盐城市语文学科的中考时间是6月16日,这一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命题者抓住这一时间契机,关注生活,创设情境,围绕端午这一传统节日,设计了一组综合实践试题。试题分“走近端午”、“情系节日”、“弘扬传统”三个部分,共四道题目。涉及常识积累、补写对联、现象探究、撰写广告语等中考积累运用基本考点,综合考查学生语文素养。
“走近端午”部分涉及端午节的起源及相关习俗等内容。试题首先出示一段介绍端午节的文字,文字语言优美富有诗的韵味,内容主要是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及包粽子、赛龙舟等端午习俗。然后围绕这段文字出示了两道填空题。第一个问题是与端午起源相关的文化常识,只要平时有了相关知识的积累,都应该知道“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所指的历史事件是“屈原投汩罗江自尽”。第二个填空是将对联补充完整,答题既要考虑对联的对偶特点,也要结合上文所介绍的端午习俗填写。示例:号子声声。
“情系节日”部分是一个片段写作题,所写的内容应是自己所度过的端午节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或一次体验。只要平时参与端午节的有关活动,或者了解相关习俗,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把当时情景再现出来是不难的。答题时还要注意“具体生动、情感真切”的有关要求。示例一:赛龙舟那天,只见沿河两岸人山人海,彩旗飘扬,唢呐声,腰鼓声,鼓号声,大鼓声,汇成一片,响彻长空。示例二:随着一声枪响,两条龙舟犹如离弦的箭飞了出去。“加油,加油”,两岸的呐喊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队员们拼劲全力,奋勇争先。
“弘扬传统”部分命题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关注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第3题是一道探究题,答题时先要阅读语段内容,理清语段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很多青少年不了解传统节日却热衷于西方节日,然后思考探究产生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所答内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原因示例:对传统节日宣传力度不够,传统节日缺少新的活力。
第4题是一道公益广告题,好的公益广告词一般有四个方面的标准:一是内容具体,指向明确;二是语言简练,朴素平易;三是构思新颖,富有创意;四是语气亲切温馨,充满人文关怀。好的广告词都尽可能用“美”和“善”的人格目标进行诱导,唤起人的潜在欲望,或激起人的崇高感,从而使外在的行为要求变成一种内在的自觉意识。此题要求撰写的公益广告的内容要符合“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题,广告词要力求有文采,句式要力求工整,要有一定的号召性,按试题要求要含有一种修辞手法。示例: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
相关链接:
端午节――粽叶飘香习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