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媒体融合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TP3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2011)22-0000-01
One Kind of Image Retrieval System Design Program Based on Multimedia Fusion
Lu Weiya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ongzuo 532200,China)
Abstract:The present study is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media image retrieval system,in the image annotation process manually mark the way, the work tedious,retrieval speed is low,which is difficult to apply to the actual retrieval.This article will apply semantic annotation of multimedia and image fusion for image retrieval systems,both to reduce the workload can improve the retrieval speed.
Keywords:Image retrieval;Image semantic annotation;Multimedia integration
一、引言
现有的基于内容图像检索的系统有:QBIC系统,WebSEEK系统,Photobook系统,MARS系统等。这些系统多是采用图像的颜色、纹理、形状等低层物理特征进行检索。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检索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语音识别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图像检索方法。在文献【3】提出了这样的检索系统,但该系统在图像检索模块中采用手动的图像语义标注,手工标注图像语义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了自动图像语义标注的方式,这样大大的提高了检索的速度,更加适于实际应用,也是数字图像检索的发展趋势。以下简单介绍图像语义的标注与系统设计的方案、检测、实践。
二、图像语义的标注
目前,图像自动语义标注的方法大体上分为两类即监督语义标注、无监督语义标注。本文研究的图像检索系统采用的是无监督语义标注,下面我们介绍无监督语义标注。
无监督语义标注方法的通用形式是: (1)
其中,L是随机变量,S是L的可能的状态的数目,X是从图像I中提取的特征向量集,W是该图像对应的关键词集合。当数据库中的每个图像具有与其图像对应的所有的概念时,可以提高计算 的准确率。标注的时,式(1)利用查询图像I中提取的特征向量获得 的函数,该函数提高了待查询图像低层特征与可能用于标注该图像的关键词之间的联合概率。这函数可以是式(1)的联合概率,也可以是如下的后验概率:
(2)
根据式(1)的联合概率或者是式(2)的后验概率的大小顺序可以选择排在前几位的关键词作为图像的语义标注。
三、系统设计方案
本系统主要由语音识别模块和图像检索模块组成。在图像检索模块中图像检索功能是由检索算法实现的,包括查询、分析、匹配和提取等多个模块。系统流程:首先用户发出查询要求(查询图或查询条件),本系统的用户查询与基于文本、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不同的是用户说出查询关键词,算法通过分析将查询要求转化为计算机内部描述,从而获得查询图的特征,然后借助特征库中的特征匹配从图像数据库提取出用户需要图像。本系统中的图像特征主要是事先对图像进行的自动图像语义标注。
在语音识别模块中包括语音库的建立、端点检测、特征提取、特征匹配。首先要建立一个语音库作为参考模板,以便与用户读入查询词形成的测试模板进行匹配,识别出用户要检索的关键词。其次语音录制并存储,对语音信号分帧,然后对分帧后的语音信号进行语音增强,然后对增强后的语音信号进行端点检测。
最后是特征匹配,在语音识别模块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用连续隐马尔可夫模型(CHMM)算法进行语音识别,采用MFCC(MEL频率倒谱系数)为主要语音特征参数,将保存在参考模板结构数组ref(i).mfcc中和测试模板的结构数组test(i).mfcc中的语音信号特征。
四、系统检测及实践
在系统检测的时候,是使用软件Matlab来实现的。
(一) 建立数字图像数据库,并采用图像语义自动标注存放在Matlab结构体中。
(二)运用CHMM算法进行语音识别,利用Matlab的语音工具Voice box。
(三)通过模板匹配之后,将用户读入的语音转换成文本信息,并检索出对应的图像信息。
五、实验结果与结论
在实验中,建立一个200副数字图像,分为20组,采用24 MFCC(MEL频率倒谱系数)为主要语音特征参数。当用户读入一条语音命令,则会显示与命令相符合的一组图像。建立一个将图像存放于MATLAB的结构体中的系统,用户可以对同一幅图像的多种不同描述,不仅可以对图像的主题进行表述,还可以对图像的视觉特征如颜色、纹理、形状等进行描述,并可对多幅图像进行分类,方便灵活。系统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来搜索到用户读入的检索词对应的图像,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结合图像语义标注运用于多媒体融合的图像检索系统中,这样既减少了系统的工作量也能提高检索的速度,更适于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Natsev,ARastogiR,ShimK. WALRUS:a Similarity Retrieval Algorithm for Imgae Datbaases[J]IEEE Trnas.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2004,16(3):301-316.
[2]章毓晋.基于内容的视觉信息检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8
[3]刘菁华,夏定元.基于多媒体融合的图像检索系统的实现[J],电视技术,2006 No.2 P.88-89
[4]刘幺和,李巧云.基于语义搜索的语音交互系统模型研究[J].计算机应用 2009 No.7 p1978-1980
一、观念融合,打牢思想基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不再局限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获取信息。据2016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数量达6.88亿。由此可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不可抗拒。
媒体融合,首先要强化“内容和渠道同等重要”的理念。在媒体融合的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内容和渠道之争现象明显存在。传统媒体认为“内容为王”,新媒体则认为“渠道为王”,谁也不服谁。传统媒体特别是党报,大多是“解放牌”的,资格老、体量大、实力强,特别是在新闻宣传这一块,长期“独步天下”,不可替代。另外,新媒体尚未形成“经营模式”,效益上不去,说话缺乏“底气”。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不断唱衰”;而传统媒体对新媒体又“不屑一顾”。如此“两此皮”,怎么融合?
其实,内容和渠道同等重要,谁也替代不了谁。再好的渠道,没有好的内容支撑,也无法赢得用户和市场;再好的内容,没有好的渠道传播,也达不到宣传效果。如果我们牢固树立“内容和渠道”同等重要的理念,就会摒弃习以为常的传统思维、传统观点、传统办法,就不会“穿新鞋走老路”。 其实,媒体融合,怎样进行融合,在认识上还有不少争议和误区,这都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澄清和消除。可以武断地说,如果不解决思想观念问题,媒体融合就难以向前推进。
媒体融合,还应该树立“早融合早主动”的观念。在新媒体的猛烈冲击下,传统媒体用户开始转移,广告收入开始下滑,骨干采编人员开始流失。事实证明,只有早融合,才能稳住用户,遏制流失,进而占领转型发展“制高点”。如果坐等别人的成功经验,然后“照葫芦画瓢”,必然贻误战机,得不偿失。同时,早融合就能尽早改变落后的采编流程,建立基于互联网下的采编和传播技术平台,达到一次采集、多样生成、N次传播的效果,可大大降低采编运行成本。
从目前的情况看,“早融合早主动”的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畏难情绪和惰性心理普遍存在,导致一些媒体不愿试、不敢闯、怕冒风险,观望等待者有之,小打小闹者有之,浅尝辄止者有之。面对“媒体融合”这场大仗硬仗,我们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危机感、慢不得的机遇感”,要以“横下一条心”的勇气,大胆探索,克难攻紧,赢得主动。
二、人才融合,构筑内容高地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受众如同置身于一个大的“新闻超市”,随时随地随意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新闻,这就使竞争又回到了 “内容为王” 的原点,也就是说,新媒体传播手段再先进、时效性再强,没有可读的内容支撑,仍然无法赢得用户。没有用户,自然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就没有效益;没有效益,媒体就难以生存。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最终目的还是要做媒体,但从近些年媒体融合的情况看,新媒体最缺乏的是新闻策划人才和新闻采编人才,而这正是传统媒体优势所在。新媒体的从业人员似乎还不愿承认这个现实,他们总以为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不懂新媒体,干不了新闻媒体的“活儿”,事实并非如此。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文字功底过硬,作风扎实,适应能力强,稍稍“转型”,就能生产出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的内容,从而赢得点击率。
但目前普遍存在的倾向是,新媒体的采编人员愿意流入传统媒体,而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不愿意流入新媒体。原因很简单,传统媒体待遇高于新媒体。这个问题成了人才融合的“瓶颈”。以市州级党报为例,目前的效益虽有所下滑,但足以支撑运行,加上党报已纳入本级财政预算,采编人员开始吃“皇粮”,就更不愿融入新媒体了。
如何突破这一“瓶颈”,还真没有公认的好方法。笔者认为,在融合过渡阶段,可采取这样一些措施。首先,可采取“掺砂子”的办法,将传统媒体的骨干选拔一批进入新媒体采编岗位,直接提升内容生产水平。同时,通过“传帮带”,提升年轻采编人员的业务技能。这样就能迅速达到“吸引眼球,聚集人气”的目的。另外,还可将新媒体基础好有潜质的年轻人选调到传统媒体的采编岗位锻炼,提升采能力特别是导向把关能力。经过几年的努力,就能为新媒体培养出一批“内容生产”的能手高手。
其次是强化培训,边实践边提高。这虽然是个老办法,但要做出效果来,不舍得投入是不行的。前两年,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每年投入20万元,选拔近百名骨干到华中科技大学,定向培训,提升水平。该集团2016年又换了一种方式,聘请集团内的行家理手,利用周五下午的半天时间,集中进行媒体业务培训,持续了两个多月,效果十分明显。这个活动结束后,集团还拨出专项经费,成立了内容生产“兴趣小组”,专家牵头,自由组合,探讨业务,单项突破。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人才融合,相互借力,可使新闻生产和运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当然,人才融合的方法还很多,关键是决策者要有强烈的人才融合意识。只要认识到位,办法自然会有。
三、体制融合,统筹资源开发
体制机制的融合,是媒体融合的关键点,也是最难点。传统媒体在经历了“敌视新媒体”到“认识新媒体”的过程后,开始采用“扬弃”的方式,加快与新媒体融合的步伐,但要真正从体制机制上融合,任务还相当艰巨。
传统媒体办新媒体已经多年,有的动作不小,投入不少,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总体上看,成功的还不多。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片面认为传统媒体开通官方微博、微信,与纸媒互动,就是融合;片面认为多采集数据新闻和可视化新闻,给用户全新感受就是融合。其实,这都是很肤浅的认识,应该说才刚刚“入门”。媒体融合作为彻底的转型,是观念、体制、机制、内容、管理、运营等系统性的转型,只有采取全面的彻底的融合,才能抢占先机,实现转型发展。
建立中央厨房,先行先试。如今,地方媒体都在效仿“中央厨房”模式,将其作为媒体融合的核心支撑平台。它带来的不仅仅是新媒体技术的变革,而是重新塑造运行理念、工作机制、组织架构、产品形态,这就需要从内部推倒“围墙”,形成新的运行模式。这种转型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分步进行,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比如,先将“中央厨房”打个“小样”,边运行边完善,等到成熟后,再进行“放大”。
媒体融合需要全新的体制和机制,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地方媒体还存在不小差距。比如在人才任用和绩效考核方面,不少传统媒体还是“老一套”,难以适应媒体融合的要求。又比如,不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全员聘用制”,突破编制这个“瓶颈”,就难以留住新进人才。再比如,各媒体间的待遇悬殊过大,影响人才内部合理流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摘 要: 大学美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因教育目标的一致、教育内容的融合、教育形式的互补而具有融合的可能,两者可从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重视新媒体平台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融合,以期实现大学生精神成人并使其行动回归理性这一目标。
关键词: 大学美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合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意味着高校美育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着共同的教育指向。另外,美育对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以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可行性:以美育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就是大学生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美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机构成,两者之所以融合是因樵诶砺凵暇哂衅鹾系目赡堋
(一)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
诚如复旦大学朱立元教授所言:“美育可以使人摆脱外在个人功利和内在低俗欲望的束缚,体味到真正的自由对自然限制的超越;可以拓展人的精神境界,完善人的个性,使之追寻现世人生的完满和幸福,具有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功能。”[1]中国学术界的共识是美育可影响人的精神,可作为德育、智育的辅助工具,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人的教育目的。
大学德育的直接目的是“为着一个一个大学生自己的健康成长,使它们自己成为完善的人,成为有品位、有素养、人格高尚的人”[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高校德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也承担这样的使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要学生爱党爱国,引领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从而促使他们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在培养大学生“求真、向善、唯美”基本人格这一目标上,二者具有一致性,都是要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二)教育内容具有融合性
以康德为代表的美学家认为审美是无利害的,它不同于感官,亦有别于理性,正是这种无功利的特点使美育以情感为特征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心灵世界,从而帮助德育、智育达到教育目的。因此,通过审美所培育的美好的情感,对于智育和德育,甚至健全人格的养成,无疑是有力的促进。美育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排挤丑恶的事物,校正空虚的心灵,确立崇高的理想。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美育“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十报告中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文明、和谐、平等、诚信、友善”等关键词都体现出审美教育的内容,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不仅保证美育的正确方向,而且是美育持久发展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二者在内容上具有融合性。
(三)教育形式具有互补性
美育具有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和自由性等特点,可以借助自然美、社会美、人之美、艺术美等美的具体存在形式,引导学生这一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获得愉悦的情感的同时,体验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美善得以融合。因此,在形式上,以美育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可以充分发挥美育动情性的作用,寓教于美、寓教于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通过学校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使命所在。就大学生而言,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定型,身处自媒体时代在辨善恶、明是非、知美丑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在此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形象性是美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它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生动化、生活化,因此,借助美育可以使大学生更主动、乐意甚至是不知不觉地接受、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资源共享:大学美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融合途径
之所以能融合,是因为大学美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理论上具有契合度,在实践中如何将二者融合,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生动形象的内容、恰当鲜明的方式使大学生在美的体验中接受并认同从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值得教育工作者们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两者融合的关键在于“资源共享”,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建设:
(一)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
高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德育和美育存在于课程教学之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依托于高校思想政治课(“基础”课、“纲要”课、“原理”课、“毛”课等),大学美育实施途径很多,课程教学既包括理论课如《美学概论》、《美学与美育》,又包括具体鉴赏美的课程,如《影视鉴赏》、《油画鉴赏》等。
目前,两类课程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并没有交叉行为,多数都是各行其是。有必要首先强化教师的融合意识:“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不能由自然状态中产生。”[3]思政教师可以改变传统说理、讲解的方式,借助美育的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渗透于美的事物、现象、事件中,使大学生主动愉悦地接受教育。美育类教师应知晓美是以善为前提的,美的事物必然是积极向上显示正能量的,而生动形象的案例来自于生活,要让大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提高素养。
(二)重视新媒体平台建设
新媒体带给大学生的影响是不容教育者们忽视的。我们不能因其产生的负面影响而拒绝使用,相反应利用好它并使它成为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与行动回归理性的载体。学校、学院、班级开设公众号,定期推出如“寻找身边最美志愿者”、“运动赛场上的健儿风采”、“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等主题活动,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大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身边的人和事。教师可以加入班级微信群、QQ群等,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问题,理性分析问题。因此,新兴的大众传媒可以成为大学美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使美善得以融合。
(三)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大学生乐学其中,也可以影响其审美品位、审美趣味,同时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在大学美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审美兴趣,选择以区域或季节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寻找、感受校园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感情。作为校园环境的设计者、实施者,高校应充分考虑美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融合点,以我校为例,几千吨的三峡石散落在校园,以奇特、壮观吸引学生,而三峡石上还刻着诸如“天人合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富强民主”等字,如此,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受到教育。
总之,大学阶段的美育承载着促成渐具独立人格和主体批判意识的成年个体的社会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认同过程中可以借助美育这一载体实现,同时,美育借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成自身的成“人”使命,这就是“融合”之意义所在。将美育融入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既可增加美育的内容,又可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共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并行动回归理性。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美育与人生[J].美育学刊,2012(01).
[2]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327.
吉林省强力推进旅游产业要素建设,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促使全省旅游产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旅游接待设施方面,“全省高星级酒店数量明显增加,其中5星级达到14家,4星级达到40家,仅长白山地区就新增5星级标准酒店6家,达到了10家”[4],使到长白山旅游的人数大幅度攀升。在旅游项目开发方面,全省开工建设旅游大项目307个,其中新建项目109个,续建项目198个,已完成投资78亿元,呈现出投资大、数量多、标准高的特征。在旅游交通方面,2012年新增长春至合肥、长沙、贵阳、福州等近20条航线,使吉林省航线总数达到近90条,通航城市达至54个。铁路方面,增开了与省外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列车,扩大了吉林省旅游客源市场。在旅游商品方面,目前吉林省有开发、生产、销售旅游商品的企业近600家。依托长白山自然资源形成的传统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制品,依托农业大省、生态大省开发的绿色生态保健食品、饮品,依托黑土地文化、冰雪文化、汽车文化的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深受旅游者的喜爱。
二、吉林省旅游文化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业链的构成存在薄弱环节旅游产业链的构成包括旅行社、交通部门、餐饮、酒店、景区景点、旅游商店、旅游车船以及休闲娱乐设施等旅游核心企业,如果其中某一企业出现问题,将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旅游景点景区是旅游产业链得以运行的根本动力,吉林省的一些重要景区在基础设施以及配套服务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如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遗址遗迹需要加以修缮和细心维护;一些旅游景点标识不全、路标不清晰;有些旅游景区的停车场和购物中心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吉林省中小型的旅行社居多,存在规模小、经营分散和缺乏质量保证等问题;通往一些偏远郊区的旅游景点的公路等级低、路况差、不安全因素较多;娱乐设施不完善、项目单一。毫无疑问,这些薄弱环节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吉林省旅游产业链的发展。
(二)旅游产品整体实力较弱,文化内涵不够突出目前,吉林省已开发了多种形式的旅游产品,但这些旅游产品层次较低、内容单调,存有雷同和模仿的现象,缺少综合性较强的旅游产品。如具有纪念性和教育性的红色旅游产品,所展现给游客的仅仅是简单的图片和机械化的文物陈列,产品内涵未得到充分挖掘,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缺乏长久竞争力。
(三)产业链条中的各企业缺乏协同配合意识吉林省旅游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各企业间缺乏协同配合意识。企业在经营中通常以自我为核心,在竞争客源时只想着自己获得利益,忽视甚至会损害到产业链整体的利益。如有的旅行社为了获得客源,进行低价销售,在服务上却偷工减料。另外,有的景区和旅行社之间缺少协作行为,在门票方面对旅行社并没有优惠,造成旅行社在向游客推荐景区时可能有意忽略此处,而以其他景区代之。吉林省大部分景区将门票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产业链条就出现了“孤环”的现象,不利于产业链的整体发展。
(四)对外宣传力度有待提高吉林省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国际、国内市场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强,这与宣传力度不够有重要关联。大部分的宣传活动只是简单地将信息传递出去,缺少与游客间的双向沟通和互动,不能及时了解游客的看法和意见,也就不能及时弥补宣传活动的不足。另外,在吉林省旅游宣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广大群众,缺乏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未能以宣传者的身份积极投入到旅游宣传工作中。
三、吉林省旅游文化产业链发展对策
(一)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产业链条上的薄弱环节要进一步加强各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产业链的整体质量。首先,要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下工夫,使水、陆、空三种交通方式畅通无阻。要加快和完善旅游城市(村镇)连接A级以上重要景区的旅游公路建设,特别是长白山景区的环线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还需加强与旅游景区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停车场规范化,旅游标识标准化,供水、供电、通信、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系统化。其次,要不断完善旅游接待设施。要兼顾旅游者不同层次的需求,大力发展经济型酒店以及具有突出特点的度假型旅店,如以农家乐为主题的特色旅店。旅行社建设方面,要重点加强对中小型旅行社的管理,推动其向专业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要加强对旅行社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素质。最后,要提升娱乐和购物环节的服务质量,在重点旅游城市和景区建设诚信优质的旅游商品销售场所和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娱乐设施,努力形成各要素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
(二)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应整合生态文化、渔猎文化、地域特色文化、冰雪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和电影文化等七大文化产业链,使其为旅游文化产业所用。这七大文化产业链的主要内容包括:以长白山、向海、莫莫格湿地生态区为代表的生态文化;以查干湖冬捕为主要代表的渔猎文化;以吉剧、东北二人转和朝鲜族歌舞为代表的地域特色文化;以北大湖滑雪场、净月潭滑雪场和莲花山滑雪场为代表的冰雪文化;以长春皇宫博物院、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四平战役纪念馆和“四保临江”烈士陵园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世界文化遗产集安市高句丽古迹、四平市叶赫那拉古城和农安县辽金古塔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中国最大的电影主题公园“长影世纪城”为主要代表的电影文化。在对这些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度开发的同时,要大力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围绕产品进行整合。应以加快打造长白山旅游为核心,以沿线重点旅游景区为依托,整合七大文化的优势产品,带动全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也可将省内同一类型的旅游资源连点成线,通过强强联合增强整体吸引力。
(三)优化企业间的协作行为,提升产业链的整体实力吉林省旅游行业各企业之间缺乏协同配合意识,存有恶性竞争现象,产业链的整体实力不强,难以应对更高层次的竞争,优化产业链上各企业间的协作行为势在必行。景区景点是旅游产业链的链核,景点门票价格的高低决定着游客的数量。因此,各景区不能只将收入局限在门票方面,应适当降低门票价格。还可以同本地区的旅行社和其他相关企业建立战略联盟,通过联合宣传和促销降低各自的成本,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另外,各企业要有“网上管理”、“网上服务”的意识,通过网络渠道信息,实现信息共享、融合发展。
1 自主式阅读教学
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课外读书。但在目前教育体制之下,学生往往奔忙于“家庭――学校”之间,囿于“课堂――课文”之中,无暇顾及课外自主阅读,因此,我们要鼓励并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余时间进行“自主式阅读”。
“自主式阅读”关键在于还给学生以“真实的阅读”,即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自由的阅读。教师不需要对阅读材料进行内容上、形式上的大量讲解,也不需要让学生作各种各样的阅读检测题,需要的是引导学生进入多维的研究空间,将阅读活动直接指向阅读材料的内容或包含的信息,让学生阅读时心无牵挂,完全自主,完全放松。
2 对话式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真正的“对话式阅读”应该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
以《三峡》“对话式阅读”的教学为例:
第一,创设对话的良好氛围。(1)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峡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飞奔的船只和凄异的猿啸等自然风景,引领学生亲历课文意境;(2)还可以利用课文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意韵之美。
第二,创设对话的主导问题。譬如:回溯三峡的过去,细看三峡的现在,展望三峡的未来,你想到了什么?
第三,设置刺激参与对话的话题。包括:(1)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如:《三峡》先写山后写水,为什么要这样写?又是如何写山和水的? (2)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如:《三峡》语言凝练,虽然只有几百字,却能绘尽四季景色,罗列山水猿啸,为什么能达到这种效果?(3)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如:《三峡》第二自然段“或王命急宣”似乎不属于自然描写,这是否与本文写景的宗旨背离?你有什么看法?(4)师生与作品的对话。如:郦道元写三峡风光,大部分笔墨放在写水,水是课文的重点,那么为什么要先写山后写水?能否调整一下顺序,或者只写水?
第四,培养学生在对话中的创造性。譬如:通过讨论“我们今天应当怎样开发和利用三峡?”这一问题,在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探究式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
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以《狼》“探究性阅读”的教学为例:
第一,鼓励学生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譬如:(1)课文的主人公究竟是“屠户”还是“狼”?(2)你是喜欢“屠户”还是喜欢“狼”?
第二,组织学生用合作的方法解决问题。(1)合作的方式: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争辩讨论,以求初步解决问题;通过全班交流,提高参与率,并整合意见,即使一时意见不一致,也没关系,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探究的方法:体味与推敲。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个人思考,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观点,并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的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使合作呈现出较高的水平和质量。
第三,指导学生写探究性的小论文来整理探究成果。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从探究的对象或问题、探究的方式或方法、探究的结果或心得等方面教给学生写小论文的方法。
4 创造性阅读教学
所谓“创造性阅读”是指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涵泳、体味、思考来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和新异的结论。
5 题型式阅读教学
【关键词】语文课程 教学策略 媒介 课程整合 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100-02
媒介素养在现代社会中,主要培养公民有效并且正确使用媒介的能力,在面对大量的媒介信息时能建立合理的思维意识,独立地对信息的价值和信息的知识结构进行合理的判断。在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后,使公民有正确判别媒介传播内容的能力,并且合理地利用媒介提供的资源,改善并且监督我国的传媒,成为有判别能力和责任心的人。
一 媒介素养教育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势在必行
1.高中语文课程的发展要求
专家学者曾经提出这样的说法:整合的p实践的p生成的课程观才应是新课程观。我国进行新课程改革后,所有的学科已经突破了制度化,不再像以前完全给定的模式,所有课程都发展为可再创造的和动态的、分化的p单一的内容体系已经被淘汰,只有发展多学科整合,提倡文化间的跨越式交流才能更好地发挥新课改的作用。这种新的教学体系,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封闭的教学体系,教师应把日常的实际生活与对学生的教学活动联系在一起,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方式p生活环境、生活经历以及一些实际的社会要求结合在一起,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特别是这种方式增加了学生的生活阅历,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掌握了更多的社会生存能力。
若将高中语文课程与实际需要进行整合,高中语文课程将与媒介素养教育形成相互整合的趋势。对媒介信息进行理解、思辨、评估、质疑的能力是每个公民所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社会进步逐渐要求公民还应当具有制作和创造媒介信息的能力。传统的语文课程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这就使学生并没有得到应变现实语文的能力,所以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整合意义很大,这关系到学生知识范围是否能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还关系到语文课程的实用性和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
2.媒介素养对提高高中语文涵养的意义
媒介素养是对语文课程的拓展和延伸,在西方的一些国家,他们对语文课堂的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口头交流、读文章和认识文字这么简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所提供的文章、课文等,他们的教学范围超越了课本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判别或分析媒介中所提供的文本,并且能根据不同的受众进行杜撰,通过媒介文本的形式对自己的思想观点进行表达,这使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范围得到了拓展。媒介素养要求通过高中语文教学后,学生能具有创造性的、积极的、批判的识读和交流能力,这样语文素养就不仅仅局限于会写、会读、会说、会听,还要求会制作和会判别。
二 媒介素养教育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方法
1.提倡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媒介素养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多提倡开展实践活动,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组织学生自选课题,积极创新设计并且自己分小组进行学习的方式,使语文学习更具开放性p自主性p实践性。除了对学科框架内的知识进行学习以外,还应当让学生多了解与课内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然后将课本内容与生活知识进行融合。
2.媒介素养教育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方法
为了提高中国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步伐,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然后将学到的比较成熟的方法用于整合教学中去。在整合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批判或质疑媒介的能力,只有有了基本的信息判别能力才能逐渐融入社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这就要求语文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对新闻“标题、导语、主体、结语”的教育上,而是应当把教育的主题放在运用判别性的目光对信息进行质疑,寻求真实的新闻,建立更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的能力。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教学,学生在面对大量的信息时就能准确而快速地提取出信息,并且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评论意见。
3.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组织学生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对某一个特定的问题进行探讨、提问等方式,认清媒介信息的整个架构,并且对所剖析的媒介信息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选择性地提取相关真实、有效的信息。如在网络中获取新闻或信息时,让学生对所看见的信息进行自我的评判,说出自己对消息真实性以及多方面的想法,并且客观地对这类消息提出自己的判断。教师还应当多鼓励学生自己学会制作一些媒介信息,通过博客的形式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评论,或对原有的媒介进行修改创新,在遇到电影、广告、照片等方面信息时,选择自己觉得较好的或觉得对自己有用的,将其摘录然后进行核实的改编,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媒体信息。如在遇到一则有意义的公益广告时,应当让学生从这则广告的镜头、灯光、拍摄角度入手,了解画面的独特意义,然后让学生通过这则公益广告的内容、意义进行评论,了解广告中叙述的是怎样的主题及作者通过对此件事的叙述想表达的观点。最后学生还可以谈谈对这则广告的看法,并且做出设想,如果自己来做这样一个公益广告,会从哪几方面入手。教师对学生做这些方面的训练,能更进一步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三 结束语
媒介素养教育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整合实现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同时也推进了高中语文课堂的改革,在我国只有改善了整合过程中做法单一以及教学重心太过于落在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多多吸收国外的先进实践和理论才能在媒介素养教育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帆.高职聋生语文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整合的实践探索[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8):105~107
[2]李公文.论自媒体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培养体系的建设[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3):107~109
[关键词] 言论自由;商业言论;价值;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 D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2-0175-04
[作者简介] 王月明,华东政法学院研究生教育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宪法学、行政法学。(上海 200042)
一、商业言论的位阶
言论是人们以口头、书面和其他方式表达思想、意见的行为。现代各国宪法普遍规定了公民具有言论自由,并将其作为宪法自由权利中的重要内容。言论自由在其范围上,因其性质和地位,具有很大的空间和领域,并因其性质和行使方式的不同而有多种分类。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米克尔约翰教授认为,“在宪法理论中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言论”,“宪法对这两种根本不同的‘言论自由’做了不同的规定”,“商业广告的宪法地位和一个说客为委托人的游说活动的宪法地位,完全不同于一个公民筹划公共福利时所发表言论的宪法地位”,因此,他将言论分为“公言论”和“私言论”。在私言论领域,即美国宪法第5修正案保护的言论领域,政府可以施加控制,尤其是商业言论,即公司法人等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其产品、服务和经营活动等所进行的宣传、推介、说明等商业活动的各种表达行为;而在公言论领域,即美国宪法第1修正案保护的领域,则不可以。 过去,商业性言论在许多国家并未得到宪法的保障。但欧洲理事会在1982年10月2日第(592)号决议中建议采用国际立法的手段对商业广告此类特殊的言论自由予以保障。美国在1973年Pittsburgh Press Co.v. Human Relations Commission (413 U.S. 379)一案中确立了商业性言论可以享受宪法修正案第1条保障的原则。在德国,学者们也认为商业性宣传可带来经济上之利益,应当看作是基本法第5条第1款保障之意见表达。
在美国,法院借由累积许多言论自由的案例,发展出一套规则,称之为双阶理论。这一理论将言论区分为高价值言论和低价值言论。高价值言论,通常包括政治性言论、宗教性言论、文化及艺术性的言论。它不仅包括思想、口说、文字或图画所表达出的言论,象征性的言论(包括在特定时空脉络之下的行为或动作),也应该被视为言论的表达而同受保障。低价值言论,通常包括商业性言论、猥亵性言论、诽谤性言论、挑衅或仇恨性言论。高价值言论应受到国家最严密的保障,国家也不应立法限制它;低价值言论的保障程度则较低。根据上述区分,政治性言论自由作为“公言论”和“高价值言论”,具有健全人性、探索真理、弘扬民主、疏导社会、昌盛文化和捍卫自由等功能。对政治性言论的争论主要是保护程序问题,而非保护力度。而商业言论作为“私言论”或“低价值言论”,国家可以积极介入,以防此类言论被用来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如商业广告,各国均立法予以一定的限制,特别是烟酒广告受到严格的限制。如我国《烟草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对烟草广告发表的地点、方式、媒介、内容等作了几乎都是限制性的规定。甚至商业言论并未在理论上被纳入到言论自由的范畴,我国宪法是将言论自由作为政治自由的首要组成部分予以规定的。在形式上,我国宪法的言论自由几乎不包括商业言论;在实践中,商业言论也没有以言论自由的宪法条款被人们包括商业广告的者公司法人等运用来维护自身的权利。
对商业言论的保护一直存在着是否给予宪法保障的争论。有学者认为,商业言论系一向以追求经营者之利润为主要目的之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言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价值和行使过程中的冲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美国在1973年确立商业言论可以享受宪法保障原则后,对商业言论在当今市场经济中的价值愈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公私言论和双阶理论对言论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国之内,除了地方自治团体,立于准国家的地位,暂且不计外,另有许多团体介于国家与个人之间,如公益法人、营利法人、宗教集团、学术组织以及其他各种职业团体等,多至不胜枚举。”对于低价值中的商业性等言论或私言论的保护,因之被上述团体或组织侵犯的与日俱增,而显现出同步加强的必要。
二、商业言论的价值
(一)商业言论部分具有言论自由的价值
言论自由权是公民重要的基本权利之一,我国宪法第35条将言论自由列为各项政治自由之首。然而,我国宪法的言论自由因同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并列规定,一般被理解为政治自由的范畴。因此,同许多国家一样,商业言论是否亦属于言论自由保护范围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因为言论自由之所以应受保障,无非是其以追求真理、使人民获得决定政治之必要信息为目的。所以,言论自由权的保护范围,似乎并不涵盖各种类型的言论,其具有一定的方向。加之我国几乎未对宪法进行过专门的解释,亦无宪法诉讼制度,言论自由大范畴更缺乏权威的界定。对此问题,国内只有以美国的宪法理论和实践作为范例研究。美国的法院实务早期将商业广告之类的商业言论排除在言论自由的保障范围之外,但从上世纪70年代以后,法院的立场开始转变,联邦最高法院于1975年的Bigelow v. Virginia判决中,就宪法修正案第1条所保障的言论是否亦包含商业言论的问题,予以正面肯定的响应,认为言论并不因其以商业广告之形式表达,而排除在宪法修正案第1条的保障范畴外。报纸上的广告具有商业性质或反映广告只知商业利益一事,并不否定其应受修正案第1条之保障。商业活动的存在本身,并不足以构成缩减宪法修正案第1条所保障的言论自由的正当事由。在肯定商业或营利的动机不应作为判断一项言论是否受宪法修正案第1条保障基准的同时,联邦最高法院认为,该案中的广告因已超越单纯的商业活动之范畴,明白地含有关于公共利益之事实的信息,符合宪法上一般公共利益,故受到宪法的保障。该见解随后在次年即1976年的Virginia State Board of Pharmacy v. Virginia Citizens Con-sumer Council, Inc. 判决中获得补充。联邦最高法院认为,即便是单纯的商业性广告亦应受到宪法修正案第1条的保障,因为商业信息的自由流通,可以促使消费者对于自己的经济事务作出更明确、理智的决定,进而促进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从此以后,美国的法院都承认广告――商业性言论受宪法修正案第1条的保障。
传统理论认为,商业言论尤其是商品广告,多以事实陈述为主要内容,而此项事实陈述不属于言论自由之保护范畴,从而商业言论不得主张言论自由的保护。问题是事实陈述是否应受到言论自由的保护?大多数的广告内容,既有商品性质与特点的事实陈述部分,也有对此商品的评价看法部分,很难将广告的事实陈述部分从中抽离出来排除于言论自由保护之外。而且,即便是纯信息性质的广告,也有可能对消费者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因而,融合事实陈述与价值判断的商业性言论,亦应受言论自由的保护才是。一方面,意见表达与事实陈述之间难以有严格的区别;另一方面,客观的事实陈述不应低于主观意见表达的保护。商业言论如广告既可以提供商业信息,对于公意的形成及人民信息的获得有所帮助,又可以利用传播方法,宣传产品效能,以达到招徕销售为目的,本身具商业上意见表达的性质。在德国,当事实陈述符合意见表达形成的前提条件时,该商业言论所体现的事实陈述受到言论自由基本权的保护。传统理论还认为,言论自由主要是政治性意见和思想的表达自由。然而,在市场经济社会,政治性的内涵与经济性的内涵根本无法区分清楚,而且政治性言论的范围也会涉及到经济领域。所以,宪法所保护的言论不仅是政治性取向的言论,还包含商业言论之类的其他属性的言论。
(二)商业言论具有保护财产权的价值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商业言论的保护关系到公民、法人财产权的实现。商业言论无论是直接就商品或服务进行宣传促销的直接广告,或者是利用赞助或发展延伸性商品为品牌宣传的间接广告,都无非是希望藉此能提升商品品牌的声誉以促进产品销售。由于广告对于商品知名度的提升和刺激消费者购买欲具有显著的功效,因此,商品业者如果由于商业言论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比如法律法规对商业言论进行过多的限制,导致无法利用广告宣传促销其商品,从而顾客来源、产品销售量明显萎缩,最终影响商品业者整体获利,危及到其财产权的保护。商业言论如广告活动作为企业对外界接触之重要联络管道,具备了重要的经济价值。过多地限制商品言论,将会影响公民、法人的财产经营,甚至可能影响其财产经营的延续,对其财产权产生侵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产权的概念无论在其形式还是内容上,要比18世纪时财产权初出萌芽时的内涵复杂得多。财产权不仅指存在于物本身以外之权利,例如所有权,也包含其他具财产价值之法律地位的无体财产权,如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以及财产权的使用、收益和处分等权利。可见,财产权的范畴相当广泛,几乎所有与财产和具财产价值权利地位有关的权利,都属于财产权的保护范围内。商业言论中,无论是对商品和服务等进行的事实陈述,还是对其进行的意见表达,都可能涉及到商品和服务经营者的商标利用权,如商标的使用、处分、收益权,该权利属于财产价值的权利,其本身受到财产权之保护。
(三)商业言论具有保护劳动权的价值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权包括公民工作与职业的权利,工作权偏重于创造并维持生活基础的活动,职业权指一切与生活相关的反复行为活动,职业自由作为职业权的主要内容,应受宪法的保障。职业自由的保障范围有:个人决定职业的自由、选择职业之自由、选择工作场所或职业训练场所之自由、执行职业之自由、竞争自由等。相对于个人的职业自由或独立经营权,法人在工作权方面则享有事业经营权,即经营自。商业言论是经营者为本身产品或服务项目进行广告宣传的行为,其有利于提升经营者市场竞争和营利机会,属于经营自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对商业言论的法律保护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保护劳动者和经营者劳动权的价值。
(四)商业言论具有经济自由权的价值
经济自由权是市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自由。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市场主体的自主决策基础之上,通过经济主体自主组织生产、从事销售、购买和消费等经济活动,使社会资源借由市场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分散决策得以获得最佳配置。各国宪法对经济自由权的表述和界定不完全相同,学者们的认识亦不一致,但对经济自由权应作为市场主体的一项基本经济权利载入宪法都是没有异议的。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自由权是市场主体应享有的经济上的基本权利,无经济自由便无市场经济。现代国家以民主政治、市场经济为本质特征和基本要求,正如政治自由权利之于民主政治,经济自由权利之于市场经济亦是不可或缺的,经济自由权利与政治自由权利在宪法上应予等量齐观。经济自由权包括竞争自由、价格自由、投资自由、消费自由、生产自由、信息自由、职业自由、迁徙自由等。任何经济自由都需要经济领域的信息自由,信息自由是经济自由的基础,这种信息自由实质上是市场主体在经济领域的言论自由。因此,经济领域的信息自由既是经济自由权的内容,又是言论自由权的内容。由于言论自由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即市场主体和大众传媒的经济信息自由,而市场主体和大众传媒的经济信息自由同时还属于经济自由的一种。因此,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言论自由具有经济自由权利的属性。可见,商业言论具有辅助经济有效运转,促进商品生产、销售、服务的功能,即具有经济的功能,这种功能是无法以其他方式所取代的。
(五)商业言论具有信息权的价值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的自由流通对处于信息时代的人们不可或缺。我国宪法尽管没有明确规定信息权,但言论自由同信息权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言论自由强调公民的意见表达,侧重于表意人的权利实现;信息权注重公民接受政府、社会和他人的意见、资讯、和各种信息,侧重于受意人的权利实现。而广义的言论自由还包含表意人与受意人之间的沟通流程,对同一主体而言,如果其有表达的权利,则也应该有接受这种表达所传递信息的权利。商业言论之所以受到保护,重点并不在于对表意人所具有的意义,而是在于通过自由的表达和其后的自由流通过程,使得受意人(消费大众)对于自己的经济事务得以作出更加明智、理性的决定,进而促进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
三、商业言论的法律保护
商业言论具有两面性,既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它既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资讯沟通,也能因虚假、夸大性语言而恶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既能成为传递商业信息的载体,也能成为败坏市场秩序的罪魁。商业言论因其多数目的在于追求经济利益的实现和个人财富的增加,往往置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于不顾,其为恶的一面尤为明显。而且,商业言论为恶的一面因现代通讯工具广泛的影响力而日益突出。根据《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9条第3款的规定,言论自由是一项可以克减的权利,它的行使带有特殊的义务和责任。为了那些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更为重要、更为基本的利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9条列举了他人的权利和名誉、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公共卫生或道德,可依法对言论自由进行限制,在一定合理程度内限制商业言论自由符合人类社会共同生活的需求。我国宪法第51条规定:“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与权利。”当商业言论与其他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为了协调各方的利益,应首先谨慎地对各种社会利益进行权衡,然后才能取舍或限制。例如,在权衡社会利益之后,可以对商业言论与其他自由进行比例限制。在商业言论与其他自由相互排斥时可以提出替代或折中方案,但对商业言论自由构成损害的,如果是不属于基本人权的社会利益,不应予以保护。应该根据商业言论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决定言论的重要性,还需根据商业言论的内容是否对社会具有直接的破坏性后果来决定言论自由的保护程度,对于“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应严格判断标准。此时,最小限制必要原则可以成为商业言论的判定标准。最小限度必要原则本来是强调立法目的和限制手段的关系,指立法限制手段不得超越立法目的的要求。当然,最小限制原则能否适用于言论自由中的商业言论,需要根据商业言论的性质区别对待,但是在制定限制商业言论的法律时,应当选择达到禁止目的所要求的最小限制手段,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商业言论的实现。
基于商业言论在市场经济时代所体现的价值,虽然其比政治言论受到较低程度的保护,但政府不能不当或过多地予以限制。宪法中的言论自由所保护的是“言论的自由”,并没有对言论的内容和性质作出任何价值判断,也没有对言论作出不同的分类并明示予以不同的保护,只要是合法的传播资讯就应该受到言论自由的同等保护。一项言论的价值如何,应当由“言论市场”决定,即便是对某些商业言论的最严厉的限制,也应当考虑该言论是否有其在市场经济下的效用和价值。在市场经济社会,言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不能简单地将其判定为政治言论或商业言论,因为商业言论有时也能促进公共利益,而维护公共利益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1976年的Virginia Board of Pharmacy案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宣称,即使商业广告注重的是纯粹的经济利益,也不排除其应受宪法第1条修正案的保护。最高法院作出这一判断的根据在于:就具体消费者而言,他从商业信息自由流通中所获得的利益即使不大于,至少也不少于他在日常的最迫切的政治讨论中所获得的利益。就整个社会而言,商业信息的自由流通也具有重大的公共利益。由此,最高法院就将商业言论与对公共事务的讨论联系起来了。
1980年的Central Hudson Gas & Electric Corp. v. Public Service Commission of New York案则标志着美国最高法院放弃了用于内容规定的严格审查标准,而采用不太严格的平衡分析,对商业言论的保护形成新的原则。该判例确定了限制商业言论必须只是为了促进政府的实质性利益,且所使用的方式要直接促进这种利益。即使这些要求得到了满足,规定也绝不容许扩展到必要的范围之外。最高法院从以下逻辑分析方法审视商业言论案件:第一,必须确定表达是否受第1条修正案的保护,而商业言论要受第1条修正案的保护至少必须涉及合法活动,并且不能误导公众;第二,所主张的政府利益是否重大;如果以上两个回答都是肯定的,第三,确定调整是否直接促进了政府主张的利益;最后,确定政府这一调整是否大于促进这一利益之必需。由此,商业言论被正式纳入到第1条修正案的保护范围之内。当然,相比于政治言论,商业言论仍然被认为是仅仅具有低价值的言论,它只能得到法院较低程度的保护,一旦商业言论被证明是虚假的、误导的或者是鼓励非法活动的,法院仍将准许政府对其进行限制。显然,美国最高法院在该案中采用了法益平衡和必要最小限度的测试方法,政府对商业言论的限制必须是为了直接促进政府的实质性利益,而且这种限制需满足“属于必要”的要求。美国最高法院一直认为,考虑到限制商业言论产生沮丧情绪的危险较小,限制过宽原则和事先限制原则不适用于商业言论。较之美国最高法院确立的诸如“明显而现实的危险原则”、限制过宽原则、(免受)事先审查原则,该案所确立的审查标准是较为宽松的,这与美国最高法院对商业言论只能受较低保护的立场一致。
商业言论所表达的途径和方式是多样的,即便是通过媒体表达的商业言论性质和后果也各不相同,司法机关对于不同途径和方式的商业言论应仔细加以考量,当前尤其需要对不同媒体的言论区别对待。商业言论表达的媒介有多种,除了传统的报纸、杂志、书籍等纸质媒体以及广播、电视、电影外,互联网因具有传播快、范围广、使用便捷普遍的特点,日益成为人们传播商业信息的手段。纸质媒体通常有把关人,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因而其对所的商业言论必须负起复核的责任,出现事实不符、夸大其辞、虚假陈述、违反风俗习惯等言论,要承担因为复核不严的过错责任。而网络媒体中商业言论由于表达方式的便利性、随意性和快捷性,应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尺度。网络言论享有的自由度应大于报纸等传统媒体的自由度。
参考文献:
[1]马岭.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的主体及其法律保护[J].当代法学,2004,(1).
[2]王磊.选择宪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王克稳.论市场主体的基本经济权利及其行政法安排[J].中国法学,2001,(3).
[4]邓辉.言论自由原则在商业领域的拓展――美国商业言论原则评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4).
[5]韩大元.中国宪法事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基于以上的认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改革。改革的切入点是:以现代教学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生命世界为基点加强德育过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的生命世界中,首先表现为对道德认知的直接 “感悟”,它是一种体现过程,从感觉、感受、感动中产生顿悟、觉悟、体悟的内心体验历程,它有助于学生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我们的改革必须从关注触发学生感动的活动和寻找德育互动规律与学生人格发展的有效途径出发,根据有关现代教学的原理,逐步构建小学思想品德“感悟----导行”的教学模式。
一、构建思想品德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
(一)现代教学论、儿童心理学的启示
现代活动教学的理论认为:人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的发展。而活动的过程,必须体现个体知情合一的 “感悟”、体验过程。它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对现行的认知本位、教师中心和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感受到生命的律动、生命的成长,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儿童心理学理论也十分强调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相互协同、相互转化和共同发展,特别强调知情结合过程的感性认知作用,如通过营造富有激情的学习情景或氛围,学生会感受到学习的迫切性,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行为;通过展现情境、再现情境、感染情境、表演情境、描绘情境等,学生在强烈的感受中会产生 “触景生情”、“融情入景”的感悟。
人本主义理论也十分强调学生人格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通过 “感悟”的基本模式,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同发展,更符合人本主义的精神。“感悟----导行”的过程十分强调从具体形象人手,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感悟”,这是符合儿童发展阶段理论中关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特征的认识规律的,这样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二)人格精神培养的目标导向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强调: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自信、自律、团结、合作,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人格,思想品德课更有它特殊的使命。我们期望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活动,在小学生的人格培养上达到这样的目标: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自我评价和目标选择活动,形成开朗乐观的个性,培养善良的情感和良好的交往能力;使学生在认识并且参与接触社会和自然的合作性活动中,形成对祖国、对集体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探索事物规律的兴趣,具有关心和保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健康的人格是整合的。整合意味着个体内部各方面的融合,既表现在各方面活动的本质关联,又表现在内在需要和行为表现的一致,从人格结构角度看,即意识和潜意识活动的吻合,所谓意识和潜意识的吻合,正是体现在知、倩、意、行的一致性上。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主导的作用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提高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观念,进而把道德认识,道德观念转化为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过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优化 “晓理、动情、炼意、导行”让学生进入理想的知、情、意、行融合的良好状态并逐步养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三)思想品德课“体验性“的特征
思想品德课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 “主动体验”。学习主体在学习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感染和体验,来领悟道德知识,认同道德观念。我们要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就必须引导学生实现道德的内化。所谓内化,就是把课堂上所传授的道理和所激发阶情感转变为学生自身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让内心产生履行道德准则的自觉性,形成道德需求,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以至感悟,就易于实现“内化”。
二、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实践
通过对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其构建的主要基础。在模式的实施中必须要从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师生角色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实验探索。
(一)改革教学目标
“知、情、意、行谙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固有的特殊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构建思想品德课教学优化的标志:晓理、动情、炼意、导行。我们所构建的“感悟----导行”教学模式,首先突出学生学习目标的落实。即:自我定标、自作、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自我定标”,即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要以人为本,要及时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认同、自我要求的学习目标。“自作”,即教师的“导”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思”,学生的演练、应用与体验。“自我激励”,即课堂上教师创设多种互动式的学习情景,引发学生“触景生情”,“情景相生”,导致情感升华,并在动情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中激励别人,也激励自己不断走向自我完善。“自我评价”,启发学生从评价别人的过程中找到差距,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找到动力,并得到及时的情绪调控,从中学会自我发展,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改革教学内容
根据思想品德课程人格培养的目标及思想品德课体验性的教学的特征,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课堂与社会相沟通,让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引导学生发展,培养学生人格的一门课程。因此,这门课程必须具有特定的实践指导性,必须与动态发展的社会紧密相关。固定的教学内容、不变的教学计划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与特征互不相容的。必须注意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的拓展。教学内容既重视继承性与针对性,又注意时代性与发展性。尤其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的贴近与拓展。
(三)“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操作
为了实践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功效,我们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结构进行了重新构建,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程序。这个程序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动情导行为主线,其教学环节既紧凑又层层递进,适宜低、中、高年级各类课文的教学。
l.“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结构图
2.“感悟----导行”教学程序的操作环节
①“激情揭题,诱发兴趣”----创设新颖,富有感染力的情景,引发激情,揭示课题,诱发求知兴趣,把教学目标巧妙地转化为学生自觉追求的学习目标。
② “自主学习,发现观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课文中感知、理解、认同教学要点,让学生在个体与小组合作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发现观点,晓理、动情,使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交融,明确行为要求。
③“拓展深化,感悟体验”----丰富教材内容,拓宽和加深学生对教学要点的理解,促进学生内心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在熏陶感染中不断升华,成为具有理性的情感,并学会把自我内化的需求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④“互动探究,情感升华”----运用辨析题、多向选择题、导行检测----游戏及师生表演等师生互动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指导学生学会选择,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和行为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⑤“实践创新,导行延伸”----让学生在合作性的创造活动中明确教学要点,具体地指导行为实践。并通过总结把活动延伸到学校、家庭、社区的相关活动中,使学生真正达到知行统一。
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在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实践中,我们深感现代教育技术介入可以更有效地达到模式所设定的目标。
①应用丰富的音频、视频材料,可以更有效地“激情揭题,诱发兴趣。”例如原教材《爱心温暖着小明》一课教学中,把小明受伤前的活泼可爱形象、受伤过程等制成动画故事,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软件展示,学生观看,迅速达到激情揭题,诱发兴趣的效果。
②把课文内容配音或制作成动画配音的帜I软件,让学生看软件,学课文,找出使自己最感动的情节汇报并说说为什么?通过人机互动,师生、生生互动,使学生感受到多重感官刺激,产生乐学的愿望,感受到教师的积极期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③应用CAI软件丰富课文内容的故事、法规、图文并茂或动画的辨析题、套餐式的多向选择题、导行游戏,更利于学生对观点的拓展深化,补充认识,使学生在人机互动中,在合作性的创造活动中体验情景,互动探究,实践创新,总结延伸。
4.重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主动质疑、善于质疑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对接;途径
作者简介:陶红(1963-),女,吉林长春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高先燕(1978-),女,湖北荆州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20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2010年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10WYXM015),主持人:陶红。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3-0031-04
2010 年5 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10】8号)指出:要“充分认识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推动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推进校企合作,引进和融合优秀企业文化,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跨越”。2010 年7 月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进一步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要坚持工学结合,学以致用;坚持以素质为本位,以技能为特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可见,中职学校要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有用人才,就要构建与优秀企业文化对接的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围绕企业文化进行技能教育。
一、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与二者对接的可行性
中职校园文化是指在中职校园范围内,由学校管理人员及众多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实践活动中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校园专业文化等几个方面。它是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大影响,其目标就是创设一种氛围,陶冶学生情操,形成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就业,并为学生追求完满的个人职业生涯打基础。
中职校园文化建设是在“以人为本”原则的引导下,为了提升中职学生的人文素质、身心素质、职业专业技能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中职学校不断选择和吸收外在社会文化,通过校舍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教学育人、网络媒体育人等方式创设良好实践学习氛围、人文氛围,促进学校和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是应用性,其是由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其他特征还包括,行业指向性,即中职学校要依托行业办学;特色性,即中职学校要凸显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文化地域性,即中职学校招生生源集中于学校所属的区域。
根据百度百科对企业文化的解释,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是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其实质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通过文化引导的方式,激发员工的自觉行为的现代企业管理文化和思想。企业文化是一种内在的价值理念和内在约束,是企业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应。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物质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精神文化等要素。企业物质文化要素包括企业环境、企业产品、企业科技状况等;企业制度文化要素包括企业规章制度、企业民主制度、企业组织机构等管理制度;企业精神文化要素包括企业目标、企业道德、企业精神等方面。
企业文化走进中职校园,培养学生良好的企业文化素养,是当前职业学校大力推进就业导向教育的重要举措。培养学生企业文化素养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现代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中职学校学生应该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还要具有认同和适应企业文化运作的能力。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二者融合具有社会价值。中职学校为企业文化的传播和扩大其影响力提供了平台,使学生认识社会和企业有了一定的基础。企业文化能够正确引导学生认识权利与责任、竞争与合作,领导与服从,效率与公平等关系,为学生进入职场做好准备。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不仅必要,而且具有如下对接基础。
(一)目标一致
企业的目标是生产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产品,中职学校要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是企业需求的技术工人的摇篮,各尽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职业技能技艺,是中职学校与企业共同的责任,也是中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管理对象一致
学校管理育人与企业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往往差别很大,但中职学校和企业的管理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情感的社会人,都要以构建“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为追求目标,实行人性化的管理。
(三)重点相同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核心。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责任、合作、诚信、服务、安全、竞争等意识方面的教育,向学生多提供了解、接触社会的机会,帮助其提前适应企业环境和要求,毕业后能够尽快地进入职业角色,很好地发挥其在企业中的作用。
毋容置疑,校园文化属于教育文化,企业文化属于经营文化,两者有区别,但又有内在一致性。中职校园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和铺垫,企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入和延展,两者对接不仅可行,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基础。
二、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原则
(一)坚持以中职学校及其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对接主要是在中职学校教育过程中进行的,接收主体是中职学校及其学生,既要考虑到中职学生形象直观思维相对突出、文化基础薄弱、挫败感强、不爱主动学习等特点,有选择地引进企业文化中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避免盲目性,又要考虑中职学校尤其是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有意识地将其热烈欢迎的,乐于接受的内容引进中职学校,充分调动中职学校和学生接受企业文化的积极性。同时,中职学校要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结合市场需求,将有益的企业文化教育纳入中职学校教育的整体规划之中。以中职学生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使学生所学技能与企业需要紧密结合,将企业文化渗透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0》的数据显示,2004至 2009年,我国技工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由234.4万人增加到414.3万人,增长了80%;毕业生人数由53.5万人增加到115.2万人,增长了1.2倍。尽管技工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但仍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近年来,“技工荒”成为不少沿海城市面临的新问题。一直以来中职学校封闭式办学,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乏力, 应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中职校企文化对接过程中,坚持以中职学校及其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对提高中职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缓解“技工荒”现象有积极的作用。
(二)坚持以企业文化为主导的原则
中职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但社会所需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中职学校的责任,同时也是社会尤其是企业的责任。企业是中职学生的“消费主体”,进入企业是绝大多数中职学生的最终走向,对于什么样的人真正符合企业要求,只有企业最有发言权。近年来在国家和教育部门一再倡导和推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自身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责任,正在改变已往一味逃避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来。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是客观的要求,无论是“顶岗实习”,还是“工学交替”,亦或是“订单式培养”等模式的采用,都要发挥企业文化的主导作用,在企业文化的指引下,培养出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为此,要在中职学校建立校企联合评价学生机制,用企业文化来检验学生的素质,使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在中职校园文化中得到内化,以增进中职校企合作的深度,实现中职毕业生与企业岗位要求的充分对接。
(三)坚持以精神文化为重点的原则
精神文化是中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两种文化对接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对接。双方在精神层面上真正的理解、支持是加深双方关系不可或缺的一环。近年,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力推进,部分中职学校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贴近产业发展需求,能够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但另一组数据却引人深思,据麦可思调查报告,还有比例高达29.4%的毕业生就业后,因不能满足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的要求或者因能力不够而离职或被辞退。中国职业教育学会装备委员会副主任陈继权先生说,受企业欢迎的人才一般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三是具备规范、熟练的操作技能和灵活应用先进技术的技能;四是具有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技能;五是具有提高生产工艺的技能和能够进行技术改造的技能及进行创造发明的技术和技能;六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事实上,要造就“具备规范、熟练的操作技能”、会专业技术的“机器”人较为容易,而培养既“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又精通专业技术的人才则比较难,这种人才的培养是中职学校要达到的目标,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提高学生的软实力上多下功夫,加强中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企业关注学生的技能,更重视其品行和发展的潜力。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等是企业判断人才的重要标准和要求。因此,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意识地将这些企业标准融进整个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质量、服务、时间、机遇、市场、风险、环保、创新等综合意识,唯有如此,学生毕业后才能成为企业合格的员工。只有坚持以精神文化为重点的原则,将企业精神文化作为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职培养的人才会更受企业的欢迎。
三、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有效途径
走校企结合的道路是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中职校企融合过程中,中职校园文化通过吸纳企业文化中的优秀成份而更加丰富,学生在中职学校提前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其适应企业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为其到企业工作做好充分的职前文化储备。两种文化的对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一)将企业文化要素引入中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
物质文化是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载体,包括中职学校的硬件设施、人文景观等,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思想道德形成、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外部力量。在进行中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为凸显中职教育的特点,要有意识地对中职校园环境进行设计和布置。中职学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相对成熟的职业化表现上,所以要将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教育融入实践教学环节中去,帮助提升中职学生的隐性核心竞争力,使其在就业时赢得更多的主动和机会。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的取得必须以拥有优良的实践训练条件为前提,落后的实训条件不利于中职校企文化对接目标的实现。与企业一致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设施建设是中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实行中职校园环境的企业化,是对接的有效方式。即利用企业提供的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校内实训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其不乏成功的案例,如金博印务公司入驻慈溪杭州湾职校时,企业将原有的所有生产设备移至学校,与学校的专业设备一起,共同组建新的实训工厂。广东某些职校,在应用化工技术方面,如华润涂料、美涂士、鸿昌化工等企业的一线技术专家,与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的学校的专业老师共同设计、制定校内基地建设方案,在校内建成专门的基础化学实验室、调色与艺术涂装实训室、涂料生产实训室等,实习课程设计由企业和中职学校共同订制,内容涉及到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企业文化很自然地融入到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马上适应企业的生产需求,双方相互促进,互惠共赢。
(二)将企业管理、公司行为规范引入中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
制度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无论是企业还是中职学校,完善的制度是其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目前大多数中职学生很少有足够的机会真正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他们对企业制度文化的认识既有片面性又缺乏深刻性,在中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引进企业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能够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还可以增进中职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和认同感。纪律有些散漫的中职生,若不经过长期的养成教育,很难适应企业制定的一系列严格的纪律和工作岗位管理制度,要减少这种不适应,可以在校园管理中直接借鉴《工作交接制度》、《奖惩制度》、《考勤与休息休假制度》、《5s行为管理制度》等企业管理制度,培养学生勤奋、节俭、务实、守纪的职业素养,也可以由企业和中职学校共同成立校区管理小组,共同制订和完善企业校区学生管理条例、学业考核办法、教师工作制度等。实训教学环节中严格按照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要求学生,对迟到早退现象进行处罚,按照企业对员工着装和举止行为规范要求学生,如要求学生进车间时统一穿实训服,凭“工卡”上岗,并严格按照安全工作规定和流程操作,不得闲聊、吵闹或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否则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将企业管理方法或行为管理规范引入中职校园,让学生切身体验企业文化,了解将来从事的岗位,使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得到提升,以利于学生毕业时能与职业顺利对接。
(三)将职业精神注入中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内部群体意识、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体现。中职校园精神文化要以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为前提,根据中职学校的专业特色,密切结合中职学生的职业规划、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进行建设。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不仅重视学生的文凭和技能证书,更注重其综合职业素质。中职学生要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还要具备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意识,以及严谨负责、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这些职业素质的形成单凭中职学校的教学是难以实现的,要在中职校园创设一定的企业和职业精神文化环境,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形成职业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素质,是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校企文化对接的着力点,企业和中职学校要共同宣传企业文化。为此,企业家、企业管理者要走进校园,定期开办讲座进行专题报告,宣传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介绍企业的经典案例、职场规则、战略目标等,同时大力宣讲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品牌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等对企业、学校和个人的价值和意义;中职学校要将职业精神的教育渗透在日常教学中,以鲜活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平凡、艰苦岗位的磨炼在人成长中的重要,养成学生吃苦耐劳、勤学肯干的良好品格,教导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中要有学本领的耐心和诚心,让其在工地、车间、田间地头的实践中,感悟建筑工地一线工人“一顶帐篷一个家,面天席地难不怕”的吃苦精神,感受车间工人“一个岗位一颗钉,一个车间如兵营”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责任意识,纠正其认知上的偏差,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使其真正成为受社会、企业普遍欢迎的合格人才。
总之,中职校园文化要不断主动地选择和吸收社会文化中有意义的成分,保持中职校园文化鲜活的生命力。中职校园文化更要吸收、融入企业文化,将企业职业素养教育内容渗进中职学校教育中,紧密联系中职学校的办学特色,有针对性地对企业文化进行整合,找准二者的结合点,在中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成功对接,使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企业和市场要求。
参考文献:
[1]姜汉荣.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目标和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