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范文

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

第1篇: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微课程;理论基础;教学效果;学习者中心

微课程是以“微”概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或教学资源。具有微小、灵活、自由、高效、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微课程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常规课程教学,也可以用于远程教育中,供学生或教师自主学习和发展所用。其主要特点是无论是时间,还是规模都是微型的。同时,微课程可以灵活用于多种学习情境中,在短时间内将知识传输出去,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一、微课程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远程教育与微课程存在内在联系。微课程产生之初被应用于传统教育中,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等理念的推广,微课程在远程教育中的作用凸显出来。从实际应用上看,微课程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远程教育主张开展打破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活动,强调教学资源的重要地位。随着远程教育学习资源和内容的不断丰富,微课程逐渐被人们接受,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远程教育与微课程能够相互促进。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在终身学习理念的要求和引导下,人们的学习需求不断增加。远程教育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将闲散时间聚集起来,满足人们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这种移动学习与微型学习的方式逐渐被人们接受。远程教育中应用微课程,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移动学习和微型学习的需求,另一方面,微课程的不断完善反过来有利于推动远程教育的发展和完善。2012年,国家开放大学推出的“5分钟课程”项目,实际上就是微课程的表现形式。当前,已经建设4000多个5分钟课程,内容涉及经济学、茶文化、摄影、文学等多个领域。随着微课程的开发范围逐渐扩大,其中高质量课程对学习者的教学作用会更加明显。但微课程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微课程如何能与远程教育更好地融合,为学习者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找出解决策略。

二、远程教育微课程建设的困境

(一)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微课程作为崭新的教学形式,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诸多争议和认识上的误区。关于微课程的教育、学习理念等仍没有统一的说法,微课程的发展出现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的现象。虽然微课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且推广速度也较为迅速,但是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微课程的持续发展。当前学术界对于微课程理论的研究,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和说法。有学者认为,微课程的理论基础为建构主义和联通主义理论,也有学者认为细化理论和掌握学习理论是微课程的基础。不论何种观点,微课程建设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理论作为指导。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微课程未来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需要发挥系统理论的导向作用。

(二)微课程开发与学习者需求联系不紧密

远程教育微课程虽然已经涉及很广的领域和范围,但总体上看微课程建设仍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其一,总体上看,微课程数量少,且覆盖率低。远程教育的对象是各种类型的学习群体,学习者们的需求有所不同,对远程教育提供的教学资源要求更为严格。微课程由于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加大了设计和开发的难度,学习资源的设置必须具有代表性且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从当前的学习需求与微课程开发的数量上看,仍不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另一方面,远程教育通过网络媒介向学习者传递教学资源,受到网络等客观原因和一些主观原因的限制,没有实现全面覆盖。为扩大受益范围,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满足更多学习者的需求。其二,微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缺少针对性。远程教育的对象有特殊性,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理解能力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且部分差异明显。微课程的设计应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基础,针对不同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开发个性化的教学课程。

(三)缺少高质量课程,影响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有许多,但要真正发挥作用,能够对学习者提供帮助的是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有学者对远程教育中微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4.48%的学生对微课程持肯定积极态度,教师队伍对微课程教学形式也具有相当高的热情,并表示微课程的教学形式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业余时间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微课程虽然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受到大家的欢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带来一定影响,但教学效果的提高离不开微课程内容的高质量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如果微课程的内容与学生学习内容关系不大,甚至不相符合,那么不仅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产生负面影响。

(四)教学重心偏移,形式大于内容

目前,微课程的设计和制定更加注重各种新技术的制作,而忽略了如何通过微课程内容来提高教学效果。当今流行的各种微课程比赛铺天盖地,但缺少务实精神。微课大赛有一定的好处,可以通过比赛提高微课教师授课水平,促进各微课程制作者之间经验的交流,同时也是对微课程的推广和宣传。但另一方面,过分注重比赛,会使参赛人员为获得比赛胜利投入超高成本。即使是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金钱制定出来的微课程,如果不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也是一种浪费。微课程的设计应坚持务实精神,通过这种教学形式让学习者真正享受到实惠。

三、完善微课程设计的对策

(一)加强理论研究

人们关注远程教育的同时,微课程的设计与理念还需要学术界有识之士的钻研和探讨。建立一整套的、系统的理论,并将其作为指导微课程建设实践的理论基础。这需要学术界关注微课程的学者们的共同努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有———统一微课程的概念界定,确定微课程的理论基础,明确微课程与移动学习、远程学习、终身学习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情况,微课程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等。改变当前微课程发展中遇到的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的现象,为实现微课程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使微课程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

(二)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原则

无论是远程教育还是微课程,都是为学习者服务的。微课程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充分学习者需求的特殊性,包括学习者的背景、环境、任务等内容。在了解学习者的需求之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课程,为学习者创造舒适、满意的学习体验。微课程本身是一种学习资源和教学活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自下而上的需求驱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是微课程设计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举例来说,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对不同学科各知识点的个性学习、按照自身兴趣爱好的选择学习、有查缺补漏式学习、也有巩固提高式的学习。对于不同学科内容和兴趣爱好需求的满足,需要微课程扩大设计领域和覆盖范围,争取涵盖各学科和领域,以满足更多学习者;对于查缺补漏学习需求,需要微课程在设计之初就要了解学习者不理解、不清楚的地方在哪,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对于巩固提高式需求,则需要加大课程讲解内容的难度,帮助学习者巩固提升。

(三)设计高质量微课程,提高教学效果

所谓高质量的微课程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精深、易理解、针对性强,整体性强;二是从教师的角度讲,需要较高的讲课水平和学历背景。(1)提高课程质量,注重课程呈现形式的完善。微课程能够帮助学习者实现碎片化学习,微课程虽然在规模和时间上“微小”,但内容上仍要保持连贯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微课程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将各微小的课程单元组合在一起,使课程设置更具系统性。考虑到开发成本也要考虑课程设置的适用性,在保证有针对性的前提下尽量扩大适用范围。(2)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教师作为微课程的设计者,不仅要关注学习者需求、课程内容、呈现形式,还要以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方式将课程内容讲解出来。因此,教师的能力和水平非常重要。教师的权威性与授课水平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业务水平以及知名度,发挥名师效应。除了以上两点以外,还要注意微课程课件的设计水平、内容的难易程度、师生的互动等指标。为提高教学效果,微课程实施的评价也非常重要,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总结经验和教训,自我完善。

(四)时刻关注教学目标,避免形式主义

微课程的设计不应只关注形式上的创新,内容上的完善与学习效果有更为直接的联系。微课程与微视频有本质的区别,微课程更加注重课程的设置和较强问题意识,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包含整个教学过程(目标设定、策略选择、实施过程、评价完善)的实现。具体做法有:其一,尽量减少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素材,一课只讲一个知识点。这是因为,微课程本身就对时间有着严格的限制,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内容的完整性和深度是每一位设计者重点考虑的内容。其二,丰富展现形式,增强趣味性。相对于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学习者更喜欢新颖有趣的教学设计。不断丰富微课程内容的展现形式,视频制作要简洁干净,做到既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又能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

参考文献:

[1]丛健娇.远程教育中微课程教学效果研究初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

[2]杨世鉴.远程教育中微课程的设计原则与应用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3).

第2篇: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范文

论文摘要:针对高职教育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建筑力学》为例,主要从教材的选取、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教学方法的改革三个方面探讨了该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

《建筑力学》作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建筑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施工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先行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纵观整个专业课程的学习状况,学生往往认为《建筑力学》最难学,也是考试及格率最低的一门学科。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热潮,笔者从《建筑力学》入手,试图构建一套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一、学情分析

《建筑力学》这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与数学、物理有密切的关系。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整体不高,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是文科班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建筑力学》非常吃力。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在《建筑力学》前几次的课程中还能跟上进度,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在力矩这节的知识点上开始觉得吃力,认为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于是有部分学生放弃努力,等到这门课程全部结束时,他们基本上一无所获。根据学生状况,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在讲授《建筑力学》时应做到有的放矢。即使同一个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基础、学习态度亦千差万别,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

二、教材及教学内容的甄选

1.精选教材。目前,高职院校类《建筑力学》教材有很多种版本,有相当一部分与本科院校教材相似,内容较深,并不是很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因此,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精选适合学生的《建筑力学》教材,这点很重要。教材内容既不能太深,增加学生学习难度;也不能太浅,知识体系不连贯。

2.甄选教学内容。《建筑力学》这门课程是由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部分内容组成,内容涉及面非常广。在强调以学生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理论课时大大缩减,如何在有限课时内讲授如此多的知识点,这就需要遵循“必需、够用”原则,对《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甄选。

《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是为相关后续课程奠定理论基础。这里着重要强调的是在甄选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到后续课程《建筑结构》的需要,因为这两门课程的联系非常紧密。根据本专业教学大纲,《建筑结构》主要学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弯构件、受压构件、梁板结构,以及在实际工程里用得比较多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相应的,《建筑力学》应该学习的主要内容有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以及杆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其中,重点部分是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杆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这两部分内容在《建筑结构》课程中应用很多,主要体现在各种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面。 转贴于

由此可见,《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两门课程相辅相成,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孤立教学。《建筑力学》是为《建筑结构》服务的,而且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重在应用,强调技能,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目标进行培养,所以《建筑力学》里很多有关设计计算的内容并不需要掌握,只需要讲授后续课程《建筑结构》所要涉及的知识点,够用即可。鉴于这两门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授课教师可以尝试为同一人,这样能够准确把握两门课程之间的关联,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前后联系。笔者和同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是这样执行的,两门课程的内容相互交叉,在《建筑力学》教学活动中略微提及《建筑结构》的内容,在《建筑结构》的教学活动中回顾《建筑力学》的内容,学生能够更好理解、掌握这两门课程,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

三、教学方法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并不是教师单纯的教法,还应强调学生的学习方法,教与学应统一起来,以提高教学质量。

1.教学方法的整体思路。针对高职学生普遍认为《建筑力学》难学的特点,该门课程教学方法的总体思路为:课堂讲授(定理讲解法、案例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例题讲解学生练习(课堂练习、小组讨论、课后作业)作业点评。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将教法与学法交织起来,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掌握知识的能力。

2.上好习题课。要强调的是,一定要上好《建筑力学》的习题课,它是《建筑力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巩固和加深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运算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每讲完一个知识模块时,应及时进行习题课的练习,如物体的受力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杆件的应力及强度计算,这三部分通常是习题课的重点,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3.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备课,吃透教材,讲好每一节课。同时,应注重新知识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速度的掌握,结合高中学过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有一个熟悉的切入点,有利于缓解学生的畏难心理。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反映,讲完知识点后应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本,进行课堂内消化,不能急于讲解下一个知识点。笔者在《建筑力学》的教学过程过程中一直秉着宁缺毋滥、宁精勿多的教学理念,力求学生学习一个知识点就能掌握一个,不贪多,不提倡囫囵吞枣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的先行性和广泛性对其他课程的影响深远并有辐射作用。所以,在《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任课教师应共同努力,结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把握好课程定位,精选教学内容并与其关联课程相结合,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寿梅.建筑力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陈春梅.提高高职建筑力学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高教论坛,2008,(3).

第3篇: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范文

《电工技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运用各种仪器仪表、电钳工工具对一些机电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还要能理解一般电路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掌握典型控制电路的基本接线操作技能,以解决机电设备中的实际控制问题。因此,对于机电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对本课程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将来从事本专业的实际工作能力。

一、制定符合教学需求、适应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

由于现在的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基础都较差,又懒于思维,缺乏自控力,如果完全按照现行教材进行教学,势必出现一部分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或掌握。因此可以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教学提出的要求,即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必需、够用”的原则,并结合“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从培养合格劳动者的目标出发,制订既适应市场需求又考虑学生现状的新的教学大纲,对知识和技能的深度、广度进行调整,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训练

要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办学宗旨,把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兼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在教学中,除了正常使用的电工仪器仪表、电子元器件辅助教学以外,还要在实验室锻炼学生使用各种诸如电流表、电压表、数字万用表、钳形电流表等仪表,使其学会用这些仪表测量电流、电压等数值。

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讲完电机的原理之后,可通过让学生反复拆装电机,以达到熟悉电机的组成结构、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比较出同步电机与异步电机的异同。

以电机拖动为例:电机拖动是《电工技术》的核心部分,也是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的必考内容,学好电机拖动对将来从事工厂电气控制工作至关重要,而电路图则是接线操作的理论基础。

1、识记电路图是职业技能训练的基础和前提

为了强化实践教学,理论知识是基础,看图、识图是必备的职业能力,也就是在保证电路图识读准确、记忆准确的前提下才能连接正确。为此,在理论课上,在讲完图形符号和每一个电路图的组成、原理、特点、应用之外,还要安排时间对职能符号和电路图进行强化记忆。先让学生反复识读符号和电路图,讲清符号的含义和典型电路图的构成与作用;再按照书上的图画几遍,并严格按规范和标准要求画出;最后再要求学生合上书后,默画电路图和符号,将学生默画的电路图分发下去,让学生互换批阅,并要求不仅要圈红错误之处,还要加注错误原因。对于电路图中存在的短路、断路要多扣分值,以示意其记住;而且要把学生在小考试和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在黑板上一一展现,先让学生自己找出错误,并指明原因,教师最后作以讲评。依此方法,反复几次,学生就把电路图和符号记忆深刻了。 转贴于

2、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在记忆电路图的基础上,要切实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每次课都要让学生熟悉各种低压电器,不仅是它的外型、内部的构造,更是它的工作原理、特点,包括应用场合。

首先要区分每种低压电器的主触点、辅助触点及常开、常闭触点,然后进行电器元气件的固定和接线演示,对于重点和容易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强调。比如:要先接主电路,再接控制电路,不要主、辅电路一起接,以避免出错。电路是回路,每个电器元件都有进、出接点(触点),不能只接进端、不接出端。再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接线,不得出现反圈、漏铜和不牢固等现象。布线要整齐、美观、紧压板面,如果存在多条线并行,则将其捋成一股固定在板面上,且依照电路图顺序进行接线。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数字万用表或电笔检查自己的电路。教师要始终跟踪指导,最后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指导。经过3-4次课的实操训练,每个学生都会有一定的提高。对于技能较差的学生,可采取一带一的传帮带的方法,最终同样按统一标准要求他们达到目标。

三、在教学中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安全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

由于电机拖动和生产实际紧密相连,又能体现学生的操作技能,所以,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接线。电机拖动部分尽管是低压电路,但电压也达到了380V,而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压是36V,因此,安全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一个班级拥有四五十人,作为教师,责任重大。

为此,在教学中,尤其是实践教学中,要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让人人都能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时时都有安全意识,并互相监督、提醒。

实训时要先关掉总电闸,再统一关掉实训台总电源。学生接线完成,由教师先行用电笔或万用表检查无误,方可接通电源,确保实践教学的安全。

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将教学的理论部分做成课件,并穿插一些工厂的电气控制录像,将实训部分用投影投向大屏幕,各种电路图、电器元气件、教师对电路图的分析和实际接线过程以及最后的电机运转都在大屏幕上清晰可见、一目了然。对于相近的电路图,可采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用以比较异同点,这样教学会更加透彻,思路会更加明晰。

这样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加以直观的演示、放大的投影,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在同一教室,上完投影课,即可动手操作,实现理论与实训课的无缝对接。

五、建立仿真的实训教学基地

教学设备是否先进、完善,不仅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也是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体现。在教学中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就必须建立仿真的教学实训基地。只有教学设备与生产实际相一致,才能培养出能直接上岗的技术工人。

学校购置的教学仪器设备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并且要求教学实训台同时具备实训和考核一体化的综合功能。只有一流的教学设备,才有可能具有一流的教学。

第4篇: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网络教学;传统教学;互补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人类又一次站在新世纪的入口处。与人类以往任何一次在时间上的跨越不同的是,这次人类迈进的是一个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出现,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是人类有史以来盛开的最美丽的文明之花。它使我们有理由假设:千百年来,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努力中始终追寻的时空坐标的统一,追寻的时间和空间一体化的途径,正随着技术的每一次进步,缩小着人类活动的时间感和距离感。而对时空坐标的统一,对时间和空间一体化的追寻的每一次飞跃和质变,都将迎来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

1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分析

1.1理论基础的对比

17世纪30年代捷克的夸美纽斯发表了《大教学论》,提出班级授课制度,开创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迄今已存在了几百年,所以它的理论基础比较复杂。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德国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理论、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理论、赞可夫的“发展观”、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布鲁姆的“掌握学习”、加涅的“联结―认知”学习理论、直至奥苏伯尔的“学与教”理论等,但真正能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的只有奥苏伯尔的“学与教”理论。奥苏伯尔对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及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其理论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和“动机理论”。

网络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进行。)

1.2教学观的对比

传统教学模式坚持以知识论为哲学基础的教学观,这种教学观始终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即是掌握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精确的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认知能力的活动。这种认知论在揭示教学的特性、发挥教师的优势、有效地控制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短时间内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等方面具有不可否认的意义和价值。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当今的教学仍然局限于认识论的视野,势必导致教学的种种弊端。比方说,使教学成为一种知识传递活动,师生关系是主-客关系,教学过程为确定的、封闭的系统,教学与人的现实生活无关等等。这导致了人的价值观被彻底漠视,教学过程本身缺乏生气与活动,缺乏对智慧的挑战,缺乏思维碰撞的火花带给人的启示与成长的欣喜和快乐,从而成为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根源。

网络教学模式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不是一种单纯的认识过程,而是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是生命力量的呈现与发展的过程,是主体对于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这种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主动、生动、活泼的。教师不把学生看作是等待被灌装知识的“容器”,而是有主观能动的主体。在这种教学中,教学的本质就是两个主体共同作用,教师是主导性的主体,学生是主动性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导”,学生的主要作用是“动”,这一“导”一“动”使教学过程主动、生动、活泼起来。

1.3教学资源观的对比

传统教学模式以单一的课本信息和教师的主观知识经验为主要教学资源。需要固定各种相关因素:空间(教室)、时段(45分钟)、工具(黑板、粉笔、讲义、课本、参考资料、部分实验用具等)、教员、知识序列(章节)、学习过程(先听讲、在练习、后考试)、授课媒介(教师讲授、黑板板书、学生答问、简单实验等)、授课信息量、测验时机、知识深度、阶段深度、班级,直至固定人群。

网络教学模式下其教学资源为全球共享的教育资源库。它是对一系列提供学习、支持学习与改善学习事物的总称,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可分为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网络教程、教学案例、试题及VOD视频点播等。

1.4教学手段的差异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以垄断知识并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手段。教师以教授为主,开展课堂讨论,并作个别辅导。

网络教学模式中,为师生提供了新的世界图景――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里中,教学手段转变成为交往合作学习。学生处于学习的中心地位,教师则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1.5学习方式的对比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他主学习”。所谓“他主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受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师的支配,从学习目标、学习方式的确定,到学习进度、学习效果评价指标的制定,再到整个学习过程的监控等,学生完全处于消极的受动地位。在这种方式下,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拨一拨、动一动的算盘珠”,根本无主动性和创造性可言。

网络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多样化。主要是“自主学习”方式,即自我主动调控、学习的方式。“自主学习”方式有如下几个特点:(1)主体性,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能自始至终参与有关教学的决策,能自觉地对学习实施自我检验和评价,并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即时调整学习策略。(2)独立性,学习主要是依靠自己去主动探索,积极反思,教师只是起个向导作用。(3)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选择不同难度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调控学习过程。

1.6角色观的对比

1.6.1教师角色

教师角色和行为方式在网络教学中发生了很重大的变化,教师将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的角色中摆脱出来。首先,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他的工作不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课程的开发者。通过网络课程设计与教学,让学生充分利用信息网所提高的信息资源。其次,教师在知识教学方面从传统教学的传道、授业,即信息直接提供者的位置上退下来,成为组织者、指导者、研究者,转变为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学生的学术顾问等多种角色。通过教师所组织、设置的网络教学环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他们的指导,使学生善于建构自己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断改进,如选择自己的学习项目,设定自己的学习步骤,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等;他们对网络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和反思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适时的监控、纠正。

1.6.2学生角色

学生的角色和学习行为在网络教学中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能自我组织、自我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能进行自我评价;学习者要根据自身的水平,寻找适合学习行为的起点,确定学习的目标和方向。

1.7评价体系的对比

传统教学评价更多进行的是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较少,甚至被忽视。对外在行为目标的迷恋使得评价者将眼界直指教学结果,用学习成绩指标代表学习的全过程,而忽略了其中的情意与态度的发展,以及意志努力与动机水平等因素。其问卷以事实判断和客观性试题为主要形式,答案通常是标准唯一的。

网络教学评价强调动态评价,同时关注教与学的过程和结果,尤其重视教与学的过程评价。过程性评价能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因而可据此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网络教学模式所说的总结性评价不同于传统的评价,强调的是对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应用和迁移能力的评价,且评价的内容是多形态、多维度的。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来说,重视过程性评价比重视总结性评价更具有实际意义。

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见表1。

2两种教学模式优势互补的策略研究

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的网络教学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了师生之间在空间、时间和心理上同步与异步交互的“零距离”,使教学时空大大扩展,给学生提供了多种交互方式和交流手段,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但是我们要看到它的许多优点虽然为传统教学所不及,但它决不是万能的,更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这就要求网络教学的发展应从与传统教育互补的角度,精心策划和整合,以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和优势;学校也应接受网络及网络教学的冲击,注意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在教育中的应用。网络教学与传统教育是一个有益的共存与互补的关系。

2.1网络教学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在肯定并发挥传统教学优越性的同时,对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任务,通过网络教学手段来实现,让学生利用教学网络优势,进行个人自学,并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料、模拟功能和数据库,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讨论、思考、领悟、学习和撰写论文。这不仅改变了传统单一班级授课模式,使课堂教学形式和结构更为灵活多样,而且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改变其被动听课的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2.2网络教学发挥“跨时空”的优势,结合传统教学,共同构建终生教育体系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进入社会之后可能已经面临淘汰的局面。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学校后需要不断地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传统的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受到经济条件、教师资源的限制不可能无限扩大,因此有必要通过网络将现有的师资力量和其他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以满足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需要。

2.3发挥传统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融洽的优势,弥合网络教学中师生分离的弊端

虚拟的联系并不能培养真实的人类感情,在实施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在校学习,这样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培养他们之间的同窗之情,还可以相互激励,巩固所学知识。

2.4发挥传统教学中教师对教学过程易于控制的优势,在网络教学中强化教师的监督、指导作用

在学生进行学习之前,教师应明确地告诉学生要完成的任务、需要的时间量;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教师应随时监督学生学习的过程,以避免控制力差的学生分散注意力。网络教学有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培养;其缺点则是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因而不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甚至可能偏离教学目标)及忽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并重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使之在学习过程中能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其突出的缺点则是强调传递-接受式,否定发现式,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者置于被动接受地位,学习者的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因而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

网络教学与传统教育是一个有益的共存与互补的关系。我们的态度应该是:二者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互相融合,针对不同的课程,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网络教学对练习课、复习课等的教学,效果就不是太理想,需要传统教学的优势来弥补。基于Internet的新型网络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而提出的。现代的网络技术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就可以形成完美的基于网络的教学系统,这种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能兼取两大理论之所长并弃其所短,充分发挥网络的功效。强大的互联网也给传统教育提供了一个更广泛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是适合现代需求的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施志毅,熊庆年.网络大学热与冷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1(7).

[2] 张舒予.论信息网络的两重性[J].电化教育研究,2000(1).

[3] 陈杰.论网络教学的特点及其模式[J].教育传播与技术,2001(4).

[4] 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5篇: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结合;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传统的教育忽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我们从西方引进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一理论在中国现阶段仍然有充分的存在的合理性,只是我们不要犯西方教育界犯过的片面性的错误——只顾追求创造性的培养,却造成了基础知识扎实性、系统性的缺失。

一、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

在我国,外语教学历来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的形式进行的。实际上,课堂教学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7世纪,捷克的夸美纽斯在其发表的《大教学论》中,就提出班级授课制度,开创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几百年来,教师中心教学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此后,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美国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以及20世纪后半叶奥苏贝尔的教学理论等等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始终未变。

20世纪中叶,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m psychology)在学术界渐渐兴起。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天赋人性,Rogers发表了许多教学论的观点,“学生中心论”就是其主要的观点之一。此后,学生中心论还得到了Chomsky语言学理论和认知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充实和完善。Chomsky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认为人有天赋的语言习得装置,学会外语应是由学生的语言装置在起作用,学生自然应该是教学的主体或学习的中心。认知教学理论从Choresky的观点出发,把学生的语言能力当做认知的核心结构(schema),主张学习外语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生活实际和交际情景中进行操练。认知教学理论推出的教学原则之一,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交互”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论给予了充分肯定。

这样,就出现了“以教师为中心”与“以学生为中心”两种教学论。

二、两种教学模式的比较

基于这两种教学论,也就自然地产生了相应的两种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都包含教学的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但在这两种教学模式中,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却有不同。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和“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主要理论基础,它给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全面支持。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主要理论基础。这两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优点与不足。建构主义理论的突出优点是有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培养;其缺点是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因而不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甚至可能偏离教学目标。奥苏贝尔理论刚好与建构主义相反,其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并重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其突出的缺点则是强调“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否定“发现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者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者的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因而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

很明显,两者之间存在着互补性和辨证统一性。如果能将二者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则可相得益彰,形成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

三、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

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长期受“重教轻学”思想的影响,重“输入”轻“输出”,在四、六级考试的指挥棒下形成应试教育,造成学生只会考试不会实际交流,失去了语言学习的本质意义,这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致命弱点。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们从西方引进了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这一理论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所要求的理想学习环境相匹配。在我国进行大学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改革之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盛极一时。不能否认,它对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建构主义”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积极的实践,我国的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逐步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发展到“以学生为中心”;从班级教学,发展到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从面授辅导、利用传统媒体学习,发展到追求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方式;并初步形成了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在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具体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过分强调了新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传统学习方式的不适应性,过分强调了学生自主,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甚至使教学走向了传统模式的另一个极端;教师的作用仅在于通过多媒体技术或课堂活动引起学习者的注意,而把对语言系统的抽象、概括、领悟、归纳留给学习者自己去完成;在学生语言呈现过程中有错不纠,放任学生自由“建构”;有些活动课和研究性学习能“放”不能“收”,因而失去了教学的标准,造成不良后果。

对近十年来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进行总结,我们确实应该对建构主义作一翻认真的反思。

四、大学英语“主导—主体”教学模式

我国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的迅猛发展,基本上都进入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阶段。大学英语课型基本上有两种:多媒体网络课和非多媒体传统课。

传统课堂的教学经过改革,已经从以教师为中心讲解语法、词汇及课文的满堂灌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seminar(讨论课)和presentation(表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课,教师角色的要求是:总体设计、组织引导、动态调控和具体帮助学生的语言学习活动,关注学生的反馈,灵活使用教学策略。教师主导比教师中心的难度要大。实践证明,“双主”模式在大学英语传统课堂的使用能够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变得“输入”更有效,“输出”更及时,从而顺利地完成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使学生的语言能力从应试型变成应用型。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需要进行两部分教学设计:一部分是学习环境的设计,一部分是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环境的设计是要求能设计出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良好环境,例如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以及组织合作学习等等。学习环境是促进学习的外部条件,是外因。另一方面,网络学习要求学习者应具有高度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如何调动这种主动性与积极性呢?这就要靠自主学习策略包括支架式、抛锚式、启发式、自我反馈式等等策略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诱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这是内因。这两部分教学设计看上去是以学生为中心,但事实上这两部分中的哪一个环节要落实,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比如学习环境设计通常包括“情境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习组织”等环节,哪一样都离不开教师的工作。可以说教师的主导越到位,学生的主体才会体现得越充分。这正是“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因此,“主导—主体”教学模式,是现阶段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相适应的主要教学模式。

基于目前我国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许多高校实行的是由四大出版社立体化教材带动的多媒体网络化教学,基本情况有着普遍性,所以本文提出的“双主”“混合”教学模式对当前同类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有普遍意义。但特殊性也许多于普遍性,我国地域广阔,教育层次各不相同,教育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相同,而且解决的方式也不可能一样,而这些已不是本文研究的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多元理论指导,多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是最有效的教学原则。

参考文献:

[1]Gardner,H.(2003)Multiple Intelligences after Twenty Years.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Chicago,Illinois,April 21,2003.

[2]Jonassen D H,what is cognitive tools?In:Kommers P,Jonssen D,Mayes J,eds.Cognitive Tools for Learning.Berlin:Springer-Verlag Publications,1992.

[3]陈坚林.关于“中心”的辨析——兼谈“基于计算机和课堂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中的学生中心论[J].外语电化教学,2005(10)

[4]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

第6篇: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范文

教师:教法探索“空中楼阁”

小学教师的施教活动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一定的教学观和学生观,而支配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的,既不是先天获得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也不是从教科书、理论专著和其他学习资料中获得的,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从教师以往的学习经验中得出的,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建立自己心目中的模范教师形象和模范教法。从这个意义上说,高师院校教师教学的示范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重视开发课堂教学这一丰富的教育示范资源,唤醒学生在课堂中既要学知识又要学教学的意识,以提高学生的师范能力。但是,我们的学院是从中师过渡到师专,这样的经历,使我们的教师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学术研究能力,但缺少小学教育实际的“田野经验”,更对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我们在大学课堂上对理论的解读往往是机械和抽象的,无法与基础教育产生紧密的联系;各专业教师所进行的教学以及教学创新往往都只是单纯围绕课本内容展开,只要尽量能将课本内容传授给学生就算完成任务。我们教师自身对于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往往都只围绕大学本身的课程展开,以学生能否更好地接受作为衡量标准,至于所教内容对于学生将来的实际教学能否适用于小学教学则一无所知。由于自身经历所限,我们的教师所建立并有意识传递给学生的教学技能、课堂管理等能力自然而然地大都是针对中专生或大学生,而我们的学生将来要面对的却是不谙世事的儿童,这种与现实脱节造成的后果,致使我们的教学其实就像一座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

学院:教学研究“盲人瞎马”

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母机,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适应当前基础教育的需要,应该是关系到办学成败的根本问题。然而目前学院进行教育发展、课程设置等研究或者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往往都只围绕大学本身的教学大纲展开,既缺乏关于当前和未来社会对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的研究,又缺乏对基础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的研究,基本上处于一种自我封闭、脱离基础教育甚至落后于基础教育需要的状态。例如目前小学实行了新课标,我们有多少教师了解新课标的内容?研究过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知道未来的小学教师需要掌握什么样的技能?这是一个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的问题。当前学院存在与基础教育实际脱节的种种问题需要我们正确面对,更需要我们去探求解决之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的影响是全局性的,高师教改既要重视局部的微观问题,如课程问题、教学方法问题,同时也要重视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和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沟通等全局性问题[2]。下面结合学院的实际,提出几点解决问题的建议。(一)提高对基础教育的思想认识笔者认为,要想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从思想上提高学院教师对于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能有些老师会认为我们是高校教师,研究小学教育是自贬身价。其实不然,不要忘记我们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最终要面对基础教育学校的具体要求。如果我们不了解和研究小学教师,不熟悉和掌握基础教育,正如一个企业对市场需求、消费潮流不明,产品不能迎合消费者的需要,这样的企业生存机会有多高?因此,要提高全院教师对于基础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师范学院不仅应该熟悉基础教育,了解基础教育的需求和困惑,了解基础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而且应该是基础教育的理论先行者和实践引导者。这既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的社会责任,因为我们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二)建立长效机制,剖析小学教育1.设立研究团队,研究小学教育学院应根据各专业的设置,吸引各学科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参与基础教育研究,形成一支多学科参与的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稳定队伍。研究人员定期与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研究基础教育学校的教学实际和教学经验。结合学科教育进行专题研究,以使学院的教育研究更贴近基础教育的实际,发现基础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和焦点问题,并进行教育科研和理论创新,从理论上引导我院的教学改革,明确教学内容和学生培养方向,使之更切合实际。2.走进小学校园,获取“田野经验”有了先进的教育理论,学院教师是否有能力真正使其与教学、实践指导融合,是影响学院教育质量和新教师将来专业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教师长于理论研究,而小学教师过于关注经验与技术,缺乏对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的深刻追问。因此教师教育的专业特征决定了师范学院的教师与小学教师必须彼此承认对方专长,应加强大学与小学师资之间的交流与对话。特别是我市一些基础教育的名校名师,他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计划制订、教学管理、结果评价等管理办法和教学经验,因此学院与小学应实现优势互补,建立真正的合作伙伴关系。学院应该建立相应的机制,鼓励所有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主动积极地深入到小学,组织教师到各小学听课,研究小学教育,以基础教育的名师为研究对象,使学院教师获取小学教育的“田野经验”,有了对小学教育的感性认识,才有利于我们在课堂教学以及研究中注入实践的元素,把他们生动的教学实践经验带入学院。3.尝试合作办学,提高办学质量高师院校如何获得切实可行的基础教育研究成果?这需要有自己的实验基地。如何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这不是通过教育类课程的学习和四周多的实习就能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才能让师范生较好地将自己所学的教育理论与小学的教育实践衔接上。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学院应考虑创办师范附小或与面上小学实现合作办学,这样一来,我们获得了稳定的实验基地,把基础教育的研究成果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不断升华。另一方面,也使得合作小学由过去师范教育被动的实习场所转为主动、积极的参与者,通过对师范生的实践指导,对师范生的培养提出建设性方案,促使学院在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使对未来教师的培养与小学的教育教学衔接得更加紧密,以期师范生毕业后能迅速进入自己的职业角色。4.建立班级联系制度,把大学课堂向小学延伸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完成向教师转化的最关键环节。平时课堂的师范技能训练与实际教学毕竟存在差距,而目前过短的实习时间难以使学生更多地获取实际教育教学技能,取得教育教学经验。因此,有必要与小学的具体教师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学生可以从第二学年开始就利用课余时间与小学教师结对子,尝试担任教师助手,参与备课、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等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使学生在学院学习理论的同时,也能从具体的基础教育实践中获得感性认知。同时具备学生和教师的身份,将能使学生及早建立自己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具备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和教育反思能力。5.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制度,反思我院教育的不足我们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他们的职业适应期有多长?主要的教育技能养成是靠职前教育还是靠工作探索获得?工作之后发现自己在校期间所学的课程哪些切合实际?哪些是纸上谈兵?这些都是反思师范学院教育质量的宝贵资讯。然而,学院除了在课程改革时曾对毕业生进行过短时间的走访之外,几乎从未做过此类回访和反馈。笔者认为,应该建立毕业生的长期跟踪反馈制度,每半年或一年由专人负责对新毕业的学生进行回访,了解他们的困惑和不足,了解就职学校对他们的评价,从中找到学院教育教学和课程设置的不足,不断进行调整,才能持续提升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庄玉莹 单位:韩山师范学院

第7篇: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经济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246-02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着眼于培养面向行业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具有一定理论基础、较强动手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经济法作为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其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也应紧密契合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规格,注重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特点

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生源特征,决定了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培养目标的影响

正如引言部分所描述的,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凸显“应用”的价值指向,这同样体现在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上。例如,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勇于创新、个性突出、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能够在财务管理和审计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经济法课程既不能像“一本”、“二本”院校那样偏重于理论阐述,也不能像法学专业那样有严密的课程体系和多而全的课程内容。其课程目标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既引导学生了解今后在具体的经济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又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1]。

(二)生源特质的影响

独立学院当前的生源主要来自“三本”层次,存在以下特质。(1)学习能力较为欠缺。与“一本”、“二本”相比,大部分“三本”学生对于高深理论缺乏有效的认知能力,在面对抽象的经济法理论知识时,不能很好地理解。(2)思维较为活跃,乐于实践。尽管“三本”学生对于纯粹的理论学习缺乏积极性,但是,当老师采用“做中学”教学模式时,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能够被极大地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有效地提高。例如,笔者曾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安排学生选取《合同法》中的案例分析开展课业展示。在此期间,相当一部分学生都能走上讲台,用精美的PPT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台下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到案例互动讨论中,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3)更愿意学习和自己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例如,笔者在给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讲授票据法时,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因为他们认为这些知识和今后的工作息息相关,与注册会计师、理财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的联系非常紧密;与此同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就非常低。

基于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特点和专业特性,笔者认为,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不能单纯注重精深的理论教学,而是应该在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学时的基础上,用更多的课时来开展实践教学。同时,课程内容的选取上也不能一味求全,而应结合学生所在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取舍,提高经济法课程教学的实效。

二、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偏离

经济法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经济管理工作中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但现实的课程教学往往偏离了这一目标。具体表现为:教师过于注重经济法理论讲授,忽视实践教学。认为只要把经济法基本理论框架灌输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将经济法概念、经济法原则适用于具体的实际工作中。然而,经济法理论与经济法的具体适用之间还存在一个转化的过程,而实际课程教学在转化方面做得不够[2]。

(二)课程体系不合理

首先,经济法课程缺乏先行性法学基础课程。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二阶段,在此之前,没有开设诸如法理学、民法学等基础课程,这使得学生的法律基础知识非常欠缺,在学习经济法课程时比较吃力。例如,因为没有学习过《民法》中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等基本知识,所以学生很难理解经济法课程中合同的效力问题。

其次,课程设置缺乏专业针对性。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涵盖面较宽,如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经管系就开设了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4个专业。经济法作为这些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往往存在教学内容面面俱到、一份教学大纲行天下的问题。没有结合具体的专业特点对课程内容做针对性的取舍,导致课程与专业的融合度不高[3]。

(三)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经济法课程的学时一般为48节左右,而庞杂的经济法课程内容涉及的法律至少有10部,也就是说教师平均4个课时就要介绍完一部部门法。一方面,教师要面对专业各异、法学基础薄弱的学生,不得不疲于匆匆讲授各部门法中的概念、原则。另一方面,由于课程理论内容繁多,在课时较少的背景下无法引入足够的案例教学,导致教学过程枯燥,学生兴趣不高。即使偶尔有一两次案例讨论,也因学生法学知识结构不完善,很难用法学理论展开分析,最终又陷入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局面。

(四)评价体系不完善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经济法课程对学生的考核主要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为主,辅之以平时成绩。但是,经济法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闭卷考试只能考察学生对基础法律概念、法条等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至于运用经济法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很难通过闭卷考试反映;平时成绩也主要由出勤和书面作业构成。故而现行的评价体系不能真实地、全面地反映学生灵活运用经济法知识能力的高低。笔者曾经在某届学生的期末考试中全部以案例的题型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考试结果为能够及格的学生寥寥无几。相比之下,在其他历届的传统闭卷考试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及格。

三、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经济法课程的主讲教师应牢固树立“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经济管理工作中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这一课程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求理论知识的精深和全面,主要讲授核心知识点,保证学生对今后工作中常用的法学知识能懂、会用即可。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不需要过于强调学生的法学研究能力,而应更多地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1.经济法课程应采用广义经济法概念

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经济法概念,不同的学术流派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经济法课程应采用广义经济法概念开展教学。广义经济法就是调整与经济有关的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包括民法、商法和部门经济法。采取广义经济法概念界定的原因在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掌握规范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律知识,其不仅包括部门经济法知识,而且包括民法、商法等知识。同时,民法的基本原理是商法、部门经济法入门的必备知识。教学实践证明,给经管类专业学生讲授经济法课程,如果仅局限于部门经济法的具体内容,往往会使法律基础薄弱的学生难以理解,导致老师的教学设计难以实现,课程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2.经济法课程体系应加强专业融合度

在课时有限的背景下,教师应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有针对性、有重点地选择教学内容。具体而言,应将课程体系分为经济法基础理论和经济法专门理论两个部分:

经济法基础理论部分包括法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以及民法、商法、部门经济法的一些基础理论。该部分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掌握最基本的经济法原理,为将来结合本专业学习经济法专题打下理论基础。

经济法专门理论部分主要讲授专门领域的经济法知识,以《合同法》和《公司法》为基本内容,其他内容则根据各专业特点和学生需要有所侧重。例如:财务管理专业可引入票据法律制度、会计法律制度等内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引入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等内容;电子商务专业可以引入现代竞争法律制度和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等内容。此外,在经济法律具体内容设计方面,在做到符合专业特点的前提下,应侧重于每一专题的实用性内容。

(三)改进教学模式

1.引入贯穿式案例教学

现有的案例教学往往是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分开进行。受“三本”学生理论基础和学习能力的限制,这样的案例教学效果往往不稳定。笔者认为,应适时引入贯穿式案例教学法,即教师针对课堂教学内容精选案例,课前将案例展示给学生,随后开展理论讲授;在讲授的过程中,适时将案例中的相关问题与具体的理论知识点相联系;待理论讲授结束后,案例所涉及相关问题的答案也一目了然,教师只需做一个简短的点评即可。贯穿式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在于:一个案例始终贯穿于整个理论讲授过程中,学生可以置身于边听故事边听经济法知识的环境中,既可以避免课程的枯燥,也可以随时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涉及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贯穿式案例教学法对案例的要求更高,既强调案例案情与知识点的紧密性,又强调案例的新颖性和实时性,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团队式课堂讨论

经济法课程作为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往往采用大班教学。例如,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的经济法课程教学班规模都在100人以上。在这样的课堂规模下,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存在较大困难。笔者曾在课堂上开展团队式课堂讨论,将学生以每组10人左右的规模分为若干团队,各团队在内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推选发言人向全班阐述本团队的观点;老师最终视发言情况给团队成员集体计分。分数这个学生心目中的“胡萝卜”不仅可以激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形成精彩的团队发言,还可以在团队之间形成有益的竞争。

3.开展学生课业展示

要改变教师的“一言堂”局面,除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台下发言外,还要鼓励他们走上讲台扮演老师的角色。笔者在讲授知识产权法的时候曾开展名为“精彩一课”的课业展示。具体过程是:首先,老师用2个课时梳理与提示本章的重要知识点;其次,组织学生在课下自由选取一个案例进行分析,要求分析过程用PPT展示;再次,遴选出PPT制作精美、案例分析充分的同学,安排他们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案例分析,参与同学都将视情况给予平时成绩。实践证明,课业展示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锻炼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教学收效较好。

4.播放经典案例视频

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根据教学内容选取经济与法、今日说法和法制在线等著名法制栏目中的案例视频。学生通过观看经典案例视频,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直观和形象的感受,从而加深对经济法学理论的理解。

(四)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1.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

以总结性为中心、注重结果式的教育评价,受到越来越严厉的批评。斯塔费尔比姆也强调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过程性评价是“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了解动态过程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节,使计划、方案不断完善,以便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进行的评价。它的积极意义在于,通过重视阶段性成果,初步实现了监测发展,重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经济法教学不能以一份期末考试成绩评定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更多地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知识理解与运用的状况,并将这一状况用平时成绩的形式记录。老师应把自己掌握的学生学习状态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完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果。

2.改革考核方式

经济法实践性强,所以应更多地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建议,在考试方式上采用开卷考试;在试题内容上主要关注案例;在试题类型上,简单的案例可出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复杂的案例可出为综合性案例分析题,摒弃死记硬背型的名词解释题、简答题。

总之,经济法课程应结合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生源特质,充分考虑课程的固有特点,通过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模式以及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手段开展教学改革,以提高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申屠,晓娟.三本院校经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以宁波大红鹰学院为例[J].中国人才,2010,(11):106-107.

第8篇: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范文

一、国际经济学学科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际经济学的教与学是建立在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并以金融学、投资学等其他专业课程为依托,包括国际贸易纯理论、国际金融、国际要素流动等诸多研究领域,与当前国际经济中出现的现实问题紧密相联,而且内容较多涉及经济变量间的数量关系。总体而言,国际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

目前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我国高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从学生学习的动机来看,“上课抄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学科基础薄弱。同时,学生普遍对作为经济学分析工具的数学有畏惧感,数学思维能力明显不足;从教学方式上看,课程大多采用传统应试讲授模式,教学内容相对封闭,教学方法以“灌输”知识体系为主,教师和学生以“教材为中心”,无论是“教”与“学”都缺乏理论与实践有效契合的理念与手段。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①而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侧重于科研能力,对教学改革的支持力度普遍不高,教师的教学创新动力明显不足。②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哈伯德曾经说过“一般来说,人都有学习和领悟的能力,所以能不能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是当务之急”。③因此,探索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教育界已经初步形成一个共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国教育部高教司也提出建设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于2005年启动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④什么是实验教学,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经济学实验教学体系成为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国际经济学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的建构:理论基础、内涵与目标

国际经济学教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须有相应的教育理论为基础。

(一)理念先行――哈伯德教学理念

哈伯德(L,Ron Hubbard,美国著名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在英、美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颇有影响力。其理念主要由三个有机联系的部分组成:(1)“学以致用”是灵魂:学生学习的目标是为了理解、应用和实践,学校和老师必须教授学生能运用于现实世界的知识。⑤无论是教科书还是教学方法都要体现意义、实物和应用的平衡。(2)“因材施教”是基本内容:教师需要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独特的、量化的学习任务和目标。但对于我国高校教师教学任务重、大班教学的现状,完全照搬不符合实际,可以按学生知识层次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做法。(3)学习的三大障碍及其排除是核心:学生的学习必须要做到理解,而理解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达到理解的关键是清除学习道路上的三大障碍:实物短缺、坡度失当和词语误解。

哈伯德教育理念很好地解决了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对于达到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的目的无疑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的内涵

过去的传统观念认为,经济学是无法实验的,主要靠观察、提炼、逻辑分析与推理、统计和实证检验。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实验对经济学教学来说是毫无用处或几乎是不可能的。20世纪后半叶,实验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主导的现代经济学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其代表人物弗农?史密斯和丹尼尔?卡恩曼荣获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激起了经济学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和极大兴趣。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实验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延伸,把实验教学方法引入经济学教学活动中,将给师生带来全新的体验。经济学实验课的开设和推广也成为高校经济学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改革的重要推手之一。

所谓实验教学是以某一特定理论为基础,在限定条件下模拟和分析经济运行的现象,致力于对经济理论的验证和模拟,加深对经济理论和规律的认识。实验教学包括案例分析、计算机模拟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⑥目前高校大量的实验项目集中在管理类教学活动中,纯经济实验并不多见。而经济学实验大多又集中在计量经济学实验上,计量经济学实验偏重于经验驱动型实验,主要探索发现现象背后经济变量间内在联系的表现形式,而事实上,计量经济学实验仅仅是经济实验的一部分,不能代表全部的经济学实验内容,经济实验还包括理论驱动型,即着眼于对已有理论的验证、模拟和再现。⑦

(三)实验教学的目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以期学以致用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其内涵是:教给学生的理论知识必须是在现实世界可以比较、运用,并导出新知识的知识,就是实现所谓的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契合。同时,若要教师教而有果,学生学而有成,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给予学生充分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学习意愿”,形成“主动学习”的模式。教学中强调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的理解,侧重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学生通过更多的应用与实践,“主动”学习将成为一种必然,使学生对看似神秘、理论“高深”的国际经济学多几分亲近感,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多一份理性的思考和批判,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学习的满足感和自信心,建立起“终生学习”的愿望和素质。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关注国际经济学理论研究动向,对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富于敏感度,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并在教学中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⑧

三、国际经济学实验教学的方法及工具选择

(一)国际经济学实验教学方法

目前,实验教学方法大致有八种,适合本科阶段国际经济学实验教学的主要方法有演示法、案例教学法、社会调研法、综合设计教学法等四种形式。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的四种方法对于达到实验教学的最终目标是相辅相成的,符合哈伯德有梯度的教学理念,几种方法要在不同教学阶段综合运用,不可偏废。

(二)实验教学的工具选择――以Excel为主要分析工具

目前,国内外应用于国际经济学实验教学活动的主要软件有Excel,VBA或宏编写程序;Eviews,STATA,SPSS,Matlab;“钱龙”系统或“世华财讯”系统;由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为主研发的GEMPACK(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ing Package)软件以及国内由南开大学张伯伟教授在GEMPACK软件基础上自主开发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实验”软件包等。这些软件各自具有不同的使用特点和优势,但Excel更适用于本科阶段国际经济学实验教学。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Excel软件进入门槛低。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Excel作为常用软件在校园中也日益普及,软件进入门槛极低,几乎不需要支付特别的软件购买费用就可以获得。而其他软件或者需要支付较高费用购买,或者是软件的使用和调试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对数据的采集要求高。因此,对于开展实验教学资金支持力度不足的高校而言,Excel是最佳选择。

其次,Excel简单易学,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经济学中涉及的问题主要是最优化问题,而这需要以高等数学、线性/非线性规划、统计学等定量分析方法为基础,而Excel在计算、画图和模拟方面有强大的功能,不需要学生掌握高深的数学和编程知识即可运用。另外,在Excel工作表中通过改变参数设置可以方便实现模型的比较静态分析。Excel中常用的重要功能(规划求解、嵌套函数、模拟运算等)也简单易学,教师可以通过具体实验项目加以演示和讲解。这非常适合向数学基础较弱的本科学生开展实验教学。另外,GEMPACK软件作为一种多用途的经济建模软件包,可用于求解各种类型的CGE模型,特别适用于局部和一般均衡模型,但对于本科阶段学生而言,由于缺乏高深的数学知识和编程技巧,使之优势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除国际经济学专业外,会计、金融、投资、保险、管理学等专业的实验教学中,Excel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同时,Excel电子数据表模型也是生产经营、管理、宏观经济管理者进行相关经济决策的重要工具,而且学生毕业后可能走向各行各业,掌握Excel相关使用技能也是非常有益的。据统计,85%的全球500强企业都使用Excel的规划求解工具解决企业的最优化决策问题。综合以上各方面因素分析,微软公司的Excel软件包作为本科阶段国际经济学实验教学的软件工具来说还是非常有优势的。

四、基于Excel为主要分析工具的国际经济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建构

以Excel为基本分析工具,综合运用多种实验教学方法,将国际经济学实验教学体系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再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置不同的实验模块和实验项目;同时进行国际经济学实验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

(一)验证性实验(基础训练阶段)

对于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学生反映抽象难懂的重要概念、定理,通过Excel建模,构建基础验证性实验进行演示、验证和再现,使同学加深理解。例如埃奇沃思盒状图、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推导等计算方法、运算过程较为复杂的最优化问题,可以通过Excel的“规划求解”功能,设定两部门生产函数模型的具体形式,通过设定约束条件和目标方程,计算机可以自动生成相应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方程及其图形,通过计算模型中的具体数据,验证艾奇沃斯盒均衡条件,计算出机会成本、边际转换率等。另外,对需要进行动态数据模拟和图形比较静态分析的问题:如系列无差异曲线、等成本线的形成,特定要素模型、IS-LM-BP模型等,Excel软件包可以通过“规划求解”“模拟运算表”等功能准确快速地对这些问题加以演示,这将非常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综合性实验(能力训练阶段)

以巩固课程学习效果、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目标,就学科知识中综合性较强(知识、方法的综合)的实验,运用理论知识、方法和相关软件的使用技能对实际问题进行建模、模型模拟和模拟报告数值结果分析,Excel在数值报告分析方面也有非常好的表现,从而实现学生知识储备与实践问题的对接,感受现象背后的实质与规律,并对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有所感悟,拓展学生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检验经济理论和探索经济规律的创新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三)设计创新性实验(批判性思维训练阶段)

强化学生“问题意识”,通过建模大赛、学生参与案例的编写、课题立项研究等方式,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解决经济现实问题所需软件系统的操作能力,为经济型人才转型服务。⑩

总之,通过教师带领学生从简单的例子入手,逐步过渡到Excel电子数据表模型的构建以及实际案例的应用而不仅仅让学生照“模型”比葫芦画瓢,使Excel电子数据表模型成为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基础工具,可以非常有效地改变目前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当学生亲自动手构建各种模型的时候,也就真正掌握了理论知识。由此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对教师和课程的满意度。

(四)建设国际经济学实验教学信息资源库

若要有效开展实验教学离不开信息资源库的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课件与习题库:包括任课教师、名校讲堂的课件资源、习题及解答、案例分析等。学生可以在课下进行自学和自测,使学生在每个知识点上都能够稳扎稳打,建立自信和进一步学习的兴趣。(2) 案例库:结合实践创立国际经济学典型案例库,并运用相关实验教学方法,以书面、课上辩论、网络课堂讨论(blackboard)等形式开展研究。(3) 建设课程资源数据库:提供国际经济学常用信息搜集来源渠道(网络资源等)为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提供搜集资料和信息的路径。(4)学科理论文献库:包括经典论文集、期刊和著作推介,代表性人物的主题思想,新学说、新理论综述等,为学生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掌握先进经济分析手段提供便利。

总之,以哈伯德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多种实验教学方法的运用,构建基于Excel的开放式国际经济学实验教学体系,将有效解决当前我国高校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同时,有助于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现代社会亟需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注释:

①徐华:《经济管理类本科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第34期。

②⑥李军军:《课堂实验在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③陈章鸿:《哈伯德的教学方法》,《比较教育研究》,1986年第6期。

④黄萍、钱晓英:《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第7期。

⑤诸惠芳:《哈伯德教学法评介―访美学习汇报》,《课程?教材?教法》,1991年第8期。

⑦肖准:《经济实验教学初探》,《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第9期。

⑧李秀芳、涂宇清、华钧、秦海英:《研究型大学经济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探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第3期。

第9篇: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范文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 职业资格 考证考级 学分

将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作为培养计划内的必修课程,在中高职院校已形成共识。中高职学生在毕业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能力资格证书,俗称“双证”。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其办学层次定位于本科,虽然其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但对在其培养计划中推行职业资格考证考级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存在颇多的争议,仅停留在提倡、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更不用说将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与学分挂钩。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要在本科教育中形成自己的“民、独、优”办学特色,有必要在本科教学中引入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且将考证考级与学生的学分挂钩。

一、独立学院推行职业资格考证考级的必要性

目前,各独立学院基本以举办本科教育为主,各专业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类同于母体学校或其他的学校,在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面无明显特色可言,严重制约了“复合型”“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充分认识独立学院推行职业资格考证考级的必要性,有利于独立学院办学地位的全面提升。

(一)独立学院推行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

《高等教育法》提出:“高等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里“高等学校”的表述有点含糊,因为高等学校中包含着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是否这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都是高级专门人才呢?答案明显是否定的。曾几何时,考上大学就意味着成为“国家干部”“社会精英”,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大发展,高等教育的水平已由“精英教育”接近“大众化教育”阶段。因此,这三个层次中恐怕除了研究生教育和重点高校的本科教育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外,包括本科教育在内的其他高等教育主要以培养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专业技术和专门技能,“上手快、后劲足”的一线大众型人才。

目前全国共有独立学院三百多所,均为本科院校,除上海列入二本录取,外省市均为三本录取。不论其所依托的“母体”属于何种类型的院校,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生源的层次决定了其培养目标定位重心必须下移,接受职业化培养的观念,加强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引入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使学生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又具有相关的专业技术和专门技能,以适应我国向工业化国家、制造强国发展对一线高素质大众型人才的需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管理和服务理念的推广,迫切需要大批受过高等教育、掌握现代知识和技术的专门人才。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国民整体文化素质将全面提升。独立学院在学生中推行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要求、符合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目标。

(二)独立学院推行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是其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

独立学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探索,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形成了基本共识,即基于“有利于不同潜力、不同志向和不同能力学生的协同发展”以及社会对大众型人才的需求素质,提出了以“复合型”“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具备完整而系统的学科或专业知识与能力,并能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可适应和胜任多个工作领域的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系统掌握某一门学科专业知识,具有一定专门的技能技巧,能将抽象的理论学习转换成具有操作构想或产品构型,将新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人才;所谓“高技能人才”就是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有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领域中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这三种类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在适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强度,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推行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不失为实现上述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

(三)独立学院推行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是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面对高等教育扩招和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各高校毕业生纷纷将就业层次下移。作为在高等教育中新生力量的独立学院要提高就业率、提升就业竞争力,必须将就业面重心放在一线的技术、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层次上。这是独立学院就业的一种战术性选择。独立学院的毕业生虽然可能和中高职毕业生同处一线基层工作岗位,但其潜能优势、学历优势和培养计划优势,决定了其在综合素养和发展潜力上略胜一筹,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脱颖而出,从而走上更高层的工作岗位。

市场经济下的人才市场是有规律的,没有哪个用人单位不以“实用、能用、好用”作为自己选择人才的标准的。独立学院全面推行考证考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在争取部分毕业生取得高质量就业的同时,确保实现理想的就业率。

二、独立学院推行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与学分挂钩的必要性

将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与学分挂钩即对通过相应职业资格的考试、获取相应职业资格等级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学分认可,从“学”和“教”两方面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将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与学分挂钩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技术或技能的积极性

大学生参加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不仅要系统掌握相关理论专业知识,更要具有相当的动手能力。理论专业知识可以由四年的专业培养计划来完成,考证考级时适当补充即可,国家有关部门也规定:大学生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可免考理论,但对实际动手操作需在教学计划外安排大量的时间进行训练。目前,各校普遍在课后、双休日、寒暑假安排学生进行技术或技能的训练和考前辅导。时间安排上的冲突以及考级与学分不挂钩制约了大部分学生对职业资格考证考级的参与积极性。宁可多修几门理论课程,多拿点学分,保证毕业和拿到学位,而不愿参加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已成为当前独立学院学生的普遍现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每年都有大量学生踊跃参加,关键在于四六级的证书和学分与毕业挂钩了,独立学院要在学生中推行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也应该试行与学分挂钩,从而改变学生对考证考级的被动态度。

(二)将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与学分挂钩可以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独立学院要实现其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需要大量“双师型”或“双师素质”的教师。“双师型”教师除了具有基本教学能力和教师系列职称外,还具有其他相关的职称或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具有丰富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当前,独立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缓慢与对学生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仅停留在提倡、鼓励、不与学分挂钩的做法有关。若推行将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与学分挂钩将使各专业的学生踊跃参加相关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而且会长期地持续不断。这样,一方面能充分保证考证考级项目任课教师的工作量,有利于相关教师稳定,因为当前各独立学院普遍推行教师收入与课时量挂钩;另一方面,通过考证考级的指导迫使相关教师关注企业技术、设备发展动态,关注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动态和社会需求,有利于相关教师实践能力和经验的提升。当然,随着考证考级学生量的增加和新职业资格项目的开发,推动了专业教师参与各类考证考级,从而提升了专业教师的相关技术和技能水平。  三、独立学院推行职业资格考证考级与学分挂钩的可能性

独立学院推行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且与学分挂钩的做法在保证本科教育教学计划和质量的前提下,是完全可行与可能的。

(一)推行的优势

独立学院推行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相比于其他考证考级群体具有:(1)生源优势。独立学院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好,整体素质也较高,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通过一定时间的技术、技能培训,完全能够通过中高级的职业资格考核。可以说,独立学院推行职业资格考证考级是解决高技能人才培养中数量和质量“瓶颈”的有效渠道。(2)学制优势。独立学院的学制为四年制,一般分为八个学期。虽然学生为完成相应的课程和学分,安排了大量课程,但由于学制较长,四年中课时安排相对还是比较宽松的,对培养计划的调整余地较大,适当增减课程设置或学分是可以的,安排职业资格的培训以使学生参加考证考级是完全能实现的。(3)培养计划优势。根据《高等教育法》对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独立学院学生前两年主要完成通识基础知识、学科基础知识,后两年主要完成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串插安排近1/3学时数的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系统的学科和专业基础理论,大量的实验实习动手操作为学生参加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际应用与操作基础。

(二)推行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与学分挂钩的可能性

目前推行将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与学分挂钩的独立学院还没有。《高等教育法》对本科的定位为: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因而国家教育部门对本科教育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总课时数、总学分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分配比例有一个指导性的要求。本科教育四年总学时(不含集中实践环节),一般不超过3000学时,总学分在175左右,但也鼓励各类本科院校对本科培养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大胆改革、创新。这就为独立学院推行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与学分挂钩而对原有本科培养计划内的课程设置和学分分配作适当的调整提供了可能性,更何况考证考级也是加强实践教学的一个举措。每个专业规定若干个的职业资格项目供学生选择,通过相应等级取得相应的学分。每个职业资格考证考级项目的学分定在1~3学分为主,视技术和技能的培训操作时间和等级而定。可以保持总课时和学分的不变,也可以为考证考级增加总课时和学分;可以先将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列为选修课,条件成熟时列为必修课,视各校的重视程度。

四、独立学院推行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时应注意的问题

本科教育有其自身的教学规律和要求,本科院校都要面临本科教学水平的评估。独立学院在学生中推行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且与学分挂钩毕竟是一种新的尝试,要对原有教学计划进行调整,面临着观念转变、师资队伍和实习基地等问题,要真正推行有许多困难。因此在具体实施中需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学生的教育取向

本科教育只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阶段和环节,部分独立学院的学生在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之后,还要继续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深造,本科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一个过渡阶段的定位不能抛弃。在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推行职业资格考证考级的同时,不能偏颇地削弱通识基础知识、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处理好“通”与“专”的协调,对需调整、增减的课程要全面综合地分析和评估,以满足对待不同取向的学生。

(二)瞄准社会需要,精选职业资格项目

现行社会上推出的职业资格项目很多,有国家人事和劳动部、行业协会的,也有某些社会机构推出的,知识、技术、技能含量参差不齐,考试难易程度相差更大,有些职业资格证书社会根本不认可,因而独立学院要推行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必须要精选职业资格项目。职业资格项目要瞄准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根据专业特点和知识基础,对各专业由专业指导委员会认定2~3种社会认可度高、代表技术发展水平的职业资格项目,有必要时每年进行认定。

(三)师资先行,保证考证考级通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