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化与工程管理范文

数字化与工程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化与工程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化与工程管理

第1篇:数字化与工程管理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数字化测绘;探讨

随着测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测绘技术的数字化在我国水利工程的研究、设计和规划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水利工程中内外作业一体化、测量管理的可视化、数据获取和处理的一体化等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意义上测绘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新技术和新仪器的投入使用,进一步增加了测绘行业的科技含量。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也是近年来国家最重视的行业之一。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严重等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水利规划、设计、模拟、监测、预报、决策、信息及科研等提供更快速、准确、有力的支持与服务。

1 数字化测绘的涵义

数字化侧图,是通过计算机对地形空间进行处理取得数字地图,必要时也可数控绘图仪绘制各种地图或地形。数字化测绘的基础是传统的白纸测图,使用计算机作为核心,在连接外部输入输出设备软件、硬件的前提下,通过对地形空间数据的处理得到数字地图。数字测绘不要包括数据处理、数据输出和数据输入三个部分。该系统又被称为数字化测绘系统,其实质是解析测图,计算机把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就可以得到内容更为丰富的电子地图。

由于数字化测绘的结果不仅有方便传输、共享、处理的电子信息还有传统的纸绘地形而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和测绘生产实践中,传统的测绘方式的劣势日益显现出来,必将被优越的数字化测绘技术所取代。在水利工程中,测绘工作总是走在各项工程的最前面,测绘工作的优劣、测绘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整个水利工程的实施,数字化的测绘技术较传统的测绘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是水利工程测绘的数字化是必然趋势。

2 测绘数字化的优势

2.1 高效率

使用数字化测量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测量的效率,比传统的经纬仪配合平板的方法快了好几倍。数字化测量的运用使工程勘测设计一体化成为可能,并能实现数据的更新与采集的自动化、管理一体化。数字化测量已被广泛运用于GIS数据采集中。如果通风条件好,利用全站仪可以测量仪建站点为圆心的1000米范围内的地形图,在相同的时间里,测绘量是传统测绘量的两倍,这使得成图周期大大缩短。

2.2 高精度

数字化测绘可以使测点精度更高。传统的测图法,因为受到地形图上地物的刺点误差、测定地物点的方向误差。和视距误差、测定误差和展绘误差的影响,传统测图法产生的图上的实际误差往往在+0.47毫米,即使在0°~6°的平坦地势,在视距为150m的条件下,+0.06米以上的程误差也不可避免,且倾角越大,误差越大。若采用数字测绘可以很容易达到点位误差低于图上0.2毫米的规范指标,使用电子速测仪,在300以内的距离内,测定地形高差大约只有+ 18毫米。数字测绘仪可以做到,从原始数据到成图,精度可以达到零误差。反映外业测量高精度的数字图形图,体现了精度提高、仪器更新与发展的高科技的价值。

2.3 自动化

数字测图可使测绘到成图整个过程自动化,可以实现野外测量自动记录,自动成图、自动解算处理。数字测图较高程度的自动化,主要表现在自动提取面积、方位、距离和坐标等方面,所以使用数字测土绘制的地形图比传统测绘绘制的地形图更规范、更准确也更美观。

2.4 多样性

数字化测绘所绘制的图纸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可以打印或者显示各种各样的资料和信息。数字化测绘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很方便的绘制、分层输出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

数字化测图的成果的存放特点,使得图纸很容易被编辑加工,因为不被图面负载量的限制,采用分层存放,比如使用EPSW软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定义房屋的新层,、水系、铁路、电力线等被放在不同的层中,打开或者关闭不同的层就可以方便的的得到不同的专题图,如房屋图层、大坝图层、溢洪道图层等。

由此可见,测绘数字化是将采集的相关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再由计算机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丰富的电子地图。计算机可以方便、快捷、准确、多样的对这些数据进行编辑、使用、修改和补充。

3 数字化测绘的数据采集方法

随着AutoCAD等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现代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水利工程测绘的数字化越来越广泛。测绘的数字化依托数字化侧图软件、地面测量仪器、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而得到不断的发展,在水利工程测绘中的作用越来了越凸显出来。根据不同的数据来源、采集方法和使用的一起的不同,目前在水利工程中,数字化数据的采用主要有一下三种方法。

3.1 航片采集是指利用航拍照片作为数据源,在使用立体量测仪或解析测图仪采集地形特征点数据的采集方法。

3.2 底图采集此方法以现成的地形图为原图,采用扫描仪等扫描设备将原图转化为电子图片格式,然后计算机使用矢量化软件对扫描成的图片格式进行逐线逐点的矢量,用AutoCAD等软件最终将其编辑成deg格式的电子地形图。

3.3 野外采集野外数据采集法使用全站仪实地测量,一般用于没有底图的地区。这种方法造价低、精度高。

4 数字化测绘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4.1 应用于水利工程竣工时

大型工程项目通常在竣工之后,把数字技术运用到竣工测绘中,并整理资料,这是因为数据测绘具有准确快速的特点,使得把大量的测绘图表,数据的归档变得相当容易,归档后的图标和数据,除了作为工程评估验收的基础外,还是今后工程安全运行的原始依据。

4.2 应用于土石方验收和放样中

目前数字化测绘手段被广泛运用玉我国的水利工程的的施工现场以及施工建设的管理当中,全站仪被大量使用于土石方验收、施工放样等操作中,。比如需要知道挖填深度是多少,就可以使用数字水准仪。在实际的施工测量中,实时工程进度管理中可以借助GPS、PTK等设备来测图获得数据。

4.3 应用于工程后续检测中

在大型桥梁、水库大坝等大型水利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偶,需要继续进行检测和精密的监测。数据化测绘可以应用智能全站仪、GPS、数字垂线仪等技术,在无人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监测。三维影像扫描仪能对繁杂的数据进行精确到毫米的分析,收到“明察秋毫”的效果,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工程的使用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

4.4 应用于城市给排水中

数字化测绘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被广发应用玉城市地下水排水管道的管理和施工中。数字水准仪和全站仪在城市河道改造和城市排水管道施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数字测绘技术能保证城市地面完好无损,在城市地下管道施工过程中。自动跟踪全站仪的使用使得自动引导系统的建立和掘进的自动化成为可能,从而有效的控制顶管掘进的方向和位置。

4.5 应用于水灾中

利用数字化遥感技术可以使江河湖的水位及洪涝灾害的面积进行实时监测,把防灾、抗灾的准确信息提供给有关部门。GPS和RS等遥感技术还能检测水源污染情况,同时还能探测地下水资源,为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 刘炜.信息技术对工程测绘的重要性分析[J].民营科技 2011,(12).

[2] 张从康.水利工程测绘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科技产品 2012,(08).

第2篇:数字化与工程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系统;数字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国家基本建设体质的深化改革,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2000年1月30日国务院颁发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后,我国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也给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得到迅速地发展壮大[1],我国很多城市都在构建和完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新的管理模式。不论是加强质量监督与其他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交流,还是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从业人员素质和行政服务质量,都离不开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其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已成为首选[2]。

1 滨州市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管理现状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在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广大检测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检测机构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工作类型从 单一到综合,检测内容不断扩大,检测手段不断提高,检测装备和检测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检测综合能力大大提高。

目前,滨州市各质量检测机构均采用了检测数据自动化采集系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管理,提升了检测机构的整体技术和管理水平。这些措施大大减少了产生掺假检测报告的人为因素,提高了检测机构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并确保了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真实性、公正性。

2 工程质量检测数字化管理系统建立的基本情况

检测机构的信息化是实现检测数据科学性、公正性、准确性的基本保证,是实施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的重点。要实现检测过程管理全部信息化,必须要求检测机构全面推广使用管理软件,努力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公正性。同时,检测机构信息化的实施,能使质量监督部门及时了解当地工程质量动态,及时处理质量问题,不断提高质量监督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滨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在实施数字化管理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通过各种管理与县区站保持联系并督促其信息化管理进程,但是由于目前新的检测系统投入使用时间较短,数字化管理要素类别相对单一,不能进行完全整合,不能对资料员、送样员和见证取样员进行落实管理,以及在试验室内部审核及资质认定过程中,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进行资料收集等,所以,尽快建立一套完整、准确、智能的工程质量检测数字化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建立健全完善的检测管理系统,可以使检测信息准确无误进行传递,增加数据准确性、及时性,避免资源浪费,减少人为失误。随着检测行业的市场化,检测市场竞争越来越热烈,因此,检测机构一定要有忧患意识和紧迫意识,树立起良好的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因此,建立完善一套完整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是确保检测机构在竞争中获胜的法宝。

3 滨州市工程质量检测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完善和发展

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实质是利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和信息传输设备对管理对象的信息进行采集、归纳、整理、分析、处理形成管理性信息,避免了现实过程中书面资料传递和保管过程中的障碍和盲点,消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将管理过程映射在数字平台上,更准确的直观再现管理过程的每个细节,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能[2]。在建立质量检测数字化管理系统平台的同时,还应在深入开发现已安装从业人员指纹识别系统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推进电子文件签证系统、文件资料集中收集系统和质量监督检测网站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质量检测数字化管理系统。

3.1 继续推广资料员、送样员和见证取样员等从业人员管理系统

目前,滨州市质监站已将滨州市内三大员以及监理从业人员指纹信息录入管理数据库,接下来的委托送样过程中,将全面推广使用人脸识别设备,同时,各工地已安装指纹机,确保从业人员的身份识别以及监理人员工地现场到位率。在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每年一度的培训以后,要确保从业人员管理信息库明确化,即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等相关信息一旦明确,其注册从业单位、从业岗位、负责的相关工地将逐一进行储存显示,避免了从业人员的盲目和不规范的从业单位变动。同时,也有力的打击了见证取样送检不规范、施工技术资料整理专业户等不良现象[2]。

3.2监督检测数据互通平台的建立和完善

目前,滨州市质监站在监督工作方面,已建立起监督管理系统,同时,每季度通过省总站监督统计平台及时上报统计信息,众所周知,质量监督工作和质量检测工作密不可分,检测机构及时、准确的向监督部门提供工程相关的合理明确的检测数据结果,是对质量监督工作的最强有力的保障。目前我站的检测数字化系统中,第一,能够为委托人提供网上委托、网上查询报告业务,同时,每个委托人有唯一的登录账户和密码,在确保委托人信息不外露的同时能够保证其在被授权范围对所涉及工程项目的检测试验数据结果进行及时查询。第二,在检测系统中,每月可通过系统对检测业务量、已试验数量、合格数量、未发报告数量以及不合格数量进行自动统计汇总。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对检测信息化系统进行完善,与监督系统相关联,工程项目分配至责任监督人员后,实现检测数据与监督档案号相关联,例如,该工程项目在质量检测过程中出现不合格检测结果或结论时,由系统自动生成文字信息,及时传递给相关负责监督人员。

3.3 建立完善起资质审查及内部审核用资料收集平台

试验室资质审查以及内部审核工作历年来是检测站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现有的资料准备过程中,存在相关人员资料上报不及时,收集资料困难,材料准备负责人过多联系不及时以及查找资料不易的现状。在对检测工作信息化管理完善的同时,参照监督管理不同进度资料上报管理系统,由各科室出专人负责,通过系统及时上报信息,同时,档案管理员通过平台统一打印进行分类存档,缩短信息联系链条,及时准确的进行资料整理,是保证资质审查以及内部审核工作圆满完成的保证。

3.4 建立完善检测信息网站

进一步加大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宣传力度,在网站上,及时检测工作的新举措,以及各省、市先进的经验做法,同时下达国家、省、市相关文件指示,建立工程参见各方共同参与、理解、支持的工作平台,共同促进滨州市监督检测工作的发展。同时,广大群众也可通过网站了解我市检测相关工作,建立公开投诉建议平台,百姓共同参与,建言献策,为滨州市建设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束语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设工程质量不仅影响到国民经济建设的运行质量,而且还牵涉到千家万户,工程质量检测是控制工程质量、评定工程质量优劣的最直接、最科学、最可靠的依据,也是政府部门加强质量监督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测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把检测工程中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及数据有机结合起来,严格对从业人员的质量行为进行监管,为做好质量检测工作提供准确无误的依据,既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第3篇:数字化与工程管理范文

国外的电力工程管理较为发达,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通过对我国和国外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进行比较,笔者归纳出以下几个我国电力工程管理的不足之处。

1.1信息化建设的诸多误区

由于我国教育水平还处于中级阶段,因此,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还未能真正理解信息化的含义,有些人认为信息化就是利用计算机工作,信息化就是实现局域网的开发,产生了很多认识的误区。从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可知,还有很多企业利用纸质进行信息的传递,没有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在信息时代,信息都是以数字化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要想实现信息化就必须首先实现数字化,但是我国现在很多企业还只是在管理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没有建立全方位的电力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

1.2电力工程管理软件还不成熟

从我国企业发展现状可知,电力工程管理软件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引进的国外软件,另一种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国产软件。但是,这两种软件的技术都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因为从国外引进的软件无法与我国企业的发展完全匹配,适用范围有限,同时由于技术水平的差距,在国外适用于中低层技术人员使用的软件在我国却被用于高层,还有很多技术人员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对国外软件的应用只停留于形式,无法真正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电力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的策略

2.1明确建设目标

电力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即在适应国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加强各电力工程施工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实现数字化管理,让各部门可以轻松进行信息共享,这样一来,可以大大减少企业的成本支出,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要基于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系统的设计,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落实。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个企业依靠信息技术实现管理系统的改革已经是一种潮流,但是,有些企业却只是进行盲目的技术提升。在现代社会中,企业必须首先立足于企业的发展现状,结合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系统的升级,最终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化与信息化。

2.2加快信息系统的开发

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电力工程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生存,必须加大技术投入,建设一个良好的工程环境,这对控制工程的财务预算和保障工程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国大多数企业选择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但是,由于现实情况的差异,国外的技术并一定能够适应我国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必须加强信息系统的自主研发,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时刻关注现实变化,进行有效的技术调整,保证工程建设的高效率。

2.3建立内外部信息管理系统

2.3.1外部组建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电力工程是一个复杂庞大的项目体系,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离不开各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其中既包括建设方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察单位等,又包括政府一方的土地规划部门、城市建设部门等,在工程建设的进程中,这些单位和部门都会有接触,形成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全方位的信息管理平台,使各单位和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加强交流,及时解决问题,信息管理系统必须覆盖所有相关单位和部门,保证各部门全面参与到建设中来。因此,必须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实现信息管理的数字化,建立一个涵盖面积广的网络系统,将不同单位的信息数字化,实现电力工程的现代化信息管理。

2.3.2内部构建整体化信息管理系统

在现实生活中,各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因此,电力工程项目的完成需要各领域、各行业的通力合作,电力施工首先需要一个强大的管理部门,维持工程的施工秩序,同时还必须有后勤部门提供生活保障,在施工过程中也离不开技术、安全等部门。

三、结语

第4篇:数字化与工程管理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创新途径

新时期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普遍性特点是参建单位多、周期长、规模大、项目多等,大部分从开工到完工需要持续好几年,这就大大提高了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另外,随着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及规范性的提升,传统的档案管理措施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管理需求,只有对传统管理方法进行大胆创新,才能优化管理成效。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创新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方法,是管理人员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创新档案管理机制

创新传统的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机制,是提高新形势下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成效的有效保障。在实际的创新档案管理机制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坚持分级管理与统一领导原则

水利工程各个参建企业应安排分管领导直接负责档案管理工作,构建完善的责任制度。同一级的水利部门应对行政部门中的水利相关档案进行管理,还应对项目的参建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的档案进行管理。逐渐健全水利工程档案行政主管机构以领导为主体、其他各方积极参与的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机制,以保证密切配合、各尽其职、明确分工,从而全面激发与彰显档案管理人员的才能,为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负起责任、承担义务。

(二)水利工程建设企业应全面落实法规制度

水利工程建设企业应全面落实《水利档案工作规定》《档案法》等法规制度,结合工程具体特点,依据自身条件,构建出一套完善的档案保密、查询借阅、归档保管的岗位责任制,使档案管理工作者都能明确自身的义务与职责,把档案管理效果当成考核个人工作情况的主要依据,并依据考核结果实施恰当的奖励与惩罚,从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二、完善档案资源体系

健全的档案管理体系是新时期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应充分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并采取措施大胆创新档案管理体系,从而为管理效果的提高做好准备。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在创新档案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提高收集与整理档案资料的力度

各级水利机构应将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及其他工作提高到同等地位进行统一设计、规划与落实,成立分级的专项管理小组,以保证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活动同步开展,尽可能将搜集资料的范围等同于工程施工范围。县级及其以上的水利部门档案管理机构应加大对各种档案收集与整理工作的指导与监督,尤其是对重点水利项目,应全面做好各种工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二)健全归档制度

各个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企业的档案工作者应认真履行管理义务,结合《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表》,构建完善的水利工程资料文件归档制度。只要是归档的材料文件,不管是录像、录音、视频还是电子文件,在竣工验收过程中都应及时移交给水利部门或项目办,所有人和部门不得拒绝归档或据为己有。针对丢失或损毁档案的,应及时补救并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三、优化档案利用体系

水利工程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有效利用档案资料,以促进水利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水利部门努力构建出便捷的利用水利档案的体系,以显著提高水利工程档案的利用率与便捷性。在实际优化水利档案利用体系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提高档案资料的数字化程度

各级水利机构应将建设数字档案室纳入信息化建设规划中,努力从财力、物力与人力方面统筹安排,以逐渐提高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存数的网络化与数字化,各个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应努力提高工程资料的数字化程度,为档案资料使用人员提供方便。另外,应提高数字化水利工程档案资料的保密性,以有效预防盗窃遗失、网络泄密等问题的出现。

(二)推动档子信息的网络共享程度

县以上级别的水利机构应借助现有的信息传输平台与网络,努力提高档案信息的共享程度,构建地区或地方水利工程档案系统,激励档案室将可公开的信息、档案上传到网络上,使档案使用者可远程使用。另外,上级水利机构可搭建出和下级对接的档案资源平台,以提高资源的共享程度,逐渐将各个地区、各种级别的水利工程档案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水利工程信息利用体系,以便于水利工程信息需求人士的利用。总之,在新形势下,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应依据新时期的新特点与新情况有针对性地创新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方法与措施,逐渐提高档案工作的先进性、完整性与高效性,最终为水利工程档案信息使用价值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蕴倩,曹瑛,胡继成,等.新形势下创新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途径[J].江苏水利,2016(1):69-72.

[2]夏宇,陈璠.新形势下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5(2):81.

第5篇:数字化与工程管理范文

关键词:现代测绘技术;水利工程;应用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大力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也得到了不断扩大。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测绘工作难度、节省工作成本,促使大量现代化的测绘测量技术逐步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现代化信息测绘技术等[1]。此外,在实际应用期间,大量测绘技术的应用价值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包括监测水土流失以及防洪抗旱价值等。同时,在避免各种灾害事故的过程中,还会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由此可见,从水利工程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对于现代测绘技术必须要有一个相对客观的分析,促使其充分发挥其实践意义。

1现代测绘技术基本概述

随着时代日益演变,传统形式的光学测量仪器难以满足时展需要,各方面矛盾不断凸显,例如,仪器的操作程序相对复杂,且仪器的工作效率比较低下,具有相对较低的精确度。针对该情况,在实际测绘工作当中,必须要大力引进多种新型测绘技术,从现代测绘技术角度出发,其核心是“3S”技术,具体来说就是所谓的GPS技术、GIS技术及RS技术。日前,“3S”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多种形式的测绘工作当中,尤其是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2]。以上三种测绘技术具有自身不同的特点,具体来说,GPS技术全称是卫星定位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借助人造卫星所形成的信号,将对应数据信息有效传递到地面接收站中,在此基础上,就收讯者准确位置进行客观性分析研究;GIS技术全称为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就多样化空间信息实施一系列系统化的操作,如检索以及储存操作等。实质上,在实际工作期间,该技术属于现代化管理工作的核心,同时也是遥感技术应用工作中不能缺少的元素;RS技术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遥感技术,该技术必须要对数据进行包括提取在内的系统化操作[3],然后在此前提下,实施全方位的目标信息分析与处理,从现代遥感角度出发,其已经融合了大量高科技手段,如空间技术等,自身的应用价值得到了不断提升。

2现代测绘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与传统形式的光学测量技术进行对比,现代测绘技术在实际工作当中的效率与工作精度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而且现代测绘技术逐渐向着数字化方向、自动化方向以及信息化方向迈进,现阶段测量仪器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全站仪及超站仪等,能够达到测量数字化以及信息化的标准要求,可以逐渐代替光学测量技术或者相关的测量设备[4]。从全站仪应用角度出发,该仪器可以自动化跟踪测量工作中的反射器,然后对测量好的坐标进行三维转化,而且还可以内置相应的实现测量中的三维坐标转换,同时还可以通过内置微计算机,就相关信息数据实施详细记录与及时处理,进而有助于相关测量数据的有效转换。针对一级控制测量当中的超站仪来说,现阶段该仪器已经逐渐实现了全站仪以及GPS两者的紧密结合,而且不会受到空间以及基准站点方面的限制,在日常工程放样流程、碎步测量流程与控制测量工作中的测量效率得到了不断提升。现代测绘技术的主导是“3S”技术,具体来说,“3S”技术主要包括GPS技术、GIS技术以及RS技术,这三者在实际应用期间,所发挥的作用实质上是存在较大区别的,所发挥的效果也存在不同,通常情况下于数据收集领域与数据处理领域将会发挥出难以比拟的效果[5]。比如,应用GIS技术,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高效化分析、集成,然后对相关的地理空间进行研究,明确定位空间位置,而且还具备非常强的查询能力,具备良好的可视化表达功能等。现阶段,现代摄影测绘技术实现了摄影技术在实际工程建设中的有效应用,并凭借地理信息技术实现实际化测量,在精度上和测量工作量上有着很大的优化,大大降低了摄影测量的难度。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测绘技术应用日益广泛,而且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也代表了该技术在宏观调控与相关技术配合层面有了相对较大的突破,而且测绘技术研发还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6]。与此同时,现代测绘技术可以提升水利工程自身的工程质量与精度,缩短工程进度,节省建设成本。

3现代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3.1GPS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在水利工程建设期间,GPS技术一般都是被应用到变形监测以及控制测量环节中。总体而言,选址工作属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环节,一般情况下,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复杂地形以及较差通视条件等,将会对水利工程测量造成一定的阻碍,借助GPS技术就能够从源头上解决该问题,究其原因在于该技术在测量工作中不会受气候因素、地形因素等的影响,可以确保测量工作顺利完成[7]。除此之外,针对大坝变形监测工程,若是运用传统形式的测量手段,其前提条件是良好通视条件,而GPS技术并没有通视条件限制,能够实现动态化及时监测,而且在测量精度方面,也可以充分满足水利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的精度要求。因计算机软件支持,还能够实现大坝信息的自动化处理,包括水平位移处理与垂直位移处理等,从而为分析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条件。

3.2数字地图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从数字地图角度出发,该技术在水利工程规划当中的应用比较广泛。第一,水利工程建设期间,需要将所对应的地形图作为应用基点,然后从整体上实施合理化空间布局规划,进而明确水利工程中关于建筑物的相关信息,包括建筑物规模与建筑物坐标等[8]。第二,在水利工程对应地形图当中,还能够对包括水库面积等其他内容进行明确,从而在此前提之下,了解清楚水库具体搬迁面积与范围。第三,水利工程规划工作开展中,通常情况下会运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如全站仪等,将全自动绘图系统作为媒介,准确获取数字地图。之后,再借助计算机技术,对相关的信息数据实施科学化处理,最终绘制出数字地面模型。与此同时,在掌握数字地面模型以及数字地图的前提下,还可以准确获取高程信息,之后再得到具体断面图形,实现水利工程规划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3.3全景真三维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在全景真三维技术应用期间,一般都是借助车载激光扫描以及机载激光扫描等处理技术,对地面高程数据进行收集,进而解算合成,之后再直接生成相应的高度自动化三维立体影像,结合地理三维坐标对相关的空间信息实施合理化组织管理[9]。这种情况下,该技术不仅能够把地形信息、景观信息、水文信息以及地质信息等要素与属性信息进行结合,从而生成三维数据,还可以建立起多种空间与属性数据库,自动生成真实场景。在三维技术所生成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平台基础上,就可以对水利工程三维设计进行科学化管理,包括在三维地理地形图当中,相对直观地了解建筑物情况、开挖边坡情况等,进而准确计算建筑物体积、挖填土石方量以及建筑物面积等。

3.4信息化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信息化测绘能够为水利工程提供大量先进的数字栅格图、高程模型以及线划图等,然后在此基础上绘制影像三维图。通常情况下,在三维地形图当中,所规划设计出来的河道中心线,将会根据所设计好的横断面间距,获得横断面采样线,然后实现横断面图的批量化生成,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对地面高程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应用价值非常突出。借助三维地形图,可以实施渠道纵断面设计,然后促进地曲面以及设计曲面的自动化绘制,并对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化考虑,准确计算挖填方量,通过相关数值进行调坡,最终实现土方量平衡,有效绘制土方施工图。利用信息化测绘还能够在测绘决策平台上对水环境进行管理,具体来说,信息化测绘决策平台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包括防汛抗旱系统、抗旱决策系统、水资源决策系统、水环境系统等,不同环节所发挥的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10]。比如,水土保持系统主要是在地理数据库以及水土流失数据库基础上运行的,然后通过其他系统的辅助支持来达到水土流失预测的目的,确保水利工程的合理规划与实施。

3.5现代测绘技术在大型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现阶段,我国大型水利工程数量相对较多,例如,三峡水利枢纽等。而且,一些现代测绘技术也已经在部分大型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应用。首先,从现代测绘技术层面出发,在充分运用数字地图前提下,能够充分实现三维虚拟。将三维可视化作为基础,可以制定出不同工程建设设计方案,最终实现仿真操作的规范化与合理化。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土石方工程量进行科学计算,客观评估施工现场环境,优化设计方案;其次,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GPS技术以及GIS技术两者的联合应用可以保证工程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操作,增强工程施工建设的安全性,做到质量监控管理的全面化,从而防止危险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促进智能化全站仪作用的充分发挥,智能化全站仪可以对隧道掘进位置与实际方位实施合理化控制,动态化监测水利工程车辆位置与所处状态,最终使施工现场的土方挖掘情况得到自动化控制,保障水利工程量的精确化,使水利工程开挖工作与掘进工作得以实现,缩短工期,从根本上提升工作效率。

4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现代测绘技术应用的意义非常深远。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多种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过程中降低经济损失。此外,现代测绘技术的有效运用,还能够促进水利工程相关项目建设工期的缩短,在运营成本得到控制的前提下,提升工程的实际工作质量水平与工程效率。就长远发展来看,随着各种现代测绘技术的不断完善,测绘技术将会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进而走上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道路。与此同时,还会保证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尽快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走上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者:王浩然 单位: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勘测分院

参考文献:

[1]范思毅.现代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分析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12):136-138+16.

[2]杨飞.水利工程管理中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分析与讨论[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5):200.

[3]廖江涛.现代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02):81-82.

[4]次仁旺堆.现代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6(06):296-297.

[5]恽文荣,卞英春,周筱杰.现代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运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12):41-44.

[6]袁景山.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5(03):112-113.

[7]王洪光.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22):229+234.

[8]刘宇峰.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5(27):109.

第6篇:数字化与工程管理范文

在电力建设项目中,由于施工单位较多,存在项目档案管理的工作量逐渐加大,而且各施工单位对档案归档的要求及做法大不相同,因此促使档案管理的本质要求主要发展至规范化。为了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构建一套具有科学、合理、适用且操作性强的项目档案管理制度是有必要的,管理制度主要将组织领导、管理体系、职责分工及奖励惩罚等内容包含在内,还应对档案材料进行区别,从形成、收集、归档范围、分类、整理、立卷归档、竣工文件编制及交接验收等工作进行详细要求。因此在电力工程建设初期,档案管理部门应对施工单位分发相关规范、要求及该企业的项目文件归档说明,确保在对资料的收集及对竣工资料编制时标准相同且职责分明。通过对档案管理行为的规范来促使参建企业档案管理逐渐趋于规范化,提升档案管理的归档质量。

2.项目工程档案建设及工程管理的方法

电力企业项目工程具有参建单位多、施工工期长的特点,因此,工程档案数量会逐渐加大,且内容繁多。单项工程完工时间也大不相同,对项目工程档案收集带来一定的困难,随着项目工程建设的开始,档案管理工作逐渐形成。当工程竣工以后,档案逐渐趋于完整及准确。要想使档案的客观性得到保持及维护,关键在于从工程项目初期进行控制,对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落实:第一,工程建设与档案管理同时进行。第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对竣工材料进行积累、争辩及审定。第三,在工程竣工及验收阶段,要确保有一套合格完善的竣工验收档案。为了使电力工程档案逐渐趋于完整、准确及系统,应通过在平时对档案进行收集及积累,逐渐将事后控制转化为事前控制,将项目档案管理逐渐由末端向前沿转移,促使后续工作逐渐转化为前置条件,促使项目档案工作与项目建设同样在程序管理中应用,进一步将工程档案管理在工程项目筹划、开工直至竣工验收都进行有效控制。

3.提升档案收集的完整性及准确性

在电力建设工程中,施工单位工程竣工档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输变电工程建设中的项目档案对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所涉及,在整个工程建设得到应用,因此,工程建设档案的收集不仅仅是档案人员的责任及义务,为了使工程项目档案逐渐朝完整、准确及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是需要参与建设的所有人员共同努力来实现的。在工程项目中,对整个情况作为了解的则是工程的管理者、技术人员及施工单位,大多数档案主要是从他们手中产生,也是日后运用档案的主体,工程技术人员主要对档案的真实性及准确性负责,而档案人员则是对档案的标准化及规范化进行检验。为了确保施工单位工程档案能够移交顺利,在工程立项之后应立即对档案进行交底:(l)在工程立项以后,项目建设单位应对项目管理部门进行交底。(2)在工程开工以后,项目建设单位及项目管理部门应对参见单位进行交底。(3)在工程开工之后,项目参建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应对工程项目管理部门进行那个交底。通过召开会议、在施工单位现场进行指导的方式,加大档案管理人员与施工单位的沟通,针对文件材料的形成、收集、归档范围、分类、组卷整理、编制竣工图及交接验收等方面的档案要求问题来向专业资料人员进行提出,通过对项目档案管理政策法规的学习,促使档案人员的思想、认识及做法得到有效统一,进一步对档案质量得到控制,避免由于意见不同而出现返工现象发生。

4.电力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电力建设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主要是指在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中相互融入,促使档案的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其次,通过将重要的资料输入电脑,不仅便于管理人员的查找,而且在后期进行查阅时也较为方便。因此,通过计算机的应用,促使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随着大量电子文件的出现及应用,档案逐渐向数字化发展发展。不仅将档案室逐渐朝数字化发展,使档案信息管理中注入新颖的方法,而且还能将历史数据通过文、图、影、像的方式逐渐表现出来。现如今,档案管理中运用的模式主要包括:工程设计工作电子化、档案管理工作人工化的方式,主要对档案的收集、接收、整理、保管及利用等。在对电子档案保管的同时,应结合国家相关规定,对实体档案进行手工整理及归档。现如今的电子工程设计档案中主要的存储介质则是纸张,在根本上对档案的利用率造成阻碍。加大对计算机系统及数字设备中形成的电子文件的手机、归档、储存及管理,在对电子档案的归档管理中,运用数字化及网络技术,促使纸质载体逐渐向数字载体转化,并在网络中得到传输,促使档案管理逐渐趋于信息化。通过档案集中存储并结合数据库技术来进行整合,促使档案建设逐渐信息化,促使原有不同的档案资源载体逐渐朝数字化信息转化,对现有的纸质、照片及声像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有效的向企业提供网络化档案信息。构建科学合理的文件归档,通过对管理系统的保管及利用,促使档案建设的信息化与企业建设的信息化逐渐同步发展。

5.结语

第7篇:数字化与工程管理范文

1测绘生产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传统的测绘生产管理主要是依靠人的主观性进行管理的,这种管理模式过于落后,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环境。当前企业生产所涉及的数据信息越来越广泛,生产模式也正在像数字化、信息化迈进,因此需要测绘系统对现代企业生产中的海量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实现高效的企业运营,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现代的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依赖性强、前期投入较大的特点。该系统要实现全面的发展,必须要进行不断的技术改进,要使得不仅可以满足大企业的数据生产要求也要满足小企业的小量生产需求。为现代企业的管理提供高效、规范以及小成本的自动化管理技术。

2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

2.1概述

2.1.1系统简述

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简称SMIS,针对该系统我们采用对系统的软件设计进行设计与分析的办法。对系统结构为C/S模式,在平台上开发出的软件进行研究。

2.1.2系统目标实现

通过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这种可以实现办公自动化的全新技术的运用,使河南煤田地质局的测绘队可以实现更加高效、智能、可靠、安全以及标准化的部门建设,可以对现有信息投资的保护作出最大的努力,以此促进整个地质局的可持续发展。

2.1.3系统开发环境

目前我国计算机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计算机编程技术以及网络技术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技术提高。基于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符合本单位实际生产情况的自动化办公管理系统。

2.2系统总体设计

2.2.1设计原则

首先进行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时,要对本单位的生产环节以及信息需求进行调查研究,设计的软件要根据企业测绘生产的流程进行严格的操作流程规范设计。其次在进行系统开发时,必须要对系统的应用范围大小以及在生产中将起到的作用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再次在对企业的相关生产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时,要针对数据信息将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分类。如可以分为对资产、合同、生产以及查询方面进行功能管理设计。最后对系统的操作、维护以及拓展功能进行设计。

2.2.2体系结构设计

根据企业对系统的功能需求将系统进行以下结构设计。主要针对企业内部生产流程包括:任务登记、技术设计、任务安排、质量检测;针对客户需求课分为移交客户、资料移交、统计分析;针对用户结构设为用户管理、历史记录以及人事信息。

2.2.3主要功能及流程

2.2.3.1任务登记:对所要投入生产的项目的合同信息进行登记,之后经过上级批准后,以委托书的形式,下达生产任务。

2.2.3.2质量检查:完成生产任务后,要求检查人员对产品进行检测,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最后录入测绘系统,交由上级审批、核实。

2.2.3.3下达任务:经上级领导批准后,项目经理将任务的生产日期以及检查日期通知给生产部门投入生产环节。

2.2.3.4生产安排:生产部门在接收到任务指示后,就要对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将生产与检查责任明确给负责人员。

2.2.3.5技术设计:合同信息中所涵盖的任务形式过于笼统,项目经理可以在针对合同进行仔细研究之后,将任务进行合理的细节化、具体化处理。并要对所涉及的技术设计信息进行记录,并将信息以文档的形式进行管理,最终经上级同意后方可执行。

2.2.3.6移交客户:完成合同中的生产任务后,将完成情况进行数据录入,经上级领导核实、审批后。交给档案管理员进行移交任务,使客户对最终生产结果进行验收。

2.2.3.7资料归档:在客户满意之后,将所有的生产环节交由档案管理员进行备案管理。

2.2.4系统目标实现

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使企业的测绘队的生产工作实现了资金、物流、数据以及工作流程的统一运行,实现了企业生产信息的全覆盖管理;先进的自动化办公模式,使企业的计划管理体系更具灵活性并且较传统的管理模式更加的行之有效;也使测绘部门的数据管理更加的科学化、规范化与制度化。

3结语

第8篇:数字化与工程管理范文

【关键词】工程建设信息技术 工程档案 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前 言

众所周知,现在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却仍在沿用传统的管理体制,使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明显脱离,与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具有很大的差距。档案信息管理的滞后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从而在公司发展中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档案的信息管理工作应该不断的创新,适应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投入一定的资金,建设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为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1.工程建设工程档案

工程建设项目档案资料是工程的重要资料,归档的目的是为了存留工程建设过程的史实,也是为了日常生产或遇到问题时查找所需。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认真做好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工作非常必要。

2.现阶段工程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项目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有些施工单位由于不够重视,主管部门监管力度不足,企业工程中标或接到任务后,因施工工期紧、任务重,只重施工,轻档案,从而忽视了施工原始资料平时及时的收集,等到工程完工后急需结算、档案竣工验收时,施工单位才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突击补施工资料,致使项目档案资料质量较差。

2.2 项目档案人员业务水平不能满足工程管理的需要

在工程施工中,反映施工过程的各种表格,如:施工现场检查检测记录表、质量检验评定用表、质量检验试验记录表、竣工(交工)验收用表、工程结算表等的记录,以及竣工图、文件资料的整理、分类组卷归档,需要既要懂工程施工又要懂档案专业知识、熟悉档案法规的技术人员来承担。 但许多施工单位聘用的现场资料管理员,业务素质低,责任心不强,在收集过程中出现资料原件不齐全,更没有现场作记录,过后随意编造,使资料失真的情况。 这些都无法满足工程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直接影响了项目档案的质量。

2.3 施工项目档案组织管理不符合质量要求

很多施工企业项目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或不落实,虽然建立了档案质量管理体系及配套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只顾抓工程质量、进度、工期,忽视了档案规章制度的实施。 有些施工单位没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保管不妥善,造成档案不完整,甚至出现档案散失的现象,因而使档案质量很难有保障。

2.4 施工文件材料编制 、归档不规范

施工单位在文件材料编制过程中,没有按照要求形成、积累,存在资料、图纸不清晰、内容不准确、格式不规范;资料有遗漏、收集不及时、文件签字手续不完备等问题。 而归档时,出现文件材料分类、组卷、排列顺序不规范;归档程序不规范,如施工单位没有按标段和专业,系统、配套地移交竣工文件材料。 这样,造成归档资料不齐全、不准确,归档无序、不及时。

3.提高工程建设工程信息化档案管理的策略

3.1 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对档案管理工作做出规划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使档案管理的内容丰富了很多,比传统档案管理信息量增加了几十倍乃至几百倍;工程信息化档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做好信息技术在工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就必须合理地要对工程建设单位的档案状况进行系统规划。 比如,要对工程建设单位档案的状况进行摸底排查时,就要对原有档案的类型、载体、形态、实物、数量、状态等基本资料要点做到真实、准确的摸底;要根据对传统档案资料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适信息技术手段的选择,比如扫描仪、摄影机、相机等信息设备的使用。 档案信息化过程中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数字化,要实现对传统档案资料的全部数字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从保证原有档案真实性前提下再对传统档案的重点项目和利用频次高的项目进行数字化;对于特殊性的档案资料要实行特殊处理。

3.2 借助多媒体提高档案案卷质量

档案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工程建设单位的管理水平及精神风貌,因此,档案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要使档案体现出它的最大价值,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了这一要求。第一,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归档资料格式纸张的统一以及字体的统一,可以避免传统的手写字体及笔的色迹不统一现象。 虽然传统档案的格式、纸张能保证统一,但是并不能保证整齐规范。信息化技术统一打印的档案资料字迹整齐、清晰,便于阅读。 第二,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电脑技术打印卷皮,这样不仅体现了办公自动化,而且还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这就使得我们能够根据卷皮的大小及固有的格式来设计打印格式,依靠卷皮题日内容、保管期限、起止年月、件数及案卷号等要点所在卷皮的位置,来进行合理的调整,使打印的内容正好处在合理的位置,卷皮上没有手写字为整个案卷带来了方便。

3.3 关注动态,加强档案信息反馈

及时的信息有利于对增强管理人员工程档案意识,充分利用媒体,例如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宣传渠道实时将工程档案的有关重要信息传播出去,建立网络信息化共享平台,借助法律的手段,明确工程建设单位的职责,利用人员与完善系统的结合,实现网络信息化平台的交流,及时沟通信息。 工程建设日新月异,其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也必须同当地经济、城市发展的模式相适应。 深入实际,了解工程状况和最新动态, 及时里有信息化手段将相关的信息从基层反馈到管理层,提炼到相应的规范管理中,不断地提高工程管理人员对档案的管理能力。

3.4 充分利用信息化 ,推动档案工作的持续发展

有针对性地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不同阶段形成的不同载体、不同类别数据进行科学管理,就要充分研究工程建设档案在不同阶段的信息管理特点;实现档案信息的规范管理、自由交换、有效共享就要组织研究和推广统一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适应档案信息化、科学化发展的需要, 就要不断提高工程建设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以使本单位的档案信息化与办公自动化同步发展有效地实现数据的链接与整合,实现档案数据的有效利用共享,将传统形成的不同载体档案数字化,就要建立起规范化、可共享的工程建设档案基础数据库。

4.结束语

随着现在工程的发展,工程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在当前大规模的工程工程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把它最为工程建设的一重要部分,抓好这一方面的工作,就要求管理人员不仅仅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面得到很好地继承,更要求他们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方面不断开拓创新,灵活的运用各种方式,结合相关的制度和法律不断地在工程工程档案管理上开辟新境界。

【参考文献】

第9篇:数字化与工程管理范文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在水利工程管理中,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就结合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概述,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及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以此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必要的帮助,避免在实际工作中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关键词:

现代化和精细化;水利工程管理;探讨与分析

在水利工程管理中,若想不断的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有效实现可持续的良好发展,只有不断的将精细化的管理融入到水利工程管理中才能得以实现。毕竟,水利工程管理中精细化管理即是对水利施工企业发展的保证和基础,也是常见的施工工程中对工程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不容忽视的地方。

1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概述

1.1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

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现代化的含义不仅要符合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且,其含义也是随着水利工程管理技术的不断完善而不断发展的。在理解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的理解中,需要的注意的是,现代化不仅仅指硬件或软件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管理理论和管理体制的现代化。简而言之,其主要的目的主要包括,现代化的水利工程设施,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理论和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方法。

1.2水利工程管理的精细化

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精细化的要求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被提出的,其目标主要是想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将常规管理进行深入的应用,进而最大限度的减少管理中资源的占用比和降低管理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管理理念,已然成为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和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在水利工程管理的精细化中,细,精,严,准是其主要的特点,具体而言,细主要指工作中的细致,精主要指工作中各个环节力求最好,严主要指管理制度的严格,准主要指准时准确的工作完成。由此可见,精细化管理注重的是一种有效的执行力。需要的注意的是,只有在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换言之,没有精细化管理作为基础,那么也就不能实现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1.3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思路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思路,是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以提高民生生活水平作为理念,并在保证水利工程安全的基础上建立的,而该思路也应该是对完善现有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的一种体现。就具体而言,若想实现我国的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必须通过对工程管理理论的深入研究来进行工程管理制度的改革,在制度标准化同时实现精细化,另外,在信息化的同时实现现代化建设,简单的说,是将传统的水利工程管理方法转变成现代化的水利工程。

2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2.1在管理体制方面的建设

在管理体制的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在严格和大力度的情况下进行,而且,还应该注重体制方面的改革,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在人才的管理应该着重的进行。其中,不仅应该涉及到人才的引进,人事的奖励,还应该涉及到人才的分配。在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中,需要注意的是,还应该加入加强设备维修体制和检测体制等相关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建设。

2.2在管理设施方面的改革

在管理设施方面的改革中,一般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检测监控管理系统的建立健全,二,维修养护体系的完善。就检测监控管理系统的建立健全方面而言,监督系统是一项极具意义和影响的系统,在监督系统运行良好的情况下,对于水利工程的运行来说,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存在险情的因素,而且,也可以对河流以及大把等设施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及时的且准备的掌控,换句话说,监督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其监督监控的水平。需要注意的是,监督系统应该均匀的布置控制点,另外,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实际需要,将监控点的布置密度进行缩小,从而实现监督的实时性,有效性和全面性。就维修养护体系的完善方面而言,因为水利工程长期与河水直接接触的原因,其中腐蚀更是对水利工程造成了损害,支持可见,对水利工程的维修和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在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维修养护的工作重点应该着重放在典型地方地段,或容易出现问题地段。另外,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建立针对性的设施。

3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的具体措施

3.1严抓日常的工程管理和调度工作

严抓日常的工程管理和调度工作,这需要在规章管理制度的要求下进行,并且要切实抓好工程的日常检查和调度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要针对性的,要针对水利工程的主要设施进行加大力度的日常检查和工作力度,另外,在事故多发的季节,比如雨季,要着重的针对性的对隐患进行严格排查,进而保证水利设置的正常运行。此外,在水利调度的审批和落实方面,也应该保证其应有的科学性。

3.2建立检测维修和安全评估系统

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对水工程的检测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其中,结合地理编号,计算机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GPS技术的运用,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准确探测指定了地理位置的信息,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准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工程管理中的数据信息过于庞大,应该建立健全数字化的管理平台,进而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起熟悉的模型,进而为安评估和综合处理提供方便。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管理中,精细化和现代化,对其具有重大的实质作用,也由此可见,在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外,还需要结合其他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协调,进而达到相辅相成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从本文看出,在水利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针对问题,我们应该从严抓日常的工程管理和调度工作,建立检测维修和安全评估系统入手,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展开提供一个可以依靠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白振武,牛修全,曾宪冰.试论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J].科技资讯,2016(29):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