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的启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案例教学 企业开发 项目管理 团队协作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法的扩充和革新,通过案例进行课堂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1]。案例教学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把实际项目中所用到的技术与课程的知识相结合,让学生能快速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及应用。
基于企业开发管理模式的案例教学,提倡在案例教学中结合企业开发管理模式,对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和管理,模拟企业开发过程,让教学方式尽量与企业开发模式接近,以进一步提高案例的真实性,让学生感受到更真实的项目开发过程,增加学生的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 案例的选择
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的开始,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对于企业开发管理模式的案例教学尤为重要。在教学中,通常的案例选择都具有不完整性的特征,使得案例教学和真实的企业开发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很多老师在进行案例选择时都是希望能有一个好的案例,但是有时候在他们眼里的“好案例”却不一定适合教学,好的案例应该是适合当前学生的。
1.1 选择的案例要有真实性
案例的真实性是案例的立身之本。案例的真实性是指案例的材料来自客观存在的事实,源于自然和社会的存在性[2]。在进行选择案例时,要尽量选择有实际意义的项目,该项目最好是有真实用户。在早期,很多老师选择的案例都是一些根据自己的经验模拟的项目,但是因为缺少真实的项目开发过程和经验,这些项目也许在现实中能找到模型,可最后常常让学生有这样的怀疑——“这个项目能做什么用”,以至于这个案例就没有它的价值了。
在选择案例时,最好选择老师自己曾经参与过的项目,否则就不能理解该项目的重点、核心、闪光点等,更不可能知道它的细节,而且对项目的具体业务要求也不熟悉,最多是挂着项目名称想象案例教学,这样的案例和实际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在笔者曾经参与过的一个ERP项目中,有个由用户自定义计算公式进行计算的需求,该功能表面上是一个如何计算一个表达式的值,可实际上,在开发的过程中,计算表达式只是一个部分,还需要从实际客户出发,考虑用户的特点,设计合适的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是评估所完成的功能有否意义的重要部分,而对于不同系统的不同用户其用户体验是不同的。所以,如果参与具体项目开发,就不会理解还需要这样的考虑。没有实际开发经验的案例教学,往往是老师自己都不知道教给学生的东西到底正确与否。
另外,选择的项目最好不要年代太过于久远,有些项目在早期也许很经典,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业务规则和所用的技术都发生了改变,继续使用的话,弄不好会给学生带来错误的导向。
1.2 选择的案例要有技术意义
选择实际项目作为教学案例时,经常会碰到该项目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超过了将要讲授课程的教学范围的问题,而如果该项目有太多超纲的内容,那也不适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有太多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就算补充这些知识,不仅学时不够,学生也很难理解你的做法,更糟的是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补充完这些内容后也不能马上掌握,教学效果会差很多。所以,在选择案例时,要考虑到这个案例的实现是现在的学生所能完成的。当然也是你自己所能完成的。在实际做法中,可以尝试对项目进行更进一步的分解和简化,使得所要用的案例能满足要求,不过期间所涉及的业务规则不能丢。
在选择案例时,还要考虑项目所涉及知识要尽量接近当前所讲授课程的内容,也可以对课程内容做些调整。如果所选择的案例在新技术上能给学生更好的导向,这最理想。
1.3 尽量选择业务规则是学生熟悉或容易理解的案例
对于实际案例,业务规则是很重要的。一套完整的系统,其一般的业务规则都比课堂介绍的要复杂得多,而且还经常会有一些特殊的业务要求,所以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其业务的复杂度,选择的案例业务规则不能太复杂。选择案例时可以考虑一些日常生活中学生比较容易接触的例子。比如,选择网上贸易系统的例子时,可以参考真实的一些电子商务网站;选择ERP例子时,可以选择具体的进存销系统;选择通讯系统的例子时,可以参考腾讯QQ。这些系统的业务都是学生会熟悉或者有机会去了解的。
在确定具体案例时,考虑到有些案例的业务规则的保密性,可以在选择后对项目进行改进,使得其业务规则在变动最小的情况下去掉客户的隐私信息,这样会更合适。
1.4 选择的案例要有创新价值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经常鼓励学生去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作品。有时候会鼓励学生,只要他们的作品让人看一眼就有如沐春风的感觉或者是三个晚上睡觉都不敢关灯的效果,都可以给加分,所以很多同学都会很乐意去改进自己的设计,很多时候看到很多学生的最后设计,会让人惊讶和佩服。
对于一些从事高职教育的老师认为,只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而不一定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实际上,高职的学生也有自己的思想,也许有些学生比较懒,可还是会有很多学生乐意去思考问题,如果能让他们一起和我们去思考、扩展和创新,会让学生对课程更加感兴趣。
2 案例的设计
在确定完教学案例后,不管因为技术和知识点的关系还是因为项目本身的业务原因,都应该对项目做进一步的改进,使新项目能更好地适应教学,并且尽可能保留原项目的实际意义。如果可能,设计后的案例应该在做最小改进的情况下,能用于原始项目的实现。
2.1 案例分解
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好案例的分解,使案例更容易被理解,并且更小规模。分解时,可以按模块划分,也可以按角色划分,不过从教学的角度上考虑,笔者更倾向于按模块划分。
首先,模块划分有助于更小化系统的规模,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有时候一个小模块会是一个大系统的缩影。学生通过模块的实现来理解整个项目的完成。
其次,模块划分可以使得系统分成几个大小不等但是技术相似的部分,这样有助于讲解时不用一直重复地介绍相同知识,教学时可以只介绍一个小模块的实现,而指导学生完成其它模块。
最后,模块化的项目可以使得案例更具条理性,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学习,能更好地理解技术知识及业务要求。
2.2 分解技术
在对整个案例进行技术分解时要结合课程的内容,一般情况下,项目所需的知识会比一门课程的内容多,在实际中可以综合它们的内容进行分解。
首先确定本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这可以根据教学大纲来安排,是教学的重点,案例教学也是为这个服务的;然后估计实现项目需要的技术和知识,在确定相关知识点后,确定哪些是课程必须有的,哪些是可以没有的,前者必须重点介绍,后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有些内容是作为知识点来讲解,有些则作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出发点,鼓励学生自己去完成和实现,还有些不必介绍或不涉及,或者使用其它的解决方案来替代。
2.3 设计案例的实施过程
案例的实施过程其实就是教学计划,用于指导教学过程。制定时,可以根据知识点来确定,使得计划更合理,教学过程更顺利。
案例实施时,教师最好能转变角色,可以以企业中的某一个团队为出发点,从对实现整个模块的方式来考虑,这样在教学和项目实现上会更加贴近企业。当然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方式,选择合适的方式才是重要的。
3 案例的实施和管理
案例的实施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管理是保证案例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过程。在完成合理的案例实施计划后,就可以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应该遵循预定的教学计划,灵活地完成项目开发和教学任务。
3.1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演示项目实现的过程。
首先,通常的案例教学都会围绕着项目进度来介绍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如果有些知识和其它内容相关,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后自学。
其次,要转换自己的角色,老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教师,而且是项目经理,同时还是客户;既要传播知识,又要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还要随时回答学生对于技术或者业务方面的问题,所以在上课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解答时要尽量把细节解释清楚,对于不确定的问题必须加以验证后再做回答,在企业中,任何一次不负责任的做法都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安排个别课时用来进行案例讨论,不管是讨论案例进度还是技术,甚至是让各学习小组进行汇报都是可行的,在企业里很多问题都是通过这样的讨论来解决的。
再次,要认为自己是在企业环境中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按照企业的一些做法来管理整个项目,给学生营造一个更真实的环境。在进行教学中有些业务也许比较难实现,不要轻易放弃,可以使用其它的方案代替。
3.2 版本控制
在企业的项目开发中,版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这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大的用处。有时候为了完成某一个功能模块,一两次课程根本无法介绍清楚,可以采用版本迭代的方法实现,每次介绍的内容都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扩展,以介绍新的知识。在实际的案例教学过程中,每次讲课内容都是一个版本,每次课中的不同阶段也都是一个版本,每个版本都是在前一个版本的基础上做了改进,逐步完善,这样的过程会使得整个教学更加顺畅。
版本控制用于案例教学还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一方面知识点循序渐进容易理解,而且学生课后还可以根据不同版本做好复习,这比课件好得多了。
当然版本控制过程除了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外,也应该在平时完成项目中实施,要让学生充分认识版本控制的好处,建议他们在自己的团队里采用版本控制的方法。这也是企业应用开发必须掌握的技术。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为学生提供备份服务器,对项目进行每日备份,这样可以保证在开发的机器上出问题时,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3.3 团队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都会让学生做实验或布置课后作业,如果让学生以团队的方式来完成,不仅符合企业要求,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个周期比较长的作业,持续时间为一个学期或者三个月,与教学同步,学生都以团队的形式完成。在团队里采用组长负责制的方式进行。为了规范管理,可以使用一些企业手段来管理学生的项目开发,如要求各个团队都要有自己的组名、组标、组训;制定一些管理制度;要求学生每天都要提交工作日志;要求每个团队每周都必须举行一次例会以讨论本周的完成情况、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下周的工作安排等内容,并以会议记录的形式汇报给任课老师等,这些做法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创造更真实的企业开发环境,更好理解企业开发的过程,让学生更早地体验企业开发的管理模式,这是基于企业开发管理模式案例教学的特点。
团队精神在实际应用开发中非常重要。在课堂上,除了可以在各团队成员间要求合作外,还应该鼓励各个团队进行交流。
4 小结
总之,在教学中尝试引入企业开发管理模式案例教学,不仅强调了技术和应用的介绍,还提倡将企业项目开发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课堂,甚至可以把实际正在开发的项目让学生参与进来,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应用。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可以考虑将案例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方法相结合;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教师明察课堂,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有好的教学结果[3]。
参考文献:
[1]张润莲, 张向利, 叶进. 案例教学法及其运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4,24(4):102-105.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企业管理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0-0083-01
一 案例教学法在企业管理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主要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论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评论性、分析性思维和语言表达与概括能力,树立并提高其自信心。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从认知经验到共享经验,可以促进学生扩展社会认知面并激起学生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的欲望和培养相关能力。同时也可养成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独立思维习惯,从而达到一名合格职业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 案例教学法在企业管理教学中运用的特色
1.增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企业管理的理论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作为高职学生,在基础知识薄弱、没有社会经历与工作经历的情况下是很难理解其理论内容的。因此,通过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时间环境进行案例分析,依据理论知识做出相应的处理,进而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在讲台上结合案例阐述理论与相关概念,虽然授课效果得到好评,但学生由于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失去听课兴趣。案例教学法使学生以案例学习者的身份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商榷,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思维习惯,同时培养正确的价值理念。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思路得到拓展,学会了从多角度看待问题,看问题的层次也由浅入深,发散性思维、逻辑思维得到一定的培养。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当今团队合作意识已经成为用人单位用人的标准之一。通过小组共同讨论、商榷问题并提出补充,使每位同学对问题的见解更加全面与深刻。通过团队合作每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挥与挖掘,团体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讨论、相互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学习热情更加饱满。
三 案例教学法在企业管理教学中运用的要求
1.选择适当的案例
案例教学要保证教学质量,选取的案例就要具有代表性。根据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要求有针对性地摄取对学生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要有目的地对案例设计进行筛选,使学生从中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技巧;最后,案例所蕴含的哲理问题要具有启发意义,能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空间,使学生达到主动学习的效果。
2.案例形式多样化
案例展现的形态是多样的,可以是传统文字形态,可以是图片配文字形态,可以是纯图片形态,也可以是视频形态。每种形态对培养学生能力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文字案例是对某一事件用文字进行阐述。学生通过对文字描述内容的理解、分析,找出案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该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图片案例是通过一幅或是多幅图片展示案例,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观察找出问题的答案,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及认真思考的工作态度。视频案例则是通过一则新闻报道、一个视频片段激发学生思考社会焦点问题、关注身边生活。
3.案例问题的设定
问题的设定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案例问题如何设置才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环环相扣,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针对知识点发散性强,关联的知识较多,教师可以逐层设置问题,问题的设置最好有梯度,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切忌问题的随意性。
4.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会使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逐渐降低,为了保持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稳定,就必须使案例分析的形式多样化。如可独立思考、分组讨论、集中讨论、分组讨论与集中讨论相结合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每种形式的应用都会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收获,从而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5.总结与评价
每一次案例教学并不是以学生分析完案例而结束,而应由教师对案例分析进行最后的总结与评价。教师的点评主要是以正面的评价为主,多给予学生一些肯定,激励学生的信心,对案例材料运用的知识理论、难点及重点内容的概括总结,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遇到类似问题时的分析解决能力。最后对学生解决问题不足的方面给予一些建议,帮助学生总结经验。
四 结束语
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之一,是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案例教学法已成为一种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面向未来的教学模式。当然案例教学法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摸索、研究、完善,最终使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技工学校;学生管理;方法
近些年来,由于改革开放的发展以及我国教育改革的实施更加深化,技工学校出现了招生难,办学难,就业难等困境。不仅仅入校的学生素质不高,厌学情绪高涨,辍学的学生也一直递增。为了使得这一状况得到改善,不仅政府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技校也需要改变学校自身传统的观念意识,根据社会实际的需要改变课程,而不是既定的与社会脱节的课程设置。此外,完善教师的素质以及学生管理的队伍加大建设,这都是需要做的。只有这样才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机遇以及平台,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教学氛围。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就是根据学生的特点的实际需要而设计,有效地实现学生信息管理,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高效率、规范化地管理大量的学生信息,并避免人为操作的错误和不规范行为。
(二)技工学校。技工学校简称“技校”。 技工学校与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一样,等同于高中层次学历。技校属于国家人力资源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主管,招生层次包括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社会再就业人员三部分,技工学校旨在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
二、技工学校的学生管理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的需求与管理体系相互矛盾。长期以来,管理体系没能跟实际的学生发展相适应,过于强调学生的一致性,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差异性以及选择性。培养体系也就出现了与社会脱节的现象。虽然管理条例存在,但是缺少灵活性和立体性,使得管理结果适得其反,学生对其的理解缺失,管理效果大打折扣,使得在学生中开展的管理工作难度骤然增大。
(二)很多学生管理工作者素质不高。技工学校的管理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很多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受到质疑。由于管理者自身的素质不高,管理工作出现了很多的毛病。没有参加过正式的入职培训以及相关学生管理知识,使得管理者缺乏管理经验以及理论水平。
(三)管理方法落后。“刚性管理”的方法使得管理者没有深刻去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而只是仅仅将原因归结为学生的思想问题以及心理方面,不去剖析学生出现差错的潜在原因,没有去理会学生的心理感受,只是强硬的管教,不去花时间真正关心学生。这其实也是造成学生跟老师产生矛盾以及隔阂的原因,纵使你耗尽心力,仍然没有收到应该有的效果,开展学生工作困难。
三、针对学生管理所存在问题解决的方法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学生就能有章可循, 有纪可依。这说明必须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学生管理工作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都存在各种利益方面的牵连,对于学生管理的工作只有由规范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约束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每个人都明确字节责任与义务,责任分明,清清楚楚。此外,对于技校的学生管理不能采取比较幼稚的方法, 也不能强硬的按照规章制度照搬照做,而要做到灵活性。要让学生对你尊敬,对你有好感,学生才会真心的跟你交流,放下心里的负担。作为老师,不仅仅是一个教书育人者,更加以一个有教养,完整的专业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师生之间互尊互爱的良好关系也得以建立。
(二)努力增强学生管理人员的能力。面对这种困难的形势,技工学校需要尽快培养一批专业的人才管理队伍,进而增强学生管理的专业水平,改变目前的困境。对于学生管理的工作必须要专业。技校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管理工作,只有这样问题才能得到改善。面对现行出现的问题,针对性的找出落实的方法。真正做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在学生中建立起一只学生管理的队伍,提高管理的专业性。在此过程中,要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学生管理工作体制融入其中,提高教育管理手段,最后使得学生的管理工作做到专业化以及规范化,管理老师的工作也能得到有效运行。
(三)提高技校教师的素质水平。众所周知,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以及素质的高低对于教学的开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专业教学水平会直接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喜爱与尊重。只要这种喜爱与尊重得到了认可,教师会对教育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激情,不仅如此,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得到激发,更加乐于接受老师的意见和要求,形成一种良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贯彻和落实,更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例如很多技校的学生管理者一般都由班主任来担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行为和语言了解学生的内心究竟是怎样的。例如,性格内向的学生有很多,有些是有想法但是不想说,有些则是由于家庭环境的因素而有思想包袱。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老师需要做的就是放下身段做到真正去关心学生,可以以试探性的口气来对学生进行了解,或者以别人的话来反映让学生自己说出内心的话或者事情的原因。或许有时候只是因为老师与学生的观点不一样,不愿意与老师直接交流。一旦这种情况发展下去的话,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思想或者是厌世的情绪。针对这些状况要及时加以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指导他们进行自我评价,采用灵活、合理的方式进行疏导和教育。千万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压制方式解决之,这样更是火上加油, 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技校学生的管理水平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包括了学生的需求与管理体系相互矛盾,很多学生管理工作者素质不高,管理方法落后等,接着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本文的方法,主要包括建立科学完善的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努力增强学生管理人员的能力,提高技校教师的素质水平,以期对我国技校的现行困境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闯.把握技工教育特点,提高学生管理水平[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2011.
关键词:目的;重要性;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1500亿美元左右的出口总额中,约有60%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还提供了约占全国城镇就业总数75%的就业岗位,安置了2至3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出发,探讨符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以便充分挖掘企业员工的潜力,提高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一、研究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
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一个企业的经营战略、组织结构体系以及文化价值观是紧密相联的。而卓越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是其他企业最难以复制、难以模仿的,因此,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创造竞争优势就成为竞争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中小企业的优势在于市场承受能力强、活力充沛、适应性强、灵活性高。但中小企业存在着规模小,资源拥有量有限,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少,企业经营者的管理素质和企业员工文化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劣势。只有认真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能充分挖掘企业员工的潜力,提高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以保证其在研发、生产、营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领先地位,最终赢得市场的认可,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
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一)企业外部背景的变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各种新兴的商业形态不断涌现,商业企业的重组、商务与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于国内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与机遇。对此,企业如果不从构筑人力资源的竞争力入手,将很难取得竞争与科学发展的优势。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中国的中小企业不可避免地被推向全球的经济架构中,在硬、软件的更新与提升中,商品、资本和技术相对较为容易与全球接轨,唯有在人力资源的提升上,没有近路可走。只有通过企业年复一年的努力,将其内化为企业发展的一种品质,才能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
(二)企业内在发展的需要
现在中小企业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可以直接参与国际竞争,而国际产品也进入国内市场,能否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进行科学的发展,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企业中的众多资源之一――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企业组织生存发展的命脉,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优秀的人力资源,中小企业更是如此。寻找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才能为企业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力资源规划的实质是根据企业的经营方针,通过确定企业人力资源来实现企业的目标,从而实现企业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三、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不全面
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有三部曲:一是在明确战略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人力资源规划从而实现人力资源体系与具体计划的完善、执行。二是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决定了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三是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而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和拥有者们恰恰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从而在具体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缺乏足够的重视,各级部门主管和直线经理也未能有效配合。
(二)人才流失的严重性
人才的流向大致分三个部分。一部分流向海外,我国仅在美国的本科以上的各类专业人才已达45万人之多;一部分流向国内的外企,外企以其优厚的待遇和科研环境优势,大量吸引着国内人才;一部分流向经营好的大型国企,大型国企实力和资本雄厚,也是许多人才的向往之地。人才的缺乏已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投入资金也较少,一般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人士。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所采用的管理方式也只能做到对事后工作的一些修补,而真正的人力资源规划成为一纸空谈,根本无法有效地实行。这种滞后于实践的管理模式,也注定了人力资源部门无法成为一个企业的轴心部门,永远处于后台式的恶性循环链中,影响企业的科学发展。
(三)聘用与人员变更机制的不足
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核心人员常常是凭借人际关系,而不是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进去的。而中小企业在遵循“能者上、平者留、庸者下”这一人更原则时不尽合理,其人动的依据与员工的业绩关联度不强,受外来因素影响较大。在一些私人中小企业中,“任人唯亲”的现象普遍存在,一部分远离企业核心层的优秀员工难以发挥其才能;在国有中小型企业,“论资排辈”的现象比较严重,大量的平庸之辈占据着关键岗位,致使优秀的员工晋升机会不大,晋升周期过长,这将造成大量的优秀员工流失。在一些中小企业,往往随便安排一位技术人员,或者是将不适合某一岗位的人暂且调动到人力资源部来从事所谓“人力资源管理”。由此导致企业发展滞后,生产效率滞后,影响企业的科学发展。
四、中小企业科学发展需要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一)明确企业核心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的起点是明确界定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而企业核心人力资源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只有激励机制、培训、设计合适的职业生涯计划、不断地招聘才能确保企业核心人力资源量的扩充,质的提高,并能长期地驻留于企业。人力资源是企业组织生存发展的命脉,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优秀的核心人力资源,中小企业更是如此。
(二)适当调整“家族式”的管理模式
民营中小企业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在一定时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随着情况的变化也要尽力改进,以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对“家族式”管理模式的调整,主要从企业本身的规模、从事产业的特点以及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方面出发。如果企业的规模不大,凭经营者的能力和经验完全可以驾驭,就没有必要向现代公司制度转变。另外,调整应主要着眼于企业内部制度的建设与执行,避免“任人唯亲”、“论资排辈”的现象出现,要实行制度化管理以“法治”代替“人治”,以制度约束代替道德约束。中小企业要从根源上改变那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思想,才能促使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三)建立合理的人才引用和变更制度
对于新进人才进行公开招聘,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外部招聘制度,对于现有人才,实行优化组合,竞争上岗,并定期考核、定期培训,在相同或不同岗位上,人员可以自由流动,做到人员的最优化配置,在遴选管理成员时,适才可能比精英还要重要。台湾企业管理专家邱义城认为,所谓适才,就是成员不论智慧、才能或专业素养都能胜任所担任的工作,重要的是组织能满足人才追求工作的动机,能使其在现有的企业文化下快乐的工作,能在团队运作下与人合作。精明的中小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当认识到,员工配合公司的能力和员工本身的专业能力一样重要。
五、结束语
中小企业一定要借助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方法和技术,建立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筑高效的人力资源平台并与国际接轨,才能获得在全球范围内同台竞技的机会,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储小平.职业经理和家族企业成长[J].管理世界,2002(4).
2、李新春.信任、忠诚与家族主义困境[J].管理世界,2002(6).
3、刘昊.中小企业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设[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2(3).
4、姚远.知识经济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院学报,2002(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
一、引言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始终扮演“传道授业”的角色。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有诸多优点: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可以系统地传授学科知识,方便师生情感交流,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投资成本也较低。但这种教学模式也有不少缺点: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板书授课为主,重规范、轻创新;教师和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知识面狭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到限制等。
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提出了案例教学法。这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重视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可在发挥传统教学优势的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我国案例教学法应用研究进展
案例教学法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由最初应用于法学教育领域,到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理学、工学、医学、 经济学、管理学等教育领域当中,现已成为一种深受师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在我国,案例教学法起步较晚,1980年以后才得到初步推广。赵海燕等开展了对案例教学法在农业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在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重视教师在讨论过程中的导向作用,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王洪巨等对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证明了其在教学过程中对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学习能力具有显著作用。余成跃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得到了增强,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提高。马池香等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安全管理学的教学当中,证明在安全管理学中开展案例教学法具有重要意义。
三、案例教学法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战略管理特别强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实践。这就要求该学科的教学应当面向企业、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现实的思考,善于分析与解决企业管理问题。同时,根据现代教育理念,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功能应该从纯粹的知识传授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转变,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尊重学生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权力。而案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笔者结合自己在企业战略管理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了案例报告、案例讨论、案例分析、案例总结、联系理论的五步案例教学法。
1.案例报告。在上一次课程结束的时候,向学生布置下节课的案例报告,其中具体案例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只确定主题方向,报告主题一般为该次课的教学内容。同时,让学生建立“从自身管理开始”的理念,并结合自身经历进行报告。
2.案例讨论。在学生报告完成后,进行分组讨论。一般情况是课程开始的第一次课,便把学生分组,以后讨论时即可由未报告小组向报告小组提问、探讨、分析。这个过程要注重学生自主讨论,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切不可过多地发表个人见解。
3.案例分析。在学术分组讨论案例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观点、存在的疑问等,结合案例本身进行深入分析。比如在“苹果公司核心竞争能力”的案例中,可指出苹果公司“在客户意识到自己的未来需求前,便创造出相应产品”的能力,从而可以引导消费。
4.案例总结。在案例分析结束后,教师要对该案例报告、讨论和分析中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以便学生清晰地了解该案例教学应该掌握的知识。
5.联系理论。案例教学本身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注重能力培养。在以上步骤都结束后,一定要联系理论,回到理论知识本身,确保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总结
本文总结了案例教学法在我国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经验,探讨了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五个步骤,以期实现“教”与“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自主学习与能力培养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黄锡荃,李惠明,金伯欣. 水文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2]郭德红. 案例教学:历史本质和发展趋势[J]. 高等理科教育,2008(1):22-24.
[3]孙昌. 案例教学法及其应用进展[J]. 山东工业技术,2016(5):276-277.
[4]赵海燕,何忠伟,韩宝平. 案例教学法在农业经济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探索, 2013(8):45-46.
[5]洪巨,陈晓辉,周焕. 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37(2):224-225.
[6]余成跃.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 教育探索, 2011(3):51-52.
20家建立在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中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列表
大学孵化器多由政府支持建设、依托于大学科技园、利用市场机制致力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国家创新系统优化升级的实体。大学孵化器有多项功能,其中高科技企业孵化是核心功能,其功能设计旨在于提供各种支持,降低企业的创业风险和项目开发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经营开发等方面。大学孵化器在高校科技创新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促进作用,能够将传统科研模式造成的科技创新链条中断连接起来,实现研发成果转化率的提升。
本文将从大学孵化器的一般特点入手,分析大学孵化器特殊功能,重点介绍北航天汇科技孵化器10年间在孵化科技企业和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移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一、大学孵化器特点
1.依托大学建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秉承了大学资源优势。
(1)完善的研发平台,依托大学强大研发平台,可以从事许多社会企业无法完成的实验与科技项目研究。
(2)充足的人才配备,大学大量的各类专家、学者和富有创造力的学生为大学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3)广阔的资源共享,大学科研设备、实验室、网络、图书馆可以为创业服务中心提供可贵的资源。
(4)快速的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大学大量的科技成果通过大学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省去众多中间环节, 快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5)功能完备的培训、培养体系,大学拥有实力强大的师资,专业化的教室与实验基地,可以为中心内企业及社会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平台。
2.依托大学科技园建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完善了企业孵化流程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从功能上大学科技园完成技术转移到初级阶段和上游孵化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创新资源聚集、产学研结合、项目研发小试、中试上。而孵化器孵化强项主要在创新成果的市场化阶段,通过自身的软硬件、投融资、市场策划、管理咨询、人力资源等服务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产品真正与市场接轨。在孵化器的孵化服务完成后,具有大面积物理空间或产业基地的科技园还可以为成熟企业继续提供服务。单独的大学科技园和企业孵化器很难将企业孵化的全过程全部完成,而具有大学科技园北京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则有效的连接了这一过程。为在孵企业,尤其是具有大学背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研成果转化全过程提供了全程的孵化服务。
3.自身定位于大学技术成果转移到核心阶段
由于目前各个大学在技术转移平台搭建的过程中,转化平台的机制,部门的设置与孵化器的所处的位置都不尽相同,所以定位我国大学孵化器在大学搭建的技术转移平台中的位置和功能不能一概而论。下面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搭建的技术转移平台为典型,分析大学孵化器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定位。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孵化器自技术转移过程中,完全处于枢纽位置。首先与技术转移中心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其次协助科技园,促进已经商业化的科研成果进一步产业化;最后还要在科研成果与企业间搭建双向的技术转移平台。可以说该孵化器,在这一机制和体制下,充分起到了大学技术转移过程中催化和媒介的作用。而这一功能的实现正是大学孵化器建立的目的之所在。
4.取得的丰硕成果
10年来,北航天汇累计为校内30余家企业提供不同阶段孵化服务和技术转移服务,这些企业占累计在孵企业总数的近30%,一些毕业企业和正在孵化企业取得了优秀成绩:
(1)毕业校内企业北京民航天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新一代空中交通服务平台”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以孵化器为载体孵化的校内电路板回收项目被海淀区评为“电子环保 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废旧线路板分解、处理基地;
(3)毕业企业北航精密机电有限公司目前已成为精密电机行业的龙头企业,年销售额超过两千万;
(4)孵化“光纤陀螺”项目,已取得百项发明专利;
(5)孵化“龙圣联成航空科技”开发智能浮空飞行平台,占领行业技术制高点。
5.存在的问题
1.没有形成双向技术转移成熟模式和机制
孵化器运作过程中掌握了丰富的项目信息资源,其中有很多技术和市场前景都被看好,所缺乏的是一个良好的研发环境。大学中拥有大量科研资源和科研人才但是与市场距离较远。近年来,北航天汇在两种资源对接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其中的过程是曲折艰难的,且其中的偶然因素也起到了一定作用。究其原因是没有一套规范、成熟并得到体制保障的双向技术转移对接机制。
2.大学孵化器位置尴尬
大学科技园和大学孵化器在运营和管理上不同于政府建立的各类创业中心,也不同于纯民营的孵化器。大学孵化器不仅承担着企业孵化的主要责任,同时也是高校科研成果转移到核心部门(从实际转化效果来讲)。但是从资源整合角度看,大学孵化器仅是掌握了较多的技术成果信息资源(大学的其他资源整合利用并非易事),在外部环境支撑远不如政府背景孵化器,在自身运营自由度上又受到诸多限制,加之很多大学孵化器与高校科技处、产业集团的分工不明确。可以说处在一个比较尴尬位置。如何得到更多政府支持,在运营方式上有所突破是未来大学孵化器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作为一个已经运作近10年的大学孵化器,依据自身特点和能够掌握的资源。目前,北航天汇已成为按照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管理制度,实现企业化运营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管理运营模式。
二、北航天汇科技孵化器做法
1.管理模式――“三位一体”
1999年4月,北航孵化器成为北京市第一家企业运行机制的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北京北航天汇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2000年12月27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 “北航大学科技园”,成为北航天汇科技孵化器的上级管理单位。2003年3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共同建设的北航留学人员创业园正式成立。由北航科技园建设发展中心负责北航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具体实施,北航天汇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负责日常管理。
北航国家大学科技园、北航天汇科技孵化器、北京留学人员创业园“三位一体”的创新性资源整合,为在孵和在园企业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完善的服务。这一管理方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技资源优势,加快了科研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而且孵化器和创业园中企业的技术需求和一部分技术成果也能够快速反馈到大学,直接形成逆向技术转移。创业园的建立和运行借助了北航天汇孵化器的企业孵化经验和孵化资源。创业园不仅将孵化器中的留学归国人员创业企业统一规划管理,而且也借助其专业化服务方向为孵化器聚集了大量海归创业企业资源,扩大了孵化器客户源,实现了科技园、孵化器、创业园“三位一体”的经营管理方式。如下图所示:
2.孵化服务――阶段式
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着不同的发展阶段,虽然处于孵化器中的企业大多是初创企业。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其中的一部分企业必然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也就是进入所谓的“成长期”。对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北航天汇孵化器和创业园会根据其特点提供针对性的阶段式孵化服务。目前我们能够为企业分阶段服务,具体包括:根据企业的支付能力提供从工位到楼层等不同规模的办公场地: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为其提供不同的管理咨询服务、投融资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双高人才、软件人才培训)以及法律等方面的服务。服务方式和项目如下图所示:
3.投融资服务――定制式
由于北航大学科技园、北航天汇孵化器、北航留学人员创业园的“三位一体”化经营管理模式。我们会服务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客户,这样能帮助我们摸索出一套为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提供专业化投融资服务解决方案。
十年来,孵化器和创业园累计对入园企业投资24家,累计投资额超过1000万元;累计为入园企业申请各级政府无偿资助类资金累计超过5000万元;累计为企业吸引各类风险投资超过5000万元。投融资解决方案见下表
4.发展方向1――专业
从园区发展角度看,随着入驻企业和在园创业企业对通用技术平台和专业技术服务的需求日渐迫切,科技园也将越来越朝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专业化产业集群一直以来都是北航科技园既定的发展方向,由于科技园运行依托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而软件又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色和优势。所以软件产业自然而然地成为北航科技园发展的重点。
随着“北京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在北航科技园的牵头下成立,“软件出口平台”的建设完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和软件方面合作项目。目前,北航科技园入驻的软件企业已超过100家,用友、金山、大用、NEC等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都已进驻北航科技园,与英国、日本、爱尔兰等国家举办了多次软件出口合作交流活动。软件开发和软件外包已成为北航科技园在专业孵化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5.发展方向2――辐射
“十五”期间,北航先后与南通和昆明市政府和相关机构合作,建立了“南通-北航孵化器”、“昆明-北航软件产业创新孵化中心”。利用自身积累丰富孵化经验与外地孵化园区进行合作交流,达到了共赢目的。
6.发展方向3――网络
由于孵化器行业的公益性和互补性特征,竞争不是孵化器发展的主旋律。结合各家的优势,互通彼此有无,共同创造机会是孵化器行业发展的共赢性特征。
企业物资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是以现状问题的治理为基础为导向,从实践来看,企业物资管理当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预算计划编制不够合理。企业物资部门制定预算计划是工作实施的前提,只有计划平衡,才能满足企业生产运营的各种需要,保证物资供应及时。但是预算编制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它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以市场环境为主导因素。物资部门编制预算时经常参照上一年度的预算执行结果,将其作为编制的主要依据,忽视了很多宏微观经济环境对物资采购的影响,从而造成预算计划编制的被动性。
2、物资供应与需求之间存在脱节。企业内部不同物资的需求程度不同,有的物资属于急需物品,有的则属于日常消耗物品。特别是在生产车间,物资月度采购计划就直接反映出车间最急需的物资,采购的落实情况决定着生产能否持续开展,所以物资部门应确保采购的速度,使采购执行与预算计划相吻合。但实际上企业物资管理工作中往往出现供给不充足的情况,例如某些原材料价格上涨期间就难免产生供不应求的现象,从而给生产运营带来影响。
3、物资库存管理的成本过高。企业库存结构与实际的管理方式有着紧密的关联,而且库存物资也占用着企业的流动资金。不少企业库存物资量庞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实施管理。但是很多物资并不都是企业生产运营所急需的,这些物资不仅占用流动资金,也占用库存空间。此外,库存中还存在大量的废旧物资、等待维修的设备和工具等,长时间无人过问,不仅影响物资管理工作的质量,也不利于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
4、物资管理过程缺乏量化统计。企业物资的采购和使用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且也是充满量化统计的工作。例如,每个部门使用、消耗的物资遵循怎样的限额要求,企业各类物资的使用成本摊销,同类物资采购价格的市场变动等等,都是以量化统计作为依据。但是企业物资管理工作对量化统计缺少主动意识,容易忽视量化统计对降低物资采购和使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二、企业物资管理工作科学发展的举措
针对企业物资管理工作的现状,今后企业应着力推进以下发展举措:首先,制定严格的预算制度。企业预算制度应突出计划的平衡性,即物资供求数量上的平衡,以及物资供给时间上的平衡。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物资管理预算制度必须以前瞻性的目光,将生产经营战略和市场变动趋势有机结合起来,使预算工作落实到每个部门,树立人人有责的预算观念。
为此,各部门应综合考虑与企业发展相关的风险因素,提前做好物资筹划工作。企业可组建物资预算决策小组,由高层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衡量年度预算计划的科学性,并推行责任人机制,以便提升物资管理工作的质量。其次,建立物流供应链体系。现代物流业发展迅猛,服务水平更是不断提高,所以企业应从以往的物资采购合作中筛选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根据各类物资的急需程度,签订采购合同。这样既缓解了企业急需物资的紧张局面,使企业采购的物资拥有可靠的质量保证,又能使供应商的业务稳定,实现双赢。例如,企业根据基建工程编制采购预算计划后,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实施物资储备,为生产工作的物资供应及快速调度做好准备。
再者,重塑物资库存管理模式。随着企业物流供应链体系的建立,库存物资管理模式也应重新构建,减少闲置物资的存储,加强对库存物资的维护保养,最大化地发挥库存物资的功用。企业应积极实行库存信息化管理,将各类物资加以分类。一方面,对于生产经营采购的物资,入库后即要反映到信息系统之中,各部门人员领取物资也应在系统中及时记录。另一方面,库存闲置物资应在系统中记录维修、保养、回收的不同处理需求,安排专人负责闲置物资的处理工作。
最后,加强物资管理工作评估。企业物资管理工作是一个持续运转的过程,对现阶段工作质量的评估是下一阶段改进的依据。所以物资部门应对预算计划编制、供应链改革、库存管理模式重塑后的物资管理工作实行量化统计与对比,以计划准确率、采购兑现率、资金周转率等量化指标评定工作业绩。同时,物资部门应鼓励各部门节约物资消耗,提高物资使用效率,对于降低物资成本的部门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以带动全员协助管理。
一、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缺乏科学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然而在这个阶段,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与基本经济体制之间尚没有协调发展。第二,农业经济管理不受重视。很多经济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了解不够,没有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于是在工作中对农业经济管理比较轻视,日常工作中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没有深入学习党和国家颁布的与农业经济管理发展有关的文件、政策。同时,很多经济管理人员割裂了农业管理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脱离实际。第三,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素质较低。农业经济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工作能力与职业素养。而在现实情况中,很多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于是在管理方面的执行力较弱。作为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参与者,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与素养不高无疑会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多的难题。第四,经济管理信息化不足。在当今新时期,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并且已经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化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降低了工作量。如果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当中,则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销售等均能够获益,大量的即时信息能够达到用户手中,发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作用。
二、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1、实现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转变: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应当改变传统落后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农业经济活动之中融入经济管理。
2、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经济管理之中应用现代化的管理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之中,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农业经济科学管理的实现,促使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提高对经济管理的认识,增强农业经济管理的素质,紧跟时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工作岗位中,不断地学习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将现代化技术应用在农业经济生产与管理中,开拓一条现代化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之路。
3、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农民占据重要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使其掌握更多的现代化技术,推动与促进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的实现。全球化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需要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引入先进的技术与理念,结合中国的国情,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塑造自己的品牌,提升农业的综合素质,帮助农民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避免农业发展走向错误的轨道,降低对资源的损耗,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推动我国农业开拓出一条高效、高产、绿色、生态的发展道路。
三、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1引言
现代企业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新形势,对员工的要求更高了。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要想成功地迈进企业之门,就必须充分了解企业,认识企业,以优良的综合能力更好地为适应企业、服务企业、发展企业作出自己的努力。因此,学好企业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怎样让学生全面扎实地理解并且熟练地应用这门课程中讲述的内容,是每位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课堂教学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默契配合,完成教学任务。要做到这点,就要求教师要真正的“传道有术、解惑有法、授业有方”,这样课堂教学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企业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现在,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的教学活动,这就促成了只求在教学中不出差错,能按时、按量完成教学任务的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学的进度,没能按照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的内容上进行适当调整;为了保证能够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了解,其结果就是造成了以教学任务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局面,形成了教师和学生都以教学任务作为目标的现象。
在传统企业管理教学中,学生一直都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情况就不是很了解,很容易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也很难根据学生各自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和安排。一直以来的“填鸭式”教学,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具有权威性,学生则只是无条件服从,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缺乏主观能动性。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并且使学生缺乏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
3企业管理教学的方法探究
3.1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以及学生的认识规律,逐步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积极地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去掌握课本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讲企业组织机构时,就要了解到学生最熟悉的学生会组织机构以及班委会组织机构,对学生熟悉的事例进行分析和研究,使他们更真实地理解教材中讲到的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以及组织机构的优化方法,从而对“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是最理想、最有效率的组织机构有更充分的认识。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从旁边加以指导,督促学生主动去探索、去观察,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2协作式教学方法。协作式教学方法有五种方法: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和伙伴。协作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发散思维的机会,使学生具有对同一问题用多种观点进行观察、分析的能力,这种能力显然比对问题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运用更有价值。在现代企业管理教学中,情境模拟训练的运用,由教师组织、学生自己演练,在仿真的场景中完成教学任务,这样让学生参与到模拟的企业员工角色扮演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提高了教学的感染力。让学生更多地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才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3研讨式教学方法。研讨式教学就是在授课时通过教师适时、适度启发,让学生在积极讨论的氛围中,达到重复、积累的目的,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认识世界,丰富自己的精神储备,而且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针对教师预设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预习教材、查资料,用自己的理解,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研讨式教学法,使学生掌握学习技巧、求知技能。研讨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形成创新思维。
4结束语
企业的命运与相关企业的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都是靠人才,尤其是高层人才队伍的培养。依靠技术创新推动的企业发展到了一定层次之后,再发展就面临着众多的管理问题,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管理型人才。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够迎接更多的挑战,使我们的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中
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2]谢树平.思想政治课的理念与实践范式[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
社,2004.
[3]郑金洲.案例教学法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5]郭旭红.“企业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探讨[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