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技术内容范文

科学技术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技术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技术内容

第1篇:科学技术内容范文

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应用;研究

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内容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由电子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两大方面构成,其中电子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是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学习专业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对电子现代通讯技术的快速掌握,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有一定的掌握。具有熟练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学生能快速的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对现代技术的发展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电子技术、电子信息科学、电子信息产业等方面具有促进发展的作用。通过学习培养出具有高精尖技术的电子信息技术人才也是促进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我国高等院校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有电子信息技术、图像传输和处理、无线通讯等各类型的专业,不同专业的学习也能培养出不同类型的电子信息技术人才。

除了上述涉及到的内容以外,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还包含了对电子本身的运用规律、电子设备的电磁场和电磁波的分析、电子和光电子材料、电子器材等相关内容。其中电子的运用规律是电子信息科学教育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它包含了对电子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等研究。熟悉掌握电子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能有效的帮助人们理解和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并通过一定的方法研究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同时熟悉相关技术和了解掌握电子信息能促进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应用

1.信息通信网络应用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依靠的是信息网络数据传输和控制,是信息网络通信行业的一个基础,通过设计不同的数据传输端或传输设备,能有效的电子信息的发展。电子信息网络通信将信息终端相连,使其通过信息数据的传输形成巨大的信息网络。信息网络的基础就是通讯网络,通讯网络主要是利用电子设备实现信息的连接和数据的传输及处理。生活中常见的手机、pos机等都是使用电子设备实现网络信息的传输。电子信息技术能有效的促进和保障电子信息传递和传输。

2.互联网的应用

互联网作为一种时代的产物,目前已基本上覆盖全球,成为互联网的新时代。同时人们也是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相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互联网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主要支柱。现阶段的互联网时代实际上是一种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的形式布局,大部分的行业是以互联网作为行业发展的工具,利用电子设备和电子信息技术处理相关行业数据,促进行业的发展。例如物流等网络技术就是物流行业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对物流数据实现管理的一N形式。利用电子设备和电子信息技术创建出互联网模式,对传统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有动力,改变了传统行业受到的地域限制和销售限制,为传统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保护民族传统工业的发展也有良好的作用。

3.工业产业应用

现代工业产业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机械的现代化和自动化生产,这种生产方式的转变实际上就是对工业产业中的手工制作以电子信息设备和机械代替,形成大机器、大作业的生产方式。通过这种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原有的手工生产转变成机械生产,不仅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也提高了工业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促进了工业产业实现最大利润化的目标。目前在工业控制领域内,使用的机械加工、智能仓库等都是依靠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的,这些也是自动化的基础。在机械自动化的基础上将电子信息技术有效的结合,创新出更多能满足行业自动化生产需求的设备,利用电子控制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设备中的电子电路和微处理器技术实现各种工业设备生产的自动化,同样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4.汽车电子应用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到汽车电子行业中主要体现的功能是对信息的采集、处理和输出等。目前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出能对汽车发电机继进行智能化控制和操作的设备是汽车电子发展的总体趋势。在汽车电子信息系统中,温度、压力传感器等电子设备都是构成网络传感结构的主要设备,它能较好的为汽车的发动机提供电子控制单元,为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情况记录下各类信息数据,通过想用的算法实现各类型的计算工作。同时,中央喷射器等执行部件逐渐完成各类下达的指令,实现汽车的电子信息技术化,促使汽车更加智能化。

5.医疗行业应用

利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实现医疗发展的先进性管理已经成为医疗行业的发展的主要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不仅在管理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应用与手术治疗中,通过电子信息技术与科学实现手术进行展情况的观察,实现手术记录。部分手术的设备仪器例如医学影像数字化技术、临床检验、数字化技术等都是采用电子信息设备实现医疗手术。在医疗的发展过程中,电子信息技术对医疗管理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大部分的医院都使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开设相关的电子病例,采用这种管理方式不仅方便查询病例,同时也方便对病例的储存。

6.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在现代工程管理中,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可以实现对工程的计算和管理,通过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随时可实现对工程的预算和运行管理。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会使用到一些自动化的控制系统,这不仅能有效的促进工程管理的效率,同时还能加大工程管理的范围,更加充分的体现出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

3 结束语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了解其巨大的作用,才能更好的更新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实现更加适应现阶段发展的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周贤.浅析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内容与应用[J].数码世界,2016,11:28.

[2]恽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科学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23:88+90.

[3]陈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6,19:256.

第2篇:科学技术内容范文

教材是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 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要真正地用好教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①为实现教学目标,教材提供的内容是否都有用,哪些需要补充,哪些可以删除或改变;②教材提供的教学顺序是否需要重新组合;③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只有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才能使教学内容更易于教师教学,学生更易于自主探索。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一课中,教材提供的是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一个场景来导入新课,从而感悟1秒钟的时间很短来揭示课题的。但是这场景时问过去较长了,对学生而言感受不大。于是我结合了刚刚前几天学校组织观看过的神舟六号发射前的倒计时来进行导入,不仅使学生感受了1秒很短,更让学生了解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设计教学时,又插入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的成绩,明白1秒甚至比1秒更短的时间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学生课前收集时问格式,课堂交流,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教育。这样安排,使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更丰富,史富有时代特色。

2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助于巩固和发展数学学习能力,而且对将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大有裨益。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以从:认真听讲、独立思考;书写工整、准确计算;仔细观察、用心记忆来训练,到了高年级就要进行认真检查、仔细检验的习惯培养,此外,一题多解的习惯性思考也是培养的重点。只有在课堂上进行严格培养,负责指正,才能形成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行为习惯,这对未来缜密思维,严格要求等良好的性格形成也有很大帮助。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丰富表象

动手操作,使学生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例如:教学余数概念,先让学生动手分小棒:①9根小棒每2根为一份,可以分几份,还剩几根?②13根小棒,平均分给5个人,每个同学可以分几根,还剩几根?操作完毕,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操作过程,说说是怎样分小棒的,从而形成表象,然后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想下面题目应该怎样分?①有7块饼干,每人分3块,可以分给几个人,还剩几块?②有12支铅笔,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可以分几支,还剩几支等。这样让学生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理解了被除数是总数,除数和商分别是要分的份数和每份数,余数是不够一份而多出的数,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在头脑中形成了正确清晰的表象,正确的思维才有牢固的基础。

4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阅读兴趣

数学阅读兴趣的激发可以帮助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

4.1 积极创设阅读情境。在小学数学的教材中具有极为丰富的学习内容,不仅有精炼的文字语言的描述和有趣的数学符号,还有一部分方程以及求最大公因数和圆周率等十分有趣的数学题,同时教材中的“说一说”以及“比一比”和“你知道吗”等环节中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讲都是很新奇的,老师可以充分的利用教材中的这些有趣的内容进行阅读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阅读兴趣。如在进行圆讲解时,可以让学生搜集日程生活中和“圆”有关的实物,引发学生迫切认识圆的心理,激发其对数学知识的阅读。

4.2 加强示范阅读和实践活动。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有关材料的示范阅读时,要利用自己情感经验去引导学生,利用活泼的数学语言以及形象的手势和生动的表情调动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这样就能树立学生良好的阅读形象,引导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科学合理的安排数学综合实践,让学生在讲述数学家的故事以及猜数学谜语和做数学游戏等活动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然后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5 重视练习课和复习课

第3篇:科学技术内容范文

摘要:一年级教学中,面对的是刚从幼儿园踏入小学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处在基础阶段。因此在一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应当比其它年级更为丰富,评价涉及面应当更为广泛。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评价行为习惯――导其行;评价;学习习惯――引其习;评价学习品质――激其情。

关键词: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168-0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不同年级因年龄特点有着不同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及评价方式。一年级教学中,面对的是刚从幼儿园踏入小学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处在基础阶段。都说低年级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在一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应当比其它年级更为丰富,评价涉及面应当更为广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课堂教学评价内容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1.评价行为习惯――导其行

孔子云: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每一位教师的重要职责。特别是一年级,各种行为习惯的训练更是常抓不懈,评价也就成了重要的催化剂。

例如,数学课中常要用到学具操作,在训练学生拿学习用品时,我会说:“这位同学拿学具盒时轻轻的,一点声音都没有。”引导学生拿学习用品要轻拿轻放。上课时孩子们经常会不小心把学具盒碰倒在地,导致圆片、小棒、三角形等学具片洒落一地,我会说:“看,她把要用的小棒取出来后,又把学具盒塞进抽屉里,这样学具盒就不会掉在地上了。她的办法可真好!”于是,其他同学也象她一样,只拿出要用的学具片,课堂上再也不会响起“啪”的不和谐的声音。

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每一节课不可缺失的训练环节,如坐姿、站姿、写字姿势、举手姿势,不搞小动作等等,对一年级的课堂来说,这些都是家常便饭,教师的评价也就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一年级儿童行为带有很大的情境性、自发性和随意性,教师及时、正确的评价有助于学生递减不良行为的次数和频率,在不断改正错误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评价学习习惯――引其习

大文学家巴金说过: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的培养开始。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评价引导其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教师要注重对听、看、想、说方面的评价,使得学生养成自己阅读、积极动脑、独立思考习惯。

例如:我在教学《6、7的认识》中的一个片段:

师:观察这幅图(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教室里有很多桌子和椅子。

师:数一数,这些物体分别有多少?你是怎样数出这些物体的数量的?

当一生在回答问题时,有好多同学也在大声的说自己的想法。这时老师指着一名认真听的男生说:“我喜欢他,因为他很安静地在听同学的发言,说明他懂得尊重别人,懂得要认真、安静听别人发言。”立刻,班级里安静多了。老师及时地评价好的行为,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让其余学生及时发现自己没有认真听同学发言这个缺点,并懂得了应该向他那样认真听,养成“会听”这个良好学习习惯。

接着该生回答:“我看到教室里一共有7个人。我是这样数的:先数教室里有6个人,教室门那里还有1个人。共有7个人。”

我立刻赞赏道:“哇,你说得很完整!不仅说出了结果,还说出了你的数法。而且会用'先'这个字,说明了你数的顺序。掌声送给你!”

教师正确的评价既为发言的同学带来成功的喜悦,又为其余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让他们知道怎样可以做得更好一些,学得更好一些,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完善学习习惯,取得进步。

3.评价学习品质――激其情

第4篇:科学技术内容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 经济数学 教学改革 学生能力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国内各个高职院校教育理念的发生不断的改变,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流,使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社会职业实践教学体系,其核心目的。教育部的《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意见》也明确指出: “职业教育是最根本的标准,由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各种职业医院学校欢迎在职业教育领域,以鲜明的特色,优良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以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随着门专业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数学课程的改革也在探索进行。从经济改革数学教学的角度来看,需要重新定位,以经济的方式开辟数学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道路。

1高等经济数学课程管理,由专门的经济数学课程改革建议

高等经济数学课程在进行的教学的时候,在经济数学专业的层面来说,很多经济管理类的的经济数学教学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要对经济数学的课程教学状况进行实际的改革,从改革中取得一些实际的成效,我国高职经济数学的教学在改革中也取得了一些列成果,但是仍然面临很多问题,以下对高职经济数学的改革提出一系列建议保证高职经济数学的正常发展。

1.1对于经济数学课程的改革相对来说非常的重要,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分析能力的提升,对于经济数学的内容要通过改革来实现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改革,内容并不能决定经济数学教学的教学成果,如果只注重对教学内容的学习,那么就会造成许多的问题,许多学校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没有注重这一个问题,在经济管理的专业的数学中需要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考虑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教学模型的建构和数学数据的实际分析,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自己动手,自己解决问题,最终也会对他们的能力有着良好的培养,同时还能锻炼学生实际的分析能力,从这一点上来说,这是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对于学校在经济数学上的改革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1.2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实行的教学改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操性,让学生们认识到计算机发展的现状,通过计算机来进行经济数学的教学无疑是当下有效的教学模式,数学建模自古至今就是一种非常重要学生学习模式,尤其是对于工程学专业和社会科学的一些重点学科都有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自己对自己发问,独立的解决很多自己认为是重要的问题,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这种学习的模式,对于学生的各项学习活动给予正确的指导,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的发现并及时的解决,这样的学习模式对于学生来所,能过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样也是高职经济数学教学的进步。

1.3高职经济数学的教学中老师是中心,在新的改革浪潮中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以往的教学思想,随着新时代的带来积极的运用新的教学思想来指导教学改革,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教学思想的转是高职数学改革的重点,此外高职经济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特别是要对财务分析、管理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知识有这很高的水平,这些都是作为一个高职经济数学教师必备的一些素质,很多专业都要涉及对于学生来说也有利于锻炼综合能力,如果只是停留在经济数学教学的层面上,那么很多的问题就会出现,这样不利于高职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进行,因此,教师应该博学多闻,这样就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1.4改变经济评估的方法和手段的数学教学模式改革必须涉及的考试方法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应该必须做到检查、评估和反映,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平时研究特别注意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和能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时间将受到学生或学生自拟题目的答复澄清的要求,格式,时间,评分方法和标准等问题,使他们能主动学习过程中多查询和读取信息。这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好方法。

1.5高职经济数学教学在进行总体评估和教学模式评价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教学过程中许多的问题都要通过一些评价和评估机制来解决,对于课堂的很多问题我们要给予及时解决和面对,改变评估方式包括改变以往的以成绩来定位学生学习状态的策略,一定的分数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但不能说明一切,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哟对各种评估和评价机制进行一些实践性的改动,这样能够保证反馈机制的高效化。让学生们能够主动学习,在各项指标进行的过程中实现学习的机制的改革。

2高职经济数学进行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前的经济数学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病,课堂上虽然具有一种非常符合严谨的气氛,甚至对于教学上教室都负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课堂的建设和知识能力的发展并不完全在于这些,对于当今的经济数学教学来说,什么样的方法是最合适的显然是一种重要的问题,对于有些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利用理论来发现各种教学方法,使用教学工具,这些都成为目前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3结论

高职经济数学课程内容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它关系到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我们应该继续实践和总结,为建立现代经济学和管理,以适应发展的数学教学专业教育体系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第5篇:科学技术内容范文

关键词 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教学 内容组织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4.066

Organization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Basic Course Teaching Content

BAO Lei, GUAN Binglei

(School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ingbo, Zhejiang 315010)

Abstract Electronic technology foundation course is a computer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covers basic circuit analysis, analog circuit analysis and digital circuit analysis of the three content. Aiming at teaching problems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taking lessons as a starting point, reorganize teaching content, the choice of teaching examples, experimental design project, a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teaching hours, increasing relevance of course content, to achieve the true goal of course teaching.

Key words electronic technology base; course teaching; content organization;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电子技术基础为我校相关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好后续课程如计算机组成原理、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网络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岗位的知识与技能的需要。在实际实施教学时,由于课程的概念及内容繁多,学生学起来易感到枯燥无味且难以掌握。如何根据课程的特点和专业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使课程真正为实际应用和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成为课程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根据课程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对理论及实践等教学环节,谈谈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

1 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课程学习缺乏兴趣。主要原因是:①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相关情况了解不全面,通常认为该课程不属于计算机的课,是否学好都无关紧要;②学生因对专业知识、电学知识的陌生而产生消极心理,失去课程学习的兴趣。(2)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而课程概念较多、内容较抽象、逻辑性较强。对实际电路环境有概念的学生,学习兴趣可能建立得较快;但对相关概念空白的学生就会感到课程难懂、难学,继而失去学习的兴趣。(3)先修课程的教学目的不明确,涉及到的课程相关知识掌握不到位,如大学物理中关于电学的物理现象及概念、高等数学中复数的计算方法等等,学生学过也不知所以然;(4)课程内容不合理且偏多,涵盖了基本电路分析、模拟电路分析及数字电路分析三大内容板块,有限的课时需要更合理地统一这三方面知识;(5)教材内容都较经典,与时俱进的实际内容较难体现,学习枯燥感会由此而生。(6)实验教学内容太过于详细,实验的目的无法体现,对知识的理解仅限于表面。

2 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建立正确教学方法

结合我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课程的教学课时定为64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48课时,实验课时16课时。课时有限,教学内容应围绕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优化选择和重新组织,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基础上突出能力培养,增加教学内容的关联性,涉及先修课程的内容以定义式形式给出,充实一些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内容。

2.1 关于理论教学

理论知识是课程实践的基础,成为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电子技术课程涵盖了三大板块知识,理论教学的内容根据专业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取舍,依据职业岗位对技能和知识的实际需要,重点体现够用,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淡化知识的学术性和理论性;教学思路上遵循电路器件特性、电路处理方法及电路分析方法三条主线,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例题,提高教学效果,明确教学目的。

2.1.1 基本电路分析

教学内容应强化电路基本概念及电路基本分析方法。电路基本概念主要讲解认识电源和电路基本元件及电路中参考方向学习和识别的意义;电路基本分析方法主要讲解电路基本定律的内容及应用,选择性地讲解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及戴维南定理,以例题的方式说明定律的内容及应用,有针对性地建立正确的电路分析方法,对定律的数学证明不作说明。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看图,分析电路中的元件和电源,区分电路的类型,确定电路的分析方法,以直流电源作用下的电路作为电路分析方法的学习,后续电路的电源可能不同,但电路经过处理后的目的就是要采用直流电源作用下的电路分析方法,后续电路中重点学习的就是电路如何进行处理;如交流电源作用下的电路首先解决的是如何将电压、电流相量化及元件特性相量关系的建立。基本电路分析中主要涉及的是电路的计算,电源以直流、交流为主,教学例题中可以引入模拟电路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模拟电路中出现的元器件可以作为已知条件给出,如二极管、三极管、运算放大器,有机统一基本电路分析与模拟电路分析二方面内容,建立明确的学习目的。

本篇安排8课时,其中电路基本概念约3.5课时,电路基本分析方法约4.5课时。

2.1.2 模拟电路分析

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三个元件二极管、三极管及运算放大器的特性说明及元件应用电路分析。二极管中讲解半导体尤其是杂质半导体的特点,二极管的截止和导通工作状态及对应等效方法,以整流电路及数字电路的基本门电路作为教学例题,建立含二极管电路的处理方法及基本分析思路。三极管中讲解器件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区域,放大区放大的原理及电压放大电路的组成和性能指标的计算,工作在饱和区和截止区的器件在数字电路典型集成器件与非门中的分析;教学例题主要解决放大状态下三极管管脚、管型的判别,小信号作用下含三极管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处理方法,以及分压式偏置下电压放大电路静态、动态指标的计算。运算放大器作为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讲解如何削弱零点漂移现象,淡化其内部结构,突出器件的外部输入输出特性及线性和非线性工作区域,通过说明扩大其线性区域施加负反馈条件讲解反馈的概念、类型及判别方法;教学例题主要构建含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处理方法及分析思路,如线性工作区域的器件使用在模拟信号运算中的功能,非线性工作区域的器件组成实用的电压比较器,传感器输出电路中运放的放大作用等。

本篇安排18课时,其中二极管4课时、三极管8课时、运算放大器6课时。

2.1.3 数字电路分析

教学内容需淡化数字电路逻辑器件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重视外部逻辑功能的分析,包括数字电路分析基础、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时序电路的分析三大部分。数字电路分析基础中教学内容涵盖数制、码制的概念及其转换方法,逻辑函数的概念及化简方法和意义,基本逻辑门的逻辑功能,数字电路分析方法;由于数字电路的信号源与模拟电路的信号源完全不同,尤其强化分析方法的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重点教学的内容包括常用组合逻辑器件的外特性,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以设计方法设计实用的组合电路如加法器、编码器等,建立中规模数字器件的概念,认识常用中规模集成器件,再讲解中规模组合器件的应用,教学内容因此组成一条清晰的知识连线;教学例题可以偏向与专业密切联系的内容,如计算机中加法器、计算机键盘编码电路、存储器中译码器应用等。时序电路的分析教学内容首先要充分体现时序电路与组合电路的区别,包括电路中组成器件的逻辑特性不同、分析方法的特点等,主要讲解触发器的外部逻辑特性,仅基本RS触发器分析其内部结构以说明触发器中复位与置位功能,其余触发器仅说明其外部的逻辑功能,摈弃其内部枯燥的结构原理说明;以分析触发器组成的计数器电路讲解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同样可以适用其他电路如寄存器电路的分析,同时也揭示了集成计数器的内部结构及原理和功能,解决任意进制计数器的设计问题;教学例题要体现学习触发器逻辑功能的重要性,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思路,将555定时器作为综合例题分析讲解,包含三极管、运算放大器及触发器。

本篇安排22课时,其中数字电路分析基础4课时、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6课时、时序电路的分析12课时。

2.2 关于实验教学

课程实验共8个,安排16课时,包含验证、仪器使用、综合分析及设计项目,基本电路分析实验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安排4课时;模拟电路分析包含仪器使用、综合分析等项目,安排6课时;数字电路包含验证、综合分析及设计等项目,安排6课时。通过课程实验巩固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加电子技术方面的感性认识及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工程问题的基本分析能力、电路的调试技能以及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

(1)对验证性和分析性实验给出实验电路和实验内容,由学生根据实验目的结合理论知识自主决定测量量、自拟实验步骤及实验表格;对设计性实验给出设计要求,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电路并调试得出结果;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2)实验项目安排上要体现各实验的相关性,内容安排体现从元器件到单元电路再到系统设计。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主要用于电压放大电路及运算电路的实验测试;数字电路器件逻辑功能测试与具体应用电路相结合。以往实验中出现问题时通常有器件本身存在问题,但学生实验前总是忽略器件的好坏,实验中的问题难以入手解决,强调实验的相关性可以开拓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进一步掌握实验中的主动性,并且各实验的目的也更加明确,对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过程做到循序渐进地完成。(3)丰富实验内容,将实用小电路、电子竞赛试题等应用于实验中,或分析或设计,增加实验的趣味性。课时限制使得实用电路在某个实验中不可能完整实现,但可以将其中的单元电路作为实验的内容,其他部分以模块代替,实现电路的功能。(4)实验前预习内容及实验后的思考问题与实验内容密切关联。实验前的预习可以保证实验的有序进行,进一步理解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应用性,从而提高学习课程理论知识的兴趣;实验后的思考是对实验中的总结、实验中出现问题的解答、实验数据的分析等,培养学生建立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第6篇:科学技术内容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工具 案例分析 实践 反思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的课本的教学内容已经发生了一定变化,初中各学科的教学也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引进到课本中。例如:美术把电脑绘画作为绘画的基本技能;数学把计算机编程引入解题方法之一;音乐把音频的数字化处理指定为创作的工具。尽管这还是教学中的一部分教学内容,但它己给我们一个信息:新课程已经把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了有机地整合,整合已经成为了大环境、大方向、大趋势,它必将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师和学生在这一改变中应如何应对,让教学适应这一变化是我们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人在与同事进行教学研究中,大家都认识到:新课程已经把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地整合了,整合已经成为了大环境、大方向、大趋势。为了用好信息技术教学工具,实践新课程教学内容,笔者对初中学科教学内容中有关应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的案例进行了简单分析,通过反思其中的缘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对策对于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具有积极意义。

下面就本人在与同事进行教学研究中遇到的一部分案例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实践与反思。

[案例一]美术老师的困惑

讲述:一次笔者在与一位初中美术老师交谈中她提到了一个困惑。她把最新的九年级第二学期的美术书给我看,然后对我说:“刚上完第一课,现在要上第二课,但我不知道第二课怎么上。”我一看第二课的教学内容是《另一种绘画的方式》,就是讲如何用电脑软件进行绘画创作。于是我开玩笑地说:“这还不简单,把学生拉到电脑室,讲一下如何用电脑画画不就得了。”她说:“我都不会用电脑画画,怎么给学生讲啊?”我说:“这你得首先自己要学了。”

分析:这件事让笔者感触颇深,新的美术教材中已经要求老师必须首先自己要会用电脑软件画画,然后还要教学生用电脑创作绘画作品。教师必须用信息技术进行讲授和演示,要求学生必须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活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学的必要的工具。

实践:这位美术老师在同行的帮助下,认真学习了如何用Photoshop进行电脑绘画,并借助网上的多媒体演示教程进行教学,最后学生用Photoshop进行作品创作,完成了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的目标。

反思:是否其他的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等也存在着必须使用信息技术才能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下去的情况呢?是否没有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真会像那位美术老师讲的那样:“我这课没办法上下去了呢?”

在笔者看来新课程之所以“新”,原因之一在于:它要求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之后,要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信息技术就是学习的工具,它和学生的画笔一样都可以用来画画。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变化,从而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案例二]英语老师的自觉行动

讲述与实践:最近,我校的英语老师开始对英语的听力、口语教学在尝试新的教学方式: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他们发现新的教材与教参的书后面有光盘,有些老师把光盘放入光驱,打开一看,豁然开朗,里面有好多现成的课件,做得都非常好,而且使用起来很方便,尤其是听力、口语(朗读)对教学很实用。于是他们自觉地尝试着将课堂搬到多媒体教室,在练习听力、口语时,直接通过课件进行教学,要听哪个单词就可以点哪个,可以重复多次播放。经过试验,他们发现以前用录音机进行的15分钟多的教学内容,用课件一般只要7 8分钟就能完成,效果也非常好,因为课件可以实现文字和声音同步,学生也更喜欢这种方式的教学。

[分析]比较以前英语老师用录音机进行听力、口语教学,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有它的优势:老师上课操作起来方便,用录音机上听力、口语时教师一直要来回的倒带(快进、快退),这样既不能精确定位,同时也浪费教学时间,效率自然就不高,用了课件就能克服录音机的这一局限,课堂教学的效率明显提高。

第7篇:科学技术内容范文

【关键词】现代EDA技术教学内容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C-Otqt3--OA

现代EDA技术是一门相对前沿和复杂的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嵌入式技术知识,而且课程的内容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传统的现代EDA技术课程授课过程中,由于对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不是很明确,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往往是强调该课程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介绍。然而,从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仅仅对学生进行一些相关概念和原理的介绍,远不能满足当前社会企业对EDA技术应用的需求。这就对现代EDA技术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文将在现有的现代EDA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对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当前现代电子设计企业对EDA技术应用的需求,制定符合高职嵌入式专业学生基础条件的教学内容及组织形式,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EDA技术设计关键技术的能力。

一、传统的教学内容分析

现代EDA技术课程经过近年来的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现代EDA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在该表中同时也给出了对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通过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传统的教学内容中,占整个教学学时最多的一部分是VHDL程序开发部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VHDL语言的教学内容分两个部分来开展,前半部分是VHDL语言的基础部分,主要介绍VHDL的常用语句、形式。在

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还包括FPGA开发简介、ISE开发环境介绍,以及电路仿真配置下载。从整个教学内容来看,传统的现代EDA技术课程中介绍的内容非常多,涉及的面也很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也普遍反映该课程的信息量非常大,但是,现代EDA技术课程在实际教学后一阶段是VHDL程序开发的高级阶段,主要给学生介绍VHDL环境下的建模方法,以比较典型常用的门级建模、行为级建模、结构建模等三种方式分别阐述VHDL程序的开发方法和开发过程,这两部分的内容都开设了一定的实验教学时间。

过程中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却并不是很理想。分析其原因,在于教学内容的课程设置上存在比较大的问题。虽然表l所给出的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单纯从每一个章节来看似乎都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课时安排也很合理,但是纵观整个教学内容就可以发现,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更多的偏重于现代EDA技术中的相关核心知识的介绍,主要是给学生灌输EDA设计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在各个章节的知识内容中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没有将所学习的这些知识与具体的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越到课程后期越会发现学习非常枯燥,而且直到整个课程完成之后,也不能够体会EDA技术的设计理念,更不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与EDA的工程应相结合起来,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行业应用需求想脱离的现状。因此,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之后需要针对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电子设计及嵌入式行业对EDA技术的实际应用需求情况,合理地对该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将整个教学的内容组织成一个整体,并把教学内容与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紧密结合起来。

二、改革后的教学内容组成

针对目前在开展现代EDA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教学内容与提升学生能力不一致的现状,本文经过深入的调研分析,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条件以及今后就业过程中的岗位需求,对现代EDA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与优化。整个改革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有:

第一,紧贴任职岗位需求,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内容的针对性。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学时间是在给学生灌输EDA技术的相关概念和常识,而这些概念和常识在学生今后的任职岗位应用中,未必都会用得到。而对于那些不常用的概念和知识是完全没有必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反复介绍的。而学生在今后任职岗位中可能会用到的一些常用方法和技巧,以及一些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则应该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予以体现。

第二,增加实验教学的比重,提升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在传统的现代EDA技术教学内容过程中,教学时间是50学时,其中实验占14学时,实验所占的学时比重偏少不足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对教学内容改革过程中,应该加大实验教学内容的比重。

第三,引入EDA设计的典型案例,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之间的结合程度,既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习的知识在今后任职岗位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所学习知识与任职需求结合的紧密程度。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所介绍的内容都是教科书式的独立知识点介绍,没有将这些知识点与一个完整的EDA设计案例相结合起来。因此在对教学内容改革过程中,需要引入一系列的经典教学案。

首先,在开展EDA教学的基础部分,花了10个学时给学生介绍EDA技术的发展概论、VHDL语言的基础知识,以及ISE实验开发环境。相对传统的教学过程,变化最为突出的是VHDL语言基础部分的课时量大幅度减少,而且在VHDL语言设计部分没有安排专门的实验教学。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时间,也许学生通过4个学时的VHDL语言基础的学习不能够完全掌握VHDL语言的开发方法,但是后面还将会给学生介绍一系列EDA的开发例,让学生通过各种实际的教学案例,去体会EDA技术的应用方法和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EDA技术的兴趣和动力。

第8篇:科学技术内容范文

一、 掌握基础音乐理论知识

在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内容中,理论方面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基本乐理、视唱、基础和声、歌曲分析、歌曲伴奏等。但是在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中,由于大部分学生以前没有系统地进行过音乐基础理论方面的学习,因此学生整体的音乐知识水平较为薄弱,程度参差不齐。针对这种情况,在学生进行钢琴技能学习之前,首先要解决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例如:认识五线谱和音符、熟悉钢琴的琴键、学习各种不同的节奏型、掌握简单且又常用的音乐表情术语、标记等等。通过这些知识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读谱,准确地理解并弹奏钢琴作品。在钢琴曲目的选择方面,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喜好,选用中外著名的古典钢琴名曲或流行钢琴曲等,以开拓学生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其音乐审美能力。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要逐步的学习基础和声,并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会歌曲分析和歌曲伴奏等综合知识。让学生学会分析歌曲的结构、调式调性、风格特点以及思想内容等,使其能够为自己喜欢的歌曲编配伴奏,让音乐不仅可以成为陶冶情操、培养正确审美观的有效途径,更能够真正的融入到他们的生活当中,贴近他们的心灵和情感世界,充分调动其参与实践学习的主动性,以培养和提高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 培养钢琴弹奏能力

掌握基本的钢琴弹奏方法,使其具备一定的弹奏能力是普通高校数码钢琴集体课的主要培养目标。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中传授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包括:断奏、连奏、非连奏和跳奏。讲授时要注意知识的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使学生从理性上认知弹奏动作的基本要领,从实践中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弹奏技术,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并且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能够融会贯通,正确的运用弹奏方法来弹奏各种类型的钢琴音乐作品。

其次,通过钢琴教学使学生学会协调身体各部位的相互配合与分工合作。例如:弹琴首先要学会肩部、手臂、手腕及手指的配合与协调。弹奏时,要注意放松肩部、手臂和手腕,但手掌和手指却要保持支撑的状态。这一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对断奏的学习与训练来获得。钢琴的练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要学会“一心多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器官的协调运作,来完成钢琴的练习与弹奏。也就是说,学生要学会一边用眼睛看书读谱,一边用手指在琴上弹奏,同时还要用耳朵来听辨、检查自己的弹奏是否正确或是否达到自己想要的音响效果。当学生学到一定程度时,还要学会用脚踩制音踏板或弱音踏板,以美化音响效果,描绘音乐意境,抒发音乐情感。整个学习过程是对学生身体各器官协调运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学生在其他领域的学习有很好的帮助。

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每位同学或多或少的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顺利完成音乐作品的重要保障。例如,有些学生弹奏时会出现老是结结巴巴或是错音的情况,虽然花了很多的时间进行练习,但是练习效果始终不理想。因此,在练习时应及时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再分析原因并予以解决,有目的性的、针对性的进行练习,千万不能盲目的一遍一遍的“从头”弹奏,那样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很难达到练习的目标。只有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才能使练习事半功倍,马道渠成。

三、 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第9篇:科学技术内容范文

    论文摘 要:双语教学是信息技术类专业培养国际化高水平双语人才的有效手段。地方高校信息类双语课以专业课为主,且学生英语能力差异较大。为更好解决语言学习和知识学习间的矛盾,我们对双语教学中内容选择和编排进行了思考和尝试,并对教学方式设计进行了改进。主要包括知识分层编排、围绕主干问题讨论、按水平分组讨论、由简入繁等。

    信息类学科发展迅猛,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为缩短学生接触新知识的时间,培养使用外文资料的能力,高校信息类专业在本科高年级展开双语教学。我校针对信息类学科积极开展双语教学研究,建设双语教学平台。建设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编排与教学设计的改革。历年来的实践验证了课程建设的有效性。

    1 当前信息技术类双语教学存在的不足

    课程内容信息量大,专业词汇多,内容复杂,即使用母语来理解也不简单,造成了学习上的双重困难;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授课时不得不考虑接收能力的差距;讲授知识要占用大量时间,互动时间少,学生主动性难以调动。

    因此,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选取与合理组织、编排,在教学方式实施以围绕问题、强化讨论的自主学习,才能解决上述矛盾。本专业不同课程具有很大的共性。在此以《多媒体技术》双语课为例介绍我们在教学内容、方案和方式上进行的尝试,供大家参考。《多媒体技术》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将文本、图像、语音、动画、视频等各种媒体的信息进行处理和集成,在本地或网络环境下提供更友好人机交互的技术的总和。课程相关的知识包括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象处理、网络通信、计算机技术等各个方面,概念和词汇量较多。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案,提高了授课的效率和质量。

    2 内容选取与编排

    2.1 知识点分层组织

    以往内容的组织一般按照教材顺序进行,每个知识点只在相邻一两次课中出现,学生难以建立起对术语接触、熟悉、重现、使用的完整过程,也严重缺乏参与的机会。仔细分析不难发现,知识点一般是分层次的:首先是对相关背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定义的基本介绍,可称为基础层;然后详细介绍技术细节,包括对比性讨论、公式等内容,可称为展开层;最后介绍对技术的应用,可称为应用层。

    不同层次内容的学习方法有其各自特点。基础层较易理解,但往往是新思想、新概念的引入,需教师引导式的讲述,并对相关后续内容加以说明。展开层按难易程度可分为两类,简易类完全由学生自学完成,复杂类则需要教师具体讲解。应用层更适合进行讨论,其中蕴含着工程思想、技术特性与工程实际的匹配等,往往正是学生所欠缺的。通过讨论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自然养成使用英语来思考的习惯。

    2.2 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不同知识点间有各种关联。前后顺序指后面的知识使用了前面的知识;类比关系是指两个知识点的分析方法类似;组合关系是指某知识点是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学习知识和语言都需要有效的重复,方能熟练应用。通过理清知识点间的关系,可采取各种形式使学生“使用”前面的知识,达到有效的重复。如对前面的知识可以提问等。对这些关系的明确,为有目的地设计教学方案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3 教学方式与方案设计

    3.1 目标由易入难,培养自信心

    双语课不是不能学好,而是不能一下子学好。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树立自信心非常重要。简单的鼓励和表扬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更根本的方法是按照学习的规律,由浅入深地安排进度,使学生在不断的进步中积累其自信心,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

    首先,是语言上的循序渐进,英语比例宜逐渐提高。前几次课以母语为主,穿插基本术语的介绍。然后,逐渐增加简单句子,加强对术语和句子的重复。这样可以逐步消除心理障碍,树立有信心。

    3.2 留任务、留空间、留时间

    教师授课时争取在前一次课结束时,完成对基础层和复杂展开层的介绍,把需要学生自学、参与讨论的部分留在课后,让其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在内容上有自学的空间,也有足够的时间。下一次课就可以对学生提问,让同学参与讨论,甚至尝试部分内容的讲述。由于预留了任务、时间和空间且目标明确,不仅解决了双语授课课时量不足的问题,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确保学生有所准备,容易建立自主学习的环境。

    3.3 根据水平分组讨论

    练习语言最佳的方式是讨论,但在英语水平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水平较差的同学一般不愿意开口,听懂其他同学的发言也很困难。通过基本考查,按照英语水平分组。在讨论时给每组不同的主题,要求选派代表进行主题发言。这样降低了英语交流的心理障碍,互学互听,人人主动,并能够体会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深化对学习的认识。讨论时间要严格控制,每个人的发言时间也需要控制,尽量做到机会均等。

    3.4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效率

    多媒体教学省却板书时间,可显着提高授课效率。这类专业课包含大量公式、表格等,非常适合展媒体教学,能有效弥补双语教学中知识传授和语言训练之间的矛盾。利用多媒体对知识回顾、概括和预览等效率更高,能提高学生理解的速度和质量。这为教师布置任务、提问、展开讨论提供了便利的辅助手段。

    3.5 以最终演讲作为目标

    期末阶段给每个同学布置英语演讲任务,自己选题、撰写演讲文档,反复练习后上讲台做5分钟的演讲,并回答问题。根据内容、语言、演讲技巧、回答问题等将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该过程促学生利用学过的术语、概念、技术等,完成写作和演讲,锻炼和英语的读、写、听、说的能力,完成一个完整的语言使用过程。

    4 结语

    我校《多媒体技术》双语课平台建设已过三轮,取得了可喜的建设成效。通过知识点分层减轻了课堂授课量,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提高了课堂参与面和参与度。课堂提问、分组讨论和演讲使学生使用英语的习惯明显加强。但由于学生数多,教师无法顾及每个组;而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的深度存在一定的不足,这都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电气信息类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科技信息,2007(13):278-279.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双语教学模式[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3):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