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 信用卡作为一种全新的支付手段和信用工具, 已成为众多商业银行竞相推出的产品, 信用卡的发卡数量急剧扩张。随之而来
>>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问题及风险防范对策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及防范对策 浅析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主要风险及防范建议 关于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及防范措施的研究 浅谈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防范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研究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及防范 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及防范措施 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思考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商业银行信用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研究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商业银行信用卡坏账风险研究 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问题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经济法律 >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防范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防范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 信用卡作为一种全新的支付手段和信用工具, 已成为众多商业银行竞相推出的产品, 信用卡的发卡数量急剧扩张。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信用卡风险愈来愈高, 因此, 防范信用卡风险迫在眉睫。经营信用卡业务有高收益,同时伴随着高风险。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银行卡业务风险已成为各发卡机构共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信用卡; 风险; 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TH6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信用卡业务是商业银行一项高风险、高收益的新兴业务。随着信用卡业务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其诸多问题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其危害性大、涉及面广,而且风险发生的频率越高,造成的损失也越大。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重视信用卡业务风险,并对信用卡业务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 二、我国信用卡业务现存的主要风险 信用卡业务的风险, 一般是指信用卡在使用过程中所出现发卡机构、持卡人和特约单位所遭受的非正常的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它贯穿于信用卡的使用, 支付的各个环节, 并涉及发卡机构、持卡人和特约商户等诸多方面。信用卡业务本身所独有的无担保循环信贷的产品特性、透支贷款实际发生的非计划性、无固定场所、授信个体多、单笔金额小等特点, 决定了它是一种风险程度较高的银行业务; 然而信用卡相对较高的透支利率, 又使其能够产生远高于其他银行业务的丰厚收入。面对这种所谓“ 高风险、高回报”的产品特性, 银行是否具有平衡其风险与收益的能力将成为能否竞争制胜的关键。 (一) 持卡人的信用道德风险 持卡人的恶意透支或由于个人经济原因无力还款所产生的信用风险。持卡人品质不好故意不还款; 或持卡人迁址、工作调动、迁移外地等不事先通知发卡银行, 不告之新的地址至使发卡银行与持卡人联系中断, 无法找到本人。随着社会公众对金融意识的提高, 持卡人数量将大量增加,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就加大。如持卡人因公司破产、下岗、失业、其他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经济状况恶化, 导致无力偿还欠款, 从而造成发卡银行的损失。 (二) 不法分子冒用、欺诈风险 不法分子利用偷盗、拾得或其他方式获得信用卡后, 通过模仿持卡人的签名、伪造身份证等手段、冒充持卡人进行欺诈性消费或取现, 然后逃之夭夭, 给持卡人、商家和发卡行遭受损失。冒用信用卡有三种情形: 一是到特约商户购物消费, 或者获得持卡人密码, 在POS 机上刷卡消费; 或者提供假身份证, 模仿持卡人签名, 购物消费。二是获得持卡人密码在自动柜员机(ATM) 上取现。三是到银行储蓄网点凭获知的持卡人密码及获得持卡人身份证( 前提是冒用者与原持卡人年龄和相貌相近) , 通过侥幸心理行骗过关。冒用信用卡, 这类风险在信用卡风险中占有较大比例。“信用卡透支实质上是发卡行发放的一种贷款, 但是与其他贷款不同, 它一般是在支付结算与授权过程中形成和发现的”。信用卡透支可分为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善意透支是正常透支, 一般不会有太大的风险。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期限, 并经发卡行催收无效的透支行为。恶意透支造成的损失直接构成信用卡业务成本。如: 先挂失, 然后在极短时间大量使用挂失卡。一些持卡人装信用卡丢失, 即到商业银行办理挂失手续, 利用办理挂失手续到商业银行止付这一很短时间差, 大量透支使用, 而银行误以为是窃取信用卡者透支, 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损失。 (三) 特约商户的道德风险、操作风险 特约商户的道德风险是指特约商户与持卡人联合进行虚假交易、帮助持卡人进行恶意透支骗取银行资金的道德风险。特约商户的操作风险是指, 由于特约商户的财会人员或前台服务人员没有严格按照信用卡业务操作规程办理或由于一时疏忽而造成的风险。如服务人员接受了已被止付的信用卡。或填写大小写数字时, 没有填大写金额, 没有经办人签字或盖章, 使居心不良的人可涂改小写金额, 而无法追究责任。由于部分案件是由于发卡机构的风险控制不严造成的, 人行和银监会要求发卡机构对信用卡申请人进行严格的身份核定和信用审查; 要慎重选择发卡营销外包服务商, 并严格管理与发卡营销外包服务商之间的外包关系, 明确双方责权利。 (四) 银行内部风险 商业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往往会利用职权在内部作案。银行内部人员对本部门的业务操作相当熟悉, 对业务操作过程中的漏洞看得更为清楚, 而银行又无有效的监督机制, 有人便会铤而走险。如擅自打制信用卡或盗窃、代领已打制好的信用卡, 冒充持卡人提取现金或进行消费的行为; 或擅自超越权限, 套取大额现金; 更改持卡客户电脑资料、存款帐户余额, 非法提取持卡人存款; 人为造成止付名单发放延误或授权信息传递不及时、不保密的风险, 有些发卡行内部人员同社会上不法分子相互勾结共同作案。 (五) 技术风险 在技术协作中, 协作方可能获取ATM 机具、传输加密技术, 导致加密技术泄露; 私营企业的技术服务人员变动频繁, 经营具有不稳定性, 给银行业务稳定发展留下隐患; 磁卡银行卡具有易于涂改和仿制的固有弊端, 当前广泛使用的打卡机、磁条读写器等都可进行磁条读写修改, 制作假卡比较容易。同时, 发卡行内部网络在受理银行卡业务时, 便成为开放式网络, 接受攻击的渠道较多; 发卡行对内部网络的访问控制不严格, 部分口令设置过于简单; 放火墙及入侵检测系统设备配备不完善, 给银行网络安全造成威胁。 三、商业银行加强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若干建议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信用卡业务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信用卡风险也日益显现。如何加强对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并且已经成为政府及各发卡银行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建立一套适合国情的个人信用制度体系 虽然,目前我国发卡银行可以通过对个人征信系统的查询,了解个人信用情况,但是由于部门分割、信息共享机制缺乏,难以实现对户籍、职业、税务等重要信息的整合利用。所以,政府应积极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已建立的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把个人纳税、房产等重要信息纳入系统。同时,为了加大力度防范信用卡业务风险,要加强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交流合作,建立信用卡持卡人黑名单共享、信息查询和查询取证机制。总之,要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个人信用调查和评估制度,构筑所有发卡银行可以共享的高效率运行的信息平台。 (二)修订和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的信用卡风险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各有关部门、中央银行、发卡银行等机构的合作与协调配合,要有健全、完备的法律支持。目前,首先应修订《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修订后的新法必须能对信用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兼顾,能更多地考虑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消费者权益,对各方利益都能给予维护,监管漏洞能得到弥补,从而使信用卡业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有法可依。此外,为了调整各类消费信贷业务中的有关法律关系,应有针对性地制定能与现行法律法规衔接的专门性法律,以严格规范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 (三)中央银行应对透支利率给予适当的调整 中央银行对信用卡的透支利率应逐步放松管制,并在一定范围内浮动。目前可考虑适当降低透支利率。因为,透支利率的降低,能促进信用卡持卡人用卡消费,推动我国消费市场的发展,这对拉动内需将发挥极大的作用,以此鼓励持卡人正常持卡消费、善意透支, 使持卡人养成良好的用卡消费习惯。此外,对恶意透支等信用卡违法行为应给予严惩,提高违约成本。 (四)完善授信政策 选择适合发展信用卡业务的目标客户群是发卡银行控制信用卡业务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各发卡银行已有的客户群是发卡银行信用卡客户的主要来源,而客户在选择发卡银行时也大多选择有业务往来的发卡银行申请办理信用卡。但随着信用卡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客户的选择性也较大,发卡银行只能根据自身的综合优势和以往客户的素质有针对性地锁定信用卡产品的目标客户,才能留住客源占有市场份额。 (五)建立先进、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 建立先进的信用卡风险预警系统是发卡银行有效进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各发卡银行建立一套健全、完备的风险预警系统,加大对持卡人的监测力度, 除了实时跟踪持卡人的交易行为外,还必须做到及时跟踪开卡后不断取现甚至频繁交易的异常动向。此外,为了能及时并在最小范围内对信用卡风险案件进行处理,还应建立风险案件预警,以避免信用卡风险的不断蔓延, 将风险引发的损失最小化。 (六)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针对目前信用卡发卡规模不断增大、而信用卡业务风险也在不断上升的情况,各发卡银行应该制定切合实际的、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应充分认识到风险最小化不是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目标,而应该是可接受的风险级别下的收益最大化。此外,发卡规模应考虑发卡行的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以及市场情况、客户状况等综合情况。通过制定合理的信用风险管理策略,并能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情况进行及时适当的调整, 把风险控制贯穿于信用卡产品设计、授信政策、审批发卡、交易监控、催收以及客户服务的全过程,使信用卡业务收益能完全覆盖风险损失,并能实现盈利空间最大化。 通过上面对信用卡风险管理经济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信用卡风险管理部门应该重视风险的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与分析以及事后坏账处理, 制定严密的风险管理规章制度; 应重视对业务人员及特约商户的培训工作, 尤其要加强发卡机构内部的管理。总之, 在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中既要考虑保证业务的合理拓展, 又要能够有效的规避各种风险。要保证信用卡业务实现利润最大化, 尽量合理降低成本, 保持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戴金春. 透视我国信用卡[ N] . 金融时报, 2009- 04- 12. (2) 方耀祺.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暨南大学学报,2010, (3) 朱中南.信用卡业务操作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中国信用卡,2005;(7)
关键词: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一、《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关于风险管理的新理念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阐述的不仅仅是最低资本金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三大支柱,其内容远比我们一般意义上所归纳的三大支柱要丰富得多。《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核心是风险管理,它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关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
(一)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核心功能
一般意义上,我们认为商业银行是以追逐利润为目的的金融企业,核心功能是向社会提供信用中介、金融服务,是典型意义上的间接融资的金融机构。由于来自外部、内部的压力,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理念不断创新,其业务已不再局限于信用中介,而是多元的综合的业务。因此,商业银行的定位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其核心功能不是简单的信用中介、金融服务,而是风险管理,换句话说,商业银行的核心功能、基本任务是管理风险。
(二)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全面风险管理
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实践中,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信用风险上,忽略了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使风险管理对象不全面,这种状况是受1988年《巴塞尔协议》影响的。1988年《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要求对应的是信用风险,虽然我们分析其中隐含了市场风险,但并没有直接显现出来。在该协议的指导下,商业银行在资本金管理中强调商业银行资本金如何满足信用风险,把信用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面临的首要风险。随着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特别是利率市场化以来,以利率风险为主要风险的市场风险成为商业银行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的、重要的风险,使商业银行对风险有了新的认识,管理有了新的发展。《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指出,商业银行面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全面风险管理。
(三)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重要贡献是“三大支柱”,其中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是第二、三支柱。在三大支柱中,尽管第一支柱继承了《巴塞尔协议》的思想,在整个新协议中占据大量的篇幅论述分析,但并不能说明第二、三支柱不重要。因此,《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认为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对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的重要性是这样描述的,“对风险的判断和资本充足率的考核仅考察银行是否符合最低资本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新协议提出的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突出了银行和监管当局都应提高风险评估的能力。毫无疑问,任何形式的资本充足率框架,包括更具前瞻性的新协议,在一定程度上都落后于复杂程度化高银行不断变化的风险轮廓,特别考虑到这些银行充分利用新出现的各种业务机遇。因此,这就需要监管当局对第二支柱给予充分的重视。”
(四)建模是风险计量的基本方法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在提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基础上,给出了计量三大风险的方法。信用风险的计量方法是标准法、内部评级初级法(IRB初级法)、内部评级高级法(IRB高级法),其中标准法延续了《巴塞尔协议》的思想,由外部评级机构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进行评级,有人称作外部评级法,而IRB法由商业银行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评级。市场风险的计量方法是标准法、内部模型法,其中内部模型法的计量基础是风险价值(VaR)。操作风险的计量方法是基本指标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AMA),其中高级计量法要求商业银行自己建立内部模型。《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计量三大风险共设计了8种方法,除信用风险的标准法外,其他7种方法均建立在模型设计的基础上,其中信用风险的IRB法、操作风险的AMA法要求商业银行自行设计内部模型。这反映出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量风险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提出的新要求。尽管风险是否能够通过模型计量精确计算存在争议,但从理论上看,商业银行通过符合监管当局要求的内部模型计量的风险敏感性强,资本消耗小。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践
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及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践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一)起点低、起步晚
历史上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负债管理,就是拉存款。第二个阶段是资产管理,主要是信贷风险管理。第三个阶段是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比如比例管理。第四个阶段是资本充足率管理,标志是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推出。第五个阶段是全面风险管理,标志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推出。西方商业银行大概处于第四个阶段向第五个阶段过渡的时期,而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处于第一阶段,少数银行可能已经到了第四个或第五个阶段(钟伟,2004)。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点低,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我国商业银行开始认识并逐步重视风险管理起步于1994年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对风险管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了1998年的增加资本金、资产负债比例管理、1999年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从1994年算起,才不过二十几年,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成熟的风险管理是无法比拟的。
(二)规模扩张与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矛盾冲突
在我国商业银行中,普遍存在重规模扩张、轻风险管理的现象,对一家银行的评价,基本上以规模为标准,似乎哪家银行规模扩张快;哪家银行就发展得快,哪家银行规模大,哪家银行就是好银行。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银监会风险监管力度的加大,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重视规模扩张、资本约束、风险管理之间关系,但是,规模扩张的冲动并没有从经营理念上根本解决。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随着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一些不合规的项目纷纷下马,使这些行业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而一些商业银行为了扩张规模、追逐利润,把大量的信贷资金集中在有限的行业、有限的地区,且单笔贷款规模大、期限长,风险集中度明显。而在国外,并不是简单地把商业银行规模作为衡量经营者的唯一标准,规模是指有效的规模。银行经营者非常清楚发展和市场、规模和质量之间的辨证关系,在国外中小银行界有 “小即美”的观点。这并不是说越小越好,而是说小规模的银行,只要保持盈利稳定甚至超过大银行,同样能受到尊敬。英国有一家中小银行,规模不过300多亿英镑,只做单一的按揭业务,但总资产盈利率5年始终保持在 1%,达到了花旗银行等欧美大银行的水平,在英国银行界受到非常高的评价。在西班牙,仅经营本土市场上传统银行业务的西班牙人民银行也在国际金融界享有极佳声誉。这说明在国际金融界,银行是不以大小论英雄的,关键是看盈利能力和市值(陈小宪,2003)。
(三)风险管理方法单一
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技术非常丰富,而且分类科学、量化准确、手段先进,这些技术来源于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计量方法和模型化是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技术上的重要发展。目前,不仅针对市场风险开发了以风险价值VaR为代表的计量模型,而且对信用风险、一般认为不易量化的操作风险也开发了计量模型。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与方法方面还存在许多空白,在风险量化管理方面还非常薄弱,大多数银行还停留在资产负债指标管理和头寸匹配管理的水平上,风险价值VaR、IRB、AMA、RAROC和持续期等概念刚刚开始引入,甚至不太熟悉,更谈不上普遍使用了。
(四)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
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没有建立独立的审贷官序列。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线都是纵向式的,适应这种体制,其审贷官序列也都是纵向式的。目前国内银行的审贷体制基本上是横向的,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风险管理组织制度。大多数商业银行还没有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也没有专职的风险经理,无论是内部稽核部门、信贷管理部门(管理信用风险)或资金管理部门(管理利率等市场风险),都没有能力承担起独立的、具有权威性的、能够有效管理银行各个方面风险的风险管理职责。
三、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标准,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逐步实施,必将像《巴塞尔协议》一样,成为国际银行业的监管准则。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标准,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一)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计量方法
计量方法的引入和使用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是对风险进行精确管理的具体实践。我国商业银行要紧跟国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步伐,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计量方法。一是要从观念上充分认识商业银行使用计量方法对风险进行管理的意义,这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念的转变。二是研究能够准确计量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方法。在争取巴塞尔委员会支持的基础上,充分掌握《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思想的前提下,设计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计量模型,然后积累数据,对计量模型进行测试,修正后确定三大风险的计量模型,并且在我国商业银行中推广,全面实施《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二)加强外部监管,严格信息披露
在外部监管方面,2003年4月,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对商业银行外部监管加强,从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看,《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外部监管的四项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落实。但是,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相比,银监会对风险的评估过于简单化,只是强调了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评估状况,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则要求确保风险管理覆盖所有风险类型,并且对任何风险种类以及对金融创新等相关因素进行监控。鉴于目前的状况,监管当局要在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基础上,统一监管标准,建立统一的考核监测平台,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尽快赶上国际先进银行的水平。
在信息披露方面,《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频率、范围有着具体的规定,特别是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适用范围,包括定性披露和定量披露,有着明确的规定。而我国的商业银行,除上市银行外,大部分在信息披露方面不规范,没有达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因此,要严格信息披露,一是要完善银行会计体系和会计财务信息披露;二是要加强风险披露。三是要完善资本信息披露。
(三)淡化特色,强化国际标准
2004年,银监会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作为实施《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过渡,这一法规既体现了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思想,又体现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思想,但不是这两个协议的翻版,是“中国特色的《巴塞尔协议》”。从理论框架看,《办法》的制定以巴塞尔资本协议为基础,充分借鉴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整体框架,体现了对《巴塞尔协议》原则的贯彻和实施。但是,从2007年开始,国际银行业的监管准则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显然,《办法》与之有较大的差距。在2006年4月“中西银行业重组经验高层研讨会”上,刘明康表示,从2010年到2012年,中国银监会将开始要求“拥有相对较多境外分支机构”的国内银行执行新的资本协议,也就是说,经过四年多的过渡期,我国将实施《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同时,严格执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标准,切莫再制定一套新标准。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银行监管要淡化特色,强化国际标准,使我国商业银行与跨国银行在风险管理的标准上站在同一起跑线。
[参考文献]
[1]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巴塞尔委员会,北京: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2]钟伟.新巴塞尔协议和全面风险管理.天则经济研究所网站,2005-10-23.
[3]黄宪.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及其在我国的构建.中国软科学,2004,(11).
[4]阳.中国是拒绝还是接受新资本协议.金融时报,2004-07-20.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资本具有多种功能,其关键作用是吸收意外损失和消除银行的不稳定因素。资本充足率是银行资本金与风险资产的比率,是衡量银行经营安全性和稳健性的重要指标。资本充足率是商业银行谋求自身发展的自我约束机制,是金融监管机构使用的统一的监管尺度。
《巴塞尔协议》规定了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并且对资本充足性的测定作了说明。2004年6月修订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提出银行面临的不再是相互独立的单一风险,而是由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相互联系渗透的风险体系,需要银行进行全面风险管理。为此,在现实银行经营活动中,商业银行应综合考虑新协议提出的三类风险,通过控制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来提高资本充足率。
信用风险控制策略
信用风险是指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信用风险存在于一切信用活动中,而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面临的信用风险最大。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最后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而且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究其根源,就商业银行而言,作为贷款人放松了审慎经营原则,扩大了次级信贷市场的信用风险。
由此可见,严重的信用风险不仅威胁到银行自身的经营安全,还有可能冲击整个银行信用体系的稳健,引发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商业银行应对信用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处理和评估,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在一定收益水平下使信用风险最小化。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系统
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内部评级系统的管理,建立全面的、高质量的信用数据库,提供更多有关损失发生时的资料,以形成有效的量化分析。在执行层面上,要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管理结构应兼顾风险控制的任务目标和以客户为中心、市场盈利最大化的最终目标。在决策层面上,商业银行要建立以风险识别、风险衡量和风险监控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的风险决策体系,坚持公正和透明的原则。在评价层面上,商业银行通过内部和外部审计对风险管理程序进行检查,了解确认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此外,在加强商业银行现有评估系统的同时发展独立的信用评估中介机构,运用外部力量加强对借款人进行监督与评估,以增强市场的公开性和透明性,有效解决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二)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商业银行要完善信用分析制度,即确定贷款质量和贷款人还本付息的能力,可以借鉴西方商业银行提出的6C原则,即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或抵押(Collateral)、环境(Condition)、连续性(Continuity)。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特殊情况拟订一套完整的评级方案,并设立专门部门对企业进行评级。其次,商业银行要注意企业的贷前量化分析,即对贷款的企业进行各项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再次,商业银行要建立科学的分析预警体制,合理的分析预警体制可以帮助其有效地避免呆账、坏账的发生,减小银行潜在的风险。同时,银行也应避免贷款的过度集中,尽可能分散化地选择客户,从而将信用风险进行分散,确保稳健经营。最后,商业银行要严格依法放贷,保证贷款资金的保值。
(三)调整优化商业银行资产结构
商业银行要通过调整资产结构来减少风险加权资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规定要对表外业务的信用风险计提资本,将表外项目通过信用系数转换为对等数量的银行贷款。一些信用转换系数较低的业务如投标保函、履约保函等往往是能为银行带来较高收益的优良业务,并且获得的利润能转增资本金,这样商业银行能通过大力开展这些业务提高资本充足率。此外,实施资产证券化或资产出售则可以把风险加权较高的贷款和其他资产转化为现金,降低资产方的风险水平和加权风险资产的总额,相应地提高资本充足率。
市场风险控制策略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风险因子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将会带来市场的广化和深化,这两种情况会造成商业银行资产组合日趋复杂,组合市值的波动将更加明显。同时,商业银行在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时,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将越来越明显化、复杂化。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制定合理的策略来控制市场风险。
(一)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规避策略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回避策略即指商业银行根据一定原则采取相应的措施规避风险。例如在无法准确预测利率变动趋势以及不可能完全自主地控制资产负债结构进而改变资金缺口时,商业银行应采取缩小资金缺口甚至零缺口资金配置策略来规避利率风险。
同样,也可以通过轧平外汇头寸以避免外汇风险敞口,或利用货币、汇率互换来避免汇率风险。
(二)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分散策略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分散策略是指通过投资组合的多样化来分散风险,实现收益最大化。商业银行要通过确定组合管理目标、制定组合管理政策、构建证券组合、修订证券组合资产结构以及对其进行业绩评估来分散风险。例如,在债券市场中,银行应分散地投资多种债券,可使银行盈亏相抵,面临的非系统性风险总体上将缩小。对于外汇风险分散,银行可以通过采取持有多币种外汇头寸(或黄金头寸)来实现,这样就可以用其中某些外汇汇率上升的收益来弥补某些外汇汇率下跌的损失。
(三)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转移策略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转移策略是指银行通过各种合法手段将其承受的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也可通过金融衍生工具有效规避利率风险,如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互换和利率期权。这些金融衍生工具能帮助银行消化系统风险,为现货市场提供了一条转移价格风险的渠道,从而将市场价格变动导致的风险从正常的实际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
操作风险控制策略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存在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和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其中包括法律风险。随着《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将其列为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并列的三大风险,操作风险日益成为银行业监管的重要领域。与其他风险不同,操作风险内在于银行的业务操作,并且几乎涉及银行经营管理的所有方面。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已成为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以确保操作风险管理活动被有效地理解和执行。采用集权、分权相结合的职能型组织架构,在操作风险战略决策的制定和管理上实行最大限度的集权,在风险控制的具体实施上设立多个部门联合操作,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组织形式。同时,商业银行应注重基层机构的管理,以其执行效果作为评价、验证管理绩效的标准,全面提升整个系统的管理水平。
(二)开发先进的操作风险管理工具
商业银行应由粗放的检查控制手段转化为细致的管理风格,即深入了解分析风险要素,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并对关键环节实行日常监督机制和预警机制,制定重大风险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流程。此外,商业银行要致力于进一步开发包括操作风险管理在内的综合管理系统,全面实现商业银行业务操作和管理的信息化,用计算机代替大量简单重复的、低效率的手工操作,实现计算机系统的硬控制。
(三)加强内部监控和外部监督
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不仅要求对风险管理制度、风险控制流程以及制约机制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更要求对这些制度、流程、机制本身的科学性进行审核。外部监管部门应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的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操作风险控制体系、防范机制的合理性和完整性上。同时,监管部门应制定统一的操作风险监管标准或业务指引,帮助商业银行在管理操作风险时明确方向。监管部门还应改进监管方式,定期组织各商业银行交流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对潜在的操作风险迹象及时预警。
综上所述,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保持银行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商业银行要保持良好的经营理念、超前的风险意识,创建先进的管理办法,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的考评机制,通过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进行处理控制提高资本充足率,以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许多,蒋正军.多渠道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中国金融,2004(4)
3.苏春余.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相关规则[A].中国物价出版社,2004
信用风险是指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信用风险存在于一切信用活动中,而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面临的信用风险最大。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最后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而且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究其根源,就商业银行而言,作为贷款人放松了审慎经营原则,扩大了次级信贷市场的信用风险。
由此可见,严重的信用风险不仅威胁到银行自身的经营安全,还有可能冲击整个银行信用体系的稳健,引发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商业银行应对信用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处理和评估,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在一定收益水平下使信用风险最小化。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系统
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内部评级系统的管理,建立全面的、高质量的信用数据库,提供更多有关损失发生时的资料,以形成有效的量化分析。在执行层面上,要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管理结构应兼顾风险控制的任务目标和以客户为中心、市场盈利最大化的最终目标。在决策层面上,商业银行要建立以风险识别、风险衡量和风险监控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的风险决策体系,坚持公正和透明的原则。在评价层面上,商业银行通过内部和外部审计对风险管理程序进行检查,了解确认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此外,在加强商业银行现有评估系统的同时发展独立的信用评估中介机构,运用外部力量加强对借款人进行监督与评估,以增强市场的公开性和透明性,有效解决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二)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商业银行要完善信用分析制度,即确定贷款质量和贷款人还本付息的能力,可以借鉴西方商业银行提出的6C原则,即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或抵押(Collateral)、环境(Condition)、连续性(Continuity)。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特殊情况拟订一套完整的评级方案,并设立专门部门对企业进行评级。其次,商业银行要注意企业的贷前量化分析,即对贷款的企业进行各项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再次,商业银行要建立科学的分析预警体制,合理的分析预警体制可以帮助其有效地避免呆账、坏账的发生,减小银行潜在的风险。同时,银行也应避免贷款的过度集中,尽可能分散化地选择客户,从而将信用风险进行分散,确保稳健经营。最后,商业银行要严格依法放贷,保证贷款资金的保值。
(三)调整优化商业银行资产结构
商业银行要通过调整资产结构来减少风险加权资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规定要对表外业务的信用风险计提资本,将表外项目通过信用系数转换为对等数量的银行贷款。一些信用转换系数较低的业务如投标保函、履约保函等往往是能为银行带来较高收益的优良业务,并且获得的利润能转增资本金,这样商业银行能通过大力开展这些业务提高资本充足率。此外,实施资产证券化或资产出售则可以把风险加权较高的贷款和其他资产转化为现金,降低资产方的风险水平和加权风险资产的总额,相应地提高资本充足率。
市场风险控制策略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风险因子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将会带来市场的广化和深化,这两种情况会造成商业银行资产组合日趋复杂,组合市值的波动将更加明显。同时,商业银行在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时,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将越来越明显化、复杂化。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制定合理的策略来控制市场风险。
(一)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规避策略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回避策略即指商业银行根据一定原则采取相应的措施规避风险。例如在无法准确预测利率变动趋势以及不可能完全自主地控制资产负债结构进而改变资金缺口时,商业银行应采取缩小资金缺口甚至零缺口资金配置策略来规避利率风险。
同样,也可以通过轧平外汇头寸以避免外汇风险敞口,或利用货币、汇率互换来避免汇率风险。
(二)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分散策略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分散策略是指通过投资组合的多样化来分散风险,实现收益最大化。商业银行要通过确定组合管理目标、制定组合管理政策、构建证券组合、修订证券组合资产结构以及对其进行业绩评估来分散风险。例如,在债券市场中,银行应分散地投资多种债券,可使银行盈亏相抵,面临的非系统性风险总体上将缩小。对于外汇风险分散,银行可以通过采取持有多币种外汇头寸(或黄金头寸)来实现,这样就可以用其中某些外汇汇率上升的收益来弥补某些外汇汇率下跌的损失。
(三)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转移策略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转移策略是指银行通过各种合法手段将其承受的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也可通过金融衍生工具有效规避利率风险,如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互换和利率期权。这些金融衍生工具能帮助银行消化系统风险,为现货市场提供了一条转移价格风险的渠道,从而将市场价格变动导致的风险从正常的实际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
操作风险控制策略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存在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和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其中包括法律风险。随着《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将其列为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并列的三大风险,操作风险日益成为银行业监管的重要领域。与其他风险不同,操作风险内在于银行的业务操作,并且几乎涉及银行经营管理的所有方面。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已成为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以确保操作风险管理活动被有效地理解和执行。采用集权、分权相结合的职能型组织架构,在操作风险战略决策的制定和管理上实行最大限度的集权,在风险控制的具体实施上设立多个部门联合操作,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组织形式。同时,商业银行应注重基层机构的管理,以其执行效果作为评价、验证管理绩效的标准,全面提升整个系统的管理水平。
(二)开发先进的操作风险管理工具
商业银行应由粗放的检查控制手段转化为细致的管理风格,即深入了解分析风险要素,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并对关键环节实行日常监督机制和预警机制,制定重大风险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流程。此外,商业银行要致力于进一步开发包括操作风险管理在内的综合管理系统,全面实现商业银行业务操作和管理的信息化,用计算机代替大量简单重复的、低效率的手工操作,实现计算机系统的硬控制。
(三)加强内部监控和外部监督
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不仅要求对风险管理制度、风险控制流程以及制约机制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更要求对这些制度、流程、机制本身的科学性进行审核。外部监管部门应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的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操作风险控制体系、防范机制的合理性和完整性上。同时,监管部门应制定统一的操作风险监管标准或业务指引,帮助商业银行在管理操作风险时明确方向。监管部门还应改进监管方式,定期组织各商业银行交流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对潜在的操作风险迹象及时预警。
综上所述,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保持银行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商业银行要保持良好的经营理念、超前的风险意识,创建先进的管理办法,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的考评机制,通过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进行处理控制提高资本充足率,以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许多,蒋正军.多渠道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中国金融,2004(4)
3.苏春余.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相关规则[A].中国物价出版社,2004
4.柳永明,李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成俊.银行操作风险控制及成本收益分析[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关键词:温州银行 风险管理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6-207-03
温州银行于1998年12月成立,是浙江省成立较早的一家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现有支行62家,金融服务网络覆盖温州市3区2市5县,另有衢州、宁波、杭州三家异地分行,现有在职员工1600余人。2008年末,温州银行资产规模超341亿元,资本充足率10.60%,分别排名全国54名和53名。同时,实现所有者权益18亿元,平均资本税前利润率达到36.8%,排名全国第8位,成为2008年度ROE表现最好的10家银行之一。另外,平均资产税前利润率达到1.85%,排名全国第15位,表现出较好的盈利能力。但是,温州银行的风险管理还未完全摆脱传统的银行经营理念,对宏观环境的把握能力不强,对风险预期的识别能力不够,缺乏科学的风险防范模式。
一、温州银行风险管理发展与现状
温州银行成立以来,对商业银行面临风险的认识日益深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借鉴国际国内先进商业银行经验,并结合自身情况,逐步强化了风险管理。
1.1998年至2002年是温州银行的资产风险管理阶段。当时温州银行以资产业务为主,经营中最直接、最经常性的风险来自于资产业务,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资产的流动性。
2.2003年至2005年是温州银行的负债风险管理阶段。我国进入高速增长的繁荣时期,社会对银行的资金需求极为旺盛,温州银行开始变被动负债为主动负债,使用了许多创新金融工具,如大额存单、同业拆借等,利用发达的金融市场扩大银行的资金来源,从而地加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3.2006年至2007年是温州银行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阶段。加入WTO以后,单一的负债风险管理模式已不能保证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针对信用风险日益突出的矛盾,温州银行制定了一系列风险防范和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起授权授信、审贷分离、民主决策、责任追究等基本制度,有效地防范了信用风险,实现了温州银行风险管理的一次飞跃。
4.2008年开始,温州银行初步建立了矩阵式风险管理架构后,初步确立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方向,开始了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三方面风险管理工作的研究和探索。
二、温州银行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与成因分析
目前,温州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较成立之初有了很大进步,但是,风险管理的变革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现阶段温州银行风险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风险管理文化建设薄弱。风险管理文化是以银行企业文化为背景,为广大员工认同并自觉遵守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价值观念和风险管理行为规范。风险管理文化是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必须以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培育为先导。2008年温州银行风险管理的矩阵式组织架构初步设立,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能完全贯彻到战略目标的实现上,全面风险管理存在着“现其形而未具其神”的现象。具体到经营工作中,员工往往存在这样一种错误的意识:业务拓展与风险管理相互矛盾,业务要拓展就要承担风险,风险管理制约着业务拓展。
2.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落后。温州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已使用了客户信用评级系统和信贷资产十二级分类系统,并自主开发了小企业评级模型等技术工具,但量化的水平还有待提高。操作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技术工具仍属空白。国际活跃银行的风险计量依赖于基础数据,其积累的数据已经过不同的经济周期,内部评级比较完善,同时还借鉴中介机构的外部评级结果,帮助实现信贷决策。对比国际先进水平来看,温州银行风险识别能力比较薄弱,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同国际先进做法都存在差距,主观判断式的信贷决策仍占主流。
3.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落后。温州银行现有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较为落后,不但数据搜集渠道单一,数据资料积累有限,而且主要停留在信贷风险管理领域。传统风险管理主要依赖于定性分析,而未来现代风险管理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即大量运用数据统计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使风险管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客观性和科学性,能够根据数据更加容易的总结出相关风险指标,并有针对性的采取风险管理措施。根据温州银行目前科技水平和统计途径,目前还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量化风险管理。
4.信贷业务流程不完善。温州银行现行的信贷业务流程中,市级行对不同规模的信贷业务进行统一审批,部分管理职能如放款环节、信贷档案管理仍然分散于各个支行营业网点。由于缺乏对放款权力和信贷档案的统一管理,支行网点在信贷业务放款流程中存在较高的操作风险。诸如合同签订不规范、担保主体不规范,档案遗失等操作风险形成不良资产的情况还时有发生。
三、温州银行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对策研究
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作为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已上升到金融机构发展战略的高度。面对银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温州银行好比在夹缝中求生存,规范化的现代风险管理对其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就更加重大。通过与先进外资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实施情况的对比,结合温州银行风险管理现状来看,温州银行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改善风险管理水平,加速战略转型。
1.培育先进的全面风险管理文化。实践证明,没有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再多的制度和方法作用也难发挥应有的作用。结合当前风险管理工作的革新,温州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需要同步展开。在全行范围内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文化,是建成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前提是提倡全面风险管理的意识与行为,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价值观活动,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制度和政策;措施是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价值观,营造全面风险管理氛围,建立强化全面风险管理文化的制度;目标是避免风险管理文化冲突,建立统一风险管理价值观,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团队精神,防御银行风险;同时进行定期评估和动态循环,逐渐建立起全面风险管理文化。
2.完善温州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当前信用风险管理是温州银行目前的主要任务。针对信用风险,温州银行一方面要通过先进的管理经验、工具加以完善,提高信用风险管理的科学性;一方面要结合业绩目标的制定,客户市场的定位两方面,从战略角度统一研究,制定、完善相关的管理办法。同时,要注重自身信用风险的特点,系统性、综合性的思考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的现状,更有效的解决信用风险管理这一管理难题。
3.注重操作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给温州银行带来的影响仅次于信用风险,是温州银行面临的一项基础风险。根据温州银行风险管理报告,目前温州银行风险损失中,信用风险导致的损失占比约为60%,市场风险导致的损失占比约10%,而操作风险导致的损失占比约为20%。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往往相互交叉,难以彻底分开,而操作风险又是长期被人们忽视的风险,很多情况下人们把本应属于操作风险的事件划为信用风险或市场风险。有些风险本可以通过操作风险加以控制,却由于操作风险管理不健全,增加了信用风险管理或市场风险管理的难度。温州银行建立操作风险计量模型需要以风险损失数据库为基础。对不同产品线的操作风险进行分类,如将公司业务分为项目贷款、公司贷款,零售贷款分为零售银行、私人银行、银行卡业务等。对每一类操作风险统计出损失分布,从而计算出风险价值、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并赋予其一定权重,实现操作风险的计量。
4.完善风险管理技术工具、方法。温州银行要迎接激烈的行业竞争,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建成风险管理集成系统,必须完善自己的管理技术方法,要由事后控制向事前风险的预警等方面进行转化。按温州银行风险管理系统组织架构设计,完善风险管理技术方法、工具的任务由风险管理部承担。在各业务部门及合规部反馈的数据基础上,建立数据库,设计模型,同时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方法,如风险调整绩效管理(RAPM)、风险调整资本回报(RAROC)、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法、风险限额风险管理、利率敏感度分析等。温州银行需要了解、学习,并以全面风险管理的文化推动新技术的引进和新风险管理工具的应用,建立风险监测、风险预警的技术基础。
5.重视风险监测,强化风险预警。所谓银行预警,是指对银行经营活动中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和银行信用体系遭受破坏的可能性进行分析预报,为银行安全经营提供对策和建议。目前我国金融行业经营风险较高,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较大,要有效化解温州银行的经营风险,建立银行风险预警机制已成为重中之重。这既是现代风险管理要求,也适应监管要求的变化趋势。温州银行可以通过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对风险进行识别、计量和控制,注重、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政策、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客户状况的分析,实现风险管理传统的事后控制,向事先预警的方式过渡。
6.完善信贷流程,实现风险动态管理。温州银行信贷业务流程设计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既要控制信贷风险,又要提高效率。国际银行界风行20余年的银行再造运动,从理论到实践已经反复证明,一个有效的信贷业务流程对商业银行防范信贷案件、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根据国际的通行做法,依托于信息技术实现信贷业务流程的电子化、智能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信贷业务操作流程的中心化。温州银行应当提高信贷业务操作流程的中心化水平,实现集中审查与集中放款,并在集中化过程中优化信贷资源配置,简化信贷手续,提高效率,减少中间管理层级,有效防范风险尤其是信贷业务人员道德风险。具体到放款权分散的现象,温州银行可以成立统一的放款中心和信息档案中心,对信贷合同签订、担保主体认定、信贷档案的管理等方面的规范性统一管理,以减少放款权分散造成的操作风险。另一方面,温州银行可以借鉴美国中小银行的经验,对支行网点实行差别授权制度:根据各支行网点所处的市场环境、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内控机制建设情况和风险管理能力,对其进行差异化的授权,并且随时根据支行网点的绩效考核进行权限的动态调整。此外,在贷款审批阶段,注重对借款企业所在行业的分析,重视对客户的财务状况特别是现金流量的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衡量标准的本质属性,并基于基本属性要求对信用风险评估研究中所用到过的衡量标准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之后从波动性分析角度分析离散型衡量标准的波动程度,最后对各衡量标准的优劣做出总结说明,证明信用风险度较之其它的衡量标准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关键词:信用风险评估 信用风险衡量标准 违约风险 弹性系数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简单来讲,系统的输入是影响信用风险的各因素,系统的输出是风险评估最终量化的结果,系统的中间处理模块是由输入与输出之间寻找到的最佳映射关系。信用风险的衡量标准作为输出端,既决定了信用风险评估结果的可用性,影响着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及指标的选择,同时又反映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的目的。
根据现代金融理论,信用风险的衡量标准是信贷资金安全系数不确定性的度量尺度,客观的反映信贷资金形成呆账的可能性。典型的信用风险衡量标准包括:企业违约与否、企业违约概率、贷款风险度、信用风险度。这些衡量标准是否能够满足信用风险的需要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本文论证了信用风险衡量标准的本质属性,在此基础上比较评述了各典型标准的特性,并着重分析其波动性,最终给出比较研究结果,为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提供参考。
信用风险衡量标准的本质属性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衡量标准作为信用风险的测算尺度,要求它能够准确、客观地反映信用风险的暴露程度,因此,信用风险衡量标准需要与信用风险的内涵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为了达到这种一致性,客观上要求衡量标准具备一些基本的属性,这些基本属性也是评价与选择衡量标准的判别依据(于立勇,2007)。
直接性。直接性要求信用风险衡量标准能够直接、准确地反映信用风险的实质,即信贷资金安全系数的不确定性或信贷资金形成呆账的可能性。这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涵的本质要求,也是信用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
连续性。信用风险的产生是客观的,不确定的,信用风险的取值应该满足随机分布。这就要求信用风险衡量标准的取值应该具有连续性,两个或者仅有有限个离散取值的衡量标准不能体现信用风险作为一种不确定性现象的基本特征,在实务中也无法区分具有不同风险暴露程度的贷款业务。
可验证性。可验证性是对科学研究的客观要求,也是信用风险衡量标准的基本要求。可验证性要求信用风险衡量标准在风险损失后应该可以验证评估结果的正确性。
相对性。信用风险是一种具有相对性的风险,任何信用风险的评估结果都应当是相对特定贷款方式而言的。信用风险的相对性决定了其衡量标准的相对性属性。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贷款方式越来越丰富,对贷款方式不加以区分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是不科学、不完善的。
典型的信用风险衡量标准特性分析
(一)贷款企业违约与否
信用风险与违约风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用数学语言可以抽象的描述为:信用风险发生是违约风险发生的充分条件;违约风险发生是信用风险发生的必要条件。这两者之间是不完全等价的,因此,从企业违约的角度衡量信用风险是对信用风险的一种曲解,是不符合直接性这一衡量标准的基本属性的。
以贷款企业违约与否作为衡量标准的信用风险评估也不能有效区分具有不同风险暴露程度的贷款业务,不具备相对性。同时,由于其评估结果只有“是”与“否”两种取值,不具备连续性,因此不能充分体现信用风险的不确定性。基于贷款企业违约与否的信用风险评估是一种分类评估模式。
贷款企业违约与否作为信用风险的衡量标准虽然有很多地方违背了信用风险评估的目的,但是它所给出的评估结果简单直观、可验证。因此,贷款企业违约与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占据着信用风险衡量标准的主导地位。
(二)贷款企业违约概率
与违约与否相同,贷款企业违约概率也是从违约风险的角度来衡量信用风险的,它也同样是对信用风险的扭曲,不具备直接性和相对性。它与违约与否这个衡量标准所不同的是:违约概率是[0,1]区间上的一个连续变量,它的取值具备连续性;信用风险的发生与不发生是两个极端的情况,并且在信用风险发生之后也很难验证它以多大的概率发生。因此,违约概率不具有可验证性。
(三)贷款风险度
我国商业银行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办法,将信用风险与贷款方式结合起来,提出了贷款风险度的概念。贷款风险度是用概率表示的贷款风险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单笔贷款风险度=贷款方式风险系数×企业信用等级风险系数
其中,企业信用等级风险系数是指按照企业的信用等级所确定的相应等级风险系数,而企业的信用等级是按照企业信用得分确定;贷款方式风险系数是指不同贷款方式所对应的风险系数。
贷款方式风险系数及企业信用等级风险系数的确定依赖主观判断,取值均是在区间[0,1]上的几个有限的取值,它的评分结果可以理解为对这两个因子取值的排列组合,因此其结果不具备连续性,而是有限个离散的取值。贷款风险度只是在风险类别的数量上进行有限的拓展,并未充分体现风险的随机性,对信用风险的分类评估模式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贷款风险度虽然只能粗糙地刻画信用风险,但是这种衡量标准强调了贷款方式对信用风险的重要意义,体现了相对性,且比较直接的反映了信用风险的大小。
(四)信用风险度
信用风险度是近年来我国学者在深入研究信用风险本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一种以度量信贷资金损失可能性为核心的信用风险衡量标准,函数表达式为:
其中:Dki为企业k在第i种贷款方式下的信用风险度;Bki为企业k在第i种贷款方式下的信贷资金形成呆账的金额;Ski为企业k在第i种贷款方式下的贷款总额。
信用风险度是一个连续函数,体现了信用风险的不确定性;考虑了贷款方式对信用风险的影响作用,体现了信用风险的相对性;得分结果准确的反映了信贷资金形成呆账的可能性,体现了信用风险的直接性,且具备可验证性。
以上是基于信用风险的实质和内涵对各信用风险衡量标准的特性进行分析,衡量标准特性上的优劣最终将表现在其评估结果稳定性的好坏之上。
典型的信用风险衡量标准波动性分析
信用风险衡量标准的波动性是指其衡量效果对信用风险忽而放大、忽而缩小的不稳定反映。这种波动性的根源在于衡量标准自身的离散性和有限性与信用风险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一种离散性与连续性之间的矛盾,这种波动性也会随着衡量标准离散程度的加大而增强。
(一) 贷款企业违约与否的波动性
以贷款企业违约与否作为衡量标准的风险评估,其因变量的取值为“0”或“1”。为了分析方便,这里假定它只有一种影响因素,其取值区间为,[x1,xm],,则自变量的取值区间为:,任意小,则会出现如下情况(如图1所示)。
一方面,u-ε与u+ε之间的距离为2ε,是一个非常小的差距,而依据分类评估的结果,却将它们归入了不同的类别。相当于说明两个资信水平基本相当的贷款企业,有可能会被归入完全相反两个信用类别,即企业会违约,和企业不会违约。
另一方面,u与xm之间的距离可以是影响因素取值的最大距离的一半,即,但是他们却被归入了同一类。相当于说明两个资信水平有显著差异的贷款企业,有可能会被归入同一个信用类别,即企业不会违约。
有两个取值的衡量标准是离散性的极端表现,由此所引发的信用风险评估结果所具有的波动性也是最为突出和显著的。显然,这样的评估结果作为信用风险的决策依据是远远不够的,它只能作为一种风险识别的依据。
(二) 贷款风险度的波动性
为分析贷款风险度的波动性,采用贷款风险度对信用风险的弹性系数作为分析指标,其公式为:
为便于分析,规避贷款方式的影响,假定贷款方式不变,这样贷款风险度仅由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决定。假定甲乙两企业信用得分分别为c1和c2,与之相对应的贷款风险度分别为r1和r2,则贷款风险度对信用风险的弹性系数d可以表示为:
其中分子与分母的变化方向始终相反,故d≤0,为便于直观地反映贷款风险度对信用风险的波动情况,令d′=d,则:
企业信用等级风险系数引用某商业银行的信用得分、信用等级与风险系数对照表,如表1所示。
结论
以上基于信用风险衡量标准的基本属性分析了各衡量标准的特性,并对两种典型的具有离散特性的衡量标准进行了波动性分析,其研究结果如表2所示。
依据表2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贷款企业违约与否以企业违约风险作为信用风险评估的衡量标准,且由于其只有“0”和“1”两个取值,这一衡量标准更适宜作为企业违约风险的识别标准而非衡量标准,更无法反映信用风险的大小。
贷款企业违约概率由于取值的连续性较之企业违约与否这一衡量标准有了一定的改进,即不具有波动性,但是它同样不适宜作为信用风险的衡量标准,而只能是反映企业违约风险的大小。
贷款风险度从信用风险的实质出发研究信用风险的大小,且考虑了贷款方式对信用风险的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其取值上的缺陷,该标准具有较为显著的波动性,仍难以作为信用风险决策的依据。
信用风险度符合信用风险衡量标准的所有要求,较之其他的衡量标准有着明显的优越性。这一衡量标准是现代金融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以及金融业务飞速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符合当今金融风险控制要求的衡量标准。
虽然信用风险度作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衡量标准较之其它的衡量标准有着显著的优良特性,但是由于其被提出的较晚,还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今后的信用风险评估研究中,应重视衡量标准的分析比较和选择,选用合乎衡量标准属性、准确反映信用风险大小的衡量标准。
参考文献:
1.夏红芳.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于立勇.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王建新,于立勇.基于信用风险度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4)
关键词:商业银行;保理业务;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0012403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外贸进出口也发展迅速,截止2014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达26.43万亿元,我国外贸出口量逐年增加。目前,我国外贸出口呈现良好发展情况,尽管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走势难以掌握,全球范围内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2015年我国外贸出口发展还是面临很多的积极因素,出口还是稳步增长的。在看到外贸出口增长的同时,也要注意到赖账的风险性。
在我国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国际保理业务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风险的防范也成为重要课题,因此国内外学者都积极研究国际保理业务和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Charpentier(2003)分析了保理和信用保险的竞争性和互补性,指出应从应收账款管理的整体概念,充分利用两者的特点以互补,尤其是在保理业务中可以借助信用保险转移风险。王杰(2013)认为我国保理业务存在法律不健全、保理意识有待改善等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提出的建议有:提高国际保理业务人员的培养和加强风险防范,以达到加快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目的。因此,针对国际保理业务的问题,本文以国际贸易出口背景下的国际保理业务为出发点,研究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期望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帮助商业银行科学高效的开展国际保理业务,防范国际保理业务风险。
2 我国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2.1 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现状
目前,国际保理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就《国际保理业务惯例规则》2010的修订版本中定义:“根据保理协议,供应商为了获得融资、账户管理、资信调查、托收、买家信用担保等服务,而将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而目前普遍接受的解释是:指出口商采用赊销、承兑交单等方式销售货物,把应收账款的债权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提供应收账款催收、信用风险担保、进口商资信调查、销售分户账管理等服务,而出口商转让时可以获得70%-80%的预付账款与100%的贴现融资。
我国国际保理业务迅速发展,图1显示我国保理量逐年增加,2013年达到378,18百万欧元,上升10%,并且我国国际保理量占世界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如图1所示,国际保理业务发展前景很好,但是也要看到,我国的保理业务结构存在问题,如图1国际保理与国内保理的对比,国内保理量明显比国际保理要高,并且每年差额逐年增加,而且有持续增长之势。
图1 中国国际保理与国内保理的比较(单位:百万欧元)
资料来源:国际保理商联合会。
2.2 我国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现状
国际保理业务风险依据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本文仅把风险分为国家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中国的商业银行对国际保理上风险管理已采取了许多措施,也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国际保理业务风险商业银行不是采取设立专门的风险防范措施,而是对于国际保理业务中的不同风险采取具体的风险防范手段。
首先,商业银行设立了风险管理部门,对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比如中国建设银行,建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中国交通银行设立了[1+3+2]风险管理委员会,且下设信用风险、市场与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与反洗钱三个专业风险管理委员会,各个管理部门都有统一的管理规范,相互合作管理风险;工商银行实施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全行员工各自履行相应职责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控制国际保理业务的全部风险。
其次,商业银行分别对信用风险、外汇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分别制定详细防范方法。比如中国银行为了降低海外机构信用风险,通过完善国家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加强评级管理,强化限额管控,完善国家风险监测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对潜在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管理,有效控制了信用风险。
最后,加强风险高级计量方式实施,通过采用较高级的风险计量方式,达到更好的度量风险,为有效控制风险提供可能。比如中国建设银行客观、准确地分析和评估实际风险状况,就信用风险计量来说,已开发完成包括违约概率(PD)、期限(M)的内部评级模型、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暴露(EAD),建立起包括16级PD和5级LGD的两维主标尺以及由上述风险参数计算的风险加权资产(RWA)、预期损失(EL)、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ORAC)等工具。
但是,我们在取得良好发展的情况下,也应该看到所存在的不足,只有不断完善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才能更好的促进国际保理业务发展壮大。
3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正在不断完善,各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加强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水平,但由于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处于初期,风险管理水平和经验还不足,与国际先进的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国际保理业务风险识别存在的问题
风险识别是对国际保理业务风险有效管理的前提条件,只有良好的风险识别,才能最大程度减轻风险。对于国家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较难识别,特别是信用风险识别难度最大,信用风险主体多,包括出口商、进口商、进口保理商的信用风险,在国际保理业务中,要准确、及时识别是比较困难的,主要的问题有:
一是缺乏识别的优秀人才。如表1所示,各大银行人员结构,可以看出各大银行人员学历多集中在本科和大专学历上,并且股份制银行本科与大专的相对比例要高于四大行,本科比例相对较高,学历高低影响识别能力。国际保理业务涵盖国际贸易、银行、法律、计算机等领域,需要从业人员熟悉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规则、国际贸易结算、国际商法、惯例等方面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和熟练的英语运用等等。目前,很多相关从业人员一般都没有经过专门的国际保理培训,在实践中也缺少实务方面的锻炼。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国际保理业务的顺利进行,也可能导致从业人员不能识别国际保理业务的风险。
二是没有有效的识别方法。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起步比较晚,虽然其他业务也需要风险管理,但是由于业务不同,需要形成针对国际保理业务的风险识别技术。现行的识别方法主要基于财务分析,据了解,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识别大部分基于财务因素,但是国外的先进识别技术对非财务因素给予足够重视,这限制了运用先进风险识别的方法。
数据来源:2013年各大银行年报整理。
3.2 国际保理业务风险度量存在的问题
对于风险度量,我国风险度量的观念比较落后,缺乏定量测量风险,风险度量的精确性和准确性也比较差,从而计算结果的可信度比较差。比如信用风险度量,传统的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主要有“5C”原则、OCC贷款评级法、《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等,我国商业银行对于风险度量的方法主要包括:“一逾二呆”、“五级分类”信用风险度量法、贷款风险度和信用等级评定,度量方法相对于国际方法是比较落后的,并且信用风险度量的方法更多是依靠信贷业务员分析企业财务数据、经营状况等,然后进行综合评定,主观性较强,影响度量的结果。
3.3 国际保理业务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金融业实施分业经营,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受到制约,商业银行缺乏再担保,必须独立承担风险,成本相对较大。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保理风险管理中,普遍需要采取抵押品的方式。对于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对进出口商、对手保理商的信用评估能力和资金流动的监控能力比较差,对于进出口商和对手保理商的信用评估只能采取事前的审查,而不是事前评估与事中的动态监控结合,并且传统的信用等级评定都是以企业的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作为标准,而国际保理业务同一般流动资金贷款性质上存在本质的差别,这就会导致评估缺乏准确性、科学性。对于国家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商业银行大部分采取事前调查评估风险,而在业务过程中,忽视风险变化过程,增加了损失的可能性。
3.4 国际保理业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国际保理业务风险控制存在几个问题:首先,对于风险控制方法,国际保理业务采取审批授信等直接控制方式,而不是直接控制与以定量分析等间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缺乏定量分析风险,并且强调事后被动的监督管理,而不是事前主动引导管理和事后被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其次,对于风险管理途径,商业银行采取末端治理型管理的方式,而不是源头控制型管理与末端治理型管理相结合,风险控制途径狭窄;最后,对于风险管理机制,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控制体系,尽管每一银行都有风险管理机构,但是比较单一,且都是对全部业务进行风险管理,缺乏独立的业务风险管理部门,并且需要拥有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4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国际保理能够得以蓬勃发展应得益于市场经济中存在较好的信用体系,建立信用体系是国际保理建康顺畅发展的基础。一是加快信用立法工作。信用立法不仅应该涵盖信用方面,对信用中介也要提供一定的保护,为了社会信用体系的良好发展,应该出台相关信用的法律法规,对信用中介组织的成立、操作和运行也要进行规范。二是加快企业征信系统建立。企业征信体系的展开首先可以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始,通过银行等的客户信息体系,可以得到客户的信贷情况、信用情况和拖欠还款情况等信息,然后,通过国家在全社会展开企业征信操作。当企业征信系统建立成熟,数据开放给需要的部门使用,达到数据开放利用,发挥数据的作用。
4.2 改善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的基础条件
4.2.1 培养国际保理风险管理人才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要注重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这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条件。国际保理风险管理工作需要熟悉国际保理、国际外汇市场、世界经济动态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管理人员,需要对风险管理、识别、度量、评价、决策、控制方法与操作都有一定的了解,国际保理风险管理人员最好能做到在种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国际保理风险发生之前,能够准确预测,主动采取避险措施,使银行遭受的损失降到最低。一方面,对国际保理业务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员工激励机制。
4.2.2 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电子化建设
通过资信调查,国家保理业务风险管理可以详细了解进出口商的情况,而资信调查则依靠可靠信息来源和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外的技术,即采用EDI技术,通过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系统,加强客户信息管理。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与FCI其他成员、国内外银行建立信息交流系统,通过计算机终端进行数据的传输,逐步加强自身信息建设,完善电子化。
4.3 积极加入FCI,加强交流与合作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加入国际保理商联合协会的数量相对较少,缺乏与其他保理商的交流合作,在风险管理上也缺乏其他保理商的协助。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加入FCI,加强与国外保理商的交流合作,学习他们风险管理的技术与经验。其次,应该加强风险研究,国际保理业务收益较高,伴随着风险性也较大,加之其业务复杂、风险种类较多,因此,风险控制难度较大。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风险研究能力,可以召开国内外保理商的风险交流会,共同探讨风险管理办法。
4.4 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模式
首先,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商业银行应该完善进出口商的资信调查系统,分不同部门进行审核,确保结果的正确性,对于相关数据也要善于运用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对于每一项业务,都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动态的监督管理,然后把信息系统处理结果传输到需要的部门。其次,完善管理组织架构,商业银行设立独立的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部门。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可以较为独立的执行风险管理职能,较少受到其他部门的影响,客观的对风险进行管理,并且由于管理部门专职进行风险管理,专业性较强。
4.5 尝试与保险公司合作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实行分业经营体制,因此,在国际保理业务中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会受到种种限制。尽管如此,我国商业银行还是可以学习国外的经验,与保险公司进行不违反规定的初级的合作。比如,我国商业银行可以替出口商在出口商所在地的保险公司购买保险,并通过保险公司了解某些贸易纠纷的原因及进口商可能的欺诈行为,当发生损失时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的补偿,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其次,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自己在国外的机构或商,在进口商所在地购买保险,当发生不确定事故时,可以得到补偿。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把风险分散出去,从而降低自身承担的风险,尝试与保险公司合作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需要有关部门给予政策上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刘双燕.中国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3.
[2]王杰.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现状与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3,(3):6465.
[3]吕鹏.国际保理的起源及在国际国内的开展情况[J].现代商业,2007,(2):6263.
1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1.1资本风险
资本风险就是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不能抵补各项损失和支付到期负债的可能性。资本数量的多少是直接反映商业银行信誉好坏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商业银行经济实力的一项主要标志。银监会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表明在今后几年中,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但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低于“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国际最低标准,而目前银行的资产增长速度远高于其资本增长速度,资本充足率还将进一步下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渠道十分缺乏,如果达不到这个国际性的要求,必然加大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影响到与外资银行的竞争能力。
1.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即获得银行信用支持的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意遵照合同规定按时偿还债务而使银行遭受损失,造成逾期、呆滞、呆账等贷款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客户特别是一些中小客户信用不良,存在着大量的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普遍较差,不良资产比率始终处于一个较高水平。大量不良资产的产生和存在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资本加大。资本金的质量与数量是国有商业银行信用的最有力的保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大量不良信贷资产的存在严重降低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质量。使原本就自有资本不足的状况雪上加霜,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最大障碍。
1.3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即金融机构面临在市场经营中的风险,在国际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大环境下,我国金融机构仍实行分业经营。由于金融混业经营业务日趋综合化,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通过等方式进行保险、证券等业务的交叉。由于它们既是金融市场活动的主体又是参与者,国有商业银行就不可避免地面临着金融市场里存在的风险。缺乏来自外部的监管部门有效监管和规范经营控制风险的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商业银行将面临着潜在的风险。另外,投资市场运营不成熟以及相关立法的滞后造成金融市场秩序混乱。投资市场的参与者主体企业缺乏有效的信用评级体制,从而危及到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
1.4内部管理风险
内部管理风险即银行内部的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不力而形成的风险。产权不明晰造成的国有金融资产的所有者缺位,使得国有银行在经营管理上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从而加大了银行的内部管理风险。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银行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构的基础。但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总分行制的经营管理体制降低了资产质量的责任,给总行的统一管理、调度、核算带来了层层阻隔,产生了许多方面的经营风险。尤其是由于银行“内部人”利益等原因造成的金融欺诈和盗窃案件,使银行资金遭受损失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2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应对策略
通过前面比较国内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以及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归纳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有:
2.1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目前商业银行对于基层行的资产质量和风险状况控制力较为薄弱,一方面要依赖信息技术建立整个银行共享的风险信息沟通交流平台;另一方面要建立多层次的风险预警体系,既要关注整个宏观经济的变化,又要了解行业经济的波动;既要审慎对待地区风险,又要防范客户自身和授信产品存在的风险,实现五个层次的预警,即职能改革经济走势的预警、行业风险指数的预警、品种风险指数的预警、地区风险指数的预警和客户风险指数的预警。
2.2优化银行信贷资产结构,分散风险
面对宏观调控,银行业应主动适应,及时调整策略,在宏观调控中寻求发展机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把鸡蛋分散在多个篮子中”,以分散风险。另外,商业银行应正确把握贷款投向,切实加大贷款封闭管理执行力度。以重点产品和优质客户为营销对象,实行差别化的产品准入、客户准入和区域准入策略,促进信贷结构的优化,强化风险控制力,进一步改善贷款质量,同时要强化大局观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2.3坚持“谨慎经营”的原则进行金融创新
商业银行为适应国际金融业的发展,需进行多方面的金融创新。但是无法忽略金融创新带来的巨大风险。美国次贷危机中,金融创新一方面通过广泛的证券化分散了美国房地产融资市场上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加剧了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和冲击力,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这更使我们认识到金融创新要合理,“审慎经营”。这提醒我们:把握好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平衡关系,一方面创新是推动金融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不能因噎废食;另一方面一定要跟银行本身的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相匹配。在控制和管理风险的同时实现盈利和发展。
因此,我们在提倡金融创新的同时,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管控措施,并遵循‘谨慎经营”的原则,把握好效率和安全的关系,避免可能带来的风险。
2.4完善并实施严格的金融监管
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要加强金融监管。监管机构之间及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之间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协调机制,重点加强对金融企业法人、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管和考核。继续协助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贷款,关键是要建立和落实信贷责任制,有效控制新增不良贷款。防范化解处置不良资产带来的损失和可能产生的财政风险或通货膨胀。另外,通过尽快完善相关监管框架,明确风险资本管理政策,加强并完善对场外交易的监控,强化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提示等措施,不断提升监管水平。
2.5培育良好的银行风险管理文化
会计结算风险是指由于控制、系统以及运营过程的错误或疏忽而可能引致潜在损失的风险。新经济模式的出现,更为负载的交易工具和交易战略、技术系统的可靠性、交易量的提高、监管要求日趋严格等,都增大了金融机构面临的会计结算风险。为客户提供快捷方便服务的同时,如何做好会计结算风险管理工作成为商业银行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会计结算的基本风险表现
1 票据业务风险。包括:银行违规承兑、贴现商业汇票、伪造、变造、仿造票据、诈骗银行资金、利用职务之便违规签发空头支票、偷用银行资金等。
2 内控风险。表现为会计结算制度本身不完善,印押证管理不严;会计内部凭证随意制作,复核和事后监督制度落实不到位;对重点岗位、重要人员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等内控制度不严产生的风险。
3 会计核算风险。金融机构设定了存(贷)款余额数、费用指标数等考核指标,这些指标的统计期间因受会计制度所规定的核算期间制约,一般均以月末、季末或年末的时点数为准从而导致会计核算不实,会计报表信息失真失灵,形成严重的会计核算风险。
4 信用风险。产生于由于负债方无视商业信用,对到期的债务不予落实的会计结算过程中,其风险表在银行和企业双方均有表现。
5 竞争风险。无序竞争不仅严重违纪、违章甚至违法,导致银行因无序竞争而形成严重的经营风险和结算风险。
对于会计结算中出现的上述风险问题,必须认真归集、思考,需找出问题原因,进而做出更为有效的管理手段,以防范风险的发生。
二、会计结算风险产生的原因
1 内控制度软弱,违章操作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员配备不到位、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使业务相互制约机制不落实、出现真空和漏洞,被犯罪分子伺机作案二是监督检查流于形式,使一些内部案件长期暴露不了;三是内控手段滞后。
2 银行会计结算系统中自身机制存在缺陷。随着银行业金融机构竞争的日趋激烈,支付结算工具的不断创新,一些金融机构并未根据各自业务特点或针对新产品、新业务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客观上存在风险控制盲点,被作案分子利用进行诈骗活动。
3 票据诈骗猖獗,是造成会计风险结算又一重要原因。伪造票据的原因一是容易得到真的支票用纸;二是容易得到被假冒出票人的签章印模。伪造票据多伴有变造行为,如对支票号码、金额的变造。
4 企业信用危机引起的结算风险。信用风险产生于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无视商业信用,故意签发空头或与银行预留印鉴(支付密码)不符的支票;信用卡恶意透支,在结算中故意设置陷井等等,引发银行支付结算风险。
5 银行迫于竞争压力,进一步损害会计结算的良性发展。某些经济不发达地区或因自身经营管理不善,创利水平负增长的银行,迫于同业竞争和上级考核需要在会计核算上乱用、错用会计科目,搞账外经营和账外账,或假造、变造、更改会计凭证、账表与账簿等。
三、国内外商业银行会计结算风险管理的差异
西方商业银行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运作过程中有效管理了本国的银行风险。中西方在此领域的管理差异如下:
1 合规风险管理理念的差异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合规应从高层做起,应成为银行文化的一部件,银行应明确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合规方面的特定职责。美国货币监理署认为,要强化银行高层的示范作用,即高层的行为是否有力支撑银行所倡导的价值观,董事会是否有反应银行风险容忍度的道德准则和书面政策,高级管理层是否切实贯彻并传达给每一位员工,并以身作则,在业务活动中恪守严格的道德准则。相比较而言,国内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理念存在一定的偏差。一是“合规应从高层做起”这一基本理念没有真正树立;二是重业务拓展,轻合规管理。
2 合规风险管理方法的差异国外商业银行监察合规部每年第一季度都应根据上一年合规稽查的情况,重新对各个业务部门进行合规风险评定。这种错发为该年度合规风险管理运作提供了一个具有很强指导性的合规保障与计划。譬如,美国的银行目前采取多种手段和技术从事合规管理。例如风险管理结构、早期问题探查、解决问题程序、平衡计分卡等。同时,美国的银行越来越重视利用高科技来进行合规管理。内部互联网、信息库的采用扩大了合规管理的知识含量,复杂的技术使风险管理可以更有效地发现问题和违规行为,随时向有关方面提供对问题的处理决定。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习惯运用定性分析和简单的数据分析方法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工作,缺乏量化分析,在风险识别、度量、检测等方面科学性不够,而在风险管理支持技术上也无法适应新的要求,缺少主动引入内部评级法等先进定量技术工作,也缺少涵盖信用、市场、操作三类风险的完整的计量模型,因此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法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也差距较大。
3 银行业的管理体制与公司治理机制不适应内部欺诈特别是管理人员欺诈事件频频发生,与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产权结构缺陷、治理结构缺陷、内部控制不力及对经营管理层激励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内部人控制现象比较严重。一方面,在总行层面上,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虚位,很容易导致银行高管人员利用政府产权上的弱控制而形成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进行违法违纪活动。另一方面,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分支机构,也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分支机构在组织形式、人事管理、经营活动、财务核算等方面,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分支行权力过大,又缺乏独立部门对风险进行控制。即使是内部治理较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公司治理结构仍然不够理想,也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内部制衡机制不完善。
4 审计力量较为薄弱在某些情况下,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不如外部审计部门强,而这一点在我国商业银行系统中表现尤其突出,国内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往往审计力度不够,很难发现风险隐患。国外商业银行常常会聘请权威的外部审计所进行审计,且对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上岗资格有严厉的规定。
5 缺少自动预警系统英国渣打银行对操作风险实行矩阵式控制,除集团总部设审计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外,集团主要业务部门均有独立的风险控制部门,对本部门所有业务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控,每一项业务进展相应产生一项风险评估报告,对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估并标出风险等级。而国内商业银行在建立自己的风险预警系统上行动迟缓。
6 金融生态等环境因素不佳一是社会信用秩序混乱。全社会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滞后于市场经济体制发育进程。二是商业银行客户选择权极为有限。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往往无权限制客户消费金融服务的权利。其直接后果是增大银行经营成本和支付结算风险.当然,社会中介机构发育不足和法律对银行债权保护不力也是支付结算风险重要诱因。
7 支付结算风险的信息披露严重不足国内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时未披露有关支付结算风险本身的信息。目前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提出了更为具体、细化的披露要求,但对支付结算风险的披露没有提出要求。商业银行为占领并扩大市场份额,不断推出各种金融新产品、新业务和新服务举措,如果配套的内控制度不及时跟进,就会引发新的支付结算风险。
8 与风险控制有冲突的考核激励政策容易诱导支付结算风险我国商业银行遍存在对经营管理层激励不足和激励失当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的薪酬体系收入差距过大,相对于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从业人员待遇偏低,银行没有向员工提供足够的激励去防范风险。激励制度失当也是经营管理人员道德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现有的银行业绩考评往往过分看重利润指标和收入指标特别是存款指标,忽略了风险指标。“弱总行一强分行”的管理体制加剧了支付结算风险。在这种环境下,基层行“绝对的权力”、“不受约束的权力”便成了滋生“腐败”和“案件”的温床。同时,多级科层式管理体制导致委托一关系错位和管理信号的衰减和失真。总行对分支机构的控制力层层衰减,管理漏洞比较多,最后总行容易失去对风险的控制,导致基层行发案率比较高。
四、我国商业银行会计结算风险管理的思考和对策
同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措施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会计结算风险管理方面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增强制度实效性防范支付结算风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制订详尽的业务规章制度和支付手册。目前国内银行业制度建设滞后,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人民币支付结算办法》自1997年颁布实施以来还未进行修订,支付结算环境以及新的结算工具不断出现,我们也应改变观念,与日俱进地对《支付结算办法》、《票据法》等法规制度进行修订,使之更加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更好地防范结算风险。新推出的支付密码器、电子支付等缺少结算法律支持。如虽然《电子签名法》在法律层面上确立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具有同样的法律竞争力,但现有的《票据法》、《会计法》等还不承认电子签章的有效性。
2 提高全民信用、法律及风险意识
(1)提高全社会支付信用意识支付信用是当事人在办理支付结算过程中的履约态度和履约能力。由于支付结算行为将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工商企业之间、工商企业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经济交往紧密相连,在支付信用的网络上,任何一链即使是偶发性的破坏都势必会引起连锁反映,致使支付信用良好的银行或企业也会被动地受牵连而陷于危机之中。因此,我们必须倡导严守信用的社会主义文明风范,全面提高全社会支付信用意识,促进支付结算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