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营管理风险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金融控股集团产生动因分析
(一)逐利性 20世纪末,由于金融市场同业竞争加剧,在分业监管背景下,单一业务模式下的利润拓展空间已经难以突破“天花板”,另一方面,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相应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越加多元化。根据英国学者巴克利(Peter.J.Buckley)的市场内部化理论,由于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交易难以保证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若将具有相关性的金融业务进行整合,形成内部市场,则企业有可能利用统一经营管理,协调内部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范围经济效应,实现对价值链延伸增值,更好的满足客户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需求,从而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二)控制成本 根据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在《企业的性质》一文的论述,调配资源有两种渠道:一是通过外部市场交易实现;二是通过企业内部的管理分工来解决。他认为,企业的出现就是为了实现内部的资源协调,节约外部交易费用。同理,金融控股集团的形成可以实现以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从而降低交易费用,在对外竞争中形成低成本优势。另一方面,由于金融控股集团内部管理、知识和技术等资源实现集中,通过集团统筹管理下的快速交流和复制,实现专业能力的普遍提高,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还将进一步降低长期成本。
(三)降低风险 通过资本金在集团内子公司的科学设置,不仅有利于利用不同公司间的独立法人资格和有限责任有效隔离集团某一个体公司引起的经营危机和破产风险的系统内蔓延,从管理上来说,以股权为纽带实施管控,也有利于强化专业分工和经营效率,提高产品竞争能力,从而降低管理风险、市场化风险,提高总体风险承受能力。于是,无论是出于天然的逐利性目的,还是形成超越竞争对手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或风险防控的需要,实现不同产品类型的金融资源在内部的汇集和整合,同时通过多元化经营的控股集团形式规避分业监管壁垒,就成了金融企业实现自我扩大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多元化经营 1957年,美国学者安索夫(H.I.Ansoff)首次提出多元化经营概念。之后,西方学者彭罗斯(E.T.Penrose)、鲁梅尔特(R.P.Rumelt)陆续对多元化经营的定义进行深入和完善。笔者认为,多元化经营可以总结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为增强自我发展的竞争能力或分散风险,在现有经营基础上下增加市场或行业差异性的产品或行业的战略性抉择。西方学者鲁梅尔特(R.R.Rumelt)研究认为,可以采用专业比率、关联比率、垂直统一比率等三个量的标准和“集约——扩散”这一质的标准,将多元化经营分为垂直型、专业型、本业中心型、相关型、非相关型五种类型。多元化经营的第一次盛行发生在20世纪60、70年代,当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分散风险,多属于不相关型多元化。而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多元化则多是相关型,为了追求协同效应。学界普遍认为,相关型多元化经营在集团内部复制了外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具备范围经济、规模经济的效应,有利于发挥协同作用,将资源向效益较高的业务模块配置,从而促进集团总体价值提升,而个体公司的单一专业化经营显然不具备内部资源配置功能。托马斯·彼得斯和罗伯特·沃特曼在《追求卓越》中概括为,“凡是向多种领域扩展同时又紧靠老本行的企业,绩效总是最好;其次是向相关领域扩展的企业;最差的是那些经营许多非相关业务的公司。”同时,由于多元化程度难以准确把握带来的经营目标不专一、发展规模扩张过速等导致的经营失败问题,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发展,即使是相关型多元化,历来都是饱受质疑和非议:不同行业聚集在一起,利润率、周转率和生命周期等彼此之间的特性差异较大,容易导致对现金流和资本资源的争夺、资产效率的降低、各种业务波动性叠加产生更大波动效应造成风险传导等。再者,从管理学角度上,多元化也可能造成经营层为牟取私利过度投资,或大股东利用多元化侵占资金、转移资源等,由于国内市场不成熟、公司治理不完善,此类问题更为严重和突出。当今学界虽然提出了可以衡量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若干评价指标,但对于多元化经营的绩效评价却并未找到成熟的计量办法。现有案例分析中,多采用对企业价值以及资源配置效率是否具有正面作用进行简单判断。国际知名企业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花旗集团(Citigroup)、康泰克斯房屋公司(Contex Corp)的发展历程是是多元化经营的经典案例,学者吴晓波也曾在《大败局》中列出了国内企业多元化经营失败的具体案例。
二、AMC多元化经营历程
(一)金融多元化的特征 与一般企业不同,20世纪80年代的全球化浪潮导致的客户需求多元化是金融企业经营多元化的重要动因。再者,为满足以美国为代表的分业监管框架的合法性要求,金融企业的经营多元化多现为金融控股集团下不同法人分别经营、总体多元的形式,而一般企业并无此政策限制。此外,出于安全性、效率性等多方面的考虑,金融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往往以产权为纽带,特别是取得绝对控股权,不同于实体企业除了自我发展、兼并收购、发起设立还可以采取合作结盟、供应链控制等其他方式。
(二)AMC集团多元化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为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应对愈加激烈的国内外金融市场竞争,同时与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现有模式相适应,成立多元化经营的金融集团成为顺应时势的必然举措。目前,中国平安、光大、中信等一批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已初具雏形。1999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完成国务院赋予的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的政治性使命后,AMC在2005年前后实施商业化转型、开展多元化经营更像是谋求生存的无奈之举,直至200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AMC的转型方向为“业务有特色、运作规范化的综合性非银行金融服务企业”,才真正为AMC的多元化经营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内生动力。作为多元化发展最显著的行业分布特征,正伴随着围绕不良资产处置为核心并不断衍生其他综合金融服务功能,AMC涉足的行业数量不断增加,当前,四家AMC中所涉行业最少的也在8个以上,多元化经营架构已经显现。就金融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实现方式而言,不外乎是自我发展、托管重组、兼并收购、合作设立较多。AMC多元化发展亦不外于此:围绕不良资产处置衍生的业务多元化显然具有内生发展特征,与之相关的房产、金融评估、金交所等由于政策门槛较低,多为自我发展而来;金融牌照行政许可的证券行业则大多来源于证监会当初托管的证券公司进行托管重组;信托、保险则多是通过兼并收购实现;银行则多是利用与地方政府合作对地方商业性银行股改发起设立。
尽管学界对金融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利弊同样争持不下,支持者认为有范围经济、规模效应、信息链共享、产品链增值、提升集团品牌形象等优势,反对者认为会有系统风险传导、杠杆使用过度以及多元化折价等问题。对于AMC来说,无论从自身持续生存问题的解决、利润水平的显著提高,或者金融业务创新话语权的显著提高,以及外部对问题企业财务困境的有效重组或类似需求的满足等方面来看,其多元化经营显然是正向效应更为明显。
三、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AMC多元化经营战略要点
金融资源概念最早由西方学者戈德·史密斯于1995年提出,但并未系统论证和阐述。我国学者白钦(1998)将金融资源分为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整体功能性金融资源三个层次。根据其论述,与一般资源不同的是,金融资源具有双重属性,不但是资源配置的对象,同时也是配置其他资源的工具和手段,因而不仅牵涉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也涉及如何控制金融资源配置不当引起的风险传导问题。就AMC而言,笔者认为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除了包括AMC拥有的资本或货币资外,更主要的体现在吸纳外部金融资源并将其内部化的融资能力;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更多属于组织、制度和工具范畴,具体包括来自于AMC自身的以金融资产(工具)产品及其流程体系为核心的产品系列、业务管理技术、风险控制能力以及与之匹配的制度体系、内部控制系统和组织结构;而整体功能性金融资源则是内部合理调配资源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协同发展能力。通过十余年对巨量不良金融资产处置业务的磨练和经验积累,AMC在客户等级评定及授信、资产价值分析以及风险控制等关键方面已初步形成系统化、标准化、信息化的核心竞争能力,当前所具备的品牌、客户、网络、渠道、技术乃至已建成的一体化、全流程的信息管理系统等均为金融资源的统筹协调提供了充足的可实现条件。综上所述,AMC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实施应以自身所具备的金融资源为基础:
(一)以自身资源为基础的多元化 不良资产作为金融市场发展的附着物,伴随其行业发展周期,尽管存在可能面临不良资产资源的萎缩等挑战,但并不可能彻底灭失。此外,伴随AMC的转型发展,实体企业的问题资产(实质上也是不良资产)也在逐步进入AMC的经营范围,依托于不良资产管理和处置,通过拓宽其产业宽度和深度产生的经营效益,依然是AMC长期生存之本。从国际成功经看,进入高相关度的业务领域更容易产生范围经济效应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围绕主业进行多元化,利于核心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复制,可以有效降低经营风险,形成多元化业务的有效融合和互补,平稳扩大竞争优势。
(二)相关型多元化 从多元化若干案例不难总结出,不相关行业的多元化就意味着在陌生领域承受更高的经营风险,因此企业的多元化不能脱离主业,主业的充分发展、核心竞争力的维持必须作为实施多元化经营的基础和前提,而相关型多元化经营强调的正是在熟悉和擅长的领域内扩张。作为金融企业,风险识别和控制技术就是核心生产力,相关型领域则不同,金融业务的相关,不仅意味着情况的熟悉和了解,也代表着相关的技术和资源可以快速复制进入,利于规避风险,保持优势。对于AMC来说亦是如此。因此,AMC仍必须以具有稳固优势的不良资产处置主业为基本支撑开展相关行多元化,以合理避免多元化风险造成的经营失败,并进一步积累战略优势资源,如客户、产品以及经验技术等,巩固和扩大由不良资产处置主业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并逐步将战略优势复制和平移到其他相关领域。
(三)适度多元化 适度意味着对多元化发展速度和规模应当保持审慎。多元化发展通常也意味着需要有充足的现金等资源进行配套支持,尽管商业化转型之后的AMC资本实力有所充实,但无论是与银行系、保险系等其他金融多元化航空母舰,如中信、广大、平安之类相比,仍有相当差距,因此,在没有足够资源进行对进入领域的长远发展后续支持时,不应盲目进入。
当前,从AMC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构建历程来看,尽管存在一些差异,但四家AMC均是围绕不良资产处置积累的业务、经验、技术和客户为核心向上、下游产业链条及其衍生业务延伸,通过技术增值手段化解金融风险继而实现收入增长,其多元化纵向相关性较强。但伴随商业化股改进程的加快,四家AMC在行业选择上并未把与不良资产处置的高度相关性作为唯一抉择标准,如租赁业、保险业,二者与AMC主业相关度并不高,反而与银行业务具有更强的相关性,具有更强的协同作用。但同样,银行也是AMC多元化经营目标中的重要板块,除AMC里的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控股湘江银行外,其他三家公司均有并购计划。从规划蓝图来看,或AMC控股集团的多元化发展之路将与银行控股集团在未来形成激烈竞争。面对银行在资金成本、渠道以及客户方面的显著优势,AMC的“扬长避短”才是上策,即围绕相关型多元化充分凸显自身的并购重组、债权定价和风险处置等方面的核心技术能力,坚持创新发展,建立专业专长,深度发掘并满足客户的个体化需求,以差异化和专业化策略支撑多元化发展。
四、AMC多元化风险防范对策
(一)AMC多元化风险类型 AMC的多元化经营是一把“双刃剑”,尽管可以产生协同效应,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但是出于金融资源本身具备的“被分配和分配”的双重属性,AMC的多元化经营也会因内部交易不当,额外导致系统传导性风险、利益冲突和转移风险、资本过度杠杆化风险、协同管理风险等多元化风险,使得管理经营更为复杂和难以监管:
(1)系统传导性风险。首先,AMC多元化经营多是相关型的,这就意味着其内部的各种业务风险有可能叠加性多于对冲性,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就可能产生“雪球”效应。再者,风险很容易内部传导(Contagion),具体是由于外部会将多元化经营集团视为整体,因此,即使是局部某一经营单位的财务困难、经营失败甚至是负面新闻或事故,也会对整体的信誉、信用等产生负面影响,若内部没有建立防火墙实施有效的风险阻隔,实质上的风险更是可能通过频繁发生的内部交易进行传递或叠加,对整体的流动性、偿付能力甚至业务开展造成损失。
(2)利益冲突与转移风险。由于AMC的多元化经营多是通过全资或绝对控股实现,股权的单一化导致决策权的集中,加之中国金融机构的行政特许性特征,业务具有一定垄断性特征,同时,多元化经营本身就具有业务复杂、难以监管的特征,客观上产生了AMC有通过资产转移、业务复杂化等手段规避监管,与小股东、债务人以及客户的利益保护产生冲突的可能性。频繁的内部交易对AMC各单位的经营业绩存在重大影响,则可能为利益冲突和利益转移产生动因。
(3)资本金过度杠杆化风险。一是资本金的重复计算,由于AMC投向子公司的资本金在母、子公司报表均同时反映,造成了重复计算(如果同一笔资本继续用于集团内部交叉持股,则将继续重复计算,目前监管机构对交叉持股并不许可)。虽然资本金可以重复计算,但显然不可能同时用于抵御多家公司的风险。笔者认为,这种风险实质上是内部过度使用资金杠杆,导致资本金泡沫化,即造成以有限资本金撬动已远远超越自身实际风险承受能力的庞大资产规模,危害资本安全性。二是授信、担保以及或有负债方面,AMC母体通常还承担为集团内其他经营单位统一获取授信、增信或导致或有负债的救承诺,以及集团内部在业务协同中也可能导致产品链上风险的聚集和积累,因信用杠杆率过度化导致支付危机。
(4)协同管理风险。当前,AMC多元化中,不仅业务复杂,需要在产品组合、经营目标、资源配置等方面需要协调一致以提高效益,而且由于多元化模式多样造成的股权管控难度较大,特别是对于兼并重组而来的经营单位,需要高超的融合管理水平以提高协同效率,否则即使是业务高度相关,也会因无法提高协同效率而造成多元化经营失败。另一方面,AMC过多的管理层次,可能会导致决策链失真、决策效率低下等问题。
(二)AMC多元化风险防范对策 针对多元化风险外部控制问题,巴塞尔委员会曾《多元化金融集团监管的最终文件》等指导性文件。伴随AMC的多元化转型发展,2011年中国银监会也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监管指引(试行)》加强多元化风险的监管。笔者认为,多元化风险防范的关键,还是需要自身建立有效的多元化风险控制体系:
(1)公司治理制衡有效。目前,AMC所辖子公司多为全资子公司,实际上董事会独立决策性十分有限,勿言对关联交易的控制。从根本上说,股权多元化,实现对AMC母体的有效制衡,通过高效的产权结构形成对关联交易的决策制衡,如通过在公司章程中设立关联交易的回避表决制度、小股东对关联交易的一票否决权、在董事会设立关联交易委员会负责审查关联交易、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对关联交易的监督检查等,加强对利益冲突的监督。
(2)规范关联交易行为。内部交易,根本是AMC集团内部的资源再分配,作为AMC协同效应产生的来源,不能简单否决或过分限制,但必须对可能产生利益输送的关联交易行为要进行规范。具体而言,必须制定公平、透明的关联交易规则,以制度“防火墙”制约AMC母体的不当关联交易,有效阻隔风险的传递和扩散。再者,面对复杂的多元化经营业务,还需要事前明确详细的关联交易条件、种类、额度进行限制,对审批程序、定价标准、信息披露等进行规范的办法,削减AMC母体的操纵空间。
(3)完善信息管理。多元化经营客观上要求AMC具有强有力的沟通协调功能,可见,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前提就是其内部信息管理透明、传递迅速有效,换而言之,是指相关人员可以依据职责范畴,及时取得所需信息,实现对多元化经营的整体性风险监测,并以此做出业务判断和决策确保协同效率;内部信息管理有效的另一好处是杜绝经营层借助信息不对称产生“内部人控制”,或者严防各级管理者利用职务便利屏蔽信息或变招信息以谋取私利,导致经营无效、管理低效等情况。此外,通过规范信息隔离制度设立“中国墙”,防止内部交易或信息滥用,对相关信息在各经营单位间进行有效隔离,或者根据权限进行限制性传递,也是非常必要的。
(4)系统化风险控制。除了内部控制层面上的关键流程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权责利匹配、审计稽核外,系统化风险控制还指从集团层面对所有业务要素的全面收集、持续监测、整体评估分析和预警,以及适应AMC业务实际的风险分类标准以便提取充足拨备,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春子:《金融控股集团管理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2]夏斌:《金融控股公司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3]袁玲:《大股东控制、多元化经营与公司价值》,经济经纬2012年第6期。
[4]吕怀立、李婉丽:《控股股东自利行为选择与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关系研究—基于股权结构的内外生双重属性》,《管理评论》2012年第3期。
一提起企业经营管理,任何人都不会陌生,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筹码,它是企业稳定有速发展的“导航器”,对企业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作为一名企业经营工作者,通过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客观地说现代企业发展的确需要良好的经营管理模式做基础,但是多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也的确存在许多不足,并且阻碍了企业经济发展。因此查找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是企业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对策
市场经济迫使企业在立足国内发展的前提下走向国际。然而市场是瞬息变化的,是“不相信眼泪的”,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有个优化的经营模式去适应市场需求,这一点许多企业经营管理者并没有给予重视,而是只顾眼前利益盲目经营,最终导致经营艰难,甚至倒闭破产。这样的案例告诫我们,不要盲目地“奔跑”,稳扎稳打地稳健经营,一边总结经验,一边查找不足,一边探索新的途径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最佳手段。
一、目前企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盲目管理,风险意识差
企业将自身置于市场,而不是孤立存在,那么风险随时有可能存在。在这种状态下,它需要我们冷静地去分析市场,在权衡风险与收益的同时,既不能守旧,也不能盲目蛮干,而要量力而行。但是许多企业,尤其是国企,在有政府资金的“靠山”下,缺乏风险意识盲目投资,不根据企业状况冲动制定政策。另外一些民营企业缺乏内控意识,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让企业内部失去制衡,从而将企业置身于风险之中。
2.战略缺乏宣传与明确
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美好愿景,将这愿景进行规划就是企业的发展战略,它是企业发展的“导航灯”,因此企业经营发展离不开其发展战略。但是问问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再问问企业的中层领导以及基层员工,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什么?回答上来的很少,甚至基层员工对企业发展战略一词都十分陌生,认为企业战略与自身毫无相关。这样连企业的发展方式与目标都不知道,他们怎么又会去为之能动性的努力工作呢?结果只有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丝毫主人翁责任感。
3.内部经营缺乏创意
一提起企业内部经营,许多企业管理者就马上想起减员提效、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收入等老生常谈的管理模式。我们说信息时代,科技时代,这种管理模式早已进入历史的车轮底下。如今内部经营管理无论是在纵向与横向上都有深度与广度,但是许多企业还是停滞不前,没有深度开发研究阶段经营管理,没有在设计阶段将产品的成本费用控制到最低,更没有将作业成本法以及市场下的目标成本法融入企业经营中,而是死盯生产过程的节支降耗,这与当今的成本领先意识相距甚远。
4.销售理念困乏
一说起销售,企业自然联想到占领市场扩大销售收入,但是仅仅这些是不够的。我们知道根据普遍联系原理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要努力搞好外部关系,理顺好外部价值链的顺序才能有助于企业内部经营发展。那些企业只想扩大自身的销售量,而不去考虑客户的感受,只顾销售数量而忽视销售质量,更没有及时地与新老客户进行沟通,最终导致失去客户、失去市场。
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对策
1.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我们知道风险与收益是对孪生姐妹,企业经营是以获取最大收益为目的,因此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的每个瞬间是正常的。企业对于风险要有正确的态度,既不能缩头缩尾,也不能孤注一掷,更不能不管不顾盲目投资,而是应该静下心来,细心调研市场,仔细研究可行性报告。更要分析自身的资本结构状况,不能靠举债度日,以致“债多不发愁”,不要大量地分散投资,而是集中资金,集中管理,要建立风险预案管理体系,对风险要及时预测、分析、评估,并制定相应对策,将风险控制在经营可控范围之内。
2.将战略贯彻传达到每名职工
企业的发展战略不是什么商业机密,相反将企业的宏伟目标贯彻传达到每名职工身上,让职工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以此增强职工的工作热情。并且通过宣传与企业文化导向让职工知道我们目前的经营目标是企业战略的详细分解,我们实现目标,一方面是扩大了企业与个人的收益,另一方面是有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更有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企业发展,个人才能安定,社会才能和谐,才能做到社会、企业、个人的有机组合。
3.经营理念要创新
(1)在内部
内部减人提效不是最好的良药,和谐社会要让每名职工都要高兴上班来,同时还要高兴下班回家去。如果职工每天都在惴惴不安的随时都会下岗的环境中工作,效率是不会最佳的。另外节支降耗也是有最大的成本限度的,而不是无止境节约下去的。成本领先原理告诉我们在产品的设计阶段下功夫,通过革新与研发让产品在设计阶段成本最小化,进而超越了减人提效、成本最小化的效果。另外合理统筹企业内部作业间的流程,让内部价值链衔接合理有效,是企业经营创新的新理念。
(2)在外部
企业将自身置于市场,推销自我、展示自我、发展品牌企业是企业经营的新模式。成本领先,价格最廉、质量最优是企业占领市场的最佳手段之一。同时我们还要在效益与公平之间寻找平衡,那就是在企业与上游、下游之间,做好互动,让合作伙伴之间关系融洽,这样才能更好推销自己,营造出特色销售、网络销售、直销于一体的销售模式。
三、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通过实际工作经验以及肤浅的社会调研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不成熟看法。笔者想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与探讨,让更多企业经营管理者真正地关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让企业更加平稳的健康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樊行健,宋仕杰.企业内部监督模式研究——基于风险导向和成本效益原则[J].会计研究,2011,(3):49-53.
[2]刘静.浅谈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1,(4X):139.
一、引言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因对风险认识不足、控制不当不断导致一些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倒闭。如何识别、度量和应对风险就成为企业最难解决的问题。企业要识别出其所面临的风险,就必须进行风险评估。
以股票市场为主体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已达到2 500多家,其在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也不容忽视。股票市场是高风险市场,为了加强上市公司的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2008年以来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作为上市公司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指导性文件框架。我国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以风险评估为核心导向,其中包含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并且风险评估是整个内控体系的关键。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风险评估,这也是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工作的切入点和起点。
风险评估是上市公司对筛选出的主要风险组织公司的管理层、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业务骨干进行风险识别、系统分析,确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也是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工作、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和基础。这就要求上市公司在进行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时,既要识别、分析和关注阻碍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风险(纯粹风险),更要善于发现对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具有促进作用的风险(机会风险),结合公司经营管理状况科学分析风险、制定切合公司经营管理实际的风险应对策略,达到分散、弱化以至化解风险的目标,实现上市公司整体价值的提升。
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以及风险评估过程复杂且不易操作,风险评估就成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就成为一个难点。本文结合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实践,对风险评估操作过程中的难点进行探讨,以期对上市公司的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的操作解析
在实施、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工作实践中,上市公司的风险评估应重点围绕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环节进行,通常应将销售、采购、生产和财务等经营管理活动的主要环节作为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的重点和总纲,在重点和总纲的统领下,抓住各个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即实施内部控制工作过程中的风险点。尤为重要的是,在初始风险评估时,对风险环节和关键控制点的把握宜粗不宜细。若开始时对风险环节和关键控制点要求的过细、过于完美,风险评估工作可能会陷于繁琐细微的事务性工作而难以进行下去,甚至导致上市公司风险评估工作的整体失败。因此,进行风险评估时,首先需要建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工作的总体框架,确立风险评估工作的整体思路;其次,充实和完善风险评估内容:一方面结合内部控制工作的深入不断补充、丰富,另一方面应随着上市公司业务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定期、持续改进、完善,为实施内部控制、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由于上市公司所处行业不同、发展阶段及经营环境的差异,加之风险不易识别、量化,所以上市公司在进行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时应特别注意与本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机结合,切忌为了风险评估而进行评估的形式主义。具体进行风险评估时,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一)设定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目标的难点
进行风险评估前,上市公司应先设定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目标,这是进行风险评估的必备条件,也是风险评估的标准。只有明确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目标,才能有针对性、有标准的搜集、整理和取舍相关的风险信息和数据,才能对已显现的和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筛选、整理和归纳。
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目标设定,主要根据证监会的监管要求来进行。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要求,设定风险评估目标通常从公司经营战略、经营目标、报告目标、资产安全目标和经营合规目标等方面来考虑。首先,经营战略比较宏观,在风险评估中不宜定性操作和定量把握。由于大多数员工只是把经营战略作为公司发展的美好愿景和长远奋斗目标,只有公司的高层管理核心人员对其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和领悟,因此,上市公司的经营战略在风险评估目标中所占比例通常不能太大。其次,经营目标和报告目标是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最容易被公司经营管理层和广大员工理解和感知,也比较具体且易于量化和识别,因此,风险评估目标和风险控制目标多从这两方面来考虑和提炼。最后,上市公司只要依法经营,按照规章制度和流程去运作和管理,即可保证经营合规目标和资产安全目标的实现,因而对上市公司风险评估和控制目标的设定,就转化为对公司规章制度和运作流程风险控制目标和风险评估目标的设定,实务中更易把握和操作。
(二)收集风险信息的难点和途径
风险信息收集的主要是与上市公司相关的内外部风险信息。风险信息收集的质量关系到整个风险评估的结果。
从收集影响公司经营外围环境信息的实践来看,上市公司通常对这方面的信息比较困惑:一方面是公司经营外部环境信息的涵盖范围比较广,不易确定应由哪些部门牵头组织和具体实施,并且各部门在收集信息过程中很难把握相关信息对公司经营管理有无影响及影响大小,结果导致收集信息时无所适从,最终难以确定应该收集哪些信息。另一方面,由于日常经营活动多限于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上市公司很难准确把握和获得与经营管理活动相匹配的外部环境信息。在收集风险信息时,上市公司应注重外部经营环境与实际经营管理工作的结合、与内部控制关键点和风险点的结合,并在这些交集中寻找切入点和信息点。
上市公司收集影响经营的内部环境信息时,应主要考虑经营战略、经营目标、报告目标、资产安全目标和经营合规目标,并结合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制度和工作流程、业务流程,立足于日常的经营管理工作,考虑可能影响经营管理目标实现的内部信息和条件,来收集相关的内部风险信息。
(三)识别经营风险
风险识别是风险评估的重要环节,识别风险更多的是凭借识别者的判断能力、经验积累和识别方法。风险识别是把收集到的风险信息通过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骨干和基层业务骨干的问卷调查、测试、访谈等方式,经过比较、归类、提炼、组合等方法,并充分考虑国家各部委对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的具体要求来进行的。风险有多种表现形式,经营风险是风险识别的重点,主要包括核心风险、业务风险和工作风险。
核心风险的识别,主要应从公司的经营目标出发,围绕战略核心,从公司整体及其职能部门层面、经营管理现状层面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主要通过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整理出公司的核心风险,这是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最关注的风险。
业务风险的识别,主要应从销售、采购、生产、财务等主要业务环节的风险入手,通过对制度、流程的穿行测试及中层管理骨干和基层业务骨干的问卷调查、测试,识别出最主要的业务风险环节和关键控制点,然后再通过穿行测试来检验主要风险环节和关键控制点的收集和查找是否全面,并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疏漏的风险点和控制点予以补充和完善。
工作风险的识别,主要是通过适用性测试来进行,在适用性测试过程中,识别出主要的风险环节和关键控制点,并予以补充和完善。
从上市公司识别经营风险的实践来看,主板上市公司至少应梳理出100种以上的风险,才可能比较全面的涵盖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
(四)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对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和估量,其结果关系到风险应对策略的制定。由于风险的错综复杂,要比较客观和全面地反映和衡量上市公司的整体风险,需将各种风险评估方法综合使用。
具体来讲,风险评估主要通过多次循环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并且应经过至少两轮多次的循环验证,同时要求时间间隔在两周以上,最终使管理层对风险的认知和理解逐步趋于一致。在风险评估过程中,上市公司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考虑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其风险评估体系。
1.确定风险评估的范围及参与主体
由于风险存在于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因而,上市公司风险评估应涵盖其主要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各主要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就成为参与主体,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职能部门负责人、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人员是主要参与者。
2.确定风险评估的评分标准
风险评估的评分标准是风险评估过程中定性与定量方法衔接的纽带和桥梁,也是风险评估的难点和重点。实务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应结合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来设定。具体来讲,主要应结合公司的发展阶段、业务特点、风险发生频率及对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影响程度等来确定。
通常,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划分为5个等级。表1和表2分别从定性、定量两方面描述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并把风险的定性标准定量化,从而实现了定性标准与定量标准的衔接和转换。从表中可以看出,风险的影响程度随着风险发生概率的逐级加大也越来越严重。
3.调查问卷的设计
问卷调查是比较常用和有效的风险评估方法之一。科学、合理的问卷设计关系到风险评估的准确度,调查问卷设计一般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影响程度两个维度去考虑和设计,一般需要设计200―500个风险事项,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上市公司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
4.问卷调查数据的整理
问卷调查结束后,需要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类、汇总及处理。理论上,风险评估至少应进行两次问卷调查,要求参与问卷调查的人员基本不变,并且两次问卷调查的时间间隔至少在两周以上,然后再测算两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的离散度。若离散度较低(通常以标准差小于1来认定),则取两次调查问卷的平均值作为问卷调查结果;若离散度较高(通常以标准差大于等于1来认定)时,则公司管理层应组织参与风险评估的人员进行探讨、沟通与交流,努力使大家对风险的认识趋于一致,然后再进行第三次问卷调查,并将这次问卷调查结果作为最终问卷调查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实务中,在统计问卷时,需将调查问卷分成高层领导、中层干部和基层骨干三个小组,分别进行统计汇总取各组的平均值。对于公司战略层面等较为宏观的风险,运用三组平均值时适当加大高层领导小组数据的权重;对于管理职能类、重要业务类风险,运用三组平均值时适当加大中层干部小组数据的权重;对于具体业务、操作类风险,运用三组平均值时适当加大基层骨干小组数据的权重。权重的调整幅度需要通过开会沟通、讨论,由参与风险评估的主要人员共同做出决定。
5.绘制风险地图
为了比较直观地反映风险分类,根据数据统计汇总调整结果,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两个维度绘制风险地图,如图1所示。处于黑色区域的为重大风险,处在白色区域的为重要风险,处在灰色区域的为一般风险。通过图1,可以直观地识别出重大风险、重要风险和一般风险。需要注意的是,风险的认定就高不就低,即处在重大风险和重要风险临界点上的风险,划为重大风险,处在重要风险和一般风险临界点上的风险,划为重要风险,充分体现风险评估中风险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和理念。
风险往往是相互交织、相互转化的,上市公司不但要进行风险评估,还需要进行风险管理。通常,对重大风险应予以高度关注,还应制定出重大风险预案,确保风险被有效管理,当重大风险发生时,立即启动预案,应对风险,降低损失。对重要风险要加强监控,防止其进一步发展为重大风险。对一般风险要予以适度关注。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内部审计
一、健全企业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当今现代企业面对着许多隐藏在不同层次的各种风险, 使利润的增长变得不稳定, 而同时现代企业又要面对投资者不断提高的各种要求, 因而迫切需要采取各种方法控制风险, 避免损失。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手段不应是在企业内部另外增加一个成本高昂的官僚管理机构, 它应该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并强化应对困难的组织能力, 这也是现代企业能够在当今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中生存所必须拥有的一种关键能力, 就是现代企业必须构建一种切实有效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
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的关系
(一)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COSO 认为,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COSO 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定义及其组成要素分别是:
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其他员工共同实施的,为财务报告的准确性、经营活动的效率与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包括五个方面的组成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风险管理: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是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人员共同实施的,应用于战略制定及企业各个层次的活动,旨在识别可能影响企业的各种潜在事件,并按照企业的风险偏好管理风险,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它有八个组成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从COSO 的两份报告来看,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有以下相似或不同之处:第一, 它们都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人员共同实施的”,强调了全员参与的观点,指出各方在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中都有相应的角色与职责。第二,它们都明确是一个“过程”,不能当作某种静态的东西,如制度文件、技术模型等,也不是单独或额外的活动,如检查评估等,最好是内置于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作为一种常规运行的机制来建设。第三,它们都是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风险管理的目标有四类,其中三类与内部控制相重合,即报告类目标、经营类目标和遵循类目标。但报告类目标有所扩展,它不仅包括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还要求所有对内对外的非财务类报告准确可靠。第四,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有五个方面是重合的,即(控制或内部) 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这些重合是由它们目标的多数重合及实现机制相似决定的。风险管理增加了目标设定、事件识别和风险对策三个要素。第五,风险管理提出了风险组合与整体风险管理的新观念。《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借用现代金融理论中的资产组合理论,提出了风险组合与整体管理的观念,要求从企业层面上总体把握分散于企业各层次及各部门的风险暴露,以统筹考虑风险对策,防止分部门分散考虑与应对风险,如将风险割裂在技术、财务、信息科技、环境、安全、质量、审计等部门,并考虑到风险事件之间的交互影响
(二)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澄清认识,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内控与内审的关系,是加强企业内控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内控工作往往被领导委派给内审部门去计划和安排,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一些单位没有理解内控工作的内涵,简单地把内控任务交给本单位的内审部门。其次,具体业务部门有重业务经营,轻管理控制的传统倾向。有些业务和管理部门习惯于执行各种业务的“硬指标”,而把内控作为“ 软任务” 推给“综合部门”去应付。 第三,尽管各经济实体中都存在内控制度和控制机制,但其控制系统有不同程度的缺陷。第四,内审部门曾经是缺乏权威性的比较薄弱的部门,现在虽然提高了该部门的地位,但在许多单位仍显现不出稽核部门足够的重要性。
要正确理解内控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明确内控主要是经营管理部门的责任,对内控的检查评价也主要是经营管理部门的责任;同时,内部审计部门要把工作的重点尽快转向对经营管理的内控系统进行有效的和全面的审计再监督,并在监督评审中注意保持独立性,建议和敦促经营管理部门纠正控制的缺陷。
三、对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一些建议
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上,必须转变观念,以风险管理为中心来设计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开展建章立制,搞好内部控制制度的创新。依据有关的法规政策,认真分析解剖自己企业存在的问题,抓住改进和改善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这个中心,围绕减少企业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赢利水平这个核心,制订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或具体的实施办法。
(二)分级风险管理。风险可以分为战略风险、日常经营管理风险、财务风险。 对于涉及到战略风险,如合并兼并、重大的投融资、新产品的开发等涉及到企业未来发展的重大前景的,要通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的进行表决。
(三)搞好内部会计控制的体系建设。
1.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班底。就公司制的企业而言,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层为内部控制机构的建立、职责分工与制约提供了基本的组织框架,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建立适合企业内部控制需要的职能机构。董事会下可以设立包括审计委员会在内的若干专业委员会,作为实施决策和内部控制的支持机构。
2. 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促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正常进行。内部审计是企业对其内部各项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合规、有效所进行的监督和评价,它可以说是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内部审计有助于企业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企业依法经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不良贷款多,存在“超贷”的现象
当前我国大多银行因为政策性的任务而肩负沉重的包袱,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易发生国企经营亏损利用信贷关系转嫁于银行的现象,这种情形下,就加重了资金的流动及优化配置难问题,加大了信贷资产的风险和损失,导致在后续的银行经营中,风险会随着银行贷款对存款比例的增大而增大,久而久之,便出现了“超贷”现象。
(二)盈利水平低
当前我国银行获取利润的最主要途径便是贷款,而有效利用这一途径的前提则是做好存款业务,有些银行就采取虚增存款的方法来拓展自身的规模,最终形成的局面便是实际存款没有提升,而贷款业务增加了,这部分贷款便是虚假存款,使得存贷比率严重失衡,银行被迫面临经营风险。(四)循环贴现风险所谓的循环贴现,就是指银行存进的保证金、开出承兑汇票进而进行银行贴现以及不断放大贴现产生的信用的过程,逐渐形成了一种金融的恶性循环,其实质是利用很少的资金支撑着巨大的资金流动,一旦中间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循环的资金链便会沦为泡沫,对于银行的经营及发展来说,将是致命性的灾难[1]。
二、当前银行强化风险防范与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风险防及管理意识
当前的银行发展中,任然存在着员工认为非风险的管理是风险控制部门的责任这一错误观念,针对此,银行应当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使银行内的每位员工认识到对风险的管理与每个人的发展息息相关,是每个人的职责,进而提高风险管理意识与水平,对银行所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地防范和利用,实现风险在银行的常规经营管理化,使其作为银行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并重视管理人员的引导作用,将风险管理纳入银行文化建设,通过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和奖惩措施,来实现员工参与银行风险管理的积极性的提高。
(二)全面构建风险控制体系
在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对其风险的管理是多种问题的综合反映,而不仅仅体现在资金管理方面,银行首先要加强各级银行法人体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应对流动风险的内部控制系统,主要的控制内容包括预警、决策、实施以及事后监控等,完善银行的控制系统;其次,要出台详细的风险操作标准,使得内部的工作人员在风险处理方面有一定的规范可参考;再次,应实现银行资金的优化配置,经过政府参与等措施,强化资金在各行全系统调拨,对有限的资金实行充分高效的使用,使得其产生的效益最大化,增强系统内资金的效益性和流动性,实现银行配置资金的最优化管理。
(三)创新中间业务
银行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积累经营管理经验与实施创新的过程,应学会在其设计和发行的金融产品中增加相应的风险中介,增强产品的竞争力。通过对中间业务的科学合理创新和收费,增强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流动水平,此外,新时期的银行也应针对我国富裕金融资产的客户开展各种咨询需求服务,为其传授规风险的理财及咨询等服务,有效控制风险的发生,新时期的银行也应积极与证券公司及保险公司联合开发投资组合产品,吸引有多余资金的客户进行投资,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2]。
(四)重视对风险管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新时期的各类竞争追根究底是人才的竞争,基于当前大多数银行缺乏具备经验丰富及风险管理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的现状,银行应积极调整自己的招聘范围及标准,拓展自身的招聘途径,通过猎头公司等引入更多更优秀的风险管理方面的人才,并积极为银行内部的有潜力人才进行积极的培训与深造,进而为银行经营管理,尤其是对风险的经营管理方面创建一支优秀、高效、综合的人才队伍,让其专业的风险意识与风险管理才华得到充分的发挥与施展,有效对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风险进行防范和应对,并通过后续不断地培训与加强,使得风险管理团队的成员不断掌握风险管理技术,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促进银行的更快、更好、更高效发展。
三、结束语
【关键词】小微企业 财务制度 管理观念
一、小微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观念现状
当前很多小微企业的经营者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没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方向,发展思路相对迷茫,很多小微企业对自身所处的市场发展变化趋势并不十分关心,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企业目标以及重点缺乏清晰的认识。此外,很多小微企业的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观念相较落后,仍然沿用原来那种及所有权利于一人的高度集权管理模式,经营者往往将财务视为企业的最高机密,这也直接导致了小微企业财务管理无法正常实施。
对策:小微企业的经营者应该积极了解自身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掌握其发展规律和趋势,并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符合实际的企业发展规划,也可以借助专业机构为自己量身定做发展规划。另外,小微企业经营者还应该对自身的财务管理意识进行及时的更新,财务管理意识是企业财务管理开展的基础,没有科学的财务管理活动,小微企业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经营者的财务管理意识是小微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以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施的推动力量。
二、小微企业融资和财务制度上的问题及对策
(一)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经营风险较高
从小微企业的现实情况来看,通常规模较小,且抵押能力及风险防范能力较小,所以,小微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并不容易。此外,小微企业一般无法向银行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报表,或者提供的财务信息存在虚假性,造成银行信贷信息方面出现问题,因此银行即使同意贷款,也会将利率提升,从而使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大大提高。
对策:小微企业应该对自身存在的影响融资的因素进行仔细的分析,从而保证融资活动的顺利和高效。第一,小微企业要建立相关的信用机制,保证自身的银行信用;第二,通过股权的方式进行融资。小微企业应该敢于通过债权的关系进行融资,通过各种商业信用以及现金信用等来进行融资,从而保证自身资金的顺利周转。
(二)小微企业的成本意识欠缺
通常小微企业在精打细算方面都有一定的经验和制度,但是只是建立在控制绝对成本的范围内,对于相对成本的控制却存在明显的缺失,有的小微企业甚至为了追求自身绝对成本的下降,而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深远影响。
对策:小微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自身的利益以及市场竞争力。第一,加强小微企业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教育,使成本意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无处不在;第二,通过建立完善的预算以及标准来对成本进行控制,小微企业可以从自身未来发展的规划出发,根据经济批量模型来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原材料成本进行控制,并根据自身的生产情况,利用科学的方法来对成本进行核算,从而实现合理的成本控制。
(三)内部机构简单,财务制度缺乏健全
当前很多小微企业的财务控制并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各种物资的进出、现金支付、费用结算等财务环节是最容易滋生的地方,但是现实中很多小微企业并没有真正的会计人员,往往由其他人代管。
对策:加强对自身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利用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来控制各种漏洞的出现。首先,对小微企业自身的内部会计机构进行完善;其次,坚决禁止不相关职务的兼容,并对自身的会计核算制度进行完善;最后,积极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特点,对自身内部的会计管理减少不必要的管理环节,做到各种决策的分散化。
三、小微企业面临的常见法律风险
(一)合同及人力资源管理风险
当前,小微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主要是由于自身法律意识和知识单薄引起的,较为常见的为合同风险和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对于合同风险而言,有的小微企业在合同的制定中存在各种不规范现象,各种违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都可能使得合同无法真正行驶其作用,因而产生的各种法律责任和利益损失等都由企业承担。另外,小微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也存在一定法律风险,比方说,录用员工时违反国家相关规定、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履行那个合同等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法律风险的防范对策
1.全面风险防范机制的确立
法律风险的防范需要建立由企业经营人统一负责,包括事前预防、事中监控到事后救济的全面机制,并且更加注重事前预防防患于未然。从对法律风险的控制来说,诉讼往往是企业解决危机和风险的最后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在诉讼中作为当事方是否会胜诉具有不确定性,除需要遵守严格的程序制约和较大的诉讼费用外,最主要的是企业具有充分的证据。所以,事后救济不如事先预防,轻预防、重诉讼的做法实不可取。
2.经营领导层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小微企业处于天然的弱势,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文化层次参差不齐,既有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也有农民、下岗工人和青年有志之士。从对身边的小微企业主调查来看,近90%都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普遍反映对法律知识几乎一无所知,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前进,遇到问题时就寻求律师帮助,争取胜诉。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需要对经营决策人员和一线员工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培养其法律思维方式,注重依法治理企业。
参考文献
摘 要:销售企业要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核心目标,一方面需要拥有完善的企业制度和组织,一方面要开展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文章通过分析销售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的意义,阐述现阶段销售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控制面临的主要问题,销售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对策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 :销售企业 财务管理 风险控制 对策
引言
在现如今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各行各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销售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据有利为主,一方面要加快企业自身升级转型,一方面要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顾名思义,销售企业中,销售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内容,倘若销售管理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导致销售企业面临资金盲目占用、存货积压以及资不抵债等相关经营风险。企业经营管理方方面面都或多或少的受制于企业财务中心监控,财务监控行为围绕着企业经营活动不断展开。
1、销售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的意义
1.1 增强销售企业市场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销售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销售企业只有经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方可使的自身不被遗忘于市场中,方可使自身在市场大环境中脱颖而出。作为销售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财务管理风险控制与企业发展一脉相连,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影响着销售企业各个环节的经济体现,也制约着销售企业的运转方向,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是销售企业增强销售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第一步。
1.2 促进销售企业升级转型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风险控制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销售企业财务管理也不例外,销售企业财务管理中风险控制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应用得到了明显的收益。将销售企业内部财务信息搭建的局域网与互联网对接,采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构建出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来实行全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规避潜在风险,促进销售企业稳步前进,促进销售企业升级转型[1]。
1.3 提升销售企业财务工作效率
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是依据先进科学理论与实际工作经验进行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够实现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的有效进行。在过去计划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严谨细心的对待每一份财务报表,数据账本,很容易产生差错,通过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的应用则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在计算机和互联网为背景支持下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能快速的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节省了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同时可以提高他们的业务量[2]。
2、现阶段销售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控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销售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新会计制度推行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可以通过对债券进行转换评估企业损失、禁止相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处于股票价格提升的状况下应用购买法等都展开了严格的要求,这些要求一方面可促进我国财务工作平稳发展,一方面可出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新会计制度中还提出公允价值再债务重组、投资房地产及非货币交易等要求,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考虑,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管理者扭曲应用公允价值的可能,促进企业上市并获得相关不合法利益,由于管理者应用公允价值后,未得到实现的收益与损失都要进行确认,从而形成企业利润显著提升的假象,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更严重的风险[3]。
3、销售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对策
3.1 明确财务管理风险控制重要性
财务部门是每个企业发展的有效综合凭证,销售企业相关领导者一定要加强对财务部门管理重视程度,明确财务管理重要性,有效发挥财务部门职能作用。明确财务管理风险控制重要性要求,销售企业要将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有效的结合与应用起来,将财务管理中的原始凭证数据实施到企业的战略决策之中,对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的纠正与解决,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要清楚一定要认识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中财务管理风险控制重要性不容小觑。
3.2 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销售企业要将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工作做好,就要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企业虽然实现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但是其还是需要人工来操作的,财务工作的每一个过程没有管理人员的支撑都难以有效开展。销售企业要熟悉了解财务管理人员在经济知识条件下的不同特点,建立起一个灵活多变、内容充实的培训信息系统,集中所有培训所需要的信息知识,以满足财务管理人员的需求;有计划的通过一个好的沟通渠道,组织财务管理人员之间相互交流沟通,为财务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提供第一时间的信息数据。构建起科学严谨的培训决策的机制。有针对性的对财务管理人员制定高效的培训计划及培训目标。建立科学严谨的培训决策机制,明确要开展的培训不同类型,完成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培训的目的。
3.3 财务分析控制
销售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会对财务会计部门的信息进行有计划、有规则的执行,其目的就是为了确保企业经营管理期间,业务活动可达到行业计划的需求。会计分析的组织程序和基本要求、会计分析的具体内容、会计分析的具体时间和方法等,为这方面的主要内容。企业内部控制对会计部门的分析控制功能能够使企业更好的掌握运营中业务的指标和计划,以及相应的完成情况,同时也能便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做好对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有利于改善企业财务会计部门的工作计划[5]。
4、结语
总而言之,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是市场经济背景下销售企业的必经之路,为各行各业的财务管理创新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是构建创新管理理念的风向标。销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对会计主体、资金核算方法、会计要素等方面进行不断完善,构建出一个环环相扣的财务管理模式,实现销售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规范化与合理化,更加的适应内部控制体系的改革与变化,从根本上减少或取缔企业在管理中潜在的风险,实现销售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廉东彦.销售环节财务管理的风险与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4,(03):35-36.
[2]李绮玉.企业存货的内部风险控制分析[J].现代商业,2010,(18):150-151.
【关键词】园林施工企业;经营管理;风险;不确定性
园林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的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等方面。园林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自然风险,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遭遇的自然灾害,诸如地震、洪水、风暴、火灾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园林施工项目破坏和损害,导致既定的经营目标、财务目标等无法实现。园林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外部风险主要来源于国家的宏观政策、市场竞争、经济体制、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市场季节性变化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变动和调整。园林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内部风险主要包括项目管理、企业管理体制、园林施工项目承发包模式、企业内控制度方面产生的风险。本文主要就园林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及不确定性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提高园林施工企业对风险及不确定性的预见能力,提高风险意识,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1.园林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外部风险
1.1政策风险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家为了防止经济领域中的过热现象,实施了宏观调控政策,对园林施工企业的行为进行强制约束。在宏观调控下,金融市场也随之加大监督和调控,给园林施工企业带来了融资难的问题。有些园林施工企业为了尽早开工,在设计、筹资、施工等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便开始进行园林施工项目建设,或者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资金短缺现象。再加上国家在不同时期可能根据经济宏观环境的变化而调整政策,这必然会影响到园林施工企业的运营管理。因此,园林施工企业由于国家政策的强制约束和不规律调整,在经济利益上会产生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产生政策风险。
1.2市场风险
园林施工企业的市场风险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地方政府为了保护辖区内的园林建筑市场,往往会通过制定政策等方式限制非本地园林施工企业的正常竞争;另一方面,园林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性很大,特别是有些地方的园林建筑材料出现严重的垄断现象,使得园林施工企业的建设成本不确定性增大;再一方面,地方能源比如水、电的供应短缺也可能导致园林施工企业在园林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停工、窝工现象,从而造成成本和工期的损失。
1.3投标风险
园林施工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工程的投标竞争中,即承包工程价格的竞争。而价格的竞争往往体现在工程总造价、开办费、技术措施费、工程类别收费的让利等方面。园林施工企业在投标过程中,为了中标,在投标时会竞相压价,导致园林施工企业最终只能以微利或成本价承包工程。竞争一旦过度,很容易造成企业合理利润的流失,致使园林施工企业面临巨大的效益风险。另外,如果园林施工企业在投标时把关不严,对招标文件中的信息调查、评审不周详、不到位,会导致园林施工企业招投标过程中成本的测算不准确,从而影响投标报价,埋下较大的风险隐患。
1.4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主要指的是园林建筑领域的工程欠款带来的财务风险。目前,园林建筑领域的工程欠款问题较为严重,其原因在于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市场交易秩序的不规范,导致企业间经营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督和约束,工程欠款问题缺乏相应的强制性依据。工程欠款导致园林施工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利息负担沉重,直接影响了园林施工企业的经营效益。
1.5不平等合同风险
园林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竞争激烈,这样的情况下,在许多园林工程项目中,业主与园林施工企业订立的合同对园林施工企业很不利。比如业主提出资金暂时无法到位,需要园林施工企业进行垫资。企业为了取得工程施工权,不得不垫资施工,这就为工程款的拖欠埋下了隐患。另外,一些情况下,园林施工企业明知所签的合同存在漏洞或者陷阱,或者存在对自身不公平的条件,但为了赢得项目,难以避免不平等合同的订立,导致风险增加。
2.园林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内部风险
2.1企业总部管理风险
园林施工企业的发展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企业总部的管理能力共和管理模式。园林施工企业总部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是否合理,园林施工企业总部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否满足园林施工企业的发展需求,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权责利害制度是否完善,必然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否取得良好的成绩,因此会造成企业总部管理风险的存在。
2.2粗放管理带来的风险
一些园林施工企业沿袭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粗放化的管理模式,管理基础十分薄弱,机制不够灵活,工作人员效率低下,制度上存在较多的管理漏洞。园林施工企业管理的粗放性,导致现场材料浪费较大,质量控制不严格,材料设备管理不到位等现象的经常发生。粗放型管理是许多园林施工企业积久的弊端,它造成的后果就是给企业带来效益流失的风险。
2.3内控制度薄弱引起的风险
有的园林施工企业管理缺乏精细化布置,缺少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的园林施工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制度并没有落实到实处,形同虚设,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园林施工企业从园林施工项目承接到项目完工,牵涉到质安、生产、技术、财务、经营、资金、审计、法律等众多部门和环节,需要良好的控制制度来保证其正常高效的经营管理。在这个系统管理工程里面任何一环出问题, 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2.4税收征管风险
当项目采取经济责任承包制度时,园林施工企业对项目的管理能力弱化。由于有些地方的材料市场规范性很差,购买材料并不提供足额发票;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即使材料的供应方提供发票,但是由于当地假发票泛滥,企业仍然可能会面临巨大的税务风险。在工程竣工结束后,项目部解散,很多情况下无法找到对应的供应商,于是企业很难对项目负责人进行追偿,这给园林施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税收征管风险。
2.5项目经理任用风险
园林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是受园林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对园林工程项目全面负责的管理者,其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园林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效率及成本的高低。园林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如果缺乏必要的经营管理素质以及职业道德,将会给园林施工项目的经营管理带来巨大的风险。
3.总结
园林施工企业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繁多而且复杂,本文仅根据本人在园林施工中的一些体会加以总结。针对上述风险和不确定性,园林施工企业应当重视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分析研究,加强风险识别,风险防范和风险应对措施,如设立风险管理部门;加强招投标阶段风险的管理、合同评审及管理、合同履行时的全过程动态管理;采取合理措施转移风险;树立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观念,做好最优方案的比选;加强与业主联系,保证工程价款到位;加强索赔管理;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广泛推行概算电算化,强化成本风险控制;设立风险基金;加强内控制度等,从容地应对风险及不确定性,拥有处理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机能,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变革。
【参考文献】
[1]金义勇.施工企业风险分析与对策[J].项目管理,2008(7).
[2]白万纲.施工企业风险管控和内控体系建设[J].华彩咨询,2009(4).
1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的现状
企业财务预警又称为财务危机预警或财务困境预警。财务危机爆发的最严重的结果就是企业的法定破产。企业财务危机有轻有重,轻者会出现资金管理问题,重者则会导致企业破产,财务危机包含着轻重之间的各种情况。企业财务危机的根源一般都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企业不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等。企业财务危机轻者表现为资金流动性不足,重者则陷入长期亏损,甚至资不抵债濒临破产。财务危机是一种综合症状,包括多种情况,在财务危机出现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破产这个最糟糕的结局。但是,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也有再次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要构建合理、有效的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必须要了解其现状。
目前,国内的上市公司基本都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将财务预警工作加入进来,并且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目前我国相关监管部门没有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工作如何开展做出相关规定,所以目前就财务预警工作的效果来看,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上市公司管理者危机意识不足。危机意识不足,主要表现在管理者在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追求短期、片面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状况变化时对危机的判断,从而对危机的产生没有任何预防措施。
第二,缺乏与财务预警系统配套的管理制度和组织保障。虽然多数上市企业已经有了相应的财务预警系统,但是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组织保障,这就导致了公司财务预警组织机制的丧失,没有了必要的财务预警组织机制的支持,就无法及时、合理、有效地处理经营管理风险,对上市公司未来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也没有办法更加有效地防控。
第三,财务预警方法过于模式化。多数上市公司采用的财务预警方法为多元线性判别分析法,此方法适用于中短期预测,并且其财务指标具有滞后性,也就导致财务预测能力有限。部分公司的财务预警系统的危机预警样本数据过于陈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预警的有效性。
2构建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2.1有效提高公司管理者对财务危机的防范意识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上市公司的经营环境也越来越复杂,环境的变化造成了经营管理的风险也逐渐增加,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和完善,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及时发现财务决策中的失误以及财务管理系统中的漏洞。在财务预警机制中把关键员工和管理者一同纳入管理机制中,可以深化公司成员对各种经营管理风险的认知。
2.2有助于构建有效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防控体系
大部分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工作缺乏配套的管理制度的原因是管理者在规划财务预警工作时忽视了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具有指引作用,只注重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才是实现财务预警工作的前提,它能够在实现公司经营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对公司财务预警工作也及时进行补充和修正,做到风险的及时治理和财务危机的有效防控。
3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
3.1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组织架构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组织机制的组织架构主要由董事会、财务预警小组、财务预警职能部门、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监事会以及各业务部门组成。
董事会是最高责任主体,负责建立财务预警组织、制定与财务预警有关的制度,并对财务预警工作的执行和执行的有效性负责。财务预警小组可以由企业内部的高管人员组成。工作小组的工作主要任务是制定财务预警的目标、方案,确定财务预警工作程序;向董事会汇报财务预警方案、结果,监督各职能部门对财务预警制度的实施,以及对经营管理风险成因的分析,并决定预报内容。财务预警职能部门承担信息收集、系统维护、定期汇报等财务预警的日常工作,它们的工作应只对财务预警小组负责。各业务部门在财务预警工作中主要是做好本业务单位的相关工作,对涉及本单位的财务预警子信息系统进行运行与维护。审计委员会主要工作是与财务预警管理小组进行沟通,了解公司财务危机的评估情况、了解经营管理者的风险识别等工作。内部审计机构主要负责制定财务预警的监督评价制度,对财务预警工作的监督与评价,以及向董事会出具财务预警工作有效性评议的审计报告。监事会在财务预警机制中则起到财务监督的作用。
3.2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对策生成机制构建
财务预警工作的重点在于对财务危机的预防,因此需要定期进行财务预警对策策划。应该做好对财务危机的辨别和分类,分类和归纳后,根据每一项危机制定出具体的排警方案和处理方法,设想最坏的结果,逆向策划,将每种类型和每种情况的财务危机的应对对策制定得尽可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