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固定资产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遵循固定资产的基本原则,能提升市场竞争力
1.充分使用固定资产,提高利用效率
不少企业因为缺乏一整套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造成执行人员的管理方法模糊,固定资产闲置情况严重,不能做到物尽其用,长安福特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就有其优势,长安福特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按程序办事,一方面盘点旧的固定资产,另一方面根据企业发展状况对新增固定资产部署好投入生产经营的准备工作,充分使用固定资产。时时关注企业下一时期的发展,从而做好固定资产的准备工作。管理人员明确按照程序执行工作任务,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执行实物负责条例,管理工作更流畅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上要明确规定实物管理按哪个部门使用,就有哪个部门管理的原则进行分工,保管员及时报告物资存储情况,入库固定资产必须按照类别,按固定位置摆放。每个工作日结束后,出入库单记账联及时交给财务部,便于财务部及时调整固定资产的会计账簿。工作过程中将固定资产按本身的分类口径和具体内容以及分布特点,依照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职能部门的具体划分,随时按照固定资产的变化实行分级管理和归口管理。
3.及时更新固定资产,保证企业正常经营
任何固定资产都有使用年限的规定,但不是所有的固定资产都能使用到最后,固定资产会存在减值、损毁、报废等情况。如果企业更新了生产技术,但现有设备落后或陈旧,就要更新固定资产,不然就会造成企业经济利益的直接损失。又或者固定资产在某一时期的使用效果和效率的降低,也要更新固定资产。总而言之,在固定资产的黄金时期要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而到了规定的使用年限要及时更新。
(二)固定资产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形象
随着企业的良性发展,固定资产的总量会逐步上升。固定资产在财务报表的列示中,它的价值反映了企业偿债能力的大小。而后众多的投资、合并都与固定资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固定资产的本身价值是另一方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一个因素,到底适不适合投资或兼并我方企业?一旦成功,固定资产为企业创造新的收益。由此可见,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为企业增加了获得更多经济收益的可能性,进而提升了企业形象。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企业管理者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很多企业对其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都不是很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相应的重视与了解。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条例,但仍存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做出具有主观色彩的管理决策,使之前制定的条例失去了相应的效果。管理层制定决策会以一段时期内的销售报告单作为直接材料,而并不关注与之相辅的其他材料。因为销售业绩能够直接反映经济效益的好坏,主观上能够直接做出判断。而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对成本费用的影响需要专业的财会人员客观分析得出,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是间接的,就造成了管理层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忽视。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账目与实物不符的问题
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账、卡、物三者相符是最基本的原则。但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账目与实物不相符的情况,例如,实物已经支出,会计处理仍然保持原样,导致资产存量不清这就是有实无账。对拆迁、报废、调出的资产未核销就是有账无物的表现。一些企业的账面只反映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没有记载实物资产数量及其价值明细是账实不对应的表现。这些表现产生的原因如下归纳分析。
1.固定资产信息共享性程度不高
最大的源头在于职能部门之间不衔接的工作,不仅存在着管理上的断裂带,还存在着多部门之间共同管理同一实物的现象。各职能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严重,尤以资产使用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以及财务部门问题突出,这就容易造成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衔接性,信息不能及时更新,更容易出现问题发生后相互推诿的现象,结果使账目与实物不符的问题出现在固定资产管理当中。
2.管理人员的管理范围混乱
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过程分为计划、采购、验收、使用、修理、维护、保管、处置、报废。这一系列过程是基于固定资产的生命周期管理理论。有的企业中计划,采购,验收是同属于采购部门,没有专门设立验收部门,这就容易造成固定资产从购置环节的流失与闲置。然而使用、修理、维护、保管、处置、报废又都属于资产管理部门,不设立资产使用部门。这就容易造成企业财务部门信息滞后,不能及时反映固定资产的账务情况。最终固定资产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而且会吞噬企业的经济效益。
3.企业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不及时
原本企业设立清查制度是为了发现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的问题,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一方面有的企业的管理人员拘泥于传统的定期清查,出现了“到时再查,不到不查”的现象,一旦企业的固定资产出现经济损失,相关的监管工作人员逃避责任,导致账目与实物有所出入。另一方面有的企业的定期清查制度形同虚设,更有甚者就算检查过后也没有及时向财务部门上报,导致信息不同步更新,当然会出现实物与账目不符。
(三)企业固定资产的不正常流失
固定资产的不正常流失有多种表现形式,企业人员对固定资产的考评不真实,虚增企业的运营成本,还有一些企业员工利用职务便利,转售固定资产,使企业财务审计不合格,造成固定资产的不正常流失。在企业的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与管理阶段的工作并不到位。一些固定资产“带病”工作,增加了企业的维修成本,从而使固定资产不能及时实现应有的价值,固定资产人为流失事件频发。于是分析得出是以下原因造成固定资产不正常流失。
1.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固定资产的全过程包括计划、采购、验收、使用、修理、维护、保管、处置、报废这九个环节。然而有的环节企业没有做出明确的管理制度,导致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不在掌控范围内。再加上由于企业规模的限制和自身经费的问题,没有设立监督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门部门,管理制度也因此缺失这一方面的制定,于是就造成固定资产闲置或者流失问题严重。
2.不能合理配置人员,岗位责任划分不具体
固定资产一旦投入使用,也是管理人员工作最难的一部分,不少企业在这个环节出现问题。在这个环节第一要求是企业合理配置人员。但有些企业的后勤部门定期维护与检修固定资产人员少,不可能记住每一台设备检修时间,使用部门不能及时处理,造成机器无法正常运转。财务部门人员只能进行财务核算,不深入对机器进行了解,已经计提过折旧了,还是按照原有的公允价值计价,导致企业成本升高。管理部门不止要管理固定资产,还有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部门人员会因为事务繁杂做不到定期盘点与清查,造成了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三、改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管理人员素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1.引入奖惩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素养
企业要强化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养,增强管理意识,提高业务水平与道德素质。根据各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分工不同,要有针对性地培训管理人员。以明确规范的制度落实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要求每位管理者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对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退出制定统一标准,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从行动上,拟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化考核办法,组织专门小组监督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确认为工作任务完成优秀,给予物质奖励。对违反规定者或没有完成工作任务者,给予相应的批评和教育,直至改正。
2.加强企业管理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管理文化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的基本前提。管理层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理念,才能促进企业员工更好地工作,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才能顺利的展开,有效避免有些问题的发生。所以管理人员要结合社会文化,企业实际制定企业管理文化,形成一种独有的企业管理文化氛围,更好地开展固定资产管理。
(二)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实施动态监控固定资产
1.部门之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连接,实现信息共享
建立以先进,科学的企业管理观念作为依据,形成高度整合化的信息系统。使该系统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全过程管理,达到信息共享的效果。使它主要对固定资产实行“身份证”管理,做到一物一卡,帮助企业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分类管理,同时财务部门能够进行固定资产核算,并与实物信息进行电算化比对,帮助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做出正确决策,实现全方位监控。
2.划分管理层的管理范围,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复杂烦琐,需要清楚的划分管理范围,下设多个部门,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那么建立体系的三字经:“进,出,用”。“进”指固定资产的采购要严格,全方位控制年度预算,每年的预算要慎重考虑,细致审批。“出”指固定资产的处置,无论是固定资产的报废还是转售,都必须有严格的程序处理与文档资料。“用”最重要的点在于每一项固定资产都要有相应的管理责任者。
3.监督部门要及时监督清查工作,并进行评分考核
清查工作要及时完整,需要清查人员与监督人员的共同协作,对于报废,损坏,查明不清的固定资产做出详细的记录,两部门之间需要比对记录材料,以防数量不符,造成以后账目的问题。监督部门要给清查人员在清查工作中的表现打分,分为认真程度,材料填写是否规范,实物数量是否正确,自我评价程度是否符合实际四个部分。
(三)从管理制度的健全和人员配置方面改善固定资产的不正常流失
1.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之更加规范化
改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得以完整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需要改善固定的资产盘点制度,划分盘点人员、盘点方式、盘点地点、盘点时间及盘点记录人员。将任务分配给各个部门,各个部门明确划分给各个岗位,做到人尽其责,物尽其用。企业固定资产应严格核算,合理选取折旧方法,使固定资产账目与实物紧密联系。此外,对于先进的管理方法也要渗透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上。
2.合理配置人员,具体划分岗位职责
企业需要合理配置管理人员,对于管理人员要求有相应的职责。在管理规范上具体写出岗位需要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哪一时间段做哪一个工作,这样严格按照规范会减少固定资产的人为流失。将固定资产的日常检修与保养部门人数加多,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固定资产购置成本,也就降低了固定资产闲置与流失的频率,也优化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环节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蒋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丽水学院学报,2012(04):56-59.
[2]顾淑清.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北电业,2014(01):54-55.
[3]徐继军.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4(24):198.
[4]孟和图雅.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05):43-46.
[5]高洁.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01):222.
[6]姜楠.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研究,2014(10):102-107.
[7]李红红.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19):75.
固定资产业务分为两大块:投资与管理。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是企业对固定资产购置、更新等问题的决策;而固定资产管理是在企业对固定资产有使用权后,如何提高其使用效率以实现投资时的预期收益的过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投资时的预期收益。乘着我国经济近三十年的发展与腾飞,许多国内企业都已实现了自己的扩张,也在所处的行业中占??了一席之地。随着规模的扩大,不少企业都察觉到管理跟不上已成为发展的一大弊病,于是,各个企业都学习国外的成功的管理案例。固定资产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完成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指标的基本物质保证,具有使用期限长、单位价值高、周转速度慢、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大等特点。因此有关固定资产业务对企业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是通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而实现集团的固定资产再生产。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且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资产。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没有固定资产的企业谈不上生产,而用于生产的固定资产一般价值比较大,因此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相当重要,稍有不慎则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从而导致企业破产。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主要在于固定资产占据了企业的大部分,而且固定资产的管理涉及多方面的工作,如初始入账、折旧计提、盘点等。单拿折旧计提时,折旧方法的选取来说就很重要,首先要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不同类别的资产使用年限不一样,企业在实际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时应当考虑该项资产的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预计有形损耗与无形损耗等因素,而会计处理上允许企业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决定资产使用年限,但税法上对不同资产类别的年限做了硬性规定;其次,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确定也不一样,而残值的确定直接影响了固定资产的净值、每期计提的折旧与固定资产处理时的损益。
二、评价指标
作为大型的生产制造企业,其固定资产的管理非常的重要。对企业进行资产管理,就必须有相关的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总结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往往从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着手,相应的分析指标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包括本息)的能力,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基于外部市场环境的约束,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的配置组合而对财务目标实现所产生作用的大小,包括人力资源营运能力分析和生产资料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资金增值的能力,包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资产盈利能力分析、资本盈利能力分析和收益质量分析;发展能力是企业内在生存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的潜在能力,包括盈利增长能力分析、资产增长能力分析、资本增长能力分析和技术投入增长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决定了其现在和未来的创造现金流量的大小,从而决定了他的价值的大小。
三、固定资产管理常见问题解析
第一,企业并购有利也有弊,利用好了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但是对于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来说却存在着致命的问题。企业在选择并购对象时往往会高估被并购企业的价值,从而导致固定资产购入时入账价值高于公允价值,相反造成了固定资产整体成新率不高。要想避免不利因素,需要适当并购企业,尽量利用好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
第二,固定资产使用强度大,生产设备没有明确的使用规范,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生产工作任务重,有时候为了完成生产目标,造成设备会高速运转,从而导致部分固定资产保持了24小时的运转。这样虽然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却使固定资产提前老化。只对价值很高的设备进行了保养维护制度的建立,对于价值较高的资产并没有建立深入保养制度,因此这样也导致了固定资产的加速老化。
第三,对闲置固定资产处理不及时,导致固定资产成新率不高。闲置资产要不就是由于设备更新换代而导致其闲置,要不就是使用期间确实超过预计使用寿命的固定资产,但闲置资产依旧作为固定资产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导致了固定资产成新率的降低。
第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涉及多个部门的合作与协调。部门间存在着责权不明确的现象。单拿财务部门在实际固定资产业务处理流程中主要扮演核算者的基本角色,财务始终处在比较被动的位置。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财务部门只起到提供基础数据的作用,并没有对以前年度资产投资进行有效的分析决策,在预算执行完成后,财务也没有对该项目进行后续的追踪监控,而且对预算的执行控制得不够严格,预算一经确定,在企业内部便具有约束力,但预算外和超预算事项屡屡发生;在采购固定资产的时候,财务只在付款的时候审核付款条件,并没有对合同的效率与效果进行判断审查等。
四、管理提升对策
预算管理是固定资产管理的源头,只有将预算执行好了,控制好固定资产的购入情况,才能利于固定资产后续工作的开展。因此,企业应当精准编制预算,保证预算的执行力。但预算是未来一定时期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具体化、数量化的手段,因而具有预见性与不精确性,因此其预算往往有较大的主观性;通过分析企业不利因素,更好的完成企业的资本计算,从而合理配置。
固定资产管理与制度的完善。固定资产的采购方式有购买、自制、抵债购入,根据实际情况,企业入账时建立固定资产卡片,记录固定资产入账金额等项目,同时约定资产类别、使用年限、使用部门、折旧方法、责任人等项目;其次,固定资产使用期间涉及的业务有计提折旧、月末资产暂估与固定资产盘点;再次,固定资产处理时会涉及被盗损失资产的处理、闲置未用资产的处理、抵债资产的处理等。从固定资产的购入到处理整个流程都有相应的制度约束。
财务审批管理方面的能力提高。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主要用于固定资产采购环节的审批,建议企业下属各经营单位每年固定资产采购项目单价10万元以上应报董事长审批,每季度固定资产采购调整项目单价25万元以上须报董事长审批。同时,还要进行小规模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审批。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管理工作;资产管理制度;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01
固定资产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及其他业务的重要保障,是不可替代的企业主要生产资料。企业要实现良性发展,必须重视和抓好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都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有的制度不适应实际情况的发展和变化。
一、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目前国企的资产管理形成了重购置、轻管理的错误观念,国企的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不够重视。谁购建谁拥有,谁拥有谁使用,部门利益唯重,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私用甚至占为已有,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很低,重复购置或闲置浪费等现象很多。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国企在因定资产管理方面未形成完整的资产内部控制体系,目前有多数国企实行多部门多头管理,账物分管的分类归口管理模式,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导致一些国企在资产管理中账务不清、责权不明现象,而且在资产购置、处置等环节,随意性很大。
(三)固定资产价值严重失真。当前,国企普遍存在自身资产价值不实的现象。一是由于资产盘亏、报废或房屋拆除等各种正常因素而导致的固定资产价值减少,但是未能及时办理减值手续,也未作出必要的账务处理,造成账面上的价值要大于实物的价值。二是因为客观原因而造成的基建工程竣工后没有及时办理决算手续,也未能入账,确认新增加的固定资产价值周期显得太长,以致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新增固定资产的价值认定不一致。
(四)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有些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一是只设置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但没有实物卡片账,长期未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最终导致账物不符、账账不符,造成固定资产记录不清;二是利用“小金库”等账外资金违规购建的固定资产,为逃避监管而不入固定资产账或部分入账;三是会计差错,即已报废、盘亏的固定资产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造成账有实无。
(五)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造成企业利润反映不真实:有的企业购置固定资产不按规定的资金渠道列支,而故意在成本、费用中列支,冲减当期利润;有的长期挂往来账;任意多提、少提或不提折旧,折旧成了某些企业调节利润的调节器。
(六)固定资产产权不明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固定资产中涉及产权问题的项目主要表现是房屋和土地。由于历史上国有企业用地多采用财政划拨形式,企业的一些房地产项目存在房产证、土地使用权证等证照不全,产权不清的现象,这些房地产长期归企业使用,虽然不存在第三方对其产权进行要求,但为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这些房地产应该补办相关证照,补办证照往往需要一笔不小的税费支出,加重企业负担。因此企业不愿意主动补办相关证照。随着企业股份制改造,按新会计制度规定,无产权的固定资产不得入账,随之就产生了由于证照不全而未纳入账内管理的房屋和土地,它们的出租收入及变卖收入也游离于账外,形成企业的账外账,最终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
二、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一)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国企管理者的思想认识是行动的指南,因此,国企管理者的思想对其行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管理不但能消除混乱,而且能够保证效益,更能创造出良好的效益,所以,必须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企业决策层到固定资产的使用者,都应当充分认识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二)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推行固定资产岗位责任制,即对固定资产的购买、使用、调拨、报损、报废各个环节进行管理控制。对固定资产实行双重管理,即单位会计按现行制度进行记账管理,设立专门账薄,以账控物。使用固定资产的责任部门实行责任管理,责任部门设置台账,记载使用、维修、保养情况。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做到与财务账目一一对应,达到账实相符的目的。根据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固定资产应定期或每年至少盘点一次。但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的盘点往往因为人手少、工作任务重而流于形式,这也是账实不符等违规现象长期未整改的直接原因。因此,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必须认真落实,从小、从细抓起,对发现的账实不符、盘盈、盘亏等历史遗留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使资产的安全、完整得到充分保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三)推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由于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规模庞大,种类繁多,各项管理工作仅靠传统的手工管理、手工统计已远不适应工作要求,必须实现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包括固定资产的采购、入库、保管、使用、折旧、报废、租借等种种变动情况,借助计算机管理使固定资产管理达到科学化、现代化的目标,提高管理工作的时效性、透明度和效果。
(四)建立企业资产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情况应进行定期专项审计,实施严格的审计监督,将企业资产运营状况,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等指标纳入对经营者任期内业绩考核。对资产管理不善,企业资产质量下降,给予严肃的处罚,对于失职、读职、甚至违法犯罪,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国企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固定资产管理的成效。因此,一定要将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列入到企业的整体规划之中,落实专兼职资产管理人员,建立管理人员网络,并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选拔出一批思想进步、具有较强责任心,熟悉政策,而且懂业务与管理的人才构建固定资产管理队伍。提高他们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意义的理解,使其真正能够喜爱资产管理工作,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将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逐步实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规范、快速、高效等各项要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国有企业 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从财务管理角度区分,固定资产主要有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闲置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在整个企业生产运行中,固定资产能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加大资产管理力度,盘活闲置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搞好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固定资产分布较广,种类繁多,流动性较大,管理困难,有些设备如流量计等拆卸频繁,企业需要不断加强资产管理力度,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资产保管实施属地管理,资产配套设施由主资产保管人保管,公共设施由牵头实施部门管理,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较好地保管好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一)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由于公司固定资产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根据上级部门的管理要求,依据有关资产管理条例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低值易耗品及实物资产管理办法》、《资产调拨管理办法》等,使资产管理做到有规可依。
(二)设立专人进行资产管理
各资产管理人员在使用资产时,需要登记“固定资产台账”,载明固定资产的名称、类型、数量、购置金额、购置时间、保管部门和保管人等情况;专人负责办理本单位(部门)固定资产领用、保管等工作。
(三)规范管理程序
规范资产配置手续,加强入账管理。各业务部门凡需购置固定资产的应先提交书面申请,经本单位领导审批后,由财务资产部门统一向上级部门提交固定资产购置请示,审批通过后,由材料采购部门统一购置。固定资产购置后由材料采购部门根据业务部门的申请发放实物。规范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领用、交还程序;人员岗位发生变动时,一律需将本人使用的固定资产与交接人员办理书面移交手续,确保公司固定资产不发生丢失的情况。
(四)组织资产清查工作
公司每年年中组织资产清查工作,组织人员深入现场,以实物对照资产账务,采取标签扫码形式见物就清,保证每项资产“眼见为实”,不重不漏,不留死角。公司组织人员现场验收,真正做到“五清”――固定资产数量清楚、存放地点清楚、使用情况清楚、责任人清楚、盈亏情况清楚;“两结合”――实物盘点与账务核对相结合,清查盘点与登记记录相结合。
二、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重复购置
业务部门在购置资产时只考虑本部门所缺,未考虑其他部门是否存在闲置可调用的资产,或者未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购置设备,盲目投资,这样不但增加了企业成本,还导致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变慢,降低企业总资产收益率。
(二)新设备取代旧设备造成闲置
随着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以及大量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许多传统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企业更新设备,导致原有资产的报废,未提满折旧,造成资产闲置。
(三)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明确财务资产管理部门、材料采购部门及实物管理部门工作职责,明确固定资产增加、变更、处置的审批程序。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部门配合不够,虽然按照正常的工作流程进行,但由于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单据流转速度慢,导致财务入账时间滞后,转资、处置不及时。
三、创新固定资产制度的对策选择
(一)加强学习,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素质
基层单位核算员应深入学习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了解固定资产从申请、购置、保管、转移到报废的一系列处理程序,了解固定资产标签所列示的内容。财务资产部门的资产管理人员除了要学习财务专业知识外,还需了解资产的使用、变更情况,加强与基层实物管理部门、保管使用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资产的最新动态。除此之外,还应该掌握国家固定资产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变化,以及上级管理部门颁发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资产管理人员只有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语言沟通能力,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每年一度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二)规范固定资产的采购过程
一是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要慎重考虑,需经过细致论证可行性后方可获得批复。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环境变化速度快,即使有了年度的投资预算,但在实施每一项具体的投资计划前,仍然需要由业务部门提出具体的采购申请并获得最新的评估方案,避免资产重复采购。二是采购固定资产时,购货发票应与购置的固定资产进行核对,防止因根据发票填制的资产标签与实际购置的固定资产名称、规格型号等明细不一致而导致大量的账外资产和不良会计信息。三是办公设备等实行交旧管理。新设备购置以后,使用人员到材料采购部门领取新设备的同时,需要交回原设备,保证固定资产管理来时清晰,去时明白,有利于资产的清查管理工作。
(三)加强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
财务资产管理人员要与各业务部门的资产管理员常联系,通过各业务部门的固定资产报告,掌握各部门的资产管理状态。财务资产管理人员要定期给基层资产管理员提供资产系统里的资产台账,要求基层资产管理员对所辖范围内的资产数量、存放地点、使用情况、所属单位等基本信息与台账一一核对,对存在异常的资产进行跟踪与盘点,对不符事项进行报告,这样的定期自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办法。财务人员利用岗检的机会小范围进行抽查,也有利于提高公司的资产管理水平。财务资产管理人员要协助各基层资产管理员解决固定资产转移、分拆、组合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并在资产系统内实时更新,使固定资产账目与实际使用状态保持一致。
(四)严格固定资产的处置流程
固定资产无论是报废还是转让,都必须有严格的审核流程。财务人员应深入现场,监查处理流程,主要包括事前对报废资产进行核实,事后对报废资产处置进行监督。财务部门不能仅凭获批的纸质报废申请就直接对固定资产进行报废账务处理,财务人员要把对实物的处置监查当作份内工作,只有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固定资产账务才不会是一笔“糊涂账”。财务资产部门一定要对报废的过程与文件进行确认后,才能在账务中进行报废处理。报废资产的存放要在固定的废旧物资仓库,统一管理、统一处置,严防固定资产在处置过程中出现流失。
四、结束语
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是关键,加大监督力度是手段。要通过关键手段,不断加强企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严格报废资产管理。只有充分认识到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提高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更好地促进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淑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9).
关键词:煤炭企业; 固定资产; 日常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2
我们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研究,不难发现对煤炭企业而言,在资产总值中固定资产的价值比例比较高,同时每年都会有所增长。如果煤炭企业只是依赖产品的产量和价格,是很难将企业变得更强更大的,因此,必须要重视煤炭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这才是将煤炭企业变得更强更大的有效方法。
一、目前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状况
1.固定资产的来源[1]
(1)国家投资的固定资产。国债资金是国家为了帮助煤炭企业进行地面环境改造、防尘治理而投入的资金。这部分资金是煤炭企业资产的一个来源。
(2)购置的固定资产。于一般的企业而言,大部分购置的固定资产就是设备,此外,以固定资产入账的还有购置的厂房、土地。例如集团公司账上有土地资产的木城涧矿,它所购置的主要固定资产就是各种设备,主要包括用于地面生产、生活、销售用的,以及井下生产、运输用的设备等[2]。
(3)租来的固定资产。经营租赁的和融资租入的都称为租来的固定资产。例如,可以在集团公司里就设置了一个租赁站,它负责供应各种租赁设备。
(4)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自建的固定资产以及自制的固定资产都是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自建的固定资产主要有企业自行建造的建构筑物、房屋以及那些大型生产线上需要安装的工程,例如非生产用的娱乐性的职工活动室、阅览室、职工宿舍、职工食堂;生产用的设备大棚、煤炭企业的煤仓、厂房、栈桥、池、槽等。自制的固定资产主要有自制的铁路专用线、机器设备,还有那些由于井下需要而专门建造的具有的特殊用途的设备等。
除此之外,还存在其他产生资产的方式,例如换入的资产、盘盈的资产以及接受的捐赠等。
2.固定资产的管理
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有很多的环节,例如一般由总务部门来管理的房屋建筑物、地面的资产等。对于那些专属于一个部门的固定资产要遵循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先由使用的部门将其的使用要求提出,然后通过土建工程部门对其进行实际的安排部署。设备科或机电部分主要负责管理并维护一般的设备。生产部门主要负责管理煤仓等大型的建筑。而工会而负责管理娱乐性的设施。
3.固定资产的支出
将资本性支出和费用化支出划分清楚十分重要,因为资本性支出要将资产原值增加,因此要摊销其折旧费用。而费用化支出则应该将其纳入到当期的费用。费用化支出主要是一些修理性的项目,例如修理设备以及房屋建筑物等,一般而言,修理费用最高限度不能超过原值的百分之二十。如果一旦超过百分之二十那么超过的部分就为改造项目,一定要增资处理。资本性支出就是通过改良、扩建、改造等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延长,从而提高产品的实质性质量的支出。这些支出应该计入账面价值中[2]。
4.固定资产的报废
报废固定资产的审批手续一定要非常严格,煤炭企业下属企业的权利并不能将资产进行自行报废,一定要经过集团公司的严格审批。首先要由煤矿企业填写一个报废的申请书进行申请报废,然后由集团公司的审计部门、财务以及事务管理部门对实物进行查看,核实后再向公司的领导进行汇报,以确定是否要将其报废。如果公司下达了处理文件,那么下属的煤矿企业才能将其进行报废[3]。
二、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更新换代,煤炭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也逐渐在改进,与过去相比,在采购和计划的环境都进行了一定的改进,这样可以使采购成本得到大大的节约。但是,我们同时必须要看到在煤炭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由于煤炭企业本身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因此,它在制度上存在一些特有的问题。首先,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时,没有采取绩效的考核方式,使得责任的分配在管理中非常的不明确,特别是在管理非机电固定资产的时候。其次,没有在管理的过程中对固定资产的分类标准、折旧年限进行及时的调整。当代社会,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市场上需要越来越多的煤炭,煤炭企业所生成的煤炭也在逐年递增。很多综采综掘设备的工作状态都存在高负荷的现象,这就使得它们更容易比之前折旧,许多的设备在没有使用多长时间的情况下就被申请报废,这样就使得经营成本大大的增加了。此外,现在还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许多煤炭企业对电力、化工等其他行业进行了投资,但是,在投资的过程中并没有统一规定投资标准,多数情况下是参照煤炭行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标准进行投资的,但很多时候这种规定对其他企业并不适合。与此同时,煤炭企业对电力、化工等别的企业进行不断的投资,因为不健全或缺失的固定资产标准而参考煤炭行业的,很容易造成很多主观性的界定[4]。最后,在煤炭企业中内部的审计监督机制没有健全。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一旦能够将其监督的功能很好的发挥出来,为有关部门提出一定的纠正策略,就可以使执行政策或者内部政策得到有效的保证,企业就能更好的将经营管理的目标实现。同时,不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现在固定资产的核算、验收、采购等各个环节,此外,有些煤炭企业要不然是没有很好的兑现考核奖惩制度,要不然就是根本就没有设立考核奖惩制度。
2.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实现网络化
煤炭企业没有完善的固定资产保险制度。因为煤炭企业要长期施工,因此,其固定资产一般都会安防在工作面和巷道,由于工作面和地质条件有差别,会使得挖掘设备的更新、拆迁、修理、安装发生变化[5]。一些大型煤炭企业的产量非常大,所以它的工作面是在不停的变换的,这样就使得固定资产不能集中,而是散落在各地,需要花费特别多的物力和人力进行盘点,所以,许多矿井的盘点工作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三、如何加强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1.治理结构的完善
在企业中,总经理是最高责任人,企业是否能很好的将固定资产管理好,总经理负首要的责任。因此,要将是否能够管理好企业的固定资产作为总经理业绩考核的内容;项目具体的负责人是项目经理,他对管理归口规定资产有着直接的责任,因此,也要将其作为总经理考核项目经理业绩的内容。
2.建立合理、科学、明晰的固定资产权责运行体系和管理组织结构
设置合理、科学、明晰的组织结构,严格划分职责权力,可以让整个企业中的成员都能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在整个企业中的地位,以及拥有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所以,对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与采购给出如下顺序的建议:首先将所需资产的供货商确定,然后由供应部进行购货,在专家的协同下使用单位和供应总仓库进行验收,最后,财务、机电等部门要将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从而使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更周全[6]。
3.完善管理体系,健全管理制度
第一,扎实做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工作。对低值易耗品进行合理的界定、管理固定资产核算的合理范围、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以及监督工作、对财务的控制力度要加大。对固定资产的采购、计划、验收、使用、保管、维护、处置、修理、报废等过程要保证其操作高效率、秩序化、规范化。对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要清晰分工,完善考核、奖惩、稽查制度[7]。
第二,对资产的清查力度要加强。要将财产记录和财产管理分开,从而使资产清查更完整、真实。盘点检查要定期进行,同时,还要不定期进行突击性检查,从而使工作人员能时刻保持警惕。
最后,要建设健全的设备管理系统,使固定资产的管理更加便捷、高效。它可以准确、及时的提供投资效益分析、设备管理的动态等信息给经营者,使设备能够通过设备管理系统实现平衡使用、资源共享、科学管理、综合调度,使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守杰.浅析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中国煤炭,2010(04).
[2]刘中文、黄爱芳.煤炭企业固定资产运行质量评价[J].中国矿业,2010(04).
[3]陈艳芹.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分析探索[J].中国经贸,2012(24).
[4]屈利.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13).
[5]武卫军.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33).
[6]张冬香.如何加强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会计之友,2009(30).
一、我国基层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问题
(一)基层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基层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一般是以企业会计准则为理论基础,并根据其所归属电力公司的会计核算办法与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企业资金的预算与财务信息数据的分析。供电企业的财务信息具有一定的固化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于所需的财务信息不能及时的通过企业的财务系统进行生成。因此,供电企业的管理者也不能准确的掌握企业实时的资金运营情况。针对供电企业财务信息的滞后与缺失,导致企业管理者无法有效制定经营计划及正确的决策。同时,财务管理方式手段的落后,使其在做出资金管理决策时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合理性。
(二)基层供电企业预算管理工作未实现全员参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预算管理工作在大多数的基层供电企业中已进行了广泛应用,其中预算管理主要以定期预算与增量预算方式为主。供电企业全面预算应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区域,但所涉及的区域是由企业中不同部门和员工进行管理的。因此,对于供电企业的全面预算应涵盖企业的所有员工及部门。但在实际的供电企业预算工作中,企业的员工主要是对各种预算表格的机械填写,并未参与到实际的预算管理工作中。同时,供电企业预算申报表格的格式统一进行编制,无法体现出不同部门不同业务的差异,所以时常会出现预算管理信息出现遗漏的状况,导致企业预算管理准确度大大降低。除此之外,基层供电企业的预算管理主要分为事后、事中及事前的管理,在实际的工作中并未发挥其自身的价值,对企业未来发展无法进行准确的预算与控制,在事前对财务数据的采集不能保证其科学合理,而且在事中的财务预算过程中也不能对资金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以上因素导致基层供电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财务信息整合及其工作的绩效考核方面的实际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最终只能对企业预算进行简单的分析与评价,导致基层供电企业的预算管理不科学不合理。
(三)基层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操作与控制不规范
基层供电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财务部门进行实际的操作与控制。财务部门中的各处室与员工都有相应的工作内容,并且经过明确的划分。但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员工与部门的岗位要求与业务操作标准没有进行统一规定,导致员工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无法熟练掌握相关业务的重点与关键,不能准确的了解相关控制工作的操作程序,使其实际的操作具有明显的随意性,最终导致其管理业务的失误机率升高,不能对风险进行合理的掌控,加大了基层供电企业的财务经营风险。
(四)基层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完善
基层供电企业中占资产比重最大的就是固定资产,所以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与管理是其运营与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大部分的供电企业能够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管理,并且能够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行固定资产购置、调拨、报废、处置等相关处理。但财务部门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主要以事后的核算工作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对事前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工作并未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对于事中的财务管理工作只凭借原始凭证进行相应的核查工作,导致企业资金的使用与预算的控制无法进行有效的连接。
(五)基层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分析工作与评价考核机制联系疏远
基层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分析工作主要以财务报表为主,通过对财务报表的深入分析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然而,财务分析工作与评价考核机制在实际的工作中并未得到有效的联系,所以较为重要的财务指标并未列入到相关部门的考核评价机制中。因此,相关责任部门与责任人对财务管理分析中出现的失误与纰漏无需承担责任,同时,在绩效的考核机制中,财务的分析评价对部门的考核与评价的作用与影响也不明显。因此,基层供电企业在财务管理分析工作中发现企业的经营问题对员工及部门的影响也不明显。
二、基层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创新途径
(一)有效释放企业财务管理功能,重视财务管理及控制在整体业务中的作用
在基层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应一定程度的对其偏重会计核算工作内容进行改善,适当释放财务管理功能,并将其融入到整个财务工作中,对企业的控制业务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进而降低其业务运行的风险。此外,将财务管理工作融入到企业的整体管理工作中,从而实现对各个业务的财务管控。
(二)促进财务核算合理与精细的结合,强化企业决策工作
应保证企业财务核算符合企业的会计核算准则,同时也符合其所归属的电力公司的财务核算标准,并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管理与决策情况,增加和细化财务核算维度,体现财务管理信息的决策支持作用,对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各项核算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保证能够及时在财务管理系统中获取所需的信息,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
(三)有效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方式
供电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粗放管理方式应及时进行改良,并对其进行事前可行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性可研审查,加强对事中动态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与管理,同时对于固定资产的事后报废处理工作应予以高度重视,以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益和周转效率,从而体现出固定资产各阶段生命周期的管理情况,实现对固定资产使用全过程价值与实物的全面管理。
(四)积极强化企业预算的效用
基层供电企业应通过合理的预算管理工作掌控企业业务发展方向,将预算指标分解到各业务中,并在主要的业务控制点中进行相关的财务考核,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全面预算管理。此外,预算管理中的资金使用与调剂的权利应进行相应的下放政策,使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差异逐渐变小,而且能够充分体现企业的激励原则。
(五)财务分析与评价考核机制实现三位一体
基层供电企业应以日常的财务分析工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对基层供电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并对员工个人所承担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最终以考核评价的结果为依据,实现定量与定性考核的合理整合,进而有效的对员工进行激励,促进基层供电企业的高效持续运转。
【关键词】工作过程 高职院校 电算化会计 课程内容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内容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目标就是使学习者具备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并顺利就业。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分析学习者的特点,其次是分析学习内容的性质和属性。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接受职业教育就是要学习职业工作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方法、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应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在对电算化会计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
二、电算化会计工作过程分析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是一个客观分析与主观设计相结合的过程,分析和描述工作过程是确定学习情境和设计教学内容的基础。电算化会计是以适应会计工作需要和相关法规要求而开发的财务软件为工具,借助于计算机完成会计核算、分析与管理工作的过程。
三、会计电算化课程内容设计
通过学习,熟悉会计电算化的有关知识和方法,了解常用的会计软件及其应用。熟练地进行软件的初始化设置及帐套的建立,工作流程及各系统之间的业务关联,熟练地使用软件完成各类经济业务。
(一)学习情境一:建立账套和系统初始化
每个独立核算的单位都应为本单位建立一个核算账套,具体可设置如下5个任务:建立与修改账套。设置管理账套的基本信息,如账套号、账套名等。设置操作员及权限。包括根据企业实际人员分工情况,增加操作员,并分配权限:若人员或分工有变化,修改或删除用户及重新划分权限。公共基础档案设置。主要完成部门档案、职员档案、往来单位的设置,这些信息被各个子系统所共享,实现信息的及时沟通,资源的有效利用。总账系统初始设置。主要包括会计科目、凭证类别、结算方式、开户银行的设置及总账期初余额的录入,以确保会计数据的连续完整,并与手工账簿数据衔接。购销存业务初始设置。主要设置存货分类及档案、仓库档案、收发类别、采购类型和销售类型及期初数据的录入。
(二)学习情境二:日常会计业务核算
初始化设置完成后,可以开始进行日常业务的处理。具体可设置如下6项任务:总账日常业务处理。主要包括凭证填制、凭证审核与记账。记账凭证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的唯一数据源,必须确保记账凭证输入的准确完整。工资管理与核算。包括工资管理系统初始化、工资日常业务处理及期末对账结账,并将工资分摊、发放、扣缴个人所得税生成转账凭证到总账系统。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包括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初始化、固定资产业务处理及期末对账结账,并将固定资产增加、减少、计提折旧生成转账凭证到总账系统。会计数据查询与账簿管理。根据记账后形成的会计账簿,可随时进行查询、统计分析并实现凭证联查。总账系统期末业务处理。主要包括转账定义、转账生成、对账和结账。会计报表生成。主要包括报表格式设计及数据生成,其中以格式设计中公式设置为重点内容。
(三)学习情境三:购销存业务管理与核算
购销存业务属于供应链管理,将企业的经营过程与整个供应链中的各个参与者都紧密地联系起来,具体可设置如下6项任务:采购业务处理。主要包括填制并审核采购订单、填制入库单、采购发票、进行采购结算,确定采购成本。应付款管理与核算。主要包括根据采购业务办理付款结算、生成转账凭证到总账系统和期末对账结账。销售业务处理。主要包括填制并审核销售订单,填制并审核销售发货单、销售发票,进行销售结算,确定销售收入。应收账款管理与核算。主要包括根据销售业务办理收款结算,生成转账凭证到总账系统,期末对账结账,进行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坏账准备计提及冲销。日常库存业务管理。主要是对存货的出入库管理,即根据采购、生产完工验收入库进行入库业务管理:根据销售、生产领用进行出库业务管理。存货业务核算。根据采购业务、销售业务、库存业务从资金角度进行存货的出入库管理,核算入库成本、出库成本及结余成本。
(四)学习情境四: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既是对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具体可设置如下5项任务:基本指标分析。包括变现能力比率、资产管理比率、负率比率、盈利能力比率等常用指标的分析。报表分析。采用常规分析方法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收入明细表、费用支出明细表等报表进行分析。预算管理分析。包括对部门、项目、收入、成本费用、利润预算的常规分析。现金收支分析。因素分析。以上5个任务属财务软件中的财务分析子系统分析内容,是从总账子系统中提取数据。因此,本课程的财务分析是按照常规的方法和指标进行的。
(五)学习情境五:系统管理
利用财务软件中系统管理功能完成的主要任务是账套数据备份与恢复。备份是利用系统管理中账务系统的输出与引入功能对账套进行数据的备份与恢复,以防备意外事故造成的数据丢失、非法篡改和破坏。恢复是指数据一旦被破坏后,可利用备份数据使系统数据得到尽快恢复以保证业务正常进行。
上述五个情境中前四个情境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过程,每前一个情境是后一个情境的基础,业务处理的难度递进上升,内容也逐渐复杂,要求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综合性越来越高:第五个情境贯穿于前四个情境中,不仅要求学生能正常处理相关业务,还能够解决异常操作,以保证业务处理的正常进行。这样的课程内容设计符合实际工作任务要求和真实工作过程,且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难度梯度,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
参考文献:
[1]姜金鑫.浅谈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J].今日中国论坛,2012,(11).
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财务战略研究
浅论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浅谈企业党建工作开展促进企业发展
多视角下电子农务平台功能耦合分析
国内汽车营销渠道变革的三大趋势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看业绩评价模式
柯达风采——柯达公司市场战略概述
试论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浅谈公路交通运输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党建工作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
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发展问题探究
论如何在农村实施互联网+电子商务工作
基于电子商务角度的企业市场营销变化
浅析我国C2C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物流配送
简论婚前财产公证的重要性及完善建议
烟叶打叶复烤配方均匀性控制模式探究
探究强化党建政治思想工作的迫切性
后会议营销——会议营销衰落后的新贵
搜狐专访安利大中华地区营运总裁侯伟德
是谁赚取了中国汽车市场最大的金矿
广州家电连锁风云录——中洋之争主战场
树要皮人要脸格力品牌对峙渠道的勇气
探究办理合同公证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西安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趋势效应分析
新华书店价值几何十字路口何去何从
浅谈文秘工作与档案管理一体化的重要性
广州家电连锁风云录——中洋之争主战场
简论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因素与对策
财务风险管理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浅析存货计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后概念营销中的大众传播:消费者心理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联储须做好升息准备
旅游帝国希尔顿的成功之道——微笑无敌
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理论的流变和发展趋势
选煤厂装车生产精细化考核的研究与实践
后概念营销中的大众传播:消费者心理篇
飞利浦彩电广东市场渠道振荡的营销解析
简论加强党校党员干部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浅谈在新形势下对做好共青团工作的几点思考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养老服务问题调查研究
探索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市场营销方式的创新
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研究
浅论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基于生态旅游行业的电子商务环境下市场营销发展
简论生态旅游经济对当地旅游经济的影响及策略
中小财产保险公司费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erp;财务管理;应用
一、erp的概念及其深刻含义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系统化为管理思想,通过集成和整合企业组织内部及其供应商以及客户的数据与信息。为企业决策层及其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日益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性资源。
要具体理解其深刻的含义,笔者认为必须从三个方面去把握:①从管理思想来看,erp理论是在mrp(manufacturing resourceplanning:制造资源规划)等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它是面向sc(supply chain:供应链)的管理思想,为企业的信息化集成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方案。它的根本特点是将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综合平衡和充分考虑企业的资金、人力、生产设备、原材料、生产技术、时间和信息等各项资源,提倡最大限度的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②从管理系统的角度看,erp系统提出全面规划和集成一个企业分散在不同地方的所有子公司及其工厂的资源,协调不同地域的员工去进行团队合作,它是集成企业管理理念、基础数据、人力财力、业务流程、计算机软硬件等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③从软件产品的角度看,它是以erp管理思想为灵魂的管理软件产品,集成了gui(graphi c userinterfaeet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面向对象开发技术、开放式web系统技术、电子商务支持技术等信息技术。
二、erp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
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可能erp的子系统模块会有所不同,笔者列出的以下的几个子系统是一些基本的子系统。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erp财务管理模块与其他模块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数据交换关系。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向财务管理模块传递企业员工的工资、福利、奖金等信息,用于工资的核算;生产管理模块向财务管理模块传递消耗的原材料、工时、水电费、产成品、在产品信息,用与计算产品成本,进行成本分析和核算。销售管理模块向财务模块传递销售合同数量、价格、销售发票、销售费用等数据。库存管理模块向财务模块传递出入库单据、盘点数据、主要形成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数量及金额等数据。采购管理模块向财务模块传递采购订单(其中包括采购数量、价格),可以形成用款计划,也可用于核对或监控采购价格、采购发票、采购入库单等等。技术管理模块向财务模块传递购买的商标、技术等无形资产信息。设备管理模块用于向财务模块传递设备购买、损耗、处理等信息,用于固定资产的清查、折旧及处理。计划管理模块向财务模块传递预算信息,财务模块也要反馈信息回来,已确定现金流是否足够支撑。
三、erp在某路桥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实例
(一)实施erp前路桥公司财务管理现状
以某路桥公司的财务管理为例,实施erp之前,公司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核算模式比较落后,表现在:公司的电算化管理照搬传统的财会流程,其作用发挥不充分,缺乏有效、健全的财务管理手段,侧重于事后核算,在利用会计核算信息用于公司决策等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为财务管理提供事先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等功能。2、财务信息比较分散,表现在;公司的下属子公司独立核算,信息收集与集成、用于分析决策比较困难,财务管理体现为静态性与事后性。3、资金管理分散,体现在;资金的流向、流量等不及时、不全面、不明确,无法掌握资金的动态信息,资金安全问题存在隐患。4、预算管理困难,表现在:缺少战略目标的预算编制和预算控制体系;5、业务管理失控,表现在:公司总部不能及时、准确的获得各分公司核算信息,导致集团难以控制各分公司的业务状况。另外还存在的问题是:财务分析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脱钩,缺乏完整性等。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归结到一起,就是没有将erp系统应用于公司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与公司的其他方面的管理模块如生产管理模块、采购管理模块等集成性不强。
(二)公司需求分析与erp软件的选择
该路桥公司的对财务管理的需求简单描述如下:①急需统一规范该路桥公司的做帐制度与科目体系;②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收集、汇总公司内部的各种财务、统计报表,并且能够自动进行部分公司内部的损益抵减,按不同的行业分类、按不同的上报对象等快速生成多种组合方式的合并报表;③在集中式管理的基础上,一方面嫩够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司内部往来对账的功能,有助于加强公司内部往来管理,提供清晰的内部往来账目信息;另外一方面是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分公司的基础数据,进行各类管理分析报表统计,以获得及时、准确、全面的财务业务信息,快速做出相应决策。④能够加强公司的预算管理,从事后的核算转变成全面管理、控制与优化。
通过对公司上述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软件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稳定性与易用性方面,我们选择oracle财务系统作为该路桥公司的erp管理软件。因为oracle erp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库支持技术,它具有按照会计准则、基于流程控制进行细分的会计过程分割及严格的操作步骤,在windows环境下多种多样且不断更新的支持工具与excel配合下的便捷的财务数据处理等优点。并且oracle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具有强大的技术力量支撑,能实施erp系统的所有模块。最终定制的适合该路桥公司的erp系统的模块包括:总帐、应付、应收、现金管理、固定资产、库存、采购、订单管理等模块,基本涵盖了上文所述的各子系统模块的功能。
(三)erp系统在该公司的应用过程
分三步进行:1、公司财务基础应用阶段。这一阶段重点解决的是集团总部的管理需求,同时兼顾分公司的基础财务核算需求。从应用范围上看,主要包括在公司总部财务和分公司财务两个层次部门上应用,erp系统主要由以下子系统构成:总帐系统、报表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收系统、财务分析系统、合并报表系统、合并帐务系统、现金流系统等。2、分公司业务扩展应用阶段。这一阶段继续巩固信息化成果,完善公司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分公司内实施财务业务的一体化,是公司总部获取的数据更准确及时。这一阶段还能兼顾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应用等需求。这一阶段的产品子系统包括:标准帐务系统、供应链系统、采购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组织规划系统、考勤管理系统、薪酬设计与核算系统、福利保障系统等。3、公司全面深入应用阶段。这一阶段解决的是公司总部和分公司高层的管理需求,同时将公司的预算管理更进一步深入。这一阶段的系统主要包括:公司财务系统、预算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和ceo平台系统。
四、结束语
实施erp软件之后,该路桥公司的财务管理状况发生了可喜变化,主要包括:财务核算、管理会计和决策支持等层次的功能得到具体实现,实现了财务的精细化管理,为公司的决策提供了科学、准确地财务数据。
参考文献:
[1]罗鸿 erp原理·设计·实施[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