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技术学习理论范文

教育技术学习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技术学习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技术学习理论

第1篇:教育技术学习理论范文

关键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信息技术网络教学 教学模式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作为现代教育的先进思想――建构主义理论,便有了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广阔空间和重要的技术支撑。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和学习观,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也就是说,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教师或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教师是意义建构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信息技术网络教学的特点是以实验(上机操作)为主的教学形式,就是以学生的实际操作与实践应用为教学目的,而教师是以帮助学生主动学习的媒体,这就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网络教学中更应注意建构主义学习的教学模式。

1.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的含义

建构主义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而且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知识的量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2.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的方法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的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学习过程中就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建构意义过程中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网络教学设计

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来指导,显然是不适宜的。为此,近年来,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力图建立一套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尽管这种理论体系的建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并非短期内能够完成,但是其基本思想及主要原则已日渐明朗,并已开始实际应用于指导基于多媒体和Internet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网络教学设计。综观近年来在国外主要教育技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的多种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可以将其中使用的教学设计原则概括如下。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中包含四个因素:教师、学生、网络教学材料、网络学习环境。在网络的支持下,教学也可以面向个体的、小组的、和班级的(甚至大群体的)三种组织形式。而与传统教学过程不同的是,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1)教师和学生处于网络的两端,教师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向教师咨询;(2)网络教学材料也不同于传统的印刷教材,一方面是来自于Internet上的浩瀚的资源,另一方面可以是由教师按照不同的教学要求组织起来并放置在特定服务器上的网络课程等多媒体形式的交互式教材;(3)网络学习环境成为虚拟的空间,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人士的帮助。学生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网络化学习,并且能自主管理其学习过程。这些特点也反映了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学过程的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学生学习的过程管理来对现有的网络教学模式进行科学的归类。

2.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Internet上的信息等)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按照这种观念,学习应当被促进和支持而不应受到严格的控制与支配;学习环境则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这是因为,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而学习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

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网络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1.教学目标分析

对整门课程与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目的是从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总教学目标出发,逐步确定出各级子目标,并画出它们之间的形成关系图。由形成关系图即可确定为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所需的教学内容。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由于主题包含在教学目标所需的教学内容(即知识点)之中,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得出总目标与子目标的形成关系图,即意味着已经列出为达到该教学目标所需的全部知识点,据此即可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常用的教学目标分析法有归类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和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分析法)等多种。

2.自主学习设计

自主学习设计是整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和“随机进入教学法”等。

四、结语

在建构主义学习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第2篇:教育技术学习理论范文

1.1移动教育的概念

移动教育(mobile education,M-education)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连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通过利用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无线设备(如手机、PDA、平板电脑等),更为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以及教育、科技方面的信息交流。

1.2移动教育的特点及可实现的功能

移动教育是在通讯技术发展起来以后新兴的一种教育技术,它属于现代远程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弥补了传统远程教育时空限制的问题,在达成“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任何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的目标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目前发展现状看,移动教育除了具有网络远程教育的数字化、个性化、交互性、网络性、跨时空性、虚拟性等特征以外,还具有移动教育独有的移动性、及时性、无线性等特点,使学习变得更加方便灵活、独立自主,内容也更加新颖丰富。

1.2.1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新型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出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的文件已经完全可以在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浏览,实现了移动网络和传统互联网的无缝链接,移动终端可以和有线网络一样利用各种互联网学习资源。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场所的限制,随时随地浏览相关学习资源。

1.2.2为学习者提供学术讨论、求助、答疑的平台

在移动网络技术尚未普及时,人们虽已经可以在互联网上通过收发邮件、QQ聊天等方式进行实时交流,但仅局限于通过电脑有线上网展开交流,在时空上受到较大限制。移动网络技术发展起来以后,不但电子邮件、QQ等应用通讯工具扩展到移动终端,而且还开发出移动终端独有的微博、微信、易信等即时通讯工具,使实用范围和通讯的实时性大大增加。学习者可以利用这些平台,采用文字、图片、语音甚至视频的形式,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随时展开学习讨论、求助、答疑,如移动户外情境教学、专家指导远程救助、专家指导远程修复、学习伙伴移动协作等。

1.2.3在线测试

从远程教育开始,人们已经开始尝试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测试,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查和评价,这一点同样在移动网络上得到继承和发展。有的研究者正在尝试通过语音甚至实时视频实现对表演操作性的技术技能的远程考核。

1.2.4辅助管理

远程教育同样也为教学管理提供了方便,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到学藉信息、课程资料、考试信息等学习过程中涉及的相关信息,管理人员也可以方便地通过即时通讯应用及时发出相关通知和提醒信息,使每个学员都能在第一时间了解相关信息。

2移动教育技术应用于体育理论教学的可行性

目前,基于网络技术的远程教学已经较为成熟,很多院校都已经通过网络媒体技术为学习者提供各种远程教育资源,如各级院校的精品课程网站、教学视频等。然而体育理论课程是一类与运动实践技能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体育理论教学相比较一般理论教学,更加注重教学中的实践性和交互性,要想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增加实际练习、社会实践等以学生亲身体验为主的学习内容,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具有交互性的教学和学习工具。

2.1体育理论教学的特点

2.1.1教学场境的时空转换性特征

从体育理论课程的内容来看,其主要内容都是针对运动实践的理论指导,这些理论内容的验证必须依靠和通过运动实践来实现。同样理论原理可能适用于一个或多个运动项目,要想在教学中完成对相关理论原理的验证,就要进行多个运动场境的转换才能实现。在传统教学中,对运动实践案例的分析多以教师讲述、展示图片或观看录像的形式进行,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抽象、呆板,不够直观真实,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2.1.2运动事件的突发性特征

体育理论课程的许多内容都涉及到体育运动实践中的突发事件,如运动后的应激反应、运动损伤等,这些运动事件往往突然发生,具有不可预知性,针对这样一些突发事件开展现场教学是非常困难的。如在传统教学中,对于运动损伤的处理往往通过展示图片或观看录像,而实践练习也只能是单纯的模仿,这样一来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完以后也不知道如何去实践,或是不敢去实践,难以提高实践技能水平。

2.1.3教学对象的流动性特征

体育专业的学生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在读书期间除了完成自身学业以外,还经常承担各种比赛任务,同一班级可能涉及多个项目,在校上课的学生人数经常发生变化,而外出比赛的学生由于离开学校,相关课程学习的连惯性和完整性则被打破。如何保持学生学习的质量和完整性一直是体育院校教学中面临的难题。

2.2将移动教育技术应用于体育理论教学的优势

2.2.1有利于开展远程现场教学

体育理论课程是一类实践指导性较强的理论课程,通常要通过课堂讲解和户外运动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获得对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仅通过抽象的课堂讲解很难使学生实现从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但如果完全采用户外现场教学,则又很难保证提供足够的知识容量,这一矛盾一直以来是体育理论教学的难点。将移动教育技术引进到体育理论教学中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如多学科教师之间加强合作,当理论教学涉及到运动实践的相关内容时,户外技术教学的教师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将户外教学的画面实时传递到理论教学课堂中,协助完成理论教学。

2.2.2有利于实现远程专家救助

在体育理论课程中,如《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课程涉及运动实践当中出现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理,教学中主要包括理论讲解和技能实践两部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和模拟练习的方式进行,但在实践时主要是对实际发生的案例来进行,而这些运动实践中突发案例的发生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和不可预知性,因而开展实践教学存在非常大的困难,而运用移动通讯技术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当运动损伤发生时,现场人员可以通过移动通讯技术将现场情况实时传送给相关教师,相关教师可以根据实时画面对现场人员进行指导完成救助,这样既可以使受伤者得到及时合理的救助或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又能使现场救助人员在专家指导下完成一次实践练习。甚至还可以对现场画面进行录像,在后期的理论教学中作为案例和视频教材,使学生获得最直观的教学资源。

2.2.3有利于进行教学调查与评价

调查与评价是教学和管理中经常要完成的工作。如《运动训练学》教学中要用到大量的运动实践案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往往以学生自身的运动实践反馈信息作为教学案例,然而收集资料的工作一直是任课教师的难题,对反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往往会耗费教师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信度和效度都不高。若依托移动教育技术平台,则可以根据教学和管理需要,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将所要反馈的信息录入到手机客户端,并通过网络汇集到主机并自动进行分类整理,教师可以迅速获得所要的结果并运用到教学中。

3影响移动教育技术全面应用的主要因素

虽然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发展已经为移动教育铺平了道路,但将移动教育技术全面应用于体育理论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缺乏政策支持,商业化程度低

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离不开商业运作。从移动教育的商业化运作来看,成熟的商业模式和完善的商业链尚未形成,目前开展的一些项目还未能真正深入到学校的核心业务。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有关移动教育政策的缺失,影响了移动教育的商业化运作。

3.2网络资费价格较高

虽然从理论上来讲,将移动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已经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但当前网络资费水平较高也是影响移动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移动网络主要按照流量收取费用,对于文字图片资料来说,所需要的流量不大,大多数学习者还可以承受,但对于视频资源来说所需要的流量要大得多,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移动教育视频文件的传输和。相信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相关资费也会相应下调,逐渐满足人们对移动教育学习的需要。

3.3缺乏专门的课程教学软件

虽然当前可应用于智能手机等移动网络终端的应用软件已经非常多,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但专门应用于课程教学的应用软件的数量还非常少,特别是专门适用于体育理论课程教学的软件更少,这也将是一个可能长期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制作课程教学软件的技术还无法象制作PPT教学课件那样为大多数人所掌握,仍然需要专门人员进行设计编写。但随着国家相关移动教育政策的制订和移动教育商业模式的形成,大量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软件将会被推向市场。

4.移动教育技术应用于体育理论教学的展望

第3篇:教育技术学习理论范文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新课程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激发学生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该贯穿能力本位的思想,目的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一是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二是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针对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和新的教学要求,我们如何运用现代教育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方法与教学手段?我们应该做哪些具体的改变呢?

1.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学会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过:“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更应该如此。计算机应用软件都有其特有和强大的功能,不同的组合有不同的结果,有时甚至是不经意的一个操作产生了一些特别的让人惊喜效果,老师上课时不可能一一填鸭式的告诉学生该软件有哪些功能,实现一些什么效果。所以我们在上课时应该让学生的更多的操作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鼓励学生去做一些新的尝试。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与自己的判断、体验、创造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他自己真正掌握的东西。

比如在讲Frontpage网页制作时,我为了不让学生的思维受到示范效果的影响而能有自己的独创性,我没有给学生统一的素材和效果,而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题材(鼓励学生选择与其它学科有关的题材),然后从互联网上下载资料进行设计。在课堂上我只分散介绍一些效果的制作技术要点,然后要求学生完成任务,对于一些属性的设置基本上要求学生自己完成。并且要求学生将所有的效果按自已的审美观点合理排版,到最后课程结束时将串成一个完整的站点,在站点的网页中要体现出所应用的效果。这样学生有了很大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每个学生最后都做出了有自己独特性的站点。在网页制作时,还经常碰到有学生需要处理图片素材:裁减一些不想要的信息、图片组合、添加文字等等。我引导学生用教材上并没有介绍的软件Acdsee去处理:我告诉学生这个软件的方便实用性,简单演示一些功能,其它要求学生自己看着菜单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完成。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到了实实在在的技能,领会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并且使他们摆脱了依赖课本、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真正从学习中获得了知识,获得了乐趣。

2.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学习能力

计算机课作为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而学生的操作水平往往又参次不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碰到一些问题只要有人稍微指点、提示一下就可以了;但还有一部分操作水平比较低的学生,碰到问题如果没有人能够及时讲解,就根本无法进行具体的操作,那么一节课也许什么也没做到就下课了,几次下来学生就有极大的挫折感,对学习也就渐渐失去兴趣了。对于信息技术这样操作性强的课程来说,老师不可能及时解答所有学生的问题,很多学生得不到你的帮助而影响学习。开展小组学习小组竞赛,鼓励小组同学互助学习,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使得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小组学习是把全班按一定方式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设立一个组长,由操作能力或者组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担任,并主动帮助成员学习解疑、向老师反馈小组学习情况。小组学习可在一般的课堂教学和小组阶段性的作品制作中体现。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每节课讲完后,设置一定与目标一致的检测题或相关的练习题,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学生一般自己先独立完成,在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小组同学间可协助解决,如果解决不了的就及时向教师求助;同时组长要检查本组学习情况,并向教师反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留言观察并主动加入各小组学习讨论和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小组;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指导学生正确展开学习。在小组阶段性作品制作过程中,由小组自定一个主题,自选一到两个负责人,然后进行人员分工,包括素材的选择、采集、排版等。规定在一定时间内作完,在作品展示课中各小组派代表上去展示讲解自己作品,由全班进行打分评选出较好的作品。通过小组学习,给学生创造的一种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愉快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与交流,用协作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3.适当改进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习

3.1 让学生参与评价。

新课程中改革以前考核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考核方式已经不在适应现在新课程了。在考核方式中,可改变过去由老师独自评定的方法,让学生参与评价,这种方法一般可用在阶段性的作业评价中:

首先是小组内评。比如在学网站设计时,每个学生个人作品做好后,全部链接到班级主页上。先按8人一组,小组内大家互相观看,参考老师给出的评价标准,通过讨论推荐两到三份小组优胜作品出来。

接着是扩大范围全班共评小组推荐优胜作品。让全班同学一起来观摩这些小组推荐作品,再从中推选出大约30%的优秀作品。

然后是作品展示。请全班评出的优秀作品作者上台展示并讲解他们的作品制作的一些特色之处、碰到了一些什么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以及有哪些亮点、哪些不足之处;其他同学也可提出自己的意见;老师同步进行点评,指出值得大家学习之处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特别要鼓励学生制作有自己独特创意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既可通过互相观看作品对网页设计获得一些感性认识,也在同学的展示讲解中加深了对网站设计的认识。

第二是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评价要做到以人为本,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由于家庭经济收入不同以及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开设情况不同,高一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以及计算机素养差别很大。有些学生家里有电脑自己还爱好,不仅懂一般的操作,而且还有一些钻研,对信息技术教材的知识大都有所了解;而有的学生家中没有电脑,他们接触信息技术的知识是在学校的课堂上,甚至有的根本学生就没有接触过电脑。如何对待他们之间的差异是保护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在教学中要顾及两头的学生,更要在评价的适当考虑到这个问题。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基础好的学生,老师可以发动这些学生当小老师,让他们帮助其他学习能力较低的同学学习;或者让他们在学习书本的同时在对书本相关的知识进行探索。在平时的作业评价中,也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恒量所有学生。对于大部分学生,可以用比较高的要求统一去评价;可是对于少部分起步晚的学生,就应该以鼓励为主,多加关注,及时指点。比如刚开始学时只要他达到了最基本的目标,就应该给予鼓励,告诉他做得很好,甚至可以给他和那些做得很好的学生一样的成绩A或B,让他们能够和大家一样享受成功的快乐,增进学习的兴趣。

第4篇:教育技术学习理论范文

数学命题的学习要比数学概念的学习复杂得多,本文试以“排列”这一节为例,从知识掌握的领会、巩固和应用三个阶段对“排列”这一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研究,以说明如何进行数学命题学习理论下的学与教.

【关键词】数学命题;学习理论;排列组合;教学设计

教师只有深入地了解数学学习的内部过程,把握其内部机制,才能对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现象的因果关系作出准确判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数学命题(原理)一般由若干个概念组成,数学命题的学习实际上就是数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然而数学命题的学习要比数学概念的学习复杂得多.下面就以“排列”为例,以说明如何进行数学命题学习理论下的学与教.1数学命题知识结构的整体性

不同的数学原理有不同的概括水平,在每一概括水平上,储存了可以用来区分其他水平的属性.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是处理计数问题的两种基本思想方法,因此它们储存在最高水平;而排列、组合是两类特殊的计数问题,而获得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的基本思想和工具就是两个计数原理,所以排列与排列数公式、组合与组合数公式储存在比两个基本原理低一级的水平;二项式定理是排列、组合知识的应用,因此它在排列、组合低一级的水平上[1].因此,要学好排列、组合问题,必须学好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笔者认为在引入排列、组合有关的命题时,要对两个基本原理进行复习回忆.将新知识恰当地嵌入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中.2数学命题知识过程的掌握环节

从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出发,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冯仲良以此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知识掌握的领会、巩固、应用三阶段理论.这种观点认为,要掌握知识,首先应领会知识,然后在头脑中将领会的知识加以巩固,从而在实际中去应用知识,以便得到进一步的检查和充实[2].

2.1“排列”学习的领会阶段

学生知识掌握的领会阶段又要经历三个环节,即联结、精加工和组织.教师要针对这三个环节,进行不同的设置.

(1)联结环节:学生在该环节,接受新知识的刺激,知觉到语言符号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并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相关知识,这些新旧知识在工作记忆中被联系起来构成新命题(或形成假设)[3].在给出“排列”的定义时,学生长时记忆中的两个基本原理等相关知识被激活,因此教师在给出“排列”以及“排列数”的定义时,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排列”与两个基本原理的关系.

(2)精加工环节:学生在该环节中,要利用被激活的长时记忆中的相关知识对新命题的正确性进行逻辑推理论证而形成新的原理(定理、法则等),分析出新旧知识间的新联系,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组块,同时要尽量推出新的命题,并不断激活和吸纳更多的已有知识参与加工,使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的联系更加紧密、全面[3].

教师利用两个基本原理,让学生经历推导出“排列数公式”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到“排列”的本质也是一种计数方法,“排列数公式”也是一种特殊的计数公式.将这一知识点和两个计数基本原理建立新的联系,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3)组织环节:学生在该环节,需要将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并按照相互之间的类属关系进行编码,从而为一组信息建立一个合理有序的知识结构,成为一个有机整体[3].学生在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后,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重组,教师可以通过画知识结构框图使学生的新旧知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2.2“排列”学习的巩固阶段

知识的巩固是通过主动复习而实现的.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主动复习,新学习的知识可能会被遗忘,只有当再次复习时,新旧知识的联系才更紧密.因此,教师在讲完“排列与组合”这一节时,一定要给出适当的练习以及在今后的学习中及时地进行复习.

2.3“排列”学习的应用阶段

知识的应用涉及知识的提取和重构.在解答问题、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应用已有知识,应用的实质是知识的提取和重构,这是通过激活的扩张而实现的.例如,在学习“排列”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解答:

“从10个不同的文艺节目中选6个编成一个节目单,如果某女演员的独唱节目一定不能排在第二个节目的位置上,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学生通过知识的提取和重构将问题转化为“从除去第二个节目的位置后,剩下的9个位置选一个安排女演员的独唱节目,安排下女演员的独唱节目后,将剩下的5个节目随机排列在其余的9个位置上”即得到A19A59=136080.3“排列”学习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区分所研究问题是否是排列问题;

(2)掌握排列数的计算公式;

(3)熟练应用排列问题的常见解题方法,体会到数学方法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排列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路分析.

(四)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师:上一节我们已经学过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什么是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设计意图(1)检查学生和新课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2)刺激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为新课与旧课的融会贯通埋下伏笔.

生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是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n类办法,第一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第二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生2:分步乘法原理是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师:这两名同学回答的非常好,现在我相信在这两个同学回答的同时,其他的同学也都掌握了这两个基本原理,现在我们来分析两个问题,看看有没有更简单的计数方法?

问题1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参加一项活动,其中1名同学参加上午的活动,另1名同学参加下午的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观察、分析学生的解题方法:学生在看到此题时,迅速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提取与重组,将问题转化为: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每次选出2名,按照参加上午的活动在前,参加下午的活动在后的顺序排列,求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在了解学生的解题方法的同时,老师明白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如果某些学生不能很好地将以前的知识进行提取,老师要进行适当的提示.最后,老师进行统一讲解: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先选参加上午活动的同学共有3种选法,再选参加下午活动的同学共有2种选法,因此要想完成这件事情,共有3×2=6种选法.

师:上面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把具体的选法写出来就是:甲乙,甲丙,乙甲,乙丙,丙甲,丙乙.像这样我们就可以说,从3个不同的元素中取2个,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一共有3×2=6种不同的排列方法.

问题2从1,2,3,4这4个数字中,每次取出三个排成一个三位数,一共可得到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师:问题2与问题1有相似之处,这个问题我们可不可以转化为:从4个数字中,每次取出3个,按“百”、“十”、“个”位的顺序排成一列,就得到一个三位数,因此,有多少不同的排法就有多少不同的三位数?

设计意图用疑问的语气提出此问题,既为学生做了适当的提示,又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老师的话是否正确.

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给出答案:4×3×2=24种.

师:我们一起写出所有的三位数为:

123,124,132,134,142,143,

213,214,231,234,241,243,

312,314,321,324,341,342,

412,413,421,423,431,432.

像这样我们就可以说,从4个不同的元素中取3个,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一共有4×3×2=24种不同的排列方法.

师:问题1和问题2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能将它们推广到一般情形吗?

设计意图老师提问,学生自己归纳,从而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最后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总结、完善排列的定义:一般地,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为了使学生了解“排列”这一定义的本质,讲解问题2中的,123与134因为数字取得不同因此是不同的排列,123与132即使数字完全相同,因为顺序不同,也是不同的排列.

师:所有不同的排列个数就称为排列数,即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Amn表示.

2、探究公式,理解本质

师:在前面两个问题中,我们可以知道A23=6,A34=24.那么A2n、A3n、Amn,各是多少呢?联系问题1和问题2,小组讨论一下,A2n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抽象的数学符号不好理解,让学生尝试把它还原到实际情景的问题中,就能容易理解.然后经过小组讨论与合作,在激烈的争论中,使自己的认知结构在同化和顺应的基础上,达到暂时的平衡.

生3:可以看成从n个元素中取2个元素,得到的排列数,可以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分为两步,可以得到A2n=n(n-1);同理A3n可以看成从n个元素中取3个元素,得到的排列数,可以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分为三步,得到A3n=n(n-1)(n-2).

师:非常好,一般地我们就可以得到Amn=n(n-1)(n-2)…(n-m+1),这里n,m都是正整数,并且m≤n.这个公式就叫做排列数公式.特别地,当m=n时,即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叫做n个元素的一个全排列,记为Ann=n(n-1)(n-2)…3×2×1.

3、练习巩固,学以致用

例1:(1)写出从4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2个元素的所有排列;

(2)写出从5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3个元素的所有排列.

设计意图虽然此题比较简单,但是却能让学生理解排列的本质是什么(即排列也是一种计数方式);并且让学生明白只有满足什么条件时才是一种排列.

例2:(1)从5本不同的书中选3本送给3名同学,每人各1本,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送法?(2)从5本不同的书中买3本送给3名同学,每人各1本,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送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析这两个问题的区别,并且说出哪个是排列问题?哪个不是?为什么?可以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促进学生的理解.

例3:用0到9这10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尽可能尝试用不同的解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不同的思路去思考解答此题,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4:证明:Amn=n!(n-m)!.

设计意图此公式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是概率统计问题的工具,因此作为例题的形式,使学生不但记住,而且会推导.

(五)巩固练习,加强记忆

在此环节,教师可根据学生课堂的反映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这里不再进行习题的设置),以巩固新知.

(六)回顾总结,归纳提升

在这节课的结束前,教师应领着学生进行回顾总结这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可以先让学生叙述这一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然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和提升,将新学习的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之中.即便教学设计再完美,一堂课也不可能完全照教案下来,此时教师一定要在此基础上,查缺补漏,帮助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目标,应该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还会应用什么,以帮助学生在建构关于“排列”的合理有序的知识结构的前提下,通过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最终形成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参考文献

[1]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6

第5篇:教育技术学习理论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历史课堂教学 整合

21世纪是世界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目前,我国中小学已经开始推广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成为教育工作者探讨的热点。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是实现历史教学优化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趋势。

信息技术走进历史课堂,给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技术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集于一身,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够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创设情境,启迪思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一种将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教师传授与学生自我探索学习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如何更好地把握新的教育理念下的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的整合,实现整合的优化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受到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支配。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领域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一直占据课堂的中心地位,以如何讲好课程大纲规定的内容为出发点,用满堂灌输的方式传授书本知识,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对学生能力和情操的培养。在教学理论上,受行为主义理论的支配,只把学生看作是对外部环境刺激作被动反应的人,把学生当作知识的灌输对象,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就必须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现代教育观,把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教育目标。如果还是旧观念、旧思想,即使教学设备再先进,也算不上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提高,注重学生创造性与开放性的培养,强调对学生的价值观与道德的教育,尊重学生的个体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实现人机间的交互,能使学生产生共鸣,提升知识的结构和操作水平,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真正达到培养新型人才的目的。

二、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新的课程改革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既强调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学以致用是教育教学的真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既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又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是我们不断研究的课题。历史是过去的,现实是历史的延续。由于时代的阻隔,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行为、思想及感情,对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等,往往难以理解。而信息技术则是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的最好方法,它能够将各种历史资料进行有效的组合,形象地再现千百年前乃至上万年前的中外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突破历史时空限制,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学习《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先让学生看《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的动画图示,指出北美殖民地人民对英国竭力压制北美经济发展和企图永远把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作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极为不满,反抗斗争日趋激烈,让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通过展示《波士顿倾茶事件》插图,指出北美人民的反英怒火已到了一触即发的时刻了,波士顿倾茶事件就成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又如教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关于慕尼黑阴谋问题时,播放“第三帝国的兴亡”的片断,学生从中可以看到张伯伦兴高采烈、急冲冲地去见希特勒的情景。以及希特勒并不以此为满足的那种冷冰冰的态度。两者表情所形成的强烈对比,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张伯伦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和希特勒欲壑难填的本质特征。教师通过多媒体提供事实数据和生动画面,创设情境,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如果只靠教师的语言描述,即使再绘声绘色,也难以收到这样的效果。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为学生创设了能发挥潜力的环境。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学生能更多地接触到原始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通过对原始材料的阅读、分析、运用,学生能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阐释历史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三、正确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功能

近年来,“百家讲坛”节目收视率居高不下,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专家们讲述历史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把与历史内容相关的文本资料、图片、动画、音像等资料展现出来,最大限度地复原了历史的原貌,再现了历史的过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观刺激,使人能闻其声、见其形、临其境。将信息技术引入历史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感性上得到强烈刺激,形成深刻的历史表象,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牢固地掌握历史知识,正确认识历史,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对传统教学手段来说是一场革命。由于信息技术自身具有的巨大功能,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具有很多优势,因而它在更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传统教学手段之所以能沿用至今,在于它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信息技术不可能完全地取代传统教学手段,它只是教育教学中的辅助工具,是用来改善教学的一种手段,是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又要注意吸收传统教学手段中合理的东西,做到优势互补、协同地发挥其教学功能。

四、延伸信息技术的继续学习功能

资源共享是当今数字化时代社会发展的一大特征,为我们的教与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的资源。网络的存在,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他们可能在课堂教学尚未涉及的时候就开始关注某一历史问题,可能对课堂教学已经结束的问题继续钻研,对自己所感兴趣的问题刨根问底。他们可以利用网络交流学习所得,整理和保存自己的学习成果。网络已成为了当今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为教与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历史知识和一定的跨学科知识,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而且要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提升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信息时代,学会如何获取知识比学会多少知识更为重要,如何收集处理信息比单纯的记忆更重要。信息技术既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又为学生学习创造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学习水平自主地选择学习资源。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一大途径。

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课堂交流在时间、人员、内容上的局限性,大大拓展了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空间,课堂教学一直延伸到课外。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培养了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创新,从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如何有效地整合,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历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可以从深层次上改变我国基础教育的传统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必将提高历史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更新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使教师和学生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进行教与学,促进教学整体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培养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志贤.新型教学模式新在何处.电化教育研究.2001,(3,4).

[2]周玉霞.基于网络的协作武学习及其模式设计原则.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1,(2).

第6篇:教育技术学习理论范文

关键词 技术伦理 工程伦理 工程教育

Abstract Technological Ethics (also known as engineering ethics) is a new science which is influenced by modern technology itself. The education of technical ethics guides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method and technology of ethics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constructive comments on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in China.

Keywords Technical Ethics; engineering ethics; engineering education

技术伦理学是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以研究技术活动中的道德问题为对象,涉及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主体、过程和结果等多个因素,触及专业技术人员的道德取向和现代技术本身对社会道德、文化的影响。它超越了以往伦理学仅研究人与人道德群体的内容,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纳入伦理思考的范畴,形成了关怀和尊重自然事物为基础的伦理准则。技术伦理(也称工程伦理)教育引导学生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理性思考的同时又进行伦理的思考,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强化伦理道德教育,为职业道德教育注入了新内容。技术伦理教育是对专业行为的道德性质进行个人判断的方法训练,对于理工科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日本的技术伦理教育

日本关于技术伦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始于上世纪末。1999年开始实施的日本大学理工科专业教育认证基准中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规定:“要理解技术对社会和自然的影响,理解技术人员的社会责任 ”,对理工科学生的培养明确了技术伦理教育的理念;其后2000年修正的《技术士法》中也规定“必须努力做到没有损害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其他公益的事情”,强调专业技术人员的社会责任和行为准则,从法律的角度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伦理道德进行约束。日本政府还斥巨资进行“科学技术伦理教育系统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对技术伦理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高校开展技术伦理教学的实施方法、以理工科教师及企业研修者为对象的伦理教育计划的两方面实施方案,对日本在技术伦理教育领域的研究和教育教学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在政府强有力政策引导下,日本大学理工科专业均相应地调整了课程体系,普遍在公共基础课程内设置了2学分的技术伦理课,作为大学一、二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如“工学概论”“技术论与技术教育”“医学伦理”等课程,并在一些专业课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体现和渗透伦理教育思想,技术伦理教育融入了理工科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技术伦理课的教师由多方面人员来担任,有企业的工程师,研究人员,理工科专业课教师,伦理、哲学方面的教师,他们或从自身的工程实践出发讲解工程师的责任,或从技术发展的视角预测和说明某一技术将对人类或社会的影响,或以社会伦理学解读技术价值观。技术伦理课教学多采用讨论式教学法,教师通常从专业领域选出特定的案例,分析由于技术发展而突现的伦理问题,启发学生对新技术的多元化思维,学生们从伦理问题当事者的视角出发,对于专业范畴的伦理问题及影响进行充分讨论和认真思考,进而做出选择。这样从实际问题出发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技术伦理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工程实践活动起到引领的作用。技术伦理课在专业课教学中多围绕工程技术规范展开,目的是使学生不仅掌握简单的工程规范,而且学会了解工程规范的背景与意义,最终使这些规范变成技术人员的自觉意识,具备对规范进行反省、考察并构建新规范的能力。

在日本高校普遍开展的技术伦理教育主要是使学生掌握技术伦理判别所必要的基础知识,学会伦理性的思考和判断方法,理解人类社会存在和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思考。但自开展以来也始终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社会各界对技术伦理教育的认识不足。虽然技术伦理涉及社会多领域,但常常被忽视,一些技术者对于自身就是技术伦理当事者的意识模糊,甚至认为技术伦理仅仅是教育研修的工作,仅限于讨论专业学会的伦理纲领或职业规范;其次是由于缺少产业界的支持,技术伦理教育体系的构建和有效化问题愈加明显,迫切需要工程界、科技协会的有力支持;再有技术伦理教育所应该包含的内容,各个学校、任课教师之间没有达成一致,以专业伦理作为技术伦理教育核心的教学模式没有完全形成,教学内容体系尚处于探索和实践中。

2 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启示

技术伦理在我国通常称为工程伦理,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程项目的增多,关于其理论与实践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理论上,由于传统中国文化重视的伦理道德仅关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重在维护人际间的等级关系,而现代工程伦理则倡导尊重自然界中的所有生命,顺应自然规律,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两种伦理价值观之间存在的距离,有待于我们深入研究和重新思考。工程实践中,现实社会一些为了小团体的利益而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工程决策,缺乏人文P怀精神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工程设计,不善管理而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施工工程,维护一方利益而不客观公正地评价工程利益、成本和风险等问题,已经造成的事故和灾难触目惊心,直接拷问着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观念,也使得对工程师的工程伦理教育备受期待。

工程伦理教育在我国发展历程比较短暂,本世纪初在工程教育国际化背景影响下,2004年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学校的土木工程专业率先开设了独立的工程伦理课程,引领我国工程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同时,也开启了工程伦理教育的新模式。而大部分高校是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工程伦理教育方式,课程体系和地位从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规范,教育体系的建立刚刚起步。

日本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进程与我国相近,自上世纪末引入以美国文化为价值基础的工程伦理模式以来,逐渐形成了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础的工程伦理学教育体系,且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分析总结其发展模式、课程设置、教学特点以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作者对我国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2.1 明确工程伦理教育目标,推进教育教学进程

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对科技的正面和乐观态度比例均高于发达国家,例如对“科学技术能够解决所有问题”持同意的人占38.8%,高于欧美的16.5%,表明公众对技术自身给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认识不足;对专业工程师的调查显示:仅有22%的人认为“了解工程对全球及社会的影响”是很重要的“能力”,说明大多数工程师更注重以科学的态度去开展工程项目,而对工程、对工程与社会发展进步的使命和责任思考甚少;对在校理工科学生调查显示:有81% 的学生“对工程伦理的理解”一无所知,对工程伦理内容和作用完全不了解,表明高校对于工程伦理教育的缺失十分严重。这些对于工程伦理作用、界限的模糊认识,直接影响了工程管理者、设计者、施工者是否具备良好的工程伦理素养,影响着他们在工程活动中的价值取向和选择能力。即使是在工程伦理教育普遍开展的日本,也一直存在对工程伦理意识淡薄的工程技术人员,将自身置于工程伦理当事者之外。而面对我国对工程伦理认知不乐观的状况,有必要理论上明确工程伦理教育目标、作用和内容范围,大力推进理工科高校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进程。

2.2 制定强有力政策,支持工程伦理教育

工程伦理学是新兴的交叉科学,专业课程和传统伦理学都不能完全涵盖它,我国各高校开展的工程伦理教育处于兴起和探索阶段,有必要从体制上确认其课程地位,以便更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日本是在理工科专业教育认证、工程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认证两方面将工程师的伦理道德问题作为“工程基础”和职业认证考核必不可少的内容,促进了工程伦理教育的普遍实施。2016年6月我国正式加入了工程教育国际认证机构,随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工程伦理教育必将纳入工科教育体系。借鉴日本推广工程伦理教育的模式,建议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导推进。特别是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做出明确界定,确定工程伦理教育的教学大纲,各高校据此开设正规化、常规化的工程伦理课程。

2.3 围绕专业教学开展工程伦理教育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工程规范、工程伦理和工程职业道德内化为工程师职业活动的判断能力,它需要依托专业教育这一主体。这就意味着工程教育在课程涉及专业决策选择时不应回避专业行为和个人道德伦理素质的联系。由于工程伦理的实践性,不同工程领域面对的是不同的工程伦理问题,技术发展的不同时期也会不断出现新的解决方法,因此工程伦理教育应结合专业领域所触及的伦理道德问题展开。在专业领域选择教学素材,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模拟实践环境,使学生自己体会用伦理的思维方式选择方案、判断决策,深刻感受伦理意识形成、观念塑造、行为培养的过程,提高学习兴趣,达到教学效果。

2.4 工程伦理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

工程伦理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界的课题,也是全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和关注。一方面,工程活动引发的伦理问题需要工程界的关注和总结归纳,各工程领域提供的工程伦理教学素材,也需教育界的关注和教学研讨,才能使工程伦理教育切实有效。另一方面,理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活动是工程伦理教育最直接的课堂,它所包含的生产实习、专业系列讲座和参观本专业有代表性的工程等实践活动,都离不开企业、研究机构和专业协会的支持。特别是高校工科教育的实训环节,急需企业、社会机构承担工程训练任务,才能使学生在工程领域真正学会用工程伦理的思维判断和处理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 曹燕南.对中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

[2] 朱高峰.对工程伦理的几点思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4.

[3] 项小军.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科技创业,2011.8.

[4] 伍接朝.理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及其实践体系构建.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3.2.

第7篇:教育技术学习理论范文

独立学院是充分利用现有优质教育资源和依托社会力量进行合作办学的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是国内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然而,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高等数学的教育模式仍然沿袭母体学校的教育模式,与独立学院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很不相适应,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育效果。

高等数学是独立学院各学科专业学生所应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土木工程、电气工程、生物化工、食品工程、计算机技术、测绘工程、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其教学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利用数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目前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育效果,远远达不到工具性学科的要求。加之,独立学院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这些都给高等数学教育效果带来了严重影响。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了解和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为学习好其他学科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呢?

二、当前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育分析

第一,现行教材实用性不强。教材是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教材质量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效果。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等数学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教材内容的改革。就目前不少独立学院来讲,现用的数学教材,大都是使用母体学校所用的通用教材,这些教材都是历经历史积淀而逐步形成的,其结构严谨、内容完整、概念准确、论述详尽,但其实用性不强,缺乏独立学院特色,基本上都是在数学领域内研究数学,而不是在工程技术领域内研究和应用数学,忽视了数学基本概念的物理背景和数学理论在学科专业应用方面的研究,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造。整个教材体系理论性强,与学生学习专业联系欠缺。独立学院与一本本科院校使用同样的教材,既缺乏教学的针对性,又缺乏教学的实用性,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其结果是大家都知道学习数学重要,但学习数学到底有没有用,多数学生都说不清楚,因而导致了不少学生对学习数学课程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第二,课堂教学与学科专业联系不够紧密。当前独立学院通常是采取将学生分为工科和文科两个不同的层次而组织实施教学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学习需求兼顾不够,有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基础缺少相关性,不少教师在联系学生专业实际时通常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比如:讲微积分中导数是如何应用到经济学的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领域的;空间解析几何的知识如何应用到各种制图及图形结构分析中的等问题时,不少教师在讲课时一带而过,联系不够紧密。假如,教师在讲到这些知识点时,深入深入浅出地介绍一下这些知识点在相关专业的有机运用,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否则,学生就会感到学习这些知识与本专业缺乏相关性,学习成绩好坏对专业学习没有多大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丧失殆尽。

第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独立学院学生的文化程度整体水平相对较差,不少学生从小学到中学时期一直在教师和家长的严格监管下逐步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且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或班主任的教诲:现在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否则你们就考不上大学,而到了大学后你们就可以自由自在的完啦。因此,当他们进入大学后,不少学生不知道为谁而学,不知道学什么,不知道怎么学。所以,不少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具有信息量大,课时紧、进度快,内容多等特点。学生要想真正掌握课堂上教师所讲的知识和解题方法,就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和课后的认真复习。在大学,教师一节课所讲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要比中学多的多,而布置给学生的课后作业与中学时期相比相对较少。学生要想真正掌握课堂上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就要学会自主学习和课后复习。但在现实中,不少学生感到不适应,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调整,最终导致一些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知半解。再次是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大一新生刚入学开始上数学课时,课后有不少学生主动找教师请教问题,不少学生曾经也对学习数学表现出积极的兴趣。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情况就发生了逆变,上课认真听课的学生少了,课下主动提问的少了。学院每周三的晚上18时30分至20时30分都安排有专门的数学辅导教师在固定的教室负责解答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但去问问题的学生很少,不少学生并不是都学会了,而是没学会也懒得去问,或者看到其他同学都不去问,自己有问题也懒得去问。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普遍较差。

第四,数学教师相关专业知识缺乏。目前,独立学院系(部)是彼此相互独立的教学单位,数学教师与相关学科专业课教师很少有机会能在一起共同进行教学研究与沟通,对于不同学科专业的前沿性问题无法进行交流和互通。不少教师在讲授高等数学的内容时,由于对相关专业知识一知半解,所以在讲授数学理论在其他学科专业的应用上就感到力不从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第五,学生成绩评定不够科学。目前,独立学院数学考试成绩通常采取“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综合评定方法进行评定,在二者的权重分配上,通常采取“20°%+80°%”的评定方法进行综合成绩评定。对于平时成绩的考核,任课教师通常是把考勤和作业完成情况放在一起进行评定。而一锤定音的期末考试成绩在综合成绩评定中所占比例偏重,迫使不少学生为了通过考试不得不在期末加班加点进行突击复习,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为了不挂科铤而走险而进行考试作弊,进而导致学生学习目的发生了严重的扭曲,学习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同时也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的全面评价。这种传统的成绩评定方法与独立学院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很不相适应。

三、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育改革理论研究

第一,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要从拓宽数学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视野的高度出发,让承担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分别到相应的专业教研室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和熟悉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定位、就业方向、专业特色、知识结构、高等数学教育的知识需求等内容。二是要进一步确立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将数学教育与学生专业课程有机结合,注重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是要有机组织数学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研究和修订该专业的高等数学教学大纲,使数学教育紧贴专业课程学习的实际需要。

第二,编写和使用符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用性数学教材。独立学院应针对所开专业对数学基础知识的不同需求,组织有关教师编写与各专业学生学习需求相适应的数学教材。在教材编写上,应紧密结合各专业实际,突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遵循高等数学教育“必需够用”的原则,对各专业学生提供一套“量身定做”的实用性数学教材。例如,在介绍导数概念时,除采用传统的路程关于时间的变化率——速度作为引例之外,还可以选择产品总成本关于产量的变化率——边际成本,也可以选择非恒定电流量关于时间的变化率——电流强度等作为引例、例题或习题,以方便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第三,优化调整教学内容。面向专业课程学习的需求,独立学院要切实解决长期以来数学课教学内容与后续专业课教学相脱节的问题,首先要注意优化和调整课程教学的知识模块顺序,如针对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轨道交通工程等专业的学生,应先讲公共基础课《高等数学》,在有了《高等数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再开设《复变函数》课程,在学生学习掌握了前两门课程的基本知识之后,再开设《积分变换与场论》课程,而后学生就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去接触专业课程了。在课程教学中适当增加解析函数在平面向量场中的应用内容,留数计算在数字滤波器性能分析和形状设计中的应用实例;强化积分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在求解微分方程、现代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等内容。简化与该专业无相关性的一些内容,真正让学生学有重点,学以致用。

第四,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造,要将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授课形式转变为师生互动、讲做结合的授课形式,注意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条件允许时,也可提前给学生明确下次课的授课内容,让学生提前预习,轮流登台讲课;也可组织学生讨论提出疑难问题,教师进行现场解答,或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尤其是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一定要注意及时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予以表扬,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注重培养和锻造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五,改革学生成绩评定方法。为了切实提高独立学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独立学院应彻底改变传统的学生成绩评定方法,将传统的一锤定音的成绩评定方法改为“学习态度+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综合成绩评定方法,在分值分配上采取“20%+20%+60%”的评定方法。对于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主要参考学生的考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回答问题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并记录在案,以备核查。学生的平时成绩主要参考阶段性测验和期中考试成绩等进行综合评定。这样做可以综合考评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学生成绩评定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的成绩评定更加科学合理。

四、结束语

第8篇:教育技术学习理论范文

关键字 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强化

一、学习主体

行为主义学派把学习看作是“刺激-反应”构成联结或行为改变的过程。这个定义没有考虑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以及学习中认知结构的变化,只是注意到学习者外在行为的变化。基于此可知行为主义者并不注重对学习主体(即学习对象,主要指低年级学习者和低水平的学习者)的研究。

二、学习客体

1.学习内容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简单的联结构成复杂知识的过程。心理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行为主义者注重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进行某项操作活动的知识,即是个人具有的有关“怎么办”的知识。由于行为主义定义学习的实质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与强化,并没有涉及到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要求学习者记住某些符号的组合或词句,这是一种不需要理解、联系的学习过程。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操作性和程序型的知识使用行为主义理论指导,比如说通过掷硬币确定正面朝上的频数。

2.学习条件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一切行为都是由刺激引起的,刺激是行为的唯一原因。动机是来自有机体内部的维持性刺激,动机的作用就是提供持续的明显变化,使有机体在达到目标之前活动不止。目标一旦实现,维持性刺激就消失,活动也就终止。依行为主义者的理论,做出刺激和反应的联结的过程是试误的过程。试误学习是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对理解学习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试误学习是从遇到障碍开始的。如果在学习中克服一种或一系列障碍,那么结果必然是许多正确的运动以某种正确的次序连接在一起。这种连续运动就是连锁反射,这是由后来的神经末端冲动返回而建立的学习。试误学习理论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强调强化和奖赏的作用,认为强化或奖赏能够加强行为,使之更牢固,而不会被遗忘或消退,使有机体倾向于重复同一行为。相反惩罚给有机体带来痛苦的感觉或者减弱反应的强度,从而能够消除反应。比如说,小学生在完成_+4=5中如果回答是1,老师给予表扬,则就给学习者一正强化,反之就是负强化。

一般情况下,人们的行为是由一个主观目的引导的,在行动之前先要制定一个计划,并且随后的行动是按照目的组织成序列的。而任何能够实现某一目的的或达成某一结果的活动都是由若干动作构成的,所以掌握构成活动的动作的同时也需要有机体的积极参与。比如说在数学课之前引入一个有趣的问题,使学生很想知道这一问题的答案,这也就促使有机体产生学习的动机,为了得出问题的答案,学习者就会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从而也就有了学习的结果,即为刺激做出一个反应。

期待是有机体对未来事件的假设或信念,是关于目标物的意义的知识或信念,是介于刺激和反应之间的一个过程。有机体在达到目标之前对于目标已有一种预先的认知和推测,从而影响有机体对刺激做出反应。比如,课堂上小明认真听课,老师提出问题时,他努力思考并积极举手发言,当回答正确时,他满怀期待地等待老师给予一些鼓励的话,但如果老师没有这么做,从而造成他期待落空,对数学课没有以前的热情,课堂发言也缺少了积极性。总之,基于行为主义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出,动机、行为参与、奖励、期待是教学中学习者学习的条件。

3.学习规律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好任何一个东西的整个过程必须分成很多很小的步子,强化必须联结到每一个步子上。每一个连续的步子尽可能地小,强化的频率就可以提高到最大限度,而出错误这一可能令人反感的结果则缩减到最小的程度,即小步快进。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把一个操作过程分成若干步,一步一步解决,从而最终完成整个过程。

当学习者对刺激做出积极的反应时,就会得到满意的效果,这时教师就应该及时做出反馈,学习者就会针对该反馈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强化该刺激,降低错误率,学习者对该刺激做出强化性反应或下次避免这种错误的发生。依次根据学习者自身情况设计学习步调,体现教学中因材施教,尊重学生自身差异性的教学特征。从以上可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学习的规律是:小步快进、积极反应、及时反馈、低错误率、自定步调。

三、学习的结果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形成的可变联结若加以应用,联结的力度便会增强,若不予利用,联结的力度便会减弱,即反应重复次数越多,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就越牢固,由此可以看出刺激和反应的最终结果就是行为塑造。塑造的结果依重复的次数而达到熟能生巧,而到底经过多少次的重复才能达到此效果有待研究。当然,重复的结果也可能由于次数的过多形成一种机械运动造成学习者心生厌烦情绪,更甚者可能达到思维的定式,从而熟能生笨也不是没有可能。

四、总结

第9篇:教育技术学习理论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技术;教学方式

探讨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策略问题对促进高中物理教学实效性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针对相关方面的研究还有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以此作为重点的研究内容。

一、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整合技术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教师只有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相关整合技术,才能够在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过程中,更好地开展相关的整合工作,促进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在实施物理教学之前,尽可能地熟悉二者的整合流程,教师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中开展物理教学时,要建立个人的数据库,尽量将物理教学的知识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教学内容,通过信息化物理课程的开发,将这些信息化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共享。这些信息资源包括很多,其中包括教师自己编辑的电子文稿,还有教师亲手制作的课件,还包括教师精心收集的网络课程资源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相关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为二者的整合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探寻与整合相适应的教学方式

在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过程中,教师需要探寻将网络的信息技术以及相关的电脑技术灵活地运用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中,通过这些先进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转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落后的教学方式,以及转变师生间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互动方式。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物理课堂中,就是要改变原有的以黑板和粉笔作为主要呈现方式的落后教学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诸多环节有机地融合到一起,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高效性,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以二者的有效整合促进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此外,通过多媒体远程教学技术的运用完全可以打破固有的教学时空,让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开展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可以极大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通过探寻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方式,高中物理教学实效性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三、倡导学生通过二者的整合转变学习的方式

在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掌握相关的技术,学生也要掌握信息技术,只有这样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才能够有效地实施,因为,学生不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技术,就很难在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中,改变原有落后的学习方式,那么即使教师在整合过程中转变了教学的方式也很难在教学的整合实施过程中,真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在二者的整合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学会将所学习的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到高中物理学习中。在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中,教师要倡导学生积极地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充分地运用信息资源,学会处理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学会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讨论、互动等活动,并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活动的创造热情,构建完善的信息加工与个性化创作平台,通过这些平台的有效运用,学生学会了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发现更多运用以往的学习方式很难发现的问题,并且能够根据这些发现的问题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并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平台交流不同的观点,共同探寻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四、创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式

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开展中会有大量的实验课。在传统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无非就是教师的演示实验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分组实验教学方式。尽管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进行实验学习的机会。但是这样的实验教学方式同样也有弊端,最突出的就是实验教学内容千差万别,有的实验由于场地的限制而无法操作,有的实验则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不适宜现场操作,这些都是高中物理实验课有效实施的瓶颈。但是我们要看到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在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它的运用可以让这些很难操作的实验,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些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极大地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实验能力的发展。

开展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策略研究对促进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现阶段针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本文以此为视角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尝试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