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房屋平面设计范文

农村房屋平面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房屋平面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房屋平面设计

第1篇:农村房屋平面设计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社区;住宅设计;要点

前言

我国有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解决好农村住宅建设,对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农村住宅的建设,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而且对于发展农村经济、节约土地、节约能源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新农村建设力度的加大,新农村社区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为了建设好新农村社区,所做住宅设计应以促进农村地区发展为目标,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社会伦理、资源节约、经济、产业、土地、等多层角度来综合思考。

提高做好新农村社区住宅设计工作的认识

加强新型农村社区住宅设计工作,改善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促进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改变农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近年来, 新农村社区住宅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村庄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是,村庄住宅设计中还存在较多问题,村庄基础设施不完善、垃圾乱堆、污水乱排、村容村貌差,导致“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村庄布局散乱、住宅风格不协调、建设档次低,导致村庄建房先建后拆,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建新房不拆旧房,形成了大量的“空心村”等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因此,做好新农村社区住宅设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农村社区的住宅设计要点

改变农村传统住宅耗能、耗材、结构不合理的局面

引导农民按规划集中建设节能、节材、内部结构适合居住、外形美观大方的新型住宅。住宅建筑应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和美观的原则,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节约资源、抗御灾害等规定,体现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对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住宅或祠堂等应进行重点保护和修缮。住宅布局应以双拼式、连排式为主,积极引导公寓式住宅建设,限制建设独立式住宅。内部平面应做到动静分离、居寝分离、洁污分离和人畜分离,切实提高住宅标准。城镇郊区和人均耕地不足1亩的平原地区,每户宅基地用地不得超过134,人均耕地超过1亩的平原地区,每户宅基地用地不得超过167,山区、丘陵区每户宅基地用地不得超过200;小户住宅建筑面积不超过180,大户建筑面积不超过250;建筑基底面积不应大于宅基地面积的70%;层高不宜超过3m,底层层高可适当增加,但不应超过3.6m。

(2)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功能布局

对农村住宅进行设计时,户类型、户结构、户规模是决定住宅套型的三要素。除每个住户均必备的基本生活空间外,各种不同的户类型还要求有不同的特定附加功能空间;而户结构的繁简和户规模的大小则是决定位宅功能空间数量和尺寸的主要依据。例如:种植粮食、蔬菜、果木及饲养家禽家畜的农业户型,它要求的特定空间就是生产工具的贮藏,粮仓、蔬菜的存放,以及小规模的庭院鸡舍、猪圈等。对于那些从事农村各类工商业的专业户,就要有小型作坊、工作室、业务室等用房。对于经济收人比较高的农村,就要以基本家活空间为主.并要增设

客厅、书房或健身房等。

根据农村常住户的规模,有一代户、两代户、三代户及四代户。一般两代户与三代户较多,人口多在3―6口。这样基本功能空间就要有门斗、起居室、餐厅、卧室、厨房、浴室、贮藏室。并且还应有附加的杂屋、厕所、晒台等功能。而所需要的套型应为一户一套或一户两套。当为3-4口人时,应设2-3个卧室;当为4-6口人时,应设3-4个卧室。如果从事工商业者,还可根据实际进行增加。

(3)住宅平面设计――以门厅、卧室、起居厅与客厅为例

①门厅

在农村中,传统的民居住宅设门厅的不多,进门直接是堂屋、起居厅,没有空间的过渡。新农村建设中,按照合理的文明的居住行为,门厅设计必不可少,这样便于换鞋、更衣以及存放雨具等,同时还起到屏障及缓冲的作用。

门厅的面积以3-5m2较为合适。其地面做法应以容易打扫、清洗和耐磨为原则。门厅最好是单独设置,也可以是大空间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

②卧室

对于卧室的平面设计,首先要明确卧室的功能,且应做到生理分 室,做到各种类型的卧室有其相应特点,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卧室的朝向及通风对保证户内的卫生及使用条件影响较大。卧室的朝向及通风与它所在一栋房屋中所处的位置有关,也与内部组合方式有关。卧室的开间尺寸一般在3.3m、3.6m;进深为3.6m、3.9m、4.2m甚至5m;净高均在3.2~3.5m。 主卧室面积在12~18m2之间,应设专用的卫生间,专用壁柜,并要有好的朝向。庭院式住宅的主卧室宜布置在二层,单元式住宅的主卧室,则应布置在住套的尽端为好。在农村中,三代、四代同堂的家庭住宅中必须设置老人卧室。老人卧室最好设在一层,朝南,这样阳光充足,有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老人卧室中应设置专用卫生间,并设扶手和坐便器,适合老年人使用。老人卧室还应邻近出入口使之出入方便,利于交往。老人卧室面积不宜过大,过大则感到空虚,一般在l2平方米左右为宜。 ③起居厅与客厅

起居厅与客厅各自的功能是不同的。起居厅是对内的,而客厅(堂屋)是对外的。凡是邻里交往、来访宾客、婚寿庆典等活动均应纳入客厅的使用功能;起居厅仅供家人团聚、休息、交谈和看电视之用。在农村单元式住宅中,起居厅和客厅一般是合在一起的,而在庭院式住宅中二者是分离的,客厅设在一层,起居厅则设在二层,少数也有两者合一设在一层。

(4)住宅设计质量

农村居民的经济实力相对而言较差,总体住宅施工质量较差。农民自建房存在质量差、使用周期短等诸多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积极加强住宅设计质量监管机制,同时地方政府也应该加大对农村住房的投资力度,应该派遣一些有经验的建筑师对农村社区的设计与建设进行免费的指导,有效规范农村建筑施工队伍管理。

参考文献:

第2篇:农村房屋平面设计范文

摘 要:本文详细的概述了地震的相关的内容,例如介绍了地震的发生的基本原理和过程。以雅安地震为例,将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危害分为非结构构件破坏和结构构件破坏,进一步提出了建筑物的防震抗震的措施。

关键词:地震,建筑物震害,防震措施,研究

前言

由于地震具有波及范围广、无法准确预告、对建筑物危害大、可诱发火山等次生灾害等特点,使得地震成为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特别的,5. 12雅安里氏8级大地震造成了十余万人死亡,上百万人流离失所,也使国家蒙受了惨痛的代价,目前国内外各地质专家、地球物理学家都认为此次地震发生的因素较多,但尚未完全阐明[1]。但是刘丹撰文提到:造成人员伤亡的不是地震,而建筑物的不抗震是更大级别的地震。由此提高建筑的防震抗震水平,是避免造成伤亡的最重要途径。笔者以雅安大地震为实例,探讨地震发生的机理和建筑防震措施,并对过程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1地震特点及发生机理

地震是地球内部结构发生急剧变化,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球在运动和发展中产生的能量(如转速变化、地幔对流) 使地壳和地幔上层岩层产生了很大的应力集中,日积月累,当应力集中超过某处岩石强度极限时,岩石遭到破坏,产生错动,将积累的应变能转化为波动能,形成构造地震。

地震按其发生原因不同可分为五类:1)构造地震。也称“断层地震”。根据板块理论全球分为6大板块,大板块内部包含若干小板块,板块内部稳定,边界在内部岩浆的作用下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其成因是由于地壳或岩石圈,少数发生在地壳以下的岩石圈上地幔部位) 发生断层而引起。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3)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5)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震动称为人工地震。5)诱发地震。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触发某些断层活动,引起的地震称诱发地震。主要有水库地震,深井抽水和注水诱发地震,核试验引发地震,采矿活动、灌溉等也能诱发地震,其中以水库地震最为常见。

2雅安地震对建筑防震的启示

2.1国家政策和法律保障措施

2.1.1提高我国对建筑的抗震标准

根据我国2001 年制定的各地区建筑抗震标准,北京防震标准为200 伽、上海为100伽(Gal,指加速度单位,1伽=1cm/s2,重力加速度约为980 伽)。发生本次大地震的四川省的标准更低,成都为100 伽,重庆、绵阳和德阳仅为50 伽。和日本的《建筑基准法》标准要求的300-400伽相比,我国防震标准太低,由此导致国内一般建筑物的支柱细、混凝土质量差、钢筋数量少,甚至很多旧建筑就几乎没有使用抗震技术,致使我国的建筑难以满足抗震防震的要求。

2.2.2加大力度落实建筑的抗震标准

我国建筑物的防震抗震规范和措施很少能够全部落实到位。许多建筑设计、施工部门缺乏防震抗震的意识,某些建筑物等工程建设项目并不按防震抗灾标准设计施工,甚至存在降低设防设计标准的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也缺乏质量监督的情况。建筑物在地震面前不堪一击的最主要原因便在于此。

2.3.3加固原有建筑抗震措施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但是1976年以前建造的建筑物,几乎没有考虑抗震设防,早期的抗震规范也只规定了7度以上地震区的设防。一次性拆除所以老建筑师部现实的,由此为使老建筑物满足相应的防震抗震的要求,应按照现行的抗震规范对它们进行抗震能力和耐久性加固。

2.2建筑物建设环节防震措施

在建筑防震措施中,建筑物建设的各个环节采取的措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考虑:

2.2.1 做好建筑场地的选择,减轻地震影响

选择有利场地,避开不利和危险的地段,建造房屋应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一般来说,由坚硬土或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构成的场地属抗震有利场地。当在不利场地,例如指软弱土、液化土、等地和危险地段,例如地震时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部位等,在这些地方修建建筑使,要求设计桩基首先桩端进入基岩一定深度;其次基础埋深宜大于建筑物高度的十五分之一;再次有可能尽量设置地下室。这些措施对建筑物的抗震均有利。对于建在土坡上的建筑,应为为在土体上做护坡,或修建挡土墙。此后,应避免在山顶边缘或陡坡上继续建造别的房屋,可在陡坡底建屋,当房屋与陡坡间距很短时,建筑的部分墙体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用部分外墙兼做挡土墙,这样选择时设计时就应适当提高房屋的刚度,以便抵抗地震时土坡对建筑物的水平推力。

2.2.2 优化建筑设计,充分考虑防震要求

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考虑抗震,建筑设计除满足使用功能外,应该有利于抗震。一般来说,抗震设计要求建筑布局平面简单、规则,尽量减少偏心,立面上变化均匀。因此,平面设计优先采用方形、矩形和圆形,当采用其他复杂的平面时,不规范部分的尺寸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在立面设计上,应力求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可以采用矩形、梯形和三角形等均匀变化的几何形状,避免有突变的梯形立面,切忌采用头重脚轻的倒梯形立面。此外,还应妥善解决方案中不利抗震的设计。

3.2.3 优化结构设计,满足抗震防震规范

在建筑的结构设计中也应考虑抗震。首先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要求尽量采用对称的结构布置避免;结构的竖向刚度变化应连续不突变。竖向体型应力求规则,尽量避免采用底层大空间的头重脚轻房屋,例如,对于高层建筑宜设地下室,增强抗震能力。其次,还设置多道抗震防线,例如,可在房屋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设隔震装置;有风力作用时,将结构设计成具有较大的刚度,这样有地震力作用时,房屋振动周期加长,阻尼相应增加,因此地震力减小。再次,应加强房屋结构的整体性,如高层房屋采用梁板柱和墙体全现浇结构。这样可大大提高房屋的空间整体性,对抗震非常有利。

2.2.4采用适宜建筑材料,加强建筑抗震效果

地震时,建筑物所受荷载情况和它的本身重量成正比,因此,减轻建筑物自重是削弱地震荷载最有效的途径,同时也是比较经济的措施。但是,要减轻建筑物的自重,必须在满足抗震要求情况下,尽量采用轻质高强的材料来建造主体和围护结构。例如当前采用陶粒混凝土、石膏板隔墙等材料,另外降低建筑物重心位置也是抗震的有效措施。

2.2.5保证施工质量,实现抗震能力

最后,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房屋的抗震能力,要保证建筑的施工质量,首先,建筑物施工时要注意按图施工,留意原材料的规格和性能,其次,第三方还要完成工程的验收检验,以保证混凝土的标号和钢筋的性能,再次,施工方还应加强薄弱部分的施工与检查,按照施工工序,他是认真完成施工作业[6]。

3.结论

做好建筑物的防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建筑物抗震性能优劣还会影响到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做好建筑的抗震防震工作室是国家、社会和个人都应重视的工程。建筑抗震性能受到人为因素、社会因素、地形因素、气候因素等一系列的影响,并不能通过单一结构加固或者优化设计等手段得到解决。因此,要做好建筑的防震工作必须从国家政策和法律保障措施、建筑本身防震措施、提高社会防震意识这方面考虑才能有效地解决好建筑物的防震工作。

参考文献

第3篇:农村房屋平面设计范文

【关键词】:桃花源新民居规划

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符合中央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重大举措的要求。2010年,省委办公厅《关于2010年加快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的工作意见》中指出: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是我省农村改革发展十项重点工作之一,符合现阶段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广大农民群众过上现代文明新生活的迫切愿望。

一、概况分析

(一)现状分析

西南庄、北良舍、南良舍、小良舍位于邢台县会宁镇镇区西北方向,距会宁镇区2.6公里。四个村村域西与时村、霍楼接壤,南部紧邻邢台市市区,北部紧邻西羊村、东羊村并与皇寺镇搭界,东部与大夫庄及会宁相邻。

(二)发展条件分析

1、交通优势

桃花源社区紧邻邢昔公路,邢台市总体规划中的邢台市环城公路、城市外环高速公路均从村域内穿过,社区对外交通方便快捷,距离会宁镇区2km,交通优势明显。

2、生态环境优势明显

社区村域在白马河景观轴辐射范围内,村域范围内规划的万亩桃园与白马河景观轴相结合可创造良好生态景观环境、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区、创建生态宜居的新民居社区。

3、制约因素

社区选址距离南水北调干渠大约1.6km,白马河流经社区村域北部,同时考虑到万亩桃园的建设及相应观光农业的发展,一定要对社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因此社区不适宜发展二类工业及三类工业。

(三)相关规划指导

根据省、市对新民居建设的各项具体要求,要引导现有村庄适当合并集中,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人口有序流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统筹农村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生活、生态、生产用地需求;分析规划区域内现状村庄布局特点,结合《邢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会宁镇总体规划(2008―2020)》、《西北新区规划(2008―2020)》相关规划,规划形成三个新民居社区,分别为:会宁社区、良舍社区、桃花源社区。

其中会宁社区由会宁、梅花寨2个村庄搬迁改造合并建设;良舍社区由东良舍、西沙窝、大夫庄3个村庄搬迁改造合并建设;桃花源社区由北良舍、南良舍、小良舍、西南庄4个村庄搬迁改造合并建设。

二、规划布局

(一)规划目标

落实有关新民居社区建设部署,积极引导现有村庄适当合并集中,联村并建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新民居社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人口有序流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使示范村新民居社区整体面貌明显改观,房屋结构更加完善,功能更加齐全,展现现代民居特色或燕赵民居传统风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农村居民生活更加便利;实现村庄人居环境改善,让农民群众真正过上现代文明的新生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二)社区性质及规模

本次规划将社区性质定位为:以发展发展特色种植(桃树、干果)为主,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及商贸、服务业和物流业。

规划确定桃花源新民居社区的用地规模为14.70公顷,人均建设用地约43.48平方米/人。

(三)总体布局

依据邢台县镇村体系规划、会宁镇区周边村庄空间布局规划及会宁镇总体规划中涉及迁并村庄的意见和建议,结合上位规划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规划将新社区选择在以现状小良舍村庄建设用地为基础的村址东南处。充分考虑新社区的建设应与村庄现状情况相结合,于是将四个村庄的村民住宅按规划组团形式分期向规划区内进行搬迁,逐步完成社区建设。

规划将邢昔公路南侧、小良舍东侧和南侧的用地作为新民居社区规划用地,新民居规划分区主要划分为:多层住宅区和高层住宅区以及综合服务区。对整个社区进行明确地组团划分,充分照顾到四个村庄村民的相对集聚性和适应性,通过社区内道路网的组织将不同组团连接在一起。

(四)新民居规划设计

1、规划理念

对于“特色”这一概念,我们从三个层面加以解释。一是通过合理规划,使小区的整体环境具有鲜明的形象和品味特征,绿化、社区融为一体;二是通过精心设计使各小区与周边的住宅区相比,在建筑形式、户型设计上具有特色;三是在小区中引入符合信息时代特征的新技术、新设备,赋予整个小区设计以时代特征。

2、公共设施建设

建筑单体布局均以区域内部规划道路为脉络进行布置。根据周边城镇形态特征及创造和谐生态环境的设计原则,规划在社区主要道路出入口两侧布置两层商业的底商住宅。分别在社区内塑造不同的公共景观空间。结合社区公共景观空间布置组团公共服务设施,如:社区中心、居委会、幼儿园等设施。

3、景观环境建设

新民居社区绿地景观及设施设计还应体现农村社区文化的特殊性,要为农民提供休息交往空间和休闲娱乐场所,所以设置儿童活动、老年活动和健身锻炼的场地和区域。各种环境设施应起到点缀和强化景观效果的作用。建筑小品等硬质景观所具有的功能性、观赏性和趣味性,要适合农村环境所需,可以亭台、假山、花架等适合农村环境所需的小品为主,形式要简洁美观,不宜追求豪华与气派。绿化树木的景观还要结合当地气候特点。

(五)新民居建筑设计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把民居的平面、立面、材质、色彩、层数进行统一控制,并与周围环境相结合以取得协调的效果。既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又要强调住宅的超前性、科学性、集约性。住宅单体设计遵循简洁朴素的务实原则,充分利用每一个空间,以最大的有机面积为农民提供最合理、经济的户型。在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力争把户内各功能空间合理搭配。

平面设计中起居室宽大舒适,空间完整,位于向阳的南边,阳光充足;卧室面积大小适中,南北通风,采光性好;卫生间靠近卧室,使用方便;厨房与餐厅结合,有效的减少了交通面积,整个平面设计简洁、方便、实用、节省空间。单体住宅的建筑外观设计摒弃虚假装饰,力求简洁明快,主要依靠墙体、门窗、阳台。坡屋顶等建筑要素形成虚实对比来表达朴素的自然美感。

三、综述

桃花源新民居社区的规划编制本着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将西南庄、南良舍、北良舍、小良舍四个村庄进行合村并建,规划成一个新民居社区。为更好发挥本地区产业基础较好、农民收入较高等优势,形成独特的村庄特色,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理顺产业链条之间的关系,提高土地利用和村庄建设水平,形成合理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村庄环境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使村庄经济协调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改善进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唐振龙,刘娜,刘炳强.关于河北农村新民居建设的实证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

2、王太春 段韦 左义林.甘肃陇南地区新农村民居建设与民居文化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第19期

3、张臣良. 推进新民居建设是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J].经济论坛.2009(10)

第4篇:农村房屋平面设计范文

关键词:中小河流;生态治理;防洪排涝;安全;设计

中图分类号:TV8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672-1683(2015)001-0063-03

Ecological governanc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rivers on the plain

YU Shu-ping,HU Yuan ,LIU Xian ,JIAO Xiang-yue

(Henan Yellow River Reconnaissance,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Branch,Beijing 100073,China)

Abstract:There are many small and medium-sized rivers in china,but the degradation trend of these rivers intensifies day by day.The study shows tha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of these rivers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mainly including low flood control standard,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 function atrophy,frequent flood and unclear river management scope.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rivers ecological management in plain,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control scheme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rivers,including the design of flow and water level,river bet plane design,section design and the selection of vegetation.Through the system river management ,planning and desig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rivers,the very good results of the rivers can be achieved and very good environmental science can be improved.

Key words:small and medium-sized rivers;ecological management;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 function;safety;design

我国中小河流众多,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小河流退化的态势日益加剧[1-5],大多数中小河流未经系统治理,洪涝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城镇和农村安全[6]。因此,要从河流本身的自然规律出发,坚持河道生态治理,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过渡。随着国家对中小河流治理投资的加大,在设计中注重保持河流水体与河岸的连续性,保持河岸植物群落多样性,增进河流生态系统功能完善化,从而改善河道生态功能,美化人居环境,发挥治理的综合效益[7-8]。下面以北京市怀柔区河道治理为例进行论述。

1中小河流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防洪标准偏低,防洪排涝功能萎缩

目前全国大部分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低于20年一遇至10年一遇洪水,有的甚至还不到5年一遇,达不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现状河道堤防残缺不全,行洪断面缩小,过流能力低。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部分河道已经不能承担增加的洪量。排涝设施已经退化,平原河网有些河段已不复存在,现状防洪排涝设施急需恢复。

1.2洪涝灾害频繁,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般年份中小河流的水灾损失占全国水灾总损失的70%~80%,近10 年水灾的死亡人数中有2/3 以上发生在中小河流的洪灾中。以怀柔区桥梓镇石玛沟为例,现状河道断面缩小,穿村庄段河道成为道路,河道断面不存在,2013年最大暴雨时,积水点处水深达1 m多,房屋基础长时间泡在水中,房屋极易坍塌。

1.3河道管理范围不明确

河道的管理范围不明确,无专业的管护队伍,大部分河道处于无人管护状态。在河床和滩地上私搭乱建现象较为突出,普遍存在河道内排放污水、倾倒垃圾、种植作物、采砂等现象。部分构筑物阻断水流,河道被侵占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威胁到河道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中小河流治理原则

(1)通过对现状河流的走势和构成要素的读解研究,合理维护现有河道,结合镇区总体规划,通过工程技术措施拟定河道治理方案,做到河道防洪工程措施与城镇建设规划合理统一。

(2)以解决当地防洪安全问题和河道岸坡防护为首要任务,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制定最合理的方案,解决最关键的问题。

(3)工程设计体现防洪安全与景观生态的结合,结构选型在强化视觉自然感的同时,通过植物措施,致力于营造区域水系生态和河流景观的环境空间。

(4)工程建设在满足河道功能和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力求减少土地的征占和地面附着物的拆迁;合理布局,减轻政策处理难度,降低征迁赔偿,降低工程造价。

3河道治理方案

以怀柔区平原一河网为例,一河网穿过怀柔区的北房镇、杨宋镇,于杨宋镇梭草村前纳入二河网,于梭草村后汇入怀河。现状河道断面收缩,岸坡坍塌,堤岸不明,岸坡冲沟严重。大多数断面的设计水位要高出地面02~05 m,不满足超高要求,宜修筑防洪墙。穿村庄河道两岸有房屋或道路,无法扩宽恢复河道行洪能力,岸坡不稳,因此要解决岸滩的稳定问题。河道两岸为农田的河段进行疏浚,恢复原河道行洪能力。

3.1设计流量、水位

治理中小河流的设计流量,需根据保护地区的重要性,经过水文计算,选取相当其防洪标准的洪水流量,其相应的水位即为设计水位。由于怀柔区平原一河网位于新城区,因此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二河网汇入前20年一遇设计流量为32 m3/s,汇入怀河处20年一遇设计流量为50 m3/s。

河道的洪水大多属于非恒定流,水面线的计算可近似视为恒定非均匀流以简化计算。恒定非均匀流按伯努利能量方程逐断面从下游向上游推算出现状河道的水面线。恒定非均匀流公式如下:

Zu+(α-ζ2)Q22gA2u-l2 Q2K2u=Zd+

(α+ζ2)Q22gA2d+l2 Q22K2d

通过推算出的水位数据与现状河岸高程进行对比,确定各横断面中边坡处理方案,如果水位超过岸顶高程,则需要疏挖河道或加高防洪堤。例如怀柔区平原一河网中现状河道水位大部分均已超过岸顶高程,经过清淤疏浚河道,穿村庄段进行岸坡护砌,修整河道边坡。初步确定横断面治理方案后,用设计后的断面数据重新推算设计水位,经计算二河网汇入前设计水位为3672 m,汇入怀河处水位为3443 m。

3.2河道平面设计

根据治理河段现状天然岸线分布情况,设计河道岸顶堤距选择遵从宜宽则宽、宜弯则弯、宽窄交替的原则,不能满足行洪断面处进行向两侧扩宽,满足行洪断面处原则上不回填岸坡。

3.3河道纵断面设计

根据测量河道深泓处纵断面图,可知一河网的现状河底凸凹不平,冲淤交替,河底至岸顶高差为081~42 m。根据现状情况、计算河道洪水流量及水面线推算试算结果,确定设计河道纵向坡比为003%~04%,尽量不改变原河床比降的基础上进行清淤疏浚,现状高于设计河底的河段进行清淤,低于设计河底的河段原则上不回填,保持原状。各段底坡平顺衔接,不形成大的突变。

3.4河道横断面设计

河道横断面设计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从满足防洪要求,同时强化生态建设的要求出发,综合考虑河道两岸地形、地质条件,在保证岸坡稳定的前提下,优先选用生态护岸。生态护岸的材料有很多种,例如植草空心砖、三维植被网、生态护垫等,一河网设计采用超强连锁块护坡,连锁块孔中回填种植土并掺草籽,孔内生长的植物根系深入土层对坡面起到一定的加固保护作用,同时作为过滤屏障,对防止岸坡的水土流失、垃圾及有害水体在地表径流作用下直接进入河道、溪沟,起到一定的阻碍与净化作用,减少对河水的污染。

3.5植被选择

护坡绿化的草种选择耐冲刷且拦截过滤效果好的物种,减小河道的污染负荷。原河道内已有树木进行移栽或保留,草种多选择假俭(生态)草、狗牙根、结缕草、马蹄金等植株小、生长快、枝叶茂盛、根系发达且有利于固结土壤、保持水土、过滤效果好和净化能力强的草坪植物,以营造自然优美、和谐统一的亲水环境和城市河流景观,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图1为某河道植被设计。

图1某河道植被设计

4中小河流生态治理的重要性

4.1确保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创建人水和谐的生活环境

根据首都总体发展战略要求,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以扭转现状平原河网“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局面。本文以现状河网为骨架,最终实现“水清、岸绿、生态良好”的总体目标。

同时现状河网行洪排涝能力不足对周边居住区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农田主要分布在河道沿岸,河道萎缩排水不畅,在标准洪水到来时,水流漫过河堤使农田遭殃。河道沿线村庄密集,本文结合各河沟具体情况,对河坡及两岸进行绿化美化,为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全面实现水系生态安全和村镇美化绿化,进行以河道水系为中心的生态综合治理,形成带、网、片、点相结合的生态保障体系。因此,为了确保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确保周边居住区、旅游区和农田的安全,为人们的休闲和生活提供和谐的空间,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图2为设计的某亲水平台。

图2亲水平台

4.2恢复平原区水系防洪排涝功能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加之近年来的持续干旱,防洪排涝设施已经退化,平原河网有些河段已不复存在。河网萎缩,河网内水流流路不畅或人为阻断,河道横向构筑物严重阻水。部分河段内白色垃圾,积水无法顺利排除,对于区域防洪安全存在威胁。通过工程措施恢复河道行洪能力,改善防洪抢险交通条件,对恢复平原区水系防洪排涝能力和抗洪抢险能力是必须的。

4.3回灌地下水及保护地下水安全

怀柔区是北京的生态屏障,也是北京市重要水源保护地之一。全区971%的面积是饮用水源保护区,每年为首都供水近2亿方。平原区中小河道不仅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洪排涝河道,也是补给地下水源的重要途径。现状大部分平原河道内存在鱼池、污水入汇、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对地下水安全存在严重威胁。通过工程措施进行岸坡生态护砌,加强河道补给回灌地下水,对河道范围内进行垃圾清理可避免地下水在河道范围内受污染。

5结论

(1)我国中小河流目前还存在有诸多问题,需通过研究、设计,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和标准,减小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对现状河流的走势和构成要素的读解研究,研究拟定河道治理方案,做到河道防洪工程措施与城镇建设规划合理统一。

(3)通过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岸坡护砌、护坡绿化植被种植,恢复河道的行洪能力,回灌地下水并保护地下水安全,改善了生态坏境,为人们的休闲和生活提供了和谐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魏恒文.北京市中小河流治理模式探讨[J].中国水利,2010(4):42-45.

[2]王淑.梨树县中小河流综合治理之我见[J].才智,2012(17):320.

[3]马丽娜.浅议影响河流健康的主要因素[J].现代农业 ,2012(8):69.

[4]曾聪.对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建设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2(14):181.

[5]吕琴香,刘宁,沈家涛.巢湖水文局辖中小河流水文站网布局初步分析[J].治淮,2012(3):41-42.

[6]马向东.青海省中小河流雨量站建设探讨[J].东北水利水电,2012(6):39-40,44.

第5篇:农村房屋平面设计范文

Liang Xuejie;Shao Lianfen

(Huanghuai University,Zhumadian 463000,China)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广大农村地区,对于住宅节能方面的考虑却仍处于起步阶段,有些地方甚至还是一片空白。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适合农村住宅的节能技术的研发及其推广不够。目前正是新农村建设的高峰期,节能技术在农村住宅中的应用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在我国量大面广的农村地区住宅节能技术的应用相对滞后,但是一些技术已经在农村基本建设中得到了应用。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logy, in most rural areas, the exploration of energy-saving buildings are still at an early stage, or even a blank.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are that the research and promotion of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is not enough. Nowadays,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re at its peak.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nservation-oriented society, the applications of energy-saving techniques in energy residential building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ough the applications of these techniques are far lagging behind,some technologies have already been used.

关键词:住宅设计 节能技术 农村住宅

Key words: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energy-saving techniques;rur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中图分类号:TU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069-02

0引言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结构的改善和支农政策的落实,农民收入逐年增加,新建和改建的农村住宅逐年增多。新建的农村住宅在近10年中每年为6~7亿m2,在全国新建住宅总量中占到一半以上。这充分说明了在我国住宅建设中农村住宅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住宅的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是最重要的,我国农村房屋建筑的发展正处于建设的高峰期,在使用这些建筑的过程中,其热水供应、通风、空调、照明、炊事、采暖等方面对能源要不断大量的消耗。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居住质量(室内外环境条件舒适、建筑设备齐全、建筑功能合理等),而快速增长的建筑能耗,对我国的能源消耗造成的影响,将是长期的、巨大的。我国城乡建筑约400亿m2,其中只有3.2亿m不到全国1%的建筑是节能建筑。建筑节能有着非常严峻的形式,在城乡建筑中的农村建筑中必须提倡节能。必须将节能技术运用到住宅建设中去。近年来,随着城乡建设和住房部陆续颁布《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系列国家标准,城市住宅的节能性能逐步得到了改善。在广大农村地区,在住宅节能方面的有关要求至今还没能有效地落实。造成这一现象,重要原因是公众缺乏对节能技术的了解、节能技术研究推广不够、管理上的困难。所以,对我国农村住宅的节能技术研究进行系统总结很有必要。

1农村住宅节能设计

1.1 住宅选址农村住宅建筑应避开不良地段与客观环境造成的污染,应在村镇卫生条件和自然条件最好的地段布置,应有一定数量的基本卫生设施与公共绿地面积。在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或者侧风向是居住区适宜选择的用地;选择生产区用时,村镇的一侧或边缘是适宜之选。选址时,住宅应选在地势平坦,地基牢固的地域。

1.2 住宅平面布局采光、自然通风受住宅朝向的影响很大。因此,应依据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等来选择住宅的“最佳朝向”。若住宅排列方式为南北向,则住宅保证能获得充足的日照,且山墙面对西向就能够有效避免日光的曝晒。冬天形成日光保温,夏天遮阳、隔热,是住宅平面设计要考虑的。以功能要求得到满足为前提,对热环境进行合理分区。在北向布置储藏、厨房等辅助用房,在南向布置起居室、卧室等主要用房。

1.3 弘扬乡村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如果把建筑与技术看作是新农村住房的理论基础,那么在设计方面建筑文化就是新农村住房的灵魂。每个地方的信仰与生活习惯都与别处的不同,丰富多彩的中国民居建筑风格就是由各地不同的文化造就的。设计的目的是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美化农民的居住环境,而不是试图将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改变,将当地特有的建筑文化抹杀掉。农村住宅拥有自己独特的建筑文化,比如乡土文化、庭院文化和厅堂文化等。在新农村住宅设计中,要深入研究当地居住建筑和居民的生活,对当地的建筑文化进行充分发掘,并把这些代表地区所特有的文化特征体现到设计的细节上。当前全球文化一体化,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各地农村建筑文化多样性的保存,也是对中国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直接支持与维护。

2节能技术的运用

2.1 利用太阳能供暖技术太阳能的利用是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研究中的重点,这体现在太阳能采暖、太阳能热水、蓄热墙、被动式太阳房、太阳能炕等设施的使用上。新型农村住宅将屋顶太阳能集热器和住宅屋顶结合为一体,解决四季的热水供应和冬季的采暖问题。该系统以低温地板辐射作为散热系统,仅靠太阳能就可将冬季的室内温度维持在12~13℃。通常农村住宅中有2种被动式太阳房(直接受益式和附加阳光间式)和2种太阳能热水器(整体式和分体式),太阳房和太阳能热水器往往在住宅中集成应用现在的建筑设计中建筑师大都考虑的是建筑的造型、美观、适用及与周围的环境协调,面对建筑的耗能与节能却考虑较少。而在现代住宅建筑中要求设计人员的设计要体现“四性”:即可负担性(尽量降低造价,让老百姓买得起),可居住性(居住安全、舒适、健康),可适应性(可满足日常生活及将来的变化),可持续性(实现资源消耗最低,再生资源最多)。而太阳能源是最好的可持续利用的再生能源,从长远来看,比燃气、电器具有更安全、清洁、价格便宜的优势。

2.2 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家用屋顶太阳能光伏供电,对于瓦房,我们可以采取将光伏板固定在瓦房的屋顶斜面上,将收集到的热能转化成电能存储起来,使用时经逆变器向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等用电器供电。对于平房,则可以采用跟踪式太阳能装置,只需将平面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在跟踪系统上即可,简单易行,维护成本低。同固定PV装置相比,可跟踪PV装置能够在只增加6%~15%成本的情况下多接收39%~69%电能,其发电成本降低了35%以上。

2.3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住宅建设也在快步进行,因此农村建筑用材料主要是钢筋混凝土,钢筋用量很大,一般来说,在相同承载力下,强度越高的钢筋,其在钢筋混凝土中的配筋率越小,相比于HRB335钢筋,以HRB400为代表的高强钢筋具有强度高、任性好和焊接性能优良等特点,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性能优势。经测算,用HRB400钢筋代替HRB335钢筋,可节省10%-14%的钢材,用HRB400钢筋代替直径12mm以下的小直径HPB235钢筋,则可节省40%以上的钢材。同时,使用高强HRB400钢筋还可改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可见,HRB400等高强钢筋的推广应用,可以明显节约建筑钢材。

2.4 保温隔热技术的应用材料、建筑形体以及特殊部位的建筑构造来实现,其中利用新型的建筑材料来使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提高是被使用最多的方法。在有些农村地区,条件合适的,也可以使用一些如草泥粘土、农作物纤维块等古老的泥土建筑材料,这些价格低廉的乡土保温材料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它们具有坚实耐用、价格低廉、施丁简单等优点。还可以设计屋顶架空层,就是加盖瓦屋面在平屋顶上面,空气的流动经过架空层形成的空间会加大可以将多余的热量带走多,架空层还可以用来储存农耕丁具,其保温保暖性能与传统的单层瓦屋面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覆土技术与植物绿化降温,如花同屋顶设计、植物墙等,这样不仅保温隔热的目的达到了,又可以将环境美化,一举两得。

2.5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是指通过对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改善,达到防止冬季室内热量泄出室外、夏季室外热量进入室内,使建筑物室内温度与舒适温度尽可能的接近,从而使得通过辅助设备如制冷、采暖设备达到合理舒适室温的负荷减少,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

2.6 墙体节能技术墙体节能技术又分为复合墙体节能与单一墙体节能。复合墙体节能是指在墙体主体结构基础上增加一层或几层复合的绝热保温材料来改善整个墙体的热工性能。根据复合材料与主体结构位置的不同,又分为内保温技术、外保温技术及夹心保温技术。单一墙体节能指通过改善主体结构材料本身的热工性能来达到墙体节能效果,目前常用的墙材中加气混凝土、空洞率高的多孔砖或空心砌块可用作单一节能墙体。

2.7 窗户节能技术窗户节能技术主要从减少渗透量、减少传热量、减少太阳辐射能三个方面进行。减少渗透量可以减少室内外冷热气流的直接交换而增加设备负荷,可通过采用密封材料增加窗户的气密性;减少传热量是防止室内外温差的存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建筑物的窗户由镶嵌材料(玻璃)和窗框、扇型材组成,通过采用节能玻璃(如中空玻璃、热反射玻璃等)、节能型窗框(如塑性窗框、隔热铝型框等)来增大窗户的整体传热系数以减少传热量;在南方地区太阳辐射非常强烈,通过窗户传递的辐射热占主要地位,因此可通过遮阳设施(外遮阳、内遮阳等)及高遮蔽系数的镶嵌材料(如low-e玻璃)来减少太阳辐射量。

2.8 屋面节能技术屋面节能的原理与墙体节能一样,通过改善屋面层的热工性能阻止热量的传递。主要措施有保温屋面(外保温、内保温)、架空通风屋面、坡屋面、绿化屋面等。

3生物质能在节能技术中的应用

3.1 沼气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还原条件)、适宜的温度、湿度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沼气池的建设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农民负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改善了农村能源缺少的不利局面,达到农民对水、电以及热的需求,同时也提高农村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利用沼气技术也是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的重要工程措施。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国为满足燃料供应以及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在农村开始推广沼气事业,沼气从起初的进行炊事日渐地发展到取暖以及照明。

3.2 秸秆气化炉秸秆气化是以秸秆为原料,利用热化学反应的原理,在密闭缺氧装置内,采用自热干馏热解法,使秸秆释放出可燃混合气体。这种混合燃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有效成分,亦称生物质气。秸秆从气化装置的上部由螺旋推进器或人工加入,依靠重力或外力加压,由上部逐渐落入底部,点燃秸秆,发生热解反应后生成可燃气体,可燃气体从出气口逸出,经过净化装置去除杂质,生物质气再与空气二次混合,在灶具中燃烧,供用户使用。

4结语

节能技术在农村住宅上的推广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影响该过程长短的重要因素是经济性。目前,住宅节能经济性的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对住宅单体在采取节能技术之后的能源消耗、投资、节能投资回收期进行静态的计算分析;另一方面可采用重回归分析等数值分析方法建立区域性住宅能源消耗模型,对能源消耗进行预测,并在该基础上分析与能源消耗有关的宏观经济指标。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农村住宅的节能建设将是中国的热点之一,农村集中居住地节能住宅对于我国的整体建筑节能工作十分重要。农村住宅与城市住宅不同,必须在各种要素间寻找到平衡点,精心构思、设计、精选材料、合理构造,严格控制建设成本。随着政府对节约能源的高度重视,相关法制的健全和完善,人们节能意识的提高,建筑节能技术的日新月异,相信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在农村住宅的推广及发展必将取得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建龙,陈文,谭超毅.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研究现状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02).

[2]尹建中,刘露.论我国节能型住宅的发展对策[J].住宅科技,2006,(12).

第6篇:农村房屋平面设计范文

关键词 森林生态村;村庄绿化;规划设计;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193-03

党的十明确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村庄绿化是广大基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民人居环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省级森林生态示范村更是目前江苏最高等级、最高标准的村庄绿化建设项目。2013年,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盛坳自然村成功创建省级森林生态示范村,现通过研究探索该村在村庄整体绿化规划设计和单体绿化设计标准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助于为全国各地开展高等级、高标准村庄绿化建设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

1 盛坳村基本状况

1.1 区域概况

盛坳村属于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的一个自然村,毗邻安徽省当涂县,总面积15.67 hm2,其中山地(含宜林地)8 hm2,耕地3.67 hm2,水面1 hm2,村民居住区3 hm2。常住人口126人,以传统农业种植和林副业种养殖为主业。

1.2 自然条件

盛坳村属典型丘林地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7 ℃,年平均日照时数2 146 h,年平均降水量1 034 mm,季风性气候显著,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充足。

1.3 绿化现状

规划建设前,村域内绿化覆盖率为26.5%,村庄绿化未进行专门规划设计,处于硬质景观状态,缺少村庄绿化建设用地;村庄部分空地仅进行了乔木种植,缺乏绿化景观的层次感;未配备专职人员进行日常绿化管养,植被、树木病虫害较多;长期养成的畜禽放养习惯,对新建绿地构成危害。

2 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2.1 指导思想

以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为出发点,贯彻区、街绿色发展整体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生态与经济双赢和保护与建设并举的绿化方针,大力开展村庄道路、水体、庭院绿地、农民公园等公共绿地建设,完善村庄绿地系统,推进绿化、美化进程,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全面建设美丽乡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2.2 规划原则

一是坚持科学适用的原则。按照满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要求,科学确定村庄绿化建设布局和环境整治内容、方式,并与当地相关规划相衔接。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调动村民参与村庄绿化规划设计的积极性,充分听取村民代表意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确保规划设计符合农村实际需要,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利用已有条件,整合各方资源,对村庄垃圾处理、绿化、道路建设、房屋整修出新做出安排,实现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四是坚持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分布等实际情况,统筹考虑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村庄绿化规划设计既要满足建设需要,又要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2.3 建设目标

改善盛坳村道路两侧、水体以及庭院、公共绿地景观品质低下,功能不全,外观单调呆板,居住环境“脏、乱、差”的现状。围绕“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的理念,体现村域特色,精心规划,合理布局,使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村庄内有休闲健身绿地,主要道路和水体两侧实现景观绿化,住宅之间有绿化带,农户庭院景观化,创建出空间层次丰富、色彩搭配和谐、四季有花常绿的高质量、高等级、高标准的现代农村新环境。

3 规划设计建设内容

根据村庄绿化现状,基于村民要求,重点对村庄西南部1 500 m2空地、200 m进村道路两侧、60 m2停车场、1 hm2河道、小水库、28户庭院及村庄四周进行景观绿化。

3.1 村庄小游园绿化设计

3.1.1 区域划分及功能。小游园位于村庄西北部,面积1 500 m2,原本为空地。可以将其设计为有地方文化为特色,集生态性、休闲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乡村小游园。整个小游园分为3个相互连接的下沉式、上升式、廊架式的小空间,为增强绿化效果,对其进行植物配置设计,营造“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景观氛围。

3.1.2 植物绿化配置设计原则与策略。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选择适应当地立地条件的植物种类,大量应用当地生长较好的植物种类作为骨干树种。突出地域特色,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景观。结合当地文化肌理,配以乡土植物,打造“树基花缀”的景观。从观形、赏色、闻香、品果等方面全面考虑植物的综合效果。观形植物有银杏、栾树、桑树、榆树、榉树、杨树等;赏色植物有夹竹桃、栀子花、秋海棠等;闻香植物有桂花、梅花、山茶等;品果植物有柑橘、无花果、枇杷、柿等。充分利用乡土树种,考虑主调树种,选择色彩优美、枝干形美的树种,注意时相、季相、景相的和谐统一,在较小的绿地空间获得较大的活动面积,又不减少绿景。植物种植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乔木以点植或三五丛植为主,在边缘适当辅以灌木树丛,适当增加宿根花卉种类,使绿化景观富有层次感。

3.1.3 绿化植物品种选择。盛坳村属亚热带湿润气候,绿化植物品种主要运用壳斗类、樟类、山茶科和金缕梅等常绿阔叶树种,如乡土类的香樟、广玉兰、桂花、冬青、山茶、石楠、鹅掌楸、乌冈栎、雀舌黄杨等常绿树种。同时,合理搭配落叶树种,如银杏、榉树、朴树、乌桕、乔木桑、皂荚、柿树、合欢、紫薇、栾树、鸡爪槭等,营造亚热带湿润气候典型植物景观。所用的花灌木株高不小于50 cm,地径不小于30 cm,球径不小于50 cm,有主干或主枝3~6个,分布均匀,支冠丰满,灌木栽植穴规格为30 cm×30 cm×30 cm。乔木高不小于4 m,胸径不小于5 cm,树体通直,枝叶繁茂,保留3个以上分枝,尽可能保留树叶,栽植穴规格为60 cm×60 cm×60 cm。除了乔木和灌木栽植外,还应注意对土壤表面进行绿化覆盖,采用黑麦草与地草早熟禾各按50%的比例进行播散,以防止土壤,增加绿化层次和景观效果。

3.2 进村道路绿化设计

3.2.1 进村道路绿化现状。盛坳自然村进村道路绿化长度为200 m,两侧绿化宽度各为2 m。绿化改造前,道路两侧绿化较少,植株长势较差,绿化效果欠佳。

3.2.2 进村道路绿化平面设计。采用乔木种植为主的方式进行绿化改造,路两侧每侧植树2排,注重树木层次感,注重常绿和落叶,速生与慢生,乔、灌、草相结合。具体选择的树种主要为银杏和樱花。银杏单株高不小于5 m,胸径不小于5 cm,树体通直,枝叶繁密,保留3个以上的分枝,尽可能保留树叶。樱花单株高不小于60 cm,地径不小于3 cm,球径不小于50 cm,有主干或主枝4~6个,分布均匀,根系有分支,枝冠丰满。银杏与樱花采用“品”字形栽植方式,株距为5 m。银杏栽植穴规格为60 cm×60 cm×60 cm,樱花栽植穴规格为30 cm×30 cm×30 cm。同时对土壤表面进行绿化覆盖,采用黑麦草与地草早熟禾各按50%的比例进行播撒,以防止土壤,增加绿化层次和景观效果。

3.2.3 苗木栽植要求。苗木栽植时要保持苗木立直,栽植深度适宜,坑穴大小和深度应略大于苗木根系。苗木根系伸展充分,填土1/2时提苗踩实,最后覆虚土,浇足定根水(乔木以10~15 L水为宜,灌木以2~5 L水为宜),蓄水保墒。浇水时应缓浇慢渗,出现漏水、土壤下陷和树木倾斜,应及时扶正、培土。

3.3 停车场绿化设计

3.3.1 停车场基本情况。停车场设置在盛坳村北面2个交叉路口一侧,由于车流量较大,设计面积为60 m2的嵌草铺装停车场,在靠近道路一侧进行宽度为1 m的宽带绿化。

3.3.2 栽植植物选择与配置。选择抗污染的地草早熟禾进行地被绿化,在满足视线和行车净空前提下,适当种植冠大浓荫、落叶、枝叶繁茂、杆形通直、分枝点高2.5 m以上、无生物污染、无树脂分泌的树种。具体选择高度不小于4 m、胸径不小于5 cm的栾树,保留3个以上的分枝,栽植穴规格为60 cm×60 cm×60 cm。栽植要求同3.2.3苗木栽植要求。

3.4 小水库周围绿化设计

3.4.1 小水库基本情况。小水库位于村西南侧,临近稻田,距离进村入口约70 m,面积为3 000 m2。

3.4.2 绿化设计。小水库周边按照3 m×5 m的株行距种植1行耐水湿的水杉。水杉高度不小于4 m,胸径不小于5 cm,树体通直,枝叶繁茂,保留3个以上分枝,尽可能保留树叶,栽植穴规格为60 cm×60 cm×60 cm。水杉外侧按照2 m×3 m的株行距种植花灌木,可选择杜鹃、八仙花、鸡爪槭、桃、樱花等。花灌木高不小于50 cm,地径不小于3 cm,球径不小于50 cm,有主干或主枝3~6个,分布均匀,根系有分支,枝冠丰满,栽植穴规格为30 cm×30 cm×30 cm。栽植要求同3.2.3苗木栽植要求。

3.5 庭院绿化设计

庭院绿地的范围主要是农户房前屋后和宅旁的空地。由于庭院面积不同、家庭条件不同,绿化的模式也不相同。基于实地调查,因地制宜地设计出6种庭院绿化模式,在工程实施中根据庭院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绿化模式。栽植要求同3.2.3苗木栽植要求。

3.5.1 自然绿化型。以盛坳村常见的用材树种、果树、花灌木等植物素材进行自然搭配,形成观赏性强、布局紧凑、自然和谐的绿化景观[1-2]。该种庭院一般地面硬质化程度较高、空间较大,通常采取房前屋后就势取景、建筑点缀、灵活构建的布局形式,在庭院中种植乔木3~5株,花灌木10~15株。

3.5.2 林果型。一般农户可选择此类型,以种植常见果树为主,也可间种几株香椿、国槐和花卉等;或者房前庭院中种植果树,屋后场院栽植林木或者翠竹。果树型既可是多种果树混种的混杂型,又可采用单种果树的单一型。果树品种不宜太多太杂,林木和果树不要混交栽种,各农家所种植果树品种应各不相同,才能形成庭院绿化的多样性,产生良好的观赏价值[3]。

3.5.3 实用晒场型。以硬质铺装为主,仅在庭院的一侧栽植少量花灌木进行绿化点缀,具有通透性强、视野开阔等特点。如在庭院的外侧花坛中配置一些多年生草花或红叶石楠、桂花、紫叶小檗等灌木,以保持景观的稳定性,并节省维护成本。花草类植物可选取:春季开花的金盏菊、美人蕉、石竹类、芍药类等;夏季开花的大丽花、天人菊、萱草类等;秋季开花的荷兰菊、鸡冠花等[4]。

3.5.4 花卉庭院型。适用于家庭殷实、爱好并懂得花卉盆景制作、栽培技术,庭院狭小的农户庭院,以栽种花卉为主,间种几株乔木。花卉可选择高、中、矮种类搭配,主要有桂花、紫薇、罗汉松、栀子花、月季等,引种栽植以灌木、草本为主的花木,或地栽,或者造型盆景栽,既可满足绿化、美化、香化的观赏需求,又可出售获得收益[5]。有条件的还可建设花棚或小温室,发展树桩、山石盆景等,以增添情趣。

3.5.5 花圃菜圃型。以园林上常用的花池、花坛、花境、花台、盆景为主要造景形式,以种植常见的时令瓜果蔬菜及观赏花灌木为造园素材,布局形状多为圆形、长方形、菱形或椭圆型,不拘一格、灵巧可爱。

3.5.6 蔬菜型。在庭院中划出固定区域,种植黄瓜、茄子、豆角、番茄等瓜果类蔬菜,利用闲时管理,既可以收获新鲜绿色蔬菜,又可以美化庭院[6]。同时,房屋墙体的垂直绿化可选用藤本类植物,如爬山虎、常春藤等。

4 绿化建设成果

截至2013年6月,江宁区和街道、社区三级共投入绿化资金近100万元,在盛坳村新建成村庄小游园、生态停车场各1个,小水库周围绿化1个,庭院绿化28个,道路两侧绿化200 m,河道绿化160 m。共栽植各类绿化苗木、果树、花卉9 800株(其中乔木、果树超过3 000株),村庄新增绿化面积(含围村林密植、改造)4 250 m2,村域内绿化覆盖率由26.5%提升至40.7%,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于2013年8月顺利通过省、市林业局专项验收,成功创建成为全省首批省级森林生态示范村。

5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3] 周仁爱,刘龙友.龙泉市城区绿化示范村建设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8):14-16.

[4] 刘贻环,陈富聪.利用农村能源保护森林资源 州市大力抓生态示范村建设[J].广西林业,1999(3):38.

第7篇:农村房屋平面设计范文

Abstract: Healthy housing is to promote healthy, comfort and safet living environment.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we should strictly observe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standards, on the premise of guaranteeing basic function of use, pay attention to the people's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tect the health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ffinity for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residence environment and a healthy environment protection.

关键词: 健康住宅;健康环境;居住舒适性

Key words: healthy housing;healthy environment;living comfort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084-02

0引言

众所周知,在当今的建筑类型当中,住宅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是关乎人们生活、生存、生命空间的大事业。在1980年,我国全国住宅的人均面积不到7平方米,到现在人均城市住宅面积27平米,农村达34.6平米,经过这30年的努力,我们基本解决了住房的有无问题,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质和量的脱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于住宅的要求不再单单是距离的远近、地段的好坏、面积的大小,也不再是单纯的追求美观、舒适、豪华,而更注重的是住宅的内在品质,功能也已由原来单一的满足生存要求转变为人们用以调节情绪、缓解生活压力、陶冶性情、保持乐观向上健康心态的最重要的休息场所,人们对住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健康住宅顺应发展而及时地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其实,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外早已倡导健康住宅理念,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了健康住宅的十五条标准。

1健康住宅的概念及其标准

什么是健康住宅?健康住宅的标准又是什么呢?首先,健康住宅就是在满足住宅建设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提升健康要素,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障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层次的健康要求,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住宅质量与生活质量,营造出舒适、安全、卫生、健康的居住环境。其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健康住宅”的标准是:①尽可能不使用有毒的建筑装饰材料装修房屋,例如含高发挥性的有机物、甲醛、放射性的材料;②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000PPM,粉尘浓度低于0.15mg/m3;③室内气温保持在17~27摄氏度,湿度去年保持在40%~70%;④噪音级小于50dB;⑤一天的日照要确保在3小时以上;⑥有足够高度的照明设备,有良好的换气设备;⑦有足够的人均建筑面积并确保私密性;⑧有足够的抗自然灾害的能力;⑨住宅要便于护理老人和残疾人。

2健康住宅主张的四个观点:

2.1 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建设用地应选择在适宜健康居住的地区,对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环境状况做出量化评估。远离污染源,避免和有效控制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电磁辐射、土壤氡浓度超标等的影响。据报道,我国每年因涂料的苯中毒约400起,1.5万人;氡污染而死亡人数在美国约5000-20000人,在我国约50000人。

2.2 自然环境的亲和性住宅建设应科学合理地利用基地及周边自然环境,保持住宅地区对大自然的亲和性,体现人和自然、融洽的生态原则。住区的结构布局应充分重视对阳光、空气、自然风的组织利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大气净化,水体改造、水源复用和水土保持等工作。

2.3 居住环境的保护住区的发展建设应与周边景观环境相协调,住区的形象设计和住区空间的塑造应考虑地域特征,城市文脉的继承和发展,使住区有个性,住区的色彩应协调统一,综合考虑屋面、墙面(窗、玻璃、栏板)、地面、植物的色彩的配合,提倡简约,视野舒适。发挥主色调的反复应用作用,增强住区感染力和个性特征,在协调中求变化,避免杂乱无章。

2.4 健康环境的保护积极开发健康住宅成套技术和新材料新成品,进行评估认定工作。完善住区保健服务,开展早期诊断、预防和护理工作,并建立相应支援服务体系。加强住区安全防范工作,积极在规划设计和技术保障上采取相应措施,有完善的物业管理。

3健康住宅的实施

为贯彻健康住宅的健康理念,指导健康住宅的建设工作,建立健康住宅的评估体系、技术体系和建筑体系,提升健康住宅的环境品质,我国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的要求,在《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2004版)的基础上,制定了《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2005版),后经修订,于2009年出台了新的规程,即《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CECS179-2009。

规程的,为这种在我国还是新型的住宅理念的实施建立了标准,引导了新的居住与健康的价值观,指导住宅建设向着健康、安全、舒适的方向发展。那么,我们在具体实施的设计过程中,除了关注社会环境的健康性以外,更要注重于与人们生活细节息息相关的居住环境的健康性。

3.1 满足生活必须的舒适性要求

3.1.1 合理的空间尺度和功能分区在住宅平面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注重对空间尺度的推敲与研究,将人们的生活起居习惯贯通于具体设计思维中,创造尺度合适的空间,使一套住宅具备起居、会客、学习、储藏等基本功能空间,各个空间尺度合理,使人居住其中既富于亲和力,又不显得空旷。在《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中,明确给出了住宅各功能空间面积的参考数据(见表1)。

功能分区是指不同的生活功能就要有不同的活动空间,相对独立而又有所联系。各功能空间根据使用对象、使用性质及使用时间的不同进行合理布局,实施有效分离,做到功能分区、生理分、动静分开、公私分开、主次分开、干湿分离、卧卧分开等。一个比较完整的户型应包括以下几个功能空间:卧室、客厅、餐厅、书房、厨房、卫生间、储藏室、过道、阳台等等。合理而又周全的功能分区是实现其他分区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3.1.2 绿色健康的住区环境首先,在选址过程中,除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勘探外,还应查清建设用地的环境状况,包括对土壤放射性的测定,作出量化评估,对原有的工业用地、垃圾填埋场进行土壤化学污染检测与再利用评估,其次,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住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他八类设施。第三,保证住区环境质量,通过住区合理规划布局,保证建筑物之间有良好的通风及住宅的充足日照,有利于新鲜空气的注入,促进污染源扩散,有效控制污染源。还要关注室内厨房与卫生间的通风换气条件,要组织好进、出风口和气流走向,严防排风烟道倒灌气味。第四、住户二次装修时要严把装修材料质量关,提倡使用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有益于人体健康,取得国家环境保护标志的材料。

3.2 满足人体心理健康的要求

3.2.1 私密要求人的私密行为能否得到保障和满足,是住宅自主性的直接体现,也是评价住宅的心理尺度。保障私密就是保障他人隐私,个人隐私属于法律保护范畴,扰或者被破坏都会对个人造成很大的困扰或伤害,会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所以,住宅设计必须保证内部及外部的适当距离,消除视线和声音干扰。

3.2.2 安全保障考虑家庭多元化的人员组成,住宅出入口、走廊、楼梯、电梯、门窗、阳台等场所均应有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对于老年人和少年儿童,设备应操作简单,严防漏电。对伤残人士,应考虑消除室内外高差,设置坡道,便于轮椅通行。

3.2.3 交往空间邻里交往是体现健康住区和谐与否的关键因素,单元入口及电梯等候区域适当扩大面积,形成居民交往场所。园区内设置桌椅,配置游乐设施和健身器材,既能促进大家的感情交流,又能保障居民锻炼身体的需求。

3.3 满足建筑技术要求

3.3.1 热环境改善室外热环境是创造良好室内热环境的必要条件,完善住区规划,改善住区风环境,避免热量聚集,用绿化水景调节住区温度和湿度;建筑物体采取相应的保温隔热措施,比如外墙保温、屋面设置保温隔热层,外窗采用中空玻璃等等,都可保障居室适宜的热环境。

3.3.2 声环境噪音不但影响人们生活质量,还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必须通过合理布局,对多声源进行防噪设计,比如电梯井的布置要避免与主要居室相邻,分隔墙相邻布置噪声敏感度相似的房间,户型设计考虑动静分区避免交叉干扰,建筑物内部及户结构隔音等等,以期达到室内噪声日间小于35dB,夜间小于30dB,室外噪声日间小于50dB,夜间小于40dB。

3.3.3 光环境合理布局居室朝向,通过外窗的设置充分利用自然光资源,获得充足的日照,有利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保障居室卫生,改善居室小气候,提高舒适度。室外照明系统科学设置,既要满足住区夜间人行、车行的安全防范,又要防止光线过强,引起眩光,造成光污染。

3.3.4 水环境住区内建立合理的生活给水系统,保障住户生活用水的水质安全和水量供给,防治水污染,室内用水要采取节水、节能型,如节水型座便器、科学设计管道走向减少水的流失。室外系统中要设立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放系统,避免雨水腌渍,冲刷场地,破坏环境。室外绿地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以节约水资源。

3.5 景观环境现代的人居环境不但讲求实用,还要讲求美观,通过植物移植和草坪布局,使得住区园林绿化的绿地率达到35%以上,利用攀援植物构成空间绿化,不仅可改善室内外温度,还能防热、防辐射。设置景观水体,比如池水、流水、喷水和涌水等等,不仅美化环境,还有利于调节小气候。

4结束语

在日益成熟的健康理念的指导下,健康住宅正在稳步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已经相继在45个城市进行健康住宅试点项目的建设,随着技术的成熟以及成果的研究和总结,健康住宅会在将来成为住宅建设中的主体,以居住生活行为规律准则,满足居住的生活要求,实现居民的舒适、安全、卫生、健康的文明型居住生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CECS179:2005)[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