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古代文化常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诗词又回到了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会说:“这首诗必考,你们没有好好看《诗词大会》?不要求你们像武才女一样,但是要考的一定要背下来。”
古诗词在教材中
孔子独自站在屋里发呆,他的儿子孔鲤小心翼翼从走廊路过,孔子叫住他,问:“学诗了吗?”孔鲤怯声回答:“还没有。”“不学诗就不会表达。”孔鲤赶紧跑回去学诗,以提高自己说和写的能力。孔子所说的“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指出诗所承载的教育、教化功能。
现在社会中,诗的作用被语文教育替代了。作为语文教育重要载体的教材,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语文学科建设和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古诗词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部分,在语文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呈现了阶梯状的发展,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单一到多样。1949年到1956年,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古诗词一直未被选中,直到1956年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才有《悯农二首》《桑妇》《田家》等古诗的纳入。初中教材中《唐诗十首》、《词和曲六首》、《木兰诗》等古诗词的编入,才标志着古诗词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中正式出现。其中,《悯农二首》的作者李绅未必人尽皆知,但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可谓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小时候,家长带着孩子到田间地头,指着太阳说:“告诉你,什么叫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什么叫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回家后,每次吃饭都会想起剩下的几句。
到2000年之后,《小学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也发生了诸多变化,每个阶段对古诗词的背诵都有明确的规定,并在附录里列出了80篇古诗~背诵篇目。初中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在附录里列出了50首背诵篇目。根据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阶段要求背诵古诗词70篇,初中阶段背诵古诗词50篇。
《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非常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及古典文化的传承,从最初的语文教材没有古诗词选编,到现在明确规定篇目,语文教育中的古诗词比重在不断增加。然而,相比于其他的文学体裁,古诗词并不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体裁,很多学生仅仅是对古诗词的故事背景和影音资料感兴趣。同其他文科类课程一样,古诗词教育受困于考试的要求。毕竟,古诗词在语文考试中占不了多少分。
古诗词在考试中
“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篇验之。”这是《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原序》中的话,常被当作劝学名句。现代语文古诗词考察中,可以认为是“背熟古诗词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考。不信试之。”
现代语文教育对古诗词的考察可以认为是以背诵为主、赏析为辅,和古代有很大的不同。从唐代开始的科举考试打破了传统的社会阶层固化的壁垒,其中进士科的地位尤为尊贵。进士考试最初是以六朝时期流行的骈文为主,这种体裁辞藻华丽、内容空洞。考生们于是就搜集历年考试题目,汇编成册,类似我们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将它们一一背诵下来,考试的时候只需“搜诀略尽,临时剽窃,窜易首尾”。考生们死记硬背,考试流于形式。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诗赋的考察成为了进士录取的主要标准,这也为唐代诗歌的繁盛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契机。
在现代语文教育中,古诗词的存在方式是阅读,考试的要求是识记,就是根据《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篇目,直接进行名句默写。其次还有理解和综合分析,通过古诗词阅读,积累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古诗词也就成了现代人了解古代人生活状态的载体。毕竟,现代的主流文学体裁是白话文,古诗词早已潜移默化的进入了各种文学体裁中,它本身就成了一个精美的艺术品,供人赏析。
备受恩宠与冷落的诗人们
唐代“以诗取士”,以至于唐代“三百年中能诗者,不啻千余家”。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由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共收录9225家,3785卷,27万多首诗,4千余万字。在唐宋古诗词的基础上,元、明、清三代虽然文学体裁各有侧重,但也是名家辈出、精彩纷呈。
在现代古诗词教育中,语文教材作为其重要载体,语文课堂作为其重要的场所,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进行诗词选编,难免会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问题。古代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有些受到语文课的恩宠,有些则遭遇冷遇。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分布就朝代而言,集中分布在先秦、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清几个时期,不涉及两汉和明代。其中唐朝收录35首,占总量的一半以上,宋朝次之,共收录19首。其余朝代古诗词选编数量较少,而以元曲著名的元代古诗词仅有一首选入。这样的选编似乎印证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刻板印象,给学生以一种诗词只有唐、宋的错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收录数量最多的依然是唐、宋两代,共收录68首,占总量的79%,五代诗词最少,仅收录1首。在众多入选语文教材的古代诗词作家中,李白、杜甫和苏轼无疑是最受课堂宠爱的。在义务教育阶段,这三位名家共有32篇作品入选,其中李白最多,有13篇。在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白那首《静夜思》。
诵读、鉴赏古代诗词,是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学习古代诗词,从中汲取营养,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极其重要的一个方法。
新课标的出台,使诗歌鉴赏不仅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必经之路。古代诗歌鉴赏能力成了高考考查学生的重要范围。早在2003年4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与此配套2004年9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高中部分的改革试验。新的课程标准对古代诗词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中学古代诗词教学还存在若干误区:一、重视应试,偏离课标;二、重记诵名篇名句,轻鉴赏分析;三、有些地方教学手段单一;四、理性分析代替直觉领悟;五、重预设目的,轻动态效果;六、求速成而忽基础。古典诗歌教学中未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有的学校领导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应付策略,即狠抓高考不变,对内对外,毕业班和非毕业班两套拳法。大部分语文教师观念停滞不前,有的教师置新课标要求于不顾,仍然完全采用过去的教学理念,对待古诗词教学只是读一读,正一正字音,意思翻译一下,背一背就过去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古代诗词教学的改革步伐,亟需纠正。
因此,今天我们有必要重读新课标对中学古诗词教学的新要求。
2001年和2003年国家教育部分别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中学古代诗词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里共选入诗歌48篇,总20课,占课文总数的12%。其中古诗30首,另外要求课外背诵60首古诗。初中语文新课标对古诗词的的标准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个目标体现了初中古诗词教学改革更突出“诵读”、“欣赏”。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5)里共选有诗词23篇,总23课,占课文总数的20.3%。其中古诗11首,另外要求课外背诵40首古诗。在选修课本《唐诗宋词》中,它选有63首唐诗宋词,合计74首。如此大量选入中国古代诗词作品,充分体现了中学教学大纲对古代诗词教学的关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课程中对古诗歌教学的要求是:“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这条目标提出的要求体现文学知识(包括文体知识、表现手法和背景材料)与鉴赏能力的关系,指向在“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是理性知识的运用。
课标中第8条目标是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项目标突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民族精神必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民族文化又以中国历史上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为精粹,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其根本意义在此。优秀的古典诗歌,“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从传承民族精神这一意义上讲,它的作用是历史上其他任何典籍所不能替代的。
新课标十分重视古典诗歌的背诵。第9条目标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目标中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概括地说就是多读多背,加强积累,“一定数量”是其基础。记诵优秀的诗词、文言文篇章,表面看来,似乎只是积累了一些语言材料,其实,这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们既是古人的生活经验材料,也是他们的思想感情材料,当然又是鲜活的文学形象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学生的大脑,组合到学生既有的认识结构和情感经验之中,就会成为终生的营养,也是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
新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只是规定了推荐背诵的篇目,并没有硬性规定基本篇目,原有的一个诵读篇目也取消了,改为建议,很明显,新的大纲和课程标准加大了古典诗词选编的弹性,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开设相关的古典诗歌的选修课程。苏教版编写了《唐诗宋词选读》教材,全书有63篇唐诗宋词,比之以往的教材在内容上,数量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高中“诗歌与散文”选修课中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如下: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选修课程的开设,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这是一种大胆的探索和积极的创新。
此外还有唐诗选读举例中的要求:
选读唐代不同时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重要诗歌流派和诗人的代表作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了解作品的价值取向,领略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精神,认识唐代诗歌创作的杰出成就,培养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民族自豪感。
在鉴赏的过程中要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激发浓厚的鉴赏兴趣,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对作品的意蕴力求有新的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
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运用诗词格律知识鉴赏唐诗作品。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唐诗作品。
可以把若干具有相同特点的唐诗组编在一起,进行专题性阅读鉴赏。从书刊、网络等渠道搜集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作品评论资料,帮助阅读鉴赏;组织学生诗社等业余社团,开展专题研究活动;依托本地自然、人文资源,围绕所读的唐诗作品组织游览、考察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感受和理解作品。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从新课标对中学古诗词教学的要求中发现:中学古代诗词的教学内容明显增多了,要求明显提高了,新课标更突出“鉴赏”、“诵读”,更强调“读懂”、“积累”和“运用”。新课标下的古代诗词教学和传统的教学的侧重点和着眼点是不同的。新课标的提出顺应了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特别是注重素养的要求。所以传统的教学侧重的是理解,而新课标注重的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去感悟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精神――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创作背景 流派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语言凝练,蕴含情感,意境深远,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性情陶冶、审美观培养的极好教材,更是学生学习语文不可多得的好材料。对初中语文教材里编选的几十篇“古诗词曲”,既要遵循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明确古诗词曲教学的作用,又要紧扣“文学史”这条主线。笔者结合多年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就如何搞好古诗词教学,浅谈如下思考。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品味古诗词的意境美
古诗词的意境美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难点,它既要通过作品的语言对作品内容及情感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又要立足现实联系学生实际,联系时代依托整个作品来领悟品味;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意象,并揣摩意象,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来进行品味意境。同时要把握主人公的处境,做到这些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仅仅五句二十八个字,却写了九种事物,而九种事物巧妙而又自然和谐地纳入一个画面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特别是用“小桥流水人家”的和谐明丽反衬“断肠在天涯”的凄苦之情,起到了非同寻常的效果,让学生进入诗词意境,体会游子思乡的悲凉心境。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如:赏读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所作《武陵春》,多数同学赏其词后并未真正洞悉词中真意,认为词中所言之“愁”仅是一个女妇人独处之闲愁,缺乏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索。这应是一个理解的误区,此乃因不详李清照其人生际遇、情感变化之故所致。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北宋灭于金、举朝南渡前生活舒适安定,与丈夫金石考据家赵明诚游于文艺;南渡后,经历国破家亡的苦难,生活颠沛流离。前期词作主要反映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与丈夫的离别相思。后期词作主要写亡夫之痛、故国沦丧之悲及伤时念旧的抑郁情怀。北宋灭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段和思想感情。学生了解这些后,定不会再将词中之“愁”仅仅理解为一般之“愁”,这愁绪千丝万缕,有国破家亡之愁,亦有只身孤苦之愁,也应是兼有绵绵恨意于其中。
所以研赏古诗词课前,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之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体会了此诗或词之意,同时亦丰富他们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等的认识了解,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为自己以后再去赏读该人之作及他人该时期之作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抓住“格律和流派”
诗词曲的体裁特点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格律,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最鲜明的标志就是“格律上的嬗变”。虽然,这不是初中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内容,但就教材为我们选录的这些不同时代的代表作品来看,着眼点也正在“格律”上。我们还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这几十篇作品的整体,让初中学生了解和掌握些简单的“诗词格律”知识,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诗经》的语言以四言为主,到“汉乐府”已初步发展成了五言诗,通过教材注释了解了什么叫“汉乐府”。到唐代已经产生了十分成熟的近体诗,讲究平仄对仗,用韵:有五律、七律、五绝。五律的代表作有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等,七律的代表作品有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等,五绝的代表作有李白的《秋浦歌》等,七绝的代表作品有王昌龄的《出塞》等。词的格律常识是什么,教材上基本没讲,教师也可适当补充。宋词的代表作品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李清照的《入梦令》,辛弃疾的《西江月》。唐诗、宋词还有流派之分,教材没有明确要求,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学习兴趣,以有助于学生欣赏这几十篇作品,教师可以做简单的介绍。唐诗有边塞派、山水田园派等,前者的代表作品有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后者的代表作品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宋词有豪放派、婉约派等,两者的代表作品有苏轼的《赤壁怀古》,李清照的《如梦令》。
四、掌握积累古诗词的方法,体会诵读古诗词的乐趣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著名学人说过:“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可见,积累有多重要。小学生只有熟读、背诵、摘记大量的古诗词,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词的精华,得到古诗词的浸润,从而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多背古诗词呢?布鲁纳认为,学习就是发现,就是掌握学习方法。我们认为必须在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中训练学生掌握背诵古诗词的方法。:
(1)表演背诵法。
古诗词不是无情物,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会增进对古诗词的理解,从而与古诗词的情感产生共鸣,促使学生背得快,记得牢。
(2)归类背诵法。
它是根据古诗词所描绘的景色、或叙述的事件或抒发的感情等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这样能促使学生从某种角度上把握古诗词的脉搏,从而达到流畅记忆的目的。例如,按四季时令进行分类,从《村居》、《春晓》到《所见》、《小池》;从《山行》、《赠刘景文》到《梅花》、《江雪》。学生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朗朗童音背过了灿烂的春天,缤纷的夏天,金色的秋天,绚丽的冬天,大大调动了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兴趣。此外,还可按诗的不同内容,如“爱国”、“送别”、“感恩”等,进行分类背诵,这样为大量的背诵奠定了基础。
总之,古诗词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教师一定要重视古诗词教学,让学生充分领略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和意境美,给予古诗词教学更多的时间、空间,并遵循古诗词教学的规律,使初中古诗词教学实F有效,课堂真正由低质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1]范娜.试析中学生古诗词阅读与鉴赏的“核心素养”[D]. 重庆师范大学 2015
【关键词】古诗文 基本策略 阅读
古典诗歌和经典古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是我们古代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也是为学生注入民族精神的重要资源。
初中文言文教学,能使学生在阅读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为进一步了解祖国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目前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学生虽然从小学开始就接触古典诗文,但并没有真正掌握其学习方法和步骤,哪怕是面对文意再浅显的诗文,却仍是一脸茫然,很难适应中学学习;教师依旧遵循 “介绍作者――逐词逐句串讲――内容分析”的传统僵化程式,效益低下;文言文本身与现代生活氛围有较大距离,语言晦涩难懂。长此以往,学生便对文言文的学习丧失了兴趣,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质量。
因此,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课时内学懂古诗文,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技巧,进一步提高古诗文的学习效率,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当正视的主要问题。本人总结多年古诗文教学的经验,结合当前课改的新动向,摭谈初中古诗文高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平常的教学中,导课、探究、作业等,引用切合情境的古诗文,来激感,营造氛围,使学生的身心得到陶冶,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文的浓厚兴趣。如,教学冰心的《母亲》和《纸船》时,以孟郊的《游子吟》导入,激发学生领略母爱的共鸣;教学刘禹锡的《秋词》时,与杜牧的《山行》比较,让学生对秋的神韵产生共识。书声朗朗,诗声朗朗,学生课堂学习热情洋溢,高效教学不言而喻。
二、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重视课内学习与引导,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积累,指导学生方法,“授之以渔”。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古诗文由于距学生生活太远,学生很难自觉自愿地产生学习动机。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精心设计导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就可以使学生尽快融入诗文情境,与文章内容来个“无缝对接”。如在教学《童趣》时,以对金色童年的深情回味唤醒学生的共鸣,来为了解沈复童年的趣事找准切入点。
2.比较现代文阅读,把握阅读方法的共性与区别,使学生能尽快掌握学习古诗文的步骤与方法,达到事半功倍、游刃有余的效果。
初中学生刚接触古诗文,文字生疏,语感不明,要学好古诗文,良策之一就是加强诵读。通过听教师和音像范读、学生自读、齐读与赛读等多种形式,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把握节奏、重读与语气等,创造性地运用“南腔北调”“摇头晃脑”等方式趣味诵读,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一节课其乐融融,何愁效果不佳?
要使学生文言文知识系统化,必须重视知识的积累,做好归类整理。积累的重点应放在文学常识、基本实词、“之”“其”“ 而” 等虚词积累,以及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文特殊句式、古诗文名句的积累等方面。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文言诗词知识增加到一定的程度,独立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也一定会得以提升。
此外,在表达和习作中善于运用文言词语,引用诗文名句,化用诗文境界,推陈出新,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拿于漪老师的《往事依依》一文为范例,她成功引用四季诗文来证明小时候阅读《千家诗》的意义,就很能说明问题,
还要善于甄别诗文的难易程度,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如《童趣》,四字词语较多,释词法就可以促进学生快速译文;而《两小儿辩日》,就可以用分角色或课本剧来展示情节;《狼》,则可以用简笔画来展现故事经过。这样,基础做扎实,教法变灵活,表达有用场,循序渐进,学生学习诗文的境界定会深化。
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培养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还要辅以适当的强化训练,把学生自主学习同教师讲解导练结合起来。针对课内所学适当延伸古诗文阅读,内容选择既与课内接轨,题型设计也与教学重点突破和中考提升接轨。
古诗词的阅读赏析,如在诵读欣赏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一词时,教师先教给学生赏析的步骤与方法,然后再出示苏轼的另一首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进行创作背景、内容情感及表现手法的比较问答训练,使学生具备初步的诗词赏析能力。
要精心选择训练材料,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遵循“先易后难、先主后次”的原则,逐步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而提升学生的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如教学《以虫治虫》时,以同出自《梦溪笔谈》的《石油》一文为拓展训练材料,设计注音、释词、多义判断、翻译句子与文意问答来巩固提升阅读水平。
诗歌鉴赏是提高学生文学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文化涵养的良好途径。“古代诗词鉴赏”是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衡量指标,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学生在鉴赏方法上盲目、诗歌鉴赏能力偏低的状况,尝试以画解诗,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从抓意象、释意境、明诗理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关键词】
诗词鉴赏 抓意象 释意境 明诗理 能力
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对诗歌鉴赏题有种“全身长满刺,欲攻之却无法找到突破口”的尴尬。我们知道,诗歌鉴赏,分“鉴”(即评价)与“赏”(赏析)两个方面。“鉴”是对诗歌内容、诗的语言、表现技巧等进行鉴别;“赏”就是要欣赏诗歌的语言、技巧、意境等。要达到既能“意会”又能“言传”这一层面,需进行强化性训练,训练寻找鉴赏古诗切入口的能力。
古典诗歌的凝聚性、情感意蕴的丰富性、思维意象的跳跃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诗歌鉴赏的难度较大。在中考复习阶段,如何在课堂短暂的45分钟课堂内,以事半功倍的功效去复习呢?笔者将在教学中总结的思路作如下理解分析:
1.一问: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二问:这首诗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哪些意象中可以感悟出诗人的情感?
3.答题步骤:
①用描绘的笔来展现诗中的图画。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用优美的词来概括诗词的氛围。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用准确的意来体现作者之情感。在回答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时,要准确地描述出来,是喜是忧?是家国悲痛还是仕途失意?是思家还是壮志未酬?不能含糊其辞,要一针见血,笼统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何而感伤”“感伤的程度如何”。
我们知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学生答题时要抓住此三方面逐一形成答案。
独坐敬亭山
李 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步骤①)这是一幅表现诗人内心极其孤寂的情景交融图(步骤②);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步骤③)。
众所周知,意境,是诗人将情感赋予具体景物——即意象来营造、表达的,掌握诗歌的意象鉴赏是开启诗歌大门的一条通途,抓住了意象便能很快领悟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情感,进而与诗人思想共鸣。掌握诗歌意象有无捷径可寻,或规律可找呢? 笔者认为,艺术还原法不失为诗歌意象鉴赏的不法二门。笔者曾执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文,通过意象鉴赏示例,较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艺术还原法来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审美能力。
教学《天净沙·秋思》这一首小诗时,首先应扫清字词关,然后分成小组讨论合作形式,告诉学生何为意象以及如何找诗里的意象,之后便是让学生尝试还原《天净沙·秋思》的意象,想象诗的情境,把还原的情景绘制成图像,将自己脑海中那幅图画用笔勾勒出来。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我鼓励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尽量将诗中的意象凝聚到自己的图画中去,并要将自己的画作用优美的语言表述出来。学生讨论后,教师应表扬其中的优秀图画作品,请学生们描述诗歌的情境。教师给予点评并总结: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或名落孙山进京赶考的考生,一匹瘦马驮着些商品或书籍。深秋的傍晚,羊肠山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瑟瑟秋风劲吹。枯枝上乌鸦在嘶哑地叫着,久已失修的古道上,杂草丛生。书生(游子)猛一抬头,看见潺潺的水流上横着的小桥和炊烟缭绕着的人家,一行热泪涌上眼睛,一股酸楚的流落感、失落感一起涌上心头。作者借助九个富有表现力的意象,加之蒙太奇的手法构织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画面,再加上“断肠人在天涯”,便把萧瑟之秋与游子之思有机结合起来,把悲秋推向了极致;用暗淡阴沉的色彩渲染了秋日的肃杀与悲怆。
从以上教学案例可以看出,鉴赏诗歌的意象并不难,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依据诗歌的语言提供的信息,结合生活积累,放飞联想与想象的翅膀,艺术地还原出符号所指向的色彩、形象、线条、声音,形成一幅完美的画面,把握诗的意象与意境,也就把握了诗的灵魂。领悟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写作意图,便可在诗歌鉴赏舞台上大展拳脚了。
在诗歌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阅读欣赏中,只有体味到了诗歌的意境美,才算真正读懂了诗。作为中学生,在掌握了诗歌意境常识的基础上,应多积累,多训练,以一种“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精神,炼就真功夫,这样方可在考试中游刃有余,笑傲考场。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09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