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加强信用风险管控范文

加强信用风险管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加强信用风险管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加强信用风险管控

第1篇:加强信用风险管控范文

一、工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

工商企业信用风险主要包括:

(1)借款人恶意行为风险。在工商企业申请借款前,均会被考察资信评级,若考察结果在正常范围内,说明风险较小,故可获得借款。而后,以资金使用计划为依据,将资金投入到生产和销售等相关环节中。若在还款日前,企业并未遵守信用而将其投入资金股市中,并企图在还款前获取高额利润,便极有可能使借款资金被股市套牢,导致无法归还资金和恶意拖欠资金的情况产生,增加资金借贷风险。

(2)生产经营风险。对工商企业进行分析可知,其生产、经营方面的困难具有较强的突发性与不确定性,当其借款后,一旦出现生产、经营的困难,便极有可能陷入生产经营风险,导致难以按时还款。

(3)财务管理风险。借款钱,财务体系的考察结果并不能完全规避资金使用过程中财务管理的相关风险。例如,当财务管理人员自身道德修养不高,易受利益诱惑时,其贪污、挪用借款等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将大幅提升,从而使得工商企业遭受严重损失。

二、工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赊销比例较低,信用风险较大

据国家统计总局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每年借助赊销的方式完成的交易额已占据全球交易总额的70%,但就我国而言,赊销比例较低,但坏账损失率却始终处于较高水平,从而导致潜藏在赊销行为中的收益遭到严重损失。以我国商业企业为例,2014年,工商企业赊销比例仅为20%,平均坏账率却高达8.5%,企业平均无效成本占总成本的14%,而应收账款的回收期长达125天,相对应的逾期账款归还平均天数为90天,这便意味着工商企业从各相关企业中的借款大都是一种逾期归还的情形,即企业难以在规定的还款时间内将借款按时归还。对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可知,极有可能是因为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出现了众多问题,从而导致其无效成本比例高达14%,在过度耗费借款资金的同时,难以获得相应的本金和利润,从而产生信用风险。

2.信用风险防范控制能力较差

信用风险的防控能力较差是当前工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主要问题。工商企业的应收账款被拖欠的形式为政策性拖欠、客观性拖欠与管理性拖欠,即分别因为政策、自然和管理因素而产生的拖欠行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我国工商企业应收账款被个拖欠类型的所占比例为政策性拖欠16%、客观性拖欠23%,而因管理不善导致的拖欠账款比例高达61%。由此可见,管理不善是导致工商企业自身信用风险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从而导致工商企业的外部约束机制仍然处于不完善的状态当中,另一方面,工商企业内部也并未建立起科学的信用管理体系,导致企业信用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透明度等均处于较低水平,在阻碍了信用信息商品化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工商企业的信用风险大幅提升。

3.企业人才匮乏,风险意识薄弱

对工商企业进行分析可知,其信用风险的管控人才相对匮乏,加之销售人员与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进一步增加了工商企业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就现阶段而言,工商企业内并未针对信用风险防范工作设置具体的岗位,信用风险管控工作大都是由企业经营者和财务管理人员负责,而其对信用风险管控知识的局限性导致企业始终难以在防范信用风险工作方面有所突破。此外,基于销售目标的管理办法又使得销售人员为了达到销售目标而不顾个人和企业信用,盲目追求业绩,从而为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损失,加之企业管理者并未予以财务管理工作以相应的重视,认为财务管理只是为企业核算其成本、利润和员工新薪金的一项基础工作,从而导致财务管理人员并未将其自身工作与信用风险紧密关联,由此产生的监守自盗等情况也使得企业遭受了严重损失。

三、加强工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有关对策

1.建设并完善宏观控制环境

针对工商企业赊销比例低的情况,我国应建立相对系统的法律体系,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关于社会信用体系的相关立法仅有《信用控制法》、《信用数据采集与保护法》和《商业信用信息报告法》等,而专门针对商业企业特点的信用风险制定的相关法律则少之又少。因此,未来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对信用风险管控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力度,通过规范工商企业信用行为,明确信用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而对社会信用体系的整体环境予以全面控制,从整体上降低工商企业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此外,工商企业自身也应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通过对其历史信用风险的防范与应对措施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规范生产、经营活动,并对财务管理人员展开思想道德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确保所借资金能够正常、有序、高效运转,进而带动企业效益增长并提升赊销比例,逐步降低无效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份额,在提高资金利用率的基础上,按时还款,合理规避信用风险。

2.加强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

首先,建立社会信用管理支持体系,加大对信用中介机构发展的鼓励和支持力度,促使与工商企业有关的征信数据和信息向着商品化的方向发展,并以相应的征信数据为依据,建立健全的征信数据库,将工商企业、企业领导者、经营者和财务管理人员的社会信用档案全部存储至数据库中,构建公平、透明的社会信用支持体系。其次,加强工商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工商企业自身需要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通过转变销售人员与财务管理人员针对资金问题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进一步明确信用管理部门的权责,避免有权无责情况的发展。一方面,信用管理部需要以授权审批制度为依据,对企业的赊销申请进行审批,并严格监督和管控相应的赊销业务,形成对信用风险及其相关行为的内部牵制,另一方面,工商企业还需加强对客户的动态管理力度,通过建立起统一且规范的用户信用信息管理档案,对客户的信用记录进行及时修改,并准确评估、预测信用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

3.加强人才培养,树立风险意识

引进专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人才,并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定期开展信用风险管理的培训课程,并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宣传力度,从而使工商企业全体员工和管理者均能够意识到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对企业及其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在财务管理方面,企业管理者有必要也必须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通过赋予财务管理人员以相应的权限,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在信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处理好销售员目标、财务管理目标与信用风险管理目标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对信用风险的合理规避。

四、结论

第2篇:加强信用风险管控范文

【关键词】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智能电网

一、智能化电力营销基本理念

在现代智能电网建设的全面推进环境下,转变电力营销服务观念、创新营销服务策略、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构建新形势下全面的、系统的、面向需求侧的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是电网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集约化经营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是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为充分发挥未来智能能源供应体系的作用,优化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系统,提高电力市场运行效率,实现客户与电网企业高度信息化的实时互动,本文提出并构建了面向电力需求侧的双向互动智能化营销模式。该模式包含客户知识管理、客户负荷管控、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客户资源价值评价5个子模块,并以智能控制中心、智能交互终端、通信网络、数据挖掘等智能设备为硬件支持,以期实现供电企业与客户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实时互动,满足智能电网下智能用电对技术先进、经济高效、服务多样、灵活互动和友好开放的要求。本文构建的智能化营销体系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电力营销智能化系统以客户知识管理子模块为中心,客户负荷管控子模块、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子模块、客户关系管理子模块、客户资源价值评价子模块通过与客户知识管理子模块相连构成完整的智能化营销系统,所有信息均通过客户知识子模块自动流转交换,实现数据的智能化收集、存储、分发、反馈和更新。同时,整个过程实现了供电企业与用户的双向实时互动和能源供需平衡,优化了供电企业组织结构,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市场运营效率、以及客户满意度,增强了公司获益能力,达到智能电网建设多赢的目的。

二、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

1.电力营销客户知识管理智能化体系

客户知识管理智能化即是在供电企业高度信息化的基础上,通过终端计量装置和相关统计、分析技术手段,自动实现客户知识的采集、归档、更新和共享。在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中,客户知识管理模块以其信息中枢的地位处理来自其它相连模块的信息,实现信息的归档、管理和调用,是其它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因此,实现客户知识管理智能化是实现其他4个子体系智能化的前提和基本要求。本文提出的智能化客户知识管理体系构架如图2所示。

在电力客户知识管理智能化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客户负荷管控智能化体系、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智能化体系、客户关系管理智能化体系和客户资源价值评价体系根据各自体系中对客户知识的需求,从电力客户知识库中自动提取相应数据,通过各智能化体系的评价与运算,生成测评报告,经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产生相应的营销决策,对用户实施激励措施,同时所生成的测评结果再次输回客户操作知识与隐藏知识库中,进行历史数据归档并更新相应数据。整个过程形成4个高效闭合回路,实现了4个子体系数据的共享,并从完善客户知识内容和实现客户知识的动态管理两个方面优化了传统的电力营销客户知识管理工作。

2.电力营销客户负荷管控智能化体系

智能化的负荷管理与控制可以理想地完成自动计量、电力制定、分布式上网监控等实时应用功能,为客户知识的交互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双向通信,供电企业可以自动采集用户数据,掌握用户负荷需求情况,深入挖掘用户用电模式,预测销售市场未来的发展态势,同时制定多样化的可选用电服务方案,并将信息传达给用户,激励用户主动参与到需求响应中来,平衡电力供需;用户则可通过在负荷终端设置参数选择最优用电方案,整合信息化家电使用时间和频率,积极响应售电市场的变化,使互动营销成为可能。本文提出的智能化客户负荷管控体系构架如图3所示。

智能化负荷管控体系,起始于用户数据收集,经过对数据的传输以及整理分析,制定相应措施并实施,然后进行控制效果反馈,最终实现用户与供电企业的双向互动。该体系中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负荷控制、需求响应4个子模块,各模块在功能上独立,通过信息流动相互支持,以实现用户与供电企业的双向互动为目标。

从其功能的实现方式及其功能效果上看,相比于传统的负荷控制系统,智能化负荷管控体系在以下4个方面实现了优化:(1)智能化用电监测。智能监测功能不同于传统的人工用电检测,其有效地将用户与供电企业通过终端智能设备和软件系统联系起来,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支出,实现了电网运行过程中负荷管控的智能化,提高了用户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和高效性。(2)智能化数据通信。借助智能通信系统,供电企业可及时了解到用户用电信息(实际用电量、预测电量、电价政策、用电建议等),并将相关用电信息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等通信方式传达给用户。同时,用户也能够利用通信网络随时查询历史用电数据(包括数据形式、负荷曲线形式等)。该项功能充分体现了用户与供电企业的信息交互,相比于传统管控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流通的速度,直接改善了负控措施实施的效率。(3)智能化数据处理。智能化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甄别和数据管理两方面主要功能。从数据甄别到数据管理都是在智能电网环境下进行,借助电子智能设备进行自动处理,不再是传统人工数据分析,数据的准确性更高,逻辑性更强,整体性更完备,为智能负荷管控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4)智能化负荷控制。作为负荷管控智能化体系的核心部分,智能负控功能的实现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核实上报的各种用电信息,利用智能分析(主要是功能性软件),自动控制技术,并借助智能通信,将有效信息传达给负控终端,来达到改善负荷质量的目的,极大地缩短了传统负控方式所产生的负控时间延迟,降低了控制误差。

3.电力营销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智能化体系

电力营销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智能化,通过对客户知识中相关数据的综合分析,评估客户信用水平,预测用户欠费、偷漏电风险,辅助制定激励手段,引导用户不断改善自身的信用水平,从而有效降低电力公司的经营风险,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为电力事业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本文提出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智能化体系构架见图4。

电力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智能化体系主要包括客户信用风险预警、客户信用等级评价和客户信用风险决策 3 个子模块,采用一体化企业信息集成平台技术,通过与客户知识管理智能化体系的数据共享,提高了供电侧用电营销辅助决策水平,引导需求侧客户改善自身的信用水平。

电力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智能化体系从以下3个方面实现了对传统电力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优化:

(1)客户信用风险预警。传统的电力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中通常缺少风险预警环节,主要是通过事后处理,被动地做出响应,采取必要的追缴和惩罚措施。在智能电网环境下,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智能化体系通过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准确地预测客户风险发生的概率,在减少供电企业因客户拖欠电费、偷漏电造成的损失同时,极大削减因追缴电费等增加的额外开支,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电力公司的经济利益。

(2)客户信用等级评价。传统的客户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主要采用定性评级方法,缺乏“人机结合”,存在涉及信息量大、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时由于评价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使信用评价工作更加困难。信用风险管理智能化体系中客户信用等级评价通过对客户的信用水平进行量化,评定客户的信用水平,极大地完善了供电企业客户信用评价方法,为改善客户信用水平提供坚强支撑。

(3)客户信用风险决策。客户信用风险决策是供电企业根据本期缴费周期客户信用等级、客户信用等级历史数据和本期缴费周期客户信用风险预警情况,针对不同信用水平的客户采取差异化服务措施,同时建立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逐渐引导用户积极改善自身信用,实现用户自觉、自发、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信用水平,从而不断推动供电企业的良好、高效运行。

4.电力营销客户关系管理智能化体系

电力客户关系管理智能化体系,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环境,通过对客户数据的有效采集,在知识挖掘与发现、人工智能等工具的帮助下,充分实现企业市场运营、销售管理、客户服务和支持等经营流程信息化,并借助客户关系管理各环节的分析、建模及评估,洞察企业内部的优势和不足,觉察外部风险,抓住市场契机,实现客户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企业决策能力、决策效率以及决策的正确性,并保持企业和客户间的良好关系,实现企业利润和客户利益最大化的新型营销理念、管理机制和工作体系。其核心思想是以“客户为中心”,提高客户满意度,改善客户关系,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本文提出的客户关系管理智能化体系构架如图5所示。

客户关系管理智能化体系包含客户满意度评价和智能化响应两个模块,仍以客户为中心,有效整合企业内外部信息,加快供电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并通过量化客户关系管理的效果,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优化和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提高电力客户的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实现企业和客户的双赢。与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相比,智能化客户关系管理从服务层面上实现了2方面的功能优化:

(1)客户满意度测评功能。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通常孤立的评价各影响因素,缺乏数据乃至模块间的互联,且数据收集不甚全面,评价过程主观性较强,尤其是在对客户抱怨的处理过程中,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往往采取被动的、没有固定章程的处理措施。客户关系管理智能化体系依托智能电网采取主动有序的处理,主动收集信息,处理过程程序化,处理原则明确化,处理措施战略化,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事件信息收集、传递、处理的数据化运行以及企业和客户的互动。

(2)智能化响应功能。传统的客户响应管理,以人工服务为主,通常也辅以半自动化工作系统,往往造成信息传达慢、客户响应不及时、客户关怀策略针对性差、客服人员较多且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不利于客户关系的维护,同时也降低了客户响应管理的价值。在构建的智能化响应模块中,包含有销售自动化、营销自动化、服务自动化3个子模块,实现了中心主控、自助服务、交互响应的智能化全面客户关系管理。

5.电力营销客户资源价值评价智能化体系

电力客户资源价值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电力客户当前价值和电力客户潜在价值两个方面。合理的电力客户资源价值评价是供电企业实施营销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电力客户资源价值评价智能化体系根据客户知识管理数据中心存储的相关数据,通过客户资源价值评价模型对电力客户进行价值分析,明确哪些客户具有更大的潜在价值,能够使供电企业有效地整合现有服务资源,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匹配的差异化服务和增值服务的新型客户资源价值管理理念。本文提出的客户资源价值评价智能化体系构架如图6所示。

电力客户资源价值评价智能化体系是在客户资源价值评估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根据客户价值分析结果,对不同价值客户实施个性化的客户关怀,优化服务资源投入。相比于传统的电力客户资源价值评价模式,智能化的电力客户资源价值评价不仅要参照客户当前的价值表现,更重要的依据其潜在价值表现,对客户在未来生命周期中给企业带来利润贡献的预测判断。具体来说,实现了3个方面的优化:

(1)客户资源价值评估。传统的客户资源价值的评估工作往往不够健全,获取的客户数据有局限性,对客户的评价也主要基于售电量、售电收入等直观数据,因而不能构建系统科学的客户综合价值评估体系,无法有效地识别客户潜在价值。智能化客户资源价值评价基于对客户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识别影响客户当前和潜在价值的影响因素,建立客户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量化客户资源价值,并给出排序,为提供个性化服务,合理分配服务资源提供了完备的依据。

(2)基于客户价值细分客户群体。传统供电企业因客户资源价值评估方面的不完善导致客户群体的划分不够科学,细分维度单一。在智能化客户资源价值评价体系中,在客户价值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基于客户价值细分客户群体划分出价值相似的客户,主要分为较高价值客户、价值水平居中客户和低价值客户,分析客户需求特征,提供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差异化服务。

(3)基于群体的客户价值分析。传统的客户资源价值分析采用的分析方法比较简单,营销管理决策主要依靠管理者的经验,缺乏对群体客户价值的深度分析,难以挖掘大客户的价值,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客户资源价值评价智能化体系中基于群体的客户价值分析将目标客户群进行细分,识别不同客户群的需求特征,并结合电力营销力度和实际贡献率推出富有特色的营销增值服务内容。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不断完善的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将在推动智能电网建设、构建新型电力营销理念、实现供电企业与客户双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建立在高度信息化平台上的电力营销智能化系统不仅需要先进硬件基础设施的支撑,以实现客户知识的实时分析、数据挖掘、智能响应以及数据库更新,还需要制定合理的客户知识管理模式、客户负荷管控策略、客户信用评价标准、客户关系管理策略以及客户资源价值评价准则,以确保电力营销智能化系统的有效落地和高效执行。

参考文献

[1]霍颖.电力营销建设管理体系构建[J].经营管理者, 2012(1):165.

[2]田廓,鄢帆,薛松等.建设中国特色坚强智能电网技术经济关键问题研究框[J].华东电力,2010,38(1):1-5.

第3篇:加强信用风险管控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控体系;建设问题;分析研究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3.167

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含义

商业银行风险指的是商业银行在其经营过程中受到若干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银行经营取得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银行产生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指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是管理层在制定银行战略过程中一直贯穿于银行各项经营活动中,用来识别对银行经营活动可能产生影响的未来事件中的不确定因素,根据银行经营的目标,将经营风险控制在银行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的管理活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采取全面性、全员性、全程性的全面风险管理方式。

2 商业银行风险的类型

2.1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指在经营活动和交易过程中由于借款人或者交易对象违反合同的规定或者信用质量降低,而使债权人或者金融产品的持有者带来的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的主要特征是:信贷比较集中,中长期贷款比重大,资金的使用、投向和行业集中性强;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状况放慢,企业经营遇到了困难期,使商业银行经营和资产质量出现下滑的风险概率在增加,信用风险会逐步加剧;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期限配比不合理,突出的表现是中长期贷款占定期存款的比例逐年增加,定期存款到期可能出现兑现的困难,银行的存款活期化与贷款的中长期化的矛盾比较明显,使商业银行运营过程中会出现潜在的风险。

2.2 商业银行的市场经营风险

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来自于利率和汇率的波动给银行未来收益产生的不确定性。我国对利率和汇率管理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废除管制制度,市场化的利率和汇率制度逐步形成,商业银行的经营自在不断的放开,如果市场利率和汇率在短时间内产生大的波动,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市场经营方面的风险。

2.3 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

依据国家《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论述,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管理系统、工作流程以及发生的外部事件而引起的各种风险统称为操作风险,也就是说操作风险存在于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各个过程中。操作风险的表现形式比较多,主要有:商业银行违规操作;优质客户不断分流,商业银行之间的市场竞争加剧;银行机构规避监管等都会加大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

2.4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资金流动不足产生的风险,按照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分为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两种类型的流动性风险。其表现形式有两种情况,一是商业银行缺少资金不能及时足额的满足储户的平常取款的需要;二是商业银行在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按照预期调配在其他项目方面投放的资金,会造成银行暂时的支付困难和流动性风险,甚至于会造成商业银行出现极端的情况,而被清算破产。

3 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控体系的建设措施

3.1 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控的体系建设

商业银行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方面要有整体规划,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银行内部控制环境、银行内部风险分析、识别与评估、银行内部控制措施、信息传递与反馈、监督评价。商业银行应按照风险管控要素的要求和银行内部管理流程设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其具体路径的走向展开:建立健全银行内部风险管控的组织体系、内部风险管控的部门责任体系、银行内部控制的业务流程以及管理流程体系、银行内部控制的方法措施体系、银行内部控制的风险分析考核评价体系等。在具体的风险管控体系设计时,应该考虑管理的层级以及要始终保持与相关法规的协调一致,确保风险管控体系能够体现银行内部绩效考核、内部审计管理和外部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协调统一性。

3.2 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平台建设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平台可以划分为银行内部业务流程、银行内部管理流程和银行管理环节的控制风险点。在管理平台建设过程中必须关注银行内部的岗位责任制的要求来实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控体系平台建设。使其发挥能够根据风险管理预警信号提示管理者采取风险规避的具体实施。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及时调整管理策略,银行内部控制管理平台也需要不断优化管理流程,使其在风险管控过程中更加有效。在具体的管理平台建设过程中应该根据银行金融产品线进行设计,必须做到对银行的金融产品的品种全覆盖;内部控制操作体系完全独立;做到计量科学,预警灵敏。

3.3 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责任体系建设

确定商业银行各部门责任,是确保风险管控质量的重要方面。它是风险管理信息传递和银行全面风险管控的具体内容。在设计中要遵循全面风险管理与银行业务管理平行进行,管理的效率性、协调性、内部不相容职务的牵制性以及各种管理程式的定位性。根据各层级确定职责权限,设计不同层次的风险管理岗位,成立风险管理机构,领导银行风险管控工作。对各部门、各层次进行业务风险监测、登记、提出报告和进行分析考核。

3.4 改善商业银行风险管控环境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影响着风险管控工作的质量,改善银行内部控制环境,会提升风险管控工作的效率。首先创造商业银行风险管控的氛围,必须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银行董事会需要将风险管控作为银行战略管理的重要工作来进行强化管理,提高银行内部各层级的风险管控的认知程度。银行内部的高级管理层,应该认真执行银行发展战略,必须将风险管控作为内部管理的重点来抓。不断创新管理方法,调动风险管控部门和人员的积极性。使大家始终保持风险管控、人人有责的工作理念的思维状态。其次要加强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的相关工作,对表内信息例如:银行资本信息、利率风险、银行信用风险等应该按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披露。要建立健全科学的银行资产评估体系,进一步提高银行的资产管理水平。而对于表外的相关信息需要建立统一的衡量和检查测试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第4篇:加强信用风险管控范文

对于传统的证券业来说,“靠天吃饭”特征明显,盈利模式单一,主要是经纪业务加少量的自营投资,模式简单,面临的风险自然也单一,主要是股市波动风险等市场风险。随着证券公司业务的多元化和产品的复杂化,面对的金融风险也日趋复杂。单就中信证券而言,从1995年成立,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由一家中小券商发展成为A+H综合经营的国际化投资银行,资产规模由10亿增长到超过6000亿,虽然与银行和保险不可比拟,但相对于自身,已然拥有了庞大的资产负债表和可观的利润表,隐藏在表背后的是30个部门及业务线、涉及上百种业务类型、上千种金融产品,以及跨全球14个国家/地区不同的监管环境。可想而知,面临的风险也是错综复杂的。结合证券行业的业务特征,主要介绍券商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以及应对措施:

(一)信用风险压力不断上升

对于证券公司,主要的信用风险来自于:一是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式回购等证券融资类业务的信用风险。这部分风险券商主要通过担保比例、强制平仓、逐日盯市等方式控制信用风险。从目前来看,中信证券该类业务的担保比例在270%以上,在大盘下跌20%的压力情景测试下,平仓后,潜在坏账水平控制在1000万以内,总体风险可控。二是信用类产品投资的违约风险,即所投资信用类产品之融资人或发行人出现违约,导致的损失风险。这部分业务对公募类投资,公司采用交易对手授信制度,根据信用评级制定相应的投资限制,对于私募类投资,制定了严格的产品准入标准和投资限额,对信用风险加以管控。目前,中信证券的信用债中,70%左右发行人为中央或地方国企,偿付风险可控。三是利率互换、股票收益互换、远期交易等场外衍生品交易的对手方违约风险,即交易对手方到期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相应支付义务的风险。这部分风险公司主要通过对交易对手设定保证金比例和交易规模限制,通过盯市、追保、强制平仓等手段来控制信用风险敞口,目前,公司这部分业务的风险敞口比较小。总体来说,券商的信用风险总体可控,通过及时、充足计提减值等方式真实反映和化解风险。但随着经济增长放缓,违约事件频发,金融市场的信用风险仍处于上升通道中,券商面临的信用风险管控压力也不断上升,尤其是IFRS9新会计准则实施后,要求对金融工具的预期信用违约率和损失作出估计,这对券商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股债市场波动加剧,市场风险显著上升

权益类投资、做市业务、债券自营投资等受到市场波动影响较大。2016年1月份股市熔断,造成恐慌式下跌,券商股票自营业务受到股市波动影响较大。11月末,债市出现暴跌,中债财富指数年末两个月下跌3%,券商债券投资业务市场风险急剧上升。这种阶段性大幅波动对券商的市场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中信证券在自营业务上一直保持着稳健的规模,并根据市场预判,适时调整持仓规模和结构,保持可控的风险敞口,避免在股债市场波动中产生过大的影响。

(三)市场流动性紧平衡,对券商流动性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央行实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市场流动性处于中性平衡,资金成本有所上升,中信证券综合运用拆借、回购、收益凭证、公司债等多元化融资渠道,流动性监管指标持续符合监管要求。另一方面,公司定期进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评估极端情况下的流动性压力,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尤其在季末、年末时点加强监控,保持公司的流动性安全。

二、管理会计在金融风险管理的应用

(一)管理会计使风险计量更精确

管理会计是基于真实准确的会计核算,以管理者需要的角度和需求形成管理决策支持信息,这就要求必须全面考虑风险。同样,风险事件、风险因子产生和发生变化时,一定会形成公司的财务风险,对财务业绩产生影响,这就要求必须结合精准的管理会计数据,做好风险计量。中信证券一直致力于从公司层面整合客户、持仓、市场等内外部数据,夯实管理会计数据基础,为各类风险管理应用提供支持。对于证券公司来说,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产品的估值难度较大,公司通过清算数据、业务数据、管理会计数据、风险模型的有机结合,能够实现对境内外股权、固收、利率、外汇、信用类等超过40种金融产品,以及6大类金融衍生产品约2200笔交易的科学估值,保障金融风险的更精确计量。

(二)管理会计有效传导风险偏好

中信证券一直秉持的是稳健、平衡的风险偏好,在资本、风险、收益相匹配的原则下,通过承担恰当的风险并通过优于竞争对手的专业能力换取超额回报,如何将公司的风险偏好传导给各经营活动主体呢?这个媒介就是绩效评价。风险加权资产回报率(缩写RoRWA,全称ReturnonRiskWeightedAsset)是基于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指标,以此作为KPI指标,评价各经营活动主体的创利水平和能力更为客观。因此,中信证券近几年开始着力推进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工作,搭建风险加权资产计量体系,依托于现有的风险监测系统,与管理会计系统相对接、数据相汇集,最快可实现T+2生成风险加权资产的管理会计评价报告。这些客观评价数据有效地应用于公司日常的资金资本配置活动中、业务策略研究中、新业务评估工作中、以及业务线绩效评价体系中,实现公司风险偏好的有效传导,达到公司风险与收益的有机平衡。

(三)管理会计有助于传导业务策略,满足监管要求

管理会计通过业绩考核的指挥棒,设定各经营主体差异化的业绩考核指标,引导业务发展和竞争策略调整,以达到与公司盈利模式转型的战略对接。比如,去年以来对通道业务的监管力度持续加强,公司也及时调整战略,在年初制定部门考核方案时对资管业务的主动管理规模提出了明确的提升要求,对传统通道业务提出了规模压缩的指标要求,进而引导资管业务“脱虚向实”发展,更加满足监管政策的要求。

(四)管理会计有助于风险化解

第5篇:加强信用风险管控范文

[关键词] 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信用风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3. 070

[中图分类号] F83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3- 0126- 02

私募债券的发行,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但由于私募债券自身的特点,导致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发展,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信用风险的研究力度,找出私募债券的信用风险因素,并有的放矢的制定信用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这将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科学发展。

1 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信用风险特点

深入分析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信用风险,尽管其风险因素较多,但从中小企业的角度来看,私募债券的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特点。

1.1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具有行业性特点

深入分析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其信用风险具有行业性的特点,这种行业性的特点比较突出的表现在,不同的行业其信用风险不尽相同,从传统行业来看,由于中小企业缺乏品牌,因而比较依赖于大型企业,生存能力较强,因而其信用风险主要由其竞争能力所决定;从新兴行业来看,由于其缺少规模优势,因而新兴行业中的中小企业信用能力较强;从高科技行业来看,由于其受技术影响较大,因而其信用风险较大,无力偿还债务的较多。

1.2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具有经营性特点

从中小企业发行私募债券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的经营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其信用水平。从总体上来看,经营能力较强、具有很强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其信用风险相对较小,反之其信用风险则较大。据全国工国商联2015年对30家中小企业的调查显示:在21家经营能力较强的中小企业当中,没有出现违约现象,而9家经营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都或多或少出现了信用风险。

1.3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具有主观性特点

对于中小企业发行私募债券来说,中小企业普遍都是为了融资,解决自身资金不足的现状,特别是由于中小企业普遍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因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信用风险还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个别中小企业为了达到融资的目的,存在着一定的造假行为,由于其偿还能力较弱,必然会出现信用风险。还有极个别中小企业存在着不良倾向,在发行私募债券之后,甚至出现携款潜逃的问题。

2 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信用风险防范措施

2.1 加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

要想更好的防范私募债券中的信用风险,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大力加强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机制建设,特别是要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符合中小企业实际、能够有效防范风险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体系,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债券市场。这就需要我国大力加强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制机制建设,要健全和完善有关组织机构,可以采取市场化的方式,政府委托信用评价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对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识别,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培育中小企业的信用环境。

2.2 创新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方式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私募债券的推行,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战略性举措,使中小企业有了新的融资渠道,而要想更好的防范和控制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还必须在创新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方式方面狠下功夫,特别是要建立正规的债券融资方式,使庞大的中小企业能够运用正规的渠道进行债券融资,抵御不规范的民间行为,这也同样有利于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规范、稳定和健全。从总体上来看,只有扩大中小企业债券融资的数量,才能使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其中,进而能够使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更具有完善性,对中小企业的监管也才能形成系统性。

2.3 建立科学合理风险分摊机制

尽管我国已经开始重视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融资,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融资还没有形成科学的运行机制,发行链条还比较脆弱,担保机构、承销机构、政策三者之间没有形成科学的风险分摊机制,而要想更好的防范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在这方面下功夫。在这方面要重点发挥承销机构的重要作用,信用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承销机构之间要协调配合,强化中小企业信息的基础性、准确性以及规范性,强化中小企业的信用标准,各家要对服务内容负主要责任,出现问题将由各个机构负责,这样能够建立起比较科学的风险分摊机制。

3 结 语

尽管私募债券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具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私募债券的特殊性,导致中小企业存在着一定的信用风险,这种信用风险具有行业性、经营性以及主观性的特点,对此要引起重视,特别是要在加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创新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方式、建立科学合理风险分摊机制等方面狠下功夫,强化对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信用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主要参考文献

第6篇:加强信用风险管控范文

银行业表表外业务规模庞大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互联网金融、金融脱媒等影响与冲击,各类金融管制与准入进一步放开,金融市场的竞争不断激烈,银行的利息差不断收窄,在此背景下,银行也在寻求突破,突破传统信贷规模的限制、突破存贷比的限制,突破资本约束的限制,以期做大资产规模,并向规模要效益。正是基于此,银行在发展传统信贷业务的同时,通过不断创新,做大表外规模,以扩张整体资产规模。本文中对于银行“表表外”业务范围包括:银行的各类代销、撮合、理财、发债以及金融资产受益权转让业务中的甲方和假丙方业务,银行通过快速做大“表表外”业务,扩充了资产规模,创造了利润,据有关统计,银行的“表表外”业务规模占到了总资产30%左右,个别银行的“表表外”资产规模占比甚至还要高。“表表外”业务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做大了银行的资产规模,创造了收益。另一方面,作为新生事物,各类“表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又有别于传统信贷业务,有其独特的风险特征,如果银行缺少创新性、针对性的风险管理,“表表外”业务可能会成为下一个“风险地雷”,给银行带来巨大风险损失,不得不引起重视,以强化“表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如以M银行为例,截止2014年底,该行各类“表表外”业务存量合计为9500亿元,已逾超其资产规模三分之一。

银行业表表外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表表外”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规模”、“数据”、“资金池”、“影子银行”等方面。

总体发展规模不易把控

由于受到存贷比、资本耗费以及授信额度等多条件制约,传统的表内外授信业务的规模可以控制。但对于各类“表表外”业务,不受存贷款、资本占用等实际控制指标的影响,各经营机构因利润指标、考核压力等,纷纷做大“表表外”业务,放大杠杆作用,争取上规模,创收入,但附有兜底责任的“表表外”等各类业务,一旦出现重大突发事件,不得不“表外转表内”时,或者“期限错配”创利模式的规模过度膨胀,在资金来源与资产运用“滚动周转”中,当一方出现问题时,都将对银行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声誉风险造成巨大影响。

业务数据统计不完善

“表表外”业务统计还主要依靠手工进行汇总,而且对于数据的分类、分层、分渠道等还不完善,极大地影响了业务管控。万亿计的存量业务数据是通过手工汇总的,还须进一步补充与筛选。由于没有统一的系统支持,虽然经过不同层级的检查与审计,但也不完全排除还有个别“抽屉协议”存在的可能。由于业务数据的手工统计,导致报送数据在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等方面存在不足,不利于相关管理部门和银行管理层及时、全面、准确的了解相关信息,做出有效管理措施。

资产池管理有待加强

目前,通过快速做大、发展各类“表表外”业务,形成了不同的“行内行”资金池,如投资银行的“保腾池”、金融市场的资金池、私人银行的资产池;资产管理的“理财池”,每个“资产池”都有近千亿或超千亿的规模,虽然银行会从资产负债比列管理的角度,对于各类资金池给予总体额度控制,但如何高效、合规地运作资产池已成为各业务条线和风险管理部门面临的一大难题。

另外各资产池的具体资金来源与运用,由各单位负责,通过“期限错配”模式创利,平时尚无完善的流动性备付准备,若出现极端情况,可能会引发流动性紧张与操作风险。

存在多通道授信套利

各类“表表外”业务,有不同的审批通道,分行或事业部从市场、客户角度,在叙做业务时,可以在投行、私行、理财及金融市场等多条授信通道之间,根据项目性质选择最容易通过的授信通道,施行通道套利,而且资产的运用方多为受到宏观调控、产能过剩以及贷款资质不充分的企业或项目,最终风险始终存在。同时,多通道式的审批,对于客户的识别、客户总体额度的控制、公司客户与其法人代表授信联动的额度控制都提出较高要求。

影子银行的信用放大风险

传统的表内外业务,可以通过人民银行贷款卡查询到客户在其他金融机构的整体授信情况及状态,但是对于各类“表表外”业务却查询不到,只能依靠客户自我报告或通过网络信息查询,既不全面又不准确,若客户不仅在银行通过“表表外”业务进行“套信”,而且还在其他金融机构“套信”,就会出现外部监管、银行系统均不能有效应对的“影子银行”信用扩张,放大整体银行业的信用风险,进而威胁到银行表内外业务的安全。

另外,各类“表表外”业务所对应的基础资产,尚存在未进行“五级”分类式管理以及评级不标准、不充分的情况,也对各类新兴业务的风险管控产生一定影响。

声誉风险的外溢与转化

个别“表表外”业务,例如撮合以及代销业务,从业务实质以及设计初衷上看,银行在其中并不承担信用风险,而主要面临声誉风险。但是在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经营机构或经办人员往往由于经营利润指标考核的压力、利益驱使以及维护银行声誉等多种原因,人为地改变了既定的业务模式,在融资方违约的情况下,通过信贷方式支持融资方还款,业务操作风险转化为了信用风险,扩大了损失范围,进而可能需要银行来承担最终资金损失。

银行业表表外业务风险的若干建议

银行董事会风险管理方面

1.通过有针对性地设立超大额“表表外”风险限额标准,从产品、额度、评级等多个维度,进一步具体强化对基础资产、对银行负有“兜底”责任的“表表外”业务的大额审批控制,促进银行进一步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改善审批授权管理。

2.定期审批“表表外”等各类新兴业务规模,实行“表表外”业务整体规模控制,资产池稳健运用、流动性危机管理有效运行等机制,确保风险与收益相匹配,防止信用风险被不断放大。

加大董事会对于各类“表表外”业务的风险评估与监督,查找银行“表表外”业务发展、管控的薄弱之处,加强提示预警,并督促银行建立风险追责制。

4.强化银行“表表外”业务的董事会风险管理专项报告机制,定期(按季)向董事会报告当期“表表外”业务的发展、风险管控、资产池投向及流动性管理等情况。

银行经营层风险管理方面

1.建立发展与风险、收益与风险的平衡约束机制,从总量、结构、资本等多维度,对于“表表外”业务的规模发展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规模区间,控制银行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的过快放大。对“表表外”业务风险进行定期监测和分类管理,及时识别风险信号并制定应对方案。

2.开发、完善风险系统管理工具,做好业务数据的筛选与挖掘,以利于风险管控能力的提升,防止出现“抽屉协议”。加强风险信息系统对业务管理的支持力度,加快“表表外”业务系统建设和整合工作,尽快实现“表表外”业务与表内以及表外业务的统一平台管理模式。在开展系统建设和整合的过程中,应考虑尽量打破部门银行式的界限,建立一套整合的系统,以加强业务统一管理,保证业务数据的一致性。

3.严把业务准入和评审关,“表表外”业务应切实履行尽职调查职责,将责任人制度落实到位;进一步加强基础资产的统一审批管理,进一步完善评审标准与尺度,加强客户的统一授信管理、额度管理以及公私联动管理,杜绝风险转化渠道。

4.加强各类“表表外”业务的操作性管理,做好资产稳健性运用的指导,持续做好资金来源端的流入,做好银行统一的头寸调度与管理,避免各单位各自的“期限错配”引致的流动性紧张局面。

5.加大对各类存量、新增“表表外”业务的检查与内部审计力度,加强对经营机构“表表外”业务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加大对违规操作行为的问责力度,进一步压缩违规操作的空间,以促进业务的健康发展。

第7篇:加强信用风险管控范文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存在没有风险的销售。销售信用作为企业的一种信用和促销手段,只有有效把握销售信用产生的原因,才能规避企业经营的风险。因此,不同的企业的销售信用风险产生也不同,但是,总的概括为外部原因(市场环境风险、客户拖欠账款风险)和内部原因(企业自身管理风险)。

1.1信用风险的外部原因

(1)市场环境风险。当前,整个经济处于下行的阶段,不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形势都不太好。所以说大环境大气侯不是我们单个企业或者任何个人改变,就信用风险管理来讲,在一个大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加强防范风险提高效益势在必行。同时,受市场经济体制不成熟,在市场交易中,履约的行为以实现利益息息相关。当违约成本小于违约收益时,失信的行为就会发生。因此,如何在整个环境中建立起社会化信用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优化外部环境势在必行。

(2)客户拖欠账款的风险。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条件下,客户为了聚拢更多资金,保证资金的周转,除了采用不同手段约束、限制对方或他人,还受恶性竞争影响,管理不到位,拉大债务关系,造成大量拖欠款产生。一是合同纠纷。在对合同中货物质量、数量等方面加大约束,造成分歧产生纠纷,导致货款迟付或拒付。致使在销售活动中,容易出现货物买卖纠纷、货物运输纠纷、保险纠纷、售后服务纠纷等;二是客户经营不善,无力偿还。由于企业产权关系不明确,经营者并不承担相应的责任、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成本控制不力及管理机构设置混乱、层次繁多等方面,造成企业间相互拖欠;三是故意占用对方资金。在托收承付方面,钻银行监督不力的空子,卖方强制买方接受不符合约定的商品,买方则不守信用,任意拖欠货款;四是蓄意欺诈。一些信用恶劣的企业利用合同、票据以及预付定金、延期付款等方式进行长期拖欠,最后达到部分或全部占有对方货物、贷款的目的。

1.2信用风险的内部原因

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和交易过程中,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原因表现为:一是客户信息不全、不真实,不能准确判断客户的信用状况及客户信用的变化情况;二是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三是企业内部业务人员与客户勾结,抵不住诱惑,;四是不能因地制宜判断,做出正确地选择结算方式和结算条件;五是企业内部资金和项目审批不严格,没有合理的监督体系;六是企业缺少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对应收账款监控不严,对拖欠缺乏有效的追讨手段。

2销售信用风险的防范措施

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企业始终面临着这样的两难困境,即:必须不断扩张信用以扩大市场份额,又必须最大程度地减少坏账以减小成本,提高盈利。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是借鉴国内外成熟经验。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企业信用管理系统(ECMS模式)。ECMS模式运用“过程控制”的管理思想,全面控制交易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业务环节,即从签订合同之前的对客户的资信调查,即“事前控制”;同时加强交易额度的科学审批,即“事中控制”;以及对应收帐款的专业化管理,即“事后控制”。

2.1事前的风险评估—科学制定信用标准

“客户即市场,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也是风险的主要来源。”因此,企业在决定和客户交易之前,必须对客户的资信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以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首先采用实地调研、工商机关取证等调查手段收集和处理能反映客户信用状况,如客户的基本信息、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偿付能力、信用品质、资本规模、抵押品、资本规模、经济状况等信息;其次,对获取的大量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存精,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可靠,并对客户信用管理数据库来进行统一管理;最后,选择适宜的销售信用。依据客户的资信评估数据,选择适宜的结算方式,确定提供给客户多少的销售信用。通过苛刻信用条件,能提高销售安全性,降低坏账率。

2.2做好事中控制—加强内部管理

客户信用状况随时发生变化,在交易过程中会出现企业重组变更,或者发现其他有变卖资产等各种突发危险的情况出现,这个时候应及时把握风险,进行防范控制。

(1)尽快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信用管理制度的建立涉及到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总额度、信用期限、现金折扣与折扣期限)制定、销售信用文件管理制度、客户信用认证制度的完善、应收账款的管理等。

(2)建立销售信用风险责任制,强化审批控制。企业领导直接介入销售信息管理中,建立严格的审批程序,任何销售必须经得法人同意。从销售到收款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具体。对销售部门要实行销售与收款一体化,坚持谁负责,谁收款的原则。以确保货款按时收回,避免营私舞弊等情况发生。

(3)实施债权担保,转移信用风险。债权担保是指债务人委托保证人为债权提供信用担保的风险转移方式。债权担保能够保证债务履行,降低信用风险,可以减少和转移信用风险,保证销售的持续增长,还能保障债权实现,促进资金流转。在销售信用中常用的担保形式有定金、保证、抵押、质押和留置等五种。当与陌生客户交易、老客户要求增加交易额、以及客户要求更改交易方式时,通过选择债权担保,确保在原债务人无力偿还时,由担保人负责履行债务或从担保财产变现中优先受偿。

(4)建立销售风险监督机制,强化应收账款监控。企业以赊销形式售出货物之后,要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实施全程监督控制,制定合理的收账程序。相关部门除了做好售后服务,还要对客户实施有效而规范地跟踪。对已形成的应收账款及时登记,记录详细的原因,并与对方认真核实;对已经达到付款期限的客户,及时保持联系,并通知对方,保证及时收回货款。

(5)培养、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提高风险管控水平。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销售信用风险管理。将监督、管理中所获取的信息迅速截取,协助企业了解客户各种信息,根据信息记录分析:可往来户、一般客户、拒绝往来客户等。总的来说,培养高素质人才能合理解决部分销售风险问题。

2.3事后风险处理—强化事后追讨

第8篇:加强信用风险管控范文

【关键词】 信贷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风险管控

一、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类型

(一)信用风险:这是最大的风险,银监会设定了16个指标,其中包括不良贷款率、不良资产率、贷款损失准备金率、拨备覆盖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关联度,以及很少听到的正常贷款的迁徙率、关注贷的迁徙率、可以贷款的迁徙率、次级贷款的迁徙率等。从管控信用风险的角度来看,银监会所监控的指标是非常多的。

(二)市场风险:这主要是利率、汇率、股票、商品价格的波动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中国正在实行汇改,而且中国的利率相对波动比较大,所以市场风险越来越大。

(三)操作风险:在银监会的报表系统中,还没有非常具体完善的操作风险的监控指标。目前只有相关案件分析的操作风险,案件主要是外部员工和外部的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来盗窃银行的资金,给银行造成的风险。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行资本严重不足,资本充足率偏低

2006年底即将实施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最低资本要求作为三大支柱中的第一支柱,而从2005年末的实际情况看,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偏低,对长期次级债务等附属资本的依赖过大,长效资本补充机制尚未建立,反映出较高的风险水平。

(二)不良贷款余额上升,新增不良贷款增长过快

长期以来,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呈现“双低”状态,然而近几年在国内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质量趋好的同时,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表现却令人堪忧。

(三)贷款集中于个别行业和大客户,风险突出

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成立之初对资产业务的定位确定为以中小企业为主,但从多年的发展状况看,其主要业务的营运对象并未体现出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差异,尤其是在授信业务中,过于追逐地方垄断行业、集团客户等,造成信贷对象雷同,贷款集中风险突出。

三、针对商业银行风险管控的措施

(一)信贷风险管控措施

1.企业层面。首先企业应认真分析自身所处的行业环境,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努力克服一些短期心态和近视心里,不断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化,加强经营管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其次我国企业无论是从自身的经营特点还是从外部的体制约束来看,外源融资的成本都是很大的,短时期内这种情况是难以得到改变。

2.银行层面。(1)建立长期稳定的银企关系,降低银行信贷风险。中小企业贷款难与银行放款难现象较为突出,这说明银行与企业二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中小企业和银行这种非正常的关系不但阻碍了中小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也大大降低了银行业的效益。(2)多方面收集客户资料,减少信息不对称。企业贷款风险识别的关键,在于从客户提供的财务报表之外,尽可能收集能够反映客户资信的相关信息。香港商业银行在这方面有很多好的做法值得借鉴。

(3)优化信用评级技术,实现信贷审批的高质高效。一是持续优化完善小企业客户评级技术。二是探索引人评分卡等新的风险管理机制。对于数量众多的小企业小额信贷,可借鉴香港商业银行的做法,借助评分系统审核贷款申请,实现自动审批。

(4)采取多种担保方式。对于银行来讲,要降低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有效方法就是要求中小企业提供可保值甚至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增值的抵押品,如土地。但中小企业资产规模较小,普遍存在抵押物不足和难以获得信用担保的现实状况,使得银行降低了对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发放量和发放率。

3.政府方面。首先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法律法规建设。其次成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最后完善社会担保体系。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确保担保公司得到协作银行、再担保机构的支持。

(二)操作风险管控措施

1.确立风险防范理念,营造风险控制文化。文化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文化是无形的约束, 确立风险防范理念, 将直接影响到银行广大员工日常的工作态度, 并形成习惯, 久而久之凝聚为风险控制文化。文化一旦形成, 就变成一种力量, 直接指导、激励和约束着员工的行为。

2.构建并逐步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制筹建统一的管理体制, 明确职责分工。该体制不仅要强化操作风险的管理文化,,而且要提高银行各操作部门的整合度, 明确界定各产品线业务管理部门、信息技术部门、法律合规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的职责分工, 只有这些职能部门有效地合作, 才能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

3.借助科技手段, 建立健全操作风险识别、评估体系和完整的内控信息反馈机制。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和通讯技术, 建立灵敏的信息收集、加工、反馈系统和完整的信息交流渠道, 使各项决策和经营活动建立在充分的信息支持的基础上。利用各种信息及时调整业务经营方针和发展策略, 加强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及时协调解决内部控制中的问题, 消除信息传导失真, 有效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

(三)市场风险管控措施

1.完善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建立是健全风险管理和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政策和制度的严格执行和实施。如前面提到的巴林银行和“中航油”事件,这两个机构在出现风险事件前相应的制度皆存在而且也相当“完备”,然而它们均未能做到政策和程序的严格执行,导致了重大损失。

第9篇:加强信用风险管控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融资主体融资模式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4

近年来,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推动下,供应链融资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供应链融资改变了过去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单一企业进行授信的模式,而是围绕一家核心企业的完整供应链,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连成一个整体,全方位地为供应链上的N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而且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融资效率,实现了供应链的增值。完整的供应链融资包括四个主体即资金的供给者银行,资金的需求者上下游的中小企业,银行的战略合作者核心企业和融资服务机构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供应链融资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存货融资模式和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本文以四个主体出发,分别探讨了四个主体三种融资模式下的风险表现和风险控制点。

一、文献综述

(一)关于供应链融资模式的研究

郭涛(2005)认为应收账款融资主要分为应收账款抵押融资、应收账款让售融资和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三种模式,并指出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方面的优势。宋炳方(2008)认为供应链金融可分为三类:即基于核心企业风险责任的预付款类融资产品,基于动产和货权控制的存货类融资产品和基于债权控制的应收账款类融资产品。王玉洁(2009)分析了预付账款融资的服务对象,主要模式和流程设计,并结合风险因素考虑在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下银行的融资利率决策。朱晓伟(2010)通过借鉴物流金融业务存货融资的主要模式,总结了供应链金融业务下存货融资的主要模式,包括抵质押授信、先票后货授信、信用证项下未来货权的质押授信,并对两种模式下存货融资模式中涉及的成员关系进行了比较。

(二)关于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的研究

Pater(2001)分别从企业的内外部考虑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他认为内部是供应链缺乏敏捷性所致,外部则是由于资源和运输的复杂性以及需求和预测的不确定性造成。Matthew赵莉(2010)在梳理供应链金融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三种典型模式以及每种模式下的风险进行介绍,并提出相对的防范策略,最后选取实务中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张爽(2013)提出现在供应链融资中,主要存在问题为:核心企业的道德风险、银行内部操作风险、物流企业质押单的风险,从对核心企业的选择、完善银行操作环节、慎重选择抵质押物权三方面提出了风险控制思路。孟欣(2013)分析了供应链融资的三种模式即应收账款、保兑仓、融通仓融资模式存在的风险,从现金流控制、内部风险控制、外管体制完善三方面,提出了风险防范的建议。

(三)文献评述

目前对供应链融资的研究主要从内外部面临的风险研究着手,或是从三种不同融资模式角度对供应链融资的风险进行分析,较少站在不同主体角度解析供应链融资风险或是只对单一主体的供应链融资的风险进行剖析,本文从四个主体出发,分别分析了不同主体在三种融资模式下的风险控制点,使得供应链融资风险分析更为完善,也更具针对性,这是本文主要的研究意义和创新所在。

二、供应链融资的融资主体与融资模式

供应链融资主要有四个参与主体,分别为核心企业、融资企业、银行与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融资流程和各主体参与角色和程度不同,供应链融资可以分为三种融资模式,即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存货融资模式和预付账款融资模式。

(一)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模式是指处于供应链上游的中小企业拥有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并且将应收账款单据凭证作为质押担保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核心企业、融资企业与银行通过签订三方协议,以融资企业的销售收入作为第一还款来源,如果融资企业违约无法偿还贷款,则核心企业需要替其偿还所欠银行的贷款。

(二)存货融资模式

存货融资模式是指存货或动产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融资的融资模式。融资企业、银行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签订三方协议,银行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对质押物进行价值评估和监管,融资企业根据质押物的评估价值获得金融机构一定贷款额度的融资模式。

(三)预付账款融资模式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是指在核心企业承诺回购的前提下,下游融资企业向银行申请以核心企业在银行指定仓单为质押的贷款,授信企业指定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发货中心,核心企业按照约定发货的融资模式。

三、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

(一)基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

在供应链融资中核心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信用提供,核心企业利用自身的信誉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使得商业银行能够为融资企业提供资金。由于核心企业承担上下游融资企业的违约风险,所以核心企业会加强对融资企业资金使用的控制和风险监督,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风险管理水平。同时核心企业利用其在供应链的主要的主导作用,通过改善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利用状况,有助于加强对供应链的控制,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核心企业虽然在供应链融资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也承担了一定的风险,核心企业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信用风险,当融资企业无法偿还贷款,核心企业由于替其承担违约风险因此也会受到牵连;另一个是操作风险,是由于供应链融资内部流程不完善和人员操作失误的人为造成的风险。

供应链融资有三种主要模式即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存货融资模式和预付账款融资模式。在每种融资模式下核心企业风险的成因和形式表现都有所不同。在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下核心企业的风险主要来自自身和供应链上下游融资企业还款能力,如果融资企业出现资金紧张发生违约问题,核心企业将承担连带责任替其偿还贷款,弥补提供贷款银行的损失。此外,由于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管理涉及的账户和业务较多,清偿程序和支付路径也较为复杂,因此易发生操作层面的人为失误,造成操作风险。在存货融资模式下,核心企业与银行签订回购协议约定若融资企业逾期无法偿还银行剩余贷款时,核心企业将回购其尚未解除质押的剩余存货以偿还剩余贷款。当存货市场价格短期内急剧下降时,融资企业可能由于自身风险防范不足或是抗风险能力弱而放弃偿还贷款,此时核心企业就要替其承担违约风险。此外,由于供应链融资环境较为复杂,如果供应链中的运输和仓储环节缺乏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流通中的物权难以得到保证同样会引起风险。在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下,买方企业交纳一定比例保证金从而获得银行授信,向卖方支付全额货款,卖方按协议的约定发运货物,货物到达后设定为抵质押,作为银行授信的担保。由于核心企业在这种融资模式下同样也承担为融资企业提供担保和承诺环节,因此引起风险的原因和形式和存货融资模式下类似。

通过对核心企业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分析,核心企业为防范风险应当根据不同融资模式风险的成因和特点进行风险管理设计,提升风险管理意识,优化风险管理制度,完善风险预警体系和加强风险预案管理,加强对供应链融资上下游企业的风险管控和监督,促进供应链融资信息交流和及时传递,提升供应链效率的同时达到风险防范的目的。

(二)基于商业银行的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

作为供应链融资资金的提供方,商业银行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供应链融资中,商业银行作为资金的提供方在供应链融资中,银行通过运用结构性融资工具,基于供应链企业贸易中的应收账款、存货和预付账款等资产发放融资,为供应链中的企业提供资金。与传统资金贷款方式相比,供应链融资还处于发展阶段,商业银行在此方面的业务流程还不是很完善,所以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方面来源于银行工作人员对供应链融资相关业务不熟悉而带来操作风险和由于融资方提供虚假的交易合同和文件造成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道德风险。另一方面源于核心企业的资信和破产导致的供应链的整体风险。下面具体从三种融资模式即应收账款、存货和预付账款融资来分析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

在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下,商业银行风险主要来源企业的资信风险即核心企业由于行业和市场风险等原因引发的无法偿还贷款的由于供应链自身原因造成的信用风险,内部欺诈风险即银行和企业间人员相互串通,放松审贷环节从而给银行造成的风险。同时融资企业可能提供不真实的交易文件和合同获取资金后将质押的应收账款汇入企业其他的账户之后擅自挪用的风险。此外还存在因为业务流程复杂,银行和企业之间业务衔接和银行内部人员实务而引发的操作风险。在存货融资模式下,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融资企业和仓储企业的信用风险。融资企业的信用风险是指融资企业由于自身的财务状况和内部管理问题无法还贷的风险,仓储企业的风险主要来源于虚假上报、监管失误等监管风险。二是内部欺诈风险此类风险类似于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下质押融资产品属于银行内部控制的管控风险。三是质物类别风险,此类风险源于抵押存货货权不清晰或是由于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和流动性造成的。此外,存货融资模式下也存在由于仓储企业或者银行内部操作失误和仓储企业与银行之间业务衔接方面造成的风险。在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下商业银行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第三方企业由于自身的资信状况无法对融资企业做出担保和及时还款的信用风险,二是源于供应商提供货物的质量和真实性造成的风险。

商业银行作为供应链融资中提供资金的一方,应当尤其注重风险的防范。首先应当对供应链企业所处的行业和市场作出风险评估,注重防止由于牛鞭效应造成的供应链整体风险,再者要对注意对授信文件交易合同的真实性进行核查,在存货融资模式下还要特别关注物质类别风险,此外也不能忽视由于内部管理和流程规范等原因造成的内部欺诈和操作风险。

(三)基于中小企业的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

中小企业作为供应链融资的资金需求方,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业务单一,自有资金有限,抗风险能力较弱,一直以来就存在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的融资难题。通过供应链融资,中小企业依托核心企业的信誉和担保,极大降低其融资的准入门槛和融资风险,使其授信不再困难,较好地解决了融资难题。但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能力有限,风险管控能力也较弱,在与大型企业的市场竞争中时常处于弱势地位,在原材料采购阶段、生产经营阶段和产品销售阶段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和风险管理问题。下面根据其不同阶段所对应的融资模式具体分析其存在的风险状况。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下,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和核心企业的回款保障能力直接影响着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顺利开展,是重要的控制点。此外中小企业提供商品的质量也会影响到核心企业的销售,对供应链资金的流通造成风险。当然,应收账款的转移和坏账风险也不容忽视。在存货融资模式下,中小企业的风险与应收账款模式下类似,主要是来源于经营能力有限,应对危机的能力较弱的信用违约风险和质押物的监管风险,和一些人为失误引起的操作风险。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下,中小企业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其经营能力和信用风险,中小企业的市场开拓、持续经营能力、信誉能力和核心企业间的合作紧密度都与其违约风险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则是质押物的质量和受市场影响价格波动和质押物监管失误带来的风险。此外,也存在一定的内部欺诈和操作风险。

中小企业作为供应链融资中的主要融资方,是风险的主要来源方和风险控制的关键点,因此中小企业应关注自身的经营和发展能力,建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并选择与资金雄厚、信用良好的核心企业进行合作,同时要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加强风险防范措施以稳固整个供应链融资运作的顺利进行。

(四)基于第三方的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

第三方的物流企业作为供应链中物流管理外包的承接者,物流公司充分发挥其在货物运输、仓储和货物监管等方面的长处,承担着抵押物的仓储、运输和控制职能。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对质押物的严格监控,有助于解决信贷关系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供应链融资风险,成为第三方物流综合解决方案的完整提供者。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深入供应链,提供多元化服务的同时,风险也随之加大,从与供应链中各主体包括银行、客户和供销商的接触及运输仓储各个环节都存在着风险,同时由于法律和经营运营环境复杂,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供应链融资是一项高风险的业务,如何有效分析和控制风险,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顺利开展供应链融资的关键。下面还是从供应链融资的三种模式出发具体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所面临的风险。

在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下,鉴于银行业务范围的限制,并不能对供应链融资业务中各节点企业间经济活动真实性进行调查,第三方企业如若缺乏相应的监管举措,容易给融资企业利用虚构的经济活动来欺骗银行贷款提供机会。在存货融资模式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供应链融资中是金融机构的委托人和人,同时也是中小企业的监管者,在质押物估值及监督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缺乏外部监管和自身内部管理的缺陷会给存货融资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此外也同样存在内部欺诈和一系列的法律风险。在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风险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货物监管风险。由于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众多,各主体之间容易产生信息失真、滞后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就存在质押物决策和监督管理的风险。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供应链融资复杂环境产生的存货仓储和运输过程中人为原因产生的操作风险。

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供应链融资物流方案的提供者和解决着,其风险管理是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深入整个供应链的流程,参与供应链内部的监督和控制,尤其要注意对存货仓储和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质押物风险的把控,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内部的操作风险控制。

四、结论

通过对四大主体三种融资模式下的风险分析,为了供应链融资的顺利开展,各个主体应更有针对性地对自身在不同融资模式下各环节风险点的分析和控制,从而有助于防范整合供应链融资系统的风险,提高供应链融资的整体效应。对内构建和完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并加强信用风险的控制技巧,对外建立核心企业的准入体系,选择合理的质押物、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加强对物流企业的监督,还可以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其风险进行监控。核心企业要注意防范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并根据不同融资模式风险的成因和特点进行风险管理设计,加强对供应链融资上下游企业的风险管控和监督,发挥其在供应链融资中的主导作用;商业银行注重防止由于牛鞭效应造成的供应链整体风险,注意对授信文件真实性的核查,同时也要防范内部欺诈和操作风险;中小企业则应关注自身的经营和发展能力,并选择与实力信誉良好的核心企业进行合作,加强风险评估;第三方物流企业则应深入整个供应链的流程,尤其要注意对存货仓储和运输风险防范。只有各个主体在各自的节点上做好风险把控,才能有助于供应链融资的整体风险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Aberdeen Group.Supply Chain Finance[R].Benellnlark Report,2008.

[2]Guoming Lai,Laurens G.Debo,Katia Sycara.Sharing inventory risk in supply chain:The implication of financial constraint[J].Omega,2009,37(4):811-825.

[3]樊新民,王千红.试析金融供应链中融资企业违约风险的成因[J].财会月刊,2010,27:38-40.

[4]牛晓健,郭东博,裘翔,张延.供应链融资的风险测度与管理――基于中国银行交易数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2,11:138-151.

[5]宋炳方.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5).

[6]熊熊,马佳.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J].南开管理评论,2009(4):92-98.

[7]徐亮.基于供应链融资的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