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数学必修重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数学教学阶段,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是高中数学课程的重点,也是基础,只要掌握了必修模块的知识,才能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高中数学必修模块的教学有两方面的原则:一方面要满足学生的基本数学要求,另一方面是为学生深层次的学习提供基础保障。高中数学必修模块的知识很复杂,也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因此,要使学生全面的掌握必修模块的知识,就必须从教学中寻求有效的途径和教学策略。
一、高中数学必修模块的特点
1.强化学生基础知识,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必修模块的教学必须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基础数学技能和方法的掌握,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要求学生了解只是得发生和发展过程,并掌握实际的运用能力。高中数学必修模块切忌在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要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的同时循序渐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
2.高中数学必修模块重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高中数学必修模块的教学必修做到展现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变化过程,体现数学知识中的基本方法和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习惯。
3.高中数学必修模块突出数学教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教学受到了高度的重视。高中数学必修模块教学中增加了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容,这些内容符合当前的时代背景,有着重要的应用性。
二、高中数学必修模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已经初步取得了应有的效果,老师通过多次省级、市级的培训,对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数学课堂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都得到了优化。但是还有不少老师对新课改的要求还没有完全理解,没有深入思考新课改的理念,没有把新课改的教学要求贯彻到教学过程中。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老师在数学课堂上还是以自身为主体,沿袭"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且给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利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这样就造成了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和交流,没有有效的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缺乏总结和反思,最终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无法得到很好的提高。
其次,过于注重学生的数学应试能力。这种舍本逐末的教学模式是传统应试教育一直以来的最大诟病,也是制约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过于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导致学生的学习目标狭窄,思维僵化,很难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从而造成数学学习与社会实际脱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不够,是数学教学缺乏实践和探索。
三、必修模块的教学建议
1.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课堂的向导,所以要优化高中必修模块数学课堂教学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首先要掌握教学大纲,把握好课堂知识结构;其次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数学基础是不是扎实牢固,这些都是要老师去了解的。第三,教学内容要合理恰当,知识的深度要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而且大多数学生通过学习都能有效的掌握。第四,知识结构要完整,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体系统。
2.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在未来发展中肯能用到的基础知识是高中数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为将来学习高等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必要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内容要精心选择,难度要适宜,结合学生已学到的知识,注重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能够切实学到知识。
3.课堂信息的及时反馈。高中数学必修模块的教学中,课堂信息反馈是至关重要的,它能真实的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情况。因此要利用课堂反馈的信息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针对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只有做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4.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情境教学。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利用声画的生动趣味性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是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变得具象化。同时通过多媒体可以制造情境,这样更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结语:
高中数学必修模块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中重点考察的内容。因此,使学生学好必修模块的数学知识是极其必要的。针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育机构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对必修模块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章建跃,左怀玲,我国中学数学教材的建设与发展[J],数学通报,2009(08)
[2]杨新荣,李忠如,台湾普通高级中学数学科课程纲要解析[J],数学通报,2009(08)
【关键词】苏教版;高中数学;旁白
在2004年,苏教版高中实验教材在相关地区全面实施,纵观苏教版教材,它充分遵守了我国的新课改要求,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相关数学理论知识的本质,并且通过教材中全新的视角,创新的手段来对高中阶段数学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设计和加工,由此展现出新课标教材中相比老教材创新的一面.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便针对教材内的旁白作用进行思考.
一、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旁白”的设计原则与指导思想
(一)教材设计的总体方针与思想
观察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不难发现,在课本的总体设计中主要是从三个部分进行思考,分别为层次型、基础型以及兴趣型.教材的总体设计为:一个中心之下的多个层面,并且有多样化的选择.教材中心为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依靠这个载体,学生能够在多个方面得到综合发展.学生依照课本的相关要求开展对相关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后,按照要求,学生可以有许多的选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接下来的学习,以期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教材当中具体思路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教材设计思路图
(二)旁白的原则与指导思想
作者认为,在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旁白的作用是针对教材内容进行的解说,是对正文内容的强化、解释.所以旁白可以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并且整体语言风格极为亲和,旁白的内容总是出现在课本的关键内容的部分,恰好和正文的相关内容相互匹配.
旁白还是对教材中内容的解析,让教材中相关理论知识的重点可以更加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并且让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产生更好的发散思维.
二、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实例分析
(一)“旁白”能够让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的生活化与自然化
“旁白”就好像一只手,能够有效地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学生感受到相关数学理论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使用价值进行联系,鼓励学生拓宽思维,并对高中数学形成正确的认识.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1中,在第53页的例5中,教材提到“某种储蓄依照复利进行利息的计算”这句话里,旁白针对“复利”这一词的含义进行了解释:“复利就是将前一期利息与本金进行叠加,作为本金,再进行利息计算的一种办法”.在这一段旁白当中,很好地针对复利这一词进行了解释,这样的做法既很好地针对该经济名词进行了解释,并且免除了学生在进行相关问题解答中,过于冗长的陈述所带来的麻烦.在这一微小的细节中,使得学生了解到数学其实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一门知识,学生在进行习题练习的过程中可以依靠旁白的指导让学生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长学生的见识.
又如,在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1的第83页的例3,提出了一个名词“边际函数”,教材中的旁白也对这个名词进行了解释:“边际函数为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其数学符号为Mf(x)”.还有在必修4第45页中,旁白描述道:“一个健康的成年人的舒张压与收缩压一般分别为60~90 mm汞柱与120~140 mm汞柱.”在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利用旁白作为载体,并在相关问题设置的过程中加入生活中的日常元素,减少了知识本身的抽象性,有效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相关的模板.
(二)“旁白”可以有效地提出相关知识的重要性与核心位置
在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旁白并不是针对教材内容的重复,更不是将教材内容进行图像化处理,而是针对教材中的关键知识进行烘托,并将知识完善,揭示知识的内涵与深度.让学生能够借助旁白进行进一步的探索,让学生的综合知识掌握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在必修4第73页,是针对向量坐标的知识讲解,而在旁白中,补充解释道:“在a=0时,因为0是与任何的向量相互平行的,所以x1y2-x2y1=0恒成立.这就说明a∥b的充要条件就是x1y2-x2y1=0,不需要针对a≠0进行限制.”这种旁白的作用就是对数学向量中的核心知识进行有效的完善与补充,帮助学生在进行向量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建立较为完善的知识构架体系,旁白在此处有着画龙点睛的精妙作用.
(三)其 他
除了作者提到的上述观点之外,作者认为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旁白还起到人物介绍、现代传播工具的作用.这些旁白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增强对数学的情感,提高数学创新意识.
结束语
关于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旁白”所起到的作用,作者认为还远远不止上述几点,并且旁白在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不但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理解,同时还可以对不需要正文进行解释的相关内容进行辅助解读.所以针对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旁白进行合理使用,往往能起到出人意料的好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思考与认识
所谓的概念,就是人们从本质上认识事物,属于一个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自然中的现象。在高中数学中的定义、定理以及法则等就是数学概念,它能帮助学生解决基础的数学问题,而且高中的数学概念要比初中的数学概念繁多,所以教师一定要引起重视,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
一、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概念的引入
在进行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时,概念的引入是第一阶段,教师一定要十分重视,这关系到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对概念的理解。在引入概念时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
1.通过实际的问题引入概念
高中数学中的概念基本上都来源于实际生活,而且又服务于实际生活。采取从实际问题出发的方式引入概念,能够使数学当中的概念更接近生活,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实际意义的认识,提高数学的应用程度。比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中第2节“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时,可以使用实际的物品引入几何体三视图的概念,准备一个魔方或者是一个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充分观察,从而对几何体三视图的概念充分了解,便于以后的学习。
2.应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引入概念
教师可以应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概念引出新知识的概念,让学生对新知识的概念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如,教师在教学《圆锥曲线和方程》时,可以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直线与方程,找到两者的相似之处,从而探索出圆锥曲线和方程的概念。通过这种以旧带新的形式,不仅能够对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还能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创新的能力。
3.通过实验的形式引入概念
在进行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时,如果学生亲手实验探索知识的概念,能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比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三章《概率》中第1节《随机事件的概率》时,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个密封的箱子,里面装上从1到100的数字纸条,但是每一个数的字条数要规定好,让学生动手抽取并且计算抽到某一数字的概率,学生在动手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会逐渐掌握随即事件的概率的概念,从而将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具体,方便学生进行记忆和应用。
二、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概念的形成
在进行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时,教师还应该使学生明白概念的形成,让学生亲自感受思维的活动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概念的本质,从而找到学习数学的规律和方法。比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的教学时,有的学生不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因此应该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明确平面向量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两条直线和线段,让学生分辨哪个属于平面向量,也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如果学生觉得两条都不是,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要做总结性的发言,对学生的想法进行补充,给出明确的平面向量的概念:平面向量是在二维平面内既有方向又有大小的量。之后再让学生画出一些平面向量,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平面向量的概念。
三、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概念的巩固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概念的教学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学生在了解概念之后也就是对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应该采取相应的方法来巩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从而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进行更好的应用。其实,概念的巩固是一个对概念进行强化的过程,教师可以采用数学建模的方式,就是将数学的重点放在概念的形成中,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对概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过程,方便对数学问题进行更好的研究,也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一定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数学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时,不仅要注重让学生对概念进行记忆,还要注重学生对概念的应用,使学生对概念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教学;高中生;误区;对策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高中数学解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逻辑性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重要的形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给予高度重视,并根据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现状,合理、科学地制定高中数学解题教学措施。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思考能力,也使学生在解题教学的过程中,对基础的知识理论进行一定巩固,以此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高中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1.大量使用题海战术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解题教学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中,普遍利用题海战术进行教学。例如,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中,老师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思考能力、逻辑性,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一定的整理和归纳,选择一些较典型的例题,对学生进行强化,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仅没有时间对解题的方式和途径进行全面分析,也使学生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变得僵化,不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2.没有和教材相结合
在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普遍是利用大量典型的例题进行高中数学解题教学,并根据题型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仅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对做题变得僵化,成为做题的一种机器。另外,也使教材中的内容越来越不受重视。教材典型例题是把基础理论知识作为基础的,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但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根据每年的考试重点例题进行教学,这样不但没有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也是对高中数学教材的一种不尊重。
二、加强高中数学解题教学措施
1.加强高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性,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因此,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有效利用基础性的知识,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老师在讲高中“函数”的过程中,应当对函数中的概念、含义、表示形式、性质等进行一定的讲解,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对学生进行巩固,使学生可以将基础的理论知识良好地运用到实际解题中。这样不仅仅提高了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也加深了学生对高中数学基础性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也是对教材的一种尊重。
2.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中,我国高中普遍都是采用题海战术,这样不仅不能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也使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也只有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对题目进行一定了解和分析,了解题目中所给信息的含义和所要提出的问题,才可以有效进行下一步计算。因此,老师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一定查找,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相关的信息进行解题,这样不仅提高了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也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合基础性的理论知识,从题目的本质上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样不仅提高了高中数学质量,也使学生在分析过程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有效避免了学生因为题海战术带来的弊端。
综上所述,本文对高中数学解题教学误区进行了简单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结合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这样不仅提高了高中数学教学质量,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逻辑性。与此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数学;困境;创新
作为一门基础课,高中数学不但是初中数学的深化,而且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为学生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关乎一个人的终生发展。数学教学在学生素养提高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它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对学生的处世观产生了影响。
一、高中数学教学产生的问题
1.教学理念的冲突
新课程标准设置上,高中数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有五个模块,选修有五个系列,这本来是素质教育中因材施教的体现,但教师固守的观念仍没有改变,仍依据以往的思想,忽视学生的差异性,按照教师的主观观点设置课程,有的教师甚至在高一上学期就把必修的五个模块全部教完。由此引发学生接受力的偏差,给学生和老师带来了无尽的麻烦,需要教师尽快转变观念。
2.多媒体的误用
目前多媒体教学在各大高中渐渐普及,这在提高了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计算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多媒体的备课过程中,老师提前把题目和解题思路整理好,利用幻灯片直接播放,这虽然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但学生只是跟着老师的思路,没有更好地发挥思考能力。比如作为高中重点的立体几何,它主要有几何方法和向量两种解题思路。在备课时,有些老师会根据习惯,单单就一种方法进行讲解。长此以往,学生的思路就比较单一。由于换帧的原因,使一些课堂核心不能一直展示,使得一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跟上老师讲课的进度。
3.老师和学生定位出现问题
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但这种理念被教师误读。有些教师认为主导就是完全随便,忽视学生忽视的知识面和能力,对学生的引导只是蜻蜓点水,只是大概地讲解一下,过后也不跟踪,对学生布置的作业也是统一的,没有根据学生的差异而进行个性化辅导。
二、高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1.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教学内容
教师要在仔细研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总结出教学内容与以往的异同,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设计教学计划。依据教纲的前提下,根据教纲和学生特点合理的规划教学内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可以调整学习顺序,比如当我们在教一个理科班时,可以将必修二的“立体几何”与选修“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相结合,串起来讲,同时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比较学习中更好地理解知识。
2.依据不同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方案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的互动及反馈,综合分析每个学生的长处及短板,并对此进行针对性辅导,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比如当某个学生对三角函数不了解时,教师可以对其专门辅导,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评估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加强学生比如“正弦定理”“倍角公式”等的训练。
3.合理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关注力,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提高。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具有课堂容量大、展示速度快;使数学图形连续、动态化;使数学直观化、逐渐走向可视化等诸多优点,已经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有资料表明,在传统的板书教授下,仅仅有20%的学生始终关注着老师的讲解,而利用每秒30帧的图像时,这个比例为40%,当教师以大概5分钟更换一个情景教学时,可吸引85%学生的注意力。由此可见,使用多媒体能有效地提高课堂关注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但教师在使用时,也要注意度,充分考虑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关系,通过板书写出本堂课的要点,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思考。
4.完善教学体制的改革
教师奋战在教育的一线,他们对现行教学体制有充分的了解。在改革时,我们要充分了解教师的心声。通过充分调查,在改革中充分体现。通过调查,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师认为新课改存在着评价方式落后、新教材的低实用性及教师获得的扶持力度低等问题。我们在课改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改革目标实现的约束条件,为改革的参与者给予激励,吸收国外优秀课程改革经验,通过深入分析一线教师的意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使数学课程能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依旧活力无限。
高中数学是高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的教学质量直接关乎我们的教学水平。因此,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地认知、改革和创新,使中国的教育事业越来越健全。
参考文献:
[1]钱云.多媒体教学课件与传统教学手段数学教学效果对比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7,16(2):87-89.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分层教学;活动设计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层次,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并且布置适合学生的作业,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分层教学的任务就是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培养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对于层次较低的学生可以获得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最终实现每个学生都能良好发展的目标。本文对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一、学生的分层
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的教学时,应该充分分析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本的知识以及能力上的差异等,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高等、中等以及低等三个层次,也就是A、B、C三个层次,其中中等学生占大多数,高等学生和低等学生没有太大的差异。为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避免产生负面的效应,教师可以单独和学生进行沟通,不要在全班学生面前公布。对于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好、学习兴趣比较浓的学生应该分为A层次;学生中等、学习态度一般的应该分为B层次;学习成绩比较差、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分为C层次;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的教学时,可以按照学生的层次进行分组。比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高等、中等以及低等层次的学生按照1∶2∶1的形式进行分组,使这三种层次的学生在三角函数的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讨论,进行合作学习,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学生充分了解三角函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备课和教学方法的分层
在进行高中数学的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秉承精讲的原则,所谓的精讲,就是选题的内容一定要典型,而且要少,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由支配,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针对A、B、C三个层次的学生,按照学生的需求,要求其完成相应的任务。比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三章《函数的应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复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之后再讲解一些相应的习题,列举具体的例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而且还可以利用空闲的时间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内容。
三、探究活动的分层
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都是在探究活动中进行学习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探究活动的创建时,也要注意学生的不同层次。在进行实际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新的知识分解成为不同层次的知识,从而形成不同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知识的研究。教师在教学时,还要正确认识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注重问题的形成,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兴趣。比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中“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的教学时,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形式,让学生层层深入地去了解,充分认识到集合的含义,了解元素和集合之间的关系,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亲身体验,从而形成自己在集合方面的学习
体系。
四、作业和练习的分层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层次和实际能力,可以分为巩固性的练习、扩展性的练习以及综合性的练习等。针对C、B层次的学生,在布置作业时要联系教材,C层次的学生只要能完成教材中大部分的习题就可以,特别是其中的基础题;B层次的学生要完成教材中的全部习题,并且充分掌握;对于A层次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教材中的习题,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对变形题也能很快地做出。在作业中也可以布置选做题,但是A层次的学生是一定要做的,而且还要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分层次布置作业的形式,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还能避免高层次学生吃不饱、低层次学生吃不好的情况,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的教学时,完成教学任务之后,教师要布置相应的作业,对于C层次的学生,只要求能够掌握教材中大部分关于直线与方程的基础知识,而B层次的学生要全部掌握,A层次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教材中的知识,还要能够举一反三,在现实生活中广泛
应用。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因此,教师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教学中使用分层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分层,还要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以及作业等进行分层,从而使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良好
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选修;实例研究
在中学阶段系统实施高中数学选修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但能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课程,满足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同时还能够给予教师一定的施展空间。根据教育部部署,从2004年9月开始,广东、宁夏、山东等地就正式启动了高中新课程选修实验。目前,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已经进入高中数学选修系列课程的深入实施阶段,为中学生在数学方面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平台。然而,根据现有教育文献的研究发现,很多学校的高中数学选修系列课程并没有达到理想的实施效果,部分教师虽能领会课程标准中选修专题设置的目的和意义,但参与专题教学的积极性并不高。分析影响高中数学选修课程实施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个别学校对实施选修课程的态度不够积极;高考评价体系成为“绊脚石”;教师自身的知识框架和教学经验难以满足选修课的教学需要;选修课程教材不够成熟;教学资源相对短缺。根据这些问题,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以促使数学选修系列课程能够有效开展。
一、高中数学新课程选修系列实施现状调查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将高中数学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选修课程包含4个系列。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包含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等。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包含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等。系列3包含数学史选讲、信息安全与密码等6个专题。系列4涵盖几何证明选讲、矩阵与变换等10个专题。这四大系列是为满足学生对未来发展的需求而设置。系列1为想补充人文和社科知识的学生而设,系列2为爱好理工和经济的学生而设,系列3和系列4则是为希望提高数学素养的学生而设,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
笔者参考相关文献,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某市X高中的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多数教师能够认识到新课程选修系列设置的内容和说明,也认可其意图和作用,但部分教师存在思想误区,积极性并不高,这直接导致选修课的实施进度不够理想;(2)教师大多偏向于选择初等数论初步、数学史选讲、不等式选讲以及矩阵与变换等比较好掌握的专题,其他与高考或传统中学课程结合度不高的内容选择率较低;(3)在选修专题课程的难度和广度上,教师表现的态度差异比较明显,但统一认为课时紧张;(4)大多数教师在选修专题学习成果的测试和评价上仅以笔试和课堂表现为参考依据;(5)教师普遍反映除人教版选修专题教材外,其他教学资料相对欠缺。
对某市X高中的学生调查结果显示:(1)大多数学生基本认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设置选修课程的意图,并且不觉得会增加学业负担;(2)部分学生认为选修课专题内容有难度和广度,并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参考资料辅助学习;(3)对于授课形式,学生普遍希望能破除以教师宣讲为主的传统模式,采用先进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和合作学习的机会;(4)学生希望可以采用论文总结、研究报告和出勤记录等方式对选修课的结果进行评价,而非以传统笔试和课堂表现来定成绩;(5)学生表示学校统一开设的选修专题课程较少,选择度较低。
二、影响高中数学选修课实施的主要因素
1.对高中数学选修系列存在认识偏差
我国的高中教育体系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结构形式单一的问题,必修课以学校为主要教学核心地位,占据了高中课程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和教育资源。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就是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对高中数学选修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高考是很多学科的指挥棒,大多数学校都将精力主要集中在学校升学率上,对教师和学生的宣传也做得不够到位,导致教师认识不到选修系列课程开展的必要性,从而阻碍了选修课程的推进。对于学生来说,学校宣传资料过少也容易导致他们对选修课产生错误认知,认为高考不考的知识对他们暂时没有用处,所以对选修课持应付差事的态度。此外,家长的观念从外界因素上也会起到干扰作用,个别家长对学生高考成绩期待太高,无形中会降低学生主动学习选修课的热情。
比如,在对某市X高中进行访谈调查时,一位教师表示:“学校要抓高考升学率、状元榜,也不管选修课的实施效果怎样。选修系列3和系列4与高考几乎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教师也不愿意教”。有教师还透露,学校以升学率对教师进行考核,学生考得不好,还会影响教师的职称评定和待遇收入。所以,教师也不会关心与高考关联性不大的选修课程的开设问题。
2.高考评价模式成为新课程选修系列绊脚石
作为选修课程的指导方向,课程评价的作用举足轻重。然而,目前我国的高考制度已经成为一种核心的课程评价方式,既单一又强势,使高中教育系统扭曲成简单追求应试教育的保守机构。虽然本次课程改革初衷是希望能让高中教育摆脱高考体制限制。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事与愿违,高考改革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没有真正与之相配套的教育体系和制度使其落地,思想理论层面也还存在着不同声音,这从此次对X高中的调查可以发现。许多教师认为,现在不完善的高考评价体系过于单一,不利于数学选修系列课程的长远发展。有的教师甚至建议把选修专题的3系列列为高考选考专题,称这会立即提高该系列选修课程的实施效率,但这也会造成顾此失彼的教育弊端。因此,教育部门必须完善数学选修系列的课程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选修课程的顺利实施。
3.选修课程资源严重不足
选修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教师资源、教材资源以及硬件设施等几个方面:
第一,从教师资源来讲,选修课程对教师的能力和智力是一项巨大挑战。课程改革的主要实施者是教师,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但目前,教师缺乏充足的时间,缺乏校方组织的系统培训以及大学和专家的相关指导。比如,在X高中,有的教师反映自己尚能理解系列1和系列2的知识,但系列3和系列4有点抽象难懂,自己都不熟悉,也没有相关教程可以研究,更别说辅导学生了。另外,学校方面对教师的教学管理任务也布置过重,使他们难以抽出时间进行系统学习,以至于不好把握专题的教学内容和进度,没有能力开设系列3和系列4的个别专题教学。
第二,从教材资源来讲,现在各个高中给学生能够订购到的数学选修系列课程配套教材有限,教师手里也只有大纲教材,这对教师了解和开发课程、为学生授课辅导都带来了困难。同时,教材的短缺也不利于学生学习,他们无法了解相关课程的大致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数学选修系列课程的推进和设置。个别教师坦言:“我们缺乏选修系列3和系列4的专业教科书,有时想自己学习研究一下都不太现实,这部分内容对我们老教师来说确实有些难度。”而学生也表示,选修专题系列中的开关与布尔代数理论性强,没有教材资料电路做参考,学习起来相当困难。
第三,从硬件设施来讲,大多数学校缺乏充足的教室、多媒体设备以及实验室等。由于选修课程本身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学生个体间差异比较明显,这就要求学校在建立选修班级时考虑实施“走班制”,当然这也需要足够的教室和多媒体资源做支撑。比如,在进行数学选修课系列的优选法与试验设计教学时,需要通过在数学实验室进行分组实验以达到最佳效果。但是,由于许多重点中学在投入经费等方面存在困难,都没有实验室。就连X高中除了仅有的几个阶梯教室之外,也没有任何空余教室。因此,要想推动数学选修系列课程实施,必须提高课程资源的建设和投入。
4.学生相关能力有所欠缺
高中阶段是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的个性化教育阶段,其主要教育内容是传授专业化和理论化的知识,并能用这些知识解决抽象问题。高中生虽然具有求知欲强、思维活跃的特点,但从年龄上来说思维习惯还需要教师引导。高中数学选修课程的系列3和系列4对学生智力和接受能力要求很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经过运算求解、空间想象、归纳类比、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才能更好地接受专题知识。但目前高中生这方面的能力还难以满足教学所需,抽象概括能力欠缺,有的学生甚至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更不用说对新知识的掌握、消化和运用。
三、推动新课程选修系列实施的可行性建议
1.从思想上转变师生观念
以创新为灵魂的教育改革离不开新时代、新观念的支撑。高中数学选修课程的实施必须以更新校方、教师、学生甚至家长的观念为前提条件。对于教师,校方要通过大力宣传,制订完备的考核方案来调整教师观念,让教师积极构建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模式以配合选题系列课改实施。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探究数学领域的新知识,把教学过程看作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积极互动,发展动态教学。对于学生,要通过创立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来吸引学生了解选修课程的内容和目的,从而主动挑选适合自己兴趣的专题课程。学生自身也需要转变被动的学习观念,进行主动探究,同时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强化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创新精神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2.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高考单一的评价体系对高中数学选修课程的实施有一定弊端。笔者认为,学校在评价选修课的学习成果时,应综合考虑学生成绩、平时表现以及成长轨迹等多方面因素,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比如,推行选修课学分制,把学分作为评判学习状况和学生未来升学的一个参考依据,严格学分认定工作,严惩违规单位。其实,对于高中数学选修系列课程的评价方式,《课程标准》进行了明示,比如,选修系列3不作为高校选拔的考试内容,学校可结合定量和定性的方式自行评价,评价结果可作为高校录取的参考。
3.创建适合选修课实施的教育环境
高中数学选修课的实施离不开教育气氛的营造和教育环境的支持。校方需要建立选修课实施推进的“土壤”。比如,做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衔接和资源分配。在教学内容上,必修课侧重于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选修课则侧重于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有利于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因此,在选修课的选择上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必修课基础,把选修课当做必修课的延伸。在教学方法上也要采用灵活有度的多样化模式,进行个性化教学。
4.加强课程改革和资源投资力度
加强课程改革是从选修课教育资源的分配层面提出的思路。诚然,高中数学选修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但该改革在配套制度建设、学校资源分配方面还不够明晰和完善。比如,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室资源的分配、教材的健全完善。选修内容还要考虑到与高中生的接受能力和基础知识是否匹配。在对X高中的调查中发现,部分选修内容确实有不适合的地方,比如,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信息安全与密码、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等,对目前的高中生来说还有一定难度,不适合高中阶段教学,有待进一步完善。
学校资源的合理分配对高中数学的课程改革来说也相当重要。X高中的现状就是缺乏充足的教室、配套的教材以及相应的实验室等,这也不是该高中的特有现象。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吉林、山东、浙江、北京等高校均出现资源不足问题。因此,在这方面,国家、地方和各级教育部门需明白“再穷不能穷教育”这个道理,加大投资力度,下拨专项资金,提供充足的课程资源,尽量满足高中数学选修课程实施的各种硬件需要。
5.提高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的专业素质对高中数学选修课程的改革有很大影响,它是衡量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基本条件。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部分高中数学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与选修课的实施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访谈中,教师也表达了对学校组织选修课相关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和愿望。笔者建议,教师自身要尽可能地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数学学科相关知识,及时消化吸收前沿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同时了解掌握新的教学模式,提升相关技能。而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增加选修课程培训机会,为教师提供实用的操作方式指导;与兄弟院校开展交流和研讨活动,扩展教师视野和知识面;加强与国内大学的课题研究合作,为教师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比如,对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培训,使教师掌握新型的教学模式。比如,为具有一定工作年限的教师创造进修机会,让他们多多参加研讨会和短期培训。
6.完善选修课的选课制度
学校要想推进高中新课改的选修课实施进度和效果,需要创立专门的指导办公室,完善选修课配套制度,通过指导部门引导教师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选修课教学,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职业规划和兴趣爱好进行选课,避免盲目性。因为一旦选错课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受到影响,而选修课的实施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一点,国外的教育机构已经做出示范,也有很多可供参考的地方。比如,美国就专门成立指导咨询办公室,来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课程,规划学生的学业和职业生涯。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新课程选修系列设置的目的主要是使高中生在统一掌握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资源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同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很多学校因教师对开设高中数学选修课尚存争议、高考的竞争压力制约校方及教师对选修内容的重视度、教育资源不够充足等诸多因素,导致高中数学新课程选修系列实施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学校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国家新课改的目的和初衷,通过调查研究、沟通交流、改进完善、补充资源等,积极推进高中数学选修课程的实施,从而为国家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素质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任义.高中数学新课程选修专题设置与实施研究[J].吉林教育,2011(03):49.
[2]孙静.高中数学选修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D].扬州大学,2010.
[3]李金碧.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2).
[4]贾晓琳.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5]田果萍,康淑瑰.高中数学选修系列3、4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2(12):74-76.
[6]高鹤.高中数学新课程选修专题的设置与实施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0.
[7]张勇超.关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适用性和科学性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8(02):61-64.
[8]欧阳志.高中数学选修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加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优化就比较关键.通过数学课堂教学的良好模式应用,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水平的提升就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良好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问题
高中数学课程是学习的重要的科目,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比较有利.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老师由于没注重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教学思想观念的优化,在实际教学中就存在着诸多问题.对整体的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有着诸多阻碍,通过从理论层面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对实际教学发展就有着积极意义.
一、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1.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分析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也有着要求上的提升.在实际教学的内容上有了丰富性,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更为注重.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不仅要能对学生的数学知识传授有着责任,还要注重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的掌握,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多方面的能力,这样就能有助于实际教学的良好发展.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对数学教学的文化价值更为注重,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能对数学观念正确树立,从而在数学历史方面有更多的了解,将数学的文化价值得以充分体现.这些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都有着积极作用.
2.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下,高中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还依然存在着相应问题有待解决.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老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观念影响比较深,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存在着诸多教学问题.教学中没有注重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以鲜明呈现,学生处在被动的学习中,不能将主动积极性得以充分的发挥,这就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水平的提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数学教材的因素影响,对实际教学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数学教学中教材是比较主要的学习内容,但是在教学改革下,一些数学教材显然和时代的发展要求不能有效的契合.一些数学教材的内容比较陈旧,没有对其及时性的更新,这就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的有效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再者,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的教学方法没有及时改变.这就造成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的效率比较低.传统教学中,老师采取灌输式的方法,对数学知识的教学相对比较的枯燥化,学生在学习的兴趣上不能有效激发.没有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实施,这些方面的问题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都会产生一定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显得比较关键.
二、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探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的实施,就要能和实际教学情况紧密结合,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效率水平的提升.笔者结合实际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究,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对实际教学质量提高就有着积极促进作用.第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就要注重从思想观念上及时转变.新的教学环境就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要能注重将初中和高中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衔接,只有在这些方面得以充分重视,才能有利于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的优化发展.老师要注重从实际出发,在教学的观念上和新课程标准改革要同步更新,通过新的教学观念的应用,对教学改革的目标实现就有着积极促进作用.第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的目标要能明确化.数学教学中,只有充分注重教学目标,才能按照目标加以开展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实际教学中就要能充分注重课程结构的优化,将数学课程的必修课的结构加以优化处理.对于选修课的内容要抓住重点进行吸收,扩充学生的知识量,将教学的设置要能科学化的呈现.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学计划的进一步实施.第三,高中数学教学中在教学方法上要能创新.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水平提升,以及在学习的兴趣上得以有效激发.在当前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对数学教学的效率就能提升.例如:对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集合教学内容的讲解中,老师就可将多媒体技术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应用.通过多媒体的资源应用,在对集合元素的特征讲解中,对其确定性的讲述就可举例说明,“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可以构成集合,其元素具有确定性;而“比较大的数”,“平面点P周围的点”一般不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在动态化的呈现下,学生对集合的认识就能得到加强.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解决,就要根据实际加以实施.通过科学化的措施实施,就能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水平加以有效提升.此次主要从理论层面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问题和策略进行了探究,在这些策略的应用下,对实际数学教学的问题解决就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尹宝林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铜山中学
参考文献
[1]陈方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5)
[2]冯龙云.浅析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5)
一、初高中数学教材内容方面的差异
1. 高中数学语言更抽象化
相较于初中而言,高中数学在数学语言抽象程度大大提高。初中数学教材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教材中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较为贴近,且形象生动,并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但是高中数学从高一教材开始就是集合、映射、函数定义及相关证明等,概念较多且抽象,符号多,定义、定理叙述严谨、规范,抽象思维明显提高,不但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定理定义,还要运用抽象逻辑思维来论证理解这些定理定义。
2. 高中数学知识量剧增
一方面,现在高中新教材数学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由4个模块组成,知识点包括三角函数、数列、抛物线、立体几何、函数等等,相较初中的内容,知识点的确增加不少。另一方面,为顺应义务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给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而提高他们的素质水平。现在的初中数学教材的内容在知识量与难度深度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从而将一些本应该在初中学习的知识,如对数、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斜三角形,都调整到高一学年才学习,这样就大大增加了高一数学的知识量。所以,高中数学的知识量明显比初中多,不少学生一下子难以接受。
3. 高中数学逻辑性强
高中数学逻辑性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概念、定理或知识点的阐述与证明更加逻辑化;二是整个高中数学知识点的逻辑统一性。首先,初中数学偏重于对定理定义的简单运用与运算,但是高中数学则对概念、定理、定义运用严谨抽象的符号与语言来阐述,并且有逻辑的论证。其次,所有高中数学的知识点,其整体是一个有逻辑有联系的统一体,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有意识,有逻辑地贯通联系所学的知识点。
4. 高中数学对学生综合要求更高
初中数学中,知识逻辑关系的联系较少,运算要求也比较低,缺乏具体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但是,高中对数学能力和数学思想的运用要求比较高,尤其是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高中数学要求学生要渗透四大数学思想方法,即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价与变换、划分与讨论;要求在解决问题时,要灵活地将知识点更有逻辑性地联系起来,运用到解题过程中。所以,高中数学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学习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二、初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
从前的分析来看,造成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要从学生,教师的角度去解决,还要从教育的目标与教材设置等等角度去思考。
(一)教材的改革
在素质教育的条件下,通过对初高中数学教材的研究,找出衔接点,然后合理地安排初高中数学教材的内容,例如,在初中教材的相关章节中设置“拓展学习”专栏,加入衔接到高中知识点的内容,并配以一定的习题以加深认识。此外,有不少地区和学校都制订了各自不同的符合本校学生学习特点的衔接教材。我觉得制订衔接教材是很不错的一个想法,但是衔接教材的内容不宜过多,因为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本身就很多,课时也比较紧,衔接教材内容过多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正常教学进度的进行,恐怕会得不偿失。所以,衔接教材的教学可以安排在入学前的一周,集中学习,也可以安排在讲每一节知识之前,都在课前将本章内容涉及到衔接教材中的初中数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并留下练习题给学生课下思考和完成,从而达到预习的目的,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我更倾向于后一种方法,因为这样更实时有效,又不需特意安排时间。
(二)教法方面
1. 熟悉新课标教材,深入挖掘初高中衔接点
一般而言,高中教师很少会研究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不了解初中数学有哪些知识点;也不了解哪些知识点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更不熟悉初中教师的教学情况。因此,高中教师应通过了解初中教材与初中教学情况并根据高一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同时要找出初高中数学教材的衔接点,深入挖掘两者关系,以更好地在课上帮助学生复习或补充一些初中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做好衔接工作。
2. 优化课程设计,做好衔接点的教学
根据前期研究挖掘出的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我们应在课程设计时有效嵌入课程教学中。首先,应在教新知识点前,将相关的初中知识复习一遍或补充教学,让学生更易接受与理解新知识。此外,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或者借助教学道具,更直观更有逻辑地给学生展示新知识,让学生可以慢慢从初中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下过渡到抽象逻辑化的高中数学中去。
3. 了解学生特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
由于高中学生有着独特的心理特点,所以高中教师应该在了解熟悉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给予学生不同的指导与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例如,在开学前,可以举行一次座谈会或者考试模拟,综合考评学生的心理情况与学习情况。然后在考评的基础上,对性格较自卑沉闷、成绩不好的学生,我们应更多地给予鼓励与支持,同时帮助其发现学习上不良的习惯,改变学习的方法等。而对于性格较为开朗、成绩也不错的学生,则应该在鼓励的同时提醒其勿骄勿躁,要在新的环境下学习新的学习方法,养成新的学习习惯才可以保持好成绩。
(三) 学生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