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学专业的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英语教育 课程与教学论 专业构建
一、我国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简介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属于教育学的二级学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是在一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之上,依托英语研究英语学科的教学。
二、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研究范围
英语教学是本专业的研究中心,但其外延远远超越了英语教学之上。笔者认为:英语课程与教学专业是对英语教学各个要素的研究,包含教师、课程、语言本身、教学法、学生等诸多因素。从这个层面来讲,英语课程与教学专业是个上义词,下设不同的研究方向。
(一)教师发展
教师自身的发展是学科教学成功的前提,是对教学其他要素研究的心理准备。教师的发展主要指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包括道德、知识、教学实践、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在教师自身,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
实际上,教师发展分为三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发展,教师的心理发展以及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发展。对于英语课程与教学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发展研究也就是英语教师的学科知识的积累,作为英语教师要有坚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丰富的英语国家人文积累,还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以及审美能力。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教语言,而且是感受语言,感受语言的形式美,感受语言背后的文化美,进而在掌握语言的基础上陶冶情操,培养文化审美能力,最终达到学会生活的课程目标。
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如果一个教师把自己定位在简单的“教书匠”,这样的教师生活是乏味的。苏霍姆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快乐,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二)英语语言本体研究
英语语言本体的研究属于哲学的基础层次,研究内容主要是语言的本质,语言系统,以及语言使用的规律。英语语言学的研究中个体与社会,偶然与必然的主线贯穿其中。简言之,就是个体的实体言语和社会的抽象语言的关系。将语言学的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也就是解决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中式英语”和“标准英语”之间的关系,找出现象的本质,从而提出解决方案。
三、英语课程与教学专业中的科研方法
英语课程与教学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只有实践中“量”的积累,“质”的理论才有可能产生。行动研究是近年来十分推崇的教育研究方法,它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两者平衡发展,其核心是行动。
(一)行动研究的定义
目前,在国内外讨论行动研究的专著、文章中,有关行动研究的定义并未统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David Nunan论述了“教学行动研究”的基本要点,即把“行动”和“研究”二者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就体现了这一研究思想的基本特征,即在实践中探讨新观点和新方法,从而提高和改进教学,提高对大纲、教学和学习过程的理解和认识,其结果是教学的改进和教学实践的更深入的发展。
王蔷在其著作《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中指出行动研究是一种倡导在教学中开展研究的方式,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探究方式,它的结果是改进实践。
(二)行动研究的步骤
王蔷把行动研究归纳为两种类型:开放型和定向型研究过程。开放型研究过程从教学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调查研究确定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根据教师的教学知识与技能制定解决方案并实施,它的目的是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定向型研究的课题的确定来自于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或通过阅读理论书籍和教学方法的书籍,并把这些想法或方法实施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在实施的过程中观察和收集数据,分析和评估效果,最后撰写研究报告,讨论成功及不成功的原因以及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四、结束语
英语课程与教学硕士专业与本科英语专业师范类方向是有很大区别的。英语专业师范类方向视语言教学为一门艺术,更注重教学中的手段、技巧,注重教学实践。而课程与教学专业更加注重科研,把语言教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也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科学,它以真正的教学环境为研究对象,以改进教学实践为目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汪霞.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Steven McDonough. 2009.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Education[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Jack C. Richards & David Nunan.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2.
1.1培养目标的特殊性
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小学实行“包班制”的教学实际,直接对高师培养可以胜任多门学科合格小学教师提出明确要求,这与中学教师普遍采取分学科培养显然不同,显示出其特殊性。比如美国,人们认为教师教育应该以培养“全能型”、“理想教师”或“反思型的教师”为目标。培养目标导致美国课程建设十分重视通识教育和文化教育,重视师范性和学术性的统一,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日本、法国、俄罗斯等也很重视通识教育。在日本,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以培养具有多学科教学能力的教师为目的。我国不少省市和地区的小学依然实行“包班制”教学,要求教师至少担任两门学科的教学,这就需要具有综合素养的教师。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基于“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能力强”的指导思想,坚持培养多能一专、学有专长,综合素养过硬,能适应小学教育需要高素质、专业化合格的小学教师为目标。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基本确定,进一步深化小学教师教育改革,自然就是构建凸显多科性、全面性的学科专业课程群,以适应小学对学科教师专业化高素养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
1.2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持
在我国,教师专业化和教师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已经成为教师教育的依据和导向。国家也明确指出:“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在2012年教育部下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也强调了教师的专业化特色:“小学教师是履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在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里,要求小学教师教育职前培养的课程设置和实施要使学生“熟悉至少两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语文是小学的主科。“语文素养”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引人注目核心概念。文学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指出,“所谓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5]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教师就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这是高师小学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一个重要标尺和依据。1.3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语文课程特点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自然融合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文学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语文教学可以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促进其审美人格和精神生命的成长。学前和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初始阶段。小学语文教材有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在教学中侧重工具性的同时要自然而然地融入文学教育。张志公先生曾说过:“应当向儿童,少年,青年进行文学教育。”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文学课程群的开发建设,要基于小学教学教育实际和师范生未来专业化发展需要,开发建设可以切实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课程群。在文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对文学作阅读感悟力和心理模式,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感悟丰厚人文内涵,丰富想象力和个性化情感体验,逐渐养成温儒敏先生所说教师应具备一种可以“化育人”的博雅气质。
2文学类课程群开发建设的策略
2.1搭建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学教育平台
首先要拓宽渠道,搭建一个全开放的文学教育平台。比如,让学生自由到其他院系如中文系选课听课成为可能,可以解决不少小学教育专业设在缺乏语言文学类师资的教育科学院或文学师资不足院系的问题。其次,要开出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学类课程群。多样化体现在:既要开设作为专业的文学类公共基础课,如写作、儿童文学、现代汉语、大学语文等课程,也要开设往语文学科方向深入开去,依据文体分类不同以文学文本导读为主的系列课程,这些课程可以作为专业任意选修课来设置,以便学生个性化选择。如唐诗欣赏、宋词赏析、明清小说选读、20世纪欧美文学专题、中外文学经典导读、儿童文学名著导读、中外童话经典导读、电影欣赏、课本剧编创等等。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学教育课程平台的搭建,可以发挥高校中文教师研究专长和优势,引领学生亲近经典,咀嚼经典,了解文学研究领域前沿信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切实提升文学接受力和文学素养。同时也能满足学生对文学课程不同层次的需要。这就兼顾到文学教育的阶段性和层次性,有利于未来教师建构学术性强、宽厚的文理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结构。
2.2构建一个学科融合的文学课程体系
受认知科学影响,当今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是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相结合。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年的研究探索,人们在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上也已达成基本共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必须考虑其多学科支撑的复合结构,凸显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相融合的特点,保障未来教师任教充足的学科知识涵养。首先,要多设置经典文本导读的课程。教师要摆脱长期以来受传统中文系重视帮助学生系统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知识构建的影响。教学中加强文本细读指导,丰富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增强学生对文学的感悟力和接受力。其次,要开发建设一些将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的课程。除了“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小学语文教材分析”、“小学语文案例分析”等文学与学科融合的专业教育课程,还可以开设如“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古诗鉴赏与小学古诗教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外国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中外童话与小学语文教学”等系列课程。这些课程以一种前沿性、综合性、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范生带着进入社会的期待视野,积极参与到课程学习中,积淀和丰富文学经典阅读体验,文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目标才可能落到实处,学生的语文素养才切实得到提升。
2.3鼓励学生参与丰富的文学实践活动
关键词: 教育学专业 实践性课程 对比分析 问题 建议
开设实践性课程是提高教育学专业学生能力与素质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实践性课程不仅在检验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是沟通学生学习理论与实践环节的桥梁。在就业形势不明朗的社会大背景之下,通过开设实践性课程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动手的能力,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对各专业的学生,特别对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一、对六所大学本科教育学专业实践性课程的对比分析
分别选取了两所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大学、两所综合性大学和两所省(市)属重点师范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专业实践性课程的对比分析。具体如下:
通过对上述六所大学教育学专业实践性课程的对比与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实践性课程的形式多样,已不仅仅只限于传统的教育见习、教育调查研究和教育实习的形式。教育见习、教育调查研究和教育实习一直是占据主流地位的实践性课程的形式,形式较为单一,开设较为集中,不利于发挥出其最大的功效。目前,实践性课程的设置涌现出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教育研究实践、教育生活体验等,不仅要求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掌握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关注其在情、意、行方面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教育见习、教育调查研究和教育实习的形式仍然占有较大的比例。第二,师范类学校教育学专业实践性课程的形式比综合性大学教育学专业实践性课程的形式更为丰富。如兰州大学教育学专业的实践性课程仅局限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两种形式,扬州大学教育学专业的实践性课程仍以传统的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和社会实践占主导。相比较而言,师范类学校开设了更多的形式新颖的实践性课程。第三,在不同的高校,实践性课程的学分分配比例不同,各具特色。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构成了一门学科课程设置的总体,两者作用鲜明,各有特色,两者相互协调配合,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目前,对实践性课程并没有明确的学时规定,但毫无疑问的是,实践性课程具有理论性课程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切记避免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倾向。
二、教育学专业实践性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由于受到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思想的影响,实践性课程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特别是在涌现出丰富多样的实践性课程形式之后,如何协调好各种形式的实践性课程的实施,使其相互配合、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是不可轻视的问题。
(一)实践性课程在整个课程中的比例多少为合适值?
各个高校在课程设置与安排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而正是这些特色才使得各个高校能够脱颖而出,吸引众多学子的注意。毫无疑问,实践性课程在提高教育学专业学生的技能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各个高校基于自身固有的传统,如重点大学侧重于理论研究、专科层次的学校更注重实践应用,其对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重视程度当然会有所差别。那么究竟实践性课程应该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多少比例,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实践性课程以何种形式进行更为有效?
目前,教育学的实践性课程形式多样,已不仅仅只限于传统的教育见习、教育调查研究和教育实习的形式。首都师范大学就开设了中国文化与教育实践考察、教育生活体验等新颖独特的实践性课程,关注学生在教育情感、教育文化方面的发展。众多对实践性课程形式的研究则不断地提出新的课程实施形式。各种各样的实践性课程,不仅对师资设备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且对选择何种形式的实践性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究竟哪种形式的实践性课程在现有的条件下能更好地发挥出其作用,更有利于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发展,也是值得深究的问题。
(三)如何保证实践性课程的质量?
实践性课程的实施本身就对任课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有诸多形式的实践性课程在校外或机动实施,无法像理论性、讲授性课程那样随时进行调控,指导老师也无法面面俱到地提供指导与帮助,因此保证实践性课程实施的质量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以教育实习环节为例,目前本科教育学专业的实习主要还是在中学中进行,教育实习队的人数也由原来的8至12人扩大到16至24人[1],增加了带队指导老师的负担。因为所学的专业和中学的教学并不对口,所以大多数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是在中学的教务管理部门或是行政部门实习。这些部门是学校教务活动的第一线,亲身地实践可以学到很多宝贵的教务管理经验。但是在目前的实习环节中,有相当多的学生表示自己每天的实习内容就是打扫卫生或是帮助老师备课等,根本无法学到实用的知识或得到锻炼,有些学生干脆不去实习或是仅应付而已。因此保证实践性课程的实施质量,使其真正地发挥出应有的实践锻炼功能也值得我们重视。
三、对优化教育学专业实践性课程的若干建议
(一)加大教师教育技能、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管理活动方面实践课的比例。
各个高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在课程设置上很难达到协调统一的状态,尤其是在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比例方面,难以用精确化的数字就衡量。教育学专业是为培养中、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科研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而设置的,那么在整个教育学专业的实践性课程体系中,应该加大教师教育技能、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管理活动方面实践课的比例,使教育学专业的学生能真正地多方面提高自己的技能,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二)不断丰富教育学专业的实践性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追随国际改革的潮流。
通过平时的课程学习专业知识,通过实践性课程来提高专业技能,不仅要在“知”上面有所发展,而且要注重“情、意、行”方面的提高。例如:首都师范大学就开设了教育生活体验的实践课,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思考。从内容上看,实践性课程应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教育科研和其他教育实践活动。在实习环节的安排上,英国的做法是中央教育主管部门以文件的形式提出明确的要求,四年制的本科教育学学士的实习至少32周,且至少要在两所学校分段进行,必须对每一阶段的教育实习进行评价。最后一个学年安排一次集中实习,根据“合格教师资格标准”做出最终的实习成绩评定。[2]
苏俄的连续性教育实践课程也很值得借鉴,其教育实践性课程作为三个密切衔接的环节,包括教育见习(一、二年级)、暑期教育调查研究(二、三年级)和学校教育实习(三、四年级),除以上三种形式外,还有为学生开辟“中学日”,使高年级学生每周都有去中学进行实际工作的机会。这样的实践性课程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学生从入校到毕业,每年都可以参与不同内容的教育实践课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3]
(三)学院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保证实践性课程实施的质量。
课程实施是课程设计的中心环节,实践性课程的指导老师应及时搜集反馈信息,对实践性课程的实施及时进行调节,以便实践性课程能够更好地实施。因此,学院应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来保证实践性课程的实施,由专门的教师搜集实践性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资料,及时研究、调整实践性课程的实施。外出进行的实践性课程更应指定带队老师,来全程指导、跟踪,不可将责任完全划给实习单位的教师。在英国,实践性课程的实施是与规范、周密的指导同步进行的。以教育实习环节为例,对实习生的指导包括书面的指导手册和导师指导两种。教师教育机构对实习生的整个实习过程备有非常详尽的指导手册,对实习生的穿着、注意事项,每周、每天甚至一天中的每个时段要做的工作都有具体而规范的要求。教师教育机构实践性课程指导手册的内容涵盖了学校体验过程中的所有方面,明确而详细地告诉师范生应当达到以及如何达到的要求。此外,由实习学校导师担负指导实习生的主要职责,负责对实习生的管理,同时,大学导师亲临实习学校,观察并指导、评估实习生的工作与学习。[4]
(四)沟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使理论性课程有机会实践,实践性课程加强理论指导。
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实施本身不可分割而谈。将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在实施中融会贯通,即理论性课程不再由教师一个人任主角,加入适当的实践环节,而使学生积极参加,在学得专业性的知识后及时运用加以巩固。对于实践性课程而言,教师可加强理论指导,对实践环节经常出现的错误,需要重点注意的环节及难点等方面重点讲解,或在实施过程中予以指导介绍,等等,使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发挥出其更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1]李伟.我国高师教育实习政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2003.
[2]张文军,王艳玲.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学校体验”:英国的经验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6,(2).
关键词:学前教育;声乐;声乐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创新课堂模式
《声乐》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期为两学年,研究对象为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的13级和14级学前教育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15份,回收有效问卷213份。通过本次调查我校2013级和2014级文科生音乐素质现状,了解学生素质基础,为构建我校科学的声乐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与探索奠定基础。
一、 现状分析
首先,通过对14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的学生调查研究发现,新生在其高中阶段的音乐课基本处于停课状态,并且音乐课的上课形式主要以音乐欣赏为主,很少有音乐基础知识的讲授,其中系统学习过乐理视唱练耳的学生只有2%,82%的同学从来没有学过;对美声唱法的了解,94%的学生都不了解,而对通俗唱法的喜爱高达了97%;还有一项重要的数值是对视唱简谱的能力调查,能较流畅的视谱的占14%,完全不识谱的学生为51%。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入学前的音乐基础非常薄弱,对声乐的概念不清楚。
另外,通过对13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的学生调查研究发现,在一周会花多少次在琴房来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声乐作业的调查中,有37%的学生一周1~2次,40%的学生为3~4次,12%的学生一周5~6次,声乐学习和钢琴等其他课程一样都需要每天进行练习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在声乐学习的好坏与乐理视唱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有关系的问题上,有73%的学生认为有,可见乐理视唱知识对声乐学习的影响之大;在“你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最好的组织形式”的问题上,有66%的学生认为小组课更便于学生和老师的沟通,学习质量和效率高,33%的学生认为小组课和集体课相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于学习;另外,在你是否满意现在的声乐教学环境与教学设施的回答中,81%满意,19%不满意,部分学生提出应结合多媒体教学。在谈到经过一个学年的声乐学习,谈谈对声乐课程的理解时表示,经过学习,初步掌握了气息、共鸣、歌唱位置等的技能技巧,加深了对音乐学科的理解,同时也深刻的意识到声乐作为学前教育一门重要的技能课将来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提出了制约自身声乐进步的因素,大部分学生的问题集中在由于基础乐理知识、视唱练耳和音乐基础缺乏;另外,部分同学认为自己先天条件不足,五音不全,最后,对目前的授课形式还有什么建议或意见中,部分学生提出适当加入一些幼儿歌曲的演唱和教学。
二、 对声乐教学和声乐学习的对策
通过对以上的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音乐基础理论和视唱练耳方面的不足是制约声乐学习最大障碍,同时在声乐演唱的技术、技巧等方面也需加大教学和实践。
(一) 转变声乐教学模式,增加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讲授
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一直都是为培养音乐教育专业设立的,现如今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适合学前教育的声乐教学模式。
(1)分阶段设置教学目标,在第一阶段以打好学生音乐理论、视唱练耳基础,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打好基础,之后的教学才能大踏步向前。
(2)分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学生在声乐学习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有些是因个体差异导致的个性问题,而有些却是普遍存在于多数同学中的共性问题。据此,教师可以把有类似问题的学生归类,譬如:部分学生存在找不到气息支点;部分学生喉头不能打开、放松;部分学生的真假声转换存在问题等等,分组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解决,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
(3)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信心。在声乐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内向、腼腆、心理素质不好,或者歌唱基础条件差等原因。长此以往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对于这部分学生要格外关注和耐心,给学生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并积极鼓励和启发他们,从而使其放下心理上的“包袱”,勇敢的挑战自我。
(4)引入幼儿歌曲的讲授。幼儿由于受年龄、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有别于成年人的发声方法,讲授幼儿歌唱的方法、技巧,对于学生日后更好地从事教学工作。
(5)引入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鉴赏优秀的演唱文本。
(二)建立探究式的声乐教学方式
将网研络引入声乐的学习中,声乐学习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必要发声知识、发声技能和技巧等,同时也要对作品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准确的把握作品的风格以及演唱要求。了解词、曲作者的生平,以及创作背景、作品分析和演唱提示。让学生在课下利用“百度”搜索到相关的信息,课堂上进行相互交流、讨论、分享。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效结合,达到全体学生创新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为将来他们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帮助学生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针对声乐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同时老师也可以在每节课提供给学生一些参考文章或参考书目。
(三)创新课堂模式,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一份声乐学习进程档案
由于声乐学习的差异性,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一份声乐学习档案,对学生的声乐学习进展情况做记录,通过记录每一位学生在还课时的进步之处和不足之处,促进其主动参与和主动思考的目的,并针对其每一位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转变教学理念
面对新形势下的声乐教学,作为声乐教师应积极的转变教学理念,在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下,创造出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思维。
三、总结
【关键词】高专学前教育;声乐课程;体系构建
高专学前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综合性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针对学前教育的师资特点,设置了学前教育专业文化基础课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技能课程等四大当面。其中声乐课是专业技能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之一,为学生以后开展学前音乐教育课程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储备和职业技能。学前声乐课程是学前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鲜明的“幼教”特色,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启发、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和表达情感的能力,引导幼儿的音乐天性,使幼儿可以很好的领悟音乐,体验其中的乐趣,从而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既为托儿所、幼儿园、学前教育保教工作培养一线能唱能教能创编的教师,又为其输送管理人才。
一、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规划理念
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观念,培养职业素养以及对于音乐的艺术素养为发展方向,完善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体系的构建。凭借课程的知识特点,实施科学教学模式方案,运用逐渐深入的教学理念把音乐理论知识和声乐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使他们得到统一,使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教学方式上的灵活运用,融教、学、演于一体,理论与实践合一。例如启发式的情感教学模式在声乐教学过程当中恰当合理的有利运用,改善歌唱时的状态,得到科学专业的发声方法,这是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体系构建的基础。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内容总共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声乐理论以及声乐实践。声乐理论部分具有歌唱发声的基础原理、基础功能、基础方法、基础技巧等。因学前教育专业具有特殊性和综合性,还涉及到了嗓子的保养和口语发声的内容。教学实践部分根据声乐理论知识为基础,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幼儿的音域、儿童歌唱的发声与教唱;儿童歌曲、发声练习与练习曲、中外独唱歌曲、齐唱歌曲、合唱歌曲。这样可以更好的开展高专学前教育教学活动,为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体系构建打下良好的坚定基础。
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目标方向理念
构建顶尖师资队伍,构建顶尖实际训练条件,达到课程目的以及专业素质人才培养目标。歌唱时候的姿势,歌唱时候的气吸,歌唱时候的腔体以及位置等,都可以对声乐作品实行诠释。培养学生初步感受、欣赏生活并且喜爱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感,积极自主参加艺术活动,提高培养对艺术的敏感度。掌握一定简便的歌唱方式,提高学生声音的表现能力,例如情感和韵味的展现。能以不一样的声音形式开拓性的大胆展现自己的感情和体悟。在歌唱活动过程当中体验集体活动给学生带来的快乐,在与他人一起合作的时候,能互相理解、欣赏、尊重其他同学的创作灵感与表现形式,多多欣赏不一样表现形式与各种风格的声乐作品。
三、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内容理念
(一)声乐课程基础
课程内容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学生在进入学校以前没有接受过相对正规声乐训练条件下而制定的,包含了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理论基本知识,发声练习方法,儿童声乐良好的训练方式以及规范的唱歌姿势动作等,目的是通过相对科学的发声训练方法使学生可以发出清新自然,优美的歌唱声音。
(二)儿童歌曲的学习和演唱
对儿童的发声训练及儿童歌曲的演唱进行学习,其基本目的就是对学生日常学习到的发声方式进行演练,使其可以更加精准的对歌唱作品进行演唱,从领唱、齐唱等角度来调节自身的声音,将歌曲更好的表达出来,并且这也是当前学前声乐教育主要培训内容之一。
(三)儿歌表演唱
这样的表演方式是边进行表演边进行唱歌,独立自主的即兴编词、即兴演唱,用身体动作互相组合表现音乐体系的结构、情感以及内容,积极、熟练的运用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身体动态与人沟通。让学生学习更多乐器的使用方法,达到基本表演阶段。积极主动参与乐器的制作,辨别出不同乐器的音色。体验各种演奏方式中音色、音量、音乐感配置的表现模式,积极参与合作,大家一起设计演奏方案。比如在对《丢手绢》这首家喻户晓的儿歌进行表演唱歌时,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设备来搭建游戏场景,以游戏场景为寄托,让受众更好的了解儿歌表演唱歌这一教学方式的优点,可以大胆地运用各种音乐的、非音乐性质的表达方式参与到欣赏活动当中去,表现出自己的感受与体验,想象以及创造,提高体悟和表达音乐感情的能力,这是教学内容当中的难点。
(四)儿童歌曲的教唱
使学生熟练掌握如何让儿童学会唱儿童歌曲,能够积极组织和实施音乐课堂教学,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内容的安排,和其他相关的知识课程是紧密结合的,充分理解结合了学生教学的认知特点,体现出紧贴就业的实际性。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里的学生声乐大多是零基础的没有学过声乐的学生,由于声音条件有限,音乐的根基又很薄弱,在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例如:学生的音乐基本功很差,学习歌曲非常困难;声乐学习是依靠大量的课后训练练习,鉴于练习场地有所受限,很多学生课后不能够进行练习等。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学生个人的音乐修养以及对音乐的认识也是十分关键的。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通过识谱、音律学习等方式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其日后学习效率。为了可以达到声乐课的教育教学目标,积极培养学生应对岗位能力,主要应用了教师授课以后自主的训练练习和社会实践方式相结合的学习模式。理论教学:其中包括技巧练习以及学唱声乐作品这两个部分。让学生在校期间理论实践相结合,较全面完善的掌握本专业的学习。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去,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带领和引导学生在网络上搜集与声乐课和声乐教学相关的视频、文本资料进行自学和研究。社会实践:强调艺术实践、舞台表演锻炼的重要性,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搭建艺术实践能力施展的平台,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不定期让学生参加省市级各类声乐、合唱比赛;让声乐方面优秀的学生参加校内外的演出活动;校内建立声乐社团;去学校以外实习基地实行锻炼,学生们每年都要到幼儿园见实习,把学到的声乐理论知识、声乐技能技巧,运用到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和课堂教学中,在实训中发挥作用,学以致用。
四、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方法理念
遵循能力自身本位、课程岗位相融通、学了就好好利用的原则,以自身职业岗位技能作为基础核心,教学活动过程当中以学生本身为主体,不断加强深化课程进行改革。紧紧的围绕着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提升人才培养重要目标以及幼儿声乐课程本质的性质和地位,结合学生职业工作岗位能力要求,根据教学过程,针对学生个性特点确定声乐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为姊妹课程体系服务,积极加强学生职业操作能力和对职业素质教育教学的理念,不仅为学生在学习姊妹学科的时候提供了基本知识,又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就业与自主创业、甚至一辈子的长远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坚定基础。努力将教学、学习、做事一体化,完全体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性以及实践性的理念,保证学生肯定既有非常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又拥有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教师应该不断变换理念,探究出带有中国特色的素质职业教育型方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发展空间以及时间,积极指引学生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提升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增强多媒体课件的实施和利用,建立自主、灵活、积极的课程练习平台,目的是提升学生自主能力、学习积极能力和创造能力。良好的利用网络共享资源,使教育教学内容变得多元化,丰富教学方式,是开拓学生的学习知识和锻炼自身能力的重要方式,可以很好的提高和开展学生的歌唱水平能力是声乐课堂教育教学的基本方式和任务。
五、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评价理念
(一)突出学习过程评价
结合师生课堂提问内容,学生自身业务能力,以及学生课后作业内容,声乐技术能力考核等方式,增加实践性教育教学环节的考核次数,主要针对于表演和学习内容的评分。
(二)学生互评法
为了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每一个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采取学生互评的方法,对每个人演唱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声乐的能动性以及声乐教学方法的判断力。
(三)加强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评价
指引学生实行学习方法的变换,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从而让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更加牢固,从事工作以后教导儿童的时候也更加得心应手。
(四)加强课程结束后的技能综合评价
在教育教学和技能实践当中充足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重视考核学前教育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综合能力。
六、结束语
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以培养高素质综合性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使学生不仅仅只要求掌控高专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方面和基础知识方面,还能够具有很高的演唱水平等表演实践操作技能,且融合了多方面的专业技能为一体,对学生以后音乐才能的长期发展、提升自身音乐素养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培养学生专业音乐素质,为学生以后开展学前音乐教育课程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储备和职业技能,为学前教育事业打下坚定的基础。
作者:时霞 单位: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李坦娜.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23).
[2]李生兰.学前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0).
[3]虞永平.学前课程研究与幸福童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4).
[4]徐浩.声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6).
[5]徐青.浅析幼儿教师专业技能职前教育策略[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3).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教学改革
一、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幼儿美术活动是通过美术课来完成的。美术课以直观、形象进行教学,这对学前儿童智力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为人的智力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和想象力。人的智力是通过观察记忆、思考、判断、试验和操作等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表现出来的。美术能培养学前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等学习迁移能力。由此得知美术是幼儿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所以,在学前教育专业中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专业优势,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美术教学能力。学前美术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绘画、手工(泥工、纸工、自制玩具)美术欣赏等。其中绘画是基本内容,儿童画是学前儿童最喜欢的画种。既然这样,在教学中就应加强这方面的教学,使学生早日掌握这门技能。在儿童画教学中,先学简笔画,再学儿童画,后学最高的卡通(动画),这样的过程走过来,学生非常感兴趣,使教学效果也产生了质的飞跃。通过定期举办儿童画、动漫画、创意画、现场儿童画、卡通大赛,学生们大显伸手,大大调动了学前教育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绘画能力。鼓励学生根据学前儿童年龄段不同的发展特征,自编自绘儿童画教学挂图。利用现代技术自编幼儿美术教学教材,从多方位、多角度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教与学的能力。
二、重视审美情趣的感染
审美就是对于美的欣赏。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美的事物和艺术作品的欣赏,都是一种审美活动。审美活动,审美过程就是感受美,发现美的过程,感受到美,进而调动起自己美好的情感。如果美术教师没有处理好有形和无形的辩证关系,而仅仅向学生呈现了一些美的图形,美的色彩,只对美的景物进行欣赏,而没有去挖掘它的内在,忘记了从美的根源去激发学生心灵的感受,那么很明显,这样的审美教育是失败的。那应该如何去做?欣赏美术作品是一个途径,因为美术作品能对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在教学“特殊制作技法”这课时,让学生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东西来画线条,比方说梳子,棉线,铁丝、树叶,吸管,纸条,竹片等等,让他们感受到不是只有用笔才能画出美丽的线条,生活中原来有很多东西都能画出美妙的线条。再如,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她们爱美的情操,还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摹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感知,领会生活中的一切,从心灵深处去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加强多元技能的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课程”内容应该是多元化的,从理论知识到技能要求都应力求做到既要全面又有创新。它要突出美术教育的时代特征,抛弃旧有的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形式。其教学理念、培养目标都是建立在尊重社会和个人需要的基础之上。因为作为幼儿的人生启蒙者,作为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幼儿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这是幼儿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今后学习与发展的根基。要保护幼儿探索和求知欲望,培养孩子对科学文化的浓厚兴趣,教师必须拥有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科学、文学和艺术修养。因此,美术课程的多元化教学内容也正是为了这一目标而展开的。随着社会情境的变化,美术学科多元化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教育认识:“面向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在审美理论知识的指导下,狠抓基本技能的训练。当学生在素描、色彩训练中有了一定基础后,有计划有步骤针对幼儿美术发展需要,对学前教育的学生开展多元化的技能训练。积极鼓励学生对绘画、手工、设计等多元化技能进行研究,借助信息网络开拓新的教育资源。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知识技能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站稳脚跟,才能用他的多元化技能去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四、提高儿童作品的了解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工作对像是学前儿童。那么,在校期间对专业审美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深人理解和掌握就尤其必要。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多研究不同年龄段儿童作品是非常必要的。一些人认为,儿学前美术教育侧重儿童画训练未免太单调了,学生是成年人,还是加强素描、色彩训练好。然而从历届毕业生中了解到,学生在校期间谁在儿童画中下功夫并研究儿童画作品,总结教授儿童作画的内容和方法,谁就受到童的欢迎,其教学能力就得到社会的认可。谁不研究儿童画、学习儿童画,谁就和儿童画教学脱节,成为儿童不欢迎的人。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开设了以研究儿童画为主题的课程,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儿童画作品分析,找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儿童作品欣赏评价水平。
五、完善理论实践的结合
一、小教专业课程整合的逻辑起点
课程是专业建设的载体,而课程设置则主要取决于课程的目标定位。因此,讨论小教专业课程设置的结构与内容,首先需要明确小教专业的课程目标与定位,这是其逻辑起点。从专业属性方面看,小教专业首先应该定位在“小学教育”,而从专业层次方面来看,则应该将其定位在“高师本科”。
(一)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涵盖了“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两层含义。定性在教育是指小教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系于教师教育的语境之中,需要遵循教师教育的办学规律。因此了解和把握新时期教师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至关重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师教育的实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终结型的教师教育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教师教育的要求。“教师教育的终身化”、“教师教育的一体化”、“教育智慧的实践养成性”等关键词都要求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打破传统的职前职后分割的局限,打破传统的教师教育知识传授模式的局限,走向教师教育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以及实践—反思型成长的培养模式。这是今日教师教育发展的时代趋势。教师教育的发展总体呈现出持续发展性和实践养成性特点,小学教育专业教师的培养则更需如此。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小学教育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小教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上。[1]这种特点要求小教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体现出上述特点。这就需要小教专业的课程打破现有的条块分割的现状,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为中心,来统整不同学科不同方向的课程。
(二)高师本科
定格在本科指的是小教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高等教育框架内设定的,需要按高等教育中培养本科学历人才的标准来培养小学教师。重新思考小教专业的本科定位,需要考虑其职前教育的特点,不能盲目地将其拉升和提高。但是这种职前教育的特点与单纯的职业教育有所不同,它兼有一定的学术性。可以说,本科层次的小教专业是一种介于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之间的教育模式,它一方面需要考虑到职业教育的实践特性,同时又需要在此基础上作一定的理论提升,用正确的理论来引领小教专业的发展。这种职前教育的定位反映到课程的设置中就要求防止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脱节,强化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二、小教专业课程整合的具体内容
课程整合是一种在实践取向理念的指导下所开展的课程结构的调整和安排,主要包括学科知识与学习者经验的整合,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以及学科知识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整合三种。高等院校小教专业的课程整合主要是从学科建设的需要出发,涉及到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以及学科知识与教育实践课程间的整合。
(一)学科课程知识间的整合
小教专业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主要关注的是教育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的整合。其中包括两个维度:一是指各自专业学科内部的整合,如教育类课程的内部整合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等不同科目的整合。学科类课程的内部整合(以语文方向为例)包括大学语文、文学概论、儿童文学、古代汉语等课程的整合;二是指不同专业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包括教育类学科与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的整合。限于篇幅,这里主要讨论第二种课程的整合问题。
1.教育类课程的转变与整合
实现教育类课程与学科类课程的整合,应从教育类课程的角度入手,首先,需要对教育类课程进行新的认识。传统的教育类课程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试图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于教育活动的理解和认识能力。由于教育类课程理论性太强,显得过于抽象和空洞,加上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都缺少小学教育的实践体验,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容易出现理论架空的现象。基于此,有学者便指出:“教育学科不是纯粹的教育理论,而是结合小学各学科的具体内容和实际教学场景,分析和探讨具体的教育问题,教育理论没有悬浮在教育实践的‘上空’。”[2]因此要实现传统教育学科的转变,教育学科需要主动与各学科知识联姻,以此寻找教育理论的立足之基。其次,从教育类课程的结构来看,教育类课程“要改变课程强调学科本位、结构单一、缺乏整合的现状,强调教育课程的综合化、整体性建设,打破几十年不变的‘老三门’格局,实现课程结构多元化”。[3]因此,要从整体上设计教育学科与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方案,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多角度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整合。整合的过程就是新课程的开发过程。因此,小教专业的课程建设需要突破传统课程结构的束缚,加大开发新课程的力度,争取多开设一些综合性强、实用性高的课程。
2.学科类课程的转变与整合
“综观国内小学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目前大致有三种:分科模式、综合模式与‘综合+方向’的培养模式。”[4]而其中以“综合+方向”的分科培养模式居多。分科的方式有如下两种:一种是大文大理的方式呈现;一种是分语文、数学、外语三个方向。无论哪种分科方式,都是基于如下假设:学生只有掌握了精深的学科知识才能胜任小学的教育工作。从实际的小学教育实践来看,小学教师所需要的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横向了解和准确的掌握,而学科高深知识对于小学的教育教学作用不大。因此,从学科类课程的内部来看,需要以学科的基础知识为中心来设置和安排课程内容,同时需要加强不同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另一方面,即使掌握了相应的学科基础知识,教师是否能用一种合理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是一个更值得关注的问题,也即教师需要在懂得了“教什么”的基础上,更需要掌握的是“如何教”、“为什么教”等问题。因此,从学科知识走向与教育学科的联姻也是势在必行。只有在这种联姻的前提下,知识中所蕴含的教育性含义才能真正被挖掘出来,也才能真正避免教学活动知识传递式的尴尬,而实现教学活动的教育性。
(二)理论与实践课程间的整合
1.理论类课程的转变与整合
传统的教师教育理论课程强调学科本位,注重学科内部的逻辑结构,忽视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忽视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课程的培养目标只是在于关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而忽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实践体会和感悟。因此要转变小教专业理论课程的局面,首先,转变课程目标的知识本位观。要认识到课程的教学活动不仅仅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知识和符号,更主要的是通过课程的教学让学生获得一种真实的体验。知识作为符号的存在是一种外在于我们的存在,而只有当知识与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感悟连接起来,才能够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并进而形成相应的能力。其次,加强理论课程的实践针对性。理论型课程应该改变自己高高在上的局面,将理论与实践的小学教育联系起来,提高理论课程的实践针对性。如增设一些家校合作、班队管理等方面的专题应用型课程。再次,创新理论教学的多元模式。理论的教学活动应该改变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模式,实现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如多采用讲座、论坛、讨论等形式来开展理论教学,也可以带着学生到小学的班级中开展课堂教学,让学生边学习理论知识,边进行实践感悟。
2.实践类课程的转变与整合
教育的智慧是一种实践型的智慧,需要通过实践的反思才能获得,因此实践类课程对于教师成长和养成至关重要。在与国外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类课程做横向比较之后发现,西方发达国家的小学教育专业非常注重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活动。[5]然而遗憾的是实践类课程一直是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中的薄弱环节,因此也造成了学生在接受了教师教育的课程之后动手能力仍然不强的现状。因此,加强小教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实践类课程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实践化的课程模块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开展,在此首先需要树立一种大的实践课程观。传统对于教师教育实践型课程的理解主要包括教育见习、实习、研习等活动,认为只有当学生走进了小学才能算是实践类课程的开展,这是一种狭隘的实践课程观。我们需要在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确立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大的实践课程观。在这种大的实践课程观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社区教育服务、教育技能比拼、评课说课比赛等形式来丰富自己的学习活动。其次,实践活动要与理论指导结合起来,加强理论指导的规范化。在学生的见习和实习等实践活动中,应实行导师负责制,在大学导师和实习学校的导师的双重帮助下,帮助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认识实践和感悟实践,从而在实践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小教专业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
小教专业课程的整合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整课程的外在比例和结构来实现,同时更需要从课程内部的具体内容入手进行整合。下文主要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简要谈谈三种不同的模块式整合策略。
(一)主题化的课程模块整合策略
在课程统整理念的指导下,“主题”是与课程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分科内容、零散经验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中,主题是指不同内容共同指向的核心问题。”[6]“主题”在这里表达的是整合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主题化的课程模块整合是指围绕特定主题进行的不同学科内容之间的相互整合,它所关注的是教育智慧形成的知识综合性。在这里可以采用综合课程的一种形式———跨学科主题单元的形式来组织和设计课程内容。这种课程设计强调以一个特定的主题为核心,选择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来对其加以解释和支撑,从而将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相互连接起来。主题化课程的开发需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首先,选择和确定主题。主题的选择可以结合教育中的热点问题,也可以是实际教育活动中的某个环节(如关于如何开展备课、班级后进生转化等)。主题的确定应该体现出基础性和开放性,从而使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在此主题之上很好地连接起来。其次,组织合适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需要涉及到不同学科的不同知识之间的融合,因此需要多学科教师相互沟通合作才能完成,在此可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的开发。再次,确定课堂教学形式。主题化的课程教学需要打破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一般可采用讲座或讨论的形式开展教学,条件许可的话可以同时请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进入同一个课堂与学生就某一主题多方位展开交流,让学生从不同教师的不同知识出发,从多个视角综合地理解某一特定的主题内涵。最后,及时评价与反馈。由于主题化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不断修复完善的过程,因此接受实践的反馈尤为重要。这种反馈既可以是学生层面的反馈,也可以是来自教育专家的反馈,还可以邀请小学教师来进行评课之后的反馈。而唯有在这种反馈之后,课程的开设才能够更加符合实践的需要。
(二)情境化的课程模块整合策略
情景化的课程整合模式是指围绕某一现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为中心而进行的课程整合,它所关注的是教师教育智慧形成的情境生成性。师范生教育智慧的形成体现在他们能将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教学情景相结合,能根据不同的教学条件、教育对象和复杂多变的教育问题、现象做出相应的判断和裁决,从而采取不同的适合特定情境的行为和方式。因此,教育智慧的形成需要大量的教学情境的浸染,教师专业能力形成的这一特性决定教师培养要重视个体实践活动的参与,重视教师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与教学客体的相互作用,重视理论与情境一体化的建立。[7]师范生在既定的教育教学情境中,能够在实际的情境背景中形成对于教育活动的更为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这种课程模块的整合与教学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单纯理论课程课堂教学的抽象性,给教学带来真实的教育体验,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在情境化的课程模块整合实践中,最为关键的内容是如何选择和处理情境的布置。情境化的课程整合的初衷是为了让师范生在一个更为真实的教育情境中来认识教育和感悟教育,因此,情境设置的真实性就成了情境化课程模块整合的关键所在。当然,在职前教师的培养过程中,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真正做到百分百的情景教学的真实化。但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首先是通过大学教育学院与小学的合作,让师范生直接进入小学课堂去对教学现场进行观摩,并在此过程中运用多种不同的知识对于真实存在的教学情境加以认识和体验。其次可以通过对真实教育场景中的教学录像进行分析与讨论,并且以教学录像为载体,结合不同的知识展开案例教学。第三种方式是让学生通过微格教学的形式走上讲台,自主地感受作为一名教师的多种体验,并进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实践化的课程模块整合策略
1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成人高等教育专科
1.1课程的设置
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成教专科开设的课程有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人体寄生虫学、流行病学、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寄生虫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血液学检验等19门课程。限选课程开设有医学史、应用写作、简明哲学原理、社会医疗保险、组织学与胚胎学、实用医患沟通与技巧、社会医学、临床医学概论、医学统计学、实验室管理、康复医学等11门课程。
1.2课程的时间安排
本专业以业余形式实习三年,总学时为1920学时,毕业学分为120学分,分为6个学期进行组织教学和学习,其中毕业实习20周,每隔3周回学校1次,进行实习答疑,病例讨论和毕业考试前的理论复习。
1.3课程设置学时统计
表1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成教专科课程设置分类表
2课程设置的问题
2.1课程体系设置依然存在“普教化”现象,课程时间分配不当
多数成教院校或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沿袭本单位的普通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反映出现行的成人高等教育处于一种“普教化”的状况。比如,公共基础课程与他们从前学过的课程内容重复性高,而且这样的课程带来的实践作用并不大,不如把时间分配到更加实践应用价值的课程上。专业基础课程学时占30%,比专业课还要多,虽然毕业实习的时间安排长,但是实习内容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并不清楚,不够具体。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本专科教育大有不同,普通本专科生在课程学习之前,一般对相应课程的了解几乎是空白的,属于从头学起,应以掌握课程基本内容、重点内容为主要学习目标。但成教学生则不同,他们一般已经在工作岗位工作一定年限,甚至有的已经工作超过十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医学工作实践经验,如果仅对其进行科班式的课程学习,很显然是不适应其自身能力水平,也不能使其学习掌握其最需要学习和提高的技能。
2.2对于论文撰写技能方面的培养不够重视
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成教专科与写作相关的课程只有应用写作一门,虽然安排在第一学期的限选课内,但是学时较少,到学生毕业的时候,需要运用到毕业论文撰写时估计已经忘记得差不多,课程所起的作用并不大。许多成教学生由于需要晋升职称,有论文写作的需求。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多数成教学生不具备学术论文写作能力。通过论文写作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文献查阅、分析统计、前沿知识整理等多烦方面的水平,在此阶段对其进行论文写作培养,不但有利于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还可以增强其科研能力,为完成学术论好准备。
2.3实验课程忽略了培养医学检验技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在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安排中虽然有安排实践课,并且实践约占教学课程的一半学时,但是,实践课程的内容依然是理论课程所对应的实践课,不够新颖,不够贴近临床实践。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竞争主要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点是具有先进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新颖的实践课教学内容也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方法。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这一技术性专业,更加应该注重创新,例如在检测方法上如何更简便快捷,检验试剂的研发,提高检测结果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等。
2.4对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意识不强
从成人高等教育医学检验技术教程表里可以看出,在通识公共基础课程里只设置了英语和计算机基础两门课程,相对于该专业的本科教学中,缺乏了马克思基本主义等政治理论的学习课程,成为一个盲点。对成人教育培养的虽然成人学员一般年龄偏大,大多数人政治上比较成熟,世界观基本形成,但是他们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比较大,对于高等教育表现出只在乎能否考试及格、能否拿到文凭,而忽略教育的本质,甚至为了考试及格,作弊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在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课程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必不可少。
2.5对学生培养目标和综合评价方面不够具体
多数院校均要求医学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考试均需达到普通高等教育同样的标准。但成人教育学生由于其自身的年龄、工作经历、职称等条件与在校本专科生差异很大,完全照搬普通本专科的培养目标是不合适的。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评价方式不利于检测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和能力,不能达到检验学生应有学习水平的目的。成教专科对学生培养目标较为笼统,对于人才培养特色方面不够突出,并没有设置培养掌握某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才”课程。成绩综合评价比较单一,只有期末考试一种形式,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强,老师对学生的情况缺乏了解,使得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3对策
3.1调整课程体系
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应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因此课程内容应该更倾向于深入提高学生理论基础和对新知识和新诊疗手段的了解和掌握的能力这些方面的,加深学生对知识深刻而完整的理解,提高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可以设置一些新方向的课程,更新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在检验的检测能力,例如,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教学中增加了细胞形态学方向等课程。
3.2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实验课是理论教学的主要补充,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壮大和优化队伍,既要有一支专门型的科研队伍,又要有一支业余型的科研队伍,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在实验教学中,一方面增加能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创新性、综合性实验课。一方面为促进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学习的动力,可以在教学管理中增加创新学分项目,并要求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必须获得几个创新学分。将实验教学与科研培训结合起来。题通过进行模拟课题申报、答辩等形式训练学生查阅论文、进行课题设计、撰写申报书等方面的技能,亲身参与科学研究,训练科研思维,激发创新精神和培养动手能力。
3.3重新合理分配各科学时
明确教育重点,精选教学内容,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更新知识,重点讲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根据教学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应用情况,重新调整各科学时比例。目前许多科目的培养不能体现出成人教育学生的“成人”性,各科学时分配不合理。一些偏基础的科目如生理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等应该适当减少学时数。对于学生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如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病原生物学检验等应该增加教学时数。而对于分子生物学检验这样近几年有较快较大发展的学科除了增加教学时数外,还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必要的指示扩展。
3.4树立全面教育质量观
要实现成人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进行政治思想素质教育是关键问题。按实际情况,适度的、有重点地选择讲授理论和医学伦理知识。着重引导学员正确处理好文凭和水平的关系、工作与学习、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增强成人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集体观念、法制观念,改变部分人对“一切向钱看”的观念和降低“红包”现象发生。还可以结合目前社会上的热点医疗问题,例如不断发生的恶性伤医事件、医生辞职事件等,帮助学生树立适合当前社会的医患关系观。
3.5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育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当前的教学方式多样化,成人教育的教学方式也应该作出相应改变。除了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外,应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教育的开放性特点,突破教学的时间空间限制。可以采取的方式主要包括:网络视频教学、微信平台教学等。其中网络教学开展时间较长,许多学校已经建设好网络课程资源库,可以进一步加强资源库建设,尽量多采用网络教学模式,以解决成人教育学生工作和学习时间的矛盾。微信平台教学是基于微信公众号建立的学习模式,还可以结合目前比较流行的微课、微视频等方式进行教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学习方式,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口语;课程
与传统的师范专业相比,小学教育专业有它独特的培养模式,教育部《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对其的培养目标作了如下规定:“具有较宽厚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懂得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进行小学教育科研的初步能力,具备从事小学多门课程教学和课程开发的能力,同时在某一学科方向上有所专长。”①。但长期以来,在教师口语这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教学中,小学教育专业的这种独特性并未能充分体现,很多人往往只关注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而往往忽略了教师口语课程和教学对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科研能力的重要意义,从而导致了对教师口语课程结构和教学规律的误解,既弄不清教师口语课该教什么,也弄不清怎么教,甚至有时候还将教师口语和普通话混为一谈。 因此,有必要结合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对教师口语课程结构、目标以及教师口语的教学规律、与普通话教学的联系与区别等进行重新审视。
一、教师口语课程结构
“课程”一词,顾名思义指课业及其进程。课,指课业,即教育内容;程,指程度、进程。课程,就是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美国新教育百科辞典》的解释是:“系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之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②可见,“课程”有着宽泛的涵义,它包括学校开设的正式课程、组织的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的文化建设、传统、校风等。
教师口语作为一门语言课,它包含有一个科学的训练体系。《教师口语课程标准》对教师口语课程设置作了如下规定:“教师口语课程由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三部分构成。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普通话训练是教师口语课程的前提,并且贯穿本课程始终。一般口语交际是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能力;一般口语交际是社会人际交往中基本的口头言语活动,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能力;一般口语交际是普通话训练的继续和深化,是教师职业口语训练的基础教师职业口语是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的普通话表达的符合教育、教学要求的专业用语,是师范生首要的职业基本技能;教师职业口语训练是一般口语训练的提高和扩展”。根据这一规定,在教师口语课程结构中,普通话、一般口语交际、教师职业口语三者是一个统一的、和谐的整体,教师职业口语是教师口语课程的重点。
但《教师口语课程标准》仅仅规定了课程表内开设的课程(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显性课程或者学科课程),而没有涉及到学校实施的其他课程(如教法等),也没有涉及课外活动和学校中的隐蔽课程对学生口语技能学习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到,教师口语课程的结构应该是丰满而鲜活的,是由各平面构建成的、各种活动联结的一个立体的体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不局限于课堂教学,不受制于教材,努力建设既具有开放性又具有活力的教师口语课程。拓宽教师口语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未来职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将学生从教材这本“小书”引向生活这本“大书”。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以教师口语教材为中心,构建一个包括其他相关学科课程、师范生技能训练体系、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活动、网络资源、家庭生活等在内的大的教师口语课程体系。当然,这个体系的建设与口语教师的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是息息相关的。
二、教师口语课程目标
由于课程目标在内容上的要求会直接影响师范生的知识结构,进而影响思维模式和职业能力,所以,课程目标的设置既要注意阶段分明、大体有序,也要注意整体性和连贯性、突出主体、突出实践性。也就是说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安排普通话、一般口语交际、教师职业口语三个项目,每项目标之间保持一定的梯度,循序渐进,有些细小的目标梯度不太明显(如普通话教学中的轻声和变调等),则大体有序。其次还要通盘考虑,注意三个项目的衔接,避免出现脱节。最后还要考虑到教师口语课程的目标是基于师范生素质的需要提出来的,要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时代对教师口语技能的新要求,突出教师口语课程的实践性本质。具体来看,教师口语课程的目标体系可由总目标和分段目标组成:
总目标:使学生能正确把握教师口语的特点,掌握运用教育教学口语的规律和技能,成为使用规范、文明、优美的语言的典范。
分段目标:一是要使学生了解普通话语音的基本知识,掌握普通话声、韵、调、音变的发音要领,具备较强的方音辨正能力和自我训练能力,能用规范标准或比较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说话。二是要求学生了解一般口语交际的特点,掌握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和基本形式,做到听话准确,理解快,记得清,有一定辨析能力,说话清晰、流畅、得体,有一定应变能力,语态自然大方。三是要求学生了解教师职业口语的特征、作用,初步掌握教育、教学口语的运用规律、基本技巧,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以及其他工作情境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运用教师的职业口语,基本做到职业口语表达科学、严谨、简明、生动,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三、教师口语教学规律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可以通俗地称为“教什么”和“怎么教”。根据教师口语的特征和教师口语课程目标,教师口语教学与学生生活、思维、实践和人文素养的养成息息相关。
口语来自于生活,自古以来,文人学子都青睐社会生活、人生百态这本大书,因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而陶行知更是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教师口语的学习与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只有植根现实,面向生活,口语教学才能有广阔的天地。而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在教师口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联系现实生活,使之成为教师口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学生在学习时能自然地联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来感受、理解和提高教师口语的素养与实践能力。
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把人文思想的理念贯穿于教学、教育过程之中,使受教育者在接受和掌握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能够建构起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人文思想体系。在教师口语教学中,就应该把该课程的技能训练与人文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对未来教师的技能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只有认识到素质教育中的这种“双向同构”或“多向同构”的教育规律,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才有保障。因为小教专业学生未来在课堂上讲课是直接诉之于小学生的理智和心灵的,教师口语不仅是他们重要的表达工具,是教学、教育的主要手段,还是他们言传身教、输送道德理念、引导小学生构建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的重要途径。而这一切,当然这是需要高尚的人格和人文素养作为支撑的。③
研究表明,人类认知能力(即思维能力)的发展先于言语能力的发展。思维能力的发展影响言语能力的学习与发展,而语言又会在很大程度上从多方面影响并制约思维。④婴儿来到这个世界时,其大脑和发音器官就有父母遗传下来的语言和逻辑的心理密码,之后在社会环境的熏陶下,在学习说话的过程中,基于上述心理密码,逐渐掌握了语言和逻辑。在口语交际中,我们总是一边进行语言学习一边进行着思维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参与,给学生思考的机会。
教师口语课程的目标和教师口语的实践性决定了它的教学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口语的学习,是口耳之学,离不开实践。因此,教师口语的教学过程主要是训练的过程。而为了达到培养小学合格师资的专业目标,小教专业的口语训练必需结合小学教育教学实际,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这就要求,教师口语课教师不仅仅要懂得本门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还应该对现阶段的小学教育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将教师口语与其他实践性课程的教学结合起来。
四、普通话教学与教师口语教学
普通话是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⑤。是以汉语授课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用语。普通话教学在某些方面与教师口语有相似的地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教专业教师口语教学减少课程内容,混淆课程重点,甚至将教师口语课改为普通话培训课的情况,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教师口语与普通话在教学方面的联系与区别作必要的分析:
作为全民通用语言的普通话不仅是对教师口语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对说汉语的每个成员的基本要求。与作为教师职业语言的教师口语在性质上毕竟有着巨大的差异。从教学内容看,教师口语由普通话、一般口语交际和教师职业口语三部分构成,普通话是它的构成部分,是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口语技能的基础;而普通话则主要是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发音、朗读、说话技巧。从教学目的看,教师口语主要是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口语技能,学会在不同语境中的恰当运用语言,使学生成为符合基础教育需要的专业化的从业人员;而普通话教学的任务则是使学生掌握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和普通话声、韵、调、音变的发音要领,具备较强的方音辨正能力和自我训练能力,提高学生说普通话水平。从教学方式看,教师口语是以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信息学等为理论依托的,要在具体现实生活情境下,针对学生个性进行的语言实践,侧重于表达的恰当、规范、有效和艺术;而普通话教学是以现代汉语语音知识为基础,针对学生方言进行语音纠正的教学活动,侧重于说话表音的标准化。从检测方式看,教师口语是针对师范生教育、教学口语技能的职前训练,必须结合现实教学环境进行,要考虑到具体话语情境、交际对象的数量、年龄、知识结构、被检测者的个人口语风格等因素;而普通话的检测只涉及到应试人的普通话熟练程度、规范程度以及从方言转化到标准语的口语运用能力,而很少涉及语言文化知识、表达技巧等,可以以标准化的方式进行。
[注释]
①教育部二三年一月十五日,(教师司[2003]4号).
②徐家良.小学语文教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
③魏玉川.教师口语课与人文思想教育[J]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2(3).
④何克抗.论语文教育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J/OL] .中国教育与科研网2002.10.10.
⑤张政飚、蒲喜明等.现代汉语[M] .陕西:三秦出版社,1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