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传统文化对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传统文化散发着思想的光辉,蕴含着人类的人文精华,表现着高尚的情怀节操,体现着作者的人生追求、志趣爱好。这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服务于生产实践的高级技能人才,这一目标使学校和学生过于重视专业课和实践课,重视理科知识而忽视人文知识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德性”文化,广博深邃,富有哲理性,注重人的道德修养,规范并制约着中国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仁者爱人”是道德修养的最高精神境界。“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要求为人者要尽“孝悌”之道和“忠信”之礼,除此之外,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以德治国、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人道主义精神等都是至今仍值得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的民族精神在《周易大传》中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民族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热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士可杀不可辱,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都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
(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教育担负着创新知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具有创新精神是新时代人才素质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许多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社会发展问题和环境问题等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良好的人文精神。历史上很多为人类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都具备深厚的人文素质。爱因斯坦有着高超的小提琴造诣,从音乐中他得到很多灵感,大大推进科学研究。苏步青、华罗庚等既是数学家,也是诗人,更是道德超群的优秀学者。居里夫人、爱迪生、李四光、竺可桢、钱学森等对人类的贡献不仅在科学本身,还在于他们伟大的精神力量和可贵品格。因此,大学生成才不仅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还必须积累人文知识,提升人文素质,才能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增强创新灵感,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塑造学生优良人格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很多人为生活奔波,为利益拼搏。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容易产生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享乐至上的思想。要纠正学生的价值观,有必要重视传统文化,继承“天人合一”的传统,继承传统儒家文化追求“内圣外贤”理想人格的传统,追求“人格和谐”,提高人文素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充分利用高职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高职语文教材本身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们来自经典,以文学作品为主体,兼顾历史、哲学等各个方面,凝结了丰富的思想和文化内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修养。
(一)整合教材,精选内容
高职语文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和课时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对教材内容做出取舍。在引导学生进行广泛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要精选教学内容,按不同时代或不同内容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篇目精讲,使学生领略到作品丰富的思想性,高妙的艺术性和高超的技巧性,进而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进方法,拓宽视野
高职语文的教学要有别于中学的教学方式。中学阶段由于面临升学的压力,语文教学侧重于工具性,免不了题海战术、应试策略。教师备课围绕着考试进行。高职语文教学应着重于作品的分析、欣赏,让学生辨别文学的趣味,领悟人文的意蕴,尽情观赏中国文学之美景。但是很多大学语文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与中学教学如出一辙,毫无新意,让学生闻而生厌。
(三)关心社会,关注生活
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各类体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教师应注意将有关的文化知识点与现实生活,个体思考,生活感悟有机渗透,把课堂延伸到生活,实现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对接,文本材料与社会生活的对话。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文化、思想层面上关注社会和生活,有利于学生将课文中的人文精神内化。如在介绍老庄和谐思想时,结合现实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环境保护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从中得到感悟,以传递人文思想。
(四)加强教学,陶冶情操
中国优秀古典文学承载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坚强和乐观是古典文学的基调,也是古代文人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古典文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重塑人文精神。如屈原的“独立不迁”和“上下求索”的精神,李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及杜甫“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精神境界和坚强乐观的态度,激励人们奋进不缀。发挥古典文学作品文的作用,就是通过诸如大学语文、古典诗词文鉴赏等课程,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供一个寓教于乐,寓抽象于形象的有效途径,并通过它的潜移默化作用,在学生心目中建立坚固持久的人文精神。因此,开设古典文学教育要求教师传递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优秀的人文精神,并使之深人学生心灵,成为其人格精神的一部分,而不能仅局限于诗、词、文的趣味欣赏。
(五)寓教于乐,激发机智
语文课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的“说教”,这无法真正实现教学目标。为保证学生通过课堂获取丰富的文化知识,扩展视野,增长见识,激发机智,使情感得到熏陶和升华,除了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外,还应采用多种灵活的寓教于乐的形式,如辩论、演讲、讨论、情景剧表演、走进大自然及社会等。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可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让学生在“乐学”中提高人文素质。
【关键词】国学传统文化;大学生;人文素质;季羡林国学院
1996年德洛尔代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明确了大学的本质在于培养高素质全方位的人才。现代教育的新理念旨在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大学必将承载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任务,其中育人是关键。据此,本文通过探究国学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弥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整体性缺失的意义,介绍了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依托季羡林国学院这一宝贵丰富的国学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在全校师生中进行全方位国学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的具体做法,成效显著。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其中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然而,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水平状况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不仅与社会风气和高等教育体制有关,也与大学生自身对于主流价值观的甄别有关。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主要体现在思想道德水平上,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学习态度方面,大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博闻强识,善于接受新生事物,适应性较强,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和课外实践活动。但不足之处却体现为在待人接物方面担当意识不强和解决处理问题批判精神和独创能力相对缺乏。
在“三观”方面,虽然高校通过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积极营造丰富多彩有内涵且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校园文化,但效果不是很理想。总体来讲,当前大学生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信仰缺失、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淡化,未能树立牢固的是非观和道德观。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点:(1)思政课的开设重理论轻实践,加之绝大多数学校采取的考试形式仍然是传统的笔试,使学生对思政课避而远之,产生不重视的态度。(2)一些高校寄希望于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但无奈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化选择使得大多数活动的举办都流于形式,最终未达到预期目的。
在心理素质方面,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同学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自卑、自负、抑郁症、恐惧症、恐怖症等心理疾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大学生处于特定时期,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心理面临从校园生活向社会过渡的转变,认知各方面都不成熟却急于证明自己。最近几年校园频频发生的大学生故意杀人事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下滑的事实。
另外,当前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合理也是造成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一些理工科大学针对具体理工科专业设置的课程中往往缺乏人文类的课程,致使理工科学生对最基本的文史常识都不懂,在研究学问过程中只注重发扬“求真”的科学精神,而没有注重“求善”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在高校范围内开展国学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高等教育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方面的改革探索已经展开,一些高校通过设立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引进西方“通识教育”的理念,加强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试点改革。在推进素质教育比较成功的做法中,北京大学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科学通史》成为北大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历程经过高校自身及社会各界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文章的创新之处就在于通过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大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将继承国学传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当做当前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树立新时期道德规范,在传统文化熏陶中汲取有益的思想养分,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指导当代大学生如何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对于高校而言,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环是以德育人,以德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是高校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好教材。
三、季羡林国学院对于推动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开展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
坐落在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的季羡林国学院以“季羡林纪念馆”为核心,是目前国内保存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生前遗物和作品最多、最完整的纪念馆。该馆的设立以整理、研究和弘扬季羡林国学思想为重点,是学院师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是提升师生文化素养,培养新一代品德高尚,内涵丰富的人才教育基地。国学大师季羡林说过:“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国学教育将把民族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并在下一代的心里生根发芽。春华秋实,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现,为这项工程所做的任何努力,都会使安放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体现了国学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思想的重要作用。季先生还说过“对于学习国学,我看大学生,不论工科、理科还是文科,大学一年级开始要把国学作为一门必修课,要开始就要学习国学。”体现季先生对大学生学习国学的殷切希望。
基于此,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通过开设《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程》这一必修课和以季羡林国学院为平台构建校园文化新特色,对全校所有师生进行素质拓展教育。
(一)围绕《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程的开设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程的开设涉及到课程体系的完整性,首先需要确立课程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为体现陕服鲜明的育人特色故开设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由学院相关教学部门承担起《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程的教学、管理、科研工作。围绕《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先后成立国学传统文化教研室,制订教学大纲,聘请专任教师、尝试编写系列讲义,完成校级重点课程的立项、校级教改项目的立项,以及目前正在进行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目前该课程已经在11级本科生范围进行,期末考核分两部分进行:开卷考试和撰写心得报告,从课程期末考核结果来看,学生从这门课中收获确实不少,获得预期效果。
(二)以季羡林国学院为平台构建校园文化新特色
学院围绕课程进行一系列相关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季羡林纪念馆,聆听名家讲座,用传统国学文化浸润心灵,举办季羡林国学思想高端研讨会,把季羡林国学思想融入学生骨干的教育培训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举办“国学传承思想,激发理想信念”演讲比赛,配合“世界读书日”举办国学主题活动,校园网开办“季羡林国学院”专栏等方式营造具有丰富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使得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迈出新的一步,更让师生受益匪浅。
(三)依托季羡林国学院开展素质教育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自开设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季羡林国学思想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切实受益的课程。通过演讲比赛、读书活动、聆听报告、参观纪念馆等实践活动,在师生群体中引起广泛赞同,对广大学生起到良好的自我教育,自我激励作用,推动了季羡林国学思想的普及和传播,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在全校掀起了学传统,讲爱国,促学习的良好风气。与此同时,也提升广大教师的素质。教师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深受启发,明白为人师表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如完美的人格品质,崇高的敬业精神,师德远比能力更重要。
四、结语
十以来,先后对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多次论述,充分表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时代的主题。高校必将承担起对师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使命,国学传统文化也将会弥补高校素质教育中的短板,其中,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起到关键作用。2014年12月5日,季羡林国学院被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授予第二批“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下一步,学院还将充分发挥季羡林国学院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的教育功能作用,广泛开展国学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水平,加强内涵建设,创办一流大学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张成.国学启蒙[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我认为,当前我们所推行的素质教育应当充分利用我们悠久的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让我们的学生逐渐具备如下基本素质: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周易》提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使我们能够一次次从逆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永不屈从于外来的压迫,并由此奏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自强不息之歌。正如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孟子所云:“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所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这些美德流传下来,成为人们为国家,为民族奋争的精神力量,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2、上善若水的博襟
老子在道德中指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他认为品德最高尚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而我们学生也应当具备这样的美德,在问社会能给予我们什么之前,首先要想想自己能给社会,给别人带来什么。保持平和的心境,保持处处为他人着想,却又不计较得失的博襟。
3、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从孔子所说的“诗可心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种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祖国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从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再到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都体现着这种意识,并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而我们当代的学生欠缺的就是这种意识,多数人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努力奋斗也是为了将来自己能有一个不错的前程,从不想为国家为民族能做些什么。我们有义务让他们知道,这种想法是狭隘的,是不可取的。
4、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
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即厚德载物。如战国时代,齐桓公开创的稷下学宫汇集了当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等诸家学派。当时在稷下学宫讲学和游学的大师有淳于髡、邹衍、田骈、孟子、荀子等诸子,号称诸子百家。这些大师在学宫里自由讲学,自由辩论,开创了我国文化史上百家争鸣的先河,为中华文化的继往开来做出了巨大贡献。文化上的兼容并包,导致了思想的自由与开放,反过来又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一直是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主导思想,我们有义务发扬下去。不故步自封,不夜郎自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断进步。
5、井然有序的生活习惯
曾经说过“少大言,多条理,久之必成大器”,只要我们养成一种井然有序的生活习惯,向着我们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没有不成功的。而我们好多学生胸怀天下,自己的房间却和狗窝一样,试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要知道“天下大事做于细”,要放下身段,放下所谓的清高,从点滴小事做起,让纷乱的生活有条理起来,才有助于成功。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16-04
目前,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鉴于此,高职院校要倡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培养学生“做事”的本领,也培养学生“做人”的修养。课程是完成高职教育目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培养目标:一是让高职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精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文化精神,促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觉,并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二是让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领悟美的真谛,培育他们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的意识,升华他们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三是让高职学生掌握人文知识,进而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四是通过人文知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高职生“做人”的自觉。所谓“做人的自觉”表现在以下几点:善于自我和谐相处,善于与人和谐相处,善于与物和谐相处,即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特征
就课程性质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因而,本土性与民族性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显著特征。
就课程目标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唤醒和引导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说自然科学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社会科学课程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则是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
就课程的知识性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常常通过量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活动的实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保障。因为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才有可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和精神。所以,构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教学保障。
就课程结构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层次性、拓展性。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一门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组成。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功能,主要侧重于高职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层次性体现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的层次结构中,每一层次都有较明确的课程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的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其核心是精神及中国文化在各个领域的体现和积极作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所谓伦理,就是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即如何做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高职学生“做人”的自觉意识,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文学欣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课程。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因为文学是通过文学形象陶冶人的情感的,所以,文学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华美学”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更高层次的拓展课程。本门课程是上升到美学的理论高度研究美,重在通过美育塑造学生的人格。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理性力量,使学生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统一。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对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情感是需要培养的,尤其离不开美的陶冶作用。美育是以美的形象为手段,激发学生美的情感,使他们的精神感到自由、愉悦,情感得到升华,进而使心灵得到净化。美育在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还给他们以理性力量。美育之可贵不仅在于它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体现了人性的更深沉的理性,因而也具有最大的广泛性。美育通过审美活动使学生的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存在之中,让他们获得情感与理智的满足,从而达到情与理的高度融合。
就课程类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适宜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具有个性化、隐喻性和多质性。如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理解,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这就体现出人文知识的个性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最忌“灌输”和“绝对化”,应采用讨论课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真诚、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移情、理解和对话中反思,感悟人生的真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构建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或制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其基础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都会指向课程。
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所谓显性课程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与一定的学科、实践相联系的育人媒体,它包括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①“所谓隐性课程即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和学校领导的风格以及与学校文化系统相通的社会文化等”。②
隐性课程的资源皆隐含于学校文化之中。这些资源是以暗示的形式传导的,关键在于用心去体验和情感投入,效果具有长期性、间接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整体课程的两个部分,但从逻辑学意义说,它们在内涵上是不相容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课程整体。首先,二者并非是主从关系,而是相互对立、相对独立的两个课程领域。其对立性是指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次,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转换关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强化着显性课程的效果;再次,二者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只有当二者相互认同、彼此支持时,才能共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是一个包含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内的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养成过程。因此,本文所探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概念,是指广义上的课程概念,其包括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和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起构成一个全面、正确、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其中,显性课程由核心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构成;隐性课程由活动课程、网络课程、柔性课程等构成。
一是以外显为主的常规结构形式,就是指常规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即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形式,即在教学计划中以课程科目形式出现的课程编制方案。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是以主干课程为纲,辅之以相关课程。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学制所限等原因,笔者认为,可设置一门核心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侧重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设置“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选修拓展课。
二是内隐的非常规结构形式,即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结构形式无固定的模式,所谓课外活动、讲座、参观、学校环境等都属于这种形式。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规范高职学生的举止行为、价值观念、精神世界。这是一种通过潜移默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形式。
要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中的体验相结合。而这种实际活动是在某种环境、某种氛围中进行的,因此,只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配合,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构成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结构由一门主干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构成。
主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公共必修课程,笔者建议将课程命名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十六讲”,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精神的讲解,侧重领悟中国传统思想,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独立于“行”以外的“知”,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让高职学生在文学欣赏中愉悦性情、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开阔思维。文学欣赏课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的过程。因此,“文学欣赏”的教学内容不必涉及太多的文学欣赏方面的理论知识,重在作品欣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在享受、体验中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为此,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教学内容或教材的选取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古典诗歌,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学生诗性的智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诗性智慧表现为感情的凝聚、直觉想象和境界的升华等方面。因此,要从人文精神出发拓展诗性思维,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诗性的无处不在,并把它最终落实到做人的基点上。因此,我们呼吁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从人文思维的角度,借助于“诗性的智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性美”和“知性美”。
其次,选择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因为《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之作,它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没有结局的残篇给读者带来太多的想象空间。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读过《红楼梦》,那就是一种不可原谅的遗憾。据调查,我们的高职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读过《红楼梦》,或对《红楼梦》了解甚少。当然,通过几节课的学习,不可能让高职学生对《红楼梦》有全面的了解或较深的认识。但我们的课堂教学永远都只是一种引导和启发,通过课堂引导、启发,把学生引进门,最终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自我提高。“文学欣赏”课通过对《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认识《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水平。
“中华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更高层次的拓展选修课。人文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审美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的。
教育家先生曾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并终生以推广美育为己任。在当时与蔡先生持相同或相近看法的人还有梁启超、王国维等人。在晚年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时,也一直强调:“提出美育,因为美感是普遍性的,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感是超越性的,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之所以要用美育代宗教,是因为对中国人而言,倡导美育比倡导基督教要现实得多,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人虽然有精神信仰,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上帝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审美教育的,在儒家那里“乐教”和“诗教”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涉及音乐评论,这些评论都很深刻。台湾学者徐复观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是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并且认为:“礼乐并重,并把乐安放在礼的上位,认定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这是孔子立教的宗旨。”③徐复观认为儒家是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而这种“为人生而艺术”主要表现在音乐方面,同时也表现在诗歌方面。在《论语》里,孔子多次强调学习《诗》的重要意义。儒家认为只有通过“乐教”和“诗教”辅之以“礼”,才能培养出温柔敦厚的完美人格。而道家则不同于儒家的将人格视作对仁义的归依,而把人格看成对包括礼义在内的世俗之物的超越,主张在回归自然、天人合德中实现人格的独立自由。在中国历史上儒道两家是互补的,共同滋养着中华文化的灵根。李泽厚把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归结为一种“乐感文化”和“实用理性”。他认为:“儒家不是宗教但却包含着宗教的热情,虽然不是哲学但却包含着哲学理性。它培养了一种人格、操守、感情、人生理想、`生活态度。”④
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实际是在延续儒家的审美教育传统。“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产生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表示体贴和怜悯,那么依著者之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⑤因为当今中国人的伦理价值真空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所以,我们在今天重提“以美育代宗教”,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也是我们提倡高职开设“中华美学”的目的所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人文性,奠定其成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基础。明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建立科学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合理分配学分,保证充足的学时,配备良好的师资,进行严谨的教学以及严格的考核等制度设计,是大学人文教育成功的基础。
注释:
①②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84页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④李泽厚:《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页
⑤林语堂:《中国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页
参考文献:
[1]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40-349.
[2]谭卫平.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63.
[3]胡炼.美育的素质教育功能及其对学生人格的完善[J].经济师,2008(1):121.
[4]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6]李泽厚.世纪新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一、深刻认识传统文化教育意义,发展有生命的语文教育
原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多年来,我们对这方面探索甚感不足。学习传统文化,使语文教育丰富多彩,不再是干巴巴的几条筋,还增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曾提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性,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陶行知也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对于语文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是显而易见,不言而喻的。
(一)传承传统文化是弥补学生素养缺失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实用经济思潮对传统文明的冲击,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宣传的缺失,学校教育过早地进行“理、化、数”的禁锢,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不足,家庭在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上的忽视等等,都是造成目前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缺失的重要原因。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不完善,当前学生普遍正义感、责任感淡化,道德修养不足。不少学生埋头于科技理论知识学习,不注意伦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仪修养,在诚实、守信、认真、勤奋、谦虚等基本文明方面表现欠佳。
(二)传承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必然要求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从现代意义上讲,“人文”应该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人文素质教育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被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课标强调,语文教育要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明确指出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背负着一个不可回避的使命,那就是首先成为传统文化的拥趸和实践者,进而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更广泛、更深入、更有效地散播到学校、学区,甚至是社区,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互促互进。
(三)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内在一致性是促进二者相长的必然选择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在内在追求上,都存在着天然的、有机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决定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联系的图例示范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两点:一是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即“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与新时期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相一致;二是语文教育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养分,同时又可以反哺传统文化,丰富文化内容,扩大文化影响力。
二、精选传统文化载体,构建适宜时代需要、学生特点的语文课堂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举凡国学典籍、戏剧曲艺、建筑设计、饮食医药、天文历法等,艺术种类繁多,必须加以取舍,选取最能适合社会发展特点与易于学生接受的传统文化载体。为此,在选择这些载体时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一是与语文教育联系紧密原则,即语文教育选取的传统文化必须具有语文味,有利于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绝不能是遥不可及的文化的空中楼阁。
二是让学生喜闻乐见原则,即语文教育选取的传统文化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保证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效性。
三是便于课堂和课外开展原则,即语文教育选取的传统文化必须适合语文课堂教学的需要或者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要为文化而文化,而应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相得益彰。
(一)腹有诗书气自华——注重国学经典诵读
民族精神必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民族文化又以中国历史上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最为精粹,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其根本意义在次。朱自清先生说过:“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读四大名著,感历史人生;品《论语》《孟子》《道德经》之为学,可以深化对文学经典、国学精粹的认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感受传统文化深刻内涵。比如,《论语》中提到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并不是常人所解释的,学得好就去做官,学得好就是为了做官。反而应该看到这两句的并列关系,是说做官做得好就要学习,学习好了就自然懂得做官了。这样仔细解读就有了正本清源的效果。再比如《论语》中讲“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这些都是“自我觉醒和自我认识”的提示,告诉我们要成为高度的自觉者,谨慎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忠实对自己的了解,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学会用仁、礼对待别人,成为仁爱之人。这些道理在物欲横流、浮躁喧嚣的世界里正是自我修心的良方。
(二)要识琴中趣,还劳弦上声——注重传统艺术品鉴
古书讲到“琴道”时常说,陶渊明静坐,膝上常抚一无弦无徽之琴,道“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意思是只要参透琴的意境,何必拨动琴弦,令其发出声音呢。陶渊明说的或许是人们在精神世界里应该保有的一份独立与清净,不管会不会抚弹高雅的古琴,都应该有所怀抱。让学生泛知古琴、古筝之基本常识,享受现场表演,更能在自己拙笨而真挚的拨弦声中荡涤心灵,真正地劳弦上之声,更识琴中之趣啊!书法高居中华传统艺术之冠,生息发展历经千年而不衰,它禀承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特别是体现了儒家的“中庸” “中和”思想。古人云,中和之极归于平淡,大和之美方臻大道之境。连法国总统都盛赞“中国书法艺中之艺”。语文教师应该将书法训练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掌握指实掌虚、掌竖腕平的执笔基本,横平竖直、重心平稳的结构要领,亲历书法世界中的“正”“清”“和”,贯通人生与书写中和谐在矛盾中化解的对应关系,彻悟现实中清静无为的精神幻化为书法中虚实、布白的似无还有的审美志趣。
三、采取有效策略,实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互促互进
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感人至深的传统艺术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语文教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因此,语文教育必须彻底摒弃呆板、单一的灌输、填鸭方式,注重对传统文化的运用、渗透,在理念上要大力提倡,在方法上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切实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互动。
(一)诵读经典,知书识礼
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先割除重理轻文或者只学、只考、只闻读书声的办学理念。将人文素质这个全方位的大课程融入到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教室、课堂、黑板、宣传栏等阵地,将国学经典融入其中;我们可以适当地组织相关的美学美文欣赏与诵读的比赛;我们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引导家长们重视孩子们的国学教育。如果能坚持营造儒雅轻松的诵读氛围,就有理由相信学生们在诵读经典美文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逐渐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比较全面地掌握传统文化中关于爱国、爱家、道德、伦理、尊老爱幼……等一系列塑造人文素质的重要思想。当然,熏陶积累不应是被动的无思考的诵读,而是强调有理解、有分析、有比较、有批评地自我建构。人文素养的塑造也不能仅仅靠单纯的传统文化思想教育来解决,更需要在重视传统文化的整体社会风气中慢慢熏陶养成。
(二)书写经典,怡情养性
笔者认为,书法是素质教育天然的载体。书法能够通过作品把书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悄悄地折射出来,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书为心画”的说法。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书法教育的潜在因素,穿插一些历代书法名家学书的故事,适时激发学生对学习传统书法的兴趣。中华书法禀承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特别是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中和”思想,学生能在实践中体会到书法艺术中的哲学内涵,比如礼让、向上、和谐等等精神志趣,从被动接受到自觉修得,通过感受汉字去了解、体验民族的文化、思想、情感与民族精神。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中能和书法一样怡情养性的艺术品类还有很多,譬如古琴、古筝等等。
(三)静态文物,动态体验
目前,可以学习借鉴国外已成体系的整体教育模式,即博物馆与学校整合教育资源,在寓教于乐中传承国家传统文化。也就是以博物馆的文化资源作为学校教学素材,在帮助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继承传统文化,培养高尚情操和增强审美能力。比如,在讲《过秦论》一文时,学生对“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一句中建筑的特色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教师虽然展示了相关的建筑图片,可是学生仍然感觉隔靴搔痒,此时如果能带他们参观一下陈家祠,让他们留意一下广东四大名园,亲身游历,或许就能一解困惑。再比如,学生总是很难记住“觥筹交错”的写法,或许带他们见识一下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里的玉角杯,他们就能更感性地理解觥筹的含义了。课本用文字传承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与智慧,博物馆则用文物承载悠悠中华文明史。千百年来文物默不作声,如果我们不能主动亲近它们,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就无以发扬光大。因此,对这些静态的历史、文物,我们完全可以让其扮演重要角色,与学校课程有机结合,使其真正成为学生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资源和创新源泉。同时让孩子们从中得到美的教育,提高文化艺术修养。
关键词:茶文化;大学生素质教育
一、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一)茶文化与美学
茶文化的美在于物质之美和精神之美。物质之美在茶的色、香、味。茶之色清新怡人,茶之香悠远轻盈,茶之味甘爽清冽。品茶的物质之美,是茶给人生理带来直接的愉悦感受。精神之美则是品茶之美的另一境界――意境之美。这是因茶的清香、甘爽带来的愉悦感受,并由此幻化出的意境:松涛、田园、高山、流水……意境之美将人紧张的压力、烦恼的心情带入一个轻松、闲适的氛围中。另外由饮茶而产生的诗、画等艺术作品则是意境之美的升华。诗歌因其独有的韵律和意境表现力,使其与茶文化的结合更为紧密。历朝文学名家都曾留下不少有关茶的名词佳句。杜甫曾在《重游何氏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中写到:“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诗人把他同友人品茶时的愉悦心情、优美的环境描绘得如同一幅清新雅致的山水画。可以说茶文化与美学有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
(二)茶文化与传统哲学
茶文化中蕴涵了丰富的哲理。最突出的儒家的中庸、和谐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
儒家哲学的中庸、和谐思想的核心是“和”。所谓“和”是恰到好处,是理性的节制。“和”是事物两端间的平衡。中庸不是没有原则的调和主义和折中主义,而是对立中求统一。目的在于将事物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秩序中,既非“过”又非“不及”,是一种事物内部矛盾双方以及事物与外部之间保持一种相对稳定、有序的存在状态。茶文化中蕴含了儒家的中庸和谐思想。茶性平和,饮茶之人在饮茶时享受的是一种轻松、平和的氛围。传统儒士多饮茶,就是在饮茶时感受那种和谐的意境。儒家把这种思想引入茶文化中,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
道家所谓“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语意是抽象哲学范畴的“道”要“法”“自然”,且须“法”“自然”。这表明,自然是道家最尊崇的哲学层次。一切万物皆应效法自然,并从中汲取规律适应自然。在茶文化中,饮茶是人与自然的直接交流。从茶汤的品尝中感受到大地山川等自然之物的奇妙。从饮茶中体味不断微妙变化的真味、真香、真气,从而领悟自然之真谛,享受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精神感受。
(三)茶文化与个人修养
茶文化精神内涵的另一方面是通过品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茶性温和,饮茶使人保持一种清醒自然的状态,是一种人与自然的精神交流。古代人品高洁的君子通常在饮茶中寄托自己高风亮节的精神追求。饮茶亦成为一种高雅的时尚,同时也是一种陶冶情操和交流友谊的方式。另外,烹茶、煮茶对器具、水源都要求严格,需要十分洁净,不能有其他物质掺杂其中。因此,人们常将茶与人品相关联,强调茶的君子特性。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里写到:“洁性不可污,为饮涤烦尘。此物性灵味,本自出山原。”在这里诗人把茶的淳朴特性升华到人格品质的高度来赞美。由此可见茶对当时人们的人品修养产生的影响。
二、茶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功能作用
(一)茶文化的知识传承功能
茶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象。茶文化外延包含广泛。茶文化中包含有饮茶的起源,茶饮在古代各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茶中珍品,十大名茶,茶具制作的技艺文化。另外还有饮茶风俗,茶与文学:茶诗、茶词等。这些内容都可以有选择性的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进行综合提炼,形成一门在大学生中开设的文化教育通识课。通过传授茶文化,让青年人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二)茶文化的精神培育功能
茶文化中的美学功能对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有积极引导作用。当前大学生处在一个信息时代,多元的审美思潮影响着大学生的美学意识。在纷繁的审美意识中,让大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审美态度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运用茶文化中传统的美学功能为大学生审美树立一个良好的标志,引导他们对传统文化审美的认同和接受,提高他们的审美层次。
茶文化的精神功能还在于引导和修正因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引发的“快餐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快餐文化”源自西方发达国家,是现代社会中工业文明极度发达的产物。“快餐文化”既给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给人的价值取向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容易产生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青少年因心智的尚未成熟更易受其影响。茶文化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有质朴、平和的精神品质。在大学生中加强茶文化的教育,有利于发掘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促进大学生充分理解和谐思想,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统一包容,从而摈弃浮躁,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
在茶文化中,强调茶的君子品质对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有相当裨益。通过对茶质朴的君子品性进行阐释,教育大学生培养自审和宽以待人的品质。以茶中的君子之道告诫大学生克服性格中的个人弱点,以宽厚、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
茶文化的推广,有利于多元文化视野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通过对茶文化的理解和领悟,让大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以“西方中心观”为主的发展思想对世界各国的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尤其当前我国仍处在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大学生青年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浪潮中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国家固有的传统文化精髓,这对国家未来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三)茶文化中的养生功能
通过对茶文化的推广,可以增进大学生对茶文化中养生功能的理解。让他们了解饮茶对缓解个人紧张压力,排解心中烦闷,形成平和稳定的心理状态都有一定帮助。而且通过饮茶可以体味到自然世界的淳朴之美,达到返璞归真一种精神境界。另外,茶味甘洌,茶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等。饮茶还能提神醒脑,消除疲劳,帮助消化等功能,有助于养生和健体。
三、在素质教育中推广茶文化的措施
1.在通识教育的公选课中设立专门探讨茶文化的科目。目前个别高校已开设此门文化课,但影响力和传播程度却无法与文学、艺术赏析等传统文化素质课相提并论。往往视讲授老师个人对茶文化的研究而定,属于非常设科目。那么,提高茶文化素质课的地位,提升任课老师的研究深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该课规范化和体系化,从而便于在高校中进行普及,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个人素质。
2.通过讲座、展览等形式,扩大茶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可以邀请在茶文化研究方面有一定造诣的专家学者开设专门的茶文化讲座,通过网络、电视等形式进行推广传播。也可以利用各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图书馆等机构举办展览、播放教学片等形式,传播茶文化的基础知识。
3.围绕茶文化,鼓励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开展与茶文化相关的研究、调查等。例如:经管专业学生可以思考茶文化的品牌推广,茶叶的包装销售。历史专业学生可以就各地茶俗、茶的文化历程进行研究。文学专业学生可思考茶文化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外语专业可以考察韩日茶文化以及中国茶文化在中华文化圈中的影响和地位。
四、在素质教育中推广茶文化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职教育 融合
当今,国内正掀起“传统文化热”和“国学热”,同时在的倡导和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东风亦吹得正热,很多中小学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学习传统文化的活动,比如书法、诗歌朗诵等。作为肩负人才培养、文化创新与传承等重要职责的高等学校,作为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使命的高职院校,更应该去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教化育人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缺失的原因
1.高职教育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教育
我国高职教育从一开始就存在着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首先,这跟高职院校的人才培B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有关系,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因此高职学生从进校就开始学习一技之长,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忽视素质教育,从而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其次,高职院校缺少较高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目前在高职院校中,由于重视实训教学,高学历、高技能的教师较多,高素质、高文化的教师相对不足,这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最后,从学生就业及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上看,高职院校在课程设计方面不得不过分重视技能的培养,比如用人单位除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有要求外,还希望学生具备较高的英语与计算机操作能力,因此学生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上级教育部门注重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技能竞赛和毕业设计抽查,为了较好地完成检查,高职院校势必会较多安排相关实操训练和提供过多相关实践机会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2.信息时代网络文化的冲击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资源异常丰富,并且充分共享,人们认为不用读书就可以从网上找到想要知道的知识,从而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各种新媒体的出现,让高职学生习惯了快速文化,很多学生习惯阅读碎片式信息、观看生动形象的视频及搞笑的短片等等,很难静下心来阅读一本经典名著,更何况是孔孟学说,他们只是一时兴起,不能持久,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造成了学生对传统文化敬而远之的现象。
3.西方文化的渗透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这不可避免地影响着高职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价值取向。尤其是海外媒体冲击着中国文化市场,西方的文化和思想直接渗透到高职学生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他们对西方产生崇拜和向往,比如他们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而我们中国很多传统的节日,他们却提不起兴趣。还有外来的比萨饼、汉堡包、寿司等食物深受年轻人喜爱,中国传统菜品却无人问津,甚至很多我国本土的美食在不断消失,没有得到传承。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入侵容易让年轻的一代陷入“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泥潭,让高职学生学习更功利化,只看重眼前,不着眼于未来,过分地注重自己的利益得失,不讲究道德良心,这极大地冲击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学生中的传播。
二、传统文化与高职教育的融合对策
1.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
校园文化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高职院校要秉持人文教育与技能培养双管齐下,培育学生健康向上、奋发图强的精神,因此,应该在校园硬件和软件上下工夫,让建筑风格、标志标语、警示语言、景观设计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符号,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院自身的文化底蕴相结合,注重校史和历史故事的结合,增强学生对学校的了解,认同学校的校园文化,传颂传统文化中优秀事迹和优秀品德,从而让学生内化于行,这样日积月累形成一股良好的校园风气,建立优良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2.与课程教学相融合
高职院校应该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去。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了传统文化知识,但是还远远不够。教师作为传授知识技能的主体,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或者专门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甚至成立孔子学院专门来研究传播传统文化。
3.与高职团学活动相融合
学校除了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同时也是学生的生活场所,高职学生除了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会组织和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所以应该充分发挥各项活动的宣传作用,把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到丰富的校园活动中去,比如开学典礼、节假日活动、毕业典礼、文化讲堂、各种社团活动等,有针对性地在各项活动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这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4.与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相融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因此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在教育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涵养决定着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承担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本身应具备较高道德品质和深厚的文学素养,才能较好地引导学生的一言一行,才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自己的个人文学素养和道德品质。高职院校由于一直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同时也忽视了对教师进行传统文化的培训,高职院校在这一块做得还不够,需要在未来师资队伍建设时,融入传统文化知识教育,才能全面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5.与高职院校微信等网络平台相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高职学生来说,对新媒体的依赖更加严重。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紧跟信息发展步伐,顺应学生需求,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微媒体平台中,让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得更好、更有效。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创造的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志,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切实有效的对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可以浸润到校园的每个角落、每一位师生的心田,为我国高职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发挥着它独特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袁婷.论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浸润[J].中国成人教育,2015(7).
[2]彭铁光,李洪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的路径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3).
[3]李娜.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分析[J].中国培训,2016(10).
一、运用SWAT分析法对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评估
(一)优势分析
1.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初步稳定。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文素质类课程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不少同类高校都会设置如《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公关礼仪》等实用性强文化课程。部分高校也会开设《大学语文》一类的重素质培养的课程。此外,例如文史哲、艺术、心理方面的选修课程此类高校也会有针对性地开设。因此,主干课程与选修课程并轨发展,文化素质类课程建设已形成一定体系。
2. 文化素质课程的实施比较容易。一般而言,应用型本科高校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人文素质课程相对较少,然而不少在校学生对文化素质课程的呼声诉求也很高;再加上开设此类课程的简便性与可操作性,因此人文素质类课程的实施总体比较容易。
(二)劣势分析
1. 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目前,不少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缺乏学校的重视和扶持,因此各院系选择开设此类课程呈现出随意化倾向;另外选修课程的开设则往往取决教师的个人专业取向,因人设课,呈现出很大的随意性,缺乏科学的论证与长远的规划,更没有制度保证。这种状况造素质教育课程空有课程,鲜有特色;空有内容,罕有思想;注重结果,难有效果。
2. 教学水平有限,且参差不齐。人文素质教育成功与否与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有着密切的关联。然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师队伍自身素质就存在问题。教师主体存在经验不足、专业知识不够丰富等差距。特别是在传统文化修养方面,大部分教师缺乏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传统文化教育很难触及学生的心灵。而教授方式上的问题则突出表现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传授轻生活渗透,说教气重,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手段也不够先进等方面。
3. 考核方式不够合理。多数文化素质课程的考试方式以考查为主,学生重视度不够,也很难反映出真实水平;而传统的考试方式也有不少死记硬背的内容,考生考前突击、考后即忘,考试意义不大。
(三)机会分析
1. 国家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视。进入本世纪以来,文化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界受到的重视日益加强,“通识教育”改革热潮以及相关的课程体系调整逐渐在众多本科高校蔓延开来。特别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也越来越成为时代主旋律和教育界共识。教育部在今年3月印发了《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其别谈到应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学阶段应做到“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传统文化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份《纲要》也可见国家政策层面加强和深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决心。
2. 教育工作者认识的提高。权威教育家及众多高等教育研究者已着手进行了大量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方面的研究。重视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界的普遍趋势。天津南开大学在今年六月举办了“传统文化与大学教育”高层论坛,无论是见诸报章的学者论述,还是论坛上高校工作者的积极倡言,不少学者针对当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做出了解读与反思。学者们从教师队伍文化修养的提升、现代语境下传统文化的激活、专业学科文化内涵的挖掘以及从文化视角审视课程设置等方面,对高校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新趋势进行了分析,这些角度将成为当前普及、提升文化素质教育的新研究方向与视域。
3. 学生的诉求日益强烈。很多理工科院校及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匮乏,学生的此类课程的需求逐年增长。不少学生呼吁多开设人文素质课程以提高自身修养,可见开设此类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四)威胁分析
1. 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更高。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应用型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环境和发展方向上已发生深刻变化。国家和社会对此类大学生的素养和层次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以往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必须改变,应当把塑造灵魂、陶冶心灵、规范行为、完善品格融入到课程建设当中去。
2. 文化素质教育日渐边缘化。文化素质教育的学科地位在学校不受重视,课程萎缩、课时减少,没有学校的引导、重视,部分学生也认为此类课程可有可无。在这种大环境下,教师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授课质量得不到提升,从而陷入课时越来越少、教学质量反而没有起色的恶性循环当中。
二、改善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及思考
(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位导向,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1. 确立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校领导在充分健全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引下,应给与人文素质课程充分的重视,首先即设置此类课程的核心课程,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改变此类课程之前可有可无的状况。为使学生有更健全的心智与品格,同时具备现代社会所必须的社会交往能力与思维能力,设置5―6门核心课程,例如《大学语文》、《实用写作》、《演讲与沟通》、《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等课程,总计10―12学分,学生需取得其中的6各学分。同时学校各院系根据学校提出的总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科专业特点,自主确定本系需修读的课程。
2. 完善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人文素质选修课程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和志向自由选择的课程。选修课的开设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课程需经过严格论证以后方可开设。为避免因人设课,低效课堂等状况,选修课程的开设前应在学生中进行调查,有详实的数据作为支撑;同时任课教师授课前需经过试讲等程序的严格考核方能上讲台,保证课堂效果。第二,选修课程应进行整合。不少高校选修课程随意开设,从而导致课程重合、毫无科学性可言,因此选修课进行整合势不可缓。选修课程基本可确立为人文、艺术、社会科学三类,基本课程设立以后需长期坚持,形成品牌与特色。另外,承担课程的教师也应利用时机在学生中进行人文素质状况调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课程整合。
3. 打造文化素质教育自由选修课程。这是比选修课程更自由更开放的课程。它不设专门的课堂,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得自由选修课程的学分。如参加合作项目、社会实践、市场调查、原野调查等,或者用切实的作品(如出版物、发表文章或视频等),换取一定的学分,并让这些学分参与到学生评优评先工作中,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二)以高效课堂为目标,全面提升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质量
1. 切实提升教师素质。人文素质类的教师必须比其他专业的教师具备更广博更全面的知识,所以此类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提高阅读量、撰写读书心得、组建读书交流会,都是深化教师人文素质的有效手段。因此建议相关领域的教师开设网络读书微博,与同行、学生互动交流、邀请学生一同进行读书研讨,从而营造全校良好的读书气氛和书香满溢的校园环境。另外,教师集中备课、听课、评课的制度应长期坚持,改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走互勉共进的道路。
2. 坚持并完善启发式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是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佳教学方式。不少教师认为启发式教学就是多提问、与学生多互动。然而以笔者个人上课经历来说,许多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达不到理想效果,因此启发式教学的模式还需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对于人文素质课程,笔者认为启发式教学必须具备以下要素:第一,教师应具备问题意识,并把问题意识转化为实在的提问技巧。讲每节课、每个环节都应带着问题切入。提出问题,哪怕不找学生回答,也要在课堂当中营造出积极思索,勇于探索的风气。第二,接近意识。启发学生不止于课上。教师可布置相关的作业或问题,让学生思考,接近他们的生活与想法,并把作业当作师生交流互动的另一平台,用更多的热心与耐心在生活中去教书育人。第三,前沿意识。人文素质类课程多为形而上的学科,纯粹的理论讲授无法实现传承文化与开拓创新。所以教师在授课中应站在时代前沿、将知识与现实紧密结合,举凡社会热点、国计民生、科学发明、文化创新都应融进授课当中,启发学生思索。
3. 进行规范的教学管理,严把质量关。针对选修课程的管理漏洞和不少学生“混学分”的现象,人文素质课程应建立完整的教学制度,包括选修办法、教学情况达标管理办法、课堂纪律及考试办法等,保证教学有序有效进行。具体建议包括:第一,大规模讲座与小规模授课应相辅相成。讲座旨在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整体文学涵养,普及文化知识。而小班授课是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启发学生思维。因此人文素质类课程不可盲目追求规模,但也不应局限于狭窄视野,两者配合放能突显效果。第二,灵活的考勤方式。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的课堂一般都较大,课堂考勤如果采用逐一点名的方式,费时费力。为了节约有限时间,教师可在第一次课明言课堂纪律,同时采取随堂作业考勤、自制签到表考勤等方式,强化课堂管理。第三,改革考核办法。摒弃常规的、机械性地考核与考查方式,适当增加平时作业和实践考核的比重,并讲这些成绩纳入到期末考试成绩中去。
4. 丰富第二课堂,打造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第二课堂是耳濡目染感受文化与精神魅力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可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让学生近距离接近文化的魅力。具体方式包括:第一,文化素质课的教师课根据自身实际在学校开展讲座等活动,利用校园景点、学校建筑、档案馆和博物馆等硬件资源,开展文化普及活动。第二,学生组织,教师指导校园文化活动,如读书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文化沙龙、诗歌会、校园茶会等有学术文化氛围的活动,引导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第三,组织音乐会、名作电影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营造具有校园特色的高雅文化艺术氛围,让学生的人文素质在浓厚的人文环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关键词:新课改;师范历史教学;人文素质教育
G652.4
大力开展人文教育是深化师范院校教育改革、提升与人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师范院校教育中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这已经是当前世界很多国家达成的共识,师范院校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引导其通晓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深入了解当代中国及世界,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迎接来自社会的挑战。
一、师范历史教学与人文素质整合概述
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知过程发展主要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感知历史材料的阶段,这一阶段形成了对历史现象的个体表象认知,同时以此为基础展开事实判断;第二阶段是以第一阶段为基础,重点对历史事实的内外联系进行考察,构建起明晰的历史线索,然后扩大到运动的网络结构总,针对历史运动展开动态过程跟踪,重点在于对历史运动局部过程的考察,将历史事实的本质揭示出来;第三阶段以前两阶段为基础,经过归纳、演绎及推理等方式总结出历史发展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人类历史的整体性认知,提升自我独立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师范历史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通过对各目标体系的整合,在结构上形成聚焦点:从横向结构来看,通过整合形成了一种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心理品质,注意对个体潜能的开发;从纵向结构来看,第一阶段学生需要借助想象与形象思维,利用图片、文字及实物,形成对历史人物形象、具体历史事件的感知,这为奠定道德审美情感基础提供了重要条件;第二阶段学生从“事件的历史”感知逐步发展到“综合的历史”感知,同时这也正是学生历史认知的主要阶段,这一阶段充分体现了学生对历史、对社会的认知。
二、师范历史教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应抓的几个方面
整合历史教学目标和人文素质教育目标构成了结构聚焦点,在历史教学中该结构聚焦点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系列性的子目标,通过对这些子目标的进一步分析与整合,可以归纳出人文素质教育实践对历史教学起到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师范历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抓好。
1.实施历史文化传统教育
在师范历史教学过程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注意遵循传递历史文化的结构性规律。例如在讲授南部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相融合、冲突,在中国历史上构成了特殊的规律性发展时,其教学结构应该以游牧――农耕人们不同的生活、生产方式为主要线条,从民族地理位置变迁到互相征战,从中总结出文化变强的内涵,阐明这些因素在历史长河中起到的交替性作用,并在此过程中从生存适应、创造审美等层面结合,形成了基于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其次,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历史传统文化将名族的历史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民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彰显了民族的存在及生命力。民族精神也是传承个体精神的重要途径,它是个体发展中形成社会道德理念、人生理想及爱国主义观念的重要源泉。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对民族文化历史的介绍和讲解,在此基础上形成个性鲜明的民族意识,为历史活动赋予生命意义。
2.积极培养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表示人重视发挥自我的主体性,利用多种心理功能完善和发展自我,良好的自我意识可以帮助个性精神及首创精神的发展,为个体创造提供源泉。历史教学中展现了历史舞台中的伟大心灵和动人事迹,这些人在生命存亡之迹表现了伟大的自我,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感人的事迹感知自我精神的创造。例如,中谭嗣同面临保守派的镇压,在面临杀身危险的时刻,经历了危机关头痛恨卖友求荣、意识到要保存维新力量以求东山再起的思想过程,最后他认识到所有变法都要通过流血牺牲来唤醒国人,于是他毅然决然的牺牲了自己。从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历史人物的理性与感性意识,学习历史的过程就变成了他们丰富自身情感的过程,利用潜意识构成了复杂的、生动的自我意识,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历史经验。
3.培养个体开放的创造力
在认识范畴中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知识和技能两方面内容共同发展的结果,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构成了创造力,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创造力分成对历史事实的观察力、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能力以及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操作能力等部分,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他们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引导其战队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给出问题的改进性意见。例如,在学习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历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们展示不同社会时期的农用工具,引导学生对这些工具M行观察,并归纳出不同工具类型的发展线索,然后将这些线索应用于历史环境的分析之中。通过对学生形象思维、想象力的培养,对古代工具进步及历史发展的过程进行总结分析,从中抽象出社会生产力的一般发展规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形势下要想深化历史教学改革,我们必须构建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同时还要注意将历史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生动的再现出历史的人文魅力,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的精神品格,同时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弘扬人文精神、强调个性与创新。总之,师范历史教学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和创造力启发,为学生未来成为教师、形成个体人格奠定了坚实的人文素质基础,对于文化与人格的传递与改造起到了重要的传递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伟,白前静,段谟发,梁娟,吴境.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初探――基于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思考[J]. 沧桑,2011,01:147-148+156.
[2]蔡宝来,晋银峰.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境遇与未来抉择[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9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