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历史知识整理范文

高中历史知识整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历史知识整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历史知识整理

第1篇:高中历史知识整理范文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 主体作用 创造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取得了长足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给思想政治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在教学中教师依旧经常感叹为什么有的知识讲了那么多次学生还是没能掌握?是什么原因导致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不高呢?

1.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在教师和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传统观念:课堂上老师的任务是讲,学生的任务是听,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不为所动,这就造成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上课不动脑筋,对知识只是机械被动地接受,而不是主动探究,效率自然不高。

2.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校竞争也亦然,分数、升学率是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高中政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的灌输,轻方法的培养;重答案的标准化,轻答案的开放化。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消极被动地学习,只追求知识的记忆效果,而容易忽视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3.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不强。长久以来,学生就对教师有一种依赖性,认为老师讲的就是正确的、重要的,再加上由于受初中政治课地位的影响,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使得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主体参与意识不强。

要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效和质量,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教学过程从以教师的讲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能力。

1.营造学生主体参与的氛围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首先需要构建学生主体参与的氛围,即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主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如课堂上教师满面春风的笑容,整洁得体的穿着,幽雅清晰的谈吐,都可以成为感染学生情绪的起点。教师对学生尊重、关心和爱护,对学生抱有信任感、期望感、责任感,以及富有情感的言行也会触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有正确的定位,把学生看做发展中的独特的个体,而不是装知识的容器,允许他们尝试,允许他们犯错。师生平等,教师尊重、鼓励学生、关爱学生,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目标。学生尊重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只有在这样被理解和被尊重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才能乐学,才能主动探索,课堂也才能彰显生命力。

2.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生成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环节。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爱因斯坦则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问题意识比任何时候都显得尤为迫切。

现行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需要积极寻找对策,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生成。

具体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把教学目标转化成目标思考题或“提纲式”阅读训练题,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索求知,可以课前发给学生作预习用,并要求学生在预习中生成问题。二是利用实际生活或者时事政治事例,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若干思考题。这一方法可以克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空洞和乏味,赋予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鲜明的时代性和充满活力的生活气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体意识。前两种方法可以同时采用,并且其中设计的问题要符合教学目标要求,具有一定的梯度,对较高要求的目标,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能起到让学生达到“跳一跳,够得到”的效果。

在预习和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敢问”、“想问”、“有问”、“会问”,提出的问题可先让学生小组之间解决,解决不了老师在引导的基础上帮助解决。

3.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是培养学生参与能力、强化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把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融入学生活动之中,充分调动学生,发挥学生的才能,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表现欲和成就感。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其主体参与意识,又能使学生学到知识,锻炼能力。活动的形式可以有如下几种:

(1)课堂上让学生“说”起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机会让学生说,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让课堂活起来。教学中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回答问题,使高深复杂的政治理论变得浅显易懂。这样,既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广泛联想,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引导学生成立课外兴趣小组,搜集有关资料,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刊登黑板报,学习有关报刊,熟悉国内外大事、社会时政热点,并开展时事知识竞赛、新闻背景分析等活动,以此来巩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第2篇:高中历史知识整理范文

论文摘要:高中政治新课程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生活中发展自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和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长期以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只注重从知、情、意、行四方面人手,力图使学生在短短的一堂课上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培养正确的品德行为。一堂课的教学都是从外到内,自上而下地灌输.教师成为“知识的搬运工”。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发生严重脱节.导致课程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需要而变得抽象、空洞和苍白无力,从而使学生感到厌倦,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造就出来的学生往往是在课堂上和生活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因此,让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是使课堂唤发生命力的首要前提。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课标》明确提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可见,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是贯彻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在这一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为基础设置三个课程模块,并与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为主导的生活和哲学并列,将思想政治课的内容设计为四大模块。这反映了新课程整体改革的理念、设计和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独特性质和内在价值,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也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走向生活化奠定了基石、指明了方向。那么,怎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落实“生活化”的理念,以满足学生对生活的关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涵义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政治课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政治,把生活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生活化。体现“政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政治经济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的社会问题,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

(一)课前准备生活化

1.教师:立足生活,改造教材

创设生活化的学习内容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前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政治书本知识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寻找与课本中的知识有联系的、学生熟悉的场景、事例,用以沟通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政治学科知识的联系.瞄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联结点.以此来诱发学生已有的真切体验,感受其境。但由于教材中呈现的案例有的与本地区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原有知识背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理解和领会教材编者意图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和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例如在高二《文化生活》模块的学习中,笔者大量地加入了本土的“宁村抬佛”汤和文化、“张璁文化”、“永昌堡抗倭精神”、“温州鼓词”等内容,与课本的相关内容有机整合。

2.学生:体验生活.积累经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如果教学中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就无法建构起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要有目的地收集相关资料,体验生活,积累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在教《经济生活》模块“股票、债券、保险”一框内容的前两天给学生布置任务:到本区的证券交易所、银行、保险公司收集有关资料;丰富了与课文相关的知识;通过观察与采访,学生体会到了这些投资品种的特点,同时也初步感受到金融市场的风险。上课时,学生带着课前收集的资料,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活味浓、趣味性强。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根据多年来政治学科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三环节教学模式”。

1.激活生活经验,置疑导入

教师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并设计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加以解决。由于学生只能找到一些简单的办法,不能将问题彻底解决,从而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不能”的悱愤状态。例如:在学习高二年级《生活与哲学》模块“意识的作用”一节时.教师提出问题: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物质要决定意识。那么大家思考我们学校现在正在建造的校友楼,在建造前要先有图纸,然后根据图纸去建造,那是否意味着先有意识后有物质呢,在造楼的过程中,图纸(意识)究竟起什么作用呢?教师顺势提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意识的作用”。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空间,激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使他们的思维泛起涟漪,从而拉开了教学的帷幕。

2.创设生活情境,探究新知

置疑导入使学生感受到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从而产生学习新知识的紧迫感。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感受知识的本来面目.最终达到既学习新知识又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根据知识的具体特点和实际的教学条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生活情境作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平台。

第一,创设直观化的生活情境。教师利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探索问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提出问题——合作探究——交流结论——体验成功,学习终身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方法。在学习《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课时,我要求学生课前调查龙湾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主要包括皮革、不锈钢、电器等发展状况。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社会调查等方法,写出调查报告。在课堂上我向学生展示一些直观的材料,通过提出问题、合作交流使他们对自己的知识、能力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分享合作的快乐。第二、创设体验性的生活情境。教师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现场体验.有话可说.有情可感,深刻理解知识。例如:在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小记者”走出课堂,采访龙湾区相关企业、领导干部和村民,调查本地环境变差的真正原因。“小记者”争着向有关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提问.比如:你们认为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们认为实行什么措施才能有效制止环境进一步不受污染?环保局或政府来此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吗?有没有试着改变环境,等等?采访回来后,在课堂上大家又对自己的所提问题进行分析评论,评出“最有价值”“最有深度”的问题奖项。接着,教师趁势提出问题,运用调查资料,并结合有关内容,分析局部经济利益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给学生以无限的情趣。

3.总结升华知识,服务生活

总结能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思维方法科学化,使情感体验逐步升华为价值观、人生观。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地总结学习过的知识、使用的思维方法以及涉及到的人生道理。因此,在学习新知识后.教师要为各层次的学生设计巩固练习题,同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发展情感体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共同发展。例如在学习了《经济生活》中“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一框以后,在同学生共同总结了课堂的内容以后.让学生去分析龙湾当地养殖业的实际问题:为什么前几年价格很高的文蛤,今年价格比较低,为什么前几年收益丰厚的养殖户,今年却陷入困境,有的濒临破产?如何才能使养殖户尽快地走出困境?这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明白了价值规律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生活化教学要把抽象的学科知识还原于生活,使知识在实践中得以验证和完善。学生通过学用结合还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享受学以致用的快乐。

(三)课后延伸生活化

第3篇:高中历史知识整理范文

1.转变教育观念,以素质教育作为目标

要实施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首要在于改变当前以教师传授为主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开展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求人类文化知识,积极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的学习方式。只有在良好的"教与学"方式与习惯形成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得以落实。

鉴于以前教学环境落后的限制,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缺乏,知识的接触是以单纯的教师传授学生接收模式为主,同时在应试教育体制的指导下,教师把传授知识、进行技能训练当作教学的基本宗旨,片面强调了教师的权威与在教与学中的作用,知识的传播逐渐模式化,这大大抑制了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当今随着信息多媒体的发展,学生可以获取到信息的途径简单而多样化,社会现代化的建设则更加需要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因此适时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新教学方式的开展,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主动求学的教学方式才是培养素质人才最有效的途径。

2.寓情感教育于政治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教学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将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结合起来,寓情感教育于政治课堂教学中,这是满足人生存、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具有一定的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基础的。

首先要开展寓教于乐的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学生求知、成功和交往的需求,使教学在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的状态中进行。

其次要开展以情施教的情感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自觉地在传授知识技能、传播思想观点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达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处于快乐、饱满的良好情绪状态,而且要在教学中以自己高尚的情操积极地影响学生,以陶冶学生的情感,还要善于情感性地处理教学内容,使之知情并茂。

最后要开展师生情感交融的情感教育。教师在师生人际交往中应重视情感因素,努力以师生间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以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效果。要重视课堂外师生交往活动,促进师生情感的积累,以满足学生的依恋需要、尊重需要和理解需要。

3.民主教学,引导思维

在教学中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创造意识和主动思考的培养是至为重要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一般具有独立性、自信心、自制力和恒心,在行为习惯上与众不同,具有强烈的、鲜明的个性。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起到表率作用,对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声音,都应采取尊重宽容的态度,进而在教学范围内包括师生间和学生间都建立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这能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与发言,利于学生建立学习信心从而提高表现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育上,由于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相对而言比较枯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灵活采用讨论式、演讲式、角色置换等多种方式结合,如笔者在一次公开课展演中发现一位老师将小品剧引入到课堂当中来,在初二的"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一课中,课前安排学生自编小品,把青少年依法受到的四方面保护以短剧形式生动演义出来。这激活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也体现了新课程中的创新精神。

4.注重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政治思想来源于社会实践,是社会实践的总结与思考,因此在教学中同样要体现出其实践的精神,要充分把政治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初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式地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讨论主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主题的提出依据可以多样化,教师可利用教材本身的内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日常生活和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例以及各种节假日喜庆活动等都可为课堂创设情境进行讨论学习。这种类型的情境教学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培养学生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与思考,提高对事物的观察与分析的能力。 进一步教学时,就可以给学生更开放的学习空间,倡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对社会实践的洞察上面,社会见识的开阔和观察的角度都是关键所在,因此在教学上,应带领学生,而最重要是培养学生主动去丰富个人的社会信息积累。同时注重激发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并能深入分析身边的小事小问题。在不断的动态观察与比较中,培养学生观世间风云、察万物瞬变的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意识。

思想政治教学金币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能够得到培养与锻炼。在生活和实践中,他们将不断获得促进思考和领会理论知识、观点的外部信息,学会观察生活、观察社会的能力,学会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将从仅仅依靠课堂、课本和教师中获得知识和理论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分析能力,解决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这就是新课改的教育目标。

5.启发探究,更大程度开发学生创新能力

第4篇:高中历史知识整理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程整合能力;思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高中政治教师又是塑造高中生品性的关键人物,因此,政治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完善和构建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劳动的对象既不是没有生命的自然材料,又不是植物、动物,而是有思想、意志、个性的活生生的高中生。苏霍姆林斯基说:“人只能由人来塑造。”这话在今天信息爆炸与知识激增的E时代仍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即使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去传授,教学效果也会迥异,而这正是教育者的能力所在。其中,高中政治教师的课程整合能力是一种带有明显专业倾向的能力,是政治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和专业实践活动所应有的基本素质。它是一名高中政治教师能力和知识的最集中体现。作为教育教学实践智慧的结晶,它是在完成一定的课程任务中得到展示和提升的“教育眼光”。

一直以来,高中政治课程主要以单元的方式来设计,单元与单元之间表现为一种线性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各单元的内容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依次展开,即材、参、统一标准,导致全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批量复制如出一辙,教师过多地依赖教科书和参考书,而丧失了教育教学的创造性,沦为教材的机械宣读者和阐述者。这种缺陷在综合能力测试中表现尤为明显。所以,政治教师课程整合能力的提高是教师业务素质提高的标志。这里谈论的整合能力,不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和信息技术的整合,而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自身内容的整合。政治学科整合就是对政治课程整体把握、按知识性质分类提炼出重点,在整个学科教学中宏观设计,在时刻关注热点重点的前提下细化、美化政治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记忆、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的认识过程,这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趋势是淡化学科界限、体现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我国新时期高中课程改革自然也顺应这一趋势,把实现课程的整合作为一个重点。我在为同行踊跃参与课程整合而振奋的同时,也明显感觉到,我们在课程整合能力方面,还存在一些错误的倾向,这值得我们注意。

错误倾向一:将课程等同于教材

不少高中政治教师在表述中将教科书与课程、课程资源混同在一起,不可否认这浅化、窄化了课程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不言而喻将在实践中造成教学资源的缺失,致使部分优秀资源得不到利用。实际上,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和时代性很强的课程,其资源极其丰富,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发生于每时每刻,目前最缺乏的是政治教师如何以“教育眼光”去挖掘典型事件和案例,如何以思想政治课程的视角去赋予它们以课程资源的意义。真正的教育家是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探索与验证中成长起来的。

对策分析:高中政治教师要从教材的宣读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政治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中必须考虑地域、校情、文化和学生的个性差异,改变全国整齐划一的教学和德育现状。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感悟、意志的个性品质,加强学校与社会生活的互动。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引导高中生走出4个必修和6个选修的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社区资源等,开展综合探究和研究性学习,使思想政治课与社会教育融合,培养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和大自然的意识和关注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政治教师要善于捕捉发生在世界和社会的最新事情,引入教学,与学生共同探讨分析,共享研究成果。笔者在上选修3模块时,借助“3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乌克兰问题决议草案进行投票”的新闻,引导学生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分析思考五个常任理事国的态度。在探究、分析的过程中,笔者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和利用新的课程资源,重新配置教学资源。作为学校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的政治课,若脱离了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有意回避一些现实中的焦点或敏感问题,泛泛而谈,学生就会认为教师在说教,这不利于学生良好品性的培养和塑造。

错误倾向二:整合就是合并

整合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从宏观上、整体上把握,二是强调内在知识的关联性。课程的整合有利于以整体性的视角看待知识和事物的发展,而不是人为地将知识之间的联系割裂。而合并一般不讲究程序与逻辑,不考虑其合理性、科学性和规律性的。可见,我们在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时不能将整合简单地理解为合并。例如,必修1《经济生活》共有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高三一轮复习中,有的老师将四个单元分别进行了合并:消费专题、生产专题、分配专题和交换专题。然后以每个专题作为一个教学单元进行教学,这种基于课时、教师个体的教学计划安排的合并,是无可厚非的,看起来似乎“整合”有理,但实质上,这只能算是简单的合并而非整合。

对策分析:高中政治教师要从教材的阐述者转变为课程整合的建设者。笔者认为,高素质的政治教师不仅要会“教”书,更要会“编”书。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政治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权利,强调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师生要共同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设计。这里仍然以必修1《经济生活》为例,笔者以主体进行整合。国家: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分配制度――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倡导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对外开放政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企业:企业的地位和形式――掌握价值规律和供给理论――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正确经营策略――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诚信经营――参与经济全球化,积极走出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个人――居民(消费者、劳动者、投资者、纳税人)货币财富所有者――认识货币和纸币,树立正确金钱观――理智消费者――关注物价和消费,树立正确消费观――新型劳动者――认清就业形势,明确劳动者权利和义务,树立正确就业观――理性投资者――熟悉理财投资方式,作理性投资者――诚信纳税人――依法纳税,回报社会。如此一来,笔者认为课程资源不再是预设的、静态的、不可调整的,而变成了一种生成的、动态的文化生态系统。这种课程资源的生成来源于教科书、学生、教师和环境等诸多要素共同作用。政治教师要利用教学经验和课堂教学情境,整合课程。通过整合,政治教师就不再是“戴着镣铐跳舞”的教书匠,而是丰富生动的课堂设计者和建设者。

错误倾向三:为了整合而整合

可以说,不管教师有没有能力整合,课程整合都是一种趋势。部分老师往往为了显示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对新理念的把握,总会将一些新模式往自己的课堂教学上“贴标签”,例如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总是热衷分“小组合作学习”,不管有没有需要,总在上公开课时插入前后左右同学间的讨论环节或探究活动。不管这个模块、框、目能不能整合,不管有没有必要整合,总喜欢搞些合并式的“整合”。其实,这种不区分、不深究的“整合”,是教师的“剃头挑子一头热”的非理性热情,是不利于学生的学的。

第5篇:高中历史知识整理范文

【关键词】 高中; 政治课;教学实施;关系;处理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彻底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教师一统课堂的局面,从而构建高效课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健康地发展。高中政治课要真正适应这一要求,就必须在实施过程中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一、在合作探究问题的设置上,应处理好“点”与“面”、难与易的关系

“点”与“面”的关系就是探究问题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其实质是要求探究问题的设置必须紧扣课程内容。要做好这一点,教师在课前必须全面把握教材内容,优化整合课程资源,理清前后章节之间的逻辑联系,注重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切忌探究问题设置简单化,形式化和孤立化,要使设置的问题在学生合作探究的结果中能够反映出本节教材的内容框架,即由“点”体现面,“面”内涵盖“点”,浑然一体,不可割裂。

难与易的关系问题就是强调探究问题的设置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和层次性,既要有利于基础较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也要照顾到基础较好学生的提高和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比如可用“找出”、“归纳”“提炼”、“区分”“试说明”“试分析”等词语提出问题要求。

二、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要处理好学生个体与小组间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学习小组的优化组合,分组必须考虑学生个体的学习基础、个性特点及兴趣爱好,以此实现优势互补、督促帮带的目的。在此前提下,应该在组内倡导“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观念,让各个组员都有“我能组荣,我弱组弱”,的意识,以此强化组内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充分调动组员的参与积极性。这就要求:一是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时,先将探究问题具体化和对象化,由组长将任务细化给各个组员,哪怕是仅仅让其找出重点内容,或者是阅读复述教材,抑或是到黑板前展示组内共同学习结果;二是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努力实现基础较差学生和基础较好学生间的互动,要克服组员只作不合的现象,即当学习任务分配到小组后,组员各自为阵,单兵作战,彼此不交流、不合作、不帮助的问题;三是在小组展示过程中,不展示同学与展示同学间要互动起来,展示同学可随时寻求其他组员的帮助,不展示同学应紧盯展示内容,及时发现问题,纠错补漏,克服非展示同学不看黑板,不补充、不完善、无所事事的现象。

三、在点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指导与合作、讲与不讲的关系

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但绝不是否认教师的存在,也不是禁止教师在课堂上讲,而是要打破教师一统课堂、一讲到底的局面,适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置身于合作学习的情景中,扮演好指导者与合作者的双重角色,引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向、提供思考问题的角度以及探究问题的方式等。教师要主动参与到小组合作讨论当中,听小组成员说、讲,捕捉带有共性的疑难问题,发现小组讨论过程中的亮点,做一个倾听者和有心人,而不应是“看客”和“局外人”。

就讲而言,教师应该首先讲学习任务和探究问题,帮组学生正确理解问题探究的要求。其次应该讲预习、探究、合作、思考的方式和方法。第三应该讲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能忽略的重点和难点,讲易错易混点,讲学生理解不了的专业术语,讲高考知识点映射到的拓展知识。就不讲而言,不讲学生一目了然的东西,不讲小组合作能解决的一般问题,不讲学生始终理解不了的内容,不独霸课堂一讲到底。要引导、鼓励学生自己复述、分析、归纳探究内容,帮助学生树立勇于动口、动脑的自信,激发学生自我探究、表达的欲望。

四、在课程评价中,要处理好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关系

课程评价是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通过评价,及时反馈、巩固学习结果,达到查漏补缺、完善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应该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侧重过程评价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的渗透和运用。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参合作与指导,及时捕捉学生的新颖、独到见解,适时予以点评和肯定,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异思维;在小组展示汇报、教师补充拓展环节,应将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结合起来,教师评价以开放性评价为主,不论是评价展示方式,还是评价展示内容,应充分放大优点,在缺失中找优点,在比较中看进步。教师应慎用“正确”与“错误”来下定论,要给学生留有自主想象、自由发挥的余地,尽量多用“比较合理”、“不尽合理”,“值得肯定”、“美中不足”,“应该提倡”、“以后慎用”等词语来评价学生的展示汇报结果,引导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在异组同质问题上的评价上,应充分发挥学生评价主体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地感受展示方式和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就终结性评价而言,应避免急功近利,单纯以一两次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好差和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要看重学生学完之后,其阅读教材、归纳知识、比较分析简单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是否较以前有所提高,甚至以敢不敢在学生面前说话,能不能去黑板前展示,学习方式、技巧和习惯是否发生变化作为评价指标。

总之,能否科学合理地处理好以上几对关系,直接关系到高中政治课的实施效果,特别是对生源较差的薄弱学校来说,则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主动性的提升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所以,教师在课程实施中一定要注意观察,不断总结反思,尽力处理好以上关系。

第6篇:高中历史知识整理范文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 听力策略 听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3-0080-02

一 引言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对城镇学生而言,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有效地提高其听力成绩已成为英语教学的关注点。一方面,学生往往对听力活动缺乏认知,只是单纯地完成听力题目,对听力内容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瓶颈”,单纯的课堂测试对学生听力成绩的提高往往作用不大。然而相关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学习策略的差异对成绩会产生决定性影响(倪清泉,2009)。因此,本文将以对听力元认知策略的研究为切入点,深入调查城镇学生听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

二 理论基础

本文以O’Malley和Chamot对学习策略的三大分类,即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为基础,同时以对元认知策略的研究为重点,对城镇高中生听力元认知策略进行了相关调查。

众所周知,相较于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对学习者的学习任务起计划、监督和评价的作用。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过程,元认知策略在听力过程中体现为对听力内容、自我表现的计划和监控过程及听后的自我评估。元认知策略在听力策略的层级关系中处于最高位置,它是保障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技能。

三 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以张钫炜和王斌在论文“关于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听力策略的调查”中所使用的问卷为基础,根据听力的过程(pre-listening,while-listening,post-listening)将元认知策略分为三大类,并以Oxford的频率量表为标准对高中生听力元认知策略的使用进行定量研究。

2.研究对象

笔者对山西临猗银星学校的139名高二学生进行了调查,他们分别来自三个自然班级,具体的人数见表1。

3.数据收集

调查问卷于2011年上半学期期中考试前由各自然班级英语任课教师发放。为确保问卷的真实性,笔者在设计问卷前与三位教师沟通过相关的注意事项及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研究:(1)为了让任课教师可以更全面系统的了解学生的听力学习方法;(2)让学生对自己的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更加明确;(3)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意识地运用相关元认知策略,而这也是此项研究的最终目的。为了确保所有问卷的有效性,笔者对所有的问卷进行了整理筛选。最后将得出的数据录入电脑,用SPSS17.0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

四 研究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1.元认知策略的总体使用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表明(见表2),相对于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而言,元认知策略使用度最低。究其原因,城镇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弱,所以学生对学什么、如何学及为什么学缺乏对自身认知行为的理性思考。

元认知策略中最常用的具体策略为监控策略,最不常用的具体策略为计划策略。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在选择注意力方面,大多数教师往往会强调学生应该注意的内容,例如关键词、数字和人物关系等。教师注重的是词汇方面的理解,他们更关注听的结果,只要能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因此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往往不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只听重点的词汇,这也是造成听力理解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学生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听力任务的,他们没有可利用的时间和资源来进行课后的听力学习,因此他们没有合适明确的阶段性学习目标。教师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水平来选择听力材料,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对学生是否理解听力内容并不重视,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听力理解的能力很难提高。从性别对元认知策略选择的影响来看,各项中女生的均值均高于男生,这一点与很多研究结果一致。例如,Bacon(1992)指出:女性在使用元认知策略上,尤其是在根据文章的难易程度来调整不同的认知策略上要优于男性。又如,Vandergrift(1996)同样发现女性在较男性而言使用更多的元认知策略。

2.启示

针对学生缺乏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情况,教师应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制定措施。例如在听力训练前,应强化英语基础知识的培训,听前对听力背景进行相关的预测,同时拓展相关的语法知识。此外,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强化语音和发音规则等方面的知识也非常重要。

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自我学习水平的判断及学习障碍的了解,在课堂上盲目跟从老师,课后不进行适当的反思这一情况,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例如在听力任务结束后,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听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及自我进步的地方。同时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交流讨论后相互评价,不断丰富背景知识,拓宽知识面。

总之,使用元认知策略的过程是学生适时的监控并且评估自身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所以元认知策略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困难,并引导学生调整使用不同的听力学习策略,从而解决相应的困难。因此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并指导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过程,教会学生如何监控学习过程,最终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Andrew D.Cohen.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10

[2]H. D.Brown.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9

[3]张钫炜、王斌.关于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听力策略的调查[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6(6)

第7篇:高中历史知识整理范文

关键词 征婚广告 婚姻 社会 历史

中图分类号:G219.29 文献标识码:A

获得台湾国史馆国史研究奖助的《寻觅良伴——近代中国的征婚广告(1912-1949)》一书,是台湾国史馆于2011年出版的以近代中国征婚广告为主题的著作,作者陈湘涵毕业于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其学术研究范围以近代中国妇女史与社会文化史为主。

罗志田曾说,“评介品质较高的书籍,更能推动或引导学术的发展。”①读罢此书,既从征婚广告中发现了历史,又对作者见微知著之功力深表赞叹。反复研读,现将收获陈述如下。

1 关于作者之所欲言

作者围绕着近代中国的征婚广告这一中心,探究了调和媒妁与自由恋爱的择偶方法——婚姻介绍所、广告征婚、通信求婚等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与发展,为读者呈现了婚姻选择的社会脉络与历史特色。通过检阅近代中国的征婚广告,作者发现:在那个新旧兼容的时代,征婚广告虽然是以冲破婚姻旧藩篱的革命性姿态出现,但实际上,它在传递新式婚姻理念的同时也是旧式婚姻观的载体。此外,作者还注意到,征婚广告彰显了报纸等大众媒体在私领域所扮演的中介角色,它连接了私人与公众,既表达私人情爱却又同时传递公众认同。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引申出了对民国时期“隐私”问题的思考。

2 关于作者对史料的选择与运用

第一,资料丰富且多样。其一,作者不仅从《申报》、《世界日报》等报刊和《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中选取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还对文集、年谱、传记、访谈、演讲录这类二手资料加以分析后酌情利用;其二,作者应用了大量的电影、小说等艺文作品,以此来探究艺文创作中的征婚意象,理解社会大众对于征婚的既定印象与想象;其三,作者充分利用了“中国影视资料馆”、“中国大陆电影《非诚勿扰》官方网站”等网络资源,彰显了信息化时代历史研究的一个新特点;其四,作者运用了为数不少的英、日文资料,虽然不能以应用外文资料的多寡来品评研究成果的良莠。

第二,作者在选用史料时态度审慎、负责任。一方面,作者在卷帙浩繁、种类颇多的载有征婚相关内容的民国报刊中,选取了上海《申报》和北平《世界日报》作为广告材料的主要来源。如作者所自陈,这样选择是其在仔细研读了前人的相关研究后,经过认真分析、考量所做出的决定。如作者通过前人高岛航的《1920年代的征婚广告》这一研究成果悉知,从1920-1924年间上海《申报》每年征婚广告的数量为20则以下,到1928年已有约100则的广告,至1929年更达到140则。②在充分总结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后,作者才依据广告量多寡与办报时间的长短以及地区的考量,选取了《申报》和《世界日报》为主要材料来源,搜罗其中的征婚广告和相关的评论作为支撑其观点的论据。另一方面,在具体论 述的过程中,作者对存疑的史料有细致的考证。如对于冯玉祥的征婚传闻,作者将《冯玉祥传奇故事》、《炎黄春秋》、《前所未闻的民国趣事:冯玉祥与南北群雄》以及《羊城晚报》中所载的各个版本逐一陈述、分析,最终得出“冯玉祥刊登征婚启事的说法,几乎完全无法令人采信……传闻终究只是传闻”③的结论。此外,在叙述“晚清的媒妁征婚与广告征婚”时,作者对两个版本的征婚也进行了比较与考证。

3 关于作者对其所欲言的论证

第一,论证思路清晰、缜密。作者先是利用报刊资料对征婚广告的出现、发展、变化及其社会意义娓娓道来,然后以社会调查、征文活动以及婚恋调查等为主体资料对民国时期青年男女的理想婚姻蓝图和择偶条件进行考察。随后,作者以征婚案例以及电影、小说等艺文作品为材料,探究征婚广告的社会效应及其在时人心中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读者对征婚广告这一研究对象的认识。最后,作者除了对前述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与补充之外,还指出了一个由征婚广告所反映出的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近代的“隐私”问题。

第二,聆听时人声音,最大限度接近历史本真。有哪些人在通过广告征婚?不同的群体对广告征婚有怎样的态度?在征婚广告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国家又是以何种姿态“在场”的?作者以聆听时人声音的方式,对以上问题一一作出解答,最大限度地再现了近代中国征婚广告的原貌,力图无限接近历史本真。

第三,选题虽微,但没有“碎片化”。作者虽然在微观上选题,但却充分注重对研究对象的宏观关怀:纵向上,作者的论述具备历史感,没有囿于题目所限的1912-1949的时间范围,而是从1899年(1868-1940)征婚之事说起,并往后延伸,一直到2008年热映的征婚题材影片《非诚勿扰》;横向上,作者站在征婚广告背后的实质性问题——婚恋问题这一社会问题的高度上,将能够反映时人婚恋问题的材料尽可能地全部应用,并论及当时除广告征婚的其他择偶方式以及择偶观、婚姻观、恋爱问题、男女社交问题、私密与公开的关系问题等一系列的相关问题。

4 关于作者研究之不足

一方面,作者在绪论中自陈了其研究中因材料所限,未能解决的一些问题。其一,透过报刊资料,只能展现都市生活下的婚姻问题,限于报刊的流通范围,难以探知农村的问题;其二,难以追踪征婚广告刊登之后事情的后续发展情况,无法探知征婚的真伪和成功与否;其三,最大的疑问是,征婚的普及性及其所占当时婚姻形式的比例,无从探知。

另一方面,仅就笔者对该书的认识而言,该书尚有瑕疵。作者在绪论中陈述——“透过耙梳报纸上的征婚广告……更能折射出城市居民自我形象的公开表述”,④笔者品读本书数次,尚未找到作者关于 “城市居民自我形象”这一内容的明显描述,恕笔者浅见,若作者能在此方面加以论述,或许能使征婚广告这样一个微观研究对象发挥出更大的“社会透视”作用,使读者从中发现更多的历史。

5 结语

《寻觅良伴——近代中国的征婚广告(1912-1949)》一书,透过征婚广告自白与社会回应、相关的社会新闻、报刊上对征婚现象的讨论、婚姻问题的实例,以及婚恋观的社会调查,揭示了民国时期的婚姻状态与婚姻问题。笔者认为,尽管略有瑕疵,但作者以其开阔的研究视野尽其所能地对近代中国的征婚广告进行了历史还原,同时,他通过征婚广告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事物,为读者呈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可以说,该书使读者见微知著——从征婚广告中发现了历史。

注释

① “近代史书评的现状与期望座谈会”发言选登.近代史研究,1999(1).

第8篇:高中历史知识整理范文

一、教师增强研究能力

专业成长的途径离不开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研究能力是合格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教师用心搞科研,拥有学习热情,在今天,具有重要意义。

1.要研究新课程

新课程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全新的,新课程面前没有老教师,大家共同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因而教师要坚持不懈探索和研究,要了解并制订高中政治的课程目标、基本思路、基本原则、具体内容、评估要求、基本框架和特点等,了解新课程新在何处,使自己通过教学实践逐步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逐步提高驾驶新教材的能力,使自己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工作。了解本学科领域的新科研成果,不断吸收新知识。加强新课程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2.校本教研制度和实施需要教师增强研究能力

校本教研要求教师参与教研,改善教学,教师要成为研究者,需要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既要有个人的反思和努力,又要以群体发展促进个体发展,要有群体性的教研,这将有利于创设教师之间交流切磋、互帮互爱的氛围,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和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提高的学习型组织。

校本教研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作为教师要学会在对本学科知识通透了解的基础上打破学科壁垒,广泛涉猎其他领域,教师之间加强合作,从实际出发,在教学情境中去发现、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课题合作式教研,学区联片式教研,中心学校辐射式教研等。

3.教师要研究学生生活、思想和学习实际

政治教师加强教学针对性,正确决定教学内容、目标、方法。学生是教学对象,教师必须对学生身心特点全面了解,做到细致深入、准确客观。研究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

教学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教学观要求教师具备以下能力。

1.组织教学和管理课堂的能力

包括制订课堂教学计划的能力,确定适度教学内容的能力,灵活运用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的能力。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机智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不压抑也不放任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课堂始终处于和谐的状态之中。

2.教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师的语言要精练规范,富有感染力,具有启发性,能在关键时刻起画龙点睛作用,诱导和激发学生思维想象。

3.教师的参与和共事能力

这是推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促进新课改的保证。高中新课程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的工程,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办到的,教师的良好合作共事能力是必不可缺少的。提高这一能力,教师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工作心态,要有积极的工作热情,要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要通力合作,精诚团结,相互支持。服从学校指挥,正确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共同一致地教育学生。

4.提炼思想政治观点的能力

它是包括分析能力、辨别能力的综合能力。高中政治教师应具备将案例等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提炼其中的思想政治观点。

5.将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的能力

第9篇:高中历史知识整理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处理教材;知识;整合;高考

一、处理教材的必要性

(一)新课程的教材观与教师角色定位

行间有句话“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新课程将原来被崇拜为圣旨的教材变成了一个普通的范本,可见教材的角色发生了何等的转变,把原本是教学目标的东西变成了教学的手段。与此相应的是,教师的角色必须发生转变,由传声者向教材的处理者、加工者、开发者转变。

(二)高考命题指导思想与社会现实的统一

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是实践性与开放性,与此相适应,广东思想政治考试大纲命题的指导思想也“重视运用‘新材料、新情境’,强调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据此可知:第一,教材只是一个范本,它们只是供教学示例用。第二,教材的素材有一定的滞后性,有必要更新一些材料。第三,教材的编写具有普遍性,而现实生活却有特殊性。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把握目前的社会现实,开发“动态教材”,从而适应高考中的“新材料、新情境”的命题观念。

(三)高考试题的思维要求与知识的系统整合

高考题目的形式在不断地变换更新,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性。但万变不离其宗,很多高考题(特别是主观题),可以说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它很强调对知识的横向对接之宽度,也注重纵向探究之深度。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机械重复教材的知识排列体系,不注意对教材知识的多方位、深层次、创造性的系统整合,想要提高备考成效,是比较困难的。

二、处理教材的若干举措及其举例

(一)调

调,即认为教材的内容安排顺序不太适合学科知识的系统复习,教师可以就其内容次序作出合理的变更、调整和重组。目的在于提高知识的层次性、逻辑性,形成整齐的“知识库”,以增强“调动和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在必修三第九课《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框,依次介绍了“先进文化的内涵”“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学生,不容易看出第二、三环节是如何“自然”过渡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建设先进文化”的举措,这点在本单元《综合探究:感悟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中可以体现出来。为了达到“先进文化”知识的系统复习,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去安排教学。即先后介绍其内涵、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之意义、发展先进文化的举措,随之顺理成章地具体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而在必修四第九课,“矛盾的特殊性”的原理与方法论分别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这两框依次介绍,将原本是统一的知识分割开来,显得不紧凑。如果将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紧接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之后,就很适合学习哲学的范式,即“世界观+方法论”了。

(二)展

教材编写者出于一定的考虑,没有将某些内容细化出来,但这些内容却在高考或模拟题中不时出现,可适当拓展补充,以充实学科内容,增加相关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理解转换技巧或发散思维能力。

如必修一第七课《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一框,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这两个概念没有介绍,但关于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外延,却在题中时常遇到。就此可以稍作延展:“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指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它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税收杠杆和法律法规进行调节和规范,一般不进行直接干预初次分配。”对学生要强调,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这一点。因此,实施最低工资标准和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与支付保障机制就属于初次分配的范围。而“再分配指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的一种再次分配过

程……再分配要由政府调控机制起作用,政府进行必要的宏观管理和收入调节。”一定要强调再分配要由政府调控机制起作用,所以教材中关于再分配的做法包括调节过高收入、强化税收调节等。诚然,学生要理解这两个概念有较大的难度,但可以简化的形式介绍,一定要理解和区分教材中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三)合

合,即由某一核心主题或主干知识统率,将相关知识对接、整合,从而实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系统综合。在高三复习中,“合”主要表现为:专题型的归纳集合、模块内部的纵横对接、模块间的互通与“挂钩”。

1.专题型的归纳集合

一般性的专题复习模式通常围绕单元主题(或主体),以单元为范围,参照教材目录顺序来统筹知识。如必修二第一单元可设置专题为“国家与公民”。这单元围绕国家与公民,先后介绍了我国国体、公民的政治参与(基础、原则、怎样参与、参与的四种方式)。

2.模块内部的纵横对接

在本模块内,为构建知识的内在体系,对某知识(专题、主体等)进行纵向探究和横向对接整合。前者一般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构建,后者一般是与其他相关知识汇合。如“宏观调控”可纵向深入分析,从含义、目标、手段、必要性四方面构建网络,还与其他知识横向汇合,如“物价”“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市场经济的局限性”“社会公平”等。

3.模块间的互通与“挂钩”

即一个知识点可在几个模块间进行互相贯通、有效链接和成功“挂钩”。如“创新”的话题可在四个模块间打转:能联系必修一中“企业的发展因素”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修二的“政府职能”和“国际竞争的实质”,必修三的“文化发展与创新”和必修四的“辩证否定观”“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等

知识。

(四)变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材具有开放性,意味着教师可变革教材的呈现方式,真正活用教材。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多媒体手段开展,也可安排如小组讨论会等活动去激活教材,这样就将“静态”的教材变成“动态”的了。

(五)换

换,即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将教材与现实接轨,把教材中的材料替换。教材素材的编写力求普遍性和时代性,但由于各地区、各学校、各时期情况的具体化,教材的“片面性、滞后性”之局限在所难免。为此,老师应结合当时、当地的素材案例大胆替换教材中相应的素材,与时俱进。如在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综合探究”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其素材是“十一五”规划的出台过程,如替换为“十二五”规划,更加符合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要求。

三、处理教材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一)与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契合点

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根本依据,而考试说明则是高考命题的指挥棒。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的“提示和建议”,仔细揣摩考试说明中有关知识的表达方式、详略程度,如,考试说明里把“财政的作用”表述为“财政与民生”“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这里即把财政作用的考试外延加宽。又如,关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表述比较细致,教师应将考试说明与教材比照,从而领会处理教材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地加工教材。

(二)与社会现实的衔接点

新课程观认为教材具有实践性,教材是“示例”而非“法规性”文本。高考命题也会将时事材料、社会热门话题作为素材,要让学生在“新情境”下从容解题,一定要将教材中相关知识与时事材料、生活现实问题紧密相扣,以适应新课程下的高考命题理念,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控制好处理教材的两“度”

广度,指处理教材内容涉及的相关知识的广泛程度。教师掌握的知识可能浩如烟海,但延伸教材的广度应适中,不能天马行空,漫无边际地拓展,否则有喧宾夺主之嫌。当然,也不能局限于教材,不作应有的拓展,返回“教教材”的旧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