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的魅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蒋勋先生的《美的曙光》从开天地讲到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整本书虽然是用美学的观点,历史的时间轴在讲“艺术史”,但其中有一个暗藏的核心:劳动。书中对恩格斯的劳动观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散文化解释。从人类直立行走,双手的运用,到发展农业,制造陶器,人类历史中的“美”都伴随着劳动而生,劳动在美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劳动是目的,“美”仅仅是一个附加品而已。《美的曙光》可称之为劳动唱主戏的“美学普及读物”。学术普及的价值不仅仅在门庭若市与门可罗雀的销售区别上,更是美学大众化的有效形式。相对于占据各个排行榜的文学书籍和生活类书籍,在审美麻木的今天美学通俗读物更具有推广必要。
因为是“史前史”,又因书中的涉猎范围是全球史,作者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跨越五大洲侃侃而谈。但书中对每一个地域的历史都一带而过,像少得可怜的美味佳肴,总让人吃不够。而书的前半部分讲历史多于讲美学,浩浩荡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名词占据了书中的绝大部分页码,对“历史”中的“美”都只是点到为止,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之前看过蒋勋先生的《孤独六讲》,也基本都是摆事实讲美学,但在那本书中讲美学时蒋勋先生的感性陈述与理性分析均恰如其分,又不失语言美的特色,润物细无声地告诉了我们“孤独”的来龙去脉。可能是因为涉及面过广的缘故,《美的曙光》一书读来较杂,书中的十四讲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够紧密。
《美的曙光》中的“美”寻找世界几大文明发祥地逐一点评,让那个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开放了美的花朵。背景时间与书中阐述的美形成了有力的对比。正如书名,“美”如曙光般照耀了混沌的年代。人类进化史的本身是一个探索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书中逐一点评了人类在全球范围内创造的“美”,又作横向对比,把每个地域的“美”置于世界范围的大环境中去谈,其广泛的涉猎程度让《美的曙光》成了一部普及美学教材。岩画、壁画、石器、陶器、青铜、甲骨、建筑、衣饰、雕像、墓葬、村庄、宗教……“美”的点被扩展到无限大,形成了面。点与面的结合让人的“审美”神经亦无限扩张,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蒋式”审美系统。
一、美是道德之善的象征
“美是道德的象征”,对此宗白华先生与邓晓芒、曹俊峰先生的译法是不同的,邓晓芒译为“美是德性――善的象征”,曹俊峰为“美是道德之善的象征”。虽然宗白华的译法是无误的,因为善也为道德的体现,但由于其跳跃性较大,不利于对此问题理解,所以,我们更推崇后两译者的译法,因为“善”在此是康德思想表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判断力批判在对鉴赏判断的第一个契机进行批判时,康德认为:“对于善的愉悦是与利益相结合的”,“决定鉴赏判断的愉悦没有任何利害关系”。显然,在这里康德是为表明“美” 与“善” 是风马牛的事。康德同时认为“美”与“概念”无关,而在善的方面,诸多判断虽然也有理由提出对每个人有效的要求,但善只能通过一个概念被表现为普遍愉悦的对象”。对美的分析,康德多次提出这样观点,在审美的辩证论末尾处康德却提出了“美是道德之善的象征,” 从表面看这确实是一个矛盾的说法。
要解释这个矛盾关键是对“善”的评价。按照此前论述,自由美和依存美都应该是美的理想的一种展示,是人的理性理念与外在事物及人的审美情感的综合反映,真正的美的理想是不能和人的理性理念分开来谈的,也就是说和人的道德观念是分不开的,而善作为人的道德观念的结果,美就与善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康德在对美的理智兴趣的分析中尤为强调地说:“我却主张怀有对自然美的一种直接兴趣(不仅要有鉴赏力,以便评判自然美)总是一个善良心灵的标志。”在判断力批判中,无论论述任何问题,康德总是把相关问题引向人的善的道德情感,他认为:“有些人怀有善良的愿望:他们希望人们被内在的自然禀赋驱使去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指向人类的最后目的,也就是指向道德的善,他们把对于一般的美的兴趣看作良好的道德品性的标志。”因此,无论康德所采取的方法是怎样地与此目的不合,出现任何矛盾,但康德的中心指向却永远是善的。这是从逻辑上对于这种矛盾的辩证阐释。
除了这种逻辑阐释,康德的“善”作为实践理性批判的核心概念之一,与“美”还有着许多共性。首先要对“善”做一下学理梳理,康德认为,如果人的行为出自道德律令,这就为“善”,“一个实践理性的唯一对象,乃是善和恶的两种对象,前者依据一种理性原则而必然欲求的对象;后者与其相反”。在此,康德强调“善”的观念是依据道德原则,而不是道德原则依据善来决定,康德认为,以往的哲学家之所以持有种种错误观点,是因为他们都是先寻找意志的对象―――即先确定善恶概念,然后引出道德法则,而这都离不开经验,这都是他律的,而非自律的,也不可能具有普遍性。康德认为,福或祸永远只指示着对我们的愉快或不快,快乐或痛苦等心情的一种关系……但善或恶则永远意味着对意志的一种关系―――就意志受理性法则所决定而把某种东西作它的对象而言;因为意志永远不受任何对象或对象的观念直接决定,它仍是把理性规则作为行为(能实现一个对象的行为)动机的一种能力。
善、恶作为实践理性的一种结果,又是自由的一种结果,因为实践理性,它已先确认了自由的存在,自由就是实践理性,也就是自己为自己立法。因此“善” 与“美” 有着许多的共性:
(1)“美直接使人愉快。”善也直接使人愉快。
(2)“美使人愉快而又不涉及任何利害关系”。善也应该是这样的,“康德的道德理论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理论。康德反对的是只顾个人的快乐幸福、使自己不能成为理性的人、也妨碍他人成为理性的人的意志行为,主张自己从理性出发,因此也尊重他人的理性要求的意志行为。康德把这种理性看作‘纯粹的’,它先验地存在于所有人的内心深处”。任何人的善的目的并不是为个人私利。善仅可能为其结果。
(3)“在对美的判断中,想象力(也就是我们的能力的感性的)的自由与知性的合规律性被表现为协调一致的(在道德的判断中,意志的自由被设想为意志按照普遍的理性规律与自身协调一致)”。因此,在“自由”这一点上又是一致的。“自由” 这一公设,与灵魂不朽和神的存在这两个公设相比有其特殊的意义,
“自由是康德所言的道德律令的不可缺少的条件,而灵魂不朽和神的存在则是由道德律令决定的意志追求的至善理想能够成立的条件”。自由概念作为建立道德律令的基础,不是可感觉的实在,而是超感觉的公设。这不但因为没有自由就谈不到道德律令,而且整个道德理论就失去了依据。在这一点上审美和伦理取得了一致,这也是康德调和的目的完成的关键之处。
(4)“判断美的主观原理被表述为普遍的,也就是对每个人都有效的原理,但又不是通过普遍概念而认识到的普遍原理”。美无需概念,善必须概念,这是浅层原理,依此看,似乎二者是不同的,但从深层原理去看,二者都是先天原理,都具有普遍性,美的先天原理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伦理的先天原则是道德律令,它们的终极目标就是追求人类的幸福和自由。
因此,康德在美的分析中对于美与伦理的分叙与后来“美是道德观念的象征”中美与善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矛盾看似是抵触的,但从康德的整个哲学体系来讲,这恰是一种对立的统一,先分叙―再分析―后总结。
二、审美观念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审美观念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关乎与审美与伦理关系的另一对矛盾,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讨论纯粹的形式之于主体的美,在其中起作用的只是客体的非刺激性、非有兴趣利益的直观形式与主体的知性与想象力的自由游戏。而审美观念则关乎与主体的“善”的道德律令。前者说得又特别肯定:“一个鉴赏判断,通过它在一确定的概念的条件之下某一对象被表述为美,这个鉴赏判断是不纯粹的”。审美如果和“善”有关系,就必然和“概念”发生关系。如果从矛盾双方发生的根源来探讨,事实并非如此。
弄清审美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必须对其分解之后做批判性的阐释。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的第三章提出了四因说,认为事物的存在有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目的因即“一件事之所以被做的‘缘由’,例如健康乃是散步的原因”。康德正是受其影响,创立了“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的先天的鉴赏原理。但康德对于亚氏的“目的” 说已经做了批判性的继承,在康德看来,“目的” 因只是一种范导性的原理,而非事物本身所实质性存在。康德认为,我们所面对的对象有两种: 一种是先验对象,另一种是经验对象。先验对象是物自体,在通常的认识论中不可能出现。经验对象只是物自体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否能被把握,以及在何种程度上的把握那只是主体的认识能力上的问题。所以,康德说: “经验可能性的条件一般来说同时也就是经验对象的可能性的条件。”这是决定于人的范导性的认识能力。康德又把这种能力分成客观合目的性和主观合目的性,客观的合目的性又分为两种: 一种是实质的客观目的; 另一种是形式性的客观目的。主观合目的性也分成两种: 一种是实质性的主观目的,如人的欲望的满足; 另一种是形式性的主观合目的性,就是指审美判断中的合目的性。而“无目的” 是指没有主客观实质内容的目的,审美判断与客观的实质、存在无任何关系,它只是“形式” 的合目的性,这就排除了利害于“善” 的干扰。这是康德对于纯粹美或者说是对自由美做的界定,是用于纯理论的审美演绎,但康德也看到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美实在太少了,如绿色的草地、小提琴的琴音其实其中仍含有感官刺激的成分在内。所以,康德提出了依存美,之后又提出了美的理想,“审美观念” 便呼之欲出。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认为,理想源自理念,理念是理性的概念,在人的认识能力的顺序中,理性处于最高的位置,因此,它是具有自律性的,它的功能是统一和引导知性。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持此观点,在鉴赏判断中康德仍然如此认为。康德认为,理性有三个理念: 上帝、自由和灵魂不灭。由于自由和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自由又能够过渡到道德,因此,道德也就成了人的一个理性概念,它的本身即为善,普通人都要以此为准。在审美中,康德对善的现实性是通过“美的理想” 表现出来的,“美的理想” 和理性理想的不同之处是,它起作用的方式不是通过“概念”,而是通过想象力,康德通过想象力在心中绘出理想的美: “不能通过概念而只能由个别表象表现出来的鉴赏的原型”,因此,美的理想只是一个表象。这个表象就是美的鉴赏的标准,是参照物,是依据理性的观念想象出来的参照物,只不过是有经验性的内容存在。美的理想包括两个方面: “审美的规范观念”和“理性观念”,前者是想象力在时空的存在中根据经验通过比较、鉴别、勾勒出一个轮廓,这个轮廓不一定是现实存在的,但却被现实不同程度地反映着,因此,“它决不是这一种族中美的完整原型,它只是构成了一切美的不可忽视的条件的形式”。“美的理想” 仍然离不开另一方面“理性观念”,理性观念是精神性的、无形的、不能成为一个感性直观的对象,但它却是美的理想的灵魂。人类最重要的理性观念就是道德向善。美的理想不是纯粹美,而是依存美,这就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命题相互违背。在康德看来,因为纯粹美和依存美分属不同性质的美,所以,二者不是矛盾的,却反而是一个互相的补充,是康德对于不同的美质的辩证阐释。当然,他的理论基础仍是站在调和美与伦理的立场,但这不影响康德美学的辩证性。
三、优美与崇高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综合是康德的重要的辩证思想方法之一,他的“综合的思想是作为逻辑和认识论的辩证法的中心思想之一,辩证法的一切基本规律,在综合的思想中得到了集中的表现”。“综合,就是将两种不同质的,对立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维的方法”。在现在看来,这是一种浅显的认识论,但在康德所处的时代,这却是一种极大胆、富有创新意味的思想,正如阿斯穆斯所讲:“康德以前的形而上学认为存在是没有矛盾的,存在本身及其变体中无论如何不能看到矛盾。相应的,康德以前的逻辑也不允许思维中有矛盾。”“康德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尝试把综合的思想应用于思维。”纯粹理性批判的综合思想,主要表现有两种:第一,先天综合判断。康德最初所面临的是唯理论和经验论两派的对立。这两派在知识的来源及其可靠性问题上各执一词,前者认为,人的理性是最重要的,后者认为,人的经验是最重要的。康德认为,他们的论断都是片面的,而同时又都有道理,于是以先天的综合判断加以综合。认为知识是由先天的知性框架和后天的经验内容综合而成。“知性不能直观,感官不能思维。唯有两者联合,始能发生知识”。第二,先验图型说。康德先天综合判断又是如何来完成的呢?在康德之前,经验论和理念论势不两立,不可调和,康德诉诸“第三者”,“一方与范畴同质,一方又与现象无殊”。这就是先验的图型,比如,三角形的概念,它本身并不是具体的(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这便与先天“范畴同质”,同时它又是一种有形的三角形,而非圆形、正方形,这便于“直观现象无殊”。此时的三角就是“直观之一切杂多在内感中之统一”。这三角形来自想象力的一种综合。
康德的三大批判在思想方法上是统一的,纯粹理性批判中的方法当然也可用于判断力批判。而综合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了建构三大批判理论体系的黏合剂,从宏观上看,唯理论和经验论是矛盾对立的,康德通过审美鉴赏力实现了二者的综合。在微观上,康德是通过“优美” 与“崇高” 来完成二者的沟通,令人难解的是,“优美” 与“崇高” 是一组矛盾的范畴,康德此时利用矛盾的范畴去沟通经验论和唯理论两种对立的认识论,这确实让人费解,但这恰恰是康德思想中的多元特质,是矛盾的现实在哲学家睿智头脑中的呈现。“优美” 与“崇高”两范畴是分别包含主体的外在直观与内在精神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又是美感(广义的美感其中包括崇高感) 产生的主客体原因。这就完成了唯理论与经验论的沟通,二者的矛盾又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进行审美时的理性中的二律背反,这也是一种辩证法,因此,二者既有相同之处,又互为矛盾。
(1)一致性: 第一,从质上说,二者都是无利害感的; 从量上说,二者都是普遍有效的;从关系上说,二者都是主观的合目的性; 就模态来说,都是必然的; 第二,“二者都是自身令人愉快的”。尽管“崇高” 在最初的时候令人压抑、令人窒息,是不快的,但最后“同时引起一种愉”; 第三,崇高和优美也是一种反思判断力,“崇高” 的判断既非知性又无确定的概念,只是主体的情感反映。通过人类的“共同感”,仍具有普遍性。
(2)异质性: 优美与崇高的异质性正是康德对于人类理性的深层矛盾及其对外在事物与主体的精神关系的客观反映,充分体现康德对于美感产生的多维理解,涉及外在的感觉层面、内在的理性层面和主客体二者交融的审美层面,体现康德的思维中的辩证性:第一,崇高是无形式和无限的,相对于美的形式,这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人观照外在事物时,通常会体现为大与小、高与低、长与短的现实,但那些小的常因为它的形态的可接受性,令人认为其是美的,但确实存在那种无限的大,令人压抑,所生之情感,也非优美。康德虽然博学多识,但由于其所处时代,他的很多思想仍是很感性的,甚至简单的、表面的。正由于最简单的往往是最深刻的,康德往往能揭示复杂的真理。因此,康德在对于博克的理论总结、创新基础之上,对于客体产生这样的认识:“自然的美涉及对象的形式,这形式在于限制;反之,崇高也可以在一个无形式的对象上看到,只要在这个对象身上,或通过这个对象的诱发而表现出无限制,同时又联想到这个无限制的总体。”第二,崇高与理性有关,作为综合作用,崇高的地位是极为关键的,康德正是通过崇高的范畴才完成了道德观念与感性经验的沟通。因为崇高一方面是和客体的形式直接相关,那种大到极致的无形式; 另一方面,与人的理性发生联系,通过人的想象力的作用完成主客体的交流。在崇高感中,事物的外在形式已经不仅同知性有关,而且同人的理性建立了联系。理性观念作为康德心中的道德律令的源泉,是康德建构哲学体系的终极目的。崇高也是合目的性,但已不仅仅是知性的目的,而是更高的合目的性,不只是在感性和知性的范围内,崇高感的开始是不愉快的,但最终要走向愉快。这也充分揭示了人类的情感中的另一种美感,是我们的“心意情调” 或“精神情调”,康德认为,这是人类“对自己使命的崇敬”。因此,他反复强调:“崇高不存在于自然的事物里,而只能在我们的观念里寻找”。“真正的崇高只能在评判者心里寻找,不是在自然对象里。”事实上,外在事物无所谓优美与崇高,那都是自然的一种无意识的存在,只是人的情感的外在对象化,这与费尔巴哈的理论异曲同工: “理想的对象,就是自己作为自己的对象的理性; 感情的对象,就是自己作为自己的对象的感情。”
引言
无论是作为个体的人还是作为整体的人类,始终都在实践上追寻一个问题,那就是真善美的统一。然而要真正地实现其统一,如果不建立在对其关系的辩证理解上,必然导致进入认识上的误区,从而延缓和阻滞人类在实践上实现真善美的统一。基于此,理解和解读真善美的辩证关系问题,成为了首要的实现其统一的认识途径。
一、科学、伦理学和美学贯穿真善美的内涵
首先、科学是开启“真”的钥匙。真,是真理。贯穿着人类科学的一根主线就是对真理的探求,自人类诞生以来,要征服和改造自然,必先发现自然,学习自然,揭示自然规律为己所用。面对大自然,人们是一手拿着锤子,一手拿着尺子来考量并索取,人按照自己的目的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界,征服自然界,通过“格物致知”,再以“知”(即“真”)来指导实践活动,从而能动地改造和征服自然。最早的“知”在量的范畴上很小,那时人们对自然界尚存恐惧和敬畏心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在科学(认识论)上的进步也愈益明显,真理和知识在量上的迅速积累叠加,由此获得了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获得了更好地改造和征服自然的力量和手段,从而奠定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主宰地位。这便是从科学层面所理解的“真”,它就是真理,是人们在一边向自然进行索取的实践中,一边又不断地学习和总结其规律的过程中获得的。因此,在科学的道路上,真理也是有其曲折的发展过程的,“科学知识的幼芽萌发于早期的人类社会实践。根据当时的水平对事实的经验观察推测事物变化发展的因果关系,又不得不以想像和猜测填补知识之不足。”这样就造成了真理和谬误的分野,即真和假的对立。但是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会将谬误抛弃,并经过人类实践的检验而得到真理。因此,只有科学才是开启“真”的钥匙。
其次,伦理学是铺垫“善”的法则。善,意指善良或至善,自西方第一本伦理学巨著《尼各马可伦理学》的问世起,亚里士多德就在伦理学的高度上对善作了学术的阐释:“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所以有人就说,所有事物都以善为目的……医术的目的是健康,造船术的目的是船舶,战术的目的是取胜,理财术的目的是财富。”这就从伦理学的角度上说明了人的每一实践活动都带有自己的目的和意志,且每一种技艺与研究,或者说每一种事物都以善为目的,这便是西方伦理学最初所解读的“善”。善,也只有在伦理学的层面上来阐释和理解,才能具备善的全部意义。伦理学也认为,善也指人的善良或至善(最高善),如何才能做一个道德上善良的人?或者成为一个至善者?这都是伦理学所研究的内容之一。因此,只有站在伦理学的高度上,研究社会习俗、道德规范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构成伦理学的基础,才能有效地铺垫“善”的法则。
综上所述,科学、伦理学和美学都从其本真的求实精神出发,在各自的领域和范畴内发挥作用,分别构成了对真善美三者的开启、铺垫和把握的知识基础,从而贯穿了真善美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分析真善美之间的辩证关系,厘清人们对其辩证关系的认识误区,更好地在实践的意义上实现真善美的统一。
二、从科学、伦理学和美学来解读真善美的辩证关系
科学、伦理学和美学简单来说,无论是作为个体的人,还是作为整体的人类,都是主体的知、意和情的体现。从主体自身来看,任何主体都具有知情意三种心理特征,知是主体的认识和理解力,意是主体的意志和调控能力,情是主体的情感和审美能力。知在认识量上的积累和进步就是科学,意在善恶的价值之间取舍就是伦理学,情在审美的鉴赏之间升华崇高就是美学。基于此理解,就能从科学、伦理学和美学来解读真善美的辩证关系,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真是善和关的知识基础
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自然的研究和探索。没有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就没有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现代人类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并用之以改造和征服自然,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自身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在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基础上,善和美的发展才不会偏离原本的航道。这是因为,真是善和美的知识基础。首先,由于“真”的进步和发展,满足了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善和美的发展才成为可能。众所周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没有现代的先进科学技术,在当今的人炸的世界中,不但无法立足于基本的法治和道德社会,而且还会处于战乱状态,使整个世界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纷乱的战场,这个战场中只适应丛林法则,人类对善和美的追求将受到严重的制约。幸运的是,科技的发展一旦进步,将呈马太效应的几何级增长,21世纪的人类社会,基本上可以在合理的制度和管理下,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创造出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条件,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善和美的发展成为可能。其次,由于“真”的进步和发展,保证了人类求善和求美的路径不向恶和丑的方向逆转。首先,如果没有知识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没有伦理学的研究成果,也就没有良好的社会习俗和道德规范来引领求善的道路,善也就会因为缺乏正确的道德标准而偏离原本的航道向恶的方面发展。其次,知识的进步和发展,为美学提供了知识基础,同时也提供了审美判断和审美能力,从而保证人类在求美的道路上不至丧失审美旨趣,将丑当作美来追求。总之,离开了“真”的进步和发展,善和美就无从谈起。
(二)善是真和关的道德保障
真和美也有自己的标尺,这个标尺就是善。如果离开了一定的善的道德保障,同样会走向假和丑,也就是说,善是真和美的道德保障。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果偏离了伦理学的轨道,也会贻害无穷,真也会变成假。现代科技的发展速度迅猛无比,很多科技的成果如果不在伦理学的轨道下加以制约,则会造成危害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力。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后果。其次,对美的追求也不能没有善的航向,否则也会走向丑的审美价值观。关于伦理学与美学的关系,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中就浓墨重彩地予以了高贵的赞誉,甚至提出了“美是道德的象征”这一命题,引发了现代哲学关于伦理学与美学之间关系的追寻与反思。康德认为,最崇高的美是与善相结合相统一的美,最高的善是与美相结合相统一的善。他说:“审美,好像用不着过强的跳跃,即可使‘从感官的魅力转到惯常的道德兴趣’为可能,因为它表象自由中的想象力为能够听从一对知性而言的“合目的性的决定”者,它并且教告我们,甚至在感官对象中,亦可去找出一“离开任何感官的魅力”的自由愉悦。”可见,伦理学与美学在康德看来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结的,如果没有这种联结,或者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善的航向作为道德保障,再好的审美活动也会缺乏道德的美而失去生机。
格式塔“整体性”原则与诗歌的审美鉴赏
格式塔的“整体性”原则离不开主体的知觉活动。阿恩海姆认为,艺术是建立在知觉基础上的,知觉是一种直接把握对象整体结构的活动,同样的我们在鉴赏诗歌过程中也应该注意这一“整体性”的原则。韦特莫说:“人们在曲调、空间图形等方面,必然会看到除了所有孤立的内容的总和外,还有附加的别的东西。”[1] 这就是说,人们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对象,而不是仅仅注意其中的部分因素,如曲调、空间、图形等方面,不是把它们孤立起来,而是把它们整合起来。整体的特征要制约其部分的性质。他援引爱伦费斯的观点,指出:“我演奏一支由六个乐音组成的曲子,使用六个新的乐音,尽管有了这种变化,你还是认识这支曲子,在这里一定有比这六个乐音的总和更多的东西,即第七种东西,正是这第七种因素或元素使我们认识已经变了调的曲子。”[2]乐音是通过曲子整体的特性起作用的。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并不是各部分元素的简单相加,而是经过主体的知觉活动,从原有的因素中建构起来的新的“整体”。这一原理同样可以运用到诗歌鉴赏过程中,诗歌鉴赏的过程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主体通过知觉活动,对诗歌原有的意象重新进行创造性的组合,形成新的意象的整体过程。但整体性原则的运用不仅仅体现在新的意象的创造上,它将直接导致诗歌终极的另一种美,即中国古代诗歌里所说的“气”、“韵”、“神”、“境”。如杜甫的《狂夫》开头两句“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中有万里桥、草堂、百花潭、沧浪四个物象,如果把这四个物象独立出来,单独去理解,它们之间并没有多大的联系,然而当把它们放在一起,并经由我们的审美想象和审美知识的积累时,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意韵。万里桥是成都南门外的一座小石桥,相传为诸葛亮送费炜处 。过桥向东,就来到“百花潭”(即浣花溪)了。
“沧浪”取自《孟子》,有满足的意思。“万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沧浪”,略相映带,似对非对,有形式天成之美;而一联中含有四个专有名词,由于它们展现有次第,使读者接一路风光,而境中又略有表意,便令人不觉痕迹。这种理解很符合格式塔的“整体性”原则。我们不是对诗句中的单个元素进行理解,而是把它们组合起来去理解,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意象,这样才能达到品味诗的效果,才能去把握诗整体的意境。我们现在再来看这首诗,就能从诗中各个物象的组合中看到诗的新意境,这是其中任何一个物象所体现不出来的。这是因为在品诗的过程中,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加入了自己的创造性,在原有成份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整体”,这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所说的“境”。由此可知,诗歌不是作为某一部分存在的,而是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存在的,在对诗歌的鉴赏中,我们不应只专注于一言一物,也要从它的有机统一中领悟出超出具体物象结构的整体风韵。
格式塔“闭合性”原则与诗歌的审美鉴赏
格式塔的“闭合性”原则指人的心理处于一种“完形”,当人们感觉外界是不完形、不完整时,内心就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迫使大脑皮层紧张地去“填补”,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当外界的事物部分被遮蔽时,与我们有关的知识经验同时也被启发,我们就会运用联想和想象把那段被遮蔽的部分给补足出来,这是我们都有的知觉和感觉,它们引发我们运用想象力去填补原来的不完形和不完整。对诗歌创作来说,诗歌不仅要创造出具体生动的形象,还要给读者留下一个审美空间,这也是接受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接受美学大师伊瑟尔把它说成是“填补空白”,这样可以引发接受者潜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国古代文论家也十分强调文学艺术上的空白含蓄之美 ,刘熙载说:“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吴乔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着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诗歌中这种空白含蓄的艺术之美,是诗歌追求的极境。正是由于这种空白之美,诗歌才具有了多层次性和未确定性的审美特征。
诗人在创作诗歌时留下了许多空白,达到一种“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效果,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审美想象空间。读者只有充分调动自己的审美想象、激活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去填补诗人留下的不完满和空白,才会走向完形,把握整体。像王维在《终南山》中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评价。
有些人认为它与前三联不统一、不相称,从而持否定的态度。王夫之辩解说:“‘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阔荒远可知,与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宾主分明,非独头一是悬相描摹也。”(《姜斋诗话》卷二)沈德潜也说:“或谓末二句与统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唐诗别裁》卷九)作者由于游览终南山水,日暮时才下山,故打算借宿一晚,便隔水问樵夫,但问的内容到这里戛然而止,这样看似乎很是突兀,但正是因为留下了这个空白,才可以引起读者无限的想象力,使其在这宽敞空旷中寻幽探胜,流连忘返,自得其乐。一个“问”字包涵了很多的问题,一处留有的空白辐射出好多的联想。诗歌中的空白可以对读者形成一种召唤、一种期待,让读者在自己的审美体验中去填补诗中未尽之意 。正如伊瑟尔所说:“我们只想见出文本中没有的东西;本文写出的部分给我们知识,但只有没写出的部分,给我们想见事物的机会;的确没有未定的成分,没有本文中的空白,我们不能发挥想象。”[3]
诗歌的艺术空白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审美思维的空间,可让读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参透其中的奥妙,我们不应该只去填补空白处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把握诗歌意象处的审美空白 ,从而去品味“味外之味,象外之象”。这一接受观念也即是格式塔闭合性原则的神韵。
格式塔“异质同构性”原则与诗歌的审美鉴赏
格式塔的“异质同构性”原则,指的是不同内涵的事物具有相同的结构式样。它最初指的是客观物理性的结构力场、大脑中的生物电力场与心理活动中的心理场之间相互对照、感应和转化的关系。到后来,在阿恩海姆那里,开始把这种同构性原则深入到文学艺术领域。他着重强调心灵的作用和事物的表现性,发现“异质同构”与外部事物、艺术样式、心理知觉和情感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统一性,其中表现性指的是对对象的完形结构具有象征某种意义、传达某种情感的特性。一棵垂柳看上去之所以具有悲哀的表现性,是因为垂柳枝条的形状、方向和柔软性,这种力的式样传递了一种被动下垂的表现性。垂柳的力的图式与人的大脑力和心理力达到同构时,物我合一、身心和谐,这种表现性得以体现。
中国古代艺术家也把它作为审美的最高境界,中国诗歌中描写“月”这个意象,如张若虚的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就有一种离忧、乡愁、闺怨的感情。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物理上的盈亏循环形成了一种力的张力,与人世间的离合聚散引起的心理力的延缩正好是相吻合的,特别能引起文人骚客自比生平、失意忧愁的情绪来。诗人所关注的不是自身的主观情绪,而是直接凝注的鲜明的物象,把主观的情思隐匿在自然事物中,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呈现出来。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合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0-0724-02
The Thinking about Reasonable Making Use of Multi-media Lesson Pieces to Teach
XIAO Hai-peng
(Hu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 Experiment and Network Center, Zhuzhou 412012, China)
Abstruct: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is a kind of important means of modern teaching and have already been applied in teaching practice extensively, but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also have the contradiction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developing a multi-media lesson piece should adapt to academics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 teaching form, using a multi-media lesson piece for teaching even should take ensuring teaching quality as a premise. So,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can really improve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rais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Multi-media teaching; Multi-media lesson piece; reasonably make use of
1 引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以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信息量大等特点而被各大院校广泛运用,事实证明正确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现代教学,可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有其优缺点,为此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合理开发多媒体课件,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提几点个人观点。
2 合理开发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是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因此,如何合理高效地开发一个适合本学科需要的多媒体课件就成了授课教师们的一个首要难题。
2.1 开发适合本学科特点的高质量的课件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可能要牵涉到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比如颜色的搭配,图形图象的处理,视频、动画的制作,素材的编辑整合、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的使用等。
目前教师所使用的课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制作的简单课件,一种是通过互联网获取的课件。自己制作的课件可以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进行制作,但就我校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教师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特别是要制作界面美观,交互性能好的多媒体课件,要使用像Flash,Authorware这样功能强大,但复杂程度也高的软件,本身就是对很多授课老师计算机水平的一个挑战。而网上的课件大多是由开发人员制作,很难满足授课教师所希望的形式和内容。
个人意见是,各系部可以组织每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形成一个教研小组,进行集体备课,确定所授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再交由专门的计算机技术人员,负责开发制作多媒体课件。最后,教师可以根据这统一的课件结合自身上课的特点再自由发挥,优化教学内容和形式。这样既节省了课件开发的人力和物力,也保证了多媒体课件的质量。
2.2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学习情景
情景学习理论强调清晰表述的重要性 ,这是因为清晰的表述促进知识的抽象和系统化,将潜意识转化为意识,从而纳入认知结构。多媒体教学是以计算机多媒体课件为核心的教学方式。这要求多媒体课件能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学习情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 多媒体课件不能变成文本教材的电子版,不能仅仅是罗列一些概念和插入一些图片。精美的图文、鲜明的颜色对比和动画效果首先在视觉上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概括性的文字提纲挈领,多使用图片和动画效果,力求课件美观、大方、生活活泼,吸引眼球。为了解决这种做法形式大于内容,缺乏可读性的缺点,在课件设计中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超级链接和动画效果的功能。比如,某一个知识点需要教多文字说明,可以先用提纲性或者标题性的文字概括,然后利用超级链接将其链接到其他页面扩展描述;也可以利用动画效果,让文字描述层叠在课件画面之上,设计动作为点击鼠标时出现,再次单击鼠标时消失,达到节省空间,又不影响美观的效果。
2) 创设学习情景需要教师依据大纲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教材内容 ,广泛搜集相关素材,精心策划制作课件。对于晦涩难懂的概念,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图象来讲解。比如在讲解计算机,计算机病毒入侵,防火墙,杀毒软件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形容:计算机是我们的别墅,防火墙是别墅的围墙,杀毒软件是我们养的一条看门狗,计算机病毒则是入侵的小偷,这些名词全部用别墅,狗这样形象的图形来代表,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深刻而易懂。又比如在讲解TCP协议的三次握手这个概念的时候,可以假设这样的情景,红1、红2军团分别在两个山头,他们分别以个人能力攻打山谷的蓝军都不能取胜,于是他们进行必要的三次协商,来约定一起攻打蓝军,这就是 “三次握手”建立TCP连接。
3 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3.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不能变
教学本来是学生和老师两方面之间的事情,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教学。而现实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把多媒体教学演变成了教师对机器,学生对机器的场景,这种情况在语音室或者计算机机房的教学环境中尤其严重。课堂上,教师的精神面貌是很重要的,形象的肢体语言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是语言的重要辅助表达形式。教师端坐在电脑前上课势必无法兼顾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仪器及课件成了阻碍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鸿沟,教师本该面对是活泼热情的学生,却换成了冷冰冰的机器,教师无法通过观察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自然无法真正的调动课堂气氛,该风趣的地方,没有风趣,该严厉的没有严厉,学生的反映也势必会是厌倦,无味。
只有把多媒体教学和教师的个人魅力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真正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改善教学环境的目的。这给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要有丰富的相关知识,能脱稿讲授知识点,能对知识点进行延伸。教师不能太过依赖课件,否则就变成了上面的教师对机器,机器对学生的情形。教师最好是站立起来上课,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发挥肢体语言,和学生交流互动,当需要翻动幻灯片的时候,再去操作机器,当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置翻页遥控笔,这样可以方便遥控幻灯片的切换。
3.2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教学模式相结合
在传统教学中,黑板板书、画图、讲解说明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知识点的数量相对有限,教学效率相对低。多媒体教学利用了大量的可放映、可展示性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的知识。造成一些课程在使用多媒体教学后,知识点的数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提高了,教学效果反而下降了。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自己的“讲”,而忽视了学生的 “学”。教师上课时只顺用事先设计好的课件,单方面地一味播放、讲解,而无暇顾及学生听课时的表情反应,结果使多媒体教学成了讲稿演示。教学信息量大大增加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减少了,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
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应用和多媒体教学同等重要。比如传统的黑板板书过程,其实是学生消化老师讲授知识点的一个缓冲时间。特别是像高等数学的公式或定理的推理过程,黑板板书推理比翻动幻灯片更能便于学生跟上老师的进度,消化吸收知识点。
4 结束语
总之,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如何合理开发多媒体课件和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值得我们每一个授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国彬.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 教育科普,2006(95):23-24.
关键词: 美术教学 观察能力 培养方式
要提升美术教学品质,必须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丰富其生活阅历,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剖析美术作品的本质。在我看来,初中美术的教学品质取决于学生感受美和表达美的水平。一方面,美术是生活情景的表现,学生必须在生活中深入观察、细细品味,才能对美术作品所描绘的内容加深认识,进而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进行分析与理解。另一方面,美术教学中除了对作品的观察与理解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生活事物的刻画与思想情感的表达,这就要求学生对生活内容具有透彻的观察,才能更好地通过美术作品将其表现出来。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不断增强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一、确立观察目的
对一个事物进行观察时,要明确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达到什么目的?要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把观察的注意力集中到事物的主要方面,以抓住其本质特征。目的性是观察能力最显著的特点,有目的观察才会对自己的观察提出要求,获得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锻炼。反之,如果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对事物熟视无睹,观察力就得不到锻炼。
二、激发观察兴趣
一切教学内容的开展和教学方法的实施都要从学生的个性和认知特点出发。对初中美术教学而言,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积极地参与教学。以七年级第一课《在美术世界中遨游》的教学引导为例,在教学伊始,我并没有直接向学生解释什么是美术、美术有哪些形式等问题,而是向他们展示了一系列风格迥异的图片,让他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哪些属于美术的范畴,并表达自己对美术的理解。通过这项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显著调动起来,他们深入地观察、对比我所展示的图片,并结合自己生活中观察的内容,对美术形成一个自己的定义。在课堂上,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引导其主动学习探索。与此同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积极鼓励,肯定他们的观察能力,进而培养并提升他们的观察意识。在现代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积极深入地进行观察和探索,才能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教学内容。
三、传授观察技巧
初中美术教学标准强调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教师也在不断地调整教学设置,帮助学生树立观察意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兴趣。但是大部分教学改进仅仅局限在丰富学生观察的“量”上,却忽视观察的“质”的提升。我认为,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除了要提升他们的观察意识以外,还要传授他们高效的观察技巧,以增强他们的观察体验。一般来说,主要有三种观察方法:整体观察法、联系观察法和对比观察法。以对《江山如此多娇》这一作品的观察为例,要将局部放大到整体环境中观察,弄清构图的具体结构和由来,而不是孤立地观察局部的细节,使画面变得支离破碎。《江山如此多娇》中近景是江南青绿山川和苍松翠石,远景是白雪皑皑的北国风光,中景是连接南北的原野,而长江和黄河则贯穿整个画面,再配以一轮红日,俨然将祖国的美好风光和欣欣向荣的景象展现出来。由此可见,观察技巧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且深入地理解和把握美术作品的内涵。
四、巧设教学任务
美术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指有目标、有计划地促进学生对美术作品或周边事物的感知,深入探索并正确理解被观察事物的内在本质。在美术教学内容中,有相当一部分需要学生自行创作。针对这些内容,我经常给予学生充分的观察时间,使其更好地将内容表达出来。初中生的自制力和主动性都还不足,教师需要通过教学任务的设置,增强他们的观察能力,丰富他们的观察实践。
五、引导自主探索
关键词:美术;观察;视觉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55-01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人们欣赏美术作品是通过用眼睛来观察、进而用内心来体验的。儿童的观察能力目的性不够,随意性大,容易被事物的局部细节所吸引,把握不住观察要点,缺乏分析比较的观察能力。而且,由于兴趣的关系,学生可能注意观察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因此,学生要想能够很好地用自己的画笔展现美,就应该具有很强的观察能力,同时美术教学又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很好载体。
一、结合欣赏书中插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美术书中所选作品,一种是名家作品,极具欣赏价值;一种是为讲授绘画知识的配套生活场景照片;一种是带有儿童气息的学生创作画,非常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一般根据创作要求及所学绘画知识进行观察。在讲授八册《平视的房舍》、《俯视的房舍》时,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第八页及第十页的房舍图片,明确自己观察到的内容是:房子的门、墙和房子的顶部。其次让学生感觉自己所处的观察位置、视觉角度,从而明确自己是从平视和俯视的角度来观察事物的。然后让学生联想自己在生活实际中观察事物的形态,进一步验证这一条规律:从不同角度看事物能够看到事物的不同形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能够主动地有目的的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以便全面的认识事物,从生活当中丰富自己的创作素材,在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后能够多角度的表现事物。学生在根据本课题内容创作作品时就能不拘一格地想象和绘画。
二、结合范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范画是教师用来讲解美术知识、指导学生习作。必不可少的直观教具。因此,对于范画的观察是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手段,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观察应该极具目的性。
1、结合讲解构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生在作画过程中,构图安排是否合理是衡量作品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所谓构图,即根据题材和主体思想的要求,把要描绘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完整的画面。把物象在画面上的方位、主次、大小、比例、疏密、远近以及明暗、色彩等加以适当组织,就能使画面具有较好的形式美感,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在讲授十册《绘画中的构图》时,出示两幅色彩静物画(一幅画构图合理,一幅画有缺陷);然后让学生自由对比观察,因为分析与比较使观察与记忆进一步深化,只有通过分析与比较,才能观察得深入。观察后谈谈感觉如何。教师在学生自由谈后,再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有序观察,引导学生思考:1.瓶花、茶杯、书和桌布分别处于什么位置?2.这几样静物的大小比例如何?3.这几样静物的色彩有什么变化?在学生进一步观察、体会、思考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一幅好作品的构图要求:物象最好置于画面靠中心的位置,但又不能画在正中心,否则将给人以呆板的感觉,物象又不能画得太大或太小,太小使人感到空虚,太大则使人感觉到闷;物象的四边要留有空余,而且下方所留的空白应稍多于上方,否则画面形象便给人以下沉与不稳定的感觉。画面主体物像应突出,一切陪衬与次要的景物都要向主体集中,主宾相互照应,不然就给人以零乱和分散的感觉。由于物体受光线不同方向的照射,各个块面的受光程度不同,因此出现深浅不同的明暗层次,我们应该尽可能的表现出这些层次。在此基础上,学生在创作自己的作品时,会根据自己所要表现的物体或心境去自由设计。再依据这些要求观察自己创作的每一部是否合理,是否达到最理想的结果。
安排学生课前自学,通过对教材图例的赏析明确主题,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有目的的观察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一是指导他们将目标放在寻找对象的主要特征上,发现对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地方。二是引导他们针对性地去观察与发现对象细节,通过具体生动的细节使形象更加真实饱满。这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可充分训练学生的有意注意力,达到较为理想的观察效果。
二、观察实物提出要求,发展学生整体有序的观察力
写生教学是培养高年级学生美术观察力的重要途径,但把实物放在学生面前,让他们一边观察一边描绘,这样做并非完全是仅为了完成实物写生作业,而是要他们在深层的观察中加深对实物的认识,以便打破学生绘画中的概念化,克服因对实物的观察不清而草草了事的应付性描绘的现象。从技术上讲,美术基础训练中的重头戏就是教学生学会“看”,并且是“整体地看”、“有序地看”,即把外部世界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我们所看到的每一个形象,都是处在和其它形象比较中的一个形象。面对观察对象,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观察要求,强调在整体的协调中再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探究,培养观察的整体性和条理性。
三、亲近生活走进自然,引导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
大自然的神奇多彩,对学生永远有着新鲜而神奇的魅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在生活中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色彩感受,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美、采撷美,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表现力。高年级学生知识面虽然有所增加,但他们仍习惯用鲜艳的纯色来概念化地表现物象,如把树涂成一种绿色,天空涂成一种蓝色。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深入自然,让学生到室外去认真观察一下。学生在细心观察自然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认知,丰富了画面的色调,还进一步提高了他们观察学习的兴趣。
四、拓宽视野交流评价,发展学生由此及彼的观察力
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对外部对象体会和研究的过程,是观察、分析、理解、概括的过程,是眼、脑、手合用的过程,有效的观察总是和积极的大脑思维活动紧密相连。在高年级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通过展示评价环节,鼓励学生边观察,边思索,相互交流、拓宽视野、共同提高,在感知的同时伴随着对对象的理性的分析,才能使我们的观察既整体概括又细致深入。观察力的进一步发展还体现在观察的深刻性和逻辑性中。举例来说,当儿童年幼时,他所画的圆柱形物体大多是上面圆圆的,而底部则是平平的一根水平线,这种现象表明学生的观察力更多地偏向于直觉。而在一个经过一定训练的小学高年级学生眼中,圆柱上部形状和底部形状就有了一种视觉上的联系和必然———既然上部是圆的,那么底部也肯定是圆的,进一步的发展和透视知识的铺垫还能使他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圆柱的上部和底部虽然都是圆形,但因为离眼睛的高低距离不同,所以形状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样观察也就更加细致入微了。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察方法
1.整体观察法的培养。所谓整体观察法即从整体出发,保持“整体———局部———整体”的观察方法。一般教师在讲解整体观察法时,并不能说出整体是什么样子,更拿不出一个什么整体来,学生没有整体的表象就不能形成形象思维,利用电脑来帮助就可以先让学生获得整体的表象,把观察对象的关系,整体比例关系,色彩关系或物体的基本形态,主要特征显示出来,同时隐藏了局部的关系或局部的特征,等学生有了整体的表象和一定的概念后,再把各个局部分批显示出来,使学生明确所谓的局部是什么,先主后次地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在感受整体是什么的同时也感受到局部是什么,做到既整体又入微,这种把整体和局部分离开来指导学生观察的手段是其它手段无法替代的。
2.比较观察法的培养。所谓比较观察法,即指在明确比较观察的目的与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确比较标准与参照物,教会比较的具体方法。一个物象可以分成多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有整体与局部的比例、色彩关系,在确定其中一个部分的大小比例和色彩关系时,是以另一部分物象为标准的,这样就要求观察一个部分物象时,同时观察其它相关部分的大小比例和色彩关系,使各种关系相互制约相互参照,这样才能不脱离大的整体关系,使各部分关系互为标准的不断比较中逐步确立。
3.形体结构观察法的培养。所谓形体结构观察法,即将复杂的物体归纳为基本几何形体或基本形的组合体的观察法。当物体结构比较复杂时,学生往往被某些局部的特征所吸引而忽视了形体基本结构,要指导学生先去观察形体结构,讲解法说不清道不明,示范法时间又有限。为了能是学生注意到形体结构,则可以把物体拍成照片,运用多媒体在照片中加上几何形体或几何形状来归纳物象的形体结构,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实物来观察,总结归纳形体结构。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课件 直观形象 激发兴趣 数学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农村学校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和青眯,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数学教学改革带来了一片生机,它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显示出了独特的内在魅力,它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我经过两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的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对数学课教学的积极因素
1。多媒体教学能够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
农村学校,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欠缺,课堂上教师举一反三的讲解,占去了大量时间,但课堂容量不大。当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在课堂上大量减少了教师的一些工作量,节约了教学时问,保证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前提下,教学内容的确比传统教学的密度大、容量多。
2.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的抽象性。传统的教学,老师出工出力,但教学质量不高。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实施,课堂上做到了生动形象,在具体对象与抽象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使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解决了这个难题,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突出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正好给教师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使学生真正全员参与教学过程,通过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材料,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提高了,情绪高涨了,思路开阔了,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4.多媒体教学课堂上有效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多媒体教学形象具体,动静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上以变抽象为具体,以静变动,把教师难以讲清的几何等知识,恰当地架设了一座桥梁,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难题。
二、多媒体对数学课教学的消极因素
1.有了数学课件,被课件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取代了
在实际教学中,课件只能在“辅助”的意义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它只能帮教师把抽象性的知识具体化,把静的点、线等动画化。教师只有结合教学目标,适时、适度、创造性的使用多媒体技术,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若教师上课依赖于课件,少说话或不说话,就会让课件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反而使教学失去了主干。
2.课件制作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成败
往往课件制作不艺术,反把教师束缚住了,课堂上课件牵着教师走,一堂课讲授不流畅,导致学生厌倦,教师讲授费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