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范文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第1篇: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一、引言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始于20世纪90年代,与欧美地区相比,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比较迅猛,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大量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设立,带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在2013年,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了爆发式的增长,被业界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与传统的金融行业相比,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规模比较大,发展速度比较快。互联网金融具有明显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关联性的特点,正是因为这些特点,给互联网金融体系的信用带来很大的挑战。互联网金融体系的信用风险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互联网金融交易,所以必须对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加强管理,减少信用缺失事件的发生,保证互联网金融交易的正常化。

二、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的信用风险问题

1.信贷信息缺乏审查,容易引起金融信用风险

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交易平台中,对于客户信用借贷的资质审查过于表明化,只注重书面审核,缺乏实体审核。对于客户是否是自己亲自注册的考证,基本是处于无审核状态,只是简单的短信验证。这种情况下,难免会发生客户信贷业务信息不对称,导致互联网金融市场整体的信用风险系数的发生。同时,由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本身是处于虚拟状态或者空壳状态,对于客户而言,无法全面地掌握互联网金融企业信贷信息。

2.不存在实物抵押和担保的信贷

互联网金融交易方式不同于传统的金融行业交易,不注重实体交易,而是为虚拟货币交易为主。针对抵押物而言,不具备以实物进行抵押的条件和平台,也往往会导致交易出现违约状况时,其担保物价值不足以达到贷款标准,从而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带来很大的违约风险。

3.没有管理和监督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当下而言,我国对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管理和监督都比较薄弱,还未制定关于互联网金融市场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由于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管理和监督的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互联网金融交易过于随意化,没有相应的法定程序,使得互联网金融交易毫无规范可言。在没有法律法规的维护下,互联网金融交易存在很大的信用风险,也非常不利于对互联网金融市场进行系统化的信用风险管理。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主要是针对互联网虚拟网络的,这就导致在实际生活中并未在工商部门进行实际的注册和认定。

三、构建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对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管理监督

针对互联网金融交易中的信用风险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构建相应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来有效引导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开展和进行。因而,相关部门应该根据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实际情况,分析和研究互联网金融交易中的问题,把握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发展规律,制定相关法律体系和法律程序,便于互联网金融交易正常健康的发展,提升互联网平台电子货币交易的安全性和合法性,构建金融业务往来的法律标准,从而降低互联网金融市场中金融犯罪的几率。构建明确分工的监管框架,在整体方向上有效引导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良好发展。同时,针对互联网金融交易的操作程序,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监管机制,可以运用法律监督、媒体监督、大众监督等方式,保证互联网金融交易的操作合法合理科学。

2.建立健全相应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的信用风险管理预案

针对互联网金融交易的信用风险,有关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监管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的信用风险管理预案。通过制定相应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的信用风险管理预案,构建更为完善和全面的信用风险机制,加大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力度。首先要形成职能性更强、监管性更深入的监督部门,落实监督者的角色,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相关业务进行实时性的监督和把控;其次要发挥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的管控功能,有效制定行业发展标准,规范相关金融业务的开展,促进互联网金融新产品更加适用市场的发展,同时也达到科学规避信用风险和缓冲风险的效果。

四、结语

构建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就必须先要分析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的信用风险问题和引起的因素,进而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和监督体系,才能保证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安全和可靠。

参考文献:

[1]王艳琼.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监管[J]..西部金融,2014,11(02):12.

[2]杜聪聪.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及其内部控制[J].区域金融研究,2015,01(22):11-14.

[3]黄子健,王.大数据、互联网金融与信用资本:破解小微企业融资悖论[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5,23(01):56.

第2篇: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信用卡风险;生命周期理论;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发生涉及面广,种类繁多,危害较大,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对发卡行具有重要作用。信用卡生命周期与其它成熟的信用卡市场的生命周期特征的不同,其风险管理的重点和各阶段风险管理的内容也应有其特别之处,根据我国信用卡发展生命周期制定的风险管理措施是必要的。从现有的管理手段和方式看,某行管理体系较为零散,各部门之间缺少共享的信息平台,动态跟踪能力薄弱,不利于从整体上控制信用卡风险。另外由于信用卡这种产品本身,以及持卡人都具有自身的生命周期,周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信用风险,甚至成倍扩张信用风险,而一套完善的、贯穿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的全过程风险管理体系在某行还未建立起来。

国内银行大都忽视了信用卡生命周期风险管理,在信用卡市场竞争中银行通过低门槛策略大量发放信用卡来得客户,单纯盲目追求数量,忽视配套的服务和风险控制,导致客户实际用卡率低,睡眠卡率高、注销卡率高,因此,我国信用卡生命周期过程中开发期和成长期很短,部分信用卡(尤其是大学生卡)成熟期缺失,直接进入客户流失的衰退终止期,客户的迅速“夭折”致使发卡行无法保留客户价值,信用卡风险很大。

综上所述,寻求与发展相配套的信用卡风险管理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成为当前要任。

那么追求信用卡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首先了解信用卡的生命周期。关于信用卡生命周期的研究在现有文献中很少见到,因此对信用卡生命周期的定义和划分尚没有统一的表述。在陈建的《信用卡风险管理》一书中将信用卡的生命周期分成拓展客户期、审批客户期、管理客户期三大阶段。其研究的重点是研究各阶段上信用评分模型的应用,更侧重于对客户风险的管理,而对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操作风险、特约商户风险考虑较少。

本文暂以客户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与信用卡的使用过程相结合,将信用卡生命周期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考察期:开拓新客户,扩大市场份额和发卡规模。此阶段要瞄准和吸收诚实授信、大量用卡、循环信贷、对营销活动反应积极的优良客户,避免信誉差、不负责任的不良客户,有针对性的制定产品/激励政策,合理定价。考察期是信用卡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筛选客户质量直接影响到后期信用卡风险管理的难易。

形成期:指从申请人递交申请表后,经过发卡行的资信调查,评估申请人的信用状况,同意申请人的申请后,核定信用额度,建立客户档案,制作卡片发给申请人的过程。发卡环节结束后,持卡人与商业银行之间建立关联,形成了信用卡两大主体。

稳定期:持卡人在信用卡激活后的持续用卡过程,成熟期的长短与信用卡赢利密切相关,而该过程涉及到发卡行、持卡人和特约商户多个对象,隐含的风险最多。该时期主要工作是根据客户持卡消费和欠款还款的具体行为,不断获得关于客户消费偏好、守信程度、付款能力等各方面的新的信息,动态跟踪客户表现,灵活调整策略以控制风险、挖掘收益、巩固客户忠诚度、增强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对特约商户行为进行监管,以期实现更好的账户管理效益。

衰退期:持卡人用卡次数大幅下降,出现长期违约拖欠账款现象,最终客户流失终止使用信用卡。此阶段中,银行应合理制定催收策略,极力挽救客户,减少坏账损失。

要对信用卡生命周期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首先必须明确四个阶段中的主要的管理决策内容。考察期――营销管理;形成期――审批管理、授信管理;稳定期――持卡人用卡管理、银行操作管理、特约商户管理;衰退期――违约催收管理、坏账核销管理。

营销管理和审批授信管理处于风险管理的前期阶段,是风险的源头监控管理;持卡人用卡管理和违约催收管理则是在风险管理的中期阶段,对使用信用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时发现和管理;违约催收和坏账核销管理则是将处于生命周期退化期的信用卡风险降到最低。通过每个阶段采取不同的风险度量手段与控制措施,使对信用卡风险的管理贯穿信用卡使用的整个流程,风险管理更加系统和全面。

信用卡作为一种产品,会经历导入、成长、成熟和衰退过程,同时从客户管理的角度,信用卡业务开展也将经历客户开发、客户维护和退出,而信用卡风险贯穿于信用卡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前一阶段的控制缺失可能带来下一阶段更大的风险隐患,导致信用卡生命周期的缩短,任何一个环节的风险失控都可能会给发卡行带去直接或间接不利影响。完善的信用卡风险管理必须对各个环节可能产生的风险充分认知和控制,根据信用卡生命周期不同时期的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延长信用卡生命周期时间。

依据信用卡生命周期理论将信用卡风险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各个阶段包含不同的风险,应有针对性的制定各阶段的风险管理策略。

1、考察期的度量与管理

征信审核时有效控制信用卡风险的第一步,该阶段的风险管理能从源头上控制产生,提供信用卡业务质量,但这一阶段的风险管理通常被忽视。通过申请评分模型计算客户的信用分数,以预测申请人的风险以及其它信贷表现。这一阶段所采用的评分模型主要有:风险评分,收益评分,破产评分,市场反应评分,转账倾向评分等。

申请评分模型是针对新申请账户,根据账户的客户信息、资产负债信息、申请债项信息与历史交易信息,以及客户在信用局的评分预测信用卡账户未来一段时间内变为坏账户概率的模型。申请风险评分针对银行特定的申请客户群量身定做,能较确切地反映银行客户群体的特殊性,因此申请评分模型可以使用更多的信息对客户未来的信贷表现进行预测。

2、形成期的度量与管理

目标客户成为信用卡持卡人,发卡机构进入客户关系维护与管理阶段。成长期的主要任务是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确定是否接受客户申请。根据申请者的信用评分及相关调查情况,决定是否发卡。二是合理确定授信额度。通过严格审批拒绝了风险过高的申请者,然而所批准的申请者仍然是有一定风险的,未来产生坏账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而坏账额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信用额度的高低,同时信用额度影响信用卡的竞争力,低信用额度风险越低,但相对信用卡竞争力降低,为此初始信用额度的合理确定对风险管理和信用卡业务发展极端重要。

行为评分模型根据客户持卡消费、透支及还款等具体行为,发卡机构不断获取客户消费偏好、守信程度、还款能力等各方面信息,对客户行为进行评分,包括客户逾期预测评分模型、风险与收益二维评分等。根据评分结果,对客户动态跟踪,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有效控制风险、挖掘收益。

(1)信用额度管理。根据客户行为评分,对客户信用额度实施动态管理。一方面满足客户用卡需要,巩固客户忠诚度;另一方面发卡机构也可以借此提高客户消费额而获取更多的消费回佣收入,提高循环信贷额而获取更多的利息收入。对于还款记录不好、坏账风险较高的客户,则应在其未造成重大损失之前,降低信用额度,控制风险。

(2)反欺诈措施。对于欺诈风险较高的刷卡行为,发卡机构可以拒绝授信或要求核对持卡人身份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少欺诈损失。

(3)重新定价。信用卡在开户时,通过用户契约规定了循环信贷利率、年费、迟付费、现金提取费、超额透支费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客户的资信状况和风险程度可能改变、或者其用卡行为揭示了新的风险特征,原定的利率在新的情况下可能过高了或过低了,需要根据新情况进行调整,对于风险高的客户可适当提高利率,使回报和风险相匹配;反之可适当调低利率,以提高价格竞争力,巩固客户忠诚度。

(4)客户激活或挽留。客户开了信用卡账户并不一定就会自然而然地反复使用它,特别是资信好的客户可能拥有多张信用卡,经常会有某家银行发的信用卡长期处于睡眠状态;或者在竞争对手推出更优惠的信用卡时,改而使用竞争对手的卡,从而出现优质客户流失。制定适当的激励用卡措施,来激活睡眠卡,提高使用率,避免或减少客户流失,是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决策领域。

(5)续发信用卡。在信用卡有效期到期之前,银行必须决定是否续发新的信用卡,让该客户能够继续享受持卡消费和循环信贷的服务。显然,续发决策的目标是给绝大部分客户予以续发,只有少数信用不良、风险较高的客户予以终止。

按照客户评分分值的排名对全体客户划分5个等级,客户等级越高、人群位次越高,表示客户未来变为坏客户的概率越小(具体见表)。

银行信用卡部可依据评分统计分布数据中“坏账户率”、“业务量占比”等指标设置本地区审批决策分类点,对高风险申请严格审核,有效控制风险;对低风险申请简化审核,提高处理效率;依据风险水平设置审核审批流程控制和授信管理策略,合理分配审核审批资源,提高审核作业处理效率(具体如图)。

3、稳定期的度量与管理

在稳定期,信用卡交易频繁,持续期长,此过程涉及到持卡人、银行和特约商户多个对象,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风险,因此,该阶段风险管理是整个生命周期风险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在稳定期风险管理策略可从持卡人用卡管理、银行业务运作管理和特约商户管理三方面进行制定。对过程中出现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欺诈风险全面管理。

首先是对持卡人用卡风险的管理。根据客户持卡消费、透支及还款等具体行为,发卡机构应不断获取客户消费偏好、守信程度、还款能力等各方面信息,对客户动态跟踪,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有效控制风险、挖掘收益、巩固客户忠诚度。

其次是银行内部操作风险的管理。2004年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不完善或失灵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分布于信用卡的各个经营管理层次,贯穿于经营管理活动的始终。

最后对特约商户风险的管理。特约商户是信用卡持卡人用卡的主要场所,商户管理得好坏关系到对持卡人的服务及信用卡发卡机构的风险大小。个别不法商户和商户职员在受理信用卡过程中,盗取信用卡磁条信息卖给假卡集团或采取票据套现等欺诈手段,因此必须加强商户风险管理,使其管理规范化,减少风险损失。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重要目标是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然而坏账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总会有不诚信、没有还款意愿的客户,或者由于财务困窘而没有还款能力,从而造成坏账。然而,并非逾期拖欠的账款就一定全部变成坏账,能否收回全部或部分坏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发卡机构的坏账催收能力和催收策略。根据违约客户的具体情况,通过催收评分模型,预测收回坏账的可能性或催收比例,采取不同的催收策略。例如,根据进入发卡机构催收系统客户的具体情况,对于首次进入催收队列的客户,采取电话催收;对于电话催收没有效果并超过规定的逾期天数,采取上门催收;仍然没有效果的采取司法催收等。制定合理的催收策略,根据催收评分模型、以合理的人力、物力最大限度的收回坏账,减少损失。通过与持卡人协商,以减免有关费用为条件,为持卡人制个人信用评分与信用卡风险控制研究定还款计划,以最小坏账损失,达到最佳的催收效果。

信用卡催收评分模型根据银行的具体情况确定分值范围为,账户的风险程度随着分数的升高而减小,分数越低代表裂变为坏客户的几率增大。银行卡监管系统将以客户裂变为坏客户的比率为基准,设置高、中、低三个风险段,并通过参数设置对不同风险程度的账户设置不同的催收策略。信用卡催收评分模型高、中、低三个风险段的划分以坏账率为基准。坏账率指一定区间内的客户裂变为坏客户的比例;平均坏账率指坏账率的加权平均数。

4、衰退期的度量与管理

在衰退期,信用卡呆坏账增加,信用卡风险管理的重要目标是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因此衰退期的风险管理的重要任务是制定有效的违约催收和坏账核销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坏账所造成的损失。

(1)违约催收管理:并非逾期拖欠的账款就一定全部变成坏账,能否收回全部或部分坏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发卡机构的坏账催收能力和催收策略。催收管理即是对这些处于不同的违约拖欠地位甚至呆账地位的账户采取适当的催收措施,一方面促使部分拖欠账户回到现期地位,以最大限度地“挽救”那些还有还款意愿、但暂时遇到还款困难的客户;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减少最终的呆账损失。催收管理是信用卡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卓有成效的催收管理一方面可以使发卡银行直接减少呆账损失,提高赢利;另一方面更强的控制呆账的能力意味着银行直接减少呆账损失,提高赢利;此外,更强的呆账控制能力意味着银行可以扩大目标客户面,能够瞄准、接受更高风险的客户群,提高发卡量来达到规模经济,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2)坏账核销管理:一般情况,经过催收阶段,对于逾期180天以上的不良贷款,进入核销阶段。发卡机构采取科学方法预测核销后坏账的回收比例,合理制定不良资产处置定价,最大限度地减少坏账所造成的损失。发卡机构根据核销评分模型,预测核销后坏账的回收比例,制定不良资产处置定价,最大限度地减少坏账所造成的损失。

结论:

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发生涉及面广,种类繁多,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对发卡行具有重要作用。信用卡生命周期与其它成熟市场产品的生命周期特征不同,其风险管理的重点和各阶段风险管理的内容也应有其特别之处,根据我国信用卡发展生命周期制定的风险管理措施是必要的。信用卡这种产品本身,以及持卡人都具有自身的生命周期,周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信用风险,甚至成倍扩张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 , 2009-07-28

(7)Stiglitz and Weiss. Credit ration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1, 7175

(8)Mark Wilson. What constitutes credit card risk [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00, 24, 27-99

(9)戈涛. 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6, 2

(10)赵刚.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3

(11)Bill Fair,Earl Isaac. Forecasting financial risk of lending to consumer.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work paper, 1956

(12)Stiglitz and Weiss?Credit Ration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1, 7175

(13)Altman EI,sauders A. Credit Risk Measurement: Developments over the last 20 years[J].Journal of Banking &Financ, 1997, 21:1721-1742

(14)Lyn Thomas. A survey of credit and behavioral scoring. forecasting financial risk of lending to consumer.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work paper, 2001

第3篇: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范文

渠道上的信用风险是指渠道中任一成员的货款由于渠道上另外成员的原因不能及时收回或不能收回而给该成员造成的可能损失。

一、渠道上的信用风险是渠道冲突的集中体现

根据现代渠道冲突理论,渠道冲突是指下述这样一种状态:一个渠道成员意识到另外一个渠道成员正在阻挠或干扰他实现自己的目标或者有效运作;或一个渠道成员意识到另外一个渠道成员正从事某种会伤害、威胁其利益、或以损害其利益为代价获取稀缺资源的活动。渠道冲突分成为垂直冲突、水平冲突和多渠道冲突。垂直冲突是指同一渠道中不同层次的渠道成员之间的冲突,比如中间商不执行制造商规定的价格、服务和广告等策略;水平冲突是指同一层次渠道成员之间的冲突;例如,广东佛山一些陶瓷产品的特许经销商太多,距离又太近,以至相互竞价,压低了它们的利润。多渠道冲突则是指同一生产商的多条渠道之间的冲突。例如,IBM直到1981年还只用自己的销售部门推销其所有的产品,但当其产品中增加微机后,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它增加了18条营销渠道,包括经销商、邮购、电话市场营销等。由于增加了销售渠道,使各销售渠道之间为争夺客户而产生矛盾,当一条渠道的成员销售额较大,而利润较少时,多渠道冲突将变得更加激烈。

以上三种类型的渠道冲突都有可能成为渠道上信用风险的成因,垂直冲突则是形成渠道信用风险的直接原因。

渠道上的垂直冲突主要表现为价格冲突、服务冲突、促销冲突和交易方式冲突。

1、价格冲突与渠道上的信用风险。价格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制造商与中间商目标的不一致。制造商的根本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中间商是以销售最大为根本目标的(当然,它追求销售最大也是为了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因为制造商和中间商之间的协议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求中间商多卖出产品,这是制造商业对中间商进行奖励的根本依据。)为了保证自己能够得到正常的利润,制造商会要求中间商严格执行相关的价格政策,但是,中间商为了多销售产品,他有动力以低的价格促进销售。价格冲突比较著名的案例有:2000年7月国美电器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地以超低价格出售厦华、长虹和熊猫等品牌的彩电,引起上述企业的激烈反应;2001年4月,苏宁电器省内直营企业全面降价,最高降低幅度彩电为40%,音响为50%、空调为35%、洗衣机为25%、冰箱为20%.在苏宁降价之后,长虹、TCL、厦华彩电的价格也纷纷下调,海尔高层急飞南京扑火,但海尔产品仍然还是被列入降价名单。多方努力未果,海尔立即以断货为威胁,但商家并不理睬。价格冲突带来的信用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造商可能会因为中间商不严格执行价格政策而减少中间商的返利,这会引起中间商的不满从而导致中间商不及时还款;二是接受现实,中间商仍获得同样的返利,制造商承担低价销售的损失,形成隐性的风险损失。

2、促销冲突与渠道上的信用风险。中间商只对那些单位利润较高的产品的促销感兴趣,而对制造商要求促销的产品则视其单利润的多少决定是否促销,对制造商业通过降价手段进行促销的产品,由于降价导致单位利润锐减,特别是对于自己买进产品所权的中间商,有可能由于降价而导致中间商的利润为零,因而中间商对这类产品的降价促销不感兴趣,从而出现了促销冲突。促销冲突容易形成相对滞销产品货款的信用风险。如果是中间商业买进所有权的情况,生产商的降价行为会令中间商利润大大减少,起中间商的不满,他可能会在其他的商业上采取措施,弥补损失,从而导致制造商的可能损失。如果是中间商没有买进所有权的情况,由于促销冲突,相对滞销的产品的销售仍难有起色,这部分商品的货款就处于风险之中。

3、服务冲突与渠道上的信用风险。服务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制造商与中间商关于服务的界限没有明确的分工,导致消费者在费过程中对服务不满意而转向其他品牌的产品。服务冲突对整个渠道上的成员都会产生影响,客户的转移意味着利润来源的转移,销售受到影响,渠道上的所有成员的货款回收都会收到影响。

4、交易方式冲突与渠道上的信用风险。交易方式冲突是指制造商与中间商出于自身利益与风险的考虑希望采用不同的交易方式而形成的冲突。如曾经发生的济南七大商场罢售长虹彩电的风波就是交易方式冲突的典型案例,中间商希望长虹彩电,先拿一批货做铺底销售,而长虹实行的是台阶式返利,推行现款现货的经销制,这样,市场风险、降价的压力全部由中间商承担,中间商感到风险大、利润薄,因此采取了罢售的措施。交易方式的选择是控制渠道信用风险的直接方法,但是交易方式过于宽松会导致信用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增加;交易方式过于紧张又会导致上面情况的发生,最终仍可能带来较大的损失。

以上简单讨论了渠道垂直冲突对渠道信用风险形成的影响。当然,渠道上的信用风险不能完全归结于渠道冲突,其他的一些外部原因、产品本身的原因也是导致渠道上信用风险的重要原因。

二、渠道信用风险具有传染性的特点

渠道上信用风险的传染性是指某渠道成员的违约会导致其所有上游成员都会受到影响的情形。渠道上信用风险传染性的特点是由当今市场的买方特点决定了的。如果渠道成员之间有相互的资金流“隔离”,则传染性的特点将难以形成,然而市场的买方特点决定了上游企业要向下游企业提供商业信用融通,资金流上的相互依赖性就不可避免了。

制造企业作为渠道的起点,将承担着最大的信用风险,只有渠道上任一成员出现违约的情况,它所导致的信用风险和损失都会沿着渠道的链条传递到制造商那里。

处于渠道末端的零售商,它是直接面对客户的企业,它所承担的信用风险是客户的信用风险,可以说是整个渠道链条中面临的信用风险最小的企业。

从整个渠道的链条来看,越是远离渠道的末端,面临的信用风险就越大;同样地,如果渠道的结构越是层次多、长度长、宽度大,整个渠道链条上的信用风险也就会越大,处于多重渠道扭结中心的制造企业所承担的信用风险也就越大。

三、我国渠道失信的典型形式:(以IT产业为例)

1、恶意欺诈

如果单从数量上来说,诈骗案所占的比例并高,但这类案件的涉案金额相对比较高,而且现在IT渠道的毛利率普遍很低,一旦发生恶意欺诈的案件,对渠道的打击会很大。神州数码外联法务部法务经理曾经办过一个案子,一个商案发逃跑后公安人员去公司搜察,发现一份纸面文件,记录了包括神码、英迈、佳杰、威达在内的几乎所有的总代的联系方式,这个骗子公司的操作方法是一家一家打电话,看谁给的条件最好,谁的条件好就骗谁。

当然也有拿了假的本票来骗的,这就属于比较专业的诈骗了,这类情况比较少,只要有相关的制度,预防起来并不困难。

2、恶性拖欠

神州数码外联法务部法务经理曾坦言,IT渠道发生的失信案例,纯粹意义上的诈骗案实并不多,比较常见的现象是恶意拖欠。一些商的资质本来比较虚,不具备经营的实力,但由于一些制度在监察和执行上存在较大的可操作性,导致了一些“猫腻”的产生。有“立升”的经销商往往花几千块钱就能注册一个资金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公司,和这样的公司做生意比较危险,有了纠纷追讨债务时,才发现公司根本就一无所有,尤其让人头疼的是公司的经营者一不跑,二不赖,但就是不还钱。由于这类公司根本不具备清偿能力,你拿他毫无办法。

3、金蝉脱壳

第4篇: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范文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违约风险(defaultrisk),指交易一方不愿或无力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是信用价差风险(creditspreadrisk),指由于信用品质的变化引起信用价差的变化而导致的损失。

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狭义的信用风险通常指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以经营信用为基础,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与生俱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以我国为例,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l%,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并且,在开放的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都将最终表现为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纵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至现代风险管理的重大转折。传统的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主要经历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三个阶段。现代风险管理源于2O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多家银行受信用风险的影响而纷纷倒闭,商业银行由此开始普遍重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研究,我国尤其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深刻意识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体系已经到了必须重新研究的阶段,于是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如管理理念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银行业越来越倾向于积极地、富有进取地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管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发展到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而且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可充分共享包括银行在内的借贷信息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公开记录等;管理工具由内部控制工具发展到外部交易工具;管理手段由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管理内容由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并更加注重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更注重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多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由各自为政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和有效的个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指由外界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和信贷风险大小,这种因素渗透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督等信贷管理的各个方面。

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所有业务中和银行管理的所有层次。目前,国际活跃银行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图1:

该体系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此外,风险管理体系还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内,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传人我国,一些对银行风险管理比较重视、观念比较先进的国内银行开始认识到对全行风险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开始慢慢尝试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式。例如,中国银行率先在总行成立全球风险统一管理部,对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进行统一的风险管理。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特点,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较多问题,使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还是由于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所致。

1.运用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计量信用风险时存在着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观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对象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的传统方法,是静态和被动的管理方式。客观上。缺乏有效的征信渠道和信息披露制度。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征信公司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效益差,业务开展上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尚不成熟。商业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机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整体水平较低,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问题的定量研究,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的使用几乎没有开展,难以准确地识别和度量经营风险。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定量技术方法是VAR度量,目前国内对VAR方法的使用还主要限于交易或部门层次,在银行层次的运用还很少。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起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由此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借款管理偏重于抵押贷款,而几乎没有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防范和转移功能的衍生产品以及证券化技术转移和分散管理机制。以中圈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例,如表1。

表1中国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3.商、世银行未建立起有关信用资产的历史数据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科学在银行业的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开发上缺乏前瞻性和不连续性,造成信息之间冗余,数据之间的一致性较差。目前商业银行已经或正在建立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信息采集系统,以收集客户信息,提供综合查询和统计报表等功能为主,大部分商业银行缺少企业详尽完整的信息数据库,缺乏模型分析,银行无法迅速传递、反馈和分析信息,以便及时解决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隐患。

4.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由于长期受漠视风险的思维定式以及行为惯性的影响,目前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比较薄弱,多数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坪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陈旧,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的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从我国商业银行来看,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失最突出的表现为:对银行业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和对银行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认识不够充分。

5.金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严重匮乏。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非常复杂的新兴的管理科学,要求银行风险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否则很难理解业务和产品的风险性质,更难以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因此,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与风险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显得十分匮乏。商业银行还缺乏一批复合型加专家型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和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人才。

三、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1.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要尽可能地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在日常业务运营中得到良好的执行。商业银行应该把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焦点放在信用风险管理之上。首先要加快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其次,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做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商业银行应以改造和完善资产评级制度,特别是改造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制度为切人点,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和客户为中心的风险识别管理体系。最后,针对目前国内信用环境较差的实际,研究、开发一套具有反欺诈功能的风险监测系统。通过量化和建模的方法,甄刖虚假财务数据,从源头扼制风险的发生。运用适当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并建立健全数据库,致力于开发新的度量模型。注意信贷资料的收集。完善信贷档案管理,做到专人负责、资料完整。组织科技人员统一开发适合本行的数据处理系统。商业银行还应与有关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一起,对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改进。或量体裁衣式地开发新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之更好适应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2.逐步建立健全内部评级体系。内部评级法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应按照实施阶段和条件,分为在制定贷款审批权限结构、贷后管理、贷款组合报告与分析等三个方面的应用和在设定信用风险限额、确定贷款损失准备金、风险定价、资本分配与绩效评估的应用这样两个层次。前一个层次在近期可以实现,后一个层次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够实现。

3.建立独立体系,完善管理流程。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应先明确董事会是银行管理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下设战略规划委员会负责起草风险管理战略,负责战略风险的管理。监事会下设风险审计委员会,对董事会成员进行监测。风险管理战略必须强调的是只能自上而下,不能自下而上。风险管理战略应在系统内得到充分的认识,其制定、审批、分解执行和监督流程必须得到相应的组织制度保障。完善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流程,则要逐步做到按产品、地区、业务、主线来识别风险;全面收集银行的业务管理数据。特别是要严格实行贷款授权审批机制。由总行依据分行的资产负债情况,授权分行信贷委员会一个最高审批限额,分行依据最高限额向分行信贷委员会成员转授权,核定每个委员的集体审批权限,当发生贷款时,先由信贷人员对企业资信全面评估,再交由信贷委员会委员批准生效,若贷款超过一定数额,则需报上级行信贷委员会核准,从而形成分层次的贷款授权审批制度。对那些不使用的流程应及时废除。

4.树立重视风险、对风险进行科学管理的企业文化。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意识和法律意识,既是金融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创建金融安全的~项基础工作,因此商业银行要会同有关方面,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教育和风险教育,引导教育所有金融市场参与者充分认识到信用风险的危害性。在银行内部建立风险管理文化,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囊括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推行涵盖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引导和推进风险管理业务的发展。信用风险管理文化是一种融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管理理念、风险控制行为、风险道德标准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企业文化。商业银行应倡导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树立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要将个人行为与企业发展、风险管理与业务拓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这一风险管理文化,使员工以诚实守信、审慎务实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信贷调查,以对客户负责、对全行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正确审批每一笔业务,建立一支品行端正、作风严谨、技术精湛的风险管理队伍。

5.成立专门的机构、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与其机构的合理设置是分不开的,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大都要遵循合理分工相互协调的原则,统一指挥、权责一致、提高效率的原则,加快内部稽核机构建设,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直接独立于最高管理者。同时有相当权威的某个人或某个小规模的委员会负责,以确保最高管理者关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技术,要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代风险管理需要精通金融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银行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都还很难适应现代风险管理的需要,因此必须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

第5篇: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范文

(一)企业内部普遍缺乏信用管理专职机构从大量的案例中不难发现,一些外贸企业因为内部没有专职的信用风险管理机构,就不可能有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因此,引发我国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的重要原因是企业缺乏信用管理体系。即使部分企业建立了信用管理专职机构,但因公司管理层的不重视或专职人员的管理水平不高而未发挥实际作用。

(二)员工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资信调查对于任何外贸企业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大量实践证明,做好资信调查工作可以规避很多交易风险。进口商的资信状况决定外贸企业能否顺利履行合同、安全收汇。由于同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目前我国外贸企业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许多外贸企业给予外商较为宽松的付款条件来独揽客户,从而忽略了资信调查工作,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二、对我国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构建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信用风险的产生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交易环节,而是贯穿了整个贸易流程,因此,构建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也必须贯穿于所有可能产生风险的交易环节,实现对各个风险环节的全程控制。所谓企业信用全程管理就是要求做到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都对企业出口信用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其中,事前管理是要求企业在业务开始前加强对客户的财务状况、资信情况等进行调查,事中管理要求企业在实际业务活动中对授信对象和授信金额进行实时管理,事后管理要求企业加强三项资产(应收、预付、存货)的监控管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尤其是逾期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做到如上三步骤,基本就构成了企业风险管理全过程。

(二)加强客户的资信调查,合理制定信用标准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中应明确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主要是加强客户的资信调查,给客户制定出一个合理的信用额度,通常需要从两个方面加强对客户的资信调查:首先是调查客户所在国家的宏观环境,评估东道国的风险因素,有效控制因国际因素原因带来的信用风险,这项工作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是不太现实和经济的,企业规避此类风险还是以预防为主。在实际的业务操作中,规模不大的外贸企业还是咨询专业机构的一些评价指标:比较权威的有欧洲货币指数、机构投资家风险等级指标等。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外贸企业,除咨询上述专业机构外,还应该委托他们对一些专项因素进行调查、评估,做到真正了解东道国的风险所在,建立预警机制,有效预防信用风险的发生。其次是针对国外客户本身所采取的一些资信调查评估,从不同渠道了解国外客户的资信状况,加强信用风险档案管理。企业可选择通过传媒、网络等自己掌握和了解客户信息,也可通过国内的一些银行或专业资信调查机构等渠道收集有关信息,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外客户的经营情况、资信偿付能力并做出准确判断,以此来作出正确的经营策略。企业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依据国外客户资信状况,对不同客户的赊销额度和期限等问题进行差异化管理,最终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信用额度。对信用管理要做到时时跟踪,对于超过额度的客户,未进行新的评估审定前,对超出部分坚决不予赊销。

(三)完善企业外部的信用管理体系1.加强征信管理建立信用制度的核心是征信数据的采集及评估(资产信用调查和评估,企业资信调查及评估,消费者信用调查和评估)。政府和中央银行应主导建立征信系统,此系统不应该以盈利为目的,主要职责是为社会服务。2.我国政府应大力扶持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信用服务行业发展和建设信用体系必须要求信用信息市场化。目前国外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发展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首先是政府应加强对各类信用服务中介结构的监督管理,建立各类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其次是大力推进和发展包括信用调查、信用征集、信用评估、信用担保、信用咨询等信用中介机构在内的各类社会信用服务业。3.快速发展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服务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服务,在我国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服务,应该做好出口信用保险的宣传力度,政府应大力支持出口信保业务并建立科学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

(四)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减少经济损失,促进健康发展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海外企业的信用状况不断恶化。对于出口业务,通过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可有效降低因信用风险而带来的损失。以某外贸企业为例,2008~2013年,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累计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60余万美元,但因国外客户的商业风险或质量索赔风险而取得信保公司的赔付额达300万美元,有效地降低了因金融危机而发生的经济损失,为该外贸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6篇: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中小型担保公司信用风险评估模糊综合评估

一、引言

在金融风暴影响下,我国经济和金融业受到了巨大冲击,中小型担保公司面临的风险日益突出。与大型担保公司相比,很多中小型担保公司从业人员缺乏从事担保业务的知识、经验,对担保对象不能准确判断,或风险意识淡薄,不利于对复杂金融市场环境下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建立预警机制和应急保障体系,健全风险管理机制,规避信用风险已成为中小型担保公司目前所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担保公司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框架构建

在中小型担保公司实际运作过程中,既希望不断签单,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又希望对系统性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实现收益最大。然而,无论是政策性信用担保还是商业性信用担保,风险管理能力都是担保机构最核心的竞争力。尤其是商业性信用担保则完全要依靠自身的能力来获得生存和发展。可见,风险管理是大部分中小型担保公司的第一要务,决定了其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担保公司的整体风险控制提供有效支撑则显得尤为重要。担保公司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目前,很多文献都对担保公司信用风险的风险源(即风险识别部分)以及风险的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论述,但在风险分析过程中定量地对风险防控能力进行评价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不能给各担保机构以真正的辅助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中小型担保公司风险防范能力的准确性。因此,对定量的风险评估则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

三、担保公司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一)风险评估方法概述

作为一门理论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工作,风险评估通过充分利用各种定量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价以判断风险大小,为风险管理提供重要依据。目前,常用的风险评估的方法包括:蒙特卡罗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预测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针对不同规模的担保公司、不同金额的担保业务分别进行应用。

(二)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

一般担保公司对信用担保业务的风险评估主要从担保企业(含项目)和反担保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因此,在进行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时需同时考虑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按照模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应遵循的科学性、代表性、全面性、可行性和系统性等原则,建立了评价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担保公司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该体系共分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目标层主要为中小型担保公司需要进行担保的项目风险,这是第一层次。准则层由项目背景、反担保措施两大部份组成,这是第二层次。指标层企业行业特点、竞争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质量、盈利情况等指标组成,这是第三层次。

(三)基于模糊综合评估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

模糊综合评判原理简单,适于对受多因素影响的项目进行评价,尤其是对人才短缺、人员行业能力不是十分强大的中小型担保公司进行担保业务的风险定量研究时更为合适。因此,本文选择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

1.建立权重集

假设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为,且,。同样,指标层对准则层的权重,,且。

2.建立评价集

作为对评判对象可能做出的各种评判结果所组成的集合。假设强度由高到低为强、较强、一般、较弱、弱,则评价集为:,则表示程度。

3.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对准则层各评价指标建立模糊评价矩阵,通过指标层评价准则层分类因素指标,若单独考虑,评判其类属于第m个评语的概率为,得到模糊评价矩阵。

由得到准则层的各指标的一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4.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的结果为:

5.确定评价结论

对作归一化处理,根据最大隶属原则,评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高低。

四、总结

作为高风险行业,信用担保业能否有效地防范与控制担保风险决定着担保机构能否可持续发展。中小型担保公司因各种原因致使在信用风险的评估方面存在很大不足。因此,就需要不断探索信用风险评估方法,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在此基础上,中小型担保公司还应利用网络实现企业信用等信息储备,提高信用风险评估的可信度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李蔚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综合风险预警系统研究[J].科研管理,2007(3).

[2]熊笑坤.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分析及防范[J].河北金融,2007(1).

[3]张志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分析及对策[J].河北经济,2009(10).

第7篇: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使得风险管理的问题日益凸现。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由于金融监管的放松,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也在不断加剧,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三次大的金融危机——欧洲货币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这三次大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损失,引起了国际金融界对金融风险管理的高度重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更成为国际、国内金融界关注的焦点。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主要的风险形式。信用风险的管理也成为当今风险管理领域中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因此,如何防范与降低信用风险已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迫切要求。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经济学解释

商业银行在经营中会遇到很多中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最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金融风险形式之一,它是金融机构、投资者和消费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影响着人们对信用风险概念的理解。

传统观点认为,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受信方)拒绝或无力按时、全额支付所欠债务时,给授信方(信用提供方)带来的潜在损失。授信方可能是提供贷款的银行,或是以信用方式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公司。授信方总是会更多地考虑信用风险问题,比如发放贷款的银行,其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在商业银行的早期业务中,常常将信贷风险等同于信用风险。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演变和发展,信用风险出现了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从广义上说,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经营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银行造成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从狭义上说,信用风险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意履行借款协议、偿还本息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意愿履行还款义务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另一个是指由于债务人信用等级或信贷资产评级的下调、信贷利差的扩大导致资产的经济价值或者市值下降的可能性。前者主要着眼于贷款是否违约,成为违约风险;后者则强调信贷资产质量价值的潜在变化,所以通常称为信贷利差风险。

另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道德风险与信息不对称是形成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2)非系统性与系统性。(3)风险和收益的非对称性。信用风险的收益分布具有典型的非对称性。(4)信用风险的历史交易数据难以获取。

二、国内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的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信用风险所涉及领域和规模迅速扩大,因此,各个国家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都是非常重视的。

(一)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1、风险管理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高度,董事会直接负责风险管理政策的制定。近些年来,一些大银行由于风险管理失败而遭受了巨额损失,甚至破产倒闭,使得银行股东、经理们以及金融监管当局领略和感受到银行风险的严重后果,深刻地认识到现代风险管理对于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目前,国际上一些大银行的最高决策层已把风险管理纳入其发展战略计划,将之作为银行内部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风险管理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已经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的高度。

2、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开始出现,风险管理趋于日常化和制度化。与风险管理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高度相适应,现代银行风险管理在组织制度上形成了由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领导的,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紧密联系的风险内部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决策与业务决策的适度分离,改变了风险管理决策从属于以盈利为首要目标的业务决策的传统管理体制。同时,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建立在管理日常化和制度化的基础上的,这就进一步加强了商业银行在复杂的风险环境中及时、有效地管理风险的能力。

3、更加重视全面风险管理。与主要重视信用风险的传统风险管理不同,现代银行风险管理还非常重视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更全面的风险因素。而且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和人才的损失也视为风险,提出了声誉风险和人才风险的概念。

4、市场风险日益突出,市场风险管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市场风险成为银行风险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同时,金融自由化和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传统的以信用风险为主的模式发生变化。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者,无论是在管理技术手段上,还是在管理理论上,都构成了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两个基本内容。

5、风险管理技术趋于计量化和模型化,各种风险管理计量模型发展迅速,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性日益增强。与传统风险管理的特征不同,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使得风险管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多数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比较陈旧。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

2、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负责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是贷款部门的信贷员,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3、不良贷款比例高,贷款资金趋向长期化、集中化。我国银行业的贷款人多集中在房地产或其它人型资产投资项目上,且数额巨大。而贷款资金长期化将导致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降低,信贷资金周转速度减慢。一旦累积的信用风险暴露出来,势必会造成严重的信贷损失,对银行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4、内部评级不完善,风险揭示不充分。与先进的国际性银行相比,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无论是在评级方法、评级结果的检验,还是在评级组织结构、基础数据库等方而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内部评级在揭示和控制风险方而的作用。另外,由于会计信息不完备和真实性有待提高,以及缺乏衡量风险的技术方法,银行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数量方而都远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三、针对我国现状提出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的建议

第一,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水平。根据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要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首先,各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发以计算机为平台的客户信息系统,广泛收集充分的客户信息,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库。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发出适合自身条件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第二,确立完善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保证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得以落实。商业银行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应根据中国银监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在对各类业务的各环节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方法进行整合、梳理和优化。首先,通过授权管理、岗位制衡等手段防止操作风险在业务环节中的出现。其次,通过标准化的内部控制管理实现内部控制的连续性和系统化,从而严格控制银行内的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最后,通过不间断的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其经营目标的实现。

第三,强化风险外部监管,完善宏观外部环境。强化风险外部监管是完善风险控制体系的必然要求。首先是市场约束的要求,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定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为金融监管的三大支柱,强调银行应及时、准确地向市场披露银行财务状况、经营业绩、风险管理战略和措施、风险敞口、会计政策以及业务、管理和公司治理6个方面的信息;其次,监管当局必须在强化合规性监管的同时重视安全性监管,逐步强化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同时要对银行风险评估体系的合理性、准确性及信息披露的可信性进行监督,严格监管纪律,推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化,实现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注重风险性监管的转变,健全非现场监督体系,并保持监督的持续性。再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银行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金融法制环境。落实《物权法》,修订完善《破产法》和《担保法》等,在完善商业银行的立法基础上加大执法力度,维护金融秩序。

第四,规范社会信用关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要建立健全有关社会信用的法律体系,推进信用文化建设。据有关机构分析,社会信用指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促进GDP增长0.9%,促进生产率提高0.7%。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3,255-256.

[2]P.Jorion.Value at Risk[M].New York:McGraw Hill.1997,128.

[3]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6-7.

[4]阳.金融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市场和机构的理论、模型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

第8篇: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范文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risk management situation of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process design to build the top-level design ideas by the comprehensive risk management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country risk, credit risk and contract risk of the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perfect the risk management of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The validity of this method is proved by the effect of results.

关键词: 外贸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应对策略;成效

Key words: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risk management system;countermeasures;effect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8-0015-02

0 引言

外贸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长期动态和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风险管理应该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风险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很多外贸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面临多方面的风险,本文基于外贸风险研究视角,从外贸风险顶层设计以及风险流程设计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旨在为外贸企业进行全面的风险管控提供相应的策略建议。

1 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和实施意义

1.1 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 全面风险管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首要目标,考察企业所有经营管理活动和行为,考虑内外部各种因素并综合分析企业现在和将来可能面临的所有风险,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借助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应对和风险管理决策等系统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和过程,及时发现和控制对企业价值有负面影响的因素,从而服务发展战略实现。

1.2 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意义 随着科技进步和世界经济发展,现代企业面临环境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外贸企业而言,不仅接受着激烈的国内出口商挑战,更面临世界范围内企业竞争和相对陌生的外部市场,不可避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承担一定的风险以获得较大的收益。但只是被动承担风险无法维持企业稳健持续运营,必须主动采取各种措施以保证健康发展。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企业只有强化自身风险管理能力,才能保证不断发展壮大,实现基业长青。

2 外贸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2.1 外贸企业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①缺乏风险管理意识。我国对外贸易从改革开放至今只有几十年时间,相比发达国家上百年的经验积累,尚有不少差距。改革开放前受国家政策调控,外贸企业多为国有企业,经营活动多实行计划管理,外贸风险多由国家统一防控。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变革深入,外贸企业改制重组,实现了独立核算和自负盈亏,同时,应对外贸风险也成为企业自主行为,很多企业偏重追求经营规模,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不足。②缺乏风险管理机制。外贸企业由传统国有企业改制为现代企业形式,大多缺乏风险管理机制顶层设计,大多数企业按照传统经验应对外贸风险,因缺乏相应的指导,难以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出现风险时只能紧急处理,导致贸易业务风险事件时有发生。③缺乏风险鉴别能力和风险管理方法。我国外贸企业发展时间短,缺乏经验,依据自身仅有风险管理手段难以准确及时的识别和评估各种风险。特别是中小企业因急于拓展外部市场,风险意识缺乏、风险管理培训缺失,导致自身风险防范能力受限,易导致经营损失。

2.2 外贸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2.2.1 做好全面风险管理顶层设计 风险管理体系构建首先要完善顶层设计,夯实风险管理基础,为体系建立和有效运行做好充分准备。具体来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①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企业风险管理文化体系应与企业总体文化体系相融合,在各个层面营造风险防控文化氛围,使员工从按规章制度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有意识的风险防控。企业必须采取各种途径和形式,加大对员工职业操守、业务规范和法制素质教育培训。风险管理还应与薪酬考核有效结合,在人员选拔和任用时,也应注重应聘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的考查。②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我国大多数外贸企业缺乏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应明确风险管理议事规则,将风险管理的责任和目标任务传导到公司各个机构和部门,全面推动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建设。③借助外脑进行风险管理。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风险信息收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与报告等各个环节,涉及到专业判断和专业知识的运用。外贸企业在初次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时,可借助外部专业力量实施建设,对于企业建立有效和可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2.2.2 做好全面风险管控流程设计 ①风险信息收集。企业可以采取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进行风险信息收集,收集信息包括战略风险,如战略制定;市场风险,如国别风险;运营风险,如采购、仓储运输风险;财务风险,如税务及法律风险五大类风险。企业将收集的各种风险信息汇总,按照以上类别进行归类,其目的是使企业对所处外部环境和自身竞争优劣势有一个清晰了解,从而制定风险评估标准,为下一步风险分析打好基础。②风险评估和分析。风险评估是对收集的各类风险信息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评估分类,分析风险发生概率、条件、出现的后果以及可能给公司带来的损失等内容。结合公司战略和风险偏好,对各个风险按照发生可能性和发生后产生影响进行分类。风险评估应遵循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考虑各风险之间相互影响,形成公司风险事件列表。③风险应对和管控流程设计。风险应对是对所识别出的风险制定各种应对措施,以及针对重大风险和特别风险的解决方案。风险应对体现在风险管理体系的设计和执行层面,对公司识别出的各类风险,依据风险偏好以及承受度,按照业务性质和特点,设置风险管控流程。另外,重大风险应对措施是根据识别出的重大风险和具有特殊性质的风险制定应对方案,由于此类风险对公司影响较大,必须单独制定解决方案。

3 外贸企业化解各类风险的应对策略

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制定行之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是重中之重,它不仅可以及时识别并化解面临风险,还能够从风险中发现机会,而大多数外贸企业正是缺乏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基于此,本文就外贸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面临的国别风险、信用风险和合同风险,提出相应应对策略。

3.1 国别风险的应对策略 国别风险是由于贸易所在国政治不稳定、频繁变更导致的贸易风险;或由于所在国经济状况恶化,对关税、外汇等实施政策变更导致的风险。

国别风险的预测和防范对于其他风险而言更具不可预测性,但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缺失和不对称。在收集国别风险信息时,首先应分析该国近期的政治经济情况。政治情况包括国家政治体制、政权是否稳固、以及近年执政党轮替等;经济情况包括近年经济发展趋势、主要支柱产业、国际收支情况和外汇管制情况等。此外,外贸企业借助国家信用等级来判断国别风险大小。信用评级是对一国政治、经济和国家信用的综合评定。目前,国际上三大评价机构(即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的评价结果均具有较高权威性,我国有关部门出具的《国家风险分析报告》等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3.2 信用风险的应对策略 信用风险管理分为事前的风险防范、事中风险控制以及事后补救措施。其中,事前的信用审批阶段最为重要。在对新客户进行了解时,由于受到国家地域限制,使一些中小企业信用情况了解更为困难。外贸企业一方面可以向评级机构寻求信用评级资料,如果是新开发的重要客户,企业也可以专门委托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评级。在对新客户积累一定了解后,建议采取信用证等国际通行的保证程度较高的支付方法。另一方面可以采取风险转移的方法,即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出口信用保险,该公司近年来推出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综合保险,简化了投保程序,对于中小型外贸企业风险转移起到很大的作用。

3.3 合同风险的应对策略 国际贸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中亦面临复杂条件,合同风险是外贸企业面临的重要风险。造成合同风险的因素有多方面。其中因合同条款约定不全面造成损失较为常见。如,涉及到工程承包时等复杂项目时,税费条款、工程技术条款以及支付条款约定,受项目所在国税收法规影响很大,规定不明确或者处置不当很可能产生税负支出甚至罚款;涉及到工程技术条款时,如果约定达到某一技术规范,但在此技术规范内又细分为几个级别,如果合同约定中没有细化到最末级技术规范,就有可能在项目验收时出现项目质量风险乃至产生损失。因此,外贸企业签订合同时必须仔细研究具体合同条款,对可能产生争议条款必须详细说明,特别是对于罚则条款要仔细斟酌,防止出现违约损失。

4 外贸风险策略及方法应用成效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与30家外贸企业(如机械制造企业等)进行了相关调查,所有企业都认为自身存在国别风险、信用风险、合同风险等。通过与这些企业进行风险管控顶层设计、风险控制流程设计,以及各类风险策略应对方法交流。这些企业借鉴本文所述外贸风险全面管理体系,并结合风险应对策略进行风险控制方法的调整。经过实践并反馈信息可以总结:国别风险通过完善信息沟通,减少信息不对称使该风险发生概率降低了30.2%;合同风险控制从明确界定条款信息等方面加强控制,使该类风险发生概率降低了53.6%;信用风信风险管理从事前的风险防范(即信用审批阶段)、事中风险控制(即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交易方式和结算条件)以及事后补救措施(即在发生信用风险事件后实施的具体处理措施)进行控制,使风险概率降低了42.7%。总体看来,本研究风险控制方法较强的应用性,但还需进一步优化改进。

5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各国间自由贸易协定不断签署,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这也对外贸企业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外贸企业在追求发展和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应该注重加强自身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必将对维护公司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本文从3个方面进行风险管控顶层设计,从3个方面进行全面风险控制流程设计,并从国别风险、信用风险以及合同风险三个维度进行策略设计对外贸企业进行风险控制,通过应用成效证明该方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银祖.国际贸易企业风险管理研究[J].企业研究,2012(6).

第9篇: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国际银行业欧美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缺陷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1770(2010)04-035-03

金融危机爆发后,银行风险管理成为众矢之的。客观地看,造成金融危机的成因很复杂,监管缺位、政治干预、外部欺诈、银行家的贪婪、利益冲突以及传导效应,都是产生金融风暴的重要因素。但银行业风险管理未能发挥应有作用,确应检讨。斯蒂格利茨教授认为,银行风险管理是造成金融危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从另一个角度看,金融危机也是检验银行风险管理的试金石。对于号称已经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的西方银行而言,本应发挥“识别风险、度量风险、转移风险和管理风险”四大职能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际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此,西方银行界已经提出质疑,在风险管理演变了数十年后,在数以百亿计的资金投向风险管理数据和软件、各方面风险管理专家层出不穷、各种模型日趋成熟的前提下,为什么仍不能避免危机的爆发。

从实际效果看,全面风险管理还有很多漏洞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谨从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体系、度量和管理四个角度入手,对欧美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并试图对国内银行业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出建议。

一、理念:形式上的风险管理

表面上重要的风险管理在实际银行经营中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对于危机前的风险管理,西方学者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即:橱窗装饰(WINDOW DRESSING)。很多银行总裁并没有真正理解或者认识到风险管理的潜在价值。风险管理被更多的当成对监管者的应付,或者是“最佳实践”清单中的一项,是获得投资者认可、提高股价的要件。

总体而言,风险管理部门在银行的地位并不高,风险管理人员的待遇也是相对较低的。银行CEO普遍是从业务绩效好的部门产生,而不是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人员也很难介入到日常业务决策中。

二、体系:“不全面”的全面风险管理

从危机中银行业的表现看,貌似全面、完整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不完整,在现实经济冲击面前有些不堪一击。

(一)割裂的处理各类风险,忽略了风险之间的联动性

对于大多数银行而言,所谓全面风险管理,实质上是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各类风险分别进行度量和管理,并将各类风险汇总形成银行的总体风险,并相应计提资本。但金融危机的事实是,各类风险之间存在很强的联动性和相关性:

1.流动性风险与市场风险之间的联动性。以交易账户为例,在市场普遍看空银行持有的证券化产品时,这些产品的流动性基本丧失,导致盯市价格(MARK TO MARKET)急剧下跌,银行账面损失惨重。

2. 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之间的联动性。在银行流动性紧张的前提下,银行对客户收紧银根,并进而导致客户违约率上升,使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

3. 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趋同。一般意义上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的处理是与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紧密结合的。但由于危机后交易账户的损失也通过信贷利差、信用等级迁徙等方式估算,二者的会计处理趋于接近,风险的实质趋同,二者区别变得模糊。

(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不够

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一个误区,即把流动性缺口、流动比率等各类分析当成是流动性风险管理。实际上这些方法是对流动性的日常业务管理,而非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则是对各种可能危及银行流动性的事件进行识别,并通过各种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分析对银行产生的影响,进而采取措施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或把损失降至最低。

例如,通常导致流动性风险的因素包括:信贷质量问题(如贷款质量急剧恶化)、操作风险事件(如重大内部案件、高管层犯罪事件等)、业务模式出现问题(如当年出现巨额亏损)、以及其他对银行信誉构成重大损害的情况。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应及时跟进了解上述情况,在弥补的同时评估对银行流动性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筹措资金、与市场沟通等方式积极化解。

从危机的实际情况看,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显然对流动性风险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导致北岩银行、贝尔.斯登等机构的迅速倒闭。

三、度量:有破绽的模型工具

危机中的表现说明,风险定量模型一定程度上仍然是“实验室”的产物,在危机的现实面前破绽百出。美洲银行在2008年年报中总结教训时,把过于依赖定量模型摆在了首位。在本轮危机中,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定量模型都暴露出很大的缺陷。

(一)市场风险模型基本失灵

银行在度量市场风险方面基本采用的是“在险价值”模型(VALUE AT RISK),其基本原理是:以银行在过去一定期间损失数据为基础,构建交易损失的概率分布,并以历史数据估计未来在某一置信区间下的损失。

由于本轮危机实属百年不遇,危机中很多交易性产品的流动性几乎丧失殆尽,因此出现了远远高于历史数据估计的严重损失。对此,理论界的解释是“厚尾”(FAT TAIL)及“内生风险”(ENDOGENOUS RISK)。

所谓“厚尾”,即:实际损失的概率分布不是正态分布,而是小概率的尾部分布损失高于假设的损失程度。所谓“内生风险”,即:由于各银行采取了类似的VaR模型,在出现类似的风险信号时,采取了相对一致的判断,同时抛售相关产品,导致市场出现一边倒的单边市,市场流动性丧失,进而加大了损失。

(二)信用风险模型效果不佳

模型在度量预测危机中的信贷风险的效果并不好。以美国次级贷款为例,商业按揭贷款证券协会(COMMERCIAL MARTGAGE SECURITIES ASSOCIATION)调查显示,2006年获得美国次级房贷的借款人中间,61%获得了很高的信用评分,完全符合申请正常贷款的条件。

事后研究表明,美国次级贷款违约率表现出如下特征:

一是非洲裔和西班牙裔借款人的违约率高于平均水平。很高比例的非洲裔和西班牙裔(南美移民)借款人在申请贷款时符合信用评分条件,但最终贷款降级为次级贷款。

二是可调节利率次贷的违约率高于平均水平。截至2008年末,可调节利率次贷(ADJUSTABLE RATE MORTGAGE)的违约率为33.02%,远高于次贷平均违约率22.37%。

三是2001年至2005年发放的次贷质量恶化最快。

四是印第安纳等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违约率高于美国平均水平。

五是次贷违约率与贷款抵押率正相关,即:抵押率越高,违约率越低。

遗憾的是,在当初发放次级贷款时,多数美国银行的模型都没有发现上述规律,所以也没有运用这些规律。此外,信用风险模型应该是动态的,并随着经济周期变迁中的利率、失业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不断调整相应违约率及违约损失率。但实际上多数银行的信用风险模型缺乏这种动态调整功能。

(三)系统性风险的压力测试

对于流动性下降的情况下,违约率陡升、交易账户损失扩大的现象,前已经论及,这里不再赘述。而银行基本未能在对模型进行压力测试时,引入各类风险系统性问题的压力测试,而停留在对个别指标变化的测试,对现实中可能造成的损失严重低估,并导致在面对实际危机时措手不及。

(四)早期预警问题

本轮危机中暴露出多数银行的一个致命缺陷:缺乏对宏观经济风险的早期预警(EARLY WARNING)。多数银行在危机到来之后才仓促采取措施,但为时已晚。而高盛、汇丰等金融机构则受益于相对健全的早期预警模型,及时退出高风险领域,把损失降至最低。

对于模型失灵问题,我的看法是:

第一,各类模型都有严格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指望某个模型能永远对风险做出精确的度量是不现实的。

第二,风险管理是艺术,不是科学。模型工具是决策的辅助,而不是决策的替代。

第三,银行决策者应以模型和数据为基础,对业务经营和风险形势做出前瞻性的预测,并相应调整模型的参数。这样模型的结果才更有预测力。

因此,模型失灵的问题不仅仅是模型自身的问题,更是决策失误的管理问题。

四、管理:最大的短板

管理风险方面出现的问题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最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大致可以归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业务模式的管理,二是对风险的管理。

(一)业务模式管理

业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是业务战略规划。如UBS、花旗等银行在对风险并不了解的情况下,大量持有次贷和结构性产品;房利美、房地美大量持有次贷证券化产品;RBS在对荷兰银行损失情况不完全了解的前提下,贸然收购荷兰银行,都属于业务战略规划的问题。

二是业务模式。例如本轮危机中,部分证券化产品在多次包装重组后,业务已经复杂到连专业投资银行专家也不能理解的地步。

业务战略和业务模式的问题,靠风险管理是无法解决的,其根源在于战略风险和业务模式合理性。

(二)风险管理

对业务的风险管理问题包括:道德风险问题,风险管理与业务模式脱节,风险管理不能体系化,风险管理被模型取代,风险管理缺乏前瞻性等方面。

1.道德风险。由于发放按揭贷款的金融机构广泛实行“发起并转让”(ORIGINATE AND DISTRIBUTE),自身并不最后承担违约风险,导致放贷机构急功近利,漠视贷款的实际风险,从而产生道德风险。

2.业务模式与风险管理脱节。在很多金融机构内部,做业务是做业务,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二者完全不相关。同时,各种风险管理依附于不同的业务条线和产品,自身未形成体系,更谈不上自上而下地对各类风险整体把握和联动管理。

3.风险管理外包。风险管理外包的问题在证券化产品中最为突出。由于有评级机构对证券化产品的评级,放贷机构忽视对借款人实际还款能力的把关,导致对借款人的实际风险并不掌握,骗贷问题突出。

4.以定量模型取代管理。风险管理是艺术,而非科学。模型对风险的定量化,并不能取代对风险的判断和实际管理。危机前,很多金融机构沉睡于模型产生的乐观的数字结果上,忽视了对现实风险的把握,最终形成巨大损失。

5.事后管理而非前瞻性管理。大多数银行注重风险发生后的事后管理,忽视对风险的前瞻性预测,不能做到主动行进行风险管理,未能采取措施先于市场周期有效退出。

五、启示和建议

欧美银行业在危机中的教训告诉我们,建立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西方银行已经在完善风险管理的道路上走了数十年,其风险管理体系在现实经济危机面前仍然功亏一篑。

目前国内各银行都在致力于打造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吸取西方银行业的教训:

一是应把业务模式与风险管理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业务与风险管理“两张皮”的现象。在进行业务规划和拓展的,应注意与风险管理偏好、战略和措施相结合,防止出现风险管理的真空。

二是应积极培育风险文化。培育风险文化不能停留在口头,而应着重机制建设。1.确保风险管理在各业务环节的作用发挥。2.针对信贷风险、操作风险“小概率、大损失”的特点,加大惩罚力度。3.实现风险管理垂直化,确保风险管理的独立性。

三是加快风险管理模型开发,提高风险管理的数量化水平。

四是加强宏观经济早期预警,建立覆盖国别、地区、行业、客户的全方位早期预警体系。

五是加大对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力度,尝试对各类风险联动性的压力测试。

六是提高银行董事会、高管层对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自上而下主动提高风险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