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设计的理论范文

课程设计的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设计的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程设计的理论

第1篇:课程设计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 网络信息编辑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高职学校

在网络信息编辑教学体系的建设中,如何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网络信息编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加强学生的网络信息编辑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创造性地应用网络信息进行编辑,这已经成为现阶段网络信息编辑教学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职业学校现阶段网络信息编辑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网络信息编辑基本知识理论与实践无法结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校内网络信息编辑教学实验内容较为单调,一般主要是围绕基本业务网络信息编辑核算等网络信息编辑的基本工作方面的设计,而对于现阶段企业或其他机构经营管理所需要的网络信息收集、网络信息处理、网络信息编辑和网络信息检查等网络信息编辑管理内容方面的实验内容却很少涉及,造成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工作内容不熟悉,对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造成有失全面的严重影响。

2、现阶段校外网络信息编辑实习收效不佳。在网络信息编辑学习中,学校大多采用组织学生到校外的企业或机构进行实习的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但是,由于学校普遍对实习教学环节疏于管理,造成学生校外实习流于形式。

3、学生对网络信息编辑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网络信息编辑学生实习点多面广,学校没有办法对学生进行统一或集中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工作也无法得到学校老师的有效指导,影响其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与提高,实习效果差强人意。再次,学校的网络信息编辑教学偏重于理论传授,在实习的时间安排上较为有限,不能进行全面的实习指导,学生不能及时消化书本上的东西,也不能及时进行实践演练,长期下去对学生的专业发展不利。

1、网络信息编辑理论与实践教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应该在加强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网络信息编辑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于各个方面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例如在教学中,对于网络稿件和网络多媒体资源进行采集、筛选、整合、改写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掌握其重难点,做好信息资源文案策划和编写等工作,以提高网络信息编辑处理的效率。

2、网络信息编辑基本素质的培养。首先,学校应该完善课程设计,针对网络信息编辑学年级和学生水平的不同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例如在低年级的学生应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基础网络信息编辑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帮助学生更多地掌握网络信息编辑基础知识。其次,还要适当增加其他学科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网络信息编辑应用相关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编辑处理知识,为学生的网络信息编辑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网络信息编辑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学校应根据网络信息编辑的特点,积极整合现有的实验室资源,构建校级基础实验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实验平台,以保证的网络信息编辑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实施。同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多与企业和其他机构合作,走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联合办学等新路,开拓创新,解决职业学校自身难以解决的瓶颈问题,以满足专业教学的实践要求,为网络信息编辑学生的实践提供更好的保障。

1、网络信息编辑教学设计要有针对性。教师在课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也需要有所不同。教师在课前将课上的知识进行梳理,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体会,只有一些比较复杂、难以理解的知识才需要教师耐心讲解。同时,因为不同学校的教学内容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教师设计的多媒体课件要有针对性和特殊性,不能仅仅从网上下载公共课件来作为教学手段使用。根据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不同,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方便学生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同时,教师也不能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教学,将一些机械、公式推导的知识例如数学中的定理推导解释用多媒体方式展现出来,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

2、网络信息编辑教学要有互动性。虽然先进的教学手段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性,让教师在课堂不用向以往那么辛苦。但是教师仍然不能忽略和学生的交流,要注意学生课上的动态,而不是点击PPT放映就可以了。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单方面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双向的知识获取和理解的过程。即便是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还是需要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有机会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表达自己的看法。例如,在进行网络信息编辑教学的时候,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放了一段相关的视频,视频播放完毕之后要询问学生的想法和见解,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便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

四、小结

综上所述,在网络信息编辑的教学中,职业学校应该正视存在问题,积极面对不足,加大网络信息编辑资源整合力度,树立明确的目标定位,加强学生网络信息编辑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职业学校网络信息编辑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网络信息编辑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参 考 文 献

[1]吴传淑.网络信息编辑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与实践[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4,(5).

第2篇:课程设计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活动理论;网络课程;混合型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2-0053-04

一、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信息化教学,网络课程是目前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自身教学与学习资源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许多高校都踊跃展开网络课程的建设。

网络课程的质量如何来保障,如何将网络课程更好地与学科课程整合,成为当下网络课程建设的研究热点内容。在网络课程热、MOOC热的大背景下,混合型网络课程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思路,在混合型网络课程的设计内容中,对于学习者影响较为深远的内容便是网络课程中的活动设计。本文从活动理论的视角出发,以中国大学MOOC平台中《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对网络课程的结构以及课程的混合型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

二、活动理论概述

活动理论源于康德与黑格尔的古典哲学,并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由维果斯基提出[1]。

活动理论视角中的活动体系主要含三个核心要素:主体、客体、共同体。主体指的是活动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活动的主体为学生,主体分析通常是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客体通常是指学习目的,是学习者通过学习活动能够达到的目标,对活动的客体进行分析设计时通常需要根据学习者特征来进行。共同体是指在活动的过程中,除主体之外的其他学习者、教师以及教辅人员,在网络课程的活动进行过程中,学习共同体的设计使学习者的情感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

活动理论还强调三个次要成分的设计:工具、规则、劳动分工。活动理论认为人类活动是通过工具作为中介的[2],工具在这里主要指的是为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提供支持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支持;规则在活动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为“制约”,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离不开规则的制约,有效的规则对于学习者可以起到督促及管理的良性作用;劳动分工在活动过程中主要指任务分工,明确的任务分工在学习共同体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活动理论指导下混合型网络课程设计

混合型网络课程是在近年来网络课程热的大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一种能够将网络课程与实际面授教学进行融合的网络课程形式,混合型网络课程设计要素如图1所示,大体上可以分为面授主导型、MOOC主导型两类。

面授主导型混合式网络课程活动过程如图2所示,学习者和教师进行的大部分学习以及教学活动主要在面授课堂上进行,线下的面授课程承担了主要教学任务,线上的MOOC课程为教学服务,主要来提供契合实际教学需求的知识点讲解。

MOOC主导型混合式网络课程活动过程如图3所示,学习者的主要学习活动在线上MOOC平台中进行,MOOC平台承担了主要教学任务,为学生主要活动场所。线下的面授课程为MOOC课程服务,解决学习者在学习MOOC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现代教育技术》MOOC设计研究

1.《现代教育技术》 MOOC概述

《现代教育技术》为师范院校本科生以及教育硕士的公共必修课程,旨在促进广大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理念,并为教师在信息时代掌握信息化的教学技能以及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助于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将信息技术结合课程特点,更为有效地融入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质量,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2.《现代教育技术》MOOC结构解析

《现代教育技术》MOOC线上课程主要包括公告、学习计划安排、评分标准、课件、测验与作业、考试、讨论区七大模块[3]。

公告模块主要包含四部分:学习进度提醒、课程公告、即将到期、最近更新。学习进度提醒主要内容是学习者最近一次离开课程学习时,所学习的内容进度提醒;课程公告主要包含作业与相关说明、开课公告(学习内容、学习建议);即将到期部分主要包括单元作业截止提交时间提醒以及单元测验截止提交时间提醒;最近更新部分主要包括学习辅助课件以及拓展性学习资源更新提醒。

学习计划安排模块主要包含学习内容日期及测验安排、单元作业日期安排、互评作业日期安排、期末考试日期安排。学习内容日期及测验安排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内容、周次、内容日期、测验日期以及测验截止日期安排;卧作业日期安排主要包括各单元作业时间以及作业提交截止时间安排;互评作业日期安排主要包括各单元互评作业开始日期以及互评截止日期安排;期末考试日期安排主要包括期末考试开始日期、试卷提交截止日期、主观题互评日期、主观题互评截止日期以及成绩公布日期。

评分标准模块主要涉及《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进行成绩认定时所依据的评分细则。

课件模块主要内容包括各章节中的视频资源以及文档资源,其中视频资源以微课视频为主,文档资源以PPT课件为主。

测验与作业模块主要包括测验截止时间、有效分数、有效提交次数。在测验与作业模块中含有进入各单元测验的入口,学生可以通过各入口分别进入每个单元的测试。

考试模块主要包含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当期中或期末考试开始时,学生可以进入考试栏目进行考试,并且可以查看教师设置的考试相关信息。

讨论区模块主要包括综合讨论区(不限主题)、教师答疑区(关于作业、测试、课件内容等对教师的提问)、测验作业讨论区(主题一般与测验、作业相关)、课堂交流区(主要是在课件学习中对于教学内容的讨论)、作业与在线考试成绩申诉区(包括对于作业成绩以及考试成绩的申诉讨论)。

3.《现代教育技术》MOOC活动分析

(1)活动主体分析

从活动理论的视角出发,对于《现代教育技术》MOOC的主体分析即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包括学习者原有知识基础、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分析。

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基础分析:处于本阶段的学生,在进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习之前需具备相关信息技术软件的基础知识,例如Word、PPT、Camtasia Studio,并且具备基本的软件下载、安装能力以及文档格式转换的基础能力。

认知能力分析: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学习的学习者多为师范院校本科生、教育硕士、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处于此阶段的学习者身心较为成熟,对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外部动机减弱,内部成就动机增强,具备进行独立学习的条件,并且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2)活动客体分析

活动理论的观点认为对于活动的客体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指对学习目标的分析,主要从以下角度进行: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W习者能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有所了解,能够理解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的内涵以及规律,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对教育技术的实践领域有所熟悉。

过程与方法:学习者在经过课程的学习之后,需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时进行教学设计的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数字媒体进行教学的辅助。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者在课程学习后,能够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前景有自己的了解,并且学习者在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能够更新传统教学理念,逐渐具备信息时代下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有意识地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改善教学方法,展开科研。

(3)活动共同体分析

活动理论强调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体验,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学习共同体的设计为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在线交互以及情感体验。在《现代教育技术》MOOC课程中,对于学习者而言,每位学习者都包含在两个共同体中,一是线下面授课程中的实体共同体,二是由网络构成的虚拟共同体中。在这两大共同体之中,参与学习及教学活动的主要人员包括MOOC讲授教师、面授课程讲授教师、学习者群体、助教人员。在共同体中,各种角色相互作用,相互交流,共同影响以及建构着《现代教育技术》这个庞大的社区。

(4)活动的工具中介

硬件环境:学习者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时,所需的硬件环境主要包括能够登录课程的终端(电脑、手机、平板设备)、《现代教育技术》参考书。

软件环境:学习者的软件资源主要有良好的网络环境,课程的视频资源,文档资料以及网络中的大量非结构化拓展学习资源。

(5)活动规则

在课程活动进行过程中,学习者需要服从课程管理者的安排,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测验内容并及时提交。在参与讨论或发起主题讨论时,学习者需根据主题的区别进入相应的主题讨论区参与讨论,并且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6)活动分工

教师角色: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中,MOOC讲授教师主要完成的工作是线上课程讲授,面授课程中的讲授教师主要完成的任务是针对学生在MOOC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助教角色:助教在课程的进行中作为学习者的引导者,需对学习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将学习者的问题反映给主讲教师,并且协调主讲教师与学习者以及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课程后台的维护工作。

学习者角色:学习者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按时完成相应单元课程的学习,并且按要求完成单元作业的提交,完成单元测验以及互评作业,按时参加期中、期末测验,每周需参加面授课程,并且参与课程的讨论。

4.《现代教育技术》MOOC活动过程

(1)准备工作

课程的准备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学习任务分析、学习共同体构建、任务分工设计[4]。

学习任务分析指在分析学习者的原有知识以及认知能力基础之上,为学习者设计适应学习者特征的学习任务;学习共同体构建指为学习者创建一个良好的虚拟学习社区,学习者需明确学习共同体中的角色有哪些,可以从何处获得帮助及支持;良好的任务分工设计可以使各种角色各司其职,保障活动高效进行。

(2)实施过程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习者首先阅读课程介绍,在了解学习目标以及任务之后,进入课程的学习。在观看教学视频的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界面中会出现一个问题,学习者需要直接作答,完成后系统会直接给予学习者反馈,用来检验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保障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同时,学习者可以实时地进行讨论,遇到问题之后,在教学视频观看的界面具有直达讨论区的入口,学习者可以自如地在讨论区直接进行相应主题的讨论,寻求教师以及同学的帮助,学习完每一单元之后需要完成单元测验,部分单元含有学习者需完成的单元作业,除此之外,学习者还需进行期中期末测试以及完成互评作业。

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按时参加面授课程,在面授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完成在MOOC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解答,面授课程与MOOC课程交叉进行,这种方式可以保障学生学习的效率,能够有效防止学习者在学习MOOC的过程中出现辍学等问题。

(3)评价活动

活动理论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探究活动,指导学习评价的设计要在关注活动过程的基础上来进行测评。在《现代教育技术》MOOC中,评价方式以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进行测评,具体权重如表1所示。

五、结束语

如今,我们已步入了信息时代,网络课程层出不穷,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参与网络课程的建设,然而,网络课程是否能够促进教学?混合型网络课程为网络课程的有效应用提供了解决路径。本文的研究主要从活动理论的视角出发,进行了混合型网络课程的设计探究,对《现代教育技术》混合型网络课程结构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混合型网络课程的建设工作有部分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葛文双,傅钢善.基于活动理论的网络学习活动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公共课活动案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8(3):50-64.

[2]项国雄,赖晓云.活动理论及其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05(6):9-14.

[3]中国大学MOOC.现代教育技术[DB/OL].http:///course/SNNU-1001517001#/info.

第3篇:课程设计的理论范文

>> 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专业阅读课程教学研究 基于图式理论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基于图式理论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设计 基于互联网+图式理论的英语教学课堂活动设计研究 图式理论视角下英语听说课程的融合 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听力教学 基于图式理论的高职英语听力教学 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语感培养探析 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写作教学 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阅读课堂 基于图式理论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基于图式理论的高中英语报刊阅读教学浅析 基于图式理论的大学英语报刊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图式理论下的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 基于图式理论的高中英语语法内容图式创建 图式理论指导高职英语读前活动的意义及教学设计 例谈图式理论视域下的高中英语阅读前导活动设计 基于图式理论和关联理论的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基于图式理论的德语听说课教学导入设计 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么惠敏.在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尝试――浅谈《人类与环境》一节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hjlw/ sw-

2.doc

4 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 2008.01.16.16:21

参考文献

1 曹合建.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6

2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3

3 裴新宁.东西方理念碰撞:建构对教育的理解――“建构主义与课堂教学改革”国际研讨会综述[C]//高文、徐斌艳、吴 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38~443

4 张慧清、胡艳芬.商务英语阅读图示构建策略[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6):123

5 Ibid:123

6 朱 曦.商务英语项目教学法理论与实践[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47

7 屈燕飞.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教学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8):49

8 Patricia L. Carrrell、Joanne Devine, David E. Eskey. 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剑桥大学出版社,2007:75

9 Ibid:75

〖附 录〗

《英语经贸报刊选读》课程调查问卷

为找到《英语经贸报刊选读》课程中教学、教师、教材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提高课程授课效果,加强课程建设,特进行此次问卷调查。问卷中不会出现个人姓名,请同学们务必认真、客观、真实地回答所有问题。

非常感谢大家的合作!

班级: 性别:

1.你认为对你来说该课程的难度。( )

A、非常难 B、比较难 C、适中 D、容易

2.你是否喜欢该课程分专题的教学模式?( )

A、非常喜欢 B、比较喜欢

C、不喜欢 D、非常不喜欢

3.你认为该学期的授课进度。( )

A、太快 B、比较快 C、适中 D、太慢

4.你认为多媒体教学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 )

A、非常有利 B、帮助不大 C、分散注意,不利于教学

5.你认为老师的上课热情与授课效果是否有关系?( )

A、非常有关系 B、有关系

C、无所谓 D、非常没有关系

6.你认为在该课程中老师的哪些素质非常重要?(可多选)( )

A、认真备课 B、知识面广 C、商务英语知识背景

D、深厚的英语基本功 E、幽默风趣 F、丰富的阅历

7.第六题选项中列出的六个选项中,你认为最重要的一项是( )。

8.分组、分专题课堂陈述是很有效的课堂互动形式。( )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不同意 D、非常不同意

9.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 )(可多选)。

A、商务界的新动态

B、商务界的新理念

C、商务英语思维方式

D、商务英语有关术语

E、商务英语中复杂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F、词汇量扩大

10.你最喜欢老师哪方面的教学?( )(可多选)

A、课文分析B、难句分析、翻译

C、单词扩充D、背景知识补充

E、将课文内容与老师自己的亲身经历相结合

11.你对该课程的教材是否满意?( )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不满意 D、非常不满意

12.你认为教材中的语言水平( )。

A、太难 B、较难 C、适中 D、简单

13.你认为本学期选用教材中课文的篇幅( )。

A、太长 B、较长 C、适中 D、无所谓

14.本学期所采用教材中你比较喜欢的方面有哪些?

15.本学期所采用的教材中你不喜欢的方面有哪些?

16.你认为,除了分小组、分专题课堂表述等形式外,还有哪些有效形式能加强课堂互动?

第4篇:课程设计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地理新课程 教学设计 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3.55

要做好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必须弄清楚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涵义是什么?其理论基础又是什么?所谓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系统规划地理教学活动流程,以地理新课程理念为内核,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为目的,以解决地理教学问题为宗旨,针对不同的地理知识属性、教学环境进行分析,选择不同教学策略,增强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而通过有效设计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促进地理新课程的有效落实。所有一切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论都可以作为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对一些时下流行的教育理论M行整理、归类,并分析如何运用每种理论来指导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

一、 应用系统理论,整合地理教学因素

系统理论把教学设计也视为一个系统,为教学设计提供了系统分析方法论。地理教学系统是由教学目标、学生、教师、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媒体、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复合运动系统。教学设计合理有效,教学系统则良性运行,教学效果才成倍增加。系统科学理论能为地理教学设计提供指导。在地理教学设计中应用系统科学的整体原理、有序原理和反馈原理,能为有效整合地理教学因素提供指导,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

(一)整体原理及对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

整体原理认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运用整体原理指导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设计,要树立全局、整体观念,从地理教学目标制定,到地理教学过程的设计,既要做到明确每个教学因子在教学进程中的作用也要能为每个因子发挥作用提供时间、条件或机会。

(二)有序原理及对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

有序原理认为,自然界中的任何物质都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事物才能顺利发展。设计教学过程既要符合学生认知的由感性到理性的顺序,还要遵循学科内部逻辑的有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教学规律的由地理现象到地理原理的顺序。例如,在讲“三圈环流”前,先回顾“热力环流”的形成机制,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理解的正向迁移。

(三)反馈原理及对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

任何系统只有进行反馈才能实现有效控制,只有注意教学中的反馈设计,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及时准确的获取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实行课堂教学方法和环节的及时调控,致使教学低效或无效。地理新课程下教学设计可以通过提问、练习、判图、实验摸拟、制图绘图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反馈;通过设计研究学习、探究学习、搜集、整理分析信息进行“过程与方法”的反馈;通过学生协作能力、表达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认识的态度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反馈。总之,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时应体现反馈原理,将课堂反馈作为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来设计,通过反馈改进教学设计,实现有效教学。

二、广采学习理论,达成地理学与教的变革

(一)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学者加德纳(H.Garder)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系统提出,他认为每一个个体有着相对独立的九种智能,即言语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一动觉智能、音乐一节奏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和存在智能。九种智能不同的组合方式,使得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只存在哪一方面聪明及怎样聪明问题,对学校教育而言,“学校里没有差生”。多元智能理论揭示了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为地理新课改注重学生差异和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地理新课程教学目标差异设计、教学评价差异设计、提问水平层次设计等提供现实指导。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广泛应用于各国课堂教学。其强调以“学”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注重“情境”“认知”“协作”“学习环境”“信息资源”对学习的支撑作用。教师的任务不再是传递与灌输知识,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信念等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倡导合作教学、交互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我们进行地理教学设计时,一方面尽量为学生搭建知识框架,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另一方面采用真实或逼真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能力;再者改变传统讲授式教学,设计“协作学习”情境。例如,在地理事实性知识学习为主的教学中,设计在家乡亲历观察、调查的教学方式;在地理概念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设计和捕捉现实中的实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在地理原理学习中,设计和列举生活中的案例,或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地理成因和规律“可视化”,使抽象的原理具体化,提高学生同化知识的能力。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罗杰斯(cR.Rogers),其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关心学生整体人格的发展,把教学目标看作是学生人格、自我的健全发展,把教学重心由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上,教师在“非指导性教学”中作为“促进者”,把教学过程的本质规定为学生内在经验的形成及生长。它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习者尊严、价值,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交流学习体现自我实现。

地理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进行赏识教育,“鼓励自信心,发现闪光点”,在教学关系上强调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作用。这些理念都蕴涵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我们在进行新课程下地理教学设计时,要因时制宜地把课堂和自然还给学生,特别是针对不同地理知识属性和主题有选择性地设计讨论式教学、研究性学习等课堂教学方式。例如,设计“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为讨论式教学,允许学生自由提问、讨论发表不同观点的见解,鼓励学生奇思异想,教师“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维持某种有益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并接受W生的咨询,适当给予学生帮助。

三、融合地理教学理论促进学生智慧成长

地理教学理论既衍生于通识教学论,又注入了地理学科特性的新鲜血液,是地理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系统反映,成为地理教学设计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教学设计吸收地理教学理论,能促进学生地理智慧成长。地理教学理论认为,突出人地关系、注重空间关系是地理学科教学的鲜明特色,人地关系既是地理教学的核心观念,也是地理教学设计的思想论、方法论。而提出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是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它包括:

(一)地理观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二)地理信息加工能力,即地理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能力和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的能力;

(三)“研究”能力,包括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与设计研究探究方案的能力、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地理教学设计应贯彻地理教学的核心观念和培养学生具有地理的核心能力,使学生认识人地关系的种种表现、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基本途径,懂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总之,新课程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深受以上三种理论的影响,这些理论不仅为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是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系统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理论使教学设计符合学习规律,教学理论指导了教学设计的具体操作,传播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选用教学媒体的技术。地理新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只有建立在以上三大理论基础之上,才能减少和克服地理教学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增强和提高地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家清: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课程・教材・教法2004。

[2]李家清:地理教学目标差异性设计研究,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年第11期。

[3]李家清:走进新课程:论地理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创新,地理教学2004年第10期。

[4]川钟启泉,崔允廓:新课程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5篇:课程设计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会计理论;必要性

0引言

理论(Theory)一词,就其应用于会计来讲,最贴切的一个定义很可能为:“理论是指某一探究领域的通用观点所构成的一套前后一贯的假设性、概念性和实用性原则”(韦氏新国际大辞典第三版)。因此,会计理论可以解释为一套以原则和实用性为形式的逻辑推理。会计的学习需要我们做到观念为先,如果想企业会计业务实现经济效益的优化,首先我们要把自己的会计理论观念把握好,而《会计理论》课程的学习就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理论支撑。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开设《会计理论》是很有必要的。会计理论的重要性还在于它能够为决策人提供有根据的决策指导。在过往的国内外会计理论的研究现状中都分别指出了以下三个重要观点:(1)会计理论为会计研究方法作导向。(2)会计理论发展和会计研究发展相互促进。(3)会计理论的层次结构性决定了会计方法的综合性和体系性。正因会计理论的这些重要性,开设会计理论课程才显得如此必要与迫切,这对学习会计的人以及未来将要从事会计这个行业的人都有很重大的意义。

1高校开设会计理论课程的现状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各个高校也与时俱进,确立了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性,对于我们财会专业就更不用说了,基本上所有高校都开设了与会计相关的学科。但是开设课程不代表就是已经跟上了时代,对比会计职业的飞速发展,会计教育在课程设置和会计理论的引导等方面都显得相对的落后。而据我们对各高校学生进行的“高校《会计理论》课程的开设现状”进行评估的的结论显示:大部分受访者确认会计课程很多,但《会计理论》课程基本没有,会计理论的观念指导基本没有。学校的学术理论气氛基本没有。作业布置过于形式化,没有理论与现实结合,根本不能说出具体如何利用理论观念和会计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实际操作。同时,我国高校会计教学课程设置也不尽合理。这暴露出我国会计教育现状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会计专业知识和如何通过考试的方法,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理论方法和观念教育的指导。

2开设《会计理论》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1《会计理论》课程设置不合理

或者根本没有设置依据上述现状分析,我们看到很多学校是没有《会计理论》这一门课程的。很多学生甚至是没有听说过这个词,很多人一直以为《会计理论》就是我们的会计课程里面的理论知识,根本不知道原来还可以在学习会计专业课程同时,有一门高级课叫做《会计理论》。另外各高校和专科院校在开设课程的时候,由于不合理的设置,把原来为会计专业学生分配的《会计理论》课程的学时给霸占了,直接导致了《会计理论》课程的地位被大大地降低。

2.2各高校教学计划制定者对《会计理论》课程的理解和重视不足

根据调查,高校领导和会计老师,由于很多负责人和策划者都是老一辈会计,对《会计理论》的知晓还停留在过去对会计的理解,如老会计认为我们的会计理论其实就是所有的会计课程的理论,并不知道现行已有专门的《会计理论》课程。如今各高校设置的课程都是依据以往的旧的经验和模式来做。然而当今社会发展迅速,需要更多高层次人才,这就需要我们的课程设计者对于《会计理论》这一课程进行深刻地认识。

2.3各高校教学计划对《会计理论》课程安排并不灵活

现今高校的《会计理论》课程,一些重点院校很多老师和课程计划安排者是知道这一门课程的,但由于重视不足,原来设定要安排的最终由于种种原因而搁置了。其实对于我们高校学生而言,由于《会计理论》属于高级课程,我们大可以在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行教学计划安排。另外我们可以作为会计专业学生的一个选修课来确认课程,对于我们很多想进一步深化对会计理解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分水岭课程。

2.4应试教育的存在导致了《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结合脱节

高校开设财务专业课程考试基本都是以考试为主,这导致学生只知道财务考试,而从来不知道什么叫会计观念,会计方法。同学们和老师们只知道考试,只知道会计专业知识,企业也只知道各种类型的会计考证。而老师也就被迫适应学生的考试只重视会计专业基本课程,而从来不对《会计理论》这一高级课程进行推广。综上所述,各大院校在《会计理论》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上需要更多的沉淀和努力。

3对于开设会计理论课程的相关建议

3.1重视和科学设置

《会计理论》这一课程各大院校,在财会课程计划设计当中,各决策者应该充分认识《会计理论》这一课程的地位和重要性。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在学生大三大四的时候合理安排《会计理论》课程,也可以在学生开始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前设置好《会计理论》课程进行指导,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财会专业学生的的综合素质。另外部分院校,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开设《会计理论》这样的高级课程显得比较难,那么我们可以灵活地用选修课和导师推荐制的形式安排部分感兴趣的精英进行学习,这样可以解决真正用心的学生对理论观念指导的渴求。

3.2建议国家层面重视深化和改革传统会计考试制度

2017年1月以来,国务院颁布了一系列的关于各大考试的改革,其中就有会计行业的考试改革,改革指出暂时废除会计从业证考试,另外对于中级会计的门槛进一步降低,无需会计证书,无需会计专业人才。这一方面说明国家对会计人才的包容,另一方面个人认为是对会计发展和理论的曲解,对于基础不要了,对于理论也没有进一步深化要求,这样的原因估计是部分决策者对于《会计理论》的学习和理解缺失所导致的。所以个人建议,如果可以国家层面引入一些会计高级年轻人才,对会计的考试改革方向进一步规范。比如对于会计入门的从业证书引入实操操作,而不是单单考试或者废除;也可以在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考试中设置《会计理论》考试作为其中考试内容,让更多人知道重视我们《会计理论》这一高级课程。

3.3各大院校要多开展教学方法研讨,并把《会计理论》归于学科前沿

本人作为高校老师,对于本专业的教学研讨深有体会,很多研讨和每周教学会议都停留于形式,很多老师并不重视。我们知道无论是创新会计教育的教学方法,还是要优化会计教学,没有我们的《会计理论》的观念引导是很难的。通过不断拓展会计理论的研讨和学习,我们才可以进一步确认这一课程的开放性、重要性。现今我们很多高校老师抱怨学生写论文形式单一,缺少创新方法,缺少会计理论指导,那么请问我们什么时候重视过《会计理论》这一课程呢,有多少学生知道这一课程是我们学科前沿的必修功课呢?所以本人建议,要真正意义上推广《会计理论》课程,我们要从各大院校的老师内部做起,从我做起。

3.4优化已有《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和教法

现在部分重点院校开设了《会计理论》这一课程,但是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认可。根本原因就是我们老师的教学和教法并不到位,从而造成了学生对于《会计理论》课程重视不足。所以对于在设置了《会计理论》课程院校的老师,要加强和重视这方面的教学和教法。如可以进行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邀请业界企业人士现身讲学法等,通过提高课程品位和层次来增加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这样能更好地驱动学生学习会计理论和学科前沿动态,能够保证《会计理论》教育进一步与时展同步。随着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加快,会计高等教育的作用必须跟上脚步,高校会计理论教育必须走在我们教学前沿,所以,我们在开设会计课程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会计理论》课程的安排和开设,为更好地提高会计人才素养做出应有贡献。

4总结

会计作为一门学科,其科学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理论学科其以完整的理论和课程体系得名。会计理论在会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最高殿堂,在培养会计高级人才道路上,开设《会计理论》课程的必要性不言而喻。通过了解分析我国高校开设会计理论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这其中有学校的问题,也有学生自身的问题。无论是出于会计发展的需要,还是学生的需要,老师的需要,学校开设会计理论课程都是必要的。而要开设好《会计理论》课程,并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而是学校、老师、学生、社会共同努力的事情,只有得到大家的配合与支持,我们《会计理论》课程也才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重视,我国会计理论学科和体系的发展才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晓东.《会计理论》——会计本科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J].会计之友,2005,(2):61-62.

[2]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3]魏明海,龚凯颂.会计理论(第四版)[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02.

[4]陈国辉.会计理论研究(第二版)[M].(研究生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2012-11.

[5]陈彬.对本科会计理论课程教学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40-142.

[6]李涛江.高职会计专业专业理论课程整合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7,(7):108-109.

第6篇:课程设计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构建主义;双语课程;网络课程;金融工程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210-03

一、问题的提出

双语教学即“Bilingual Education”。目前,在中国高校展开的双语教学,主要是指学校全部或部分地使用第二种语言或外语(如英语)进行诸如金融、经济和管理等非语言学科的教育。早在2001年11月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工作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第八条就明确规定“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王本华(2003)在上海召开的“英语(与双语)教学国际论坛”上强调要在金融、国贸等国际性相对较强的6个专业率先实行双语教学。《金融工程学》作为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实行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与此同时,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突破时空限制等特性,使得网络教育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2003年教育部的《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 1号),200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高教 [2005] 1号)中,都提到了网络课程。其次,网络课程逐渐成为传统教育的第二课堂,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资源,成为传统教育的有益补充。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以《金融工程学》双语网络课程为例,对双语教学网络课程进行理论与设计分析。

二、关于双语网络课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929 年国际教育局(IBE,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在卢森堡召开的第一次世界双语教学会议,标志着双语教学成为国际性教育问题。在此之后,众多教育工作者们开始纷纷投入到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当中,他们努力为双语教学的发展开辟前进的道路。早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浸入式双语教学的名族运动标志着全球范围的浸入式双语教学革命运动拉开了帷幕。目前,加拿大被称作是世界上双语教学最为成功的国家,其发展成熟的浸入式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我国外语教育和如何强化外语学习以及如何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双语教学实验,有着较好的指导意义(王斌华,2003)。

在中国,双语教学也可以追溯到19世纪20年代末。1928年,清华学校正式改名为清华大学,是我国最早实施“浸入式”双语教学的学校。但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实践活动大概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有关双语教学的研究有:一是对双语教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二是针对双语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相关研究。对双语教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

早在20世纪末,全球就掀起网络教育的热潮。1989年,英国的全国学习网络(NGFL);1993年,美国政府正式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正式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然而,到目前为此,关于双语教学网络课程的研究依然处于空白状态,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双语教学网络课程的设置,意在通过教师有计划的指导和引导,使学生个体实现自我主动学习的意识。让教师们通过侵入式双语教学网络课程实施模式的研究过程来形成全新教育理念和课程生成能力,从而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构建符合学生个性的网络学习平台,以培养适应国际化需要的人才。

三、双语网络课程的相关理论依据

(一)斯波尔斯基的双语教育评价模式理论

斯波尔斯基认为,以往的双语教学太过于简单,仅涉及到部分问题。他对双语教育过程中涉及的基本变量进行了归类,并提出了自己的双语教育评价模式。该模式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双语教学的社会环境;第二层次,双语教学计划的目的;第三层次,双语课堂与双语学校的运作;第四层次,双语教学的效果。通过双语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可以促进双语教师更加明晰化、科学化,规范化推进双语教学发展。

(二)建构主义的教与学理论

皮亚杰(建构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个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基于自身原有经验与外界刺激相互整合的渐进过程。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要求教师角色要发生转化,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来设计和实施教学,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把学生当成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建构综合实践活动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的立体实施模式,就是要让学生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主动建构自己的新知识体系。

双语教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教学制度、社会人文环境、社会文化差异、学生认知特点、学习文化氛围等。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图文并茂、音色俱佳的模拟学习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外语应用能力,强化学生对双语教学的理解和应用。

四、目前高校双语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网络课程刚刚起步,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凸显;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时间较长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是在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双语教学依然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对双语教学理解偏差

很多人认为进行双语教学就是简单的外语教学,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了专业英语老师,双语教学成了英汉翻译课。教师在课堂上将英文的教材当做英文翻译的目标,学生根本无暇顾及专业知识,学科教学变成了单纯的传统语言教学,学生并没有学到外文教材中的技术精髓。

(二)教材选择较难

专业教材的选择是否合理会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目前选用教材的方式有:(1)采用原版英文教材,由于大多数学生理解英文的能力有限,面对复杂的英文会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在理解甚至会出现偏差。(2)采用引进的原版英文教材并结合辅之以中文翻译教材。此种方法也存在局限,如翻译不准确等会误导学生并加重学生经济负担(需购买两本教材)和精神负担(需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同样的知识)。

(三)教师自身的师资水平

双语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英文水平)。由于国内大多数双语教学的教师没有国外工作或学习经验,教师的英语水平与专业知识的英语表达不相匹配,教师用专业的英语向学生表述所教知识点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口语表达方面、英语思维以及中英文两种语言的转换方面。

(四)学生自身英语水平受限

由于学生英语水平不尽相同,进行双语教学的指导思想也无法统一。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对于专业课进行双语教学非常欢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对双语教学则普遍感到难以适应。这会降低了双语教学的效果。

五、以《金融工程学》为例进行双语网络课程设计

基于目前高校双语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现有成功经验,本文以2013年教育部新开课程《金融工程学》为基点,通过对《金融工程学》双语教学网络课程的设计,来实现第二语言学习目的和掌握专业学科的专业知识两个方面的目标。这两个目标包含了对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思维和智能的发展、文化修养和情感意识三个不同层面的内容。同时,通过网络课程,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双语教学网络课程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自身更好地适应社会与参与社会竞争。笔者对《金融工程学》进行双语网络课程设计如下。

(一)构建《金融工程学》双语网络课程教学模式

在《金融工程学》双语网络课程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教育部指定教材为实施指南,逐步摸索并构建富有个性和普遍意义的可操作的课程实施模式和活动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课题实施过程自我管理,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课题”的教学模式。

(二)建立《金融工程学》双语网络课程动态网页

构建课程实施网络辅导平台,开展广泛合作交流,促进《金融工程学》在课后的师生互动,领悟课程目标,增强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能力等,为师生沟通建立多途径(包括网页互动)、立体化、动态化的“课程实施”的渠道,为学生在开展实践活动中的“问题的提出与课题的确立”、“计划和方案”、“探究过程”及其遇到的“问题和现象”提供重要的衔接和沟通的手段。

(三)构建《金融工程学》双语网络课程实施运行体系

《金融工程学》双语网络课程实施运行体系以3种方式推进:(1)以研究为主要的实践活动方式,(2)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的活动方式,(3)以技术实践为主的活动方式,形成各活动方式的方案和策略。建构良好的“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衔接与沟通,促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代玉簪.金融营销学双语案例复合模式人才培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1):61-62.

[2] 曹蔚.高校计算机双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

[3] 赵慧臣.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研究:促进跨课程的网络学习[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40-47,54.

[4] 姚中青.高校双语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2-26.

Analysis of the theory and design of the bilingual network course based on the Constructivism

――Taking the "financial engineering" bilingual network course as an example

HUANG Ya-lin

(Economics college,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China)

第7篇:课程设计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程序设计课程群 编译原理 关联关系 效果提升

文章编号:1672-5913(2011)18-0027-0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计算机程序设计(简称“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最基本的专业能力,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群也就自然成为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重心,在“实现计算机问题求解”这一最终的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一般来说,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群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和“编译原理”等计算机专业必修课及“形式语言与自动机”、“C++程序设计”等选修课程。它们以“程序设计”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而其中的编译原理课程因其涉及计算学科抽象、理论、设计三个形态,含有基本问题求解的典型思路和方法,是继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等课程后,从系统级再认识程序、算法最恰当的知识载体,将使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得到升华,并促进系统能力的提升,这些使得该课程在整个程序设计教学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因而,以编译原理教学为核心探索程序设计课程群教学体系的构建,对于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计算机专业基本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编译原理在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计算学科是对信息描述和变换算法的系统研究,主要包括它们的理论、分析、效率、实现和应用;计算学科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能且如何被有效地自动计算。

计算学科问题求解的基本思路是“问题、形式化描述、计算机化”。编译原理(即程序语言的实现原理)涉及的是一个比较适当的抽象层面上的数据变换,既有明确的、便于抽象的问题,又有较成熟的理论,而且在限定规模下又容易实现(设计),所以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属于教学计划中四大系列之一――软件技术系列。除了相应的知识对于计算机学科的人才培养非常重要外,其中一些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处理问题的思路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广泛地用于很多新的研究领域。该课程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程序设计与实现,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开发和利用等四大学科基本能力非常重要,是学生在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课程中受到一定的锻炼后,从系统的级别上对程序、算法的认识进行再提高。Alfred V.Aho在其名著《编译原理》的开篇曾写道“编写编译器的原理和技术具有十分普遍的意义,以至于在每个计算机科学家的研究生涯中,本书中的原理和技术都会反复用到”。即编译原理在整个程序设计教学中担负着重要作用。

教育部计算机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明确提出了从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的教师应该了解语言的实现原理(即编译原理)。正是站在“培养学生计算机专业的基本能力”的高度对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群的教学改革提出的指导性意见。

2 构建程序设计类课程群教学体系

明确了编译原理在程序设计类课程群的重要作用,我们将教学研究的视角转向课程群总体教学思路的改革上,即以编译原理为纽带建立一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完整的教学体系。

2.1 通盘考量、相互渗透

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群以“程序设计”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从一定意义上讲,编译原理可以充当纽带作用。因此,为了提升程序设计类课程任课教师的学术素养,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来说,有必要要求他们了解高级语言的实现原理(即编译原理),在此基础上,组织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群中各个课程组(其中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和“编译原理”等课程)教师展开教学研讨,深入剖析与研究各门课程在专业知识领域上的相互衔接与渗透关系、挖掘其教学上的逻辑关联。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并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分析、掌握学生的需求,切实把握好课程的教学难点所在;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前后衔接、相互渗透”,力求实现程序设计类课程间的“无缝连接”,使学生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2.2 统筹兼顾、难点分散

依据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规律,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大胆的改革实践。如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语言实现的原理与方法的若干知识点(即“编译原理”的内容) [3],例如,将编译器中栈式存储管理的概念提前简要地介绍给学生,可使其从语言实现机制的高度理解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的差别,这必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运用高级语言从事程序设计,达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教学目标;而在“编译原理”的教学中深化“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及“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的若干核心内容,又可以使学生从语言实现的角度更明智地选择数据结构,并按照问题的实际需求运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这体现了教学

方法上的“统筹兼顾、难点分散”理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尽可能早地接触、了解高级语言的实现原理与技术特点必能加深其对本专业魅力的体会,激发学习动力,使其更多地获得成功的体验。

3 建立逐次递进、从易到难的系列化实践环节

编译器实现技术是一大宝库,完成其不同功能的算法的实现本身即可满足几乎所有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需求[4]。一方面以编译器的实现为背景可以实践几乎全部在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课程中学到的主要数据结构与算法;另一方面,编译器设计中使用的问题求解方法、处理问题的思路被广泛地用于自动数据处理(转换)及其他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编译器设计的需求,并结合计算机最新的应用背景为程序设计课程群设计出一整套“逐次递进、前后呼应,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系列化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设计),一改以往那种以各门课程围绕着局部知识点、课程间互不相关的分散实验模式[5]。逐步完成对学生实现“从实例计算到类计算、从简单程序设计到复杂系统设计”的培养。

4 结论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教育中,程序设计类课程群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在培养学生算法分析与设计、程序设计与实现、以及系统能力中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在各种类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也许缺少一门两门,也许有的课程以其他的面目出现,但这个系列课程是必须的。我们注意到,在过去的教学中,大家虽然关注到了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但是并没有深入地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联系。我们认为,更好地利用这一联系,将会大大提升这个课程群的教学效果。要想更充分地利用这种联系,不仅需要课程群的负责人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些课程、更远地看待这些课程的教学,还需要课程群的教师们能够站在人才培养的高度上看待课程教学,真正摆脱以课程为本思想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研究组.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18.

[2] 蒋宗礼,徐旭东,英. 编译原理课程教学设计[J]. 计算机教育,2006(8):18-19.

[3] 徐旭东,叶乃文. 探索程序设计若干重要概念教学的新途径[J].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23(8):62-66.

[4] 徐旭东,蒋宗礼,英. 短学时编译原理实践教学设计[J]. 计算机教育,2006(8):25-26.

[5] 叶乃文,徐旭东. 构筑实践教学系统,转变实践教学理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2):209-211.

The Important Role of Compiler Principles in Arranging Programming Courses

XU Xudong, JIANG Zongli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24, China)

第8篇:课程设计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 :多元智能;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差异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38-03

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观点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人的智能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它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探索智能等八种智能。这种“多元智能”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智能组合,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潜能,都依照各自的倾向或所处文化的偏好去调动或连结这些智能,而且每种智能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对问题的解决,不是靠一种智能完成,而是以几种智能组合的形式来完成。

加德纳还提出:各种智能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只有领域的不同、作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而已。每个人都有可望发展自己的潜能,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智能兴趣有异。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得到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对高职教育的启迪

传统智能理论仅以语言文字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来评价学生的优劣,用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去看,对学生这显然不公正。大量的事实证明:一个在班级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走向社会后所取得的成就不一定是这个班里最大的;有的学生在学校期间“不优秀”甚至“不合格”,可走入社会后可能会取得瞩目的成绩。这种现象恰恰吻合了霍华德的多元智能理论。从发展的眼光看,学校不存在绝对“不合格”的学生,只是学生各自智能表现的强弱差异不同而已。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学习基础弱,大部分是高考的失败者。他们对传统的应试教育感到厌倦和无奈,但他们的某些智力和动手能力并不一定差。所以,高职教育工作者决不能忽视这些学生的能力和天赋,要用“多元智能”的理论看待学生,为他们创造适合多元智能发展的有利条件,促进他们各自优势智能的成长,使他们在适合自己的智能领域成为有用之才。高职院校的责任就是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以满足优势智能不同的学生的不同需求。

因此,高职教育应遵循市场服务的规律,依据“多元智能”理论,以最大限度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为目的,设计多种“差异化”课程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高职学生“差异需求”分析

高职学生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达不到本科录取分数线的高中生,二是中职学校的毕业生。他们普遍文化学习基础较差,但两者相比,各有优劣。在文化课方面,高中生胜过中职生,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中职生强于高中生。这种知识能力结构上的差异,导致了高中生和中职生在学习需求上的差异。

从“多元智能”理论来看,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独特的智能组合,反映出每个人不同的特长和爱好。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社会关系不同、个人职业倾向不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向有所差异。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考虑每个学生的智能差异和兴趣取向,提供尽可能多的课程设置“菜单”,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从上述分析看,要使具有不同智能组合或不同生源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打破传统的统一化教育模式,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差异化教育新模式。

适合不同需求的“差异化”课程设置

为了适应智能优势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我校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

增加选修课的比例 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设置方式,在保证专业基本课程学习需要的前提下,增加数量足够的选修课程,约占40%。这些选修课的设置是根据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来确定的。每学期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提出开设的选修课名称,把这些选修课汇总后再由学生选课。凡是选课人数达到25人以上的课程,就可以确定为正式选修课。经过一轮的选修课教学实践,进行选修课评定,合格的选修课保留,不合格的选修课淘汰。通过多次选课轮回,筛选出一批适合学生需求的精品选修课。

划分选修课类别 根据学校的现有资源设置了三类选修课:第一类为综合素质(兴趣特长)类选修课。这类选修课是为满足不同智能优势(专长爱好)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满足学生开阔视野、拓展综合素质能力的需求。第二类为专业技能类选修课。这类选修课可满足各层次学生对专业技能不同程度的需求。第三类为跨专业选修课。这类选修课主要满足有跨专业兴趣爱好的学生或拓展专业面的学生的需求。

课程分级与学分 对每一门课程(包括必修课)都按难易程度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是专为少数“拔尖”学生设置的在知识技能的深度和广度上增加了拓展内容的课程。因为这些学生基础好,具有较强的学习潜能,设置一级课程能让他们“吃得饱”,并成为专业技能竞赛的主力军。二级是为一般学生设置的正常难度课程,以满足大多数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三级是专门为少数基础薄弱学生设置的内容符合基本要求的低难度课程。课程分为三个难度等级,使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难度级别,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每门课程按级别设置学分,一级学分最高,三级学分最少(见表1),表中的A表示二级(一般程度)课程的学分。

从表1中看出,低难度的三级课程学分数减少了1个学分。因此,学习低难度课程就要增加课程门数。但降低了课程的门槛,使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够达到基本要求而获得学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积极完成学业。

“差异化”教育方案的实施

在“差异化”教育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以下工作:

改进现行选修课制度 由于现阶段大部分选修课都是限选课,真正让学生自主确定的任选课较少。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选修,我们增加了任选课的数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喜爱来确定选修课程。教师在学生选课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课程介绍,帮助或指导学生选课。特别是指导或引导那些没有特别喜好的学生选择课程。

改进排课方式 从全校整体来看,由于选修课较多,给课程安排带来很多不便。为了能够实现选课排课顺利进行,不影响正常教学,学校改进了排课方式,将必修课一律安排在上午,下午和晚上安排选修课。这样就避免了选修课与必修课发生冲突。为使学生的多门选修课上课不发生冲突,限制每个学生每学期的选修课不得超过三门。当某一门选修课的学生人数过少时将取消该课程,让学生参加二轮选课另选其他课程。

尝试取消学年限制 以学生修满学分为限,学生可以提前或推迟毕业。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尽早完成学业。学生进校时就要做好学习计划,确定自己的学习课程、学习策略和学习时间。

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课程计划

制定个人学习计划,使学生明确在校期间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了解选课方式、学分规定,使学生心中有数、早做准备。

学校在新生入学前就设计好各专业必修课选修课总表,并附有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要求等详细情况介绍,供学生制定《个人在校学习计划》时参考。为方便学生制定《个人在校学习计划》,学校事先制定好各专业学习计划完整的“大套餐”、专业方向模块的“小套餐”和个性化的“单点”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确定学习“套餐”组合,也可以自行设计学习“套餐”,制定出《个人在校学习计划》。这样就满足了学生的差异性需求,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完成计划填写的过程,就是让学生理清自己在学校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明确各项学习的具体要求,做好心理准备和其他相关的准备。学生的这份计划也是学生与学校、学与教的“契约”,它约束着学生和学校的行为。如有更改,要经双方协商同意。学校可以根据学生选课情况,把相同课程的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以便安排课程和师资、教学设备等的准备。

结语

“差异化”的教学模式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他们积极参与制定个人学习计划,认真考虑和确定选修课。基础强的学生能够学得更多更深,基础弱的学生能够减轻学习压力,多学自己喜爱的课程。从任课教师调查反馈情况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了。当然,“差异化”教学还不成熟,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若梅.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课程设置[J].职教论坛,2012(29):41-42,45.

[2]张红祥.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评价[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1):173-176.

[3]黄新谋,许彤.多元智能理论下的物流管理专业项目教学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2(20):130-131.

[4]夏昱.论差异化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意义[J].教育学术月刊,2010(4):40-41.

[5]田拥军,黄国庆.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差异化教育的研究与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11(9):28-29.

[6]郑曼怀.基于学生需求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7):67-71.

第9篇:课程设计的理论范文

《设计构成》课程由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主干科目组成,其来源于20世纪初叶德国包豪斯学院所开设的建筑设计构成课程。后经日本本土化改革,20世纪80年代初,通过香港、台湾引入大陆美术院校,并将其列为艺术设计专业必修基础课,目前在全国各大艺术类学校及工科设计类专业都有设置。该课程着重锻炼学生对设计的心理感受和实践能力。在大一阶段通过课堂练习促使学生从专业角度理解理性设计法则,创立设计的初步意识;着重讲解将抽象的视觉、空间规律运用在具体的设计活动中的技术与方法;强调肌理的创作及各种材料的实作能力,强调举一反三的实验精神。因此,针对课堂理论教学互动和实训项目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设计构成》课程作为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各专业方向都需学习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艺术学、美术学专业及部分工科专业应当重视的通识类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专业基础课。在2012年、2013年设计学、美术学等专业教学大纲中命名为《设计构成》,2014年大纲更名为《设计构成》,更准确和符合时展。我院设计学专业从2014级开始大一不分专业进行通识教育,该课程又成为设计学、影视动画专业学生进行学科认识的奠基型课程。在课程内容上,更需要调整和确立适应各专业塑造的教学模式。

二、三大构成在《设计构成》教学体系中的相互关系

在我校教学大纲中,《设计构成》课程包含三类不同教学内容: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在实际教学中,三个科目共存于一门课程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二维构成与三维构成并不是各自独立的。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逐步发现其内在的延续关联,领会构成元素在二维和三维之间的转换关系:平面构成解决设计最初的“字、词、句”和“语法”问题,在这部分学生重点学习专业的基本型再造和基本型排列组合方式(图形再造和何种骨骼构成),熟悉造型手法和造图方法;色彩构成则是在平面构成形成的轮廓上加以色相、明度,纯度的关系。在造型之外为图形添加三重新属性,并着力三个属性与造型之间的关系;而立体构成是将以上内容全部由平面拉伸为三维,此时学生的学习重点已经成为基本型的空间造型(面材、线材、块材)和肌理、材料控制,乃至基本型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排列关系。可以说三者之间逐层递进,学习和教学难度递增。

因此,在《设计构成》教学中,以平面构成知识为基础,逐层将基本型再造方法、构成法则,色彩、肌理、材质、空间有效地融入整个构成教学体系中,使学生在学习三维构成时通过之前学习的二维构成设计法则及色彩规律进行有效扩展和深入实践。保证完成各科目教学任务的同时,既分辨课程之间的区别,又找到三门科目之间的内在关系。

1.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都以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抽象构成能力和形式美法则为目的,其中差异在于立体构成还存在抽象形态的空间表现、肌理的再造和材料的运用及力学关系,而平面构成中基本性的再造恰恰是立体构成抽象形态的基础。

2.平面构成是色彩构成的骨架,色彩构成将色彩三要素附着于其上,形成血肉,即更为复杂的造型方法。

3.平面构成的造型技法用于色彩构成之中,色彩构成的色彩关系可以用于立体构成之中,立体构成的肌理又可以激发平面构成的创作空间。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承接。

三、传统构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我校教学对策

1.明确教学体系:传统构成教学中,构成教学课件及教材一般都有相关章节讲述设计构成在专业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却很少阐述其中的运用规律及最终表现形式。较少与其他教学课程进行关联教学,使得课程过于孤立,不利于教学。因此,我校在构成教学中着力将前后教学体系贯通起来,如:“设计素描―设计构成(主要是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版面设计―书籍装帧”这样的课程关联,又或者“设计构成―图形创意―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这样的学习逻辑,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课程中的一些形式法则的实用意义,使学生明白阶段性教学的目的和前后衔接的课程内容,在今后的专业教学中也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校教学培养计划中,以上几门课都经过了精心安排,学生前后所修课程达到相互贯通、相互承接的状态。

2.主题性课题的设立:在传统构成教学中,过于注重规则式的针对性练习,即点、线、面,重复骨骼、近似骨骼,渐变骨骼等条框式的单纯技法练习,而缺乏主题性构思,使得构成教学往往显得枯燥,实用性不强。构成设计的精之处恰恰在于其抽象性,正是因它运用形式美言语构成或简练、或繁复、或朴素、或规律、或结构、或自在、或幻想的视觉言语,使它更有宽广的视觉表达的余地和空间。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实践方法和训练手段,如进行肌理拼贴和再造,使学生自主分析拼贴对象的质感、空间、点线面关系,小组合作使学生在动手的同时产生灵感的碰撞;又如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运用构成技巧绘制板鞋、手提袋、一次性纸杯上面的图形等。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点线面、颜色、原料的知识运用,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程的实践效果。主题性教学实训项目是对传统构成教育形式的有利补充(如图1)。

3.手绘不可废:在设计构成教学中,由于大一学生专业性不强,很多学生在面对大量手绘作业时糊弄了事,更有甚者老师为了避免作业评讲工作量,将作业的难度降低,让学生利用电脑进行作业绘制。经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构成教学具有其独特性――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只有经过一定量的作业练习才能被学生体会。少量的作业往往浅尝辄止,皮毛知识所呈现的浅显画面容易使学生陷入失望甚至是反感中;电脑绘图的坏处在于创作的言语单调,学生依赖电脑却恰恰缺乏相应的技术,反而容易扼杀学生的发明力和个性。虽然电脑的遍及大大缩短了绘图的时间,可是从教学效果和质量考量,构成教学中手绘仍然是不可忽略的基本功。手工绘制平面构成作业本身就是一个深化造型、抽象原理、原料感受的过程。我校学生绘制的平面和色彩构成综合大作业,完成时长普遍在三到五天。在漫长的绘画进程中,使学生心思沉稳,精力集中,进而深入体会构成和设计的人文美感,进一步开阔思路,提高学生思想和表达的协调才能,进一步提高其专业技能。

4.教学节奏的控制:平面构成教学的一大特点是作业量较大,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因此,任课教师应该加强互动化的教育形式,并加强教学节奏感,其中心思想就是在课堂中形成“竞争感”。每次作业后尽快安排评讲,并且评讲应该公开化、直白化。将好的作业、坏的作业一目了然让学生评鉴。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同时使之直观了解优秀的作业值得学习之处,有问题的作业又如何避免再次出现,并有效打击班级中少数偷懒的学生,使其惰性无法滋长甚至影响他人。教师的评讲水平,是否能一语中的,简单明了地讲出作业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本阶段学习的重点,直接决定授课的成败。例如:我校平面构成科目学习课时约为32课时,四周课程共布置作业四次,几乎每周都有一个小主题练习,前后衔接,逐步深入。在平面构成教育进程中,积极主动的教育形式更灵活,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老师切忌灌输而非引导,应该使学生自己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图2为我院老师在评讲立体构成作业,图3为我院举办的设计基础作品展现场。

5.多元化构成素材的选取:传统三大构成教学素材较为单一,颜料是主要载体。现代三大构成教学重视的是学生立异思想的培育,它所运用的肌理语言和物质载体可以是多样的,能够是图形,也能够是可触摸的立体材料,包括各种身边的自然素材等。在构成创作素材的选取中,我校老师激发学生灵感,鼓励其找寻身边能够运用的一切能够运用的资本完成作业。大自然是慷慨的,它是我们的导师。从宇宙道山川河流,从微观生物到人类,各种形式感十足的空间和形状,使人类获得无穷无尽的创作灵感。我们在对自然形式的探索中,可以从形式之中得到十分丰富的感受,然后将这些形式从表象之中抽象出来,找到一些形式美法则和原理,从事新的设计。整体来说,这是一个获取信息到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如图4,是我院学生利用透明胶和易拉罐进行的材质创作作品。

6.注重课堂教学技巧: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自身的逻辑一定要严密,理论知识讲解后一定要立即链接相关范例图片。在讲述完相关构成要素与构成规律之后及时地列举实例,解释此种构成要素或规律在实际专业设计中的运用,使学生一目了然。如在讲述立体构成中的块材构成设计时,列举北京国贸大厦的体块分割原理。通过图形的分解,解释“体块”构成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进而延伸到北京奥运“鸟巢”场馆设计中的线体构成,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构成知识及设计应用。总之,构成教学的最大难题在于:如何将较为抽象的形式法则用直观生动的方法解释清楚;如何将较为枯燥的造型方法用行之有效的实训课题演绎出来;如何使学生清楚了解每次课程讲解的重点及其在未来的学习和专业生涯里将发挥怎样的作用,以上三点是构成教学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