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多音字总结范文

高中语文多音字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语文多音字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语文多音字总结

第1篇:高中语文多音字总结范文

一.强化阅读教学,丰富学生语感积累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学生对语言进行直觉体悟的有效方式,通过阅读活动,学生可协调脑、眼、手等多种感官,从而促进直觉思维的发展。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情文并茂、文质兼美的文章,若教师鼓励学生多多阅读、朗诵,则可丰富学生知识积累,丰富学生语感积累。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强化阅读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使其学会感悟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丰富情感经验,从而逐步提升学生语言感知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由如下方面加以训练,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语言感知力。

①老师示范阅读,指导阅读方法,如精读、速读(看书扫视法、看书搜索法、速读中心法、速读概括法、速读提问法)等。②想象与阅读相结合。在阅读过程中,想象是学生感知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语言文字来想象其描绘的画面,以感受作者所处环境以及当时的心情。如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描绘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像亭亭的的裙。”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依照文字描绘的画面,联系生活实际所见,将芭蕾与荷叶相联系,发挥丰富想象,感受文本意境,体悟语言魅力。③分角色朗读。通过这一阅读方式,可让学生体会人物性格与情感,加深文本理解,提高文本感悟能力。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还可引导学生辨别与分析多音字、形近字等音调与用法,以提高语言感知能力。④尝试写作,延伸阅读语感。如写札记:引导学生记录下自己对文本的语感理解(对语言文字体会、感悟等),并从中感受语感体悟的过程与方法,以培养学生形成感受语言与积累语料的良好学习习惯。另外,还可引导学生默写。利用反复默读与背诵,以拓宽学生对阅读语感的广度、深度与敏度。

二.注重吟咏诵读,帮助学生体味语感

语感培养需要一个长期过程,难以一蹴而就,它是在熟悉语言现象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种直觉感知能力。因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典范语言材料,逐步训练与提高学生直觉能力。而吟咏诵读则是直觉感受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学生体味语感,使其学会感悟语言文字,提升语感。

如学习《听听那冷雨》一文,教师可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进行吟咏诵读,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语言,分析与总结语言特色,领会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意境与情感。如:①“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时而淋淋漓漓……也似乎有把伞撑着。”在这段语句中,间隔使用了多个叠词,以可调动读者的听觉、视觉、触觉。同时,依次描绘出风、大小雨与湿气,刻画出春寒料峭之特征,简笔勾勒出“冷雨”之态与天地混沌之状,琅琅上口,入耳动心。其次,通过几个叠词渲染出凄楚凄迷、凄清凄凉的意境,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另外,“即使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这一句虚实相衬,拓宽了文本深邃之境。②“每天回家……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在这一句话中,以“霏霏”替代“雨”,可更富有画面感,可形容出雨之态,而“想入非非”是形容人之情,“非非”与“霏霏”同音,在这段话中“霏霏”出现转类,从原来的形容词被作者活用成名词,更具音韵和谐与古典诗韵之美。从雨的“霏霏”而使人“想入非非”,由景入情,巧妙转换景与情,并实现了空间的自然转移,从实至虚(从景至情),将雨境与情思巧妙融合,从眼前雨景自然过渡到后文中对遥远故土、渺远历史与绵长乡愁的描绘与抒发。此外,在本文中,还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拟人等表现手法,提高了文本的艺术感染力;长短句巧妙结合,错落有致;化用诗句,贴切而自然,体现了浑然天成的美感等。这些都是学生需要细细品味,深深感悟的,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第2篇:高中语文多音字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有效课堂 课堂策略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有所创见,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一、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一)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当转变

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

(三)培养学生思维方法

1、打破定势,反向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

2、曲设情境,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梳理问题。曲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曲设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3、挖掘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捉住疑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性思维,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陈述出来。

二、高效课堂的实施

解放思想,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很多老师在实践中发挥才智,在实践中做出了不小的成绩,总结来说,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把课堂的某一部分交给学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下放导语权。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设计本课导入语。在学生激情的引导下,同学们已把目光聚焦到这篇课文上来,接着,教师乘势上课。

2、下放教学字词权。上新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学生实际上已经在课前很好地按要求掌握了对生字词的学习。教学新课时,让一两个学生教学字词,着重理解多音字和形近字,实际上是组织一次对生字词的巩固练习,对难检字进行识记,再组织字词竞赛。

3、下放提问权。把提问权交给学生,是开启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可以先让学生充分熟悉教材,再让学生提问,这样,他们提的问题往往会有针对性。

(二)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锻炼他们驾驭一节课的能力,以此提升组织及逻辑思维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能力较强的有特长的学生主讲他们喜欢的课文。在这之前,一般要对上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备课,查找资料,提供需要的教学参考书等,学生还可以向教师询问与上课有关的问题。总之,为了上好课,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大显身手,包括对教具的使用。最后,学生还要把自己所讲的内容,以提纲的形式整理下来,也就相当于教师写教案。无比的热情、极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使上课的学生全力以赴,因而,走上讲台时,教态自然,语言流畅,俨然一位“小老师”,教学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认真倾听,也乐于表达,教学效果令人欣喜。一节课不仅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锻炼他们的各方面能力,真正在乐学中提升能力。

三、改革探索中的反思

新课改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改革第一步带来的是思想的变革,思维的转变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些见解偏差,下面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一)语文课程不能一味的追求活跃而忽视了基础

新课程以来“课堂气氛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质量的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场,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既要从表面上看课堂是否活跃,而且还要从基础知识入手,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的基石,没有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活跃的课堂气氛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应把静态的语言文字训练转化为动态的实践活动,这样就会使语文训练与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

(二)语文课堂上不应过分强调个性而忽视了有价值的合作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提倡教师发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表现。而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的回答加大表扬,没有否定之词,这样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课堂上应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从而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

(三)语文课堂上不要过分重视讨论探索而忽视背诵积累

第3篇:高中语文多音字总结范文

关键词:建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一、语文课的性质定位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交际”,一个“人类文化”,两个“重要”表明了在课程性质上的倾向性――语文课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质。新课程标准不仅给语文定性为工具,而且突出贡献这个工具的个性特征:交际工具,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

社会交际的言语必然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包括听说读写,它是每一个成员一天也离不开的。人们凭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以及用语言形成的文章、文学作品等为样式,用来互通信息、交流思想、传递感情、协调工作、组织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尤其是“言语作品”充当文化传播的工具,实现着跨时空的交际,从远古先人传留到子孙后代,从个人之间扩展到世界范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语文的交际作用不但不会减弱,反而越来越大。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学习、感悟去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语文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这个语文的新性质给语文学科以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正确方向。

二、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的要求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因此,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有所创见,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三、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要使学生形成探究性学习方式,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当转变。

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

3.培养学生思维方法。

(1)打破定势,反向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

(2)曲设情境,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梳理问题。曲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曲设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3)挖掘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捉住疑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性思维,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陈述出来。

四、高效课堂实施

解放思想,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很多老师在实践中发挥才智,在实践中做出了不小的成绩,总结来说,表现为两个方面:

1.把课堂的某一部分交给学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下放导语权。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设计本课导入语。在学生激情的引导下,同学们已把目光聚焦到这篇课文上来,接着,教师乘势上课。

(2)下放教学字词权。上新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学生实际上已经在课前很好地按要求掌握了对生字词的学习。教学新课时,让一两个学生教学字词,着重理解多音字和形近字,实际上是组织一次对生字词的巩固练习,对难检字进行识记,再组织字词竞赛。

(3)下放提问权。把提问权交给学生,是开启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可以先让学生充分熟悉教材,再让学生提问,这样,他们提的问题往往会有针对性。

2.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锻炼他们驾驭一节课的能力,以此提升组织及逻辑思维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能力较强的有特长的学生主讲他们喜欢的课文。在这之前,一般要对上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备课,查找资料,提供需要的教学参考书等,学生还可以向教师询问与上课有关的问题。总之,为了上好课,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大显身手,包括对教具的使用。最后,学生还要把自己所讲的内容,以提纲的形式整理下来,也就相当于教师写教案。

五、改革探索中的反思

新课改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改革第一步带来的是思想的变革,思维的转变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些见解偏差,下面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1.语文课程不能一味的追求活跃而忽视了基础。

新课程以来“课堂气氛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质量的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场,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既要从表面上看课堂是否活跃,而且还要从基础知识入手,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的基石,没有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活跃的课堂气氛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应把静态的语言语言文字训练转化为动态的实践活动,这样就会使语文训练与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

2.语文课堂上不应过分强调个性而忽视了有价值的合作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语文课堂教学,提倡教师发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表现。而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的回答加大表扬,没有否定之词,这样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课堂上应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从而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

3.语文课堂上不要过分重视讨论探索而忽视背诵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过去有一阶段将背诵阅读,视为死读书,读死书,被课堂所抛出。学生根本就没有读背之实,没有积累就没有运用,没用大胆的读背,就没有语文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只有多读,多背才能培养语感。

总之,新课程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的盲点。关键是要不断地发现问题,改进不足,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黔东教育》2013年第1期,作者:张英,贵州省铜仁市教育局主办。

[2] 《当代教育导刊》2012年第5期,作者:欧阳丽,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交流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