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范文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第1篇: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安全隐患、护理对策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807-01

手术是外科治疗的必要手段,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创伤,在手术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都存在潜在的部安全因素,在某些不安全因素的作用下,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严重影响患者、医生、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生活和安全(1)。因此,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理人员除了配合手术顺利进行外,还有高度重视手术期间安全问题,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手术过程安全。

1影响手术室安全的因素

1.1 护理人员的因素,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整个手术过程护理安全的实施者,对患者的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首先,护士的综合素质高低,责任心强与否,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对护理安全影响极大;其次是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及对患者关心程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再加上护理人员缺乏,工作过度疲劳,也是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因素。

1.2 患者因素

护理是护士与患者相互配合完成的工作,护理工作是否正常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配合程度,极个别的患者中存在思维和精神方面的缺陷,不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都影响到护理工作的安全。

1.3物质因素

护理的观察是需要完好的设备作为支撑的。性能良好和质量过关的设备,将会给护理人员提供极大的便利,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的减轻病人的痛苦,争取更多的时间,来完成急诊手术,确保手术安全。

1.4环境因素

从心里学角度来看,良好的环境将会减轻患者的压抑感和恐惧感,对调整患者的心情有很大影响。

2 护理对策

2.1围手术期护理

2.1.1术前护理方法

(1)护理人员应严格落实“三查七对”: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床号、手术名称,以及相关的手术信息,进行认真查对,对于没有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术前告知其排尿;(2)保持合适的:对于清醒的患者,要做好相关的解释,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要事先做好相关约束和固定,并有专人看护,对于手术所需特殊,要在术野充分暴露的情况下,做好有效固定,特殊部位要垫软垫(如坐骨部位),以减轻压力(2).(3)手术室环境和仪器的管理:手术室的温度应为22-25℃,注意患者保暖,避免受凉,同时保持手术室的安静,避免大声喧哗,维持良好的手术环境。同时与患者交谈,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并及时了解患者的不适症状。还有注意手术室的抢救物品、仪器,做好充分的术前检查和准备,确保手术的安全性。(4)严格无菌操作:检查无菌包完整性、消毒日期,确保无菌包无破损、有效的情况下打开无菌包,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术后感染。(5)心里护理手术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等心里压力,护理人员应热情、安慰、鼓励患者,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迎接手术治疗和护理(3)。

2.1.2术中护理方法

(1)巡回护士的护理工作:巡回护士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报告给主管医师,做好相应的抢救工作。同时监督无菌操作的执行性,术前、手术结束前,仔细清点器械、敷料,以及缝针数量,并做好相关记录,确保手术的无误性和安全性。(2)洗手护士的护理工作:根据外科手术的要求,应检查灭菌卡的效果,主动、正确传递器械及所需物品,确保术野清洁。在手术结束前与巡回护士一起做好器械、敷料、以及缝针数量的清点工作以免异物留在患者体内(4)。

2.1.3术后护理方法

患者手术结束离开手术室前,应清理患者身上的血迹,将敷料和创口进行有效固定,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全麻患者未清醒的患者,除了观察生命体征外,还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搬运患者时,动作要轻柔,尽可能减少震动,注意输液管和引流管的固定,避免其脱出、扭曲等保持器畅通性。

2.2增强工作责任心,加强护理核心制度的学习

护理人员对待患者应像对自己亲人一样,让患者感到温暖、亲切,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里有利于配合手术治疗。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常规,提高护理水平,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安全。

2.3培养手术室护理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

(1)对待患者态度要和蔼,手术治疗对于每个患者而言,都是一个比较重要事件,任何变化都有可能导致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对于手术患者而言,安全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认真对待手术治疗,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一个执行各项手术操作常规,遇到危机情况时,能够有条不紊的提高安全护理保障,确保手术顺利地完成。(2)不断沟通业务努力,随着新手术器械的引进和外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水平也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手术室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以适应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提高手术室护理水平,消除不安全因素。

2.4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更新设备,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短缺,造成疲劳工作,也是手术室安全隐患,所以,要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消除不安全隐患。另外,手术室设备的好坏,也直接影响手术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手术质量,造成不安全隐患。所以要不断更新设备,提高患者手术质量和抢救水平。

3 小结

患者的安全是医疗、护理的核心。所以手术室护理人员应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以“救死扶伤”为宗旨。严谨工作作风,一个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业务努力,培养良好的专业道德,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及时发现护理安全的薄弱环节,从根源上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5)。

参考文献

[1] 俞彩红.规范护理行为 避免手术室护理纠纷[J].齐鲁护理杂志,2008.22(14):121-122.

[2] 于秀芹,手术室护理管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1(9):1240-1241

[3] 黄螟.手术室前在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102-103.

第2篇: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医院;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51-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中患者对于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质量以及医疗安全质量等的要求也不断提高[1]。因此,医院由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引起的医疗差错及护理纠纷等也有了明显的减少,但仍还有许多医院的手术室护理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本文主要探讨了医院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有效防范措施,并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资料与方法

资料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手术室护理中实施手术的患者40例,设为研究组,手术过程中给予其手术室护理,另外选择同期手术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未给予其手术室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中医疗差错发生情况及术后护理满意度调查情况。

1.2 安全隐患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以下几点: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缺乏护理经验,因此术前准备工作不充分 [2]。护理人员本身缺乏相关的安全意识,或者自身未具备专业的药学理论知识,一些相关的手术室操作技巧不熟练,如在给患者进行用药前,对于一些药物的浓度以及剂量等的核对工作不到位,从而使患者由于服药错误而引发过敏等症状;在给患者进行输液或输血的过程中,由于使用方法不当,导致患者静脉通路循环不畅,延误手术时间。此外,护理人员责任感不强,如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看护不严格,会使得患者因其疏忽而不小心发生碰撞或坠床;患者的摆放不正确,引发其低血压、神经损伤等;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相关制度不健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1.3 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发生医疗差错情况比较,研究组发生医疗差错4例,占10.0%,对照组发生医疗差错9例,占22.5%,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开展外科手术的一个重要场所,也是医院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到的医疗器械、器材及药品等较多,因此存在高风险、强度大、技术高等特点。手术室护理中安全隐患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手术效率及效果。因此,医院积极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可极大的提高手术的整体成功率,降低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3]。

医院手术室护理中安全隐患的有效防范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等的培训力度,并定期对其进行考核比赛,督促其不断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综合素质;对于一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手术,开展回顾性讨论和交流,并积极总结优秀的护理经验;护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4],不留任何安全隐患。(2)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定期检修和维护手术室内的各种仪器,并注意适当添加剂,降低机器工作时的轰鸣声,以便于减少患者手术时的紧张和恐惧感;手术室内严禁护理人员使用无线通讯设备;室内的环境设计要丰富、温暖、有舒适感,尽量避免布局过于单调,以减少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手术室严格划分无菌区、相对无菌区以及非无菌区,将各区域隔开并设明显的分界标志;定期进行消毒清理工作,保证手术室空气的质量。

(3)建立健全的手术室管理制度,保证手术室护理质量。医院必须要制定相应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如护理工作量化考核细则,明确规定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标准内容及详细注意事项,并定期对人员进行考核,以全面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明确护理人员需要履行的职责,手术中严格保持无菌操作,必要时加盖无菌巾;科学配制手术室护理人员。(4)增强医患沟通,减少医疗隐患。护理人员术前对患者进行访视工作,具体注意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等详细资料,并向其介绍手术详情及手术必要性,告知患者术中注意事项,保持良好心态接受治疗;手术中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充分尊重患者,安抚其紧张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做好术后生命体征观察、饮食护理等工作。

本文研究表明,两组患者术中发生医疗差错情况比较,研究组发生医疗差错4例,占10.0%,对照组发生医疗差错9例,占22.5%,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医院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给予患者科学、全面、有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不仅可以减少医疗差错,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对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医院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也可提升自身的整体公众形象以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付立新.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0(05): 354-359.

第3篇: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349-02

随着近代生物医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以及现代学科的专业化,手术室已成为运用多学科成就为各科提供治疗、诊断及抢救的重要基地,因此,手术室护理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甚至面临一些法律问题。本文对手术室护理管理总结如下:

1加强组织管理。

1.1健全手术室规章管理制度。

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首先要适应形势变化,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要求操作,若有违反,予以严惩,用制度来管理和约束人,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1.2合理调配人员。

要发挥护士长的核心作用,在监督检查护理人员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调配人员,可实行弹性的排班制度,缓解护理人员的压力,不搞疲劳作战,以确保工作质量。

1.3实施岗位责任制。

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工作分配要做到科学分工、责任明确,可采取固定管理,要求护理人员注重业务能力的提高,了解本专业手术新技术,掌握相关设备及仪器的使用方法,并定期进行考核,促使手术室护理人员提高认识及自身的综合素质。

2强化人员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素质。

2.1巩固基本技能,加强技术训练制定完善的“护理操作程序及考核细则”,明确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每年多进行几次护理比武活动,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并且把工作成绩与经济效益挂钩。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以此产生竞争效应,科室与科室比,护士与护士比,使人人操作规范化、标准化。此外,每次考试成绩要张榜公布,以督促护理人员加强业务学习。

2.2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一专多能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医疗向高、精、尖技术的发展,必须有高水平的护理来保障。对自身基础好的、成绩优异的护士实行重点科室的轮岗,如普外科、骨科及医疗重点科室等,利用各科室患者在护理方面的不同点,培养她们综合分析、判断和处理能力,使其成为一专多能的实用性护理人才,以适应现代医疗护理工作的特点。

2.3严格管理手术室的工作人员,保证手术安全尽责、献身、仪表端正、热情和蔼、技术精益求精,是每一个优秀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在手术室尤其重要。由于手术室工作特点是紧张连续、不分昼夜地协助医生抢救危重患者,因此,应要求每个护士都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具备献身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除此以外,还需动作灵敏,沉着果断,能迅速地处理意外情况。这些都要在日常工作中加以教育和训练,使之逐步形成。此外,护理管理者要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3重视环境管理,加强器械物品管理。

手术室的环境要求较高,清洁区、污染区、相对无菌区、无菌区必须要有明显的标志,手术间要做到定期消毒,必须按规定严格进行每周一次药物熏蒸消毒,每晚紫外线照射消毒1h,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一次;护士长要定期对消毒后物品及消毒用品进行定期检查,并认真总结消毒无菌和清洁卫生质量,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另外,手术所需的器械物品与手术质量密切相关,因此要对加强器械物品的管理:特殊器械、精密仪器等要实行定点放置并由专人管理,同时要对器械的功能也应定期检修;对已消毒的器械物品应统一放置在无菌储藏室,并进行登记,器械的使用在有效期内;对于需要熏蒸消毒的物品,每周整理消毒容器,若中途增加物品应立即添加消毒剂及药物,同时做好物品消毒更换日期记录,并落实执行者。

4强化医疗设备的管理。

4.1学习相关医疗知识。制定集体学习日,有计划地请医疗器械部门的专业人员到科讲课,对于科内的医疗设备和精密仪器,让全科人员充分认识先进医疗设备非一般仪器,了解设备的成本价格特点及设备的性能,同时熟练掌握该设备的操作方法和保养措施,并责任到人。使人人对设备使用熟练掌握,形成价格成本印象,增加成本概念,爱护和保养好设备。

4.2医疗设备的维护。手术室的医疗设备是比较难控制与维护的,不可避免地增加医疗设备的意外折损费和维修费,此时护士长应了解设备损坏的原因、责任,根据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同时提醒大家在使用设备时不忘维护设备安全意识,使之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充分盘活运营成本,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5加强手术室感染控制。

手术室消毒隔离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要定期清洁和消毒,卫生学监测指标必须符合Ⅱ类监测指标方可使用。手术间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60%~70%,手术过程中严格控制人员的进入。术后要认真清扫手术间地面,将血迹清洗干净,更换手术台上所有铺单。对污染或传染性疾病手术的相关用物须作特殊处理,如用1500mg/L~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洗后再行熏蒸消毒,紫外线照射消毒等以彻底控制传染源和尽可能切断各种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非污染或传染性疾病手术的手术间则清扫干净后行紫外线照射消毒30min。手术器械敷料根据其性能进行消毒灭菌,尽可能应用高压灭菌,对术中所用器械物品,非一次性使用的,术后应认真清洗干净,对传染性疾病手术的器械物品须作特殊消毒处理后再行常规消毒处理,以备后用;对一次性使用物品应作预处理后,再进行销毁。

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理人员应严格监督各类手术人员无菌操作的执行情况,防止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被污染。手术室医用废物管理是控制医源性感染的重要环节, 对其进行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各科手术顺利进行,降低无菌手术感染率,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

6加强沟通,各方协调。

6.1科内沟通与协调,内求团结,外求发展,内部和谐是外部和谐的保证,人各有所长,根据工作要求、各人的长处进行分工,明责放权,这样既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把工作做得最好,又激励了护士的信心和干劲,工作中出现问题,产生纠纷或冲突,要认真分析原因,掌握科学处理方法,不要当面训斥或偏袒,损害护士的自尊,同时,适时进行角色互换,工作上是领导,要有威慑力,生活中应是朋友,要有爱心,平易近人,关心体贴护士,给予必要的支持与帮助,以增进情感,形成合力,在手术多人员少的情况下,可适当争取补充编制,也可通过弹性派班解决缺编,从人员上保证护理质量。

6.2科间沟通与协调:①相互尊重是沟通的原则,培养医护间相互信任与尊重,加强交流,共同参与决策,减少医护间的强制。②定期向手术相关科室发放手术室工作质量问卷调查表,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取信科室,对科室提出的要求,要尽快去做,尽力办好,增强为患者、为科室服务的意识。③跟踪科室特色技术发展动态,根据科室的需求制订相应培训计划,及时开展各相关科室技术培训,针对护理工作的难点与特点,如手术配合、摆放、物品准备等进行讲解,直接听取手术医师对手术配合需求,实施针对性整改,提高手术配合质量。④平时可开展科室之间的公共关系活动,增进了解,解除误会,在节日或特定时机,可组织与各科室联欢活动,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在协调过程中把握好“度”,协调不等于妥协、放纵,在一些重大是非面前,应坚持原则,在出现医护矛盾时,医生提出的意见要重视,要进行仔细分析,但不要偏听偏信,更不要一味奉承。要注意保护护士的自尊。

6.3与手术病人的协调。做好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及术后回访工作,真正把病人当上帝,认真聆听他们的心声,并及时收集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到科室,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形成良性循环,真正营造手术室的和谐氛围。

7摒弃“惩罚性”文化,建立自愿报告系统。

转换观念,摒弃“惩罚性”文化,设立护理缺陷自愿报告箱,在周安全例会上总结讨论和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当发生了错误,有目的、跨学科地努力寻找,发现系统中的弱点、缺点。必须明白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纠错不仅纠正直接的问题,而是纠正整个系统,不把一个问题简单地判断为“人的因素”,而是把错误作为预防不良事件的机会。注重对每件错误的原因分析、改进措施及其效果。自愿报告与安全文化互为因果,自愿报告鼓励人们暴露自己的错误,同时向其他人发出警示,常此以往,可形成一种人人关心安全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围,而良好的安全又可使人们自觉将自己的差错等自动报告,这样就可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8讨论。

传统的护理管理多注重已发生或发现的问题,对潜在的护理问题缺乏预见性,而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往往潜伏于缺陷易发环节、易发因素、易发时间和易发人员身上,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针对安全隐患健全手术室规章制度,明确各级护理人员职责,加强安全质量教育,增强护士法律观念是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前提。摒弃“惩罚性”文化,当发生了错误,有目的、跨学科地努力寻找,发现系统中的弱点、缺点。必须明白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纠错不仅纠正直接的问题,而是纠正整个系统。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制度等等,把患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杜绝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念. 手术室护理的现状及对策.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8, 1(7)

[2]黄锡琴.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初探[ J ]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31(3)

[3]张端香, 段秀卿. 强化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J ] . 护理研究,2007,21

第4篇: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范文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b)-137-02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其和多个临床科室密切关联。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新的治疗项目不断增加,临床对手术配合、管理工作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的法律意识,维权观念增强,护理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必定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延误手术时间,造成经济浪费,不仅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伤害,同时还影响医院的名声及社会稳定。因此,不断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增强与相关临床科室合作,提高服务质量,将有助于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1]。

1 安全隐患

目前来说,绝大多数医院都有手术室相关规章、规范,但是规范必须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重点是落实到位。常见隐患有手术台次、部位、术式错误;手术患者错误;血液运送保管错误;手术器械、敷料遗留体内;患者坠床、坠车等意外伤害发生;手术患者低体温;手术不安全、舒适;患者皮肤损伤、压伤、灼伤;术中引流管折叠、脱落、断裂;输液针头脱出、液体外渗;患者物品丢失;手术标本丢失、错放;物品交接不清;不能合理使用电外科设备;术中线路损坏、突然停电;院内感染的发生等。这些事故绝大多数都可以通过制度完善、落实,责任到人等手段来避免。本院结合广东省卫生厅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提出的2009中期评估手术室十大患者安全目标和本院具体情况,对相关隐患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2 防范对策

2.1 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

使用腕带作为手术患者身份识别标识,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作出明确标识,并主动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参与认定,避免发生患者、部位、术式等错误。相关临床病区与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身份、手术名称、术前准备及带入手术室物品(如:病历、影像资料、术殊用药等)等进行核查及清点,双方确认后交接。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麻醉、手术。

2.2 清点制度

严格把握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和核对时机,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在术前、关闭体腔前后、缝合皮肤前共同清点器械、纱布、缝针等并记录,同时应注意器械、敷料的完整性,缝合皮肤前再次清点无误后签名确认。清点物品时必须是手术医师或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执行,并注意清点并记录手术中追加的器械、敷料。发现器械、敷料数量与术前不符,立即通知手术医师并仔细查找,必要时借助X线照射查找。

2.3 接送安全制度

建立、健全患者安全接送工作指引及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接送患者应有专人负责,根据不同的病种,有针对性地使用保护工具。病情稳定的患者由病房护士或相关医务人员护送。术前使用镇静剂或麻醉前用药的患者用平车接送,接送患者的车、床应设有安全带或护栏。烦躁不安、意识不清或麻醉复苏期躁动的患者应有专人守护及使用约束带。意识不清、儿童、病情危急的患者应有经(主)管医生或麻醉医生共同护送。留置引流管的患者接送前应注意评估患者的全面情况并注意留置管管道按要求固定好后方可移动患者。

2.4 严防手术患者低体温

进行防止手术患者低体温相关知识的培训。手术室室温宜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宜在50%~60%,并应按保暖设施使用指导,正确使用保暖用具,避免烫伤。如非手术特殊需要,输入液体及冲洗液宜加温至36~37℃后,方可在手术中使用。

2.5 手术摆放

科室应开设手术摆放方法的相关培训,并购置防范损伤的保护用具。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营养状况、手术时间、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情况等对受压部位皮肤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建立压疮报告制度及预防措施,若已发生压疮,应及时处理并记录。

2.6 药品安全与管理

严格遵守《护理工作管理规范》的药品管理制度,品、第一类严格按照《医疗机构品、第一类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做到专人、专册、专柜、专锁、专处方。常用药、急救药品、消毒液、静脉液体必须严格分开放置,手术台上使用的药物必须粘贴完好无损的标明药物名称、浓度、剂量的标签,在第一种药物未做好标识前,不可加第二种药物上台。手术台下用药必须粘贴注明药物名称、浓度、剂量、有效期的标签,并由抽取药物者与核对者签名。术中执行口头医嘱时执行者须大声复述1遍,双人核对确认后方可执行。安瓿保留至手术后方可丢弃。

2.7 手术植入物安全

建立外来器械及手术植入物的管理制度,所有植入物使用必须符合《医疗器械和药品准入制度》及相关规定。

2.8 手术标本管理

安全、正确留置手术标本,标本储存间应有独立功能,标本留置液应由医院药剂科统一管理,设立手术标本存放专柜,建立标本留置、送检制度及操作流程,器械护士妥善保管手术中切下的任何组织,严防丢失或弄错标本。建立标本送检交接登记本。

2.9 设备使用及管理

建立电外科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备有使用和维修登记本,定期做好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对护士进行电外科设备相关理论及操作培训,避免在有挥发性、易燃、易爆气体的环境中使用电外科设备。

2.10 严防手术室的医院感染

科室应有针对感染发生处理的应急预案,有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人员应对感染预防的知晓率达100%。根据手术患者的年龄和手术部位不同,手术野皮肤消毒选用合适的消毒剂。手术后的废弃物处理,应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器械消毒、灭菌的使用及监测:清洗消毒及监测工作应符合卫生部2009年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及《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操作流程。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安全规范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保障的手术操作的基础,针对安全隐患,必须紧跟医学发展方向,随时健全手术室的规章制度。护理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往往潜伏于易发环节、易发时间、易发因素和易发人员身上[2],需以预防为主,制定预防对策与纠正措施,查找并及时纠正潜在的安全隐患,形成制度,持续质量改进,将可能的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手术室工作量大、时间长、专业性强,任何一个环节都有潜在护理风险,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预防差错事故,提高护理质量[3]。了解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提高硬件设施及人员的素质,将管理细化,责任到个人[4-5],不忽视任何微小的隐患。护理人员应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更新观念,提高综合业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安全隐患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210-216.

[2]王国芬.浅谈手术室安全管理[J].工企医刊,2008,21(4):53.

[3]王桂霞.手术室管理[J].现代保健-医学新研究,2008,5(17):91.

[4]郝春香,郝立新.安全管理在防范护理缺陷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5,19(2):368.

第5篇: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对策

手术室是进行抢救、手术治疗的重要地方。这里每天工作节奏的变化都很快,要求也相当高,人员的分配和流动性都比较大。对于手术室护理工作来说,它的主要特点是工作量大、工作时间比较长。由于劳动分工的的具体化,各种微创手术和精密仪器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因此,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对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影响因素

1.1护理人员的素质不达标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清洁人员的基本素质不能达到手术室护理的要求。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管理者的经济观念也在不断加强,在医院里面设置了竞争体系。为了节约人力资源方面的开支,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对医护人员的编制和要求大大压缩。由于择期手术和不定期的急诊手术的增加,使得护士经常加班,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她们的身体和精神都会很疲劳,容易造成一些护理方面的失误。

1.2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不够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设备不断应用到手术室手术中,使得手术室护理工作就变得更加复杂。许多护士缺乏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或者是护理经验还不够,容易导致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沟通不畅,影响医生和护士之间的配合效果,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在手术室护理的过程中,有的护理人员可能无法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导致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不足造成推迟手术。还有护士对操作步骤不熟练,护士和医生之间的配合出现问题,造成医疗事故。

1.3用药失误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他们的身体变化比较快,药物使用的类型就会增加。但是由于时间很紧迫,特别是在体外循环或者器官移植手术中,患者的输液路径有很多,如果护理人员缺乏相应的医学知识,还有不熟悉的患者的基本情况,就容易发生用药失误,造成一定的危险。

1.4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手术类型原来越复杂。这样使得手术室护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一些原有的规定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难以对护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缺乏质量控制是造成手术室护理工作不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良好的管理制度,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的工作效率。

2 手术室护理的改进措施

2.1合理安排护理人员 对于护理人员的调度要合理安排,适当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充分调动每个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行科学弹性排班系统,充分利用已有的人力资源,使其发挥更大的效果。同时,制定合理的服务费用分配制度,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加班时间,每天的工作按分数支付工资。医院还应该加强与保洁公司的合作,调动能够吃苦耐劳的高质量人才进入手术室工作。

2.2防止手术工具的不完整或有误 手术室所需的设备比较多,一般小的手术只要铺设一个无菌桌就可以了。然而对于一些大型手术,需要铺设两个无菌桌,而且对设备的要求也是比较高,这对于一些年轻的无经验的护士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应加强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采取老护士带领新护士的方式来帮助年轻护士尽快掌握各种设备的名称的操作流程。其次,对一些稀有器械采取讲授法形式,定期组织检查护士的操作质量。另一方面,手术室设备还存在不足的情况,对于这些情况,需要及时解决,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出现问题,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2.3按照规范使用仪器 医院定期组织人员听取新的仪器的使用方法[1],或者邀请仪器供应商来医院进行讲座,讲授如何使用新设备的方法。此外,还可以结合各种活动来帮助护理人员熟悉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按照医院的手术室教科书的实际情况,帮助护士学会如何使用仪器。还有在手术室患者和运送过程中物品容易丢失,所以要通知家属看好医学资料,如X射线,CT等一些与手术相关的定西,也可交给专人保管,统一记录在一个固定的地方[2]。保障资料的完整性,这样能够有效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2.4创造一个无菌的手术环境 手术护理人员应该严格执行消毒工作,对手术室进行杀菌和无菌操作,对违反者进行批评教育,并且给与一定的处罚。同时,手术室器械消毒质量不达标是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所以,加强对手术室设备的消毒处理,根据消毒设备类型进行相应的消毒操作。还要对无菌室的环境进行日常检测,严格检验各个项目的指标。

2.5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交流确认 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交流,医患双方加强沟通。主动告知患者和家属手术的目的和风险,并确认手术的部位。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应该通知患者有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还要患者参加药物检查工作。告知患者手术的重要性,需要他们提供真实情况和真实的信息。对于患者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护士也应该帮助疏导。加强护士责任感的培养,提高护士的责任意识,让护士把患者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尽自己的力量,给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护理服务[3]。

总之,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把患者的生命健康摆在第一位,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责任意识的建立,加强对相应对策的实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责任感,认真做好护理工作,切实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支洪敏.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0,23:106-107.

第6篇: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范文

[关键词] 洁净手术部;搬迁;安全管理;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1(a)-130-02

Analysis of potential nursing safety hazard in operating room relocation and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strategies

HU Yaping

Operating room,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iping City, Jilin Province, Siping 136500, China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nursing safety hazard in operating room relocation,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und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mechanism, participation in the assembly of the clean operating department, establishment of operating room logo, clear division of labor, enhancement of training and other methods, the smooth relocation of the operating room was guaranteed and the nursing safety was ensured.

[Key words] Clean operating department; Relocation; Safety management; Nursing management

在医学科学和诊疗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外科技术对手术室的洁净条件和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洁净手术室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1]。为适应发展的需要,本院新建了洁净手术部,并于2006年11月15日完成了手术室的整体搬迁。笔者在充分分析安全隐患的基础上,采取事先干预,保证了洁净手术部的顺利搬迁,确保了手术患者的安全。

1 安全隐患分析

1.1 手术室布局与配置的安全问题

洁净手术室布局不合理,就不能做到分区明确,洁污分流、供应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就可能增加术后感染机会,并有延误手术的可能。配置不齐或不适用,就可能影响手术患者的安全。

1.2 设施设备的安全问题

在搬过程中如造成仪器设备的损坏,洁净手术室各种设施运转不正常,都有可能为手术患者带来生命危险。

1.3 应对手术的安全问题

搬迁当日择期手术、急诊手术的安排不当,与搬迁发生冲突,如各种设备、手术或用品的搬迁时机等,都有可能造成手术准备不充分,延误手术或患者抢救。手术患者的各种安全隐患,如接错患者和做错手术部位,手术患者摔伤、压伤、烧伤、烫伤,手术中用药错误,器械不良造成的损伤,切口感染,物品遗留体腔,病理标本遗失等[2]。在搬迁日手术中这些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更高。

1.4 环境陌生的安全问题

搬入新的洁净手术部,各种仪器设备、药品、一次性物品等摆放位置改变,手术间增加到8个,再加上辅助用房,与原手术室完全不同,医护人员可能分不清方向,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1.5 消毒隔离管理中安全问题

洁净手术部只对空气进行了过滤,对手术室的清洁度要求增高、环境管理要求更严格,一个环节出问题,就可能造成严重的术后感染暴发流行。

1.6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安全问题

手术间突增5个,护理人员紧张,新增护理人员不能马上适应手术室工作,加大了护理管理难度,增加了护理风险。

1.7 缺乏相关知识的安全问题

从普通手术室搬入洁净手术部,医护人员对洁净手术室相关知识如净化的原理,手术部的分区、人物流向,消毒隔离管理,洁净手术室使用等缺乏了解,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2 管理对策

2.1 建立健全的护理安全管理机制

2.1.1 强化安全意识 在科内将护理安全提到人人关注的高度,让每个护理人员能有意识地想到护理安全问题,积极地采取防范措施,确保护理安全。

2.1.2 建立手术室搬迁安全管理小组 护士长任组长,对手术室总体安全负责。成员为质控员、教学秘书、消毒员、各专科组长,分管洁净手术部安全防范预案、各种流程、制度的制订,手术室装配,消毒隔离管理,搬迁协调工作,搬迁日手术安全。

2.1.3 制定并落实搬迁预案 预案从护理安全出发,对搬迁日期的选择、搬迁步骤、手术安排作了具体详细的计划。

2.2 参与洁净手术部的装配

主动参与了装配的全过程,对洁净手术部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尽可能避免了布局、 人物流向的不合理。先后制订了医疗设备器械添置计划、不锈钢物品配置计划、手术室布类订购计划、低值物品购置计划等,保证了手术室各项物品的齐备。

2.3 手术标识清楚,物品规范化放置

现代洁净的手术室内部结构复杂,手术室的环境需要引导、指示、说明、提醒、警告或介绍,以便手术医生很快熟悉和适应环境[3]。在新的洁净手术部建立醒目的导向性标识、引导性标识、禁止性标识和警示性标识,物品按拟定的摆放位置,定位放置,各手术间物品摆放一致,以加快医护人员对环境的熟悉,提高工作效率。

2.4 合理安排,确保手术患者安全

搬迁日期选择在周六,手术量少,随之有周日进行缓冲,便于解决搬迁后遗问题。搬迁前一日,将洁净手术部急诊手术间用物配置到位,完好率为100%。加强沟通协调,取得外系各科支持,减少搬迁日择期手术的安排。

2.5 明确分工,各负其责

将手术室麻醉科工作人员分成两组,一组负责手术,一组负责搬迁工作,确保手术患者安全和搬迁工作顺利。搬迁前确定各专科手术间,新旧手术间、辅助间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每间房都有责任人,各专科用贵重仪器设备,由专科组长全程跟随运送,避免损坏。

2.6 加强消毒隔离管理

卫生清洁工作分两段进行,搬迁前对洁净手术部每个房间和走廊进行彻底清洁包括墙、地面、天花板、柜及新添置的设备、物品等,搬入后再次清洁消毒,新搬入物品为重点对象。搬入后1个月内,每天按消毒隔离要求严格督查,促使医护人员行为和操作的规范。

2.7 增配护理人员

在手术部搬迁前1年,开始培训新的手术室护理人员,搬入后根据手术增加情况,逐步开放新增的手术间,护理人员则随手术间的开放,逐步增加,避免人员不足和人员过剩的发生。

2.8 医护人员培训

培训在搬迁前1年开始,让其先了解相关概念及基本知识,搬前1个月,对洁净手术室工作流程、消毒隔离要求等进行培训,并组织考核,做到人人过关。培训的方式有理论知识讲座,现场演示。并分批选派优秀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掌握洁净手术部的管理、使用等,搬入后在工作中起到指导作用。

3 效果及评价

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建立了布局合理,配置适用的洁净手术部,确保了手术室顺德搬迁和手术患者安全,洁净手术部运转正常,无一例护理缺陷发生。

4 体会

4.1 重视和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湖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和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条件,护理管理应该从保障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加强护理安全管理[4]。在手术室搬迁的高危时期,各种各样护理风险因素威胁到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重视和加强安全管理,是确保手术患者生命安全的有效措施。

4.2 做好事前干预

事前预防是保证护理安全,降低护理风险的重要环节[5]。在事前充分分析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制定和采取防范措施,就能主动地将护理缺陷防患于未然,实现护理质量的零缺陷。

4.3 加强细节管理

护理工作中的细节问题往往是不安全的隐患,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差错防范意识,预警差错事故发生的细节,有效地培训和引导,及时评价和考核,对减少和避免差错有着重要的意义[6]。细节做得不到位,就会出现安全问题,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各环节中的细节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宋烽,王建荣.手术室护理管理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

[2] 罗桂元,马育璇,朱映霞,等.手术病人安全隐患的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2007,7(11):77-78.

[3] 王维,钱健.有效应用标识加强手术室规范化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7,7(12):27-28.

[4] 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1-192.

[5] 李红丽,叶菲,刘国红.病房搬迁中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J].护理学报,2007,14(9):36-38.

第7篇: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范文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

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发展步伐的逐渐加快,患者对于医疗安全、服务质量和医疗质量的要求也发生了明显的提供,各类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显著上升,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显著增强。手术室工作具有专业性要求高、护理工作复杂、患者病情变化快和工作量大灯显著的特征,但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而会对患者和工作人员造成不良影响。本次临床研究对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研究以我院手术室的20名护理人员为观察对象,其中,1名护士长,15名护士,4名实习护士。

1.2 护理安全隐患

1.2.1 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因为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人员配置不足、工作强度高和工作量大等明显特征,因而护理人员精神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易出现职业倦怠心理,导致护理人员安全意识降低,使患者面临护理安全风险。

1.2.2 护理人员未遵守工作制度和规程。若护理人员不严格执行相关的工作规程和制度,则易发生手术物品和材料交接不清,以及接错手术患者等问题,进而对手术室工作质量造成影响。

1.2.3 护理人员对医疗器材和仪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不了解,进而容易导致患者发生意外损伤,包括电极板造成的电烧伤等。

1.2.4 沟通不到位。若医生与护理人员沟通不到位,会造成手术准备工作不充分,包括未及时准备好器械、药品或特殊物品等。一旦手术过程中遇到突况,则无法冷静有效的处理。若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不到位,则容易造成患者出现焦虑或误解,影响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进而对护患关系造成不利影响。

1.2.5 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需要进一步提高,使其对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包括垫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患者的手术摆放等。

1.3 防范措施

1.3.1 加强护理人员法律和安全知识学习,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规章制度是各类护理安全事故判定和预防的主要法律依据,能够为手术室护理工作提供保证。因此,应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规章制度学习,使其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把好护理安全关。

1.3.2 合理排班,增加护理人员数量,以缓解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感。随着我国新农合政策和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深入,各个医院的患者数量均呈现出了逐渐上升的趋势,因而手术室的护理工作量也较大,为了避免护理人员出现职业倦怠该,各个医院应从医疗安全的角度出发,适当增加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数量,并对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加强护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科学排班,从而避免因护理人员疲倦而发生的医疗事故[1]。

1.3.3 加强职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各个医院应定期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包括手术并发症、充分暴露术野和舒适护理等。嘱其与患者有效沟通,了解患者感受,避免发生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护理舒适度,为其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2]。

1.3.4 加强医护和护患沟通,保证良好配合。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做好术前探访工作,并与操作医生进行充分沟通,掌握手术所需药品、物品和器械,以及手术步骤和手术方式,从而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同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说明手术过程、安全性及配合方法,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紧张心理,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3]。

1.3.5 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从对实习生和患者负责的角度出发,正确认识带教工作的重要性,安排实习生工作时要耐心指导,对于关键的护理环节不能完全依赖是写生。

第六,完成手术后,巡回护理人员要尽量看护患者,特别是术后意识尚未完全恢复的患者,要特别加强其病情的安全检查和监护,保证其静脉通道的顺畅,对于躁动的患者,要避免放松约束。患者回到病房后,要与病房护士做好患者交接工作,全面沟通患者情况,包括术后注意事项、生命体重、皮肤情况、输液输血量和术中情况等,最后在手术室护理记录单上签名。

2 结果

通过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进行系统分析,以及防范性措施的实施,患者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手术室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得到了保证。

3 讨论

手术室是整个医院工作强度、风险和技术要求最高的科室之一,手术室护理安全会对整个医院的护理质量形成直接的影响。手术室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会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效率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手术失败,进而对患者的康复过程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有效防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及时发现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手术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强化制度职责,加强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综上所述,全面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实施预见性、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有助于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包括巡回护士工作质量、器械正确使用率、手术时间、手术医生和患者满意度等,同时,有助于手术效率和质量的提供,降低手术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 考 文 献

[1] 徐永红.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7):231232.

第8篇: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范文

[关键词] 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2-145-03

手术室是实施麻醉、开展手术、抢救治疗急诊手术患者的重要场所,其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效果[1]。眼部结构精细,即使轻微损伤都可能引起患者视力减退,甚至视力丧失,在眼科患者中,手术病例占到总病例的93.2%[2]。眼科手术具有精细、手术时间短、手术量大的特点,常出现连续接台手术[3],且手术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老年患者沟通困难、基础病多、行动不便,因此,眼科手术室的护理风险较高,一旦出现失误,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规范化管理措施的制定能有效保障手术的顺利完成和护理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医护纠纷发生。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1853例眼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并提出对策,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眼科手术的185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890例、女963例,年龄2~92岁,平均(66.1±12.3)岁。其中白内障摘除术1050例,玻璃体切除术51例,视网膜脱离修复术(外路)61例,斜视矫正术50例,抗青光眼术168例,眼外伤手术121例,其他眼科手术352例。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1853例患者眼科手术期间所发生的安全事故,并查找护理安全隐患,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规范化管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手术期间安全事故统计结果

1853例手术中,出现显微镜灯泡突然烧坏2例、冷凝机无法制冷3例、激光机无法开机2例,经立即维修后顺利完成手术;出现器械遗失2例,经重新清点查找,核对无误,未影响手术;出现人工晶体度数核对错误1例,发现及时手术顺利完成;出现眼心反射1例,因紧张、尿急致血压升高2例,经

对症处理后顺利完成手术;出现缝针刺伤1例,术中医护人员接手机谈话引起患者不满1例,经耐心劝解未引起纠纷;出现术后感染2例,术后患者撞伤1例,经对症治疗后无影响。见表1。

2.2 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分析结果

回顾性分析1853例眼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眼科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配备不完善,知识和技能单一,法律意识淡薄;手术室监督意识薄弱,后勤保障欠缺;及医疗制度不够完善。

2.2.1 护理人员方面 (1)人员配备不完善。眼科手术室手术时间短、手术量大、贵重精密仪器种类繁多,需要护理人员相对固定,熟悉眼科手术器械使用和手术流程,并具有较强的眼科专业知识。而目前专业的眼科手术室护理人员相对缺乏,手术咨询、准备、人流控制等工作做不到专人负责,护理人员工作量大,无法及时到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护理的安全隐患;(2)护理知识和技能单一。眼科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大多为中专或大专学历,眼科专业知识欠缺,工作中多数是被动执行医嘱,科学、独立、变通处理眼科手术室护理问题的能力较差。眼科手术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年患者,其往往伴有其他合并症,或部分患者经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会引起心率加快、高血压、胸闷等症状,需要护理人员掌握多种合并症的处理方式,而部分年轻护理人员因知识和技能单一而无法独立处理。多数护理人员认为手术室护理是单纯性配合医生的工作,缺乏积极学习新护理技术和方法的主动性,一旦需要综合处理新术式和新仪器时,往往会束手无策;(3)法律意识淡薄。手术室是医患纠纷、护患纠纷的多发地,且随相关法制规章的不断健全和媒体对医疗纠纷的关注,患者的维权意识和医疗护理要求不断提高[4-6],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章,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为护理安全埋下隐患。

2.2.2 管理方面 (1)缺乏手术室人员间相互监督意识。手术室的各项操作均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尤其是眼科手术室,眼睛生理功能特殊,解剖复杂,需严格遵守术前术中各项操作的规范。个别医护人员自我主导观念较强,不接受他人的正确意见,会威胁到护理安全。(2)后勤保障欠缺。手术室工作的联系范围较宽,需要多科室、多人员共同协调完成,尤其对于手术量大的眼科手术室,器械和布类等物品需要及时灭菌处理和补充,后勤保障工作尤为重要。本研究中,出现显微镜灯泡突然烧坏2例、冷凝机无法制冷3例、激光机无法开机2例,虽经及时维修后没有影响手术进行,但是术前检查工作不够到位,也增加了护理安全隐患。

2.2.3 医疗制度方面 旧有制度没有及时修订,灭菌消毒制度、手术患者接送和交接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术中医嘱执行制度等新制度没有及时添加,使得实际护理中的一些活动缺乏有效依据,从而引发潜在护理安全隐患。

2.3 潜在护理安全隐患的规范化管理

2.3.1 护理人员的规范化管理 (1)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提高护理服务意识。加快医疗配套改革,明确护理人员分工,重视护理人员的梯队建设,综合培养护理人员反应力、眼力、体力,使护理人员从超负荷的非护理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全方位保证眼科手术室手术患者的护理安全。(2)重视护理人员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医学理论、新的医疗器械以及新的手术方式应运而生[7],不断应用于临床实践,护理人员必须强化医疗理论学习,了解国内外最新医疗动态,拓宽知识面,并积极参加各种仪器操作学习和讲座,同时医院管理者应组织各种类型的医护知识培训和比赛,增加医护人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组织和督促护理人员学习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8],并将其应用于工作实践,有效保障护理人员和患者双方权益,减少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处处以护理质量为中心,时时以患者安全为己任,对于合并高血压、高血糖等其他基础疾病的老年眼科手术患者,在处理眼科问题的同时,加强对其基础疾病的治疗,避免因基础疾病恶化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2.3.2 护理安全的规范化管理 (1)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监督力度。在人性关怀护理人员和保障护理人员权利的基础上,赏罚分明,严格要求护理人员,从而调动护理人员学习和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加强护理人员和手术主治医师的交流和沟通,进一步提高手术护理安全。(2)加强后勤保障力度。眼科手术室管理者要与其他各部门保持积极沟通和交流,加强后勤巡查和监督,满足手术相关机械供给,保证医疗机器的平稳安全运行,消除各环节不安全因素,使得手术顺利进行[9]。尤其要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严格区分内眼、外眼手术标准,避免交叉感染,固定物品摆放,限制非手术人员进出手术室,防治医源性感染。

2.3.3 完善制度 施行眼科手术患者的视力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且行抗青光眼术、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听力、运动、感觉等功能降低,连台手术时容易出现错答错应、混淆排号等情况,因此要建立和执行术前七查、十二对、三到位制度[10-12],术后患者需敷料包扎术眼,因此安全制度的建立对降低术后意外伤害至关重要。管理者应依据国家和地方的各项医疗法规,结合本院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眼科手术室运行的规章制度,并在执行过程中洞察缺陷与不足,及时调整,不断完善,使各项职责有章可循,最大限度减少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3 小结

眼科手术高、精、难的手术方式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和创新,对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对1853例眼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包括:护理人员配备不完善,知识和技能单一,法律意识淡薄;手术室监督意识薄弱,后勤保障欠缺;及医疗制度不够完善。针对以上问题,制定了适合我院眼科手术室的规范化管理措施:合理配置护理人员,重视护理人员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监督力度和后勤保障力度;同时完善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 瞿静文.影响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的隐患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5,4(3):63-64.

[2] 惠延年.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

[3] 谢斌.基层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的分析与防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0):2857-2858.

[4] 欧雪芬,蒋维连.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4):124-125.

[5] 李会娟.浅析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J].中国实用医药,2013,17(2):116-117.

[6] 赖丽君,刘荣.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46-47.

[7] 刘耀梅.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0):111-112.

[8] 李莉燕,万明玉,肖育梅.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9(5):87-88.

[9] 黄雪玲.基层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717-718.

[10] 曾木兰.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8):156-157.

[11] 唐秀花,张军红.影响护理安全的隐患及对策[J].护理杂志,2005,22(3):69.

第9篇: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 护理安全隐患 预防措施

手术室作为外科手术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场所,是医院的一个特殊的重要部门,有劳动强度大、节奏快、病种多、接触面广、护理工作繁重等特点[1]。近年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侵权责任法》等法规相继出台,患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医疗纠纷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患方提出的问题越来越“专业化”,并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2]。所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一年来有关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工作总结介绍如下。

1 常见安全隐患

1.1 接错病人: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

1.2 手术部位错误:术者、麻醉师、巡回护士未认真核对患者手术部位,术者凭印象为患者施行手术而导致手术部位错误;

1.3 手术中压疮:手术时间长,摆放不当可导致压疮发生;

1.4 用错药物、输错血: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标识不清导致误用;

1.5 电烧伤:电凝器直接与病人皮肤相接触,或酒精消毒皮肤后未擦干即应用电刀可造成灼伤;

1.6 异物遗留在患者体腔内:手术物品清点不准确,术前、关闭体腔前和关闭体腔后,器械、敷料、缝合针等清点有误;术中增加的手术物品,如器械、敷料等未及时做好记录;术前未仔细检查器械的完好性,器械附件,如手术剪、各类撑开器的螺钉松动易脱落到病人的体腔;

1.7 病理标本遗失、弄错或保管不善造成标本变质腐烂,不能进一步检查;

1.8 个人语言行为给病人造成心理创伤;

1.9 术中感染:医护人员无菌观念淡薄,未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常规规程进行操作;连台手术未遵循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有菌手术的原则,连台手术之间空气未消毒;手术时间过长,手术野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而增加了术中感染的机会;

1.10 手术患者护送不当: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患者坠床、术后患者X线片、C T片、手术衣裤等用物遗失。

2 预防措施

2.1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理的一个新课题,是手术室护理迈向科学化的具体实施,也是手术全期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3]。术前访视病人,认真了解病人手术部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到“六查十二对”。六查:即接病人时查(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前用药及过敏性情况);病人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查;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等。

2.2 接送患者时肢体与平车平行,并将护栏拉上,防止坠落,通过电梯、手术室门时注意勿撞伤患者。在搬运过程中,一定要固定好车身,防止滚动,并注意保护好各种管道,防止滑脱。

2.3 我院每名住院患者均佩戴手腕带,上面写有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等信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在摆放病人时,询问患者病变部位并查对手腕带、病历、手术单和X光片等相关资料,手术前与麻醉师核对手术部位,摆放后与术者再次核对方可手术。尤其要注意人体成对器官组织,如乳腺、肾脏、肢体、五官以及疝等部位的手术,定要与病历严格查对,防止混淆左右侧。巡回护士摆放时注意防止压疮和意外伤害,注意肢体不可过度外展,术中不可过度牵拉肌肉、骨骼。使肢体处于功能位置,不影响呼吸和循环,不压迫外周神经,骨骼突出部位衬垫摆放要适宜,术中加强巡视,对于较长时间的手术在允许情况下给予局部按摩。

2.4 严防输错血、用错药。使用药物前,认真核对标签、浓度、剂量,不使用字迹不清、瓶签脱落的药品;药品定位摆放,为病人用药时可做到心中有数;术中执行口头医嘱时要复述一遍,执行后向医生报告执行情况,并记录[4];术中输血时一定要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即: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输血包装是否完好;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

2.5 高频电刀要定期保养,维修,使用前检查仪器的功能是否完好,并选择合适的功率,将负极板粘贴在患者肌肉的丰满处,保持清洁、干燥,并与肢体充分接触。若患者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负极板应避开金属假体的肢体,高频电流通道避开金属植入物假体的肢体,防止高频涡流加热而烫伤患者,电刀不用时放置在安全部位,防止烧伤患者。皮肤酒精消毒后,一定要擦干后才能使用电刀,以防酒精燃烧。

2.6 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在手术的前、中、后,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必须共同清点、纱布、纱垫、器械、缝针,并准确记录在手术护理单上。只有器械、敷料等数目核对完全相符后,告之手术医生,方可关闭体腔。

2.7 防止病理标本遗漏丢失。术中切除的任何组织未经主刀医师许可不得遗弃或私自带走。要妥善保管,由洗手护士和手术医生认真核对标本的数目和顺序;将标本放置在固定的标本框内,最后由专人再次核对签名后送病理科。电话通知冰冻切片结果,应由负责医生接听并确认,防止标本遗失或弄错。

2.8 手术室护士应严格规范自身的行为和自身形象,行为应符合医疗规范要求。要不断更新护理理念,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主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工作中使用文明语言,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避免过激的语言及行为;手术中坚守工作岗位,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开关门轻、拿放物品轻和操作轻[5],不谈与手术无关的事情;不对患者的病情窃窃私语,尊重患者人格,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2.9 防止切口感染。手术室环境整齐,布局合理,分区明确,符合质控要求。减少人员的流动,严格区分洁污通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时刻铭记无菌观念,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无菌技术操作[6];各种物品在使用前认真检查消毒灭菌有效期,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连台手术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

3 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的高技术、高风险、高强度工作的科室,手术护理安全是医院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是风险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7],如手术室手术制度、接转病人制度、查验制度、医疗差错事故的防护手段制度等。应该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并展开讨论,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在工作中建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行动规范机制,使每人都必须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遵循操作规程;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级护理人才的潜力和创造力等措施就可以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另外,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广泛的科学知识,积极配合好医务人员的工作,集中精力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就可避免护理中安全问题的出现。

加强防范管理,识别护理风险,重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做好护理工作中各环节的质量监控,确保护理安全,是促进医院及护理事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8]。

参 考 文 献

[1]宋烽,王建荣.手术室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79.

[2]范芸,郑洋.浅析护理安全防范[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6):509.

[3]李尚蛾.整体护理中术前访视的体会[J].南方护理学报,2000,7(2):15.

[4]殷磊.护理学基础[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8.

[5]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58.

[6]章一华,张金凤,古锦屏.护理观察在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8):96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