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住宅规划设计范文

城市住宅规划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住宅规划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住宅规划设计

第1篇:城市住宅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住宅设计;组合设计;空间设计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city development, residential Taoxing design has been changed from large to small commercial housing two or three bedroom apartments Fangxing, small Taoxing housing form can meet the needs of working-class life demand, to promote housing construction,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The key points of the design of our city residential Taoxing is discussed, in order to work together to meet more crowd different demand for small Taoxing housing.

Keywords: residential design; modular design; spac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伴随着建筑行业发展的持高不下,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引来了重度商家的青睐,为此相关部门均出来了一些保护政策。对房地产业影响较大的 “国十五条” 中规定:从2006年 6月 1日开始,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筑、套型建筑面积 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 以上。自此“90平方米和 70%”两个数据就成为了我国房地产界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户型成为了人们选房购房的首选,也因此,中小户型要求更高的居住质量和舒适性, 这就要求中小户型设计师在“精细”上努力,通过科学创新的设计手段,把中小户型做的精致,切实的保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

一、对现阶段住宅设计的认识

在住宅大环境设计时确定的市场定位,决定了住宅户型面积指标,由此也同时确定每户的起居室、卧室、卫生间、厨房面积大小及设备的配备档次。随着面积的合理分配,各房屋之间的合理安排,设计人员应该更深入细致地研究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每一个细节。比如,研究门的位置、开启方向、门洞边的尺寸,以利家具布置;研究空调室内机、室外机位置、高度、预留孔洞的大小,以利安

装;研究室内各种电源、电视、电话插孔的数量和位置,以利作用。

住宅小环境的发展性,也就是考虑不同住户不同时期的要求,不仅仅是把室内隔墙全部做成轻质隔墙,装修时可能打掉就能解决的,还应考虑暖气、各种管线的位置能适应灵活分隔的需要,不能改动的立管应尽量靠近结构墙布置。另外,努力将人体工程学应用到住宅设计中,这点是住宅产业人性化的一个表现。人体工程学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安全和舒适的要求,而系统地研究人的行为、习惯等人体因素的科学。人体工程学可以应用到设计的各个环节,应用得越广泛,设计就会使人觉得越安全越舒适。在考虑经济条件及美化室内设计的前提下,建议推广管道井的做法使卫生间、厨房内的“蜘蛛网”不复存在。

二、中小户型住宅 “精细” 的规划设计

对中小户型居住小区总平面布置应该有效的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突出社区的特点,并且合理的组织交通、强调步行交通,保持小区内的安全和良好的卫生环境,对于当地的风俗习惯、地域传统、人脉文化和小区规划的融合,体现出人文情怀和个性居住。中小户型小区应该采用丰富多样的规划设计,充分的显示出地方的特点和人群的特点,此外,小区的公共设施能够体现“人性化设计” 在充分利用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合理布置小区的公共配套设计,对于部分大型的配套设施, 可以考虑多个中小户型小区综合配套, 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加上国家提倡低碳生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多的居民开始强调“低碳生活” ,因此中小户型住宅小区应该以节能环保为规划的原则。小区的站地规划,可以在满足功能需求和国家控制指标的要求下,适当的提高小区的建筑密度,以增加土地的利用效率。此外,要特别重视中小户型住宅小区的公共开放空间,把小区内的小块绿化采用合并的方式,形成较大的小区景观观赏区,住宅小区内的停车场应该以地下停车为主。在节能环保方面,主要是通过采用环保的建材以及使用生态住宅技术,以保证居住者拥有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与此同时,还可以大大的减少建筑的耗能。

三、 住房的组合单元设计

对于中小型住宅小区内,一般都是采用一梯两户(如图 1所示),这样日照、采光、通风条件都很好,室内布局合理,每户都有阳面和阴面,这是最佳的户型单元组合。但是这样的组合缺点也是比较明显的,就是两户公摊的面积较大。所以在现代设计中,对于中小户型住宅,由于得到了较大的使用系数,住宅单元以一梯五户、六户为最佳,单元组合不必局限于一种,塔楼的组合套数更多, 外墙较自由,开窗面较多,对于布置中小套型住宅有更多的好处。但是这样的设计一定要处理好日光照射、采光和通风的问题。对于我国中小住宅户型而言,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要尽量的减少建筑公摊的比例,这就要设计师,在住宅设计时确定住宅层数和类别,尽量的减少疏散楼梯和电梯的数量。我国《住宅设计规范》 第 7. 1. 1---7. 2. 3 明确规定:每套住宅至少应该有一个居住空间能够获得冬季日照;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应有直接天然采光;卧室、起居室(厅)、厨房的采光窗洞口的窗地面积比不应低于 1/ 7;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应有自然通风;每套住宅的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地面面积的 5% 。

图一单元组合

四、 户内空间的变化性设计

在我国对于合理的平面布置要求有: 功能分区清晰,即室内做到公私分明, 动静分离,居寝分离,洁污分离明确;平面布置紧凑,相关房间紧聚,使用方便; 交通路线方便,户内活动不穿行他室,没有任何的交叉现象。我国的中小户型住宅由于面积的限制,要处理好室内空间的分解和复合,在室内空间的分解处理上, 要特别的注重卧室空间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以保证家庭个体成员各自空间的私密性和舒适性;对于卫生间的设计,我国《住宅设计规范》第5. 4. 4规定:“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餐厅的上层。” 此外家庭中的卫生间内要分出便器、洗浴更衣、洗脸三个独立的空间,家庭成员可以同时使用卫生间而互不干扰,提高了空间的利用效率。在室内空间设计中,还要重视储藏空间的设计,尽可能多的设置储藏空间,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室内空间的使用效率,也可以使得中小户型住宅的室内更加的干净整洁。在空间的复合方面,可以通过对室内功能的配置进行优化,压缩交通空间,多功能混合使用。例如:在起居室和餐厅公用的情况下,设置玻璃推拉门和半开敞型厨房;对于只设置洗手台和便器的卫生间,要处于个人寝室里;此外设计和居住互相贯通的阳台也是中小户型中“精细设计” 的一种。如果在房间的层高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房型设计中利用层高进行巧妙的设计,如,高 5. 4m 的层高可以利用设计夹层来创造出更多功能的空间等等。

五、对于中小户型的室内的 “精细化处理”

由于中小户型的面积较小,在加上室内的装修和家具的摆设, 这样一来, 室内的面积就变得更小了,所以设计师要对中小户型住宅的内部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例如,飘窗的合理利用,可以把飘窗设计成为休息活动的空间,也可以通过家具调整成为梳妆台、写字台或者是供人们上网办公的场所,这样就大大的增加了飘窗的使用价值,部分飘窗可以设计成为转角的形式,这样可以扩大对外的景观视线,改善日照和通风条件。对于住宅室内的消极空间,如:设备角落、 空间富余处等都可以利用,显著的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把设备管线埋入管井或者是管道的夹墙中,这样不断能够保证室内空间的完整性,还能给对管线、管井、 管道的检修和维护提供方便。

六、结束语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的 “寸土寸金” ,大型“豪宅” 住宅不仅仅会增加购房者的负担,而且也会降低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不利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长远发展。所以中小型套型逐渐的成为了房地产行业的“主流产品” ,中小户型住宅的开发和设计和城市居民有密切的关系,值得建筑师和房地产开发商的关注和重视。中小型户型住宅的设计不仅仅是人们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体现,也代表了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住宅设计师与时俱进的设计理念。作为一名中小户型的住宅设计师,要以提高小户型住宅的居住品质,体现人文情怀为出发点,创造出一种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精细化” 住宅。

参考文献

[ 1] 周燕珉. 住宅精细化设计[ M]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 2] 黄鹏. 衍生、 易构、 可持续 ---- 中小户型住宅灵活、 精密设计[ J ] . 中外建筑, 2009年

[ 3] 冯春林. 小户型住宅设计研究[ J ] .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

[ 4]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 2012年 8月 1日起实施

第2篇:城市住宅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思路

中图分类号: TO985.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145-1

0 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功能的逐步健全,城市化的进程使人们认识到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城市住宅小区的园林规划。住宅小区的园林规划,不但是一个优良房地产项目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城市生态绿化建设的重要部分,能明显的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据资料显示,开发商每平方米多投入50元的小区园林设计费,其楼房每平方米就可提升250元。小区园林规划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1 小区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

进行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时,要融合“自然化、生态化、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各种园林植物特性,科学地运用植物造景艺术手法,提高城市住宅小区的园林规划设计水平,打造高质量的住宅小区自然生态环境。住宅小区园林景观优化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小区园林规划设计理念应该从“生存意识”发展到 “环境意识”。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尤其重视对环境中审美感受的营造。因此,在设计住宅小区景观时须考虑,空间环境满足人的活动要求,注重人的生活体验。生态环境有益于人的生理健康;视觉环境有益于身心愉悦;人文环境有益于精神需求。设计的目的是形成绿意盎然、自然和谐的人文居住环境。

1.2 因地制宜的原则

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小区原有的地形地貌、植物结构等,尽量的减少小区园林建设不必要的资金投入,降低建设成本。同时,也提倡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园林植物,既能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又能节省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北方地区多使用乔木类植物,如紫薇、樱花、国槐、银杏、龙爪槐、圆柏、刺柏、雪松等;灌木类植物,如丁香、迎春、火棘、榆叶梅、贴梗海棠、小叶黄杨、丰花月季等;藤本类植物,如爬山虎、紫藤、山乔麦等。

1.3 经济适用的原则

小区园林设计要考虑经济条件的制约。本着经济,节省的原则,在满足基本功能如小区绿化功能、效果、环境的要求下,要充分考虑居住区的实际条件,巧妙设计,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1.4 超前原则

小区的园林规划设计要着眼未来,留出一定比例的预留用地。在具体的设计中,超前意识实际上就是超越当前的规划设计通用模式,体现未来的设计方向。要求小区的品位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落后于时代,而是随着历史的积淀,更能显现出其不凡的价值。

2 小区园林规划设计的思路探讨

2.1 充满个性.富有层次特色

住宅小区的规划与一般的城市规划是截然不同的。从密度方面讲.我国由于人密集,住宅小区园林规划并不能参照西方国家的规划密度标准.但仍然可以在多方面做到几乎相等的规划价值,包括清新的空气、高质量的室外空间和环境.及居民对本身居住生活小区的认同感、自豪感。对此,住宅小区园林设计应尽量采用富有层次的设计手法。区内主干道采取迂回而不是打格子形式,为路面景观提供变化及惊喜;区内小路则以幽径为主,以减低汽车流量、噪音及保持空气清新。注重空间层次,令住宅小区具备其特有个性,居民也因此对其生活小区具有特色而感到骄傲和认同。

2.2 依水而设增加小区灵性

水景设计是园景设计中的重要因素,应当结合具体情况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对于在小区中设置大片水体的处理手法,难以简单地予以肯定或否定,应当是该大则大,当小则小。例如在空旷开阔的小区级花园中可适当设置较开阔的水体。 小区水景设计时一般要注意师法自然,但也要综合运用多种理水手法,现代园林水景的很多实例是采用混合式构图形式,如驳岸、闸坝、设置落水、跃水和喷泉等,形成理性和浪漫的交织。设计时要注意水体的形式,构图肌理和尺度处理,避免因设置中心大花园而对院落空间疏于经营从而使住宅规划设计的均好性受到影响。设计的手法千差万别,但都要进行人性化设计,处处体现对人的尊重和人文的关怀。

2.3 园林规划注重融入传统文化

在现代社会,小户家庭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大家庭结构,传统的建筑方式也需要进行改变,以适应现代社会家庭结构。以园林绿化为主题的大片室外空间模式,不仅承接了传统的建筑文化,也改变了居民生活习惯,令整个生活社区显得温馨、有活力。建筑物层次和外立面的处理及其多种变化,成为现代住宅小区的特色。

2.4 小区设计要与周围环境融合

园林规划除了从内容出发外,还要结合周围的自然环境。我国明代著名的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提出“园林巧于因借”的观点,“因者虽其基势高下,体形之端正……”,“因”就是因势,“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园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有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入奥疏源,就低蓄水,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这种观点实际就是与周围环境融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形成某一住宅小区独特设计。

参考文献

[1] 李建军.现代城市居住小区园林规划之探讨[J].甘肃科技,2007,8.

[2] 吴开岑.浅谈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设计思路与技巧[J].现代园艺,2009,4.

[3] 宋钰红,田潇然.云南财经大学康园住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9,8.

第3篇:城市住宅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要求;规划设计

1.引言

住宅区园林景观作为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现代化都市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在改善城市空气环境、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发展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发展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如何设计出满足城市居民需要和体现到当地温和特色的园林景观,已成为了园林设计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本文通过探讨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提出一些独特新颖的设计思路,以期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综合居住环境和环境文化于一体的生活环境。

2.住宅区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

2.1 以园林景观的功能性为基础

住宅环境是为人设计的,因此在设计时要强调以人为本,首先就必须要满足在物质层面人们对景观的要求。其次是看建筑的辅助设施是否具有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使用功能,在景观的布局上,最主要的看能否让人们住的放心、方便。

2.2 以生态循环、崇尚自然为根本的出发点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把“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出来,把绿色的概念引入大设计中,让人们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也能充分的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使景观更加具有观赏性。

2.3 渗透文化艺术

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考虑到植物和环境的协调统一,还要在景观的构图中渗透进文化艺术,这样在观赏景观不仅能体现一种形式美,还能给人们带来一种意境美。充分的挖掘景观中的艺术内涵,可以通过各类植物在季节的不同变化,灵活的运用色彩、形体以及质地来构造一副美妙的艺术图。

2.4 环境绿化

绿化是住宅景观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而对于住宅环境的绿化则可以通过在小区的土地上种植花木来做成绿地。住宅的绿地具有很多的功能,比如说可以为居民搭造一个室外的生活空间,给居民提供安逸的休闲环境。让居民感受到更多的自然景色。或者是创设小品景观来丰富住宅环境。

2.5 通过小品点缀

在住宅的园林景观中,景观小品起着一种点缀作用,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例如居民区中的水景、花架、灯具等,都让住宅景观焕然一新,增添了不少情趣。

2.6 生态保护

进行生态保护,既可以防止有害物质的入侵,又可以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在住宅区种植绿地,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自然资源的范围。

3.住宅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应用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可以根据特征的不同将设计元素划分为三大类,即功能类元素、园艺类元素以及表象类元素。而住宅区的园林景观就是由这些元素以及种植景观、绿化道路景观以及场所景观所组成。在钢筋水泥的城市环境中,居民区的园林景观以其宁静、自然的环境成为人们缓冲的空间。现代住宅园林景观的质量会对居民的生理以及心理造成直接的影响。优美的园林景观能让心情愉悦。设计者在设计时要利用各种因素把园林景观的和谐性以及丰富性体现出来,要精心的安排整个的景观布局,已达到一种能够满足人们精神和文化需求的空间效果。现代住宅大部分是高层住宅,这就使得人们和土地离得很远。所以应该在高楼耸立的楼房中间留一块可以让人们休闲运动以及建设园林景观的地方,使人们得到生活和生活上的满足。另外,还有必要现在居民住宅的景观中设计一个具有标志性的物体,可以给居民营造一种家的感觉,比如说可以设置精致的花坛或是或是弧形的座椅等等;或是建一个休闲广场,供居民在茶叶饭后来散步、聊天。对于住宅区内的植物,可以把绿色作为主色调,讲究植物的变化性和统一性,形成植物和周围环境的协调。为居民打造一个用来休闲活动的空间,实现“人景合人”,另外还要把人类的亲水性考虑进去,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的营造水体。对居民而言,居民区内的道路实用和方便最重要,在此基础上再注重美观就可以了。

4.现代住宅区的园林景观设计

现代居民区园林景观在以绿为绿化为主的基础上,应该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法来进行技术加工,通过使用不同形状、质感以及颜色的木料以及多姿多彩的植物造型来进一步美化景观。以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眼光来看,设计者应该着重考虑住宅区能否让居民感到舒适、愉悦和亲切,要始终将“以人为本”的原则贯穿于空间景观规划的全过程,给居民创造一个既满足需求又亲切的生活空间。认真的贯彻高效、低耗和节能的原则。以体现现代居民园林景观的健康和舒适。

4.1 注重生态效益

提高居民区的环境质量应该以维护生态平衡为前提。可以结合植物的生态学原理比如说循环、植物他感作用以及植物种群生态学、生态位这些来将各种植物进行空间艺术处理,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生物特性来进行合理的配置,让居民住宅景观看起来更具有层次感以及色彩感。充分的利用阳光、空气以及肥力等建立一个有序的、能的立体植物群落。通过绿化充分的发挥出生态效益。

4.2 改善植物的空间分布状况

改善植物的空间分布状况可以有效的提高绿化水平。可以通过生态园林原理,将各种植物设计成多层结构,比如说在乔木下栽一些耐荫的地被植物或是灌木。形成复层混交的人工植物群落,以使叶子面积的总和能达到最大,以进一步提高现代住宅区的绿视率和绿化率。

4.3 打造生态园林

打造生态园林是促进园林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可以运用经济学原理将植物打造成一个多层次的群落。利用植物的代谢功能来进行无废物循环生产。可以将各种不同的植物种植到人工植物群落中,地下根的不同深浅能够形成一个庞大的地下根系。从而吸收大量的有害物质。

4.4 设计上的创新

现代住宅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尽量不要在不同的环境设计出同样的景观来。可以尝试在设计中以自然道路为主线,通过自然环形主干道来改善僵化整齐的建筑布局。可以充分的运用形式要素比如说声音、光影、色彩以及质感和构筑物形体要素来打造一个优美的住宅环境。

4.5 住宅环境注重绿化

现代住宅区的绿化为了方便居民交流、休闲和运动。所以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上要住宅区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人们可以在闲暇时在树荫下散步、聊天。在绿地上活动筋骨。小孩可以在绿地上做游戏、玩耍,与大自然融合。所以要在住宅区进行大规模的绿化。使人们接触到更多的绿色。随时随地的享受阳光雨露、新鲜空气等。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主要是靠种植花草、树木来发挥。所以绿化应该是现代住宅区园林景观的重点。现在有的设计太过于注重标志性建筑,挤占了本来就不多的绿化面积。实际上,为了突出以绿为主的设计理理念,增加住宅区的绿量,应该采用复层种植结构,在乔木下面种植灌木,在灌木下面种植花草。优美的植物景观可以为园林小品以及坐凳充当背景。通过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对比来突出园林小品的特定空间。住宅区的园林绿化中以绿为主的理念不只体现在平面化的绿化上,还应该提倡立体化模式。一般来住宅建筑的线条都比较生硬,为了弱化生硬的线条,可以在墙壁种植攀缘植物,增强空间的彩化、美化效果。从而可以使住宅区的生态效益得以提高。

4.6 讲究绿地规划的协调统一

在对住宅区的景观进行绿地规划时,要尽量的保持和城市绿地规划的统一。

另外还按照住宅区的地质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布置方法上可以采用点、线、面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在设计住宅区的绿地时,不仅要考虑内容的设置,还要考虑绿地的服务范围。在绿地的布置上尽量将点、线、面进行有机的结合。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要方便居民出行,住宅区园林景观的规划最好能和商业中心以及公共场所靠拢。住宅区的园林景观设计涉及到很多方面,它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文化特点以及当时的社会经济。所以我们需要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现代住宅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努力为居民营造一个风景优美、具有人情味的居住环境。

7.结语

总之,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园林景观的发展始终和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景观设计人员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和”以绿为主”的设计理念,既要满足居民的生活和精神需求,也要考虑到环境的保护,并且做到景为人用,综合规划,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第4篇:城市住宅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基本要求;理念;设计思路

1. 小区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 建筑密度大,楼层{。(2)住宅小区内人口密度大, 年龄结构及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3)人均绿地占有率低。( 4 )住宅小区内小气候明显。住宅小区的四周多为{层建筑,形成“周边高、中间低”的“盆地”结构,故而小区内小气候十分明显。这种小气候对绿化树种的选择会造成一定的影响。(5) 仅满足了符合规范或绿化法规条例的要求,但缺乏情趣。“为绿化而绿化”的设计规划 观念表现普遍。这样的绿化虽然绝对化覆盖面积达标,但其 绿化的实用功能却远远不能发挥它的作用。

2城市住宅小区的现代化基本要求

2.1 规模大且设备齐全

现代化的城市住宅小区是由多层、多栋楼体的建筑物组成的,小区内,除了必要的住宅楼之外,还要有配套的超级市场、体育健身场地、社区医院等综合设施以满足人们

的生活、娱乐、休闲需要。

2.2 统一规划布局合理

现在政府和社会对于市容越来越关注了,这也是促进房地产快速发展的需要,现代化城市住宅小区规划与当地环境必须协调而统一,在小区建设中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2.3 光合作用要充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居住环境的更多光照,墙体多为彩色粉刷,阳台以及窗户也使用了大量的玻璃,使综合光照变广变强,使处在阴面的人以及各种植物都得到充分的光照。

3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念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服务对象需要明确,根据不同小区的性质不同,其居住人群也具有差异性。住宅小区的建设目的就是为居民提供住宿、休闲、娱乐、交流等活动的空间环境和场所。因此,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综合规划,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居民的不同需求。符合人们的运动行迹规律,空间布局要有开有合,宜于人们集散和休闲。景观创造要丰富多彩,能够使人们提炼情操,放松心情,更多地接触到绿色,随时随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尽量选择居民喜闻乐见的植物进行配置,只有与居民喜好相一致的植物选择才能使小区的绿化具有亲和力,使居民产生认同感。

3.2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就是要合理利用立地条件,充分利用居住区原有的地形地貌、植物结构等,有效地减少小区园林建设不必要的资金投入,降低建设成本。比如:居住小区房屋建设时,对原有土壤破坏极大,建筑垃圾就地掩埋,土壤状况进一步恶化 , 因此可对选择耐贫瘠、抗性强管理粗放的乡土树种为主,结合种植速生树种,以保证种植成活率。

3.3 注重创新

当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居住小区园林规划与其他规划设计一样,要不断创新,才能各具特色,各有立意,才更能符合多层次多方位的人与自然和谐。创新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设计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灵活运用。在规划构思上,力求自然、协调,体现主题风格与特色。

4 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思路

4.1 以人为本,准确定位

进行一个项目的园林设计首先要确定这个项目的定位,有了正确的定位,其设计才能丰满起来。城市住宅小区主要组成部分是人,所服务对象也是人,这就要求在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服务对象的行为感受与需求。因此有必要在规划设计的前期先对其服务对象的行为特征和需求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走群众路线,听大众的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避免纯属由设计师根据个人主观设计。

4.2 现代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

目前我国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主要由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及宅旁绿地组成。依据住宅小区所处地域选择适宜生长、便于管理的绿色植物是园林绿化设计的重要工作。在设计初期应根据小区综合文化氛围的设计确定基础树种与花草种类,然后考虑节能、美观等层次搭配。每个场地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在进行设计时要挖掘出所蕴涵的内涵,才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设计出合适的园林景观,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小区的交通和人文关怀。

4.3 积极采取现代绿化技术,提高住宅小区绿化面积

目前我国城市住宅小区绿化面积都是按照国家规定面积进行规划的,开发商为了自身利益不会将更多的土地作为绿地使用。因此,现代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中要积极采取现代绿化技术,提高绿化面积。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人员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积极利用现代绿化技术,提高城市住宅小区绿化面积,促进节能型住宅小区的建设,促进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5 结语

综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住宅小区的园林规划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必须充分体现现代化城市住宅小区的特点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利用城市的大环境资源,使住宅小区与城市空间能够拥有良好的协调和规划,为人们设计和创造出更加生态、自然、和谐的居住空间环境,从而实现生态化理想家园的构建。

【参考文献 】

[1] 吕 炳淑. 居住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J ].河北农业科技 ,2 0 0 8,(7 ) : 4 5-4 6 .

[2 ] 刘全国,刘艳武.城市居住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J]. 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 0 0 7, ⑶: 1 8-1 9.

[3]肖泽鑫华.南住宅小区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 J ].粤东林业科技 ,2 0 0 4,( 1 ) : 5 0-5 2 .

第5篇:城市住宅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青海大学 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135-01

住宅区规划设计是城乡规划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住区规划的基本原理、设计过程与设计方法的同时,培养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城市的整体观念与综合设计能力。使学生对住区规划所涉及的多方社会力量及其社会角色(包括政府、开发商、城市居民、规划设计师)有所了解。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调研与策划能力、自学能力和物质形态规划能力,并建立“社会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思路。

1 课程改革背景

青海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为四年制本科教育,相比五年制的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理论教学,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为了适应城乡规划学科新时期的发展需求,主动跟踪和适应专业发展趋势,注重建立可持续的人才培养模式。搞好城乡规划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城乡规划人才,成为青海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的重要任务。

2 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1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内容上建立动态的基础理论体系,讲授式的教学方法、问题探索式教学方式与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模式的结合。以“师徒式”授课方式为基础,加大“教”与“学”的互动,通过讨论课、评图课、教师学生的相互点评等多种方式,营造开放式的、多学科交叉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设计创造力;搭建广阔的设计课程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开阔的学术视野,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创造力的空间。(1)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相结合。主讲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辩证地看待和分析传统教学法,恰当适时地运用媒体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效率。对一些设计的技巧、学生思维的训练,结合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讲述。并使用电子教案及动画,让学生自制设计演示教具,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传统面授与多媒体教学相辅相成,构筑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优化教学效果。(2)理论联系实际,项目实地调研讲授。在教学内容的体系上充分体现内容的关联性,避免“分立”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积极开展在项目实地进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实地考察调研,鼓励学生关注当代的热点问题。(3)互动式教学模式,相互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定的方案陈述时间,让学生讲述本人的设计思路、设计手法、研究要点等,形成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有效的交流,训练学生的综合表达及交往能力。结合讲课内容提出热点问题,增加课堂讨论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打破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达到了教与学相互促进的目的。(4)扩展学习的知识面,通过专家专题讲座了解住宅区发展的新动态。相关章节聘请校内外的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授课,丰富和拓展课程内容。在住宅区规划设计中请专业策划公司的策划人员对典型案例从策划定位、规划设计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介绍总结其成败的原因,提高学生在实际设计中更好地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的能力。(5)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模式,优化训练手段。通过课内外的练习、实习、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活动,使学生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第一,案例讲评。根据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性特点,课程中结合大量的案例和相应的调查分析进行。其次开设相关知识专题讲座介绍及讨论最新热点问题,与当今的住宅区规划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案例讲评能够加深学生对住宅区规划设计原理的认识,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最合适地做出反应,学会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第二,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对已建成的住宅区(地段)进行参观调研和居民访谈,分析其使用状况和存在问题,使其掌握更多的住宅区设计的实例及相关经验,拓宽学生的视野。(6)实现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课堂,实现设计过程中的互动式设计。通过向学生介绍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规划设计前期分析和后期辅助决策的相关的技术方法,结合具体的课程实践直接运用到实际项目实习中,同时在虚拟现实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介绍新技术在城市规划中进行前期分析、辅助决策、成果制作等方面的运用,逐步改变城市规划设计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

2.2 课程考核方法实施方案与方法

引导学生学习重在过程,为让教学组织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实行结构性考核方式,结构性考核实施过程为进行实训项目贯穿在整个教学中。(1)基地考察。通过实地踏勘和资料查询,对基地本身及环境进行分析,了解并体验基地条件、环境影响因素、周边社区的优劣等。(2)项目策划构思。在基地考察分析和项目策划的基础上,归纳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组织居民生活的方式和方法。搜寻市场信息,基于基地本身的资源条件和区位条件确定项目产品定位,确定项目定位、住宅户型、住区整体风格、配套设施、景观特色等,归纳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方法。(3)结构规划。将概念构思落实到对规划要素的整合层次,即结构规划的层面。一方面要对用地、设施、空间和景观等进行综合处理;另一方面还要将不可见的规划因素与物质形态综合协调、有机整合。(4)总体布局。建立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城市整体考虑的观念,对住宅进行选型或设计,对公共建筑进行体量与体形的初步设计,深入设计环境,对各单体的交通组织、空间场地组织、各类绿地进行恰当的设计。(5)形态意象设计。运用空间意向表现手法对全区或局部、主要空间节点进行具体的意象表现与设计。

3 结语

通过青海大学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传统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方法体系,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赵春容,娟林.新形势下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探讨―― 以居住区规划原理教学改革为例[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9(11):659-661.

第6篇:城市住宅规划设计范文

随着城市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城市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规划成为一项人们非常关注的工作。环境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主要内容,环境设计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感受,因此加强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环境设计十分重要。

关键词:

城市规划;环境设计;重要性分析

城市的容量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要想建设一座环境优美、职能健全、布局科学的城市,需要做好城市规划设计工作,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的职能已经能够基本满足人们的需要,目前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要求比较明显,因此做好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环境设计工作非常重要。

一、城市规划的相关概念

解读了解城市规划的相关概念是了解城市规划工作内容和城市规划重要性的前提,在城市规划中,涉及的主要概念包括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环境设计、城市建设等,这些概念具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些概念都是城市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但是每个工作的范畴又不尽相同。

1、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个城市在某段时间内的社会发展目标所进行的规划工作,城市规划既服务于城市发展,又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方向,因此城市规划工作也是一种综合性管理工作。城市规划能够避免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盲目性,企业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合理规划企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利用城市的土地和空间。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出色的规划才能够有可能打造出出色的城市。城市规划总的来说,是站在一种全局性的视角来把握整个城市的发展格局,对城市规划的认识一定要结合相关的规划常识,在规划常识的理解下,逐渐探知城市规划的意义。也就是说,任何城市规划都要结合城市的实际发展状态,在这个实际发展状态中进行规划。

2、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是城市建设中人们尤其关注的内容,城市设计主要是按照城市发展的整体目标进行系统和比较详细的设计,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细化,城市设计与景观设计、建筑设计之间既存在差异又有联系。与城市规划相比城市设计具有抽象性、数据化等特征,只有通过城市设计工作城市规划才能够进一步得到体现。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具体化的实践,没有城市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城市设计也是不存在的,所以说,城市设计是在城市设计中进行的,是在城市设计中一步一步地完成城市规划的具体目标的,总而言之二者一个是在宏观上把握城市发展的方向,另一个是在微观上保证城市发展的方向。二者的关系是不可以分开来认识的,必须把二者紧密联系起来。

3、环境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环境设计主要是利用一定的围合手段,对城市的空间界面进行处理,环境设计的目标是提高人们的视觉感受和居住舒适程度,因此环境设计过程中不仅要从整体上考虑城市的空间布局与土地使用情况,而且对于城市人工照明、自然光利用、城市绿化等细节还要进行考虑,通过环境设计营造出城市整体或者某个区域特有的氛围和风格,满足人们对城市功能和视觉审美的双重需要。在城市环境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需要处理城市道路交通、城市绿化、环境污染等与城市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由此可见环境设计的范畴包括城市绿化、园林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环境设计工作涉及建筑学、化工学、城市规划、艺术等多门学科的知识。环境设计通过综合上述各学科将富有艺术感的共享空间呈现在公众面前。

4、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不仅包括前期的规划和设计工作,而且还包括对城市的建造过程,如果说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等相关工作的主导者是政府等相关部门,城市后期的建设工作的主导者中除了政府等相关部门,还包括企业、市民等,城市中的每个人都对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当然,城市建设必须建立在前期对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之中,任何城市建设都是城市规划的一个具体的组成部分,这是城市设计中者必须认识到的。

二、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特征和要求

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优质的环境设计是提升城市规划品质的重要工作,随着城市规划水平不断提升以及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当今城市环境设计的艺术特征得到了人们的重视。环境设计的艺术特征主要是指在环境设计中创造优美环境的艺术,运用艺术的方式打造优美的城市环境。环境一般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工作就是要把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把握好艺术的度,既不能因过分追求艺术感而牺牲客观的自然环境,也不能过于依赖自然环境而不进行艺术设计。环境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城市文化的特点,结合城市文化的特点设计出具有整体感的城市环境。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具体特征主要包括整体性、多元性、艺术性和人文性。

1、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整体性

城市环境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必须站在城市整体角度进行设计,设计城市整体环境系统,环境设计所要求的艺术性就强调城市整体的艺术效果。进行城市规划和环境设计时,人们首先会考虑的就是如何整合城市建筑和城市绿化等问题,如果环境设计不能充分体现出整体性,往往很难体现出城市的特色,严重者还会给人纷繁杂乱的感觉。成熟的城市环境设计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城市风格,环境设计的各个部分能够互相映衬互相协调。

2、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多元性

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多元性是指在进行环境设计时需要融合城市人文、历史、地域等不同元素,最终呈现出具有城市特色的城市环境,如在设计城市住宅环境时,可以将当地的风俗建筑特色融入其中,就会形成具有当地风俗特点的建筑环境,一些城市因古典气息而著名,一些城市因田园风格得到大家的喜爱,也有很多城市因为现代风格而远近驰名,在进行环境设计时,可以充分考虑城市自身的多重特点,让城市环境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3、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艺术性

艺术性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最突出特点,艺术具有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作用,城市环境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心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环境设计过程当中,不仅应该考虑城市的基础功能,还应该考虑城市的观赏功能,缺少任何一种功能城市环境设计都是失败的。无论是设计城市的使用功能还是观赏功能都应该注意其艺术性,如在设计人们的住宅区时,住宅能够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在宅区如果没有艺术性设计人们很难被吸引也很难满意。

4、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人文性

人文性是指人类或者城市在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或者沉淀下来的优秀的、精华的人类文明和成果,在环境设计过程中所设置的档次和层次应该与城市人文相适应,避免出现人文和环境的冲突,只有如此才能够营造出和谐的城市环境。人文性在一定程度上指的就是一个外在物品对人的一种感染力或者感召力,总的来说就是依据人们的内在的心理需求把人们的这种需求以合乎心理的形式表达出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文性实际上指的就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心里的某种需求,根据这种需求实现人们的某种心理预期,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人文性,实际上指的就是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的一种人本思想的体现。

三、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充分考虑人们的生活需求进行环境设计才能够设计出满足人们需要的城市环境,在环境优美、布局科学、功能齐全的城市环境中生活和工作,人们才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对城市充满情感。本文将从住宅设计、公共空间设计、滨水区设计以及景观环境设计等方面分析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重要性。环境设计一定要综合人们对环境的一般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水平,也就是说,综合人们的大部分人的一种审美体验,以这种审美体验为标准来进行环境设计的总体规划。突出环境设计的重要性,实际上就是要突出人文设计的重要性,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说城市规划设计中,一定要对环境设计的重要性进行规划。

1、城市环境设计中住宅设计的重要性

住宅是城市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起居的主要场所,住宅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从微观角度来看,住宅环境是影响人们心情的重要因素,住宅是人们生活的物质基础之一,根据相关人员的研究住宅区是人类生活时间最长的场所,住宅区不仅是人们饮食、居住的地点,还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一个住宅小区包括多个家庭,是人们共同的感情寄托和心理寄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所追求的已经不仅仅是满足温饱,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需求,住宅设计也应该根据人们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如今,住宅设计能够较好地考虑人们的精神需求,在满足人们对住宅环境的基本要求的同时,还能够陶冶情操,带给人们更多的正能量,在清晨阳光升起时让人们对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在夜晚来临时帮助人们从忙碌和疲惫中解脱出来,让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从宏观角度来看,优质的住宅设计从某种程度上能够提升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一般情况下,住宅区占城市总体建设用地的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三十,人均住宅用地为每人二十立方米到二十四立方米左右,住宅区在整个城市建设面积中的比重可以显示出住宅区对城市形象的重要影响,城市住宅设计能够体现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好的住宅设计能够让人们觉得城市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和谐富足。对于一些具有吸引投资目的的城市意义重大,由此可见好的住宅设计还能够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城市环境设计中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性

城市无论如何发展,其宗旨都是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不断提高人们生活的舒适程度,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宽敞舒适的公共空间给人天高云阔的感觉,在古代城市的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园林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城市公共空间的形式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当代城市的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公园、步行街、绿地以及广场等,公共空间从古至今都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城市容量不断增大,城市的公共空间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停车场、交通道路所取代,狭小的城市空间给人压抑的感觉,除此之外,城市公共空间被噪声、废气等污染现象严重,导致城市居民不愿意步行或者不愿意进行户外活动。研究表明城市生活质量与公共空间具有明显的依存关系,解决目前我国在城市公共空间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做好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工作,做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工作已经成为提升公共空间环境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公共空间从根本上来说有一种公益的性质在里面,没有公益的性质,那么公共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含义,所以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也要符合环境的审美观,没有环境的审美观,那么公共空间的设计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这是由公共空间的性质和属性所决定的。

3、城市环境设计中滨水区设计的重要性

滨水区是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共同发展的结果,随着人类社会和城市文明的不断发展,滨水区的职能和形态已经发生了变化,城市滨水区需要重新定位,使其融入城市发展,滨水区设计已经成为一项决定滨水区未来定位的工作。新区开发和空间整合是比较常见的城市发展途径,在新区开发时,原有滨水区需要扩展,在空间整合时,需要对根据整体规划对滨水区进行整合,形成布局合理的滨水区体系。滨水区是一个现代化城市规划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没有一个对滨水区的良好设计,也就当然不能对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整体进行把握,实际上也就是在破坏环境设计的重要人文标准。

4、城市环境设计中景观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出色的景观设计能够增添城市的活力和吸引力,优雅舒适的景观环境能够带动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这里所指的景观环境主要是指城市专门设计满足人们观赏需求的场地,城市景观环境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也彰显着一座城市的品味。进行景观环境设计时需结合城市运转节奏和人们生活状态,具有协调性的景观环境才能够为城市生活增添情调。景观设计实际上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城市居民而进行的,没有对景观设计的人文性的把握,也就没有对景观设计的重要性的认识,二者是相互促进的,所以说,在一定的高度上一定要认识到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没有对景观设计的重要性的认识,景观设计在其设计阶段就可能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困惑,不能有自己的独立的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对城市规划设计相关概念进行了解读,然后分析了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主要特点和要求,在了解基础概念和城市环境设计主要特点的基础上,从住宅设计、公共空间设计、滨水区设计以及景观环境设计等方面分析了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庞旭.环境设计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9).

[2]戴德艺.基于景观生态分析的城市绿色天际线规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

[3]王诗嘉.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6:90.

[4]刘清云.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J].价值工程,2015,31:180-182.

[5]陈文秀,庄凌逍.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5,10:101.

[6]黄可可.简述环境设计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第7篇:城市住宅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设计 市场化开发 城市滨水地区开发 设计的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都能很好的把握相关的规划设计原理,规划思想和设计理念,但对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市场反应及项目建成后的运营问题,在城市规划设计阶段缺乏相应的考虑。因此,好的规划设计项目往往都是在设计之初就将市场的可行性及后期运营性纳入到规划设计当中。而沈阳新世界花园三期总体规划项目就是一个将规划设计与市场化开发运作相结合的成功案例。

城市滨水地区是城市居民活动与自然环境作用最为激烈的地区,城市滨水区的开发与建设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设计关注的重点。城市滨水地区区位的特殊性——优越的自然环境资源、多种室外功能空间等,使其成为城市更新与经济增长的大动脉,具有显著的地理优势。但是,滨水区的城市规划设计在营造自然空间特色与品质的同时,更需要结合市场开发的意图与需求,使滨水地区的土地开发价值最大化,在保证其城市公共属性的前提下,使开发建设活动更加有效的为城市居民服务,保持城市滨水地区的吸引力。

项目背景

本项目为沈阳新世界花园各期综合住宅展的第三期项目,位于沈阳市和平区青年大街及二环路交汇处西南方向500米至1000米处。南临浑河,北临近青年大街主干道,交通便利。东面地块为沈阳市地标性多功能发展区,当中包括博览馆、商业裙楼、办公楼、酒店、酒店式公寓及服务式公寓。西面地块为沈阳新世界花园各期综合住宅展的前期项目。

本工程总用地面积401709平方米,建筑设计限高为100米。该项目由北、中、南三个地块组成,北地块为中低端高层商品住宅、七班幼儿园及商业网点,中地块为高层高端商品住宅、商业网点,南地块为独立住宅区(联排别墅)。

规划指导思想解析

本项目是由开发商委托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进行总体规划设计,甲方在功能的合理性、经济最大化、景观创新性及实施操纵的可行性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

项目特点:理想与利益如何结合

针对项目规划范围内用地的规划设计,之前沈阳市政府曾经组织完成了城市

设计研究,并且以浑河沿岸用地性质为基础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但是该规划仅仅限定了新世界花园整体用地性质及开发强度,并没有具体规定新世界花园内部各个地块的土地使用情况及其在城市设计中的位置。虽然勾勒出了一副美好的蓝图,但在实际操纵过程中遗留了若干关键性问题。即规划的核心地区——“新世界会展中心”及“新世界花园一、二期住宅项目”的规划的概念与定位缺少对市场不确定性和项目经济性的考虑,导致“新世界花园三期住宅项目(项目用地最后一期)”土地开发强度极大,使其土地的容积率达最少达到2.5;对高端功能的需求与刚性用地规划之间的矛盾缺乏整体规划应对;对整体土地运营没有进行必要的合理的经济评估等。

综合以上,在新世界花园三期总体规划之际,上述问题使开发商对前几期的方案规划的市场可行性方面提出了质疑,因此,本次规划设计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利益最大化,弥补经济与理想的落差。

项目目标:关注滨水地区用地的市场化开发,提高城市设计的经济性

本次城市规划设计与以往不同之处在于“蓝图式”的城市设计已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现在,更多的项目要求规划设计应具有“经济性”、“实践性”设计特点。在城市滨水区发展的设想的大目标下,保证城市设计的有效性,成为设计的核心要求。以浑河水域为焦点,充分利用滨水环境,重视土地的经济价值塑造,提高滨水地区的公共参与性,最终实现多方利益共赢。

规划设计思路

基于上述的认识,本项目在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项目评估立足于市场视角

项目方案设计在开始之前,必须综合自身市场开发的需求,制定清晰的任务目标。

高强度的土地开发——由于本项目是沈阳新世界花园各期综合住宅展的最后一期项目,考虑到土地价值的不断攀升和房地产在几期用地整体开发的经济性,综合定位本地块的容积率的最低限值为2.5,为此,在规划设计中,我们以规整的矩阵布局排列建筑布局,以谋求地产利益最大化、开发强度最大化。

市场滨水住宅稀缺性——由于城市滨水区域的有限性,导致滨水住宅相对缺乏,市场对滨水住宅的需求量大,而供应量相对少。这就给了开发商一个很好的机遇。

融入滨水区域,借水借景

最大角度面水景观——新世界花园用地位于浑河北岸,南临浑河,背靠和平区,地块呈凸起形式,坐北朝南,是绝佳的风水宝地。因此,规划设计利用沈水湾的转与折、凸与凹的连续发展,最终形成了本期地块良好的住宅朝向基础与景观视角,即正南正北朝向恰恰与面水景观的最大角度合二为一。

内部景观创意——园区内的花卉绿植呼应沈水河畔野情闲趣。地块内设置别致的旱喷广场,以植物为主体形成中区丰富绚烂的景观广场与铺地暗纹。营造出沈水河北、二环之南、浑河荡漾的意蕴,打造特质沈水文脉。

寻求差异,提高综合优势

城市住区高密度与低密度有机结合——北区中小户型高层住宅、中区中大户型景观高层、南区豪华级水景双拼独立住宅,同时并存于三期规划设计中,利用高层满足土地开发强度的同时,引入低层独立住宅和豪华景观楼王提升项目品质和住区品味,名利双赢,新城市主义下的混合高尚住区,引领地产潮流。

强化内部功能优势

正南北向规划布局——最好的日照通风条件,地处严寒地区最好的节能措施、最高得得房率,满足中国北方人群历来形成的择屋坐北朝南的心里需求。

附属设施齐备——高层住宅区下部设计2层地下停车场,在满足本地块住户停车的基础上,为东侧新世界会展中心提供地下停车位,缓解其多功能性发展区停车位不足的情况。幼儿园及沿街商业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生活设施。

流线设计——A.车行流线:项目主要设计特点为园区周边建筑控制线与用地红线之间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平时兼做搬家与地下车库进出车辆,园区中心设置景观人行步道,人车分流。北侧地块北、东、西侧各一个入口,南侧两个出入口,中地块东、西、北各设置一个出入口,入口处均设置地下车库入口,园区仅为人行道路,人车分流。南地块独立住宅区车行直接入户;B.人行流线:地块内部均为人行流线,分别入户。

结语

第8篇:城市住宅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住宅小区;规划设计;问题及措施

中图分类号:F287.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住宅条件也在不断改善,住房消费者对住宅的要求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居住”的需求,而是在居住环境、居住功能等多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专家提出:身体不得病只是健康的最低层次,真正的健康不应该仅停留在身体上,它包括心理、生理、生态环境及住宅环境的健康。如何能更好地为人们设计良好的居住环境,是新一代职业规划师的重要任务,下面就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进行探讨。

一、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我国居民除了对住宅建筑本身要求不断提高外,对小区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现代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已经成为人们选购住宅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小区土地面积、增加居民活动空间,同时还能够利用现代化园林规划设计达到净化空气、减少尘埃等效果。随着现代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住宅小区规划与设计能够有效利用小区开发面积、增加小区内绿化面积、增加居民休闲活动面积,为住宅业主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同时也促进住宅开发企业销售工作的开展。

二、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1、缺乏特色

主要是模仿现象较普遍,缺乏创意和创新,不能紧扣时代脉搏,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更高要求;小区特征不明显,特色不突出,表现在建筑外型单一或外立面装饰华而不实、空间布局形式缺少变化、组团特征可识别性不强、内部空间单调、外部轮廓缺乏韵味等。

2、生态环境单调

住宅小区生态环境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小区居住环境的品质的高低。所以,小区周围的生态环境是影响小区居住条件的关键因素。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小区的空间环境比较单调,位置好的住宅小区建筑密度比较大。有些小区的绿地面积虽然很多,但是公共服务设施却很少,在景观环境的设计过程中忽视了人文性和地域性的特征,对于小区原有的河流、山坡、树木、绿地等遭到了破坏,大多数已经全都被铲除,这样很容易发生生态环境的不平衡。

3、缺乏合理空间营造

“兵营式”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成为一个没有明文规定的规矩一样,在我国各地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普遍采用。这种“兵营式”居住小区由于其整体骨架的单一性,使得其间的绿化也就显得单调。目前的绿化形式一般都是在两栋住宅之间栽种乔木,这给居住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营造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却淡化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忽略了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社会安定、邻里交往等较高标准的因素。将居住空间环境的设计只局限于能用、经济等简单的使用水准上。居住在单元住宅楼内的人心中无不有一种由于缺乏邻里间人际交往,感情世界难以沟通的遗憾和无奈。

三、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建议

1、建设住区的生态环境系统

在住宅区规划中要防止盲目提高容积率、只重建房不重环境的倾向。对住区空间的布置,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并按生态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原则,在住宅布置、环境布置、交通系统等环节保证住区有充足的日照,清新的空气,良好的通风,洁净的水面,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提高植物的中面系数(多种树)和造氧功能,不让小区有泥地,以尽量减少尘埃。要充分利用原有树林和水面,并使其合理使用。生态住宅区要提倡环保理念、节能理念,充分利用环保材料、节能材料,使用太阳能,节约用水,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2、交通道路合理分流

住区的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迁居,满足消防、救护需要,减少对住区的干扰,保证住区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以达到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多层次性的要求。住区道路系统应分级明显、架构清楚,既要与城市公共系统衔接,又要避免城市公交道路穿住区而过。如果城市规划确定公交道路必须穿过住区时,在可能条件下可设计地下道路,以防止对住区的严重干扰。小型住区应避免机动车道进入居住区域。有的住区建成“无车小区”,即把机动车道和停车场都设在地下,机动车从小区门口进入地下,居民在地下停车场可直接乘电梯到居室,车辆对住宅区域全无干扰,效果良好,居民满意。

3、扩大居住空间

创造一个整体的住宅组团是适合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的。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为我国住宅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现我国许多大小型城市在居住小区的建设中大量采用了整体式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方式,这种规划布置的特点是对空间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它缩短了公共建筑与住宅的距离,方便了居民;居住空间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土地可以重复利用,群体景观比较完整,使住户有安静、安全、方便之感;住宅组团内外用绿化来联系,既有小范围的外部空间,又有区域性的大范围的公共空间。居民在公共空间活动游憩、打牌下棋、玩球和谈家论政,都有一个可供人们合适的位置。此规划布局形式与我国古园林的设计手法普具相似之处,是适合人们的心理和身体需要的。

4、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住宅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公共空间中占有大量的比例,通常是指那些能够给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活带来便利使用的一系列产品。包括其中的卫生设施、休闲设施、交通设施、绿化设施等等。在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公共服务设施也应该以建筑为原型参考,带有一定的社会性、历史性。其涵盖范围众多,规律和特点复杂,但是其核心就是讲求和谐。在其形态上大小的变化、方向上前后的变化、肌理上疏密的变化、色彩上冷暖的变化等设计,把公共服务设施作为小区环境规划的一个重要因素,紧密配合建筑物,从而营造一种现代住宅空间环境。

5、注重功能区的划分

居住小区的空间按它的功能要求划分成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四级。公共空间是指居住小区的公共干道和集中的绿地或游园,供居民共同使用。在公共空间的规划上应应首先着眼于满足生态平衡的要求,为营造良好的小区生态系统服务,建议与建筑、水面、绿地、雕塑小品或公园、水系等结合在一起考虑,营造出一种健康、舒适、美观的空间氛围。半公共空间是指其公共性具有一定的限度的空间,作为居住组团内的半公共空间是供居民共同使用的,它是居民增加相互接触、熟悉、交流的地方,是邻里交往、游乐、休息的主要场所。在这部分的空间规划上应注重根据各居住组团的不同组合方式来考虑,使它能丰富小区的整体形象,使小区富有特征,从而产生可识别性和归属感,并保证其交通畅通、功能齐全,成为居民的场所。半私用空间是住宅楼幢之间的院落空间,是居民就近休息、活动和健身的场地。在设计上应注重其设施的多样化和完备性,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使其具有个性,如与众不同的景观小品造型,色彩的创造性运用,不同树种的搭配等。把它规划成小区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居民活动空间。私用空间即住宅底层庭院、楼层阳台与室外露台。底层庭院、楼层上阳台的设置使居民可以自由种植,增加组团内的绿化景观。

结语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通过考虑住宅小区的价值定位的不同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供业主方选择。要做好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需要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充分考虑居民对于生活品质的新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的人文特色,使小区的规划设计方案融入城市文化特色建设中,并做到绿色环保,实现住宅小区可持续发展,使居民在小区生活区域内保持身心健康,就是一个成功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陈向韶.探讨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J].广东科技,2012(2).

【2】范耀邦.关于居住区合理密度的几点意见[J].建筑学报,2011(3).

第9篇:城市住宅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 现代宜居区;规划设计;问题探讨

1.现代宜居区规划现状

1.1.宜居区规划背景

继我国实现居民生活的小康水平,基本结束住房紧缺的时代后。随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住房的需求上,人们不再单纯满足于“住房面积的宽敞”、“交通的便利”、“基本服务设施的完备”等需求层次上,诉求着更为宜居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上,人们对居居住区规划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思考,相继提出“安居”、“康居”、“生态住宅”、“绿色生态住宅”、“低碳绿色住宅”等居住区规划设计理念。住宅作为耐用消费品,关系到人民的身心愉悦与健康,,直接反映居住的环境质量影响到社会的秩序和安定。所以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水平,搞好城市住宅区的综合开发,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1.2我国宜居区建设存在问题

建国以来,我们建立了大量的住宅和城市居住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按照市场化运作机制创建起来的住宅小区,特别是商品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对加速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过去的居住区规划与建设,往往侧重于居住区物质环境的安排,对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考虑显得不够。以至于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导致居住区规划建设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原则,严重制约了居住区的良性建设与健康发展。

2.现代宜居区规划设计浅谈

2.1发展和努力方向

2.1.1居住区规划设计应适应住宅商品化的市场机制。在较少增加住宅投资,较少占用土地资源,较少扩大每套住宅数量标准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地搞好住宅单元布局和居住区布局,最大限度地完善住宅和居住区的功能,只有处理好节地与环境,面积与功能,标准与质量,才能真正体现价值规律的作用。

2.1.2居住区规划结构的灵活性。在不同规模的城市和不同地段,由于条件不同,不能照搬和套用,要因地制宜,灵活使用。

2.1.3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的灵活性。人们的生活不断丰富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市场繁荣。生活服务设施的安排要考虑国有、集体、个人多种经济成分的不同要求,项目布置和用地规划要让居民和经营者有更多的选择,从城市宏观角度统筹安排,不机械地搞分级配置。

2.1.4交通布置的灵活与实用性。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自行车还会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但要充分注意到私人小汽车和个体出租车的出现和增长对居住区的影响。合理解决居住区内的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确保交通安全。

2.1.5提高绿化比例,处理好空间的分离与联系。居住区的户外空间要划分层次,形成不同的空间领域和活动场所,绿化要与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各层次活动空间密切配合,既有不同层次,又有相互联系。

2.1.6居住区规划的多样化趋势。要从时代特征、历史文脉和地方特色等方面,从室内到室外,单体到群体,从建筑到道路、绿化,空间到场所,从总体构思到细部处理等各个方面创造多样化。

2.1.7以人为本,让居住者来选择和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式。让居住者改变过去那种被动适应的状况而直接成为居住的主体,让居住者创造一个能选择和安排适合自己的居住方式,让居住者参与建造自己家园机会的设计思路。

2.2宜居区规划设计缺少系统分层

从未来的人居模式发展来看,除了为人们提供满足基本的需求外,还必须在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大前提下,提供满足人们更多、更高层次需求的功能和条件。因此,居住区规划设计应建立系统观,除了实现人们基本需求外,还需对人们更多、更高层次需求作出解释。要求居住区规划设计需与分层次的目标相对应,将宜居目标分层次地体现在规划设计中。然而,前述众多的有关居住区宜居探索中,尚未看到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与宜居需求间建立起适调的关系,也没体现出宜居的层次差别,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如以“安居”为宜居目标的居住区规划设计主要满足“住有所居”的茶本需求,无法指导更多、更高层次的宜居目标的实现。为了实现更高层次宜居目标,规划设计不得不进行新调整。又如为适应“康居”层面的宜居目标要求,规划设计需重新修改。但这还是不能适应“生态住宅”、“绿色生态住宅”、“低碳绿色住宅”等更高层次宜居目标的需求。

2.3现代宜居区情感空间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