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范文

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

第1篇: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范文

经济学的主要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资本论、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贸易。

补充材料: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越来越高,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范文

在经济学领域,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大领域。

理论经济学是论述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各个经济学科提供基础理论。理论经济学通常称为一般经济理论,它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个分支。这样的经济学和数学有很大的关联。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是现在大多数人所学的经济学,具有6个二级学科: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也有一部分学校新增了新型专业,比如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开设的网络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开设的企业经济学等等。

应用经济学是以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统计学等理论为基础的应用性社会科学学科。它主要运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专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性,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该专业着重面向各大金融机构、证券公司、金融监管部门及大型企业培养所急需的、兼备较强专业知识和先进技术应用能力、高素质、国际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田宏老师告诉大家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包含的二级学科有:国民经济学、国防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经济学、数量经济学。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评估结果按照“精准计算、分档呈现”的原则,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为A+,A,A-,B+,B,B-,C+,C,C-公布。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理论经济学中,参评高校共计90所,在此列出了其中一部分,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A+ 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

A 北京大学、南开大学、

A- 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

B+ 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吉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B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深圳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大学、

应用经济学中,参评高校共计90所,在此列出了其中一部分,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A+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A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

A-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第3篇: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范文

关键词:本科;经济学;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0-0016-03

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发展需要,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

经济学双语教学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日益广泛、国际贸易争端日益增多的形势下,显得尤其重要。

经济学是指结合不同专业要求、课时长短所设置的以西方主流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国内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通常包括以下名称,如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等等。

进行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经济学术语与基本原理的同时,将多年来的英语学习成果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了解经济学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语言环境与经济背景,拓展英语词汇,提高语言感悟能力与英语应用能力。它既是英语学习的延伸,又是专业学习的起点。

主流经济学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入中国高校课堂,教材大多是从英文原版教材翻译而来。由于翻译的生涩,西方思维方式、文化背景、基本理念、分析思路、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数学模型的大量使用,使这门课程对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抽象、难入门、难把握的特点。

对这样一门用母语教学尚有难度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无论对学生和老师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从这些年的实践中也可以看出,经济学双语教学进展并不顺利,问题很多,以致怀疑主义盛行。人们常常会问: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有必要这么做吗?如果有必要,在什么层面上开展合适?怎么才能做好?

笔者结合教学中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与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一、困难与根源

(一)学生方面

三个素养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效果。

第一是英语水平。多数经济学课程设置在大二学年,早的则在入学后第二学期开始。尽管这时学生已经有将近10年的英语学习经历,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即使那些在高考或四六级考试中获得高分的学生,在英语具体应用方面存在欠缺,尤其是听说写能力。面对动辄几6―7百页的英文原版教材,或由于生词过多、或由于风格的陌生,学生首先在心理上产生了恐惧,他们既没有自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又无法连贯听讲,不得要领。另外,双语教学要求学生用英作业。从学生的作业反映出的情况看,多数学生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用词与语法错误非常多,老师只能猜测甚至完全无法弄懂他要表达的意思。久而久之,造成学生自信心下降,学习热情消退,学习目标逐渐退化为关心考试会不会及格。

第二是数学功底。对大部分通过理科考试升入大学的学生,对经济学的均衡分析、边际分析、最大化问题、几何意义以及常用图形分析的经济含义,可以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而对数学基础不大好的学生,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类学生,如果在大学里又没有高等数学基础,则面对那些充满全书的模型和图形,即使语言能力再好,也激不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第三是分析与思考能力。大多数经济学原理所表达的都是一种经济思想或理念,这些思想或理念是对经济现象观察、分析与思考的结果。而数学模型是对这些思想的一种逻辑表述,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是,这些模型都是有灵魂、有价值取向或政策含义的。而对这些模型的解释和意义在经济学领域里又充满了相互矛盾的态度,这更加使人困惑。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模型产生的背景,构建者的倾向与思路,模型所传递的实际意义,经济学就变成了既抽象又枯燥的数学课,但又缺乏数学在逻辑上的一致性。

学生的阅历水平使他们无法更好理解经济模型构建者的思路及这些模型的内在含义,更无法将经济现象和模型联系起来。加之我国大学生从小到大都是在教师满堂灌的氛围与标准答案的陪伴下成长的,并不习惯思考,使一些本来很生动的模型失去了应有的趣味。

(二)教师方面

同样是三个素养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

第一是教师的语言功底。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具有非常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包括能恰当运用不同的替代词汇,生动地道的语言,准确的表达方式,清晰准确的发音。但经济学教师毕竟不是学英语语言学出身,很难达到这一要求。很多经济学教师虽具有名校的硕士或博士学位,甚至是海外著名大学毕业,具有相当好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但其口语水平却差强人意。他们除了能够翻译课本内容外,并不能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地拓展,将那些生僻的经济学术语或原理口语化。不仅如此,有的教师的发音还夹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这对那些从小就有机会听到地道英语的新一代大学生来说,会产生强烈的排斥心理。

第二是教师的经济学素养。由于国外教材在体系与行文上同国内教材存在差异,它要求教师能够按照中国学生的学习习惯,对课本内容及要点进行必要的梳理和筛选。又由于经济学的特殊性,它不仅要求老师能够正确阐述课本上的经济学原理,还要能够结合现实,用恰当的例子进行解释;不仅能够使用课本上的例子,而且能够找到身边的例子;不仅能够正确讲解课本上的内容,而且还要能够结合经济学前沿动态,模型产生的背景,模型的核心思想以及模型的局限等帮助学生理解。而要做到这一点,则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理论功底,但这种功底的具备需要长期的积累与不断学习。

第三是课堂与课件设计能力。课堂设计包括讲授、提问、讨论、练习等环节,合理的课堂设计能避免课堂气氛单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做到这一点,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因为双语的互动环节比单纯的汉语要费时,学生首先要明白提问内容,老师需要确定学生所要表达的意思,解释、翻译并进行讲评,英文程度比较好或对英语兴趣大的学生,往往希望利用这种机会练习英语,选择用英语回答;英文程度差的学生往往因为自己词不达意,会羞于回答问题。但不管是英文还是用中文回答,都牵涉一个答案的正确性问题,因为害怕出错,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并不踊跃,所以课堂互动往往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经济学双语教学需要教师制作英文课件。一方面由于参考资料的欠缺和英文教材体系的零乱,在要点与内容的梳理上需要花费很大工夫,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学是与现实经济形势结合紧密的学科,需要教师及时添加大量的补充案例和数据资料,同时要求课件层次清晰、美观、生动,因此教师的备课量极大。

(三)教学管理方面

第一是开课时间与课时安排。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课时间不能过晚,但过早也不合适,如在入学后第二学期开设经济学双语课,对用纯汉语教学的学生来说,学起来已经比较困难,而对刚刚离开高中,英语听说写能力较差而且练习机会很少的学生来说则更是难上加难。

在课时安排上,有些学校的双语教学与纯汉语教学没有区别。由于在涉及重要的经济学概念与原理时,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明白,教师都会选择用汉语再进行详细解释,这使得教师总感到时间不够用。

第二是班级人数。在多数情况下由于是大班上课,有时多达三个班,限制了学生参与互动的机会与频率,使教师的很多互动环节无法有效实施,同时教师也很难从始至终保持旺盛的精力。

(四)教材选择方面

双语教学多数选择目前比较流行的原版教材。在国内通过合法渠道得到的一些教材都很厚,动辄600―700页,如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第5版,16开本,700页;布兰查德的《宏观经济学》第3版连同附录等有600多页;萨缪尔森、曼昆、斯蒂格力茨等的教材,也都以大部头著称。相对汉语教材,这些书籍不仅部头大,携带不便,重点不突出,也不方便学生自学。

对本科生来说,原版教材中其实也有很多很好的选择,这些教材也能够很好地把握经济学精要,且简洁、生动,如Bradley Schiller 的《Essentials of economics》,全书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部分,只有420页;Barry John和 Ernest Jukes的《Economics for business studies》,只有336页,均是不错的选择。

(五)考核方面

在考核方面,任课教师多数不能做主。学校大多规定了平时考察与期末考试所占比例,如三七开与四六开等。这些规定的共同特点是期末成绩所占权重过大,无形中鼓励学生把希望寄托在期末突击复习上。然而期末由于考试集中,学生在每门课上分配的精力有限,加上经济学课程本身与英文教材的特性,导致教学效果很差。

二、对策与思考

(一)明确教学目标

经济学双语教学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原理,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思考现实经济问题,同时提高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故掌握经济学原理是第一目标,提高英语能力是第二目标。

(二)充分的前期准备

在双语教学中,师生双方的素质都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偏废任何一方。

在英语水平要求中,可把四六级考试成绩和大学入学成绩作为参考,设定英语门槛,如应具备英语四级的听说写与阅读水平或高考成绩在120分以上或更高。但这样的门槛并不能保证学生真正具备双语学习的能力,所以同时还要开设一些口语、听力、写作等训练课,创造语言环境。此外,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为了达到这一要求,经济学双语课应在学生学完微积分等高等数学课程之后开设。

对教师而言,寻找具有良好经济学素养的教师并不难,但同时具备经济学与英语语言素质的教师却非常困难。对那些具有各种英语等级证书甚至海外留学归来者,要事先考察其真实的语言能力,有条件就上,没有条件不必强求。为了提高教师素质,可以选送具有语言基础和前途的教师在国内外相应机构进修。

语言是一种应用工具,由于缺少良好的语言环境,多数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并不使用英语,学生也是如此,上课时的偶尔使用会使双方都感到生涩和不自然。为此,一方面学校要为师生提供语言环境,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应注意多听英语广播或多看英语视频。

(三)认真选择教材

教材的选择应视不同对象而有所不同,不应一味强调权威性、流行性与前沿性。经济学内容大体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核心部分,第二部分为延伸部分,第三部分为前沿或争议部分,不同版本的教材对核心部分的处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延伸部分及前沿部分。多数情况下,对本科生的要求是掌握基本原理,即核心部分的内容。所以教材的选择标准应着重对核心部分的处理是不是适当,是不是贴近中国学生的学习方式。对照这种标准,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普遍认可的一些权威教材对研究生或博士生来说还不错,但对本科生来说并不理想。所以在保证体系完备和基本原理得到覆盖的情况下,尽量避免那些散漫而不得要领的铺陈,避免大量晦涩难懂的数学公式,在前沿与争论部分避免过细过深,考虑到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携带的方便,应尽量避免大部头。

(四)合适的开课时间与班级人数

开课时间最早应该在第三学期开始,这时候学生在语言与数学方面都有了较好的准备。而对有些经济学并不作为主干课程的专业,可以选择在大三进行。

开课人数越少,效果相对越好。如果由于资源限制,不得不进行大班授课时,建议最好不要超过60人。

学时上应在原有汉语学时长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以增加五分之一为宜。

(五)严肃活泼的教学方法

笔者主张严肃与活泼并行的教学方法,因为这门课浓缩了几百年来这一学科发展的精要,牵涉到大量的哲学思想、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与演绎以及意识形态问题,加上数学方法的使用及学派争议,本质上是一门抽象的、严肃的学科,必须要通过艰苦的思考才能掌握。

为了做到不让学生感到沉闷,教师可以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但由于经济学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大量的案例教学并不现实;课堂讨论也多是教师探索的方法;教师也可以留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预习、思考或查阅资料寻找答案;课堂放映影视短片也是一种有趣的尝试,让学生试讲,教师点评也很流行。但无论从汉语教学还是双语教学的实践看,这些尝试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只能偶尔为之。

恰当的例子说明应当是最有效的方式。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对应例子俯拾皆是,平时应注意收集,及时补充在课件上。另外,还可以结合每章内容,加入一些经济史方面的知识,如模型的产生背景,对现实的解释力,反对者的观点以及一些轶事和笑话。

(六)精心制作课件

首先,在课件制作方面,有人主张制作中英文对照的课件,这无疑会增加大量的备课时间。对一些简单的内容或解释,一则没有必要,二则英文程度好的学生不见得欢迎。有效的方法是,课件以英文为主,在重要术语与知识点上,辅助对应中文,并推荐相应的中文教材。

其次,授课时使用中英文的比例。不同的授课对象,可以采取不同比例,不必要硬性规定。但一定要观查学生的反应,倾听学生的反馈并及时调整。由少到多的试验可能是最有效的办法。

课件要层次清晰,为此必须对原版教材加以梳理,进行适当的合并和取舍,确定标题层级,用数字标明序号。PPT要美观,色彩不能过于单调,也不要过于花哨,在搭配上也要符合审美原则。另外,可根据需要插入一些图片,一定要照顾到坐在侧面和后排的学生。在动画设置上要能体现应有的层次和顺序。

(七)督促预习和复习

经济学内容繁多,而教学课时有限,难以充分展开。如果没有课前预习,在课堂上就会感到吃力,因此应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而经济学因为概念繁多,内容抽象,思维角度与方式不大符合中国人习惯,所以课堂知识非常难以消化和巩固,因此课后复习也非常必要。教师可以通过课前提问,并将回答问题情况作为平时考核依据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同时通过作业、阶段测试等手段督促课后复习。

双语教学作业原则上使用英语,但个别时候为了省事学生会使用少量汉语,在答案正确的前提下,可以接受。作业批改后一定要针对问题及时进行讲解,记入平时成绩。

(八)科学考核

考核包括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考虑到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差于阅读能力,考核方式应以选择、判断、计算等为主,避免对写作能力要求较高的论述题。题意一定要容易理解,用词无歧义,必要时给予汉语提示,尽可能避免学生因为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而影响答题质量。对有些文科学生,在计算题上最好不要过于复杂,如有些作图题,可以画出坐标和辅助曲线。

最后,需要强调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权重分配。为了督促学生重视平时学习,期末权重以40%―50%较为合适。而平时成绩的分配,可以具体到每次作业、测试、考勤和课堂表现。

参考文献:

[1][美]Robert S.Pindyck,Daniel L.Rubinfeld.微观经

济学(英文原版第5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影

印版),2001.

[2][美]Olivier Blanchard.宏观经济学(英文原版第3

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版),2005.

[3]Paul A.Samuelson,William D.Nordhaus,Economics,

17th edition,McGraw-Hill,2001.

[4]Bradley Schiller,Essentials of economics,6th

edition,McGraw-Hill,2007.

第4篇: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范文

论文摘要:我国数理经济分析开展相对较晚,目前以学习和模仿国外为主。由于国内外的经济体制和环境存在差异,前沿数理模型能否直接应用于国内值得探究。在进行数理经济学课程教学时,须让学生树立起框架分析的意识,以问题为导向分析解决问题。

一、 引言

日前,世界范围内对经济学的数理分析之风渐盛。对于经济学研究及教学呈现的数理化趋势,国内外都展开了争辩。赞同者甚至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们认为,数学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在分析经济问题时采用数理方法可以得到在纯语言的定性分析中难以直观得出的结果,它使得分析的逻辑更加严谨,表述更加准确精炼,且能将已有的经典经济理论拓展延伸。而批评者们则认为,经济学最重要的是注重理论思想的研究和传播。数理模型过度建设和使用无益于理论的创新,也无法准确反映现实复杂且不稳定的经济活动。数理经济学的本质是探讨如何用数学语言准确、精练描述经济学问题,并推敲通过数理分析而导出的数学关系式所表达的经济学含义及揭示的经济规律。在不脱离经济思想本质的情形下,科学地应用数理工具,进行经济理论的理解、应用和延伸,将有助于经济学科的长足发展。

数理经济学是一门方法论,它不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就分析对象而言,它可以是微观或宏观经济理论,也可以是劳动经济、产业经济、公共财政等经济学分支学科。因此,数理经济学囊括了经济学各个方面内容,也涉及到了非常多的相关数学理论和模型,内容极其庞杂。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难度。国内关于数理经济学这门课程也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通用教材,除了国内学者们编写的少数教材之外,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华裔经济学者蒋中一编写的《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动态最优化基础》。有些高校直接采用了北美经济学研究生的相关通用教材进行授课。教学内容上以学习和参照国外的教学内容为主。

针对数理经济学覆盖内容众多、理论过于抽象、模型研究方法复杂等特点,笔者认为在进行数理经济学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相关经济学理论的精髓和核心思想,秉承从基本分析框架出发的思路,使学生掌握解决经济学优化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培养学生利用基本方法分析具体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把握数理经济学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数理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配置稀缺资源以实现某个个体或群体最优的学科。因此,数理经济学的教学主要以如何实现最优化为主线,从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一直沿伸到动态分析。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运用经济学基本框架进行分析

经济社会中,微观个体与宏观总体都面临着在有限资源及环境机制下实现自身最优的问题。尽管由于参与方的行为表现、经济环境及制度安排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流派,但是对经济学现象进行研究分析的框架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一个规范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了界定经济环境、设定行为假设、给出制度安排、选择均衡结果及进行评估比较等五个方面。(田国强,2005)任何数理经济模型的分析都是建立在这个基本分析框架的基础之上。在学习时,首先明确模型的这五个方面特征,将有助于人们迅速理解这些看似复杂的数理模型所描述的经济学涵义。

(二)学会设定切合实际经济环境的数学语言

通常经济学理论分析都包括三个部分:提出问题,确定研究目标;进行论证分析;得出论断,给出政策建议。因此,在进行数理经济分析时研究语言就需要经历“经济学语言——数学语言——经济学语言”阶段的转换。分析问题是在明确了研究目标之后,要学会把现实中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参与方的行为特征及制度安排用恰当的数学语言准确、精炼地表述出来。不同的经济环境、游戏规则以及参与人的是否理性都是影响经济结果的重要方面。学会用数学语言准确描述经济背景及环境,是做好整个模型分析的基础。

(三)掌握基本的分析工具

在进行数理经济分析学习时,结合听课学生的专业背景,在理解本专业学科基本的经济思想脉络情况下,有侧重地介绍一些基本的数理分析工具。比如说博弈论、动态优化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等。数理分析工具介绍是本门课程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应首先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模型(basic model)的解决思路和研究方法;然后联系现实环境,向学生明确指出基础模型依赖的假设条件及在实际中的适用情况。如果基础模型的某些假设与实际环境相违背时,模型又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延伸和改进。教师在重点讲授基本的分析工具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感兴趣的点,查阅相关文献,对问题继续深入研究。

三、数理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数理经济学的内容非常丰富,且数理模型的证明与推导,看起来抽象难懂,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为了更好地讲授数理经济学,针对学生的具体经济学科专业以及相应的知识准备,应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基本研究方法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应用能力。具体来说,应该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问题为导向,而非以分析工具为导向

经济学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最终反映的是现实的经济运行。做经济分析时,一切应先从问题出发,将数理方法与经济学的“问题意识”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实际经济问题的解决甚至是经济理论的纵深发展。脱离经济问题本身,过度沉迷于数理模型的推导无益于对经济问题的深入理解。无论是对于以后走向社会工作的应用型学生,还是对于日后投身于经济学研究的研究性学生,他们都将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在目前我国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和解决经济学问题时必须首先以问题为导向,从现实的经济问题出发,寻找或创新数理分析工具去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

(二)实施启发式教学

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说,微观经济学标准的消费者或生产者理论模型中,经济人都假定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因此,每个人都把价格视为参数给定,个人的选择不受他人的影响,且每个人效用或收益只依赖于自身的选择,而不依赖于他人的选择。初学者往往会对此不解,认为无论是假设条件还是得出的分析结果都不切合实际,无法理解学习经济学的用处。这时须启发学生,研究一个问题,应该先从最简单的情形出发,然后再逐步深入,考虑更复杂更一般的情形。在上面的模型中放宽假设,假如市场环境不再是完全竞争,而参杂了垄断成份,甚至是完全垄断,那么我们通过模型推导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假如个人的选择会受到他人的影响,模型的结论又如何?同样,对其他诸如博弈论,委托——,一般均衡理论等数理模型的学习时,也应秉承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先打好基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根据现实经济环境在基础模型上做修正分析。

(三)科研课题、实际案例与课堂互动相结合

即时的科研课题或者实际案例都是对当下经济热点问题的反映。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穿插,形成补充。这样能使学生对所学数理模型在现实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有直观的感触。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资料或文献,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互动式的讨论。因而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模型的理解。

(四)注重课后的练习

仅仅依靠课堂时间就想掌握一门课程的全部知识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对于有复杂数学公式推导的数理经济学课程来说。因此,为了使学生懂得运用所学的知识,课后练习是必要的。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后练习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代表性基础模型的推导证明训练;结合专业基础模型的课程论文写作训练。两种练习均要注意度的把握,以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分析能力为主。

四、结语

与国际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水平相比,目前我国数理经济学的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地位,研究分析方法也多以学习和模仿为主。由于国外的经济环境、机制设计以及参与者的行为心理均与国内存在差异,国外前沿经济理论模型对中国经济的直接适用性也值得商榷。因此,对于国内数理经济学的课程教学来说,这是挑战,也是机遇。

由于数理经济学课程存在内容多、难度大,抽象复杂等特点,本文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提出了几点体会。我们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实践和探索,不断总结和反思,数理经济教学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会取得更大的进展和突破。

参考文献

[1]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25.

[2] 王 黎.应用型本科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10(1):64-65.

第5篇: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范文

关键词:市场调节政府调节 市场失灵经济法经济学

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家(政府)与市场是一条永恒的主线(郑秉文2001)。政府与市场问题的实质即是确定政府与市场的合理界限。确定“合理界限”的过程也即是政府调节(“看得见的手”)与市场调节(“看不见的手”)之间的协调过程,这种协调最终产生了“经济法”这一相对民商法、行政法等传统法律部门更新、更具有交叉性的独立法部门。对某个法律规则,法学家侧重公平,经济学家侧重效率。而在现实的生活中,公平与效率都是社会追求的目标,立法者需要做的就是如何使法律的制订能更好地协调公平与效率,这也是经济法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基础。

一、经济法概念的来源和本质

当代法学家认为,经济法是调整特定经济关系即物质利益关系的,其目的在于为各个经济法主体之间物质利益的合理分配提供法律保障(杨紫煊2001)。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很多时候,市场调节不能达到公平目标,或者市场调节之下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可能具有效率,但在政治或道义上却有失公平,难于接受。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政府来调节,一方面配合市场实现效率,另一方面在经济主体之间进行收入或商品服务的再分配,以实现公平。政府的干预行为往往需要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并依靠法律来保障其实施,这也就形成了经济法产生的前提条件。

二、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学解释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和理解经济法的产生,首要的概念即是18世纪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提出的“看不见的手”。该原理指出,当个体自私地追求个人利益时,他好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而去实现公众的最佳福利。其结论是:政府对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的任何干预都必然是有害无益的,对经济生活应当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这种理念到19世纪末仍然在西方社会占支配地位。

在经济学理论中,所谓“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就是指所有的物品和劳务都能按照市场价格自由地以货币形式进行交换,然而在现实社会中,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一般说来,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没有一种经济能完全依照“看不见的手”进行,每个市场经济都会遭受不自由、不完备之苦,从而导致过度的污染、失业、贫富分化等。也就是说,市场不是万能的,总有失灵的情况,因而不得不依靠政府的调节作为一种补救,从而导致经济法的产生成为必然。

具体地说,市场失灵有四种基本原因:市场势力、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品(Pindyck & Rubinfeld1998)。

(一)市场势力

在经济学理论中,“看不见的手”的运作前提是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现实经济生活中,完全竞争主要存在于一些农产品市场(如小麦,玉米市场)。由于产品之间没有差异,生产者进出这个市场没有限制,加之每个生产者所占的市场份额很小,根本不能左右市场价格而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price-taker),这使得农产品市场成为完全竞争市场。然而,相对这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却更为普遍。交易的一方由于占有某种优势往往具有一定的定价能力,而不是由需求和供给来决定价格,这即是市场势力。即便是同一类产品,产品之间也不会毫无差异,而生产者要进入某一个市场也并不是完全自由的(比如存在规模经济使得初始投入非常大,或者有人为设立的障碍),因此,自由资本主义必然会走向垄断资本主义。垄断恶化了竞争环境,仅仅依靠“看不见的手”不能纠正其弊端,因而必须采用“国家(政府)干预”的办法,这构成了经济法产生的基本前提。

市场势力反映在经济立法上,表现为要求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保护公平竞争最重要的就是反垄断,其法律的表现是:经济法的核心内容就是反垄断法。也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学者们一般都把美国于1890年颁布的以反垄断为内容的《谢尔曼法》看作是历史上第一部经济法。

(二)信息不对称

古典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假设是信息是完全的,人是理性的。而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信息往往具有稀缺性,是不完全的,人的理性也有限度。交易双方不可能对面临的有关经济变量拥有完全信息,总有一方要比别人拥有更大的信息量,这就造成了“信息不对称”。同市场势力一样,信息不对称也是很多经济活动的特点,是市场固有的特征,靠市场自身不能弥补,而经济法则在《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做出了弥补性的规定。

例如:按照《商标法》的有关规定,商标的保护期限为10年,且许可对此做不限次数的续展。这就从法律上给予了“驰名商标”或者“老字号”充分的培育期,使得生产销售者可以培育出一个良好的“市场信号”。从法律的角度说,商标法保护了商标的专用权;而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商标法实质是保证了生产者提供给消费者的这一“市场信号”的有效性,补救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市场失灵。

(三)外部性

经济学中的外部性是不直接反映在市场中的生产和消费的效应,可以是负的或正的。负的外部性又叫“外部不经济”,指生产或消费给其他人造成损失而其他人却不能得到补偿的情况,如大气污染;正的外部性又叫“外部经济”,指生产或消费能给其他人带来收益而其他人却不必进行支付的情况,如教育。在经济法中,最能体现外部性关系的是知识产权法。一般说来,知识产权所保护的智力成果具有正的外部性,一个智力成果在给更多的人带来福利的同时,在客观上伤害了发明者或所有人的积极性,使得他们缺乏动力去进行不能带来利益的发明。另一方面,经济学家已经证明,技术创新是比资本积累更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那么保护创造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

反垄断是经济法的核心内容,但并不是一切形式的垄断包含其中,知识产权法的实质就是为发明创造者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享受一定程度的垄断提供法律的保障。具体地说,由于发明对人类的福利可能有很大的影响(即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在不破坏发明者创造积极性的同时,应当保证人类享用发明带来的福利,因而在《专利法》中明确规定发明创造具有时效性。按照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在专利权人享受专利权20年后,该项专利将进入公共领域,不存在续展的问题。《著作权法》中也有类似的规定。《商标法》虽然也规定了商标的时效性(注册商标的有效期是10年),但也同时规定在注册商标有效期届满时可以续展。在知识产权的范畴中,关于商标权问题法律作出不同于专利权和著作权的时效规定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就比较容易得到答案。这是因为在商标的问题上,有关时效性的规定对“信息不对称”比对“外部性”更有效,使用了若干年的“老字号”或者“驰名商标”通过向消费者提供更可靠的“市场信号”来弥补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缺陷。

(四)公共品

公共品是正外部性的一个极端情况, 它指的是这样一类商品,即将该商品的效用扩展于他人的成本为零,因而无法排除他人共享。公共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指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的消费者提供这种商品的边际成本为零。非排他性指把没有支付费用的人排除在消费之外是不现实的,如国防。由于有很多的人可以不用支付费用而得到公共品的好处,成为“搭便车的人”,所以私人往往没有提供公共品的积极性,因而需要有政府的介入以鼓励公共品的生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可以动用它的征税权力向消费公共品的公民征税,以支付公共品的费用,在法律上体现为税法。税收历来是国家财政的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税法为国家实现其职能提供了法律保障。

当然,税法除了保证国家对纳税人征税,补偿政府所提供的公共品的价值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即进行收入的再分配,用法律的手段调节收入差距。事实上,即使是最有效率的市场体系,也可能产生分配不平等。市场调节之下的收入分配在政治或者道义上是难以接受的,这是市场本身的弊端,而政府可以通过税法,特别是在所得税方面采用的累进税制来进行补充。依照我国税法的规定,所得税具有累进性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个人所得税中,通过实行累进税率,对高收入者按更高的税率征税,相对低收入者而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税后个人在收入上的差距,实现公平、正义。

三、结论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市场存在着本身不能纠正的弊端,“看不见的手”不是万能的,所以,需要在市场体系中加入另一只“看得见的手”―――政府调节。法律反映了在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统治阶级或人民的意志,以确认、保护他们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价值目标(张文显1999)。传统民商法的核心思想是意志自治和契约自由,正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哲学思想上的个人本位理念和经济上自由放任主张的反映。而另一方面,如果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中只存在政府调节这一“看得见的手”,那么反映在立法上,则(经济)行政法足矣(潘静成、刘文华1995)。当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双管齐下,共同维护社会经济的发展时,体现在国家的立法上就产生了经济法。

同时,经济学理论还能够指导经济法的发展,法律的规定在体现“公平”的同时,也符合了经济活动中的效率要求。经济法是为了确定经济法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而确定权利与义务的界限是否合理,一个重要的指标是看法律的有关规定是否能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从这个角度看,经济学也为经济法的发展和修正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潘静成,刘文华.中国经济法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杨紫,徐杰.经济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刘瑞复.经济法学原理[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张文显.法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冯大同.国际商法[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6]Robert S. Pindyck & Daniel L. Rubinfeld .微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版).

第6篇: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范文

长沙、株洲、湘潭位于湘中偏东,地理区位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是湖南省的经济、政治、科教、文化、商业、金融的核心区域,被称为湖南的“金三角”。然而随着长株潭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区域间的弊端逐渐显现:如行政区划的局限,经济区内整合以及一体化的迫切要求等等。总起来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竞争与合作。

目前阶段,长株潭三市的地方政府作为本行政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和地方经济政策的制订者与实施者,同时也是地方利益的维护者,在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过程中,首要考虑是所辖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在追求区域经济最大化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市场分割、资源流动不畅、信息受阻等冲突。随着经济改革进程的深入,区域间贸易的交易成本会逐步降低,地方的自也会越来越大。地方或区域间将在比产品市场更广阔的领域(包括资本市场、要素市场高等)展开竞争。对于长株潭地区来讲,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比单个行政区经济实力的提升更有助于湖南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平衡三地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处理好竞争与合作协调的关系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竞争,目的是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了更好地说明区域间的这种竞争与协调合作的关系,引入博弈论来具体阐述。博弈论(Game Theory),又被称作对策论,主要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在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时,如何进行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的问世,首次提出“大多数经济行为应该按博弈来分析”的一般博弈论思想,为经济博弈论的构建与完善奠定了基础。随后,纳什明确提出了“非合作博弈均衡―纳什均衡”的基本概念,为非合作的一般理论奠定了基础。20世纪50―60年代,博弈论研究空前高涨,围绕“纳什均衡”博弈理论不断完善。90年代以后,博弈论开始融入主流经济学,并对经济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其研究方法已经作为一种理论工具在宏观、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环境、福利经济学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博弈论提供了一个看待问题的新视角,可以从本质上了解长株潭三地在区域合作与竞争中的动态关系,探求区域间进一步发展的新思路。

二、长株潭三市博弈关系的分析

(一)区域关系中的“囚徒困境”

区域的发展潜力有多大,关键是看该区域的核心竞争力。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长沙是湖南省省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湘潭和株洲也有后来者居上之势。因此三市之间不自觉形成了竞争的关系。现在我们引用博弈论中的具体理论“囚徒困境”的概念对长沙、株洲、湘潭三地的利益关系进行博弈分析,以后简称博弈。

我们把区域的地方政府看作是有理性的“参与人”,也就是决策的主体,他可以根据区域的利益要求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地方政府制定的区域发展的经济政策就是“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制定的“策略”。“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制定的具体“政策”实施后获得的报酬就是“收益”。我们建立如图1所示的模型。

对于三地之间的博弈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两两讨论来进行总结。我们把区域“参与人”的决策分为两种纯策略:合作和竞争。表中的数字不是代表具体的绝对数值而是代表博弈过程中利益得失的相对概念。对于图1我们可得到如下的解:即假设两个地区的决策“参与人”采取合作的策略,可以各得到x份的收益;如果有一方选择竞争,那么双方的收益都会下降,而且由于受具体操作和未来效益的种种因素的影响,主动竞争的一方可获得(x+1)份的收益,合作的一方会获得(x-2)份的收益。如果双方都选择竞争,则双方会收到x/2个份额的收益。选择竞争还是合作由“参与人”来决定。“参与人”都选择合作会得到最大的“收益”,都选择竞争会在“收益”上平分秋色。因此,(合作,合作)和(竞争,竞争)是两个纳什均衡。而且在长株潭经济发展的现阶段(竞争,竞争)是“参与人”的严格优势策略。因为任何一个“参与人”都无法确定对方选择那种“策略”,这就使“参与人”陷入了“囚徒困境”之中。“囚徒困境”是非合作博弈中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反映在区域经济关系中就是:每个区域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选取占优战略,结果却是互不得利。

长株潭区域间所存在的冲突与无序竞争,正是各方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陷入“囚徒困境”的结果。在现实问题中,绝大多数的博弈问题都是非合作博弈。

如上述模型,区域的“参与人”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遵循同一种纯策略合作或是竞争,通常是者两种策略交替出现,集体的实施按具体的影响区域发展的条件的成熟情况而定。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模型,如图2所示。

P代表A区域的“参与人”选择合作策略的概率,(1-P)代表区域A的“参与人”选择竞争的概率,P+(1-P)=1代表区域A的“参与人”选择两种策略的概率相加是1。Q、(1-Q)同上,代表B区域“参与人”选择两种纯策略的概率。这个模型告诉我们,A区域和B区域的“参与人”在进行(合作、合作)时的概率分别是PQ。

假设P、Q分别为50%则PQ为25%,即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的双赢局面即(合作、合作)成功的例占少数。纳什均衡的概念告诉我们:博弈的理性结局是每个局中人均不能因为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而获利的一组策略组合。(合作、合作)策略正是这样的组合。任何一个区域的参与人如果改变其合作的策略,它的收益都会降低,因此,他们没有改变策略的激励。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区域间的“双赢”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实现。多数情况是竞争和合作共存的,因此难免陷入“囚徒困境”。归结起来,长株潭三市陷入“囚徒困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长株潭尚在“一体化”初级向中级过渡的阶段;(2)利益诱惑促使博弈各方都有改变策略的激励;(3)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给长株潭三市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困惑;(4)“参与人”具体政策实施的不一致。

(二)博弈论对长株潭三市的启示

1、提高三地之间的信息通达度

媒体和网络的出现使人们可以迅速的获得信息,但信息的真实度和可信度无从考证。区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要想做到信息上的同时完全通达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提高信息的精确度,保证三地的“参与人”得到的信息是准确无误的。有一点是公平的,那就是各区域的“参与人”得到的信息都是不完全的信息,在有限的信息基础上来选择如何决策,也是区域的“参与人”的挑战之一。

2、选择对其他区域和本区域来讲都最佳的策略发展区域经济

现阶段各区域“参与人”选择的策略还是以自身为重,中国有句成语叫做“损人利己”但纳什均衡概念告诉我们“利己”不一定“损人”。通常来讲“参与人”强调本区域的繁荣发展不但不会对其他区域造成负面影响,反而是其他区域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助推器。长沙“参与人”的策略在长沙取得了先行的收益,由于利益的激励,株洲和湘潭的“参与人”就会跟进。这也是一种政策的惯性,在这种策略惯性的作用下,长株潭三地就会在不断博弈的过程中逐渐融合。

3、建立公平交易规则的监督机制

长株潭三市应该严格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实现一体化。地方保护主义的观念往往存在于一些对区域总体发展信息把握不完全的决策人的头脑中,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为了形成公平的合作发展环境,应该建立一个公平交易规则的监督机制。那个区域的参与人违反了协议就要受到惩罚,这样长株潭三地的“参与人”没有了改变策略而获得更多利益的激励,也就不会违反契约了。

三、小结

博弈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博弈的理性结局应该是这样一种策略组合,其中每一个局中人均不能因为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而获利。换一种说法就是,其中每一个局中人选择的策略是对其他局中人所选策略的最佳反映。在长株潭三地的发展过程中,希望长沙、株洲、湘潭三地的“参与人”能够选择对整体来讲获利最大的决策,通过长株潭一体化来达到“共赢”的目标,为湖南经济的发展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卢庆沙.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的探索与实践[J].规划师,2006(3).

2、洪银兴,刘志彪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机制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肖建忠.地方政府行为的横向博弈模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3).

第7篇: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范文

关键词:使用价值;流通;分工;基础性地位

中图分类号:F03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3-09-05

作者简介:张得银(1979-),男,江海人,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流通经济;陈阿兴(1964-),男,江苏溧阳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流通经济;丁宁(1979-),男,安徽东至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流通经济。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流通创新与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1CJY071。

尽管流通理论伴随着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但是与主流经济学已取得研究成果的厚重相比,流通经济学及流通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则太显单薄,甚至于在一定程度上流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基本范畴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究其原因,主流经济学对于流通意识的淡薄,对于流通在社会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忽视可能是最主要的。正如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关于“生产目的”的描述:“古代的观点和现代世界相比,就显得崇高的多。根据古代的观点,人,……,毕竟始终表现为生产的目的。在现代世界,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财富则表现为生产的目的”[1]。尽管在前古典经济学中就可以追寻到流通与生产、消费共同构成了社会再生产“三位一体”的思想,然而流通却与“生产的目的”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在主流经济学发展历史中被忽视(或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流通理论研究始终游离于主流经济学的边缘,散落于一些与流通相关的理论中,流通经济学未能发展并建立完整、独立的学科体系和框架。

本文对流通地位与作用的思考,沿着建立和完善流通经济学学科体系和促进流通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融合的逻辑思路,回归斯密的分工和市场理论起点,从使用价值的研究视角探求并剖析社会再生产的本质和社会经济运行的根本规律,论证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基础性地位和流通保障社会经济顺畅运行的决定性作用。

一、流通理论在西方主流经济学演进中沉浮

流通在主流经济理论中的发展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流通起源、流通缺失和流通回归。

(一)流通起源于古典经济学对分工和使用价值的认知

1. 前古典经济学对分工和使用价值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分布于色诺芬的《经济论,雅典的收入》、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公元前326)和柏拉图《理想国》(公元前387-386)。色诺芬在研究奴隶制度下的自然经济问题中,发现了物品具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并且从使用价值的视角考察了社会分工问题,提出劳动分工的必要性,分工可以提高产品质量的思想;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每种物品都具有供直接使用和与其他物品相交换的用途,并且说明了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对于一切商品都具有等同关系),阐释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历史;柏拉图从人性、国家组织和使用价值的生产等三个方面,考察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认为分工是出于人性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种自然现象。

2. “重商主义”对货币、生产与财富的专注。15-18世纪,安徒安・孟克列钦(1615)、安东尼・塞拉(1613)、托马斯・孟(1621)等注重考察货币在社会生产和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将货币(金银)看做是一国财富的主要来源,提出“多卖少买”、“控制进口、扩大出口”等积累国家财富,减少财富流出的贸易思想。尽管“重商主义”的专注推动了古典经济学的发展,但是经济学的研究从此开始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流通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

3. 古典经济学对价值创造,分工与生产、流通问题的研究。威廉・配第在《赋税论》(1662)中最早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思想,并且将政治经济学研究从流通转入生产领域;布阿吉尔贝尔(1697-1707)在配第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只有农业和畜牧业才创造财富,流通过程不创造财富的观点;魁奈(1747、1758)分别提出自然法、自然秩序的概念,并且用生产经营活动分析资本的流通和社会再生产问题;亚当・斯密(1776)在批判“重商主义”将对外贸易作为财富来源的错误观点基础上,在《国富论》中,强调分工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的重要性,对流通和生产问题均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大卫李嘉图(1817)发展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并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其结果导致国际贸易问题此后更多地被主流经济学所关注,但是对于绝对优势的忽视却进一步将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割裂开来。

(二)流通缺失于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组织及交易的过度抽象

新古典经济学起源于以W.S.杰文斯(1871)、C.门格尔(1871)和L.瓦尔拉斯(1874)为代表的三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发起的边际主义革命。然而,也恰恰是边际思想也最终导致经济学的发展彻底偏离了斯密的分工思想。此后,以马歇尔(1890)、凯恩斯(1936)、萨缪尔森(1948)等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发展并形成了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为基本理论框架的新古典经济学体系,这使得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从此转变为基于供求分析的资源配置问题。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在一个虚拟的市场中存在“纯生产者”和“纯消费者”的基本假设直接使得企业、组织和交易等关键性问题被过度抽象,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经济活动成为无摩擦、无损耗的理想化概念。从此,流通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毫无意义,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流通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被缺失”了。

(三)流通回归于制度学派和新兴古典学派对交易与分工的重视

1. 制度学派对交易、组织等问题的重视。新古典经济学对于企业、市场和组织问题的过度抽象,不仅使对流通问题的研究出现了断层,也导致新古典经济理论在面对更为复杂的全球经济问题时越发的捉襟见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系列非主流经济学流派迅速得到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制度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对组织、交易和企业等问题的研究。以凡勃伦(1899、1904)、康芒斯(1934)和密契尔(1913)为代表,将制度作为经济研究变量内生化,将交易作为经济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其中,康芒斯对于交易的分析,可以洞察出他对流通问题的关注。继康芒斯之后,科斯(1937)在质疑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为什么会存在”,并且分析了企业存在的价值;在科斯思想的引领下,诺斯(1990)、威廉姆森(1997、2002)等经济学家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契约理论,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制度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尽管制度经济学、新制度学派将组织、企业、产权、契约等与流通相关的交易问题纳入其研究领域和范畴,但是其研究问题的侧重点仍然偏向企业组织与激励问题,对与市场组织关系密切的流通问题的关注仍然不够,流通研究仍然徘徊在主流经济学的边缘。

2. 新兴古典经济学派对分工与市场理论的重视。20世纪80-90年代,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家,在继承和发展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基本观点的基础之上,引入超边际分析方法,重回斯密的分工和市场理论起点,在摒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纯生产者与纯消费者的理论假设之后,提出了“生产者―消费者”假设,将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主流、非主流经济学派融为一体,构架了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

新兴古典经济学基于对分工(专业化)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①的研究,从分工的视角解释了城市的出现、中间商的发展、交易层级结构的演进、国内贸易如何发展为国际贸易等重要的现代流通问题。新兴古典经济学完美地将“分工和市场”结合在一起,继承了斯密的分工思想的精髓,将经济学从研究资源配置问题的重心拉回到研究组织问题,实现了主流经济学的回归,使得流通研究重新回到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视野,流通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成为现代主流经济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目前的发展而言,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仍然停留于生产和消费,对于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基础性地位、流通在社会经济运行中作用的认识仍然不足,相关的研究也较为单薄。

二、流通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中的演进与在中国的发展

(一)马、恩关于流通理论的研究

关于流通,马克思说:“流通本身只是交换的一定要素,或者也是从总体上看的交换”[2];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还提出,流通的基本含义就是流通交换价值(产品或劳动),而且是那种注定成为价格的交换价值。并不是所有的商品交换(比如物物交换、实物献纳、封建徭役,等等)都构成流通。流通是以价格为前提的商品交换的一系列活动形成的交换行为体系。马克思在关于流通与生产的关系中指出,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交换,生产就其片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交换。恩格斯则进一步指出:“生产和交换是两种不同的职能。这两种职能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并且互相影响,以致它们可以叫做经济曲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3]。

马克思沿着萨伊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研究思路,吸收并继承了他们关于社会再生产“四要素”的合理部分,秉着发展的眼光阐述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下四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会发生不断变化的观点。马克思关于流通问题的研究主要着重于交换――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一般换。马克思的在《资本论》中专门对“资本”、“资本一般”做了详细的论述,并且论述了资本一般是流通一般最重要的问题。然而,由于马克思秉着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立场研究社会再生产和交换问题,其核心和重点仍然以考察生产以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问题,关于流通及流通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视明显不够;认为交换(或者流通)本身不创造价值,只是承担着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介职能,这些观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和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中国学者在对其流通理论的进一步拓展。

(二)马、恩的流通理论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由于众多历史因素的合力作用,马克思的流通理论在中国的建国初期并没有得到较好的传播,相反却较长时期充斥着“无流通、轻流通”的观点,严重阻碍了社会再生产的有序循环和社会经济的顺畅运行,不仅大大阻碍了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也导致流通理论的发展陷入了“冰河时期”。值得庆幸的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终于打破了“流通”的“冰封”,流通理论在国内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研究的范畴和主要内容等也在马克思流通理论的基础之上获得了巨大的拓展。

1986年全国中青年流通经济理论讨论会上,与会代表就流通范畴提出了“一重、二重、三重、线性和立体”流通观的认识,并就流通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提出了生产决定流通论、生产流通并重论和异位论、流通中心论和流通决定生产论等观点。杨昌俊(1987)提出了“生产流通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统一”的观点;杨承训(1988)提出了“生产流通相互决定论”;陈学工(1989)再次提出“流通决定生产论”;王绍飞(1990)提出了“生产决定商品流通,资金流通决定生产”的观点。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地位的进一步确立和流通在社会经济运行中作用的日益明显,徐从才和陈阿兴(1995),高铁生(1999)将流通上升到产业高度,提出了“流通产业论”;刘国光等(1999)提出将商业由末端产业发展为先导产业,充分发挥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作用的“流通先导论”;黄国雄(2002,2003,2005)、洪涛(2004)分别提出了流通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先导作用,而且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产业的观点。

三、社会再生产的本质――使用价值再生产

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作用下,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升级,人类从原始的自然经济阶段跨入了以私有产权为基础,以交换为生产目的的商品经济阶段。分工使得早期的物物交换发展为以货币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交换,社会生产发展为以交换为目的的扩大化再生产。社会再生产主要由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三部分构成。其主要的经济关系就是由生产者、流通者和消费者以及各种为了生产、流通和消费服务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经济性、社会性关系。基于此,经济学的研究应以社会一般再生产过程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经济关系和要素配置为主要研究对象,其目的就是为了协调、处理和解决这些活动中遇到的各种两难冲突。然而,遗憾的是无论是主流经济学还是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中都只注重生产和消费问题的研究,却忽视了生产与流通、流通与消费之间的诸多经济问题。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面对各种不断出现的现实经济问题总显得捉襟见肘、进退两难,而非主流经济学派却可以在主流经济学体系之外获得快速发展的根本性原因了。

西方主流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流通问题做了一定的研究和发展,也涉及到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研究,然而他们都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忽视了使用价值的价值――使用价值是社会再生产的本质目标,使用价值才是联系各种微观经济主体、经济要素的核心纽带。社会再生产的根本出发点或者根本目标都是以使用价值为最终目标的社会性、经济性活动――即社会再生产是开始于使用价值的生产、发展于使用价值的流通、结束于使用价值的消费的社会性、经济性活动。更进一步,社会再生产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包括生产主体、流通主体和消费主体,以及各种不同的经济要素之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都是基于使用价值这一共同的联系纽带,在其牵引下彼此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换句话说,是人们对不同使用价值的追求(或不同商品带来的不同效用满足)为社会再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提供了源动力。社会经济的运行过程本质上就是使用价值的“创造―流通―消费――再创造……再消费……”的过程。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本质也就是人类在不断追求更高、更好、更优级别的使用价值(效用满足)的过程。社会再生产是人类通过技艺与技术的改进、生产工艺的创新、生产方式的变革、生产布局的优化和分工的不断细化(以节约交易成本为前提)来提升和调整社会再生产的商品品质、数量和品级,以满足人类追求更高品质商品所带来的效用满足的过程。

综上,社会再生产的经济本质就是使用价值再生产,社会再生产的活动过程就是不同使用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的载体)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不断循环的社会经济过程。社会经济运行的本质内涵就是使用价值的创造、消费、升级、再创造、再消费、再升级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

四、基于使用价值社会再生产的流通地位和作用

基于对社会再生产的一般性规律的分析及其经济本质的界定,对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在经济运行、再生产中的作用分析如下:

(一)流通的地位――与生产、消费构成社会再生产有序进行的“三驾马车”

社会再生产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生产阶段厂商(生产者)通过对不同要素的重新组合、加工,生产出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这些不同的使用价值载体基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约束,出于节约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的考虑,需要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将使用价值从生产者一端转移到消费者一端。只有使用价值进入流通环节,通过流通业者的专业化劳动,才能够保证作为使用价值载体的各种不同种类、不同品质的商品能够及时、高效的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实现使用价值的时间、空间转移和产权变更,最终完成消费者追求使用价值(效用满足)的生理和心理体验过程。

社会再生产活动的本质就是使用价值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环节的有机连接,三个环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社会再生产的循环过程。流通、生产和消费共同构建了社会再生产的完整体系,三者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无论缺少哪一个环节,社会再生产都不可能再继续下去。由此可以认为,生产、流通和消费本质上就是维持社会再生产有序进行和保障社会经济顺畅运行的“三驾马车”②。

(二)流通的作用――使用价值的升华、传递与交易费用的节约

基于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基础性地位,以及流通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不可替代性作用,结合使用价值社会再生产的本质特征,流通在保障社会经济和社会再生产顺畅运行过程中的根本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流通过程是凝结着流通业者劳动的价值增值过程。流通业者在将使用价值的载体――商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的过程中,已经将其劳动凝结进被流通的商品之中,依据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这一过程必然导致该(类)商品的价值增加;另一方面,通过流通过程以后的商品市场价格的上浮(相对于流通业者最初取得商品的时间点)也充分证明了被流通后商品的价值增加了。由此,商品在流通过程中被赋予了更多的价值和内涵,流通业者的劳动凝结进流通的商品(使用价值载体)中,实现该(类)商品使用价值增值,使用价值在流通中升华。

2.流通过程是实现着使用价值时空传递、产权转移过程。表面上,流通业者在流通过程中通过投入工具、技术和劳动等要素使得商品从生产者一端转移到消费者一端,商品在时间、空间和产权(或消费使用价值的权利)上实现转移,商品价值通过交易得以实现,社会再生产得以继续,社会经济得到顺畅运行。本质上,流通过程实现的是满足消费者追求并且消费使用价值,获取该使用价值所提供的生理和心理的(效用)满足的双重体验过程。流通实现使用价值的传递、转移过程,具体表现在使用价值在空间、时间、数量、产权关系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与此相关的信息、要素、资本等的转移和变化。

3.流通过程是基于分工和专业化矛盾运动的交易费用节约过程。流通不仅仅实现了使用价值的增值和传递,还在市场经济中承担着另一项至关重要的功能――降低交易费用。依据斯密的分工和杨小凯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基本观点,流通过程一方面将生产者专业化于使用价值的生产,另一方面将流通业者专业化于使用价值的交换与传递,这一过程体现了流通过程是在流通与生产基于专业化分工而实现了交易成本最优化(不一定是最小化③)的社会性、经济性过程。

注释:

① “两难冲突”是杨小凯对经济学本质的核心阐释,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各种两难冲突的学问。它不但研究个别决策人如何权衡各种两难冲突做出决策,并且研究不同个人的决策之间如何交互作用产生某种全社会的两难冲突。而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这些社会上的两难冲突是如何由某种制度权衡折衷,产生个别人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局面。因此,经济学不同于管理科学或决策科学,后者只研究个别决策中的两难冲突,而前者不但研究决策中的两难冲突,而且特别注重不同决策者之间的互相作用如何形成社会中的两难冲突,并通过权衡折衷,形成任何个别决策人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局面”。

② 关于流通、生产和消费谁更重要的争论可能是徒劳的。因为即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出现三者之一相对于其他两者而言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会更多一些,发挥的作用会更大一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的两个阶段就不重要,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位一体”才是根本,三者缺一不可。

③ 依据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分工与专业化更利于提高效率,但是却带来交易费用的增加,而经济学的目的就是解决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各种两难冲突。因此,在社会再生产中当生产者自己生产并且自己进行交易的成本高于生产者专业于生产,流通者专业于交易的两者成本之和时,即为双方的博弈折衷的状态,此时已经达到了节约和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后者的成本支出最小。

参考文献:

[1] 斌.当代中国经济思想史断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04-205.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1.

[3] 徐从才.流通理论研究的比较综合与创新[J].财贸经济,2006(4):27-35.

第8篇: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范文

1.边沁功利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边沁从研究人的本性出发,认为影响人性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快乐与痛苦”。他认为,人类的共性就是趋利避害———追求快乐或减少痛苦的“功利计算”,因此作为国家应该回应“人类这一本性”,并按照这一本性来确定制度。如果一项制度能有效地给人们带来快乐或者能减少痛苦,那么国家就应该支持这个制度,否则就不应该支持或者应该废除这项制度。边沁认为,“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位主公———快乐和痛苦———的主宰之下。只有它们才指示我们应当干什么,决定我们将要干什么。是非标准,因果联系,俱由其定夺。凡我们所言、所行、所思,无不由其支配……功利原理承认这一被支配地位,把它当做旨在依靠理性和法律之手建造福乐大厦的制度基础。它(功利主义)按照看来势必增大或减小利益相关者之幸福的倾向,亦即促进或妨碍此种幸福的倾向,来赞同或非难任何一项行动。”[15]57-58边沁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对民法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民法应当有四项目的,即生存、富裕、安全、平等[16]329。他的功利主义财产观,认为财产及财产权本身应该是一种可以带来快乐或者减少痛苦的制度。此种观点,虽然因为其基础理论的宽泛和模糊,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但与后来很多制度经济学家的观点有相似的地方。比如,巴泽尔认为,如果界定产权的成本过高(比如带来的快乐不如痛苦多),不如不设立产权。边沁还有一个观点,即将“财产”、“权利”认定为“人为之物”[17]349,并认为私有财产权能为人们提供快乐和保障。这是与其经验主义思维模式相吻合的,他极力反对布莱克斯通等人的自然法思想,认为他们的研究严重脱离实践,陷入概念之中不能自拔。2.边沁功利主义理论对解读广义民法物的贡献边沁的功利主义财产理论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新制度经济学的诞生奠定了哲学和理论基础。与自然法的财产权理论相比,更加务实,更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其理论具有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特点,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效用”,解释了民法上物的本质特征,即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其“快乐与痛苦”(快乐经济学)的计算方法,虽然比较粗糙,甚至有些观点是错误的,但是为后来的产权理论指明了方向,即产权的本质应该是能让社会带来正效益。进一步推论,凡是能够让社会产生正效益的财产权制度安排都应该得到国家的支持,虽然边沁的财产(民法上的物)概念是“土地、房屋、工具等有形的财产”[9]282,但是他的理论对无体物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科斯的理论与广义民法物

1.科斯理论的主要内容科斯的理论主要通过其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1959年发表的《联邦通信委员会》和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三篇文章逐步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有交易费用理论、外部性理论和谈判理论。(1)交易费用理论。科斯是首个发现交易本身存在费用的经济学家。他在《企业的性质》中,对传统的价格理论提出了质疑。传统的微观经济学认为,价格作为资源配置的信号,可以自动地调节市场以至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科斯提出了疑问,即如果市场中的价格机制可以完全有效地协调配置资源,那么为什么还需要有企业或者厂商存在?通过分析,他v发现市场交易本身存在费用(成本),而企业和厂商正是有效减少交易费用(成本)的工具。后来,他在《社会成本问题》中对这一思想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他发现,为了保证市场交易的顺利进行,有必要付出交易费用,主要包括确定交易价格的费用(包括获取市场交易信息、寻找缔约对象等所付出的费用)、谈判与签约费用以及监督契约履行的费用。也就是说,在交易成功之前,需要做很多“前期工作”,而且交易费用的高低与交易的成功率成反比。交易费用理论为“民法上的物”的确立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即将某“物”转变(确立)为“民法上的物”就是为了克服其配置过程中较大的交易成本,也为纠纷的市场化解决提供制度前提。(2)外部性理论。外部性(Externality)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他人产生了不利或者有利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不能通过市场得到克服或者补偿,从而导致了市场失灵的特性。有利的影响称之为“正外部性”,如公园旁边的住户因为公园环境的改善而免费享受了美景;不利的影响称之为“负外部性”,如邻居家养狗,狗的叫声导致的噪音。狗的主人并没有承担噪音的全部成本,也没有采取防止自家狗叫声外传的措施。产权规则是外部性私人解决方法之一,此外还有道德规范、社会约束、慈善行为等几种私人解决方法,各种私人解决方法中,产权规则是最有效、最常用的解决方法。但是,私人解决方法并非总能有效,在科斯看来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有“交易费用”问题,有时候交易费用过高,市场各方都不愿或者没有能力承担这个成本。这个时候,解决外部性问题,必须要依靠公共政策。此种解决方法主要包括政府管制和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调节。所谓管制,就是指政府“通过规定或者禁止某些行为来解决外部性问题。”[18]208例如,政府规定严重污染行为是犯罪。但是,政府要制定出良好的管制政策,必须对所有有关信息都详细掌握,但这往往是十分困难的,因此以管制的方法控制外部性问题的效果也是有限的。所谓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调控,比较典型的有矫正性税收与补贴。这种方法最早由经济学家阿瑟•庇古提出,因此也被称为庇古税(Pigoviantaxes)。相对于管制,庇古税在解决外部性问题方面有社会成本低的优点,但也有不少缺点。科斯认为这种方法并不理想,因为它导致的结果不是人们所预期的,甚至也不是令人们满意的[19]3。也就是说,庇古税扭曲了激励,真正受损害的人得不到合适的补偿。还有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调控方法是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这种方法与科斯的产权规则有相似之处,让那些能以低成本减少污染的企业转让他们的多余污染权许可证,而那些只能以高成本减少污染的企业则必须购买到他们所需要的污染权许可证。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在“污染权利”这个“无体物”上配置私有产权,然后将其置于市场自由交易,“不论最初的配置怎样,最后的配置都会是有效率的。”[18]216通过对外部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负外部性作为一种市场摩擦力会始终存在,在解决负外部性问题的诸多方法中,产权规则相对较为有效。(3)谈判理论。谈判理论是博弈论的一种形式,是指博弈参与人为了共同存在而又相互冲突的利益进行“讨价还价”,最后达成一个各方均能接受的意见,使得各方均受益。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多次提到“讨价还价”,以此代替法律途径来解决纠纷。谈判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假设“在外部性制造者和受外部性影响的人们之间谈判没有任何障碍的话,从理论上讲,各方就能在恰当的时候达成一个双赢或者多赢的协议。”[20]27但是这个假设的理想结构在一些时候往往不能保证,原因是有信息不对称、当事人之间的距离较远、当事人数量较多、对外部性影响缺乏了解等情况存在。谈判很多时候是自愿地在交流与合作中达成共识,这种共识往往比强加在他们身上的法律或者其他规则更有效,交易成本更低。在特定的条件下(比如科斯提到的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私人谈判“将规定什么是财产,谁拥有财产权,所有者可以如何处置财产以及谁可以干涉所有者财产的问题。”[21]73但是在交易成本不为零的条件下,谈判不能对产权进行配置,但是可以在产权已经配置清晰的基础上达成“合作博弈”。2.科斯理论对解读广义民法物的贡献科斯以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运用相互性和博弈论的思维方法考察了产权构造的效率,解释了外部性产生的原因,为确定与时俱进的多元化财产制度奠定经济学基础。科斯对财产法的具体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解释了什么能成为“民法上的物”。交易费用的存在,是对“物”界定权利的基本原因。同时,并非所有的“物”都能在其上确立产权,有些物因为交易费用低没有必要界定,因为界定本身也是需要成本的;同时,有些物因为交易费用过高是无法界定产权的。如有些物(闪电)因为特殊的自然属性,人类至今仍然没有有效的方法予以控制,无法从法律上确定其归属;空气污染,虽然可以设立排污权交易制度,但是对其精确测定污染程度与范围,仍然有难度,因此对于空气的权利无法界定。但这不是说就不能采取方法予以控制,可以通过政府管制等非市场的方法予以防控。知识产权等无体物,因为不存在有形的物理状态,不能如土地等物一样规定四周高低,对其进行权利界定,但是可以通过立法确定“商标权”、“专利权”、“植物新品种”和“著作权”等,从而从法律上划定一个权利范围,消除其外部性。二是解释了将权利配置给谁更有效率。科斯定理指出,产权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很好的促进交易。但是,将产权配置给谁更有效率这个问题上,为了减少交易成本,应该将产权配置给评价最高的一方。因为将产权初始配置给了评价最高的一方,就不需要再通过交易来二次配置资源,从而节省了交易费用。三是指出了产权规则在解决纠纷时具有更优的效率,更进一步解释了对“物”权利的界定异常重要性。四是说明了产权的界定过程本身是物的外部性内部化的过程。对于有体物,法律直接确定其归属,使得权利人在其上产生了排外性的支配权,权利外观一目了然,不太会有争议存在,可以起到“定纷止争”和“有恒产者有恒心”的作用;至于“知识产权”等无体物,因为法律上权利的界定,确定了权利边界,就像在其四周围上了栅栏。不管是有体物,还是无体物,通过确立权利边界,就赋予了权利人一定的独占空间。五是间接地说明了财产权是一个动态的体系,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巴泽尔的产权理论与广义民法物

1.巴泽尔产权理论的主要内容(1)产权的概念。早期的经济学并不存在“产权”(property)概念,从亚当•斯密到近代古典经济学家,都强调“所有权”,直到近现代新制度经济学诞生后,才赋予“产权”一词特定的经济含义,并成为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重要分析工具。与登姆塞茨、阿尔钦、张五常等经济学家相比,巴泽尔对产权下了一个相对简单的定义,即“个人对资产的产权由消费这些资产,并从这些资产中取得收入与让渡这些资产的权力或者权利构成。”[22]2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经济学上的“产权”不同于法学上“财产权”的两层意思:一是产权体现一种客观经济关系,不一定必然存在法律关系。如初民社会,不存在法权意义上的财产权,但存在产权事实关系;二是财产权是一种法权,是产权上升为国家意志之后形成的一种权利义务关系。没有产权作为基础,就不会存在法权意义上的财产权。因此,经济学上的产权概念是法学上财产权概念的基础。一般来说,法学上的财产权会增强经济学上的产权[22]2,能为经济学上的产权提供保障。(2)产权的特性。在巴泽尔看来,产权有两大特性:其一是产权的相对性。“产权不是绝对的,而是可以通过个人的行动改变的”[22]3,因为界定、转让、获取和保护产权均需要成本,往往因为这些成本过高而自动放弃一部分权利束(产权是一个权利束),另外还有“外来的干预(或侵害)”[13]67。正因为如此,以往的产权文献,都是假定产权要么得到了明确界定,要么出于理性却忽略了产权,这些思想都是不正确的。实际上,人们对产权的界定处在只能部分界定的中间状态,因此也不存在对“物”的绝对支配权。其二是产权的渐进性。巴泽尔认为,只要交易成本不为零,产权就不能完全得到界定。一些资产(物)的属性,未来和现在的所有者都不能完全掌握或者因为交易费用太高而不愿去掌握,因此对物的属性界定不完全,理性地将这些资源(物)的权利保留在“公共领域”,留到以后再作处理。以后,如果随着“物”中新价值被发现,并且所花费界定产权的收益大于其成本的时候,人们又会对“物”上的权利作进一步的界定。由此可见,物上权利的边界,是取决于界定权利的成本与收益分析的。换句话说,“当人们相信界定产权的收益,将超过界定产权的成本的时候,他们就会运用权力,将此物纳入民法物的范围,相反,当拥有产权的收益并小于界定产权的成本时,他们就不会去运用权力,就会选择将该物置于‘公共领域’。”[22]89巴泽尔对产权两大特性的发现,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有些物在历史上被置于“公共领域”,不界定为民法上的物,而在历史的演进中又逐渐进入“民法上的物”的范围。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欧洲人到达拉布拉多之前,海狸皮的价值很低,海狸聚集的海域被视为共同财产,但当海狸皮进入欧洲市场以后,其价格迅猛上升,因而海狸聚集地也很快转变为私有财产。原因就在于交易成本的变化和物中新价值的发现。进一步,我们也可以解释“民法上的物”保持一种开放性姿态的必要性,因为物的属性是不断地被发掘出来的。2.巴泽尔产权理论对解读广义民法物的贡献巴泽尔的产权学说,是对科斯理论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为新制度经济学和财产权理论提供思想保障和分析工具。此学说立足于经验和实证分析,让人清晰地看到了产权的本质,澄清了财产权(产权)法定的错误观念,为构建开放多元化的财产权体系找到了理论支撑。同时提供了界定何为“民法上物”的基本标准,也就是关键要看将其纳入“民法上的物”范畴的交易成本的高低,如果交易费用过高,就应该置于“公法上的物”的范围,但是当经济社会发展,界定权利的交易成本降低时又应该将其纳入“民法上的物”范畴。所以我们看到“民法上的物”概念外延是动态的,是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迁的。巴泽尔的产权学说为“广义民法物”概念提供了分析工具。一些资产(物)的属性,未来和现在的所有者都不能完全掌握,或者因为交易费用太高,或者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不愿或不能去掌握,因此对物的属性界定不完全,理性地将这些资源(物)的权利保留在“公共领域”,留到以后再作处理。随着“物”中新的价值被发现,或者随技术条件的改善,界定产权的受益大于其成本,物本身或者其上的一些新价值又会进入“民法上的物”的范围。因此,民法上的物是历史形成的,是一个渐进的范畴,不仅包括传统的有体物,还包含有诸多资产属性集合的“无体物”,以及未来随时可能出现的“新型物”。

第9篇: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范文

[关键词]收益法;折现率的确定;CAPM模型;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0-0107-02

1 折现率的本质

1. 1 折现率究竟是什么

什么是折现率,许多人第一个概念是利率。可以说,利率是折现率的根本但不是折现率的全部,而且利率的性质众多、分类众多。利率能够部分反映折现率的性质,特殊情况下,特殊的某种利率可以当作折现率,比如当我们评估的资产是某种债券的时候他可以用该种债券的“实际利率”对其进行折现,进而得到该种债券的现实价值。为什么打引号的利率可以当作折现率呢?因为该“实际利率”已经具有了除一般“利率”之外的“性质”了,它已经拥有了折现率的性质。从本质上讲,折现率是一种期望投资的报酬率,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投资者对投资所期望的回报率。它可以看作由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构成。无风险利率即是安全利率,它的含义是任何人持有的任何资产转化为货币形式都可以获得的平均投资报酬率。风险报酬率是对风险投资的一种补偿,因为人们除了投资于国库券或者银行存款(活期)以外的任何投资都会或多或少承受一定的风险,风险报酬即是人们投资于风险超过无风险资产的资产的补偿,这种报酬率正是上文所提及债券折现例子中的“性质”。

1. 2 折现率的构成的进一步探究

对于折现率的组成,上文我们提到了: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我们还可以将风险报酬进一步的拆分。以便于我们对折现率的本质有更直观更深刻的了解,也为后文的折现率确定的方法做铺垫。

为什么会有无风险利率?收益不是与风险成正比的吗?为什么我们还能获得无风险的收益?其实,无风险利率可以划分为: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率。①时间价值:也就是用未来的钱换现在的钱,必须要有所补偿,这个补偿就是时间价值。关于什么是货币的时间价值这个问题,大家可以结合凯恩斯经典的流动性偏好理论[1]来理解时间价值的概念。根据微观经济学的效用论,我们知道现在得到的货币对我们的效用更高,因为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可以满足人们的持币需求的三个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因此要投资者放弃现在就能得到的流动性效用,必然需要对投资者牺牲的流动性进行补偿。这个层次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现实的资金借贷,而是理想化中仅对牺牲的流动性进行补偿,且本金毫无风险所进行的资金借贷,意味着本金将必定可以归还,并且该补偿针对于人们牺牲的流动性。鉴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时间价值(比率)的基本性质:①本金的归还无风险;②代表补偿的比率仅限对人们持有货币牺牲的流动性偏好代表的效用进行补偿。其实这种理想的情况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就算是投资国债,也不能保证一个国家不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倾覆,因此在现实中我们很难对真正的时间价值进行度量,或许说限于金融市场的不发达,我们在选取无风险利率时还必须连同另外一个因素也就是通货膨胀一并考虑。无风险报酬率的本意就是人们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就可以得到的报酬,由于当代经济普遍存在通货膨胀,由此投资者通常会将资金的预期的通货膨胀考虑到折现率中,所以投资者对于无风险报酬率的预期中已经包含通货膨胀率。

对于风险报酬率而言,其实就是对于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风险越大我们得到的净现值为负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投资者也将对此部分承担的风险要求回报。我们所谓的风险越大回报越大,越大的“回报”其实就是指的风险报酬率,不同的投资品种有不同的风险报酬率。我们怎么样对风险报酬率进行确定对于我们精确地确定折现率起着重要作用。

2 折现率的确定

2. 1 折现率确定的原则

①其实,通货膨胀应该看作包括在风险报酬率内,但是我们在选取无风险利率时,如选择储蓄利率或国库券的利率作为无风险报酬率时这些利率已经包含通货膨胀,即是相对意义的无风险报酬率。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我们将通货膨胀也归纳为无风险报酬率。

我们上文已经讨论过了折现率与无风险报酬率之间的关系,世界上找不到完全没有风险的投资,包括我们讨论过通常选择银行储蓄利率和国库券利率作为无风险报酬率,是因为银行存款和国库券利率风险小用来替想化的无风险报酬的比率。然而我们如果投资除了银行储蓄利率和国库券利率以外的资产必将面临比银行存款和国库券更大的风险,根据上文讨论过的关于风险报酬率与风险成正比,其实无风险报酬率是投资者投资的最低标准,因此我们在对资产进行评估时,确定折现率的时候应遵循折现率必然要高于无风险利率的原则。[2]

投资风险其实就是上文中我们所叙述的风险报酬率,在正常的资本市场下,投资不应当低于其投资成本,因此我们经常拿来当作错误典例的某工程项目用贷款利率作为其折现率的做法是肯定错误的,该折现率肯定是不能正确完整反映一个投资项目的投资风险的。因此我们应当对评估资产进行正确的风险报酬的评估。遵循风险越大风险报酬率越大的原则。上述情况也可以理解为该折现率不能与投资项目产生的现金流的口径匹配的问题。如果我们从折现率确定的视角看,这个例子的问题在于它确实没有正确估计项目投资的风险,如果这个项目的风险和该企业的风险一致,那么应该以整个企业的投资报酬率来对项目现金流进行折现,如果项目与企业的风险不一致,那么该项目应当在原企业的投资报酬率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最后,无论是选国库券或银行利率作为无风险,我们不可回避的要涉及关于选择利率的期限的问题,所以我们的无风险报酬率也就是代表着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率的无风险报酬率的时间期限一定要和投资项目的投资期限相匹配。

2. 2 近似地确定折现率的方法

风险累加法就是简单地把无风险报酬率与不同的相关风险报酬率相加得到无形资产折现率。这种方法能够准确的包括主要的风险因素。但是风险累加法的应用依据评估人员的经验对各项风险的风险报酬率进行判断,这样计算得到的风险报酬率比较主观。[3]

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法是我国进行资产评估时用于确定折现率常用的方法之一,此种方法即是将该资产对应的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作为应用收益法的折现率,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来说我们可以通过该上市公司的统计资料获得。同时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也可以通过查询社会经济数据的统计材料得到。行业平均资产收益不仅是企业综合运行状况的体现,它也可以反映不同行业的收益状况。但是这种方法在实际运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的是历史的数据所反映的平均收益水平,对于未来的折现率预测准确度有限。其次,从社会经济数据的统计材料中得到的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并不适用于评估的标的物,如一家企业在该企业的行业内部其本身所决定的风险因素与行业平均风险存在着差别,特别是伴随目前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风潮,这种差别将更加的明显。

2. 3 准确地确定折现率的方法

西方国家主要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确定折现率。该模型是现代金融市场价格理论的重要组成,并被广泛应用于投资决策和公司理财领域。该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在一个竞争均衡的资本市场中,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加以消除,对资产期望收益产生影响的只有无法分散的系统风险(即β系数),期望收益与β系数呈线性相关。该模型的公式为:E(ri)-rf=βim(E(rm)-rf)。β系数是表示收益与市场收益关系的风险指标,它本质上代表了任一种资产的系统风险也就是代表了资产的风险报酬率,而rf则代表了无风险报酬率。通过对CAPM模型参数的精确计量我们便可准确地确定折现率。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模型也即WACC模型是指,一项投资是由权益投资和负债共同组成的资金进行投资的,此种投资项目的折现率也就是其期望的收益率应当首先满足债权人要求的债务资本成本,并且还应该满足权益投资者的投资要求,也是一项投资满足投资要求的最低报酬率,该模型即是以投资项目的权利投资和负债构成的全部资本,以及全部资本所需求的报酬率,经过加权平均计算来获得企业评估所需折现率的一种数学期望WACC模型作为一种测算折现率的模型,有时可利用其参数测算评估人员需要求取的资本成本或投资报酬率。例如,使用企业的权益资本和长期负债构成的投资资本,以及它们各自要求的报酬率和它们各自的权重,经加权平均获得企业投资资本价值评估所需要的折现率公式为:投资要求折现率=长期负债比重×长期负债成本+权益资本比重×权益资本成本。

3 结 论

我国目前采用的风险累加法和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法对资产进行评估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其公正程度和准确性都值得质疑。而美国得益于其发达的资本市场,可以获得的资本市场数据完整、准确,对于风险资产的定价较准确。而我国的资产市场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评估人员缺少相关的评估参考,并且由于信息和数据的积累非常薄弱,再比如CAPM模型中的假设:投资者对某单一证券的预期报酬率和风险存在共识等假设在我国资本市场也不符合。由因素分析向模型分析研究折现率的确定方法是资产评估科学的发展方向,我们应朝之努力。

参考文献:

[1]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