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经典阅读理解范文

高中语文经典阅读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语文经典阅读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语文经典阅读理解

第1篇:高中语文经典阅读理解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

文言文的教学章节一直都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一个重头戏,同时高中语文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在于对文言文知识系统的疏通和教学,高中语文教材大概选集了三四十篇文言文,这些篇目大多都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文言文选入教材,给高中生带来了丰富的文言知识,学生要学好文言文,就必须要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正确方法,明确学习文言文的目的,高中生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能力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我国古代的文学知识。怎样才能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能力?文章结合具体的文言文阅读理解方面的内容举例说明。

一、重视朗读的重要性

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对现代文阅读还是文言文阅读的学习,首先离不开的就是朗读,朗读不仅能够疏通文章的字词句,培养语感,还能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朗读是体会语感的第一步,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它包含着感知、情感和理解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诵读时不仅要读清停顿处,还要读出文章的感情,学生带着感情阅读文言文,把自己放在文本的角色中,对文章大意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

例如:《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论语》是先秦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主要反映了孔老先生的人生态度和当时社会的风貌,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哲学、文艺等各个方面。在政治上,孔子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提倡“仁”;在教育上,提出“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重要主张;在学习方法上,他提出“温故而知新”和“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论语》 语言具有生动、简朴、深刻等特点。因此,在学习论语这样对话式的文言文如果不通过朗读,学生就不容易把握各个角色的人物性格和独特的语言艺术。例如,朗读子路、冉有和孔子之间的对话可以反映出他们的语气和应答能力,展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

冉有、子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文章通过孔子师生一问一答的模式排列,学生分角色朗读,情感投入其中,就可品味出孔子的观点和他的学生各自的观点以及想法。在理清情感的基础上,加强对文章整体的把握,通过朗读有利于提高文言文理解的能力。

二、牢记文言虚实词

文言文中出现的实词和虚词是阅读过程的一个难点,学生在翻译文言文时,通常被句子里的某个词卡住,造成句子理解上的错误,导致翻译不准确,学生对文言虚词和实词的积累,能够从整体上提高文言文阅读的水平,反应其文言的基本功。牢记文言虚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有利于对文言文的理解,高中文言文中文言的实词非常之多,还得需要学生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总结,而虚词大致归纳有18个。

例如:虚词[何、而、乎、乃、其、且、者、为、焉、也、若、以、因、于、与、则、之、所]每一个虚词的用法和意思都特别多,我们以“而”字为例。用作连词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表示并列关系时,一般不翻译,有时可作为“又”讲。例《劝学》中“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2.表示修饰关系时,做连接状语,不翻译。例《劝学》中“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表示递进关系时,可翻译成为“而且、并且”。例《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表示承接关系时,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例《鸿门宴》中“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三、加强基础训练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学习,最为基础的是从字词句方面的知识入手。学生只有不断的积累文言知识,才能有助于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例如:

1.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学生在学习方面都应该有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是自我学习最好的一种方法,提前疏通熟悉课文,学生可根据原文提供的相关注解试着翻译原文。

2.牢记文言句型: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型大致有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倒装句、省略句等,每一种句型的用法各不相同,所以学生必须要搞清楚各个句型的特点和翻译。

3.深入体会: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除了认真理解教师所讲解的文言知识外,还要学会深入体会文言文所带来的启示,深入理解文字内涵和作者所表达的心境,很多文言文都能给我们带来教导性的作用。

总之,文言文阅读理解的学习,学生必须要从基础入手,注重对字词句的疏通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规律和翻译,并且能够准确地判断出不同的句型。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对基础知识、难点和重点归纳总结的好习惯;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有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增加阅读量,文言文的学习不仅限于高中的课本知识,学生还可通过其他途径阅读大量的文言读物,来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芳梅,高中语文文言文探究[J];现代教育;2011年09期。

[2]沈竹阳,高中语文文言理解研究[J];现代阅读;2012年18期。

第2篇:高中语文经典阅读理解范文

【关键词】阅读 写作能力 培养 提高

我所在的是一个县级的农村高中,很多的学生到了高中,可在朗读课文方面还是结结巴巴,课文难以流畅地读下去,回答问题,也总是言不达意,写起作文来,东拼西凑,没有中心,罗列现象,凑足字数了事。总的来看,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是因为读书少而语文基础薄弱,从而形成一种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差的问题。那么,在新课标背景下应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呢?

一、对新课标中加强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理解

从现行的高中语文新课标必修课结构设置的“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两个主要部分来看,选文篇篇精彩,课课经典,每篇文章都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典型案例,阅读教学所占的时间比例达到百分之六七十。可以说,新课标注重了教师引导和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标的目的就是要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改变课堂上教师主导、“满堂灌”的现象。新课标重视学生的阅读,使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先从阅读课起,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演绎自己的理解,实际上就是让阅读、理解、鉴赏的过程更生动,更有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阅读教学和语言表达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阅读和写作属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只能通过学生自身的练习和实践才能得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学好语文,必须在读书上下功夫,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重视培养鉴赏能力。教师要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力,通过阅读鉴赏活动,在学习品味评价作品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文新课标必修课设置的“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两个主要的部分,注重了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重视必修课中经典文章的阅读,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首先,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调动学生主动的学习热情,指导好学生更好地读好高中语文新课标必修课“阅读鉴赏”部分的课文,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课堂效率。在老师的指导下,设置一些重要的、具体的问题,让学生目标明确,带着问题读书,如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内容和结构等等。先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阅读、思考和讨论交流、回答。再通过教师对这些问题的指导,把握读书需要解决的关键,增强阅读的信心。使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先从阅读课起,然后将阅读范围延伸到课外经典和高品位的读物。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读书,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如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选编的四首中国诗歌都是广为传颂的经典之作。四首诗都可用什么来概括呢?意象如何?表达什么情呢?通过阅读鉴赏,学生讨论,教师指导,把握了四首诗都可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教师引导学生用“情”这根线串起这些看似各不相关的诗歌“珍珠”,学生有了情感上的收获,思想的启迪。并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探究,教师的引导,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诗中运用的意象,以丰富心灵,陶冶性情。

其次,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对许多具体的文章的阅读理解,可采用理解、揣摩、熟读、联想的四步读书法。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去联想,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加深理解的阅读过程。具体问题的理解还可采用“勾”“点”“圈”“划”的方法,让学生抓重点词句揣摩训练。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段落等,运用多种感官体会语言含义,与课文情感产生共鸣,探究语言规律,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读懂哪些语句,文章为什么这样开头、结尾?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这样写好在哪里?所有的这些让学生自己体味出来,把握了要点,使问题清晰可见,迎刃而解。而且将这种方法一以贯之,把这种阅读能力的训练坚持到底。

三、抓住心灵的触发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由于缺乏对社会和对生活的感悟,加之平时读书较少,看到作文题时总是头脑里茫然一片,不知从哪里入手,更抓不住心灵的触发点。针对这些情况,学生在训练作文时,所写内容最好是既密切联系范文,又紧紧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的事,如:必修课本的“表达交流”部分的事例范文及其讲解和设置的作文题等等,引导学生抓住范文中可能触发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地方,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写出自己所受的感悟。但这恰恰是学生写作中最大的困难,每次写作时,很多学生总感到肚里无货,写不出东西来,原因是什么呢?主要就是没有用心去观察和感悟生活,没有抓住心灵的触发点。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写心灵触发点的事呢?教师可具体指导学生按以下的方法来训练作文。

第一、找出感动点 感动点就是触发学生心灵感动的地方,它可以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也可以是一件物品,如一封信,一支笔等。总之,不论是什么,自己一定要被它感动过,把他的细节形象地再现出来,并将你的感情融合进去。

第二、提炼素材 根据你对生活或人生的看法与领悟,选择材料。所写的人和事触动了你的心灵,它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感情,明白了什么道理,你一定把它们写出来,因为这些才是你写文章的目的。

第三、确定立意,组织材料 如果写人,就要想想,写他的哪些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这些事与自己的感情与认识是不是相吻合;如果写事,又如何开头,如何结尾,重点应放在哪个环节,是用顺叙,还是倒叙等等,也可先拟一个作文提纲。

当然,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很多,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贵在能抓住心灵的触发点,有可写、想写的东西。写作能力的培养要落脚在学生会写、爱写,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上。

人的智力中最重要的是理解和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主要表现为听和读,表达能力主要表现为说和写。提高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就是对教师语文教学能力和方法的研究和探索,

第3篇:高中语文经典阅读理解范文

关键词 新课改 语文阅读 功利化

一、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阅读教学观念陈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阅读的本质是“读”,真正的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对话。传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往往偏重知识讲解,教师讲、学生听,线性的知识传授活动没有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主体体验与感受,缺乏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个性学习的余地,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严重阻碍了教学的发展。

(二)阅读教学方法单一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一般都是浏览课文、分析课文,满堂灌加上满堂问,琐碎的分析,往往缺乏针对性。阅读教学课堂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教师往往根据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固守课文、局限于课堂,且分析缺乏个性,多半源于教学参考书,而理性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富于个体独特品格的认知,限制了学生的多元化和发散性思维,偏失了阅读教学的宗旨,学生并没有深入领会整篇课文的整体内涵,对课文的掌握只停留在对课文的具体句子分析中,严重扼杀了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而影响了学生潜能的发挥。

(三)阅读教学目的功利化

由于受到高考的导向作用,阅读教学长期被边缘化,出现了明显的应试化倾向,为写作而阅读,为阅读而阅读,为考试而阅读。在教读课文时,教师自觉不自觉就会受到高考题型的束缚,或讲授课本知识,或指导应试技巧和考试策略,把本来丰富多彩的文章内容解读成了标准化、唯一化,限制甚至是扼杀了学生鲜活的个人情感体验,丧失了阅读的本来面目,破坏了阅读的整体效果,导致学生阅读积累薄弱,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也大打折扣。

(四)阅读教学内容独立化

阅读教学理应选择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受到经典的熏陶,深刻感悟到所学习作品的内涵。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语文阅读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然而,当前阅读教学内容过于单调,脱离实际,远离现实生活,缺乏吸引力。同时师生都漠视语文的重要性,阻碍学生阅读课外优秀的书籍。学生全心埋头于数理化,局限在语文阅读教材中,远离社会实践,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阅读教学时间缺失

由于时间上的限制以及升学的压力,高中语文课堂里,教师的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大量的应试训练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太少。学生的课外时间被大量的数理化英语作业和课外辅导班所占据,没有时间,不得不放弃大量的阅读。一部分学生对阅读的作用没有应有的认识,除课本以外,不愿去进行必要的课外阅读,或者追求新奇、刺激,尽读些武侠、言情的作品,对于高品位的读物则很少问津。长期以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举步维艰,很难达到新课程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二、新课改背景下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学生主体阅读意识

新课标明确规定,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教师在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导外,更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安排充足的阅读时间,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要求,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发展的平台,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阅读环境,组织学生对自己的理解进行相互的交流,促进学生积极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

(二)强化学生的课内阅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并非出自阅读主题的真正需要,带有一定的规定性和强制性,同时伴随着枯燥的文本分析和阅读训练,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减弱,阅读理解起来也存在重重困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方式,利用讨论来深化阅读教学,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讨论主题,有机地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与对话,及时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使学生对课文理解得更深入。

(三)理清师生的阅读观念

由于高考的竞争压力,看起来好像大量的语文阅读占用了有限的学习时间,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说考试成绩,阅读和考试之间成为了一对矛盾体。阅读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能够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正好符合现代考试的要求,必然有助于考试成绩的提高。广大师生只有认识到语文阅读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考试具有重要的意义,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才能落实到学生的语文阅读活动中,取得应有的学习效果。

(四)扩展课堂的阅读内容

高中语文阅读教材的建设非常重要,因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材料就是教材,它在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阅读起着指导作用。有时甚至是学生的唯一阅读来源。对于教材的开发与建设,作者需要充分听取学生和教师的意见,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走上热爱阅读的道路,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五)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

语文是工具性、人文性的学科,要求我们开放学习语文的空间。课外阅读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一种真实的阅读,出于阅读主体的生命需要,为兴趣而读,为实用而读。只有扩展课外阅读,才能满足高中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需求。

三、结语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作为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要深刻认识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根据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起学生对阅读学习的主动性,不断开展好阅读教学,为高中语文教学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提高语文教育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第4篇:高中语文经典阅读理解范文

【关键词】《语文》 影视手法 视觉叙事 阅读教学 新课改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以来是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学生有效地阅读文本行为达到语言综合审美、语言实践运用乃至拓展知识、陶冶情操等目的。现行教学大纲规定:高中语文课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阅读肩负着听说读写的能力基础,因此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综合目标的实现。

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需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优化教学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结合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才能达到阅读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叙事学和视觉叙事

叙事学最早指由托多罗夫正式提出的“即关于叙述作品的科学”,通俗来讲,叙事就是讲故事,叙事学研究者将叙事行为分解成不同的组成部分,分析其组成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它偏重叙述的技巧和效果,包括故事中所有元素的隐喻、象征等意义范畴。语文教材中大量的叙事文本同样遵循着从真正的作者到叙述主体到隐含的读者到真正的读者的接受过程。因此借助叙述学理论来探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文本意义接受是可行的。

实际上叙事学正式作为一门学科提出以前已经蓬勃发展,从研究神话和民间故事等初级叙事形态慢慢进入到现代文学叙事形态,直到现代艺术中复杂的综合艺术表达形式。视觉叙事是叙事学中重要的内容,即诉诸于视觉的。偏重于用图像、影像来讲故事,其更加适用于当今包含“故事”元素的绘画、戏剧、摄影、电影电视、广告等视觉媒体。其中影视视觉叙事更是涵盖了景别的运用、形象的塑造、蒙太奇等手法,正因为影视视觉叙事手法是多种技术以及艺术的综合运用体现,所以其中有许多值得新课改语文阅读教学借鉴运用的手段。

二、视觉叙述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以《荆轲刺秦王》为例

众所周知,镜头画面被认为是影视叙事的最基本单位,如果说影视与文本的共同点即在叙事,那么二者的区别即在于其表现手段的不同――前者为视听语言,后者为文字,因此视觉叙事成为影视的常规表现途径。导演通过声画将编剧的文本叙事最终呈现出来,从文本到画面的转换直接体现出编导的思维创造力。这一过程需要结合文本构思最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视觉画面。

二十一世纪被称为图像化时代,身处图像化信息高度发达背景下成长的90后学生,运用视觉叙事的手段诠释文本内容的阅读成果,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思维创造积极性,同时高中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文本内容、艺术及思想的形象化表达想象力。

《荆轲刺秦王》是先秦散文的优秀典范,其叙事结构、叙事角度、叙事语言之巧妙均值得再三品读。

《荆轲刺秦王》的三维教学目标设计:

1、 理解文中的文言词语及句式。

2、 感受荆轲慷慨悲壮的人物形象,体会其品格,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

3、 感受文学作品中崇高的悲剧美。

按照文本内容安排可概况为:秦国破赵――燕国危难――刺秦准备――易水诀别――秦廷行刺――行刺失败这几个叙事单元,而其中易水诀别尽管并非是刺秦的但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理解荆轲英雄气概的重要文本依据,同时也因为作者富有情感的笔触抒写使之成为千百年来的经典篇章。

原文: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微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於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这一段百余文字,教材旁批中说:“易水送别是全文中仅次于荆轲刺秦王的情节。”传统的阅读教学手法多是教师以分析重要词语含义、解析语言文段及概况表现手法为主。

在视觉叙事手法教学中,请学生以编导身份讨论设计简单的分镜头脚本(如下图),采用组内讨论,集体协作的形式完成。

教师应当提示学生讨论确定人物形象(包括人物外貌、动作、神态、服装等)场景内容(包括外景、背景色调等)、背景音乐等,重点在于提高学生整体构思意识,最后请小组代表陈述最终的设想,并要说明设想原因。

三、视觉叙事手法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1、充分调动了学生阅读积极性。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自主阅读的能力,并且处在思维主动创造的活跃期,传统的阅读教学以定性分析为主,机械性分析阻碍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视觉叙事阅读教学将文字转换成图像的形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其次镜头画面构思是一种综合表现,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能够让每个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及特长自由选择以舞美、造型师、摄像师等角色来积极参与到阅读创造中来,团队之间的共识将是最终画面协调的重要保证。

2、充分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及创造。如果说图像叙事,消解了受众的深度阅读和理性思考,那么视觉叙事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其实是变换了考察学生阅读理解及再创造的形式和手段。

阅读接受是一种个性二度创作,因此教师在组织视觉叙事教学时只要求每个小组的构思能基于文本可能支持的范围即可,可以给学生更为自由的表现空间,鼓励尊重学生的自由创作实际上是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不同的构思显示的是不同角度的阅读理解。

四、视觉叙事教学手法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视觉叙事手法的运用更加强调教师的课堂组织引导及控场能力,既要让学生能充分享受自主阅读自主创造的乐趣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再创造不能偏离教学目标变成漫无天际的脱缰野马。

第5篇:高中语文经典阅读理解范文

关键词:文化经典;语文教学;有效性;公开课

一、关于“语文教学内容”

本节语文课我根据文言文教学和文化经典教学的特点,预定了“文字内容”“文化内涵”两项教学内容。

1.文字内容

主要是根据本校学生的学业水平和一中语文组的传统制定的。在高中阶段,文言文学习的意义不只在于实词虚词的积累、语法现象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从课程标准上看,强调“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与文本展开对话……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因此,作为文化经典的文本,对于字、词、句的意思理解比较到位了,才有可能提高课堂的效率,从深度和广度上挖掘文本内容。

本次课堂对于“文字内容”的检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完成,抓住学生好为人师的心理和对课堂问答形式的熟悉,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请一位学生扮演孔子,然后六位学生扮演颜渊等学生,用现代汉语来问答。在翻译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论语》中意义和语法的准确理解,为文化经典文本的阅读理解打下好的基础。最后通过PPT将重点的词汇、句式做一个测试总结,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又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这一课堂教学内容的预设。

2.文化内涵

学生扫清词语障碍后,在理解儒家思想等方面还是存在比较多的困难的,如何做到会的不讲,有困惑的解答,没发现问题的引导学生思考,成为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应该说教学内容的确定一直是一线教师感到比较棘手的问题,虽然很多学者教授也在致力于这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但尚不能细致到每个文本,而且对文本的核心内容也还存在不同的声音。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有一个很好的定位:“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的目的要求非常明确,因此,只有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将教什么的探究放在首要的位置,深入探讨语文学科的性质,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语文课堂该教的内容,才有可能达到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于有意无形中在人生的暗道上点一盏明灯,指引学生前行。

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课,学生读起来有很多困惑,孔子学生问仁,孔子的回答可谓丰富多彩,有时甚至答非所问,可是这些放在一起似乎又有某些联系,最后笔者确定紧紧抓住“仁”这个核心的内涵,根据5则文本内容,通过6个问题,从“仁”的基本含义、自处和处世的角度引导学生去感受,孔子之“仁”看似繁杂之下的统一。

二、关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和教师的教学终点

因为是文科班的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还是相对比较浓厚的,课前预习的工作做得也相对到位。但是从语文能力上看,背诵记忆、机械接受的能力较好,质疑、反思的能力相对有限,虽能主动提问,但是问题质量有待提高。

教师的教学终点,从这篇课文的教学来看重在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儒家学说中“仁”这一核心,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教学的最终目的来看,希望能打开一扇通向文化经典的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能独立前行,当然,这是一个愿景,光靠一节课无法做到,需要长期而不懈的努力。

三、关于本课的实践性和有效性

本课在师生互动上是比较成功的,能够让相对沉闷的高中课堂变得活跃些,对于提升学生对语文科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有一定的帮助。当然,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特点,这种教学的方式也是有一定适用范围的。同时,为了课程教学的完整,在文本的具体分析中,6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的时候相对有限,对于部分学生恐怕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师的教学预设。

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片段

一、导入

学习《论语》已经有段时间了,越接近经典文本本身,我们越能够看到一个走下神坛,真诚、坦率、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感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老师形象,正所谓“去圣乃得真孔子”。(《去圣乃得真孔子》——《论语》纵横读三联书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课,课前大家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这课围绕“仁”展开。(PPT)

二、教学过程

“仁”在中国古代史中是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PPT)(范畴: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概括的反应)

1.本课几个学生提问了:颜渊、仲弓、樊迟、子贡、曾子,子夏也参与了讨论。提问学生,通过《论语》中的“四科十哲”,让学生对本次在课文中提问的学生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PPT)

2.默读课文,研究一下人物说话的口吻、语气、心理、神态,看学生怎么问、老师怎么答才合适。请一位学生扮演孔子,然后六位学生扮演颜渊等学生,用现代汉语来问答。

3.在翻译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论语》中意义和语法的准确理解,为文化经典文本的阅读理解打下好的基础。(重点字词的解说(PPT))

4.这课回答一个中心问题是“仁”,那么关于“仁”孔子做了哪些解答,看上去好像答案很复杂,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5.关于“仁”,在前五则中孔子做了哪些回答?(直接用文中的话表达)(PPT)

6.具体分析文本的前五则,通过提问让学生理解。(重、难点)

A.孔子对“仁”做了哪些方面的解读。

B.对于不同学生问“仁”,孔子的解答为何不同。

问题:(1)颜渊问“仁”,孔子为何回答“礼”,是否答非所问?(由此分析“仁”与“礼”的关系)

(2)对于仲弓,孔子从哪个方面讲“仁”?(联系以往孔子对仲弓的评价)

(3)对樊迟的回答很简单,但却阐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什么?(“仁”的本质)

(4)分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二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5)孔子对“仁”从不同方面,根据不同对象做了很好的阐释,说了这么多,“仁”是不是很难做到呢?

7.归纳总结什么是“仁”?(PPT)如何做到“仁”?(PPT)

哪一句最能体现“仁”,推己及人的基本含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小结(PPT)。

在孔子的语录里,“仁”的基本含义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为忠或恕。从自处的角度看,孔子所说的“仁”意味着克服一己之私,而遵循礼的规定。具体来说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这样说来,“仁”就是人对礼的自觉,是礼在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实现。从处世的角度看,“仁”的根本含义是对他人的关怀,或者说“仁”的本质是爱人,是设身处地地体贴人,推己及人。“仁”不是一种具体的现象,而是一种境界。

9.拓展。

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在《论语》中也多处有关“仁”的论述。请同学们在课后找出《论语》中孔子关于“仁”的其他论述,综合起来加深你对孔子所说的“仁”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第6篇:高中语文经典阅读理解范文

一、基于不同阅读主体的“少教多学”策略

“少教多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在于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而不同年龄段、不同阅读经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期待,形成不同的阅读能力,我们的阅读教学应当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的这些特点。

以高中生为例,高一起始阶段的阅读教学应注重与初中教学的衔接,同时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如句子成分的划分、常用的修辞方法、常见的表达方式、不同文体的特征,等等,而对于这些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归纳正是进行深度阅读的保障性条件,不可小觑。而随着阅读量的积累,到了高一下半学期,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感性体悟能力均得到了提升,此时的阅读教学应适当加大难度,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文本结构,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明确作者的创作意图,并能对文中的重要概念进行解析,对关键语句进行同义转换。

二、基于不同阅读文本的“少教多学”策略

高中阶段的阅读文本主要分为两大类型:文言文和现代文。其中,文言文教学包含了古文阅读和古诗词鉴赏,而现代文阅读主要是散文和小说这两种文体。

众所周知,文言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原因不仅在于它在高考中的分值或比重,更在于其阅读理解的难度。读者要想真正品味出文言文的美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真实的共鸣,首先要过文字这一关。简而言之,先要读懂,然后才有“品”和“析”的环节。如此看来,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据了主导地位,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静言思之,“教”的效果如何呢?教师在“教”的同时是否关照了学生的“学”?从文言文教学实践来看,笔者认为,“少教多学”的策略在文言文教学中也可以得到体现,当然要考虑到文本的难易特征。例如,粤教版必修二的文言文单元收录了《逍遥游》和《与妻书》这两篇经典文本,前者为庄子所作,生僻字词较多,蕴含的哲理十分深奥,教师的讲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后者是革命党人林觉民的绝世情书,文字浅显,情感真挚,完全可以让学生主讲或分组探究。这样既能避免教法的单一和课堂的枯燥,又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便于教师从学生的解析中发现自己教学的盲点或是学生尚未掌握的知识点,从而检验自己“教”的成果。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类型的阅读文本,教师对“教”的内容必须做出取舍,对学生“学”的过程必须给予不同程度的引导。这将最大限度地避免对“少教多学”这一思想的盲目跟风,切实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基于不同阅读情境的“少教多学”策略

阅读教学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积极影响学生的阅读期待,为阅读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进而引导他们自主完成学习目标。具体而言,常见的阅读情境可设为以下几种:问题情境、演说情境、联想情境、诵读情境和演示情境。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借助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走进文本,去寻求问题的答案;或是用问题统摄全篇,帮助学生提炼概括出作者的重要观点或思想情感,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便是与文本深度对话的过程。在这一情境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给出预设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发问,从中选择有价值的问题供大家探讨。而确定问题之后,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提倡小组合作,但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体验到探索与交流的快乐,并允许他们给出丰富多彩的答案。毫无疑问,“问题情境”中学生的“学”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再论“演说情境”。教师“说”的内容终究要服务于文本解读,如介绍文本的写作背景,讲述作者的生平经历,解释某一重要概念,说明自己对于某个观点的看法,等等,教师的“说”是为学生的“学”做铺垫,具有学生不能取代的参考借鉴意义。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难度大,内容繁杂,学生有限的人生阅历很难应付千变万化的文本,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更要有指向性和针对性,要恰到好处。“少教”不是“不教”,而是为了腾出时间引导学生更好地“学”。在面对不同的阅读主体,处理不同的阅读文本,运用不同的阅读情境时,万万不可固守模式,或让“少教多学”流于形式,要让这一方法策略真正作用于自主高效的语文课堂之建设。

第7篇:高中语文经典阅读理解范文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语文教学 “变” “不变”

目前,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既给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带来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和展示自己才华的机遇,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追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而传统的教学只重视知识、技能目标。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应该大胆改革,勇于改变。然而,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一线教师,我清楚地知道,传统的语文教学,自有成熟的一面和存在的价值,新课程改革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而是对传统的扬弃,必须吸收传统中优秀的因子。因此,实施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要在追求“变”的同时,还要坚持“不变”。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变”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语文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大胆创新。不仅要积极改变,而且要会变。

(一)改变教师角色与行为。新课改下,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要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在对待教学的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促进学习;在对待师生的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自我的关系上,强调反思;在对待其他教师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二)改变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热情;注意启发诱导,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意识;注意讨论探究,发展学生自主释疑的能力;注意合作学习,因材施教,指导学生不断提出各种问题,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从而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热烈而有序的课堂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并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丰富且富有个性。高中语文教师,更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将网络上的新知识新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和信息结合起来,了解并掌握语文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把新的知识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要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丰富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三)改变教学语言。教师要多用点拨、启发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少用定性语言进行评判;多用鼓励性语言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少用否定性语言浇灭学生的思想火花。

(四)改变教学内容。以前的教学重在阅读理解,重在系统的语文知识的学习,轻语感的积淀;新课改后的教学重在语言材料的积累,重在熟读经典,不必重视语文知识的系统化,力求知识的实用。以前的课文教学不重视其人文内容,新课程改革的课文教学重视其人文价值,而不仅仅把它们当做体现某种语文知识的例子。以前作文教学重视文体的规范,新课改后的作文教学既重视文体特点,又重视学生本人对生活的感悟;既重视语言的优美,又重视内容的充实。

(五)改变教师知识结构。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增设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课程领域或课程门类,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肯定在自己的专业知识方面有优势,但是,课程结构会不断向综合型课程发展,我们必须由专业型教师向综合型教师转化,在搞好自己专业的同时,肯花时间去了解相关的学科,做到触类旁通,灵活处理边缘问题。

当然,高中语文教师既要善于创新改变,又要发扬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力争在多变的教学环境中保持以下几方面的“不变”。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能变。新课程改革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是基于以前的语文教学所忽略了的内容——人文性。但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重视人文性不能忽视它的工具性。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果忽视了工具性,则语文学科会失去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语文教学的质量会大幅下降。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并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变。新课程语文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但在教学中,不少教师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导致课堂教学变成了学生的自由天地,课堂教学环节散乱,重点、难点不能突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缺少教师的及时引导。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散思维,甄别学生答案的优劣及真假,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素养。

(三)学生的独立学习不能变。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合作探究,于是,有的教师不管是在公开课上,还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动辄就安排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时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事实上,合作学习是建立在独立学习、思考的基础上的,合作学习旨在解决独立学习无法解决的问题。不能为合作而合作,不能越过独立学习的阶段。要保证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和空间,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第8篇:高中语文经典阅读理解范文

一、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人们一谈起审美教育,往往会觉得那是一种上层建筑的东西,一般人触摸不到,认为那是艺术家应该做的事情。其实不然,高中语文教学中也应当提倡审美教育。在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下,很多学校也开展了关于语文教育中的教育,并且从词汇、句子、篇章等进行审美技巧的传授。因此,导致学生对语文教育提不上兴趣,出现很多弊端。而关于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学校却很少,即使存在,也大都针对理论进行审美教育,未能发挥好文学名著阅读教育的真正作用。

二、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

1.通过文学名著阅读中的审美教育,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文学作品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是作者以语言文字为工具,从很多的角度刻画出自然、社会中的一些现象,这些社会现象通过文学作品的深化,让人们从侧面分析出现实社会的种种情感。很多文学作品具有批判的功能,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可以学到很多智慧,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例如,学生通过阅读《威尼斯商人》,可以感受出当时资产阶级社会的冷酷无情,也可以辨别出唯利是图的商人夏洛克的本性。这对于他们提高辨别是非能力有重大帮助。2.通过文学名著阅读中的审美教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文学名著阅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文学世界包罗万象,包括了人类的历史和社会的整体面貌,它是对整个客观现实世界的反映,并不断加工而形成的文学名著,它可以帮助学生从中了解到一些未知的事情,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智商和情商。文学作品的阅读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达到读者与作者的共鸣,提高思想境界。例如,学生通过阅读《老人与海》,可以感受到老人自己在大海中孤独地与命运抗争,即使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是命运就是一个不断挑战的过程,只有敢于向命运挑战,不低头,不认输,才是人类活着的意义。通过阅读这篇名著,学生从中感受到许多启发,有助于提升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通过文学名著阅读中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爱国主义教育深深地存在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文学名著中有很多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除了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名著,还有许多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著作,其文学作品的最终意义都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学生通过阅读《呐喊》,能够感受到作者写文章的寓意是为了让当时的国人看到后可以清醒过来,文章中愤怒的语气也是为了激励半梦半醒的中国人,希望中国早日崛起。学生读完这样的著作,必定会觉得荡气回肠,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意识。

三、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策略

1.制订文学名著阅读计划,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在高中这样一个比较忙碌的学习阶段,有许多科目都要齐头并进,把时间分配到各个学科上,所以导致时间不够。对于高中语文文学名著的阅读,主要还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注重感受名著中语言文字的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然而文学名著范围广泛,这就需要制订一个有效的阅读计划,以确保文学名著阅读的效率。例如,针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并没有一定的计划,这时就需要老师为学生制订阅读计划。新课标要求高中生必读的名著有二十本。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高一阶段阅读9本,高二阶段阅读7本,高三阶段阅读4本。并且教师要让学生准备一个阅读感悟本,当学生读完文章后,在笔记本上做好随笔感悟,以方便课堂上与教师同学交流。除此之外,学生的阅读时间应当集中在饭后、睡前的闲暇时间,每天保证三十分钟的阅读量就可以,不要让学生觉得阅读是一种任务,而要让他们觉得阅读是一种放松,从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阅读中接受到美育教育。2.创建文学名著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高中语文课堂文学名著中情境的设置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法就是通过情境的设置,让学生想象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情境,从而让学生理解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悟。情境的设置有许多方法手段,最熟悉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感悟文章,让学生自己设身处地地从主人公角度出发,另一种就是通过多媒体的影视作品或者观看戏曲表演来体验这种情感。例如,当让学生阅读《红楼梦》的时候,许多学生可能不太喜欢阅读这本书,认为这本书晦涩难懂,里面半白半文的语言也让学生读起来很吃力。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看红楼梦的经典片段,通过影视剧中的人物刻画,更能让学生深刻地体会书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之后,再让学生阅读名著内对应的章节内容,让学生联想影视剧中的一些神态细节,对比两者之间的差距,根据自己的理解了解文章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文学名著,感悟文学语言的魅力与博大,提高文学审美能力。3.组建文学名著专题小组,加强学生合作意识。高中语文文学名著的阅读一向被认为是学生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其实不然,有时候小组合作一起阅读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明代学者顾炎武说过:“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这指出了合作交流学习的意义。在高中语文的文学名著阅读中,教师应当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学生之间自由搭配,研讨阅读成果,并向老师汇报,老师进行点评指导。例如,在阅读《雷雨》这篇名著时,因为这是一部话剧作品,所以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小组成员也要根据作品中的人物数量来分配。首先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通过自己的阅读分析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然后选取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这样组别就分出来了。如果人数不够,还可以一人扮演两个角色。接下来让学生分角色诵读,学生随着诵读,就会了解到这个故事的主线是围绕两个家庭而展开的。最后,让学生交流每个角色的人物性格,一起讨论得出《雷雨》的主题,即反映了封建家庭顽固的现状以及当时社会一些更深层的问题。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不仅拉近了关系,也培养了合作意识。

本文通过研究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中的审美教育,首先探究了当前文学名著阅读中审美教育的现状,然后阐述了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其教学策略。审美教育在文学名著阅读中有着重要意义,并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作者:何燕 单位:阿克苏市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第9篇:高中语文经典阅读理解范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的普及大大加快了信息资源的流通。文本,尤其是经典的文学著作的获取和阅读不再是摆在农村学生面前的难题。那么,为什么农村中学生依然阅读量低,文学积累少呢?细细分析,农村中学生阅读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环境的影响

1.社区环境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但是相比城市而言,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乡村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十分单调。

有调查显示:在“你最喜欢参加的文化活动”的多选项中,选择较多的文娱活动依次是:看电视占48.7%,玩麻将占30.7%,打牌占25.4%,读书看报占20.9%,上网占16.4%,其他依次为:看电影、看地方戏、下棋、打球及其他。可见,当前农村居民在劳动之余的文化生活是以看电视、玩麻将、打牌的娱乐文化为主,民间传统文艺活动不足,广大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选择还很有限。以我们学校所在地为例,学生在社区能够接触到的文字性东西很少,只有每村设置的村务公示榜和政策性的宣传画。据调查,进入高中两年来,本地区没有任何大型文艺活动演出,以村为单位的社区也没有任何文化活动,更别说文学类作品的阅读欣赏了。学生在社区接触的文化熏陶为零。

2.家庭环境的影响

从学生入学时的家庭情况统计看,本年级学生中近三成学生家长为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者最多,近四成。也就是说大部分家长文化程度不及自己的孩子。而这些家长中又有一半以上在外地打工,形成空巢家庭,学生多自己居住或与祖父母同居。而学生的祖父母一辈,文化程度就更低了,绝大多数不识字。即使在家的家长,多数也没有读书看报的习惯。自己长期订阅书刊杂志或报纸的家长不足一成,而这些报刊多以新闻和卫生健康为主。关注文学变迁并时常购买文学作品阅读的家长为零。家长的文化娱乐以打牌和看电视为主,节假日几乎家家都会组织或参与打牌活动。有调查资料显示,对中学生阅读影响的几类人中,家长的影响高居榜首。所以家庭的阅读氛围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3.交往环境的影响

学生交往的人群不外乎同学、亲友、邻居,其中以同学之间的交往为主。同龄人之间更易沟通和相互影响。据调查,本地中学生对课外书籍的喜爱按“漫画――娱乐性杂志――网络小说――综合文艺性刊物――纯文学文本”,依次成递减形式。大部分学生喜欢漫画、娱乐性杂志和网络小说这些对个人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的速食性作品,甚至有部分作品内容粗俗、格调低下,对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起反作用。愿意并主动寻找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十中无一。对于教材安排的名著,喜欢阅读的不足三成,大部分学生认为艰涩难懂,或者没有兴趣。相比较阅读原著,不少学生更喜欢观看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认为这样更加直观易懂。培根在《谈读书》一文中也写道:“读书使人充实,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但是,我们的学生阅读面狭窄,不愿意静下心来,花工夫深入阅读思考,进而提升自己的文学品味。因而无法达到《新课标》所提出的“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的目标。

二、教学资源的滞后

作为农村中学,我们的学生无法拥有容量浩大的图书馆,小

小的两间图书室,其中不少书籍已有三四十岁高龄,纸片泛黄,内容陈旧。经典文学作品往往只有一至两套,无法满足学生的借阅需求。大部分的经典文学作品是简本,音响资料几乎没有,全靠教师自己收集。资源的匮乏,制约了阅读活动的开展和阅读氛围的创设。

三、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局限

作为农村中学的教师,本身教育教学水平的局限也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1.由于受地域和经济的限制,交流学习的机会远远少于城市教师,对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学习、认识不足,制约了教师的成长。

2.“教学相长”,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师的学习、

成长。

3.长时间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的环境中,必然会带来故步自封的结果,使部分教师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

四、学生内动力的缺失

内动力是发自内心的需求,是学生进步的根本。内动力来自责任心、使命感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只有拥有了内动力,学生才会有前进的可能。而我们的学生,却缺乏这种内动力,缺乏内心对阅读的渴求。

1.社会生活和交往不需要高深的文学素养

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出入的场合决定了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和交往当中不需要拥有多么高深的文学修养。他们认为自己现在的学识已经可以满足人际交往。

2.从功利角度看,高考并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所以对阅读能力的提高要求并不迫切

作为农村高中生,他们的成绩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进入优秀的大学学习,甚至大部分不能进入大学。之所以选择普通高中继续学习,是因为大部分家长认为初中毕业的孩子年龄过小,不适合打工,而职业高中的管理又使他们不放心。普通中学离家近,管理相对严格。因此大部分家长和学生并没有把考入大学作为他们的目标,而是希望安全健康地度过这高中三年时光,然后进城打工。这部分家长和学生认为他们现在拥有的知识已经足够他们将来在社会上求生,不需要努力学习以求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