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质量管理细则范文

护理质量管理细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质量管理细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质量管理细则

第1篇:护理质量管理细则范文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 实践教学 质量 管理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5-0039-02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而基础护理学又是各专科护理学的基础。实践教学是深化理论课的重要手段,是培养护理人才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近几年,通过我们对往届毕业学生的调查表明,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护理专业毕业生的护理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加强在校期间的实践教学,提高护理技术操作能力,对学生顺利进入医院实习、尽快适应临床工作、减少护患矛盾至关重要。切实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强化实训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技能型护理人才的管理重点。

一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转变教育的思维定势

1.加强教育,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山东协和学院原是一所职业技术学院,于2011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评审,批准改建为普通本科院校。山东协和学院护理学院根据高职人才培养基本理论及办学指导思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用得上、留得住”,实践能力强,面向基础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一线等工作岗位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专门人才。近三年,在教师队伍中,加强教育学习,培养教师牢固树立护理专业不同教育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人才培养目标上来,统一到学院的教书育人工作上来,形成共识,并落实到实践教学中。

2.注重培训,转变教育方式上的思维定势

目前,我院基础护理学的任课教师都较年轻,全部是大学本科或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直接来校任教,其接受教育培养的模式与应用到本院的实践教学有一些差距。教师们注重大学的教育模式,偏重理论知识的学术性、系统性的授课方法。同时,学生到医院实习后反馈信息,认为我们的教学与医院的实际工作有一定差距。教师即使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双师”培训,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但还是面临着与临床实际工作脱节的问题。因此,要转变教师在大学中所受教育方式的思维定势,从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护理人才出发,从社会需要出发,确定教育定位和培养目标,经过培训使全体教师转变高等教育方式的思维定势,逐步形成有别于大学教育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思想。

3.注意引导,在各教学环节中紧扣人才培养目标

注意引导教师在备课、课堂教学、示教、实训等教学过程中注重课程内容的合理整合,紧紧围绕培养人才目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邀请临床一线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织开放课、讲学、观摩教学等,有计划地了解当前医院先进护理理念、学术动态及护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充分利用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培训、研讨,合理应用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组织实训教学,积极练习护理操作技能,熟练掌握操作技巧,认真备课,改变教学理念,达成共识,并及时渗透到教学中,尽量弥补学校教学与临床实际状况之间的差距,使教学各环节与临床实际融为一体。

二 突出实践教学特色,强化实践教学质量管理

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是高职护理人才的主要特征。因此,在基础护理学的教学中,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及时调整理论与实践课学时的比例,建立有效的实训教学管理体系,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

1.完善实训教学管理制度

为确保实训课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研室要从建立有效的实训教学管理制度入手,对实训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先后制定了实验课管理细则、实验课排课管理细则、实验课教师管理细则、实验课学生管理细则、达标测试及达标卡管理细则和实验课质量检查标准。对实训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坚持每周检查一次,每次检查有记录,定期有讲评。在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中坚持学院、二级学院、教研室“三级监控”,坚持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同行和社会评价教与学的“三评监控”制度,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2.创建技术操作达标标准

创建制定技术操作达标标准,给每名学生建立达标手册,记录每项技术操作的考试成绩,此成绩占《护理学基础》学科总成绩的40%。教研室主任坚持参与听示教课,巡查实训课堂,参与学生的实训课、达标测试及技术操作竞赛,以掌握、了解教学进度和学生技术操作能力的情况,及时反思实训教学中的不足,引导教学方法的改进,加强辅导训练,逐步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3.对任课教师进行岗前培训

对基础护理学的实践教学内容、操作方法和新的护理用具的使用等,充分利用教学活动日,在每一项技术操作前,组织授课教师集体备课,并进行系统演示、示教、练习,强化教师技能操作的能力和质量意识,熟练地掌握操作流程和技巧。对新开课的教师,必须经过教研室主任对每一项技术操作验收、把关后方可授课,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学生应用能力培训的理念和技术水平,注重培养学生对技术操作练习的兴趣和自觉性。

第2篇:护理质量管理细则范文

一、完善医疗制度,规范医院管理。

医院按照管理年活动的要求,在原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行政、医疗、护理、财务、职责五大类规章制度。为确保制度的落实,还制定了明确的考核细则,如《临床医疗考核细则》、《临床医技考核细则》、《护理质量考核细则》、《服务质量考核细则》等。内容涉及依法执业、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传染病防治、药事管理、仪器设备、医疗用品、医院感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方面。

二、狠抓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10年医院重新调整了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和科室质控两级网络,形成了院控、科控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加强了药事管理委员会对临床用药的监管力度及院感的监测力度,基本构建了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组织体系。

按照《医疗质量考评实施办法》,医院明确了医疗质量奖罚制度,每月检查测评,按分数计发绩效奖。院长作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第一责任人,坚持把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列入日常工作重要议程,利用全院行政业务大查房、百分比考核、医疗质量测评,对所发现的质量问题以及不安全的隐患及时通报、分析、测评,提出可行性整改意见。组织医务科、质控办、护理部、院感科等职能科室负责人每月不定期抽查各科的质量管理及医疗文书、合理用药、医疗操作规程等方面的情况,尤其重视对急、危、重病人,重大手术病人及输血病人实行重点监测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各临床科室负责人认真实施医院十三大《核心医疗制度》,并定期开展业务学习、疑难病历讨论、死亡病历讨论、会诊、术前讨论、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同时作好医疗差错事故地登记、严格交接班记录等。

为确保医疗安全,每年院方与各科室主任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其中,明确了医疗安全责任、要求、目标和奖惩措施。认真接受患者的投诉,做到有记录、有处理、有反馈。由于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到位,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展以来,医院没有发生重大差错,杜绝了事故的发生。

三、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医疗水平。

为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我院拟定了突发性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和急、危、重病人抢救应急预案,提高了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至今年5月建立急诊抢救室,截止目前,已收治急、危、重症病人103人次,有力提升了医疗急救能力。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医院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与国内多家权威医疗机构保持技术协作和人才共享优势,特邀武汉同济医院、协和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人民医院专家坐诊,担任学科带头人;全力打造了一系列特色科室,基本满足了病人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病诊疗的需求;倡导“无痛微创”的特色治疗。在原有医疗设备的基础上新配置腹腔镜、宫腔镜、膀胱镜、大型c臂x光机等前沿科技设备,一系列妇科、外科、不孕不育科的微创手术应用于临床,服务于新农合。并成功开展颈椎/胸椎等管内肿瘤摘除术等多项大型骨、外科疑难手术,手术效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四、减轻群众负担,做好民心工程。

第3篇:护理质量管理细则范文

[关键词]全面管理模式;护理管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3)06(b)―0162-02

全面质量管理(TQC)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全体人员参与其中,为达到让顾客满意及最大限度的让组织、社会人员受益的目的而长期成功的管理方法。目前TQC在我国多种行业推行,为探讨全面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2010年6月―2012年6月,该研究就TQC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做探讨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0年6月开始对临床23个护理单元420名护理人员建立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全院护理单元23个,每个护理单元1名护士长、责任护士若干。23名护士长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3人。护理人员90%为大专或以上学历;从业时间1―26年。分别在2010年、2011年、2012年6月对模式建立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做相关比较,并对比评分。2010年1―6月期间,共收治患者3033例,2010年7月―2011年2月期间,收治患者2 646例。

1.2护理人员考核方法

每周定期或不定期针对护理人员的劳动纪律、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应激能力、药品管理应用、团队协作、护理记录、带教能力、治疗室管理、消毒隔离十个方面由护士长评分,每方面10分满分。每月汇总得平均分,年底总评平均分。并对各个护理人员建立护理档案,考核结果与先进评选、奖金、晋升职称等有相关联系。优者奖励、劣者淘汰。

1.3患者满意率调查

对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前后个半年进行患者的满意率调查,并统计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每位患者出院前1d对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评价由清醒患者作答或者由患者的家属代为评价,针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病室管理、操作技术水平、健康教育效果等进行评价,分数范围0―100分,>95分为非常满意、85―94为满意、70―84为基本满意、

1.4统计方法

数据均应用SPSS13.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均应用x2检验。

2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2.1完善制度

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参照全国“三甲”医院、百佳医院标准,针对医院的现实水平,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制度、质量控制标准、评分细则工作流程及操作要求等。要求责任细化到个人,奖惩分明,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2.2以人为本

实施护理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儿童患者、青少年患者、中年患者、老年患者,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所处的不同社会地位和疾病的类型,施以相应的护理。除了加强对患者自身疾病的关注外,还需要将注意力放到患者所处的生活环境、心理状态、物理因素等对疾病康复有影响的因素上面,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

2.3持续质量改善

主要是针对患者对护理过程中不满意的方面持续改善。在考核过程中,护士长及管理干部需要对护理人员的错误及时纠正,并要求每位护理人员认真细致的对待工作,将质量标准贯穿如一。

2.4全员参与

护理人员由护士长监督,护士长由护理部人员监督,护理部人员之间相互监督,倡导科室中全员参与。成立质控、管理小组,定期开展工作,每月评选优秀护理人员,并实行奖励措施。鼓励科室人员积极学习业务知识,并形成团结友善的工作环境。

3结果

第4篇:护理质量管理细则范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412

持续质量改进(CQI)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更注重过程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管[1],2009年以来,制定新的质量控制网,在护理三级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应用“质控信息本”对护理质量进行自查、自评。加强护理质量细节管理,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 的

探讨“质控信息本”在科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

方 法

设计“质控信息本”,制定质控项目,设计内容为检查日期、时间、检查项目、存在问题、检查者签名、回应内容、回应者签名,实行全员参与质量控制。

按照全院护理部统一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及科室《各岗位质量标准》,将科室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分配到每位护士负责,内容包括:护士礼仪、交流沟通及服务主动性;特、一级护理,基础护理质量;病情观察及病室管理;消毒隔离管理;急救物品、药品、器械管理;护理文件书写管理等,按照科室质控考核检查表格进行有计划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于“质控信息本”上。

组织培训学习,要求检查者明确掌握本病区质量检查内容及考评细则,学习各项护理质量评价标准,避免检查者的主观判断而出现标准及评价上的偏差。同时征求护士意见,统一思想,责任到人。将护理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的细节、环节、全程中。

科室护士根据所负责的项目,每天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需要及时修正的问题,反馈记录在“质控信息本”上。要求每位护士在上班第一时间及下班前阅读“质控信息本”,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纠正,及时做好纠正后的回应记录并签名。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记录、及时回应、及时纠正。

每周护士长对“质控信息本”中记录的护理问题进行归类、分析、总结,并在每周一晨会中,组织全科护士进行回顾、原因分析,达成共识。

“质控信息本”中提示的问题,纳入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管理,若在规定时间内及时阅读并改进的,不扣个人绩效得分;若当日的问题当日未及时改进的,在个人绩效考核成绩中按百分减分制扣分,并与年终选优评模、职称晋升、绩效工资挂钩。

效 果

通过“质控信息本”的临床应用,明显提高了科室护理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从2009年的92%增加至目前的99.6%;护理缺陷由2009年31件降到目前0缺陷;护理投诉明显减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质控信息本”起到了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的意识,使护士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对护理的各个环节、细节进行了全程质量管理,形成了优点共享、缺陷共免的良性循环,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分 析

护理质量是指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护理技术服务和基础护理服务的效果及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一切合理需要的综合,是在护理过程中形成的客观表现,直接反映了护理工作的职业特色和工作内涵。护理质量控制是对各级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护理技术、生活服务时是否达到标准的干预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系统化的质量保证与评价机制是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重要保证。护理质量=实际护理服务质量-服务对象的期望值,若差值为零,说明服务质量正好满足服务对象的期望值,因此对护理质量满意;当差值为正值,说明服务对象对护理服务的质量很满意;当差值为负值,说明服务对象对护理的服务质量不满意。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随着国家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管理也面临着持续改进和发展的问题。传统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多由护理部制定统一标准对终末护理质量进行督查,忽略了护理人力资源的主观能动性,缺乏对护理环节的质量控制以及对护理工作安全性的预见性、专业性和系统性评价。如何实施更科学、更系统、更全面、更有效的管理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为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满足广大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加强质量控制,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在工作中落实质量控制制度和标准、完善各项护理工作服务流程、控制环节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素质等护理。

“质控信息本”的临床应用,充分调动了护士质量管理的主动参与意识。通过参与检查,对正确的掌握护理质量标准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从而为护士创造了提升自我、展现自我和相互沟通的机会,较好地控制了科室的不安全隐患和不规范行为,使科室的护理质量水平和质量意识得到明显提高。

“质控信息本”的临床应用,能及时发现日常护理过程中的不足,及时改进。由于加强了病区的自查、互查工作,规范了护理工作行为,增强了护士工作的自律性和工作责任心,减少了护理错漏的发生,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质控信息本”的临床应用,起到了警示作用,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更加细致、到位,使医患纠纷处理在萌芽状态,护理投诉及护理缺陷明显下降,确保了护理安全。

“质控信息本”的开展实施,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沟通渠道,相互间的温馨提示,促进了团结,创建了友谊,加强了协作。对日常工作中出现的护理缺陷得到及时提示,并规定对及时更正的缺陷不列入个人绩效考核扣分,缓解了护士应对质量检查的心理压力,从而提高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依存性和满意度。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围绕服务全过程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和改进活动;把测量标准作为最低起点,提倡超越目标的观点,要持续不断改进;通过层层领导授权,尽可能使全体护理人员充分发挥潜能,提高质量;注重预防而非监督,在计划实施的各个阶段预防差错的发生,而不是监督问题的出现;持续质量改进是循环的、持续向上的、永无停止的过程[2],“质控信息本”是建立在护理质量管理基础上的突破。

参考文献

第5篇:护理质量管理细则范文

【关键词】 醒目标识; 新任护士长; 护理质量

护士长是护理人才中的佼佼者,伴随着医院和护理专业的发展,涌现出大批具有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护理人才[1]。2009年6月本院通过竞聘的方式选拔了5名年轻、优秀的护理人员走向护士长岗位。护士长的工作在科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护士长的管理方法和能力直接影响着科室的护理质量。通过汇总一年的护理质量,发现5个新任护士长科室的护理质量始终处于落后,甚至不达标。为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尽快提高新任护士长科室的护理质量,本院护理部于2010年7月起将“醒目标识”质量控制法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取得一定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在每月发放的护理质量反馈表上,用醒目的颜色标注科室连续两个月质量未达标及重点强调后仍未改进的内容,共对5个新任护士长科室实施,其中4个内科科室,1个外科科室。由护理部负责检查、汇总、标识、反馈。

1.2 方法

1.2.1 统一护理质量考评标准 根据内蒙古卫生厅下发的综合性医院评审考评细则,结合本院护理工作实际,统一、完善了护理质量考评标准,制定了消毒隔离、病区管理、基础护理等工作质量标准。

1.2.2 “醒目标识”护理质量控制方法的应用 护理部质控组成员定期与不定期深入科室,依照护理质量标准每月对各护理单元进行日常护理工作检查。在此基础上对节假日、夜间等薄弱时间进行抽查,检查周期不少于3周。检查结果记录在各科室护理质量反馈表上,对新任护士长的科室用醒目颜色标识科室连续两个月存在的护理质量问题与重点强调后仍未改进的护理工作,并提出整改意见,由护理部在全院护士长例会上对护理质量进行质控反馈。新任护士长针对质量反馈表所点出的问题有重点地进行自查,找出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2]。次月,针对存在的问题护理部检查是否落实,落实到何程度。通过此项措施帮助新任护士长的科室提高护理质量,并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2 结果

“醒目标识”护理质量控制方法实施以来,5个科室消毒隔离、病区管理、基础护理工作质量单项考核成绩达标,而且问题发生次数及重复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

3 讨论

3.1 “醒目标识”护理质量控制方法完善了护理质量追溯机制,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质量控制是管理的基础,是管理的生命线[3]。由于护理工作日趋完善,护理质量标准也随之细化,在每月检查的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增多,因此新任护士长在护理质量控制时常常停留在检查-反馈-改进环节上,往往忽略了护理质量的追溯机制,整改往往流于形式,“醒目标识”护理质量控制方法的实施增强质量管理效果的循环活动,达到检查-反馈-改进-追溯-再检查-再反馈-再改进-再追溯,不断改善护理质量,减少重复发生率,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

3.2 “醒目标识”护理质量控制方法是帮助新任护士长提高管理能力、抓住护理质量管理重点的有效方法。本院从事护理管理两年以下的护士长占全院护士长的30%,而且均安排在重点科室从事护理管理工作,这些新任护士长常常对护理管理方法尚不能完全掌握,对日常纷杂的护理工作抓不到重点而困扰,导致护理质量管理停滞不前。“醒目标识”护理质量控制方法对连续两个月出现的护理质量问题与重点强调后仍未改进的护理工作进行重点标注,使护士长在护理质控时,从诸多护理问题中找到切入点,对其进行分析、反馈、督查,提高了护士长的质量管理意识,从而达到了缕清质量管理思路,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总之,“醒目标识”护理质量控制方法进一步完善了护理质量追溯机制,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同时提高了新任护士长的管理意识和能力。但是由于一个护理质量问题的发生往往是多种综合因素造成的结果[4],“醒目标识”护理质量控制方法尚属于新型管理方法,由于统计时的工作量较大,未能将所有护理质量标准列入其中,且未能在全院推广,因此在实施的同时,不断总结改进,结合统计学方法,使其更好地在临床开展,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钮艳芳.新任护士长工作思路[J].中外健康文摘,2010,25(3):35.

[2] 丁淑贞.护士长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7.

[3] 廖雪梅,陈玲.护士长的自律行为与品德修养[J].护理管理杂志,2004,5(4):54-55.

第6篇:护理质量管理细则范文

【关键词】护理;PDCA循环;护理质量评估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384-01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护理质量管理直接关系着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护理质量的高低除了取决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赖于护理管理水平。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质量管理专家Deming提出了管理循环(PDCA循环),通过在管理过程中循环进行计划、实施、检查以及处理等环节,可提高管理质量及管理效益。我院自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护理质量评估中介入PDCA循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内科系统和外科系统各科室作为实施对象,实施时间为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

1.2 方法

1.2.1 P阶段(计划阶段)

充分调查并分析医院护理工作现状,针对人性化管理以及全员性管理不足、过程管理薄弱、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等弊端,选择相关科室的护理管理人员组建质量管理小组,并制定护理质量评估标准,评估内容主要包括病区管理、消毒隔离、重病护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件以及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方面。

1.2.2 D阶段(实施阶段)

对于决策层面,组织召开全体护士长动员大会,并由质量管理小组宣讲PDCA相关知识以及质量评估标准、考核相关的知识、内容、细则等,并结合业务深入学习,提高检查能力。同时,护士长应认真学习评价标准,根据本科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翔实的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

对于执行层面,应积极转变观念,定期组织全院性的质量管理及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并由护士长组织召开科会,使科室成员明确质量标准以及考核方法。同时,护理人员应明确自身职责,做好病区管理、物品管理。根据本科室问题改进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基础护理以及重症护理,维护病区环境,控制并发症,做好相关的护理记录。此外,还应加强消毒隔离工作,做好消毒记录,严格无菌操作。

1.2.3 C阶段(检查阶段)

由护理部带领质量小组成员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评估,检查内容包括病区管理、消毒隔离、重病护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件以及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重点检查质量改进点的实施情况。落实激励制度,对于量化评分较佳者,予以适当奖励,对于评分不合格者,予以警告或者处罚。

1.2.4 A阶段(总结处理阶段)

根据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及时反馈检查信息并组织讨论会议,以制定相应的修整目标和措施等。同时,质量小组提出对全院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以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并及时修订评价标准及计划,使病房管理,确保病区人、财、物均处于可控状态。同时,加强基础护理以及重症护理,严密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贯穿整个护理工作中。加强消毒隔离和护理文件书写管理,同时,积极转变护理服务理念,以患者为中心,实施细致、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满意度。

2 结果

实施为期3年的PDCA循环及研究改进,全员的护理质量稳步提高,患者满意度由2010年3月时的81.7%提高至2013年3月的97.7%;基础护理合格率由91.2%上升至97.0%;重症护理合格率由90.3%上升至95.5%;护理文书合格率由90.5%上升至96.1%;病区管理合格率由89.2%上升至95.3%;消毒隔离合格率由85.2%上升至98.7%;一般护理差错由平均每年23例降低至每年11例;投诉护士由平均每年15例降低平均每年6例。

3 讨论

PDCA循环介入护理质量评估,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衡量医院护理工作,并控制护理质量,效果较佳。在护理质量评估中介入PDCA循环,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实施PDCA循环,要求改变护理观念,可促进护理人员的换位思考,更好地体谅患者并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全面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通过这种人性化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实施PDCA循环强调全员参与,实行公开性的质量管理,使得所有护理人员不仅是被检查者,同时也是检查者,可有效促进护理人员的自我提高和完善,有利于相关管理制度的落实和完善。同时,这种动态循环的信息反馈可形成一种全员有压力、有动力和有目标的局面,可促进护理人员质量意识以及管理意识的持续提高。此外,实施PDCA循环还可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满足护理人员的个人发展需求,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提高其竞争意识,减少人力资源流失。

在护理质量评估中介入PDCA循环,可形成一种复合循环体系,由质量控制组对质控组长实施定项循环管理,由质控组长对科室护士长实施定科循环管理,再由护士长对护理人员实施定责循环管理,如此循环可达到相互协同和持续改进的目的。此外,PDCA循环是4个阶段的不断循环,每一次循环都会产生新的内容和目标,护理质量也会有新的改进,每经过一次循环,就可解决一些问题,且护理质量也将得到新的提高和完善,如此循环可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导入PDCA循环,有利于护理管理者管理观念的转变,在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的管理工程中,强调人性化管理和全员管理,并不断改变以往护理管理只重结果而轻过程的情况,注重护理过程,全面提高护理管理和护理工作的实效性。

总之,在护理质量评价中介入PDCA循环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上官志毅,陈冬梅,黄婷婷,等.PDCA循环在国内护理领域应用的新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09,9(2):26-27,30.

[2] 董再玲.PDCA循环式居家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主观幸福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29-32.

[3] 岳利群,徐蕊,高永芳,等.PDCA循环在护理关键指标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9):1064-1065.

第7篇:护理质量管理细则范文

关键词:PDCA循环; 手术部位; 标记

美国医疗机构联合委员会1995年至2008年回顾的5632件危险事件中,“手术部位错误”占13.2%,高居榜首。针对这一问题,美国骨科医师学院和北美脊柱协会发动了一场意识战役,鼓励标志正确的手术部位[1]。这种手术管理理念很快引入国内,经过近几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手术部位标记在手术病人安全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1年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首次提到对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对手术侧或部位有规范统一的标记,按照此标准要求,我院手术科室于2012年1月正式实施手术部位标记,从每月的检查结果来看,手术部位标记欠规范、统一,正确标记执行率低。2014年版《四川省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评价》又再次明确规定,对涉及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手术者,手术正确标记执行率100%。对此,2014年12月--2015年5月,我科采用PDCA管理法来改进手术部位标记质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方法

1.1 计划阶段

1.1.1 调查现状,找出问题

与手术医生沟通,组织各专业组长分析,查找手术部位标记中存在的质量问题:(1)手术医生和手术护士对手术部位标记在手术病人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认识不足。(2)大多数手术医生和手术护士不清楚哪些手术需要做标记?怎么标记?(3)现行的手术部位标记制度与流程不够完善。(4)手术部位标记不统一、不规范。(5)手术医生没有专用的标记笔。(6)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1.1.2 制定预期目标

按照 2011年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及2014年版《四川省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评价》的要求,对涉及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进行规范统一的标记且正确标记执行率达到100%。

1.1.3 拟定改进计划

(1)成立手术部位标记质量控制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组员由各专业组长组成,各专业组长负责本专业内手术病人手术部位标记的检查、分析和统计,护士长全面负责手术部位标记质量的持续改进,包括与职能科室及手术科室主任的沟通和手术部位标记结果的反馈。

(2)针对手术部位标记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1.2 实施阶段

(1)利用医院三甲复评及《四川省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在全院推广使用的契机,加强手术室护士及手术医生的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指导提高手术人员对手术部位标记的认识。

(2)鉴于骨科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比其他科室多,因而首选骨科作为手术部位标记PDCA循环改进的试点科室,在骨科手术部位标记质量改进取得满意效果后再推广到其他手术科室。

(3)完善手术部位标记制度与流程:确定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必须做手术部位标记;手术部位标记的执行者必须是直接参与该患者手术的有资质的本院医师,进修医生、实习医生禁止执行手术部位标记;择期手术在术前一天完成标记,急诊手术则在手术前完成;手术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临床表现、体征、相关检查结果,在患者或家属的共同参与下完成手术部位的确认及标记;巡回护士术晨负责手术部位标记的核对和检查,对不合格者及时与手术医生沟通,确保接病人时手术部位标记符合管理要求,对不做手术部位标记者巡回护士有权拒绝将病人接入手术室;手术室严格督查并记录手术部位标记情况,每月统计分析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相关手术科室及职能部门,做到持续改进。

(4)在征求手术医生与患者意见的基础上与手术科室主任沟通达成共识,确定每个专业手术部位标记的手术种类、标记工具和标记符号,科主任在本科晨会上宣布具体实施方案,从行政管理的角度促进手术部位标记规范统一,正确实施。

(5)向每个手术医生提供黑颜色且不褪色的油性笔,方便其使用。

(6)建立巡回护士-专业组长-护士长三级监管体系,全面负责手术部位标记的质量监督。

1.3 检查阶段

护士长和专业组长每周随机抽查,检查内容包括标记的手术部位是否正确,是否与实际手术相符,手术部位标记的方法是否符合管理要求,巡回护士对手术部位标记的记录是否及时、准确。

1.4 处理阶段

每月统计分析手术部位标记的质量情况,召开质量控制小组会议,在会上,各专业组长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到问题的具体环节和真正原因,随同手术部位标记结果向各手术科室主任和职能科室报告,把未解决的质量问题转入下一轮PDCA循环,直到问题解决。

2 应用效果

2.1 PDCA实施前后6个月手术部位标记执行情况的比较 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PDCA循环改进前,手术部位标记执行率很低,实施PDCA循环改进后,手术部位标记执行率逐步提高,最后达到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实施PDCA循环手术部位标记质量改进后,手术部位标记做到了规范统一。

3 讨论

3.1 运用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手术部位正确标记执行率,达到预期目标

PDCA循环是由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又称“戴明环”,是在一切管理活动中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的循环过程,这种方法除了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外,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护理领域的各项工作中[2]。国外对PDCA循环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较为成熟,多数研究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我院将PDCA循环导入手术部位标记管理,通过现状评估,找出质量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落实计划,跟踪检查,有效提高了手术部位正确标记执行率,从表1可以看出,在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的六个月,手术部位正确标记率逐步提高,最后达到预期目标。

3.2 运用PDCA循环管理促进手术部位标记规范统一

我院手术科室在2012年开始手术部位标记后,从检查结果来看,每个科室甚至每个专业小组手术医生所做的手术部位标记都各不相同,有写“yes”或“no”的,也有划“√”或“×”的,有写“左”或“右”的,也有写“L”或“R”的,还有盖章的,在手术部位标记上完全不统一、不规范,容易引起歧义,造成信息错误。采用PDCA循环管理后,在征求手术医生和患者意见的基础上与科主任沟通,达成共识,规范和统一了手术部位标记,涉及面部手术的患者,我们采用胶布上写左或右的形式来进行手术部位标记,比如左眼手术,胶布上写上左粘贴在左侧额部,同时告知患者或家属胶布的作用,避免随意取下影响查对,鼻腔手术也采用类似方法,骨科包有石膏绷带的患肢手术或腹部腔镜手术则要求在患侧标注中文“术”字,便于大家查对,其他手术采用体表划切口线的方法进行手术部位标记。手术部位统一规范的标记易于各级各类人员查对,在手术病人的安全管理上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篇:护理质量管理细则范文

关键词:护理质量 ;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171-02

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和安全意识增强,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如何使护理质量控制落到实处,提高护理服务的实效性,减少护理差错,是护士长工作的重点,也是科室生存发展之本,以下就如何抓好护理质量控制谈谈体会。

1 方法

1.1制定科学的质量标准

标准是质量管理的基础,也是质量控制的依据,严谨、科学的质量标准是护理是护理质量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护理liang快速高。护理部在原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每年总结质量管理经验,及时修订标准,使护理工作得到持续改进。标准内容涵盖护理管理、服务水准、综合质量三项内容,三项内容再次分解为各项护理工作实施细则,使护理质控成为精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工作,各个护理工作环节均处于受控状态。

1.2 发挥质控体系作用,落实到人

我科实行护士长―科室质控员的二级质控体系,护士长对质控员要加强引导,掌握质量标准,充分发挥科室质控员的职能,分工到人,重点控制,以加强护理工作程序的连续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1.3加强重点环节质量控制

1.3.1对薄弱班次如午间、中夜班实行弹性排班,保证人力资源,确保护理安全。

1.3.2护士长深入病房,督查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等各项护理工作。发现违反质量问题和苗头,及时将问题反馈到个人,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为防止问题的重复出现,对其班次连续督查、追踪。最终将不良行为纠正。

1.3.3严格床边交接班。尤其对危重病人、新入院病人、手术病人、母婴同室、待产及分娩病人病情观察、产程进展、输液、管道、皮肤等情况均应仔细交接,将规范的护理程序贯穿到各个护理活动中,保持其严肃性。

1.3.4坚持夜查房,能真实地了解到护士的夜间工作落实情况,发现问题积极给予指导,降低了夜间护理风险,保证护理安全。

1.4重视质量讨论,善于总结

护士长每月组织本科的护理质量讨论会,实事求是查找自身工作缺陷,不隐瞒情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护士长对护士进行考评,将质控结果落实到个人,同科室目标管理、经济利益挂钩。对护理质量未达标、工作存在缺陷的护士,给予批评、教育、个别谈心。对护理工作达标者给予奖励和表扬。让大家认识到质量要符合要求,是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产生的,增强了护理操作的严谨性和主动服务的意识。

1.5 提高护士整体素质,确保护理质量

1.5.1质量标准的认真落实,取决于每位护理人员素质和对待护理工作的态度。加强护士自身素质建设,首先要教育她们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工作才会有责任心,对病人才富有爱心,工作中才具有主动为病人服务的意识。

1.5.2加强业务培训,护士不单只是执行医嘱、打针、发药的工具手,也是医生的合作者,需要不断提高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适应发展中的工作需要。从工作实际出发,进行针对性的规范化培训,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1.5.3掌握沟通技巧,责任护士全面掌握病人情况,善于观察和发现病人的心理及病情两方面的动态变化,做出准确评估,找出问题,更好与病人沟通,解决她们的需求,为她们提供主动、周到、细致的个体护理,取得病人信任,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护理质量。

2 体会

护士长及质控员要掌握质控标准,强化科内质量控制氛围,加强重点环节的质量控制,经常评估工作中的不足,做好质控分析,用制度约束人,不搞形式主义,以提高护理管理效能。

第9篇:护理质量管理细则范文

1、护理单元推广护理工作量化考核。护理部拟定护理工作量化考核方案及实施细则,采用工作量,工作质量和质量缺陷相结合综合考核。各护理单元认真组织实施,进行考核,通过工作量化考核促使护理人员观念转变,增强奉献意识,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从而促使护理质量提高。

2、以过细、过精、过实、过严的严谨态度抓好每项护理工作的全程质量管理,即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其中环节质量是重点。护理部将深入科室规范各环节管理。

3、坚持三级质控组每季、月护理质量检查,考核,及时通报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对检查出的结果进行排名次,形成科室间的相互竞争,年终护理质量前三名的科室给予一定奖励,连续两年后三名的科室予以惩罚。

4、护理部针对20xx年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针对性修改单项考核扣分,加大考核惩罚力度。

5、加大医院感染控制力度。严格遵守消毒隔离执行,作好病区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结果应达标。同时,作好随时消毒、疫源地消毒、终末消毒、日常消毒工作。使用后的物品按处理原则进行消毒,一次性物品按要求管理、使用、处理。

二、护理安全则是护理管理的重点。

护理安全工作长抓不懈,应做到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结合,充分利用三级护理管理体系,各司其职,层层把关,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保障病人就医安全。

1、护理部做好宏观管理,补充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抓好各层护理人员岗前培训工作,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安全工作,继续坚持护士长夜查房和节前安全检查和节中巡查。

2、护士长做好微观管理。坚持毒麻药品、抢救药品、用物班班交接,抢救仪器保持功能状态,保持抢救物品良好率达100%。抓好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病人的环节监控,时间的环节监控和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

3、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入、新毕业、实习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或家庭发生不幸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重点查房。

外科护理的工作计划范文2一年转眼即逝,**年就要过去了,**外科的工作也基本步入正轨。现总结如下:

思想上

在这一年中**外科最少只有八名护士,最多有十二名护士,每位护士都很热爱这个年轻的集体,不管工作有多忙多累,大家没有怨言,经常加班加点努力把工作做好。

为了维护集体荣誉,关键时候,同志们能够牺牲个人利益顾全大局。同志们还能发扬团结友爱精神,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工作上

1、大家认真开展了“百日无缺陷活动”,执行科室防范护理缺陷的方案,增强护理人员参与意识,医学教,育网|共同提高护理质量;

2、组织护理人员共同学习《细节决定成败》、《没有任何借口》两本书,落实科室的护理细节质控措施;

3、建立了外科手术备皮的细节质控管理制度,每位护士都能够按此执行,达到了有效提高备皮质量、控制感染的目的;

4、规范了科室的入院指导、住院指导、围术期指导,并装订成小宣传册,方便住院患者查阅与护士的指导,切实提高护理质量;

5、全员参与护理部组织的礼仪培训,并积极参与展示风采的礼仪情景剧的评比,努力为科室争得荣誉;

6、按照护理部的要求,规范执行“床旁交接”礼仪和“接待礼仪”;

7、全年基本做到了对化验单的细节管理,确保每位患者住院期间能够及时留取所需化验,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管理上

医学教,育网|紧密跟随医院、护理部的各项改革:

1、学习并推广使用HIS系统。组织全员进行学习,教会每位同志进行查帐核对,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查找原因后及时与大家沟通。

2、护理质量管理逐步提高。配合护理部的取消季度检查、改为随机的日查,每位护士都各司其职,努力管理好自己的病人,做好本职工作。

3、根据工作岗位的变化,及时调整了岗位职责,在普通病房增加了辅班,并重新制定了各个班的每日重点工作,使重点工作内容更加突出、同志们工作更加明确。

4、设立了“记事本”,记录需每位护理人员应知晓及注意的事情,固定放在护士站,并阅者签字,确保有效传达。

5、设立了出院患者登记本、会诊登记本,保证出院证明能够准确及时送到出院处、会诊但能够及时送到会诊医生手中。

学习上

1、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在鼓励大家自学的同时,每日晨交班提问一个专业知识的小问题,共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