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范文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

第1篇: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范文

关键词:导数;变化率;边际;边际分析

 

高等数学的主要内容是微积分,微分学则是微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导数又是微分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所以学习导数的概念并熟练掌握导数的应用尤为重要。导数的应用范围颇为广泛,比如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等等,今天我们就导数在经济中的应用略做讨论。

一、导数的概念

从数量关系而言,导数反映函数的自变量在变化时,相应的函数值变化的快慢程度——变化率(瞬时变化率)。从数学表达式而言,研究的是函数的增量与自变量的增量比的极限问题。

函数y=f(x)在某一点x0的导数表达式如下:

若函数y=f(x)在某区间内每一点都可导,则称y=f(x)在该区间内可导,记f′(x)为y=f(x)在该区间内的可导函数(简称导数),表达式如下:

二、经济中常用的函数

导数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研究在这一领域中出现的一些函数关系,因此必须了解一些经济分析中常见的函数。

(一)价格函数

一般说来,价格是销售量的函数。生活中随处可见,买的东西越多,消费者砍价的幅度就可以大些。例如:某批发站批发1000只杯子给零售商,批发定价是20元,若批发商每次多批发200只杯子,相应的批发价格就降低1元,现在批发站杯子的存货只有2000只,最小的销量是1000只,求价格函数。

(二)需求函数

作为市场上的一种商品,其需求量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商品的市场价格、消费者的喜好等.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先不考虑其他因素,假设商品的需求量仅受市场价格的影响。即

Q=f(p)

其Q中表示商品需求量,p表示商品市场价格。

例如:某厂家从促进消费的需求考虑,对某空调的价格从3000元/台降到2500元/台,相应的需求量从3000台增到5000台,求需求函数。

(三)成本函数

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类. 固定成本是指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者的固定工资等,记为C0。变动成本是指原材料的费用、工人的工资等,记为C1。这两类成本的总和称为总成本,记为C,即

   C=C0+C1

假设固定成本不变(C0为常数),变动成本是产量q的函数(C1=C1(q)),则成本函数为C=C(q)=C0+C1(q)。

(四)收益函数

在商业活动中,一定时期内的收益,就是指商品售出后的收入,记为R. 销售某商品的总收入取决于该商品的销售量和价格。因此,收入函数为

   R=pq

其中q表示销售量,p表示价格。

(五)利润函数

利润是指收入扣除成本后的剩余部分,记为L.

   L=R-C

其中R表示收入,C表示成本。

总收入减去变动成本称为毛利润,再减去固定成本称为纯利润。

三、导数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举例

导数是函数关于自变量的变化率,在经济学中,也存在变化率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把微观经济学中的很多问题归结到数学中来,用我们所学的导数知识加以研究并解决。

在此我们就经济学中的边际和边际分析问题加以稍作讨论。

边际概念表示当x的改变量x趋于0时y的相应改变量y与x的比值的变化,即当x在某一给定值附近有微小变化时y的瞬时变化。

若设某经济指标y与影响指标值的因素x之间成立函数关系式y=f(x),则称导数f′(x)为f(x)的边际函数,记作My。随着y,x含义不同,边际函数的含义也不一样。

设生产某产品q单位时所需要的总成本函数为C=C(q),则称MC=C′(q)为边际成本。边际成本的经济含义是:当产量为q时,再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总成本为C′(q)。

类似可定义其它概念,如边际收入,边际产量,边际利润,边际销量等等。

经济活动的目的,除了考虑社会效益,对于一个具体的公司,决策者更多的是考虑经营的成果,如何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等问题。

例1 某种产品的总成本C(万元)与产量q(万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即总成本函数)为

C=C(q)=100+4q-0.2q2+0.01q3

求生产水平为q=10(万件)时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并从降低成本角度看,继续提高产量是否合适?

解 当q=10时的总成本为

C(10)=100+4×10-0.2×102+0.01×103=130(万元)

所以平均成本(单位成本)为C(10)÷10=130÷10=13(元/件)

边际成本MC=C′(q)=4-0.4q+0.03q2

MC│q=10=4-0.4×10+0.03×102=3(元/件)

因此在生产水平为10万件时,每增加一个产品总成本增加3元,远低于当前的单位成本,从降低成本角度看,应该继续提高产量。

例2 某公司总利润L(万元)与日产量q(吨)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即利润函数)为L=L(q)=2q-0.005q2-150

试求每天生产150吨,200吨,350吨时的边际利润,并说明经济含义。

解 边际利润ML=L′(q)=2-0.01q

ML│q=150=2-0.01×150=0.5;

ML│q=200=2-0.01×200=0;

ML│q=350=2-0.01×350=-1.5

从上面的结果表明,当日产量在150吨时,每天增加1吨产量可增加总利润0.5万元;当日产量在200吨时,再增加产量,总利润已经不会增加;而当日产量在350吨时,每天产量再增加1吨反而使总利润减少1.5万元,由此可见,该公司应该把日产量定在200吨,此时的总利润最大为:L(25)=2×200-0.005×2002-150=50(万元)

从上例可以发现,公司获利最大的时候,边际利润为零。 biyeda.com

例3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成本函数和收入函数依次为,C(q)=3000+200q+(1/5)q2,R(q)=350q+(1/20)q2,其中q为产品的月产量,每月的产品均能全部销完,求利润最大的月产量应为多少?

解 L(q)=R(q)-C(q)

=350q+(1/20)q2-3000-200q-(1/5)q2

=150q+(3/20)q2-3000  (q>0)

L′(q)=150-(3/10)q

令L′(q)=0,得q=500

列表考查

由表格可以看出在(0,+∞)内只有一个极大值点,且L(q)是一个二次函数,根据生活中的实际规律可得,它就是最大值点。

第2篇: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范文

关键词:独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7.094

《微观经济学》是我国普通高校(包括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增强分析经济现象和提升理解市场经济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学习国际贸易原理、货币银行学等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坚实基础。但是,由于微观经济学本身的一些特点,比如在微观经济学中利用了大量的图形和数学工具来分析问题,许多经济变量之间具有相当强的逻辑关系,这些内容的学习对于独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都有很大的困难。从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对很多问题的理解也浮于表面,很难深入理解相关的知识点等问题,使得微观经济学失去了本来的教学目的,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探讨该课程的有效教学经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塑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该课程学校效果,对独立本科学院学生专业发展有着明显意义。

1《微观经济学》课程的主要特点

(1)理论抽象性强。微观经济学中包含有很多对经济活动以及消费心理本质现象的归纳,理论概念分布广泛,需要思考理解,常见的就有:供求平衡、消费者行为表现、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论及市场失灵等,即便是64个课时讲授也安排较为紧张,而独立本科院校往往分配48个课时,受时间限制,教师讲授启发学生理解消化的难度比较大。

(2)图表分析复杂繁多。微^经济学中几乎全部章节都存在图表分析,图形关联度和相似度高,如成本曲线就有十条多图形分析,习惯文字定性描述的低年级大学生对图表进行抽象演绎归纳往往欠缺方法论素养,无法合理有效进行分析。

(3)数学模型多。微观经济学中存在大量的数据建模分析,需要归纳变量因果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采用数据加以验证,需要一定的量化理性思维和数学修养,在校园中感性思维较为明显数学逻辑思维不足的学生学习该课程存在较大困难。

2独立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问题

(1)课程设置不太符合独立本科学院学生整体学习层次。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学生整体高中学习水平较公立院校为弱,数学基础更为薄弱,独立本科学院经济学大纲往往是借鉴或者照搬公立院校的已有模板,课程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和考核要点等方面与校本部区别不大、没有针对学生层次进行合理化差别变动,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大幅降低。

(2)缺乏针对独立学院层次的应用教学型教材。民办独立本科学院作为一个新兴的高等教育组织发展时间并不长,因此经济学教材选择上基本沿用母体公立院校教材,如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该教材对学生的经济理论、分析思维培养都有着广泛认可的良好效果,但对于应用讲授型的三本院校的学生来说,教材内容理论深入、内容繁杂、逻辑严密,体系丰富反而成为学习的客观困难,同时个体学习能力差异也导致教师讲授时存在困扰,近年来针对高职、应用本科的微观经济学教材开始增多,但是教材质量良莠不齐,国外教材适合理解但不适合理论基础欠缺的一般大学生。缺乏针对性的教材是一个明显问题。

(3)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独立本科学院学生普遍习惯“灌输记忆式”的学习来应对考试,短期难以掌握需要理解归纳演绎结合图表分析的微观经济学有效学习方式,已经固化为习惯的记忆背诵式学习习以为常;另一方面高等数学的学习难度使大多数学生难以掌握有效的量化分析技术,从而增大心里畏难感降低学习积极性;教师缺乏企业实际经验也导致难以联系实际趣味吸引性不足,难以有效调动学习热情。

(4)教师授课精力难以保证。在课酬相对较高的广东独立学院教师周授课时一般在20节左右,每学期普遍同时讲授三门课程,仅教学任务就比较繁重,加之目前普通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教师为了职称评聘必然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甚至以挤占教学时间和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进行科研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对需要精心准备的微观经济学教学很容易产生不利影响。

(5)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独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考核方式主要是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即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期末考核比重较大导致学生习惯期末突击记忆复习,期末考试一般采取笔试的形式,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计算题。考试内容单一,许多题目都有标准答案,需要学生真正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的题目极少。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存在侥幸心理和应试心理,考试前死记硬背,没有真正地将课本知识联系到实际中。同时独立本科学院高学费导致学生容易出现花多钱应该容易拿到毕业证的交易投机心理,出现抄袭舞弊行为,同时教师为避免过于严格引发教学矛盾也存在平时分过于宽松导致学生平时上课缺乏认真投入,使分数不能有效反应学习效果。

3独立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提升建议

3.1优化课程设置

独立学院应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来开设该课程,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在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学时等方面应有所侧重,细化课程设置层次,并与各自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吻合,设置适合学生层次、侧重理解应用的重点学习内容,适当设置更高层次的理论思考型作为补充,重点在于理解运用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

3.2编写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材

自编教材可以以现在使用的《微观经济学》教材为蓝本,精简一些对于三本院校学生而言难度较大的内容。例如,可以保留从供求入手,弹性的分析,效用论、生产论和成本论,市场结构理论和要素理论。而对于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等相关内容可以合并成一章,简要介绍,只要学生把握基本内容即可。每章结束后,添加一两个案例或相关的事件,引导学生用本章学过的内容来解决这些问题。每一章的内容中,大部分知识点应配有相应的简单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增加趣味启发性。

3.3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精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一种有助于认知活动的教学环境。独立学院学生虽然基础相对薄弱,但思维活跃程度整体良好。改变微观经济学传统授课模式,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首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可以在讲解一个知识点之后,适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其次,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适当给予点评,多肯定学生讨论的结果,也要指出学生答案的不足并及时予以纠正。再次,老师应多引入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枯燥的经济学理论。教师要及时更新教案,列举的案例要与时俱进,数据要跟得上经济的发展,让学生接受最新的资讯,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本节课相关的小视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放松的同时巩固知识,改变学生认为该课程枯燥、乏味的观念,克服学生厌学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乐趣,从而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3.4提升教学地位重要性

在教师职业生涯中明确教学和科研的各自作用和地位,要让教师明确教学不合格意味着职业生涯的失败,将教学作为办学的质量生命线,微观经济学这样的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作为教学督察的重点内容,促进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倡导以教学为中心、科研服务于教学的理念,并在工作绩效上予以体现,学校在安排教学任务的时候,也应该尽量把每位老师每学期讲授的课程数目限制在一至两门,使教师能够合理分配教学和科研实践精力,并且有充分时间来进行授课准备。

3.5S富课程考核方式

针对微观经济学这门学科特点,可以采取多种考核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学生最终得到的分数可以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及期末成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上课的态度给予一定的平时分,期末考试的内容应加大材料分析的比重,全面考察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尽量将考试内容设计为考查学生如何灵活运用知识点,而不是靠死记硬背来回答问题。通过将这三个部分的考核情况相结合,给出一个最终成绩,提升学生经济学的认知、理解、分析和推断综合学科素养。

4结论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本科独立学院的经济学授课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本文针对独立本科院校的学生特点,描述了微观经济学课程特征,归纳了独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存在课程设置不太匹配、教材缺乏针对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教师教学精力难以保证以及考核方式单一的五个常见问题,然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2.

[2]王锁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教学与管理,2008,(4):117118.

[3]曾贵.教学型高校教师过度科研的动因分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6):35.

[4]孙亚军.关于改进民办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2013,(10):151153.

第3篇: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范文

2014年,笔者有幸参加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和上海市教学委员会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举办的“teaching in English”的教师培训。在这次培训中,笔者不仅提高了用英语进行专业课教学的水平,同时也学习到了许多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其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BOPPPS教学模式。BOPPPS教学模式是加拿大诸多高校在教师培训中广泛采用了一种教学模式。目前,该教学模式已被引入国内,并用于对高校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但是,将该模式应用于实际教学的研究却并不多见。本文针对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探讨和分析了BOPPPS教学模式在微观经济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1内容繁多,课时有限

据笔者了解,除了经济学专业以外,大多数经管类专业只开设一个学期的微观经济学,一般是3学分,48课时。以国内高校普遍使用的经典教材―人大出版社出版的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为例,课程内容包括十二章,每一章一般包括6到9个小节。48个课时内,讲解和学习将近96节的内容,不管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2课程难度较大

微观经济学包括消费者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等,这些理论联系紧密,涉及到一些抽象的假设,难以理解。而且,微观经济学还包括许多新的概念,例如,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规模报酬等。这些概念既有区别又联系,只有熟练掌握才能将其区分。再者,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大多借助抽象的数理分析和图形分析。而这些正是大多数经管类学生最不擅长的部分。它不仅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数学分析工具,而且还要求学生了解经济学中的相关概念以及如何做到经济语言和数学语言的相互转换。这也难怪学生会抱怨经济学比高等数学更难。

1.3缺乏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目前,微观经济学主要以理论讲解为主。首先,由于课时有限,为完成课程内容的讲解,大多数教师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教师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则被动的接受老师讲解的内容。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最大的信息量。但是,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会让学生把主要的精力运用于对理论知识的梳理和死记硬背,而无暇思考这些理论知识如何用于解决现实问题。

2.BOPPPS教学模式简介

BOPPPS教学模式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依据人类认知的过程和层次,将教学的过程划分为六个部分。BOPPPS代表了这六部分的英文首字母:B―Bridge-in(导言),O-Objective(目标)、P-pretest(前测)、P-Participation(参与式学习)、P―Post-test(后测)、S-Summary(总结)。六个组成部分相互独立但连贯起来则构成有效的、完整的课堂教学模式。不管是45分钟的常规堂课还是15分钟的微课堂,都必须包括这六个要素。表1给出各部分的含义和作用。

3.BOPPPS教学模式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BOPPPS教学模式为教师提供了涵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一个完整框架,使教学安排更加的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和有效化。本文以微观经济学第二章第6节需求弹性为例来具体谈谈,如何以BOPPPS教学模式为基础来安排教学活动。

3.1以生活中的经济学作为引入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如何进行选择的学问,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教师可以相对较为容易的找到与课程内容相关联的案例。机械出版社出版的格伦?哈伯德的经济学教材每章以生活中的经济学开篇。这样的安排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了解所学的内容是如何应用于现实生活。以弹性这一节为例,教师可以以视频或者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商场喜欢打折促销?打折促销是否一定会提高商场的销售收入?”这样的问题不仅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且也具备一定的难度,需要借助理论知识来解释。总之,引入问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复杂,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

3.2明确教学目标

如前文所讲,教学目标应包括四种要素,符合Smart原则。在弹性这一节,教学目标设定为:在本节课结束时,学生能够定义需求价格弹性,计算需求价格点弹性和弧弹性,理清弹性与销售收入的关系并能够对相关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显而易见,这个教学目标包括了谁、在什么条件下、所学内容及学到什么程度四个要素。但这并不是设定教学目标的难点,难点在于如何保证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可测。比如“掌握需求价格点弹性”,这个教学目标就并不可测,学生可能并不理解,什么叫掌握了这一概念。但“能够计算”就较易定量评估。

3.3课前评估

在学习需求价格弹性之前,学生需要了解需求定理和弹性的一般概念。在课堂讲授之前,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是否知晓这些内容。如果学生已了解,则可以进行下一步;但如果学生并不了解这些内容,需要进行详细的讲解,为学生对后续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打好基础。

3.4组织安排课堂活动―参与式学习

BOPPPS式教学模式强调参与式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去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问是教学中常见的一种互动方法,但这种方法在课堂实践中很难实施。既使教师主动向学生征询是否有问题,也未必能够得到学生的回应。其实,并不是学生没有问题,而是绝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如果真有问题,他们宁愿去问旁边的同学。这可能是因为中国文化中的面子问题,遇到问题,中国人宁愿向周围朋友打听也不愿意向权威专家提问。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主动发言,则是参与式教学的关键所在。就微观经济学而言,笔者认为,首先要弄清楚学生学习的真正动机,在引入部分尽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适当的教学活动。比如在北美课堂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活动--拼图学习(JAGSAWS)。这种方法是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一组自学课程内容的不同部分,然后在课堂上,向所有学生讲解自己小组学到的内容,就像玩拼图游戏,当所有小组都讲完了,学生们就学到了所有的内容。这种学生教学生的方式可能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因为学生更倾向于对同学讲解的内容产生质疑和挑战。

3.5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

后测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围绕教学目标,可以制定规范的检测内容,也可以通过提问或案例分析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弹性这一节,在后测部分,笔者准备了两个案例分析。一个是对谷贱伤农的分析,一个是禁毒和反教育两种方式对交易的影响。这两个案例分析可以有效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了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否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另外,后测也可以采取教学反馈的方式,比如在加拿大培训时,教师要求学生每节课后通过E-class写教学反馈。

3.6总结教学内容

参与式学习虽然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有可能使学生偏离学习目标,不能很好的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联系起来。因此在最后阶段,教师重申学习目标,总结学习内容,反馈学习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4篇: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范文

关键词 不确定性 观望 政策干预

经济的不确定性和经济风险(包括宏观、行业和企业风险)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与宏观经济形势的相关并不是很大。然而,对宏观经济风险的管理却是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管理越到位,发展前景就越好。在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风险中,有两个是最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一是输入性风险,即全球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二是房地产风险。房地产风险这个命题的提出,不仅是依据当前楼市所处的困境,而且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美国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其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本文并不分析金融危机和房地产,而是从此现象H{发,结合当前楼市中的观望现象,对行业(以房地产为例)经济风险从纯理论上予以简明阐述。

一、不确定性与风险

经济的不确定性是经济现象的重要特征,广泛存在于经济生活之中。对于2007年以来的人们来说,美国的次贷危机及其演成的全球金融危机,我国的楼市和股市下滑以及奶制品市场的变数,就是经济的不确定性。

经济学研究引入不确定性,是对于随着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现代科学理论的问世,不确定性自然观开始指导自然科学研究的呼应和借鉴。在不确定性经济理论的发展中,1921年出版的奈特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是一个重要标志。奈特区分了两种不确定性,一种是与概率事件相联系,能用随机变数的方差来表达;另一种则不然,它没有稳定概率,这意味着人们对一组可能的状态的收入分布是无知的。他把前者称为风险,把后者叫做真正的不确定性,并认为风险不可能产生利润,利润的真正来源在于不确定性,是对预期条件的偏离。凯恩斯接受了奈特的不确定性观点,尽管没有专门的关于不确定性的论着,但事实上正是他第一次确立了不确定性在经济学中的核心地位。凯恩斯反对频率概率的观点,发展了逻辑概率的理论,主张概率应体现不可能性与确定性的逻辑关系。他把不确定性、预期及不完全信息引入经济分析,改变了新古典经济学所设定的决策环境,使经济学更加贴近变化了的社会经济条件,从而实现了对西方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都有重要影响的凯恩斯革命。

目前,不确定性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精确的定义,这不仅由于不确定性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众多学科研究的共同课题,每个学科对不确定性的理解和诠释自然不同,而且仅从词义学的角度看,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多维概念。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给不确定性下一个“不确定”的即一般的定义,即人们对事件的状态及其后果是无知或半无知的,显然,这是从哲学上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统一的意义上给出的不确定性。如果从概率论的角度来说,不确定性可视为随机事件的特征,而随机变数的取值范围可以是有界的(离散的随机变数),也可以是无穷多的(连续的随机变数)。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与离散随机变数相联系的不确定性一般可以度量,而与连续随机变数相联系的不确定性一般不可以度量。

不确定性是指决策者不能确切知道当前事态的未来发展的变量及状态。自然系统的不确定性可通过科学技术来降低,人工系统的不确定性可通过社会控制来降低。

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巨系统,不确定性更为突出。早期的经济学家们也不是没有注意到这点,但他们对此进行了“确定性”的处理,即理性假设、完全信息假设和数学描述,这种处理在逻辑上是成立的,但却牺牲了理论的现实性。“市场失灵”被揭示后,不仅新古典经济学的缺陷暴露出来,而且相应地,不确定性问题也逐渐凸显,因为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不能很好地处理不确定性。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实际上是戳穿了私人企业和市场在应对不确定性方面的神话,主张政府可以弥补市场的不足。而当政府也失灵了以后,新古典经济学的继承者们又借助信息成本、契约等概念,寻求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均衡和最优化。看来,迄今为止经济学仍然在追求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性与经济学理性力量之间的某种“满意均衡”。

经济的不确定性可分为主观的不确定性和客观的不确定性,前者是指由于人的理性不足和预期不准确产生的不确定性,后者则是事物的客观特征,不确定性是客观对主观的关系。经济的不确定性还可划分为横向(空间)不确定性和纵向(时间)不确定性。所谓横向不确定性,是指经济当事人(厂商、居民户甚至政府)对当前的竞争对手、市场供求状况以及经济政策的近期效果等只具有有限的信息,从而不能确信自己的决策的后果如何。所谓纵向不确定性,是指他们无法肯定这些变数在未来的状态,理论上说,也就是引入了时间因素的横向不确定性。事实上,一般所说的不确定性,就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或者说主要指纵向的不确定性。

经济的不确定性与其说是经济过程的时间展开的神秘性,不如说是由人的理性不足或“无知”,特别是人搜寻、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有限造成的。不确定性与信息不足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信息不完全的产物。从厂商和居民户的角度说,无论是现在的还是未来的经济事态,本身是一个有着内在和外在联系的复杂系统,且不说系统的信息本来就有别于系统自身,即便信息基本保真,也被众多厂商和居民分别瓜分得“不成系统”,信息的联系性被人为割断,从而每个厂商和居民户获得的都只能是“残缺”的信息。从政府的角度看,由于它掌握和处理的信息比较全面(也即宏观方面),似乎能在一定程度上将信息“碎片”拼起来,部分复原信息。但由于以下两个原因,使得它也只能搜寻到有限信息:第一,它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的局外人,高高在上来雾里看花,获得的是“现在”经济信息的一般状态,在此状态下,抽象多于具体,信息本真被过滤掉不少。第二,至于对未来经济的预测,由于变数的偶然性以及取值的不确定性,也只能限于大数描述。

二、观望的经济学分析:以2008年前后楼市为例

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一旦显现化,成为经济当事人行为的确定信号,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出现一个明显的特征,这就是观望。

2008年年初,随着万科楼价下调,一直飙升的中国楼市开始动荡,于是一场心理战就在开发商和购房人之间展开,致使楼市暗潮涌动,风云变幻。据央行2008年8月中下旬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第三季度城镇居民当期收入满意指数和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下降,未来增收信心不足;未来3个月打算买房的居民人数占比为13.3%,分别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降1.8%和2.8%,创1999年调查开始以来的最低水平。2008年年初以来,各地商品房销售面积急剧下降,2008年1--2月,同比下降4.2%,1--7月,同比下降已经达到10.8%,与2007年同期上涨200%--30%的水平形成天壤之别。另一方面,在房地产供给方资金链紧张,新开工、施工面积增幅回落,需求方观望,成交量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全国房价上涨幅度逐步放缓,由2008年1月份同比上涨11.3%,到8月份同比上涨5.3%,涨幅下降了6个百分点,同时,2008年8月份,环比首次出现下降,下降0.1%。

以下就是结合上述现象对楼市进行的一个简单的观望经济学分析。

转贴于

经济生活中,当某一时期价格变化趋势不明,或虽然变化趋势能够预期但发展缓慢时,当事人往往表现得犹豫不决,患得患失,宁愿等待一段时间再下决策,这种现象就叫做观望。

观望不是纯粹的等待,而是包含着预期里面。预期首先是一种心理活动,但不是感知和评判的心理活动,而更像是一种思维。其次,预期是一个时间概念,是指向未来的。最后,预期重在未来的不确定性,确定性的东西是不用预期的,它是人们“知道”的。简言之,预期就是时间+不确定性。

在复杂的经济现象的波面下。潜藏着人的复杂的心理之流。厂商和居民户基于预期的微观决策,直接影响着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特别是,当众多的市场主体在某一经济事项(诸如消费、储蓄、投资等)上具有一致的预测时,此时的一致决策所形成的合力几如洪水出闸。然而,并非所有的一致预测和决策都是理性的,像抢购商品、挤兑现金、投资热等,一般会危及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转。而如何判定某项“大数”决策是不是理性的,以及如何化解非理性的预测并引导其走向理性化,正是政府的任务。

观望分为需求者观望和供给者观望。需求者(居民户或消费者)观望的目的是效用最大化。价格平稳的时候,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也比较平稳,既不会有意推迟购买,也不会去囤积,换句话说,他们不会观望,而是要及时满足消费欲望而不是积累欲望,他们本能地懂得利用货币的时间价值。当价格上涨时,他们一般倾向于减少消费以尽量保持货币的边际效用,但当他们预期价格会继续上涨时,就将增加购买甚至囤积。而当价格下降时,他们一般倾向于增加消费,但增加的幅度不会太大,因为他们期望价格会进一步下降。这时候,观望其实就已经出现了。

供给者(厂商)观望的目的是收益最大化。供给者的行为遵循供求规律,价格高供给多,价格低供给少,那么,何来供给者观望呢?供给者的观望通常发生在这样两种情况下,即他预期价格过一段时间会上涨,或在降价预期中期望不会降价。在前者,他是惜售心理,待价而沽;在后者,则是与需求者的博弈,看谁能抗过谁(“死抗”)。在前者,价格没变化但供给已经减少;在后者,价格似乎要下降但他还不甘心马上出货。总之,价格处于胶着状态,供给量基本不动;若降价已成定势,供给量就开始增加以避免更大损失。

观望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与正常的需求曲线恰恰相反,倒与正常的供给曲线同向。而供给曲线也因观望发生了变化,即几乎成为一条垂线(而不是像正常的供给曲线那样右上方倾斜)。原因是,由于此时的市场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供给者自己主导的,因而供给不再是价格的函数,而是供给者观望成本的函数,即依存于他们为观望所付出的代价。代价越高,实际供给就倾向于越大。

于是,观望下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可以相交。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价格的变化取决于需求曲线的变动,即需求增大价格上涨,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暂时性均衡价格可以形成。观望的均衡模型如图l所示。 开发商和购房人的预期属于适应性预期。他们一方面观望,同时也对观望本身存有疑虑,不知这样做是否明智,于是,他们也在做着自己的各种各样的预期。如果他们预期价格和产量变化的趋势能发展成现实,他们将继续观望;如果难以确定预期,他们也将观望;只有当作出价格和产量将逆转的预期时,或部分观望者(开发商和购房人)“背叛”本阵营观望的心理协议时,他们才会停止观望。

三、对观望的干预

观望本是经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也给经济运行带来不少问题。消费者持币待购,将本来的现期消费推向未来,影响了经济周期的自然演进。交易量的减少,不仅使厂商资金周转困难,而且使相关产业的市场萎缩。

就厂商与消费者的关系而言,观望尽管可能有许多不同的结果,但往往会出现劣等均衡。以楼市为例,购房者和开发商博弈的支付矩阵如图2所示。

先看开发商的策略选择。降价意味着利润损失(15-10=5),且降价能否带来签约或带来多少签约,他对此并不乐观,何况率先降价对于他来说还存在一个“枪打出头鸟”的损失,于是在不考虑观望成本的条件下,他有一个占优策略即不降价。再看购房者,“不降就不买”是他的基本原则,而且有降价还期待再降价。假如房价逆市而上即不降反涨,购房者一般也还是观望,因为他认定这是开发商的阴谋。这样,购房者也有一个占优策略即不购买。博弈有一个占优策略均衡(不降价,不购买)。这样一个“双损”结局(0,0),对整个国民经济来说无疑是一种消极现象。

观望也给政府的宏观调控带来了不小的网难。当价格和产量出现某种变化的趋势,而公众(厂商和居民户)对这种趋势能否发展成现实又不好确认时,政府和公众的态度就会形成一种对立。政府立足于宏观的经济社会效益,认为应当采取措施来抑制这种趋势;而公众则从利益最大化出发,不轻易放弃自己的预期或期望,不服从政策的调动。例如,当前房地产价格具有下行的趋势,政府或担心房地产滑坡,或担心波及银行,总是倾向于减小价格下行的速率和幅度,同时也希望开发商能减价让利以促销。然而,开发商的“割肉”决策实在难下,而需求者总是希望价格继续下行,不赞同政府的主张,因而对于政府促进房屋销售的各种推动和刺激“不领情”,这就使得政府的政策大打折扣。

当观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政府的适度干预就成为必要。对于观望现象,政府可以采取“三步走”的对策。

第一,在观望初期采取被动性经济政策,宜“无为而治”。

这是基于短期观望的设想。在这种观望中,供求法则还在发挥作用,但观望使得这种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即供求规律的内容与其作用形式看起来是矛盾的,此时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和正常的曲线几乎完全相反。但是,观望是暂时的,供求法则则是永久的。在一过高价格或过低价格的水平上,需求法则和供给法则是相克(矛盾)的,于是引发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而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又引发价格下降或上涨,如此反复下去,当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商品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时,亦即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就形成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就是消费者为购买一定商品量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生产者为提供一定商品量所愿意接受的供给价格一致的价格。当前的楼市价格肯定高于均衡价格,通过开发商适当降价,促进交易活跃起来,直到市场出清,那时的房价才是均衡价格。

第二,在观望持续不止时,政府需要及时进行劝导和主持谈判。

如果观望在短期内不停止,而是继续发展,则从此时开始,观望就可能有一个新的因素与之伴随,这就是谈判,即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谈判。这种谈判当然不是双方的代表坐下来谈判,而是双方作为两个阵营在市场上进行的心里谈判,或者说一种心理战。以楼市为例,开发商的筹码是购房者急于“有其屋”,而购房者的筹码则是开发商的存货管理困难及资金周转。当谈判陷入僵局时,政府就要出面主持谈判,或作为中间人组织谈判。

政府主持谈判的策略之一是劝导。劝导的重点放在矛盾的主要方面(比如供给方),劝其不要忽视客观的价值规律和供求法则,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薄利促销,打破僵局,以“短亏”换取“长赢”。策略之二是政策支持,包括对购买的支持和对销售的支持。比如,2008年10月,政府决定降低住房交易税费,支持居民购房。而对于开发商,政府不妨以降低土地税来推动其缩小利润空间,降低房价。策略之三是政策干预甚至价格干预,比如以限制价格推动开发商脱手存量,当然这是不得已而采取的政策,应当慎用。

第5篇: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范文

[关键词]商务英语习语;概念隐喻

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隐喻的认知功能越来越得到重视,它也随之成为多种学科关注的对象。作为一种认知现象,隐喻对人类的思维方式,文学和艺术创造和与之相关的语言发展影响深远,它也逐渐成为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标志。

习语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也是文化的载体,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早在1980年,Lakoff就认为英语习语并非语言形式和特殊意义的任意配对,而是有理据的,并可用隐喻概念来解释。随后,他在1993年对概念隐喻做出了进一步解释,提出了源域和目标域的概念。前者一般为较具体的、人们较熟悉的实体领域,而后者则通常为无形的、较抽象的领域。概念隐喻通过一系列对应关系将二者连接起来。概念隐喻作为最为重要的语义理据,能将体现目标语文化的习语的深层含义挖掘出来,让学习者不仅能了解习语本身,还能更好地了解其背后的意义,是英语习语理解的一种重要策略。

商务英语习语具有习语的共同特点,例如形式固定,意义不透明,且无法从字面猜测意思,而且由于它们所处的商务背景,难度进一步加大。然而,这些习语却广泛和大量存在于商务语篇和沟通当中,如果对它们的理解不到位或者错误的话,将给商务合作双方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损失。因此,对于商务英语习语的理解非常有必要。

二、文献综述

在概念隐喻理论指导下商务英语的研究涵盖范围较广,既包括理论也包括了实证Charteries-Black(2000)则通过对《经济学》杂志统计分析发现商务英语隐喻『生词汇出现的频率相当高。李明(2005)较早地分析了商务用途英语中经济类文本里的隐喻机制及功能;陈振东,杨会军(2007)对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和翻译进行了探讨;谢蕙如通过实例分析商务英语合同中的概念隐喻现象,并指出概念隐喻的运用能更好地体现商务英语合同语篇的典型特征;李倩(2015)则将概念隐喻在广告语中的体现加以分析,从而更加理解广告语的意义;孟静静(2015)结合实例,分析了英语经济新闻语篇中概念隐喻的类别,词汇方面,赵娟(2011)探讨了概念隐喻在商务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以上所有研究从宏观到围观,从理论到实践都充分说明了概念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重要作用。而对于商务英语习语,却没有一些相关的研究和探讨。因此,本文将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商务英语习语中,力求为商务英语习语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三、商务英语习语中的概念隐喻

(一)与战争有关的隐喻

在所有与商务英语词汇的研究中,与战争有关的隐喻被人讨论的最多也最频繁。商务英语习语也不例外。商场等同战场已经深入人心,因此Trade is War(贸易就是战争)也成为商务英语习语中约定俗成的定律了。战争本身以及和它息息相关的战争双方,武器,结果都用于商务当中来更加形象地描述经济领域内的激烈竞争。

Price war,economic struggles经济斗争,war和struggle作为战争本身,在这里隐喻为经济竞争也类似于硝烟弥漫的战场,需要去不断奋斗;Economic force经济力量,force由武力转化为重要力量去支持经济;Stick to one’s guns商务谈判中常见,并不是真正有武器即枪的出现,而是在谈判中双方维护自己的立场,坚持己见,不做退让;同样的,to go great guns特指产品或者商务活动大获成功,很受欢迎;T0 make a killing跟战争导致的结果谋杀也没有任何关系,而是指让消费者或者买者失去了很多钱,隐喻为大赚一笔。

(二)与动物有关的隐喻

商务英语习语中存在大量和动物有关的隐喻。由于所处的特殊商务环境,有时候并不能按照字面意思去解释,需要通过进一步认知去理解背后的涵义。这个部分通过例句去更好地理解。

如Cash cow摇钱树,cow最大的特点是源源不断产奶,而在这个习语中产的不是奶,是现金,因此它指的是能为企业带来高额利润的产品。E.g.This product is the cash cow of thecompany and gets the highest profit.这款产品是该公司的要潜水,为公司带来最多利润;A dead duck死了的鸭子基本上被人丢弃,意指放弃或者失败的东西或者事情。E.g.The businessplan is a dead duck due to lacking of money.这个商务计划由于缺少资金而告吹了;like a bird小鸟飞翔,且飞得又高又远,意味公司或者产品等运作良好E.g.The new company is runninglike a bird and every thing goes well.这个新公司运作良好,一切进展顺利;in the rat race老鼠属于群居动物,比赛的话自然参加者多且激烈,因此该习语指商务领域的激烈竞争。Monkey bus.iness猴子的特点是灵活,善变,因此跟它有关的事情也不可尽信,意为骗人的把戏或者恶作剧

(三)与生活有关的隐喻

商业领域和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中很多简单易懂的经验和技巧也可以用来理解商务习语的特殊含义。例如cook the books,cook和book都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动作和东西,cook炒菜本身动作属于比较随性,在习语中这个行为的对象是book,即商务英语指的账本或者支票本,因此二者结合意指做假账。

T0 g0 from/get/jump out of the frying pan in to the fire:从fry-ing pan煎锅解脱出来又陷入fire大火,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此该习语意思为逃脱小难又遭大难,尤其指商务活动中不好的结果一个接一个。

I got into hot water with my boss for wearing casual clothes inan important meeting:get into hot water是与水有关的典型的习语。热水太热,不能轻易碰触,而这里与老板的关系处于热水当中,意为陷入困境。

(四)与颜色有关的隐喻

商务英语习语中跟颜色有关的隐喻,并且最容易导致误解的是red和black.按照中国人的思维,红色代表红红火火,黑色代表晦气而白色代表纯洁,黑白为反义词。而在商务英语的习语中,这些颜色的理解往往和大家的理解大相径庭。Be in red和be in black互为一组反义词搭配,be in the red财政赤字,bein the black财政黑字,指收入大于支出,报表余额是黑色字体,而赤字是红色字体.而其他类似的习语,例如red figure赤字,red tape官僚作风更多带有负面涵义,black figure nation贸易中的顺差国则带有更加积极的意思。

第6篇: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范文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借助理论。如果把人生比成一盘棋,理论家好比支招的人,他可以比下棋的人多算几步、甚至十几步、几十步。

计算Facebook的路数的“棋谱”有两门,分别是社会学和经济学。社交网络这盘棋,棋路与其它的棋非常不同。一方面,要有经济学家的算路,否则就会象推特那样,叫好不叫座;另一方面,要有社会学家的算路,否则就会象Myspace那样“速灭杀丁”。

鉴于国内还看不到一家SNS(社会网络化服务)可以很好平衡这门算路,后来者目前就有一个很好的居上机会,通过掌握深入的算路,提前发现未来商机,实现咸鱼翻身。

网络社交的理论界桩

网络时代的社交有其特殊的社会和经济学意义,从社会学和经济学角度我们都可以了解到网络社交的重要性,而社会学和经济学也必须面对自己在网络社交时代的新发展。

具体聚焦到网络社交这个主题上来,我们发现“棋谱”或“菜谱”相当多,首先需要梳理一下。社会学与经济学的交叉,依重心的不同,形成两类差异很大的学科,一类叫社会经济学,以经济人为重心;一类叫经济社会学,以社会人为重心。

社会经济学,又称社会问题经济学(如夏普等《社会问题经济学》第18版),内部已经形成了两个流派:一个是古典传统“福利导向”的社会经济学,简称“福利学派”。国内这一分支的(如白雪秋、宋国兴主编《社会经济学》)与夏普一样,主要研究弱势群体利益相关的贫困、失业、环境污染、走私等社会问题,与社交网络无关;一个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等人在“经济帝国”思想支配下创建的社会经济学,简称“帝国学派”,从经济人角度研究成瘾等社会行为背后的理性选择。

经济社会学,又称新经济社会学,以别于早期的经济社会学。主要分为两个流派,一个是低度社会化理论,主要从交易费用角度在经济学中引入社会因素,如威廉姆森的制度经济分析,国内是汪和建的《迈向中国的新经济社会学》。一个是过度社会化的观点。

如果以棋谱比喻,社会经济学注重“实地”,经济社会学注重“外势”;如果以菜谱比喻,社会经济学偏重“炒菜”,强调物化的因素,经济社会学偏重“汤菜”,强调人化(或文化)的因素。

在所有这些理论中,最有助于我们分析象Facebook这样的SNS的理论,无疑是新经济社会学这一支,包括格兰诺维特的理论(代表作《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国内有张其仔的《新经济社会学》。因为它们与网络社交的关系最相关。

旧经济社会学与新经济社会学的最大区别,就在网络理论的有无。“新”主要新在网络上。这个网络虽然本意不是指互联网,但与SNS关系更为密切,因为它是指人际互动网络。

格兰诺维特的社会网理论,有别于低度社会化理论之处在于,他不认同交易费用的决定作用,因为认为那太经济化、物化,而强调信任在网络中的作用,也就是强调人心的作用。但格兰诺维特又不同于一般社会学家以一般道德的观点解释诚实行为,认为那过于社会化,“人”化,而强调在人与人互动中产生的信任起决定作用,有点象经济学中强调的有限重复博弈对合作的影响。

打下上述这些算路上的关键界桩,我们就可以深入实质性的分析,看理论为网络社会提供了什么指引,而网络社交又给理论出了哪些难题。

网络社交中的深度判断

1、仅有关系不行,还要有信任

中国是个非常讲关系的国家,格兰诺维特在建立社会网理论时,特别看好中国。他说“研究社会网的社会学”“应该在中国社会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据说他爱吃中国菜,而且还能在一家一家中餐厅中比较出正宗与否。于是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中国学生,轮流请吃,关系大为密切。以致美国学生大为吃醋,说他爱中国学生甚于美国学生。

关系并不是社会学的专利,经济学中也有关系。当关系作为社会概念最初引入经济学时,还不能同经济人行为区别开来。经济学中讲的关系是契约关系,是基于原子论的一个个孤立个人之间的物化关系。

在网络社交实践中,我们看到一种竞争,就是以Facebook为代表的熟人网络与Myspace为代表的生人网络之间的竞争。按照契约关系理论以社会化为优先的标准,熟人网络是低级的,因为是私人关系;生人网络才是高级的,因为是公共关系。后者比前者的社会化程度高。因此应该是Myspace赢,而Facebook输。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我在Myspace死亡前半年提前给他总结的第一位死因就在这里:“Facebook的理念是分享,发展的是熟人之间的关系,做的是礼品经济;Myspace的理念则是发现,发展的是生人之间的关系,做的社会化。Myspace把SNS误解为社会化,是主要死因。SNS的本质是社会资本,即关系加信任,相比较而言,二者都有关系,但Myspace缺信任,因此天然有残缺。”

我个人一直认为,把SNS当作社会化,是一个SNS从业者至今仍存在的极大思维误区。它与扎克伯克关于SNS的原创思路正好相反。坚持认为SNS是社会化模式,会由于理论基本面上的失误,导致商业实际操作上的两方面误区。一是社会化必然导向认为公共关系高于私人关系,把这一点绝对化,会把社会网操作成经济网,而失去社会网的内在活力。二是社会化会必然导向以交易成本最低为取向,而失于发挥信任对网络的增值作用。契约本质上是非信任关系,是在信任度为零条件下进行交易的原则。信任一直被排除在经济学之外。按此逻辑操作,难以把建立信任这种基于“社会”的长处和优势真正引入经济。

我们从理论上总结出的SNS以生命换来的教训,格兰诺维特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就提前预言了。问题在于搞互联网的不爱看书,也不爱通过杂志学习知识,而偏爱拿自己的小命耍着玩。我们现在来看格兰诺维特在四十年前指出的导致Myspace死亡的问题的理论根源所在。他在批评经济与社会结合中的“低度社会化”倾向时,指出其中基本面上的问题在于过度迷信“经济”,而忽视“社会”。

以经济方式,外在地处理信任问题是否可行?威廉姆森用交易费用理论对待网络关系中的诚信,有一个严重问题:它直接在理论基本面上,就会产生与网络模式冲突的悖论。格兰诺维特揪住威廉姆森《市场及科层》中基本观点上的一个致命问题不放。这就是,威廉姆森交易费用理论将直接导致以科层制,而不是扁平化网络来处理信任和网络欺诈。格兰诺维特讥之为缺乏文化的“利维坦”。我们不可想象SNS为解决诚信问题,而诉诸科层制的办法。现在小结一下,社会学和经济学在交叉融合中,对网络社交提出的第一个指导性的意见在于,把异质关系网络和信任,作为社会人特有的长处加以吸收。按照社会网理论推论,网络社交中的关系应该不是指契约关系。可以认为,网络社交所建立的关系,是有别于“你是你,我是我”的契约关系,而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非契约关系。不是物化的关系,而是人化的关系。这里与经济相对的社会,不应被理解为社会化,而应理解为与物相对的心,即与物化理性相对的人本。

2、光有信任不行,还要有个性化互动

社会学和经济学在网络社交模式上的交汇,不光是向经济中引入社会的因素,也在向社会中引入经济的元素。

格兰诺维特在社会网理论中,批评了过度社会化的观点。这是指,在信任问题上,只考虑并且只相信道德这种社会因素的作用,而无视经济因素作用的观点。在实践中,这是指在诚信问题上,过多强调道德作用,而不讲经济规律的偏颇之见。比如,以为尽社会责任,提供公共产品,就是做善事。

社会网络中常见的一个经典问题是,从低度社会化,直接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过度社会化。原因是由于固持经济理性,在发现经济解决不了信任问题后,直接把信任推给道德来解决,而忽视了可以用经济的方法解决信任问题的隐蔽方法。

这个问题的推广,是网络社交如何与社会责任相容的问题。成熟的社会网理论发现,由于网络的存在,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可以内在统一起来。也就是将社会责任内生于经济利益,通过讲求社会责任获得经济利益。格兰诺维特自豪地声称:“我已经论证了是社会关系、而不是制度安排或普遍道德,能在经济生活中产生信任。”前者指的是威廉姆森的制度分析,后者指的就是相反的诉诸“普遍道德”的倾向。

格兰诺维特发现单纯诉诸“普遍道德”的社会学家的一个思维盲点,他们没有发现人际互动是从经济内部解决信任问题的必由之路。这就涉及到对网络之道的根本理解。

格兰诺维特发现,“不管过度与低度社会化有何明显不同,很讽刺的是:两者共同地以社会性孤立的行动者作为行动与决定的中心”。“两个观点对社会秩序的解答因此合二为一,共通地将行动者孤立于实时的社会情境之外”。

格兰诺维特的意思,“翻译”过来,实际是想说,对于社会网,既不能(象经济学家那样)把它当节点理解,也不能(象社会学家那样)当铁板一块的整体理解,而只能理解为节点之间的互动。社会网是异质性的个人之间的互动。这是格兰诺维特社会网理论的精髓所在。

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格兰诺维特对网络实质的理解。他在互联网没有出现的时候,就指出对网络的根本理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其方法的特点是,脱开了网络的技术方面,而直指网络的灵魂,从道上理解网络。我们现在搞SNS的人,90%以上都是投机分子,他们根本不想去了解网络之道,而只想捕捉偶然机会、撞大运,结果成为命运的奴隶。

当这样理解网络社交时,个性化和互动就成为关键词。进一步深化理解,第一个方面,个性化不是一对一的小农经济,它一定是成本合算的。而这个合算,还不是指从静态效率上看合算,而是更深远地从动态效能上看合算。Facebook的成功正在这里,它利用数据挖掘,提高了个性化的效能。我国的许多SNS之所以学不像,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从深度悟到互联网个性化的要领,因此也不知象数据挖掘之类东西有何用处。

第二个方面,互动不是简单的对话,而是互动网的形成,在其中信任关系得以低成本地建立。这一点,用经济学可以解释。在博弈论中,人们看到,博弈的次数,与信任关系、机会主义倾向有内在联系。在一次性博弈中,信任关系最差,合作难以建立;在有限重复次博弈中,信任关系建立起来,但机会主义仍不能避免;但是在无限重复博弈中,信任进一步提高,机会主义得到抑制。如果这种经济学逻辑,再加上社会学逻辑,就会演化成商业生态系统。

在义乌小企业信贷关系中,我们看到低成本信任的建立过程。最初,银行不愿向小企业贷款,因为征信成本过高。但稍加调整后,让三个上下游小企业建立联坐担保机制,再一起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就欣然同意了。在这里,信任关系的建立,既不是靠社会学家的道德,也不是经济学家的科层化的制度设计,而是建立了一个人际网络,通过网络的互动(包括责任的互动、诚信的互动),很简单地实现。

在社会学与经济学的各种结合实验中,我们看到格兰诺维特抓住了人际互动的社会网的理论特征,他几十年前的见解,越到互联网前沿检验,越觉出先锋和前卫来。可以说,通过这个窗口,从社会学和经济学角度我们都可以了解到网络社交的重要性。

网络社交带来的新的难题

上面说到,几十年前的理论,可以指导我们对网络社交的理解。下面可以看到,社会学和经济学也必须面对自己在网络社交时代的新发展。

格兰诺维特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网与经济行动”,但他毕竟不是研究互联网的,而互联网,尤其是SNS的发展,又对社会网产生着新的冲击,带来新的发展。那么,网络社交发展中,有哪些重要方面,是格兰诺维特的理论概括不了的新东西呢?

择其要者来说,平台是格兰诺维特不曾重点研究而在SNS实践中越来越重要的现象。

格兰诺维特讲的社会网,只是直接的人际互动形成的网络。但SNS正发展成为以SNS平台为基础支撑的人际互动网络。象Facebook已形成了平台与增值业务的分离。其标志,就是网站直接有API(应用程序接口),建立平台级的人际互动服务与应用级的人际互动服务的分离。这没有否定格兰诺维特的理论,但却要求理论进一步发展,以适应更复杂的新现实。例如信任,可能成为平台上专业化的支撑服务,得到专业化的发展。

“个人关系的特殊性”在新技术条件下,又展现了新的可能,要求理论跟上“语言转向”的步伐。格兰诺维特在这方面显然落后了。话语分析是他研究的弱项,却是SNS前沿最活跃的地带。仅以Facebook来说,它在挖掘社会网中“个人关系的特殊性”方面,超越传统分析学派(从索绪尔到拉康)理论,又提出了不同于Google路线的人工智能的新路线,带来人人界面知识挖掘的新问题,以及对意义的新疑问。这也是网络社交给理论带来的新问题。

第7篇: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范文

怎样“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思想政治课中体现“生活”的理念,提高课堂质量,满足学生对“各种生活的关切”?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思想政治新课改的认识。

一、努力使教材生活化

1.教学目标:向多维目标转变。

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以知识为本位,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有时虽然在教学目标上也注重能力的培养,但注重的也是掌握、理解、分析书本知识的能力和解题的能力。因此教师也只是填鸭式的灌输。新课程贯彻了生活的理念,教学目标的设计从一维转向多维,不在单一注重知识和能力目标培养,还要求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培养。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课堂各种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关注社会发展,乐于学习,热爱生活的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

2.在教学内容上:力争从“书本化”转向“生活化”。

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特别强调教材内容的灌输,学生学习就是为了习得教材中的内容,这样学生好像就是为了分数而学,为了教材而学。新课程改革后的思想政治教科书给我的最大体会应是:从原来的“死的、浮的、静的、读的”,变成了“活的、真的、动的、用的”。新教材更加联系生活,例子也更有价值。例如:《经济生活》的教材安排上,不再像以前教材那样,一开始就讲经济学的理论,而是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消费现象入手,引起学生对经济的兴趣。尤其是讲到“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章节时,新增加了“替代品”、“互补品”等概念,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虽然都是新内容,但是非常贴近生活,因而也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3.教学策略:创设生活情境,引导体验感悟。

创设问题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环节。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新教材给了教师许多创设问题情景的机会(新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这是与以往教材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这样教师就能以幽默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故事、丰富细腻的情感开展趣味性教学,使学生不但善学而且乐学。比如一次在以《依法纳税》为内容的公开课上,一位主讲教师的创造性发挥得很好,创设了几个巧妙的情景,把学生从课堂牵引到生活中来,亲身去体会为什么要纳税?如何树立纳税义务?尤其是课堂最后开设了一个探讨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进行税收宣传。把整堂课引向,这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二、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坚持杜绝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新课程改革,使教材更加条理化、生活化,知识的容量也更大、更新。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应该有所提高。

1.注重资料积累,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新教材增加了许多新内容,这些新内容往往与生活非常近。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应该建立“教学资料档案”,需要时从中提取,方便快捷。利用资料,逐步使教学做到有理、有据、有趣,使学生对政治课愿学、乐学。

2.创新教学方法。

第8篇: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范文

关键词:无效劳动;财富稀释;对策

中图分类号:R7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2

经过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这之后更由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生产效率再次达到新的高度。尤其是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可以说生产效率每时每刻都在提高,但是劳动者的财富并没有得到同比例的增加,这种现象称之为财富稀释。而所谓的无效劳动则被分为是无效益或效益绩效极小的劳动和无效率的劳动。因而,无效劳动和财富稀释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一、无效劳动与财富稀释关系的解读

关于无效劳动的研究我国学者从未中断过,如早在1983年夏兴国就分析了无效劳动问题,指出要提高经济效益,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节约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的有效性。其后有谢道伦、孙振德(1989)指出在计划合理、价格公平、需求稳定、金融流通正常的前提下,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与劳动效率是直接挂钩的。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就好,劳动效率低,经济效益就差,经济效益与劳动效率成正比。李治国(1995)进而将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是企业生产管理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张文贤(1990)也强调了要卓有成效地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率,必须从最大限度地消除无效劳动开始。尤其在上世纪末知识经济热潮兴起后,人们对无效劳动的讨论随之深入。自豪(1999)指出无效劳动耗费了大量宝贵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对有效劳动的源头缺乏考证、挖掘不够、机制散乱是个重要的原因。吴剑(2000)提出物质生产部门的有效劳动能提供满足人们生理需要的产品,无效劳动则不但不能生产人们需要的产品,甚至会浪费和损害资源;精神财富生产部门的有效劳动能使人获得心理健康,激励人们积极向上,促进社会文明,而无效劳动则涣散人们的意志,使人颓废,造成社会混乱。齐艺莹、王德国(2004)阐明如果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解释无效劳动和负效劳动,可以这样做一个假定:若从总就业中撤出一部分劳动力,而总产量或总收益保持不变,那么被撤出的劳动力显然是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劳动实质上就是无效劳动;进一步分析,若因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导致所有的劳动者纪律涣散、工作松弛,即在劳动力增加以后导致总产量或总收益下降,就意味着出现了负效动。

此前有关无效劳动的研究大多是从企业角度进行研究的,基于无效劳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而且影响面甚广,因此本文从社会的角度讨论无效劳动和财富稀释的关系。

首先,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具有商品的共性,使不同的商品进行媒介的手段,因而它有直接同所有商品交换的能力。其次,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我们认为财富是劳动的产物。劳动者通过劳动创造财富,使社会财富总量增加,但是劳动者获得的却是货币,然后再通过货币到市场上换取自己所需要的产品。我们不妨引入一个简单的公式:假定在某一期间内,社会上因劳动产生的财富为w,某劳动者实际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价值为α,而他获得的货币价值为β,价值比例分别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认为α>β,但这是建立在有效劳动的基础上的,然而本文研究的是无效劳动,当劳动者的劳动是无效劳动时,β>α。

显然>,即此劳动者实际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价值与社会总财富的比例小于此劳动者获得的货币价值与社会总财富的比例,从而此劳动者可以从市场上换取多于因他劳动所产生的财富的财富,即β-α,而这多余的部分则从其余的广大劳动者中抽取,从而造成了其他劳动者的财富稀释。笔者将β-α的部分称为无效劳动(当α过小时,则直接称β为无效劳动),即社会对此劳动者的劳动承认并认为其价值为β,而此劳动者真正的劳动价值为α,从而造成了价值β-α的无效劳动。

我们以2013年10月15日,哥伦比亚麦德林一座刚刚建成的22层大楼突然倒塌为例。设其造价为β(在这里“造价β”被认为是社会对参与此楼建设的人员劳动价值的认可),而此楼在建成后到倒塌之前对社会所提供的效益为α(α0),此时,无效劳动的价值为β-α(β-αβ)。但由于β已经流向市场,此时β-α的无效劳动转嫁到其余的劳动者身上,其余劳动者的财富将被稀释。

二、不同类别无效劳动的成因及其对财富稀释的影响

1.无效益劳动或效益极小的劳动

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绝对的无效益劳动,但普遍存在效益极小的劳动,并由于效益过小,往往被视为无效益劳动。无效益劳动产生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种:

(1)劳动者缺乏责任心。由于劳动者责任心缺乏,导致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不符合要求或质量不合格。这样的产品因无法流向市场而不能算作是社会财富。此时,劳动者之前的劳动就成为无效劳动,但参与劳动的劳动者却会获得货币并且流向市场。这时市场上的产品和货币价值没有同比例增长,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进而影响其他劳动者所能够从市场上获得产品的数量。

(2)管理者错误的决策。管理者指挥协调着劳动者进行劳动,当指挥合理、协调得当的时候确实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当管理者的决策出错时,往往会导致最后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流向市场,从而接受指挥的劳动者的劳动会变成无效劳动。

(3)事故、战争和自然灾害。当事故、战争和自然灾害发生时,之前劳动者通过劳动生产出来的合格产品,即创造出来的财富,将会受到极大的损失,而劳动者获得的货币也早已流入市场。受到损毁的产品在损毁之前为社会提供的效益为α,参与生产的劳动者获得货币价值为β,因此在事故、战争和自然灾害发生时,遭受损失的财富的无效劳动价值被认为是β-α。

(4)其他因素。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在劳动者进行社会生产时普遍存在无效劳动的现象,同时也因为社会的复杂性导致产生这种现象的因素显得琐碎和难以研究、控制,在这里将其统称为其他因素。

除了无效益劳动外,甚至会有负效益劳动的产生。例如上文提到的哥伦比亚麦德林大楼的倒塌。倒塌对周围的建筑和环境造成了破坏,此时,之前的劳动产生了负效应γ。关于“负价值量”的度量,通常有两种基本的思路:一是以“负产品”中凝结的“负劳动”量来衡量;二是以消除“负产品”所要花费的“正劳动”量来表示并引入一个简单的公式:总效益=正效益-负效益(朱富强,2005)。这时无效劳动=α-β-γ。尽管负效益劳动是一种极端情况,但负效益劳动确实在社会生产中广泛存在,在无形中稀释我们的财富。

2.无效率劳动

无效率劳动和无效益劳动最大的区别在于无效益劳动是指劳动者进行了劳动但劳动生产的效益小于其所获得的货币价值。而无效率劳动是指人力资源的浪费和闲置。科技的进步一方面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另一方面解放了大量劳动力。被解放了的劳动力要是能够被充分利用,进行其他行业的劳动,那么社会的总财富量将会增加。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一部分被解放的劳动力被闲置或被浪费,从而稀释了因科技进步给我们带来的财富增长。尽管劳动力被闲置,但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其他因素,被闲置的劳动力依然可以从社会总财富中获取生活必备的资源,进而导致财富稀释。

无效率劳动主要出现在市场上的个体经济之中。大多数个体经济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由于个体经济存在盲目性以及完全竞争市场门槛低的特点造成了劳动力的闲置。相对于其他劳动,个体经济中的体力劳动和零售业对于劳动者的技能要求较低,而其他行业则对专业技能有一定的技能要求。往往很多技能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掌握,从而限制了被解放的劳动力的就业方向,又因为个体经济相对来说门槛低,大量被解放了的劳动力涌向个体经济市场。但这种方式并没有解决劳动力闲置的问题,反而诞生了无效率劳动。由于大量劳动力涌入个体经济市场,致使市场上劳动力资源配置失衡,甚至普遍出现无序竞争的现象,从而降低了原来个体经济市场上的劳动支出频率,并且新加入的劳动力劳动支出频率也会变得极低,造成劳动力的闲置,此时个体经济市场上的劳动就变成了无效率劳动,从而导致财富稀释。

无论是无效益劳动,还是无效率劳动,它们造成财富稀释的途径相同。首先,我们要清楚人们生产领域的活动是通过“生产流通分配”来实现的。劳动者进行无效劳动,同时获得货币,获得货币意味着劳动者将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但无效劳动创造的财富少于货币价值,此时从宏观角度看,社会上的总财富小于市场上的货币价值,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进而在无形中稀释了其他劳动者的财富。

三、针对因无效劳动导致的财富稀释的对策

无效劳动或劳动无价值现象在经济生活中比比皆是,如农民在体制下的无效劳动,城乡建设中大量的无效劳动等(廖进中,2002)。正是因为无效劳动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显得提出针对因无效劳动而导致财富稀释的对策尤为重要。无效劳动导致财富稀释,要想减少因无效劳动导致的财富稀释的程度就需要减少无效劳动。针对减少无效劳动,我们提出以下几条对策: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1、鼓励科技创新:新材料的开发将有利于改善城乡建设中的无效劳动,减少因重复劳动造成的无效劳动。例如水泥的正常使用年限为70年,如果能开发出一种功能类似于水泥但使用年限大于水泥的新材料时,将有效地延长建筑使用寿命,从而提高建筑提供的效益,减少在城乡建设上的无效劳动。同时,科技的开发将减少劳动的耗费,提高劳动的有效性。2、维持社会的稳定: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减少因局部冲突或战争对财富的稀释,还有利于企业管理者正确预测市场变化,制定长远的战略计划,从而减少因管理者错误的决策而造成的无效劳动,提高企业生产、劳动的有效性。3、保证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将有效地减少劳动力配置失衡的现象,大幅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力支出率,创造更多的财富。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1.防止非生产机构臃肿:冗员过多是企业管理中常见的现象。冗员过多不仅降低了劳动效率,还会降低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甚至会在企业内部滋生不正之风。2.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可以加强员工的责任心,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合格率。3.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不光可以让企业及时做出调整,还便于管理者做出正确的长远战略决策,从而降低了因管理者决策错误而导致员工的劳动成为无效劳动的可能性。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1.了解市场信息:了解市场信息可以有效防止劳动者盲目地进行无效劳动,大幅提高劳动者的有效劳动率。2.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一方面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另一方面拓宽了劳动者的就业方向,减轻了个体经济市场上无效率劳动的现象。3.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良好的职业操守有利于克服因劳动者缺乏责任心而造成的无效劳动,提高产品的质量甚至提高劳动者的劳动价值。

四、总结

无效劳动长期以来一直被我们忽视,进而形成了我们的一个视觉盲点,它也悄无声息地稀释我们的财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更应下决心集中力量在相当时间内发起对无效劳动的歼灭战。不然的话,劳动者即使辛辛苦苦,到头来还是犹如“竹篮打水”,不可能得到经济上的实惠(张文贤,1990)。针对无效劳动我们要充分运用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种资源,从而使无效劳动减少、再减少,使我们的劳动创造出更多更高的价值(廖进中,2002)。同时,我们也要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步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支出频率,将无效劳动对我们的财富稀释降到最低。时至今日,解决无效劳动问题势在必行,可以说如果能够有效地解决无效劳动问题,我国的经济增长将会达到一个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张文贤.论无效劳动[J].社会科学研究,1990(01):87-91.

[2]朱富强.反效劳动、负价值与绿色GDP[J].南方经济,2005(03):41-42.

第9篇: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范文

论文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既懂英语又通晓英美国家文化的复合型商贸人才。英美文化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高等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因此学生应在课上课下多学习英美文化和相关的商贸文化的内容,使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不断提高,为将来在贸易职场上远航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再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跨国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因此,既熟练掌握商贸知识,又具备较强英语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商务贸易人才就变得越来越炙手可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大多数的高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这一专业,并且社会上的许多培训机构也都开始从事商务英语的培训服务,共同来满足我国贸易经济发展对上述人才的需求。这种现象固然可喜,但是许多商务英语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后,虽然他们的商务贸易知识和英语交际能力都很过硬,但是在从事实际的跨国贸易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沟通上的困难,主要就是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有时会严重阻碍贸易的进展,需要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 

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文化是一种社会形态,这种形态的存在为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发展都产生了很深的影响。语言是文化产生最重要的源泉之一,语言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任何一种语言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都包含着该国的文化因素,文化的发展也会带动语言的发展。所以,要想成功的使用一种语言进行交流,只掌握该语言的四种基本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与该国语言相关的文化因素,真正的把语言融入到与之相应的文化之中,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样才能为语言交际的成功概率增加砝码。 

传统的英语教学,都是把语言的四项基本能力:听、说、读、写摆在最突出、最重要的位置上,课程设置中培养英语基础能力的课程占了很大的比重,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学生确实可以系统的打好语言运用的基础,形成较强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但是,语言交际并不仅限于语言本身,听说读写能力都很强的英语学习者在与以英语为母语的本国人交流时遇到障碍是屡见不鲜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在语言教授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文化在语言交际当中的重要性,有关英美文化的课程往往很少甚至没有。这也是本文引言部分最后提出的问题的症结所在: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缺乏掌握跨国贸易中必要的文化知识与相应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么说来,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知识是有强烈的需求的,并且应该尽可能的掌握更多的英美文化知识,以便在未来的跨国贸易中获取更多的胜算。 

二、英美文化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如前文所述,英美文化,特别是与贸易有关的文化因素在以英语为交际语言的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了解企业文化,掌握贸易主动 

进入21世纪,国际企业在自身的发展当中开始愈发的重视自身的企业文化及内涵建设。企业文化也成为企业能否生存并取得良好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国际贸易当中,能否了解对方企业的文化内涵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贸易策略,对贸易的成功与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其各个方面必定来源于本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如能学好英美文化,则定能打下理解英美企业文化的基础,从而在国际贸易事务中掌握先机与主动。 

2.减少交流障碍,提高沟通效率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活动归根结底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各国文化背景及生活方式的差异注定了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行为、礼仪和习惯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不同。比如说,一些贸易往来中最基本的一些礼仪和礼节是必须要掌握的,包括不同场合的着装、打招呼的礼节,用餐时的礼仪等等。这些非语言的交际因素一旦缺失,是不能用语言沟通来弥补的。再如,在时间观念、公私划分、做事流程以及问题处理方式等方面,中国的企业与英美的企业肯定也存在着差异。另外,商务谈判也是贸易中常见的重要环节,除去必要的谈判技巧,关乎于文化方面的谈判礼仪,如穿着打扮、举止言谈以及尊重对方的谈判流程、制定符合对方文化习惯的谈判策略等等,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上述内容都是在国际贸易中与文化相关的关键要素,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如果在贸易的某一个环节中严重的违反或侵犯了对方的文化价值观,就极有可能影响本次贸易,甚至断送了将来贸易往来的可能性。所以,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如能掌握必要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尊重对方文化背景,努力减少国际贸易中的交流的障碍,提高沟通的效率,就能为未来职场中取得贸易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3.提高自身素质,赢得良好声誉 

对各种不同文化的学习,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与文化素质。文化素质不只是学校里所教授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是指所学的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通过语言或文字的表达体现出来、通过举手投足反映出来,形成的综合气质或整体素质就是一个人的文化素质。这也是衡量在当代文明社会中人们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同时可以使人形成更加成熟世界观、事业观,从而就会形成好的工作理念态度,如以人为本、讲求效率、积极稳健等。西方很多企业的都非常重视员工自身素质的建设与发展,因为人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企业的文化氛围、工作理念、发展策略以及核心价值观等都只有通过人自身才能得到展现。所以,向西方企业的员工素质普遍较高,企业发展的空间才得以延续。同样,拥有高素质员工的西方企业更倾向与同类的企业合作,因此,国内的国贸从业人员就必须重视自身文化修养的不断提高,以便在国际贸易中展现中国人较高的文化素质,为企业和自己赢得良好的声誉和口碑,从而可以增加贸易伙伴,拓展贸易渠道。 

那么,对自身文化素质的建设应该从学生时代抓起。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和未来职场上的贸易精英,应该自觉地深入学习英美文化,并以此为中心,展开与贸易相关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为自己铺好未来的职业道路。 

三、商务英语学生的英美文化意识培养 

1.在基础课上扩充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无论英语专业侧重于什么专业方向,其课程设置的一个重心都是以提高英语实用能力为核心的英语基础课,例如精读和泛读等。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可谓琳琅满目且各有特点,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在课文的选材上,有很多都涉及到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内容,甚至有的单元就是以文化差异作为教学目标。这些都为教师在基础课上向学生渗透英美文化的内容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例如,在《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一册的unit 7 the sampler和unit 8 a magician at stretching a dollar都是以西方国家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为故事发生背景的,而且还分别包含了贫困、亲情以及老年人社会地位等文化内容,教师就可以利用讲解课文的契机,向学生们讲解关于这些方面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也为更好的掌握语言点和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或者教师可以将课文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先点出来,让同学们回去查阅这些文化的资料,自己去吸收理解这些相关的文化内容。 

2.开设侧重于商务内容的英美文化课程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更需要与国际贸易和商务相关的文化知识,所以应该适时的开设侧重于商务内容的文化课,例如商务文化、贸易(谈判)礼仪等。这些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商务文化意识,对英语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商务环境、管理理念、经营方式等都要有较深刻全面的理解。最好聘请有丰富实际相关经验从业者来进行授课,会起到更好的效果。他们从业时的丰富经验是课堂上绝佳的实例,能让课堂知识更生动具体,并使学生从实用的角度更深刻的理解这些文化现象在贸易实务中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可以在每节课设定一个文化方面的话题,教师对话题首先进行讲解,然后举出实例,最后让学生进行讨论;也可以倒过来,先以一个实例作为课堂的首项内容,然后鼓励学生思考这个例子要反映的是什么文化现象,这个文化现象在中国和英语国家有什么不同等等。最后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在这堂课上学到了什么。笔者比较偏爱后者,因为这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锻炼学生理解分析和总结的能力,并且通过在课堂上更多的亲身参与,使得学生对所学的文化内容理解更深刻,并能在以后的实际贸易操作中更注重这些文化现象,达到满意的结果。 

3.鼓励学生在课下多渠道了解英美文化并定期在课上进行交流 

语言是一种实用的工具,仅仅依靠课上学到的内容是无法快速提高实际运用能力的。同样,由于课本内容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对英美文化的认识也只能是管中窥豹,要想更多真实的深入了解相关的英美文化和商务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就应该走出课堂,在实际的生活中多方位的接触英语,体会其中蕴含着的文化元素。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多观赏英美的原版电影,尤其是那些写实题材的生活片和情节剧,其中必定有文化方面的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英语,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程度的不断提高,英语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中国老百姓的身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英语现在越来越多的可以在商店、网站和报纸杂志中找到。生活中的语言最贴近语言的本质,也承载着更多的文化元素,多留意这方面的内容,必然会对英美文化的深入理解有推动作用。 

教师可以让学生定期的对一段时间内所搜集的语言文化素材进行汇总讨论,达到资源共享,事半功倍的目的。长此以往,学生对于英美文化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从自身的素质培养和未来的职场发展两个方面考虑,都有必要掌握足够的英美文化知识,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国际商务贸易活动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学生应在课堂中重视英美文化的学习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学好英语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为自己能在未来商贸职场上远航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萍.如何适应英美企业文化和用人理念[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