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范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

第1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范文

一、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职业领域和就业岗位

依托地方经济,进行市场调研,制订适合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新一轮服务产业转移机遇的到来,国家战略调整也给信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针。2014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我国信息化发展呈现三大特点:一是信息化发展指数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二是信息网络建设受政策驱动影响明显;三是东部和中部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差距基本保持不变。成都形成以成都高新区南区为核心的“一核两带多园”的发展空间格局,在产业重点发展领域方面,包括信息安全、数字媒体、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行业应用软件、电子商务等八个方面。随着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计算机公司的不断增多,需要的相关人才也在日益增加。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虽在地理位置上不占优势,但随着学院被确立为全国国家骨干建设高职院校,学院和专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计算机网络专业抓住机遇,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使学生紧贴企业需要,适应企业对专业的要求。通过对川内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调研和、行业专家和毕业学生的问卷调查确定了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就业领域和就业岗位。

二、优化课程体系

为实现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学院以市场调研为背景,以就业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与企业联系更新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重点突出实际工作中核心的技术,通过设置核心课程的方法,增加学生对关键技术的掌握度。有效提高专业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与企业人员一起讨论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构建以培养区域计算机产业及计算机行业所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计算机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围绕计算机网络专业工作岗位群,对接融入计算机行业技术技能职业标准,形成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及专业拓展课程、素质课程组成的专业课程体系。其中素质课程主要为思政类课程;专业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等。大一主要开设素质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大二、三开设专业课程和核心课程。

三、完善培养模式

专业通过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多年的交流和摸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即“项目带动、四双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带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校企业合作、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围绕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科学设计和选择项目,以完成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设计教学方案,按照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的操作流程组织实施教学,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项目主要来源有: 课程中的试验、实习、案例项目;教师科研项目;竞赛项目;企业真实项目,项目结果应用到企业、竞赛、科研结论。“四双”融合即推行“双元、双师、双能、双证”教育教学改革方案,融“教、学、做”于一体。该方案的具体内涵是: 双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双元”办学模式。面向职业岗位群必需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通过“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理论实践、实习实训融入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满足学生就业岗位所必需的职业技能。双师:采用企业一个指导教师和学院一个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业。双能:自学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双能”并施。让学生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同时为学生持续发展(专升本)等提供空间。双证:学生毕业时既获得毕业证书,同时也获得行业内职业资格证书如:网络管理员职业资格证书、数据库操作员、网页制作员、微机维修员等证书鼓励学生考取计算机相关证书,为学生顺利就业打通职业门槛。

四、形成质量保障

1、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加强与企业合作,根据专业岗位能力需要开展校内、外实训实习。让教师深入企业,企业工程师走进课堂,师徒方式传技能。专业现建有校外实训基地10处,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顶岗实习,校内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一体化,可以完成综合布线系统实训、.NET技术实训、实用组网技术实训、网站建设与管理实训、网络管理与安全实训、毕业设计等项目的校外实训。

2、形成双师教学团队

专业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14人,现有教师中硕士5人;副教授4人,讲师10名。有70%教师到企业锻炼学习的经历,98%以上教师为双师。同时外聘教师和客座教授通过教学研讨会、讲座、参加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和课程标准体系的建设、承担专业教学指导、学生实习指导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专家带领专职教师一起参与项目开发,提高整个教师团队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3、高校利用实践基地条件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了更好地培养网络组建和网站建设方面的技术人才,按照实用性、仿真性、共享性的建设目标,建设具备多类网络架构真实环境,集教学、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验、实训室。

4、完善和更新教学资料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均实施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教学基本建设包含该专业的4门核心课程在内的课程标准、课程实习指导书、课程教案等教学资料,课程动画、课程视频、生产案例、课程教学录像等课程资源,课程校本教材。

5、完善规章和制度

建立完善相关专业制度以保证培养质量。

第2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范文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技能培养没有侧重点。计算机网络技术涉及到的行业和领域比较广,如网络产品的生产管理与销售、网络工程实施与监管、网络组建、信息化平台的搭建与管理、网络通讯设备的安装调试、网站开发与维护、网络安全的管理等,每一个领域都可以作为一个方向开设相应的课程,甚至可以深入到行业内部再进行细化。由于中职学生在校时间比较短,如果行业领域无法确定,专业定位过于宽泛,课程体系过大,技能培养就会没有侧重点,学生所学的知识也犹如蜻蜒点水、面面俱到。学生在找工作时因为学无所专,出现什么都知道一点,对不会的东西畏惧,没有自信、茫然没有目标。

网络专业设置脱离实际,缺乏特色。脱离实际一方面体现在脱离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体现在脱离市场变化,学习内容和技术的滞后。由于中职院校生源竞争的压力与日俱增,各学校都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专业建设改革。有很多学校不顾自身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结果由于师资和实训条件跟不上,不但影响了教学效果,还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实训条件跟不上,不重视实践课程。中等职业教育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强,主要培养技工和技能型人才,实验实训条件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的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如果没有大量软硬件的投入,改革和发展将是纸上谈兵。中职学校如果不能专注于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实战经验的积累,中职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将无任何特长和优势可言。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

确立具有中职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才培养首先要适应市场需求,以市场行业的需求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人才培养是否能满足社会需求,可以通过学生在对口行业及相关领域的就业情况来衡量。中职教育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工程设计型人才不同,这类人才与区域的市场、产业有更直接、更紧密的联系,其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所以在人才培养上各学校不能照搬照抄,盲目跟风。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中,要越来越依赖于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结合学校所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创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是发展的长远之计。

建立科学完善的实践实训课程体系。中等职业教育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要想实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必须加强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训环境的建设。

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计算机网络实训基地是实训基地建设的有效途径。与企业合作在基地的建设、运作模式和经费方面的发挥重要作用。中职院校的学生最终都将进入企业,因此学校与企业合作是必须的。从教材编写、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到师资培养,从企业文化学习到学生实习乃至最终的学生就业,学校都离不开企业。

让学生改变择业观念,注重提高综合素质。在中职院校^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中,我们可能更多会关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毕业生就业单位调查的信息表明,许多毕业生不屑于从基础工作做起、对专业技术工作无法胜任、缺乏与同事合作的团队精神,这些现状正是学生综合素质欠缺的体现。因此我们要注重对学生以下两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现在网络通讯技术升级换代频繁,中职学生仅仅依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个领域工作,始终要保持一种开放学习的心态。在学校期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学习中一点一滴的启发和培养。掌握学习的方法能让学生终生受用。

第3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范文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职 计算机网络技术 理论与实践 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B-0081-02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民族地区中职校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按以前的固有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技能实训”模式,将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割裂开来,造成学生理论学习过程缺乏实践的支撑,实践过程缺乏理论的指导,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本校对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模式教学。

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概念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感性认识入手,加大直观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实训相互穿插着同步进行。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技能操作实训,在技能操作实训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指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同步进行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顺序,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三个特性,空间和时间的同一性,认识过程的同步性,认识形式的交错性。

二、民族地区中职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广西壮族自治区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年计划》中强调“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开发课程体系和标准,加强人才培养和职业岗位资格要求的对接,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着力培养培训和聘任一批‘双师型’专业教师,强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旨在通过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加强实训基地(或实训室)建设,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质量,增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贴近度,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高职业教育对就业的贡献率。然而以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采用“理论教学+技能实训”模式,把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割裂开来,往往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理论授课时为了学科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往往讲授很多在实践中不中用的知识。实训课堂上技能训练往往落后于现行的生产工艺,跟不上技术的进步,更缺乏新科技理论的指导。结果是学生所掌握的技能无法满足企业岗位的要求。基于这样一种现实,改革民族地区中职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已成必然。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理论抽象、实践性强,而且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快、设备更新换代周期短。民族地区中职校学生绝大多数是中考落榜或没有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不强,以前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宜这种学情变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依托“双师型”专业课教师,把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实训相互穿插着同步进行,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技能操作实训,在技能操作实训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感性认识入手,加大直观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能够克服旧有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1.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室

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中,本校始终坚持一个理念,就是要能够满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同步进行,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技能操作实训,在技能操作实训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交替进行,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同一时空里边做、边教、边学。为此本校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进行如下配置和布局。

在硬件上,配置了48台兼容机(组装机)、1台教师机、1台服务器、1套电子教室软件、1台投影仪、 6台普通无线路由、6只无线USB网卡、6台普通交换机、6台普通路由器、1台打印机、6把压线钳、6只测线仪、6张 Windows Server 2003 系统光盘、6张 Windows XP 系统光盘、6盒RJ-45水晶头、1箱300米双绞线,《网管员世界》等杂志若干本、网络操作系统及局域网架构参考书若干本,通过校办公网络租用专线和ADSL两种方式接入Internet。

在实训教室布置上,前面布置投影屏幕、教师演示区,中间区域布置学生操作区(分两列6组),两边墙壁挂放隆林职校计算机网络技术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网络拓扑图和布线平面图、校园办公网络拓扑图和布线平面图,后方布置为教学设备专柜及书柜。通过这样的配置和布局,保证“初识计算机网络”“认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熟悉常用网络设备”“组建小型家庭对等局域网”“网络用户与文件共享”“组建无线局域网(WLAN)”“Internet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管理与故障排除”等模块或项目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

2.培养适应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

一是重视和加强校本专业技能培训。让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教师主持和参与学校网络机房和网络实训室的规划设计、网络设备采购招标文书写、服务器等设备的安装调试、设备管理及维护工作,以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教师掌握现代网络机房和网络实训室的规划设计、熟悉现行网络设备的性能、熟练网络布线及网络双绞线的制作、熟练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调试、熟悉局域网组建程序等工作,以此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和专业理论,又能让本学科教师把握目前企业岗位对专业技能的需求,增强本学科的教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贴近度。安排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师负责校园办公网络的规划或改造及校园办公网络管理维护工作,使本学科教师位于如同企业岗位的校园办公网络管理维护第一线。在网络管理维护工作中碰到问题,通过解决实践问题,促进本学科教师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提升。例如2011年11月校教务处计算机无法登录广西招生考试院数据备案网录入相关数据,网管教师通过nslookup,tracert两个网络管理命令,发现故障在校园办公网络外网某一节点。网管教师通知互联网接入服务商,故障得到及时排除。通过排除故障,教师对以上两个网管理命令的使用有了比以往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二是积极派送任课教师参加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国家级培训。派送本学科功底相对好、学术素养相对较高、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热爱、有敬业精神的教师参加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及国家级培训。受训教师在受训期间,通过认真学习专业理论,刻苦训练专业技能,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考取相应岗位的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在管理上,严格要求,以确保受训教师达到省级“双师型”教师标准,胜任《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3.选用和编写适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教材

一是选择以任务为驱动,以练带学,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融合在一起,项目化或者模块化的教材,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例如,本校选用北京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中等职业教材《计算机网络技术》(张海青 等主编)作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参考教材。

二是依据教学大纲和当下企业岗位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基于本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室的教学设备,坚持够用、实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模块化(或项目化)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融合的原则,编写适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校本教材。学科教师站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了解本学科发展动向,掌握本学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并及时将本学科新技术、新设备充实到校本教材中。

4.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考核评价

本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期末考试,采取技能操作方式进行,侧重于实践技能的考核。出题时不局限于教材,而是依据职业岗位技能的新要求,结合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出题。试题内容突出体现实用性、实效性。在考核方式选择上,本校依据《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特点,采用项目考核方式进行,例如设制小型办公局域网组建、小型企业服务器架设、无线域网组建等实践性强的实操考核题,其具体做法是,由四名学生组成一组,然后抽题,在规定的四小时内,小组模拟工作实景,小组共同进行设计并现场实施。由三位考评教师根据学生在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最终的完成情况打分,最后以三位教师打分的平均值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评定学生成绩。很好地体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07月29日

第4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Curriculum system is the core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becomes the key to construct professions.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hould reflect the featur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emphasizes develop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e.Problems emerge in some curriculum systems,such as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With analyzing tasks and processes of vocational posts and determin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teaching projects, curriculum system should be rebuild or construct,to build the curriculum system with ability as the core,and to meet the goal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s.

Keywords: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curriculum system;professional competence

1 引言(Introduction)

课程体系就是一个专业全部课程的综合,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专业建设的关键,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2]。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的高技能人才,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等基层岗位,强调专业能力的训练[3]。所以从普通高校继承、压缩来的面向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领域专业课程体系不能满足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建设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针对该专业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造和建设的思路,根据岗位需求确定专业能力,根据职业专业能力确立专业课程群。根据我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社会定位,提出了突出特色的专业能力结构,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推出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最后对未来更深入的课程改革进行了展望。

2 目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at present)

(1)受限于传统课程体系的结构和课程模式

传统课程体系特点是以知识理论体系和系统知识的传承为目标。其课程与面向职业能力的训练、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相左。所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种面向系统专业理论和系统知识学习的体系,不符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2)缺乏先进理念指导、违背认知规律

职业导向、工学结合、能力本位、学生主体、项目载体、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等重要原则,在目前的专业课程体系中没有充分体现。专业课程体系往往按照专业的知识逻辑安排课程,没有按照建构主义学习观构建,不符合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初学者认知规律[4,5]。

(3)受限于人和教材

因人开课、根据教材开课是传统课程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按照课本的名称和内容排列课程顺序,忽略教学目标。

3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Ideas of construct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CNT)

(1)岗位(群)分析

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首先联合企业,双方共同以职业岗位群职责、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分析为依据,确定了“建网、管网、用网”三个主要的岗位群和对应的任务,详见表1。

(2)确定职业专业能力

依据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核心的原则,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职业专业能力分为三个层次: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详见表2。

围绕着这三个层次能力培养目标,根据课程体系建设个性化的原则,提出了“基本能力标准化、核心能力个性化、社会能力多元化”的能力培养理念,将其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构建课程体系的主导思想。

(3)设置专业教学项目和课程

根据工作岗位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领域(教学项目)的课程体系,专业能力培养目标逐级分解成综合能力、单项能力目标,在课程中完成综合能力和单项能力的训练。在构建教学项目和课程设置的顺序时按照实际的工作过程,在课程的评价考核时引入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详见表3。

(4)设置“理实一体”的课程内容

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系统理论知识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分散到每个项目中,使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实践为主线来组织课程内容并开展教学,实现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

4 结论(Conclusion)

课程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种持续的建设过程。随着课程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首先,还需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就业岗位和发展岗位的需求做进一步的调研,完善教学项目和课程内容。其次,在强化能力训练的同时需要对学生自主时间学习引导,突出第二课堂的作用和地位,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参与自主创新性实验项目和社会实习。最后,通过更广泛地参与或举办技能竞赛训练学生的各项能力,将竞赛内容分解并融入到课程当中。改进后的课程体系能够更合理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达到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池瑞楠.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7,(7):65-67.

[2] 张颖.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3,(1):338-339.

[3] 谢锦平.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教育,2009,(8):45-47.

[4] 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5]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11):23-24;26-30.

作者简介:

第5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范文

1.1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电商专业群

我校位于湖北武汉,地处中国光谷的核心地带、葛店经济开发区,是全国最大的物流中心与电子商务企业聚集地之一,区域内IT服务企业、互联网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多达数千家,该区域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学校利用这种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电商专业群,并于2014年成立电商学院,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专业,以便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1.2计算机网络专业如何服务电商专业群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如何服务电商学院,真正融入电子商务专业群,这是我们在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过程中不得不深入探讨的问题。事实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在电子商务企业中有着较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从企业网络的规划与组建到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再到网站的运行与维护,以及网络的安全管理等相关业务岗位,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直接参与,而且随着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电子商务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将会呈不断增长的态势。电子商务行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潜在需求,也让我们找到了专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教学团队不得不在传统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的重新思考和定位,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激励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学校的区位优势,尝试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进行大胆的改革,根据电子商务行业对网络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设置商务网站建设与运维方向。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与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群进行适度的融合,为我国电子商务企业打造更多实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3合理调整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确定了专业改革的方向后,必然要对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为此,专业教学团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人才需求调研工作,通过走访企业、走进兄弟院校,并对毕业生进行回访,获得了大量有用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统计,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本专业毕业生所面向的企业、从事的工作岗位以及企业对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方面的具体要求,这些都是我们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直接依据,并且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新技术的变化,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工作将成为常态,至少保证每学年进行一次。

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网站建设与运维方向)专业主要面向IT服务类企业、互联网企业、电子商务企业、政府部门、教育培训机构、金融机构等与网络组建与维护、网站建设与运维管理等业务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岗位包括:IT服务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网络助理工程师、网络运维工程师、网站编辑员、网页设计师、PHP程序员、网站技术支持、网站前端工程师、PHP开发工程师、网站运维工程师等。课程体系开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即由职业素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态度共同构成的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设计符合学生职业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对本专业毕业生在从事以上工作岗位时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解,确定了三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即网络组建、网站建设和网站运维等。其中网络组建工作任务所需的技术支撑课程包括: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互联设备的配置、服务器安装与配置、Linux操作系统、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网络综合项目实训、电子商务概论等。网站建设工作任务所需的技术支撑课程包括:程序设计基础、PhotoShop图像处理、网页设计与制作、JavaScript程序设计、PHP编程基础、数据库管理(Mysql)、基于PHP的Ajax技术、jQuery程序设计等。

网站运维工作任务所需的技术支撑课程包括:网站建设综合实训、CMS应用(内容管理系统)、商务网站运维与管理、HTML5移动Web开发等。另外,我们在走访企业进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受访者认为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相当重要,他们甚至将其摆在高于业务技能的重要位置,即所谓“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突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并将其作为贯穿整个学习阶段的课程开设,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12个素质教育学分,方能达到毕业标准。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专业教学团队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首先针对本专业学生今后有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开展职业能力分析。根据职业能力的层级性特点,把学生的职业能力分为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等三个层面。基本能力是针对某一行业一线工作的通用知识和能力;专业能力是能覆盖相关职业岗位一线工作的代表性知识和能力;核心能力是针对某一职业特定岗位所必需的独特知识和能力。

根据对学生职业能力分析的结果,构建符合本专业学生在专业能力上逐步提升的课程培养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网站建设与运维方向)专业采用“四位一体、课证融合、分段实习”的“2+1”人才培养模式。“四位一体”是指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教育教学规律,学生的角色由初学者到技术骨干或行内专家,遵循一般的人才成长规律,构建“课程实验、学做一体化综合项目实训、校外项目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四种技能层次的实践平台;“课证融合”即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应,实现高职课程标准与相关岗位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的相融合,达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真正接轨的目的,有效缩短学校与企业间的距离,实现毕业生就业直通;“分段实习”即将实习过程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学年完成岗位认知实习,第二学年完成岗位体验实习。为了帮助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积累必要的工作经验,实现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第三学年安排至少为期半年的企业顶岗实习。

3结语

第6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物流教学;特点;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3-4;TN0-4

物流是负责各种货物配送的服务产业,为各行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输送平台,保证商品货物按照客户要求准时送达。近年来国内市场经济呈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物流行业也逐渐受到了企业们的广泛认可,发展物流经济是未来市场变革的主流趋势。对于职业院校教育而言,其必须要借助市场人才需求的主要方向,对校内物流专业生教学提出新的方案,把信息科技融入物流教学活动是不可缺少的。

1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是按照网络协议,将地球上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相互连接的集合。连接介质可以是电缆、双绞线、光纤、微波、载波或通信卫星,计算机网络具有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功能,具有对共享数据资源集中处理及管理和维护的能力。根据计算机技术的结构状况,将其应用于职业院校物流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特点。

1.1 技术性。采用计算机技术辅助物流专业教学,改变了过去单一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流教学活动中,促进了新型物流课堂教学模式的普及应用。例如,传统课堂注重于物流专业教程的详细讲解,并没有将具体的物流作业系统呈现给学生,导致学生概念上对物流过程缺乏认知。设定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方案之后,利用多媒体设备对物流知识详细讲解,进而提高了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自动化流程。

1.2 仿真性。计算机网络技术并未仅限于教学数据的处理,其通过与通信技术、传感技术、数字技术等方面的连接,实现了数据信息的自动化传输,在职业院校内部建立物流课程教学网络。借助远程教学网络可以仿真物流知识体系,按照特定的结构编排物流课程方案,把理论知识借助教学模型展现给学生。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物流课程教学具备了仿真性特点,有助于实现物流操作系统的科技化发展。

2 职业院校物流教学趋势

当前,我国产业经济保持着多元化发展趋势,各个行业在经营模式方面实现了优化升级,企业面对的市场业务及经营范围不断扩大,这就对内部人员职业素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作为培养物流人才的主要基地,职业院校在物流专业教学模式方面也进行了调整,以信息科技为支撑的“科技化教学”思想得到了普遍认可。

2.1 科技化教学概念

职业院校是培养职业人才的主导机构,每年为培养职业生人才提供了多方面帮助。我国职业教育正在实施多元化改革模式,一些先进教学理念在学科教育中得到推广,为教育信息化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下,院校正提倡“科技化教学”观念,这是现代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新思想。“科技化教学”是教学信息化的理论依据,本质思想是提倡“无时无刻、随时随地”的学习方式,借助外界通信传输设备收发任何信息,在信息科技引导下创造一个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平台,为高职生提供了科技化的学习平台。

2.2 物流教学信息化趋势

物流教学坚持信息化改革是必然的趋势,我国职业院校提出“科技化教学”理念,不仅适应了时代教育政策变革的需求,更是体现了当代教育机制的创新调整,这是我国教育理念优化的内在要求。同时,教学信息化也有着多方面的可行性条件,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有着硬件装备的支撑。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能够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越的教学信息传递服务,满足了学生日常学习中收发信息的功能需求。

3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物流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职业院校教学模式调整的主流方向,能够帮助物流专业生解决诸多学习方面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提升物流专业教学的质量水平,教师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特点,对物流专业教学方案进行优化。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物流教学采用多媒体形式,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物流教学的典范。

3.1 信息处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利用计算机平台对物流信息实施自动化处理,为物流教学课堂搭建了虚拟化教学空间,满足了专业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需求。

3.2 资源整合。物流专业教学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内容,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对会计、贸易、管理、法律等知识总额和整体,全面提升了专业生的知识水平。而多媒体教学通常指的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通过计算机实现的多种媒体组合,它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以及科学规范的管理对物流课程的学习、教学、科研、管理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

3.3 网络授课。远程网络是计算机辅助物流教学的应用方式,借助计算机平台执行网络授课方案,带动了物流教学体系的信息化发展。例如,计算机教学网络侧重于学生可随时通过Wifi接入校园网及互联网,方便的获取学习资源,教师可利用无线网络随时随地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完成备课及进行科研工作。其核心在于无纸化教学的实施,利用网络拓宽了物流课程的教学范围。

3.4 教学查询。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这样作以后,计算机就可以很方便地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还可以查询、检索。物流教学设定计算机网络平台,也能对物流知识信息完成自动化查询方案,师生利用查询系统可完成信息的多样式控制,提升了物流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3.5 综合教学。多媒体计算机把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交互性是多媒体计算机所独有的,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使得多媒体计算机不仅是物流教学的手段方法,而且成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乃至教学思想的最佳方式。职业院校选用计算机网络辅助物流教学活动,帮助师生利用计算机模拟物流作业流程,增强了其对物流知识的认知力。

4 结束语

随着教育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应用,职业教育已经正式进入“数字化”时代,这些都是信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推动了职业院校教学模式的科技化改进。鉴于物流产业经济的稳步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物流专业人才是不可缺少的,职业院校在编制课程教学方案过程中,需注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综合利用,全面保障物流课程教学方案的优化改进,从而实现了专业课程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兵.用VisualBasic实现对Witness仿真软件的控制[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03).

[2]周向阳.第十讲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应用的条件及其它[J].物流技术(装备版),2011(12).

[3]王春峰,张春娜,蔡平,张沂泉.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综述[J].物流科技,2007(11).

[4]赵世同.多媒体教学手段对高职物流教学的影响新探[J].电子商务,2010(04).

第7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范文

【关键词】广播电视 网络技术 实际应用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对于索取并了解信息,人们有着不同程度的认识,那么人们索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是收看电视节目或者收听广播频道来完成。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它所带来的效益与价值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已经推动了电视广播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将画面、声音、文字等结合在一起,进行同步传播。扩大了广播电视传媒的应用范围,也创新了全新的数字传媒系统。因此,在电视广播中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仅对于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所启示,对于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中所暴露的一些弊病也能够进行充分的解决,使电视媒体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广播电视发展现状

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在功能上体现多样性和复杂性,所涉及的行业都对当今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网络技术的智能化能结合不同的需求,来完成跨行业的设计理念。使网络环境的变化具有实用性,使计算机网络技术成为了未来广播电视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我们现在的衣食住行都和网络技术紧密相关,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来,比如,一些网站和网络电视达成某种意义上的合作,即通过电视就能收看网络视频、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等等,这其中电视需要一个接收网络信号的媒介亦或是平台,我们平时所用到的机顶盒,网络上出售的一些网络盒子都可以用来当作接收器。如今,相较于昂贵的电视闭路系统,千家万户可能都会选择一个小巧精致并且廉价的网络盒子观看电视直播频道,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这一途径,它所拥有的市场是无比庞大的。而对于广播电视的发展来说,它意味着新闻传送的发展,在智能网络系统的基础上,来采集信息,通过智能系统建造的模型,来支撑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通过网络技术能够将很多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连接起来,融会贯通。这样能更加迅速便捷的来完成信息的传递。与传统媒体不同,现在的网络技术是人们认知能力与处理能力的融合。通过网络技术来对新闻更清晰的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广播电视发展提供了实际可用的框架,在这基础上,网络技术能够更好的为广播电视提供技术支持。

2 计算机网络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

2.1 控制节目的播放时间和顺序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任何工作都离不开网络技术的参与,在电视台和广播台的工作中,通过计算机的应用,能够对后台系统进行控制,从而减少工作人员的任务量,提升节目编排的合理性。在后台的控制系统中,通过节目播放软件对节目的播放顺序进行调整,还能提前设置好节目播出的次序。这项软件的发明非常具有人性化。还能根据实际需求来对节目的播出进行调整,如果出现问题,能通过播放其他节目来进行替换,来以此保证节目播出的流畅性。

2.2 收集节目素材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使电视台内部网络相互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促进了每一个节目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性,节目内容之间没有了限制和阻碍和因素,这极大的便利了节目资料的互相传递,实现内部资料共享。这种共享的方式,简化了内部资料传递的过程,使之更加迅速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简化电视台节目播放顺序,减少录制的时间,提升电视台的运行以及播放质量。

当今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较高的时效性。在现在的广播电台节目播放的过程中,节目自身就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尤其是一些新闻节目,这种节目大都是以现场直播的方式播出,在这种情况下,新闻记者都会对新闻资料进行第一步的简单处理,然后将这些资料传递给内部网络。随后,电台的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把新闻信息插入到节目中去,以世界杯为例,在比赛结束之后,观众就能够在第一时间收到节目的信息和各方面的消息,这一时效性就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实现的。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后台网络编辑中的应用广泛,工作人员将节目所需要的材料下载到计算机中,在通过工作软件将其整理编辑,当节目所需要的文件都整理完毕的时候,工作人员就能通过互联网的应把这些资料上传到电台数据库中,进行电视节目的合成,这就迅速的提升了这一流程的工作效率。

3 互联网交互型数字电视的用

电视传媒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形成了市场上十分畅销的数字电视。数字电视能够通过宽带的连接来为家庭提供更快捷的电视服务,人们可以自行选择电视节目,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必须固定的观看某一电视台的节目。当然数字电视的问世与维护,是离不开工作人员辛勤的努力的。工作人员在对数字电视进行维护的工作时,将会把流程分成多个部分,主要是视像信息眼建模、节目放送服务等,其中,整理储存文件时,需要通过计算机的应用来进行压缩。在进行文件提取时,画面和声音会在QOS的控制下进行文件传输。在文件传输之后,计算机能够对这些文件进行处理,来上传到服务器中,从而实现整个数字电视节目的播放工作。

4 计算机网路技术中的广播电视的应用发展

4.1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广播媒体中的应用

模拟信号的概念就是在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在音频和视频信号传输中把所有的媒体内容转化成数字信号,这种数字信号能够及时反映所要求的画面,称之为模拟信号。但是这种模拟信号的弊端就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比如电磁等。所有传统的广播电视在传输过程中遇到了一个瓶颈期,这一情况的发生使得电视的节目质量大打折扣,对于广大观众来说不能及时的看到好看的电视节目,容易使得观众对电视台产生不满。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广播电视的发展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分配中,在不同的时间段播出不同的节目,这对我们观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广播电视来说,又是一项新的挑战。我们要通过互联网技术使广播电视。

4.2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播放时的应用

在广播电视播放的过程中,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使电视节目或广播内容在传统媒体中和电脑之间随意转换。这可以将广播电视的播放时间和顺序达成最大的优化。另一方面可以第一时间去接受观众的反馈信息,来及时的进行调整。有l不紊的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运行和播放质量。另外,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得广播电视在工作管理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首先对工作人员进行科学的分配,编制的优化。当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能够从容的从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来确保在积极播放过程中能拥有一个顺利、流畅的环境。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影响下,广播电视的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到达了一个突飞猛进的阶段,电视专栏的报道和相关的节目,其传播的质量与速度也为人所认可。我国目前积极提倡将广播电视与网络技术相融合,相关方面的技术也可以丰富百姓所需。广播电视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参与下,已经达到了高质量的电视节目传输,而且还能够大量的节省人力资源,使效率提升。在电视节目方面,更加的丰富多彩,观众能和制作人员进行沟通,这对提升电视节目的品质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原则,将科学技术与现下人们急需的物质文化需求相结合,广播电视的发展将会得到更为有利的条件,从而促进广播电视媒体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需要,开拓广播电视在未来发展的前景,完善广播电视的信息含量,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祝新超,李文涛.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要点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03(29):68+70.

[2]徐业海.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及应用[J].科技展望,2016,02(08):16.

[3]袁琳.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势和发展探究[J].科技传播,2016,11(05):108+174.

[4]贾小勤.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行业中的应用优势及优化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4(17):88.

[5]何仲勇.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双向化技术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6(12):125.

[6]刘冠群.基于云计算的广播电视广告监测系统网络设计和研究[J].通讯世界,2016,05(21):3-4.

第8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 现状分析 教学方法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的教学现状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正在给人类带来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信息已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资源。而信息的社会化、网络化、全球经济的一体化,都受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巨大影响,这对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信息技术通信领域的重要支柱,然而,调查发现目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中,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与师资老化的矛盾日益严重,这将从根本上制约教育质量的发展。另外,一些学校的现行教材中教学内容滞后,以学科为体系的痕迹明显,教学内容偏多偏深,实践与能力培养不够突出,教学要求与培养“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专业实习、实训的设备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实验教学往往不能按要求进行,从而对教学改革的进程起到消极影响。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化

1.优化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当坚持应用能力“宽窄”结合的方针,使学生逐步深人全面地掌握网络知识,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网络应用能力,同时适当兼顾计算机其它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多种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按照网络集成、网络管理和网络软件开发三个方向成组设课,强化这三个方面的应用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和接受能力自主选择相应课程。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安排四大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比例。技术基础课以教会学生掌握从事职业岗位所必须的科学原理、方法和使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去分析、判断、解决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技能课是以行业的职业技能为目标,将职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岗位操作能力的训练,这两类科目的学时数可以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应满足学生学习和应用职业岗位技能所必备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课程的学时数比例可以适当加大;而选修课是以跨专业或高新技术等课程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专业技能综合能力,门数尽可能多、范围要广些。

2.丰富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是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比如有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体系、网络设备以及网络应用等,重点是相关内容的理论阐述,网络设备中的网卡主要介绍网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类情况以及性能指标等纯理论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相结合,可以结合网卡的性能指标以及分类情况介绍网卡的选型以及网卡的安装等实用知识,将网卡相关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网络应用技术主要介绍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的协议等枯燥难懂的内容,教师则可以结合电子邮件的收发工具进行教学,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对实际应用的认识,又能结合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学目的是验证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这就更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面对具体问题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教师应该适当增加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比例,加强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培养,加强技能实验和设计型实验,扩充专业实训科目,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要求学生独立理解实验、实训任务,自选仪器材料,自行设计方案,独立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优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则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为学生听、老师讲的单方面交流,学生的认知主要表现为记忆的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这种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是一种静态的教学方式,阻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激情和创造,而使授课平淡、乏味、呆板,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现在应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交互式的教学,采用项目设计制作、现场模拟、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组建网络教室的组建、建设小型校园网的建设、改造小型办公室网络改造等等实践活动,从而丰富整个教学过程,发挥网络通信及网络资源共享的特征,进行网上教育,包括电子教案、电子阅览、电子作业,这将有效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加强教学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4.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应该可以充分发挥考试的教学功能、教育功能、督促和引导功能、检测、鉴定与评价功能等,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相一致,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可以沿用传统的试卷考核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完成社会调研报告、市场调研分析等。在考核内容上,要坚持以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的掌握为主,注重检测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水平。确立考试是重要教学环节,充分发挥考试的多种功能,摒弃一次考试下定论的不科学做法,坚持平时考核与期末的总结性、鉴定性考试相结合。而且对于不同的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如采用职业技能鉴定、完成课程项目、编写项目计划等形式代替课程的考核。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可以培养学生适应不同的需求,增加工作经验。比如程序设计课,可以要求学生既熟练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知识与使用方法,又具有熟练使用一种中文平台及相应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工作的能力,采用平时考核(如作业与实习报告、阶段测验、课程设计等)和鉴定性考试并用,主要考核基本知识、概念的掌握程度和简单的应用能力等。总之,要改变单一指标评价学习效果为多次考核综合评定成绩,树立高职高专实用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思想,树立全面考核的思想,构建考核方式多样化。

参考文献

[1]蔡开裕.计算机网络[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翟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述[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第9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范文

Abstract: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is the backbone of university computer technology involves specialty courses which related to electronics,computer software,computer hardware techn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it occupie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This course starts from the university status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discusses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some of the measures.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现状分析;教学方法

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 courses;analysis;teaching methods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4-0191-01

1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的教学现状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正在给人类带来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信息已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资源。而信息的社会化、网络化、全球经济的一体化,都受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巨大影响,这对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信息技术通信领域的重要支柱,然而,调查发现目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中,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与师资老化的矛盾日益严重,这将从根本上制约教育质量的发展。

另外,一些学校的现行教材中教学内容滞后,以学科为体系的痕迹明显,教学内容偏多偏深,实践与能力培养不够突出,教学要求与培养“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专业实习、实训的设备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实验教学往往不能按要求进行,从而对教学改革的进程起到消极影响。

2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化

2.1 优化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当坚持应用能力“宽窄”结合的方针,使学生逐步深入全面地掌握网络知识,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网络应用能力,同时适当兼顾计算机其它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多种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按照网络集成、网络管理和网络软件开发三个方向成组设课,强化这三个方面的应用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和接受能力自主选择相应课程。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安排四大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比例。技术基础课以教会学生掌握从事职业岗位所必须的科学原理、方法和使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去分析、判断、解决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技能课是以行业的职业技能为目标,将职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岗位操作能力的训练,这两类科目的学时数可以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应满足学生学习和应用职业岗位技能所必备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课程的学时数比例可以适当加大;而选修课是以跨专业或高新技术等课程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专业技能综合能力,门数尽可能多、范围要广些。

2.2 丰富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是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比如有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体系、网络设备以及网络应用等,重点是相关内容的理论阐述,网络设备中的网卡主要介绍网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类情况以及性能指标等纯理论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相结合,可以结合网卡的性能指标以及分类情况介绍网卡的选型以及网卡的安装等实用知识,将网卡相关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网络应用技术主要介绍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的协议等枯燥难懂的内容,教师则可以结合电子邮件的收发工具进行教学,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对实际应用的认识,又能结合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学目的是验证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这就更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面对具体问题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教师应该适当增加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比例,加强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培养,加强技能实验和设计型实验,扩充专业实训科目,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要求学生独立理解实验、实训任务,自选仪器材料,自行设计方案,独立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3 优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则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为学生听、老师讲的单方面交流,学生的认知主要表现为记忆的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这种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是一种静态的教学方式,阻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激情和创造,而使授课平淡、乏味、呆板,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现在应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交互式的教学,采用项目设计制作、现场模拟、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组建网络教室的组建、建设小型校园网的建设、改造小型办公室网络改造等实践活动,从而丰富整个教学过程,发挥网络通信及网络资源共享的特征,进行网上教育,包括电子教案、电子阅览、电子作业,这将有效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加强教学交流,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