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赞美教师的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2、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3、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4、在生活的大海上,老师,您就像高高的航标灯,屹立在辽阔的海面上,时时刻刻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航程!
5、即使我两鬓斑白,依然会由衷地呼唤您一声老师!在这个神圣而崇高的字眼面前,我永远是一个需要启蒙的学生!
6、您多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小树茁壮成长,又使树枝上挂满丰硕的果实,却并不要求任何报酬。
7、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呵,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
8、江河把我们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给我们带来明媚的早晨;亲爱的老师,您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
9、老师,人说您在培育祖国的栋梁,不如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10、啊,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色,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如果没有您思想的滋润,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啊,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
11、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就是--燃烧!不停的燃烧!
12、园丁,崇高的称号,祝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13、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帆。
14、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15、老师,人说您在培育祖国的栋梁,不如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16、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17、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18、您给了我们一杆生活的尺,让我们自己天天去丈量;您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我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
19、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您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啊,老师,您的精神,永记我心!
20、您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歌曲;您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青年人的灵魂……老师啊,我怎能把您遗忘!
21、1,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22、毫不吝惜地燃烧自己,发出全部的热,全部的光,全部的能量。老师,您像红烛,受人爱戴,令人敬仰!
23、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
24、您用火一般的情感温暖着每一个同学的心房,无数颗心被您牵引激荡,连您的背影也凝聚着滚烫的目光……
25、老师,我们身上散发的智慧之光,永远闪烁着您亲手点燃的火花。
26、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帆。
27、老师,您就是这希望与幸福的播种人!
28、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29、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您的名字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正永存。
30、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31、您讲的课,是那样丰富多采,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斑斓的新世界……
32、江河把我们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给我们带来明媚的早晨;亲爱的老师,您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
33、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34、老师,这个光彩夺目的名称,将像一颗灿烂的明星,永远高悬在我们的胸中。
35、您推崇真诚和廉洁,以此视作为人处世的准则。您是我们莘莘学子心目中的楷模。
[关键词]:教育 赞美 学生
本学期,学校组织了两次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当我拿着奖品――一个笔记本和证书走进教室时,同学们一下子围了上来,连平时最调皮捣蛋的孔达也追着我问:“有我的吗?”“有我的吗?”数控(1)班的李健同学拿到奖品时竟一连说了三声谢谢。第二天,我上课时,教室里显得格外安静,获奖的几名同学表现得格外好。由此,我想到了许多、许多……
大家都知道,职业学校的学生难管理不爱学习。平时,我和同事们闲聊时也常常感叹: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可是,一个小小的笔记本和荣誉证书竟能带来这么好的教育效果却是我史料不及的。
由此我想到,我们的学生最需要的不是这规定那规定,也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激励、是赞美、是肯定性评价。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美。”。“人要脸,树要皮。”不要以为学困生就没有自尊,就不想学习好,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尊重和夸赞,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更渴望在同龄人面前表现自己,这是最基本的人性需要。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他们由于长期受歧视、遭冷落,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对他人心存戒备,看起来好像缺乏自尊心,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处极渴望老师的理解、信任,他们仍然十分在乎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尤其是身上毛病多的学生。他们往往因为老师的一句不逊之言而心灵受到伤害并因此一蹶不振,也会因为一次表扬、赞美而走向成功。老师的几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激起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哪怕是平时最调皮捣蛋的学生在内心深处仍是那么渴望听到老师说一声:“你真棒”“你一定行!”而我们――往往吝啬说这么一声!
古代哲学家王阳明说:“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普及,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道理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研究表明,人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其积极向上的原动力,许多潜能就容易被激发出来。因此,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如同一块树根,在农民眼里,可以劈开当柴烧;在植物学家眼里,它是树之根本;而在雕塑家眼里,它是大自然的杰作。学生在不同的教师眼中,其形象也不尽相同,或普通或优秀,或机灵或调皮,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每个学生都有潜能,只要我们合理地去发掘,就会使其发出夺目的光彩。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迷恋上网,如何教育和对待这些学生是教育过程中越来越突出的一个问题。电子班的刘星宇老是爬墙出去上网,我就对他说:“你游戏打的虽好,但是在文字处理上还有欠缺,如果能在这次竞赛中拿到大奖,那才叫真正的高手呢,连老师也会佩服你的!”果然,他把更多的打游戏的时间用来练习打字,并在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通过这两次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使我认识到,正确的引导并结合适当的激励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实践让我懂得,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手势,一个关爱的眼神……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还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我们有许多学生就是在这样不断被激励的情境中成为了不平凡的人,许多不起眼的日常小事,也许是日后成功的基石。有一位中国移动的总裁,他讲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原因很简单,在上初中的时候,他的英语老师告诉他,他的大鼻子特别适合说美国英语,说起来共鸣很好。他听了以后无比地感动和兴奋,没想到令他感到无比自卑的大鼻子原来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他从此爱上了说英语,爱上了英语课!所以,不要吝啬,要拿起表扬的武器,善于去赞美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拿起表扬的武器,乐于去肯定学生的每一点成绩;拿起表扬的武器,及时去张扬每一个学生为集体做出的点滴贡献。
2、如果没有您思想的滋润,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啊,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
3、亲情血浓于水;友情彼此安慰;爱情相依相偎;师生情如同亲朋,关爱教诲;教师节到了,虽不能探望老师,但挂念之心常在。愿您生活美满,身体康泰!
4、小小短信表我心,感谢老师培育恩。小小短信表我心,师恩之情暖我心。小小短信表我心,师情恩情比海深。祝教师节日快乐,幸福久久。
5、您用真情洒下满天的芬芳,播种辛勤的种子。为祖国的未来做出巨大的贡献,一声无怨无悔。教师节到了,祝您:节日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6、人行必有我师。以博者为师,长学识;以能者为师,增才干;以仁者为师,修德行;以善者为师,添爱心。教师节,愿你收获良师益友多多、幸福快乐多多、得利多多。
7、师恩如海,桃李满天下。老师,您辛苦了。因为您的谆谆教诲,我已经行万里路,更上一层楼。感谢您,亲爱的老师,祝您教师节快乐!健康幸福。
8、我愿是一杯清水,您讲课渴了可以润润嗓子;我愿是一段轻音乐,愉悦您疲惫的身体。老师啊,歇歇吧,要爱惜自己。教师节到了,祝您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9、您用阳光雨露,哺育我快乐成长;您用浩瀚知识,引领我幸福远航;您用呕心沥血,托起我七彩梦想。祝您教师节快乐!
关键词:宽容;赞美;管理;转化
【背景】
我所管理的初二(3)班,共有学生39人,属于普通班。相较于同年级的其他3个班,我们班的特点是:女生13人,男生远远多于女生,足足多了26个人,另外还有一位身有残疾的女生,班里基本上没有尖子生,尾巴却是挺重的,这些无疑加大了管理班级的难度。于是,在这么个大框架下,班里那二十几位相对较吵的学生,便成了带领我们班的领航员,也自然成为我心目中的“宝贝疙瘩”。接着便有了下面的案例。
【案例描述】
案例1.学习态度的转化
有一次,班上英语测试,我事先上了节复习课,可我发现,学生普遍很踌躇满志,认为自己考试没问题,很少有人踏实复习。成绩出来后,整体情况很糟糕。发完试卷后,我发现很多学生都在看我,照常理该是说教得好的时候了。我当时只是平静地看着大家,目光慢慢地移过每一个学生的脸庞,最后轻轻说了句:“好了,过去了,关键是以后。”自那以后,学生复习踏实了许多。
【分析】
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态度和蔼可亲,声音缓和友好,能激发学生学习上的责任动机,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总结】
人的一生中是无法回避挫折的。挫折、失败和逆境会给我们带来失望、压抑、沮丧等紧张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种人并不是没有雄心壮志,而只是在挫折面前没有良好的心态,整日处于悲观失望中,让时光白白流失了;另一种是面对现实,明白“事已至此,愁也没用”,慢慢冷静下来,分析遭受挫折的原因,看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做出明智的选择。挫折、困境确实可以使人精力耗竭,但它也可以助人成熟,把人推向成功,同时,挫折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
案例2.寓教于乐,以趣促教
一天早晨,我走到教室门口,映入眼帘的是一把横放在教室门口的扫帚,我跨过了扫帚进入了教室问:“扫帚怎么在门口躺着?今天不舒服吗?”这时,我发现有个淘气的学生眼中闪出得意的光芒,并且对视一笑。我明白了,肯定是这位同学搞的名堂。我没有直接戳穿他,但是心里有点不舒服。我稳定了自己的情绪,说道:“不是扫帚累了,是同学们嫌扫帚破了吧!它虽然破了,但它为我们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是它天天牺牲自己,才换来了我们班的干净环境。扫帚是平凡的,但它是伟大的。扫帚对我们每位同学的生活、学习以及怎样进行人生定位是有一定启发意义的。今天,有的同学把扫帚‘请’出了教室外,对我们进行了教育,真是难得呀!是哪位同学,请你把扫帚放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时,这位同学走了出来,拿起扫帚把它送回原处。就在这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分析】
试想,如果今天我走进教室大动干戈,小题大做的话,这位同学肯定不会自觉地站出来。而通过婉转的教育方法对这位同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平淡的语言打开尴尬的场面,开发出了这件事中潜在的教育价值,既教育了这位学生,也教育了全班同学,自己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威望。
【总结】
今天没有用粗鲁的语言训斥,是一个班主任的明智。如果直接进行攻击,可能严重伤害学生的身心,经常这样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尽可能使用科学的语言,多一些宽容、关心和理智。
【案例心得】
对学生的教育要“温水泡茶慢慢浓”。我对学生的管理,采用的是全天候跟踪管理法。我知道,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因而,我的作息时间和学生是同步的,首先督促学生打扫卫生,到卫生区看看,再组织学生上早读,开始检查学生的作业。对作业完成不认真的学生,及时说服教育,让他以后改正。孔子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学生呢?所以对于学生,宽容显得尤为重要,以宽容的心态接受他们。
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学习成绩也单是一个人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的体现,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应该去更深层次地发现学生的各方面的潜力,并且帮助他认识到自身的优势,挖掘自身的优势,我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特色教育吧,也是一个教师应尽的职责。总之,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他闪光的地方,我们做教师的不要总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让我们竭尽全力去做一个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老师吧!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成有信.教育原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詹栋梁.德育原理.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
首先可以在群体层面来应用信任与赞美。可以采用两个方法。
一、“优点轰炸”活动。可以采用主题班会或团体辅导的形式。具体流程如下:(一)教师先用一个“信任与赞美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的故事开头引入主题,告诉学生信任与赞美能给人们带来自信,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二)将学生分为8―12人一组的小组,围成一圈坐下。教师讲解赞美的规则是要发自内心地发现别人的优点,不能故意讽刺别人;赞美的内容可以是其他同学的外貌、体型、品质(诚实、善良、热情、坚强、担当等)、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三)让学生依次站到中间接受其他同学的赞美,每个学生都要说出那个同学的一个优点。如果学生说不出来,老师可以示范引导。(四)让接受赞美的学生分享他(她)的感受,看看有哪些优点是自己已经发现的,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没有发现的,以后会怎么做?老师对其做出简短的点评,表达信任和期望。
二、写“优秀积累”日记。让学生每天晚上写出一条自己当天自己表现好的地方,读给家长听;第二天早读时再读一遍给同学听,如果学生愿意,也可以找老师读给老师听,老师给予真诚的表扬和期望,不断地强化学生的自信。一个学期下来,教师会惊喜地发现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文本作为师生之间对话的凭借,洋溢着浓浓诗意的课文比比皆是,诗歌、散文,还有一些故事性较强的作品都闪烁着人性美、诗意美的光辉,感人肺腑。因此,教师只有在课前潜心与文本对话,充分感悟、挖掘文字背后的诗意,才能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在字里行间“悟读”出独特的感受,领略到其中的诗情画意。陶行知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因为面包是身体的粮食,水仙花是灵魂的粮食。”语文绝不是字词句拼凑而成的面包,而是流淌着生命之泉的汩汩清流,是富有生命力的美的奇葩。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语言文字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启迪学生对课文进行生命体验,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通灵感悟,用课文所蕴含的美好情愫、智慧光芒、理想火花把学生生命的火炬点燃。教师或用饱满的激情、娓娓动听的描绘,或用巧妙的点拨,或用惟妙惟肖的体态演示,引发学生的联想,再造形象。
二、巧用诗般语言,创设诗意情境
诗意似一股温柔扑面的春风,似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课堂上,教师眉开眼笑,学生就会莺歌燕舞;教师柔情似水,学生就会情深似海。在我听过的《卢沟桥的狮子》一课中,特级教师盛新凤诗一般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拨动了学生的“情”弦。师:可爱的狮子,美丽的石桥,在柔和的月色里如诗如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画面并解说)这座古老的石桥,曾是古代的一个商埠,每天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曾到此游历,并题了词。特别是拂晓,远山叠翠,皓月当空,美丽的石桥如同一条长虹,横跨两岸,远山、近水、美桥、狮子,一幅如诗如画的卢沟晓月胜景。在这诗一般的语言里,学生怎能不感动、不陶醉呢?于是当老师说,在这样祥和的气氛中,还有些狮子会干什么呢。学生一个个都激情四射。“有的狮子‘躺在妈妈的怀里’,好像‘在倾听妈妈诉说着动人的故事’;有的狮子‘深情地望着远方’,好像‘在欣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的狮子‘藏在角落里’,好像‘在愉快地嬉戏’……”教师诗一般的语言,使学生情感迸发。有了情感的碰撞,就会有同品共享的学习愉悦,就会有曼妙丰盈的心路历程,就会有放飞灵性的生命欢歌。
三、活用优美画面,渲染诗意氛围
直观的录像能将学生迅速带入特定的情境。抒情的音乐、如诗的画面,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渲染出一种诗意的氛围,营造出绵绵不绝的诗意场景,使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深情感悟,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情感的熏陶、心灵的激荡和性情的陶冶。如《九寨沟》一文,在课堂上,我播放了九寨沟的录像并配上抒情的音乐“,色彩斑斓的五彩池、银花四溅的瀑布、清澈见底的池水、行动敏捷的猴子、憨态可掬的熊猫……”一幅幅形象的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九寨沟如诗如画的美景,于是便不由自主地赞叹起来:“九寨沟你真是人间仙境!”“九寨沟,这世间还有谁能像你那样充满诗情画意!”“上有天堂,下有九寨沟!”……这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赞叹不正是我们所要达到的诗意境界吗!
四、自由地对话,营造诗意
空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之间的文本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课堂不应该是一人独白,应该是双主体的交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要努力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有位老师上《珍珠鸟》这篇课文,师生有如下的对话:师(出示课件)“:小鸟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在这一幅画面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作者看着肩头熟睡的小鸟,笑了。师:这小家伙睡得多香呀!它把“我”的肩头当作了什么?生:温暖的巢、妈妈的背、宝宝的摇篮……师:如果老师请你给这幅画加个题目,用一句话你会写上什么?生:我会写上“信赖”。因为小鸟信赖“我”,才会在“我”的肩头睡着,才会有这么美好的画面。生:我写上“甜蜜的梦”。鸟儿在“我”的肩头熟睡了,正在做着甜蜜的梦呢!生:我写上“目光”。因为“我”看着小鸟的目光是温和的、慈爱的,心里肯定也是幸福的。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老师都入情入境了,这不就是一首诗吗!通过这样的师生对话,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内涵。学生每一次精彩的发言,既是情感的流淌,更是灵性的涌动;既是心灵的独白,又是个性的张扬。
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教学理念:
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是教师以优美的导语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就是苏醒,就是温暖,就是繁荣,就是希望。春是花的世界,是鸟的天堂,是诗的故乡。春天如此美好,有许多诗人都用优美的诗句赞美春天的可爱,你能背出1-2首你学过的与“春”有关的诗吗?然后指名背《春晓》《绝句》《草》等诗。听了这优美的旋律,老师仿佛看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你听,窗外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唧唧喳喳地叫着。多好的享受啊!接下来,老师请你们欣赏一段画面,看看哪位同学观察地最仔细,想得最深入(播放有关柳树的画面,目的让学生感受柳树是春的使者,带来春天的信息,春天充满生机)
师:看完了这段画面,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生:交流,谈感受
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想知道檀老师在想什么吗?此时此刻,老师就想把唐朝诗人贺之章写的《咏柳》推荐给大家。
(边出示诗句,边朗诵)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3.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多美的柳树呀,多好的春天呀,怎能不让人喜爱?你准备怎样读这首诗,让别人听了确实感到很美。自由练习,你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换气、轻声、重音)
师: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读这首诗?你自己认为那里读得最好。(老师可以帮助点评)
师:你认为谁读得最好,让我们象他那样去读,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看谁读得最美。
让我们一起静静地再听一遍古诗,请同学们将眼睛轻轻闭上。
师:会背的同学请站起来,我们一起背诵,不会的就看书朗读。
默写,同桌对改,订正,集体反馈:错在哪儿?
新课程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事实上,儿童具有潜在的学习欲望,就在于教师能否去激活。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能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以一种主动的精神去汲取知识、运用知识。
《游园不值》为宋代诗人叶绍翁所作。诗中描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全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景中含情又景中寓理,既能引起读者的许多联想,又能使其受到哲理的启示,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以下就古诗《游园不值》的教学课例赏析,谈谈杭州市拱墅区实验学校吴丽君老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吸引学生对古诗入迷的做法。
一、激趣导入
师: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轻的脚步走来了,现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书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生:春天来了,小鸟在空中飞舞,小草发芽了,小孩子在树下玩耍。
师:是呀,可是春天美在哪里呢?
生:小鸟在枝头在叽叽喳喳地歌唱。
生:春天来了,鲜花盛开,绿草如茵。
生: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着。
生:柳树发芽了,露出嫩绿的叶子,看着这碧绿的柳枝,不禁让人想起贺知章的诗《咏柳》。
师: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他的诗,感受一下春天的美。
生齐背: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春天是美丽的,是诱人的,令人陶醉。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用诗文来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赞美春天的诗――《游园不值》。
生读题。
【评析:古诗云:“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读罢上述教例,给人的感觉真可谓是自然而然,没有一丝矫揉造作之感。不是吗?春季谈春,见证春天,用古诗来感受春天美好的意境,正适合时宜。老师的语言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学习一首赞美春天的诗,可谓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足见教者开场艺术之高、之妙。】
二、自读诗文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叶绍翁。有谁了解他?
生:我知道叶绍翁是南宋时期的诗人,字嗣中,号清逸。
生:我来补充,叶绍翁最擅长七绝,著有《四朝闻见录》。
师:自由朗读全诗,能不能做到通顺流畅。
生朗读后指名读。(谁来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第一位读后,评价:
生:老师,总体上他读得不错,但刚才他读错了一个字。“扉”读第一声,不读作第三声。
第二位读后,再评:
生:他读得字音正确,也比较流利。
生:老师,我觉得他们读得太平淡了。我想把作者的感情给读出来,行吗?
师:好呀,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生读。
师:读得真好,不仅把字音读准了,而且抑扬顿挫,很有韵昧。同学们,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生比赛:
师:听你们读得这么热烈,老师也想读一读。
师读。
师:老师读得怎么样?
生:老师读得很有感情,情绪饱满。
师:谢谢夸奖!不过,今天吴老师的声音有点沙哑,没有你们的声音好听。我相信,你们中一定有比老师读得还要好的。有信心超过老师吗?
生挑战。
评析:好一个自读诗文!虽是自读初读,却已是声情并茂,抑扬顿挫,韵味十足,可见教师点拨艺术之高。在这段教学当中,教者没有充当裁判、教练,而更近似于一位文艺节目的主持人,让他的学生在尽情展示,自由评点,激情赛读,“这边歌来那边舞”,甚至连老师也不甘示弱――“粉墨登场”一回,最终引起了学生的挑战。这一片段表面看很热闹,热闹之余,我们不难看出教者的“匠心独运”――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只有充分地读,读出情,读出味,才会帮助学生去品味、欣赏,从而更深地去感悟古诗。
三、理解诗意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比老师要棒多了。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从诗文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就是说,有一枝红杏从墙里伸到墙外来了。
师:对,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课文中的插图,画中的杏花开得多艳呐,它已经越过墙头。
生:我读懂了“春色满园关不住”,这句说这满园子里春色是关也关不住的。
师:对,这句浅显易懂,表述方式和现在的一样。
生:我懂了“小扣柴扉久不开”中的“小扣”一词,它指的是轻轻地敲打柴门。
生:我知道“柴扉”就是指柴门。
生:我懂了“久不开”的意思,是说很久也没有人来开门。
师:为什么很久没有来人来开门呢?
生:可能是主人不在家吧。
生:因为他轻轻地敲打柴门,所以主人听不见呀。
生:也许是因为主人在睡觉,没有听见敲门声。
生:也许是主人在园子里欣赏春色,被园的花草树木陶醉了,因而没有听到敲门声。
师:你们的想象可真丰富,那么,诗人心中是怎么想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句诗。生读。
生:老师,什么是屐齿?
生:我知道,屐齿是指木头做的鞋子下面的横条。
生:我想大概是鞋子底下的纹路吧。(抬起脚,演示给同学看。)
师:对,不过诗人穿得不是我们这样的鞋子,他穿的是一种木头鞋。请大家观察一下插图。
生:我知道这句是“苍苔”指的是青苔,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苔藓。可是我不知道这句中“应怜”是什么意思?
生:我查了资料,我知道这里的“怜”不是指现在的可怜,而应该解释为“爱惜”。
师:对,你能通过查阅资料来理解,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这里的“怜”是喜爱,舍不得的意思。因为是诗人自己的猜想,所以他用了“应”字,这里解释为大概、可能。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生:主人舍不得屐齿印在他的青苔上。
生:大概是主人舍不得我的屐齿在他的青苔上留下印迹。
生:他们说得还不完整。应该解释为:大概是因为主人爱惜自己的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
师:看来同学们都理解了这句诗。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小扣柴扉久不开”了吧,你们能用“因为……所以……”或者“之所以……是因为……”这样的句式来回答吗?
生:大概是因为主人爱惜自己的青苔,怕我的鞋子踩坏吧,所以我轻轻地敲打柴门,很久也没有人来开。
生:之所以我轻轻地敲打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门,也许是因为主人怕我的木底鞋踩在他的青苔上。
【评析:“诗人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如何让学生入境呢?《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没有对话就没有沟通,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学。要让学生入情入境,就必须让学生通过对话来感悟、来体验。上面的教学中,在整体感知古诗后,教者就让学生与文本、诗人直接进行了对话,理解了古诗的大意,悟出了诗人由扫兴到高兴的情感迁移,让学生入情入境,学生俨然已成了诗人,从而真正悟出了古诗的内涵。
四、领悟诗情
师:诗人满怀喜悦去朋友家观赏美景,结果却没有见到主人。现在你知道《游园不值》的意思了吗?
生:游园不值就是指想去朋友花园游玩,结果没有碰到主人,扑了个空。
生:没有遇到主人,吃了个闭门羹。(学生大笑)
师:对,说得很形象,诗人兴致勃勃地来,却碰了个钉子。你们想,他此时的心情怎样?
生:他肯定是非常失望。
生:他感到非常扫兴。
生:他的心里肯定在埋怨,这个朋友真不讲交情,不够义气。
生:我觉得他朋友真够小气的,美景是让人欣赏的,何必自己一个人独占呢?
师:诗人游园却没有遇到主人,本来十分扫兴,无意间抬起头,却发现了“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枝红杏带给了诗人意外的惊喜,不由发出感叹。
生齐答: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再读全诗。
学生朗读全诗。
【评析:“诗言志”“言为心声”,作者写诗肯定是有其目的的,一定是要抒发其某种情怀的。在古诗《游园不值》中,诗人流露出了其前后两种不同的感情,但这样的感情变化教者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学生的读和悟去体会的,难怪学生一个个形象地揣摩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因为此刻他们已完全置身于诗中,完全领悟了古诗所蕴涵的感情,完全成为了诗人自己。】
五、品评诗文
师:诗人叶绍翁很巧妙地把自己一次游春的经历用凝炼的诗句描绘出来,表达了他对春天美景的喜欢之情。读了这首诗,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说原因。
生:我喜欢“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这句话告诉我们春天已经到来了,红杏已经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向人们报告喜讯呢。
生:我喜欢“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句,这句告诉我们,春天的到来不会因为你的吝啬小气而推迟到来的脚步。
生:我也喜欢这句,春天的美景是关不住的,季节的轮换也是谁也挡不住的。
【评析:《语文新课程》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尽管学生已经领悟了诗情,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古诗句中还是有他的“最爱”,学生的“最爱”也正是其感受最深的地方,这一环节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六、拓展学习
师:刚才,我们一边学习读书,一边揣摩;一边读书,一边体会,不仅学懂了古诗,而且还把古诗读得有滋有昧。大家愿意试着用这种方法再学习一首描写明媚春光的古诗吗?
生齐:愿意。
师出示朱熹的《春日》。
生齐读: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同学们可以通过多读、多揣摩的方法,反复练习读古诗,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学会它。
生读诗,小组讨论交流。
师:在诗歌的百花园中,描写春光的诗歌还有许多许多。下面就请大家边听音乐,边欣赏着美丽的春光,想想:你还能回忆起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或者是想说哪些赞美春天的话?
生回答:杜甫的《绝句》,白居易的《忆江南》,杜牧的《江南春》,贺知章的《咏柳》。
师:现在,你最想朗诵的是哪一首古诗?就请你站起来背诵。
生背诵。
【评析:《新课标》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我们的语文不要局限于课堂40分钟的文本资源,要善于开发、引导学生去拓展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走进更广阔的学习时空。所以,在学完古诗后,教者将学生带进了古诗的王国,让他们尽情地去回味,乃至着迷,达到了语文课堂所追求的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的境界。】
七、语文实践
师:今天我们赏析了古代诗人笔下描写春光的佳句,使得我们大家顿时觉得我们的生活中春意盎然!课下请大家继续收集有关古诗或者创作赞美春天的诗歌,下次我们的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就是召开《春之歌――诗歌朗诵会》。
【评析:课将停,意犹存。学生还沉醉在古诗的美好意境之中,此时此刻的他们已完全陶醉了,他们不希望课堂的结束,希望仍然停留在这一美好的时刻,让他们尽情地欣赏品味。教者以此为契机,给学生一个再次欣赏的机会――诗歌朗诵会,又一次给学生增加了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言:“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总体赏析】
一直以来,我们教学古诗的步骤大致为:说诗题、解诗意、设诗境、悟诗情的四段式。今天教者独辟蹊径,以对话贯穿教学的始终,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吸引学生对古诗入迷的做法,上出了一堂令人拍案叫绝的好课。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兴趣是学习之母。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钻得进去;钻进去,才会学深学透。语文教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那么,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以为,关键在于教师的激兴艺术。这里我谈谈激兴中定调的艺术。
懂音乐的人都知道唱歌奏曲前要选定调子,调子定得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表演的艺术效果。定调准确,既可引起听众的兴趣,也为后面的表演打好基础,教学也是如此。
(一)联系实际,引发共鸣初中语文教材,大多数题材与学生有共鸣之处,能使他们触景生情,联系自身实际,对学习产生兴趣。
例如我在教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首先不说课目,合书讲到:少年时代是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跨出的第一步,对于人的一生有着长期的、深远的影响。因此,少年时代的许多事情是难以忘怀的,往往几年甚至几十年过后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同学们有没有这方面的体会?经这一问,课堂陡地热闹开了,纷纷回答。学生联系实际回忆儿时的生活情景,引起思维的兴趣,激发了共鸣。我趁机话锋一转,言归正传:正因为每个人都有有趣的童年,所以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1926年以《旧事重提》的总名写了一组回忆少年时代生活的文集,《朝花夕拾》,意即年老时才回忆少年时代的生活。这节课要讲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朝花夕拾》中选的。学生们会意地笑了,明白了我之所以提问的用意,一个个情绪都很高昂,后面的课堂教学一直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