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范文

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第1篇: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范文

风险,字面意思时随风而至的险情,表示出了其不确定性,变化性,危害性。正如风对应着静止的空气一样,风险是相对的;正如风向可预测一样,风险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预估的;正如风力也可为人控制为人所用一样,风险某些时候也是可以人为控制的。从风险学说进而衍生到风险管理,风险管理,顾名思义就是企业管理在面对企业平稳发展而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来规避风险的一种或某类行为。审计,审查同计算,是指通过对相关资料等搜集整理和分析之后所得的评估结论及报告,审计作为一门独立部门,其相关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是非常严格的。2004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修订版中定义内部审计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所处的环境也是险象环生,因而需要更为专业有力的审计和风险管理团队来协助企业的管理层规避风险。它们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一方面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有助于审计部门发展势头更劲。内审部门在资金安全管理上责任重大,因而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极其关注。内部审计在参与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根据本企业的文化及其发展策略等情况评估它在制定某策略上或在某时期存在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由此制定出相应的风险防御,风险降低,风险消除等可行措施,保证企业的损失减到最低,这样风险管理同内部审计在企业的安全工作中地位也有提高。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作为以审计为主的独立部门,不参与企业内部的管理调控,因而具有更清晰的视角来观察企业潜在的风险,在有效针对企业运行的薄弱环节,对提出的改进措施进行新的评估认定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风险管理由于审计在其工作过程中的介入,赋予了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新的生命,也使企业的安全因素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如何协调和整合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一)建立一个合理的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体系作为企业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建立一个合理的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体系对企业而言绝对是利大于弊的,这对企业能否具有竞争优势尤为重要。企业的内部审计管理体制的完善,风险管理的不断优化都可以是审计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企业管理人员本身需要加强各部门的团结,使得企业经营得到更好的控制,进一步深化内部审计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监督控制,保证各项风险管理措施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建立风险导向审计的工作模式传统合规性审计采用的是“撒大网捕鱼式”作业流程,即一张大网抛出去,捕到什么是什么。其基本流程是:内控—问题—风险。风险导向内审要求采用“阻击手式”流程,即阻击手先瞄准一个重点,一击必中。其基本流程是:目标—事件—风险—内控。在传统合规性审计下,往往是到一大堆帐簿及交易资料、操作或管理记录中去寻找,看是否存在违背制度规定的问题;而在风险导向内审下,是先根据采集到的各种信息,识别并评估风险,找准重点,然后对重点进行追踪检查,看是否控制过度或缺乏控制。总而言之,合规性审计是查问题、提建议;而风险导向审计是查问题、查风险、查成因、查尽职、查整改、提建议。

(三)建立对审计人员内控审计效果或管理建议的考核制度内控出现问题,表明内审的监督职能未能充分发挥,内审为此承担责任有其合理性。但内控效果或建议的增值效果都很难评价。往往风险提示和管理建议都不是结果,其产生的影响才是结果。没有风险提示量或管理建议量,不论现场检查多少项目、时间持续多长,审计人员都无绩效(严重一些,反而可说其检查是在浪费资源。)

(四)加强对审计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合格的审计能力更需要具备较强的风险分析能力,除此之外还需涉猎经济、管理、法律等相关知识,在理论基础之外,实践能力也不能弱,在面对突况时需要冷静思考,迅速找出最优解决方案。

四、结论

第2篇: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范文

(一)对发电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存在差错

现如今对我国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工作中存在的差错进行分析:经济利益的内部审计;离任内部审计;事后内部审计。然而经济利益内部审计与离任内部审计在审计当中都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工作,在实际的经济利益中,一旦出现问题,不能及时的处理,会导致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不能完全的发挥出来,然而由于年底或是比较特殊的日子,因时间比较短暂任务量多,审计人员会因为太注重速度而忽略了质量,使审计出现了差错,从而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二)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合格

现阶段,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都各不相同,一些人员缺乏相应的洞察力以及判断力,对现代化的经济管理知识也比较缺乏,这与内部审计人员高素质的标准相违背。同时,内部审计人才相对缺乏,对变化的审计环境不能很好的适应,也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导致矛盾不断的显现。

二、针对发电企业内部审计中的不足给予的措施

(一)增加内部审计人员的自身专业素质

不断对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增加专业知识进而操作技术的培训,从而完善电力企业的内部的相关管理制度,促使内部审计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从而在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管理中能够发挥自身应有的价值。

(二)加强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审计水平

要全面实施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在保证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的同时,还要加强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管理制度,从而才能提高整体企业的经济水平,也能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脚步。

(三)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管理机构

电力企业要想完善与发展就必须要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管理机构,以此对电力企业相关的计划目标、方案等实施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测,明确经济责任的有效划分,促使电力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因此,必须要强化对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对其时效性也要不断的提高,确保整个内部审计过程的有效性。

(四)内部审计工作方法不断更新

(1)微观内部审计与宏观内部审计进行有效的结合,也就是从宏观与管理的根本目的着手进行内部审计项目的制定,同时,在内部审计多个项目后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效的查出,针对性的提出合理化的解决对策,从而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力基础。(2)对于企业中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内部审计进行有效的结合,但要有侧重点,事前审计工作中对投资决策与可行性等方面需要进行重点内部审计;事中内部审计中的项目管理需要进行重点审计;事后内部审计对项目的整体考核以及评价进行有效审计。

(五)不断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技术

现如今发电企业内部审计都是以企业领导者为方向的,同时要体现出利益的信息需要。提高我国的发电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管理制度,制定好日常工作的顺序,从而使内部审计工作达到最佳的利益。发电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审计核算的精准性要求也是非常高的,要慎重选择财务的计算网络,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一些差错。

(六)按照国家法律规定进行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要按照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审计,增强对发电企业合法权益的维护,对于存在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给予及时的处理,切实际的做到根据法律标准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根据法律标准对于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制止。

三、结束语

第3篇: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范文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转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和前提,是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核心,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企业资产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在企业有效贯彻执行的有力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核算与国际接轨愈加密切,对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控制力度要求不断提高。但目前看来,我国很多企业在内部会计制度建设这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针对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建议,希望对企业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现状;改进措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有好的财务管理。完善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有效防范企业经营和管理风险,为企业经营者提供真实、准确、及时的财务数据,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1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概述

1.1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概念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具体指导一个企业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规范性文件,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是指:企业内部的具体会计操作规则和流程,也就是在《会计法》及《会计准则》前提下,根据企业特点和要求,制定的报销办法、报帐对帐办法、分配办法、人员管理等规范性文件,也包括预测决策、规划控制等等一系列管理会计的具体方法。广义是指: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现实特点、企业发展和企业文化的需要,建立起来的、系列的企业内部会计政策,也叫会计管理系统。

1.2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1)加强企业会计监督的需要。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处理各项经济业务、进行企业会计核算和实现企业会计监督的重要准则。目前我国的会计制度由《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三个方面组成。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是按照行业会计制度来实施的,随着我国会计改革的发展,在会计理论、会计规范和会计教育等方面,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并结合国际间惯例,建立起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符合我国企业自身经营发展特点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体系。通过建立以《会计法》为主导,以会计准则为中心,以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为基础的企业会计体系,可全面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督。同时,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也是为了满足注册会计师制度,从社会角度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实施审查和监督。

(2)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需要。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健全,建立以会计法律法规为指导,以会计准则和统一会计制度为核心,以单位内部会计制度为基础,以会计职业道德为保证的会计规范体系,已成为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要使企业明确产权关系,保证产权清晰,必须建立相应的财产核算和管理制度,尤其是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制度;要保证权责分明,必须通过会计处理好经济责任受托及利益分配关系;要做到政企业分开,必须明确会计人员的单一身份,强调会计应把企业作为其服务主体;要实现管理科学,必须建立和完善包括会计制度在内的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以保证其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有序、健康、灵活地运行。可见,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

(3)规范提高会计服务水平需要。会计管理是一个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一项具有重要的综合性和职能性的管理工作,加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建设,对规范企业会计工作、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会计服务水平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会计制度包含了企业会计工作中所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应采用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以及应达到的具体要求等。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使得企业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时有明确的依据和标准,通过这些标准的指导,使会计记录做到更及时、更准确,使会计报告更具完整性和可验性,使企业的会计信息更真实可靠,从而强化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从而提高整个会计服务的水平。

(4)会计电算化的需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对会计工作的快捷性、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使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的运用越来越普及。会计电算化的建设和正常运作,需要完整、规范的操作程序与之配套,用严格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来进行规定和引导。因此,加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建设,是实现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必然要求。

2 当前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2.1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不健全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内部会计制度建设不够重视。有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残缺不全,如大部分企业比较注重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支管理制度的制定,而忽视会计核算和监督方面制度的制定。甚至有些企业直接以企业会计准则、行业的统一会计制度以及上级下发的各种文件作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使得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缺乏独立性、科学性、针对性。这必然造成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不完善,以致于使企业日常会计核算工作随意性过强,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和真实性,最终影响企业进行正确的决策。

2.2管理理念明显滞后

我国大多数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并不重视,常用经验代替制度,实行家长制管理。很多企业也没有意识到内部会计制度的重要性,甚至对内部会计制度存在误解,认为内部会计制度只是一种形式,没有实际作用;或者错误地认为对内部会计的控制和管理就是对成本和安全性的控制和管理,就是对领导干部和员工权力的限制等。还有一些经营管理者重视眼前利益,考虑到按照内部会计制度的要求实行“岗位分工,相互牵制”,必然要增设企业各部门岗位,加大企业经营成本,这种观念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无法真正得到有效的实施。这一点,在中小企业表现的更加明显。

2.3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内部审计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主要是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大多设置于管理层之下,在高层管理人员的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其组织机构设置是平行于其他部门,或者隶属于财务部门,从形式上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内部审计结果多是在企业负责人的授意和强令下做出的,缺乏应有的客观性。甚至有的内部审计部门,发现了问题,出于种种顾虑,不能如实写入审计报告之中。再者我国仍有不少企业的内部审计仅局限于企业财务会计方面的审查,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等方面,却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3.3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缺乏,是造成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执行不力的主要原因。要加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实施,就要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使其能够充分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企业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包括监督原则、监督内容、监督方式、监督责任和监督奖惩等内容的内部监督办法。同时狠抓落实,严格照章办事,使内部控制和内部监督达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的要求,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日常监督和过程控制作用,拓宽稽核范围,尽量覆盖所有的业务领域,对重要业务或岗位要进行经常性的稽核,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项检查与审计,实现从以突击为主的内部审计向常规内部审计的转变。

3.4加强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1)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使用人员的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制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实施的保证。对会计人员的管理要体现“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系统内各类人员的的职责、权限并与利益挂钩,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内部牵制,保护资金财产的安全;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系统的运行效益。

(2)健全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适合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特别是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输入、处理和输出的权限进行控制,并重点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经济业务的不断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要不断健全与更新内部控制制度。

3.5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是会计制度的执行者,其业务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会计工作的质量。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可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全面性。因此,企业应对会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继续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使之在履行职责时自律、不徇私情、坚持原则、不谋私利,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

总之,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内部会计制度既是对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的重要补充,也是贯彻和落实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实施的重要基础和保证。而各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也有利于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完善自身会计管理制度体系,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个管理混乱的企业创造不出良好的业绩。在制定内部会计制度时各企业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制定出适用于本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使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化,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准确,使企业的会计工作前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促进企业向着更好、更快、更强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梅《建立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3.8.8

[2]张福康 姚瑞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8-1版

[3]清华大学领导力培训,学术期刊杂志,2010-9-14

[4]中国会计网 作者: 参与讨论、2006-10-16

第4篇: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内部审计 监督与服务 价值增值

一、内部审计要与国际密切接轨把握内部控制的内涵拓展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 )对内部审计最新定义是将内部审计界定为一种“确认和咨询”活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内部审计的不断转型,原内部审计定义中的“监督和评价”已不完全适应内部审计理念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因此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已将原内部审计定义中的“监督和评价”职能修改为“确认和咨询”职能;并且将内部审计范围修改为“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将以前定义中的“经营活动”修改为“业务活动”,表明了内部审计的业务范围不再局限于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对非盈利组织同样也适用。

我国内部审计协会早在2014年已采纳使用了IIA对内部审计的定义并实施了《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公告。当前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国发办〔2015〕79号)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促进企业不断强化内控管理和内部监督工作,推动依法治企、合规高效经营,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要素组成,而企业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体系的主要监督要素。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内部审计人员要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准确把握内部控制的新内涵拓展。结合最新的内部审计理念,当前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主要应从如下六点理解把握好内部控制的拓展内涵:

(1)内部控制已从“硬性控制”走向“柔性控制”,如高级管理层的管理基调、企业文化及员工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强调精神层面的意识;

(2)内部控制是对企业组织所有业务活动的全面控制,而不是局部性控制,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负主要责任,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分担责任,具有全面性;

(3)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不是阶段性和突击性工作,它涉及各种业务的日常作业与各种管理职能的经常性检查考核,具有经常性;

(4)内部控制与经营管理过程相结合,管理与控制的职能和界限已经模糊,内部控制行为与管理活动之间不可明显分离,互相含藏与融合,具有潜在性;

(5)在企业之间的内部控制是相互关联,其中一种控制行为成不成功会关联到另一种控制行为。一种控制行为的产生建立,也会使另一种控制的加强、减弱或取消,互相之间存在关联性;

(6)内部控制体系在物理载体上表现为内部控制业务流程实施细则、实施细则控制矩阵和权限指引、相关管理制度等,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通过执行制度而形成纵横交错的脉络关系,体现内部控制体系的广度和深度。

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建设中的作用

(一)审计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促进完善制度,防范风险

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基础,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此完善的过程中,内部审计通过检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及相关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提高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促进执行并完善制度。如某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按规定通过每年度对企业内部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评价,对内控流程进行执行测试和符合性测试。进而评价内部控制实施细则有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是否在经营管理中发挥防范风险的积极作用,找出各业务流程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相关配套管理制度与之不符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完善,提出建设行的审计建议促使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完善和有效实施。

(二)审计企业的内部制衡机制,促进理顺职责分工。

内部审计与时俱进,更加关注企业内部制衡机制是否良好运转并有效控制,适时地开展审计评价。随着企业发展建设和规模的不断改革,各部门间原有的职能职责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制衡机制受到了挑战。有效的制衡机制必需有清晰恰当的职责划分,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即企业领导班子、班子成员之间的职责划分;二是企业内部管理机构、岗位和人员之间的组织规划和职责划分。通过充分的职责分工,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相互审查、核对和制衡,防范舞弊行为的发生,使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得到有效控制,保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适时披露审计信息,进行风险提示

在开展项目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不仅要越来越多地关注风险,而且也已成了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部门要充分释放内部审计结果,及时进行风险提示。如利用审计通报、分析会等形式及时披露给相关部门,反馈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督促问题单位及早整改工作,避免问题反复发生,适时防范风险。

(四)充分发挥监督与服务双重作用,体现企业价值增值

企业内部审计立足于组织的内部审计监督,有别于行使外部审计监督的国家审计或中介机构审计,其本身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既是内部控制检查的一道程序,也是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实现效益的参与者。因此,在审计监督的基础上应强化审计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创建监督服务并重的内部审计,体现内部审计的价值。审计成果的反映的主要体现在审计报告中的审计结论和建议,综合作出良好的审计结论和建议其作用和效果最受管理层的推崇,真正体现内部审计的效率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审计》经济科学出版社

第5篇: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管理制度 内部审计 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是建立于组织内部、服务于管理部门的一种独立的检查、监督和评价活动,它既可用于对内部牵制制度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又可用于对会计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合法、完整,对资产的安全、完整,对企业自身经营业绩、经营合规性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它的目标。

一、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内部审计起步较晚,主要审计目的是“查错防弊”,内部审计人员风险观念淡薄,审计风险控制因素考虑较少,更谈不上运用最新的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审计方法来防范和化解风险。受传统人文因素和传统理念的影响,要真正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很不容易,特别是民营企业目前的内部审计工作并不乐观,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需要加大力度予以引导。

1. 内部审计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指导。在内部审计的理论方面,如内审的目标、职能、原则等尚未形成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体系

2.内部审计工作没有财务工作重视,没有设置内部审计职能或没有开展实质性内部审计工作的企业大量存在,有些内部审计机构的日常工作履行财务职能,或者只限于费用控制业务的审批。

3.内部审计工作一般是从财务会计工作中分离出来,审计队伍全是财会人员,缺乏经营管理复合人才,很难独立全面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企业的认可,工作难度大。

4.内部审计工作不规范,审计方法简单,审计风险大;内部审计工作只有财务稽查,分析、确认、咨询、评价能力不足,跟不上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没有发挥内部审计的应有作用。

5.一些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受老板、老板娘及其亲属的控制,成为维护“家族集团”利益的工具,往往使审计工作抓小放大,失去内部审计的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很难独立地、全面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6.对内部审计工作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监督和服务积极作用的认识不足,对如何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更好地改善企业管理,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缺乏统一的组织定位。

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在完善和促进我国内部审计发展上,我们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赋予其更大的权力,转变内部审计的职能目标,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和相关素质,扩展内部审计范围。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工作,充分发挥作用。我国内部审计模式的确立应将目标定位转向管理审计,将监督融于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中,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提供增值服务。

2.明确内部审计工作思路,改进内部审计工作方式。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在于评价企业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它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内部审计应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把审计的重点放在内部控制制度和经济效益上,为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出谋划策。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观念下,年度审计计划与公司最高层的风险战略连系在一起。

3.改善内部审计人员结构组成,加强业务培训,促进整体素质的提升。在内部审计人员的队伍建设上,关键是注重审计人员的构成,将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的人员充实到内部审计队伍中来。要求审计人员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政策水平,牢固掌握国家财经政策和企业规章制度。要抓好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办法,妥善解决好他们的待遇问题,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行达标上岗制度,加强岗位培训,切实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4.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审计决定。规范与完善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是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应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和职能,使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促进内部审计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5.拓宽内部审计领域,拓展内部审计作业领域。内部审计不仅要实现观念上的突破,要重要的是实现内部工作上的突破。凡是加强企业科学管理,防范企业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和事项,都应作为内部审计的工作范畴。如财务收支审计,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审计等。随着企业内部控制的日益加强,公司治理的逐步完善,合规性审计目标或效益性审计目标将上升为主要的审计目标。

综上所述,公司治理离不开内部审计,同时也给内部审计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和发展机遇。内部审计通过创新理念,与时俱进,积极参与公司治理,为优化公司治理,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基础和内部环境。

参考文献:

[1]孔庆霞.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11).

第6篇: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公路养护企业;内部审计;审计管理

路养护市场的放开,使得公路养护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公路养护这个市场最终会打破区域及行业界限成为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简而言之,公路养护企业市场化是发展的必然。目前我国公路养护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主要是监督,其审计的对象是企业的财务收支情况。因此,调整公路养护企业内部审计的基础点,将基础点从财务领域发展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将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为内部管理服务,是公路养护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的新特征。

一、公路养护企业市场化的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一)通过内部审计完善企业管理

公路养护企业的特点是点多、线长和面广,同时还有资金比较分散的特征。这就需要在公路养护企业的日常管理中除了对财务进行审计外,还需要对企业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及日常经营管理进行全面的审计,通过企业内部的审计可以发现自己自身所具有的缺点,通过对企业内部的全面的动态审计来不断完善企业自身的管理,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通过内部审计加强内部控制

公路行业养护企业由于受传统管理制度的影响,财务工作基础比较薄弱,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缺陷较多,而通过公路行业内部审计的控制可以促使领导者对企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通过内部审计工作来达到纠正错误的目的,简而言之,通过企业的内部审计来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力度。

(三)通过内部审计提供企业决策的依据

公路养护企业通过内部审计来完成对企业的财务收支及其相关活动的审查,以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为基础判断企业的经营的经济效益及经济责任,通过审计结果为企业的领导决策层提供完善公路养护企业的经营管理的相关信息,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结果具有客观公正等特性,同时公路养护行业的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企业的管理需要,针对特定的事件或对特定时期进行审计,通过审查找出问题的关键,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四)通过内部审计维护企业经济利益

公路养护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的,因此要强化公路养护企业通过内部审计来保证企业的工程按期、保质、高效的完成任务的同时发挥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益。用审计来把关,通过审计及时进行做好养护类工程项目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内部审计人员对各项经济活动过程中发现的对方的各种违法、违约行为按企业规定进行监督,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二、公路养护企业市场化的内部审计现状

(一)对管理审计重要作用认识不足

对于市场化的公路养护企业来说,企业的管理审计是一种约束及评价机制。但目前公路养护企业的内部管理审计的领域、范围受到限制,甚至有的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过于抢到审计的职责而增加了审计风险,造成审计人员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逃避责任的现象。

(二)缺乏管理审计规章制度及管理体系

我国公路养护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的审计规章制度不健全,养护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或部门业绩评价的没有相应的标准。在实践操作中,公路养护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经常依据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而影响了内部审计结论的权威性。

(三)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公路养护企业内部管理因企业市场化的发展而日趋复杂,因而审计事项的复杂性也日趋增加,这对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的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条件下要求审计人员掌握除审计、管理法律以及计算机外,还要懂得工程、质量控制及经济学等与企业内部审计相关的知识,并熟悉与养护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企业自身内部管理制度规定。现有内部审计人员大受传统影响而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其水平亟待提高。

三、公路养护企业市场化的内部审计策略

(一)健全管理审计职能

公路养护行业企业的内部管理审计可以协助企业的管理者履行其职责,协助企业的管理者监督企业内部任务的完成情况,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及财务状况进行时时监控,通过健全管理审计的职能来完成审计不但查帐而企业还可以对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活动提供保证,通过健全企业的管理审计职能来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二)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企业内部管理审计的法律法规因而我过企业内部管理审计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的道路还很漫长。公路养护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应该结合结合自身特点并根据公路养护企业的实际开发适合自身的管理审计标准来指导实际工作。

(三)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培训及激励约束机制

受传统审计方式的影响,公路养护行业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需加强培训以适应企业市场化的发展,在公路养护企业建立内部审计人员资格考试和考核制度等方式来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再教育与培训工作。同时养护企业的审计员工需了解相关的公路养护管理流程,同时对业务水平较高的内部审计人员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推动企业内部审计不断进步。

(四)优化企业内部审计的程序

优化公路养护企业的内部审计程序,加强审计流程的动态管理,主要包括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和后续审计四个阶段的优化及管理。通过动态优化企业内部审计的程序来完成公路养护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目标。

在开展公路养护企业内部管理审计的实践中可以名曲同一行业的企业由于环境、公司治理机构、人员结构等不同,其管理模式也有所不同。每个企业选择管理模式是同本企业实际情况相联系的。公路养护企业的内部审计也应当如此。具体操作中内部审计部门可以重点围绕本企业内部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管理审计试点,逐步探索路子,摸索方法,积累经验,也可通过广发的同行业内企业之间的经验交流,以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曼婷.小议强化公路养护单位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及对策[J].今日科苑,2008(13)

第7篇: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范文

一、内部控制风险、内部控制缺陷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一)强化内部控制风险与会计基础工作防范 会计基础工作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强化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是企业首先面对的问题,如信用风险使企业后续乏力,丧失客户;财务风险可能使企业濒临破产,没有凝聚力等一系列风险。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必须优化企业资本结构,例如,企业融资风险众多,加强内部控制,根据会计核算状况,需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防范才能预防财务风险发生。可见强化内部控制风险与会计基础工作防范之间的联系,企业内部风险的有效控制,需要完善会计基础工作,这样在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保证下,才能规避企业风险。反过来,企业风险的规避,也有利于规范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两者实现共同发展。

(二)内部控制风险与内部控制缺陷 根据实际情况,企业内部控制风险整体比较高,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比较大,这就造成了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越来越大,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运行,因此,为了有效规避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必须要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所在。企业应当有针对性地提出和实施改进方案,并且分析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原因。内部控制风险的产生有以下两方面:一是虽然内部控制完善,但人为主观恶意串通舞弊或联合作案,违反内部控制要求,产生重大内部控制风险,致使内部控制失效。二是内部控制的运行存在弱点和偏差或者设计存在漏洞,如企业内部职责权限的划分及会计机构设置不清晰,措施不恰当等。

二、会计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监督方面存在问题导致的内部控制风险 由于会计人员、会计机构对会计事项是否合法的界限比较清楚,熟悉会计业务及相关制度与法规,可以有效防范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由会计人员、会计机构在处理会计业务过程中实行监督、严格把关,这也是内部控制具体落实的重要措施。因此说有效的会计监督是由很多专业的会计人员以及会计机构在会计日常基础工作中进行的。而在许多情况下,会计监督十分重要。

例1:某单位内部的会计制度监督设置相对合理,岗位权责分工也比较明确,但是由于该单位财务的主管领导对企业的财务部门管理相对放松,再加上监督意识淡薄,会计人员串通舞弊,通过决算审计。此事件反映出企业在日常的基础会计工作检查中,常常会发生账款不符以及账实不符的问题。

(二)会计人员及会计机构方面存在问题导致的内部控制风险 由于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方面存在问题,就会直接导致企业的财务系统内部发生一些违法乱纪案件。因此,反观这些问题的原因时,就不难发现,很多都是直接由企业会计岗位分工不明确,财务部门设置不合理,最终造成违法乱纪的问题。

例2:某单位出纳人员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由车间工人上调担任,并对财务核算及管理要求一知半解。由于该单位财务部门未设置相关岗位职责,该员工自2007年~2010年三年间,私自挪用单位公款二十余万元,造成常年不对账,由于企业没有其他会计人员负责进行账实核对以及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该违法乱纪事件金额较大,持续时间长,并且事件发生后处理困难。

(三)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方面存在问题导致的内部控制风险 一是很多单位领导对于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放任其发生,不闻不问。在管理上依然坚持“一枝笔”的管理模式,究其原因就是怕丧失审批权力伴随的个人利益。二是财产清查制度流于形式。很多单位对于财产不进行技术分析。财产清查工作丧失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三是实际成本核算与成本核算制度脱节。有的单位不能严格核算投入产出,成本核算粗放,直接将差异数字挤入某项成本项目中,对于成本差异不究其管理原因,既而致使成本改善控制失去正确方向,也掩盖了成本问题的真正原因。

三、会计基础工作内部控制风险规避路径

(一)强化会计监督检查工作,完善会计监督检查体系 规避内部控制风险,充分发挥会计监督以及社会审计监督的作用,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正常运转,全面强化会计监督检查工作,保障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运行。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十分重要,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不能和其他部门功能平衡,在设计过程中,审计部门应高于其他部门,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直接服务对象是企业的董事会机构,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必须从其他机构独立出来,确立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唯一独立于企业管理部门之外的部门,能够有足够的权利和整体的观测和评价力去分析和评估企业项目风险状况。一是会计监督的关键岗位是财务总监、财务主管和会计稽核。从会计稽核开始,会计监督层层把关,到财务总监的最终审核,会计稽核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是会计监督的第一层次,通过这些,就将会计系统内部控制风险降至最低。二是会计监督检查涉及企业多个经济业务的控制。会计监督不但审查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中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并且实时监督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与法规。

(二)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一是制度体系可执行性。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在对企业活动的真实性基础上,这样建立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才是有效的。内部会计制度建设必须是先进的,是可行的,因此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才能在实际活动中,有效保证企业会计活动的进行,以及企业经营活动的进行。既能够根据企业业务的发展变更控制方法、控制内容,又能够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制度。因此,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体系并不是建立在企业管理模式上的空中楼阁,也不是书本中的格式条文,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要建立在企业实际管理情况之上,制度设计完全符合公司管理需要,对企业管理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和约束机制。二是管理制度的体系化。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体系化,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构建完善和科学的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保证企业会计活动的进行,有效地规范企业会计人员行为,保证会计活动的质量,这样企业内部风险才能得到有效的规制。在当前的企业经营中,建立完善了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体系,有利于保证经济运行质量,把企业的经营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只有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才能保证资产安全完整,实现可持续增长的经济效益,这是建立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问题,也是企业经营管理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有利于会计基础工作的内部控制风险的规避。

(三)规范会计核算工作,严格执行内部控制程序 一是资产保护控制。资产保护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采取资产的盘点复核制度。这就需要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地记录盘点数,对财产物资进行盘点,对出现盘盈或盘亏的情况进行分析,与会计账簿核对,找出原因,加强对财产物资的管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而对企业债权的真实性,则应采取复核、函证的方法以保证其真实性;文件与记录的保管。加强企业对财产及时进行监控,应对各种财产物资的原始凭证妥善地加以保管。二是预算控制。规范会计核算重点在于使会计核算在预算的范围内有序进行。预算控制有利于规范会计核算工作,有利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程序。实现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规避。预算控制,就要求企业预算过程中,严格按照预算员指标和要求控制预算过程,这样进行的预算控制才能有效满足规避企业内部风险的要求,才能对企业财务实现预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保证会计过程的合理性。三是授权审批控制。规范会计核算,企业应根据职责分工,明确会计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以及各岗位办理经济业务和相应责任等内容。应做到授权审批的规范化。业务经办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企业内部会计基础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自己的职能规范,行使相关职能和履行相关义务。

第8篇: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企业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尽快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当前经营管理的首要问题。然而,由于目前很多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完善,特别是内部控制流于形式,风险控制管理不到位,造成了内部控制的效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内部控制管理,特别是基于风险管理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促进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规范高效。

一、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概念与关系分析

内部控制主要是为了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可靠,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准确,企业经济活动合法合规,企业经营管理高效有序,而在企业内部开展的一系列控制管理活动,最终以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了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活动、风险评估管理、内部信息沟通、内部监督管理等几大要素。风险管理主要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运用各种风险管理策略以及方法,在企业经营活动中通过风险的识别分析、控制管理等管理活动确保经营管理的稳定。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都涵盖着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目标和合法合规目标要求,在整体框架上分析,企业的风险管理涵盖着内部控制。企业的风险管理需要以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作为基础,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支撑企业风险管理的开展。而内部控制由于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因此需要以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作为指导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建设。

二、基于风险管理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流于形式

虽然很多企业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但是内部控制管理环境有待优化,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造成了内部控制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对于企业内部的管控能力非常弱。

(二)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风险导向性不强

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性,关键还应该以风险管理作为导向,但是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开展实施过程中没有充分体现这一点,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造成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风险隐患问题。

(三)内部监督管理不到位

确保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性,需要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这就需要通过内部审计来实现。但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相对较为薄弱,尤其是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较差,内部审计结果可信度不高,内部审计整改落实不到位,造成了内部控制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

三、基于风险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措施

(一)按照相应的原则开展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

基于风险控制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应该明确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全面性的原则,内部控制管理应该涵盖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并应该组织企业内部员工共同参与。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管理应该突出重点,围绕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高风险环节有侧重的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以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约束性的原则,内部控制管理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合理的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确保达到责权利的平衡。适应性的原则,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应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改进完善,确保与企业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以及风险管理需要不断改进完善。

(二)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管理基础,基于风险控制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前提就是应该完善内部控制管理环境。一方面,企业应该进一步改进内部的公司治理结构,特别是要对企业董事会、经营层以及股东会的权限进行明确,并充分明确企业监事会的具体职能,通过对各自职能的明确,避免出现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应该注重以完善内部控制管理的组织机构,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规模以及内部组织框架等情况,成立单独的内部控制管理部门开展内部控制管理,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三)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管理体系

基于风险导向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完善风险评估管理环节。首先,应该明确企业风险评估的主要目标,主要是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战略发展风险、财务管理风险、资金运作风险、投资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一系列风险问题的控制应对。在具体的风险评估应对阶段,首要工作是全面的识别分析企业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问题,并深入的分析企业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各项财务会计信息,根据有关信息的收集整理研究,对风险影响以及风险发生概率进行评估,进而依据评估结果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应对,以有效规避企业风险问题对企业运营的冲击。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风险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风险评估管理方面应该有所侧重,根据风险发生概率的不同及时的调险应对策略。

(四)加强内部控制活动执行管理

确保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真正发挥作用,有效防范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各种风险问题,应该加强内部控制活动执行,尤其是确保各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得到有力的执行。关键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对于企业内部不相容职务全面梳理,确保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防范重要岗位出现风险问题。完善内部授权审批管理制度,对于审批的主要程序、权限范围、资金额度标准等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进行明确。实施利益冲突回避制度,对于内部可能存在影响履职或者是其他违规行为的,应该落实利益冲突回避。加强绩效考评管理,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与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挂钩,定期开展绩效考核。落实经营活动分析制度,定期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生产经营、投资以及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加强防范管理。强化重大风险预警管理,对于潜在隐患较大的风险问题,制定风险应急预案,加强风险预警管理,防范风险问题发生。

(五)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

对于企业内部监督,应该将工作的主要精力和重点放在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力度上。首先,应该完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特别是强化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干扰,并健全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进行明确。其次,应该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集中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加强企业内部监督等方面发挥作用等方面,不断改进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第三,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开展过程中,应该注意全面准确的掌握企业的经营和内部管理状况,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参考依据。同时还应该积极探索把审计内容从财务审计向业务经营活动扩展,使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结束语

基于风险控制改进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完善风险管理的控制环境建设,加强风险管理评估以及内部控制活动实施,并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监督,以防范企业内部风险问题,并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袁蓉丽,陈黎明,文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自愿披露的经济效果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

[2]樊行健,肖光红.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本质与概念的理论反思[J].会计研究,2014

第9篇: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范文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企业内部审计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经济效益、完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

一是内部审计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内部审计能够通过对企业管理制度、管理机制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从而改进企业管理水平。通过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对企业内部运行环境、财务风险、内部监督等方面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信息,从而使企业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合理调整经营和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内部审计能够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实现控制目标、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提高经营效率的重要手段。而内部审计则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情况、企业各部门职责实施情况、经营管理活动运行情况等进行分析,改善内部治理,促进企业管理者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

三是内部审计能够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较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也可能给国家、投资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人造成财产损失。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并与社会监督、社会中介审计有机结合,有利于企业会计信息的完整和准确。

二、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和逐步深入,为维护财经纪律、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企业内部审计在开展过程中,既受到管理体制的影响,也受企业各方面利益的结束,导致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难以得到保证,同时也影响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使其职能作用难以真正发挥出来。如有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并不直接归属于董事会管理,就会导致审计结论有可能被修改或删节,造成重要审计信息被隐瞒的问题。

二是部分企业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是非常重要的。但仍有很多企业不重视内部审计,认为审计工作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管理秩序,或导致企业重要信息流失等,从而没有把内部审计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审计人员配备少,内部审计机构没有独立性,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内部审计职能的定位有偏差。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针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方面,对财务数据、生产经营监督方面比较重视,而缺乏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以及经营管理风险的防控。同时,由于内部审计与财务部门之间界限不清,导致内部审计与财务部门在人员、职责上有交叉,无法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权责。

四是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目前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多为财务部门中分离或兼任,他们虽然熟练掌握财会知识和技能,也熟练企业财务工作,但缺乏专业的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和内部控制知识,无法满足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

三、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

(一)提高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

要开展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就必须提高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应从多个方面使企业管理者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是其管理企业、监督各部门运行情况、提高企业效益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更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有力工具。这样才能使企业管理者准确定位内部审计工作,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支持和领导,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二)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二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要提高内审的独立性,企业管理者应在机构设立时,把内审部门的职能设定为高于其他部门,使内部审计部门真正担负起监督其他职能部门的权利,并由企业最高负责人直接管理,使审计部门能够直接向其汇报。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内部审计工作受其他部门和人员的干扰,从而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三)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企业要根据《企业内部基本控制规范》《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等规章和准则,制订适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内部审计制度,对审计部门设立、审计技术、审计程序、岗位责任制等进行明确规定,使内部审计工作有制度保障,审计人员有章程约束和规范。

(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企业一方面要多方面充实审计人员,保证内部审计部门人员结构的合理性,鼓励内部审计人员不断学习审计理论和审计技术,总结工作经验,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要做好培训工作,督促内部审计人员学习企业管理知识,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此外,企业还应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充分 调动他们的工作各级性,使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