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项目管理可视化范文

工程项目管理可视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项目管理可视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程项目管理可视化

第1篇:工程项目管理可视化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工程项目管理;应用型本科;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1-0037-02

作者简介:胡新萍,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教学。

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管理能力,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近年来,国内外众多高校和学者对工程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所制定的教学计划仍难以脱离原学科体系的框架,“重结构、轻管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比比皆是,工程管理方面的一些信息技术(如办公自动化系统、招投标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等)都没有纳入教学计划,难以适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需求。由此可见,融合信息化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和实践,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教学课题。

一、我院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现状

按照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院于2006年开设了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并将该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学生在完成工程结构和工程造价等专业课程后,所必须学习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课程。

目前,经过近4年的建设,该课程已经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加之我院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已基本成熟,为培养具备技术和管理双重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目前我院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过于重视理论细节的传授,没有建立动态的案例教学和构建信息化的项目管理平台,同时也缺乏网络互动的教学评价体系,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管理应用能力的提高。因此,本课题将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以管理类课程改革为载体,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将成熟的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引入工程管理类课程的后续改革与建设中,通过数字化实践平台的创建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科学管理能力。

二、我院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改革和实践的指导思想

在对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进行改革和实践时,需要遵循以下指导思想:一是根据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的方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重视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结构和专业基础知识。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提炼,确保课程改革向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拓展;二是切实把握土木工程各相关科学和课程之间的联系,确保整个土木工程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在避免课程重复的前提下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三是既要重视对土木工程基本理论、基本特征和性能的讲授,又要重视对工程背景和理论依据的讲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

三、融合信息化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条件和内容

1.融合信息化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条件

首先,我院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为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教学融入信息化管理的后续建设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其次,我院领导对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并且在人员、时间、经费和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为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提供了人员和技术的支持。再次,我院土木工程专业拥有技术比较先进、仪器设备齐全(实验开出率为100%)的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的实验室和计算机房。而且,拥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十余个,为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保障。最后,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开设了预算员、施工员、造价员、二级建造师等职业资格培训,在人才培养、项目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方面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软环境支持。

2.融合信息化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内容

融合信息化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旨在将项目管理信息技术引入到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中,对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训,并且以点带面,最后惠及整个土木工程专业。我院融合信息化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1)培养方案的设计。工程项目管理任务的设计要紧密结合施工行业企业技术背景,在精品课程原有建设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和项目管理最新信息技术相结合,解决由于课程建设与现代化的项目管理信息技术相脱节的问题,实现动态跟踪最新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并及时消化吸收到教学中,培养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新的项目化教学体系。

(2)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立。随着土木工程科技的进步,各种工程项目管理及综合应用软件将逐步替代传统的管理手段,尤其是数字化网络管理具有传统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依托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依此将数字化教学资源向工程管理类课程进行全方位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发现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完成工程项目实践训练。

(3)教学形式的改革。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很多时候难以在黑板上将施工料具管理和现场管理等内容描画出来,这就需要对教学形式进行改革。除了精品课程中原有的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法等外,结合信息技术引入模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才能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要对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革新,更加重视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和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要将过程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建立完善的、可监控的、网络教学互动的过程评价与激励体系,以及建立能体现技能水平的效果评价体系。

(5)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整合。虽然教材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但是教材内容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的逻辑结构并不等同于教师授课的逻辑顺序,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由于教材本身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重视教材的实用性,并与注册监理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相结合,利用实际案例的讲授去覆盖教学的全部知识点,使得授课内容更加生动且易懂。

(6)师资培训的设计。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发展很快的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结合工程项目的发展趋势,不断对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因此,要依托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形式,以跟踪掌握最新技术动态和提升项目管理技能和经验积累为中心,设计长期有效的师资培训体系。

提高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是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我院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现状,对融合信息化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和实施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外校设置相关课程和专业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第2篇:工程项目管理可视化范文

立足全球化发展背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促使产业在分工和合作方面更加增强,国际工程承包市场面临更加激励的竞争。目前,国际工程成本行业主要的特征是多元化,存在较多的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和方不断增加,更具多样化的特点。国际项目的发展规模性显著,同时,与科技相结合。面对管理技术以及业主的要求,国际项目管理发展飞速,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2全面分析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2.1项目管理融入全球化发展环境

在新的发展时期,经济时代的特征突出,尤其是知识与经济全球化方面更加明顯。鉴于竞争的背景以及信息技术的支持,项目管理更具全球化的特征,尤其是跨国公司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大,项目的主要运作方式是国际招标和咨询,促进国际之间的交流呈现频繁的态势,合作项目的数量也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已经发展到知识经济的层次,在知识性、技能性以及专业性方面更加突出,形成专业性的项目管理行为。与此同时,在项目管理模式、理念以及方法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交流,管理过程具有国际化的特征,全球化更具发展潜力,为此,国际项目在竞争方面十分突出,主体实力不断增强,合作领域和行业增加,竞争前所未有。

2.2项目管理模式复杂化增强

当前,全球的建筑市场投资主体结构发生变化,同时,承包模式也不断更新,尤其是直接投资和投资结构的升级,促使项目的科技含量增加,同时,在实力上,具备了承接大型国际项目的能力,国际项目在发展中的大型化与复杂化十分突出。

在传统的国际工程承包中,风险较大,利润不高,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不良问题,大型承包商更加趋于角色的转变,由承包商转变为开发商,融入投资领域,同时,投资的领域集中在利润较高的领域,如融资、咨询、运营等新兴方式,尤其是带资承包等新型承包方式得到迅速发展,备受大型工程项目所青睐,同时,国际工程的范畴也不断扩展,涉及石油、电力等诸多行业中的大型项目,能够更好地满足全方位的要求,体现了投资和贸易综合载体的特征。

2.3项目管理向着专业化和科学性方向发展

目前,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相对具备,促进了学科的迅速法。在学历教育中逐渐发展到博士范畴,而非学历也从基层发展到高层项目经理,呈现层次化的特征。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组织采取的是实施认证制度,具有通用性,其中重要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国际项目管理资质标准(ICB)和受控环境下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RINCE2)。这三个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含有很多共同点,但是,区别也很明显,具有差异化的表达方式,使用不同的行业术语。在PMBOK中,主要侧重的是所有的项目管理知识范畴。ICB内容十分丰富,其关注项目经理的实际能力,立足项目生命周期。PRINCE2侧重的是对项目进行的指导和规范。三种体现的兼容性较强,能够达到较高的标准,实现相互之间的互补,发挥在实践中的指导性作用。

2.4项目管理更加趋于集成化与精益化

项目管理的集成化主要是实现对不同资源的整合,促进项目管理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借助局域网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将工程全过程进行集成,实现完整的全过程管理。在集成化的支持下,主体获取了核心竞争能力,尤其是加之一体化经济的加强,项目管理具备了较高的专业性,将其管理知识体系与实践相结合,会有效发挥对国际工程项目发展的新方向。集成化的应用,有利于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同时,加强组织管理体系的一体化建设,融入多种施工要素,形成全面一体化的趋势。精益化管理主要侧重在管理文化建设和管理模式选择方面,发挥规则的约束作用,实现对系统的细化,发挥标准化和数据化手段的优势,提升整个组织管理的运营效率,达到高效性与协同性的目标。

2.5国际工程项目管理采用全过程信息化与可视化

目前,信息技术发展飞速,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步实现与项目管理的结合。强调结合的科学性。基于网络集成信息系统,建立项目管理子系统,通过接口,实现信息的传递,构件建以业主为主导、工程项目参建、各个主体参与的统一信息平台,实现对项目不同时期和阶段的集成化管理,贯彻扁平化的信息管理模式,使得业主与主体之间形成相互协同的关系,积极加强交流。切实提升管理水平。在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应用下,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能够强化可视化项目管理模型的构建,也就是说,借助三维模型、时间以及成本等因素,能够实现对方案进行全寿命成本比较分析,重视对施工方案进度的合理控制,实现合理的资源再分配。

2.6国际工程项目专业技术体系得到深化与发展

在高新技术的发展下,国际工程项目领域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工程项目凸显高附加值,随着信息技术在国际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含量高与专业能力成为决定国际工程项目承包者实力的重要标志和指标。

对于一些著名的承包商,其所具备的技术优势主要源于其专业性与经验,整合能力突出,以此为契机,进行诸多业务的开拓与整合。

2.7国际工程承包商之间的联合与并购加剧

在国际工程项目中,承包模式不断变化,项目承包商身兼数职,既是承包者,又是投资者与资本运营者,尤其是面对大型项目,独立承包难度较大,因此,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一站式运营业务模式得到推崇。很多大型承包商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形成战略联盟,涉及不同的并购领域和方式,迅速进入多个国家和领域,发展模式呈现地域与业务的多元化,规模扩大,竞争力更强。

2.8核心业务凸显多元化的特征

目前,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发生变化,更多的需要提高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服务,因此,一些实力雄厚的国际大型承包商通过一站式的服务,实现自身业务的拓展,推进核心业务的多元化,构建一体化发展模式,在承担大风险的同时,获取了更多例如增加的趋势,对市场份额的占领意义重大。

2.9融资能力成为影响国际工程项目承揽的重要因素

当前,国际投资的数额增加,业主结构发生变化,项目投资更具复杂性,需要促使其进行角色的转变,是投资者与资源运营者统一体,因此,工程承揽重要因素是融资能力。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特许融资项目。借助特许项目经营和多元化战略,促使承包商获取较为稳定的融资能力。

3结束语

综上,立足全球化发展模式,工程项目管理需要立足全球化趋势,实现多元化发展。随着高层项目发展的复杂性,项目管理过程较多,发展集成化成为发展方向,精益化要求更高。

同时,加之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借助计算机,实现对项目的可视化管理,强化对项目的全过程、综合性管控。因此,要善于抓住机会,立足国际化发展的要求,重视掌握先进管理理论,积极借鉴先进模式,在根本上适应现代化国际工程项目发展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李鸿歆,卓耀辉.浅谈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与进度控制[J].江西煤炭科技,2010,04:120-121.

[2]石利军,张开学,孙秀全,等.浅谈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及当前问题[J].化工管理,2015,03:34.

第3篇:工程项目管理可视化范文

一、项目管理体系

要取得成功的项目必须要有全面的项目管理,这个全面性至少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项目由许多子项、分项构成,项目管理必须包括项目对象的全体。

2、项目管理工作的过程,包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反馈等。

3、项目管理应包括全部的管理任务。有工期、费用、质量、合同资源、组织和信息的管理。忽略任何方面都可能导致项目的失败,所以项目管理至少是三维结构体系,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管理系统。项目的各职能工作,各参加单位,各项活动,各个阶段融合成一个完整有序的整体。

二、项目实施保证

信息技术是通信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实施基础,合适的项目管理组织模式是通信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实施保证。通信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要求在项目的发起阶段就对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多重约束条件进行系统的考虑,明确各参与方,尤其是各种供应商、分包商等原先并未纳入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参与方之间的影响和依赖关系,为之提供合适的沟通和协调平台,通过利用完善的信息技术形成动态的高效率项目组织,全面实现业主的要求,达到令业主满意的最终目的。

三、决策支持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集成服务的决策应用采用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建立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网络化、信息化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动态监测,实现资源信息的可视化表达、优化决策等强大功能,帮助管理维护人员更好地建立全局观念与模拟直观感,在有准确坐标、时间和对象属性的五维虚拟环境中,对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和应用进行规划、管理和决策。构架空间信息的空间基础数据框架,生产各种基本比例尺的数字地图产品。加强数据成果的管理,制定数据共享的政策,保证在使用上最有效率;使各部门、各专业广泛深入地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享受空间信息工程带来的好处。

四、项目系统建设

1、核心网络平台建设

核心网络平台主要是架设基于WebGI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平台,实现电子地图的基本功能,可以在Internet环境下,通过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浏览器一系列环节实现GIS在Intemet Web页面上的运行,完成基本的常规GIS操作的成套技术。在WebGIS基本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构建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信息网站,提供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搜索、交互查询和表达功能,可以更加快捷和方便地获取信息,同时,为使用者提供全新的查询和挖掘信息方式,实现增值服务目的。在WebGIS基础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一系列专业应用,如专业地图化电子办公平台和专业信息综合网站等。主要目的是用地理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技术解决设备管理、项目管理和专业应用领域中一些急需解决的同越。

2、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空问数据信息化建设:组织各个部门协同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和技术,对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空间信息进行数字化。在空间信息数字化的基础上,结合海量存储技术和元数据提取等技术,对从各个渠道获取的空间信息进行进一步整合和处理,使之符合WebGIS平台和其他GIS系统平台的要求,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挖掘,真正实现信息增值。

3、综合决策层建设

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全面数字化的基础上,应用海量存储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动态规划技术、空间分析模型等一系列技术,针对分布式的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异构数据信息,提供专业的分析模型库,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应用与时间、对象属性相关联的一致、集成的中央数据仓储技术,支持复杂的、任意的查询方式,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联机分析处理(OLAP)。该阶段是信息综合集成应用阶段,用户在此得到的将不是简单的数据型信息资料,而是将信息全面升华得到的具有深远价值和意义的“知识”。真正实现全面的信息增值,为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水平的提高带来本质性的飞跃。

五、实现方法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计算机综合集成系统以WebGIS为核心,提供基于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信息综合集成应用,本项目采用产品的GIS平台来实现:

1、WebGIS平台:WebGIS平台是地理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结合的产物,是构建可视化信息服务体系的基础应用平台。

2、DataProcess数据加工集成环境:综合国内外GIS数据标准,提供对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加工的集成环境。

3、MapSearch图形搜索引擎:提供以空间目标为索引的信息检索。

4、WebGISSDK WobGIS开发工具包:提供一系列API,针对相关行业或领域的业务特点,进行专业领域应用集成的支持环境。

5、GISNP动态规划组件:提供基于深层拓扑的空间分析功能。包括网络分析、缓冲区分析、邻域分析。

6、SpatialWare空间数据仓库:针对分布式的异构数据信息,提供各专业的空间分析模型,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联机分析处理(OLAP)。

六、系统特点

1、多层次的体系结构:由浏览器层、Web服务器层、应用服务器层和数据库层组成内在逻辑上由用户接口、会话服务、应用逻辑、数据逻辑等组成,进行分布式运算,在WebGIS领域是一个创新的、真正多层结构的、适合Internet计算的应用平台。

第4篇:工程项目管理可视化范文

我国土木工程也同样存在信息化建设问题。随着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西部大开发和国家能源交通原材料基础设施项目,以北京奥运工程为代表的各大中城市的基础设施项目,还有量大面广的城乡住宅建设项目正处在建设之中,再加上我国已加入WT0,进入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实施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大战略,土木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这重要的发展机遇中肩负重任,必须把握住大课题,即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和素质提升。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用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信息汇集处理高新技术对传统土木工程技术手段及施工方式进行改造与提升,促进土木工程技术及施工手段不断完善,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将引起土木工程企业管理方式的深刻革命,必然推动企业团队的重组及施工流程的优化,促使企业管理理念和手段的革新;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土木工程市场发展的高级阶段,必定融入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业和信息产业,从而实现土木工程的高效益、高效率。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须致力建设三大系统。

一、建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的技术和控制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是计算机、通信、控制及信息处理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设备,现代建筑师可以充分直观地展示新时代的设计理念和建筑美学,可以尽情地表达大胆的创意和神奇的构思,超越时间和空间,塑造并优化创作成果,使其创作成果达到传统创作方式无法比拟的新境界。例如以模型为对象的三维协同设计模型,采用了模块化的模型设计技术,使得设计方法从平面设计走向模型设计,由于模型设计采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从而实现了共享的集成化工作模式,设计人员(多专业)在同一个模型上工作,减少了不必要的条件传递和确认,信息资源得到了充分共享。这些信息资源将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设计、采购和施工),图形由计算机系统自动产生,使得设计人员可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优化设计方案上,设计过程更为直观形象。而以可视化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设计环境,在三维模型设计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可视化技术以及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以专家库、知识库为支撑,研究新的设计管理和设计模式,构造一个更易于操作、具备智能化的设计环境。目前许多工业项目的模型设计过程已初步应用了可视化技术,比如,实体建模,使设计过程更为直观有效,并易于修改;可视化的设计校审,使校审更为形象,并可与设计深度交叉;可视化的进度审核,将设计的三维模型与项目进度资源数据库相连,从项目进度资源数据库抽取信息来可视化地展现和分析项目管理的各种状态。

在施工中推广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可有效地完成用传统控制方式难以实现的高难度施工项目。例如高层建筑的垂直度的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预拌混凝土的上料自动控制;采用同步提升技术进行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吊装和安装控制、整体模具的爬升和大型脚手架的提升控制;大型桥梁悬索受力的控制;幕墙的生产和加工控制;高温高压的焊接质量控制;建筑物的爆破、整体搬迁、以及沉降观测和数据采集,大型工业设施的三维空间管线布局的计算机模拟等等。信息化技术将全面革新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其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广,应用程度将越来越深,建筑工业化水平将越来越高。

二、建立土木工程标准、行业管理、工程管理、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是一项各行业普遍适用的高新技术,必须与行业技术有机结合方能发挥作用。为使信息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规范、有序、健康、高效地向前推进,须准确高效地制定土木工程技术应用标准和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及时修编标准,便于检索查询和管理有关标准,随时随地选用标准和对标准的执行进行检查验收,从而有效地推进标准化管理。

土木工程行业涉及的门类很多,例如土木工程、房屋工程、设备管线安装业、装饰装修业,以及相关的房地产业、勘察设计业、设备半成品、钢结构加工业等,包含的企业众多,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行业信息集合,其信息量非常大。没有一个规范有效的行业管理体系和高效的运作机制,将难以保证这个行业的各项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发展。传统的管理方式及信息处理手段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的行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管理方面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方便有效地对行业的有关情况

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提供了全新的条件与可能。目前,信息技术的应用已使得全球产业信息的获得非常便利,可非常方便地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同时研讨,掌握人类最新管理成果,使得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关联的土木工程业的管理提供了前瞻性、战略性和更为科学的依据,使建筑行业管理上一个新的水平。

信息技术给实体的数字化、时间的缩短、空间的缩小,对实体本质的把握更为科学,工程项目的单件性、时代性、环境性、多要素性决定了项目信息的大规模性、变动性、多门类性,信息技术使工程成为数字工程。而数字工程的建立,使工程管理进入新阶段,包括项目融资拓宽渠道、项目策划优选优化、项目设计电脑化,项目施工管理中运筹学在工期控制上的应用,多因素分析在质量控制上的应用,动态进行投资分析等。信息化使工程管理档案化、数字化、动态化,为工程的策划和融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修等全过程的管理提供便利的条件、全新方法和手段。

信息技术实现更宽范围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准确的会计管理、成本管理、融资管理、投资管理,更优化的决策管理、计划管理,更高效的项目施工管理。信息技术也使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监理工程师以及项目经理的信息更为丰富,为新产生的团队合作关系甚至跨国的伙伴关系提供了前提。高技术的办公环境,促进新技术的采用和人力管理理念的创新,对更有效地提高生产率提供了可能,也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升级。关于工程项目管理,正如山西太原化学工业设计院于万里同志的文章《从国外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看国外工程项目管理》所言: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个多目标、既分别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工序、多复杂又庞大的系统工程。一个大型复杂的工程项目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利用能够控制的资源(人力、机具、材料、资金、工期)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一个既定目标(进度、质量、费用)进行科学的计划和以更多的定量数据做深入动态分析,对于工程实施有效地调整控制,以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工程项目的管理必须依靠整套先进的管理理念,这种管理在国外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软件的基本功能主要有:

1.项目计划的编制。

在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阶段以及中标授标之后的合同条件都要求承包商编制切实可行的“细化的施工进度计划”,对工程进行详细的剖析。软件对一个工程项目的所有任务做出精确的时间安排,同时还对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原材料、劳动力、设计和投资进行分析和比较,在千头万绪的任务中找出关键要紧的任务(关键线路)以及对任务做出合理的工期、人力与物力、机具等资源的安排。

2.项目跟踪过程。

软件对于工程进度能够进行动态管理和控制,它要求项目各级管理人员根据所制定的计划和目标,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影响项目进展的内外部因素随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及时、连续、系统的纪录和报告并输入计算机,也就是真实、实时地反映工程进度,分析工程进度数据,及时反映工程项目的变化。

3.项目的分析、控制与优化。

由于管理软件实现了广义的网络技术,项目管理者根据跟踪提供的信息,对比原计划(或既定目标),找出偏差,分析原因,研究纠偏对策,实施纠偏措施。软件不但考虑时间问题还根据资源和费用进行分析求得一个时间短、资源耗费少、费用低的计划方案,并通过软件进行网络计划的优化,也就是利用时差不断改善网络计划的最初方案使之获得最佳工期、最低费用和对资源的最有效利用。软件有对工程数据与作业活动的强大过滤功能,将现行计划执行情况与目标计划进行数据库比较,然后再将滞后于目标计划的所有工作活动过滤出来,进行单独的追赶或特别跟踪。对于发现工期滞后的工作项目及时地采取补救措施,制定相应的追赶计划。对于现行超前于目标计划的工作可有意识地放慢部分超前工程项目的施工速度来降低工程成本或使总体计划更趋于合理。

三、建立土木工程基于互联网的方案优选、施工招投标、材料设备采购、人才招聘的企业商务贸易信息系统

互联网正在逐步深入土木工程,既在提供信息服务方面发挥越来越大、越来越广泛的作用,同时又为设计方案、施工组织方案、技术措施方案、种种合作方案有效进行比较,高效进行优化,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和水平。

通过电子邮件、互联网传递,使建筑项目和承建商、材料供应商的信息沟通有效克服招投标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同时增强透明度,推进公开化,网上招投标相当规模业务的开展将会更加规范市场行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使招投标的竞争在更广范围更高的层次上进行。

电子商务对建筑材料、机械设备、机具的采购显得更为宽范围、广领域,甚至会进入货物及其流通的细微部分,使需求方对货物的质量、价格、生产方式、供货方式、市场信誉有更深入的了解和透彻的把握。网上交易为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果、监督交易全过程提供了可能,同时还为买卖双方的合作经营伙伴关系起主导作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诚信失缺行为进行有力遏制,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人才上网,网上各专业专家组在网上会诊技术难关和质量难题,对土木工程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巨大的力量。也可以说,现代建筑企业更加依赖网上技术研发,依赖网上人才库,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企业做大做强。

利用项目管理信息平台、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系统三种体系,为项目提供了一种先进的现代化信息传递和交换手段,使项目信息共享更及时、更灵活、更广泛,并具备了实施异地交互讨论的环境,参与项目的人员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方便的查看项目管理信息,总部管理人员也可以同时访问其他地方项目管理信息,随时了解项目总体情况,通过这个数据库把公司本部、公司分部、施工现场、分包商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异地协同工作的环境,并可实施异地指挥和控制。

第5篇:工程项目管理可视化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BIM技术;融合应用

1引言

经过对大量项目工程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得知,由于建筑需求的增加,很多建筑企业在扩大施工规模的同时并没有提高安全管理质量,导致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频发,不仅带来严重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BIM技术体现出智能化、信息化、可视化的应用优势,应用于项目管理工作中,构建协同管理平台,辅助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提高建筑工程进度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水平,实现管理信息共享,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

2BIM技术概述

2.1BIM技术的概念

BIM技术又称为信息施工模型,能为项目工程设计构建符合数据要求的建筑模型,通过构建协同管理平台,实现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等多方面的实时管理。BIM技术最早诞生于美国,该技术不仅包括项目工程的设计建设,还涵盖施工管理和后期维护等。BIM技术能将项目设计以3D形式展现出来,还能实现设计纸质文档的数字转换。因此,BIM技术直观性特点在项目工程设计阶段和施工管理阶段的应用能帮助设计人员解决一些平常难以解决的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BIM技术在项目施工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了一种关键技术,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2.2BIM技术的特征

与传统的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方法不同,BIM技术可将之前的二维设计模式转变为三维设计模式。设计人员将设计需求和施工方案相关工程参数输入系统之后就能自动形成一个三维建筑模型。这样的模型更加直观和生动,为建筑施工提供参照,协助技术人员进行建筑工程相关的性能测试。除了3D参数化的应用特征,BIM技术还能实现对建筑工程细节部位的具象化展示,体现出数字虚拟化的应用特点。例如,技术人员可以通过BIM系统构建建筑门窗等装置。此外,BIM技术可以展示工程施工的顺序、流程等相关信息,支持多种工程基础分类,可读取其他工程软件的信息,在应用过程中体现出开放交互性的特征。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3.1成本管理问题

成本管理人员通常会考虑市场材料价格和劳动工费等,却不重视实际施工环境的影响,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成本管理人员在制定建筑材料采购计划时经常忽略实际施工的需求,导致出现材料短缺或材料浪费现象,增加采购成本。另外,施工单位就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进行议价的过程会影响施工工期,以致出现超预算的情况。

3.2现场监督问题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国家对建筑质量高度重视,企业质量管理意识逐步提高,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监督力度逐步加大,但从工程实际施工监管工作来看,监管部门的质量管理人员依旧存在人员不足、专业素质不高、经验不足等问题,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对于质量管理重视程度还需加强。再加上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复杂、环节多、涉及广,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难度更大、影响因素更多。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任何环节的质量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威胁人身安全,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3.3进度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属于综合型施工项目,涉及电气施工、暖通空调、消防建设等方面的工作,需要多个施工部门进行协调施工,才能满足建筑工程的建设需求。然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在进行现场施工进度管理工作时,经常出现施工方案与实际施工操作不相符的情况,甚至存在施工人员擅自改动建筑设计的情况,导致建筑交工时出现较大差异,耽误施工工期,无法如期交付。

3.4安全监理问题

就目前建筑安全监督工作情况来看,很多安全监督管理站都将监督工作重点放在建筑工程验收管理阶段,忽视对其他建筑阶段的安全监督,这样的工作方式不符合建筑施工流程,严重影响整个项目安全性。如果放任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只在工程验收阶段进行安全监督管理,那么,安全监督部门只能够获得一小部分工程问题的反馈,难以发觉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增加建筑安全风险。此外,验收阶段施工项目已进入尾声,针对该阶段出现的安全问题,建筑施工单位需要付出极大的人力物力才能解决,势必增加建筑工程的成本投入,导致建筑企业出现经济损失。

4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4.1实现信息共享

与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相比,BIM技术可以实现施工信息共享,协调多个施工单位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同时整合与处理不同施工环节的施工信息,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施工数据信息分析与共享平台,提高项目管理效率。这样的协同管理平台不仅能收集施工信息,还能整合有效信息,帮助施工人员获取当前施工具体情况,为管理人员提供有效施工管理信息,推进施工项目顺利进行。此外,BIM技术在施工设计环节中的应用还能自动排查施工设计图纸中不规范的地方,将图纸与实际施工信息进行比对,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提出图纸修改建议,优化设计图纸内容,减少施工隐患,避免进行二次施工、影响工期。

4.2施工动态化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用BIM技术能实现动态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尤其是利用模拟化管理技术,还能实现工程项目协调管理,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成本管理、安全监管等工作发挥作用,实现动态化管理,提高项目管控的力度。另外,利用BIM技术还可以实现施工过程精细化管理,落实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依据,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智能化发展。

4.3推进管理持续性发展

BIM技术的应用还能推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持续性发展。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涉及的内容较多,每个施工环节都体现出衔接性的特征,只有保障上一个施工环节正常开展,才能提高下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而当施工进入下一个环节后,之前信息的价值就会降低,因此,管理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获取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并对实时信息进行分析,将其作为施工管理的依据。管理人员还可以利用以上信息实现持续性跟踪管理,将施工管理工作落实到施工的各个环节,实现建筑施工协调进行。

4.4提高施工协调性

由于建筑工程涉及的流程与内容较多,专业技术与学科内容也比较繁杂,需要管理人员协调统一建筑工程各项流程。要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人员需要熟知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提前制定出风险防范方案,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使用BIM技术能实现各环节管理人员和技术施工人员之间有效沟通,实现对建筑工程协调性管理,提升项目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5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5.1工程造价管理

当前,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都体现出参与人员多、建设工期长、施工工序多、投入资金多等特征。建筑工程从立项开始就需要资金投入,施工环节也需要持续性资金支持。因此,管理人员应重视工程造价与成本管理工作,只有不断完善预算编制,才能保障施工正常进行,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另外,项目资金的配置应用也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盈利情况,管理人员可以在工程造价工作中融入BIM技术,提高成本管理工作效率,保障施工正常进行。通过BIM技术,管理人员可以将施工计划、成本资金等直接转化为工程量,利用建筑工程建模优化处理造价参数,实现有效的成本管理,加强规划造价、施工造价和竣工造价管理。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BIM技术实现对施工环节实时监控,以防出现资源浪费行为,提高施工的合理性,创造更多的项目利润。

5.2施工进度管理

在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很难对施工现场的施工进度进行直观的了解与管理。现场施工的影响因素非常多,一旦实际施工进度发生改变,管理人员很难及时更改施工计划。如果能在进度管理过程中引入BIM技术并构建协同管理平台,就能实现进度计划与时间空间的结合,形成4D施工资源模型。在此基础上,管理人员就能开展施工进度管理和优化工作,做出施工资源的最优配置。技术人员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优势,还能将进度计划与施工工艺充分结合,动态展示施工过程,提升决策的形象性。技术人员可以充分利用BIM协同管理平台,将总进度计划导入平台中,再将计划时间进行关联,通过系统功能模拟后,检查进度计划的可行性,对其进行优化。技术人员将进度计划导入协同管理平台后,还应对总进度计划进行分解,制定出周进度计划,并通过管理平台的PC端派分到每个阶段的负责人手中,平台将会对实际进度情况进行监控与记录。

5.3项目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的BIM协同管理平台具有工程质量管理的功能,通过对施工全过程的监控完成质量监控。首先,技术人员应根据构件的施工过程设置关键管控节点,再将关键节点与相应的构件关联,并通过系统PC端分派到指定的负责人手中,相应的负责人将根据现场质量检测结果进行结果数据的填报。如果技术人员填写的数据超出了管控节点的范围值,系统就会发出预警信息,这样技术施工人员就能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进行改正。技术人员在现场录入数据后,将会自动在系统的网页端进行汇总与分类处理,方便管理人员查询,使其充分掌握相关构件的真实状态。此外,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协同管理平台将数据导入BIM数据库,自动形成报表,提高质量验收资料的可靠性。

5.4竣工维护管理

竣工维护也是建筑工程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工作,BIM技术的可视化特征能加强竣工验收管理,保障验收指标的全面性,同时,还能及时发现验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另外,管理人员还可以利用BIM技术构建建筑维护模型,强化对建筑设备的运营管理,系统自动记录运营维护数据,实现对建筑设备的监督。经过实践发现,BIM技术在竣工维护管理中的应用能有效解决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提高建筑工程设备运营的有效性,同时,还能进一步缩短施工周期,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实现按时交付。

6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一种先进管理建模技术,管理人员将其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可发挥出BIM技术可视性、共享性的优势,提高建筑工程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以及竣工管理的效率,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陆小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BIM技术的融合与应用[J].居舍,2021(11):118-119.

[2]王晓光.试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BIM技术的融合与应用[J].居业,2021(03):165-166.

[3]崔琦燕.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BIM技术的融合与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1(01):139-140.

第6篇:工程项目管理可视化范文

关键词:建造师;继续教育;执业能力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continuing education i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a constructor, the essential way of the management level,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rehensive ability construction division, carries on the elaboration from two skill requirements and responsibilities demand,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education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division.

Keywords: construction division; continu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ability

中图分类号:TL3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工程建设的商业价值有着更高的要求,作为建造师应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责任与道德责任,应努力建设一个更安全、高效、健康、经济、环保的生产和生活场所。

近些年来,智能建筑大量涌现,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冲击,建造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采用绿色方法进行施工,同时应该整合相应的管理理念与技能达成相应的管理目标。

2、建造师的综合能力需求

2、1技能需求

CAD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建筑师、工程师们从繁重的手工绘图中解放了出来,这使得工程设计领域达到了第一次信息革命。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仅仅CAD技术已经难以人们的要求,BIM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要,近几年来,BIM技术在建筑业上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我国城镇化的推进以及节能减排目标的要求增加了人民对于建筑品质的要求,BIM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又一次信息革命。

BIM-建筑信息模的依据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并不是简单的将数字信息进行集成,而是一种数字信息的应用,同时可以在建筑设计、建造以及管理的数字化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率,能够有效减少建设风险。

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以及可出图性五大特点。BIM应用能够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是建筑信息化的大趋势。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直至建筑生命周期的终结整个过程中,能够将各种信息整合于相应的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中,能够有效推动设计团队、施工单位、建筑运营部门和业主等各方人员的协同工作,进而推动工作效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1、可视化设计.BIM以三维信息模型作为设计依托,在方案策划、施工图设计以及施工过程阶段,通过三维形式传递设计理念,实现了业主和参与各方的良好沟通。这样在施工之前,已经在电脑中构建出三维模型在大楼施工之前在电脑中虚拟的搭建出来,尽量,减少了由于信息传递过程的误差。

2、多专业协同设计,在建筑项目的施工与设计过程中设计的单位多达十多家,在以前建筑施工过程中以纸质图纸作为信息传递工具,那样各方都会对图纸有着不同的理解,难免会造成信息传递的断链。而BIM技术使各方能够在同一工作平台上进行交互设计,同时及时参考对方的设计成果进行方案调整,这样提高了工作效率。

3、模型性,可以实时提取相应的设计信息。在工程量提取方面,BIM模型相对二维图纸的优势在于其有着更好的时效性和高精度。此外,在基于BIM技术的设计或施工过程中,建筑模型得到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随着设计方案的深化、规范,BIM模型的工程量也不断得到更新,有助于进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例如:紧急疏散模拟、节能模拟、热能传导模拟、日照模拟等;在招投标和施工阶段过程中可以应用到BIM技术的4D模拟,根据施工的组织设计进行实际施工的模拟,有效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而BIM技术5D模拟则可以实现成本控制;在后期运营阶段还可以模拟一些紧急情况的处理方式。

4、优化性: BIM模型为各方提供了丰富的建筑信息,包括几何信息、物理信息以及规则信息,同时还提供了一些特殊情况下,建筑物相应信息的变化,BIM及与其各种配套优化工具能够有效对复杂项目进行控制、优化。

5、可出图性:BIM技术能够对建筑物进行可视化展示,同时还可以出图纸:

2、2管理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项目管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设部通过花费大量的力气来推进项目管理工作的发展,促使我国项目管理水平与国际惯例进行接轨。在信息化不断推动的今天,我们应有效利用现代高科技和技术,充分发挥各方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做好工程的质量、安全、成本管理工作,走专业化、现代化的项目管理道路,有效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造师作为项目管理人员应该有效利用专业知识、工程项目管理知识、法律法规知识解决在设计、采购、施工、监造、调试、竣工验收以及回访保修各阶段中的问题,在有限的资源使用范围以及工作期限内,满足相应的质量目标,及时进行交付使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程项目日趋大型化、科技含量也不断增大,同时业主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项目管理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管理呈现出国际化、集成化、信息化的趋势。

目前,工程项目管理普遍缺乏创新和全面的体统管理,难以将新技术、新工艺的现代化技术应用到项目管理中,管理技术相对落后,缺乏现代化项目管理理念。

因此,在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应有效运用各种现代化管理方法从而建立一项较为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从而实现对工程的有效控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这样从而有效实现相应的项目管理目标。

2、3责任需求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工业化高速推进期,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工业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体的建筑市场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而建造师的主要担任工程项目施工项目经理或其他相关施工管理工作,加强建造师职业道德建设,对于社会,是保证城市化质量的重要前提;对于行业,有助于建筑业乃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有助于工程项目顺利完成;对于企业,可以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对于个人,可以提高职业人员责任心,也有助于建造师自身健康发展。

2.3.1保护环境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这种趋势也对城乡的环境系统产生了影响作用。城镇急剧扩充造成了耕地面积急速锐减,乡村工业化的无序发展,大气水质污染严重、森林面积减少、草原退化,沙尘暴侵袭及温室效应。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了城乡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上述问题,分析得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建造师应努力建造具有低能耗、高能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建筑。

2.3.2遵守职业道德

建筑业施工过程具有周期长、投资额大、环节较多、隐蔽性较强的特点,建造师作为管理、参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其职业道德水平在工程招投标、工程分包以及工程采购等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工程施工、工程款结算以及工程验收环节,建造师应严格遵守其职业道德规范,切实维护企业的利益。

2.3.3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建筑业的发展和完善应以建筑业法律法律环境的建设和完善为基础,即所谓的“依法制国”,这是由建筑业行业特点所决定。国家以及各级建设主管部门相继颁布一系列的法律法规,逐渐完善了对于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同时加大了对违约现象的处罚力度,例如《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紧急通知》,《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等。这些法律法规,有效规范了建造师的职业道德。

建造师作为工程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一方面要及时学习相关的专业的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还要增强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这样才能真正服务于社会,服务于行业,服务于企业,促使个人职业健康发展。

3、结束语

建造师继续教育能够有效适应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需要,促进我国工程建设的国际化,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建造师的创新技能,及时更新知识,是学历教育的延伸和发展。在继续教育过程中,建造师应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这样才能够促进行业的健康,充分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利人;;关于道德建设在工程技术的价值体现[J];价值工程;2012年15期

2 齐建生;;注册建造师与执业责任保险制度[J];中国考试;2006年01期

第7篇:工程项目管理可视化范文

关键词:BIM;项目;报建;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工程建设项目的报建工作程序复杂,各个步骤紧密相连,必须做好上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每一个步骤的资料也要完整和备齐,一个环节出问题,后面的所有步骤都不能进行。由于每个环节不能同时进行,所以整个报建工作的时间周期长,加上涉及的部门多,导致整个报建工作难度大。报建工作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开工,所以提高工程建设项目报建的工作效率很有必要。

一、BIM概述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工程项目设施实体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工程项目相关方可以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完成协同作业。BIM可以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决策、实施和使用的全寿命周期,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

二、BIM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BIM从CAD扩展到了更多的软件程序领域,如工程造价、进度安排,还蕴藏着服务于设备管理等方面的潜能。在实际应用上,BIM的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所有工程参与者提高决策效率和正确性。基于BIM的项目系统能够在网络环境中,保持信息即时刷新,并能够提供访问、增加、变更、删除等操作,使建筑师、工程师、施工人员、业主等所有项目系统相关用户可以清楚全面地了解项目此时的状态。这些信息在建筑设计、施工过程和后期运行管理过程中,促使加快决策进度、提高决策质量、降低项目成本。

三、报建报批在工程项目中的定义

工程建设项目报建包括工程建设项目征地、立项、规划、具体规划、项目施工、项目验收、备案等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得到政府部门的监督及管理,取得国土局、规划局、建设局等部门的许可证,使工程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都合法化。工程建设项目报建不仅需要提交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案,还要提交项目有关的信息资料和批文,供相关部门审核批复。

四、引入BIM可在工程项目报建报批流程中提升效率

尽管工程建设项目的报建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但是也不是无规律可寻,根据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同,不同项目的报建程序也有所不同,但是基本程序是大同小异的。工程建设项目的报建一般分为四个部分:

1、项目立项阶段。项目立项阶段形成文件主要有: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用地选址意见、用地预审资料、环境影响评价书等。在此阶段可建立一个查询系统,主要是对前期策划所形成的文件进行保存和维护,并提供更新及修改的功能。

2、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此阶段主要利用项目前期管理模块和项目策划管理模块,可以在系统形成一个3D模型,此模型可整合规划阶段从规划选址、用地批准、建筑方案设计到规划验收的全生命周期中所有与之相关的电子档案、空间位置、规划依据等信息,可将项目从申请材料到审批结果所有相关的数据关联起来,建立了完整的信息建设、关联链条,消除了信息孤岛。实现建设项目实体对象的事件(决策分析过程演化)和空间(空间分布和形态演化)的二维动态管理,为规划审批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基础信息。

3、项目施工许可阶段。此阶段主要的报建报批事项包括: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招标投标情况备案、建设工程合同备案、建设项目专项审查(如:消防、人防、环保等审批)最终可获取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在利用规划、设计阶段所建立3D模型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工作程序表。报建工作的开展可依据这个工作程序表,严格按照时间划分、责任分配、办理状态等合理有序的进行。报建工作人员根据表格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在报建工作进行之前收集整理资料,为报建工作顺利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工作效率。并可将批复的结果导入BIM,系统可根据文件的类别不同,实现将信息分类管理,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功能。

4、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系统主要通过以验收为核心流程的规范管理,每项的专项验收可利用BIM可视化管理。所有图纸、设备清单、设备采购信息、施工期间的文档都可以与BIM数据库链接,直接利用三维模型进行文档的快速搜索、快速定位。同时通过设备信息可以查询到相应的设备三维位置。可视化的施工资料和文档管理,为今后建筑物的维修和物业管理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五、组织协调

协调性是BIM的重要特点之一,BIM为工程各参与方提供了一个数据共享的平台,所有的工程报建进度都可以在BIM中进行直观的查看。例如:在施工方案的制定时或发生设计变更时,BIM的可视化模拟,分析施工操作的冲突,确定最经济合理的方案和资源配置,另外也可以利用BIM快速准确地查阅相关批文的批复数据,从而使该系统实现查询、施工、变更等一体化功能。通过这种可视化的模拟缩短了现场工作人员熟悉项目施工内容、工程报建进度的流程,减少了现场人员在工程施工初期犯错误的时间和成本。

六、结语

BIM是建筑工程信息化历史上的一个革新。通过管理和利用项目统计数据,挖掘数据的潜力,发挥其决策支持功能;随着BIM的发展,用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中,必将带来建筑业的又一次深刻革新,必将进一步提升建设工程的施工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盖卫东. 报建员.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2]李石养 .地产王牌项目报建手册. 北京大学出版,2008.

[3]吴保平 邓佳.BIM离施工企业有多远[J].建筑,2013

第8篇:工程项目管理可视化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

建筑业作为当前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型产业,工程量十分巨大。而相比于制造业、电子业、金融业等行业,建筑业的产能较低,且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足。于是工程师们考虑将信息技术引入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实现信息化、集约化管理,提升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1 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内涵

工程项目管理是现代管理学科主要分支学科之一,自1982年引入我国至今已有30多年。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是:从项目开始到项目结束期间,在保障工程总体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利用有限的资源与时间,运用专业科学方法进行项目策划以及项目控制,提升项目管理体系的弹性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而随着信息技术日益变革、工程建设规模日趋扩大,计算机技术逐渐被引入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是指将计算机技术渗透到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在建设工程生命周期内,实现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集约化,从而解决建筑业项目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2 工程项目管理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项目管理软件的研究以及应用尚不成熟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开发程度低,起步晚。因当时条件受限,使得项目管理程序规模较小,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程度低。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程度正逐步加深,我国许多企业已经应用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但是受制于企业规模等因素影响,导致各个企业之间对于软件的应用程度差距极大。比如大企业能够合理应用软件,但中小型企业在使用上存在许多不规范的操作。且业内一直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一个优秀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建立在一个科学的、准确无误的大数据之下,对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高,目前国内研究范围狭窄,缺乏对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系统研究。在实践应用方面,行业内管理人员对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认识不足,且管理方法欠缺、管理技术较为落后,导致整个项目信息化软件的应用程度和应用范围有限,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改善建筑项目管理效率。

2.2 工程项目进度信息化管理难度大

建筑企业内部门繁多,虽分工明确,但内部之间管理信息的传递不顺畅,最终造成信息丢失。伴随着工程建筑规模的扩大,每个工程项目上携带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多。目前国内建筑企业,大部分只能在局部实现计算机项目管理,且应用模型与进度管理相分离,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未能完全发挥出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3 数据关系复杂,量大易漏项

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大量数据信息,且种类繁多、影响因素复杂,具有一定不可预知性以及不可控性。例如工程施工开始之前会进行招标竞标,信息数据需要记录竞标人、设计技术、投资预算以及项目相关的数据和资料等,这些文件在保存和查找时也会相对困难,而这些数据都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需要记录的数据十分繁杂,从工程的进度、合同投资、工程造价到项目的完成效率、完成质量,都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进行整合评估,稍有不慎,便会出现漏记的情况。与此同时,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中,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决策领导者都需要对数据信息同步掌握,工程项目的执行才能实现准确无误,降低工程项目执行风险。

3 工程项目管理中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类型

目前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开发有进度计划管理软件、费用管理软件、资源管理软件、风险管理软件、过程管理软件等应用类型。目前项目管理软件根据价格水平和应用功能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大型高端项目管理软件,如Gores技术公司的Artemis,Welcom公司的Open Plan,Primavera公司的P6,ABT公司的Work Bench等软件,此类软件适合大型企业应用,功能丰富多样;另一类是普通项目管理软件,如Scitor公司的Project Scheduler,Microsof公司的Project,Time Line公司的Time Line,Primavera公司的Sure Trak等软件,此类软件适用于一些小中型企业,虽功能没有第一种强大,但胜在价格低廉,基本能满足规模不大的工程项目需求。在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中,以进度控制为核心功能的常用专业软件主要有P6和Microsoft Project。

4 有效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策略

4.1 充分发挥多媒体应用效果

将多媒体技术与相关计算机软件充分结合应用,使工程项目进度实现可视化。例如BIM(Building 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开发与利用。BIM技术是基于CAD软件发展出的一种多维(3D、4D、5D、n维)模型信息数据集成技术。不同于CAD二维绘图的本质,在BIM模型中,建筑工程的多个参与方,如政府主管部门、设计、施工、运营管理都能得到体现,从而使工程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有效改善工程质量、监控工程进度、提高工程效率。

BIM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将BIM技术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技术。例如在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当中,从设计阶段便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和沉浸式数字模拟演示厅(DISH)技术的创新应用,一直到后期的主题饰面工作,大量应用了多媒体技术。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模拟出城堡的真实环境,不仅能使游客在城堡尚未建成时,享受到了城堡的新奇梦幻体验,还能使施工方通过设计的改进,实现客流的控制,打造更好的游客体验。

4.2 加大计算机项目管理系统研发力度

业内应加大对计算机项目管理系统的研发力度,提升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工程项目管理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能从国外的研究成果直接生搬硬套。需立足实际作出相应调整,设计出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一套计算机项目管理系统。还要大力培养具备计算机专业素养以及管理才能的人才,以便研究出大型计算机式的项目模式管理系统。例如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计算机图形计划系统4D-GCPSU(Graphics for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Site-Utilization),其研究成果示范应用于国家体育场工程。该系统在涵盖了国外同类系统的主要功能的基础上,拓展了应用范围和管理功能。该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具备创新性,填补了我国业内空白,使4D施工管理的研究应用得到突破性进展。

4.3 完善项目数据管理系统

建立项目数据管理系统,对工程项目相关数据进行有效归纳及管理。建筑工程涉及施工方、设计师、运管部门等多方人员,建立并完善一套有效的项目数据管理系统,能使工程项目实现集约化管理,大大提升管理效率。可以选用将集中式和分布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个中央数据库,下设各部门数据库,施工部门、材料部门、质检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录入数据,同时根据信息沟通系统和文档管理系统,完成对接工作。最终实现各项项目的数据管理工作的有效分配以及合理排序。

4.4 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必须形成一套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才能使信息得到精准有效的传达。大部分工程项目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团队,相关部门纷繁复杂,使各部门直接形成有效沟通渠道,是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在该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该平台需设立维护人员,不仅要做到维持平台有序工作,也要保证信息质量,避免相同或者相似的信息重复出现,影响管理工作。

第9篇:工程项目管理可视化范文

关键词:电力工程;可视化技术;三维仿真技术;GIS技术

现阶段,国内GIS技术、三维仿真技术已成熟,基于高压输电线路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已在线路规划区和风景区、污染区等敏感地界实现数据三维成像的目标,便于设计人员直观、多维度地观测电力工程建设现状。多维度平台涉及地理数据、影像数据、矢量地形图以及云数据等。

1电力工程建设可视化技术应用现状

1.1电力工程建设特性

电力工程主要以控制线为前提,通过计划和组织、控制与协调等手段的运用实现工程建设目标,并对其采用全过程监管的方式,即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其中,电力工程管理涉及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造价管理、计划管理、技术管理与信息管理、项目协调以及工程招投标管理等。而电力工程建设可对输电网数据处理实施有效控制,不仅可落实可视化技术及软件选择的重要性,还可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开展提供数据参考,也可对数据上传、通信等环节起到制约作用。

1.2电力工程建设可视化技术应用现状

现阶段,国家电网建设已从规划设计、运行维护等多个层面实现数字化发展,但因对数字软件认知和应用的误区,致使电力工程建设面临数据精准度低、信息连贯性差等问题。对于信息模型,从整体上来看,电力工程建设信息模型差异较大,虽然在某些环节对数字化软件予以利用,但仅以档案存储的功能存在,甚至针对重难点建设项目,数据信息仍以人工录入为主,导致“信息孤岛”现象的出现。对于信息建模和交换,电网信息模型具有抽象性特点,可对整体电力工程信息予以记录和存储,从而实现“即插即用”和“无缝链接”的目的。

1.3可视化功能需求

电力工程建设宗旨为对空间范围内电力线路、通讯线路实施有效管理及组织,并以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为前提,便于为后期输电线路的建设提供参考。其中,关于电力工程建设可视化技术功能需求,可从以下几点予以阐述:①管理能力。通过可视化系统的构建,利用专人值班和实时监控的方式,对工程现场数据信息实施全方位监督,从而避免电力工程建设不规范行为的发生,用以提升电力工程管理水平与质量。②管理效率。业主以可视化系统为核心,对电力工程进行有效整合,即由分布式处理演变为集约处理,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项目集约运作的目的。③安全质量。依据可视化技术相关标准,通过对施工图纸的系统化分析,将施工危险系数控制最低界限,并以三维图形作为设计交底准绳,使电力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处于受控范围。

2电力工程建设可视化技术的应用

2.1可视化技术应用价值

关于可视化技术应用分析,主要涉及信息交互、质量控制两方面。前者主要将CIM(公共信息模型)作为信息交互媒介,通过模型包和模型内容的融合编制建模语言,以此达到电力工程建设数据信息交互的目的,其中,CIM模型包包括核心包和拓扑包、SCADA包、电线包与保护包、财务包以及量测包;后者主要以AR技术(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RealityTechnique,简称AR)、可穿戴技术(Wearabletechnology)为基准,对电力工程建设安全事故予以模拟/预判,在加强安全风险防控的同时,保障事故人员的生命安全,尤其是针对高危和高空作业人员,应定期开展无风险安全培训工作。

2.2云计算

云计算(loudcomputing)作为分布式技术,以互联网数据处理功能为前提,通过程序拆分的方式对子程序进行分析与处理,并通过特定计算方式选择,将数据结果传输至用户终端系统。云计算分为4个概念体系层,即管理中间层、SOA构建层、资源层以及物理资源层。云计算技术主要在图像搜索(ImageIndexin)中较为常见,其利用图像/视觉特性,为用户提供图像检索服务。具体操作流程为:结合图像类型、分类、属性、内容和形式的差异,对其进行判断,并利用上下文本(context)的差异,比如关键词、颜色、形状和纹理等信息完成图像提取工作。

2.3物联网

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属于当前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核心,主要利用互联网物、物间相互沟通的方式实现互联网延伸、信息交互的目的。从本质上来看,物联网技术涉及感应技术和感知技术、识别技术,利用数据自动化获取与分析的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可对智能标签、智能控制两种模式进行分析。智能标签是指利用特定电网建设对象的标识(RFID、NFC和二维码等技术)完成物体数据传输,便于电力工程建设对象的区分,以此推进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智能控制是指基于对网络平台与云计算平台的融合,结合网络传感器数据分析结果,对其信息处理实施决策,用以达到建设对对象优化及改善的目的,比如调节台灯、智能交通等。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国内电力工程建设事业起步时间相对较晚,导致关于可视化技术的运用仍处于萌芽时期,加之可靠性、完整性、规范性以及统一性可视化系统的缺失,导致当前电力工程建设可视化技术难以落于实处。对此,电力部门应逐渐加大电力系统理念的更新工作,通过对电力工程管理有效性与科学性的强化,对其可视化技术应用问题予以有效控制,从而实现电力工程建设水平全面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成.关于“可视化技术”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浅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5(11).

[2]杨建元,夏松林,张云青,等.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海上平台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项目管理技术,2016,14(07).

[3]周薇薇.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未来展望[J].江西建材,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