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文化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主体性;机械复制;大众传媒;传播特点;市场化
一、民俗文化的主体性意涵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实际上都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精英文化,一方面是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的一般定义是指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应民间社区、集体和人的意愿、并主要通过人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它是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文化意识和想象力。
直到现代社会,由民间集体智慧创造的民俗文化符号,在人们的生活中依然有着相当的影响力与感染力,并作为一种“世俗化”和“本土化”的范式存在于民众的意识与日常生活之中。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的终极价值在于集中代表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与文化。在现存民俗文化诸多门类划分中,年画是民间艺术中最具特色的一种表现形式。年画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品。早在汉代,民间就有换桃符、贴门神的习俗;宋代,民间就有了彩版印刷的年画;明清之际,更是年画的全盛时期。年画的产地几乎遍布大江南北。其中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当属天津杨柳青年画。
二、杨柳青年画历史特点溯源
杨柳青年画依托有着600年历史的杨柳青古镇,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据记载,杨柳青年画最早兴起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崇祯年间(1628~1644)印刷的年画作品至今可见。当时,天津西郊的古柳口(即今杨柳青镇)就以生产年画闻名国内。在杨柳青镇周围:古佛寺、老君堂、炒米店、张家窝、娄家院、冯高庄等三四十个村庄的农民大都从事画业生产,素有“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之说。后又因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流经前后,水运交通发达,使其成为年画集散地,杨柳青年画也因此得名。至清乾隆、嘉庆年间,杨柳青年画发展到鼎盛时期,年画作坊遍及全镇,从事画业生产的农民艺人达三千多人。以下是对早期杨柳青年画特点的分析:
从制作和艺术特点上,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在构图、纸张选择、颜料使用上都有严格的标准。如杨柳青年画使用的颜料和纸张,过去均用国产传统材料,所制年画光彩照人,色彩经久不变。
从传播内容上,涉及历史故事、文学典故、民间传说、戏曲故事、风俗时事、格言劝诫、仕女娃娃、花鸟鱼虫、风景名胜、世俗佳境、农家生活等,其中最有特色的图案就是娃娃抱大鲤鱼的“连年有余”。
从传播目的上,无论是广义的文化还是狭义的文化。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农耕社会里,由于农业生产多有“靠天吃饭”之说,所以为驱邪纳福,每逢在年节时,人们便以在自家的门、窗、厅堂、内室、炕头儿、灶旁、影壁、水缸、粮囤等处张贴杨柳青年画的形式表达心中的祈愿,以示喜庆和吉祥。
从传播载体和形态上,在古代制作技术的基础上,早期的年画体裁有:中堂、四扇屏、八扇屏、对楼、贡尖、喜寿屏、门画、炕围、灯纸等。板屏、条屏、屏对、横三裁、立三裁、炕围、桌围、门画、历画、灯画、斗方、缸鱼、格景(专为西北蒙古、回等少数民族印制的)、选仙图、洋片、神码儿和朝衣大像等等,主要集中于纸质、丝帛载体。
从传播渠道上,主要是作坊式生产,通过大运河带来的商业往来、外运、进贡等方式实现地域间的传播。
从传播范围上,除了镇内的传播,通过商业贸易向南北、东西运送,在地域上不仅包含了华北各省还及东北、内蒙、陕西、新疆等省区。如在清乾隆年间,“戴廉增’’店的分号就远及绥远、北京,继而扩展到南乡的东丰台和炒米店地区,另外杨柳青年画不仅在民间享有盛誉,而且也深受清代宫廷的厚爱,每年进入宫廷的数量相当大,他们将年画张贴在三宫六院的内室。
从传承方式上,主要是传统的师徒继承以及家族技艺传承,呈现明显的家族特点。
从传播价值上,杨柳青年画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加之独特多元的地缘文化,与一代又一代才情并茂的艺人、心灵手巧的工匠的创造与革新,使其成为具宫廷画、文人画与民间审美的完美载体。具有人文内涵深,信息承载量大,民族心理表现深刻艺术价值、精神价值与历史价值。
综上可见,在大众传播时代之前,民俗文化的传播主要是以手工生产、小众传播、代际传承的形式,传播效果也局限在一定限制范围之内,加之受根深蒂固的封建农业文化的影响,年画文化的影响力也仅限于国内的部分地区,年画文化并未作为一种具有符号价值的艺术传统流传开来,年画的生产制作也具有农耕社会生产方式影响下的手工作坊特点。
三、新环境下杨柳青年画的文化传播特性
伴随机械复制技术以及大众传媒技术(尤其是影像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开发和进步,年画的传播目的、载体、手段、范围、效果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加之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的冲击,年画文化的传播向着更为广泛、复杂、多元的方向发展。现做如下分析:
在传播目的上,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中国社会从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市场化生产与需求使得年画的传播目的由原来的祈福驱邪的年俗传统向现今多以纪念物、艺术品出现。从杨柳青镇明清街的年画店铺以及古文化街杨柳青年画店的销售情况来看,有课购买年画大多为了纪念,亦有作为厅室装饰之用,还有一部分人用于年画收藏。
在传播载体上,新一轮的技术变革,对于年画艺术最大的影响就是在承载年画本身的物质载体上,年画的物质载体已经从原有纸质的年画样式又开发出330余种新形式的艺术产品,其中包括手绘挂历、手绘贺卡、手绘书签、剪纸、壁画、壁挂、服装、手帕、丝巾、纪念印、藏书票、幻灯片、陶瓷工艺品等它还被广泛应用到书籍装帧、舞台布景、广告设计、装饰装修等方面。在新的物质载体上,年画不再年俗文化的象征物,而是变成了与现代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消费形式。
在传播手段上,伴随技术革命带来的是传播技术的更新换代,从印刷术到电视到广播在到网络,年画艺术的传播也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从早先依靠人际传播来达到文化扩散和传播的目的,发展到现在,在四大媒体上都可欣赏到年画艺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年画艺术更为全面的呈现在全球范围之内。凭借先进的传媒手段和传播技术,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扩大民俗文化的传承范围、延长其传承时间、丰富其传承内涵,所起的作用是早先的人际传播所望尘莫及的。
在传播范围上,每一次技术的革新总是会带来文化传播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扩展,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以及传播媒介的多元化让年华民俗作为一种符号呈现在大众面前,这样一种广度也
是以往传播所无法企及的。在新技术的冲击下,年画的传播范围不仅局限在天津、北京以及国内的其他地区,更重要的是通过大众传媒以及新的物质载体,加之一些艺术博览会、艺术节等引入了更为广阔的全球场域中。
在传播价值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众传媒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扩展,人们的消费需求也日益增加。早先的年画作坊式生产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为满足人们对于年画的欣赏和购买需求,年画的生产也进入了机械复制和视觉文化消费的领域。年画以消费品的形态出现在家居设计、店面布景、挂历、书签、陶瓷器上。例如,在2009年国庆六十周年的庆典上,天津的彩车设计就应用了杨柳青年画的民俗元素,因此在新传播环境中,年画艺术承载的更多的是一种符号带来的经济价值,作为一种代表城市文化特性的艺术符号被使用、被消费、被传播。
在传播效果上,在新环境下,民俗文化新的传播特性直接产生带来了起传播效果的改变。从时间上讲,新的印刷复制手段、新的录音摄像技术、新的物质承载实体都使得年画的保存能够以更为丰富的形态得以实现。民间故事、民间文学,以笔录的方式,经由印刷媒介被保存下来。蒙古族呼麦、侗族大歌、山西梆子等传统音乐、戏曲,通过录音机等音频设备被记录下来,安塞腰鼓、少林功夫、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等民间舞蹈、杂技、传统技术等被照相机、摄像机、DV等拍摄下来,这些具体的、物质化的视频中所呈现的民俗文化得到了更长时间的保存。可以说,新的传播媒介和技术让民俗文化在时间的纵深上得以延续,以更为现代和持久的方式留存于我们生活的周围。从空间上讲,大众传播最大的作用就是将民俗文化向着更为广泛的维度传播。
四、反思两种主体性的相悖与共生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见,伴随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大众传媒和市场的力量几乎遍及了经济、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等方面。民俗文化在新环境下表现出了大众化的传播范围、多样化的传播形式以及承载民俗符号价值和市场消费价值的传播特点。
然而,当机械复制带来了大规模标准化的商品生产,当大众传媒侵入了消费社会,中国的民俗文化同样遭受着新传媒环境的严峻的考验。首先,就文化本身来说,存在文化独特性与产品复制性之间的矛盾;其次在文化市场上,文化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也呈现相生与相悖;最后,新的文化传播环境,也使得文化在属性上出现一方面民俗文化的需求者即消费者要求文化艺术的生产与变革按照市场化与传媒需要来生产,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传统属性则要求其保持文化自身的主体性,不至在市场化竞争中丧失了文化原有的本土魅力。
(一)独特性与复制性
对于民俗文化本身来言,它代表了一个地方居民特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态度、民间信仰,沟通了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因此无论从时间维度还是从地域范围,民俗文化都享有着独特的文化特征。然而,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使文化作品,可以最大限度的通过声音、图像等多元的形式呈现。
从根本上说,复制性是因信息的特殊方式和特殊处理所造成的,信息需要通过某种物质媒介储存起来,然后被受众转译、消费。机械复制使产品可以无穷复制并传递给无数受众。加之在新传播环境中,文化作品被媒介化了,通过大众传媒将文化作为一种符号传播开来。在机械复制时代,复制作为一种手段,所完成的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文化形式,亦是一种思想。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按照一定的模式和程序,通过机械复制与再生产,辅以文化产业的大规模制造代替了精雕细琢的原始手艺。以其间接的体验使文化本身普及化、批量化。在这些作品中,摹仿是主导性的,摹仿的努力代替了追求个性化的努力。因之不可避免的问题就会随之出现,因为一切都可以用符号的形式复制下来,那么文化在社会中就可能呈现出同质或趋向同质的现象。也就是说,文化原有的地域性和历史的厚重感将会被解构。因此,即使技术和传媒复制了形式、内容,展示了思想、生活、文化,但是与原有的文化本身相比,这种展示价值是不完整的,是被置入了现代技术手段与传媒介质的价值。
(二)文化艺术价值与市场经济价值
机械复制与大众传媒使文化传播的地域性被打破,也就象征着,文化艺术的交换不在仅仅局限于“艺术自恋”的范畴,而是通过传播与消费进入到了更为广泛的现实生活,并以文化艺术本身能够被大量复制和大量消费为荣,以求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对于市场利益的追求。
1 从文化产业的建设上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独立建制的天津杨柳青画社,为适应市场的变化,先后开发印制了270余种传统杨柳青木版年画,包括各类立轴、横披、镜片、手卷、册页等。以满足人们多层次的观赏和市场审美的需求。在20世纪90年代,年画工作者大胆创新,将杨柳青木版年画由单一的纸制品移植到其它艺术载体,已开发出330余种新形式的艺术产品,这些艺术品满足了新时期人们的审美需求,也扩大了杨柳青年画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
2 在年画生产制作内部的职能划分和内部建制方面也严格按照市场化的标准制定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自1985年开始,杨柳青年画社进行了体制改革,实行社长负责制和干部聘任制。至1989年,基本理顺了“产、供、销”和“编、印、发”的运作机制和书刊编辑部的组织机构,建立了新型的管理体制,实现了由单一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的转变。到1990年,该社的主要职能部门有:①民间艺术事业部:设勾描刻版工作室、水印画工作室、年画彩绘工作室、裱画工作室、新艺术产品试制组和制作组等;②年画事业部:设年画编辑室、摄影编辑室、宣传发行科、印刷出版科,该部门主要负责胶印中堂画、年画、年月历、贺年卡等印刷品的生产和经营;③书刊编辑部:设工具书编辑室、美术书刊编辑室、新闻图片编辑室、彩色摄影扩印部,以及《天津画报》编辑部;④对外贸易部:负责传统木版杨柳青年画、木版水印画、精制印谱、各种杨柳青年画新产品、旅游纪念品及部分胶印画册、挂历、年画的出口经销。
3 市场收入方面
经过产业化改革、公司化建制以及顺应市场变化不断做出调整和创新,加之利用内外传媒的力量,杨柳青年画社的市场竞争力和国内外影响力得到了提升和发展。文化旅游业、印书出版、新产品开发、国际贸易发展方兴未艾,带来了丰厚的销售收入。
当大众传播成为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成为生产商家参与竞争的最高标准之时,文化的经济价值跃居于它的艺术价值之上。不可否认,当在两种价值交织之时,生产商自然而然地向经济效益倾斜,因为文化为了获得生存的资金、抢占经营的市场位置必须参与市场竞争。这样,文化的产业化、生产经营的公司化使文化艺术变成了一种机器式生产,文化旅游变成一种广告推销式的商业宣传。因此我们不得不担心文化艺术将来可能的发展路径,即市场临驾于艺术之上,文化艺术成为商家挣取利润的噱头,更致命的将是在市场中迷失了文化本身,使
其失去了原始的创造力。年画变成了单一的印刷品,许多原本活泼泼的文化样态沦为存活于市场印刷品、音像制品的僵硬形式。
(三)消费的主体性与文化的主体性
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使许多人脱离了维系原有生活的土地到城市中谋求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变,带来了人们价值观、审美观的变化;尤其是市场化与大众传媒使信息高速传播,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原有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方式难以适应当代人们的精神需求。
在所作的消费者调查中,对于一般的游客来说,他们的购买集中于年画印刷品,因为价格比年画本身要便宜很多,如一副年画扑克的售价在2.5元到3元之间,对于普通人来说,买一副扑克足以证明“来此一游”的欣慰与。因为大众传播使得市场化的大众接受了“天津杨柳青年画”这一文化符码,他们“单向度”的接受了信息,然后通过市场行为实现对于文化的占有。这种阅读文化的模式归因于文化的消费性。大众传媒还使阅读变为一种时尚,将大众进一步裹挟进传播与操纵中。而市场化的机械复制则造就了一批满足于快餐化标准产品的具有相同口味的标准读者。
因此,一方面消费者的市场需求日渐成为文化开发和生产的主导,在一定程度上,生产什么,怎么生产都基于消费需求,而另外一方面民俗文化传统属性却要求其保持文化自身的主体性,通过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神思来保证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性。这就必然会出现两种主体性的相悖与相生。
从文化主体性上,过度的市场置人可能导致文化失去了原初的艺术面貌,如年画画在纸上,我们可以体会到画师的功法、技巧、思想、情感,而机械印制只能看到一个年画状的图形,体会不到艺术点点滴滴的凝聚,体会不到传统民间文化中的古典韵味。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机械复制式的文化产业与大众传媒造就的消费者只是一个“单向度”(马尔库塞)的人,他们对于文化艺术的审美和评价其实质是被传媒和生产所塑造和影响的,在现代社会的审美趣味和决策很大程度上是“他人导向型”的(大卫里斯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性,而是屈从式的主体行为。因此,如果完全的按照市场化原则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势必会引起对文化主体性的对抗与冲突,使得全球化的文化霸权、现代性的文化同一化有机可乘。
五、探析民俗文化在新环境下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贵州民俗文化 旅游
一、发展贵州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
(一)贵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内容丰富。
贵州民俗文化既有巴蜀文化,粤桂文化,楚文化,滇文化的不同之处,又兼收并蓄了这些文化的特点,而文化的底层和核心却又是少数民族文化。贵州全省分布着49种少数民族,世居的就有17个,3800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8%,其中超过10万的有苗族,侗族,彝族,水族,回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仡佬族等。各少数民族分散与汉族杂居在贵州的大部分地方,又相对集中聚居与我省东南部和西部地区。贵州“多元共存,共生共荣”的文化景观,形象地被称为“文化千岛”,各式各样的民族节日,民族艺术,民族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等形成了“好歌村村有,好酒家家有,好节天天有”的多彩贵州民俗风情。
(二)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市场广,开发潜力大。
贵州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穷省,过去“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区位劣势使得贵州的民俗文化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省委书记石宗源多次指出:“贵州虽然是欠发达地区,但同时也是一个资源欠开发地区,拥有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发展潜力大。”我省社科院研究员熊宗仁认为,从经济角度开贵州是“欠发达”的落后小省,但从文化的角度看贵州是个大省,是一块高地,是不可多得的瑰宝。总的来说,一是贵州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回报高的密集型产业―市场广。二是贵州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才刚开始,刚起步,很多民俗文化资源处于待开发和未开发状态―开发潜力大。
(三)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区位优势明显,政府支持力度强。
过去贵州最突出的问题是山川阻隔,交通不便,外界对贵州的印象不是“夜郎自大”“黔驴技穷”就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如今这种区位劣势正在变成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并将旅游业确立为贵州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贵州人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快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贵州民俗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空间。贵州成为了东接湖南,南连广西,西近云南,北临四川重庆,西承启东,连南接北的交通枢纽和南下出海的重要通道。
二、贵州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科学规划,理不顺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一是贵州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上容易两种极端,要么限制开发,要么单纯开发。前者是民俗文化的自生自灭,既无创新又无发展。后者是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采取掠夺性开发,而忽视了民俗文化的稀缺性与不可再生性,以破坏和牺牲民俗文化为代价;二是开发者,管理者和领导者,认识不足,缺乏对民俗文化的深层次了解,而政府的相关部门要么听之任之,要么过多的行政干预乱指挥,瞎规划,其结果是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浪费和对民俗文化的破坏与毁灭而不是开发利用。
(二)产品档次低,内涵少,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
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滞后的又一特点是产品单一,结构混乱,雷同现象严重,缺乏丰富的,多样的,独特的产品,过多的强调资源的丰富性,忽视了深层次的文化性,特别是在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提高民俗产品的娱乐性和旅客的参与性远远做的不足。比如蜡染,本身是很好的品牌和名牌,可同样的布料,同样的工艺,同样的图案到处都是,雷同化现象普遍存在,很难让旅客产生好感和兴趣,民俗文化资源亟待整合与提升。
(三)人才匮乏,服务水平低,管理跟不上。
贵州民俗文化旅游业服务差管理落后集中体现在人才的匮乏上,旅游业的从业者知识文化低素质差,认识不清,思想僵化保守,无法进行科学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与开发。一些景区管理混乱,服务质量差,员工责任心不强,旅游环境和餐饮卫生问题突出,甚至出现欺客宰客的现象。简单的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大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同时法律的不健全与制度的缺失,呼唤相关部门科学管理和合理规范市场营造健康的民俗文化与投资环境。
三、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对策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行政府,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民俗文化旅游业和谐健康发展。坚持以保护为重点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做到以开发带动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以发展促进民俗文化的保护。
(二)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打造民俗旅游品牌。
一方面是挖掘民俗文化需要将民族文化中别具特色的民间节日,生活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民族信仰等文化挖掘出来,设计和创造出多元化的产品,打造民俗文化的品牌,形成旅游产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对民俗文化挖掘,整合,创新需要加大宣传,通过大手笔,高频率,强刺激的造势,让外界了解认识贵州多彩的民俗文化。再一方面是让贵州的自然景观与民俗文化内涵紧密结合,通过多种渠道将贵州民俗中的夜郎文化,屯堡文化,古镇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全方位深层次的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三)培育和引进人才,提升管理能力,完善服务体系。
一,发展贵州民俗文化旅游需要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唯有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才能打造品牌的民俗文化旅游业。积极培育和引进人才让他们参与到民俗文化旅游的各行各业中各种职位上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为贵州民俗文化旅游着出更大的贡献。二,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学管理体制,实现由单一管理到全方面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管理。三,硬件上积极改进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一系列的公共服务设施。软件上全面净化民俗文化旅游环境,努力民俗文化旅游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
四、结论
旅游业在国际上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民俗文化旅游业着作为贵州旅游的一张王牌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是朝阳中的朝阳。相信在贵州人的不懈努力和顽强拼搏下,一定能谱写我省的民俗文化旅游新辉煌,构建贵州的民俗文化旅游的精品体系,逐步树立具有国际垄断性的原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 熊澄宇等著.《文化产业研究:战略与对策》.清华大学出版社
[2] 李黔滨等著.《贵州民族民俗概览》.贵州人民出版社
[3] 黄才贵编.《贵州民族文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
[4] 胡惠林著.《文化产业概论》.云南大学出版社
[5] 贵州日报:《贵州:“两欠”背后的新机遇》
[6] 网站:金融界,《让资源优势变成市场优势 贵州寻求旅游业撬动经济良策》
【关键词】地方戏曲;当地民俗文化;密切关系;粤剧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043-01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地方戏曲是源自于民间风俗文化的土壤开始萌芽生长,同时伴随着当地的民间风俗而不断发展和成熟。而地方戏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不断丰富了当地的民俗文化。由此可见,当地民俗文化与地方戏曲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而又相互作用。
一、当地民俗之于地方戏曲
从我国戏曲的发展史来看,在戏曲的发展过程中曾多次受到了正统阶层的反对与禁止,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戏曲演出的特点。从当时的情况看来,戏曲的演出不仅会浪费钱财,而且还具有伤风败俗、影响农事的情况发生。特别是从元代时期开始,对戏曲颁布了禁止的法令。但戏曲却依然在群众中广泛传播,由此可见,戏曲的产生与民间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同时也体现出了当地的民俗文化构成了劳动人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地方戏曲依附于当地的民俗文化。每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都蕴含了当地劳动人民丰富的生活文化,而戏曲中文化的产生很多时候都是由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铸就的。在面向社会的戏曲中,有很多的内容都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相关联,通过对大量民俗文化内容的借鉴,从而使得戏曲染上了深厚的民俗色彩。以粤剧为例,其最初源自于南戏,不仅融合了广东的昆山腔、梆子等民间音乐形式,同时也有着唱念做打、戏台服饰等的表演艺术元素。再如广州荔枝湾所设立的一个传统粤剧戏台,不仅有效地把地方戏曲与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了延伸,而且对于传统的优秀文化也是一种传承。
(二)戏曲文化中渗透着当地民俗文化。地方戏曲活动在演出过程中,往往会融入很多当地的民俗活动,而且当地的民俗文化是构成地方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在地方戏曲中对当地方言俗语的大量使用也是比较明显的一个特点,因而使得地方戏曲具有了深厚的地方文化特色。
二、地方戏曲之于当地民俗
我国古代戏剧的演出多是在民间的重要节日里,其中以农村表现得最为明显。戏剧的演出往往需要很多的观众,否则将会影响戏曲的演出。而对于居住比较分散、交通不方便的农村,只有靠时代所传承下来的民间节日方能产生巨大的号召力。因此,民间的节日为地方戏曲提供了便捷的演出平台,同时,戏曲节目又丰富的民间的节日。
(一)仪式戏剧的产生。反映搬仙、送子等情节比较简单的节目,往往是与当地的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喜庆演出的。通过在节日里增加戏曲节目表演,更能够营造出喜庆的气氛,再加上一些祝福的吉祥语,这些仪式剧的产生,有效地增强了当地民俗节日文化的仪式感与庄重感,并使得这些仪式节目成为了节日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营造热闹的氛围。地方戏曲的演出主要面对的群体是民间老百姓,由于观众群体的特殊性,使得地方戏曲表演时一般会选择在广场或者庙会上。庙会通常情况下是为祭祀神灵而设立,选择在庙会上表演地方戏曲,多为突出节日的喜庆、庙会的热闹景象。同时,对于地方戏曲的表演,也多采用夸张的表演形式,例如高亢的唱腔,热烈的锣鼓,从而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演出氛围,以此来吸引更多的观众。
(三)地域性差异。由于我国的民族多、地域辽阔等特点,因而使得中国民俗文化也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正是由于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为地方戏曲艺术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中国的戏曲具有剧种多样、地方特色鲜明等特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三百多个戏曲剧种被传承下来,而地方戏曲的形成融合了政治、经济等众多方面的因素。例如粤剧,也被称为了广东梆子、广东大戏,是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戏曲之一,在粤剧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汉剧、微剧等不同剧种的影响,经过多种剧种的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并与传统的蚯文化一脉相承,从而使得粤剧具有了浓厚的岭南文化色彩。
三、结语
地方戏曲的形成往往都具有非常鲜明的民俗文化色彩,粤剧经过了三百多年的发展,不仅具有了独特的唱腔与表演风格,同时也沉淀了本身的民俗文化传统。由粤剧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每一种地方戏曲都是在当地民俗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渐渐形成,并随着民俗文化而得到了广泛传播。与此同时,地方戏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地方戏曲与当地民俗文化呈现出相互作用、相互辅助的密切关系。
参考文献:
[1]毛建舟.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探讨[J].黄河之声,2013(22).
民俗是一种在历史过程中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复,并得到民众认同的、成为群体文化标志的独特的生活方式。[1]4当前,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民俗文化存在的根基正逐渐被吞噬,民俗文化正逐渐被边缘化,有的甚至正在慢慢消失。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乡土文化、一种生活文化,最能给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民俗文化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文化以其不断传承来延续其生命和意义的特征决定了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与文化共生共存,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其作为文化生命的机制的功能是永恒的。[1]42从民俗文化的形式与内容来看,其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学校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是一种很好的“在地课程”资源。以行政等外在力量推动学校开设民俗课程,客观上有助于传承民俗文化,但如果学校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开设民俗课程,则不利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的真正实现。故此,只有当学校认识到民俗课程内在于学校的价值时,学校才有推动民俗课程建设的内驱力,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一、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价值
从民俗文化的功能来看,总体而言,民俗文化功能可以概括为认同、教化、规范、维系、调控和记录等六大功能。一方面,学校如果能够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但另一方面,从民俗文化的特点来看,民俗文化具有“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神秘奇异,巫术性强”“礼俗混同,封建味浓”以及“丰富多彩,注重实用”的特点。因此,从教育立场出发,站在学校角度,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时,应谨慎甄别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1.挖掘民俗文化的正向价值
民俗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体现了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神秘奇异,巫术性强”和“礼俗混同,封建味浓”的特点表明,并非所有的民俗文化都是精华,都具有促进人发展的价值,其中也不乏糟粕。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是非曲直特别是价值判断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正确引领。因此,学校在选择何种民俗文化资源作为学校课程资源时,必须衡量其可能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故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需求汇聚师生智慧,甚至在必要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民俗文化促进学生在这些方面发展的价值予以充分论证。
2.挖掘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民俗文化在维系人际关系、维护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但同时,民俗文化“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学校在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课程时,需要考虑到其当代价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民俗文化在保持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民族认同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全球化时代,学校既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与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唤醒其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为学生构建起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也展现了劳动人民在探索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丰富的实践智慧。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人的智慧需要立足当代,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为当代社会服务。因此,学校要思考民俗文化对当今社会生活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开发出具有生命力的课程,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民俗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学校由于历史、资源等原因,逐步形成了自身所独有的气质以及不同的文化底蕴。因此学校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作为学校民俗课程资源时,要注意避免哗众取宠、人云亦云,而是要回到学校的办学逻辑起点,即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思考民俗课程如何与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相匹配。民俗课程建设只有与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相匹配,才能更好地与学校其它课程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民俗课程也才能更好地彰显出生命力。
二、学校民俗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
民俗文化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民俗、人生交际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生产商贸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民俗、娱乐民俗、语言民俗和民间文艺等。[2]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而不同内容的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从学校立场出发,学校更关注贯穿于民俗文化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学校可以根据培养目标,选定不同的民俗文化内容,将学校民俗课程主要划分为知识类民俗课程、技能类民俗课程以及活动类民俗课程等。
1.知识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谚语、谜语、诗歌、民间故事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往往反映了广大民众的集体智慧,同时也能反映出民众丰富的思想和情感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想象力的丰富,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以谚语为例,民间有些谚语对人们的生产实践有很强的预测和指引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很好地了解到自然和人们生产活动的常识。
2.技能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剪纸、刺绣、糖画、捏泥人、口技、变脸、皮影戏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既能满足民众的各类生活需求,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其审美能力。以剪纸为例,剪纸不仅要求学生要动手、动眼,还要动脑构思和设计,学校可以以剪纸作为美育载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活动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赛龙舟、舞龙、舞狮等民俗节庆内容,还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游戏等趣味性比较强的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反映出广大民众的精神面貌与传统习俗,有些还能折射出普通民众的价值取向。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认同。以赛龙舟为例,赛龙舟主要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兴起的,此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爱国精神。同时,赛龙舟也是一项体育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这项活动还能强健体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类仅仅是为便于学校开发和组织课程内容而划分的。实际上民俗事象往往是立体的,并没有如此清晰的界限和功能划分,其内容既可能内含某些方面的知识,也可能包括一定的技能,还可能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展开。因此,学校在开发民俗课程时,亦不能完全拘于上述几种类别。如可以以某一民俗事象的相关主题为基础,综合开发学校民俗课程。
三、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实施方式
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只有学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相对持久、自然地重现民俗生活方式的时候,才真正意味着对民俗的传承。[3]尽管笔者将知识类民俗课程作为学校民俗课程的一种类型,但这并不就意味着这一类课程就可以采取简单的知识授受的方式加以实施。如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某种节日礼俗、风土人情等民俗文化,看上去知识授受的方式来得更为直接、高效。但实际上,把民俗文化内容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是传授了部分关于民俗的知识,并不是传承了民俗文化。因此,从民俗文化的传承以及民俗文化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价值来讲,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
1.活动体验
以活动体验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掌握并认同民俗文化,继而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节日礼俗、风土人情,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寻访”的活动,利用当地的古迹、博物馆等资源进行实地考察,或者走访当地的民众,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2.实践操作
以实践操作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技能类的民俗课程,如剪纸、捏泥人等。这一类课程的实施有时候可能会受制于师资问题,学校可以以外聘形式,招募相关民间艺人进行有偿或志愿授课。
3.经历感悟
有些民俗文化,在平时的环境中很难感同身受,只有亲身经历了某一过程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针对这一类的民俗课程,学校可以组织类似的活动,营造出相应的氛围,甚至可以根据当地习俗适时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到有关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从中感悟。有必要指出的是,学校民俗课程以外的其它课程实际上也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如地理、历史、语文等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中的民俗文化并不是单独作为学校民俗课程来实施,学生只是通过了解其中的民俗文化来更好地理解相关学科内容。当然,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将民俗文化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
四、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评价方式
学校民俗课程实施效果如何,这就涉及到了民俗课程的评价问题。如笔者前面所述,从学校教育来看,所谓学校立场实际上就是学生立场。基于学校立场的民俗课程评价实际上就是从是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效果,这是学校民俗课程评价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学校工作的角度来讲,学校民俗课程实施的效果到底如何,更多的可能以表现性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为宜。根据民俗课程的主要类型以及主要实施方式,笔者认为可供参考的主要评价方式有但不限定于以下几种:
1.体验感想
知识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活动体验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体验感想,形成寻访记录,评价者通过调阅此类记录做出相应的评价。
2.成果展示
技能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在课程结束时集中展示学生在“做中学”过程中留下的作品,如剪纸、泥人等。评价者可以据此做出相应的评价。
3.竞技比赛
活动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经历感悟的方式实施,评价者除了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想记录来评价,还可以在学校组织相应的竞技比赛活动中,通过现场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做出相应的评价。目前来看,学校民俗课程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方式与标准,对学校来说,这是一个问题,同时这也为学校探索出更多民俗课程评价方式提供了空间,但学校在探索民俗课程的评价方式时,需要把握好一个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即课程是否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作者:崔春华 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室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民俗文化学[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
民俗是一种在历史过程中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复,并得到民众认同的、成为群体文化标志的独特的生活方式。[1]4当前,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民俗文化存在的根基正逐渐被吞噬,民俗文化正逐渐被边缘化,有的甚至正在慢慢消失。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乡土文化、一种生活文化,最能给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民俗文化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文化以其不断传承来延续其生命和意义的特征决定了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与文化共生共存,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其作为文化生命的机制的功能是永恒的。[1]42
从民俗文化的形式与内容来看,其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学校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是一种很好的“在地课程”资源。以行政等外在力量推动学校开设民俗课程,客观上有助于传承民俗文化,但如果学校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开设民俗课程,则不利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的真正实现。故此,只有当学校认识到民俗课程内在于学校的价值时,学校才有推动民俗课程建设的内驱力,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一、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价值
从民俗文化的功能来看,总体而言,民俗文化功能可以概括为认同、教化、规范、维系、调控和记录等六大功能。一方面,学校如果能够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但另一方面,从民俗文化的特点来看,民俗文化具有“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神秘奇异,巫术性强”“礼俗混同,封建味浓”以及“丰富多彩,注重实用”的特点。因此,从教育立场出发,站在学校角度,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时,应谨慎甄别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1.挖掘民俗文化的正向价值
民俗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体现了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神秘奇异,巫术性强”和“礼俗混同,封建味浓”的特点表明,并非所有的民俗文化都是精华,都具有促进人发展的价值,其中也不乏糟粕。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是非曲直特别是价值判断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正确引领。因此,学校在选择何种民俗文化资源作为学校课程资源时,必须衡量其可能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故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需求汇聚师生智慧,甚至在必要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民俗文化促进学生在这些方面发展的价值予以充分论证。
2.挖掘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民俗文化在维系人际关系、维护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但同时,民俗文化“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学校在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课程时,需要考虑到其当代价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民俗文化在保持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民族认同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全球化时代,学校既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与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唤醒其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为学生构建起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也展现了劳动人民在探索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丰富的实践智慧。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人的智慧需要立足当代,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为当代社会服务。因此,学校要思考民俗文化对当今社会生活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开发出具有生命力的课程,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民俗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学校由于历史、资源等原因,逐步形成了自身所独有的气质以及不同的文化底蕴。因此学校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作为学校民俗课程资源时,要注意避免哗众取宠、人云亦云,而是要回到学校的办学逻辑起点,即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思考民俗课程如何与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相匹配。民俗课程建设只有与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相匹配,才能更好地与学校其它课程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民俗课程也才能更好地彰显出生命力。
二、学校民俗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
民俗文化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民俗、人生交际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生产商贸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民俗、娱乐民俗、语言民俗和民间文艺等。[2]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而不同内容的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从学校立场出发,学校更关注贯穿于民俗文化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学校可以根据培养目标,选定不同的民俗文化内容,将学校民俗课程主要划分为知识类民俗课程、技能类民俗课程以及活动类民俗课程等。
1.知识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谚语、谜语、诗歌、民间故事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往往反映了广大民众的集体智慧,同时也能反映出民众丰富的思想和情感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想象力的丰富,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以谚语为例,民间有些谚语对人们的生产实践有很强的预测和指引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很好地了解到自然和人们生产活动的常识。
2.技能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剪纸、刺绣、糖画、捏泥人、口技、变脸、皮影戏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既能满足民众的各类生活需求,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其审美能力。以剪纸为例,剪纸不仅要求学生要动手、动眼,还要动脑构思和设计,学校可以以剪纸作为美育载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活动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赛龙舟、舞龙、舞狮等民俗节庆内容,还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游戏等趣味性比较强的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反映出广大民众的精神面貌与传统习俗,有些还能折射出普通民众的价值取向。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认同。以赛龙舟为例,赛龙舟主要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兴起的,此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爱国精神。同时,赛龙舟也是一项体育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这项活动还能强健体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类仅仅是为便于学校开发和组织课程内容而划分的。实际上民俗事象往往是立体的,并没有如此清晰的界限和功能划分,其内容既可能内含某些方面的知识,也可能包括一定的技能,还可能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展开。因此,学校在开发民俗课程时,亦不能完全拘于上述几种类别。如可以以某一民俗事象的相关主题为基础,综合开发学校民俗课程。
三、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实施方式
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只有学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相对持久、自然地重现民俗生活方式的时候,才真正意味着对民俗的传承。[3]尽管笔者将知识类民俗课程作为学校民俗课程的一种类型,但这并不就意味着这一类课程就可以采取简单的知识授受的方式加以实施。如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某种节日礼俗、风土人情等民俗文化,看上去知识授受的方式来得更为直接、高效。但实际上,把民俗文化内容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是传授了部分关于民俗的知识,并不是传承了民俗文化。因此,从民俗文化的传承以及民俗文化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价值来讲,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
1.活动体验
以活动体验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掌握并认同民俗文化,继而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节日礼俗、风土人情,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寻访”的活动,利用当地的古迹、博物馆等资源进行实地考察,或者走访当地的民众,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2.实践操作
以实践操作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技能类的民俗课程,如剪纸、捏泥人等。这一类课程的实施有时候可能会受制于师资问题,学校可以以外聘形式,招募相关民间艺人进行有偿或志愿授课。
3.经历感悟
有些民俗文化,在平时的环境中很难感同身受,只有亲身经历了某一过程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针对这一类的民俗课程,学校可以组织类似的活动,营造出相应的氛围,甚至可以根据当地习俗适时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到有关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从中感悟。
有必要指出的是,学校民俗课程以外的其它课程实际上也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如地理、历史、语文等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中的民俗文化并不是单独作为学校民俗课程来实施,学生只是通过了解其中的民俗文化来更好地理解相关学科内容。当然,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将民俗文化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
四、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评价方式
学校民俗课程实施效果如何,这就涉及到了民俗课程的评价问题。如笔者前面所述,从学校教育来看,所谓学校立场实际上就是学生立场。基于学校立场的民俗课程评价实际上就是从是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效果,这是学校民俗课程评价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学校工作的角度来讲,学校民俗课程实施的效果到底如何,更多的可能以表现性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为宜。根据民俗课程的主要类型以及主要实施方式,笔者认为可供参考的主要评价方式有但不限定于以下几种:
1.体验感想
知识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活动体验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体验感想,形成寻访记录,评价者通过调阅此类记录做出相应的评价。
2.成果展示
技能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在课程结束时集中展示学生在“做中学”过程中留下的作品,如剪纸、泥人等。评价者可以据此做出相应的评价。
3.竞技比赛
活动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经历感悟的方式实施,评价者除了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想记录来评价,还可以在学校组织相应的竞技比赛活动中,通过现场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做出相应的评价。
目前来看,学校民俗课程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方式与标准,对学校来说,这是一个问题,同时这也为学校探索出更多民俗课程评价方式提供了空间,但学校在探索民俗课程的评价方式时,需要把握好一个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即课程是否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民俗文化学[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
[2]柯玲.中国民俗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6.
论文摘要:本文在论述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现代著名学者钱穆曾说:“风俗为文化奠深基,苟非能形成为风俗,则文化理想仅如空中楼阁,终将烟消云散。”民俗文化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的民众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了解、吸纳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成为一代有文化有素养之人,成为一代心存文化之“根”的人。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
1.中学生的特点为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首先,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他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未真正定型,他们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都很强。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都或多或少的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许多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所侧重的加以点拨,在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中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时侯,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的照本宣科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知识就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这些知识在课文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谚语或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中学语文课程特点有利于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提到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样)文化”“开阔学生视野”。中学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具体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孙犁的《芦花荡》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茶馆》《荷花淀》《胡同文化》《我与地坛》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虽然有其可行性,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并不属于常规的语文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和渗透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寻找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进行分析、渗透。
1.通过突破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中学语文教材有相当一部分涉及民俗文化的篇目,它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如果在讲授过程中不能进行正确的解读,那么,学生在对课文的理解就会不完整、不深入,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民俗文化进行正确的分析,详细地讲解。
2.通过开拓中学语文学习的新渠道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在借助优质课程资源、开拓中学语文学习新渠道时,如果能充分利用民俗文化成分的支持,有效利用民俗文化素材,可以拓宽中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初中的综合性学习、高中的研究性学习是其中最有新意的设置,它们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气象。开展综合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时,中学语文教师在熟练有效地运用文本资料的同时,还可以借助丰富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学资源有文字的、实物的,有显形的、隐形的,有来自自然界的,也有来自生活的。”民俗文化可以作为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充分利用。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中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处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里的中学生,他们学习的内容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许学校不再像学校。也许我们将把整个社区作为学习环境。”而民俗文化也无时无处不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化”教育。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感受力,可以联系社会生活、运用贴近生活的材料,结合当地的风俗民情来进行教学,也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和民俗有关的活动,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这样就把民俗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阅历,使学生认识了生活、体验了人生。
3.通过发现、领悟中学语文课本中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古诗词的丰富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的,例如“月”“柳”“菊”“茱萸”“龙舟”等。在讲授这些经典诗歌时,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素材,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
4.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等,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在教学期间,教师如果能够紧扣不同的时令节日,对中学生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
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给学生提供一条走进民俗文化、感受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的途径,使学生在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对民俗文化进行有选择地吸收。
5.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有关民俗内容,能够使中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民俗与人民的生活相伴而生,反映人民的生活面貌,它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待到重阳日,还来就”教给人们珍视友谊的挚情;“离乡背井时,怀揣乡井土”教给人们热爱家乡的真情;“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教给人们忠贞不渝的爱情,“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苯谈?嗣瞧砀5拿篮眯脑浮??庑┒挤从沉死投?嗣窠】档纳?钚奶?⒚篮美硐耄?庑┎⒎且皇币坏氐姆缦埃????瓿晌?恢置赖姆绶丁⑸频淖非蟆⒄娴闹腹椋?庑┒匝??难?蘸徒逃?遣豢傻凸赖模??馨盐颐敲褡逦幕?械木?璐??淮?忠淮?娜嗣恰T谥醒в镂慕滩闹腥缬猩婕暗较喙氐拿袼字?妒保?淌?沙浞掷?谜庑┟袼撞牧希?匝???星币颇??乃枷虢逃?1热绻糯??闹谐3I婕暗焦糯?娜说摹俺鍪馈薄ⅰ叭胧馈彼枷搿W魑?淌?涂梢愿嫠哐???淙辉诠?ダ??加懈呷斯橐?缋铮??a class=content_a href=/class_free/166_1.shtml>庄子、陶渊明等,但是,绝大多数的文人志士仍然是积极入世、爱国务实为国为民的。
6.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外实践活动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校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有关民俗内容的课外活动。例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民俗专家或者有关老师给学生举行民俗讲座。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有民俗特色的节日庆典、植树活动、登高赏菊、龙舟竞赛等活动,从而使学生亲身感受民俗风情,受到积极的熏陶和感染。学生还可以开展有关民俗风情的研究性学习。参加有关民俗风情活动后,写出有关感受,写出调查报告。也可以结合乡土教材实地考察,开展有益的民俗活动,举行民俗知识大赛等。这样在课堂学习外,以多彩的生活激活学生的民俗知识兴趣,以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的知识人格,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应当把握的原则
由于民俗文化自身精华与糟泊共存的特点及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非主流存在特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教育应掌握适当的原则。
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内容很多,但并非课文中只要牵涉到民俗内容或民俗描写就去讲解,在讲解时也不可牵强附会或喧宾夺主地去无限制地挖掘教材,而是应该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进行恰到好处地渗透。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民俗教育可以更好地进行母语教育。从另一方面来看,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及生动多样的民俗教育形式,可以在改善中学知识结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中学生的心理追求和文化追求,有利于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播,从而为中学语文教学开辟出新的教学途径。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学术通义?序》,台湾学生书局,1976年版。
2、王显槐、王晓霞、樊海清主编:《语文教育创新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上海《语文学习》杂志2005第一期封面。
关键词:小学语文;民俗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151-02
民俗文化教育是民族文化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学科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语文教师应该挖掘并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资源,采取有效的方法,加强民俗文化教育,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增强语文教师的民俗文化意识
散落性与渗透性是教学过程中民俗文化教育的最大特征。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一般包括节日、民居、服饰等,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中,再现了民风民俗,蕴含着为人处事的准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传递着人们朴实的审美观念,彰显着舍生取义的价值观。教材中的民俗文化无不渗透着民俗教育的意义和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实施民俗文化教育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民俗文化教育实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要增强民俗文化意识,切实提高对民俗文化教育的认识与理解。民俗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活缩影,更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东西方文明的激烈碰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一部分人受西方思潮影响,社会责任感缺失,文明礼貌失范,这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陈勤建教授曾说: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一个民族如果在文化传承过程中遗失了自身优秀文化的DNA,造成“民族记忆”的断裂,便会丧失自己民族历史的根脉,“这个民族很可能就会逐渐演化为无民族文化之根的民族”。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挥民俗教育的特殊功能。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语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受到民俗文化教育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传承民族文化。
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
1.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分清主次。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的存在具有零散性,而且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在考虑每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的同时,应该兼顾文本中有关民俗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灵活掌握教学内容。如《刷子李》一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均需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析方可获得。《刷子李》语言朴素,使用天津方言的用词和表达方式,具有浓郁的“天津”单口相声的风味,冯冀才在塑造刷子李这一人物形象时,充分利用“天津味”的语言来显现人物的形象与技艺的高超。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分清主次的关键,是要寻找到教学主要内容与民俗文化结合点,这需要教师对有关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筛选、组合、归类,并非涉及到民俗文化的内容都要讲解,应根据课文实际内容,参照课堂教学任务,对教材内容做出合理安排,把握全局,恰到好处地渗透民俗文化教育。
2.抓住时机讲解民俗知识,切身感受民俗文化。中国的节日大多都有来历,遇上民俗节日的日子,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民俗知识讲解的时间。这样不仅抓住了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良好时机,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还可以根据节日和学生开设民俗活动,如举办民俗主题班会课、民俗欣赏课等。节日习俗非常贴近生活,可组织学生参与一些节庆活动事项,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更深的民俗认识。学生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既享受到了无穷的乐趣,又充分体会到了人民的勤劳和聪明智慧,切身感受到了百姓执着追求平安和谐、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厚情感。尽管这些制作工艺有难度,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乐于相互切磋手艺。
3.作文教学中,书写民俗。在小学语文的三套版本教材中,都有一两次习作课是关于书写民俗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向学生展示多彩的民俗。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民俗,抒写民俗。如在上《说说端午节》这一习作时,可先通过讲故事、猜谜语、看图片等手段来激趣导入话题。也可让学生说见闻、讲风俗、谈过节感受等手段,激趣,引发想写动机。然后阅读课文素材,自选资料构思起草。本课没有“例文”,可以准备“下水文”,读议后把握基本写法:如何筛选需要的资料,怎样做到有重点,有条理地介绍;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说写法,议写法,明写法,接着让学生仿照,或是模仿,对照、修改、加工。最后,反馈、评价,鼓励那些灵活模仿有创意、内容条理清楚、文从字顺的习作。这样既有效地完成了本次教学目标,又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端午民俗。
三、在课外教学中延伸民俗文化教育
课外教学主要是在延伸性阅读中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民俗文化知识,“延伸性阅读是指在教材文本研读基础上的迁移,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汉语的字、词、语法等基础知识,获得了一定的理解、把握文本的能力,然后把这些作为未来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手段,就文本涉及的作品或相关的知识等进行更广泛、更全面的阅读。”①《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风俗画卷”和“风俗宝鉴”,其中包含的民俗文化内容包括游戏、酒茶、婚俗、丧葬、节庆、戏剧、建筑与园林等,内容之丰富堪称社会百科全书。学习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可鼓励学生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去阅读《红楼梦》,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人物及表达内容的理解。在汉文化中,九是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九相生,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每逢此日,民间有登高的风俗,又称“登高节”,是我国四大祭祖节日之一。主要有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登高等活动。如今,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重阳节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历来被称为是吟唱重阳节最脍炙人口的诗章。学完此诗后,可让学生课后收集与重阳节有关的诗句或文章,也可参加登高望远活动,既加深学生对重阳节的印象,又受到尊老、爱老传统美德的熏陶。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使学生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
此外,学校还可适当布置一些关于民俗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到民间,收集、调查民风民俗,把调查到的结果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民俗意识和探究式学习精神,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四、开发校本课程,开设民俗选修课
“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提出来的。它是课程管理行政主体变化的一种表现,是课程管理权力的一次再分配。”②它是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学校和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决策的主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建立民俗校本课程意义重大。小学语文课包罗万象,涉及知识多,根据小学生心理的特点,所能掌握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语文教材不能花太多篇幅来宣传民俗文化,所以各个小学应根据地方特点,开发有关民俗校本课程,开设民俗选修课。在教师方面,校本课程民俗选修课的开发与开设,可不断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加深教师对民族文化、文化认同等的理解,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学生方面,可让学生在民俗选修课的学习与实践中,拓宽民俗文化知识,更深切地体悟民俗文化的魅力,感悟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原因,使其产生对民族文化的崇敬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和谐地发展;在学校方面,立足于当地资源的校本课程民俗选修课的开发与开设,有助于改变“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校本课程建设模式,促进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团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开发与编写民俗校要课程时,必须关注民俗的地域性、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的差异性。课程内容宜就地取材,贴近当地居民的现实生活,可以涵盖当地文化、方言、衣、食、住、行、自然资源等诸多方面。根据区域文化特色及授课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编写原则与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总目标的第2条中明确表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中华文化”不仅指汉文化,还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即尊重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所有的文化。在校本民俗文化课程中,增加有关少数民族的风俗,既可弥补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少数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内容的不足,又可通过民俗教育使学生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感受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增强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识和认同。
学校是传承文化的主要渠道,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旨在使学生在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学校教育中获得对本“民族的记忆”,进而健全学生的人格,达成语文课程标准所阐述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目标。
注释:
①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6
②引《高中语文中的民俗文化教育》谌业锋.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cn.
参考文献:
[1]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秦水洲.中国社会风俗史[M].太原: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3]王彦章.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民俗文化故事在文创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民俗文化是指一定地域内的原住居民在长期生活生产过程中由当地独有的生存经历、文化背景、精神思想所产生的生活习俗与行为价值指向。一种民俗文化的产生背后往往有着多彩多姿的传说故事。地域民俗文化及其背后故事的传承与保护可以说是一个城市不可复制的软资产,城市的精神灵魂。民俗故事给本土文化增添乡情,赋予丰富的情感寄托,挖掘民俗文化故事资源来激发城市创意文化产业已成为城市文化体验与展现的重要手段,在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发展上起到共生发展的作用。城市依靠创意文化产业推进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再生,依靠民俗文化背后的故事达到提升城市品位气质、美化形象的成功案例屡见不鲜。新加坡与鱼尾狮、哥本哈根与美人鱼、雅典与雅典娜、广州与五羊,这些城市都与一段或壮烈、或凄美、或传奇的民俗传说故事紧密相连而闻名于世界。
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故事、民间传说是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题材,美丽的传说故事也为城市的创意文化带来了无限的创作元素。例如,每个游玩过济州岛的人都会带回几个济州岛的守护神——石头老人。地域内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故事为产业转化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持与资本保障,是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本与源。因此,民俗文化故事的挖掘与传承在各个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与推广中置于十分重要的发展地位。然而民俗文化作为软资产,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进行传承落地,利用创意文化产业丰富的业态形式为载体将文化故事进行融合、再生、落地来实现无形资本转化成有价资产的最有效的推广方式。无形资产的人文历史故事、民俗传说作为一种精神产物在文创创意产业项目的开发中通过现代化行销商品化运作能更好地维系民俗文化与现代工业之间的纽带。
2杭州民俗文化故事传承特点
杭州,浙江省省会,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之都、休闲之都、南宋皇城,千百年来城市的变迁给这座城市留下了数不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资源,文化积淀厚实。身处长三角腹地的杭州,地域文化中虽没有云南、贵州、四川等边远地区丰富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也不像湖南、湖北、陕西地处中原腹地,有着厚实楚汉文化、秦唐文化等民族发展历史民俗文化,看似处于民俗文化的沙漠地,与少数民族文化、中原历史民俗文化不同,杭州却有着其吴越文化、南宋皇家文化、市井文化所影响下的民俗文化,以及以此衍生出的数量众多的古老丰富的民间传说、民俗文化典故,但是杭州民俗典故的传承受到特殊地域、历史、人文的影响有其特殊的发展特点。
(1)以“一湖、一江”为中心内核进行传颂。杭州的民俗文化故事总量巨大,分散于杭州市八个区、三个县级市、两个县内。但杭州的民俗故事、民间传说三分之二的题材集中与杭州市内,围绕着一湖、一江(西湖、钱塘江)而展开传颂。《明珠西湖》《断桥相会》《金牛湖》《运木古井》《苏堤》《六和填江》《钱王射潮》等著名的民俗故事都与西湖、钱塘江以及周边的各个景点密不可分,可见西湖、钱塘江是千百年来孕育杭州民俗的文化发祥地。
(2)以南宋皇室、历史名人为题材进行传颂。杭州隋朝兴建州城,开凿江南大运河,自唐以后杭州进入全国著名城市的行列。自南宋建都城,经济日益繁华,社会风俗更加多样。商贾、士大夫随着北宋皇室集中杭州,随着南北文化风俗的融合,杭州的婚娶、育子、满月、百日、周岁的仪式礼节,也渗入了中原皇家的习俗。这给杭州民俗文化故事的创作与传承提供了大量的历史素材,如《宋嫂鱼羹》《东坡肉》《叫花鸡》《油炸桧》《西溪留下》《馒头战》《八卦田》《棋盘阵》都与南宋皇家以及此时期的名人士大夫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使得杭州的民俗文化平添了皇气与书卷之气。
(3)以乌托邦式情感寄托为题材进行传颂。杭州地处江南,独特的江南烟雨风情自古给了杭州百姓浓厚的江南人多愁善感,追求自由恋爱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所创作流传最为广泛的杭州民俗文化故事、民间传说中多以歌颂忠贞不移的情感、人仙共恋的乌托邦式的爱情为最,涌现出了《白娘子和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彩蝶双飞》《苏小小传》《柳浪和莺》这类可歌可泣的凄美爱情传说故事。
3杭州民俗文化故事推广现状
(1)民俗文化故事的社会开发宣传缺乏广度。作为城市文化形象推广的重要名片与手段,目前杭州片面注重依赖于“西湖”“、西溪”等自然景观资源的开发与宣传,忽视对提升城市形象内涵的文化典故的宣传与开发。众多千古传唱反映杭州城市民俗来源、地名来源(如《尉迟恭造寺》《蚕花娘子》《鲁妹造伞》《画扇判案》)的民间传说民俗故事,不仅外地游客不知其存在,本地的居民也鲜有人知。久而久之将形成城市文化品牌宣传的短板,不利于杭州城市文化氛围的形成与城市气质的树立。
(2)民俗文化故事传承影响力碎片化。杭州的总体民俗文化故事、民间传说数量众多,历史背景大多集中与南宋建都的帝王以及士大夫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杭州的个别的民俗文化典故,如《白娘子和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彩蝶双飞》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与群众基础,但是目前杭州大多数众民俗文化故事与民间传说未能形成以点带面集团式有序传承与推广,这种零星分散的传播使得杭州民俗文化故事在百姓心中的情感寄托作用不明显,文化故事背后的价值利用率不高,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转化率不高,不利于杭州民俗文化故事快速形成产业化发展。
(3)民俗文化故事的产业化发展滞后。民俗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并受到广泛的重视,尤其是在文化创意产业以及现代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杭州作为全国有名的休闲之都、动漫之都,在对于本土化的民俗文化、民间传说故事的开发与利用仍然处于空白状态。其实,杭州有着良好的文化创意产业氛围,每年的文化博览会、国际动漫节在国内外都有较大的影响力,但是鲜有优秀的文化创意项目结合杭州本土民俗典故,将《白娘子和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彩蝶双飞》《古井运木》这些耳熟能详的民俗文化故事依靠创意文化科技手段转化成城市创意礼品、城市工艺品、创意服饰、创意文化墙体等创意产品加以开发与推广。
4民俗文化故事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再生模式
(1)主题体验式——历史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是以艺术创意设计产业为核心,通过与其他相关行业的跨界融合进行创意产业发展,这其中包括体验式的观光创意旅游产业。杭州的民俗文化故事在产业推广过程中应根据其得天独厚的南宋御文化、市井文化为依托背景,通过营造民俗历史文化园、历史街区等形式发展主题体验文化活动,依托文化创意产业进行集中开发推广,延伸文化产业链和价值链,使民俗文化基因得以快速延续,经济利益得以增长。例如,杭州宋城主题公园,作为弘扬南宋文化的体验项目,在宋城的整个园区内能够通过宋河东街、土豪家族、胭脂巷、非来巷、美食街、市井街等主题体验区将与南宋历史文化相关的民俗文化故事进行整合,同时挖掘属于杭州民俗文化共鸣的文化品牌,园区整合影视演艺、旅游产品、工艺品、表演艺术等所有与之相关的文创创意产业及配套资源。形成了一个较为集中独立的展示杭州南宋民俗文化的产业基地,打造一个具有鲜明民俗文化故事体验、传播、交流互动的场所。通过这种主题公园、主题街区以及定期开展宋文化主题活动月,以南宋文化为历史背景,将大量的宋民俗文化故事整理串联,并通过集中式的观光体验公开展示。同时发挥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大融合,完善民俗文化产业链,使得杭州的传统手工艺、饮食文化、民间演艺等传统民俗艺术项目通过现代文化创意商业运行方式得到更好的展示,使其在文化价值层面上得到增长,实现民俗文化增值,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同步发展。
(2)品牌符号化——民俗形象+科技传媒。民俗文化故事的品牌符号化指的是通过吸取地域本土民俗文化中传播度广、社会影响力大的民俗文化故事内容,结合当地历史、地理、文化风貌,借助现代化的声、光、电、数码技术、舞美特效技术制作出地域特征鲜明,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创意数码形象产品。据有民俗特征的数码形象往往能够更加容易触动公众的内心慰藉,触发创意产品的经济价值。例如,1998年美国迪士尼电影公司拍摄的《花木兰》就是通过中国经典民间传说打造出来的数码卡通电影,影片充满着中国元素的组合,不仅展现了中国秀丽淡雅的山水画面以及古老东方的战争场面,描述了中国传统家庭的观念,民风民俗的生活场景以及东方伦理道德关系,影片中陪伴花木兰一同从军的小龙更是让人记忆犹新,影片上映立刻引起了国内观众的共鸣。《花木兰》《梁祝》《功夫熊猫》这些优秀数码产品不仅对本地区乃至国家在民俗文化推广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还带动了创意出版产业、创意影音产业、本土动画工业、互动休闲软件、创意表演艺术、工艺品等多个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仅数码电影进行民俗品牌形象设计,其他艺术创意形式与民俗文化故事相结合同样能够打造出优秀的民俗品牌符号。2004年广西阳朔县请张艺谋导演根据壮族著名的民俗文化故事《刘三姐》制作了世界最大的山水实景晚会《印象•刘三姐》,将壮族“歌仙”刘三姐的经典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元素不着痕迹地融入桂林山水中,成功打造了桂林旅游文化的品牌。短短两年多就接待游客110多万人,仅票房收入就达7900多万元。并且迅速带动了多个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地方吸引了大批人员就业,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已达9.8亿元,一个民俗故事品牌带富了一方水土。通过民俗文化故事结合现代科技技术打造属于自己地方特色的品牌形象,不仅能快速地建立文化符号和成功的形象,还能激活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文化品牌符号创造出更大的财富。
(3)城市软改造——主题构建+整合传播。城市间的竞争已经由经济实力竞争转为文化精神竞争,充分利用自身特色文化资源,挖掘本土文化的亮点,塑造一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精神,不但能有效提升城市软文化实力,而且还能发挥民俗文化的优势,开展各类连动式、整合式传播营销,把城市的物质发展与城市文化特质相融合,将城市文化的发展产业化,继而推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不少城市都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故事传说对城市公共环境进行改造。例如,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城市都建有民俗广场、民俗城市雕塑来昭示自己为本土文化发源之地。杭州作为爱情之都在文化的城市体现上也可结合杭州本土民俗文化故事进行归类,可通过《白娘子和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彩蝶双飞》《苏小小传》这些浪漫爱情为主题的民间传说利用当地文化创意产业资源进行开发,打造设计以民间传说为主题的爱情广场、爱情公园,制作城市公共民俗爱情故事雕塑,绘制民俗故事文化墙、改造特色长廊,同时承办国际婚博会、西湖玫瑰婚礼等爱情主题活动。这些利用本土民俗文化故事资源而进行的城市软改造,不但美化了城市,提升了城市的品位与区域影响力,同时还通过全方位的整合传播促进了环境艺术设计、公共雕塑、会展等多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现代科学技术、伦理道德观念与民俗文化故事碰撞而来的完美火花。
(4)文化资本化——特色营销+创意产品。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日益得到了各方的重视,除了对原有秀水山川开发之外,各地均大力对民俗文化本身的内生价值与无形文化价值进行的开发与利用,挖掘潜力,发挥其资源效益。尤其是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民俗文化不仅仅是被作为单一的产品加以生产,而是在资本的计入之后,当代民俗文化价值依托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一个产业化的资本运作。例如,风筝是山东潍坊的独有民俗文化,关于风筝的传说故事资源丰富,潍坊除了每年举办国际风筝节绕风筝这一民俗文化大打风筝牌,形成特色产业,设计开发大量与风筝文化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形成了当地独有的风筝经济产业链,不但通过风筝产业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产业,扩大了城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同时通过风筝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大量投资资本,吸引了劳动力增加了就业岗位,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由此可见,民俗文化故事元素利用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思维模式所开发的商品不仅仅是单纯的传统地区旅游纪念品,而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地、景、产”与一体多元素地方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所产生的新形式的城市文化礼品,同时依托文化引入资金形成资本运作将形成新的产业链,文化真正变成经济形成新的“创意美学经济”。杭州已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创意产业架构体系,结合地方本土民俗文化特色,挖掘民俗故事加以利用开发创意产品,将“地方文化”多维的行销手段扩展至“大众文化”,盘活文化创意产业资本。
5结语
民俗文化开发与保护涉及的面较广,因此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较高,要求既懂得市场的运作方式,又了解民俗的真正内涵,能将经济利益的获取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协调统一、互相促进。目前,云南这样的人才并不多,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者大多对民俗文化研究不透,而民俗文化研究的资深学者,又大都拘于书斋。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只有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创新用人机制,拓宽高素质民俗文化产业开发人才的就业渠道和发挥才干的舞台,民俗文化的市场化之路,才能平稳、科学,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二、市场经济下的政府适度干预
民俗文化走入市场后,其发展必然要受到市场规律的控制,但由于市场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民俗文化的发展也免不了会出现与市场脱节的情况,或产生片面满足市场以至于无视对文化本身造成损害的倾向,政府从法律法规、角色转变、政策引导、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民俗文化进行适度干预,既能规范云南民俗文化市场活动,也是民俗文化获得健康、平稳、和谐发展的保障。
(一)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并完善可促进云南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改变政策、法规建设滞后的局面,推进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文化开发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进程。必须通过法律对物质民俗文化遗产进行管理,从而使对民俗文化遗产进行人为破坏的行为能够得到法律的惩戒和规范,使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进入法制化、科学化的轨道。
(二)实现政府角色的转变在政府对文化市场的调控中,要实现政府角色转变。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管文化,而不是办文化,是从事宏观管理,而不是微观管理。政府职能部门应对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进行规划、引导和监管;制定相关政策、培育文化市场;维护健康、公正、公平的文化市场秩序;加强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开发行为的惩处力度,纯净民俗文化市场。
(三)适度引导民俗文化产业在民俗文化的市场化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扶持与政策导向,对民俗文化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同时,政府部门又可以用资金的扶持手段来吸引投资商或民众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根据不同民俗事象的特点,引导开发者采取不同的开发模式,尽量避免对开发地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