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科学与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现代科学技术每天都在发生着进步,也在影响和促进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影响与促进更是十分明显。研究现代科技发展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影响与促进,能够更好地把握该门专业的进步。
二、研究科技对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影响的意义
1.是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总结,在很多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中,都已经把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专业的发展作为城市未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依据点,而且建筑环境就是把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和住宅需求达到了先进技术的设计和创新理念的应用,而且能够把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发展相结合,给城市的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才能把城市的总体经济发展形势得到全面的空前提升,通过自动化和专业化的技术改进,把各生活基本条件带动起来。
2.是对先进技术进一步引进和发展的主要基础条件,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是要把与居民生活最基本相关的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的专业进一步的利用,也带动了建筑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因为建筑环境管理就是给建筑工程本身点明了注意事项,所以建筑工程中的环境管理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发展给建筑事业的单一性增添了更多的实际增分点,因为建筑事业的开展必须要有建筑环境的全面规划和科学分析,再加上设备工程对建筑物的不足之处进行的填补,从而给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更多的实际意义。
3.是社会现代化建设人才未来发展走向的具体表现,实施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专业的发展和建设,能够促使高校开设相关的技术专业,给社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应对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专业的利用和开发中,相关专业的开展例如:电气自动化、供热通风与管理、空调制冷技术等一系列的增强建筑环境实际质量的面向现代化的新专业不断涌现,也加快了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专业的发展。
三、建筑环境与设备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建筑供暖通风空调设备技术的发展创造了一个优良的技术环境。计算机能对建筑热湿过程及空调系统工作过程进行模拟与仿真,使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的最优化决策及运行中的最佳化调节和管理成为可能。此外,通过CFD模拟能使空调气流组织的合理运用,可以在保证工作区空气环境的情况下,减少空调负荷和扩大进排气温差。正是由于计算机的应用,设计方法正在发生从静态的设计情况的分析到动态过程的研究的转变,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和网络技术的介入与应用成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时代特征。
现代科技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功能性要求已越来越高,住宅不再是只向居住者提供吃住的场所,而是朝着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社交、工作以及享受全方位服务的方向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各种现代化装备和最新的高科技成果都已被运用到智能化的住宅中,信息社会的所有特征都能在这样的住宅中找到。我国也已经明确要求21世纪商品住宅的建筑都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智能建筑的出现和发展。智能建筑首先在美国出现,美国智能建筑学会把智能建筑定义为通过对建筑物几个基本要素即从结构、系统、服务、运营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全面综合,并达到最佳组合,获得的高效率、高功能与高服务性的大楼。我国则以大厦内所配置的自动化设备来衡量智能建筑。新加坡规定智能大楼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调节大厦内的各种设施,包括室温、湿度、灯光、保安、消防等,以创造舒适的环境;二是良好的通讯网络设施,使数据能在大厦内进行联网;三是提供足够的对外通讯设备,并向国内外进行联网。
四、现代科技发展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影响的结晶――绿色建筑
建筑是人类文明和人类科技进步的一种基本体现。随着人类由荒蛮走向文明,由落后走向现代,人类的建筑也经历着由被动地适应大自然到主动地寻求舒适的进程。然而,在人类不断地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现代工业的弊端也逐渐地显现。如大自然遭到了难以弥补的破坏,人类已经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因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全球的共识。而建筑作为人类的基本生存工具和文化体现,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绿色建筑就随之而生。
1.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具备了“绿色”性态,即适应大自然的一类建筑。它在能源消耗上,尽可能地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而少消耗常规能源如石油、煤等;在设计上,尽可能地利用构造处理技术来达到舒适的内部环境,而少利用设备力量满足人类需要;在土地利用上,尽可能地少占用土地。
通过合理的设计,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满足所有或大部分的能源需求,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提高建筑的保温能力和空气密闭能力,充分利用土壤蓄能、水分蒸发吸热、“烟囟”效应、建筑绿化等自然空调手段来改良室内热环境,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减少不必要的机械通风装置和人工照明系统,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2.现代科技为绿色建筑提供了广阔前景
我们的祖先虽然为如何利用大自然作了良好的阐释,但由于缺少现代科技的支持而无法实现。绿色建筑的真正实现需要大量的建筑设备支持。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开发了大量人性化的建筑设备,使建筑实现真正的舒适,可以说现代科技造就了“绿色建筑技术”。在我国,建筑耗能占全国总能耗的40以上,在建筑中尤其是建筑使用阶段合理采用可再生新能源,对改变住区能源消费结构,节约采暖、空调等生活能耗,降低环境污染都有重要意义。目前主要的综合节能技术途径有:①通过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能力。②通过开发新型建材提高门窗气密性。绿色建筑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使之成为现实。现代科技将成为人类改造环境的重要成果,成为21世纪的建筑设备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五、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设的探讨
1.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设调研
在开展专业建设的活动时,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开展调研工作。可以派专人去一些名校进行调研,收集教学计划和大纲、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教学资料,还可以观察并了解他校的教学结构体系和专业发展的方向,以便为学校专业发展目标的制定做一个铺垫,为学校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奠定良好的基础。
2.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调研后的反思
我国高校在1952年创办了供热供燃气及通风空调专业,当时全国只有少数大学开设了此专业。四十多后,一些高校才陆续建立该专业。随着教育制度的深入改革,1998年国家教育部研究决定,将供热供燃气及通风空调专业和城市燃气工程专业合并到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专业,这就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这个专业的由来。到了21世纪,全国有许多高校已设立了该专业。
3.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发展
为了促进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基金项目上,我们要加强其他专业技术课程的课件建设、综合性实验教学课程建设、双语课程建设等等。为了形成合理的教学体系,还要进行大量的工作,如加强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适当的培养模式,构建两个体系,对于核心课程要建设多媒体课件等等。
六、结束语
通过对现代科学技术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影响与促进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要想更好地把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脉”,就要更为深入地探究现代科学技术对其造成的深刻影响。希望本文的研究对相关工作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方从严,吴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综述[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88-89.
[2] 孙世国.21世纪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发展趋势刍议[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03):101-102.
[3] 吕志涛.新世纪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与可持续发展[J].江苏建筑.2013(11):25-29.
一、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灵活运用CAI课件,提高科学课堂效率。
CAI课件――这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完全改变了教师以往上课的方式。以往对抽象的、难理解的内容,教师要花费很多时间去讲解,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就能用形象化、具体化的手段,很容易让学生弄清楚,达到教学目的。如《消化器官》、《血液循环》等解暗箱的课,学生不会苦于看不到,只通过抽象的想象去理解。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播放身体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动态的心跳、胃的蠕动、血液的循环过程等,再加上教师以讲解员的形式进行旁白。学生观看到了平时不可能看到的画面,倾听老师的旁白,注意力被画面和动画吸引过来,学生就在愉悦的心境中,进入了学习的佳境,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由于多媒体教学课件采用图文交互界面、窗互操作,使人机交互能力大大提高,这可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决策权力,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能力状况,选择适当的学习进度,及时反馈学习信息,真正做到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实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如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设计几个难易程度不同的几关,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一关进行学习,避免了好学生吃不饱,能力超差的学生消化不了的现象发生。在执教小学科学《物体的沉浮》这一课时,用flas,让学生全面了解观察潜水艇的构造,再反复观看它的工作原理。这比只是做做实验好的多,演示实验由于各种原因,学生人数、场地限制,学生不能完全看清楚,如果用课件演示,就解决了这些问题。一些科学实验,如在讲述《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的实验,用课件非常生动。总之,在学生无法实现操作、理解有困难时尽量用课件,对提高课堂效率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运用网络,作为课堂的延伸。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科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课外利用网络探究,指导学生在网络中获取课本以外的知识。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增加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学生们可以利用网络达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分工把学生分成小组,以网络为媒介搜集相关的资料,共同解决所面对的问题。比如在六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学习中,我给学生提供了不同主题的网站,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探究主题,主题相同的同学一起浏览网站,发挥集体的智慧,将得到的网络资源进行整理分析,每个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形成科学小报告。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具有较强的问题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这些都符合科学探究学习的特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仿照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解决问题。如在《太阳、地球和月亮》这个单元,知识量较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组成小组,在网络上探究了四季的更替、白天与黑夜的变换,太阳的温度、大小、距离以及对人类的影响这一系列问题,这一过程提高了学生的成功体验和自我效能感,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络在课堂外的延伸对于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对问题的理解,养成多角度、自主探究问题的习惯,甚至改变世界观,都会影响非浅。
二、借鉴国外科学教育网站,达成资源共享
今天,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部门都重新认识到从幼儿园普及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如英国1989年开始把小学科学列为与语文、数学并重的3门国家核心课程之一;法国从1994年开始从5岁儿童培养“动手做”科学教育项目等等。各国的科学教育政策清楚地表明,小学课程中,科学与其它学科是同等重要的,义务教育10-12年中,科学教育是连贯的、统一的、成体系的。
在国外的教学资源中,很多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这些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的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学习,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他们的学习经历。学校的教学资源中往往有教育网站的链接信息,鼓励学生上网查找资料,玩网上专门为学生学习设计的教学游戏。
另外,很多国外科学教学资源网站能够与学生教材配套,并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丰富了感性认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在希尔教育学院网站中,有专门的科学配套资源,而且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资源分开,在学生学习资源中,用课件讲解的形式将知识清楚的呈现出来,比如在学习食物链一课中,从植物―昆虫―青蛙―老鹰,形象生动的将食物链产生的过程展现在孩子面前,图文并茂,易于理解。我们很多小学教育网站中根本就没有增设科学教育资源或者资源明显缺乏,文字讲解和图片的形式较多,不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在教学备课过程中,可以多搜集国外的优秀科学资源网站,有的可以直接给学生播放,有的可以为自己制作课件提供素材,从而为科学教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营造一个有趣、直观、生动的科学课堂。
三、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注意的问题
1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是一种个性的心理特征。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注意往往来源于兴趣,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动力,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地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
现代教育技术把音频、视频及动画有机结合起来,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的特殊作用,使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生动,让人有如临其境的感觉。这样避免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单调说教,能充分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但教学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认识提高的转折点,是由感性到理性,达到质变的关键点。由于受学生自身经验水平和知识基础的限制,或知识本身较抽象等原因,有些知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难以理解,教学效率低下。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实现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整与散、虚与实之间的相互转换,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将教师难以讲清楚、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客观事物的直观形象,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恰当地表现和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通过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典型的具体经验和感性材料,突出观察点,揭示现象的本质,扩大了学生认知的时空,缩短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从而有利于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3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完成画图、绘制表格和抄写数据等工作,并且在黑板上擦了写、写了擦,不能保留,不好转化。如果使用多块小黑板,挂上、摘下,切换时间长,会耽误教学时间。现代教育技术存储量大,准确性高,切换时间短,操作简便快捷,只要轻点鼠标,文字、图表、数据就可以立即显示出来,从而节省了书写的时间,增大了课堂容量。科学研究表明:同一份材料,纯听觉学习能记住60%,纯视觉学习能记住70%,视听兼用能记住90%。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特有的多彩逼真的画面、情感丰富的音响,调动学生手、眼、耳、口、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充分发挥视听觉的作用,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师的精讲效率。
4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优化演示、实验,增强演示效果
演示是教师向学生呈示实物、教具,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以说明或印证所传授的知识。演示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实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器材设备,控制一定的条件,引起事物或现象的某种变化,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些变化获得直接知识或验证所学知识。但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条件限制,有些演示和实验的效果并不理想。例如,教师在讲台前演示,坐在后排的学生由于离讲台距离远,对有些演示就很难观察清楚;在动手操作中,教师几乎无法将各种各样的摆法一一演示给学生。再如,有些实验过于复杂或在一般条件下根本无法进行,在传统教学中只好让学生凭空想象或干脆省略不讲,直接告诉学生结论。但如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就可以很容易地解决上述问题:通过计算机模拟与仿真,可以很好地展示演示和实验的过程,使教师的演示更清晰,实验更准确,从而有利于学生理解新知。
5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突破时空的限制,直观形象
教学中常有一些宏观的自然现象、逝去的景色或者需要长时间才能感知的事物,因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让学生亲眼看见;一些微观的事物和微小的变化无法通过仪器设备让学生进行观察。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内容丰富、感染力强的感性材料,展示事物的运动、发展和变化过程。亲身感知取代了凭空想象,原先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具体、生动有趣。在语文、思品、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对于一些历史事件、故事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重现当时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体会作者的真实感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由于受先天禀赋差异以及后天环境的影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难免存在差异。但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班级授课制和教学媒体的限制,教师往往只能照顾大多数,难以兼顾优秀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造成优秀生吃不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不了的状况,久而久之,会使一些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自动工作等功能,通过与计算机交互对话,学生可以根据回答问题的对错,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学习内容。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做一些难度大、提高性的练习,能力较低的学生可以选做一些基本的练习。当学生碰到难题或解题有困难时,可以通过人机对话,得到启发式的提示或讲解,也可以暂停后面的练习,进行复习巩固。由于计算机判断正误比较快,当学生出现错题时,计算机会让学生再考虑,直到会做为止,并给予鼓励性评价,从而减轻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随时可以通过主机巡视每个学生的做题情况,当学生有问题时,教师可以给予个别辅导,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因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适应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真正实现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结合,使整体和个体得到和谐发展。
7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
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操作已不同于传统方式的教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备课与传统备课相比,要复杂且难度大。在备课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适当的教学内容,选择或制作相应的课件,优化组合各种媒体,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掌握反馈信息,合理调控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促使教师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路子,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
总之,适时、适量、适度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思维,优化教学结构,增大课堂教学容量,而且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静态的知识动态化,直观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实现减负高效。
参考文献
[1]黄甫全.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董齐.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布鲁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动力。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直观、新颖的电化教学,让五彩斑斓的画面,美好动听的音乐,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起他们的新异感,用熔形、情、境、理于一炉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旺盛的求知欲,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走向大自然》一课时,针对我校地处偏远农村,学生没见过大海,我就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同学们听后高兴极了,异口同声地回答:“想!”于是,在播放伴有海水卷上沙滩、退潮时水流哗哗的乐曲声中,出示幻灯片:蓝蓝的海水,金色的沙滩,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在捡贝壳,学生们睁大眼睛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倾听着悠扬的乐曲,个个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海边,脚踏沙滩,目睹海浪;仿佛自己正在和画面上的小女孩在一起捡贝壳。由此可见,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来引领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能够使学生兴趣盎然,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结合教材内容,凸现教学重点。
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从而有效地帮助教师实现精讲,突出重点。如在教学《青蛙和蟾蜍》一课时,我把从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栏目中辑录的青蛙、蟾蜍的生长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片段,进行了播放,学生在几分钟内就能领悟到青蛙的生长特征:卵(水中)小蝌蚪(水中)小青蛙(水、陆皆可),从而使学生形象地理解了“变态”、“两栖”的含义。同时,我还对有关的镜头进行了加工,其中有这样一组“青蛙捕食飞蛾”的镜头:在飞蛾飞经眼前的一刹那,青蛙一跃而起,倒生的舌翻出口外,分叉的舌头先击中飞蛾,然后舌尖粘卷飞蛾,顺缩口中,双目紧闭,吞咽下去。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我将这一组稍纵即逝的镜头,进行了慢放、定位、放大、反复,使这一系列的动作准确无误地扑入学生的眼帘,加深了学生对本课重点知识的理解,起到了课将尽、趣犹存、思未尽的教学效果。
三、突破时空界限,拓展教学空间。
自然界是个广阔无边、丰富多采的世界:空中飞的、陆上跑的、地上钻的、水中游的、远古的、现代的??可谓万物峥嵘无穷尽。这无疑增加了科学教学的难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无疑能解决你教学中的困惑。
如:在教《乐音与噪音》一课前,我运用录音机播放了自己在课前录制的大自然中的一些声音:贝多芬的钢琴声,小溪的流水声,小鸟的啁啾声,汽车的鸣笛声,自行车的铃铛声,机床的撞击声,摩托车的马达声??弥补了课堂这一特定环境中,学生难以体验到的缺憾。如在教学《走向大自然》这课前,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大自然,为什么要学习科学,怎样学习科学,我将自然界的日月星辰,花草树木,虫鱼鸟兽,风云雨雪,地震、火山等千物万象,以及人们利用自然的典型事例的珍贵镜头,剪辑在一起,并配以音乐、声响和解说,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可见,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非常便捷地使学生驰骋时空,一览无余,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四、运用网络资源,促进自主学习。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校园网、国际互联网等进行搜集信息、自主探究等学习活动。众所周知,Internet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为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调动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拓展视野。在教学《探索月球的秘密》时,我以“嫦娥奔月”的传说为本课导入点,并提供“嫦娥故事”的链接,使学生了解对月球的关注由来已久;利用网络收集来的资源所建立的“月球与时间”的链接,也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月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他们科学的应用意识。本课的教学,我设计了让学生分组探究几个问题(如“环形山的形成原因”、“月球对地球的影响”等等),找出相关资料用做课堂或课下交流用,学生通过鼠标点击科普站点或使用搜索引擎,自由地在不同的知识点间转换,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课后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及自己感受写入电子文档,对一些不懂得问题通过发帖和发Email的方式进行咨询。
可见网络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使学生在求知之余,开阔了视野,培养了自主探索和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从儿童的思维特点来看,小学生形象记忆能力较强,分析综合能力较弱,对于一些较为抽象和复杂的知识内容不易理解和掌握,这时,巧妙地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可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从而分散学习难点,便于学生抓住知识关键点,更好地掌握知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巧借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释疑解惑,激活思维,深化知识理解。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螳螂捕蝉》一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哲理性较强,课本重点:学生能够凭借文中语言体味出寓言故事所说明的道理;难点: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巧妙地出示投影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蝉”“螳螂”“黄雀”的动作神态,再联系课中的“乘虚而入”“不堪设想”等词,指导学生放飞想象,领悟“眼前利益”和“身后正隐伏着的祸患”的双关之意,领会吴王“恍然大悟”的道理。最后,通过播放视频,展示一些生活中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的事例,深化学生理解,把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蕴含的深刻道理。
二、有效整合现代教育技术,拓展学习空间,提升能力
语文学习离不开丰富的语言积累和文化积淀,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广泛阅读、多方涉猎,然而,这一要求在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是难以完成的。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有效整合,丰富了学生学习资源,拓宽了学生学习空间,学生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充分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自主拓展阅读与交流,自主学习探究,学会搜索、查询、分析、鉴别、筛选、归纳、整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开展学习活动,从而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协作精神,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借助网络信息环境,广泛开展课外学习活动,拓展学生学习空间,通过课内向课外的迁移延伸,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比如,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梦圆飞天》一课后,教师可以结合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神州八号”“神州九号”“神州十号”的成功发射,以“中国航天科技”“探索太空奥秘”为探究主题,让学生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查阅相关资料,并开展相关专题学习活动,说一说自己的感想和设想。
三、总结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在各级学校教育领域中的现代技术教学也得到迅速发展。在小学英语课上运用现代技术教学势在必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采取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从德智体各方面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儿童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是点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发现学生对周围事物迷惑不解的各种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循循善诱,引导他们开动脑筋,努力探索,逐渐学会自己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
现代技术教学主要依靠多媒体系统、计算机软件、音像资料、影视以及教师自己制作的各种课件等等,在课堂上创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学习英语的情景与氛围,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声与像、动与静、远与近、表与里、虚与实相互结合转化等特点,突出英语学习的形象性与动态感,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断激发他们听说英语的兴趣,利用反馈原理训练学生的听说英语的能力,增强记忆,培养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众所周知,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人们的思维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现代技术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在小学阶段进行英语直观教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学习环境与条件。由于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创造学习英语的情景,就可以在课堂上尽量排除用汉语讲解的干扰,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英语课始终要以听说领先,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采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系统、音像资料、影视作品等中说英语的标准发音与优美语调、声情并茂的动画等,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模仿,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是搞好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只有在充满兴趣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才能高度集中,记忆力就能明显增强并且思维敏捷,而运用现代技术教学,则可以创造一种愉快、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在进行小学英语课的现代技术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情感参与、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的机会,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真正达到动脑、动口和动手。在教师的耐心细致的示范与指导下,要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操作演示,同时,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以及反馈原理来选择不同的演示方式与次数。
我从中央电视台的“大风车”少儿节目、正大综艺等中得到不少启发,在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与尝试。在教 What is this ? 这个句型时,我精心设计了一套多媒体的游戏。在课堂上,学生最先是看到荧屏上出现无数个问号“?”重叠在一起,我按一下播放键,当荧屏的右角上显示出一只长耳朵,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用英语说出 ear 这个单词,但它究竟是一种什么动物呢?于是我引出这个英语句型,启发学生努力去猜测,并且通过轮番地按下播放键与暂停键,分层次地在荧屏上展示这种动物的各个部位,逐渐从局部到全部,不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边看边猜边说英语,还不时地发出笑声,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现代技术教学的乐境与奇境,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各种智力因素。现代技术教学展示的形象既能对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提供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剌激,又能让学生积极地动脑筋,发挥想象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克服死记硬背英语单词的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
现代技术教学展示的画面灵活多变,节奏快,有利于在创设学习情景时把学习过的旧单词与正在学习的新单词巧妙地组合在一个句型中,反复进行操练,便于学生利用旧知进行理解,加强记忆,同时学习新知,建立“温故知新”的教学程序和知识结构。比如,在进行现代技术教学时,我就事先设计一个饶有兴趣的画面,把“苹果”apple、“硬币”coin、“猫”cat 、“狗”dog 等等英语单词隐藏在屏幕上的无数个问号的后面,随着画面的逐层次展开,竞猜游戏掀起一个又一个,在欢乐中达到英语单词与句型的最佳教学效果。
通过英语课的现代技术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个英语教师,要上好现代技术教学课,除了不断提高英语知识水平与教学能力之外,还必须认真学习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其他现代信息技术,这样才能适应21世纪的数字化时代的英语教学改革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的需要。
英语课的现代技术教学与素质教育
育才学校 刘 蓉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创造,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时代。我们作为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新世纪接班人的重任,在各种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把启动、训练、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摆在首位。创造是一个人富有才智的体现,需要进行积极的智力劳动。人的智力不完全由先天的遗传性因素所决定,更主要的在于后天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学 阶段的教育,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一个人后天所受到的启蒙教育。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在各级学校教育领域中的现代技术教学也得到迅速发展。在小学英语课上运用现代技术教学势在必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采取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从德智体各方面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儿童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是点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发现学生对周围事物迷惑不解的各种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循循善诱,引导他们开动脑筋,努力探索,逐渐学会自己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
现代技术教学主要依靠多媒体系统、计算机软件、音像资料、影视以及教师自己制作的各种课件等等,在课堂上创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学习英语的情景与氛围,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声与像、动与静、远与近、表与里、虚与实相互结合转化等特点,突出英语学习的形象性与动态感,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断激发他们听说英语的兴趣,利用反馈原理训练学生的听说英语的能力,增强记忆,培养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众所周知,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人们的思维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现代技术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在小学阶段进行英语直观教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学习环境与条件。由于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创造学习英语的情景,就可以在课堂上尽量排除用汉语讲解的干扰,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英语课始终要以听说领先,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采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系统、音像资料、影视作品等中说英语的标准发音与优美语调、声情并茂的动画等,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模仿,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是搞好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只有在充满兴趣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才能高度集中,记忆力就能明显增强并且思维敏捷,而运用现代技术教学,则可以创造一种愉快、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在进行小学英语课的现代技术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情感参与、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的机会,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真正达到动脑、动口和动手。在教师的耐心细致的示范与指导下,要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操作演示,同时,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以及反馈原理来选择不同的演示方式与次数。
我从中央电视台的“大风车”少儿节目、正大综艺等中得到不少启发,在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与尝试。在教 What is this ? 这个句型时,我精心设计了一套多媒体的游戏。在课堂上,学生最先是看到荧屏上出现无数个问号“?”重叠在一起,我按一下播放键,当荧屏的右角上显示出一只长耳朵,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用英语说出 ear 这个单词,但它究竟是一种什么动物呢?于是我引出这个英语句型,启发学生努力去猜测,并且通过轮番地按下播放键与暂停键,分层次地在荧屏上展示这种动物的各个部位,逐渐从局部到全部,不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边看边猜边说英语,还不时地发出笑声,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现代技术教学的乐境与奇境,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各种智力因素。现代技术教学展示的形象既能对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提供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剌激,又能让学生积极地动脑筋,发挥想象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克服死记硬背英语单词的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
1.摆脱教育时间的约束
在现代教育中,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时间限制,将一些有用的影像资料进行存储。并且,计算机强大的中央处理器能够运算、处理大量的信息,这就保证了在教学系统中,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及时对教学信息进行处理。这样一来,就能够突破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在时间上的限制。例如现代著名画家在作画的时候,可以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将作画的过程进行储存,以供后人进行欣赏和临摹。
2.摆脱教育空间的约束
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延伸现代教育的教育空间,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使不同地区的人,在任何时间内通过互联网终端了解各所学校的教育信息以及最新的教育成果,并且可以将资料通过互联网终端下载下来。网络课堂的开展,更可以与在线的专业教师与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实现现代教育在空间以及时间上的突破。更使得现代教育更加开放,如电子图书馆可以成为全世界人沟通学习的媒介。
3.在教学活动中的沟通与交流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过程中,能够发挥良好的沟通作用,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规律。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良好的沟通,无需受到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及时处理各种教学内容上的问题,以及灵活选择教学内容。除此之外,计算机信息教育技术以其独特的展现方式在沟通与交流上能够将教训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内容变为动态与交互式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被动为主动学习。
4.自由性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使得各个教育主体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自主而不受约束地参与和沟通,让现代教育能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使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进行自主而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实现对学习内容、授课教师、学习时间与空间、学习方式的自由选择,真正体现现代教育自由性的特征,使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学习和终身学习变为现实。
二、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意义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方法,扩展教学内容的传递方法,为教育体系增加新的血液。具体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1.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教学能够利用生动的图像影音,将教学内容生动且富有趣味地表达出来,将一些枯燥的重点内容勾画以及老师讲解、记笔记等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生动的网络教学。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将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起来,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远程教育能够在教学中起到平衡教育、不同地区优势互补的作用,还能够提高学生养成良好自主学习能力。
2.实现个性化学习条件下的学教并重
以往的教学手段通常都是注重教师的讲解与课题教学,对学生的自主学能力不够重视。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的进步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又出现偏向学生自主学习而忽视教师的作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是没有教师的经验以及专业素质,学生单纯地自主学习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计算技术的出现便能很好地解决教与学的矛盾,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教学并重局面。
3.实现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和缩小地区间教育差距
现阶段,由于地区经济的差异性,导致我国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单单只靠财政拨款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能够缩小地区教育的差距,特别是远程教育还能够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互补,这对我国当前教育状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一些国内高校或者相关的教育机构都已开通远程教育课程,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使不同地区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的模式来完成相关课程。除此之外,网络教育平台数量的增加以及类型的多样化,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选择和发展机会,更加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三、结语
一、字号、字体要求
数学试卷用5号字,宋体;数学稿件用4号字,宋体。正文中的字母用“Times New Roman”,斜体。图形中标示的字母用小5号,斜体。
二、数学符号的插入
1.直接用键盘上的符号,如:>,
2.用软键盘上的符号。右击软键盘,可出现一系列常用符号,如希腊字母、标点符号、数字序号、数学符号、特殊符号等。如∠α=30°,O,ABCD,AB∥CD,…,《》,①,②,③,㈠,㈡,㈢,,ABC≌DEE,20℃等。
3.用“插入”。左击“插入”,点击特殊符号,则可出现一系列符号,如单位符号、标点符号、数学符号、特殊符号等。
4.用“格式”中的一些功能。如“字体”中的下划线、着重号、阴影文、空心文等,“中文版式”中的带圈数字、字母等。
对于小写字母、数学式子、方程、根式、绝对值等,必须用公式编辑器■。如a+b,■,■,|x-1|,x+y=5,2x-y=-1,■=■。公式编辑器在“插入”“对象”“公式3.0”中。为使用方便,可将公式编辑器移到桌面上,方法是:在右上角“键入需要帮助的问题”右点击,出现“自定义(C)”,点击后,在左边“类别(G)”栏点击“插入”,然后在右边“命令(D)” 栏找到“■公式编辑器”,然后将其拖动到桌面即可。
四、简单几何图形的制作与组合
1.对于规则图形,可点击屏幕下方“自选图形”,出现“基本形状”,如下面的一些图形:
■
2.对于不规则的直线型图形,用点击屏幕下方“”的方法即可画线段,从而组成直线型图形。对于线段端点连结不合适的,可以可点击屏幕下方“绘图”中的“编辑顶点”,可任意拖动线段的端点。图形画好后,要将其组合:点击屏幕下方的“ ?”(选择对象),先将所画图形框住,然后点击“绘图”中的“组合”,并将组合好的图形拉出“框”来。如AD是ABC的中线,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交。
■
3.抛物线、双曲线、任意曲线的制作。在“自选图形”中找到“线条”,用“S”线即可画抛物线或双曲线,用“自选图形”中的“自由曲线”可画任意曲线。
4.图形的移动与复制。选中图形后,用键盘上的“ ”键可移动图形,按“Ctrl”+“ ” 键则是微调。选中图形后,按“Ctrl”键可复制图形。
五、较复杂图形的制作
1.数轴或坐标系的制作。用“”制作数轴,点击屏幕下方的“箭头样式”的中其他“其他箭头”“末端样式”,选燕尾样式。
■
单位的选取与制作。先画竖直线,然后复制、选中,在“绘图”中找到“对齐或分布(A)”,选择“横向分布”即可。同理可做出直角坐标系。
2.网格图的制作。先画一条线段,然后复制、选中,在“绘图”中的“对齐或分布(A)” 选择“纵向分布”,然后组合,再复制,旋转90°,从而组成一个网格图,再组合即可。流程图如下:
■
3.含有数据的精确图形的制作,如画一个55°的角,画一个边长为3cm的正方形等等。方法是:先画一条水平直线,复制,选中其中一条,右击,找到“设置自选图形格式”中的“大小”,将其中一条旋转55°,从而组成一个55°的角。
4.阴影图的制作。
(1)直线型阴影图。用“自选图形”中的“任意多边形”先画出阴影部分的多边形,不合适的用“编辑顶点”的方法使所画图形与所涂阴影图形重合,然后右击鼠标,在“设置自选图形格式”中的“颜色与线条”中找到“填充效果”,选择“图案”中你所需要的填充阴影,点击“确定”即可完成。
(2)圆或曲线中的阴影图。在“自选图形”的“基本形状”中找到弧形“■”,右击,在“设置自选图形格式”中的“颜色与线条”中找到“填充效果”,选择“图案”中的各种填充阴影即可自动形成“扇形阴影”图。若要“弓形阴影”图,只需将多余的三角形阴影用矩形(选择白色)盖住即可。若在圆中制作“扇形阴影”或“弓形阴影”,则先画一个圆,再用弧形“■”画一个同样大小的圆,再将其回归弧形,然后填充阴影即可形成“扇形阴影”。“弓形阴影”同上方法。
(3)复杂曲边形的阴影图可以用“任意多边形”+“编辑顶点”的方式,在放大5倍的情形下制作,完成后再恢复原状。
4.钟表的制作。(1)先画两个圆,再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选中,水平居中,垂直居中;(2)将水平线分别旋转30°、60°、120°、150°,这样将圆等分为12份;(3)将短水平线(长度0.25cm,2.25磅)及其旋转线(也是分别旋转30°、60°、120°、150°),放入等分点上;(4)画上圆心、表针,去掉等分线,组合即可。流程图如下:
■
■
5.圆柱、圆锥或球中的虚线的制作。先用自选图形中的弧线画一个椭圆,复制,然后取一个实线、一个虚线的半椭圆,组合。流程图如下:
■
■
六、图形中字母、数字、文字说明等的标示
用“文本框”可标注字母、数字、文字说明等,“文本框”的移动可以按住“Ctrl”键进行微调。用“文本框”还可以标注弧,流程如下:
■
在“公式5.0”中可直接做出弧AB。
七、表格的制作
论文摘要:现代教育技术正以其显著的优势成为学校培养和造就创新性人才的摇篮,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声、光、形、色的传递,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诱发学生的情感活动。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生动、直观地描绘出教师难以言传的意境,为传统、单调的课堂教学注入活力,收到良好的效果。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大胆实践,相互合作,努力创新,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健全的人格尤为重要。本课题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为主要研究领域,探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超。
1、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载体。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了辅助教师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要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新课程实践中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研究内容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基本要求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整个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过程,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的过程,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动手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的过程。
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中,要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时间打破地域界限去认识教材中的事物,达成知识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低耗、高效、优质”的优势,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下面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浅谈如下:
2.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好一门课,就必须让他喜爱这门课,而数学学科的抽象枯燥,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现代教育技术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教学软件可以做得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选择,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解决了动力不足或动力缺乏问题,那么学生的学习障碍就几乎解决了一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在解决这个难题上发挥了很大的优势。
例如:在讲解《正弦函数的性质和图像》这节课时,内容枯燥,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数学基础较差,对理解图像的成因和周期性变化这一规律比较困难。“为什么图像是波浪形的,而且不段重复出现?”学生们往往有这样的疑问。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讲授,他们往往理解困难,导致学生失去信心,打击学习积极性。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把图像的生成过程播放出来演示给学生,这样图形生动形象,一目了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理解、掌握。
2.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个体化学习。
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们自己跳起来摘果子,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来的,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
例如:在学习《函数y=Asin(ωx+φ)的性质和图像》一课时,要观察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并总结其性质。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法,教师需要画大量的图来让学生观察,同时还要做一定的解释,这样费时费力,效果也不一定理想。而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后,学生通过教师制作的课件,自由的选择关于A, ω,Φ的几组数据,通过课件中的软件生成相应的图形,从中发现一些有关的信息,总结出当A, ω,Φ中三个值发生变化时,正弦型函数图像变化的规律,从而得到幅值A、圆频率ω初相位中三个值对该函数图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遇到困难可请求别人帮助,也可请教师解决。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了个体化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这是人类认识过程要遵循的一般规律。但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一般都是在前人实践中长期积累的间接经验,它不再是感性的,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际与理论间的矛盾,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比如,在学习《正弦函数的性质和图像》一课时,要求学生掌握y=sinx的图像成周期性变化,其最小正周期为这一规律。这个结论的由来往往不容易理解,如果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肯定不好。而引人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演示出正弦函数y=sinx图像的生成过程,把文字、图形、动画等信息集于一体,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加深对这一性质的理解与记忆。
2.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结构。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认知环境,为学生掌握新知识提供了捷径。教学中必须改变只着眼于学生知识的积累,以掌握知识的“量”的多少来判断教学质量的高低,而忽视使学生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把握知识结构的现状。在教学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可用来展示知识脉络,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运用于数学教学时,可以通过计算机建立形象的知识网络图,教师在教学时利用语言把知识之间的联系及规律表达出来,并且注意调节、完善学生的思维,从而展现教材中知识结构的转移,即实现了学生的认知结构的构建和重组。
2.5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扩大学生的信息量,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