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学的边际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微观经济学边际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作为微观经济学中消费理论的基础概念,对微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边际分析法作为标记效用在微观经济学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对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分析作用,所以,经济学家只有掌握边际效用的相关知识,才能够对微观经济学具有更好的理解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
一、关于微观经济学-边际效用的相关概念
1、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个体经济学,属于现代经济学的一个主要分支,是一门以社会中的单个经济单位所产生的经济行为作为研究主要目标的科学,因此,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市场经济学。
2、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的含义是,在一定的时间内,由于消费者新增的一个单位的商品或是服务所带来的相关的新增效用,也就是说,在外界相关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随着消费量的增加,从此件商品增加的每一个消费单位之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被称之为边际效用。在边际效用中,商品的消费量是自变量,由商品消费量增加而产生的效用是因变量。
3、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
首先假定消费者对某一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那么,该消费者从此件商品所增加的每一个消费单位中所获得效用的增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通过对该规律的透彻掌握,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消费者所进行的消费行为。
二、在微观经济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边际效用的意义
1、边际效用对微观经济学的意义
边际效用对与微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通俗的来说,正是由于边际效用的出现,才使得商品使用价值、消费者消费目的以及消费者消费感受三者进行了紧密的联系,同时,经济学家也通过边际效用的帮助对消费者在收入确定的情况下,针对商品价格的约束所表现出来的理性消费的行为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因此,边际效用在很大程度上使微观经济学从传统的唯物主义的困境中得以解放,使微观经济学成为一门具有实际意义的社会科学。
2、边际分析法对微观经济学的意义
边际分析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针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的方法,通过把进行追加的支出和收入进行比较,得出数值相等时的临界点,也就是所得利益、投入资金以及输出过程中产生的损失相等时的点。随着边际分析法的逐渐普及,对不同经济变量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这对于微观经济学的意义在于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各种经济学现象进行解释,同时为经济学家进行经济均衡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边际效用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除了应用范围最广的递减规律以外,还包括成本的递增规律、产品边际转换率的递增规律等等,由此可以看出,边际分析法在经济学家对微观经济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三、对边际效用中递减规律问题的分析
1、边际效用是否唯心
虽然消费者自身的心理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在对商品进行消费的过程中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感,即商品的边际效用,但是,由于消费者具有个体差异性,所以不同的消费者必然会拥有不同的消费偏好和倾向,这就决定了不同的消费者对于同样一件商品在效用评价方面必然会有所不同,但是并不能因此把依存于让消费者心理而产生的效用评价与心理学或是唯心主义划上等号。虽然社会的经济和科技正处于高速发展的过程之中,但是在现阶段人类所达到的科技水平仍旧具有极大的局限性,这就导致了经济学家无法直观的对消费者在进行商品消费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应的边际效用进行衡量,但是并不能以此而否认边际效用的存在,因为在对商品进行消费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商品效用是可以被消费者所感知的,商品关于物质方面的属性以及消费者在进行消费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观感受都是有客观依据所支持的,由此可以看出,边际效用是客观存在的,而并非是由消费者的心理因素所虚构出来的,但是想要对边际效用的存在进行否定却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事情,因此,作为具有客观存在性的边际效用与唯心主义从本质上就背道而驰。
2、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是否唯心
通常情况下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消费者所共有的生理和心理基础是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原因,这里需要重点进行强调的是,虽然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是依托于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而产生的,但是这与唯心主义具有本质上的不同。虽然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无法通过实质性的物质进行准确的衡量,但是,通过在可控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已经将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进行了证实,这说明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同样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不能因为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的产生是以消费者主观的心理感受为基础,就认为该规律是主观唯心的,如果仅仅因为无法被衡量就说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是唯心主义的,那么我们就会进入思想的误区,从而影响边际效用在微观经济学中的运用。
3、货币在应用边际效用时是否遵循递减规律
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曾在《世界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货币具有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这一观点,但是由于货币具有流通手段、价值尺度、储藏手段以及交易媒介四种职能,不同的职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马歇尔提出的理论仅仅适用于贮藏手段和价值尺度这两种货币职能,这是由于边际效用在应用到消费的过程中时,针对商品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原则。但是对于货币的储藏手段这一职能来说,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即使适用,也只有在拥有了大量货币的人身上才能体现。除此之外,由于过量发行货币而导致的通货膨胀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当做是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的应用,所以,在货币的发行量正常并且进行正常流通的基础上,经济学家在消费者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对通过商品价格的约束所形成的理性的消费行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就可以对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而造成的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进行忽略。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除了以上两种货币职能之外剩下的流通手段和交易媒介的职能来说,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并不适用。实际上,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在微观经济学中具有普遍适用的特性,该规律是一个具有客观存在性的经济规律,同时它又没有特定的阶级属性,并且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最后一点,由于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层次的世界,而经济只是占据了世界中的某一个层次,所以经济学在很多时候都与法律和政治紧密相连,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导致了某一现象通过微观经济学中边际效用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具有合理性,但是在法律或政治的层面上来看,就无法实行,因而,在运用边际效用进行微观经济学的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与其他领域进行结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综上所述,边际效用的合理应用对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经济学研究者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通过对边际效用在微观经济学中应用到的相关知识进行透彻的理解,达到促进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的目的。参考文献:
[1]黎有.微观经济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边际效用”分析[J].金田,2013(04):172.
[2]邹传伟.银行宏观审慎监管的基础理论研究[D].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2013.
[3]陈凯.基于习惯形成和地位寻求的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
[4]朱海洋.连锁商业视角下的消费环境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D].复旦大学,2013.
[5]方培培.资源约束下的适度经济规模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演变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掀起了对经济学范式研究的热潮,西方经济学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范式结构也发生了演变和转换,范式结构作为科学的共同体,具有其独特的理论模型,西方经济学的最核心的内容是观念范式,它是稳定不变的界定、思维等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也发生了转变。因此,必须对其结构和演变进行分析,从而探索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规律。
一、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
西方经济学既是广泛的概念又是经济内容,包含着大量的经济问题和资料,本文所研究的西方经济学只是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中的一部分。随着资本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出现了范式理论。从系统角度来讲,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是一个有层次结构的系统,主要包含方法规则、观念范式和基础假设三个方面。西方经济学范式主要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它指的是科学共同体在按照范式进行专业活动,范式是一个科学的专业,依赖于学科理论的模型[1]。西方经济学范式是在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在经济领域范围内,人们对范式结构和范围进行判断。在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中,观念范式是最核心的内容,而方法规则和基础假设则属于。当然,范式结构也具有不同的层次。比如,理性经济人观念和制度文化观念则在非主流学派和主流学派有一定的区别。同时,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还包含总收入和需求等内容,所以通过范式结构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地论证。
二、西方经济学范式运动的形式
不同的历史时期,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且存在西方经济学范式运动。经济学理论的变化,会出现西方经济学范式革命,继而出现新的范式结构。西方经济学范式存在几种运动形式。首先,对已有范式的继承,继承的内容包含经济人的核心硬核和调整保护带等。同时,在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环境下,资源达到最佳配置,也就是帕累托最优;其次,张伯伦和罗宾逊在经济人硬核的基础上,对市场充分竞争的前提假设进行修改,开创了产权经济学新领域。在厂商理论中,对企业物质要素生产和技术的关系予以假设,但在现代契约理论的作用下,将成本交易为前提,通过对西方经济学的范式内部结构进行调整,不断完善现实方面内容。1947年西蒙提出,对于经济学理论,应该将焦点放在人的社会行为理论方面和非理论的界限,而且把完全理性修改为有限理性;最后,范式运动指的是在经济学不同学派理论下,对新经济学框架体系予以统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若干个研究范式理论体系,它们之间需要相互调和。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和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等都包含市场经济原理,通过对收入再分配的改革,并提出边际效用论和节欲论、供求论等理论,从而对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加以完善,然后将效用价值偏重需求分析和客观价值论篇重供给分析作为生产成本的核心理论,使得西方经济学理论得到有效创新[2]。
三、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的演变
1.前期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
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在运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历史逻辑,对于前期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而言,范式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所以在这时期,思想家们通过直觉和生活经验对经济问题予以分析和判断,但欠缺系统的分析范式。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现代西方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能够为经济学范式所支配,成为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主要系统。到亚当•斯密时期,古典经济学范式已经发展到巩固时期,然后到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到了发展时期。古典经济学范式核心是客观价值论,通过范式逻辑,出现了实物经济与货币现象,而且形成货币数量论和两分法,构成系统性的古典经济学体系[3]。1870年,边际革命的核心是用主观心理分析的价值理论,并在经济分析中引入数学方法,通过价值论和分配论,从而实现对西方主流经济学从古典分析范式向现代分析范式的转换。
2.凯恩斯经济时代
随着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的演变,凯恩斯革命是时代的产物。在大萧条的经济环境下,工人运动对资本主义制度构成了威胁,西方经济学的复兴,必须对原有的基本前提假设予以修正,从而实现西方经济学范式革命。凯恩斯革命修正的只是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相抵触的部分基本前提假设,对西方经济学的硬核并未造成影响。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处于黄金时期,但之后呈现衰落;70年代,出现了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凯恩斯对此感受到不知所措,正在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存在双重困境下,理性预期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经济学家们批评国家干预主义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负作用,提出单一规律货币供给政策,完善市场机制,从而平衡市场经济[4]。
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时代
自2007年以来,全球处于经济危机时期,西方经济学范式也存在危机,明斯基在凯恩斯经济学基础上,融合了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观点,证明西方经济学范式已经进入了宏观经济学的黑暗时代。在现实交易过程中,人们很难对每一个措施产生的结果予以正确地了解和预测,而是通过主观判断来决策通过坚持完美市场和经济人基本假设,进而消除经济危机。因此,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必须发生改变,进而适应时代的要求。通过对政治和制度的不断调整,优化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使得经济体制具有稳定性,从而确保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经济学是一门重要学科,对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于西方经济学而言,其具有一定的范式结构。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下,将发生演变。因此,必须对范式结构及其演变进行分析,使得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进而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性,从而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欧瑞秋.基于网络范式的市场结构与企业竞争研究[D].中山大学,2012.
[2]田海华.基于SCP范式的中国水电建筑产业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9.
[3]王泽.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降低及其原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
在经济学家们看来,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下,企业将人力资源更多地视作一种外部性的资源,它考虑到的只是在购买劳动力时付出的显性成本—资,而不会太在意员工在企业中从事各项工作中同时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成本。因此,在基本工薪相对确定的情况下,只要员工的边际贡献大于零,即满足企业的基本需求。这从理论上来说即使员工在企业利益目标最大化中出现“过劳死”的情况,也是符合经济学规则的。
这样不仅是对人性的藐视,同时也会给社会资源造成两重性的浪费:首先,只考虑显性的工资成本,不计员工的隐形成本,即员工的额外消耗,不然会对“人力”造成巨大的浪费;其次,员工的额外付出主要转移到社会福利的账户中,必然会使得社会福利作为一种公共支出的效率低下。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下,企业更多地将员工看作“经济人”,不会去考虑员工的人性需求,员工只是生产流水线上的一道道工具或者机器,没有社会性的承载。然而,由人力资源转到人力资本的层面,境况就大不一样了。
将人力看作资本,就要关注投资与收益,要想不断地进行投资与收益循环,企业就不能紧紧计算员工的显性成本,还要更多地关注其他的隐性成本,同时不断地对员工进行教育投资,增加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以获取更大的收益。这样在企业的员工管理计划中,就不能只关注员工的经济需求,还要把劳动者看做“社会人”以及“复杂人”,即在同时注重劳动者经济需求与社会交往需求的前提下,更要因地制宜的根据每个员工的特殊性和每一个个体不同时期的特殊性来培养员工,发展员工。所以,从理论上来说,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的发展似乎向着人性的方向迈出了巨大的一步,体现了对人的权利和尊严的尊重。
在人力资本的理论中,不断地强调关于人的发展,尊重人的各种权利,使得人和劳动得以结合,而不是像大工业时期那样使得劳动者成为一种生物机器,被劳动所奴役。在一般经济学的解释中,似乎在向我们展示着这样一种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并不在一般经济学的范畴内,而在政治经济学之中: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指出人之所以成为劳动的奴隶是因为劳动和人相分离进而使人成为劳动的工具和奴隶,那么人力资本中对于人性的关注是否能从根本上转变“人服从于劳动”至“劳动服从于人”?从而实现人的“自由王国”?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经济学剖析
马克思在《18料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了劳动异化的理论,以此来说明私有制基础下劳动者同其劳动产品以及劳动本身的关系。劳动本身是人的本质,但是在私有制经济下发生了异化。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表现:第一,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产品成了不依赖于生产者工人的异己力量。第二,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劳动不在是人的自觉活动,而是处于被迫与强制之下,“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活动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精神遭到摧残”。第三,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生产劳动成为了动物性的维持基本生存的活动,失去了人类生活的特征,“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的能力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以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第四,人同人相异化。主要表现为普通劳动者同控制劳动产品与劳动活动的资本家之间的对立关系。
从人力资本的理论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劳动者在相当程度上赢得了人性与权力的尊重,但是劳动产品依然不会被劳动者所占有,劳动产品与劳动者依然是负相关的关系,其次,劳动的强制与被迫依然无法避免,所有劳动的发言权依然不被劳动者所掌握;再者,企业为劳动者发展所做的努力主要是针对企业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教育等投资,与在“自由王国”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大相径;最后,不言而喻,资本家与劳动者的关系虽然有所缓和,但是永远无法成为一家人,本质上依然是对抗关系。
关键词:决策;理性假设;经济理性;有限理性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7)02―0021―06
传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假设是经济行为人的“经济理性”(economic rationality),但是,现实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并不严格遵循“经济理性”假设,这使得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偏离实际。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学研究的理性假设逐步从“经济理性”向“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演变。
一、经济理性简述
1.经济理性的含义
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是经济行为人如何把稀缺的资源配置到效率最高的地方去,强调个体行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经济行为人的决策行为是通过高度复杂的思维活动作出的,为了更好地解释资源配置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借用了哲学的“理性”(rationality)概念对复杂的人类行为进行了抽象假定。也就是说,经济理性是一种行为方式假定,即经济行为人对其所处环境的各种状态及不同状态对自己支付的意义都具有完全信息,并且在既定条件下每个行为人都具有选择使自己获得最大效用或利润的意愿和能力。具体而言,经济理性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含义[1]:
第一,自利性假设。从斯密的研究开始,自利性(self-interest)就与社会性(social affectivity)并列为人的双重本性。根据贝克和阿尔钦的观点,人的社会性归根结底是自利性基础上的所谓“启蒙了的利己主义”(the enlightened egoism),而人的自利性是生存竞争和社会进化的结果。换言之,经济学家观察到的竞争的幸存者似乎都是按照“自利原则”行事的人,而不按“自利原则”行事的人则在竞争和进化中消亡。
第二,一致性假设。一致性假设的含义是指每一个人的自利行为与群体内其他人的自利行为之间是可以保持一致的。这一假设为存在于群体中的每一个人的自利行为提供了合理的存在空间,回避了“自利”与“损人”可能的冲突。
第三,极大化原则。极大化原则起源于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研究,也是奥地利学派发起的“边际革命”的结果。个体对最大幸福的追求,或者等价追求最小化痛苦,导致形成逻辑上的“极大化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经济理性将幸福扩大到“边际”平衡的程度,即个体为使幸福增进一个边际量所必须付出的努力,等于这一努力所带来的痛苦。
可以说,经济理性含义中的“自利性假设”和“一致性假设”实际上是“极大化原则”的铺垫,前者为极大化的动机提供了完美的解释,为极大化的客体划定了明确的范围;而后者为极大化的存在假定了合理的空间。在这个意义上,许多研究者将经济理性等同于极大化原则也不无道理。经济学研究默认的经济理性认为经济行为人可以完全认识自然与社会,并基于这一完全认知能够实现自身效用的极大化,而极大化的实现包含两个递进的隐含假设:其一,特定决策的所有可能性都明确可知;其二,特定决策主体具备在所有可能性中比较择优的完全认知能力。
2.对经济理性的质疑
随着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上述经济理性的三个基本含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
(1)对自利性假设的证伪
自利性假设认为与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竞争幸存者似乎都遵循“自利原则”。但是,现实存在的无法用亲缘理论和互惠理论解释的纯粹利他行为却直接反证了自利性假设的缺陷,其中最重要的是被桑塔菲学派经济学家称为“强互惠”(strong reciprocity)的行为[2]。“强互惠”行为被发现存在于经典公共品博弈实验中,其特征是:在团体中与别人合作,并不惜花费个人成本去惩罚那些破坏合作规范的人(哪怕这些破坏不是针对自己),甚至在预期成本得不到补偿的情况下也这样做(Gintis, Bowles, Boyd, Fehr, 2003)。“强互惠”能抑制团体中的背叛、逃避责任和搭便车行为,从而有效提高团体成员的福利水平。但是实施该行为需要个人承担成本,并且不能从团体收益中得到额外补偿[3]。可以说,“强互惠”是一种存在于经济现实中的明显具有正外部性的纯粹利他行为,却与经济学研究的自利性假设南辕北辙。
(2)对一致性假设的否定
一致性假设为必然存在于特定群体中的个人的自利行为提供了合理的存在空间,回避了 “自利”与“损人”可能的冲突。但是,囚徒困境(prisoner dilemma)博弈模型说明,个人理性决策的交互作用可能导致群体无理性的后果。囚徒困境博弈的行为人在全面考虑各种行为可能性后,通过精确的计算比较,作出了完全符合个人理性的行为选择。但是,事实上,博弈行为人符合个人理性的决策造成了行为人群体福利的最大损失,而作为群体的成员,博弈行为人既没有完全保障个人利益,其个体理的存在还直接影响了群体内其他成员的利益获取。可以说,囚徒困境博弈模型所表现的个体理性与群体理性(collective rationality)的冲突实际上是对一致性假设的否定,指出经济现实中个体自利行为在群体环境中所受的客观限制。
(3)对极大化原则的怀疑
极大化原则以自利性假设和一致性假设的成立为前提。如果自利性假设不成立,那么极大化的动机就无法得到完美的解释,极大化的客体也失去明确的范围;如果一致性假设不成立,那么极大化的存在也就没有了合理的空间。因此,自利性假设和一致性假设受到的质疑动摇了极大化原则存在的基础。此外,极大化原则包含的对决策条件和决策主体绝对化的理想假设与可直观感知的经济现实相距甚远,而这一差距必然会影响极大化原则的有效性。
二、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
在主流经济学研究赖以成立的经济理性假设受到质疑的背景下,以西蒙的研究为代表的有限理性理论逐渐得到研究者的重视。
1.有限理性的心理机制
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首先探讨了有限理性的心理机制,他认为人类理性在一定的限度之内起作用,但理性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实际上,这是对经济理性极大化原则隐含假设之一的“特定决策主体具备在所有可能性中比较择优的完全认知能力”提出了质疑。
如西蒙所言,“一切管理决策都有一个内在约束,即可用资源的稀缺性”,这种约束“可能就是(生物学定义的)生物自身的生理、心理限度”[4]9。在真实的决策环境里,有限的计算能力和对环境的认知能力必然意味着人类理性是有限的,而有限理性的心理机制正是人类有限的信息加工和处理能力。
2.实质理性和过程理性
西蒙通过解释“实质理性”和“过程理性”两个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对有限理性作出进一步说明。所谓实质理性是“行为在给定条件和约束所施加的限制内适于达成给定目标”[5]247。所谓过程理性是“行为是适当的深思熟虑的结果”[5]248。现实中的“过程理性”却在理论表达时被大多数经济学家默认为更偏向于结果的“实质理性”。有限理性是对理想的“实质理性”的否定,是对现实的“过程理性”的回归。实际上,理性的载体应当是“思维的程序”,而非“思维的结果”[6]。也就是说,个体并不拥有超出其认知能力之外的复杂计算能力,而只拥有进行合理行动步骤的资源,只能追求决策过程在逻辑上的无矛盾,而无法完全实现某种工具价值的最终“极大化” [1]。
3.满意化原则
西蒙通过有限理性的理论分析,完成了对经济理性含义中极大化原则的修正。具备经济理性的经济行为人必须具备一系列“理性”特征,具体而言:他们具备所处环境的完备知识(至少也相当丰富和透彻);他们具备有序稳定的偏好体系;他们具备能计算出备选方案中哪个可以达到最优的计算能力。但是,现实中经济行为人由于心理资源的稀缺,无法满足完全信息、稳定偏好和全面精确比较择优的理性要求,只能选择满意原则以替代极大化原则。
以稻草堆中寻针为例,西蒙具体说明了经济理性的极大化原则与有限理性的满意原则的差别:经济理性的行为人企图找到最锋利的针,即寻求最优;而有限理性的行为人找到足可以缝衣服的针就满足了,即寻求满意[7]。可以说,西蒙的有限理性研究和满意化原则的提出,拉近了理性选择的预设条件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三、有限理性理论的发展
1.对西蒙理论的质疑
尽管西蒙完成了迄今为止最具代表性的有限理性研究,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学家对有限理性仍然没有形成一致的研究观点。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是“考虑限制决策者信息处理能力的约束的理论”[7]21,因此他提议将不完全信息、处理信息的费用和一些非传统决策者目标函数作为有限理性三要件引入经济分析。然而,在过去二三十年中经济理性假设下的主流学派模型可以在完全均衡框架内吸收上述三要件,不少学者因此认为西蒙的有限理性研究还不足以构成有限理性理论的核心。
2.基于博弈模型的探讨
1980年以来,部分研究者开始通过对博弈模型的研究进一步探讨经济学的理性问题。囚徒困境模型说明,个人理性决策的交互作用可能导致群体无理性的后果。有限固定规则机制(finite automata)模型说明,在博弈参与者没有最优决策理性,只是按固定规则决策的条件下,在个人有限理性的基础上有可能出现群体理性。在一系列演化博弈(evolutionary game)模型中,个别决策者没有最优决策的理性,而个人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会使选择不同策略的参与者人数随时间演化,一些看似理性的纳什均衡会在这些无个人理性的策略演化过程中出现。由此可以看出,个体理性与群体理性之间的矛盾直接影响了经济活动中行为人的现实理性程度,而这一矛盾无法通过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得到解释。
3.有限理性与根本的不确定性
基于博弈模型的探讨和西蒙有限理性理论的局限性,奈特(1921)有关有限理性的另一种论述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重视。与西蒙的心理资源稀缺观点不同,奈特指出,有限理性的根基是所谓“根本的不确定性”(fundamental uncertainty),即一种不同于不完全信息的非线性系统固有的不可预知性①。可以认为,奈特的观点是对经济理性极大化原则的隐含假设之一“特定决策的所有可能性都明确可知”提出了质疑。
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将这种“根本不确定性”称为“认识力的不确定性”(epistemic uncertainty),并且认为所谓“根本的不确定性”不是外生给定的自然界的不确定性,而是人类决策交互作用内生产生的社会不确定性[8]。换言之,哪怕自然界完全没有不确定性,人们决策互动的后果也可能产生根本的不确定性。
可以说,“根本的不确定性”对经济活动中行为人可实现的理性程度形成了更严格的限制,而社会不确定性的存在也为博弈模型中个人理性与群体理性的冲突提供了可能的解释。
四、双构面的有限理性理论
根据西蒙基于心理机制和奈特基于不确定性的有限理性研究,可以认为有限理性的根源包括两方面:即系统的固有不确定性和行为人心理资源的稀缺。
首先,有限理性的外部根源是非线性系统固有的不可预知性,这一不可预知性既包括自然界的不确定性,也包括由行为人交互作用产生的社会不确定性。行为人的行动选择可以看作是一个适应或者对抗所在系统的博弈过程,系统的不确定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行为人在行动选择过程中无法达到全知全能的理想境界,从而派生了所谓的有限理性。
其次,有限理性的内部根源是行为人心理资源的稀缺,即行为人信息获取、评估和处理的能力有限。如西蒙所言:“人类有限度的认知能力,给理性的发挥和利用划定了界限”。换言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即使在特定时空下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系统中,行为人在进行决策时仍然因为认知能力的限制而无法作出“实质理性”的决策。
总之,系统的固有不确定性和行为人心理资源的稀缺是有限理性的两个构面,二者实际上是分别针对经济理性极大化原则两个隐含假设“特定决策的所有可能性都明确可知”和“特定决策主体具备在所有可能性中比较择优的完全认知能力”的有力反驳。
五、决策视角的理性观点解释
经济学研究中理性含义的探讨绝大多数是为决策研究服务的。尽管经济理性和有限理性的观点有很多差异,但是二者存在一个共同点,即都可以从两个维度来描述决策类型:一是决策条件的确定性程度;二是决策主体的认知分析水平[9]。按照这两个维度,可以从决策的视角系统解释和比较经济理性和有限理性的不同观点。
对决策类型的两个维度可以进行简单分类。决策条件可分为两类:(1)完全确定条件,指决策信息完全,选择方案完全确定;(2)不完全确定条件,指决策信息不完全,选择方案具有风险性。对应地,决策主体的认知分析水平也可分为两类:(1)完全认知,指决策主体精于计算,认知准确,不会发生任何偏差;(2)有限认知,指决策主体受到个体能力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会发生认知偏差。如果把两个维度描述在一个坐标平面上(如图1),那么封闭矩阵中的不同区域就分别对应了决策视角下不同理性观点的解释。
在双维度解释矩阵中,区域Ⅰ表示认知能力完全的行为主体在完全确定的决策条件下进行决策,能够实现经济理性的极大化目标。区域Ⅱ表示认知能力有限的行为主体在不完全确定的决策条件下进行决策,重点强调行为主体稀缺的心理资源,类似于西蒙的有限理性观点(西蒙的有限理性观点对决策条件的确定性程度没有进行明确论述)。区域Ⅲ表示认知能力完全的行为主体在不完全确定的决策条件下进行决策,重点强调决策条件的不确定性,类似于奈特的有限理性观点(奈特的有限理性观点没有涉及决策主体的主观认知水平)。区域Ⅳ表示由认知能力有限的行为主体在不完全确定的决策条件下进行决策,与上文所述的有限理性的双重根源相对应,类似于本文所提出的双构面有限理性观点,既强调了决策条件的不确定性,又考虑了决策主体有限的认知分析水平,更加贴近经济现实。
六、结语
与经济理性假设下决策的单一,静态最优标准相对,有限理性首先承认决策标准的多元化,认识到个人对系统不确定性的有限认知能力,决定了绝大多数行为人处于特定社会系统和文化传统的框架规范之中,而这种社会文化特征为行为人的理性发挥划定了不同的边界,实验经济学中著名的“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实验①的结果,就是决策标准多元化的典型例证[10]。其次,由于经济理性假设下的所谓最优已经失去达成的可能性,并且在重复博弈的若干连续行动集合中对某一时点的行为追求最优也没有实际意义,决策的目标相应从经济理性假设下的“极大化”转向有限理性假设下不同行为人的“内在一致性”。可以说,随着经济学研究的理性假设由经济理性向有限理性演进,经济行为人的决策标准也逐渐从单一静态最优向多元动态平衡转变。
参考文献:
[1]汪丁丁,叶航.理性的追问:关于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对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叶航.利他行为的经济学解释[J].经济学家,2005,(3):22-29.
[3]叶航,汪丁丁,罗卫东.作为内生偏好的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意义[J].经济研究,2005,(8):84-94.
[4]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有限理性说[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5]赫伯特•西蒙.西蒙选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6]MUNIER, B., SETLEN, R.. Bounded Rationality Modeling[J]. Marketing Letters, 1999, 10(3):233-248.
[7]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8]汪浩瀚,徐文明.现代不确定性经济理论的比较研究:凯恩斯与奈特[J].经济评论,2005,(1):90-93.
[9]张辉华,凌文辁.理性、情绪与个体经济决策[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5):2-9.
如果天气预报说,这几天将会出现持续的阴雨,那么零售业者就应该考虑将适合阴雨天气的商品进行一些排面的调整,这些及时的变化有利于发挥便利店店面小、经营灵活的特点,进而减少门店的经营风险。
“根据天气变化订完货品后,就要注意如何摆放,假如被认为是今天的潜力热销品,那么这类货物就应该放置在最显眼的位置。就以夏季阴雨天为例子,雨伞和能够带给人暖意的关东煮或热咖啡之类的货品调整到最显眼的位置。反而那些冷饮冰品可以不用太过于显眼。”曾经在罗森担任管理人员多年的龚先生指出。
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天气发生变化的时候,零售店内的硬件设备也需要同时调整。比如夏天炎热时,很多消费者都愿意到便利店或超市内短暂避暑,此时空调应该将温度打低,客人就愿意多做停留,然后你配合热销品的显眼位置陈列,客人顺手也就买了。比如,高温时候人们进来吹一下空调,顺便也就买了一些水和冷饮。反之,如果原本外面很热,人们进入门店后,空调没有开足,那么他们不得不迅速离开,商家也就减少了销售货品的机会。这些营销细节都与天气息息相关,商家一定要懂得注意观察。
订什么货
走进便利店,可以看到各种造型的货架堆放的货品,过几天再来看,可能货物有所变化,有些热销品甚至已经售罄,这背后就是订货管理。但是很多本土零售商忽略了非常隐晦但却十分重要的因素――天气。便利店内的鲜食会占据日营业额的40%甚至50%以上,而鲜食是保质期相对较短的货品,天气的变化会直接反映在人们对于食物温度和品类的选择上,配套的饮料也会有所变化。
很多人会认为在夏天就应该大量生产和引入冰淇淋、冷饮等货品,而类似关东煮这样的热食应该是几乎无人问津的。可是,7-11并不完全这样认为。比如夏季雨后,假如气温不算太高的话,肌肤会感受一丝凉意,此时当顾客走进便利店,并不会对冰品产生太大购买欲望,反而是对能带来暖意的商品更感兴趣。所以7-11会订关东煮或热咖啡之类的货品。资料显示,午餐、饭团和三明治等食品占据日本7-11门店每日销售额的一半左右,而这些商品的销售周期短,贩卖情况又和天气息息相关,因此事先掌握天气情况,是预订当日商品数量的关键。7-11系统每天收集气象报告数据5次,供各地的门店参考,以免所订的讲求新鲜度的食物数量积压或者不足。
【关键词】 管理会计 经济环境 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
管理会计是为适应经济环境变化以及企业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不断吸收现代管理科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孕育、发展并分离出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到20世纪70年代,以决策性管理会计为主体的基础性管理会计框架已趋于成熟并定型。但最近三十年,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促使管理会计理论、实践乃至教学产生重大变革。
一、经济环境变迁与管理会计内容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经营管理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呈现出以下一些特征:第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化市场逐步形成,企业竞争更加激烈;第二,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导致企业出现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顾客化”生产模式;第三,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直接人工费用普遍减少,间接成本大大增加,生产技术进步也大大增强了组织内部各部门作业的相互依存度,它需要优化内部流程并促进管理会计工具应用变革;第四,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冲击日趋强烈,企业越来越强调企业长期和整体利益,重视战略管理和外部环境的适应性;第五,环境变化和管理理念的更新也影响着企业的组织结构,使其由传统的金字塔型转向扁平形、网状型甚至无中心的组织形式。这种以分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组织形式给管理会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并促进着管理会计向新的方向发展。
为适应社会经济条件的重大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管理会计进入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历史时期,形成了许多新的领域,如作业成本管理会计、适时制生产系统与存货管理、目标成本管理、质量成本会计、战略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社会责任管理会计、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等。理论和实务界对管理会计内涵也进行了重新定义,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在其修订的《管理会计概念》公告中,将管理会计的概念界定为关注组织资源运用的管理过程,通过不断地检查、判断组织资源是否被有效利用来为股东、顾客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和增加价值。该公告还指出概念中的组织资源不再局限于财务资源,还包括作业流程、员工、创新能力、忠诚的顾客以及其他可以确认为核心能力、战略能力或知识资本的资源。
二、现代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大量介绍西方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高校开设管理会计课程,大批掌握管理会计知识的专业人才进入会计学界和企业界,对管理会计的普及与推广运用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政府为加强国有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也在向国有企业推广管理会计方法。1984年,原国家经济委员会在全国推行18种现代管理方法,包括本量利分析、价值工程、线性规划、目标管理、经济责任制、决策技术等。1999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的《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管理的规范意见》要求“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此时,我国企业对责任会计、业务预算、资本预算和业绩评价普及率较高。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和邯郸钢铁公司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等都是应用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
进入21世纪,我国部分企业开始应用各种创新型的管理会计工具或方法,如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标杆管理等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一些方法的本土化改良研究也已广泛开展。调研表明,我国不同行业采用作业成本法的状况差别较大,高科技行业明显提高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分配比重而且推进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传统行业进展较为迟缓。平衡计分卡方面,我国企业目前在业绩评价中最为重视财务指标,其次是客户和内部运行,而对组织学习和创新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大多数企业将主客观指标相结合,并努力通过业绩评价指标体现企业的发展战略。总体来看,尽管只有一部分企业尝试运用平衡计分卡,但是平衡计分卡的理念与方法已被我国多数企业所接受。
三、管理会计教学内容的探索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开始编著《管理会计》教材,高等财经院校纷纷将《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学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课或选修课。此后的30年中经济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精彩纷呈。但是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还很年轻,管理会计自身没有或较少拥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管理会计》课程教材只是在传统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并没有形成完整且逻辑一致的内容体系,甚至一些陈旧过时的内容、方法和理念仍然保留下来,这极大地阻碍了管理会计的教学和应用。以EVA为例,余海宗、李雪梅等(2011)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六个不同行业的部分央企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了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EVA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程度并不深,各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全面推行EVA最主要的挑战。因此,完善和丰富教学内容是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探索的主要任务。
1、管理会计教学内容调整的方向
(1)管理会计基础。传统的管理会计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以产品数量为成本动因,将全部成本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以此为基本前提,对成本进行预策和决策、规划和控制。这种分析与当时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而现代企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以及“顾客化”生产模式带来成本动因的多元化,使得成本与产量关系变得模糊。因而,管理会计的基础,即成本分析应建立在作业基础上,运用作业成本法,对成本进行计算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预策和决策、规划和控制。
(2)预测和决策分析。注重与战略管理相结合,与环境相适应,改变过去管理会计教材纯粹根据企业内部财务数据,简单套用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和决策分析的状况。从分析依据来看,预测和决策分析要从影响企业战略的内外部环境出发,搜集整理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经营环境以及企业内部资源能力等与企业规划和决策相关的各种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从方法来看,要综合运用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从决策评价标准来看,要进行财务价值和非财务价值、风险和收益的权衡。
(3)成本管理方面。注重与作业管理相结合,深入到作业层面。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调研支出将凸显出来,成本重心前移,只注重对制造过程的成本进行预算、控制和考核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成本管理的重心应当逐渐向生产制造成本经营活动的两端延伸,注重产品研发设计与销售阶段的成本控制。作业成本观认为:企业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作业影响成本,动因影响作业。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改进“可增加价值的作业”及时提供有用信息,从而促使相关的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加企业价值。现代成本管理变革的核心是深入到企业作业链进行价值链重构,乃至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问题,认识、改造和优化投入产出所形成的作业链和价值链。
(4)业绩评价方面。传统的业绩评价大多使用财务指标,信息来源也主要取自会计信息系统,指标的滞后性和片面性已不适应企业业绩评价的要求。面对企业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向“顾客化”生产转变,企业需要卓越的品质、智力资本、知识流程、多技能的员工、快速反应的内部流程、满意而忠诚的客户群,以及无形资产和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条件和能力。由财务、顾客、企业内部流程和企业的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组成的企业综合业绩评价制度由此产生。新的业绩计量、评价系统要求具有四个特点,即综合与分项结合、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驱动因素和结果因素结合、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结合。
2、管理会计课程内容体系的具体设想
管理会计课程内容应该适应环境变化,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管理会计教学内容要实现体系完整、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目标,可以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概述篇。分为环境变迁与管理会计发展;管理会计的概念和特征;管理会计的目标(职能、作用);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体系等。第二部分成本分类与计算篇。分为成本习性;本量利分析;作业成本法。第三部分预测分析篇。分为企业销售收入、成本、利润、资金需要量预测分析等。第四部分决策分析篇。分为战略决策或战略定位分析;长期投资决策分析;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等。第五部分成本控制与管理篇。分为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管理;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等。第六部分预算控制篇。分为全面预算;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作业基础预算等。第七部分是业绩评价篇。分为责任会计;作业基础责任会计;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业绩评价;EVA。
3、运用案例教学充实管理会计教学内容
管理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方式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启发性、实践性为核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分析和相互讨论的机会,并由学生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编写典型性、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案例可以极大地丰富管理会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学生借助案例可以了解典型企业在实践中如何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进行各种决策和控制活动,以实现各项目标或完成任务的具体情况,学生从案例中能够直接学会许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注:本文为江西省高校省级教改立项课题(项目编号:JXJG-12-17-2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熊焰韧、苏文兵:管理会计实践发展现状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8(11).
[2] 冯巧根:管理会计的发展动态与评析[J].会计之友,2011(7).
【关键词】 围绝经期;微循环;血液流变学
围绝经期妇女妇科疾病与血液微循环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围绝经期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出现潮热、出汗等血管舒缩障碍的症状,尤其在月经期表现较明显。为了进一步完善对它的研究,指导围绝经期妇女月经期卫生保健,我们观察了50例围绝经期妇女的甲襞微循环,同时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观察对象经体格检查无其他并发症的围绝经期妇女50名,平均年龄45.20岁,月经周期26~37 d,经期3~10 d,进行自身对照。
1.2方法采用XTL-1型双目实体连续变倍显微电视系统,光源为斜落射的50 W仪器高压汞灯。通过显微电视技术,将图像放大260倍,连接录像机进行同步录像。受检者在检查期内均未服用任何药物,休息15~20 min后取坐位,检查左手无名指甲襞远心端第一排微血管,采用目镜测微尺测量管襻数目、形态,用田牛氏半定量方法测定微血流速度和血细胞聚集情况。观察月经前、月经期第2天及月经后第2天甲襞微循环变化,同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
2结果
2.1微血管形态的变化月经前发夹形管襻占60%,月经期及月经后发夹形管襻明显减少,畸形数目增多,与月经期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围绝经期是妇女生命进程中发生的生理过程,提示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围绝经期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出现血管舒缩障碍,表现为潮热、出汗、情绪不稳定、不安、抑郁或烦躁、失眠等,即围绝经期综合征[1],严重影响了这部分妇女的生活质量。近来围绝经期妇女妇科疾病与血液微循环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实验通过对50例围绝经期妇女月经前期、月经期和月经期后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研究,较客观地反映了围绝经期妇女月经期末梢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
研究表明雌激素下降可引起微循环变化。围绝经期妇女雌激素分泌减少,而月经期特别是月经开始后4~24 h血中雌激素降低到最低水平,因此围绝经期妇女月经期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幅度较大,利于观察血液微循环的改变。
甲襞微循环是临床微循环观测中最常用的部位,可反映全身脏器的微循环病变程度,而且此法操作简便,无损伤及痛苦,患者易于接受[2]。通过对甲襞微循环多项指标的观测,可反映病情的变化程度。本实验观察结果表明,围绝经期妇女月经期甲襞微循环中多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其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微血管形态异常,畸形管襻数目增多,血流速度减慢,红细胞聚集增加。围绝经期妇女出现上述变化主要由于血中雌激素水平下降所致。Belfort等[3]认为微循环的血流速度和血管阻力的改变与妇女内分泌状态有关,雌激素水平起主要作用。雌激素通过多种机制舒张血管,可增加血管内皮舒张因子的活性。当血中雌激素水平减少后,雌激素对微血管的调节作用减弱,从而微血管形态异常。血流速度和红细胞聚集均反映了微循环中血流的流动性状,毛细血管因缺乏肌纤维,不能通过收缩使内径发生变化而推动循环,而是靠血液流变性发挥作用[4]。本实验结果表明围绝经期妇女经期血液黏度增加,因此血液流动性降低。这在微循环中可表现为管径迂曲缩短、流速减慢、红细胞聚集等血液流变性状的改变,这一切均可减少红细胞的携氧能力,缺氧使组织细胞进一步水肿渗出,更加重了微循环障碍。
本实验结果表明围绝经期妇女经期血黏度较月经前及月经后明显增高(P
本实验结果发现在月经后甲襞微循环及血流变的多项指标仍较经前异常,但较月经期有所改善,这可能与血液中雌激素水平仍较低有关。通过对围绝经期妇女月经前后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提示围绝经期妇女月经期血液微循环存在明显障碍,因此改善其微循环状态对于减少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率,提高广大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
[2]胡萍,许银平.妊高征孕妇的甲襞微循环观察及临床意义[J].中国微循环,2002,6(3):174-175.
[3]Belfort MA,Saade GR,Snabes M,et al.Hermonal statuseffects the reactivity of the cerebral vasculature[J].Am JObstet Gynecol,1995,172(4 Pt 1):1273-1278.
【关键词】游戏竞赛原则
中国的有效教学大体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对于有效教学的概念,目前在国外都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但无论何种角度的界定方式,都逃离不了以下几点:(1)有效+教学,亦或“有效的学”和“有效的教”。(2)能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又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的教学。(3)能有效激励学生的教学。本文认为有效教学就是要“以人为本”,让教师走下讲台,学生离开座位,尤其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头、脑、手一并动起来,而在课堂上有效地融入游戏和竞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赛着学”,“学中赛”,不仅遵循了学习兴趣的原则,同时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了及时有效地考查,对教师学生都受益匪浅。
1.开展游戏和竞赛的原则
在课堂上融入游戏和竞赛,必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这为提高课堂教学改革奠定了重要的前提。
1.1遵循游戏、竞赛与知识相结合的原则
必须以学习知识尤其是巩固知识为大前提,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尤其是三本院校的学生,其别包括体育专业与艺术专业,在课堂上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地巩固显得尤为重要。而用游戏与竞赛的方式代替传统死板的知识学习和巩固会在很大程度上变“让我学、我无奈”为“我快乐、我要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等于事半功倍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单纯性质的玩与竞,完全颠覆了教学的目标与目的。这一点与有效教学元素之一:效益――要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相吻合。
1.2开展游戏与竞赛须遵循“值得玩、值得竞、不幼稚”的原则
虽然大学生也是孩子,也喜欢玩,但针对大学生的游戏和竞赛须符合其口味,不仅有意思,能激起他们的竞争欲,还要在难度上掌握好度,让大学生玩的不幼稚,最终达到学习和娱乐的双重目的。有效教学的另一元素:意义-教师的教学形为和策略要能唤起学生的兴趣,对此进行了很好地佐证。
1.3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展游戏与竞赛时要遵循“面要广,点到位,针对性强”的原则
游戏和竞赛的展开要围绕所有学生,尤其是性格内向,学习被动,学习效果不佳的学生,让这类学生更多地参与游戏与竞赛会更大程度上改善他们的学习状态与效果,无论参与对象是谁,游戏和竞赛中涉及的知识最好是刚刚学过或是最近学过的,尤其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学生难掌握的知识和重点知识,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上、课后要进行及时深入的教学反思。这充分呼应了有效教学的评价研究中所要求的学生参与的广度,以及学生参与的活动与教学目标达成的相关度,而有效教学的富足这一元素,要求学生、教师富足,尖子生、中间生、后进生富足更是与此相映证。
最后要求开展游戏与竞赛时要把握好时间关。按目前大学一节课的教学时间50分钟计算,游戏和竞赛最好控制在10-15分钟内,绝不可超过15分钟,否则就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重点与进度,教学效果有可能适得其反。换言之,有效教学就要以尽可能少的时间解决更多的问题,收到更大的效益。
2.游戏和竞赛的具体开展
首先,对于单词的掌握无论何时都居于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掌握单词准确的发音可通过“单词接龙”,“一口气”等游戏开展组之间的竞赛。单词接龙要求学生注意力要集中,第一个学生读第一个单词,第二个学生要从第一个读到第二个,以此类推,中间不得有停顿。“一口气”的游戏要求学生对单词的发音要相当熟练,并需要一定的肺活量,不喘气的情况下读完10个单词或少点亦或多点,根据单词的长度与发音的难易度而灵活掌握。此外,检查学生是否在所学过程中基本掌握单词和短语的具体意思、用法及词性,可以开展组之间比赛上黑板书写的竞赛方式,需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会有两个极端现象,有些学生过于积极,而有些学生仅趋于观望,老师必须事前有所规定,每一个学生只能上一次,尽可能让大多数学生得到锻炼,从而检测学生对所学单词的拼写是否掌握。传统地听写对部分学生而言效果甚微,不妨采取“吊死人”游戏,教师给出一个单词的字母数以及第一个字母或最后一个字母作为提示,其余需学生一一拼出,每拼错一个字母就会完成吊死人的一笔,吊死人的最后一笔由哪一组完成,哪一组便输。
其次,对于课文中好句子的掌握也甚为关键。如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效地记住?游戏与竞赛的方式值得一试,最常用的便是"传句画画",事前规定好每组须画的东西(如动物,水果等),每组由第一个学生迅速读完一句话,再传向下一个,以此类推,最后一个学生读完后迅速上黑板画出所要求的画。
第三,大多数学生在中翻英,英翻中方面有很大的欠缺。因此,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与指导显得尤为关键,在引导学生分析了句子的结构、关键词及时态等重点之后,其余的工作便通过竞赛地形式完成,在准确度与速度的竞技过程中,暴露学生的不足。学生能力范围内的修改工作交给学生,范围之外的教师作引导性的讲解,在此过程中充分做到师生、生生之间的认识共振,思维同步和情感共鸣,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即有论者所讲的有效教学的参与原则。
最后,无论开展何种游戏或竞赛,须带有一定的惩罚,这才会激发学生的获胜欲,效果会事半功倍。对于学生而言,唱歌绝对是他们的强项,谁输谁唱,歌声永远是最能缓解人神经的方式,承受了近100分钟英语的大脑会很渴望音乐的注入来舒缓,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特长的舞台,会让那些尤其在英语学习方面缺乏自信的学生重拾信心,这有利于他们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和成长发展。当然,需指出的是,并非所有学生都会歌声美妙,积极配合惩罚,教师应灵活掌握,给学生表现的最大自由度,如讲笑话,猜谜语等,须记住醉翁之意不在酒,惩罚的目的在于通过惩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产生最大的学习动力,从而推动教学活动持续有效地进行,换言之,有效教学需要激励原则。
国家教育部大力提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英语教育更是起步于幼儿阶段。因此,英语学习更要在大学阶段有质的飞越,而不是成为断送学生与社会、世界交流纽带的断头台。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在注重学习自由与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同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仍要发挥自己关键的引航作用。通过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进入大学阶段有继续要学,想学,要提高英语的心态,把游乐园和竞技场带入大学英语课堂,让学生玩的热火朝天,学的也劲头十足,寓乐于学,融竞于学,最终达到学、玩的双重效果。
对于有效教学,没有固定的评价标准,但有效的课堂教学必然使教师的观念、角色变了,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变得爱学习了,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了。希望基于三本院校英语教学经历的本文会对各层次的高校同仁有所帮助,并期待改进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1]郑金洲、程 亮:《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9》,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51-152)
[2]李明高:《有效性教学的五大元素》,载《课程教材教法》(北京),2009(4)
关健词:教师 数学差生 成因 对策
1.成因分析
1.1学情了解少,教学盲目多。国外的数学教学注重对学生的了解和沟通,教师通过学生的日记、师生聚会、游戏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兴趣及个人思维风格等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而我国教师过分注重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师生交流少,自然而然的形成隔膜,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情感、动机、兴趣难以了解,无法得到反馈;学生的焦虑、交际需要等得不到及时地满足,导致教的教学具有很大盲目性。
1.2“大纲”研究浅,知识难度深。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我感受到差生对学习产生的逆反情绪是提高数学水平的重大障碍。我们许多教师往往怕学生“吃”得不够,背离了“课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加大了教学难度。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不仅使我们“教”得吃力,更使学生有强烈的学习无助感,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1.3题海战术运用多,数学思想培养少。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与精髓,是核心。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就能更快捷的获取知识,更透彻的理解知识,并麓终身受益。如果我们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只讲究解题的技巧,只采用题海战术,那么只能让学生,成为解题的机器,很难达到知识的内化,更谈不上知识的深化。数学教学中,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准确性、规范性、熟练程度的同时,我们应该加强数学思想教学,指导学生以意识带动双基,将数学意识渗透到具体问题之中。
1.4实际使用价值低,理论学习动力少。“学以致用”,这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不重视知识的应用,尽讲一些毫无生气的公理、定理、公式,做一些枯燥的数学游戏,怎能令人不厌倦?这种看不到实用价值的学习,怎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这不能不说是数学教学的悲哀。
2.相应对策
2.1平等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交流。由于长期受“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往往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针对这样的情况,首先我们教师应该放下师长的架子,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让学生信任你,把你当成他们的朋友,有难同当,有喜同乐。其次,坚持以人为本,“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了,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2.2走进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数学问题生活化与生活问题数学化是新课程的改革方向,我们的学生常常对身边的东西感兴趣,他们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数学差生,不仅要增加数学知识的趣味性,而且还要给他们多一些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的表现欲尽可能得以发挥,帮助他们更自信。
2.3把握知能落差,维持探求心理。所谓知能落差就是将要学习的知识和学生学习时所需能力与学生能接受的知识和学生现有能力的差。如果落差小,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失去求知的欲望和热情;如果落差过大,学生又力所不及。为此,教师必须通过对学生现状的客观分析,确定恰当的知识和能力落差,维持学生的探求心理,激起“学”的兴致,让学生都“动”起来。
2.4摒弃落后模式,帮助学生构建。我们必须以生为本,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走出“教师就是课堂的主宰”的怪圈,让出教学中的中心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接受每个学生做数学的不同想法,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解决的情境,上课时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恰当的例子,帮助差生形成正确的思维,逐步提高差生的审题能力和思维的各种品质。
2.5培养良好习惯,提高解题能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差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应该用辨证的观点教育差生,对差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忽然耐心细致地辅导,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督促他们认真学习;要求他们在课外开展“一帮一活动”一一“优差结对”、“差生协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思维方式去共同学习,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良方。
2.6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学生楷模。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发展,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使他们学会做人、求知、办事、健体、审美、创造,最终实现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