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事档案管理优化范文

人事档案管理优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事档案管理优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事档案管理优化

第1篇:人事档案管理优化范文

(一)教职工人事档案中的信息比较少。中学的教职工的人事档案中包括履历材料、鉴定材料、考核材料、职务职称工资材料、入党材料等内容,内容的信息含量比较小,缺乏实用性,无法满足当前中学发展的实际需要。在人事档案中,教职工的工资变动、职称评审等材料比较齐全,而涉及教职工个人才能、政绩、个人的技术专业、获奖情况记录等方面的内容却少之又少,学校在利用档案时,也只能了解一些比较肤浅的内容,无法对教职工的培养、选拔等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人事档案管理不集中、不专业。中学的教职工人事档案没有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有些中学还根据不同的管理职能,将教职工的人事材料分散到各个部门。教务部门管理的人事材料主要涉及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教学的任务以及奖惩情况等,而科研部门主要负责管理教职工的科研立项、等,人事部门主要管理教职工的社会经历、政治面貌等。这种管理模式导致教职工的人事档案资料管理不集中,容易造成人事档案的缺失。

(三)人事档案的管理方法滞后。当前中学教职工的人事档案管理仍主要以纸质的形式存在,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还有一些中学里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只是将教职工的人事档案资料录入到计算机中,却无法进行档案的检索、查询,人事档案信息的统计工作只能依靠手工完成,信息化水平比较滞后,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学校的档案室硬件环境比较差,有些中学的档案室位于教学楼中的偏僻位置,门窗等封闭不严,长期处于阴暗潮湿的空间中,档案容易出现破损。

二、中学教职工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优化措施

(一)健全学校人事档案内容。由于中学教职工的人事档案内容信息缺少,缺乏实用性,无法满足当前中学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学校应在教职工的人事档案中补充教职工的个性材料。在人事档案中设立教职工的教育教学登记表,综合反映教职工的教学以及工作情况,增加教职工的学术研究情况,准确的反映出教职工的学术能力和地位。同时,增加教职工的进修以及奖励情况,了解教师的再教育以及社会地位。在教职工原有档案的基础上补充这些内容,能够更加全面的反映出教职工的工作、教育水平,为中学教职工评价工作的开展、教职工队伍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有助于提高教职工的竞争意识,实现良好的发展。

(二)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数据库。为了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果和质量,中学应积极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人事档案的信息化数据库,中学的人事部门应按照学校的人事管理制度以及相关规定,利用信息化软件对教职工的人事信息进行采集、登记,建立人事档案的信息数据库。个人的信息要真实、完整,并由教职工本人以及学校的人事管理人员在规定期限内容,在学校网站上对人事信息进行补充和更新,学校进行定期的审核,然后限制访问权限,避免数据、信息的随意改变。学校应对教职工的人事档案资料进行动态化的管理,保证学校教职工的人事档案信息及时更新,建立标准化人事档案的信息数据库,为今后教职工人事档案的管理和利用作保障。

(三)做好人事档案管理的安全工作。中学还应做好人事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出现威胁人事档案安全的隐患。要严格控制人事档案的知晓人员,特别是科研教职工的人事档案,禁止无关的人员接触人事档案。建立专门的人事档案室,做好防火、防盗、防霉等工作,储存人事档案信息的计算机以及硬盘等要定期杀毒、升级以及更新,保证计算机的安全运行,人事档案信息的网络要严格管理,禁止移动硬盘的外带,避免人事信息的泄露。

三、结束语

第2篇:人事档案管理优化范文

(一)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懈怠

由于一些高职院校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的科学认识,造成从管理者到具体工作的员工对此不够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很难做出显著的成绩,工作考核方式不明确,不能引导员工的积极性,这样的状况使得员工的工作懈怠,员工不重视对自身专业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办公设施难以得到更新,缺乏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该项管理工作处于低水平状态,这就是被动的应对管理模式,急需要在改革中进行创新管理模式。有的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缺乏专业性工作人员,这样难以满足该项工作对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的要求。这就需要对该部门的人员进行专业素质培训。在人事档案管理的硬件方面也十分匮乏,需要建立档案管理的相应的配套设施,增添打印机、扫描仪等专业设备。

(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满意度较低

当前,随着社会对技能人才的急切需求,高职院校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于新的发展形势,如“人档分离”,高职院校的人事制度也进行了改革。而长期以来形成的人事档案管理旧的管理理念一直阻碍着人事档案的管理服务。此外,一些院校的档案管理技术手段十分落后,仍旧采用手工技术,不能进行现代化的信息化的技术应用。与此同时,由于高职院校的发展迫切需要档案管理对师资的学历、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进行反映,但是,很多人事档案仍旧收集整理的是政治面貌、职务变动等信息,缺乏人事档案工作的个性化和创新,造成人档案失去了院校遴选人才的价值。在面临着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迅速扩大的局面,原有的人事档案管理观念和技术手段远远不能满足于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

二、应用心理学原理与方法改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一)心理学原理与方法

通过运用心理学相关概念和方法,把握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心理规律、心理机制,给予他们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提高自我效能感,使其获得积极的正面的情绪,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价值的自我实现激励和引导着工作人员不断改善和提高工作水平。改善该项工作人员的心理状态,不断挖掘他们的工作潜力,激发人的正向建设性积极力量和内在的优秀品质,使员工自身和工作都能够获得积极的进步。高职院校的领导应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加强该部门员工的乐观、积极等正性情绪的培养,通过积极情绪因素来改善员工的身心和工作状态,从而带动整个部门的工作效果。因此,应用心理学原理与方法改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良好的效果。

(二)改善人事档案管理的心理学路径

首先,要重视档案管理人员心理状态。高职院校的领导者要给予该部门员工更多的人文关怀,让员工能够在动态开放的环境中,得到尊重、关注以及欣赏的积极情绪,这样才能让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工作能力,让员工体验到工作的充实和幸福,员工才能够可持续性地进行档案管理工作。要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为该部门员工提供进修和培训的机会,举办人事档案管理的教研和交流活动,让员工分享到其他人的成功工作经验,提高自我效能感,使得他们能够获得工作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正是通过关心档案管理人员心理状态,采取情感化管理方式,才能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以人为本理念。

其次,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乐观积极的工作特质。从员工个体的角度,要培养乐观积极的工作特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富有工作上的创造力,员工易于采取积极方式来更好地完成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抵抗特殊工作性质带来的压力。这样的工作效果反过来也促使员工获得积极反馈,员工更加热爱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此项工作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热情,获得事业发展的动力。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强绩效考核,引导员工通过工作努力来获得院校领导的认可和奖励。

最后,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使其获得工作的认同感。由于档案管理需要团队分工与协作,通过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增强员工的自信,获得其他同事的认可,这样有助于提高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整体的工作水平。要重视对员工职业技能如信息技术、档案业务的培养,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得到领导、教师的赞扬,这样也增强了档案管理人员对此项工作的自我认同感,才能以最佳工作效率进行工作。

三、结论

第3篇:人事档案管理优化范文

Abstract: Personnel archives of enterprises in the selection, use,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s, play a growing role, but, in the enterprise personnel file management, there is a low investment, management tools lag, information content is not complete, the backwardness of management problems. Therefore, in order to promote human resources better services for enterprises, enterprises need to lead the raise awareness, increase investment in hardware and software archives management, strengthen the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of archives management,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degree, more effectively play the role of personnel files in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s, talents, create positive energy economic efficiency in the enterprise.

关键词: 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步伐

Key words: accelerate;archives;management;informatization;pace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4-0187-02

0 引言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事档案管理,在企业选人、用人以及开发人力资源等方面,科学有效的管理人事档案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促进企业能够合理的科学的使用人才,必须有效提高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水平。

1 目前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一,由于人事档案基础建设投入不足而导致管理手段滞后。企业的终极目标就是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领导在生产经营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然而却忽视了档案管理的基础建设以及信息化水平的投入。甚至很多企业的领导错误的认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人事档案管理上是一种浪费,因为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长期下来,就形成了现在这种人事档案管理说起来重要,但是实际上置之不理的现象。因此,我国对于认识档案的经验管理以及手工操作还处于原始阶段,缺乏管理上的先进性,这些都严重的制约了我国认识档案作用的最大发挥。

第二,目前很多人事档案人员的现代化计算机和网络信息化水平较差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目前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多是不能够上生产一线的非技术人员或者是受照顾的老弱病残对象,由于他们的学习能力低,接受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差等,对提高企业认识档案信息化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

第三,由于不科学的记载档案内容,不能为企业选人用人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目前很多企业的人事档案仅是简单的记录了员工的姓名以及文化程度等,没有充分反映员工的特长以及潜力功能等。由于在档案中没有反映员工的业绩,因此,不能有效的对员工进行能力评估。加之,人事档案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制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综合效能的发挥。这样的人事档案不仅浪费了人力财力,还不能完整的反正员工的真实情况,因此,失去了人事档案在管理中的价值和作用。

第四,不健全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导致了人事档案的漏洞较多。很多企业普遍存在人事档案管理不规范的现象。在这些企业当中,员工职务的升降以及薪资待遇随意性大,从而导致员工的工资级别以及职务任免等信息无法形成书面资料。这种不规范的人事管理造成了许多不良后果:首先,有人利用人事档案管理的不规范性以及漏洞,篡改工龄等制造有利于自己的虚假资料;其次,由于档案程序上存在的不严肃性,导致有的人已经离职,但是该人的档案没有按照规定转递等。

2 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在信息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的时代,如果企业仍旧对人事档案采用手工方式进行粗放的管理,档案管理上的一些漏洞将会一直延续,造成的人力财力的浪费还将继续存在。因此,为了使得档案能够更好的服务企业,最大化档案的潜在作用,必须突破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走信息化的管理之路并建立现代管理制度。

第一,通过培养提高和吸纳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专业人才来管理档案。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操作是由人来完成的,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首先要高度重视培养信息化水平较高的档案管理人才,为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大开方便之门。只有提高企业领导对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认识,才能更好的解决专业人事档案人才培养以及外面引入的问题。在用人方面,对于本企业现有的人员应当通过最大程度的培训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得他们在尽量短的时间熟练掌握以及运用计算机进行人事档案的管理。同时,还要努力充实信息化水平较高的档案管理人才,以充分发挥其带动提高的作用。为了培养档案管理的专业化人才,一方面,不断的强化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以及业务技能,在具备扎实的档案管理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具备运用计算机处理文件以及档案的方法以及相关技术;另一方面,加快档案信息化技术培训,应当重点培训数据的规范采集、软件的正确运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运用等方面。通过培训,最终形成一支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队伍,以确保档案管理的规范、安全和平稳。

第二,建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约束和保障是确保工作顺利实施以及继续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也是如此,必须及时改革那些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以及新手段的规章制度,及时制定科学的、合理的以及规范的认识档案管理制度,以保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因此,要及时完整的收集与之相关的档案,坚持“去伪存真”的原则保存为电子档案,并不断的补充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尤其要及时补充和手机档案的新内容。只有维护了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严肃性,才能发挥其有效性,才能为企业的人事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价值,才能促进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第三,加大资金的投入,为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通过硬件以及技术保障。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需要硬件设施的支持以及应用软件、管理人员的知识不断的更新补充来保证。而不断的更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为了有效的保证信息化所需设备以及软件的更新,企业每年都应当对其列出专项开支。企业人事档案管理部门领导要在保证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及时根据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最新动态,对管理人员不断进行“充电”。在这一点上,中小型国有企业要重视,民营企业也应该借鉴。

第四,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档案信息化管理有效运行。档案信息化在为我们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会受到网络黑客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的威胁。因此,我们要积极设法预防各种影响档案保密和安全的因素。档案管理人员首先要增强档案安全意识和保密意识,不在管理档案的专用电脑上聊天、在线观看视频和玩游戏,不在档案网页上随意信息,对应当的信息,要经过上级的严格审查。另外,在当前电脑病毒泛滥的情况下,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预防电脑黑客对档案信息安全带来的威胁,也要防止泄密。

总之,加快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步伐,对推动企业人力资源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理应引起国有企业负责人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编委会.最新档案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M].中国知识出版社,2008.04.

[2]吴良勤,雷鸣.信息工作与档案管理.2011.08.

第4篇:人事档案管理优化范文

[关键词]人事档案;医院;管理;对策

1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特点分析

医院人事档案的重点记录医院全部人员的医疗道德水平、学术技能和工作历程,其具体内容在持续的人事档案管理活动中形成与充实,内容覆盖面十分之广,主要包含如下特点。

1.1流动性

医院人事档案同其他行业的人事档案相似,医院人事档案会随着医院职员的流动而同步实施,相关资料也会实时更新,这也证明人事档案需要以人为依托,以便利于医院人事管理工作的开展与更新。

1.2独立性

医院的人事档案需要反映员工的真实工作历程与发展经历,包含政治背景、教育情况与工作经历等等,只有这样医院人事管理部门才可以全面准确的了解人员信息,使医院人事档案的独立性得以持续。

1.3积累性

由于医院各个层级的员工均是逐步成长和提高的,因此其对应的人事档案也在不断的充实与完善,更新与补充,这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记录了员工的成长史。

1.4机密性和真实性

医院人事档案内容中所记录的员工成长过程是真实有效地,所有信息来源与依据均真实可靠、完整有效;同时,这些信息也是员工的个人隐私,故具有一定的机密性。

2医院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档案记录内容不全,缺乏真实性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成果会与员工的人事档案密切相关,其直接对医院的管理工作造成影响,而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则是该档案信息被使用的前提条件。医院人事档案的内容有时候会不完善且不健全,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①医院的调入单位与调出单位交接不畅,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没有把员工原单位资料信息转入医院档案管理资料中,造成了部门人事资源的缺漏。②当前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体系仍不完善,档案资料管理流程多、手续繁多,没有足够重视档案资料并进行实时录入。另外,还存在着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对档案资料收集不全的主观原因,由于身兼数职而放松了档案资源的分类、归档、整理等工作,使得存入进档案的资料缺漏。其问题在于人事档案资料内容前后不一致,缺少科学理性的主观评价,员工资料信息中没有体现缺点,只存在优点;同时,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档案资料的审核也没有严格把关,降低了其真实性[1]。

2.2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足

医院中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十分繁杂、覆盖面广,日常事务多,因此需要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其不仅要掌握医疗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了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于档案管理工作量较大的现实,档案管理人员还需细致认真、专心致志,具有一定的电脑操作技术与保密意识。当前大多数医院没有足够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使得该业务领域的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够、职业素质低、专业技能差、责任心不高等,这也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极不利于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专业水平的不足,还会使得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偏低。医院人事档案资料的内容比较复杂,在医疗智能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还是以纸质保存为主。在医院规模不断增大,人员变动逐步频繁的情况下,医院档案资料传递、人动的事宜就更为频繁,这个过程会使部分资料遗失,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程度不高,进而又需运用大量时间与人员对档案资料重新归档与整理,降低了工作效率。

2.3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未被足够重视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借助人事档案信息进行员工聘用、人才筛选、人员晋升等管理,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企业人才管理观念也在与时俱进,人事档案信息只能用于参考,医院人才的管理更加关注临床试验和实际工作能力,导致人事档案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与重视。医院管理层对于人事档案资料的不重视,就造成了医院较少关注的持续改进和优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2]。医院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提升优质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人事档案观念的淡化使医院对其重视度逐渐降低,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

2.4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程度较低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与医疗智能化程度的提升,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不断融合信息化与智能化,并为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创建专门的数据库,再结合网络技术优势,运用扫描仪、投影仪、平板电脑等信息化终端设备,把员工档案资料实时传递到网络数据库中,并且将员工的照片、文字、影音等均存储为档案信息资料,一旦员工信息数据有所变动,则直接运用终端设备对其更新与完善,以确保员工档案信息的可靠性、实效性及精准性。在医院招聘人才时,就需处理很多的相关工作,多人竞聘同一岗位的现象时常发生,那么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则需在短时间内查阅许多人员资料信息,而在互联网技术与智能化水平均不高的情况下,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就要不断走动,以获取相关人员的全部档案信息,浪费了许多时间与精力,使工作效率低下。

3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提升的对策

3.1完善医院人事档案制度体系

医院需进一步健全人事档案管理体系,使人力资源部门管理人员的工作有章可依,结合医院管理要求和发展阶段,科学合理地构建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体系,涵盖了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审阅制度、收集制度、归档制度等等,并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对医院人事档案管理项目进行持续改进,以解决管理难题。医院档案管理部门的制度体系要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用来科学全面地约定人事档案管理行为。在制度体系建立的过程中,需借助大数据技术统计分析,组建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专班,通过建立并落实责任制度,把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既定目标、具体任务同各个部门岗位联系起来,促进制度的落实。医院的档案管理部门也需同其他各行政部门全面交流,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集约高效及层次鲜明的开展[3]。另外,针对医院纸质档案的缺漏、损坏和遗失风险,要提前编制应急预案,以妥善保管纸质档案资料原件[3]。

3.2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医院应建立各级人才培养计划,在不同阶段有针对性的进行档案管理人员培训,以强化其专业技能与素养,以医疗理论知识为基础,优化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岗位职能,再结合项目实践与实操培训,增强管理人员的实践工作能力,强调工作中的耐心谨慎作风。同时,医院需要采取奖励措施以增强竞争意识,对于优化档案管理者进行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奖励,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医院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需要从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引入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科学理念,摈弃传统管理思维定式,增强创新意识与理念,可在工作中多角度的尝试新方法,以增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其次,要结合科学技术强化人员的网络管理能力和信息化技能培养,适时邀请内部及外部专家授课,以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不断加强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升岗位胜任力[4]。

3.3提高医院全体人员的人事档案意识

医院全体人员的人事档案意识的提升首先要从医院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强化,医院领导先要加强人事档案管理意识,加大宣传力度让全员领会其重要性。医院领导还需投入适当资金以强化医院档案的管理,择优聘请优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通过人事档案重视程的加强,不仅可以让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端正态度、提升自信,还可以让其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当档案管理人员理解其重要性后,就能够将管理工作和自身利益相联系,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5]。

3.4加强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结合科学技术增加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为相关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一方面,加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投入对旧的或已淘汰设施进行更新,创造良好的硬件基础工作环境,为医院人事档案信息资料存储和档案保管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借助现代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增强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结合医院内部实际和外部环境的要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档案管理专项软件,形成完善的医院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医院在形成了档案信息网络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要配以网络管理工作,由网络技术人员专门负责和管理,增强后期维护管理。

4结语

随着医院体制地深化改革和信息化技术地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从传统管理工作向更高、更严、更全面的工作要求转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只有全面运用科学管理手段,运用现代信息化、智能化的工具,健全医院内部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建设,落实国家及地方的各级政策与制度要求,不断优化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医院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何芳兰.试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6(1):167.

[2]赵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点及优化项目分析[J].管理观察,2019(3):183-184.

[3]胡恒.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局限性及改进策略[J].档案管理,2017(6):95.

第5篇:人事档案管理优化范文

关键词:人才战略;医院;人士档案;管理;创新

人事档案管理是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对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工作表现等的真实记录和有效反映,是人才考察与提拔的重要依据。在人才战略条件下,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创新直接关系着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等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此种情况下,加大力度探讨基于促进人才战略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创新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在促进人才战略方面的重要意义

人事档案管理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条件,尤其是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人事档案能够准确且清晰的反映出医院员工的个人经历和发展过程,了解员工的兴趣爱好以及业务水平等,预测员工的发展潜力,是医院发现人才并选用人才的重要依据。医院人士档案管理创新对于促进人才战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在科学化的管理方式下,人力资源开发更具合理性和有效性,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实现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便于吸引社会优秀人才,推进医院现代化建设,从而推进人才战略的顺利实现,全面发挥人才效益。同时,科学完整的医院人事档案资料可以为医护人员的薪酬奖励提供指导依据,保证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和薪酬差异的公平公正性。在医院人事档案的管理中,全面完善的医院人事档案可以为医护人员的个人成长和业绩考核提供参考依据,避免出现学历造假、职称作虚等影响作风的不良现象,可以为医院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供纸质文件依据,有利于医院综合效益的提升。

2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促进人才战略的具体影响

在传统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医院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过于依赖相应单位人事部门的管理,并且由于医院的经营管理性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思想往往比较保守,管理理念相对较为传统,通常忽视人事档案管理的时效性和时代性,过于强调以档管人的管理核心,忽略了时代要求下的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念。

医院管理层和人事管理者对人事档案资料的重视程度不够,日常工作中很少花费时间和精力对人事档案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对人事工作的长远发展缺少规划和设想。其实,做好人事档案统计分析工作可以节约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增加效益,如分析生源地、性别、学历、性格等因素对单位的人才流失率的影响,确保招聘工作有针对性,可以减少人才流失。

3 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促进人才战略的具体方式

3.1 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体系

基于促进人才战略的医院人士档案管理创新过程中,应当结合医院自身发展实际,建立健全具有高度适宜性的人事档案管理体系,以推进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通过研究分析可知,科学化的人事档案管理体系能够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为医院人才培养创造优良条件,从而促进医院竞争实力的不断提升。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完善医院内部人事档案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为促进人才战略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创新提供可靠的制度依据。尤其是在人事档案管理与其它档案管理过程中应当委派专门人员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并做好监督工作,以保证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和激励制度,促进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最大程度上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为人才战略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全面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切实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有效性,应当从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角度入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其管理素质,以促进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稳定有序开展。因此医院在促进人才战略条件下,积极组织相关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活动,充分认知到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定期组织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教育,强化其在思想高度上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认知,以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医院应当定期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强化其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综合能力,针对考核不合格的情况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惩处,督促其不断进步。在此基础上应当积极加强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与人事部门之间的交流,在强化人事档案管理能力的同时,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以及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对人事档案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

在促进人才战略的大环境下,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以档案资源的合理利用为重要目标,以促进人事档案资源的实际应用价值的最大化发展。为促进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应当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优化人事档案管理方式,确保人事档案能够为医院人才服务,为临床医疗、科研以及教学服务。在促进人才战略条件下,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创新过程中应当积极开发人才信息,组织开展多元化的编研活动,转变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并对档案利用反馈信息进行优化管理,最大程度上满足医疗、教学以及科研的综合需求,促进人事档案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4 推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人事制度改革和人员模式的改变,带来了单位人事身份多元、管理多元化的特点,也给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建立人事档案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势在必行。人事档案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是以员工个人人事信息为基础的信息联网系统,通过微机终端和系统互联,可以实现个人信息微机检索和联网查询,及时更新档案信息,最大效益地为育才、用才、激才、留才提供服务,更好地为医院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医院要创造条件购置必要的现代化设施、建立本单位的档案目录数据库、投入适用的档案计算机管理软件及有关技术标准和资料,使档案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并达到档案信息管理网络化、数字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医院可持续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促进人才战略条件下加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创新,满足医院的现代化发展需求,能够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应当基于信息化建设的综合需求,结合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具体情况,不断优化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方式,促进人事档案管理的高效化和科学性,从而为医院人才战略的实施提供可靠的档案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余凤琴.基于促进人才战略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创新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2016(10).

第6篇:人事档案管理优化范文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职院校;人事档案

引言

人事档案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重要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人事档案管理是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事档案从纸质向电子化的转变不仅形成了新的档案管理形式,也对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着严峻的转型,职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双重作用促使学校积极调整档案管理理念,以形成完善、健全的信息服务体系。

1更新管理理念,适应信息化档案管理变革

随着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模式的建立与完善,传统档案管理理念与现代化管理工作之间的冲突也逐渐显现。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的人事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打破保守封闭的管理理念束缚,构建开放管理模式也成为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的基本前提。在信息化档案管理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树立主动服务的理念,打破学校的边界,扩大档案服务范围,利用档案资源优势建立动态化的人事档案资料,将人员的各类信息纳入系统管理中来,并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以供相关部门的参考与使用。

2建立档案管理标准,推动信息资源共享

在信息时代,信息资源的共享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体现,也是高职院校提高信息化服务能力的基本要求。信息共享需要建立规范统一的档案管理标准,高职院校在优化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电子档案进行调整与完善,为人事档案资源共享做好准备。高职院校建立标准化人事档案管理体系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建立管理性标准规范。安全高校的档案管理是确保档案资源利用的前提,对于人事档案而言,形成管理性标准规范也是保护个人隐私的需要。目前我国针对信息安全管理需要建立了相关管理条例,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高职院校应基于相关规定建立信息管理标准化体系,加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以提高档案管理效率。(2)建立业务性标准规范。业务性标准规范是基于业务处理要求形成的基本规范,包括电子文件、档案的术语标准及管理规范,以及档案在信息化建设中形成的术语标准、资源标识、描述数字档案文件格式、元数据格式等,高职院校在人事档案优化的过程中,应根据业务需要,对档案内容进行提炼与完善,并形成符合档案信息系统的资源,为人事档案的整合与存储提供依据。(3)建立技术性标准规范。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风险也不断增加,技术人员需要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对电子文件的存储、压缩格式进行规范化处理,并通过加密处理,形成规范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以确保人事档案资源共享的安全性与有效性[1]。

3引入网络技术,完善档案网络服务平台

以单机和局域网组成的档案信息管理平台通常只能满足高职院校自身对人事档案的应用需求,难以从社会化服务的角度体现档案资源的价值。因此,高职院校在信息化背景下,应积极引入网络技术,打造开放性的网络服务平台,为高职院校的人才供给与市场人才需求建立联系,推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高职院校在档案网络服务平台建设中,应依托网络技术,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1)明确网络服务平台的使用范围。技术人员应根据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特点,明确网络站点的目的以及用户的类型;利用关键信息,如学生的基本资料、学科成绩、职业资格等建立逻辑结构,并形成网络服务平台的基本框架,提高档案信息网络服务的精准性[2]。(2)确定服务对象的基本需求。技术人员不仅要从高职院校内部需求确定教师、学生以及其他管理人员对人事档案查询提出的要求,还需结合市场竞争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人事档案提出的要求,通过技术手段确定档案网络服务平台的整体风格,兼顾不同服务对象的信息查询与应用的需要,体现个性化服务特点。(3)完善服务平台的功能模块,包括用户注册,即高职院校师生以及非校内用户通过界面指导实现身份录入,进而启动人事档案网络服务平台,实现档案资源的在线利用;信息查询,即根据用户身份,提供不同类型信息,根据开放与非开放的区别,提高信息管理的安全性,保护相关人员隐私;用户服务,即系统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注销用户、删除资料、修改资料、接收信息、刊登资料等服务,确保用户能够实现信息处理,同时呈现更加完善、可靠的人事档案信息资源[3]。

4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构建大数据管理平台

在信息化档案管理过程中,依托“互联网+”模式,搭建信息管理平台,并利用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对大数据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成为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方向。高职院校具备明显的档案资源优势,但是在传统管理模式中,这一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实际的应用价值。在大数据背景下,学校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平台,将档案转化为开发的数据资源,而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建立可视的数据模型,从而更加直观立体地反映个人的基本信息,凸显其优势,并预测发展方向。这无论是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还是企业的人才选择都是十分重要的。高职院校在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过程中,需从以下几点入手:(1)建立数据库。从人事档案到大数据资源,需要利用技术手段对档案信息进行转化。随着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推进,电子档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事档案存储的主要方式。基于此,学校可以将电子信息录入网络平台,并根据相应标准建立数据库,形成内容完善,逻辑清晰的大数据库,以供信息开发与利用。(2)建立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在数据资源利用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注重信息质量,利用技术手段建立安全防护机制,弥补信息系统漏洞,提高数据库安全性,确保相关模型分析的真实可靠。(3)引入信息化管理流程。在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中,高职院校应引入信息化流程,通过检索、收集、整理、统计、编研等功能,打造自动化数据处理平台,以挖掘大数据资源,提高大数据分析与利用效率。(4)完善数据处理与开发体系。立足高职院校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对人事档案信息进行大数据开发,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信息模型,为相关发展决策提供依据,提高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4]。

5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在信息时代,高职院校的人事档案管理从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打造专业化的档案管理队伍是高职院校提高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在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中的管理人员,不仅从技术层面难以适应信息化管理环境,在思想认识层面也缺乏服务意识,导致高职院校的人事档案管理难以建立完善、主动的服务体系。因此,高职院校要依托信息化档案管理转型的机遇,实现对专业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1)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完整、真实、系统、安全是人事档案质量的基本要求,而要想达到这一标准,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在人才培养中,高职院校应根据国家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对其职业责任建立标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其职业道德水平,以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来。(2)培养管理人员的团队合作精神。随着档案资源的开发,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的利用率也不断提高,而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每一个管理人员都应该在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兼顾整体管理效果,并通过团队合作不断完善档案服务体系。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加强管理团队培养,利用团队合作优化档案管理模式。(3)加强信息化管理技术技能的训练。高职院校应依托当前信息化档案管理平台,为管理人员提供技术技能训练指导,例如结合专门的档案管理软件为管理人员设计技术培养方案,提高其软件操作能力,有效利用软件功能,降低档案管理的失误率。(4)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档案管理本身具有浓厚的服务色彩,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应立足档案管理的服务功能,对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进行引导,打破传统管理理念的局限,从服务角度重新定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结合学校自身发展需要,将人事档案服务纳入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并在实践中驱动管理人员改善服务;利用绩效评价评估社会体系建设效果,检验管理人员的服务能力,并体现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服务职能。

第7篇:人事档案管理优化范文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管理策略

引言

农业科研单位中,人力资源的配置需要以人事档案为依据,如果人事档案处于不健全或者失真的状态,就可能影响到实际人力资源配置的决策,这样就难以发挥有限人力资源的积极效能。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农业科研单位必须要确保自身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处于科学有序的状态。

1农业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于某农业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调研,主要路径为:收集和整理该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与该单位的负责人和领导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认知;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流程进行观察和调研。由此对于该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情况有着更加清晰全面的认知。在这样的实践调研中发现农业科技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问题集中体现在:

1.1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

依照我国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法律要求,科研单位需要依照实际的要求,形成自身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确保档案可以依照类别来进行归档,由此驱动档案管理工作进入到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状态。但是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与农业科研单位配套的制度建设处于缺位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此节点有宏观的制度,但是没有切实可行的微观制度,在缺乏自身建设的基础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灵活性难以体现,制度落实的过程中,也可能因此出现随意性的问题。

1.2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的素质有待提升

首先需要看到的是现阶段农业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档案内容更加丰富,档案信息载体也更加多样化,档案管理技术和工具也在不断增加,实际单位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诉求也在不断增加,此时就需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可以切实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依照对应的规则,结合实际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诉求,选择合适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模式,才能够做好此版块的工作。也就是说,现阶段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于管理人员的要求在提升,此时的素质也需要展现出专业化的特点。但是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很多员工并不是人事档案管理专业毕业的,在人事档案管理理论学习上,在人事档案管理实践经验上,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认知上都存在很多的不足,这样就可能使得其在各个档案管理的环节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也就难以有效的发挥自身在实际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效能。

1.3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物质环境和技术环境不理想

首先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物质环境来看,人事档案管理的空间资源不足,档案库房处于紧缺的状态,阅览室也不是很多,配备的管理人员也难以满足实际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诉求。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所需要的专用计算机设备,打印机设备,复印机设备,扫描仪设备也因为经费不足的原因,处于不完善的状态。其次,从技术环境的角度来看,随着农业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诉求的不断提升,将信息技术使用到实际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去,构建对应的专业化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但是在此过程中,农业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给与的信息化工程投入是有限的,实际的技术方案与日常业务之间的融合不是很理想,对应的系统或者软件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其在提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效能[1]。

2农业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问题的解决策略

对于该农业科研单位而言,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与科研单位的发展关联起来,因此需要从宏观的角度正确认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客观理想的看待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农业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方案。详细来讲述,在此历程中需要关注的节点有:

2.1建立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体系

制度架构,是改变当前农业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局面的第一环节,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在此历程中,需要将关注点放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要积极主动的去了解国家在此方面的要求,研读对应的法律法规,以此为基础,结合农业科研单位的特殊性,形成对应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细则,细化到可以贯彻执行,也就是说无论是档案室工作,还是档案室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乃至是档案资料规定,或是文书档案归档等,都可以将其融入进去,由此确保实际的制度达到微观的状态;其二,高度重视对应制度的贯彻和落实,确保制度执行力得到不断提升。积极开展对应宣传工作,确保从上到下的人员都能够正确认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进入其中,确保制度与自身日常工作关联起来,这样慢慢的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固定下来,这样就可以使得对应的制度效用得到全面的发挥[2];其三,在对应制度贯彻执行一段时间之后,还需要积极建立对应的制度有效性评价机制,对于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研判,得出对应评价结果之后,找到制度设计中存在的不足,然后积极邀请专家来进行研判,以确保使得实际的制度进入到更加优化的状态[3]。

2.2注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

首先,在人才准入方面,积极将人事档案管理能力,人事档案管理经验,人事档案管理理论素养,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方法掌握等细节纳入到农业科技单位人力资源岗位招聘中去,确保可以选择更加多懂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才,使得其成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力量[4];其次,注重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和教育,结合自身拥有的人事档案教育资源,从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机制等角度入手,确保形成定期教育教学与临时针对性教育教学的格局,确保在职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可以接触到更加先进的理论,反思平时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方式存在的弊端,由此积极使用更加先进的理论或者方法来做好实际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最后,积极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绩效,纳入到实际的薪酬管理,绩效考核制度中去,由此激发实际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够积极创新,不断进取,以确保妥善的做好对应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此历程中还可以积极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失误率低的工作质量高的人员进行鼓励,对于失误率高工作质量低的员工进行问责,由此确保形成健全的人事档案管理监督格局和环境[5]。

2.3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环境的优化

对于农业科研单位而言,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在此节点,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两个方面:其一,要关注物质环境的优化。农业科研单位要正确认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然后建立专门的人事档案管理基金制度,确保此版块的工作有着稳定的资金资源作为支撑[6]。在对于农业科研单位实际情况进行研判之后,确定档案室空间诉求,阅览室空间诉求,打印机设备,复印机设备,扫描仪设备的诉求,在此基础上制定健全的设备设施投入机制,并且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采购维护管理体系,确保后续的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各方面的设备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配置,这样可以营造出更加理想的人事档案管理格局和环境。其二,积极将信息技术或者系统使用到实际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去,引导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朝着信息化的方向进展。要对于农业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进行分析,选择在此方面有经验的系统架构和软件设计企业,确保设计团队与实际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充分交互,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更加有针对性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确保各项工作都可以在这样的系统上进行,这样就可以使得实际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益得到全面的发挥。随着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越发熟悉对应的系统,就可以依靠系统来进行人事档案的调取,人事档案的信息价值会得到发挥,此时可以慢慢过渡到信息服务和资讯的状态,这样就可以使得实际的信息化程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7]。

第8篇:人事档案管理优化范文

一、当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及整合现状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多处于封闭保守状态,更缺失档案资源整合与开发意识,降低了人事档案管理效能的发展。现阶段,其问题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对人事档案资源整合人事不够。在很多院校,人事档案从属于其他档案资源,仅被作为一项辅工作。由于在管理上缺乏重视,使得人事档案资源整合问题较多。如数字化程度相对较低,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分散,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制度不完善,特别是多为年龄偏大,非档案类专业方向的人员管理,制约了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二是对人事档案资源开发意识不强。人事档案资源整合与开发,需要从人事档案资源收集、整理、编研、管理等方面进行协同推进,而当下很多高校,人事档案设施设备落后,还有些高校人事档案仍以纸质文件为主,尚未进行信息数据录入,也未建立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这些都制约了人事档案整合效能的发挥。三是对人事档案整合意识不足。事实上,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与整合上,封闭化、分散化管理是突出难题,难以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整合,也无法更好地满足人事档案服务需要。如一些院校因经费不足,对人事档案管理仍停留于传统管理模式;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缺乏服务意识,无法推动人事档案整合与开发利用。

二、推进高校人事档案资源整合管理的对策

人事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是化解档案信息封闭、分散,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如何整合?如何优化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

1.转变观念,重视人事档案整合管理

在高校档案资源里,人事档案占据重要地位。但在人事档案管理中,问题多,管理效率低下。加强对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提高档案管理整合意识,必然需要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引入现代信息化技术,实现人事档案信息的高效整合与利用。解放思想,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认识到档案整合的价值和意义,要走出“重保管、轻开发”窠臼,在提升“档案机密化”管理水平上,应该创新现行管理机制,打破多头、分散管理局面,构建人事档案信息化、资源化体系,提升人事档案的共享水平和服务效能。同时,人事档案管理者还要加强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特别是在人事档案资源信息化、数据库建设上,要加强人员配置,提升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胜任并满足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要求。

2.依托信息化平台,构建人事档案整合管理机制

现代信息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对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提供发展契机。人事档案信息及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必然需要借助于现代信息化平台,提升人事档案信息整合利用水平。具体而言,高校人事档案部门要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组织与协调,加快推进各项人事档案信息的识别、检索、分类管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制定档案信息整合制度,明确数字化人事档案、声像档案、纸质档案类型及规范化管理制度,明确各单位、各主体能够共建互通、共享的人事档案信息平台,为人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创造条件。同时,高校人事档案资源整合管理,还要打破院校不同地区档案信息分散化管理弊病,要从档案信息共享、共用管理上,实现跨地域资源整合。

3.注重人事档案资源整合技术运用,提高资源整合服务效能

人事档案管理在信息化、档案资源整合进程中,要积极引进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数字化、数据库技术等,促进人事档案信息有效交流、共享、规范运行。考虑到高校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丰富性、时间跨度大,一些档案信息存在重复性,整合耗时长等实际,需要从档案信息软硬件开发与建设上,配置相应设备,更新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系统。如购置高性能计算机、相机、扫描仪等设备,开发和引进先进的人事信息数据库系统,全面实现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体系,实现教职工、学生等统一化管理。人事档案信息作为保密性资源,在进行资源整合与开发过程中,还要加强信息保密与安全管理。同时,提升人事档案信息服务效能,需要从人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入手,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对人事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构建规范化操作流程,提升人事档案整合流程工作效率;二是建章立制,以信息化人事档案资源整合为基础,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整合理念,提升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水平,发挥其在人才开发中的积极价值;三是注重人事档案整合个性化建设,特别是针对人事档案管理特殊性要求,要从档案管理技术、档案管理个性化需求分析入手,实现高校人事档案分类管理。四是引进人事档案管理优秀人才,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从挖掘人才优势,用好人才等方面,创新人事档案服务模式。如可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职务等自定义档案信息检索;能够实现跨地域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的整合,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结语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形势下,高校人事档案资源整合与开发面临发展机遇与挑战,唯有从信息化建设上,优化人事档案资源结构,整合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因校制宜,转变理念,构建健全的高校人事档案整合与管理开发机制,提升人事档案信息整合水平,促进高校人力资源工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人事档案管理优化范文

一、人事档案管理信用化的改革基础

1.人事档案与信用档案本质相似

人事档案与信用档案本质较为相似,这一点为人事档案信用化改革提供了良好基础。从档案管理实践来看,人事档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信用情况,同时也是对个人信息的详细记录。实施人事档案管理主要目的在于对个人信息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形成一定的信用凭证,?亩?向档案应用组织或者个人提供更完善的信息服务,起到信息桥梁纽带作用。因此,根据人事档案的管理特点和数据特征,其中的部分信息与个人信用具有密切关系,能够划入信用档案管理范畴。两者之间本质极为相似,都能够作为个人信用的查对凭证,同时也能够对个人信用情况做出正规记录。

2.已经建立起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

当前,在人事档案管理当中已经构建起个人信用数据库,良好的信息数据基础为人事档案的信用化改革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平台。我国针对人事档案的个人信用信息建设始于2006年,通过多年的运行与充实,数据库内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数据体系。发展至2015年底,该数据库内个人信用信息已经超过8亿人次,数据资料丰富,覆盖范围较广,尤其是针对信贷信用信息的完整率达到97%。良好的数据基础为人事档案管理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也为人事档案信用化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两种档案的交叉整合,有利于构建起更便捷、更完整的人事档案管理格局。

3.信用档案管理优势突出

长期以来,信用档案管理已经形成的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和管理经验,这些对于人事档案管理而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为人事档案管理改革提供更有利的参考价值。从档案管理形式来看,信用档案的管理范畴更大,覆盖层面更为广泛,而且在信息来源方面途径更为多样化,信息档案样式灵活,形式较为丰富,在信息资料的来源、整合、记录当中更具客观性,观点较为中立,而且信用档案更具开放性,时效性突出,具有可调整、可更正的特点,不具备盈利性,法制管理特色突出,因此这些优势能够为人事档案管理提供良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同时也为未来人事档案管理的信用化改革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人事档案管理信用化改革措施

1.增加信用档案内容

人事档案逐渐向社会信用管理体系靠拢,在档案中显示个人身份、职业变化、能力特点、社会信用记录等信息。将个人信用变化、能力变化等体现在人事档案中,体现档案管理的动态化特点,能够从更多元化的角度反应个人真实信息,从而进一步充实人事档案内容,使其更具时效性和客观性。人事档案增加个人信用记录之后,内容会更加丰富,同时还包括了公共机构对于个人信用的评价反馈等,用人单位也会对其信用情况进行记录,从而使个人的信用情况能够更完整的体现出来。在个人信用信息中需要体现出信用卡使用情况、个人信贷情况、社会保障、诉讼等不同信息,尤其是在职业信用信息中,都是经过用人单位专业评估人员进行评价的,其信息更加真实客观。

通过人事档案改革,人事档案的内容、结构会发生一定变化,从而使档案管理得到合理优化,在档案信息的记录中更加忠于本质,并将这些信息政治化、身份化,能够全面体现个人信息的真实性,并且将其进行动态呈现,为人事管理工作提供更完善的信息参考。

2.促进人事档案监管与服务职能的转变

人事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最终目的在于实现社会权益的落实,尤其是在医疗、入学、保险等领域,权益的配置与人事档案有着直接关系。对于人事档案的管理并不是实现人才控制的手段,因此在工作当中需要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使档案管理体现出监管与服务两大特色,这也是实现人事档案信用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档案职能的转化,有利于人事档案改革的顺利推进。

3.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社会化

通过人事档案管理权限的界定,有利于更多组织或者个人对档案信息进行查询和使用,从而促使档案管理趋于社会化,充分发挥人事档案在人才识别、职业升迁、福利保障方面的社会价值。例如借鉴发达国家“人档分离”机制,能够使建档权利落实到用热单位中,根据个人表现、业绩情况、工作能力、诚信记录等构建起更完善的人事档案,如果个人升迁或者离职,档案还由原单位进行保存,新用人单位如有需要可以向原单位申请档案查阅,从而更加全面的掌握用人信息,从而实现人事档案信息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