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技术的前景范文

计算机技术的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技术的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技术的前景

第1篇:计算机技术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综合国力

中图分类号:TP3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产生于1946年的美国,它叫“ENIAC”,这台计算机是因为军事目的而产生的。它体积庞大,耗电较大,使用并不方便。第二代电子计算机产生与人类研制出晶体管密切相关,这有效地缩小了它的体积,使用起来更加方便。1959年又出现了第三代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它的运算速度明显的到了提升。七十年代是计算机发展的高速阶段,1976年,美国制造出来了“克雷一号”,这让计算机技术进入了第四个阶段,计算机变得更小巧,更方便。而90年代以来,计算机更有向智能化发展的趋势。

1 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科学技术主要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它仍然在传统领域如军事、国防、科研等领域发挥自己的优势;二是它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里简要分析一下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

1.1 计算机进入千家万户

现在,没有人能够否认计算机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完美地体现在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得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了改善,它俨然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并在各个层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家庭个人都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人们愈来愈看重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来解决实际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1.2 计算机技术更加专门化

计算机技术的专门化是必然的趋势,尽管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不断普及,然而因为计算机技术特有的高精尖特征使得他可以在一些特殊的领域发挥自己的功用。举个简单的例子即是:我们用的各式各样的智能手机以及已经智能化的家用电器,传统的单机操作必然被更为简洁和人性化的家庭网络分布式系统所代替,这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还有,为了使得计算机技术适合政策和经济发展所需,它必然而且已经在专门化的基础上强化为系统的综合功能,从而极好地适应了社会的发展需求。

1.3 计算机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科学技术也有了很大的突破,这种突破性可以在两个方面看到:一是微处理器的发展。微处理器能够缩小处理器芯片内的晶体管尺寸和线宽,因此它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的性能。通过利用改进的光刻技术,即用更短波长的曝光光源,经掩膜曝光,将刻蚀在硅片上面的晶体管制作得更加精巧,以及将连接晶体管的导线制作得更加细小实现了缩小微处理器内晶体管的尺寸和线宽。二是纳米电子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向着微型化、智能化、高速化的方向发展,当前的电子元件已难以满足这些高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纳米技术的诞生无疑是送来了福音,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看待问题的方式,不仅仅是简单的尺寸变小,纳米技术无疑是革命性的技术。它的发展已经有效地帮助计算机技术解决了集成度和处理速度的双重制约问题。

2 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前景展望

2.1 计算机软件技术不断完善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很大,这一点完全不同于计算机硬件技术。程序语言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网络的兴起和发展,各种各样的语言都推出了网络的新版本。以当前的现状来看,计算机技术和工作技术的结合是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它的发展能够有效帮助人们处理现实工作中的任务,使得工作变得更有效率。

2.2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趋势

计算机当前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上网,所以我们可以说,网络技术的发展俨然已经成为了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重心,它会直接影响到计算机功能的普及,可以设想,各种网络技术必定会在未来的计算机技术中得到更好的体现。当代的人们都通过网络获取各个渠道的信息,并从这些信息中选取对自己有用的,从而达到自身的完善,拓展自己的视野。大众能够利用计算机的智能化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这既是一种技术的进步,也是文明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必然会向着更高和更为深入的层面发展。

2.3 计算机科学技术向多个领域全面发展

由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特性,使得它对方便人们生活起了重大的作用,计算机作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而存在,它的工具性特征已经深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面影响了当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对于计算机技术的要求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计算机科学技术不仅在我国,在整个世界都已经深入到了各个领域中去。如今的笔记本电脑随处可见,它的确为方便人们生活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可以极为快捷地学习或查阅信息。

2.4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愈来愈快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越来越快的趋势,其更新换代的能力非其他行业所能相比。随着它的快速发展,它所暴露出来的弊端也越多,于是,对这种弊端进行改造的速度也必须越来越快。而且,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新的业务和应用也不断涌现。例如Inter公司已经拥有了10亿以上的晶体管微处理器,能够将所有的计算机协调并行起来,有效地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

2.5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向环保化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使用计算机时对其相关的性能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因此计算机的能耗也随着变大。同时,由于人们的家庭生活在很多方面都离不开计算机,因此对于计算机的使用时间也比以前大大增多。为了减少计算机的耗电量,越来越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开始研究降低计算机能耗的方法,例如通过一种专门的PC通用设备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这样可以使得低性能的计算机也能够具备专业的功能,进而可以大大的降低计算机工作时产生的能耗。或者也可以考虑采用“量子”、“光子”等新构架的计算机将硅构架的计算机替换掉,降低计算机的能耗。同时在制作计算机的材质方面也要尽可能的减少对不可回收材料的使用。

2.6 计算机技术在向人性化方向发展

现如今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使用工具,为了使计算机能够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因此要加强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在这个背景下,只有将计算机技术的设计向人性化发展,才会提升人们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因此,未来计算机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人性化设计,使得人们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不仅能够通过键盘控制,还能够通过语音、眼睛等进行控制。同时,未来人们对计算机的使用也不需要学习专门的技术,使得人们在运用起来就如同使用一个普通的电器一样简单,无论老少都能够简便的对计算机进行操作。

计算机科学技术显然已经和大众生活紧密关联在了一起,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不断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历史使命。相信未来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定会令广大人民获益,令国家的综合实力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王晓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0:101.

[2]邱志明.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

第2篇:计算机技术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工程管理;计算机技术;应用前景

在网络技术帮助下,具有复杂性特点的工程项目管理逐渐明朗化,管理效率极大提升[1]。但现阶段在具体应用的实施上仍存在部分问题,影响了管理发展速度。本文以工程管理中计算机技术为主线,研究了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前景。

1计算机技术应用优势

1.1有利于竞争力的提升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若能够有效运用计算机技术,将各项资料实现分类及精细化管理,信息资料将呈现出电子化管理状态,相对于常规人工管理而言更具科技兴,对于公司的外界形象有益[2]。在计算机软件帮助下,公司对工程的变动可得出一定规律,并通过对工程具体数据的分析,在管理指标上加以调整。在高效的数据管理模式下,计算机技术能够对工程的整体形象加以提升与优化,让工程在高效率运作状态下受到社会认可程度更深,从而让工程管理不断提升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2有利于管理效率的提升

对于一项工程而言,施工质量的保障以及工程进度的规划具有复杂性,需要处理大量信息。若采用传统人工管理方式将耗费大量人力资源,并存在错误率高的劣势。在现代化技术帮助下,计算机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归纳,为工程管理提供数据汇总,提升管理效力。

2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软件专业性不足

计算机软件是支撑工程项目管理顺利进展的基础。但根据现阶段相关软件的使用状况而言,软件并不足以支撑一个工程的整体性数据记录及计算。由于市场上相关软件功能差异较大且种类繁多,质量上存在参差不齐情况,实际应用时难以找到适合软件[3]。换言之,现阶段市场上关于工程项目管理的软件缺乏统筹性规划,软件功能性较为分散,缺乏专业性,因此仅能够对工程项目的简单操作进行管理,无法实现统筹管理。

2.2硬件配备落后

硬件设施是工程项目管理中通过计算机方式管理的必要投入,需投入较大量资金购买计算机、网络设备、电缆等硬件基础设施,从而全面实现技术的应用。同时还需考虑到设备安装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及物力资源[4]。硬件问题相对于软件而言较容易解决,现如今多数工程项目企业愿意在硬件方面投入资金,一来可提升项目形象,二来可为后期打下基础,无需重复投资。但问题在于部分企业认为硬件属于一次性投入资金,对于后期硬件设备的老化更换及维修重视程度不足,导致硬件设施无法满足软件应用需求,影响了计算机管理效率[5]。

2.3操作技术问题

工程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与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是造成计算机技术管理工程项目处于滞后状态的重要因素。现如今由于沟通缺乏紧密性,沟通态度不明朗,导致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项目管理者缺乏计算机管理经验,无法向技术人员提供相关数据,而技术人员缺乏对项目的深入考察,无法掌控一手数据资料。在这一情况下,项目管理者虽然在管理方面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储备以及管理经验,但缺乏计算机应用能力,无法实现人才的统一化。

3具体应用体现

3.1管理项目系统

企业项目经理主要负责提供项目进度、项目投资、项目计划等方面的内容,由于上述任务具有较大的信息量,若能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应用计算机技术,那么项目经理在查阅信息时则能更加便捷、快速。采用计算机技术有效的归纳、筛选复杂的信息,有利于项目经理选择与相关要求互相符合的优秀项目。另外,还能够为技术人员查询信息资料提供便利,使技术人员对工程要求有着全面的了解。一旦工程在施工期间发生意外的情况,可使工程管理工作人员立即察觉,并实施针对性的调整。项目管理系统中全方位应用计算机技术,不但使管理过程精细化得到实现,还能有利于管理工作人员顺利开展管理工作,为有序、高效的实施项目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3.2管理工程物资

目前,物资管理系统中全面应用计算机技术,不仅能对材料基本性能、材料库存数量进行有效预测与分析,还能够对材料实施编号、归类等管理。另外,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搜索物资,计算机物资管理系统所提供的搜索功能也具有较高的效率,可提供较为全面的分析数据,使决策人员在获得的数据中可选择与自身需求互相符合的材料。计算机技术在全球材料买家、供应商之间还扮演着沟通桥梁的角色,为材料买家、卖家采用互联网协商、沟通提供方便,从根本上提高选择工程材料的有效性。

3.3实现办公自动化因为相关单位部门、企业在工程项目的管理中需要涉及较多的文件资料、数据以及信息,且复杂性较高,管理难度较大。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办公自动化软件是较为常见的基

本技术,管理部门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时,可以通过AutoCAD软件的帮助对项目信息资料的图像、文字以及语言等进行处理,为工程施工部门及时制定组织组织方案、施工设计方案奠定良好的基础。相关部门需要重视项目管理人员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技能的培训工作,促进报表、文件资料的标准化、正规化得到实现。另外,通过建筑工程预算软件、Excel电子表格等完成工程施工数量计划、工程成本、工程报量的制作工作,能明显减轻工作项目管理工作者的工作量,并有效降低制作表格、报表的成本。Excel电子表格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修改比较容易,若发现管理工作项目数据出现错误,能立即的修改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利用电子表格及时反馈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信息,使工程项目施工期间能获得准确的参考数据。

3.4高效收集信息

部分大型的工程项目要求多个部门共同讨论、合作以及参与,为顺利开展各个环节提供保障。因此,企业以及单位应该构建交流的平台,确保全部的工作人员均能参与到平台中进行交流,通过专门的工作人员完成收集交流信息的工作并进行整理反馈。项目管理者通过分析所获得的反馈信息针对性的改变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同时,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有效的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企业生产期间获取的信号进行自动收集检测,并将获得的检测数据录入计算机中,工程师有效的分析处理收集的数据信息,利用数据信息有效的检测生产过程。

4应用前景

4.1电子化管理资料

现阶段对于一项施工工程而言,在图纸的绘制以及保存上多采用纸质打印方式,由于纸质方式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易由于保存不当出现发霉、破损情况,影响工程后期资料的翻阅。若采用电子化保管,可极大减轻环境污染并提升资料的保存安全性及详细性。在这一点上,首先应在计算机技术上加强操作,通过计算机绘制图纸,在工程进展期间其变动也应体现于电子文件之中,确保电子资料的功能性高于纸质资料。

4.2丰富的管理软件

现阶段管理软件仍处于较为单一状态,面对复杂的工程数据,可能表现出处理效率下滑、无法记录庞大数据情况。工程项目往往分为多个子项目,且在分工上较为精细化。因此若需采用计算机全面管理整个工程,必须让相关软件朝着多元化发展,不断更新软件功能及涵盖范围。同时,软件需注重技术更新和功能更新,根据国家政策的变动、施工材料的变更、施工标准的强化而不断更新。

4.3管理不断精细化

工程项目往往涉及到复杂的子工程,其数据包含材料的收集、子工程项目的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工程设计图纸的修订等等,其复杂性让计算机在运算上必须实现精细化,管理庞大数据。现阶段简单计算机以及人工整理方式均无法完全满足施工计算需求,因此在发展前景上,工程的造价预算管理、预算材料数据等均需通过计算机控制或消除由于人为因素和计算因素产生的误差,让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更具智能化。换言之,未来工程管理中,计算机技术应将核心定义为编程,为控制工程造价、提升管理精确度打好基础。

5结语

工程建设是否具有良好的质量与材料储存管理、材料运输管理、材料整体质量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计算机技术应用下,各文件、数据、资料可实现高效化管理,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王小宇,毕波.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4,06:66.

[2]梁红杰,蔡丽虹.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运用探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No.16105:225~226.

[3]吴宝义.计算机技术在林业生态建设中档案管理的应用及前景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3,No.47211:92.

[4]陈燕芳.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1:197.

第3篇:计算机技术的前景范文

一、发扬教学培养爱好

孩子小的时候,为了让他们更好的学习,家长都会选择一些行动勾起孩子对学习的渴望,计算机就是我们生活上比较普遍比较直接的信息知识来源。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计算机信息技术,那要看你是怎样引导孩子的。培养激发孩子自主学习能力,无论是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模式,都要激发孩子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热爱。计算机信息教育入门可以从教学小游戏开始,我们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从练习打字开始,孩子们是不会对着键盘一遍一遍练习,他们会觉得枯燥乏味,若我们把这些教学内容融合在一些小游戏中,让孩子在游戏当中既可玩,又可学,提高打字的乐趣,在平时打字时我们让学生把手放在键盘上,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感觉很辛苦,若让他们在玩小游戏的过程中同时练习指法,这样我们可以让孩子在玩计算机的过程中练习,从而掌握打字技术。我了解到中的好多小游戏可以练习指法,提高学生的打字速度,我让学生进行练习,学生们玩得很认真,学的也不亦乐乎,一段时间后,我们还组织了孩子们小游戏比赛,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掌握知识,从而引起孩子们对计算机的热爱,让学生们可以更好更自由的去掌握计算机,从而减去对练习指法的腻味,老师和学生也都能更好地了解,更好地运用,做到轻松游戏,边玩边学的效果,于游戏中丰富知识丰富自我,达到了教学目的,也引起了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热爱。

二、于实践中寓教于乐

游戏中的学习是一种,我们也可以从多方面选择;在学生学习范围内,可以借鉴生活中的媒体设计,好的教学场景,借鉴其中美好的一面激发孩子渴望学习的求知欲,勾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与操作兴趣。让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找到学习的动力,指导学生走进好的学习状态,给学生明确的目标让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挥发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此积极主动的了解探究学习。在计算机学习中,我们想要看到漂亮的图片,入门的话我们就要用到里有个插图软件,我们运用它教学时,就采取了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先观看以前同学自己完成的作业,里面有精心创作文章、精美的卡片、自配画等,看到制作这么精美的作品,学生就会积极的讨论起来,当我们在他们眼中看到求知的渴望时,我们就要抓住时机告诉他们:这些作品都是由Word制作的,并告诉他们,只要开动你们聪明的脑袋,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想做到这些都挺容易,你们都可以做到。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学习,练习操作,通过这个场景的设置,勾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从而创设出轻松的学习环境,为自主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计算机其实一点不困难,做到认真学习积极创新,从而达到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操作、运用、实践。

三、信息技术知识与未来发展

尽管在很多书、报纸、电视、手机等工具中我们也能学到很多的东西,但计算机信息技术带给人类的,不仅是学习方式方法的改变,而且大大扩展了学习的内容,也给学生提供了富裕的学习资源,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学到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课程。我们在学到《Microsoft PowerPoint》幻灯片教学时,同样可以播放老师制作的PowerPoint作品,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再加上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的合理利用,2003年9月,由我指导的杜瑾云、马瑞霄、郭帆、马妮、杨春叶等12名同学制作的课件:《滇西名胜宝台山》、《绚丽多彩的民族世界》荣获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小学生POWERPOINT作品评选活动二等奖;《请爱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恐龙世界》、《海底世界》、《飞翔的平鸽》4部作品荣获三等奖。2008年10月,由我和张寅红老师指导的学生作品《难忘的小学生活》荣获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爱生远程教育项目“基于项目的学生”学生POWERPOINT作品评选活动一等奖;我和杨益民老师指导的学生作品《节约能源》获三等奖,我制作的课件《小数大小的比较》获县级一等奖。通过以上事例说明,利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用计算机进行创作,使学生在操作计算机的过程中完成其他相关的学习项目,让学生明白计算机的重要性与实用性。现如今,电脑已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每家每户了解社会与世界的窗口。创新是一个时代的灵魂,是人们源源不断的动力,信息技术就是要有新的创意新的思维,要做到与时俱进。课程的改革提纲提到过,改变教学的方式,不让孩童死记硬背,不运用机械化的理念管理,督促孩童参与学习,培养其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流以及探索实践能力。未来的发展,我们将把生活中一切都掌握在计算机中,从而做到学以致用,丰富生活丰富自我。

第4篇:计算机技术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

引言

我国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在各种社会领域当中普遍使用,计算机在社会当中,随着人类进步而成为社会发展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人类对于在运用网络计算机的同时,而针对计算机的各种病毒也随着春笋般冒了头,信息安全的威胁在病毒侵袭下日益严重,病毒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扩散速度逐渐加快、破坏方面也越来越强。而在如此社会网络时代环境下,计算机病毒攻击与防范技术也在不断拓展。计算机的应用对社会越来越重要,随之而来的愈来愈多的网络用户遭受计算机病毒与攻击也愈加频频发生,在病毒干扰下,给计算机网络与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与破坏,严重影响了社会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而为了确保社会进步发展,计算机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确保计算机能够安全稳定工作之前,对于计算机危害病毒必须时刻进行防范措施,对计算机病毒进行系统的研究,探讨如何有效防治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病毒,保证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的安全运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1、探讨网络环境下防范计算机病毒的现实意义

网络让人们拉近了距离,联系变得更加便捷、省时与密切。在这种情形下虽然用户使用方便了,但计算机安全问题的威胁也相应增加了。病毒通常利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弱点进行传播,因此,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是防御病毒的重要措施。但完美的系统是不存在的,病毒与反病毒将作为一种技术对抗长期存在,两种技术都将随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得到长期的发展。

近年来,互联网引入了新的病毒传送机制,病毒已成为困扰计算机系统安全与网络发展的重要问题,通过电子邮件这个传播途径,病毒已成为当今计算机与网络行业发展的最大危害。随着网络日益成为全球性工具,病毒也正在成为全球性杀手。近几年,在我国爆发的大规模病毒,几乎都是通过网络传播的。而通过网络特别是电子邮件传播的病毒与传统病毒相比,表现出了更快的传播速度以及更强有力的杀伤力。因此各行各业中的管理部门更是增强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计算机病毒所带来的危害就显得极为重要。

2、 计算机病毒的内涵、类型及特点 

2.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与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有一个具有法律性、权威性的定义:“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一般来讲,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凡是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能够破坏计算机中的资源(包括硬件与软件)的代码,统称为计算机病毒。

2.2 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1)潜伏性。有些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潜伏性,一旦时机成熟就会迅速繁殖、扩散。潜伏性愈好,其在系统中的存在时间就会愈长,病毒的传染范围就会愈大。比如熊猫烧香病毒,不到预定时间一点都觉察不出来,等到条件具备的时候突然爆炸,对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2)破坏性。任何计算机病毒浸入到系统中,都会对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计算机中毒后,轻者系统资源被占用,工作效率降低;重者,把计算机内的文件删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导致程序可能无法正常运行,造成数据丢失、机器瘫痪。

3)传染性。传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征。计算机病毒会通过各种不同饿的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扩散计算机,而加上病毒一旦被复制或者产生了变种,其传染速度之快根本难以控制。如此随着而来的,就是在某些情况下造成被感染的计算机工作失常甚至导致计算机的瘫痪。

4)隐蔽性。计算机是一种具有很高编程技巧、短小精悍的可执行程序,具备很强的隐蔽性,就算计算机装载一些病毒软件检查工具,也难以查出来隐蔽较强的一些病毒存在。如果不经过程序代码分析或者计算机病毒代码扫描,病毒程序与正常程序根本无法完全区分开来。

2.3计算机病毒的技术研究分析。

从各国技术研究病毒的现状来看,病毒注入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后门攻击方式。后门,有软件设计师或者维护人安置在计算机安全系统中的一个小洞,这个小洞也可称为一个程序,而这个小洞的存在,是安排给个别特殊人员绕过正常安全保护措施进入系统当中。而针对这个小洞的病毒也随着日渐增加,攻击后门的形式有很多,如控制电磁脉冲可将病毒注入目标系统。如目前普遍使用的WINDOWSXP,计算机入侵者就经常通过它存在的后门进行攻击侵袭。

2)无线电方式。主要是通过无线电把病毒码发射到对方电子系统中。 此方式能直接向对方电子系统的无线电接收器或者设备发射,这完全成为了计算机病毒注入的最佳方式,使之能够混在合法传输信号中,进入接收器,从而进入信息网络。此种技术的难度也相对较大。

4、网络环境之下的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措施、

4.1 建立计算机病毒管理报警中心。计算机病毒管理报警中心的工作原理是:工作人员在WindowsNT服务器上建立Norton“系统管理中心”,它需要通过更新计算机病毒定义码,通过对防毒软件进行及时配置、安装等方法,以此做到有效防御计算机病毒、简化网络安全管理的目的。

这个管理中心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创建配置文件、设定自动的保护、自动更新计算机病毒定义码以及定时扫描计算机病毒等技术手段,进行提前的预防保护。而各分支站点然后以电子邮件等方式提醒工作人员系统中潜在的危险,工作人员再通过分析这些工作站发送过来的报警信息,随着监控网络上的防毒安全状态,并且及时作出有效的控制防御措施,在第一时间内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不给计算机病毒有任何的可乘之机。

4.2 加强计算机的网络管理。在目前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方面,我们依然处于防御被动的位置,因此在管理上还要积极主动。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治,仅仅依靠技术方法的防御措施是很难安全的预防与控制病毒的蔓延等传播问题,这就需要技术方法与管理机制密切联 系起来,高度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进而从全局上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应从软件系统的使用以及硬件的配置、管理、维护、服务等相关环节制定严密的规章制度、对系统管理工作者及用户加法制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严惩从事非法活动的个人与集体,采用更为有效的新技术,规范工作程序与造作规章,建立“以防为主。防杀结合、软硬互补、以杀为辅、标本兼治”的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安全防护技术。

4.3 在各种措施之下,而最后需要完善计算机安全防护体系。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这不仅包括网关、防火墙、防病毒及杀毒软件等产品。尽管病毒与黑客程序种类越来越繁多,感染形式多样,发展和传播逐渐迅速,日益之下对于计算机危害越来越大,因此我们要确保计算机的安全防御与控制,我们必须随时更新各类杀毒软件并安装较新版本的个人防火墙,并随系统启动一起加载,进而防止黑客进入计算机偷取、盗密或放置病毒程序。

参考文献:

[1] 刘玲.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安全新问题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01

第5篇:计算机技术的前景范文

摘要:矿井火灾具有突发性和灾难性的特点,救灾指挥人员在重大事故的冲击下容易造成指挥失常;加之煤矿井下通风网络结构及生产环境十分复杂,即使具有丰富实际经验和良好心理素质的领导者,也很难迅速作出全面的正确指挥决策,以致贻误时机造成灾害的扩大并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开发和使用矿井火灾救灾辅助决策系统是矿井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救灾工作走向科学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矿井火灾、救灾指挥

根据辅助救灾决策的需要,中国矿业大学在过去开发的火灾救灾决策软件的基础上,使用VisualC+6.0作为开发环境,全面采用面向对象软件编程技术,新开发了矿井火灾辅助救灾决策软件系统。该系统包括矿井火灾计算机模拟,选择最佳救灾与避灾路线,控风专家系统,基于监测系统的火源点早期判定,矿井火灾救灾决策培训学习系统等内容。

一、 矿井火灾计算机模拟

(一)国内外研究简况

矿井火灾是在一个受限的空间内,并在一个十分复杂的风流网络中的非控制燃烧现象。它的产生、发展及救灾与一般地面火灾不同,其特点为可燃物的分布呈固定点或连续线性分布;烟气的热力作用会产生热动力(火风压);过量的高温烟流在狭窄井巷中的流动会产生热阻塞(节流作用)。这两种火灾过程的伴生现象会改变井巷通风网络中的风量和风压的分布,使通风系统紊乱,火灾产生的高温有毒有害气体可侵袭井下的众多工作区域,从而对矿井生命形成重大威胁和伤害。因此应事先对火灾事故对策加强研究,以便能对灾变中出现的各种可能情况有充分估计,制定相应对策,处理灾变时就能做到临场不乱和做出正确决策,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变带来的损失。计算机火灾模拟是进行火灾灾情分析的有效手段,因此国内外广泛开展了矿井火灾计算机模拟技术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首先编制出了在矿井火灾时期风流状态计算机模拟及风流控制的计算机程序(MFIRE程序,1973、1982,1989, 1995)。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波兰国家科学院地层力学研究所也研制出了模拟火灾灾变发展过程及为救护队员选择最佳救护通道的计算机软件(POZAR程序,1985,1992)。之后,包括中国、日本、法国、俄罗斯在内的许多国家也都开展了矿井通风研究的特点,但国内外已开发出的各种火灾模拟及救灾软件,在实际使用方面仍存在较大的问题。美国的MFIRE程序在矿井火灾计算机模拟方面提出了一套较为简便实用的方法,但该程序没有图形显示功能。波兰开发的POZAR软件没有提供基础数据及图形的交互式编辑功能,软件的功能也比较单一。国内同类的一些软件在数据管理、图形显示及救灾决策功能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 。针对这些不足,中国矿业大学火灾课题组开展了矿井火灾计算机模拟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一) 矿井通风网络火灾特性

1、火源特性

矿井火灾的主要可燃物有抗木、煤炭、胶带、电缆、油料等。根据矿井可燃物分布状况及火灾燃烧的规模,燃烧的火源基本可分为点火源和线火源两种类型。点火源指可燃物燃烧的面积较小燃烧地点较固定的火源。例如井下机电硐室、或可燃物(如木垛等)堆积较集中地点产生的火源。线火源是指沿巷道方向连续分布的可燃物(木支架、输送机胶带、电缆等)发生燃烧的火源。由于矿井巷道的宽度较巷道的长度比较起来较小,可视可燃物的分布为线性分布,故称线火源。线火源具有可移动,易蔓延和扩大等特性,因此也就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对于点火源,因燃料较集中,火灾燃烧面积较小,故一般是富氧燃烧;而对于线火源则通常是富燃料燃烧。因受供氧量的限制,燃烧带的长度有一定的限制;在燃烧过程中,这个燃烧带在向前蔓延。

2.火灾过程的通风动力特性

根据井巷网络火灾的位置及影响区域,可将火灾分为三个区域:正常风流区(进风侧)、燃烧区和放热区(回风侧)。在燃烧区内,可燃物燃烧释放的热量将空气加热而使气体膨胀,同时在该区域内因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空气气流的质量,加热及过量烟气的作用使该区域内烟气的流动产生节流效应,造成节流效应的原因是热阻力。在烟流放热区域,高温烟流向围岩放热,烟流沿途受到冷却,温度降低,密度发生变化,产生局部火风压。热阻力和局部火风压是矿井火灾时期表现出的主要通风动力特性,正是这两种新增加的通风动力(或阻力)改变了矿井风网原有的压力平衡关系,从而造成了风流的紊乱。

3. 矿井火灾计算机模拟方法与技术

现有的矿井火灾模拟方法主要可分为稳态模拟和非稳态模拟两种类型。稳态模拟方法的实质是将矿井通风网络中的风流状态在给定的模拟时间内看作是稳态状态,不随时间变化。非稳态模拟是用来跟踪和描述火灾条件下风流状态参数随时间变化全过程的技术和方法。由于灾情是动态发展的,矿井火灾时期井下风流流动的状态是非稳定的,故只有采用非稳态模拟方法才能模拟出矿井火灾时期的风流流动状态。因此,非稳态模拟方法是矿井火灾计算机模拟的主要研究对象。

非稳态模拟方法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采用通用的模拟方法——时间步长法,以稳态方法模拟非稳定过程;另一种则为有限差分方法,直接求解描述非稳态火灾灾变烟流及风流流动过程的偏微分方程。

因求解偏微分方程的困难性,时间步长法是矿井火灾模拟采用的主要方法。该方法是将模拟时间分成若干等份,模拟从初始状态开始,然后每段模拟时间等份步进一次,系统对网络的风流状态、温度分布、产生的火风压、风流逆转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扫描考察,将每一时间等份内风流的流动状态当成稳态流动来计算各种风流参数,根据考察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使矿井火灾灾变状态在计算机内由前一个时刻的映像变换为当前时刻的映像。

结语:因此,只有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开发和使用矿井火灾救灾辅助决策系统是矿井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才是救灾工作走向科学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第6篇:计算机技术的前景范文

认知计算互联网保险应用

一、认知计算的涵义及特点

认知源于心理学里的概念,《辞海》将其解释为人类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活动,包括知觉、记忆、学习、言语、思维和问题解决等过程,是对外界信息积极进行加工的过程。通常使用的认知技术包括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人学等。

认知计算技术,基于算法、数据、软件、硬件实现,关键特点是理解、推理和学习。理解是通过感知和互动,快速理解数据,实现用户交互,从而理解、回答用户的问题。推理是凭借假设生成技术,透过数据揭示洞察力、模式和关系,以多种方式进行认知,产出多种结果。学习是能够从所有文档中快速提取关键信息。通过追踪用户反馈和专家训练,不断进步,提升解答能力。

二、认知计算的商业化应用

2011年,IBM沃森带来认知计算的概念,当时人们对这项吸引眼球的新奇技术能做些什么还非常懵懂。沃森通过解读自然语言来分析数据,有的成了医生,有的担任教师助手,有的成为一流的厨师,还有一个赢得了电视智力竞赛《危险边缘》的冠军,成为人工智能打败人类的经典案例。五年后的今天,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认知计算的商业化应用越来越值得期待。

认知计算的商业化应用或将带来不可思议的变化。在医疗领域为疑难杂症快速提供诊疗方案,帮助企业从大量数据中发掘、洞察增强预测和决策能力;在旅游、美食等领域帮助人们获得更好的生活体验;甚至帮助红毯上的模特设计出“会表达情绪的时装”。认知计算使得机器人更加接近于人类的需求,这些应用将造福于人类,值得更多期待。

根据德勤研究报告,认知计算技术或将在以下三个企业级软件市场中发挥作用。一是企业级应用软件市场专注于利用计算机的力量来达成特定目标。比如解决如何向大量匿名用户进行线上营销的问题,采用机器学习去发掘某一网站的新用户与之前具有相似行动的用户之间行为上的关联,目标就是为了使该网站的用户体验更好,并将其转化成销量。二是企业级基础软件市场为公司建立、运行,以及管理IT资源的表现提供工具。比如利用机器学习能力提升应用系统的日志工具,可以将具有类似服务器问题的事件归为一类,以方便IT经理辨认这是一个正在发生的问题、还是实时信息导致的不寻常的计算趋势。三是特定垂直软件关注一个狭窄的领域,常体现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应用。比如一套独立的肿瘤学应用,通过移动和桌面设备,深度机器学习可以分析大量的病患记录并基于现有记录提供潜在的治疗手段。

在销售方面,机器人可能比人类做得更好。日本大阪大学智能机器人实验室科研人员曾开发出一个生动的女机器人,将其放入一家百货商店内,销售一款100美元的羊绒衫。在试验期间,机器人接待的消费者数量是商场销售员接待数量的2倍。通过与IBM沃森云计算平台合作,软银旗下第一款可感知人类情绪的机器人Pepper的“智力”进一步得到强化,Pepper或将以“销售员”的身份入驻日本最大的电器销售商山田电机(Yamada Denki)。之前,Pepper曾帮助销售过智能手机和咖啡机等商品,但工程人员希望强化Pepper提供相关信息的能力,与消费者进行更丰富的互动。Pepper与人类进行彻底的无障碍交流仍存在困难,需要进行更多神经式网络的培训。据悉,软银接受其他企业对Pepper的租赁订单,每月租金为55000日元,仅为日本平均最低工资的一半。

三、认知计算技术在互联网保险的应用前景

近两年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实现爆发增长,互联网保险渗透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意识到互联网保险不仅是销售渠道的变迁,还是依照互联网的规则和习惯,对现有保险产品、运营和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互联网保险,一方面把传统的保险产品搬到互联网上销售,并提供配套的产品服务;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经济的新型消费场景,提供创新型保险产品。互联网保险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移动设备等新技术的兴起,或将迎来保险行业的一场深刻变革。

认知计算技术可以帮助保险企业更好地认知客户、也更深刻地认知自己。认知客户,知道客户所想所需,改进保险销售和服务,解决痛点问题;认知企业,找到运营管理盲区,提升内部运作效率。

在《2016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研究报告》中指出,人工智能最先改造保险的销售渠道。美国的一家保险科创公司使用智能机器人销售车险保单,只要拍下车牌号并发送给机器人,它就能搜索到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驾驶记录,从而推荐合适的险别。同时,通过减少人数来提高效率的成本策略,例如,呼叫中心通过将第一层顾客支持自动化来减少需要聘用的员工。

不管是服务型还是销售型的呼叫中心,通常采用传统的IVR技术提供服务菜单,受限于数字键盘的数量和语音逐条播报耗时较长,寻求服务的用户最希望的还是用最快的速度找到人工客服,解决问题;寻求产品的用户希望用最快的速度触达产品,减少等待。而呼叫中心面临的挑战是基于接线率灵活快速配置人力资源,而不单纯地通过增加人数来提升接线率。大数据时代,认知计算与呼叫中心技术有着天然的默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合理配置人力。在与用户通话的另一端安装上智慧的“大脑”。

针对服务型呼叫中心,可以利用认知技术,将标准服务话术的知识库安装到认知智能应答机器人的大脑,降低企业培训和人力成本。针对销售型呼叫中心,具有认知计算大脑的机器人可以承担简单地销售业务场景,例如解决呼入溢出场景的预约投保,解决销售过程质量的自动回访,帮助老客户续签新一年保单,为新客户提供粗略产品报价、解释营销活动和赠品规则等。也可以结合社交媒体、用户网购、驾驶行为等多维度数据,分析客户类型,帮助人工坐席更好地理解客户。

认知时代,机器或将变成下一代计算机,因为计算的能力,对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理解,对于大脑的研究都在往前走。计算可以带来更多的突破。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董超,毕晓君.认知计算的发展综述[J].电子世界,2014(15):200-200.

第7篇:计算机技术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虚拟化技术;云计算环境;安全机制;应用

虚拟化既是云计算的特点又是云计算使用的关键技术,也是云计算安全性的壁垒。虚拟化使得用户不用关心特定应用软件的服务方式、不用关心计算平台的操作系统以及软件环境等底层资源的物理配置与管理、不用关心计算中心的地理位置,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软件作为服务(SaaS)、平台作为服务(PaaS) 、基础设施作为服务(IaaS)。云计算主要从三个层次实现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

1 引言

Garfinkel和Rosenblum对虚拟化做了一个宽泛和简短的概述。作者关注的关键问题包括可扩展性、多样性、瞬态、软件生命周期、数据生命周期、流动性和所有权。可扩展性和多样性是有问题的,因为当一个机构或组织中有许多不同的虚拟机时,虚拟化允许创建新的虚拟机可以导致爆炸性增长。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因为虚拟机可以有规律地在一个组织的网络中出现和消失,或者成为休眠状态持续一段时间。作者指出,这造成了两个问题:一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补丁管理会变得困难,这是由由于需要很长的时间去修补大量的虚拟机和长时间不用的机器。二是许多休眠的虚拟机使得很难完全从一个虚拟云环境中消除的蠕虫或病毒,因为如果休眠的受感染的虚拟机再次出现,可以导致新的疫情爆发。

此外,能够重新运行以前版本的虚拟机的能力会带来风险,比如并没有修补之前运行时已经修补过的安全漏洞(软件生命周期)和删除像个人信息或加密密钥这样的敏感数据(数据生命周期)。VM的流动性是有问题的,因为如果一个物理机器被破坏,那么这台机器上的任何VM都有可能会被破坏。这意味着VM的用户必须考虑以前运行过他们的虚拟机的每台物理机器的安全。最后,作者提出当像MAC地址这样的常见的标识是由VMMs任意选择时难以识别VM的所有权。

虽然作者正确指出了虚拟化环境中的安全问题,但他们似乎忽略了一个事实,这些问题已经在非虚拟环境中存在了几十年。此外,在云环境中一些虚拟化问题也可以相对容易地得到解决。比如亚马逊的EC2提供虚拟机的镜像,并且这些镜像是直接绑定到用户帐户。这有效地消除了VM多样性的问题并清晰显示了VM的所有权。如果一个云提供商在没有VMM的情况下允许任何客户的VM执行,就会带来了安全问题。因此更为有效的VM隔离能是必要的。也许通过使用虚拟局域网提供者可以实现共存的虚拟机之间的网络隔离。新运行VM和数据生命周期的问题更微妙。云提供商可能会提供一个VMM和相应的基础设施,它们在逻辑上与云环境的其余部分分开。被重新启动或者没有打足够补丁的VM将被要求在这种环境中运行。只有打过足够补丁的客户端VM能够在隔离环境以外运行。这种策略可以提高云服务提供商确定客户端虚拟机上运行的软件版本的能力,并且能将这些版本信息和已知的漏洞数据库相比对。通过这种方式,服务提供商就可以量化与运行客户端VM相关的风险。这样的版本信息可以通过虚拟机自我检查或安装在由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所有的虚拟机镜像上的系统服务收集。

2 基于Mirage的VM映像管理体系的设计方案

Weietal提供了一个VM镜像管理的策略。在这里,作者重申了很多由加芬克尔和罗森布拉姆首先指出的风险。他们还指出,分享个体之间的VM的能力对于云环境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共享需要被准确地说明和记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概述了一种名为Mirage的VM映像管理体系的设计方案。Mirage的核心思想在于镜像应该像文件在文档管理系统中那样的去处理。镜像可以由用户键入或删除,任何来自与同一个镜像的新的镜像会被链接在一起。这样当一个镜像被改变或被其他用户运行时,可以追踪它的历史。第二个关键的特性是过滤器的概念,过滤器在应用到一个镜像时将用随机数据取代任何敏感的原文数据。为了安全的目的,该特性只局限于简单的原文查找和替换。最后, Mirage将负责维护镜像的修补,并在镜像存储库上执行恶意软件的扫描。为了克服性能上的损失(不管是在空间还是时间上), Mirage仅存储虚拟机镜像间的差异。因此一个给定VM镜像是由原始镜像再加上所有应用到该镜像上的更改组成。这减少了维护镜像的开销。

Mirage系统最明显的问题是作者声称过滤器应该基于简单的替换文本,而不是代码执行的结果,因为这样有利于安全。然而,在一个镜像中自动替换文本仍然存在一个严重的安全问题――代码注入攻击。一个VM开发者故意在VM中使用一个恶意的过滤器看起来可能很可笑。然而,许多人(甚至那些拥有相当电脑经验的人)经常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无意中安装软件(比如恶意软件,膨胀软件等等),因此不难想象一个VM所有者不知不觉地应用了一个恶意的过滤器到他们的VM镜像。特别是在云计算提供者维护一个过滤器编写的公共存储库的情况下。这时的攻击可能会更加微妙:如果代码注入是分布在众多的过滤器,此时,没有单独的过滤器有明显的恶意,但几个过滤器应用于单个VM镜像就可能导致代码注入。有一个明显的方法来阻止这种利用,就是只允许云服务提供商或VM拥有者开发应用于拥有者的VM镜像上的过滤器。然而这样一个公开的软件系统越来越普遍的时代,这种限制性的著作权计划似乎是在限制云的客户。最后,作者并没有解决存储在一个基于镜像的差异库中的VM镜像的补丁的问题。漏洞可能分布在单个VM镜像的众多增量中,找出来改变的增量,在不扰乱正常的VM操作的情况下修改它们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3 基于虚拟化的安全机制

对虚拟化的安全机制,Christodorescu等人采取一个更为冷静的看法。它们描述了一个相比那些先前的作者提供的更具挑战性的威胁模型。具体地说,他们认为,客户可以在云VMM上运行任何VM,并且云服务提供商没有在guest VM上运行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恶意软件等)的priori(先验、优先)信息。为了应对这种模式作者针对虚拟机的自检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检查VM中断描述符表(IDT)的地址,他们可以识别这些版本所使用的操作系统。然后,为该操作系统使用大量已知的安全代码(white-list列入可信任名单),他们的工作只研究与white-list不同的IDT和验证链接的代码(系统调用,内核模块等)。经过验证的代码变得可信并提供了一个新的扩大搜索恶意代码的起点。

上述作者的VMI方法的一个实际问题是,它只允许那些操作系统在white-list code组里的VM进行自检。提供可以获得操作系统的数量和根据它们品种、版本变化的频率(尤其是Linux的品种和版本)去维护最新版并将它们全面的列入white-list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更重要的是,一个明明存在,却被人刻意回避的问题是,这种方法之所以适用于云中的VM安全问题是建立在假设VMM基本上是安全的基础上。

作者的威胁模型明确假定VMM是“正确的,可信的,不能违反”,模型则更进一步假设云环境包含VMs,这也“不能被违背”。这些都是相当危险的假设。如果一个VMM被盗,实际上,这种伪装的安全将失效的,因为每一个客户端VM都运行在没有抵抗力的VMM上。鉴于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容易受到恶意利用,像VMM这样复杂的软件没有漏洞(vulnerability-free)的假设是天真的。如果VMM运行在一个传统的操作系统的上层,这只会加剧安全风险,因为它意味着操作系统和VMM可能被利用。如果VMM是最低级别的软件,这意味着VMM本身必须承担自我监控的角色。这最好也只是一个不确定的前景,因为任何形式的自我监控机制(比如杀毒软件、anti-rootkit等等)可能以一种和更为致命品种的恶意软件攻击传统操作系统差不多的方式被破坏。

[参考文献]

[1]张耀祥.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J].计算机安全,2011(5):6-7.

[2]蔡谊,左晓栋.面向虚拟化技术的可信计算平台研究[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3(06).

第8篇:计算机技术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矿井水水质;分析原因;处理;综合利用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004-01

1 矿井水水质类型及处理技术现状

1.1 矿井水的水质类型

由于矿井水的来源、补给和径流的不同,在与地层中的各种矿物成分、化学组分长期接触和溶解、渗出的作用下,水质沿途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由清洁水质变成污染水质。从矿井水净化及资源化角度来说,根据矿井水物理、化学性质,通常将我国矿井水划分以下几种类型:

①含悬浮物矿井水

该矿井水除感观型指标外,其余各项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矿井水。这类矿井水中含有较多的固体悬浮物,主要是在流经井下工作面和巷道时混入的煤粉和岩粉,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多见。

②高矿化度矿井水

高矿化度矿井水是指水中溶解性含量高于1000mg/l,总硬度大于450 mg/l的矿井水。当矿井水中主要含有氯化物时,水质显示有较强的咸味;当矿井水中主要含有硫酸盐时,水质显示有较强的苦味;该水分布较广。

③酸性矿井水

酸性矿井水是指PH值小于6.0的矿井水,酸性矿井水由于水中含有大量的H+离子,除呈酸性外,还有很强的溶解性和腐蚀性,含有较高的铁、悬浮物、细菌等。一般认为酸性矿井水的成因与煤层及含水地层中硫化矿物较多有关。

④特殊污染的矿井水

特殊污染的矿井水是指放射性指标或毒理性指标超过国家卫生饮用水标准的矿井水。此类水分布较少见。

1.2 矿井水处理技术现状

我国矿井水大规模的处理和利用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与国家环境保护和煤炭工业发展同步,经30年的发展,国内各类矿井水处理的技术装备已经与国外目前实际水平相近。目前,国内矿井水的处理主要依据其不同的处理目的和原水水质情r采用如下工艺技术:

(1)混凝沉淀、过滤工艺,主要是将水中在开采活动中混入的煤份及盐份等悬浮物分离掉的过程;

(2)高矿化度的矿井水经沉淀过滤后,采用膜分离或离子交换脱盐处理;

(3)对于酸性矿井水处理,基本上采用加碱性物质中和处理,包括投加石灰石、氧化钙、氢氧化钙等;

(4)对于含低放射性的矿井水,目前没有成熟经验。

2 矿井水分析治理及综合利用

由于自然灾害,山东华源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中简称华源矿)矿井于2007年9月闭坑。新汶矿业集团孙村煤矿紧邻华源矿,坑内矿井井下涌水威胁孙村矿的正常生产,孙村矿井开始强排水,降低水位,将矿井水位维持在+25m~+30m之间,以确保孙村矿井生产安全。由于地质原因,矿井水水质受地下含水岩石层、岩石性质和地下水迁移流动的影响。矿井水属于的高矿化度、高含铁锰量、高硬度的苦咸水,直接排放会给周边环境带来严重环境污染,需进行深度处理才能达到环保排放标准。同时,矿地处新泰市,该地区水资源相对贫乏,矿区周边企业较多,其中临近电厂(泰安新汶顶峰热电有限公司),因此,处理后的矿井水可作为电厂生产用水水源,实现废水再生利用,提高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1 矿井水质情况

根据矿井水排放的水质化验报告,矿井水属于高铁、高锰、高硫酸盐的高矿化度型矿井水,不但不能直接供电厂使用,也不能用于农业灌溉,也远远超过《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026-2006)中矿井水的排放标准。

2.2 酸性高铁、高锰矿井水的成因

煤炭的开采破坏了煤层原有的还原环境,提供了氧化存有硫化物所需的氧,当地下水渗出并与残留煤、顶、低板中的矿化物质接触,促使煤层或低板中的还原态的硫化物氧化成硫酸,使矿井水中呈酸性。

(1)在氧和水存在的条件下,煤层、顶板、低岩岩层中硫酸铁矿被氧化,生成硫酸和亚铁离子。

(2)在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被进一步氧化成铁离子。

(3)由于Fe3+在pH值大于3.5时,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增加了矿井水的酸度。

(4)硫化细菌在酸性矿井水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催化作用。

2.3 酸性高铁、高锰矿井水的危害性

(1)在排出过程中,腐蚀管路及水泵;排入地面水体,使水体中微生物有抑制和破坏作用,最终导致微生物及植物死亡;

(2)若排入地表含水层,污染地下水影响人体健康;排入水沟使水体发黄,破坏自然景观。

因此,据矿井水基本情况及水质分析结果,该矿矿井水属高铁、高锰矿井水,不能直接用于电厂生产用水,也不能直接用于农田灌溉或排放,其水质指标远远超过2006年颁布的《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026-2006)中矿井水的排放标准,因此,无论从环境保护角度,还是综合利用方面,矿井水处理是必要的。

2.4 环保排放指标

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外排水质需符合《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中一般保护区标准,同时满足《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026-2006)中矿井水的排放标准。综合主要指标如下:pH=6.0~9.0,SS≤30mg/L,COD50mg/L,BOD5≤20mg/L,锰≤2.0mg/L,铁≤6.0mg/L。

2.5 矿井水处理技术路线

由水质分析报告与电厂循环冷却用水水质指标和达标排放指标对应可看出,矿井排水与环保排放指标对比,主要是铁、锰、悬浮物超标,致使排水偏红色。对应电厂循环冷却用水指标主要是铁、锰、总硬度、含盐量(电导率)超标。

(1)铁、锰的去除方法

目前,国内铁、锰的去除方法主要采用曝气除铁、锰砂过滤除锰的方法。即采用机械搅拌、曝气、沉淀、锰砂过滤工艺,在中和、澄清的同时去除了水中的铁离子。对于锰的去除,采用天然锰砂作为滤料,再去除杂质的同时过滤除掉锰。

(2)硫酸盐、总含盐量、总硬度的去除方法

第9篇:计算机技术的前景范文

(63.2±21.4)d、12.5%、(91.4±2.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开放性骨折; 创面; 感染

中图分类号 R9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9-0008-03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h-aFGF in the Treatment of Open Tibiofibula Fractures/WU Ye-ming,LIU Hai-she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29):8-10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combinant 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h-aFGF) in the treatment of tibia and fibula open fractures.Method:64 cases of open fractures of tibia and fibula patients was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3 to March 2014.They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32 cases) and control(32 cases)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orough debridement anti-infection and nutrition support therapy.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h-aFGF in addition(cleaning wounds and skin grafts with rh-aFGF).Then the wound healing time, wound complications and infection were assessed after 7~14 d continuous treatment.Result: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wounds healing time (26.7±10.4 vs 30.5±10.7) d, fracture healing time (57.9±17.6 vs 63.2±21.4) d, the incidence of delayed fracture healing (0% vs 12.5%) and the skin graft survival area(98.7±1.7 vs 91.4±2.4)%. What’s more, the edema score, pain score, the incidence of severe infections also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Recombinant 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Open fractures; Wounds; Infections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andan City,Handan 056001,China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是在恢复小腿的长度对线和负重功能的同时进行软组织的修复,而在修复过程中很容易因细菌控制不当,而导致创面感染,一旦创面感染,骨折极可能延迟愈合或者不愈合,甚至存在截肢可能。因此创面修复的同时预防感染对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尤其重要[1]。rh-aFGF能促进局部创面DNA、RNA及蛋白质等大分子合成,促进受损创面处细胞新生、增殖分裂,因此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另外脱氧核苷酸还具有激活局部免疫功能,因此可有利于预防感染发生的作用[2]。但临床上尚未发现该类研究,因此笔者开展这项临床试验,观察rh-aFGF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急诊科就诊的经X线检查确诊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患者。排除具有出血倾向、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能影响创面愈合的基础疾病患者。最终入选64例胫腓骨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合对照组。治疗组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平均年龄(59.6±9.9)岁,骨折部位分布胫骨上1/3段12例、中1/3段11例、下1/3段8例、多段骨折1例,单一的胫腓骨骨折16例、合并其他复合伤5例,损伤程度根据Gustilo分为Ⅰ度4例、Ⅱ度12例、Ⅲ度16例,皮肤缺损19例、撕脱伤7例、脱套伤5例、肌腱外露6例、骨外露6例,缺损面积平均为(23.8±11.5) cm2,两组伴随感染7例,手术时间点为伤后平均(17.5±4.6) h。对照组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58.2±11.5)岁,骨折部位分布胫骨上1/3段12例、中1/3段11例、下1/3段7例、多段骨折2例,单一的胫腓骨骨折15例、合并其他复合伤6例,损伤程度根据Gustilo分为Ⅰ度5例、Ⅱ度11例、Ⅲ度16例,皮肤缺损19例、撕脱伤

7例、脱套伤6例、肌腱外露6例、骨外露5例。缺损面积平均为(25.1±10.2)cm2,两组伴随感染8例,手术时间点为伤后平均(16.5±4.9)h。两组年龄、性别、骨折损伤类型,损伤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接受彻底清创治疗,骨折处理:用钢板或髓内钉先行骨折外固定,注意钢板应安放于软组织可覆盖到一侧,外露的骨折端应尽可能挪用附近肌肉组织,筋膜组织或皮瓣覆盖[3]。软组织处理:脱套皮肤行反转取皮植皮术,骨折附近条件好的软组织优先用于覆盖骨折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区待二期处理。术后两组均给予抗生素连续应用3 d。治疗组手术中同时给予rh-aFGF 1~5支溶于10~50 ml溶媒清洗皮瓣及创腔。缝合后每日给予换药(3~4喷/cm2,6~8次/d),尤其针对缝合处及针道处。对照组则仅给予溶媒处理,方法同治疗组完全一致。两组同时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治疗(如脱氧核苷酸、脂肪乳、AA联合),消肿(甘油果糖),抗静脉血栓(羟基红花黄素)等治疗,两组治疗方式完全一致。所有患者给予C臂X线机引导下穿针、清创、整复骨折后,装外固定架固定。

1.3 评价终点

随访24周,评价指标包含:(1)创面愈合情况,创面愈合以创伤处完全上皮化为标准;皮片成活面积:成活面积/总移植面积;骨折愈合时间:以X线检测为标准;创面延迟愈合:创面超过30 d不愈合。(2)创面并发症:术后3 d评估创面水肿、疼痛评分(1分无,2分轻度,3分中度,4分重度)、中重度感染发生率:住院期间随访创面观察创面是否发生感染,中重度感染的标准为:创周及创面底部可见黄、绿色脓性分泌物。(3)不良反应[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 8.0医学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基线采用方差分析,方差齐采用字2检验或t检验。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采用双侧检验方法,以P

2 结果

2.1 创面愈合指标

治疗组与对照对在创面完全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延迟愈合发生率,皮片成活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创面愈合时间(d) 骨折愈合时间(d) 骨折延迟愈合发生例(%) 皮片成活面积(%)

治疗组(n=32) 26.7±10.4 57.9±17.6 0 98.7±1.7

对照组(n=32) 30.5±10.7 63.2±21.4 4(12.5) 91.4±2.4

P值

2.2 创面并发症

治疗组水肿评分、疼痛评分、中重度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创面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组别 水肿评分(分) 疼痛评分(分) 中重度感染 例(%)

治疗组(n=32) 2.10±0.50 1.80±0.30 2(6.25)

对照组(n=32) 3.90±0.30 3.80±0.30 11(34.30)

P值

2.3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采用rh-aFGF治疗组有2例发生瘙痒,均为轻度,均无需处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0例发生瘙痒,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肾、心功能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

3 讨论

交通事故和矿难的上升是造成小腿严重开放性骨折逐年增加的重要原因。高能量的外伤不仅挫灭原本就薄弱的胫骨中下段皮肤,且毁坏深部的肌肉、血管和神经,引起的胫骨的开放、多段或粉碎性骨折多属于GustiloⅢB,GustiloⅢC型骨折,需要同时对骨和软组织进行修复[5]。另外术后感染为该手术极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治疗起来比较棘手的并发症,感染往往导致骨折延迟愈合,影响患者功能的恢复[6]。因此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促进创伤愈合、预防感染极为重要[7]。rh-aFGF主要成为含有155个氨基酸残疾的多肽生长因子具有多种生理功能[8-10]。(1)激活局部免疫功能,刺激外周淋巴细胞增值,促进IL-2及内源性IFN合成释放,同时刺激吞噬细胞、NK细胞的杀伤活性,因此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增殖;(2)促进DNA复制,RNA转录,促进创伤组织局部细胞的生长增殖,促进氨基酸合成蛋白质,从而加速创面的愈合,减轻创面的水肿、疼痛等并发症;(3)另由临床研究显示,rh-aFGF还具有预防瘢痕的发生的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延迟愈合发生率,皮片成活面积(%)分别为(26.7±10.4)d、

(57.9±17.6)d、0、(98.7±1.7)%。对照组分别为(30.5±10.7)d、(63.2±21.4)d、12.5%、(91.4±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因此本研究证实,rh-aFGF一方面可以通过促进创伤组织细胞的增殖新生,促进创伤处蛋白质的合成,因此有助于创面的修复及骨折的愈合。另外rh-aFGF还可以激活局部免疫功能,预防中重度感染的发生。因此rh-aFGF可作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的一种重要的选择药物。

参考文献

[1]龚伟华,朱振安,孙月华.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分期治疗[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4,25(4):220-222.

[2]曾凡伟,廖光禄,刘海波.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对策及并发症的防治[J].实用骨科杂志,2004,10(6):502-504.

[3]陈华德,赖文,郑少逸,等.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临床应用观察[J].现代医院,2005,5(12):8-10.

[4]朱东升,冯剑清.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应用负压引流技术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2):94-95.

[5]赵快平,熊波.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进展[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5(2):287-290.

[6]许国祥,王秀会,王惠中,等.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8):534-536.

[7]魏星,王鹏飞,庄岩.外固定架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急诊处理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8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3):341-342.

[8]马常明,蔡景龙,牛扶幼,等.机械磨削联合微针导入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基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0):2421-2423.

[9]李贵玲,李亦武.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灼伤面修复的试验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6,4(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