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技术评价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评价方式 网络环境 学生评价
根据教育学原理,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教育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评定的活动,用于对教学进行指导、调控和检测。由此可见,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信息化教学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新的教学评价方法确实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我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研实践,并借鉴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常见的评价方式
在信息技术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将收集到的作品放在共享文件夹下,学生浏览后再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将教师认为比较好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再统一展示在各学生的计算机上,进行学生自评、学生间或小组间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用这种方式评价存在以下问题:(1)教师展示的作品是从学生上交的作品中选中的比较好作品进行展示,这就带有一点主观性,缺少一定的公平性和透明度;(2)由于学生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不可能每位学生都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这就导致教师在展示品时可能有的学生的作品还没有完成,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学生喜欢玩电脑,就是不喜欢上计算机课”的情况,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学生的评价人数有限,不可能每位学生都能发言,教师只能有选择地请几位学生代表进行评价,长此以往也会挫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的学生甚至会产生“反正老师不会叫我发言”的想法而不去进行评价;(4)由于每节课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将完成的每个作品都一一展示及进行评价。
那么如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评价并且都“活动”起来呢?下面就利用论坛作为课堂教学评价平台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二、实施过程
在开学初,我在学生自由组合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将学生以4-5人为基础,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小组选一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协调与组织开展合作学习。
在上课前,教师将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素材上传到论坛上,并以置顶的方式显示,以便于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自主学习,如果学生觉得教师提供的素材不够,还可以根据学习任务自行上网搜索相关素材。在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完成对该门课程内容的学习,同时也会掌握课程学习的管理过程、信息资源的查询等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学生将作品创作完成后先在组内互评,再以小组为单位将组内优秀的作品及对作品的自评上传到论坛上,这些作品可以包涵图片、文字、声音、动画,教师将小组推荐的作秀作品进行置顶供其他同学进行评议,其他同学的评语可以直接发在该作品的下方,这样其他没有评议的同学可以同时看其他同学对该作品的看法。由于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不时以评价者的身份出现,可以让学生通过“换位”反思自己作品的不足,进行反思性评价,从而找到差距,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这样的评价不再是“例行公事”,它反过来促进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并提升了教学效果。当然这类评价活动在开展之前首先应提出评分标准,让全班商讨这个标准,并根据学生的合理化建议在评分进行前或进行时调整标准。同学间通过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同时,教师也参与到学生的交流讨论中,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所遇到的问题。网络交互的功能更体现因材施教,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做到对学生的评价。全班同学还可发表不同意见,甚至争论,评定的过程成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让学生参与评价,学生在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学生评价能力逐步增强,变得全面,客观和主动,但还有相当比例的同学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还带有很大片面性、主观性、被动性,且不够稳定。因此在每个活动结束时教师都应作总结性评价,以发挥教师在信息技术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能力,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评价促进学习;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评价过程中的注意点
教师评价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性,也就是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别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这与传统教学评价往往采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有所不同。我们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应评价标准,重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评价,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个性特长,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提高、有发展、有创新,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实行个体性原则能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不会产生过重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忽视了个体性原则,不注意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和学习主动性就无从谈起。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进步,学生进步了,评价要求也要相应提高。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因材施教,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学生的需要,公正评价每一个学生,使所有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学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技能,领悟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授应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在生物学知识、科学探究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维品质以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认识等领域的全面发展。科学技术社会化和社会科学技术化已是当今社会生活的特点之一,而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关注和参与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是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明确的要求:“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评价是生物学教学中一个基本的反馈机制,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调控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作用在于了解学生是否有错误概念和学习上的困难,鉴别教学上可能存在的缺陷以及为改进教学设计提供依据,从而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通过评价,让优秀学生增加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激发其新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得到帮助,提供咨询的机会,引导和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和恢复自尊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因此,笔者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改革以往的教学考试评价,建立起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在备课阶段,思路是“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把评价作为活跃和改进教学的一种方式,把教学改革的责任落实在评价上,把良好的教学和合理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生物学考试进行了如下改革:一是时间上,重在平时考查;二是内容上,重视对学生学习状况的综合评价;三是方法上,闭卷和开卷考核并存。即评价由平时表现、实验技能、实践活动和纸笔测试四部分组成。此外,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立一项特殊加分。平时表现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表达的观点、平时作业、小测验成绩;实验技能包括探究技能、观察技能、操作技能、报告技能;实践活动包括学生主题活动、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实践活动、新课标内容中的活动建议;纸笔测试即测试,是教学过程中最常见的评价方式之一,是检测学生知识性目标达成的有效方法。特殊加分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另设的加分项目,如各类生物竞赛获奖,为生物角的建设作贡献,为保护学校环境尽力量以及获得学习进步奖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核,还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课堂参与的考核、课外探究的考核、课外阅读的考核、观察能力的考核等。目前,初中阶段生物学科不参加中考,而且会考权又给了学校,这就为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提供了可行性。因此教师要变被动为主动,大胆地进行考试的改革与试验。
新课标下的考试与评价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和深化的教育实践过程,要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重且道远。笔者将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地参与并努力做好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愿与所有参与该课题研究的同仁一起,不断将考试评价体系推向成熟!
本文作者:殷丽丽工作单位:甘肃省会宁县白塬乡教育管理中心
摘要:阐述了科技评价的起源、概念与特点,提出当前农业科技评价存在定位不够明确、评价能力有待提高、评价指标体系存在误区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主要包括:落实科技评价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农业科技评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建立健全农业科技评价支持系统,培育农业科技评价人力资源;加强对符合农业科研现状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的研究等内容。
关键词:农业科技评价;起源;概念;存在问题;对策
AbstractThe origination,concep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essment were expounded in the paper. The main problems of current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essment were analyzed,including positioning was not clear enough,the evaluating ability needed increasing and there was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system of evaluation,etc.. Th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as follows:committing the standard rates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essment,establishing and completing the administration system and normalized processing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essment,establishing and completing the supporting system of the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essment,educating the human resources of the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essment,reinforcing the index system and method of the assessment considering the present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tus.
Key wordsassess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origination;conception;problem;suggestion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每年的农业科研成果产出量巨大,农业科研在全国科研事业中占重要地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支撑。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农业扶持和开发力度,农产品开发包含市场潜力,农业、农村、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量日益提升。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做好农业科技管理工作成为一个历史性的命题。
农业科技评价是现代农业科研管理的必要手段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科学、公正、有效的科技评价不仅是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农业科技活动的制度化,推动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保障,还对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树立健康的科研学术风气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目前尚缺乏符合国情的科学、规范的农业科技评价体系。正确认识我国农业科技评价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提高农业科技评价水平,加强农业科技管理,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科技评价的起源
20世纪20年代美国针对国会各委员会及议员们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价,其中与科技有关的研究、分析和评价便是科技评价的雏形。40~60年代,科技评价传入欧洲,80~90年代逐渐兴盛起来,随后亚洲国家也开始重视科技评议领域的发展。我国的科技评价起步于90年代初,1993年,原国家科委开始将科技评估手段引入科技宏观管理环节。1997年,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在原国家科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建成立。2001年4月,我国科技评估活动的行为规范和技术规范《科技评估规范》公开出版,标志着我国科技评价活动开始正式步入专业化阶段。多年来,中国在科学技术评价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提高中国科技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出了评价制度不健全、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2003年5月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估工作的决定》,2003年9月科技部印发了《科学技术评估办法》(试行)。《决定》针对当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原则性、指导性和规范性的意见和决定,给科技评价工作指出了明确的导向。《办法》主要明确了评价目的、原则、分类方法、评价准则及监督机制等,针对各类科学技术活动较为系统地回答了如何评、依据什么评等重要问题。
2农业科技评价概念与特点
农业科技评价是指根据委托者的明确目的,由专门的评价机构和人员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农业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技发展领域、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以及科技活动有关的行为,进行专业化咨询与评判活动。农业科技评价是对农业科学技术活动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判,为决策提供参考意见的咨询活动。因此,从科技评价的原则、程序、标准及目的来判断,农业科技评价是农业科研管理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遵循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针对性、可行性、回避性的原则[1-3]。
3农业科技评价存在的问题
3.1定位不明确
农业科技评价的定位是由农业科技活动的特点和目的决定的。农业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有它自身的研究体系,包括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推广研究,并有其共同的自身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涉及农业各个领域,学科交叉现象普遍,研究条件同时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复杂多变;研究或开发的周期较长,从一个农业科技创新思想的产生到科技成果的取得,再到农业生产实际中的推广应用,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绝大部分具有非盈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社会效益显著,而自身经济效益偏低;科技成果的地域性强,成果应用转化的地区适应性差。上述特点使农业科技评价更为复杂,并需要较长的时间跨度,决定了农业科技评价除考虑评价对象本身,还应考虑评价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4-5]。
农业科技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发展,但不同研究的直接价值体现不同,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理论价值上各有侧重。这决定了农业科技评价除了评价农业科技活动的科学价值,还应重视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而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专门的农业科技评价规范或细则,在操作上还缺乏针对不同层次和需要的评价规范和指标。现行农业科技评价的某些方面多参照基础科学研究的评价,把科学价值作为评价的重点,未能准确反映农业科技活动的特点,有失偏颇,不利于农业科技活动的正常进行和进步。
3.2评价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农业科技评价的对象广泛,其评价指向往往是多维的,即使是单一指向,其评价指标也需要包括环境特征、价值特征等多种指标;科技评价涉及到科学、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在一种评价目的的前提下,评价方法的选择有赖于评价者的能力和所能采集到的信息。评价者自身的评价能力及素质直接影响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而现在农业科技评价多是由各级农业科研主管部门通过经验性操作进行的,还缺乏专门的独立的评价机构和专业评价人员队伍。
专家是农业科技评价中的重要人力资源。同行评议的结果是科技评价定性的主要依据。但农业研究领域广泛,学科专业间差别大;加之现阶段我国科技评价的专家评议制和信誉制度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反评价机制,使得符合要求的某一学科或领域的评议专家十分有限,现有评议专家的评价甄别能力和道德水准也参差不齐,这都有碍于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与公正性。
3.3评价指标体系存在误区
指标选择:现行农业科技评价广泛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其评价标准主要依据的数量、刊物等级、论文引用数量及专著数量。文献计量学方法的应用给科技定量评价带来了方便,但量化评价的绝对化和简单化却带来科技研究中的以质代量问题,还倾向于重刊物级别、轻论文档次,重表面文章、轻深度思考,重短期效应、轻长远功效。并且文献计量学方法也只适合农业科技研究的某些领域,如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而在应用研究领域,如农业科技推广研究,其价值主要应体现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技推广报告主要阐述技术操作方式及方法的系统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具有技术指导和科学普及的特点,有别于理论研究的论文,就不适合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评价。
指标赋值:评价指标赋值标准彼此间存在不可公度性,且赋值大小无充分科学依据。评价指标的选择,各指标赋值标准的确定等都容易受到主观化影响,从而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实际评价中,还存在过分倚重评价指标体系的做法。评价标准的过度量化将导致急功近利的学术价值观,制造农业科研短视浮躁的氛围,为创造性科研活动的进行制造障碍,有碍于农业科技发展与公平竞争。
4完善我国农业科技评价的对策
4.1加大科技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完善和细化农业科技评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
对《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估工作的决定》和《科学技术评估办法》(试行)2项法规加大宣传和执行力度,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一是建立健全与评价工作相配套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决策者和评价组织者的监督;健全专家评价制度,加强评价专家信誉制度建设。建立科技评价有关信息的公开制度;建立科技评价经费预算制度;建立与科技评价相关的申诉制度,建立评价机构、评价专家和被评对象的信用档案制度。二是明确政府在科技评价活动中的责任。尽量减少政府对科技评价的微观干预,减少从政府层面上开展的各种各级评价活动,减少政府对市场竞争性产品和技术的科技评价,引入市场评价机制。三是为科研人员创造宽松环境。对科技评价要适当,减少频繁评价和各类奖项的评审。防止反复报奖现象蔓延;对科研人员制定出合理的规范的晋升和分配制度。四是在《决定》和《办法》2项法规的基础上,尽快建立科学、有效的农业科技评价管理制度和具体、可行的操作规范。
4.2建立完善农业科技评价支持系统,培育农业科技评价人力资源
加强农业科技评价支持系统的建设,特别是信息支持系统、专家支持系统和专家评价系统的建设,提高科技评价中同行评议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专家支持系统和信息系统即农业科技评价专家库和信息库。专家评价系统即在评价过程中针对每一项具体的评价任务,筛选和评价参加该项评价工作所需要的专家,评价任务完成后,对参加评价的专家的评估能力和业绩进行评价并存档,由此可通过专家评价系统实现动态的专家支持系统[6-7]。
加强农业科技评价专业人才的建设。培育一定数量的农业科技评价专业人员,提高科技评价人员的素质。对科技评价人员进行培训,对其评价资质进行认证,对科技评价报告质量、科技评价人员实施监督,要求科技评价人员除了熟悉农业科技领域外,还要非常熟悉我国科技政策、产业政策、法律法规,成为掌握农业科技评价规范和方法的专业人士。藉此来提升行业评价水平,使科技评价成为农业科技活动健康、顺利进行的有效管理手段,满足迅速发展的农业科技评价工作的需要。
4.3加强适合我国国情和农业科技实际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的研究工作
正确处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之间的关系。科技评价中单纯使用定性或定量方法都会使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所以一般使用将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的综合评价法,即在同行评议基础上,结合文献计量学、经济计量学等方法,避免同行评议产生的主观臆断,减少数据统计造成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为提高评价的量化程度,可将定性指标按等级赋值转化为定量指标,但是因为划分等级和赋值也是人为的,含有定性成分,所以必须加强研究并选择科学有效的指标筛选和赋值方法,尽量剔除评价中的不客观因素,加上公正严格的进行,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8-9]。
根据评价目的和评价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实行分类评价。在选择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之前,应将理论研究和实用技术研究相区别,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研究相区别。对理论研究的评价可结合文献计量学方法,在同行评议的基础上,主要对研究的科学价值、学术影响进行评价。对技术研究而言,专利、发明和实用技术应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对技术推广研究的评价,应把科技推广效益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从农业科研的最终目的考虑,实践是评价的最终标准,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发展。
5参考文献
[1] 张薇,程骏.科技评估专家支持系统的建立与规范[J].科技管理研究,2003(10):31-33,37.
[2] 吴其叶.科技评估的功能、特点及方法[J].今日科技,2004(12):8-10.
[3] 佟屏亚.泛议农业科研评价体系[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4(2):16-19.
[4] 蒋景楠,邦奇.我国科技成果评价与管理创新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08(3):284-286.
[5] 刘敏.论科技评估的内涵、问题及对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科技管理研究,2001(2):50-53.
[6] 连燕华,马晓光.试论科学研究评价的标准[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4(1):63-68.
[7] 赵俊晔.我国农业科技评价现状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5,24(4):57-59.
关键词:油田;安全科技文化;新观点
Summary of safety technology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parent and safety culture, advocacy, promote safety culture,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of safety culture, safety culture is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technology strategy for the most effective strategies and practical move; safety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production safety is liberation and productivity, protect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effective mean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ensure production safety software and hardware, is the basic means of production safety and practical methods, securit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a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Keywords new cultural perspectives oilfield safety technology
一、安全科技是确保生产安全的软件和硬件
安全科技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技术手段,生产的稳定持续运行必须依靠建立在先进的科学理论发现和技术发明基础之上的安全科学技术;先进的安全装置、防护设施,预测报警技术都是保护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物质手段和技术支持。
二、安全科学技术仍需发展和完善
我局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完善需要石油安全界一批专家学者去研究和探索,以保护全局职工的身心安全与健康为宗旨,使与灾害学、环保科学、社会科学相关的学科与安全科学交叉渗透,为建立消灾避难、安康和睦的工作环境而奋斗。
三、走进安全科学,了解安全科技
1992年11月1日,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将安全科学技术列为一级学科,这是中国安全科学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是由5个二级学科、27个三级学科组成的学科群,这一点已得到科学界的公认,并在1993年7月1日正式实行。
从事安全科学学科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人不多,一般都比较重视工程技术层次的研究,即直接能使用的安全技术方法和手段的研究。然而,一个学科,如果说没有自己的理论,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没有弄清学科研究的对象、范畴和自身运动的规律及本质,对学科而言只能说是处于一种萌芽阶段。
四、依靠安全科技应注意的问题
(一)应用和发展安全科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珍惜生命”的原则。“以人为本,珍惜生命”的人文精神和社会公德,真正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
(二)应用安全科技,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第一”,“安全为天”,“安全优先”,“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是处理安全科学技术工作的根本方针,也是处理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的试金石,依靠安全科学技术是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础和手段。
(三)依靠安全科学技术保护员工的身心安康。要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这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依靠安全工程、卫生工程,安全管理工程,劳动者才能从危险大、危险重、风险高的环境或岗位上,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及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安全、健康、高效、舒适的劳动。
(四)坚持“三同时”,从源头抓起实现本质安全化。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坚持“三同时”,坚持科学的审核、评价、验收制度,按照系统安全工程的原理,做好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安全专项评价及职业危害评价;作业环境监测,要从设计源头抓起,严把施工建设的安全和职业卫生技术标准,保证工程的安全及职业卫生质量。
(五)应用安全管理工程原理,建立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企业要从抓产量,转移到抓质量管理,抓制定更高的企业安全卫生标准的轨道上来,不能只在产品数量上低层次循环,要采纳先进的安全管理体系,推动HSE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规范,提升安全科学管理水平,要应用现代管理原理,实现标准化作业,标准化班组,标准化管理,提升企业的安全信誉和安全形象。
(六)理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安全科研机构。目前,石油行业监督管理呈分散多头状态,从安全科学的观点来看,是不合理的,是不协调而低效的,特别是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分离,不利于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保护。
(七)加强安全科技及安全产业的硬件研发,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安全科学技术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支撑和有效手段,是推动安全生产的动力,是解放生产力,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每年全局安全科研经费多半都投入于安全科学的软件课题方面,鉴定成果应用不多,而对安全科技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装置、防护技术、监测仪器仪表、防护用品器具、消防设施等硬件的研发,却舍不得投入,因为成果少,效果差。
(八)加大安全科技研发投入,建立法定的监督机制。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必须保证生产作业过程中设备、设施处于安全状态。目前,勘探局的生产施工作业,生产场所的一些设备、设施存在隐患问题,给安全生产带来威胁。
五、安全科技文化是遏制事故的速效良方
(一)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安全科学技术;依靠安全科技的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走新型石油工业化道路。
(二)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科技文化素质:其根本的在于弘扬、倡导、传播、创新安全科技文化。人的安全行为和价值观是可以通过学习、教育、塑造的,人的安全理念、思维习俗及伦理都可以通过安全文化潜移默化而教化的。
(三)安全文化是一条永远伴随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的文明长流,只有具有与时俱进的安全科技文化素质的人,才懂得爱护自己、才能保护自己的身心安全与健康。
参考文献:
[1]邵辉.王凯.安全心理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26~34.
科学进步的内容,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物质实体、社会经济、人的劳动。社会财富的创造将更加依靠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实质就是广泛采用适用技术或先进技术以代替人的劳动,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满足社会需要的物质财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是革新和创造。通过革新与创造不断完善生产组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科学水平。因此,技术进步实质不能单纯对劳动手段、或劳动产品、或专有技术这独一的系统发生影响,而应该是对整个生产经济系统发生影响。
二、科技成果的周期
(一)科技成果的构成
在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基础研究是属非生产领域范围,而应用研究、发展研究直至新成果的掌握、推广以及生产都属于生产领域范围。其中,应用研究、开发、掌握与推广运用构成了科研生产周期,把科研生产周期与生产综合考虑便构成新技术成果生命周期。周期是一个彼此有联系的综合系统。
(二)短科研生产周期
适应于新技术的科研生产周期的最大时限,取决于它的无形耗损。一般说来,固定资产的实质损耗与操作方法和维护质量有关,也与产品的服务期限有关。而无形损耗是指不取决于使用价值变化的损耗,这是因为出现了更为廉价的或者更为有效的、能满足同样社会需求的技术产品。
随着新技术革新的深入开展,正是第二类无形损耗决定着新技术成果的生命周期。通常,用下列两个指标来衡量科研生产周期:
1.科研生产过程的时间利用系数
时间利用系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开发]/科研生产周期
当利用系数按近于1,说明下列时间的非生产损耗在减少,例如:
①等待该周期下一阶段何时开始决策的时间在减少。
②掌握和推广新技术成果的期限在缩短。
2.科研生产周期的有效利用系数
有效利用系数=新技术成果的有效利用时间/科研生产周期的总时间
当有效利用系数不断提高,说明新技术推广运用的实际效果周期有所延长,同时,也说明该周期各阶段劳动占用时间的比重也相应地降低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研究开发时间。
②新成果的掌握和推广期限。
③产品无形老化的生产时间。
④第一个阶段的衔接和间隙时间。
为了缩短科研生产周期持续时间,必须做好新技术成果的掌握和推广运用。实现这一点,表明科研生产过程的时间利用系数和科研生产周期的有效利用系数在增大,为国民经济所带来的经济效果也相应地增大。
三、科研成果的评价
技术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商品属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技术成果是科学技术工作
复杂劳动的一种产品。它常以专利、技巧、工艺等形式表现出来。当前,一个国际性的技术市场正在形成。它的范围已超过国家和技术成果以及专利转让等单向换。新的技术市场包括:技术咨询、技术设计、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出售、技术示范、技术订货、技术招标、技术核算、信息转让和软件出售等多种形式。在技术市场的投资中,贸易额最多的是技术咨询、技术设计、技术服务、信息转让和软件出售。科技市场越发展,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能量越大,经济发展速度也会越快。
经济发达的国家实践证明,科技投资是取得经济效果最好的投资,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有些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高于投资的几倍到几十倍。日本在1990-2000年经济发展规划中,计划增长指标有75%要靠发展科学技术来完成。美国的国民收入增长部分中有80%是依靠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取得的。因此,重视科学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评价的主要内容
评价科技的经济效果与评价生产的经济效益不同。生产的经济效益由货币的投入和产出来计算。但是,科技成果的评价是多因素的复杂过程。它应从社会、经济、技术、生产环保以及生态平衡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二)科技成果的种类和评价标准
科技成果主要有两大类,即理论性成果和技术性成果。具体分类与评价标准是:
理论性成果包括:
1.科学发现,指发现的新规律、特性和现象。
2.对已知现象的理论性阐述,如规律、原理、模型、试验资料、观察资料的理论分析。
3.对有争论学术问题的新论证。
4.对已知新学术科学原理的说明。
5.新学术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法。
6.系统的科研资料和情报。
7.综合性的科学考察报告。
其中,科学发现是最高水平的理论性成果,这种发现和理论将给人类的认识水平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变革。
技术性成果包括:
①技术发明。
②具有一定先进水平的,并经过试用可以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新标准、新规范、新设计。
③具有明显经济效果的,已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应用的新业务、新品种。
四、技术进步对经济效果的影响
(一)生产规模的扩大
生产规模扩大的主要方式有两种:
1.增加新的投入种类,如新的劳动工种,新机器设备、新的原材料、采用新的生产组织和工艺等,称这类技术为“硬技术”。
2.在原有技术水平上,由于生产组织合理,使得投入的生产要素相应的减少,使产出的数量有所增加;或投入的生产要素有所增加,而产出的数量增加更多,称这类技术为“软技术”。
(二)经济效益的提高
经济效益的提高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是加速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途径。经济效益提高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1.新技术的采用
通过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降低了原材料、能源和运输单位消耗,经济效果显著。如果不通过技术经济论证,盲目采用某种技术,增加了投入费用,消耗大,效益低,这种新技术对于该经济实体来说,就不是适用技术。因此,严格说,就一个企业而言,只有采用适用的新技术才能提高经济效果。当然,这种新技术也包括软技术在内。
2.生产结构的变化
然而,二十余年过去了,软科学到底是什么?其研究对象又有哪些?我国学术界对于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于一个学科的起步阶段来讲,我们可以先研究,再界定。可是当一领域已经形成了由研究者组成的科学共同体,这就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范式”,这是学科继续发展、规范化研究行为的必要条件。
当前我国正处在“软科学”的“范式”的形成期,有必要来进行对软科学的历史流变与当今所界定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梳理,以期得到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一、何谓软科学
1.软科学:支持社会发展的决策技术与方法
1971年5月,日本在科学技术厅举办的“软科学讨论会”上提出:“软科学是一门新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它以阐明现代社会复杂的政策课题为目的,应用管理科学、信息科学、行为科学、系统工程、社会工程、经营工程等正在急速发展的与决策科学化有关的各个领域的理论或方法,以自然科学的方法对人和社会现象在内的广泛范围的对象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工作。”简言之,软科学是一门新的社会科学技术,它以阐明政策课题为目的,它的研究对象则是人和社会。
这种观点得到了国内一些著名学者的认同和发展。他们认为:“软科学不仅是科学,还包括许多技术性工作,实际是软科学技术,软科学又是社会科学的应用,所以也可以成为社会技术。这就是软科学的性质。”“软科学研究是以人与社会系统、人与自然系统为对象的,以解决政策和决策问题为目的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
2.软科学:设备效用最大发挥的科学
随后,日本学术界对软科学的定义又做了进一步的修正,即软科学的研究目的不再是“阐明政策课题”,而是要“谋求开发出为探讨、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及决策科学化的理论、方法和技巧”。1984年,日本将软科学更名为“软系统科学技术”。1991年,他们对软科学技术作出了理论性和实用性两种概念规定,随后定义为:“软科学技术是保证和促进各种机械设备、生产设施和科研设备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更有效地运用的科学”。时至今日,日本学术界仍在使用这样一个定义。
但是,这种将软科学由复杂的,具有非线性系统特征的社会领域逐步限制在纯粹的线性的设备领域观点并没有引起国内学者们的认同。因此,本文在这里只是将它列举出来,并不在以下的论述中讨论。
3.软科学: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软科学知识辞典》(王培智主编)对“软科学”的定义如下:“软科学是凭籍知识密集的优势,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和系统工程等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研究由科学、经济、社会大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和现象,探讨其规律及事物间的联系、协调和发展问题,并以其独特的智能产品――软成果为社会决策系统提供咨询服务的新兴学科。”成思危则更明确地提出软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他在“软科学与改革”中指出:“软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复杂的社会、经济、技术系统,包括其组织、计划、控制、指挥、协调、交流等各方面的问题,其主要目的是为各种类型及各个层次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夏禹龙、李万泰等也都持相似的意见,只不过在研究方法等具体问题上,与成思危有所不同罢了。
4.软科学:是一组支持决策系统,相互交叉的学科群
冯之浚在其主编的《软科学纲要》中提出:“软科学本身尚不是一门独立的体系化的专门学科,而是一个有机组合的学科群。软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在其中又需要人来控制的社会系统,宗旨和功能就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智力支持系统。”
赵红州和张俊心也都有类似看法。他们认为:软科学是指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和汇流而形成的综合性学科。像科学学、领导学、管理学、行为科学、系统科学、决策科学等等。它们大都是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不同局部的交叉、不同层次的交叉或不同方法的交叉所形成的新型学科群体;软科学是对“人――事――物”系统进行跨学科、跨领域、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以解决和促进科学技术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为目的的一类综合性理论和应用科学的总称。
二、述评软科学
1.三大分歧:软科学对自身的研究正处在探索期
上述观点的学术分歧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把软科学分别定位在技术、学科、学科群三个不同的层面。按照一般的理解,作为“技术”的软科学,必须有成熟的科学原理为支撑;作为“学科”的软科学,必须有公认的学科体系;作为“学科群”的软科学,必须将所“采集”各学科的原理、方法与技术有机地“集成”在一起。
显然,在上述各种学术观点与操作实践中,各自都没有达到这种一般的理解与应用。这说明,软科学它本身的“软”的属性,无法像“硬”科学那样,有一个“公允”的标准。同时也说明:软科学对自身的研究正处在探索期。
三者相比来讲,倒是将软科学作为是一组支持决策系统、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群的观点更符合我国当前软科学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当前的薄弱环节在于“集成”度不高,难以产生让人可“触摸”的社会效益,这也正是当前软科学研究在省、市级科技立项中得到“轻视”的重大原因。
2.三大相同:软科学的“范式”正在形成
然而,尽管有三大差异,可是在对软科学的论述上,却又有令人欣慰的一致:第一,都认为软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社会――物”所组成的复杂巨系统;第二,都认为要采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原理与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第三,都认为这是服务于政策设计和科学决策的。这说明: 软科学的“范式”正在形成。
一般来讲,范式的形成有三大条件:第一,有相同的研究方法与评价标准;第二,有确定的研究对象;第三,已形成了具有相同信念“科学共同体”。从当前的研究实践上看来,相同的研究方法,即采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已成共识;研究对象已经集中在政策与决策研究领域;已形成了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支撑,以其研究人员为中坚力量的研究者团队。所欠缺的是,评价标准仍处在“主观性”阶段,因评价者的价值尺度不同而不同,弹性有余而刚性不足。
三、软科学如何“硬”起来
我们不必要求软科学像自然科学那样“硬”起来,也不能容忍软科学像社会科学那样一直“软”下去。根据上面的分析,要使软科学成为大家所接受的科学,就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努力:
1.规范其定义
我们认为,软科学的界定应考虑它的内在规定性、研究的对象与方法和语言表述的简洁性。它的内在规定性是穿过了现有学科的边界,生长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众多的科目“集合”的“交集”中。因此,它属于高度综合的新兴学科群,而不是一个学科。因此,我们给出一个尝试性的定义:“软科学,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来为社会发展提供政策选择和服务决策的综合性学科群。”
按照逻辑学对定义的要求:“定义=种差+属”,则该定义的属概念是“学科群”,种差其一是“综合性”;其二是“为社会发展提供政策选择和服务决策”;其三是“数学的方法”。这三个“种差”的结合,使软科学区别于其他任何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以,我们认为该定义成立。
[关键词]书评 引文分析 科研评价 亨克・莫德
[分类号]G31
科研评价是科学技术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推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必要保证。如何科学、合理、公正地对不同类型的评价对象实施鉴别、判断、排序,是一个长期困扰科学学理论与科技管理实践的难题。引文分析作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科学计量学方法之一,逐渐进入到科研评价的视阈中。SCI、引文量、期刊影响因子等术语成为学术界耳熟能详的“硬通货”。但由此衍生的困惑乃至置疑之声也越发使引文分析方法处于风口浪尖之中。著名科学计量学家,1999年度科学计量学最高奖――普赖斯奖获得者,原荷兰莱顿大学EWTS教授,现受聘于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集团高级学术顾问的亨克・莫德(Henk F.Moed)撰写的Citation Analysis in Research Evaluation《科研评价中的引文分析》一书,2005年由出版界巨头施普林格(springer)公司出版,2010年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引入版权,并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翻译出版。该书对于国内学术界全面了解引文分析的本质、引文指标的构建,以及引文分析在科研评价中的优缺点展开了系统深入的阐述,对于厘清当前我国学术界和科技管理实践中的某些误区,指导科学理性使用引文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全书共分2大部分27章。第一部分介绍了全书的基本观点和一般结论,第二部分是关于引文分析的基本观点和结论的一些理论分析、案例举要和实证研究。全书的研究对象具有覆盖面广的特点,既关注自然科学领域的评价问题,还讨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引文特征;既涉及了单篇论文、期刊的评价,又探索了学科、团队等中观评价,还剖析了国家层面的科研产出及其科研合作等宏观问题。此外,秉持确定性和商讨性的态度也是本书作者的主要研究和写作风格。
作者指出,引文应用于科研评价的前提是,必须做到正式、公开、学术性。正式就是在进行引文分析之前,使被评价者和决策者明确引文分析所运用的各种指标的内涵;公开是指评价者使用的各类数据务必准确,并接收被评价者的核检;学术性是指任何评价必须要有明确的理论假设、研究路线以及对结果意义和局限性的讨论。学术质量是科研评价的中心话题之一。作者认为,“引文主义”所确立的研究质量和同行专家们所认定的学术质量都具有片面性。在引文分析与科技政策领域的关系上,引文分析毕竟属于纯学术领域,需要在理论框架下寻求适合的研究方法,而政策领域更关注的是可行性和政策相关性。作者认为,评价性的引文分析利用方式最好排除在政策领域之外。因为数据采集过程很容易出现错误,简单的统计指标容易受到较强偏态分布数据的影响。对于广为使用的期刊影响因子,作者认为,不存在一个衡量期刊绩效的完美的单一指标。某个特殊指标的有效性随使用的场合不同而变化。学科差异、引用时间窗口、期刊类型、标准化处理等都是利用影响因子必须考虑的因素。他强调,尽管影响因子存在某些局限性,但仍不失为一个较为可靠的指标。ISI收录文献的充分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来源期刊的统计发现,分子生物学、与人类相关的生物科学、化学等学科收录的期刊十分全面,数学、地球科学、工程学等相对全面,而人文与艺术、社会科学的期刊覆盖面较欠缺。对于前者,使用引文分析方法通常是恰当的,对于次者,作者建议应将非ISI来源期刊的引文补充进来,对于后者,应扩展引用文献范围,增加书籍和国际会议论文集的引文。尤其对于被分割为不同学派思想的学科领域,或者受民族和语言所阻碍的领域,不以引文分析数据为分析和评价依据可能效果更好。因此,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绩效评价中,尤其是在定性研究主导的子学科中,尤其应慎用ISI引文索引。关于引文数据的准确性问题,如作者姓名、机构名称和子领域划分的模糊性,都会影响到结论的可靠性,作者认为,有必要运用更高级的引文数据处理。
以往在科研评价中我们有一个预设,即引文数量等同于质量。但果真如此吗?莫德大胆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引文数量究竟测度了什么?这是一个与“科研绩效”、“学术质量”、“影响力”相关联的重要理论问题。作者在全面梳理了加菲尔德(Garfield)、斯莫尔(small)、朱克曼(Zuckerman)等人的观点基础上,认为尽管对引文的测度功能有不同的理解,但并不等于说引文分析就是缺乏理论基础的。当然,“引文主义者”的观点对探寻引文分析的学术理论基础将产生负面影响,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在科研评价中运用引文分析,其目的不是要捕捉个人动机,而是要研究个体引用者共同表达其对学术活动结构和绩效的社会观点。当引文分析用于微观和中观层面评价时,可能会歪曲真实结果。即使扩大样本也不一定排除所有偏差。原则上,用学术影响来解释引用情况是行得通的,但是引用影响和学术影响的概念有时并不一致。笔者同意作者的谨慎态度,认为科研绩效是与投入产出密切相关的概念,学术质量反映学术研究成果内在的创新性,而影响力则反应了学术成果的传播和使用程度。引文数量对上述三个概念均有一定的测度功能,但更倾向于影响力测度。
尽管同行评议作为传统的被认为是有效的一种评价方法而广为使用,但是仍然受到学术权威、政治压力、思维模式的影响,使同行间达成一致意见的程度偏低。作者通过大量案例研究指出,文献计量指标应该被用作监测和研究同行评议过程的工具,并且在大多场合,同行评议和引文分析结果具有较强的统计相关性。笔者认为,在同行专家道德水准值得信赖的前提下,发挥专家主导作用并将引文分析作为辅助工具是值得尝试的。而在学术规范尚未成熟之前,将文献计量指标引入评价过程,发挥“镜子”的映射职能非常必要。
此外,在引文分析的宏观研究方面,作者也得出了一些相当有趣的结论。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全球科技论文数量由于科学合作(共同署名)逐渐上升。这可能是受到科研评价中的“毛”数指标激励使然,当然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也可能由于受到强调在高影响因子顶级期刊发文导向发文数有所下降。通过国际科学合作,使得合作国都提高了本国的引用影响。但在双边国际合作中,强国与弱国合作从短期看可能会削弱强国的被引率。关于国家自引,作者研究发现,几乎所有国家都过度引用本国论文,因此,所谓美国学者更倾向于引用本国论文的结论缺乏实证依据。至于其他国家更多引用美国论文,可能是一种引用偏见的影响,但不必强制取缔。笔者认为,在
我国,通过与强国科研合作,可以提升我国的科研国际影响力,亦可以形成创新力强的科研团队。但是在科研评价的成果数量导向下,可能会催生大量“伪合作”,这必然会曲解科研合作的初衷。
再者,作者对发展新的引文指标提出一些设想。如探索处理合作问题、测度知识库的广度、一致性及深度指标,有意与新生科学家锻炼成长的指标,“定性的”引文分析指标等。此外,新的电子出版形式、数据库和搜索引擎,在引文分析中作为来源文献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尽管如此,仍应注意,来源文献的多样化并不支持学者对知识进步所做的贡献越大这一结论。
最后,本书再次强调,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对学术质量信息的需求是合理的,但叙述学术质量不像其他社会领域的绩效那样可以直接测度,单靠文献和引文排名,并不足以反映各评价对象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是如何影响个体对象的绩效。
总结本书得出的基本观点主要有:学术研究质量有一定的客观性,但是引文测度的并不完全是实际的质量;引文评价和科技政策的价值取向不同;引文分析应用于科研评价时,数据的透明性和文献计量学者的中立性是必要的;引文分析方法更适合宏观层次评价,与同行评议方法各有利弊。
总之,这部著作为我们提供了使用引文分析方法应用于科研评价的富有启发性的思路。对于解决我国科研评价中引文分析方法使用的越位和缺位问题,将给予极为有益的指导。
通过本书对引文分析与科研评价诸多复杂关系的系统阐述,笔者认为,引文分析在科研评价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巾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尽管已有的引文分析手段仍存在某些缺陷,但是它毕竟拓展了科研评价的视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同行评议方法固有的封闭性和主观性带来的评价偏差,使科研评价建立在客观、公开、定量、可操作的基础上。任何一个没有偏见的学者必须承认,SCI对我国科技创新和科技事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SCI本身没有错,关键是如何理解SCI及其引文分析的内涵和功能,并智慧地而不是绝对使用这些工具和方法。尤其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反对SSCI、A&HCl的不在少数。与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相适应,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理应承载向国际学术界展示我国经济、社会、历史文化成果和争取对国际问题研究的话语权的责任和使命。在特定阶段,从科研管理角度适当给予激励,至少是不坏的选择。
引文分析仍有大量的理论和实证问题需要探索。从国际科学计量学界近年的研究现状以及本书观点看,引文分析要想在科研评价中有更大的作为,未来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进一步拓展引文数据库源,如Google scholar、Scopus、ScienceDirect、开放获(存)取等数据库,并检验同一指标在不同引文库的表现。对中文人文社会科学文献,建议尽快建立中国学术著作数据库。毕竟书籍是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重要载体之一,目前书籍中的引文数据尚不能准确获得。这对于全面反映评价对象科研绩效是个缺憾。第二,进一步开发和设计新的评价指标,如类H指数、特征影响因子等,并检验新指标与经典引文指标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第三,进一步探讨引文分析等科学计量方法与同行评议在科研评价中结合的机理,并提供可操作性的现实路径。第四,科学计量学者有必要向政策制定者、科研管理者、学科研究者乃至公众普及基本的引文分析理论和方法。当前实践中出现的评价争议和评价失误与使用引文数据的简单化、绝对化、过度化无不关系。欧洲科学计量学夏季学院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2013年底,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7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8.4%,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1,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柱产业。科技创新在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十二五”以来,在政策引导、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平台建设、科技投入、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加强了政策引导
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建立工业技术研发机构,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围绕产地初加工、综合利用、节能减排、质量安全等重点,开展联合攻关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展重大关键技术、装备的筛选与示范推广;采取多种形式打造科企对接平台,组织开展对接活动。
2.完善了学科方向
近年来,农产品科学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发展和完善,从农产品加工的基本问题,发展到农产品加工材料的生产、处理,以及加工过程对产品品质和加工性能的影响,涵盖了农产品组成成分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对加工过程的影响、对人类的营养作用、食品质量控制,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方面。它融合了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学科结构更为科学,学科交叉更为明显,在我国科学研究体系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3.搭建了创新平台
经过多年的发展,相继建立了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产品加工学科群、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科技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研究平台。“十二五”期间,农业部科教司建立“农产品加工学科群”,加工局搭建了“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立了“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
4.形成了人才队伍
目前,从事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已经超过400家;50余所科研院所、230家高等院校设立了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专业;近100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能够培养研究生,其中硕士点院校91所、博士点院校24所。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相继成立了研发中心,20多家企业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已初步形成了国家、部门、地方三级科研体系,建立了一支学科齐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开发能力的科研队伍。
2011年,农业部启动实施“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目前共确定2批、150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其中农产品加工学科领域共有6位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
5.增加了科技投入
“十二五”期间,农业部、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等相关部门相继设立重大专项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初步统计,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如863、973、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累计投入16亿元。
农业部以解决制约产业发展技术瓶颈为重点,以初加工和综合利用为切入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适当向精深加工延伸,并强调技术研究与装备研究同步,加快实现产业化。截止到目前,共支持“大宗农产品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等行业科研专项21项。
6.加大了成果转化
近年来,农业部加工局对农产品加工重大关键技术进行了筛选,选出近200项的实用技术进行示范与推广,如粮食产地烘干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花生产后黄曲霉毒素控制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热带水果采后预冷保鲜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畜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技术推广项目等,对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科技创新取得的主要成果
“十二五” 以来,针对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存在的初加工水平低、精深加工不够、综合利用不足、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开展了科研联合攻关与协作,在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畜产加工等重点领域,突破了加工原料适宜性评价、副产物综合利用、工业化装备集成等多项重大科技成果,为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粮食加工
针对长期以来我国粮食加工业普遍存在的高能耗、高物耗,加工原料品质欠佳、传统主食加工业相对落后等问题,主要在高效节能小麦加工、稻米精深加工与资源综合利用、传统主食工业化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技术成果与技术突破。
代表性成果有:“高效节能小麦加工新技术”(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稻米深加工高效转化与副产物综合利用”(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节能高效挂面自动化生产技术与设备”(2014年度中国食品科技学会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油料加工
针对加工专用品种缺乏、感官与营养品质差、饼粕变性重无法高值化利用等问题,创制了油料加工适宜性评价技术、产地初加工技术装备、低温压榨制油技术装备、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提升了油脂加工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推动了产业技术升级。
代表性科技成果有:“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高含油油料加工关键新技术产业化开发及标准化安全生产”(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花生低温压榨制油与饼粕蛋白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创新”(2012年度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果蔬加工
针对果蔬采后损失率高、加工专用原料缺乏、加工能耗高及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等问题,开展果蔬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果蔬贮藏保鲜与综合加工关键技术、非热加工技术与装备、果蔬节能提质组合干燥技术与装备等研究。
代表性科技成果有:“苹果贮藏保鲜与综合加工关键技术研究”(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果实采后绿色防病保鲜关键技术的创制及应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果蔬食品的高品质干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4.畜产加工
集成组装了生鲜畜禽肉成套生产技术与关键设备,并获得产业化的广泛应用;西式产品中式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畜禽屠宰骨血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技术实现技术-装备-标准的一体化突破;特色乳品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方面取得技术突破。
代表性科技成果有:“冷却肉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创新与应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干酪制造与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应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青藏高原牦牛乳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科技创新方向与重点
未来5~1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将围绕产地初加工、主食工业化、综合利用、品质评价与原料基地建设、营养健康等重点领域,开展农产品加工新技术开发、新工艺储备和新装备研制,实现“技术-装备-产品-标准”一体化突破,继续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1.产地初加工
国家层面产地初加工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是:低温储粮技术与设施、气调储藏技术与设施、商品化处理技术与设施等。农民或中小企业应重点关注小型的储粮设施、简易实用的烘干技术与设备的研发。
2.传统食品工业化
针对生产技术落后、工业化水平低等问题,加强传统主食工业化生产;针对产业化程度不高、安全性差、产品质量不稳定等主要问题,加强传统发酵食品工业化生产;针对工业化程度低、小作坊、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加强传统菜肴工业化生产。
3.综合利用
我国农产品资源利用率与转化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目前,农产品加工副产物每年有秸杆6亿吨,玉米芯1000万吨,米糠1200万吨,麦麸2000万吨,稻壳2000万吨,豆粕500万吨、棉籽饼200万吨,蔗渣700万吨,但开发利用远远不够。科技创新的重点是: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功能食品研发,生物质新能源、新材料研发,节能减排与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4.加工品质评价与原料基地建设
目前,农产品加工缺乏专用品种, 缺少加工品质评价方法、标准和指标体系, 缺少加工品质评价和加工专用品种基础数据库,加工专用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滞后。重点方向是: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研发、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建立。
就具体行业与领域而言,创新方向与重点如下:
1.粮食加工
——高效节能粮食产地加工技术及装备:基于最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与品质的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粮食产地快速干燥、小型规模化绿色储粮、粮选分级技术及配套装备创新研究。
——主食加工工程化技术装备:以持续提升我国主食安全、营养及方便性为目标,开展全谷物主食加工原料及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传统主食、地方特色主食工程化技术装备等研究。
——粮食加工副产物高效综合利用技术:以粮食初加工(糠麸、皮壳)、深加工副产物(废液、废渣)为对象,开展原料稳定化、废弃物无害化、功能成分高效提取等技术研究,提升产业资源利用率及节能环保的发展要求。
2.油料加工
——油料加工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建立加工适宜性评价技术、方法、标准,揭示遗传特性与加工品质的相关性。
——油料产地初加工技术装备:提升产地初加工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形成多项标准化、实用性强的技术与装备。
——油脂加工过程中食用、营养品质控制技术:揭示加工过程中食用品质形成基础理论,建立油脂加工过程中食用与营养品质控制技术。
——油料副产物绿色多元化利用技术:建立抗营养因子去除技术、蛋白生物改性、活性多糖产业化技术与装备,构建油料副产物绿色多元化利用模式。
3. 果蔬加工
——果蔬原料加工适宜性与特性化加工技术:基于感官、理化、营养与功能品质的果蔬原料及制品品质分析、加工过程品质变化与调控机制、特性化加工理论与技术等。
——传统和特色果蔬工业化生产技术与装备:鲜切果蔬保鲜加工技术与装备集成、传统果蔬制品(糖制品、腌制品等)工业化品质提升与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果蔬副产物综合与节能减排技术与装备:苹果多元化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柑橘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果蔬副产物功能组分高效制备与产业化关键技术\果蔬高效节能提质组合干燥理论与技术、食品非热加工技术与装备等。
——基于营养组学的新型果蔬食品加工与制造技术:果蔬最少加工理论与技术、果蔬速冻解冻理论与技术、果蔬全营养制粉理论与技术、果蔬食品生物制造技术等。
4.畜产品加工
——屠宰损耗控制技术:基于动物福利与基因型特征,开展宰前应激控制与屠宰工艺优化,完善预冷及成熟工艺,控制畜禽屠宰重量损失与品质劣变。
——畜产品质量控制新技术:开发在线自动分级系统、计算机图像识别、微生物预报等技术,研发温和杀菌、无菌罐装、超高温瞬时杀菌等设备,为肉、蛋、奶等畜产品的货架期品质控制提供可靠保障。
——副产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重点研发骨血、乳清资源工程化加工共性关键技术、核心设备研制及创新产品开发,构建畜禽副产物高值化加工技术体系。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各领域 应用
一、在现阶段现代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推动力,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为不同人群的学习提供同样多的资源和机会,赋予现代教育更大的开放性。依托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使求学者获得同等的学习机会,而不会受到时间、空间、学生个人情况等的影响,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均可实现自主式学习。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智能化与专业化。在计算机的逐渐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集成电路、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让如今的计算机更加的智能与专业化了。如今的计算机已经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各种版本的改装与更新,并且如果有需要还可以专门的定制相应的计算机,计算机的智能化系统满足了人类的各种需求。
要想不断完善和优化现代教育、教学方法,首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工作中具备的优势,然后充分发挥其优点,将计算机科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结合,创造更多有效的新型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现代教育的工作有效性的提高,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在机械和电子控制产业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它是很多高科技产品开发的源泉。在控制论迅速发展之下,把它与计算机完美结合,令它的运用更为广泛,功能也更强大。生产率提高、尖端武器的研发和社会管理等很多方面,都离不开计算机控制工程,它的发展对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运用领域多样化,包括很多高更次、高科技的技术领域(国防、化工等),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备行业相关技术的更新和提高。
我国在这高科技技术方面是落后于西方国家的,发展起步较晚,软件开发正处于发展阶段,所以我国计算机技术与机电技术都较落后的。机电一体化的完成是要有过程控制的,它会对计算机进行精确的数据检测,对对象会进行半自动、全自动的调节,并且会迅速的进行系统分析判断,发出指令让系统操作。
计算机它也是一种可以进行数值精密计算的工具,它能帮人们进行多样复杂的信息处里,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来完成操作,机器语言、语言汇编等方式。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自动化好,灵活性强;具有逻辑判断能力与记忆能力等都是它的出色特点。也还有别的很多功能,用来满足生产需求,二维三维绘图技术、高级仿真技术等都属于高科技领域。
三、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向智能化的不断过渡,其智能化能力和特征使其应用范围更广,并且其应用潜力更加明显,过去经济管理过程中很多难以解决的信息问题被解决,并且均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而就计算机科学中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来说,其主要在信息加工处理在自动化、工程力学、医疗、经济管理等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经济管理中该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信贷分析与对市场的预测方面:
(一)计算机科学在信贷分析方面的应用,对于经济管理中的信贷分析来说,判断其信用的条件也是极为复杂的,而判断失误的结果必然会使得信贷机构在信誉和经济上遭受很大损失,而通过计算机科学中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中的评价系统,能够有效的避免信贷分析工作人员的 些主观方面的错误造成的损失,正是因为神经网络技术评价系统其在信用评价方面具备这种优势,所以其在当前金融分险分析方面使用极为普遍。
(二)计算机科学在市场预测方面的应用,对于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市场预测,其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对可能造成市场供求出现变化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找出其变化规律,然后通过收集市场上的一些信息,进而对市场未来供求状况做预测!而预测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决策而服务的,是为了减少盲目决策,提高决策准确性的重要手段!而通过计算机技术中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出下一阶段该期货的价格走向,并且其能够通过该走向,反推出下一阶段可能出现的一些市场信息,这样决策者将更加容易做出对应决策。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