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项链莫泊桑赏析范文

项链莫泊桑赏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项链莫泊桑赏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项链莫泊桑赏析

第1篇:项链莫泊桑赏析范文

关键词:《项链》 细节描写 丢失

《项链》小说的结尾点明项链是假的,路瓦栽夫人辛苦十年的代价只不过等同于一挂价值五百法郎的假项链,使小说具有了动人心魄的震撼力!那么路瓦栽夫人脖子上的项链是怎样丢失的?相对于作品的主题、情节而言,这个问题显得太细小,甚至让人觉得有钻牛角尖之嫌,因而容易为读者忽略。但在教学中,若能耐心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捕捉,透过细节描写分析项链丢失的原因,却可以收到激发阅读兴趣、深刻品味作品主题之功效。

项链究竟怎样丢失,小说中并没有明确叙及。从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来看,至少有这样几种可能:①丢在教育部的夜会上;②丢在路瓦栽先生给妻子披家常衣服的拉扯过程中;③丢在离开夜会后回家走过的街道上;④丢在拉晚儿的破马车上。教学中还可引导学生分析各种不同的丢失项链的可能性。然而最合理的可能性是哪一种呢?所谓最合理的,当然是指最符合作品主题思想的(暴露了路瓦栽夫人虚荣心的)。

先就以上4种可能做出分析。从人物语言看,有①③④种可能性,但①③种可能性最后又被路瓦栽夫妇否定了:“我在部里的走廊上还摸过它呢”、“倘若你在路上失掉了它,我们可以听得见它落下去的声响”。他们肯定了第④种可能“一定是丢在车子里了”。于是他们找遍了所有车行,却怎么也没找到。从叙述人语言来看,作者着意描写了路瓦栽先生给妻子披衣服的细节,通过这一细节,我们可以对项链的丢失作如下的分析与推测:在教育部长召开的夜会上,路瓦栽夫人狂热地兴奋地跳舞时,项链没有丢,她还用手摸过,可见她在取得成功,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时,并没有忘掉项链。而当她丈夫把一件带寒伧味儿的家常衣服给她披上,让她感到有失体面时,她却没把项链放在心上了!为了不让穿着珍贵皮衣的女人们看见,她赶忙逃走;路瓦栽把她拉住,她却连忙走下台阶。在这一“赶忙、连忙”的拉扯、逃跑过程中,她的精神已完全被怕有失体面的虚荣心所占据,项链已完全被置之脑后了。在这种惊慌失措的情绪中,项链是最容易丢失而又不会引起人的注意的,因而我们可以说第②种可能性是最为合理的。其合理性在于它进一步表现了作品的主题:路瓦栽夫人借项链参加夜会,是虚荣心作怪;她为了保全体面而丢失了项链,更是虚荣心作祟。女主人公悲剧的成因,完全出自她爱慕虚荣的性格。

作者通过细节描写,非常隐蔽、巧妙地表现了自己的看法,这种含蓄的写法,把路瓦栽夫人爱慕虚荣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正如恩格斯所说:“作者的见解逾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逾好。”从情节安排上看,这个细节体现出人物思想前后的一致性,从艺术表现手法上看,这种处理,充分显示了文学作品的含蓄性,从而也就使得这一细节更加耐人寻味。

第2篇:项链莫泊桑赏析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学欣赏;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299-01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中校在开展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用灌输语言知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得英语文学作品的课程资源功能被忽视。我国2003年颁布的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普通高中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欣赏较为浅显的英语文学作品,然而事实上只有极少数高中院校真正在课堂上引入英语文学欣赏课。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展开了文学欣赏课教学实践,并提出具体的教学方式。

一、高中英语文学欣赏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根据季羡林、王宗炎等英语界前辈们的学习经历可知,文学作品对于初学英语的学生来而言,并不是不可触及的,有趣的文学作品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因此,各高中校应加大英语文学欣赏课程的设置力度,将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二、高中英语文学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研究

1、选用英语文学作品的原则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为经典名著,例如选入了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莫泊桑的《项链》,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等文学作品。

然而,仅依靠英语教材中的几篇课文,难以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进行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在选修课及课外阅读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文学欣赏材料。在选用课外阅读材料时,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直至复杂。此外,英语教师还应依照学生当前的英语学习能力,选用富有趣味与教育意义,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名著改编本,如简易英语读物等。

2、英语文学欣赏课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前,需进行阅读。阅读不仅仅是读者理解文本,而是与文本、环境之间进行交互,文学作品的交互注重读者的阅读过程及体验。任何文学作品对于不同的读者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在开展文学欣赏课时,应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文学作品,多与其他学生及教师展开谈论,加深多文本的理解。此外,还可采取写评论、表演等形式,实现自身鉴赏能力的提高。

(1)文学作品的阅读方式

对于篇幅较短的文学作品,教师应充分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在完成阅读后,让学生将作品的主要内容用英文写出或口头汇报,通过结合阅读与写作,实现输入和输出的有机结合。对于篇幅偏长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文本的精选内容,并在课外进行补充阅读。例如在欣赏莫泊桑的《项链》(necklace)时,笔者先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小说的梗概,课后则安排学生在图书室阅读小说的简本。

此外,还可采取拼图阅读(jigsaw reading)的方式,首先将文学作品分为三至四个部分,并让每组学生阅读其中的一部分,然后相互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形成整体理解结构。此种阅读方式比较适用于时间紧迫且学习任务繁重的高中生,他们在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同样得到了学习与锻炼。

(2)文学欣赏课程的课堂讨论

理解文学作品为高中英语文学欣赏课的关键环节。教师在课堂上应当让学生将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表达出来,并引导其展开交流与讨论。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再进行解答,从而培养其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不合理的解答,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在高中英语文学欣赏课中,强调审美式的学习,即让学生与作品、作者进行互动,在感受作品魅力的同时,深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例如,在欣赏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时,让学生将文本中描写人物、景物以及情感等描述性段落找出,并引导学生赏析作品中的语言风格。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对作品的人物、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提升其对文学作品的感悟。

(3)文学作品评论

文学作品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有效的题材,而写作又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感悟与理解,两者相互补充。学生在写文学评论时,需将作品的作者、体裁、人物、主题、情节、自己的观点等内容包括在内。学生完成作品的阅读并对作品的内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后,教师可让学生写文学作品评论,通过结合阅读与协作,在加深学生文学作品感悟的基础上,实现表达能力的提高[3]。

(4)文学作品的编排与表演

英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编排、表演英语文学作品,学生在编演的过程中,对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读,在剧本改编、背诵台词的过程中,学生对作品有了更深一步的感悟,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也逐步提升。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理论可知,学生只有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才会产生相应的语言习惯。文学作品的编演正是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输入教学活动。学生在编写剧本时,会大量阅读相关英语文本,观看视频录像等,其研究的这些语言材料高于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但却又是可理解的。编排好的表演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其同样获得了可理解的输入。文学作品的编排与表演,使学生获得了大量的读、听输入,高度关注英语语言材料的深层含义,因而为学生理想的英语学习输入形式。

参考文献:

[1] 殷志勇.高中英语英美文学欣赏选修课的开发与实施[J].教学与管理,2012,10(28):62-63.

第3篇:项链莫泊桑赏析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尤为重要。阅读它也是学习、吸收知识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能力,也是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阅读教学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而且是学好其他各门功课的基础。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进行有效阅读教学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

一、构建个性化的课堂,促进深度对话教学

接受美学认为主题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作者对小说主题的基本把握和读者的人生体验、阅读视角,共同形成多元化、个性化的主题解读。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不能再以探究作者的原意为中心,而应该是读者从自己的已有的阅读积淀和情感积蓄出发,去建构个体的独特意义。笔者曾观摩过一节《项链》课堂教学,该执教老师不是从传统课堂中的情节、人物、题旨、草灰蛇线、伏笔等问题直接切入,而是从人物论、主题辨析、原型溯源三个方面来构建课堂,整个课堂设计很有新意深度,富有个性。教师首先将本作品放入作家创作的整体背景之下,引入莫泊桑的作谈和18世纪的妇女观,激发学生对马蒂尔德的“变”意义的探讨,思考文学作为人学的永恒意义。在主题辨析环节中,将学生主张的小说主题与名家的论断一起呈现,在平等的语境中,实现众声喧哗,达成“多旋律”认识。在原型溯源环节中,让学生初步掌握“原型批评”的方法,将《项链》故事和“灰姑娘”模式的情节进行比照,在更深的层面上回归人物和主题的探究。这样完成对女主公马蒂尔德饱满形象的理解。该教师把特定的文本置于不同文本语境中来建构意义,用文本批评的方法来探究文章表面意义和深层意义,实现了个性化课堂设计,完成深度阐释,阅读教学中的对话非常精彩高效。

二、多方面指导学生阅读

语文阅读,可以是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学生阅读,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准相关课题,进行较深入的阅读。基于网络运用的语文课堂学习,就加强了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的阅读量增大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深入多了。

1.学习过程探究化。通过设置综合化的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思考,经由探究化之路。如理解《药》这篇小说,设置“探究《药》的人物命名”这一问题,就能引领学生去列出课文所有的人名并思考其内涵:主人公为何姓“华”与“夏”?名字中的“栓”与“瑜”有何意味?……而通常的阅读教学是把它化为一个个小问题来解决的。

2.练习问题课题化。这是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最普通、最有效的方法,即将课后的练习题转换成研究性问题。如《荷塘月色》的课后练习“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说为什么作者‘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一般的阅读教学是由教师介绍一下作者的时代背景,然后学生总结出“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反映了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与苦闷厢宓乃枷敫星椋这个问题也就得以解决了。可是,如果我们本着“把薄书读厚”的原则,将这个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查阅一些资料,答案就不这么简单了。

3.文本阅读比较化。比较赏析是进行文学评论的重要手段。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它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还可以帮助学生打通思路,开阔视野。如同是爱情诗,裴多菲的《我愿是急流》与舒婷的《致橡树》就不一样;同是小说中的母亲形象,鲁迅的《药》、高尔基的《母亲》、叶圣陶的《夜》也因社会背景和作者思想倾向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4.知识梳理规律化。对语文知识的梳理过程,既是学生学习记忆的过程,也是学生研究学习的过程。对此,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类研究,找出中国诗歌发展的基本规律,然后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

三、把握特性,注意策略

语文研究性学习具有三个特性:主体性、研发式、全员性。即,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求知;以探究发现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探究发现规律技巧,课文和社会都是阅读的对象;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但学习的内容会有个性化的差异。教师在把握这些特性的同时,还应注意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策略。

1.生活性与活动性。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具有敏锐而深邃的思想,能够及时感悟社会生活,让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接壤,并为学生创设一些真实的活动场景,让他们在“动中学”在“做中学”,在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中亲身体验,让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真正的等同起来。

2.主体性与合作性。阅读教学学习方式的引进要求学校、教师全面构筑学生主动探索求知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把学生当作主体,拓展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空间;同时,它又要求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使学生间友好相处,资料共享,方法互用,智慧互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学习的基础上相互合作、交流,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3.民主性与激励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应致力于增强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真正营造一种平等的、互相促进的、民主的师生关系。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参与阅读活动过程中的态度、在阅读活动中获得的体验与所取得的成果,并及时进行适当的点拨或纠正,多承认、多激励,以保护和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学生始终尝到主动阅读的甜头。

四、突出情感因素

第4篇:项链莫泊桑赏析范文

关键词: 兴趣 诱思探究教学法 明确认识 比较

作为一名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师,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语文课到底给予了学生什么,学生真正能从中获益多少。如果语文课对学生而言,可有可无,显然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的最大悲哀。事实上,技校语文教师的确面临着很大的困境。

技校学生大多数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兴趣淡薄,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缺少自主学习的动力,学习必备的80%因素几乎都不具备。此外,技校以学习技能为主,文化课课时相对较少,“无用论”观点极其普遍。而语文老师再清楚不过:语文的学习对一个孩子来说多么重要。它的工具性兼具人文性都在使我们摆脱鄙俗,远离麻木。语文对于一个学生的影响是终生的。我一直在想,学生到底在以怎样的心理、怎样的姿态去学语文,语文对他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在课堂上费尽心思地讲解“如何正确使用熟语”“如何修改病句”,下课了,学生依然以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交流。课堂知识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没有丝毫影响;我们声情并茂地带领学生赏析《山居秋暝》的静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壮阔,可下雪了,作文里面还是“到处白茫茫一片”。这时我才知道,我们的语文和学生产生了怎样的疏离。

其实,学生是很需要学习语文。清晰的思路,良好的口才,斐然的文笔远离了他们;绚烂的烟花,柔美的月光渐渐淡出他们的视线;生活中的温情与美好也在他们的嬉笑怒骂中流走……我们总在苦恼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差,作文写出来空洞无味,我们大声呵斥:“练练练!写写写!”学生还是置若罔闻,迷惘一片。我们可曾静下心来想过,对于兴趣寡淡、“鄙陋无知”的孩子们,我们没有实在而真切的感悟,没有潜移默化的熏陶,没有与生活最亲密的贴近,练习一百遍,讲解一千遍,又有什么用?是的,我们的语文没有流淌到学生的血液里。他们感受不到语文给他们带来的温暖。他们只把它当作必学的一门功课,该背的背,该写的写,考试拿个说得过去的分数就够了。而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最大悲哀。面临种种现状,我们该如何让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从而实现技校语文教学的最优化呢?

首先,提高兴趣是基点。技校学生有一个普遍的共性:对学习抱有一种冷漠的态度,缺乏热情、好奇和兴趣。他们接纳知识的大门是关闭的。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下面简单谈两点:一、实施诱思探究教学法。诱思探究法由陕西师大张雄飞教授首次提出,其核心是:变教为诱,变学为思。古语说:“善思而得,善诱而通,诱思交融,百炼成钢。”诱思探究教学法的重点在于合理选取诱思点,不失时机地科学合理地创设思考的情境。诱思点本身应具有诱惑力,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及心理情趣,并具有启发性,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诱导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到思考状态,并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而每堂课的诱思点的选取,要符合本课的教学要求和学生当时的思维水平与情感关注。下面我以《项链》为例谈谈如何具体实施诱思探究教学法。

本课的能力目标是掌握多角度解读人物形象的方法,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文学作品关注人性、关注人生、关注社会。这两个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难度,若诱思点找不准,很容易陷入琐碎的讲解,使学生丧失解读课文的兴趣。我首先设置了一个诱思点:文中有一句话:“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化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句话可以看做是莫泊桑对玛蒂尔德命运的诠释。但丢项链这件事是败坏了玛蒂尔德还是成全了她呢?让学生比较是十年前的玛蒂尔德幸福还是十年后幸福。这个问题是选择比较性的,就人的心理规律而言,人往往对选择比较类的问题更容易接受,也更急于寻求答案,就学生的思维水平而言,这个问题不难不易,且思考空间极大。此外,这个问题最大的诱惑在于它涉及到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带进来,而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人生观价值观千差万别,所以很容易引起讨论,这就使学生在进入课堂气氛之初,就激起了思维的兴奋点,思维一下子打开并且不会偏离。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实际也是整理全文的过程。学生需要从文中找依据,这就是再次深入课文的过程。只有全面深入地熟悉了课文,才会对后面人物形象的解读打下良好的基础。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个过渡性的问题:分别用一种花来形容十年前宴会上、十年后的玛蒂尔德。这个问题的提法很有技巧,它能调动学生的一些生活小常识,学生会觉得像在做一个游戏,好玩,不枯燥。因此,无须逼迫与强制,无须苦口婆心地劝说,此教学法的妙处就在于一切尽在不知不觉,自然而然。

我们应消除课堂学习与学生的心理和知识水平之间的疏离。我们的学生知识水平还停留在不识秦汉,不辨诗词,我们却在给学生讲解鲁迅小说的高超笔法,王维诗的深远禅意。学生一定会觉得课堂上的知识是那么的高深莫测,遥不可及,远没有网络上的东西轻松有趣,贴近实际。他自然会采取逃避政策,置之不理。因此要想让语文走进学生的心里,必须打破这种隔阂,消除课堂学习与学生的心理和知识水平之间的疏离。首先要做到课堂教学的起点尽量放低,遵循由浅入深的渐进原则。切勿一开始就高高在上,切断学生与课堂知识的心理连接。在低起点的基础上,逐步铺垫,累积,使之在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之间搭构一个过渡的桥梁。技校语文课本下册书有一个唐诗单元,分别选取了王维、李白、杜甫的代表作。大多数的学生都不太喜欢诗歌,觉得太遥不可及,课本所选取的这三首诗意蕴更深远。若是一上来就给学生讲解,必然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排斥。因此我先把课堂气氛打开,让学生数一数从学龄前直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多少首唐诗,学生一下子就积极了,极其认真地历数他们所知道的唐诗,当他们说出了六十多首唐诗的时候,我从学生脸上的得意表情看到了学生心里的成就感。有了这个蓄势,后面的教学就具有亲和力,从而一步步走进学生的心里。本单元的第一首诗是王维的《山居秋暝》,重在理解王维诗的深远禅意。以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很难一下子理解到这个深度。因此,我把这堂课的起点放得比较低,从电视剧《大明宫词》中的一个历史错误(王维的《红豆》诗是写给太平公主的)入手,帮助学生了解王维的为人及早年曾钻研佛学的经历。有了这些铺垫和知识的累积,学生再理解深远的诗意就轻松得多。此外,要想避免课堂学习与学生的心理和生活产生疏离,教师还要巧妙地将课堂知识融入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意识地将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感悟带入课堂,找到书本知识与日常体验的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