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费用对企业的影响范文

财务费用对企业的影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费用对企业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费用对企业的影响

第1篇:财务费用对企业的影响范文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关于“财务费用”科目核算存在的异议,即:将不同性质的经济活动集中于一个科目核算,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理解性原则;将利息收支互为抵减严重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相关性原则;将利息收入与支出集中核算的做法与国外会计处理惯例不相符。并提出了相应的会计科目调整建议。

[关键词] 财务费用;科目核算;会计信息质量

[关键词] 财务费用;科目核算;会计信息质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8. 007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8. 007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8- 0011- 02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8- 0011- 02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财务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差额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本科目应当按照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预提费用”、“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发生的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汇兑差额、现金折扣,借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按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财务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差额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本科目应当按照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预提费用”、“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发生的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汇兑差额、现金折扣,借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总的来看,“财务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包括一般的利息收支、外币汇兑损益、售后回购差价摊销、金融机构手续费、或有收益、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银行结售汇、购入外汇买卖价与折合汇率差额、享受的现金折扣、留购租赁资产未担保余值损失等,俨然成为一个最为臃肿的会计科目,其设置可能出自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重要性原则考虑,但事实上无论从理论还是实操性来看都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总的来看,“财务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包括一般的利息收支、外币汇兑损益、售后回购差价摊销、金融机构手续费、或有收益、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银行结售汇、购入外汇买卖价与折合汇率差额、享受的现金折扣、留购租赁资产未担保余值损失等,俨然成为一个最为臃肿的会计科目,其设置可能出自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重要性原则考虑,但事实上无论从理论还是实操性来看都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1 将不同性质的经济活动集中于一个科目核算,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理解性原则

1 将不同性质的经济活动集中于一个科目核算,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理解性原则

利息收支、汇兑损益、现金折扣等看似都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彼此之间还是有本质的差异。例如,一般意义上的财务费用主要包括负债利息支出和相关的手续费,反映的是企业筹集资金的成本,而(银行存款)利息收入虽然目前在会计核算上不属于投资活动收益,但实质反映的是企业资金投放的效果,企业将其闲置资金存于银行,不管是活期还是定期,与一般的委托理财产品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根本上而言也是一种投资活动的结果。同样,现金折扣其实也是一种融资活动的结果,汇兑损益则是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和期末账户调整及外币报表换算时,由于采用不同货币,或同一货币不同比价的汇率核算时产生的、按记账本位币折算的差额,应该属于营业外收支活动的范畴。如此众多性质不同的经济活动汇集于同一科目核算,让人费解,在实际操作中也很容易引起一些混淆。

利息收支、汇兑损益、现金折扣等看似都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彼此之间还是有本质的差异。例如,一般意义上的财务费用主要包括负债利息支出和相关的手续费,反映的是企业筹集资金的成本,而(银行存款)利息收入虽然目前在会计核算上不属于投资活动收益,但实质反映的是企业资金投放的效果,企业将其闲置资金存于银行,不管是活期还是定期,与一般的委托理财产品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根本上而言也是一种投资活动的结果。同样,现金折扣其实也是一种融资活动的结果,汇兑损益则是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和期末账户调整及外币报表换算时,由于采用不同货币,或同一货币不同比价的汇率核算时产生的、按记账本位币折算的差额,应该属于营业外收支活动的范畴。如此众多性质不同的经济活动汇集于同一科目核算,让人费解,在实际操作中也很容易引起一些混淆。

2 将利息收支互为抵减严重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相关性原则

2 将利息收支互为抵减严重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相关性原则

如果剔除汇兑损益、现金折扣等非重要性项目,财务费用核算内容主要是(借方)的利息支出和(贷方)的利息收入,而利润表上反映出来的则是其收支净额。对于报表使用者来说,难以直接获得分析决策所需的准确的相关会计信息。我们在利用会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时,其中的息税前收益(利润总额+利息支出)、资产收益率(息税前收益/总资产)、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等指标都会使用到利息支出的数据,让人纠结的是我们往往无法在企业披露的信息中获知准确的利息支出金额,而只能以利润表上的“财务费用”金额来代替,但由于“财务费用”项目反映的是利息收支净额,如果表现为净支出,由于已经抵减了部分利息收入,会低估了息税前收益和资产收益率,加大已获利息倍数,影响财务分析的质量,而一旦出现净收入的情况,也就是说财务费用为负数,则相关财务分析指标都失去其计算的意义。事实上,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负数的上市公司有691家,较去年同期426家增加62.21%;涉及财务费用总额为-89.4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个数据仅为-26亿元。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金额上,“不差钱”的公司都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其金额少的几万,多的几千万甚至上亿元,其中兖州煤业以-8.26亿元居首,南方航空和中国国航分别以-7.35亿元和-7.3亿元紧随其后。有的公司的经营业绩甚至靠利息净收入支撑,当年的利息净收入与利润总额相当。如果再加上汇兑损益的影响,“财务费用为负”的公司数量会更多。在利率波动的情况下企业可能获得巨额的汇兑收益,加上利息支出较少,使得汇兑收益大于利息支出,像怡亚通公司,2011年上半年的财务费用为-1.18亿元,同期净利润仅8 547万元,经营业绩完全依靠利息收入和汇兑收益支撑。在此情况下,显然现有的“财务费用”核算模式已经异化了会计信息质量。

如果剔除汇兑损益、现金折扣等非重要性项目,财务费用核算内容主要是(借方)的利息支出和(贷方)的利息收入,而利润表上反映出来的则是其收支净额。对于报表使用者来说,难以直接获得分析决策所需的准确的相关会计信息。我们在利用会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时,其中的息税前收益(利润总额+利息支出)、资产收益率(息税前收益/总资产)、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等指标都会使用到利息支出的数据,让人纠结的是我们往往无法在企业披露的信息中获知准确的利息支出金额,而只能以利润表上的“财务费用”金额来代替,但由于“财务费用”项目反映的是利息收支净额,如果表现为净支出,由于已经抵减了部分利息收入,会低估了息税前收益和资产收益率,加大已获利息倍数,影响财务分析的质量,而一旦出现净收入的情况,也就是说财务费用为负数,则相关财务分析指标都失去其计算的意义。事实上,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负数的上市公司有691家,较去年同期426家增加62.21%;涉及财务费用总额为-89.4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个数据仅为-26亿元。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金额上,“不差钱”的公司都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其金额少的几万,多的几千万甚至上亿元,其中兖州煤业以-8.26亿元居首,南方航空和中国国航分别以-7.35亿元和-7.3亿元紧随其后。有的公司的经营业绩甚至靠利息净收入支撑,当年的利息净收入与利润总额相当。如果再加上汇兑损益的影响,“财务费用为负”的公司数量会更多。在利率波动的情况下企业可能获得巨额的汇兑收益,加上利息支出较少,使得汇兑收益大于利息支出,像怡亚通公司,2011年上半年的财务费用为-1.18亿元,同期净利润仅8 547万元,经营业绩完全依靠利息收入和汇兑收益支撑。在此情况下,显然现有的“财务费用”核算模式已经异化了会计信息质量。

3 将利息收入与支出集中核算的做法与国外会计处理惯例不相符

3 将利息收入与支出集中核算的做法与国外会计处理惯例不相符

在西方(包括香港地区)的会计制度中,会计科目分别设置了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科目,利润表上分别列示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和净利润,清晰明了,而且与财务管理中的财务分析体系相吻合。反观我国的会计制度,利息费用在“财务费用”科目中被利息收入冲减,尤其在上市公司中,超额募集到的资金限于诸多规定而在一段时间内只能趴在银行账上,导致财务费用为负。另外反映在利润表上的财务费用净额也因为掺杂了其他项目支出(损益)而无法体现出真正意义上的利息费用,与财务管理(分析)体系相脱节,其做法与国际(会计)惯例不符,也不便于报表使用人快速准确地使用相关会计信息,影响相关的财务决策效果。

在西方(包括香港地区)的会计制度中,会计科目分别设置了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科目,利润表上分别列示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和净利润,清晰明了,而且与财务管理中的财务分析体系相吻合。反观我国的会计制度,利息费用在“财务费用”科目中被利息收入冲减,尤其在上市公司中,超额募集到的资金限于诸多规定而在一段时间内只能趴在银行账上,导致财务费用为负。另外反映在利润表上的财务费用净额也因为掺杂了其他项目支出(损益)而无法体现出真正意义上的利息费用,与财务管理(分析)体系相脱节,其做法与国际(会计)惯例不符,也不便于报表使用人快速准确地使用相关会计信息,影响相关的财务决策效果。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在会计制度的层面上重新对相关会计科目进行适当的调整。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将准则应用指南中规定的“利息收入”科目适用于金融行业扩大到适用与所有行业的企业,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得以从“财务费用”科目中分离,与企业间的资金借贷、金融资产利息收入等合并在一个科目,反映短期资金投放(使用)的效果;汇兑损益则作为营业外收支项目分别归入“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科目进行核算;“财务费用”科目则用以核算企业为筹措资金而产生的各种手续费和利息支出,这样可以使得相关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更加清晰,易于理解,而且从根本上保证会计(报表)信息的准确可靠,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盈利状况、偿债能力做出准确合理的分析。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在会计制度的层面上重新对相关会计科目进行适当的调整。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将准则应用指南中规定的“利息收入”科目适用于金融行业扩大到适用与所有行业的企业,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得以从“财务费用”科目中分离,与企业间的资金借贷、金融资产利息收入等合并在一个科目,反映短期资金投放(使用)的效果;汇兑损益则作为营业外收支项目分别归入“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科目进行核算;“财务费用”科目则用以核算企业为筹措资金而产生的各种手续费和利息支出,这样可以使得相关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更加清晰,易于理解,而且从根本上保证会计(报表)信息的准确可靠,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盈利状况、偿债能力做出准确合理的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S].2006.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S].2006.

[2]王琼.财务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问题及其解决[J].财经科学,2003(增).

[2]王琼.财务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问题及其解决[J].财经科学,2003(增).

[3]刘秋明.财务费用缘何为负[N].中国证券报,1999-10-21.

第2篇:财务费用对企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杠杆原理 财务管理 应用

一、杠杆原理概述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着杠杆效应,表现为由于特定费用的存在,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财务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有三种形式: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总杠杆。企业进行筹资时要考虑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可通过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还要面临经营风险,而经营风险可通过经营杠杆系数来衡量。两者综合可了解企业整体风险的大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合理运用杠杆原理,有助于企业合理规避风险,提高资金营运效率。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分析工具,企业管理部门可以利用财务管理中的几种杠杆效应,在投资、融资决策方面做好“度”的把握,并进行相应评估,以使企业在可以承受的风险范围内获取最大收益。

二、经营杠杆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经营杠杆的含义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经营成本的存在而导致企业资产的报酬(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率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杠杆效应。

EBIT=M-a=(p-b)x-a=mx-a=x(m-a/x)

式中EBIT为息税前利润,x为业务量,a为固定经营成本,m为单位产品毛利,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企业只要存在固定的经营成本,当业务量增加时,单位产品固定成本降低,单位产品利润提高,使息税前利润的增长幅度大于业务量的增长幅度;反之,业务量的减少会提高单位固定成本,降低单位产品利润,使息税前利润的下降幅度大于业务量的下降幅度。如果不存在固定成本,则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幅度与业务量的变动幅度一致。因此固定经营成本的存在是产生经营杠杆效应的根本原因。

经营杠杆效应的大小通常用经营杠杆系数(DOL)来衡量。

1.经营杠杆系数(DOL)的定义公式。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EBIT/EBIT)/(X/X)

2.简化公式。

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DOL=M0/EBIT0=M0/(M0-a)

上式中M0表示基期边际贡献,边际贡献=销售量×(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位毛利。EBIT0表示基期息税前利润。

(二)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的关系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风险就是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经营风险是由于经营上的原因导致收益(息税前收益)的不确定性。

根据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可知,经营杠杆系数反映的是息税前利润变动和销售量变动之间的关系。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杠杆效应就越大,计划期的销售量稍有变化,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就会有较大幅度变动,企业的经营风险就越大。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固定经营成本越高,说明企业对经营杠杆的利用程度越高,经营杠杆系数就越高,企业的经营杠杆效应也越大,经营风险就越大。

当然,固定经营成本的存在,并不是企业产生经营风险的原因,企业产生经营风险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产品销售量、产品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经营成本的数量变动引起的息税前利润不确定性,但固定经营成本的存在放大了这一风险。

(三)影响经营杠杆效应的因素

从简化公式看,凡是影响M0和a的因素,均会影响财务杠杆效应的大小。而M0=(p-b)x,因此,凡是影响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和固定成本的因素,均会影响经营杠杆效应。因此,企业的销售量是否稳定、售价是否经常波动特别是不利波动(下降)、单位变动成本是否能有效控制、固定成本是否在全部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对企业经营风险都有较大影响。企业应从这些方面对经营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防范。

(四)经营杠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经营杠杆效应实质表明的是企业对固定经营成本的利用程度。当企业的销售收入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会通过支点(固定成本)最终引起企业经营活动成果(息税前利润EBIT)的变化。经营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当企业销售量下降时息税前利润会下降得更多,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当企业业务量上升时息税前利润会增加得更多,这时企业可以获得经营杠杆收益。对于经营杠杆的应用可从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看,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结合企业的发展阶状况,选择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当企业处于衰退期,市场份额不断下降,销售量在不断减少时,为避免由于利润的大幅度下降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企业应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及时淘汰过时的固定资产;当企业经营处于成长期,销售量不断增加,这时应充分利用经营杠杆的正效应,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从而获得经营杠杆收益。

从生产经营活动看,根据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凡是影响企业息税前利润变化的因素,都可能会引起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应通过提高销售量、提高产品售价、降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等措施,增加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尽可能降低和避免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

三、财务杠杆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

(一)财务杠杆的含义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企业资产的每股收益(EPS)变动率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杠杆效应。

EPS=[(EBIT-I)×(1-T)]/N=[EBIT(1-I/EBIT))×(1-T)]/N

式中EBIT为息税前利润,I为固定财务费用,T为所得税率,N为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企业只要存在固定的财务费用,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1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就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使息税前利润的增长幅度大于业务量的增长幅度;反之,息税前利润的减少会使每1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相对增加,普通股股东的盈余就会大幅下降。从上式看,如果不存在固定的财务费用,则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幅度与每股收益的变动幅度一致。因此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是产生财务杠杆效应的根本原因。

财务杠杆效应的大小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DFL)来衡量。

1.财务杠杆系数(DFL)的定义公式。

财务杠杆系数=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EPS/EPS)/(EBIT/EBIT)

2.简化公式。

报告期财务杠杆系数=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固定财务费用)

DFL=EBIT0/(EBIT0-I)

上式中EBIT0表示基期息税前利润,I为固定财务费用。

(二)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筹资原因产生的资本成本负担而导致的普通股收益波动的风险。根据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可知,财务杠杆系数反映的是每股收益变动和息税前利润变动之间的关系。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杠杆效应就越大,计划期的息税前利润稍有变化,企业的每股收益就会有较大幅度变动,企业的财务风险就越大。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固定财务费用越高,财务杠杆系数就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效应也越大,财务风险就越大。

当然,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并不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引起每股收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资产报酬(EBIT)的不利变化,但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放大了这一风险。

(三)影响财务杠杆效应的因素

从简化公式看,凡是影响EBIT0和I的,均会影响财务杠杆效应的大小。而EBIT=(p-b)x-a,因此,凡是影响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和固定成本以及固定财务费用的因素,均会影响财务杠杆效应。因此,企业的销售量是否稳定、售价是否经常波动特别是不利波动、单位变动成本是否能有效控制、固定成本是否在全部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固定财务费用是否较高,对企业的财务风险都有较大影响。企业应从这些方面,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防范。

(四)财务杠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财务杠杆表明了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对固定财务费用的利用程度。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通过支点(固定财务费用)最终会引起股东收益(每股收益EPS)的变化。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当息税前利润下降时每股收益会下降得更多,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当企业息税前利润上升时每股收益会增加更多,这时企业可以获得财务杠杆收益。因此,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应当确定适度负债规模。可根据企业经营活动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资本结构。在企业创业初期,市场份额不高,资本利润率相对较低,为避免由于息税前利润的大幅度下降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此时应适当减少负债筹资的规模,在资本结构中应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在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较好时,资本获利能力较强,资本利润率大于负债的利息率,这时应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正效应,可适当加大负债筹资的比重,从而获得财务杠杆收益。

因此,企业在进行筹资活动时,应考虑企业的发展阶段、生产经营状况、资本的获利能力等因素,确定合适的资本结构,合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

四、复合杠杆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复合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共同存在而导致的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杠杆效应。复合杠杆反映企业的总风险,它是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叠加,因此,企业总风险的大小取决于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共同作用。在企业所能承受的总风险一定的情况下,企业应结合其行业特点及其发展所处的阶段,选择合适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筹资规模和筹资方式。在企业销售稳定、资本利润率较高,经营风险较小时,企业可承受的财务风险就会高一些,可适当加大负债筹资的规模,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反之,在企业的起步阶段和衰退阶段,销售不稳定或处于下滑阶段,资本利润率不高,企业经营风险相对较大,此时应缩减负债筹资的规模,降低负债筹资可能引起的财务风险,从而减少企业的总风险。

五、总结

经营杠杆是通过产销量变动影响息税前利润的变动,而财务杠杆又是通过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影响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变动,可见,两者最终都会影响到普通股的收益。如果企业同时利用这两种杠杆,那么产销量对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影响将更大,同时企业总风险也会更高。如果同时使用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会对销售收入的变化产生组合效果。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可根据自身承受风险的能力,在一定的综合杠杆水平之下,选择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不同组合,以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如财务状况良好的企业可以适当提高财务杠杆系数,充分发挥负债经营对提高每股收益率的作用,相对降低经营杠杆系数,以规避经营风险;而经营情况良好的企业可以选择适当提高经营杠杆系数,充分发挥固定成本对提高盈利水平的作用,相对减小财务杠杆系数,以回避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合理利用杠杆效应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科学利用杠杆原理会给企业权益资本带来额外收益,企业应认真研究杠杆原理并评价其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是合理利用杠杆原理为企业服务的基本前提,也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目标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唐淑文.财务管理(第2版)[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

2.徐增容.关于杠杆原理在财务管理中运用的评价[J].经营管理者,2011,(15).

第3篇:财务费用对企业的影响范文

利润表是反映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报表中“本月数”一栏各个项目的数据是根据有关损益类账户的本月实际净发生额填列的。会计电算化中,“本月数”一栏各个项目的数据是会计人员根据系统已经定义好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公式的定义及报表的计算与手工报表基本相同,但是又有所不同。

一、公式定义剖析

正常情况下,定义利润表“本月数”公式时,取损益类科目的借方或贷方发生额即可。大家知道,按照企业财务制度规定,损益类账户中,其中一类属收益类账户,如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等,这类账户在发生业务时,取得的收益记入该科目的贷方,结转损益时记入该科目的借方。公式定义时,取这些科目的贷方发生额,以浪潮财务软件为例,“主营业务收入”项目“本月数”的公式定义为KMJE(5101,DFFS),即取主营业务收入的贷方发生金额。而另一类属支出类账户,如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等。此类科目在发生业务时,支出的费用记入该科目的借方,结转损益时记入贷方,如“财务费用”项目“本月数”的公式定义为KMJE(5503,JFFS),即取财务费用的借方发生金额。公式定义以后,就可以准确地计算利润表中相关项目的数据。

以上公式定义及报表计算与手工报表的思路基本相同,但当某些特殊业务发生时,以上公式的定义就不够准确。现以“财务费用”项目举例说明。

某企业2006年12月份银行存款利息收入10000元,利息支出90000元,无其他财务费用发生,按照现行会计制度有关分录如下:

(1)收到利息收入

借:银行存款10000

贷:财务费用 10000

(2)支付贷款利息

借:财务费用90000

贷:银行存款90000

(3)月末结转

借:本年利润80000

贷:财务费用 80000

如果按照以上财务软件系统定义的公式,即取财务费用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利润表中“财务费用”项目“本月数”一栏金额为90000元,显然是错误的,“财务费用”项目“本月数”的金额应为80000元,按照系统公式计算的利润表也是错误的。因此,必须重新定义公式,可以取“财务费用”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之差,公式为:

KMJE(5503,JFFS)-KMJE(5503,DFFS)

此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利润表,计算生成的利润表中“财务费用”项目“本月数”金额为80000元(借方90000与贷方10000的差额),数据是正确的。但前提是:必须在结转损益以前完成利润表的计算、保存和打印;然后进行结转损益的业务处理、复核并记账;最后编制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其他会计报表。否则,结转损益以后,所有的损益类账户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相等,根据上述定义公式计算的财务费用“本月数”为0,无法根据公式正确地计算利润表。

二、相关业务调整

上述方法计算出来的利润表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对于公式定义和报表的编制都比较繁琐。为了使会计人员能够运用计算机方便、准确、快速地编制会计报表,建议在定义利润表“本月数”一栏的公式时,只从损益类各个账户的一个方向进行取数计算,如财务费用项目,只从财务费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取数,公式仍为KMJE(5503,JFFS)。那么,发生的特殊业务如何处理呢,当然必须在不违背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的前提下,从公式定义出发对有关业务进行适当的调整。即:收益类科目如有借方发生额,不记借方,而以红字(负数)记贷方;支出类科目如有贷方发生额,不记贷方,而以红字(负数)记借方,也可以两个借方或两个贷方,金额一正一负。比如收到利息收入的分录可以调整为:

借:财务费用 -1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

或者:借:财务费用 -10000

借:银行存款 10000

笔者将调整后的分录登记入账,财务费用账簿记录如下:

按照已经定义的公式KMJE(5503,JFFS)进行计算,利润表中财务费用项目的“本月数”金额为80000元,这样期末损益的结转不会影响利润表及其他报表的计算。但这种调整会计分录的方法与传统的分录编制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出现“有借无贷”或“有贷无借”,但借贷差额为0的凭证。许多财务软件,如浪潮、用友等都允许输入此类凭证,主要是从以上利润表“本月数”一栏的公式定义考虑的。

除了上述财务费用项目,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支出等项目都存在类似情况。下面笔者针对主要的业务调整进行说明:

1.企业发生销售退回时,按允许扣减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红字);按应冲减的销售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红字),按已付或应付的数额,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科目;按退回的商品的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红字),借记“库存商品”。

2.企业采用备抵法提取坏账准备,当坏账准备应提数小于账面余额时,按其差额借记“管理费用”(红字),贷记“坏账准备”(红字)。

3.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时,当应提数小于账面余额时,分别借记“管理费用”(红字)或“营业外支出”(红字),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红字)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红字);已经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转回时,会计分录同上。

4.企业对外投资,实现收益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投资收益”;发生损失时,贷记“银行存款”,贷记“投资收益”(红字)。

第4篇:财务费用对企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 EVA模型; 业绩评价; 资本成本

2008年,EVA(经济增加值)指标作为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在电网企业中推广应用。EVA指标作为国际流行的业绩考核指标,正式纳入了电网企业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一、EVA指标模型及其创新

企业业绩的计量与评价一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难题之一。多年来,人们以会计信息为基础设计了ROI(投资回报率)、P/E(市盈率)、EPS(每股收益)等诸多业绩评价指标,但由于财务报表的编制存在相当的弹性,借助这些指标往往难以准确反映和预测企业的经营业绩。至上世纪80年代末,Tem&Stewart咨询公司针对剩余收益作为单期间业绩评价指标存在的局限性开发了经济增加值(EVA),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备受关注。

EVA指标被定义为:公司经过调整的营业净利润减去其现有资产经济价值的机会成本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如下:

EVA=N0PAT-NA×WACC

其中:NOPAT为经过调整的税后营业净利润;NA(资本总额):经过调整后的期初公司净资产价值;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反映债券投资和股权投资的机会成本。

WACC=[D/(D+E)](1-T)×K1+[E

/(D+M)]×K2

其中,D、E分别表示公司负债总额的市场价值和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T为所得税税率;K1、K2分别表示负债的税前成本和所有者权益成本。

EVA指标一经问世就迅速在全球得到广泛运用。1999年3月出版的《财富》杂志调查结果显示,与竞争对手相比,在5年时间里,引入EVA管理的公司,资本市值增长率高出平均数的50.7%,EVA指标的优势,由此可见一斑。

与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相比,EVA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尽量剔除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需要做出大量的职业判断,因此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与公司“理想报表”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EVA指标的特殊之处在于不受会计惯例的约束,据Stem&Stewart公司声称,在实际应用中,他们一般对客户的营业利润进行5―15项的调整,最多可达160项,以尽量消除公认会计准则所造成的扭曲性影响。

二是突出了“增值”的概念。EVA指标模型引入了经济学上经济利润的理念。它考虑了资本的总体规模与结构,在计算中扣除了所有资本的机会成本,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利润或回报率的范畴,而是一个“增值”的范畴,代表了企业投入的所有资本所产生的回报率与这些资本的投资者要求的最低回报率之间的差额。当这个差额为正值时,股东的财富才真正增值,以此作为管理者激励报酬的基础,就能将管理者的经营业绩与激励报酬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管理者更加注重企业资本结构、风险控制以及进行审慎的投资决策,有效减少成本。

二、EVA模型在电网企业中的应用分析

国务院国资委为引导中央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鼓励使用经济增加值(EVA)指标进行年度业绩考核,国家电网公司适时将其引入网省公司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并在2008年度首次执行。因此,当前针对国网公司下达EVA考核指标计算过程,结合网省公司实际,开展EVA指标应用研究,有着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EVA考核指标计算过程分析

1.公式转换

EVA=[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财务费用×(1-所得税率)]-调整后资本

×平均资本成本率

其中: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少数股东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平均资本成本率为当期十年期国债利率。

从上述公式的构成不难看出:

(1)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财务费用×(1-所得税率)

=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财务费用×(1-所得税率)

(2)调整后资本=平均资产-平均在建工程-平均无息负债

这样EVA考核公式即可作如下转换:

EVA=[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财务费用×(1-所得税率)]-[(平均资产-平均在建工程)-平均无息负债]×当期十年期国债利率

2.EVA公式构成项目分析

(1)利润总额。利润总额与EVA呈同向等额变化趋势。

(2)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与EVA呈反向等额变化趋势。

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调整因素)×所得税率

公司目前实行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上述公式调整因素主要涉及会计利润与税法纳税基础的差异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变动,影响该项目的主要调整因素如下:

一是会计政策选择。与应付税款法不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当期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受会计政策选择影响较大,会计政策选择的不同,会直接造成所得税费用会计确认方面的时间性差异,形成递延资产/负债,对以后的所得税费用造成影响。如某项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方法,税法规定为直线法,若实际采用的是加速折旧法,就会出现前期计提折旧产生的费用大,利润总额低,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而降低了前期所得税费用,而后期计提折旧产生的费用则相对比较小,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逐渐减少,所得税费用就会相应增加。

二是税收筹划。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的所得税费用降低额,可以直接等额增加当期EVA。如某电力公司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实现所得税减免2.4亿元,客观上也等额增加了该公司的当期EVA。

(3)财务费用。关于财务费用对EVA的影响,从EVA计算公式来看,要从两个层面予以认识:一是财务费用的当期发生额,可以按(1-所得税率)的比例增加当期EVA,如果不考虑纳税调整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影响,单位利润总额最终对EVA的贡献和单位财务费用对EVA的贡献是一样的;二是考虑到财务费用可以税前扣除,并与利润总额存在着此消彼涨的关系,因而从EVA整个计算过程来看,仅就财务费用本身而言,其增减对EVA的增减没有影响。

(4)平均资产。从EVA计算公式来看,(平均资产-平均在建工程)是EVA的减项。也就是说,扣除平均在建工程之后的平均资产越低,EVA越高。可见,有效控制平均资产是EVA指标管理的重要环节。

(5)在建工程。从EVA计算公式来看,[在建工程×10年期国债利率]是EVA的增项,表面上看资产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在建工程越多,当期EVA越大,但在建工程最终要转化为固定资产,成为下期EVA的减项,可见在建工程是把双刃剑。不过,在建工程达到可使用状态(结转固定资产时点)时间点的不同,对EVA的期间分布有一定影响。

(6)平均无息负债。平均无息负债=平均流动负债-平均短期借款-平均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平均无息负债实际也可理解为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在负债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平均无息负债比重增加,EVA也会相应增加。在偿还债务时,偿还项目不同,对EVA金额的影响也不同。如果年末用资产偿还无息负债,会造成平均资产和平均无息负债的同时等额减少,对EVA的影响相互抵消,不能增加EVA。如果年末用资产偿还短期借款等非无息负债,就会因资产减少而增加EVA,不会有EVA的减项产生。

3.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EVA指标的计算过程相对比较复杂,公式各构成项目之间关联性较强,涉及面较广,是一个综合性指标,主要特征如下:

一是将利润总额和财务费用被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财务费用同利润总额都是新创造价值的特征得以充分体现。

二是非常重视资产的使用效率,将平均资产总额扣除尚未发挥作用的在建工程后的金额作为资本成本的计算基础,平均资产扣除平均在建工程后金额越小,EVA越大。

三是特别重视无息负债的存量,平均无息负债越大,EVA越大,体现了合理占用外部资金对企业价值的提升。

(二)EVA考核指标的分解

为确保考核指标的顺利完成,各网省公司往往需要将上级单位下达的考核指标进一步向基层单位分解下达,而各网省公司的基层单位多为非独立核算的市级供电公司,并不适合直接下达EVA考核指标进行考核,因此网省公司可根据EVA考核指标的内容构成,在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下达。

EVA=[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财务费用×(1-所得税率)]-(平均资产-平均在建工程-平均无息负债)×10年期国债利率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EVA考核指标是由损益类指标和资产负债类指标共同构成。

1.损益类指标

(1)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国网公司对各网省公司单独下达的考核指标,各公司已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单独进行了分解。

(2)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按税法规定测算应该实际缴纳的所得税,这部分费用的降低要以依法理财为基础,主要依赖于税收筹划工作,不太适合单独下达分解指标。二是当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变动共同影响的金额,这部分主要是受会计政策的影响,也不适合作为考核指标进行下达。

(3)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主要在网省公司本部集中发生,不宜向基层单位分解。

2.资产负债类指标

该部分指标包含三个部分,平均资产、平均在建工程和平均无息流动负债,这些部分仅仅涉及资产负债项目,各基层单位都有一定的管理责任,应该作为EVA指标分解的重点,具体分解方案如下:

(1)确定目标分解值。

目标分解值=(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财务费用×0.75-EVA目标值)/10年期国债利率

其中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财务费用根据网省公司预算数测定,视为常量处理。

(2)考虑合并抵消因素,对目标分解值进行调整。

(3)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将调整后目标值分解下达。

三、EVA电网企业应用的局限性

EVA业绩评价方法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在国外已经得到广泛运用,甚至在中国,Stem&Stewart咨询公司也与我国最大的证券网站证券之基联合,在网上定期我国上市公司的EVA值数据。但是任何评价指标都有利与弊的双重性,EVA也不例外。

(一)资本成本确定的局限

在EVA业绩评价模式中,资本成本是EVA的核心,资本成本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EVA的准确性。而目前电网企业采用的资本成本计算方法,未能充分考虑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如接受用户捐赠资产、对外捐赠等因素,影响了资本成本计算的可比性。

(二)EVA作为管理者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的局限

年度绩效的评估只影响管理者当期的收益,而对其在未来的报酬没有影响,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经营决策如战略决策、研发决策时,由于这些行为的收益具有递延性,管理者努力对企业的贡献,并不能在当年的EVA值中得到充分反映。由此可能会导致管理者为了追求本年度更高的EVA值而放弃那些能在未来增加股东财富但近期会影响其业绩的决策。另外,EVA值没有剔除外部因素对管理者经营业绩的影响,如宏观经济形势、行业状况等等。如果将这些因素对EVA的影响也作为管理者对企业的业绩贡献,对管理者经营业绩的计量而言就会有失公平,有可能出现奖励了企业EVA值为正,但实际上绩效差的管理者,而那些企业EVA值为负,但管理绩效良好的管理者则得不到应有的奖励。

(三)不同规模企业间EVA的可比性不强

EVA是一个绝对数量指标,只能说明经济效益的有无,而不能体现经济效率的高低。相比而言,较大的企业或部门趋于创造更高的EVA,就很难判断这种差异是由于效益水平的不同还是仅仅因为资本投入规模不同,所以EVA作为一个绝对值指标,在用于不同规模的企业或部门之间业绩比较时,存在一定难度。

四、EVA模型在电网企业应用的未来展望

如上所述,采用EVA方法进行业绩评价相对于传统业绩评价方法实现了一些新的突破,但EVA方法也存在很多不足与局限。从目前EVA指标在电网企业的应用情况来看,应该说还属于起步阶段,指标公式调整空间比较大。另外,考虑到EVA指标本身存在的一些固有缺陷,在对不同企业业绩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还需要其他业绩评价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等的配合。

【参考文献】

第5篇:财务费用对企业的影响范文

厦门路桥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2月3日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9500万股(A股),并于1999年4月2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和公司2004年7月29日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与厦门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务集团)于2004年8月1日进行了重大资产置换。资产置换后,公司于2004年11月22日变更为厦门港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行业。以城市公(道)路、桥梁、隧道、港口、码头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为主业。在厦门市交通基础设施行业中,具有垄断地位并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公司拥有两条交通要道――厦门大桥和海沧大桥。厦门大桥始建于1987年10月1日,1991年4月主体工程竣工,同年5月试通车,总投资1.56亿元人民币。海沧大桥工程于1996年12月18日破土动工,主体工程于1997年6月份正式开工建设,全桥于1999年12月30日顺利通车。

二、案例起源

由上表可知,从1996年到1998年,公司营业利润润逐年高速增长,平均增长率高达34.1%。1999年甚至达到75.0%。可是到了2000年公司这一比率却是-55.6%。正如我们所知,桥梁这类公共设施主要是前期建设投入大。建成通车后只需要支出维护等费用,并且过桥收费收入是逐年增长的。2000年海沧大桥投入运行,按照常理公司营业利润增长率只可能高于前些年份,又怎么会出现负值呢?

三、案例分析

2000年营业利润的大幅下降,我们的第一反应便是2000年公司营业收入是否出现问题。但事实是该年海沧大桥正式投入运营,企业的主营收入有230,175,574元之多,比上年增加了93,197,125元,增幅达68%,按常理企业利润应该只增不减。于是我们的第二反应是当年公司的营业成本控制是否出现问题,确实2000年营业成本高达85,744,129元,比上年增加71,723,141元,涨幅为511.5%,主要因为增加了海沧大桥的管理成本、维护成本和折旧费用。但是主营收入增加额比主营成本增加额要大。所以2000年的主营业务利润还是比上年高了18,991,591元。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主营业务利润率,发现2000年为0.581,而1999年为0.838,两者之间的差距并没有两年的营业利润率77%和20%之间的差额那么大。因此我们可以推论两年的差异与其主营业务关系不大。于是我们将目光投到各种期间费用上。这时我们发现一个很明显的差别,即财务费用。

正如2000年年报解释,净利润比1999年减少14855万元,减少幅度为82.56%,主要原因是补贴收入减少9026万元和财务费用上升约8,000万元。1999年公司财务费用为-8.301,596元,为财务净收入,而2000年为72,337,066元,占到2000年主营业务利润的54%左右,两者差异达80,638,662元。

那为什么两年的财务费用不仅由负转正,而且差那么多?第一个假设就是公司两年的有息负债情况差别特别大。查看资产负债表后,我们发现企业两年短期借款均为0,而长期借款2000年仅比1999年多6,164万元,折合成利息不可能有8,000万元之多。从现金流量表上看,1999年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708,064,433元,而2000年借款所收到的现金为91,537,996.15,新收到借款的利息费用也远没有8,000万元。

真正的原因在于海沧大桥。据公司年报附注,厦门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对在建工程的核算方法如下:“本公司在建工程以实际成本计价,并于实际交付使用时转作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有关的利息支出在交付使用前予以资本化,计入在建工程成本。”2000年1月3日,海沧大桥正式投入使用。那么在1997-1999年,与海沧大桥建设相关筹措的资金的利息支出均资本化,对利润无影响。而2000年的利息支出需计入到当年的财务费用冲减利润。再来看公司为海沧大桥所筹措的资金量。海沧大桥总投资为2,874,000,000元,其中需付息的资金来源如下:

A、日本输出入银行贷款13,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07,900万元,利率为浮动利率,即6个月的LIBOR加0,25%和转贷手续费0,6%,期限15年:则2000年需支付利息大约为107。900*(0,25%+0,6%+4,50%)=5773万元。

B、国家开发银行贷款30,000万元,年利率为12,42%,期限12年,根据附注,公司2000年度支付的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利息支出20,639,250.00元,由厦门市财政局承担,不计入本公司的财务费用。

c、交通部交计发[1998]489号文落实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3,250万元及银行贷款计划安排3,300万元,共6,550万元;中国银行厦门市分行承诺贷款7,000万元,该项目2000年利息大约为10300*8%=824万元

加总起来可以发现2000年因为海沧大桥而产生的利息支出大约为6600万元,再加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2000年7234万的财务费用的来源就很明了了。

如果我们剔除财务费用的影响计算两年的息税前利润,可知1999年EBIT为97,192,699元,占主营收入的71%,而2000年EBIT为119,188,665,占主营收入的52%,在绝对数上2000年更高一些,在相对数上2000年虽然小些,但差距没有57%那么大。

四、案例总结

以上分析便解释了厦门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在1999年和2000年如此巨大的营业利润差别,不是因为经营方面的重大差错等,关键在于利息费用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2000年利息支出费用化导致财务费用上升了8,000万元,是营业利润下降额的1.375倍。财务费用是导致2000年营业利润55.6%降幅的最大原因。

五、案例延伸

我们注意到1999年2月3日公司发行了95,000,000股股票,每股发行价格5.53元,发行市盈率为18.5倍,共募集资金50,717万元。这让我们立即联想到了1999年高达77%的营业利润率,发现公司在1999年发行股票真心高明。

《证券法》对首次公开对外发行股票有一系列严格的规定,尤其是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情况。

我们可以发现这三年公司利润居高不下且节节高升。这无疑给投资者一个明显的信号:厦门路桥的盈利能力很强,而且有逐年递增趋势,其股票潜力无穷。事实上18.5倍的市盈率也证实了投资者相信了这一高利润。但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在海沧大桥投建期间如此高的利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将财务费用资本化。一旦工程完工,巨大的财务费用将大大拉低企业利润。

如上表所示,之后的年份再也没有出现如海沧大桥建设期间如此高的利润率,而且有递减的趋势。这有力地说明了1999年的实际利润远没有报表数据显示的那么高,而厦门路桥借由此机会发行高价股票,不得不说有忽悠大众之嫌。

六、同类案例

在对和厦门路桥一样属于建设公司的海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的报表研究中,我们注意到其2001年与后续几个年度的营业利润存在很大差异。研究后发现财务费用在这一差异中起到了极大的影响。

从上表可看出,相比2001年,海南高速在2002年主营业务利润有下降,但没有营业利润下降的幅度大。而2003年相对2002年,营业利润由正转负,下跌幅度大大超过主营业务利润下降幅度。

比较发现财务费用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公司负责东线琼海至万宁段右幅路面大修,2001年2月开工,总投资约1-4亿元,2001年12月竣工。针对这个项目的借款利息在2001年是进行资本化,不影响利润,而在后续年度需计入财务费用。所以2002年财务费用从负转正,增加了900万元。而2003年财务费用增加了2000多万元,除去报告中阐述的该年银行借款增加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海南东线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于1997年初开工,2002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共完成投资20.14亿元。针对该项目的借款利息在2003年才开始计入财务费用,从而拉低利润。

七、案例启示

对厦门路桥和海南高速案例财务费用的研究,我们得到一个启示:对于建设行业的公司,在观察其盈利能力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财务费用的影响。除了要看是不是因为利息费用资本化或是费用化导致利润不能反映企业真实业绩,还要注意看企业是不是利用资本化或费用化这种模糊的临界点来虚增或虚减某期利润。谨防被受财务费用调控的利润迷住了眼!

八、参考资料

厦门路桥股份有限公司1999、2000、2001……2011年年度报表

第6篇:财务费用对企业的影响范文

行政单位财务费用管控方法研究

一、行政单位财务费用管控存在的问题

1、行政单位财务费用的特点。经费来源的单一性;经费使用的无偿性;经费保障的优先性;财务管理的政策性;财务管理的统一性。

2、行政单位财务费用存在的问题。

(1)管控意识相对薄弱。行政单位管控意识薄弱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以至于很多制度都不健全、完善,工作较松散。

没有把财务和会计工作重视起来。一些单位在日常费用管理中只是把财务作为管钱的部门,致使财务的监督权丧失,无法起到监督的作用。

没有有效的控制经费支出。建立明确、合理的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是行政单位的工作更有效的开展前提,可是现代行政单位对很多经费支出(比如餐费、住宿费等)采用实报实销的制度,致使财务监督与控制流于形式,这类费用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无视报销制度。

(2)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健全、完善。财务岗位责任制度建立的不科学,权责不明确。一个有效的行政单位应该对财务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制度明确,财务费用的审核与报销都要按照流程来执行,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费用,预算才能得以执行,才有意义。这正是有些单位所缺乏的,没有明确的岗位说明书与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效率低下。财务票据保管不符合财务要求。财务规定,财务章和法人章必须分开保管,会计和出纳不能同为一人,可是有的单位却违反这一规定。

(3)会计核算不规范。行政单位的财务原始凭证审核把关不严格。一些单位的原始凭证粘贴不符合要求,马虎、填写不规范、签字审核遗漏等情况,会计也没有纠正;原始凭证不真实,有弄虚作假的情况。比如招待费发票却用办公用品类、食品等发票冲抵,报销与实际发生的不相符;报销时没有正规的发票,使用收据报销等行为都严重违反了财务的报销制度

二、行政单位财务费用管控产生问题的原因

1、财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单位领导则导缺乏对财务知识的了解,对财务管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行政单位是非盈利性机构,考核领导工作情况的唯一标准是该领导在该职位上做出了多大的政绩,无论行政单位领导是文科出身还是理科出身,对财务的了解甚少,再说财务一般工作较为简单,没有太多的问题,因此对财务部门的要求与管控相对较少,积累的时间多了,问题就很容易暴露。

2、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合理,没有跟上财务的制度要求。行政单位的财务制度与企业的财务制度又有区别,国家的会计法要求我国企业必须遵守,而行政单位是不已盈利为目的的,因此他的财务制度有一定的局限性,会计科目也相对简单,制度建设上是容易被忽略,随着国家对行政单位的监督加强,局限性的财务体制弊端就显现出来了。

3、财务管理人员对会计基础建设工作不够重视。行政单位没有什么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属于国家单位,因此与时俱进的概念缺乏,固有的老的思想根深蒂固,从事财务管理的人员没有实时的根据单位情况进行会计基础建设,定期培训,加强学习等。

4、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行政单位属于国家机关,外部有人民群众的监督,可是内部监督的机制形同虚设,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较少,监督工作没法取得实际的成果。

5、财务工作人员自身学习能力不够。财务工作要求对财务人员的能力要求不断提升,财务工作人员没有及时的开展自我学习与提升的工作,很多费用报销没有按财务要求来,而是具有随意性。

三、行政单位财务费用管控改进措施

1、提高行政单位对财务费用制度的认识。行政单位的领导应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重视财务管理在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学习,提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有效的保证财务工作的合理开展;

2、加大培训财务人员,强化会计基础工作。行政单位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从事财务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不断学习财务法规,强化基础工作建设。

3、完善部门预算管理,严格按照要求执行。行政单位要重视财务预算,严格按照预算来合理使用经费,财务再报销时也应该按照财务报销流程来进行,不能违规操作。

4、加强对行政单位的考核,责任明确到人。行政单位的费用具有单一性,这就要求对费用要有明确的使用说明,国家监督机关,对行政单位的考核也要加大力度,把责任明确到个人,相互监督。

5、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加强财务人员的学习,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

6、把内部控制制度放到一定的高度上来,加强内部财务监督机制,保证财务的真实性,规避财务风险,科学、规范、合理的运用财务费用,加强财务内部监督机制建设。

7、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和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纪单位及其连带责任人予以曝光并给予处罚。国家对于行政单位的执法利达要加强,对于严重的问题应及时的给予处罚,才能有效的监督行政单位更好的行驶其职能,保证经济的稳步发展,国家权利的正确行使。

四、小结

行政单位在国家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国家行政单位在财务费用管控方面应明确、合理、有效,把国家的经费用到刀刃上,合理的整顿内部管理才能更好的发挥行政职能,行驶国家行政机关的能力,保证各项行政工作的开展,促进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建立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财会[2001]41号).

[2]陈金娟.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建设关系研究[J].经济师,2006,(6).

[3]段新庄,王超锋.加强内部控制的博弈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7):63-64.

第7篇:财务费用对企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 房地产开发企业 降本增效 措施

一、引言

房地产企业获得利润的方式有提高销售收入和压缩成本两种。在房地产企业售价基本遵照地域和定位进行房产定价的情况下,地产企业将更大利润空间的获得投向了成本的降低上。房地产企业当前可降低成本的范围包括开发成本、税费成本等,同时需要避免和控制出现过高的财务费用。

二、影响房地产企业降本增效的基本因素

(一)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成本

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成本过高或成本构成的不合理都会导致企业最终成本的过高,压缩利润空间和妨碍企业进一步的发展。企业的开发成本占比较大的是土地的征用和拆迁补偿费,由于地价较高,此类费用常常占据了较高的成本比例,甚至会超过建筑成本,成为最大的支出成本内容。在房地产开发成本的核算中,项目谈判中的质量与工期长短,以及设计上的内容、消费客户群体定位与定价等都对地产成本起到不同的影响,需要从宏观角度进行考量。此外,在建筑成本之外,还有基础建设、政府要求的公共建设内容以及建筑外部和内部构造的设计费用等,也构成了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成本,并占据了较大的成本比例。企业在降本增效中,应当首先从占据成本费用主要内容的开发成本入手,寻找利润增加的突破点。

(二)房地产企业税费成本

在当前企业要求下,五险一金等各项保险和公积金费用在员工工资计算上占比高,给房地产企业带来了较大的费用负担。尽管建筑采用的是外包形式,但外包中的大量费用也造成了建筑施工费用的负担较重,增加了房地产企业的施工成本。在税收方面,我国处在营改增的施行阶段,通过相对合理的流转税种增值税避免在流通中的重复征税,对于我国的房地产税收的减少和征税合理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降低房地产企业成本。财政部在营改增税收方面的征收变化,为企业的财务部门带来了处理和调整上的困难。在初期营业税向增值税改变的过程中,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发票缺乏,销项税额支出数目大,其税费仍需要正常缴纳,且增值税扣费在营业税之前,造成时间段上的资金压力,因而为企业带来了非正常阶段的税收压力。同时,财务上的调整和扣费,由于房地产企业会计在会计处理上过往只使用营业税的缴税模式,在新的缴税方式下很可能出现申报和扣缴失误,以错误的计量方式进行缴纳,也可能造成企业多缴税款。

(三)房地产企业财务费用

房地产企业周期相对较长,投入大,在资金支持上离不开融资,构成了较高的财务费用。对于项目规模大,期数多的房地产企业,时间战线更长,也存在着较大的财务风险和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如果企业不能采取能及时收回部分资金的投资策略,而采取长战线最后集中收回的建设方案,则企业的财务费用很可能造成房地产企业一笔沉重的成本负担,甚至无力偿还。以奉化市房地产企业项目为例,其名下的“桃源府邸”项目在土地拍卖后,随即投入建设并进行宣传和接受定金。但由于楼市的不稳定性和国家政策等多方面影响,三、四线城市的购买欲望并不强烈,造成了虽然地皮的买价高,成本开发费用一定,定价在相对合理的状况下,仍然出现销售困难,资金无法及时回笼。三、四线城市有价无市,楼市竞争大,初始投资资金难以通过房产销售得以回笼,造成贷款缺口无法及时弥补,财务费用不断加大,构成了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

三、降本增效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应用

(一)降低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成本

对于房地产企业成本的把控,首先应当由财务部门做好基本预算,针对销售部门给出的市场调研做出资金支出和回收的基本判断和备用方案。在预算下,财务部门应当根据企业过往项目情况,结合当前政策与发展条件及日后成本费用趋势,制定合理的成本费用支出比例,按照比例进行资金划拨,由各相关部门进行具体谈判,将资金和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在项目投资前,财务部门应积极配合调研部门和管理层,根据拆迁和土地征用费用等作出基于数据的财务成本分析,提交成本和收益报告,以智库身份积极建言献策,提供财务上的专业分析和数据支持。在成本费用的压缩上,企业与施工单位和原料、建材供应商等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以长期合作数量换取较低的单价成本与较为稳定的质量保障,提高议价水平,以降低各单项成本来降低总体成本。

(二)税费带来的成本降低

税费带来的成本降低首先体现在“费”的缴纳比例降低,员工支出的减少为企业减轻负担,同样会使上游企业的成本相对降低。在税收上,主要表现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尽管在前期可能会出现税费缴纳上的波动,但对于房地产企业的长期发展仍然是有利的。在初期的发票取得上,房地产企业应当尽早获取上游企业的增值税发票,并在过渡期采取时间差方式在较大数额的资金上只接收增值税发票,在发票开具上尽量后延,减缓税收缴纳上的资金压力,顺利度过营业税改增值税初期造成的税收征缴波动阶段,减少税收征缴额。房地产企业应当积极关注所在城市的财政部门对地产企业的优惠和促进政策,如契税减半等针对购房群众的税收上的优惠政策。房地产企业应当加强税收优惠政策在潜在消费客户群体中的宣传,利用政策优势使消费者实际购买价格下降,促进自身产销售量,回笼资金。

(三)减轻财务费用压力

房地产企业在预算上还应当注重资金的回收模式和建设期限与项目周期的安排方式,在预算和规划成本时将可能的后续资金链供应不足、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考虑在内。房地产企业在较大规模的项目建设中应当考虑分期施工的建造方式,在开工和获得许可证后积极促进一期工程的销售,以一期资金的前期基本销售支持一期工程的后期建设,并以后续销售款额的获得速度来决定后期工程的建设与开工速度。房地产企业的分期建设要求企业在销售上的投入加大,来获取企业财务风险的减小和资金压力的减小。在财务费用上,由于前期在销售上的资金收回,为后续的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避免了新的贷款或是原贷款的延期或更高的财务费率,财务费用也就避免了进一步成比例的扩大。与此相反的是,在地产项目上,由于资金投入大,要求较高的资金承受能力,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财务费用压力更为显著,由于资金链断裂造成工程停工、无法按期完成导致业主与地产商纠纷的事例,且由于资金在后续的无法供应造成财务费用压力以杠杆效应不断加重,甚至面临着破产。房地产企业要减少成本,应当避免财务杠杆造成的费用过大的问题。以成本上的波动范围控制和销售量的增加来提高企业的效益和利润水平。

四、结语

在房地产企业降本增效的计划和实施中,主要成本和费用集中在中前期的投入和建设中。因而在建设计划时期应从全局和建设整体上对成本的压缩进行规划,做好每期计划。在中后期的建设中,降本增效应更多地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避免成本的增加,做好每一时期的成本控制。

(作者单位为大悦城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8篇:财务费用对企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白酒行业 财务报表 建议

受金融风暴的影响,许多行业经营绩效较之往年波动较大,而白酒行业在此次风暴中所受影响较小。某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品牌和产品销量一直位居行业榜首,本文采用2006、2007、2008三年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该公司的优势和劣势。

一、战略分析

该公司的主要经营业务按行业划分可以分为酒类(98.5%)、印刷、化工和其他,按主要产品划分,公司主要经营高价位酒和中低价位酒。高价位酒是指公司含税销售价格在70元(含70元)以上的产品。

该公司具有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独立董事占总董事数额的1/2,建立了完善的生产加工体系,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并且建立了24小时之内办结咨询投诉制度,2008年公司顾客满意度指数为90.18%。

该公司组合多种形式媒体宣传,助推品牌价值,获得多项国际、国内荣誉,在2008 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价中,品牌价值450.86亿元,居白酒制造业第一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4位,以其具有高知名度品牌和传统历史文化底蕴占据市场份额。公司近几年提高高价位白酒的销售,减少中低价位白酒的销售,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资产负债表分析

企业2008年度资产负债表显示,企业2008年末资产总额为134.96亿元,较年初增长16.63%;2008年末负债总额为20.4亿元,较年初增长4.89%;2008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14.56亿元,较年初增长19.01%。

2008年末资产总额中,流动资产占64.77%,固定资产占34.54%,无形资产占0.45%。

2008年末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中,流动负债为100%,负债所占比例由去年的16.81%减少为15.12%,所有者权益所占比例由去年的83.19%上升为84.88%。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中,主要是由于盈余公积同比增长了10.1%,未分配利润增长了54%而引起的负债权益总额变化,表明企业资产总额的变化是由于公司盈利而引起的。

企业的资产质量较好,资产流动性与安全性较好,其中流动资产占64.77%,货币资金占43.9%。存货逐年上升,在资产总额中保持较稳定的比率,固定资产居行业首位,过高的固定资产可能会占用企业的资金。

企业为100%的流动负债,主要为预收应付款项,且在资产增加的情况下,负债却有所下降,公司资产负债率低,再融资的能力较强。

三、利润表分析

(一)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三年比较

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2006、2007、2008年分别为7386141422元、7325555842元、7933068723元,2008年达到最高。2007年略有降低,主要是由于在2007年公司调整了产品结构,减少中低档产品的销售,增大高档产品的销售。

(二)公司三年按地区划分主营业务收入

该公司按地区国内主营业务收入在2006、2007、2008年分别为7159593026.95元、7092648920.39元、7767750124.28元;按地区出口主营业务收入在2006、2007、2008年分别为2265483910.56元、235906921.23元、165318598.53元。可以看出,公司虽然总体的主营业务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出口的部分在2008年却达到最低,我们分析这主要是因为2008年经济危机对出口造成的影响。

(三)按产品种类划分主营业务收入

公司在2006年高价位酒收入4357593621.85元,中低价位酒2975780143.52元;2007年高价位酒收入4937869141.71元,中低价位酒2284005400.58元;2008年高价位酒收入5936096681.61元,中低价位酒1979806126.50元。可以看出,公司的高价位酒的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中低价位酒的收入呈逐年降低趋势,这主要与公司的产品战略的调整紧密相关。

(四)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三年比较分析

公司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2006、2007、2008年分别为47.2%、46.09%、45.6%。可以看到,2006—2008年期间,公司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呈逐年下降趋势,这说明公司在保证收入的情况下,采取了有效的成本控制。

(五)息税前利润三年比较分析

公司息税前利润2006、2007、2008分别为1735228290.84元、2086118934.22元、 2239201389.80元。为了剔除所得税的影响,我们对该公司的息税前利润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该公司的息税前利润在3年中呈上升趋势。

(六)按产品类别三年毛利率比较分析

公司所销售高档酒在2006、2007、2008年分别为69.21%、71.95%、66.73%;低档酒在在2006、2007、2008年分别为28.83%、16.60%16.65%。可以看出,无论是高档酒还是低档酒,2008年的毛利率明显低于2006年的指标,分析这主要是由于成本的相应提高。

第9篇:财务费用对企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工程成本 控制 费用核算

一、引言

工程成本,即成本的一种具体表现,是企业获取和完成某项工程所支付的所有成本,这是广义上的的工程成本。而我们接触更多的是狭义上的工程成本,即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的的人力、材料、机械消耗的费用,其他直接费用及项目经理为组织工程施工所需的管理费用的总和。控制工程成本无疑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这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当期产生的且与当期收入想符合的支出费用。期间费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密切相关,虽然很容易确定它产生的期间,但很难确定具体是由哪个工程或产品产生的,因而,忽略人工成本,而应于产生时直接计人当期损益。

二、工程成本的控制

1、工程成本控制的内涵

工程成本控制,即施工企业以工程项目成本为控制对象,组织人员进行管理,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及时纠正成本消耗偏差,确保完成预先制定的成本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

2、工程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2.1 提高企业效益的原则

企业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施工过程中客户都会对工程质量和工期有严格的要求。在成本与质量和工期发生冲突时,往往不计成本保证质量和工期,这样就使得成本很难控制。因此,在客户对质量和工期有新的要求,需要增加工程量时,应及时与客户商讨,进行现场签证和索赔工作,确保增加支出的同时有相应的收入。

2.2 工程成本控制的全面性原则

因为工程成本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同时也与企业的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所以控制工程成本各个部门、各个单位人人有则,需要人人参与。

2.3 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是贯彻执行计划的一种方法,它把成本控制计划的方针、目的、任务和措施等进行分解,提出更具体的目标,并落实到各执行计部门、单位和个人。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和执行,目标执行结果的检查,目标评价和目标修正。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循环过程。

3、工程成本控制的方法

3.1 通过签订更合理科学的合同控制成本

通过合同控制是工程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 项目经理部与公司之间的内部承包合同。该合同对项目经理部的成本指标、成本降低率、成本降低额等都作了具体规定,是项目经理部成本控制的主要目标。对控制成本有很好的作用。

(2)项目经理部与公司有关部门之间的专业管理合同。该合同明确了双发各自的权利与义务,解决了双方指导与被指导、监督与被监督、协调与被协调的关系。 使得职能部门通过专业优势,协助项目部控制相关费用的支出,确保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3)项目经理与项目员工之间的岗位责任合同。项目部每个员工工作质量的好坏 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工程成本产生影响。该合同的签订可激励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工作

3.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降低安全风险

对企业来说,施工事故足以击垮整个企业,因此必须在安全保护措施上增加投入和管理精力,如果一旦发生事故,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企业由此事故造成损失是无法估计的。因此,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程进行施工,做好各项安全保护工作,加强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防止事故造成的一切损失。

3.3 提高技术含量,优化施工方案

施工人员应该在确保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寻找更合理的施工方案,为企业降低成本,谋取更大的利润。这就需要施工技术人员提高个人素质,提高工程的技术含量,要充分了解施工工艺的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降低施工成本和安全风险程度。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

三、期间费用核算

企业期间费核算用主要包括管理费用核算和财务费用核算。

1、管理费用核算

1.1 管理费用核算的内容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各个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而产生的各项支出。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企业开办费。指企业在筹建期内产生的各类费用。2)公司经费。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费、修理费、折旧费、物料消耗、 低值易耗品摊销以及其他经费。3)劳动保险费。即支付给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医药费。4)待业保险费。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交纳的待业保险费。5)工会经费。指企业全体职工工资的2%交给工会使用的经费。6)职工教育经费7)广告推销费。8)国家规定的各类税金。9)其他费用。指除上述费用以外的其他开支,包括研究与开发费、技术转让费、董事会费、诉讼费、咨询费、绿化费、排污费、聘请中介机构费等。

1.2 管理费用的核算方法

为了核算管理费用,企业应开设管理费用账户进行各类总核算,并对各项目设置专栏进行详细核算。借方登记需要的各项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管理费用,本账户期末应无余额。

2、财务费用核算

2.1 财务费用的核算内容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各项资金而需要的费用。具体包括:贷款的利息支出,汇兑损失( 减汇兑收益),办理各项业务的手续费,现金折扣(企业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给债务人的债务扣除)。

2.2 财务费用的核算方法

为了核算财务费,企业应开设财务费用账户进行各项总核算,并根据各项目设置专栏进行详细核算。借方登记支出的各项财务费用。贷方登记取得的利息收入、汇兑收益以及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金额,经结转后本账户期末应无余额。

参考文献

[1] 郭大容.工程成本控制与期间费用核算研究[J].财经界,2010(16):82-83.

[2] 邹志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成本控制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