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学常用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经济统计学专业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经济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2、经济统计学主要研究统计分析原理和统计分析技术在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通过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养成良好的数学和经济学素养,掌握常用的数据统计和分析的方法及相关软件的使用技能,具备在政府部门、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处理,管理与咨询、经济分析预测等工作的能力。
3、主要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高等代数、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现代回归分析技术、抽样技术、市场调查与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投入产出分析、时间序列分析、运筹学、统计分析软件(Excel、SPSS、SAS)、计量经济学及计量软件(Eviews)、会计学、管理学、国民经济核算、统计预测与决策、经济博弈论、风险管理、投资项目评估与管理、金融统计学、货币金融学、证券与期货投资分析等。
(来源:文章屋网 )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因此在西方经济学通识课中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通识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分为三个层次: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思维方式的培养、引导学生对人与社会的经济关系的深层次思考,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思维方式探索人与社会、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在探索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在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中,了解专业知识是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和完善人生观的基础和载体。从学生的角度看,课程的内容与形式以及教师的授课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教学的最终效果。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仅可以用来做学问,还可以用来指导做人,帮助学生完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是通识课的最终目标。西方经济学通识课教学目标具有以下特点:
1.基础性。西方经济学通识课的基础性主要体现在其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两个方面。由于选修西方经济学通识课的学生来自不同院系、不同年级,教师的授课内容就不能太深奥,甚至要寻求深入浅出的方式授课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2.逻辑性。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实证分析的方法是当代西方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都是以实证分析为基本的方法。许多经济理论需通过经济学特有概念、大量图形和数量实证分析去理解,很多经济变量之间有很强的逻辑性。比如微观经济学是以经济中的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消费者、生产者、资源拥有者的决策规律。
它通常要利用数学模型推导演绎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加形象地解释经济现象,即对经济个体的基本假设、对所研究的问题和给定的条件有明确的定义,从而证明结论的推论过程符合严格的形式逻辑规范。针对通识课的教学对象,教师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有的放矢地交代模型或理论的来龙去脉,适当进行逻辑推导和分析,注重对学生经济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3.互动性和多样性。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说过,经济学理论并没有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结论。由于西方经济学应用性很强,一些原理需要在运用中加以体会,互动式教学必不可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通识课学生的专业背景多样,教学方式也要多样。基于上述特点,西方经济学通识课的教学目标应为兴趣、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统一。通过经济学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常用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并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原理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的经济问题。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习经济知识、探索经济活动规律的兴趣,从事经济活动的能力。
西方经济学通识课教学方法探析
鉴于以上对西方经济学通识课教学现状和教学目标的分析,该课程建设的教学理念应为,在教学目标上坚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与运用经济常识的意识,促进学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经济生活经验,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经济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使绝大多数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体会学习经济知识的乐趣,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思路。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西方经济学通识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收到了很好的实践效果。
1.案例教学法。由于课时所限,西方经济学通识课不可能有太多时间深入社会参观实践,从某种程度上案例教学正好可以弥补其不足。案例教学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它要求依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要求,以案例为基本教学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所提供的问题和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发现知识掌握的不足或知识薄弱环节,进而及时弥补,促使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相互提高。
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通识课的教学中,首先可以选用西方经济学的经典案例。如:公共物品可以通过“灯塔”和“搭便车”的故事来阐述;外部性原理可以通过米德的“蜜蜂和果园”的例子来阐述;科斯定理则可以通过“牛群到毗邻的谷地里吃谷”的故事来阐述。这些经典的例子具有不可替代性,使经济学不再是一门“沉闷的科学”。但是,仅分析这些经典案例是不够的。还必须开发与我国市场经济相融合的案例。例如在讲外部性原理时,可以用“退耕还林”的案例,在讲授通货膨胀理论和宏观调控政策时,可以借助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CPI数据予以分析。此外,还要选用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讲解机会成本的概念时,可以结合当今大学生是选择就业和还是选择上学这个实际问题来说明。教师选择案例时应考虑到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宜过分复杂,要做到少而精,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2.参与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是源于欧美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平等交流,使学生由教学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参与者。从教学的基本规律说,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不是消极和被动的过程,而主观能动性需要教师启发和引导。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提供资料,就学生的推理过程进行引导、启发和点拨,对学生的认知做出经常性反馈,鼓励学生对信息进行批判性评价,帮助学生在问题的交流和讨论中协调、整合基本知识与实际技能。
参与式教学适合运用在社会经济热门话题的讨论课中。学生对于社会经济热门话题的讨论往往最为感兴趣,最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欲。比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美国的国债到底该不该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出路在哪里等。在这些话题的讨论中,学生可以分为若干讨论组,每组讨论的切入角度各不相同,通过广泛深入的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这种授课方式不拘泥于形式,不局限于书本,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多媒体教学法。其一,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通过插入生动的图片、安排适当的经济资料、使用讲授内容动画播放等,增强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其二,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承载综合案例,以动态形象的画面直观演示或智能化模拟特色案例,有助于学生理解和领会教学上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思维创造力。例如在讲授通货膨胀的理论时,可以用视频或图片展现俄罗斯、德国等国的例子,使学生对通货膨胀产生感性和理性的双重认识。其三,多媒体教学能提高知识的传递质量和教学效果,在黑板上讲解经济模型中的曲线位移费力费时,改用课件加以描述不仅可以节省作图和板书的时间,还能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加大传授的信息量。如讲均衡价格波动时可以选中曲线并移动,用不同颜色区分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等。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经济学,双语教学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将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各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双语教学实现了专业知识和外语学习的有效结合,以专业知识为主、外语水平提高为辅,满足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1]。在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尤其是加入WTO 的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对学生外语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外语能力,是摆在应用型技能型本科院校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经济学课程作为起源于国外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进行双语教学改革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独立学院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的必要性
(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国际化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教育部高教司在相关文件中提出教育教学论文,今后本科教育20%以上的课程必须进行双语教学小论文。双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而在双语教学课程的选择上应更多的体现课程的广泛应用性。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基础课,为学生学习和应用经管类专业知识做了良好的铺垫。因而经济学的双语教学实践是一种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开放式教育理念,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多元、开放、融合,在教学方式上强调灵活,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外语水平和教学艺术要求较高,在教学目标上注重培养学生用不同语言进行思维和创新的能力。同时,通过使用学界较为认可的经济学外文教材、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双语教学会有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向规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二)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教育自身发展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的产物,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培养大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历史重任。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独立学院能否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站稳脚跟,关键也在于能否培养出有别于研究型院校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演进,应聘者在工作中既精通专业知识又能够熟练掌握外语的技能越来越受到青睐。因而在对本科生的培养中运用双语教学可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并使其更符合国际化人才的标准。
(三)经济学课程本身的需要
经济学本身源于国外成功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原理和框架均源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而国内高校本科教学中讲授的经济学原理几乎都是从国外著作中翻译修订而来的。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不同,有些翻译与原文表达的意思不完全一致,这对学生掌握和应用经济学原理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由于经济学本身是一门发展较快的学科教育教学论文,使用翻译修改而来的教材大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其教学内容无法体现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借助经济学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使学生站在英语思维的角度,用英语去理解原著和思考各种经济学原理,从而更好地把握经济学的精髓所在;另一方面,通过采用国外经济学教材,可以增加学生的专业见识,使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吸收到经济学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增强教学的时效性。[2]
二、独立学院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改革模式
(一) 教学模式的选择
根据授课时外语使用程度的不同,双语教学可分三种不同模式:1、沉浸式双语教学(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用学生所学第二语言/外语进行教学,本族语/母语不用于教学之中,乃至校内也不使用本族语/母语,以便让学生沉浸于弱势语言之中。[3]2、过渡性双语教学(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在学生刚进校时,部分科目或全部科目使用本族语/母语教学;但一段时间之后,则使用所学外语/第二语言进行教学。因此,过渡性双语教学即指开始前有―段非双语教学作为过渡期,以避免学生刚进校因不适应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而产生许多困难,其目的仍是逐渐向沉浸式教学过渡。3、保留性双语教学(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学生刚进校时用本族语教学,以后逐步部分科目使用外语/第二语言,部分科目仍用本族语教学。
独立学院的学生较普通高校的学生入学成绩较低教育教学论文,英语水平相对较差,在课堂教学中应对其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因而我们在教学的第一阶段可以主要采用“保留性双语教学”模式小论文。在双语教学实施的第一阶段,为了不使学生在双语教学模式下影响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侧重运用“保留性双语教学”模式,即在注重学习专业知识和运用英语的同时,以母语来维持理解与交流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经济学专业英语词汇的渗透,专业概念和理论模型公式的表达,以及部分英语释义;双语教学实施的第二阶段,可启用“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在第一阶段取得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在经济类课程中推行双语教学模式,不断扩大独立学院双语教学课程的范围,灵活地互用汉语和英语两种主体语言,努力促进学生逐渐通过专业英语理解关。
双语教学推行的第三阶段,在总结经济学双语教学前两阶段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出符合独立学院自身情况的双语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在学生能够基本通过英语关,掌握一定经济学专业英语词汇的基础上,逐步推行英语沉浸式教学法,采用全英语授课或逐渐增加英语在经济学课程中运用的比例。毕竟独立学院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并不十分擅长因而具体模式还得视双语教学实施前两阶段的效果和学生的接受情况而定。当然在使用“沉浸式”教学模式过程中,经济学教师应注意运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教学教育教学论文,把复杂的经济学理论和案例等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发音标准且语速较慢,使学生能顺利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和知识。
(二) 教材的选择
选用合适的原版教材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基础。双语教学教材应当使用外文版的教材,在内容上直接与国外院校接轨,避免因间接引用而产生歧义。要选择既紧密结合实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原版教材,在原汁原味的语言中了解另一种文化,掌握专业知识。目前多数进行经济学双语教学的院校把曼昆教授编写的《经济学原理》(第三版)作为固定教材使用。该书被美国百余所大学用作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材,可见其全球影响力之大。此外,该教材的语言表达比较规范、简单、用词准确,内容更新颖,作者能站在经济学初学者的立场,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这也比较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学习知识的兴奋点。但原版教材的选编思路和编写形式与国内教材的风格完全不同。虽然国外教材知识较新,反映了学科前沿,但国外教材在一些内容上说明得过于详细,与国内同类教材相比,内容相对较多而且比较零散。因此,教学中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筛选,抓住学生必须掌握并与国内教材主要内容相契合的部分进行学习,这样有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4]而对于相关案例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
(三) 教学时间
根据教学计划和各专业的实际情况教育教学论文,一般在大一下学期开始学习微观经济学,但是独立学院大一学生的英语相对比较薄弱,开展双语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大学英语一般开设两年,
大二上学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已达到了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学生普遍有着较好的英语基础,这时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对学生来说困难相对要小些,可避免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畏难情绪。另外,从大学二年级上学期起开始连续、合理地部署和安排双语教学,可延续英语学习,使英语学习四年不间断,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可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提高作用小论文。而且,可在基础英语学习之后,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移到自己的专业上来。
此外,国外的经济学课程一般是从高中开始,到了大学每学期只学习教材内容的几个章节,将整个经济学课程分散到大学的各个学期,更有助于学生的消化理解。而我国经济学课程一般是针对经管类学生开设的,时间为一年左右,如果进行双语教学的话应该考虑适当延长学时,以便于教师更好的准备课堂内容教育教学论文,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
(四)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双语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与学互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而高素质的师资是实施高质量双语教学的保证。从近期实践看,全国绝大多数的独立学院是在母体普通本科高校的直接支持下,以母体高校的品牌、师资、管理和其他资源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借助“母体”师资、外聘名校教师是独立学院最常用的做法。但随着独立学院社会化的趋势不断发展,建设自己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已迫在眉睫。除了外聘归国经济学研究生外,独立学院也应重视本院经济学双语教师的培养,一方面大力引进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另一方面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特别注重青年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提高。如可采取教师自费及学院委培相结合的形式选派英语基础良好、经济学专业知识扎实的青年教师赴国内外相关院校培训。
参考文献:
[1]白世贞,沈欣.素质教育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研究.物流技术.2010
[2]梁燕红.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探索.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
[3]李榕.我国高校双语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8
[4]乔虹.“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探索.教育与职业.2008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1015202
《管理学原理》是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学好《管理学原理》对其打好专业基础,养成良好学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本人长期从事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常常思考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什么要开设管理学课程?”、“管理学课程老师讲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管理学课程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如何评价学的效果?”等问题,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现将其总结出来,供同志们参考!
1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必要性思考
1.1《管理学原理》课程主要面向的专业类型
《管理学原理》课程面向的专业主要包括经济学学科门类和管理学学科门类。经济学学科门类包括0201经济学类、0202财政学类、0203金融学类、0204经济与贸易类。管理学学科门类包括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类、1202工商管理类、1203农业经济管理类、1204公共管理类、1205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1206物流管理与工程类、1207工业工程类、1208电子商务类、1209旅游管理类。
1.2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必要性
《管理学原理》在经济类专业中的地位。哲学教给学生如何认识问题,经济学教给学生如何解析问题,管理学教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在认识问题、解析问题的基础上有必要解决问题,《管理学原理》正是教给学生解决经济运行中一般操控和综合操控问题的方法。
《管理学原理》在管理类专业中的地位。管理学的学科体系是:管理学原理吸收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伦理学、人类学、法学、数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精华,加上管理学的核心知识,从而形成专门管理的管理技术和基本理论(管理学原理),在此基础上应用于专业管理学(工业管理学、农业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商业管理学、行业管理学)、职能管理学(管理预测学、管理决策学、管理计划学、管理控制学)、综合管理学(管理体制学、管理方法学、管理艺术学)、基础管理学(管理哲学、管理历史学)。从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可以看出,《管理学原理》是管理类专业综合管理课程、部门管理课程、要素管理课程、过程管理课程的基础。
1.3《管理学原理》的前置课程和后置课程
前置课程:哲学、经济学基础、经济应用数学。理由:哲学、经济学基础是认识问题、解析问题,是管理学解决问题的基础。经济应用数学是管理学的分析工具。
后置课程:综合性的管理课程,如企业战略管理、商务策划管理;行业管理课程,如工业管理、商务管理、旅游管理;要素管理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过程管理课程,如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理由:《管理学原理》是一般的管理原理、技术和方法,是综合性的管理课程、行业管理课程、要素管理课程、过程管理课程的基础。
2应用型本科《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思考
2.1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
《管理学原理》是揭示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课程。是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能力和一般管理能力的任务。教学是64学时,4学分。
课程目标。《管理学原理》的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的计划知识、决策知识、组织设计和人事管理知识、领导和沟通知识、激励知识、控制知识、创新知识。《管理学原理》的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般的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设计协调能力、领导与沟通能力、激励能力、控制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管理学原理》的素质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政治文化素质、较强的一般管理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2.2课程内容
《管理学原理》的教学内容可以总结为“一条主线”、“两大理论前提”、“三大管理基础”、“七大管理能力”。“一条主线”是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能力为主线;“两大理论前提”是指管理、管理学脉络理论前提和管理理论形成与演变理论前提;“三大管理基础”是指管理的环境、管理的原理、管理的方法;“七大管理能力”是指管理的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设计和协调能力、领导与沟通能力、激励能力、控制和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
2.3课时分配
3应用型本科《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实施与改革思考
3.1教学对象的分析
学生专业属性的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有的是文科生、有的是理科生,文科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理科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专业本身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要求学生具有广阔的知识面。
学生知识架构的分析。大一学生具有较好的数理化或史地生理论素养,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经济学基础、高等数学、计算机课程的滞后或平行开设,造成前置课程的知识不足;90后耐心不足。
学习管理学课程可能出现的困难分析。思维方式转换困难。同学们高中阶段多为形象思维和简单的逻辑思维,一下子转到较为复杂的抽象思维必定出现理解的困难。这表现为感觉《管理学原理》枯燥、单调、乏味。同时,知识底蕴、实际工作经验的不足,造成对管理学理论理解的困难。
3.2教学方法的思考
《管理学原理》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推理引证法、案例分析法、问题讨论教学法、课堂宣讲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推理引证法又叫逻辑推理论证法。归纳法和演绎法是两种重要的逻辑分析法。归纳是指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推理方法;演绎是指由一般到个别、由一般原理到个别结论的推理方法。引证法是引用经典的言论、科学原理、尽人皆知的常理等作为论据来直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引用的东西,用来作讲道理的依据。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用推理引证法介绍量、本、利分析法,先从基本概念出发,推导出产量成本函数和产量收入函数,再进一步推导出保本点的公式、目标利润产量公式、产品定价公式等。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教给受训学生研究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能力的培训方法。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对“美国联合邮包公司的科学管理”进行案例分析,让同学们分析出联合邮包公司是如何进行动作-时间研究制定劳动定额,如何应用标准化原理,如何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开,如何科学培养第一流的工人。问题讨论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用问题讨论教学法讨论“谁能拯救红塔?”、讨论褚时健要不要复出?同学们踊跃发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既理解了管理的职能,又深刻认识了管理者的素质和技能,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宣讲教学法是结合课程知识围绕一个专题,学生上讲台宣讲。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课堂中组织“沟通宣讲会”,让学生上讲台讲沟通理论,讲沟通故事,谈沟通经历,演沟通情景剧,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沟通能力。项目教学法作为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全程参与、体验、感悟、论证、探究。工作要主动,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的计划章节组织学生撰写“开店计划书”,既让学生掌握了制定计划的技巧,又培养了同学们的创业意识。
3.3教学改革的思考
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我们主要在教学手段、教学措施、学生实践方面进行创新。在教学手段创新方面,我们大力开展多媒体教学,我们制作课程录像、开发精品课程让学生课后观摩,我们建立《管理学原理》课程QQ群让同学们互相交流。在教学措施创新方面,我们可以配备管理游戏道具寓教于乐,我们可以请企业家进校园现身说法讲管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活动策划中用管理。在学生实践创新方面,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管理认知实训基地,见证管理活动。如我们带领学生参观湖北新三友机床有限公司,见证铁块如何变成数控机床的流程,并认识其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机制。又如我们带领同学参观武汉量贩店和沃尔玛,了解其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事管理。
4应用型本科《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的思考
4.1建立多元化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师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教学过程考核保障体系。形成学生期中教学信息反馈、期末学生评教评学、督导评价、同行评价、企业人员评价的教学过程评价考核体系。
4.2建立系统化的《管理学原理》课程考核标准
关键词:需求价格弹性;弧弹性;点弹性
中图分类号:F71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9-0096-02
一、问题的提出
弹性是指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于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其定义式为e=-。目前许多西方经济学中求弹性系数常用的方法有:
在微观经济学关于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收益之间的关系中,几乎所有的经济学教科书得出的都是相同的结论,即当e<1时,降价将导致销售收益的增加,提价将导致销售收益的减少;e<1时,降价将导致销售收益的减少,提价将导致销售收益的增加。然而,通过严格的数学分析,本文证明得出这个结论并不是恒成立的,如果要使其成立也要有一定的条件。下面将从传统教材对这一观点的证明入手,接着结合本人的证明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二、传统证明方法对需求价格弹性及其与销售收益之间关系的分析
首先,我们总结一下传统的证明与分析方法对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收益之间关系的论述。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主要有两种方法,第①是用弧弹性的方法,第②是用点弹性的方法。
三、对需求价格弹性及其与销售收益之间关系的证明与分析
以上两种方法都是对需求价格弹性及其与销售收益之间关系的证明,下面本人再通过分析论述,证明得出这一结论的不正确性。
(1)我们先来证明当e=1时,其收益是否不会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设价格P的变动幅度为r(r>0),r=PP;因为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动,那么Q的变动幅度为-r=Q/Q。价格变动后的总收益为:P2Q2=P1(1+r)×Q1(1-r)=P1Q1×(1+r)(1-r)。
参考文献:
[1]王辉.关于价格弹性理论的一点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37-39.
[2]王俊芳.需求价格弹性应用中的一个约束条件[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5-47.
[关键词]经济学课程;应用人才;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马莉,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7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7-0171-04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共同宗旨和基本特征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财经类高等职业院校,经济学课程是经济、金融、管理类学科的核心课程,是学生学习相关专业课的基础,教师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但是,经济学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经济关系复杂,使得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目前在实际的教学中效果不理想,更无法将应用人才培养的目标贯穿与实际教学中。因此,我们要以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学原理课程的特点及培养目标为切入点,从经济学课程在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人手,进一步了解经济学课程特征,确立经济学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分析经济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在应用人才培养教育中提高经济学课程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高等职业院校经济学课程的主要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学课程是经济管理学科所有专业的基础课,在教学计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学原理课程具有一系列特点,主要体现在实践性、应用性、时代性等三个方面:
(一)实践性。经济学原理课程虽然继承了西方经济学原有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但它却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最明显的方面就是其实践性――紧密联系中国改革的经济社会实践。在高职高专层次,在经济学课程建设方面突出表现为经济学理论与中国改革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应用性。经济学原理作为经济管理学科所有专业的基础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联接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公共基础课的特点是侧重于一般性的理论,而专业课的最大特点则在于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其应用性显而易见。作为专业基础课的经济学原理课程,一方面要求承载着相当部分的理论性,另一方面又要求具有较大的应用性,为下一阶段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学习作好准备。
(三)时代性。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西方经济学理论也在不断的演化和创新。与之相应,中国等经济转型国家的经济社会变化则更为剧烈,也向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提出了诸多挑战。这些都内在地要求经济学理论的教学工作能够体现出一种时代性。高职高专应用性的教学特点,内在规定了经济学理论的教学必须更加紧密联系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实践,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形成新理论,最终体现出一种鲜明的时代性。
二、高等职业院校经济学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高职院校如何定位是经济学课程设置的关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因此,笔者认为,经济学课程最重要的功能应定位于服从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根本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来组织教学的各项工作。从课程体系设置看,在高职高专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是否在大学打下扎实的理论功底,关键取决于前两年的学习和积累。具体说来,把应用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位的课程体系设置应充分把基础课程的学科导向与专业课程的就业导向结合起来,把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使得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严谨和科学。从经济学基础课程的角度来讲,经济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学是教育部审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拓展学生知识范围,掌握一般性基础的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兴趣为目的,因此,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重点的经济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以经济学分析方法的运用为重点,在教学中更为强调授课知识的应用性和直观性的特点。
(二)经济学是高职学生学习掌握经济分析方法的主要课程。学习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可以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提供方法论。经济学以实证分析方法为主,规范分析方法为辅,并在整个学科体系上采用了均衡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等多种实证分析方法。学生通过对这些分析方法的学习,可以提高其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经济学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经济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既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它的理论可以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实际问题,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注重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性和综合性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要求各专业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经济学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了一定的分析工具,才能适应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社会对更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与需要。
综合上述分析,经济学原理作为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其最重要的功能毫无疑问应定位于服从培养应用人才的目标,以便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三、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学课程的知识点繁多复杂,致使学生难以掌握。西方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的范畴,揭示了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各种经济活动的规律,是探讨人类社会如何经济地利用自然和社会资源以达到某种目的或满足某种欲望的科学,是研究人类个体和集体在生产、消费、交换等社会活动中的理以及他们在这些活动中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微观部分的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政府作用理论等;还包括宏观部分的总产出的决定、经济周期、长期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国际经济、宏观经济政策等。课程内容比较多,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在学习中如果不注重提前预习、上课总结、课后复习查阅资料,不注重前后理论贯穿理解,那么就会拉下越来越多的内容,以至于不懂的内容增多,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的信心。高职院校教学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它以应用为目标,以“必
需、够用”为度。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是高职教育的一大难点。
(二)经济学课程思维和方法训练较少,造成学生应用能力欠缺。经济学基础课程既是有特定研究对象的理论课程,也是一门方法论课程。著名经济方法论专家莱昂内尔・罗宾斯把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划分为两个层次,即对象层次和方法论层次。在他看来,“只要达到某一目的需要借助稀缺手段,这种行为便是经济学家关注的对象”。
由于教学时间的紧迫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大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有些知识点即便采取案例教学法,在实施该教学法时也存在方式陈旧、案例陈旧以及与中国本土经济、当前热点不够贴近等问题。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典型案例,使得学生对生产理论、成本理论等微观的基础理论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经济学真正的精髓在于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思维过程。任何现有的经济学理论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成立的,教师如果只是向学生讲解传授西方经济学各个章节的知识,不交论或模型曲来龙去脉,学生往往无法真正理解经济理论的形成思路,以至于觉得经济学难学又难懂。长此以往,教师对作为一种方法论的经济学讲解不足,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着重培养经济思维的习惯,不是在运用中把握经济学知识点,而是在老师描述后去强行记忆知识点,以至于造成应用能力差的后果。
(三)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当,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1.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不到位,教学效果不佳。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经济学教学最常采用的方式是课堂讲授式,教师按部就班地讲授概念与数学模型,面对艰深的概念和数学公式,学生从头到尾记笔记,没有认真的去思考,去体会。教师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讲解,没有将课程的讲解和高职高专教育所倡导的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结合起来。造成教师授课针对性不强,学生学习时感到很茫然,认为经济学空洞乏味,实际教学效果不显著的局面。
2.教师对教材的选用不恰当,教学质量不高。目前,经济学教材上大多是以外国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根据中国的经济发展、改革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理论较少,无助于了解并解决中国现实经济发展和改革中的问题。面对教材中深奥的理论和不现实的图像和专业术语,刚刚脱离应试教育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对经济问题独立思考不足,甚至不具备最基本的经济思维。因此,要让其真正理解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或实质问题,就显得尤为困难更不要说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进行学习了。
四、完善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高等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提高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率,关键要使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服从于应用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因此,为进一步完善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一)在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上,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择优选择教学内容。教育部明确提出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即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所淡化,实践能力、特别是毕业后从事某一职业的能力得到加强和实现。因此,高职高专教育在教学内容上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择优选择教学内容。鉴于高职高专学生的数学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与本科院校在经济学教学的设置目标、教学的出发点和教学的重点上的不同,高职高专经济学课程更应突出经济理论的适用与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不必过于艰深,应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性的进行教学,具体就微观经济学来说,应主要介绍价格论、效用论、生产论、成本论、市场论等。就宏观经济学来说,着重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让学生能了解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依据和对整体宏观经济环境有所认识。同时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要注重训练学生的经济学思维,逐步形成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的思维和习惯,在“学会”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会学”。
(二)在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上,不断完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综合效果。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能否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高职高专学生通常理论基础知识不是太牢固,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不浓。因此,必须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力争要做到课内老师授课为主与激发学生课外自主性学习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诸如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多媒体技术教学等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合知识和经验。通过让高职高专学生到实际生活、企业中调查的方法,到社会去进行现场教学,解决实践应用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高职生较好地理解理论和掌握技能的双重效果。以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为例,每年学校都有一个月的综合实习月教学环节,这个环节对于大一、大二着重在于打好专业基础的学生而言,老师可以结合所学专业,布置一些和经济学课程相关的社会调查项目,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去实地进行调研采集数据,写出调查报告,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辅修工商管理)本科
地址:XX大学XX部X舍X室
英语水平:CET6计算机水平: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籍贯:XX省XX市|男|1986年2月|汉族
实习经历
1、XX省XX市电力公司(2008年6月-2008年7月)
工作地点:XX变电检修工区、XX市XX变电站
工作描述:了解电力公司各部的职责范围和组织架构;感性认识变电站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及相关责任,包括运行人员和继保班;学习电力行业安全工作规程。
2、XXXX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7月-2008年8月)
工作地点:XX市XX区科技园
工作描述:
2.1、在自动化事业部,学习FARAD200系列产品的使用和设置方法,并了解其相关原理和生产流程;
2.2、在高压推广部,了解接地电阻柜的相关计算过程,标书制作,销售的相关技巧;
2.3、接受商务礼仪、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类的相关培训。
3、课余时间做过许多简历工作,包括家教、推销、市场调查等,学习到与人沟通的技巧和坚强的意志的重要性。
学士课程
XX大学2005年9月——2009年7月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电路,电机学,电路测试技术,工程电磁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电磁场仿真实践,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模拟、数字)及其实践,电机及电力拖动实践,工程训练,电气工程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Matlab语言的应用,继电保护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测控技术。
工商管理(辅修):市场营销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宏观经济学,物流管理,会计学,运营管理,战略管理,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组织行为学,国际企业管理。
主要技能
1、了解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
2、熟练应用各种常用专业软件,如Matlab,EDA,CAD;
3、能熟练应用Office系列办公软件;
4、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对数学建模有一定的应用。
自我评价
1、喜欢和观念和物化材料打交道,研究具有复杂设计的各类机械设备及其原理。
2、好奇心很强,喜欢钻研,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喜欢创造性的工作。
3、善于在实际生活中发挥才干,乐于解决生活中的疑难问题。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治疗方案;药事管理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9)-11-0014-02
药物经济学是以卫生经济学基础而发展建立的一门新型边缘学科,是一门将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评价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其作用贯穿于药物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整个过程,为产品的开发提供决策,将为新形势下的药品监督立法及管理的更加科学合理,促进药物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有利于药品分类管理制度。
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有四种:最小成本分析法,成本―效果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和成本―效用分析法(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学工作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种方面:
1 优化临床用药方案
根据药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过程。目前情况下其主要任务是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以及不同医疗和社会服务项目斫产生的经济效果的相对比值,其目的不仅是节约药品费用更重要的是使药品更安全、更有效、更经济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治疗决策科学化提供客观依据。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选择药品价格的“高”与“低”,并不标志着治疗方案的“优”与“劣”,因为药物经济学不光注重治疗成本,同时还注重治疗效果,对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评价,只考虑效果,不顾成本消耗是不可取得。只考虑成本,不考虑效果也是无意义的。问题关键在于平衡成本与效果,寻求一个最佳点。在多个治疗方案中,一个治疗方案即便成本较高,但临床效果显著,仍不失为较佳的治疗方案。
2 指导临床药学服务
随着人类社会对医疗保健健需求的日益增加,卫生保健费用(其中相当一部分药物费用)的逐年上涨己成为妨碍各国卫生事业向前发展的沉重负担。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卫生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匮乏,医疗制度的经济改革正处于摸索阶段。因此,药物经济学为此尽微薄之力。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有效指导,其中包括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干预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其注意事项等。②药物血药浓度的监测。由于个体差异,一部分药物的常用剂量对某些患者疗效甚微乃至无效,而对另医学患者则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有时标准给药剂量对一些病人不能产生足够的药效,以致被认为该药无效。而另一些病人在治疗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又被认为是剂量过高所致。因此,进行药物血液浓度监测,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可充分发挥药物的药理作用,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药物治疗的价倔效应,这样既可调节相关费用,又可使药物治疗的价值效应、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充分地融合在一起,使药物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广大患者服务。
3 应用于药品的采购与贮存
我国医药市场中普遍存在一种药物多家生产的现象。同时其价格差异也很大。为此,国家纠正药品流通领域中的不正之风,减轻广大患者的医疗负担,推出了“招标采购”的新举措,既在保障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在获得同样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要去考虑药品的经济性,将真正具有良好成本效果的药品奉献给广大的医患者。这也是药物经济学在药品流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另外,药品是人们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物质,药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药品的质量除了与生产过程直接相关外,与其贮存方法也是息息相关的。例如,规定在冷库中贮存的药品,如在常温库中,不仅会严重影响药品质量,还会降低药品的疗效乃至失败,同时也增加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患者如果使用了这种药品,即便临床医师已经拟定了成本―效果最佳的治疗方案,也达不到预期的疗效,不但给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同时还浪费了有限的卫生资源。由此可见,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采购与贮存药品,是保障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基础,是实现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的重要环节之一。
4 指导医院制剂的研制和生产
医院制剂是医药市场的重要补充,能应临床之所急,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经济的为患者服务。同时也是保障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其研制和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疗效是首要任务,即尽可能研制生产出成本效果好的药品。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制剂研制过程中,应用药物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评价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生产过程中,除严格按GPP标准执行外,还应将药物经济学分析法应用到制剂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根据不同制剂品种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尽量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改变以往生产设备、技术落后、工艺粗放的局面,优选工艺,进一步提高制剂产品的质量,例如可用吸附澄清技术替代传统的醇沉技术,可节约大量成本。
5 应用于药品上市后再评价
药品上市后再评价是根据医药学的最新学术水平,从药理学、药剂学、临床医学,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及药物政策等方面,对已批准上市的药品在社会人群中的疗效、不良反应、用药方案、稳定性及费用是否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做出科学评价和估计。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内容,包括疗效评价,安全性和经济性评价,药物经济学从社会角度出发,动用药物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成本和相应效益方面进行鉴别、比较,决定出最佳医疗服务方案,以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现有的药物资源,让人们以最小的代价享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因此,应用药物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对上市后药物的经济性进行科学评价,是目前医疗费用已成为社会负担形式下的急迫任务之一,也是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药物经济学分析法对一个药品的实况进行调研与分析评价,使得该药在临床上得以合理的应用,使患者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
6 在新药研究开发中的作用
应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拟开发的新药进行评审,从治疗作用、经济价值及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可以避免新药开发的低水平重复,可以使新药开发更加科学合理,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利用药物经济学加强新药研究经济管理和评审,以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增长和卫生资源的浪费。通过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对开,发疗效高,副作用小,价格合理的新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也是今后我国新药开发和评审应该重视的内容之一。
7 在控制药品费用上涨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报酬递增;供需曲线;局部正反馈;艺术品市场
[中图分类号] F713.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4-0092-04
[作者简介] 倪云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学、网络经济理论;
朱六一,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学。(浙江 杭州 310027)
报酬递增思想最早出现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而当马歇尔把经济学的注意力引向资源配置和市场价格有效性之后,报酬递增思想一直不为主流经济学所正视,直到1928年阿林・杨格在其经典论文《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中重新发现斯密定理后,报酬递增问题的研究才逐步成为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热点,在此基础上有了新增长理论、新贸易理论、新产业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等理论经济分支的发展。布莱恩・阿瑟等主张正反馈的学者采用了80多年以前数学家逐步发展的非线性随机过程理论,为正反馈学说构筑了一个复杂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越来越受到经济学界的关注和重视。但由于其高深的数理内涵没有被广泛而有效地用于解释现实现象,即使在阿瑟认为可以而且只能用正反馈机理来解释的无形商品经济,人们用一般正反馈理论解释经济现象时也感到费力。因此,我们遵循经济学经典的从供给方、需求方再到市场均衡的分析思路,推导出局部正反馈原理,并通过运用该原理对艺术品市场的分析显现和证明该原理对无形商品世界的强大解释力。
一、局部正反馈原理的推导
1.供给方的报酬递增和供给曲线的下倾
供给方报酬递增的研究在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中就早已有之。斯密用专业化分工理论解释了经济增长,其基本的逻辑是,分工带来的专业化导致技术进步,从而产生报酬递增,而进一步的分工依赖于市场范围的扩大。这种因果积累的过程体现了生产中的报酬递增机制。而在新古典框架下,企业被看作黑箱,内部的创新、技术变化以及分工都被忽略,马歇尔在对产业集群研究中用静态均衡分析来处理动态的报酬递增,提出内外部规模经济概念,让人们一度把报酬递增归因为规模经济。由于新古典长期占据主流经济学地位,分工论也一直为人所忽视。直至杨格认识到分工和市场的自我循环相互促进的报酬递增机制,将斯密定理动态化,人们才又把视线转回到对报酬递增源泉的思考上来。而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家,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和其他数学规划方法将古典分工论数理化,带来了专业化分工理论的真正复兴。新兴古典关于专业化分工和报酬递增的核心思想是:制度变迁和组织创新通过交易效率决定分工深化程度,而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决定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知识的进步,决定了报酬递增。而生产效率、交易效率的提高带来了分工收益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分工,分工演化加速进行,形成了报酬递增的自循环过程。这个过程清楚地表达了专业化和分工经济如何带来供给方的报酬递增。
在无形商品世界中,商品多为知识密集型商品,知识和信息生产中的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有着不同于传统商品的特殊性――固定成本多为巨额的沉没成本,而边际成本可以几乎为零。贝恩(Bain 1956)将沉没成本认为是信息产业中新企业进入的主要门槛,Roberts和Mailgram(1982)年对其作了博弈论下的分析,哈尔・瓦里安(Hal Varian,2000)、卡尔・夏皮罗(Carl Shapiro,2000)把信息生产中边际成本为零的实现过程称为“复制(copy)”,并在《Information Rules A Strategic Guide to the Network Economy》中将其描述为“资金大部分被用于原始第一个产品的研发制造中,一旦成功,生产另一个商品的成本就微不足道”的过程。信息的这种特点让专业化本身就可以带来报酬递增。
专业化分工理论发展的成熟化给供给方的报酬递增提供了精密完整的分析框架,将主流经济学的生产和供给理论引向长期动态、群体互动的分析。“复制”现象的存在让无形商品在有了第一个原始产品之后的生产方报酬递增显得更为明显。报酬递增显示在供给曲线上就是边际成本的下降和供给曲线的向下倾斜。
2.需求方的报酬递增和需求曲线的上扬
相比供给方报酬递增研究的源远流长,需求方报酬递增的研究要晚许多,这和主流经济学长期以来主要关注供给方,对需求方的研究受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束缚仅局限于消费者个体短期分析有关。
对消费者群体消费现象的关注和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8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西方经济学家投入到这一研究领域中。与需求方报酬递增相关的提法有:网络效应、网络外部性、需求方规模经济、消费外部性、社会相互作用理论等。其中最为系统是关于网络效应的研究,普遍接受的网络效应定义是:产品的效用随着基于交互作用的用户的增加而变化。罗尔夫斯(J.Rolfs)作为公认最早对网络效应进行分析的经济学家从IC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产品的研究出发提出了“倒U型需求曲线”、多重均衡、临界容量等网络效应研究的基础内容。20世纪80年代卡茨(Karz)和夏皮罗在著名的网络效应文章《系统竞争与网络效应》(《network externalities ,competition and compati-bility》)中把基于交互作用的网络外部性分为直接外部性、间接外部性和由理性预期带来三种。布莱恩・阿瑟进一步通过多重均衡、锁定、路径依赖等概念描述了网络效应的存在,明确提出网络的交互作用会带来报酬递增。之后,伊克洛米德斯(N.Economides)、希梅尔伯格(C.Himmelberg)、杨和巴瑞特(Yang and C.C.Barret)、加里・贝克尔(Gary S.Becker)都对传统的需求函数进行了挑战和修改。其中贝克尔把个体交互作用彼此影响的思想集中到他的消费社会相互作用论中,并用社会资本S来表示影响人们选择的社会力量,并把效用函数扩展成:U=U (X t, Y t, Z t, S t )式中,X 、Y、Z分别表示不同的商品。这一函数将消费者交互作用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内生化。
贝克尔同时引入个人资本存量概念将个人消费行为的分析从短期扩充到长期。用P表示个人资本,则扩展的效用函数可以表示成:U=U (X t, Y t, Z t, P t ) 式中, X 、Y、Z分别表示不同的商品。由于现在的选择会影响将来的个人资本水平,由所消费的商品和服务本身所决定的次效用函数即传统的效用函数U=U(X t, Y t, Z t)是不稳定的,因为它会随着Pt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消费者对某一种产品的消费量的增加,他愿意支付的需求价格可能增加,深层次原因在于消费者的学习效应,即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积累消费的人力资本。如果边际效用是随着P t呈现递增的,就会出现被贝克尔称为“成瘾”、被阿瑟和夏皮罗称为“锁定”的消费行为。
效用函数中引入个人资本和社会资本后,边际效用就可能出现递减、递增或者不变的现象。无形商品以信息为核心要素,消费者的行为是高度彼此影响交互作用的;消费信息商品时必需积累一定的“消费能力”――个人资本,这就使无形商品消费时“锁定”“成瘾”现象的出现成为必然,由网络效应和成瘾性带来的需求方报酬递增体现在需求曲线上就是边际效用递增和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3.局部正反馈形成机理
通过分工专业化论、复制现象探讨供给方报酬递增,证明无形商品供给曲线的下倾;通过网络效应、成瘾性探讨需求方的报酬递增,证明无形商品需求曲线的上扬,即局部均衡(图1)中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将出现倒置(见图2),F点就不再是均衡点了,而是均衡的对立面即反均衡点。根据系统控制理论的说法,F点就是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点。尽管在F点,当Q=QF时,PD=PS,市场出清;但是如果市场出现偏离F的情况(扰动),市场的自发力量将会导致越来越远离F点。具体来说,当Q=Q1时,PD< PS,即需求价格小于供给价格,市场交易无法达成,Q1无法实现,出现过剩;当Q=Q2时,PD >PS,即需求价格大于供给价格,市场交易能够迅速达成,Q2能够实现并出现短缺。
局部正反馈原理从形式上看是与局部均衡原理相对立的,但事实上,正像有形商品与无形商品是现实经济中互补的两方面那样,正反馈与均衡也是互相补充的两套原理。只有将均衡原理和正反馈原理结合起来,才能大大增强经济学理论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
二、艺术品市场中的正反馈原理
《中国美术词典》和《简明美术词典》都通过定义艺术来定义艺术品,艺术是“含有美学情味和美的价值的活动及其活动之产物”,是“用形象反映现实并比现实有典型性的一种特殊的思想形式”,从而艺术品是“具有新颖独创性的构思和艺术的魅力,由艺术家凭其灵感和技巧进行创作,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作品”。从这个定义思路可以看出艺术品是一种有具体形式但完全满足人无形精神需求的商品,其价值在于艺术家通过物质载体所传达的美学信息,其生产消费也就具有无形商品的特性。
1.艺术品供给方的报酬递增现象
专业化分工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在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都极为低下,最早作画的人选择了“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即通过自己的作画自己欣赏,自娱自乐来满足自己对艺术的需求。在缺乏有关组织信息的知识时,社会关于专业化分工的实验从最简单的分工组织开始,画家与偶尔发生的上门求画的人进行交易,而求画的中间最特殊的是宫廷――画师豢养模式。帝王权贵们分工资金和市场,画师们只需专心作画。这种类似内部化的分工模式将信息成本、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风险带来的交易费用降到最低,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带来技术知识的积累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权衡了专业化报酬和交易费用以后实验新的分工组织,带动进一步的分工。春秋以后,工匠开始流动,出现广泛的酬劳交易,到了魏晋初步出现中国书画市场雏形,直至唐代,书画消费者主体转移到士大夫阶层,营销工作才正式由书画商承担,而西方艺术品市场从最早的希腊城邦制中就强调分工对市场发展的重要性,“模仿形象和色彩的艺术家不容许充当商人的角色”、“职业的混淆是对国家最大的危害”(柏拉图,公元前346)。对于分工的重视使得西方艺术品市场的分工迅速演化,由此带来的报酬递增导致了中西方艺术品市场如今的差距。
艺术品作为知识密集型产品,同样存在高沉没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生产特性。在艺术家层面,艺术家用大量的时间修炼自己的艺术功底,一旦成名,再创作出的艺术品的成本就远低于第一件成名作品,“十年寒窗无人知,一朝成名天下闻”体现的就是这种现象;在画廊和艺术家经纪人层面,就是前期投入了大量的对艺术家的包装,一旦将该艺术家“捧红”,就可以坐收该艺术家作品升值的超额利润;在拍卖行层面,前期投入大量制度创新成本,一旦摸索出一套好的经营模式,可以在不同投资板块、不同地域低成本“复制”,以最低的成本做出最有影响力、最低流拍率的拍卖会。
2.艺术品需求方的报酬递增现象
艺术品消费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由网络效应和成瘾性带来的需求方报酬递增现象。
艺术品消费中的网络效应表现在社会认可度对艺术品价值的影响上。现行最常用的艺术家作品的价格估算公式是: P =Pa×a/A
式中:P――某艺术家作品价格
Pa――参照均价
a ――某艺术家的社会认可度
A――社会认可的参照度
由此可见,社会认可度在艺术品定价时起到决定作用。这种社会认可度就是消费群体对商品的消费量即商品的社会资本积累达到临界点所产生的。最简单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凡・高的画,同样的一张画,画家在世时社会认可度为零,价值为零,随着人们在拍卖市场上的不断追捧,凡・高画作的价值一路攀升,1998年他的《加歇医生肖像》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创造了8250万美元的美术作品拍卖世界纪录。艺术品市场上名家名作总是和高价格联系在一起,这种所谓的名气的大小就是其消费量的多少、社会认可度的大小、社会资本积累的多少。除此之外,艺术消费形式中一种重要的消费形式――炫耀性艺术消费,就更是因为其现实的经济意义和社会象征意义而和艺术品的社会认可度社会消费量密不可分。
就像马歇尔强调音乐欣赏能力影响人们对“美妙”音乐的偏好一样,艺术品的鉴赏力决定着人们的消费能力,影响着消费者的偏好和效用。顾兆贵在《艺术经济学导论》中将其定义为“主体进行审美消费实践所必需的心理功能和审美能力的外在表现”,审美消费能力取决于消费者过去欣赏“消费”艺术品的经历,即消费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审美经验知识的积攒、审美能力的提高。而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消费者在审美方面的个人资本存量的积累,也可以说是原先在消费艺术品方面的“人力资本投入”。同样一幅《最后的晚餐》,在缺乏审美消费经历的人看来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叙事壁画,而在一个对艺术语言、情景意象、再现规律等有所把握,对宗教历史绘画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创作主体的思想倾向、美学追求和创作意蕴等有所了解的人就能通过审美理解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更大的审美享受。因此,艺术品的消费能力是建立在知识的获取和积累上的。随着艺术品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对艺术品的审美需求就不断得到强化,获得的效用也加大。
3.艺术品市场中的局部正反馈现象
艺术品消费行为中,成瘾性和网络效应引起边际效用递增导致需求曲线出现了反向走势――向右上方倾斜。艺术品生产过程中,高前期投入成本、低复制成本引起的边际成本递减导致供给曲线也出现反向走势――向右下方倾斜,所谓的“赢家通吃,输家通盘”就是正反馈原理在艺术品市场中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在这几个层面:
第一,艺术家和艺术品层面。
艺术家成名,即突破正反馈临界点后,其艺术品的价位就高,价位越高名气越大越能拉高价格,形成自循环的正反馈现象;不能成名的艺术家即不能突破临界点的艺术家,他们不但难以收回将自己培养成艺术家的巨大沉没成本,而且在多次正反馈作用后退出竞争沦为出卖劳动力复制其他人作品的画匠。
第二,艺术品经营组织层面(画廊和拍卖行,艺术品交易网站)。
以拍卖行为例,拍卖行在推出拍卖会的前期要投入巨资做包括自身组织的建设和拍卖配套服务在内的大量的准备工作,如测市、预展、宣传、拍卖师队伍和鉴定师队伍的建设等,以此来扩大影响力,因为只有影响力巨大、参拍者众多的拍卖才能带来巨额利润,更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扩大拍卖行的名气,使下一次的拍卖更为业内关注,成为正反馈中的赢家,而规模小且不能突破临界点的就会慢慢萎缩退出竞争。
第三,艺术品的行业层面。
就国内艺术品市场格局来看,具有较高分工水平、较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较高文化教育水平程度、较浓郁人文气息的京、沪、杭三地有着较强的供给方报酬递增和需求方报酬递增,形成的正反馈现象推动三地艺术品市场作为强者赢家的寡头垄断地位。
参考文献:
[1]Gary.S.Becker. Accounting For Taste [M]. Ameri-ca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2]Allyn A. Young.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 [J].The Economic Journal, 1928(38.).
[3]Arthur Brian.Positive Feedbacks in the Economy (Reprinted from Scientific American)[J].The McKinney Quarterly,1994,Issue 1:81―95.
[4]Arthur Brian.Increasing Returns and the New World of Busines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Aug 1996.
[5]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2 .
[6]阿尔弗莱德・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4.
[7]杨小凯.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8]顾兆贵.艺术经济学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9]贾根良.报酬递增经济学:回顾与展望(一)[J].南开经济研究,1998,(6).
[10]袁正.分工的一般理论与古典增长框架[J].经济学家,2005,(6).
[11]盛运付.当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研究[J].财贸研究,2002,(4).
[12]倪云虎, 郑荷芬.纳斯达克股指暴涨暴跌的内在机理[J].经济学家,2002,(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