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信息化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概念界定;理论剖析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2
引言
这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我们的世界都处于信息的变化中,我们的企业也在不断的变革之中,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和实用,中小型企业也发生着重要变化,尤其是会计信息化发生着重要的改变,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越来越将会计信息化的地位重视起来,不断的推动中小企业会计发展。
一、中小企业的定义
我们将中小型企业也称作是中小企业,因为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规模以及人数都是和大企业的资金投入以及规模投入都是不一样的。简单的来说,中小企业在人数,雇佣人数以及经营商都是有小业主直接管辖的,组织结构的层级是比较小的,因此这样的企业很少能够受到外界的影响。有着自己的独特发展轨迹。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早在二零零三年的时候就已经通过名为《中小型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文件,很好的规定了我们国家中小企业的规定和界定。那么什么是中小企业呢?应该说一个企业如果他的工作人员的人数多余三百人小于两千人的话,就可以定义它为中型企业,这样的企业一般来说产品一年的销售量可以达到肆亿元人民币之下叁仟万元人民之上。在这两个标准之下的其余企业就是所谓的小型企业。通过这个标杆的确定,我们国家自从二零零三年起已经将中小型企业的界定表示的非常明晰,为我们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研究指明了方向,方便与我们的研究。
那么中小企业的特性有哪些呢?第一点就是具有灵活性,因为中小企业在规模以及资金投入上都没有大型企业的规模大,所以在这定政策的时候可以轻松的执行,而且从企业的基层到高层的传达时间就比较短,可以迅速的产生实际效用。
二、企业信息化的涵义
一般来说,企业的信息化指的是企业在现有的信息条件下,把企业的每一项业务流程以及部门管理等等环节都打上数字化的烙印,充分的印证了数字化以及信息化的到来。这来来说,企业的信息化主要是指的生产以及事物处理,资金的供给和指出,客户的沟通,交换以及达成协议等诸多个环节都一定要有数字化的融入。在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之中加大各个环节的网络监管和加工,使得每一个环节都有新的信息资源不断的产生,这些网络信息资源是很好的素材,可以为我们的企业的高层以及决策人提供一些清晰简单的图标以及数据分析。这样企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决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计划的开展就会变的更加的简洁,清晰,明朗,系统。可以为企业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道路,也可以把握信息化时代的脉搏,将各种综合要素集合在一起。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这样可以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达到不败之地,更加的可以应对外来的危机,根据信息化的智能与便捷提供方便与制胜的可能性。这样可以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发挥企业的最大潜在价值。
三、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一般来说,会计信息化是这些时日来,会计领域的流行词汇。因为它不同于会计电算化,可以说是会计电算化的升级版本。这样看来,会计信息化是一种新型的事物,是这个社会信息化时代到来的产物,是企业信息化的必然选择。
具体来说,会计信息化是现代科技发达的情况下产生的,是信息技术与会计技术很好的结合以及升华。是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产生的。可以为会计管理者甚至企业的管理人,以及决策者提供最佳的会计信息的供给以及获取时下最新鲜信息的主要途径。
从作用上来讲,会计信息化是有利于会计行业的规范与管理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的管理者提供更优质的信息和程序的使用。通过深入的专家访谈以及调查研究,我们了解到,会计信息化的产生是由于企业在信息化道路上的一道环节。在实现企业腾飞,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和重点。这对于整个企业今后的发展和整体实施战略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历史变革上说,我们都知道,当今世界上已经经历了两次大的信息化时代的变革。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我们的电子计算机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已经在社会企业发展犯人过程中起到了艰巨性的作用,并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之前的成就的会计电算化到现在的会计信息化,这两个重大的转折都是由于时代的发展,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所产生的。之前的会计电算化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为取消了之前陈旧的会计工作的方式方法,将电脑带入了会计领域,改变了之前的手工记账、算账、报账的过程,这也可以说是会计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要举措了,这次变革是将会计工作带到了一个新兴的领域,工作效率以及方式方法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使得会计工作越来越规范化,科学化,正规化。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前进贡献了力量。
但是,会计电算化毕竟只是时代的一个过程,我们在计算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进入到了会计信息化时代。该时代带给我们会计工作前所未有的变革。这样我们就要深入的里了解一下会计信息化的主要作用。会计信息计化出了之前描述的作用,我们还可以找到他的实际性功效,和电子计算机的有机结合给我们的会计记账和实际工作带来了方便,并对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会计教育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发展。进而应对了现代管理者和决策者账务动态会计信息全局的目的。
所以,我们还应该感受得到,会计信息计划的最根本原因是因此,会计信息化本质上是一个现代会计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逐渐发展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必将给我们的会计专业的学习者以及正在工作的人们带来了全面的认识,和新的挑战。这意味着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必将呈现出来。我们对于会计工作的目标以及对象范围都会有新的界定以及定义。不仅如此,我们的会计信息管理者能会得到增加,一些较为复杂和困难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值得进一步加强。并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改革的需要
我们的社会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社会发展也是越来越快,我们的会计工作的运行环境也要发生改变,会计信息技术的使用人对于会计信息的更新换代也有着不一样的要求。在会计界对于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这个时候会计信息化的产生无疑给我们会计工作带来了福音。
这样看来,我们的现代会计理论与现代的告诉信息技术的结合就是必然之势,会计信息化是时代的精华与产物,更加是会计不断发展的必然之路。
2.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会计工作,企业的进步也要和跨级工作息息相关。在各个企业都在大张旗鼓的开展信息化变革的时候,我们的会计不再是停留在原始的电算化阶段,而是根据信息化企业的新需要转向了会计信息化阶段。一般来说,企业的信息化就是指的是企业在经营和生产的过程中李永乐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信息资源进行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这样就可以达到对企业的生产和学测水平的双向提高,可以使得企业在信息的获取上有着极强的竞争力。给企业的前进增添了有力的砝码。
但是,我们也要知道,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同时,是将企业的各个业务的平稳发展和运行作为基础工作的。所以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的整合、控制、共享和有效利用,这样可以不间断的将企业的效益得到一个完整的提高,这样的话,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就是说,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同时还是要各个部门的强有力的配合,这样整体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力。但是这个效力是建立在部分的基础之上的。这样我们的管理者才能要求企业的各个业务部门强化自己的作战能力,使得自己变化到信息化中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立足于会计工作部门,我们的会计工作者也要积极的实行信息化的改革,将整体的部分做到最佳,这样才可以使得企业的生产、研发、采购、销售及管理等各个部门的平衡性达到最佳,才可以使得会计进入正轨化,才可以使得我们的会计信息化在整个会计行业占有一席之地,才可以使得公司管理的信息化到路不断的拓展以及开发。更确切的说,要是没有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的产生就不会推动跨级信息化的发展,但是如果在一个企业的整体中没有很好的,很完善的实现会计信息化那么就不可能也不能够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
四、ERP 概念及相关理论
1. ERP的定义及其内涵
说道会计的信息化就不得不说一下,ERP 概念及相关理论。因为只有深入的懂得和理解了ERP,才能真正的理解我们的会计信息化内涵。ERP一般指的是企业内部资源的计划体系,他具有科学性以及完整性。这个系统的产生来自于美国,是美国GartnerGrouP公司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创造性的建设和提议,没想到在今后的十几年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壮大。ERP的提出是一个壮举,他主要指的是是将将企业计划、管理、销售、财务、采购集于一体,使得企业的明显客户以及潜在客户的需要、诉求和整个企业的活动目标相结合到一起。这样的话可以给企业的资源提供一个位置奋斗的目标。可以完成一个动态的资源供应链过程。
可以说,了解ERP的学者们认为,ERP主要是强调了企业的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有机的共同体,是一个致力于企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管理的生产部门。这个系统可以创造性的现实了事前以及始终计划的完成,可以将所有经营步骤得到有效的控制。我们更加的可以认定,ERP是一个调和机器,他极大程度上的使得各个部门以及经营机构可以在部门的不断发展和经营过程中达到完整的融合和搭配,这样我们的经营工作就会节约资源,就会使得流程更加的趋于合理化发展方向。也为更好地实现部门的优化重建做好前期奠定工作,这也可以说是每一个现代化企业走向信息化道路的不断自我印证和自我改良的最重要的抓手和着力点。
2. ERP的三大核心思想
可以说,ERP的产生是和这个时代的信息化节奏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信息技术不断变化的今天,我们的ERP也逐渐的发展成为四个清晰的历史脉络,也就是说,ERP 的发展在时间的卷轴上已经经历了4个有效时代。但是,我们现在使用的ERP属于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后产生的。整个系统的最主要核心九十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全面动态的有效管理与控制。但是站在具体的角度上说,我们的ERP的主要思想就体现在一下几个大方面。
第一,ERP的构建核心指的是对整个的资源供给系统的全面管理思想。可以说,我们现代企业的发展再不是一个部门可以影响整个全局的时代了。这是一个发展的时代,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这更加是一个吮吸万变的时代。每一个部门都要隶属在每一个整体之下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整体也要做好协调工作才能发挥最大的实际效用。另外,每一个企业更加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信息化这三个字已经改变了竞争格局,企业更多的是联合以及共赢。所以站在ERP的角度上每一个企业和其他另外企业的竞争可以看做是一个供应链和另一个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问题,那么,我们的企业要是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就要时刻的记住要采用最完美以及最优化的资源整合与配置方案,另外,我们还要做到的就是在ERP的基础上做好协调好利用好其他资源,如与供应商、客户、以及销售网络等等的关系,只有按照这个做法,我们的企业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样才可以对整个企业的每一个部分得到有效的管理以及控制。
第二,我们的ERP的核心精神体现出的第二大特点就是要做到生产的精益求精,细致要求,这就是说在整个体系中体现出来的每个产业链。在这个基础上要建立起与其他相关企业的共同生产机制,这样,可以形成一共共享机制。接下来ERP体系所代表的是一种具有敏捷性的制造。因为当市场上出现新的合作机会而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又不能满足时,可以迅速形成“虚拟工厂”,这样在集体力量的合作下,应用信息化的神奇力量我们的企业就可以在最节省时间的情况下找到产品以及资源的最好配备和选择,这样可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可以实现我们企业的灵活化运转,还可以使得企业取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在合作供应中做到有效经营。
最后一点,ERP系统体现出了巨大的科学性,使得我们企业可以很好的做好事前准备以及时候的有效控制。可以给企业带来全面的管理和控制思想。因为在ERP体系中,我们企业可以讲很多生产以及物流,销售以及财务的有效计划科学的整合到一个系统之中,这样就可以事项有效的管理,体现出了整体和部分的有效一致性。可以有利于我们的企业在管理进行中的方便化和有效性。最最重要的是,ERP在企业内部还有这重要的相关事务的会计核算同步记录,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上的保证资金以及物流的相协调,还可以清楚的让管理者知道资金的有效来源,这样对于企业的了解可以更加的深入,可以更方便对自己的企业进行有效的,科学的,完整的管理以及控制。做到了良好的企业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林芸.从会计电算化到企业信息化的信息系统集成研究[D].武汉大学,2004.5.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企业信息化经历的三个阶段。文章分析了由于企业信息化而引起企业管理组织和经营模式以及经营理念的变革,企业主动变革或被动适应变革以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企业竞争力提出的要求。
信息不对称原理是指不同经济主体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处理都是不对称的,信息不对称在经济社会中是影响企业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因素,和时间一样成为一种企业成本。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本质上是对物流信息、资金信息、人力资源信息的搜集、加工、处理,信息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条件,高效利用信息就能够转化为企业的物质、能量、时间。
一、企业信息化的内容
企业信息化的基本内容是: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加快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技术,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促进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信息化,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企业信息化的三个方面:第一是生产过程和产品设计的自动化;第二是信息传递、各部门协同工作及工作系统应用自动化;生产、流通或服务信息化及商务活动网络化;第三是信息管理化,包括人、财、物、供、产、销等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是借助信息技术,将信息融入企业研究、设计、采购、生产、库存、销售等环节,采用更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企业,共分为三个阶段:
1.财务管理信息化,企业办公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在此阶段,企业引入一定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建立基础的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和设施,实现生产过程、企业办公、财务管理的信息化。
2.管理信息化。它是对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一体化和集成化管理,使企业内不同部门的信息能及时、有效的传递。软件功能模块包括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存货管理集成本的控制和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还有的企业应用ERP来整合企业各环节的信息传递,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
3.电子商务。企业建立电子商务网站,积极参与整个供应链的合作,最大限度利用外部资源,利用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实现最大的增殖。
在信息技术创新,市场变化稍纵即逝的现代社会,企业只有不断变革才能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企业进行的根本性变革有企业组织扁平化、虚拟经营,企业电子商务网络经济。
三、组织管理信息化——扁平网络企业组织
传统企业层级复杂,管理人员多,在信息社会造成企业效率低下,信息沟通滞后、失真。在企业信息化管理后,使企业结构由金字塔型转向森林式,扩大了最高决策层的管理幅度,减少了层级过多决策信息传递失真。实行组织结构的扁平化,首先是信息技术的采用,企业内部网对每个层级是平等的。其次是企业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因为只有充分尊重员工的创造精神,才能做到有效的信息沟通;反之,企业员工的独立工作能力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使扁平化得以实现其初衷。总之,技术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网络企业组织按照其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种。
1.企业内部网络,是企业内部建立的网络系统,可以把人、财、物所属各个部门联系起来,使人财物信息流能够快速流动。企业内部不分等级、围绕客户需要,同心协力,争取利润最大化。内部网络系统的决策层,其实不仅是决策的功能,主要是协调、管理各方面利益关系。事实上,内部网络的利用频率是极其频繁的。企业员工利用内部网可以实现远程办公,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在远程通过企业内部网络将信息更及时,更准确的传递到决策层数据库。
2.供应链网络,是围绕供应、采购、生产、销售、宣传等经济实体连接的络网,网中的中心节点应该是拥有稀缺资源的经济实体,比如掌握关键专利或品牌的企业,有能力整合其他节点,带动整个网络。发达国家的某些大企业,就是掌握关键产品,在发展中国家生产部件或产品。我国的一些汽车业,其实都是西方发达国家汽车业生产链条中的一环,最大的受益者是拥有该品牌的原创企业。
3.专业化网络,是指专门从事市场信息搜集、整理的企业之间组成的网络,为生产、消费架起桥梁,是一种为网络而网络的企业群。比如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商业中介服务公司等。
四、经营管理信息化——虚拟企业的出现
企业经济组织一般包括人、财、物三种要素,人指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和工作技能的员工,财是指维持企业运转所须的资金,物是指企业生产所须的物资、能源。管理信息,是反映上述要素及其相互结合状态与运行的各种信息流。
传统企业管理一般针对人、财、物本身进行管理,而企业信息管理则是综合反映人、财、物相互结合状态的系统。
企业信息管理排除了物质能量因素,单纯对人、财、物信息数量关系进行加工、处理、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高科技企业信息管理更为科学,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逐渐演化成虚拟企业形式。虚拟企业是指: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依靠信息技术,将拥有所需资源的若干企业集结而成的一种网络化的动态合作经济实体。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虚拟企业逐渐受到重视而被广泛应用。
“虚拟”,一是因为它有信息技术支撑其各项功能,全部或部分排除物质实体的操作;二是因为企业内没有执行采购、生产、行销、设计、财务等功能的组织,企业仅保留关键的功能实体,其他功能在有限的资源下,无法兼顾达到足以竞争的要求,因此将之虚拟,以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进而创造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而借助力量的对象可能是供应商,可能是竞争对手或客户。无论形式如何变化,虚拟企业的精神在于突破企业有形界限。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外力进行整合弥补,其目的是在竞争中最大效率地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
虚拟企业有三种形式。最初的虚拟企业属于外包加工的形式,中心专攻附加值高的设计及行销,生产则由低人工成本的新兴国家代为进行。在国外,如生产运动鞋的厂商耐克和锐步,一个工厂也没有,而是集中公司资源、专攻附加值最高的设计和行销,只从事营销研究与开发活动,生产则委托由人工成本较低的国家代为加工生产。因此,企业可以很快地反馈市场上的变化,使企业专注于设计、行销网的规划,创造企业高弹性的竞争优势。
第二种虚拟企业的形式是共生,如银行业并不擅长信息管理,但银行信息需要保密,不想外包,又不愿意独自负担培养专业人员的成本,于是可由几家银行成立专门处理电脑信息的部门或公司,主要负责这几家银行的信息业务。由于合并后的信息业务足以达到规模业务,就可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第三种虚拟的形式是“策略联盟”,即几家公司拥有不同的关键资源,而彼此的市场有一定程度的分割,为了彼此的利益,而进行策略联盟,交换彼此资源以创造竞争优势。如世界知名的康柏的软、硬件公司,与微软结成技术策略联盟,再加上康柏电脑的大部分零件均采用处包,本身仅掌握快速的研究能力及行销网络,如此轻巧的高弹性组织,配合低价策略,成为全球个人电脑第一品牌。
第四种虚拟经营的形式是虚拟销售网络,即公司总部对下属销售网络解放“产权”关系,使其成为独立法人资格的销售公司。
从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虚拟企业的管理原则:企业必须拥有关键性的资料,如专利权、行销通路或研究能力,将资源集中在附加价值的功能上,而附加价值低的功能将之虚拟化,并且为了保持竞争优势,须注意质量成本及周期等其他能力的平衡。而这一切的运作必须依赖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支撑。超级秘书网
五、经营模式变革趋势——网络营销
企业的经营模式将从以批量为核心的“产品中心”模式,逐渐转为以“客户关系”为主的营销策略,企业关注的焦点也从关注产品转移到关注个性化的客户需求上。在信息社会,传统的先批量生产再靠庞大销售队伍推销产品的旧思路已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设计个性化产品,以提供多样化和更具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将顾客变为合伙人,让顾客参与产品设计和生产,产品营销也由此演变为“一对一”销售,顾客满意度最大化将成为产品定价的关键因素。
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的销售与采购可以通过企业建立的电子商务网站进行网络营销或原材料采购。网上产品社区也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逐步建立,电子商务的充分普及影响着企业管理观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组织结构上变得扁平化,人员安排打破了时空限制;更重要的是企业决策将面对的是全球性的采购和销售战略问题。电子商务的最终发展趋势是商务决策智能化系统,该系统将彻底改变传统经营模式,使现代化企业成为以全球化为战略决策,以客户为主导、用信息作载体、低库存甚至零库存、高产出、高效益的电子商务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游五洋陶青:信息化与未来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武汉地区;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采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的经济活动。它具有成本低、时间短、流程简便和管理集中等优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蓬勃兴起的电子商务浪潮,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影响正日益显现,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国际经济组织到各国政府,从工商企业到消费者,无一不被卷入到电子商务的冲击波中,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科技、教育与文化中心,金融商贸繁荣,交通物流发达,资金信息集聚,发展电子商务前景广阔,市场十分看好。
一、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商务起步较晚,目前的地区发展也很不均衡,由于东南沿海一带接收外界信息较快,该地区的电子商务应用率较高,特别是上海、广东、深圳等大城市,人们也比较认同电子商务,并且政府也给予大力支持,而且一些基础设施都很完善,因此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而中西部地区,由于人们接受新兴事物比较慢,因此电子商务的应用率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枢纽城市,与沿海城市相比,在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电子商务缺乏认识
电子商务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具体包括网上交易、网上管理、网上营销、互动沟通、网上支付、在线交付、网上调查和资源利用等,但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仍然没有认识到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性。有的企业认为企业建了网站就算开展了电子商务,有的企业认为只有销售才算电子商务,多数企业和个人认为电子商务就是在互联网上作广告宣传而已,认识上的错误导致行为上的迟缓。因此由传统的买卖方式到电子商务方式的转型将会进一步让企业决策者认识到应用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性。
(二)信息产品比较单一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要参与到电子商务大潮中,就必须有相关的信息化产品供他们使用,并且还必须让他们感受到其优越性。但目前武汉地区可提供给社会需求的有用的信息化产品较少,主要是一些办公自动化软件、一些简单的信息交易平台和信息平台,而且市场也没有进行有效的细分,使已有的信息产品流于形式,信息交流不够顺畅。有的企业和个人虽然积极参与到电子商务中,但可供他们选择的信息产品很少,有的完全没有针对性,在实践中无法正常使用。
(三)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
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必须包括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开展网络购物最需要的也是物流和配送。单就某一个开展电子商务网上购物活动的企业而言,是难以由自己建立配送网络体系的,因此只有建立和发展现代物流配送网络体系,才能从整个社会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来有效地解决物流问题。目前湖北地区有专门为物流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的IT企业,但相当多的物流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流于形式,应用不足,更多的物流企业还未触及信息化。现代物流发展已成为制约湖北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另外有一批国有企业也呈现出一派颓势,这些企业并不是没有发展或开展电子商务的相关设备,有的企业还有为数不少的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但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而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未真正使用电子商务,绝大多数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电子商务技术处理信息的能力,计算机应用多局限在办公自动化和日常事务处理方面。
(四)信息化各自为阵,没有统一规划
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必须依靠自动化、智能化,专业化和高效化运作方式,这就要求利用各种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和软件进行各项活动的有效组织。但由于受现行经营体制的制约,武汉地区的大多数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由企业内部组织完成,这就严重限制了各项经营活动向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目前从整体水平上看,存在规模较小、范围窄、管理差、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其原因在于没有形成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共同发展的局面,而且分散单一的功能不能满足电子商务一体化运作的需要。
信息资源开发是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目前,许多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没有解决好运作层和运作管理层的信息采集问题,以至于系统缺乏足够的信息源,因而大大影响整个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不少企业忽视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缺乏统筹规划,致使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不能快捷流通,不能共享,形成许多“信息孤岛”,企业还没有享受到信息化投资应产生的效益,从而严重阻碍了信息化的进程。
二、武汉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机遇
武汉地区电子商务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但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以及武汉市一系列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举措的大力开展,为武汉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具体表现在:
(一)武汉市电子商务“31531”工程的大力推动
早在2000年8月,武汉市就推出了电子商务“31531”工程,即“3个重点领域”,在工业、商业、社会公共事业等领域大面积应用推广电子商务;“10个示范点”,选择10家不同类型、基础好、人才素质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作为电子商务应用推广的重点对象,通过摸索试验使之成为样板;“50家应用点”,抓好50家电子商务应用骨干企业推广点,形成武汉市电子商务应用的主体和中坚;“3个专业平台”,重点支持安全认证中心、数据交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3个专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一批技术支撑”,支持壮大一批为电子商务应用提供技术服务的研究机构与队伍。计划经过5年的努力,在全市建立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平台和配套支撑体系,全市国民经济重点领域中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大面积应用电子商务;武汉市大部分企业接入电子商务网;通过电子商务的应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使武汉市成为华中地区电子商务体系区域性中心,电子商务应用推广及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在国内同类城市中居于前列地位。
(二)武汉电信为武汉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平台
武汉电信是全国重要的通信枢纽,是中国电信集团五大高速光缆环网的交汇中心和湖北省“三纵三横三环”二级干线光缆网汇接中心,也是武汉市最大的基础网络运营商。其通信网络覆盖全市城乡,通信服务通达全球。近年来,武汉电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实施“中部崛起”重大战略决策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发展的重大决策,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经协办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主体地位加快融入与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意见》,在加快固定电话传统语音业务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宽带互联网接入和应用服务业务,成功建成和运营了华中地区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华中商网”,有力推动了武汉和湖北的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经济发展,在融入和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华中商网”系统平台设计容量为:网店数30万家、企业名片数50万家、注册会员数500万个;提供10万家在线企业信息化应用服务;系统在线用户并发数为8000―10000个。
华中商网主要包括在线交易与信息服务、在线企业信息化服务两大系统功能。前者主要包括交易管理、在线支付、数据交换、安全防护、信息门户和企业信息展示等;后者主要包括企业通用办公信息化应用、企业资源管理信息化应用、企业信息化辅助工具、专业市场解决方案、行业解决方案和政企服务等。
三、武汉地区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武汉由于受地区发展的限制,电子商务这一新型运作方式还不像东南沿海的那些发达地区被人们快速接受,但电子商务的优势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会大力推动其发展。因此,武汉必须借助西部崛起战略实施机遇,抓住大好的引进外资、引进先进管理方式的时机,大力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一)强化各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组织保证和资源保证
在企业组织方面,各企业的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对企业发展的好处,并针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调配骨干员工充实项目的推广工作,制定发展规划,明确项目的投资、建设、维护、营销、服务流程,大胆创新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为有力推动了企业电子商务业务发展提供组织和资源保证。
在资源利用方面,由于“华中商网”链接了武汉市的相关政府部门网站,实现工商并联审批、政策查询、网上报税等应用,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企业政务信息服务和企业网上办事服务。因此,各企业应借助武汉电信对“华中商网”平台的有效整合,利用其本地特色的电子商务在线交易功能,实现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应用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化。为有力推动了企业电子商务业务发展提供了资源保证。
(二)丰富信息化产品,推出针对性产品套餐
针对目前企业深感信息化产品单一的困惑,借助“华中商网”这个信息化平台,积极引入社会需求的信息化产品。在信息化产品设计中,应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开发设计出真正有用的产品,如基于电子商务的业务主要有企业电子黄页、网上店铺、大型网上超市、商机及交易撮合、网上专业市场、集团采购招投标等等;基于企业信息化的业务主要有助建站、企业邮箱、办公自动化OA、视频会议、安全专家等等。
(三)以行业信息化应用为重点,实现重点行业的重点突破
在制造企业信息化方面,以武汉地区老制造业企业(武船、武重、武钢等)为重点,由于他们拥有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市场等各方面的优势,因此这些企业有足够的实力来建立完整的企业电子商务价值链,在生产、物流、营销等方面形成一体化的信息化流程。电子商务真正成为这些企业通过互联网扩大销售额、建立企业新形象、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的催化剂。
在零售业信息化方面,以中商集团、中百集团为重点,并以B2B模式为核心,全面推动零售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发展,同时通过零售业之间的公共信息平台来发展B2C模式,完善零售业的电子商务。
在商贸行业信息化方面,可以以闻名全国的汉正街商贸街为突破口,建立公共的汉正街商情网,对原有的平台进行改建,扩充建站以便实现信息、交易等功能,并与汉正街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商家提供含电话、宽带、企业建站、信息、固话彩铃等销售促进类组合信息服务。
在农村信息化方面,以农场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带动全市农村信息化建设。据悉,华中商网已建成了东西湖慈惠农场信息化示范点,开通了“慈惠农场绿色菜园”专业性网站,在华中商网首页开设“绿色菜园”专区进行展示。通过华中商网实现“网上在线交易”,慈惠农场所属8个大队分别在网站上开设了华中商网网店;通过使用“商务领航”OA办公平台,实现了慈惠农村内部办公自动化。目前,该地区使用电话业务的农民家庭96%选择了中国电信,慈惠农场下辖8个大队及所辖村使用了中国电信的宽带。
(四)联合政府部门,共同推动企业信息化
目前应紧紧抓住武汉市“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中的36个重点信息化建设项目,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的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政府引导、资源共享、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并与IBM、武大软件学院、思科、新华网等19家产、学、研单位结成企业信息化联盟,与市商业局、武汉银联、武商、中商、武船、武钢等单位开展合作,共同树立武汉电子商务门户品牌。
总之,武汉地区由于地处中部,电子商务的发展有许多制约因素,与沿海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必须正视差异形成的原因,利用一切发展机遇,为电子商务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对策。
参考文献:
1、屈冠银.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陈福集,郑小雪.区域物流信息网络系统的研究[J].物流技术,2006(3).
3、李荆洪.电子商务概论[M].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2.
关键词:电子商务 发展 影响因素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 Business)是指整个贸易活动或商品交易活动实现网络化和电子化。电子商务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于90年代。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信用卡的普及、电子安全交易协议的制定和政府的支持与推动是电子商务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一些发达国家,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商业、贸易、营销、金融、广告、教育等社会经济领域的创新,产生了一个新产业.给世界各国企业带来了许多新的机会。电子商务已变成企业开拓市场、增加收入、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目前,据最新统计资料表明,截止2003年6月底,我国上网的计算机总数已达2570万台,网民数量已经达到6800万,半年内增长了890万,但是在对这些上网用户上网目的的调查结果显示,获取信息(47.6%)是主要目的,紧随其后的是休闲娱乐(18.9%)和交友(14.9%),而炒股占0.9%,商务活动占0.8%,网上购物仅占0.3%。这说明我国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还有巨大的潜力,同时也说明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
商品质量、售后服务和企业信用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品交易方式与传统交易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的商品交易——顾客和商家那种面对面的商品交易,商品的质量顾客可以一目了然,而电子商务的网上购物,顾客只能通过图片和说明了解商品,对于商品的手感、质地、视觉冲击效果等均无法产生直观印象。因而,商品的真实性将成为顾客选购商品的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其次,在通过电子交易中,商品的售后服务也是引起消费者顾虑的问题,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很难得到同传统销售渠道购买的商品时所能得到的同样的配套服务,况且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退货和理赔都非常困难。最后,企业的信用在电子商务的交易中也是消费者无法摆脱的一个现实问题,目前中国的市场还很不成热,社会化信用体系很不健全。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坑蒙拐骗时有发生,交易行为缺乏必要的自律和严厉的社会监督。
传统交易的支付习惯问题
对于电子商务交易中的支付问题也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支付方式主要包括:送货上门时付款、银行信用卡在网上支付、邮局汇款、银行汇款等。而在这些支付方式中只有银行信用卡的网上支付能够真正发挥电子商务交易的方便快捷的特点。但是银行信用卡的网上直接转帐支付需要牵扯到多个部门的支持和服务,同时对使用者还有一些技术上的要求,如支付方首先要在银行开户,在交易前要安装电子钱包、下载安装安全认证证书并签约相应的服务后方能进行网上支付。上述这些都要求使用者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此外,由于我国银行卡(电子货币)的普及程度还不高。特别是能够提供银行卡网上支付的银行有限,这些都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安全问题
众多调查数据表明,一个阻碍电子商务更广泛的普及和全面应用的关键问题就是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美国密执安大学的一个调查机构通过对23000名因特网用户调查显示,超过60%的人由于担心电子商务的安全性问题而不愿进行网上购物;而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3年7月的统计报告,用户认为目前网上交易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除去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厂商信用得不到保障外,列第二位的就是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因此,从传统的交易方式向电子化的交易方式转变的中,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人们所关心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信息的保密性。即信息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不被他人窃取。如信用卡号在网上传输时,若非持卡人知道了此号码,他也可以用此号码在网上购物;信息的完整性。在传输过程中要防止信息被非法篡改;信息的不可否认性。指信息的发送方不能否认已发出的信息,接收方不能否认已收到的信息。否则,将会损害一方的利益;交易者身份的真实性。指交易者双方确实是存在的,不是假冒的。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从整体上讲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处于落后状态,多数企业计算机和网络基础设施薄弱,有关专业人才缺乏。企业的管理尚未真正实现信息化。因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基础设施,即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方面的硬件和系统软件方面的建设;另一方面是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和应用建设,即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应用软件系统的建设。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只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忽视了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因此,当企业导入电子商务系统过程中,由于缺少对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及这方面的应用建设作基础,往往使一些企业处于两难的境地。
转贴于
对策和方法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发展,当电子商务成为发达国家经贸活动的一种主要模式后,企业将面临着市场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双重压力和挑战,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将成为大势所趋。同时,实施电子商务,对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拓宽企业生存与发展空间、推动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定
电子商务带给世界全新的商务规格和方式,对现行法律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保证电子商务的发展,许多国家都已经或正在制定电子商务有关法律,利用司法力量,规范电子商务的交易行为。我国的电子商务立法也应尽快行动起来,以融入世界电子商务浪潮。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主要是及早制定与电子商务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为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法律保障。
完善电子商务的支付手段
普及电子商务应用,企业信息化是基础,金融电子化是保证。要发展电子商务,必须完善商业支付系统,提高银行电子支付水平,建立一个安全、严密、可靠的社会范围的个人信用卡和电子货币支付系统,并成立电子商务认证机构,要鼓励有条件的银行开设网络银行,提供各种形式的在线服务。尽快成立统一网上结算中心,并逐步开展与国外客户的网上结算服务。
加强管理、建立健全行业的综合保障体系
我国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必须适合我国的国情。由于互联网服务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是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因此,为了保障电子商务在我国健康顺利地发展,建立一个完备的行业综合保障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加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企业信息化是实施电子商务的基础,因此,企业信息化应围绕着这个基础进行。就技术方面而言,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要在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管理上,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技术手段,建成一个集成的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保证企业内部信息和企业与外部交流信息的流畅,方便企业信息的随时随地存取,达到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信息优势。
加强人才培养,推广普及电子商务知识
发展电子商务的关键在于人才与知识,因此必须加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大力推广与普及有关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提高计算机和网络利用的普及率。有条件的学校,特别是一些大专院校的经济、贸易、计算机等专业院系开设互联网络、电子商务等专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电子商务人才,特别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培养出一批既懂电子商务技术,又具备金融商贸及财务等知识的跨领域的高级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方美琪.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李明刚,刘文芳等.电子商务原理与应用开发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路耀华.我国电子商务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
4.周仲宁.企业信息化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
[关键词]会计信息;电子商务;Internet
一、电子商务时代会计信息化的特点
(一)会计信息的无纸化和开放性
会计信息的无纸化和开放性是电子商务时代会计的主要特点:电子商务的开展使企业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化,在会计方面表现为会计系统与企业的其他业务系统产生无缝链接,使会计信息系统日趋开放;另外,在手工会计环境下,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均记录在纸张上,这些纸质形式的数据若被修改会留下修改的线索和痕迹,这是纸质数据的基本特征。而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中的电子商务是一种无纸贸易,使原来纸质的会计数据直接记录在磁盘等磁性材料上。对电子数据的修改可不留痕迹,给一些非法操作提供方便。
(二)会计信息的多元化和智能性
在经济社会一体化、数字化、网络化的今天,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及程序等有机结合的应用系统,它不仅具有核算功能,更具有控制和管理功能。会计系统不再是简单模拟手工的系统,而是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此外,会计系统通过对企业内外各机构、部门的信息接口转换、接收货币形态和非货币形态的相关信息;提供信息的时间多元化,不仅可按照既定的月、季、年来提供会计信息,而且可随机生成所需的实时信息。并可对系统实施实时控制。处理信息的方法多元化:折旧计提的方法不仅可采用直线法,也可同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其它方法进行试算来比较差异。提供信息的空间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既可以提供货币的,也可以提供非货币的信息。提供信息的形式多元化: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采用,会计信息系统除了提供数字化的信息外,也可提供图形化信息。
二、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伴随电子商务而产生的网上企业、虚拟企业,导致许多不确定因素的产生,从而对传统会计产生巨大影响。
(一)对传统会计假设的影响
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是建立在会计假设的基础之上的,会计假设的提出,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电子商务对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项假设均产生一定冲击。因此,需要对传统会计假设进行重新认识和理解,才能满足互联网上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如:会计主体假设从空间上界定了会计工作的具体核算范围,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才有了空间归属。然而,随电子商务而产生的虚拟企业,其主体随时都可解体,所以,虚拟企业的会计主体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持续经营假设是假设主体在今后可预见的一段时期不存在清算与破产的可能。收入与费用的确定采用权责发生制。对随时可能解散的虚拟企业来讲,持续经营假设面临挑战,因为虚拟企业的收支在同一交易期内完成,收付实现制相对权责发生制更为合理,因而对于虚拟企业收付实现制更具有现实意义;由于电子商务基于高速网络,交易双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完成交易,虚拟企业就可解散,会计分期假设也面临挑战,交易期间作为会计期间,更适合虚拟企业的特点;电子商务对货币计量假设的要求与传统会计也不一样了,将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计量发展成为电子货币计量,出现了电子货币。
(二)对会计核算形式的影响
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在改变人们日常生活模式的同时,也使会计组织、工作方式以及会计人员的职能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网上银行使资金结算效率提高,会计信息的交流更方便和直接,网上信息交易的及时,提高了财会系统的应变能力。网络的开放性使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财会职能不在受条件的限制而发挥作用,因而改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改变了组织形式。新的环境对职员产生新的要求:电子商务信息的传递与处理均要求会计人员既是一名出色的计算机操作员,又是一名高水准的会计师,并能熟练掌握各种会计软件的操作。此外,Internet上的公司多数是国际企业间的合作涉及不同的语言,同样要求网络会计人员必须熟悉国际会计及商务惯例,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提高了。
(三)对传统支付结算方式的影响
电子货币又称数字货币,它是与电子商务相适应的一种支付手段,它是纸币现金的电子化,可以用来表示现实中各种金额的币值。它克服了纸币的缺点,具有安全、便利等特点。典型的电子货币包括电子现金、电子支票和电子信用卡。作为电子商务资金流中的电子货币是电子商务的核心,但它只有在安全性、及时性、保密性、灵活性和国际化等方面达到一定的先进水平,才能保证在电子商务中发挥可靠的应用。电子货币还存在很多弊端,比如:资金支持不足以及重复使用问题。对于无国界的电子商务来讲,还存在税收、汇率、金融危机等方面的问题。只有制定严格的经济金融管理制度,才能保证电子货币的正常运作。
三、发展策略
电子商务的应用,实际上是传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的扩充和延伸。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子系统,而会计信息是企业最为重要的管理信息。传统基于单机的MIS系统难以适应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只有建立基于Internet的企业信息化系统,才能适应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市场竞争的需求。
(一)整合业务流程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必须加强基础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整合业务流程,不断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利用现代管理技术改造企业管理模式,满足电子商务时代会计信息化的需求。
(二)实现信息集成
实现会计信息系统的信息集成就是要建立中心数据库或叫信息中心,企业各信息子系统可以根据交易的执行情况补充、修改、更新中心数据库的资料。同时,各信息子系统也可以根据中心数据库资料提供满足各种特定用途的信息需要,在网络时代的企业管理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构建电子商务系统
首先,在硬件设施的选择上要选好网络服务器。服务器是在网络环境下提供网上客户查询、存储信息的设备,应从安全性、开放性、可扩展性和性能价格比等方面进行选择。其次,选好安装在网络服务上的操作系统。应使用直观方便、安全性强的操作系统。再次,企业作为电子商务的参与主体必须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企业通过基础数据的信息化、企业基本业务流程设计和事物处理的信息化以及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及实施控制过程的信息化,达到以人的行为规范管理信息化工程来增强企业的内部核心力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总之,电子商务与会计信息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从会计信息化的角度看,财务会计信息是企业最重要的管理信息,约占企业管理信息的70%以上。可以说,没有会计信息的网络化,一切管理信息系统就没有价值量的连续和综合,也就不存在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所以说,从电子商务与会计信息化的关系看,电子商务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高级阶段。
[参考文献]
[1]林杰新,葛星我国企业信息化的阶段论[J]商业时代,2004,(27).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流程重组
中图分类号:F7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230(2001)03-0035-03
一、电子商务将逐渐取代传统商务活动模式而成为21世纪经济活动的核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化和全球化成为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计算机网络技术一直在寻找除文字处理和信息传递领域外的更大、更直接的利润空间,商务领域自然成为其首选的对象,而迅速膨胀的计算机网络用户也使得具有远见的商家颇感兴趣。从单纯的网上信息、传递信息到在网上建立商务信息中心,从借助于传统贸易手段的不成熟的电子商务交易到能够在网上完成供、产、销全部业务流程的电子商务虚拟市场,从封闭的银行电子金融系统到开放式的网络电子银行,电子商务如火如荼。电子商务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1997年底,全球因特网上网用户已达1亿户,年增长率为60%,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为70亿美元,预计到2000年为2000亿美元以上。IBM公司认为,电子商务是指采用数字化电子方式进行商务数据交换和开展商务业务活动。它是在因特网的广泛联系与传统信息技术系统的丰富资源相互结合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相互关联的动态商务活动,在因特网上展开。电子商务系统是指商务活动的各方,包括商店、消费者、银行或金融机构、信息公司和政府部门等,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实现在线交易电子化的过程。电子商务系统的关键在于完全实现在线支付功能,所以,为了顺利完成整个交易过程,需要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系统、通用的电子交易支付方法和机制,还要确实保证参加各方和所有合作伙伴都能够安全可靠地进行全部商业活动。电子商务利用一种前所未有的网络方式将顾客、销售商、供货商和雇员联系在一起,将有价值的信息迅速传递给需要的人们。由于电子商务是在因特网等网络上进行的,因此,网络是电子商务最基本的构架。电子商务强调要使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参加交易的买方和卖方、银行或金融机构、厂商、企业和所有合作伙伴,都要在Intranet、Extranet、Internet中密切结合起来,共同从事在收稿日期:2000-11-22作者简介:徐伟(1963—),男,湖北武汉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网络计算机环境下的商业电子化应用。Intranet是整个交易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顺利扩展到Extranet,最后,扩展到Internet,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
1991年美国政府宣布因特网向社会公众开放,允许在网上开发商业应用系统。1993年万维网在因特网上出现,这是一种具有处理数据图文声像超文本对象能力的网络技术,使因特网具备了支持多媒体应用的功能。1995年因特网上的商业业务信息量首次超过了科教业务信息量,这既是因特网此后产生爆炸性发展的标志,也是电子商务从此大规模起步发展的标志。在发达国家,电子商务的发展非常迅速,通过Internet进行交易已成为潮流。基于电子商务而推出的商品交易系统方案、金融电子化方案和信息安全方案等,已形成了多种新的产业,给信息技术带来许多新的机会,并逐渐成为国际信息技术市场竞争的焦点。目前,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化建设正在使资本经济转变为信息经济,并将迅速改变传统的经贸交易方式和整个经济的面貌,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电子商务就是借助网络化、数字化技术而开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活动。它通过全球互联的网络,加快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极大地降低了经济与社会活动的成本,提高了社会运作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电子商务一经出现,就显现出巨大的生命力,不仅在全球呈现竞相发展的态势,而且对世界经济格局和贸易体制的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电子商务将逐渐取代传统的商业模式而成为21世纪经济活动的核心,对此,全球已形成共识,各国政府都把其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而分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引导和规范。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势头却不亚于发达国家,而如何保证其健康、有序发展则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二、企业信息化是实施电子商务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通信基础设施和电子产品制造业有了长足进步,计算机网络规模迅速扩大,信息服务业务成倍增长,为发展网络经济、开展电子商务打下了良好基础。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认识不足、基础工作薄弱、法制和标准规范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要切实加强政府的宏观规划与指导,同时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以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要促进电子商务的应用和普及,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的问题。要想真正实现网上交易,要求网络有非常快的响应速度和带宽,这必须在硬件、软件上提供对高速网络的支持。而我国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先进,已建成的网络离电子商务的要求还有距离。另一方面,上网用户少,网络利用率低,致使网络资源大量闲置浪费,投资回报率低,也严重阻碍了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投资效益,改变网络通信方面的落后面貌,是促进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的重要问题。宏观上,就整个社会来说,是要建设一个能够支撑电子商务的市场环境;微观上,具体到每个企业,就是要实现企业自身的信息化,才有能力进入电子商务的市场环境。
企业信息化是实施电子商务的基础。在信息经济环境中,企业围绕着信息组织生产。企业首先要有获得信息的技术手段,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企业可以清楚地知道现实的市场需求,在什么地方,需要什么产品,需要多少。企业信息化不是在现行的业务流程中增设一套并行的信息流程,而是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适应市场竞争的外部环境,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优化,并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运作。电子商务的实质并不只是通过网络购买东西,而是利用Internet技术,彻底改变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电子商务将会帮助企业极大地降低成本,节约开支,提高运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对企业来说,电子商务是一种业务转型。变换企业业务运作模式,是企业在电子世界中获得成功的关键。真正的电子商务使企业得以从事在物理环境中所不能从事的业务。例如,使Internet成为一种重要的业务传送载体;生成新的业务,产生新的收入;使企业进行相互连锁交易;自适应导航,使用户通过网上搜索交换信息;使用智能;运用注册业务或媒介组织买方和卖方;使业务交往个性化,具有动态特征,受用户欢迎,更具效益。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还在于,随着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的运行管理机制必然发生变化。电子商务对企业的作用不仅仅会改变交易手段和贸易方式,而且,由于这些变化,尤其是供应链的缩短、市场重心的转移,以及各方面管理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必然导致企业流程的变化,因此,电子商务成为企业流程重组的一种根本的推动力。
三、企业流程重组(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简称BPR)
企业流程(过程)是指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逻辑相关的业务活动。在手工管理方式下,企业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型的流程和管理方法。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可能改变原有的信息采集、描述、组织、存储、检索、分析和使用方式,甚至使信息的质量、获取途径和传递手段等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发现,在传统的劳动分工原则下,企业流程被分割为一段段分裂的环节,每一环节关心的焦点仅仅是单个任务和工作,而不是整个系统的全局最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仅仅用计算机系统去模拟原手工管理系统,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重要的是重组企业流程,按现代化信息处理的特点,对现有的企业流程进行重新设计,这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所谓企业流程重组,是指对企业经营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求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绩效标准上取得重大改善。BPR关心的是事物“应该是什么样子”,而不计较“现在是什么样子”。因此,首先提出的问题不是“如何把现在的事情做得更好”,而是“为什么要做我们所做的事情”、“为什么要用现在的方法做事情”。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促使人们对管理企业的方法所基于的习惯和假设进行观察和思考。重新设计意味着追根溯源,从根本上重新设计经营过程,而不是表面的改变或修修补补。其做法是完全摈弃所有的陈规陋习,抛弃旧的结构与过程,创造新的工作方法。流程是实施企业BPR的重心。现行企业组织是建立在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基础上的,完整的系列活动被组织机构所分割和掩盖。人们往往熟悉部门、科室和班组,但不熟悉过程。组织机构分工明确,界限清楚,可以明明白白地画在组织机构图上。而流程却不是这样,流程往往不是显而易见的。BPR的对象是流程而不是组织,但它的实施将导致组织机构的变化。实际上,只要对流程实行重组,那么完成工作所真正需要的组织结构形式将变得越来越清楚。企业内部原有的组织设置、部门分工将会改变。企业流程重组的本质就在于根据新技术条件信息处理的特点,以事物发生的自然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企业流程重组不仅是市场竞争的需要,而且也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发展的结果。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扩大了人们思考问题的范围和控制问题的能力。它使业务流程各个环节联系更紧密,过去被分解得支离破碎的流程融为一个整体。信息网络使各个部门交织在一起,淡化了职能部门之间的界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证明,只有重组经营流程,淡化部门之间的界线,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提出企业流程重组概念之前,人们从实现自动化的角度应用信息技术。从EDPS,MIS到DSS,无非是利用信息技术为现存的管理构架服务。然而提出战略信息系统概念以后,尤其是企业流程重组概念的提出和实施,则要转变到重塑管理构架了。信息技术真正的能力不在于它使传统的工作方法更有效率,而在于它使企业打破了传统的工作规则,并创造新的工作方式,这正是企业流程重组的核心内容。企业流程重组不等于自动化,它关注的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全新的目标,是如何用新的信息技术“做好当前和过去没做过的工作”。为此,需要研究新的开发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要充分认识信息作为战略性竞争资源的潜能,创造性地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找出现有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每一项活动的必要性,并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采用关键成功因素法等,去发现正确的业务流程,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有些工作可以合并,组织管理层次可以减少,有些工作可以取消等。
摘要:电子商务将逐渐取代传统商务活动模式而成为21世纪经济活动的核心。企业信息化是实施电子商务的基础。电子商务的实质并不只是通过网络购买东西,而是利用Internet技术,彻底改变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信息技术真正的能力不在于它使传统的工作方法更有效率,而在于它使企业打破了传统的工作规则,并创造新的工作方式,这正是企业流程重组的核心内容。信息技术既是企业流程重组的出发点,也是企业流程重组的最终目标的体现者。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流程重组
一、电子商务将逐渐取代传统商务活动模式而成为21世纪经济活动的核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化和全球化成为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计算机网络技术一直在寻找除文字处理和信息传递领域外的更大、更直接的利润空间,商务领域自然成为其首选的对象,而迅速膨胀的计算机网络用户也使得具有远见的商家颇感兴趣。从单纯的网上信息、传递信息到在网上建立商务信息中心,从借助于传统贸易手段的不成熟的电子商务交易到能够在网上完成供、产、销全部业务流程的电子商务虚拟市场,从封闭的银行电子金融系统到开放式的网络电子银行,电子商务如火如荼。电子商务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1997年底,全球因特网上网用户已达1亿户,年增长率为60%,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为70亿美元,预计到2000年为2000亿美元以上。IBM公司认为,电子商务是指采用数字化电子方式进行商务数据交换和开展商务业务活动。它是在因特网的广泛联系与传统信息技术系统的丰富资源相互结合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相互关联的动态商务活动,在因特网上展开。电子商务系统是指商务活动的各方,包括商店、消费者、银行或金融机构、信息公司和政府部门等,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实现在线交易电子化的过程。电子商务系统的关键在于完全实现在线支付功能,所以,为了顺利完成整个交易过程,需要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系统、通用的电子交易支付方法和机制,还要确实保证参加各方和所有合作伙伴都能够安全可靠地进行全部商业活动。电子商务利用一种前所未有的网络方式将顾客、销售商、供货商和雇员联系在一起,将有价值的信息迅速传递给需要的人们。由于电子商务是在因特网等网络上进行的,因此,网络是电子商务最基本的构架。电子商务强调要使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参加交易的买方和卖方、银行或金融机构、厂商、企业和所有合作伙伴,都要在Intranet、Extranet、Internet中密切结合起来,共同从事在收稿日期:2000-11-22作者简介:徐伟(1963—),男,湖北武汉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网络计算机环境下的商业电子化应用。Intranet是整个交易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顺利扩展到Extranet,最后,扩展到Internet,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
1991年美国政府宣布因特网向社会公众开放,允许在网上开发商业应用系统。1993年万维网在因特网上出现,这是一种具有处理数据图文声像超文本对象能力的网络技术,使因特网具备了支持多媒体应用的功能。1995年因特网上的商业业务信息量首次超过了科教业务信息量,这既是因特网此后产生爆炸性发展的标志,也是电子商务从此大规模起步发展的标志。在发达国家,电子商务的发展非常迅速,通过Internet进行交易已成为潮流。基于电子商务而推出的商品交易系统方案、金融电子化方案和信息安全方案等,已形成了多种新的产业,给信息技术带来许多新的机会,并逐渐成为国际信息技术市场竞争的焦点。目前,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化建设正在使资本经济转变为信息经济,并将迅速改变传统的经贸交易方式和整个经济的面貌,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电子商务就是借助网络化、数字化技术而开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活动。它通过全球互联的网络,加快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极大地降低了经济与社会活动的成本,提高了社会运作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电子商务一经出现,就显现出巨大的生命力,不仅在全球呈现竞相发展的态势,而且对世界经济格局和贸易体制的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电子商务将逐渐取代传统的商业模式而成为21世纪经济活动的核心,对此,全球已形成共识,各国政府都把其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而分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引导和规范。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势头却不亚于发达国家,而如何保证其健康、有序发展则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二、企业信息化是实施电子商务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通信基础设施和电子产品制造业有了长足进步,计算机网络规模迅速扩大,信息服务业务成倍增长,为发展网络经济、开展电子商务打下了良好基础。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认识不足、基础工作薄弱、法制和标准规范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要切实加强政府的宏观规划与指导,同时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以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要促进电子商务的应用和普及,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的问题。要想真正实现网上交易,要求网络有非常快的响应速度和带宽,这必须在硬件、软件上提供对高速网络的支持。而我国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先进,已建成的网络离电子商务的要求还有距离。另一方面,上网用户少,网络利用率低,致使网络资源大量闲置浪费,投资回报率低,也严重阻碍了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投资效益,改变网络通信方面的落后面貌,是促进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的重要问题。宏观上,就整个社会来说,是要建设一个能够支撑电子商务的市场环境;微观上,具体到每个企业,就是要实现企业自身的信息化,才有能力进入电子商务的市场环境。
企子商务的基础。在信息经济环境中,企业围绕着信息组织生产。企业首先要有获得信息的技术手段,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企业可以清楚地知道现实的市场需求,在什么地方,需要什么产品,需要多少。企业信息化不是在现行的业务流程中增设一套并行的信息流程,而是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适应市场竞争的外部环境,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优化,并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运作。电子商务的实质并不只是通过网络购买东西,而是利用Internet技术,彻底改变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电子商务将会帮助企业极大地降低成本,节约开支,提高运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对企业来说,电子商务是一种业务转型。变换企业业务运作模式,是企业在电子世界中获得成功的关键。真正的电子商务使企业得以从事在物理环境中所不能从事的业务。例如,使Internet成为一种重要的业务传送载体;生成新的业务,产生新的收入;使企业进行相互连锁交易;自适应导航,使用户通过网上搜索交换信息;使用智能;运用注册业务或媒介组织买方和卖方;使业务交往个性化,具有动态特征,受用户欢迎,更具效益。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还在于,随着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的运行管理机制必然发生变化。电子商务对企业的作用不仅仅会改变交易手段和贸易方式,而且,由于这些变化,尤其是供应链的缩短、市场重心的转移,以及各方面管理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必然导致企业流程的变化,因此,电子商务成为企业流程重组的一种根本的推动力。
三、企业流程重组(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简称BPR)
企业流程(过程)是指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逻辑相关的业务活动。在手工管理方式下,企业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型的流程和管理方法。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可能改变原有的信息采集、描述、组织、存储、检索、分析和使用方式,甚至使信息的质量、获取途径和传递手段等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发现,在传统的劳动分工原则下,企业流程被分割为一段段分裂的环节,每一环节关心的焦点仅仅是单个任务和工作,而不是整个系统的全局最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仅仅用计算机系统去模拟原手工管理系统,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重要的是重组企业流程,按现代化信息处理的特点,对现有的企业流程进行重新设计,这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所谓企业流程重组,是指对企业经营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求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绩效标准上取得重大改善。BPR关心的是事物“应该是什么样子”,而不计较“现在是什么样子”。因此,首先提出的问题不是“如何把现在的事情做得更好”,而是“为什么要做我们所做的事情”、“为什么要用现在的方法做事情”。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促使人们对管理企业的方法所基于的习惯和假设进行观察和思考。重新设计意味着追根溯源,从根本上重新设计经营过程,而不是表面的改变或修修补补。其做法是完全摈弃所有的陈规陋习,抛弃旧的结构与过程,创造新的工作方法。流程是实施企业BPR的重心。现行企业组织是建立在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基础上的,完整的系列活动被组织机构所分割和掩盖。人们往往熟悉部门、科室和班组,但不熟悉过程。组织机构分工明确,界限清楚,可以明明白白地画在组织机构图上。而流程却不是这样,流程往往不是显而易见的。BPR的对象是流程而不是组织,但它的实施将导致组织机构的变化。实际上,只要对流程实行重组,那么完成工作所真正需要的组织结构形式将变得越来越清楚。企业内部原有的组织设置、部门分工将会改变。
企业流程重组的本质就在于根据新技术条件信息处理的特点,以事物发生的自然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企业流程重组不仅是市场竞争的需要,而且也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发展的结果。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扩大了人们思考问题的范围和控制问题的能力。它使业务流程各个环节联系更紧密,过去被分解得支离破碎的流程融为一个整体。信息网络使各个部门交织在一起,淡化了职能部门之间的界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证明,只有重组经营流程,淡化部门之间的界线,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提出企业流程重组概念之前,人们从实现自动化的角度应用信息技术。从EDPS,MIS到DSS,无非是利用信息技术为现存的管理构架服务。然而提出战略信息系统概念以后,尤其是企业流程重组概念的提出和实施,则要转变到重塑管理构架了。信息技术真正的能力不在于它使传统的工作方法更有效率,而在于它使企业打破了传统的工作规则,并创造新的工作方式,这正是企业流程重组的核心内容。企业流程重组不等于自动化,它关注的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全新的目标,是如何用新的信息技术“做好当前和过去没做过的工作”。为此,需要研究新的开发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要充分认识信息作为战略性竞争资源的潜能,创造性地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找出现有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每一项活动的必要性,并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采用关键成功因素法等,去发现正确的业务流程,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有些工作可以合并,组织管理层次可以减少,有些工作可以取消等。
信息技术是企业流程重组的推动力。正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企业能够打破陈旧的制度,创建全新的过程模式,使远大的目标得以实现。企业流程与企业的运行方式、组织的协调合作、人的组织管理、新技术的应用与融合等紧密相关,因而,企业流程的重组不仅仅涉及到技术,也涉及人文因素,包括观念的重组、流程的重组和组织的重组,以新型企业文化代替老的企业文化,以新的企业流程代替原有的企业流程,以扁平化的企业组织代替金字塔型的企业组织。其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企业流程重组的核心,信息技术既是企业流
是企业流程重组的最终目标的体现者。
参考文献:
[1]朴顺玉,陈禹.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甘仞初.信息系统开发[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3]方美琪.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薛华成,汪授泓.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关键词: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模式 发展趋势
一、电子商务的定义及其发展
一般而言,电子商务(EC,Electronic Commerce)最常的解释是“藉由电脑网路将购买与销售、产品与服务等商业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而调整交易的基础和型态”,但是电子商务并不是只有在网路放上企业的网页而已,他是代表商业和企业的另种型态。电子商务主要是建构在电子交易系统上,即是将传统的金流和物流数位化,并且发展「资讯流,这正是电子商务的精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表明,自1997年开始,我国因特网用户呈现几何级数增长。到2000年6月,国内共有因特网用户1000万,顶级域名.cn下注册的域名有近6万个之多。因特网的迅速扩展为我国电子商务活动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2001年开始,我国五大银行在各大中城市联网,消费者可跨行结算。同时增值税发票已在五大省市联网核查。这些已构成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
二、我国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
1.目前依然缺乏电子合同法、网上知识产权保护、隐私保护法、网上信息管制等多个法律法规,国家发展电子商务还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和有力的技术经济政策。
2.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电子商务标准、规范严重滞后,急需加强。 现有的行政法规不适应电子商务发展之处未得到及时修订。研究制定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法规较滞缓,对网络犯罪的定罪和处罚尚没有实施细则。
3.计算机应用水平低,上网企业与上网家庭数量还较少,信息技术在企业与家庭中应用不够普及。
4.电子商务的发展所需要的市场经济环境、运行环境尚不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网络带宽、反应速度尚不满足要求,电子支付手段尚不完备,物流配送体系尚不配套。
5.我国信息产业国产化产品技术水平与市场占有率低,重大电子商务应用工程、应用系统所用的软硬件产品主要依靠国外公司,系统集成、信息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计算机应用有关标准、规范既缺乏又不统一,急需加强。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标准比较滞后,投入明显不足。企业管理体制、机制、管理理念与组织机构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部分领导对电子商务应用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企业采用电子商务等高新技术尚缺少内在的动力、人力、财力与物力。
三、中国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方向
参与电子商务的主要角色是企业(Business)和消费者(Customer),因此在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网上交易构成了B to B(B2B即 Business to Business 企业到企业)、B to C(B2C即Business to Customer 企业到用户)两种最典型的商务模式。发展较快的是B2C,因为这种形式可以迅速吸引一批注册用户,这对以"注意力经济"为盈利来源的网站来说,是可以最快吸引风险投资者目光的办法。
1.B2C的困境
B2C电子商务向何处去?"东方市场研究有限公司"IT专项研究小组进行了潜在家庭上网用户的专项调查研究,并与现有网民统计资料进行对比,发现以下特点:(1)Internet网民将更趋年轻化;(2)新Internet网民学历逐步趋低;(3)家庭收入的高低不构成影响上网的主要因素;(4)潜在家庭上网用户其实对网络并不陌生。
调查证实:潜在家庭上网用户其实大部分是平民百姓,随着资费和上网终端价格的下降,互联网将逐步走入其家庭。随着 "网络平民化"趋势的出现,为了适应目标市场的变化,我国电子商务的运作也应适时地调整战略。网上购物商品应尽量满足平民消费者的以下要求:家庭日用品逐渐增多;家庭易耗但无须仔细挑选的商品增多;标准商品逐渐增多;网络营销中间环节应减少;商品价格水平应降低。当前,网上购物已被消费者提上了议事日程。网上购物是消费者参与电子商务的窗口,而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网站的整体水平却不高。
(1)绝大多数电子商务网站所提供的还不是完全意义的电子商务服务
许多电子商务网站虽已实现网上接受定单,并提供网上支付服务,但大多数网民采用的是"在线定购,离线支付"。目前网站与其供货商和配送单位采用的多是传统沟通方式,效率较低。
(2)24/7(每周7天、每天24小时)服务在中国尚未实现
目前真正能做到24/7的微乎其微。少数网站甚至连定单的确认都要在工作日才能进行。
(3)网上商品价格并没有足够竞争力
大多数网上销售产品的售价加上运费和传统的商品价格基本持平,一些计算机硬件产品和通讯产品的价格甚至高于传统市场价格。
(4)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调查显示,目前经营者对电子商务中的人工服务重视不够,无法满足网上消费者的需求。在我国参加过网上交易的网民中,仅4成的网民对其网上交易感到满意,而美国网上购物者的满意程度在9成以上。
从调查结果看,中国网上购物还有如下几大难题需要解决:
网站设计方面:交易流程不够清晰,对于初次购物的网民是很大的限制因素;商品介绍未能详尽细致,有些缺少图片或者提供的图片无法直观了解商品特性;网站的连接速度太慢,需要对硬件设备升级和扩容。
配送环节方面:供应商配货不及时,容易出现缺货情况。应提高配送环节的技术含量,尽量建立网上商店自身的配送体系。
支付环节方面:网络安全有待加强;货到付款时出现的找零、发票缺失现象严重。
综上所述,中国发展B2C模式的电子商务前景并不乐观。
2.B 2 B的发展
现在宽带互联网和B2B的热潮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两者都堪称"革命"。2000年,美国B2B有了很大的发展, 1月份,用Ariba平台实现的交易只有2亿美金左右,但到年底,已高达100亿美金,10个月内增长50倍!2001年,这股热潮会在全球蔓延开来。Ariba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穆勒指出:"中国有可能会成为B2B最重要的一个基地,我们一定要在这里成功。而唯一成功的机会是向中国的IT基础设施投资,让中国的企业成为这个合资企业的合作伙伴。
毫无疑问,B2B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方向或"革命",但这场革命能否在中国成功呢?
专业人员指出:B2B的前提是企业内部的基础,各企业信息化运作对Web的考虑也不够,这些都是限制国内B2B市场迅速发展的"瓶颈"。
目前我国的B2B电子商务模式尚在探索之中。
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十.五"期间是我国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我国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水平将上一个新台阶。
1.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有重大进展。
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有重大进展,政府网上办公将进一步普及,政府信息资源进一步共享,为广大企业人民群众提供信息服务,政府工作透明度及效率也将进一步提高.2005年12个金字系列重点应用工程基本完成,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普及率、覆盖率将达30-40%,2010年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普及率、覆盖率将达70-80%。
2.各类电子商务(B2B,B2G,B2C,G2C,C2C)在国民经济主要部门,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证券业及信息服务业将全面发展,网络营销为重点的电子商务将基本普及,网上支付随环境条件改善,而逐步发展。
3.主要行业企业电子商务有很大发展。
十.五"期间企业信息化将有很大发展,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改造中有显著成效, 全国27个省市、46个重点城市和近2000企业开展制造业信息化试点示范工程基本完成。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过程控制及辅助管理在各类企业中进一步普及,大中型企业大部分实现初级电子商务,部分大型骨干企业中级电子商务;小部分企业培养成高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大部分中小企业推广单项信息技术,部分中小型骨干企业分期实现初级电子商务,建立若干个中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为今后推广积累经验。具体目标,初级电子商务,中级电子商务,高级电子商务普及率(实现不同水平电子商务的企业在行业地区的企业总数中的所占百分比)来表示企业信息化发展预测:
目标
2006年
2010年
高级电子商务
2-3%
9-10%
中级电子商务
20-25%
61-62%
初级电子商务
60-65%
27-28%
单项IT应用
7-18%
0-3%
高级电子商务
0.5-1%
2-3%
中级电子商务
4-5%
15-20%
初级电子商务
25-30%
50-60%
单项IT应用
64-70%
17-33%
4.地区、城市、社区电子商务会加速发展。
“十.五”期间,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电子商务试点经验将进一步推广,将建成若干电子商务示范省市、地区、社区及乡镇,2010年全国各地区、中小城市电子商务将会快速发展。
总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顺利开展电子商务活动,还存在许多障碍。随着国家信息化的加强,企业信息化的提高,将会逐步缩短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应该说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困难还不少,但前景非常光明。
参考文献
[1] 方美琪主编.《电子商务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论文关键词:企业管理,发展趋势,思考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管理概论的认识,综合来讲管理是指一定的人和组织通过一系列职能活动,包括计划、组织、激励、领导和控制等,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处理以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根据管理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管理几乎与人类同时产生,其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在科技快速发展的网络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一种有效整合资源和优化配置资源的手段和途径,不论是对于行政机关还是工商企业及各个组织来讲,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成为影响组织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具体到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是指在企业组织范围内对企业内的所有资源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和过程,其最终目标在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当前随着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面临的环境复杂程度剧增、经营风险也不断提高,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应对新形势下市场对企业提出的更高要求,扎扎实实从管理上下功夫,致力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将是一个最重要的途径。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取决于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科学高效的管理成为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个企业若缺乏有效的管理,显然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得竞争优势,无法获得长期的可持续发展[1]。因此对于当前我国企业管理发展趋势作一个梳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具体来讲,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一.管理的制度化
无规矩不成方圆,不论是何种方式的企业管理模式,制度化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经营范围的拓展、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及企业面临经营风险的不断增加,都越来越凸显了制度化管理的重要作用。从本质上来讲,制度化管理模式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则来对企业进行管理,即通过科学的制度和程序规定,明确企业管理中的权、责、利,并使之成为企业一切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实现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保障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思考,既能有效改变当前企业管理随意性大的现状,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的竞争[2]。另一方面,制度化管理不论是稳定性还是公正性方面,相较于亲情化管理、友情化管理、温情化管理、随机化管理等模式都具有更大的优势,有利于企业效率的不断改善和提高的同时可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决策失误。另外制度健全规范的企业最大限度地创造了一个公平、公正的企业环境,在吸引人才上更具优势。由此可见,管理的制度化虽是老生常谈,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中对企业管理的制度化建设仍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简单地认为实现管理的制度化会明显降低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应对能力及企业的创新精神。其实不然,管理的制度化使企业管理的各项工作得以规范化,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快速反应机制,使得企业能够对市场变化作出及时反映并迅速调整策略,大大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因此,为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首先要建立健全从企业章程、议事规则到员工行为规范涵盖企业管理方方面面的制度,同时要保障制度的科学合理性,为实现企业管理制度化打下基础。其次,创新永无止境,根据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化和企业实际运作要求作好制度上的创新工作,及时补充、修订和完善企业各项制度安排。但不管如何,制度一旦确定,不论是企业管理层还是普通员工都必须坚决贯彻落实,真正建立起制度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二.管理的信息化
企业要发展,必然要有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作为支撑论文开题报告范例。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性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另一方面,以信息化带动我国工业化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措施,企业管理信息化作为我国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信息化任务的建设。虽然信息技术在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中得到了初步的广泛应用,但就实践的具体情况来看,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水平远远低于国际上的先进水平,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进一步的提升,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也必将成为我国企业管理发展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总的来讲,一是,企业要真正认识到在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信息化不仅仅改变了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管理方法,更是对企业管理摘要突出企业自身需求的特点,寻找适应企业需求的信息技术系统,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加大对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的资金投入;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企业信息化中的各类资源,提高技术应用水平等等。
三.“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凸显
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论是国家之间综合实力的比较还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本的潜能和作用已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此对应,以人为本企业管理理念也更加凸显了其必要性。鉴于人力资源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积极提倡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模式,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以人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求实现人力资源使用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一是重视管理的民主化,提倡全员的积极参与,允许员工对于企业管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认真对待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调动了员工的创造性、责任感和归属感[4];二是对员工保持充分的信任以赋予其相应的权利,做好授权工作;三是注重培训和员工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员工自身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共赢,积极倡导建立起学习型的组织,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但难以否认的是,“以人为本”四字虽简单,企业要真正做到却不是件易事。特别是目前存在着对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误解,也使得我国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理论的真正贯彻落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尤其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管理者更要对以人为本理念有十分清晰而正确的理解,积极推动以人为本管理的实践。“以人为本”理念并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更多的是在管理过程中的落实和体现,只有真正地了解员工的需求、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思考,获得员工的认同,才能最大可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另外,要注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不排斥管理的科学化与制度化,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实施是建立在科学化管理的基础上,体现和贯穿于科学化和制度化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中。
四.更加重视企业文化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人才市场不断完善,人才流动加剧。人才的正常和有序流动有利于各行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讲,频繁的人员流动显然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企业管理吸引和留住人才是当前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其中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个性化的集中体现,代表着企业的经营理念、方针、价值观点及社会责任等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宝贵的和潜在的无形资产,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不可避免地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的另一重要内容,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既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实现企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又通过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的说明、感染及约束,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自豪感、责任感及忠诚度,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当前,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促进作用,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企业文化的建设并不是单方面的,是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共同需求,撇开员工谈企业文化建设或企业文化管理工作显然是不可能的。二是,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进程,关注企业发展中重大、特别事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气质和精神价值,并通过集体性的系统讨论与思考及时进行梳理、总结与提炼企业文化价值体系,形成并确定企业共同的价值理念[5]。三是,加强文化落地执行管理,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刊物、网络、比赛、文艺活动等各种形式将企业文化寓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避免脱离实际、空谈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军.金融危机下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反思[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0,1,22-23.
2.刘建国.我国企业管理发展趋势[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5,8-9.
3.肖守利.新经济下的企业管理发展趋势[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4,13-14.
4.任华萍.对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的思考[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6,34-35.
5.王萌.谈企业管理创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