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条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们要认真学习,研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学习书籍和文件篇目,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和总体目标,并着力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在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上下功夫,做到真学、常学、深学,勤于思考,善于应用,真正学通弄懂。
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我对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一是确立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思想。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第一要义,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根本目的是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二是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三是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协调,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可持续,就是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永续发展。四是丰富和发展了统筹兼顾的思想。统筹兼顾,是我们党长期执政中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经验,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创新,强化服务,不断开创服务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作为一名人事干部,只有深刻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坚持正确的科学发展,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新人”观;人与社会;全面发展
发展是最基本的范畴之一。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上的重大调整,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大飞跃。把社会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是对马克思一个多世纪以前所热切呼唤的“新人”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实际体现和创新。
一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由来已久。但无论是我国古代“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的重民思想,还是近代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都是试图以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说明社会历史。则从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的人出发,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置于广阔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经过考察分析所揭示的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蕴涵着深刻的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
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作为现实存在的活的生命体具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需求,而这些欲望和需求又是通过物质生产劳动来实现的。从现实的、物质的前提出发,个人的发展是人类在不断拓展自身活动范围的基础上,为物质生产的发展进程所决定的。一个时代的人有怎样的社会存在,他也就获得了不同于另一个时代的人的本性或人的本质。如同改变作为人的存在对象的自然正在改变以自然为存在对象的人自己一样,改变作为人的存在对象的社会,本身即意味着改变以社会为存在对象的人。因此,资本主义本身固有的难以克服的历史局限性决定了它并不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造成市民社会自我分裂和异化的根源在于人的本质活动的异化。要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实现人的解放,最根本的问题不仅仅在于改变财产的占有方式,其核心是改变人的生存方式,恢复人的本质活动的自由自觉的和创造性的本性。马克思关于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观印证着新的哲学精神和实践原则——人的发展唯有在“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价值体系中才能获得全面发展。
马克思又将人的发展放在了社会历史的宏观背景中去考察。他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发展时期,其中商品经济是人类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必然走向自由的中间环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物质生产系统,经济力量是超自然的人的力量。这时,人虽然不再是自然必然性的奴隶,从经济生活中显示出人相对于自然的独立性,可是,继而人又成为自己创造出来的物的奴隶。人无论是作为“自然存在物”还是“经济动物”,都呈现出被某种外部力量奴役的特性——物役性。这个发现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马克思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社会生产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着根本上的互相依赖关系,另一方面它们在发展中存在着矛盾不平衡关系,即商品经济和人的发展的“二律背反”状态。马克思以自由为价值导向的人类发展观,揭示了“物役性”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在最初的社会形态中,由于劳动生产力处于低级发展阶段,自然界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着,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在区域性的血缘群体中,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依赖于血缘关系的。而这种人和人的依赖关系主要表现为威严统治和绝对服从的关系。在第二种社会形态中,商品经济的兴起,打破了前一社会形态的封闭状态,一种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它有效地激发了人潜藏在物质欲望中的生命力,扬弃了那种阻碍和抑制个性发展的“人的依赖关系”。人类进入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时代。人不再是血缘等级中的“精神动物”,先前的人对人的“统治和从属”现在代之以各具自由身份的人对所缔契约的共守;法律取消了等级特权,从政治形式上认可了每个人的平等地位。从对人的类本质自由自觉的能力的提升方面来说,这种“物役陸”要比对“人的依赖性”进步得多。然而追逐更多财富的强烈动机,就有可能使人萌生出冲破一切制约的欲望;垄断财富所造成的金钱万能的魔力的诱惑,抵消了人的一切最美好的精神情趣。而人如何挣脱“物役性”桎梏就成为摆在世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二
商品意识是现代文明意识生长发展的重要基础。人既是社会性存在又具有精神性存在的特性,使得一批敏锐的思想家越来越多地把注意力转移到从文化上寻求物质发展与人类自身完善之间的合理平衡上。马克思的“新人”观就为人类摆脱“物役性”文化困惑提供了一条根本出路:从文化理念上寻找商品意识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与更新,从而为人成为“新人”提供“意义”的凭借和价值标准。
在市场经济社会,人对自身发展的意向、要求和评价,人的理想、人格特质和伦理道德,归根到底是为市场经济所制约,并受相应的商品意识影响。然而,“文明”的真实含义并不是对人的自然欲望的一味满足,而是对“自然本性”中种种“非人性”因素以及文化中非人性倾向的疏导和改造。社会实践内容包括商品生产流通和人类精神生活等。在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意识主要反映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利益和要求,人被设定为“经济人”,其全部活动背后所潜藏的动机都只是为了利益,这就使得资本主义社会“人和人之间除了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人文精神则反映着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社会要求和价值取向,它把人设定为“道德人”、“完整人”,其全部活动都蕴涵着对生存意义、精神家园和价值目标、理想信念的追求和憧憬。显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意识和人文精神不仅是两个不同的精神范畴,也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它们都深深扎根于市场经济的土壤中,折射出市场经济社会的深层次矛盾——即以物和金钱为鹄的,还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二者的矛盾和对立使社会具有了两种对立的价值观念、两种对立的舆论导向和两种对立的行为规范与评价标准。市场经济社会自身的矛盾,将不同性质的力量施加到同一个人身上,使人的精神生活陷入深深的困惑和苦恼之中。如果说人类第一次是从“宗教”枷锁中解放出来,那么如今人类有必要实行第二次解放,即从“物”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而马克思的“新人”观则鲜明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性要求。
“新人”观是在马克思的以自由为价值导向的人类实践发展观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哲学作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始终反对在抽象的理想中设计人的前景,而是要立足于社会物质条件,从人的现实活动出发去考虑问题。“当18世纪的农民和手工工场工人被吸收到大工业以后,他们改变了自己的整个生活方式而完全成为另一种人,同样,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这种新人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是现代化大生产的产物,这种新人是在实践活动中,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己的“自由王国”中的“自由的人”。如前所述,人类目前整体上面临着严峻的精神危机,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既需要调动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智慧和潜力;另一方面又需要社会各成员的协作行动。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是世上唯一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意识来决定和创造对象世界的存在物。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扩大和丰富,马克思所憧憬的“真正的自由王国”将会愈加富有生命力。那时候,“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因此,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短必要劳动的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压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人的自觉的意识所创造的全部精神文明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之一。
因此,马克思所热切呼唤的“新人”是一种“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认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这一文化价值理想深深植根于对人的辩证发展的自觉把握与切实体认上。按照马克思的人的发展三阶段理论,人的发展历程必须经过群体人、个体人与社会人三种形态。如果说人在群体主义时期,人依靠自然纽带组成共同体,在能力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去处理同自然界的关系,那么,当人已经从大自然的限制与束缚中解放出来,并成为大自然的主人时,一些人却为了占有更多的物质财富而企图统治和控制他人。因此。要摆脱“物役性”的精神困惑,必须依赖人的觉醒,使人成为历史过程的自觉参加者,成为社会化的个人。这种“新人”与受制于“控制消费的官僚社会”的“经济人”截然不同,他完全摆脱了以占有财富为人生宗旨的“物欲”的束缚;同时又与只重精神而轻财富,重义轻利的“道德人”完全不同,这种“新人”力争把“道德人”理念中体现的终极意义的价值合理地落实于俗世中,而不使其因空灵而无法实现。这种“新人”所体现的文化价值理想,是在更高层面重建科学与人文、物质与精神、人类与社会协调促进、全面发展的人。
三
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是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最高理想的基础上,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深刻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突出发展旨在实现两个全面发展的新理念。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环境优化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人类能动创造的主体能力不断生成、进步、展现并由片面的人向“新人”跃迁的过程,是人类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不断创新的过程。其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以一种动态的形式揭示了人的发展同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所谓全面发展,指经济发展的目标是致力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所谓协调发展,旨在改变过去那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必须使得经济与社会、城市与乡村、东部与西部地区以及社会各个领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在这里,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中: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丰裕的物质和有序的制度文化保障,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又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想和人力资源。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它同马克思的“新人”观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首先,科学发展观明确把“以人为本”,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共生共存的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终极目标。马克思一贯重视人的发展,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是“社会联系的主体”。因此,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的命意就使“以人为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共生共存成为唯物史观的题中应有之义。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渠道、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它使得社会中各阶层的竞争观念、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同时,改革中的利益调整所带来的社会各个阶层的重新定位,要求我们建立起一整套能够体现和包容、平衡和调节各阶层利益的政治机制,充分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民主政治权利。“以人为本”就是从价值观上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思路。其中,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是和谐社会人的发展的基础,共生共存、和谐相处则是人的发展的目的要求。即以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之理念把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调整到最佳状态,使其凝聚成一股合力,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保持着相互促进、共同生长、和谐相处,共建人类家园。“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这正是当代关于人的历史和历史的人在质的向度上的跃迁和提升。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生态伦理
一、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必需的生存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人类获得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源泉,同时也是人类劳动的对象。自然和社会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人与自然的不协调,也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矛盾的表现。哲学从实践出发,阐发了人与自然界的本真关系和人对自然应该采取“实践态度”,折射出生态哲学的睿智光芒。学者们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时代背景、认识基础及现实意义等方面予以探究。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环境问题并没有作专门系统的研究,有关生态哲学的思想散见于他们的自然观、实践观、社会观和历史观之中。徐岩将其归纳为人是自然的存在物,必须尊重自然;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必须尊重和遵循自然规律;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三个方面,较为确切。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陈墀成等认为,19世纪40年代欧洲的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社会化生产所导致的环境恶化进入创始人的视野,成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产生的现实环境,为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提供了现实性与可能性,成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马克思恩格斯既为工业文明带来的生产力进步而欢呼,更为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所震撼。
(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认知基础
陈墀成、蔡虎堂认为,生态哲学以对人类现实自然界的整体认识为基础,在联系与发展中考察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其产生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科学的进步与发展。19世纪的自然科学发展到理论自然科学阶段,其思想方法、研究方法、科学范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革,深化了人对自然的认识,为哲学把握人与自然关系奠定了深厚的认识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以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为基础,以普遍联系的、发展的辩证自然观考察人类现实的自然界,逐渐形成具有前瞻性的生态哲学思想。
(四)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孙述娟、翟晓青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产生于工业革命初期的19世纪,这朵生态哲学领域的奇葩,在当代仍然散发着绚丽夺目的光彩,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指明了方向,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哲学依据,为树立生态意识、践行环保行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
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迫使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我们对自然界的态度,从伦理层面寻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路径。于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就成了当代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内涵、建设原则及启示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
黄斌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马克思自然观揭示了自然对人的先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这就为自然界永续存在的权利和价值做了确定无疑的证明;第二,马克思自然观揭示了劳动实践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人类的实践活动确立了基本的生态伦理原则。人对于自然具有依赖性,但人同样具有能动性,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动地改造自然;第三,马克思的自然观所强调的“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为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指明了途径。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建设的原则
关于生态伦理建设的原则,刘胜良归纳了四条:第一,“主体是人”的处理原则:坚持主体性原则是处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即“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的基本原则;第二、尊重保护自然的原则:“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第三、“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自然的原则:这一原则在生态危机的形势下其意义尤为重大。从外在尺度上看,自然美就是生态美,是地球景观、动物结构等生态平衡、繁荣和谐的状态;从内在尺度上看,只有人能够在审美的层面上体会和认同自然界美的属性,破坏生态平衡也是对人类美感的破坏。因此人类能够把对自然美的规律的认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以技术的手段建造自然的本色,恢复自然本应具有的美感,这本身就具有道德的价值;第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恩格斯说:“经过长期的、往往是痛苦的经验,经过对历史材料的比较和研究,我们也渐渐学会了认清我们的生产活动的间接的、较远的社会影响,因而我们也就有可能去控制和调节这些影响。”马克思、恩格斯道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先声,发展应走可持续的道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危害。
(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对当今世界的发展,人类的行为,具有珍贵的启示作用,黄斌将其总结为三点:第一,强调正确的生存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第二,明确现代人的生态责任,树立新的生态价值观;第三,践行科学发展观,运用科学的生产方式。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也是经检监察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如何抓好反腐倡廉工作,有效预防职务犯罪行为发生,已经成为当前纪检监察工作的一个新课题。在做好反腐预防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履行好《》和《行政监察法》赋予的职责任务,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
一、必须科学地认识和把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规律
科学地认识和把握预防工作规律,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预防职务犯罪规律可以从三个方面认识和把握。
一是从科学分析形势上认识职务犯罪规律的新特点。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密、越来越专业化,涉及职务犯罪的领域也越来越广、越来越多。因此,研究职务犯罪规律,对于采取预防打击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大案比例逐渐上升,犯罪金额越来越大。二是重点部位犯罪案件占较大比例。三是贿赂犯罪突出,权钱交易明显。四是窝案串案多。五是边打边犯,现行作案多,尽管有关部门加大了反腐败查案力度,但犯罪并未收敛,一些人为了私利,不惜以身试法。上述情况表明反腐败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预防和控制腐败现象的蔓延,只靠打击这一手不行,必须加强预防工作力度,提高预防工作水平。
二是科学探求与其他工作联系上揭示预防工作规律新内涵。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与经济社会各方面有着广泛的密切联系,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抓好预防犯罪工作已经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任务。因此必须积极探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内在要素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工作之间的本质联系,科学地认识预防工作规律,并不断提示这些规律,遵循规律,按规律想问题、办事情,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把纪检监察工作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推向深入。
三是从科学推进工作开展上把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规律的新要求。提示和认识规律的目的就是按照规律要求,进一步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实现“两个转变”:在指导思想上,从过去侧重依法进行监督、查办案件转变到更加注重围绕服务发展“第一要务”,加强构建和谐社会软环境上来;在工作思路上,从过去限于党建领域、被动服务经济工作转变到主动服务经济建设中心工作上来。
二、科学分析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把握预防重点
贪污、贿赂作为职务犯罪的一种特定社会现象,它的存在与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它是主客观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作应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主观原因。放松世界观改造,不能自觉抵制金钱的诱惑,是产生犯罪的主观原因。我们一些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放松政治学习,讲理想、讲宗旨、讲党性原则少了,而讲个人利益、讲实惠、讲奢侈享乐多了,法制观念淡薄,有的人为满足膨胀了的私欲,就利用用中的权力,进行贪污受贿,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是客观原因。环境对职务犯罪的影响,是产生犯罪的客观原因。职务犯罪的具体行为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引导,新形势下,社会大环境、工作单位环境、家庭小环境、社会风气、朋友群体圈环境等对职务犯罪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是机制原因。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是产生犯罪的重要原因。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有关制约权力的机制尚不完善,监督制度不健全,使违纪违法分子有可乘机。一般说职务犯罪都需要一定条件和环境,有的单位个别人权力过份集中,对权力又缺乏必要的制约,结果导致贪污贿赂犯罪现象的产生。
三、认真研究制定科学的预防对策
(一)立足防范,教育先行,筑牢预防犯罪的思想防线。一是创新教育体制机制。要在认真总结过去预防工作中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在教育形式、内容及方法上进行探索和实践,使廉政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要结合实际和“检企共建”工作机制,进一步创新教育载体,丰富教育内容。二是在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上坚持“五个结合”:即:坚持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经常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典型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传统教育与传媒教育相结合;提醒教育与诫勉教育相结合。三是在教育对象上坚持“三个突出”:即:突出领导班子及班组成员;突出重要岗位、重要部门等管理人员;突出二级经济实体主要负责人等重点,通过创新和改进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廉政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二)完善预防制度,创新机制,构建预防职务犯罪的防范体系。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加强预防制度建设,堵塞管理漏洞是遏制腐败行为、预防职务犯罪的关键。一要建立完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大对各种违纪行为的暗访、监督和检查,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预警机制。针对企业的特点,制定严禁利用职务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同时,加强对可能腐败行为的监控。加大事前监督,对干部出现的苗头问题,早打招呼,及时提醒,让红灯亮在越轨之前。
(三)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形成预防职务犯罪的整体合力。一是强化群众监督,对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单位发展的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都要通过职代会讨论,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有效避免决策失误。二是加强干部管理,在干部提拔使用上,坚持看品德,看潜质,看实绩,看公认的“四看”原则,实行民主推荐制、组织考核制、党政班子票决制,中层干部任前公示制和任前廉政谈话制,从制度上保证干部选拔使用和人事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三是突出监督重点,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围绕工程项目、大宗物资采购、基建工程招标等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四是针对重点工程和热点问题积极开展效能监察和专项监察工作。
(四)多管齐下,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原则。反腐败“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因此,我们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应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原则,这也是职务犯罪的特点及原因所决定。一是、权钱交易等极端腐败现象,是个人主义和金钱万能思想的表现,反腐败、预防职务犯罪要解决思想根源问题,坚持教育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要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武装每一个党员干部,使他们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二是制度上不健全是贪污贿赂犯罪的重要原因,要在制度上做文章,要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堵塞各种漏洞,使制度成为反腐败的重要保证。三是贪污贿赂犯罪的发生,归根到底是由于权力缺乏监督、制约导致的,因此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是预防职务犯罪的关键,是防止权力蜕变的重要手段。教育、法制、监督三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不可偏废。
一、知识目标
识记实践的含义;理解实践的基本特征;联系生活实例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人类历史上第一颗核弹的研制过程,使学生理解实
践的含义及特征,通过探究核电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感悟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从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人类应用核能历程的探究与分析,使学生初步确立科
学的实践观。
【教材内容分析】
本框标题是《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主要讲述的是实践的含义、特征以及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其内容主要有两目:
第一目:实践及其特点。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第二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2012年3月26日,第二届国际核安全峰会在韩国首尔召开;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引发严重的核泄漏;1945年8月6日,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
设问:原子弹缘何有如此大的威力,人类对核能的认识从何而来?以此为例,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今天的学习《人的认识从何而来》。首先,让我们走进镜头一“走近核弹,了解核能”。(设计意图:国际视角选材,微观视角切入,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彰显了思想政治课堂的时效性和学科特色)
二、讲授新课
展示图片:原子弹工作原理图。
图片说明:据实验表明,一千克铀-235裂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万吨TNT爆炸所释放出的全部能量。那么,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又是如何诞生的呢?
1939年10月,美国开始着手制造原子弹。在英美等科学的领导下,前后直接动用人力约60万人,历时6年,最终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过渡:原子弹的诞生离不开科学家的实验活动,而这种实验活动放在哲学上就是一种实践。那么,什么是实践?它又有哪些形式和特征呢?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实践的主体、对象,进而归纳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物质性活动。接下来,让学生根据这一含义做以下判断:
学以致用:(1)农民种地;(2)蚂蚁搬家;(3)探月工程;(4)学习科学发展观;(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3)(5)是实践,那(2)(4)为何不是?另外,要引导学生思考:这三种实践之间有何区别?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根据人们实践对象的不同,又可将实践分为生产实践、变革社会以及科学实验。这说明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
过渡:尽管实践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肯定存在着一些共性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分组探究活动来了解实践具有哪些特征。
为了加速二战进程,更好地捍卫人类和平,美国才开始研制第一颗原子弹。这说明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这说明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受制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一战时,人类并没有研制出原子弹。这说明了实践总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活动,说明实践具有历史性。同时,原子弹的研制成功并不是科学家的个人成果,而是前后动用近60万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又说明了实践具有社会性。
研制原子弹的直接主体是物理学家,客体是核燃料,同时还有各种研制工具和设备,而这些都具有客观性。同时,它的研制成功还要遵循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这说明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设问:人类对于核弹的认识从何而来?(设计意图:巧妙设疑,凸显教学主线)
过渡:二战后,世界形势由战争转入相对和平,人类对于核能的应用开始由军事转向民用。让我们走进镜头二。
图片展示:1954年,前苏联建成世界上首座核电站。
1991年,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
设问:人类对于核电的认识从何而来?(设计意图:巧妙设疑,凸显教学主线)
结合图示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我们收获了对核弹、核电的认识。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纵向看,由核弹到核电,这是认识的什么变化?如果说是发展,又是谁推动的?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下中国的核能研发历程。
我国的核电发展之路:
我国在核能民用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大技术性难题。与核弹不同的是,核电安全运行需要核裂变的能量释放,由“不可控”变为“可控”,这就需要对核反应堆运行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以防止其达到临界值。但我国缺乏监测所需的高智能计算机。1983年我国成功研制出“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从而为我国的核电事业奠定了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上,我国首座自主研发、设计的秦山核电站于1991年成功并网发电,实现了我国核电历史零的突破。
设问:我国在核能民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新问题?这一问题是如何得到解决的?这一过程中,我们对核能的认识是如何发展的?(分小组学生展示、补充)
教师归纳:发展核电我国要解决核裂变能量释放的可控性问
题,这就需要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也就是需要对核反应堆进行实时监控,这就需要高智能计算机。在实践中我们研制成功“银河Ⅰ号”,它的诞生也极大地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同时,在实践中,我们的认识能力也有了极大提高,最终实现了由核弹到核电的这一完美转身。这一过程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过渡:如同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人类在应用核电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让我们走进镜头三。
播放视频:福岛核泄漏打破核电安全神话。
设问:核电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又出现了什么新问题?之前人们对于核电安全性、清洁性的认识充分吗?这说明判断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创造性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实践不仅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检验人们认识真理的唯一
标准。
为了深化学生对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理解,此处,笔者又创设了一个辩论活动:
日本核泄漏之后,有人认为,核电安全没有神话,中国应该关停所有核电站,禁止发展核电项目。也有人认为,中国能源供需矛盾突出,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发展核电是必然之选。
中国核电事业核去(反方)VS核从(正方)
教师归纳:人类在发展核能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对核弹的认识,同时根据实践需要,我们又发展了核电,对于核能的认识进一步发展。正方与反方同学争论的焦点问题是,中国核电项目究竟能不能经受住未来各种风险的考验,这只能是用实践来检验。同志在核安全峰会上中明确说明,中国不会放弃核电,只不过会科学发展核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理论联系实际,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同时也提高了其辩证思维能力)
人类研究和应用核能的实践与认识经历了如下历程:
梳理本课材料思路,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一方面,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检验的标准,同时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这些充分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另一方面,我们从实践中获得的每一种认识,不管正确与否,都对我们的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设问:根据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你能得到哪些方法论启示?生活中,你是如何运用这一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学以致用)
课堂小结:
展示图片:中国的核能研发历程。
1964年,我国成功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我国成功研制出第一颗氢弹,1971年,我国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试航,1991年我国成功建造出第一座核电站,这是我国未来的中长期核电发展
规划。
【关键词】高效管理;行政管理;学术权;管理模式
一、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问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社会背景下,高校的行政管理面临众多新的挑战,从目前施行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来看,大都是沿用老的一套管理模式,而无法满足新时期中不断产生的新需求,因此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进行改进和改革显得更加迫切。
(一)学术权力受到限制
目前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便是学术权力受到了来自管理层的限制。我们都知道,高校的学术管理权力都是具有独立性和自治性的,是不容被侵犯的。一所高校是否得以良好发展,实际上是由该校的学术研究成果来决定的,它是高校生存的基础,更是促进高校发展的内在要素。而是现实中,高校内部的行政权力广泛化导致出现无法满足教职工的工作诉求的现象,管理层不采纳来自高校基层的合理建议,最终发展成学术服务于行政权力的怪象,使高校的学术权力大为缩减。
(二)思想意识落后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主要表现在领导干部的思想意识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一直以来,教育界都用“教学质量如何”“科研成果怎样”来评判一所高等学校的办学实力。这一指标像一根指挥棒一样指挥着高校行政管理层只看重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于是下大力度抓教学,下大力度投入搞科研,这种状况下,其行政管理工作就被忽略掉了。很大重点高校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认为管理工作很简单,只要上传下达就行了,根本跟思想、水平、技术无关。这就造成了很多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出现“重教学和科研而轻管理”的现象。其次,长期在这种“重教学科研而轻管理”模式的影响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参加进修的机会比较少,因此发展空间也小了。使得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失去了工作激情和创造精神,他们往往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整日被很多烦杂的事情包围着,对待工作只是敷衍了事工作情绪低迷,进而导致其管理水平落后,无法使自身的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行政管理模式落后
中国传统的管理模式从理念上和思维上都严重制约了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进行,因此,下一步的深化高校改革,必须拿高校陈旧的管理模式开刀。传统的高校行政管理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滞后:第一,现代办公手段明显不足。比如在教职工办理离职或退休时,其手续非常繁琐,几乎要耗时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办好,一张表格需要跑二十几个部门盖二十几个公章;一些高校行政管理贵族人员的管理岗位于实际专业不相符,因此在发表文章或是申报课题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其过程变得异常艰难,这对于一个热心于专业的教师来说,无疑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去做琐屑又无意义的事情,影响到了科研的热情。第三,就目前而言,我国很少有高校会对行政管理人员给予科研方面的政策扶持。第四,很多高校在管理岗位福利待遇普遍偏低。这些都导致目前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二、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
(一)平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
实践出真知。实际上学术权力与行政管理权力并不是一个对立的关系,而是一个互补互辅的关系,二者同生死共存亡。因此高校行政管理要省得放弃内部行政权力泛化,要做到这一点,第一,在高校基层树立起一个宽松、良好的学术氛围,尽量不要让行政权力泛化去影响到学术权力。第二,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要做到各个机构之间的结合应较松散化,使基层的学术权力能够形成自我控制与自我管理的职能,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将传统“官本位”思想彻底打破,诚恳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用实实在在的姿态来端正高校行政管理的职能于学术权力的独立性,以此来确保高校各机构的有效运作。
(二)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
不管是在什么部门,管理者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都决定了管理的成效。因此,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在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时,首先要全面落实行政管理人员的科学发展观,也就是说,将最先进的科学发展观念引入到高校行政管理的日常工作中,立足于人,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其次,而作为管理者的个体,也应该提高紧跟科学发展步伐的意识,在较高政治文化素养的意识下,努力认真、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敢于创新,敢想敢干。第三,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加强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
(三)健全高校行政管理体制
首先,高校要大力开展行政管理建设活动,这时顺应时展趋势的举措。比如,可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管理模式,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引进一些具有先进性的教育管理机制;也可精简行政部门或人员,各负其责地完成职能工作,这样更有利于促进行政管理工作实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的目标。其次,高校应加强建设其行政管理队伍,努力为高校教职工营造一个在公平公正的舞台上展示自己工作成就的平台。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可加强对行政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在此基础上建立其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此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比如教职工的福利待遇问题;把行政人员的职称评聘问题落到实处……如此等等,只要行政工作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体验到成功与价值,他就会更加热爱和投入到高校教育的发展中来。
参考文献
[1] 田卫蒙.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对策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04).
[2] 郑玉强.现代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重点分析[J].现代教育资讯,2009(9).
[3] 王洁.针对高校扩招扩建现状完善行政管理体系[J].高校管理资讯,2009(3).
关键词:景观文化 符号系统 阅听文本
山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物遗存最多的省份之一。据统计,山西现有辽、金代以前的木构建筑占到全国同类建筑的72.6%,有分布于全省各地的文物古迹35001)余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19处,两千年以上的历史都城118处。近年来,山西省在盘活这些宝贵的资源,变资源为旅游产品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和影响力。但同时也日益凸显出旅游景观与文化脱节、景观文化建设远远滞后于景观设施建设的问题,重景观轻文化、有景观缺文化、好景观差文化的现象较为普遍,即使一些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景观,也还处在靠有形资源作为卖点的初级阶段,远远没有形成自身的文化品牌。加强景观文化建设是关系山西历史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相关内容作一探讨。
一、加强景观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景观文化建设是提升山西省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众所周知,当前旅游业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就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旅游业的发展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竞争阶段:
第一阶段是项目竞争。改革开放,百业振兴。作为对传统中国人十分陌生的旅游产业也顺势而生。在这个阶段中,谁能够率先开辟出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谁就能够吸引游客的眼球。因此,这一阶段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字:“你无我有”。只要哪个地方能拿得出像样的旅游项目,它就有竞争力。
第二阶段是广告竞争。人们开始认识到旅游是一个有利可图的新兴产业,于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自然或人文资源的地方纷纷将资源开发为旅游景观,没有资源的地方也想方设法开辟人造景观作为旅游之用。在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后,每个地方都有了初具规模的旅游项目。为了争夺客源,各地不惜工本造势宣传,旅游市场的竞争发展为广告竞争。这一阶段的特点也可以概括为四个字:“你有我响”。大家都有几个拿得出手的旅游产品,但是哪家的广告刺激,宣传到位,它就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第三阶段是文化竞争。随着旅游市场的日趋成熟,参与旅游而且见多识广的游客愈来愈多。以往单凭广告宣传的做法已经不足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旅游市场的竞争又上升到一个新阶段即文化竞争。这一阶段的特点同样可以概括为四个字:“你响我特”。景观的独特文化在旅游市场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景观文化建设成为决定一个地方旅游产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为在景观硬件条件基本定型的情况下,谁能够在弹性空间较大的景观文化建设方面出奇创新,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制高点,把握主动权。
(二)加强景观文化建设是防止山西旅游景观趋同化的迫切需要。
旅游景观的生命力在于个性化。没有个性特征或失去个性特征的景观将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然而就山西情况看,一些旅游景观正自觉不自觉地走人趋同化甚至雷同化的误区。以民宅大院为例,仅晋中地区就有已经开放或正在开发的大院十余处。几座先行一步的大院,从宣传推介、布局陈设到经营运作几乎都一模一样,甚至每个大院都有一句共同的解说词:“皇城看故宫,民宅看x家。”这种趋同思维不仅未能扩大景观的知名度,反而让游客生出许多疑问。笔者就不止一次被外地朋友问到,你们山西这么多大院,各家都有哪些主要特色?事实上每座大院都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倘若能把这些特质提炼并展示出来,将形成丰富多彩、优势互补的大院文化。目前这种只重相互模仿,不重突出特色的做法,只能使旅游景观的生路越走越窄。
打造个性化旅游景观的关键不在硬要素而在软要素。所谓硬要素,就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景观物质要件,这方面只要有实力就可以多投入多产出,你有我有全都有。所谓软要素,就是附着在景观之外,渗透于景观之中的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概言之就是景观文化。景观的硬件容易被“克隆”,但好的景观文化却是不可复制的。
经验证明,景观之间的本质区别在文化而不在硬构件。尤其是处在同一区域同一类型的旅游景观,很难单纯依靠外部形态给人以永久印象。加强景观文化建设既是旅游市场多样化的客观需要,也是景观群体走出趋同误区的根本出路。旅游景观要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营造景观文化上下工夫。
(三)加强景观文化建设是保存和延续历史文化遗产的迫切需要。
2004年10月,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平遥古城墙突然发生大面积倒塌事故,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并由此引发对历史遗产生存状态和经营方式的反思争鸣。从景观文化角度讲,平遥古城墙的遭遇至少带给我们如下两点启示:一是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当我们将其变现为文化资本时,一定要格守适可而止的原则。如果过度开发,甚至将历史遗留当做“摇钱树”,将会过早地失去我们对子孙后代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宝贵场所。二是历史遗产也是有生命的客观存在,需要给以人性化的尊重和保护。否则,再有生命力的景观也会在滚滚红尘中毁灭或夭折。因此,加强景观文化建设本质上是营造有利于景观的生存发展环境,是保持和延续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举措,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景观文化的基本内涵
文化是一个没有统一界定的概念,学术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数百种之多。但就其本质而言,一般认为: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是人把人性加于自然之上,从而使自然人性化的结果。
所谓景观文化,是指人们在与景观长期互动的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与该景观相适应的精神观念,并把这种观念具体地体现在景观建设、维护和适度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之中。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状 巫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462-01
我国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文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和质量上,在世界当中都是首屈一指的。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达到87万项,可见我国在非物质遗产资源上是多么的丰富。但近年来,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呈现令人堪忧的局面,如何保护逐渐消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前我国文化历史保护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对重庆巫溪“巫文化”的现状分析,来试图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些策略方法,同时也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一、何谓“巫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 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巫文化”则指的是我国古代巫咸国区域的特定文化遗产,是当时低下社会生产力背景下产生的特殊文化风俗,以“巫”为其文化的重要特征,表现为占星、占卜等类型的宗教活动,是先民朴素世界观和精神寄托的一种再现,其遗风遗迹主要集中在现在的巫溪等地。
巫文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巫师这个特定时间特定职业所衍生出来的文化。由于当时的生产力低下,人们的思维水平受限,对虚无缥缈的“神”有某种敬畏之心,巫师作为神与人沟通的媒介,成为当时先进文化的代表。比如说巫师为了能和神沟通,必然需要掌握大量的天文历法知识,为了满足虔诚信徒“驱鬼治病”的愿望,所以需要掌握相关的药物原理。诚如民俗大师乌丙安所言:“古代的巫师因占卜需要,长年观测天象,收集了大量天文知识,并摸索出了四季规律,中国农历、节气划分与此密不可分。巫师为‘驱鬼治病’,曾遍尝百草,并发明简单的制药方法,这对中医影响深远。同时,古代一些文学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也与‘巫文化’有关。”
巫文化产生之后,通关大量的战争和部落迁徙活动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巴楚文化开始融合。而后在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巫文化正式融入华夏文明的范畴,但始终能够保持自身的独特性,虽然期间也融入了儒释道三家的文化内涵,但本质还是以“巫”为特色的文化传承。巫文化内容丰富多姿,是人类童年时期的精神印记,具有众多文明滥觞的研究母题,它的“天人合一”、盐文化、药文化、巫歌巫舞文化等等,都极大的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拓深了人类文明的广度。
二、巫文化的现状
在我国的历史变迁之中,巫文化因为其诡异虚无的内质而饱受压制,很多人都将巫文化简单的概括为“装神弄鬼的把戏”,这种偏见一直延续至今。但随着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人开始对巫文化背后的积极意义展开探索和发掘,这个沉睡千年的华夏文化终于获得了再生。巫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是人类早期文化的重要表现,更是华夏文明的根基,中国人类学会会长叶舒宪表示:“中华的传统中,最重要的、根最深的就是巫文化。”2010年,政府成立了重庆华夏巫文化研究院,带动了巫文化研究的热潮。但热闹过后,还是难掩巫文化渐渐消失之痛,其存在问题主要如下:
一是政府的介入度仍是不够。巫文化作为我国古文明的悠久文化,光靠几个热心学者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政府部门应该首当其冲的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但是现实中,政府部门对巫文化的保护常常是走过场、打官腔、互推诿,不仅没有认真的普查巫文化中整体遗留情况,对其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也是视而不见,申报巫文化为华夏正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基本没有。
二是国家对巫文化的资源保护投入匮乏。对巫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没有真正发掘,一方面对巫文化仅仅只是停留在初级的带动旅游业上做文章,只是追求短时利益,让本该成为保护的巫文化,反而成了谋取利益的工具,急功近利之风导致巫文化的破坏和扭曲日益严重;另一方面对巫文化的保护工作一直没有纳入国民经济规划之中,毫无系统保护措施,资源投入过低,保护观念陈旧。
三是缺乏现行法律的保护。文物保护法仅仅是针对有形的物质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系统科学的界定,让保护工作的开展没有法律支持。
三、巫文化保护的措施
巫文化的保护无疑是我国文化延续上的重大事件,是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项目,需要我们在认识上提高紧迫感。这样一种沉淀这民族、历史、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的保护直接关乎我们民族文化的兴衰,是落实国家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巫文化的保护:
一是在立法上加强对巫文化的保护。不断完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建设,广泛借鉴外国先进的立法规范,将以巫文化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法律的保护体系之中。
二是加强宣传力度,让民众参与到保护行列之中。公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公众的文化素养高低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程度的高低。为什么当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这么力不从心,就是公众在态度上压根不觉得这是一件大事,错误的认为跟自己生活毫无关联,这是非常可悲的现实情况。作为我们共有的文化记忆,尤其需要我们自己亲身参与进来,护守自己的根,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文明传承。所以,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如果不能引起广泛的传播,很容易就陷入淹没无闻的境地,我们应该在教育体制上、社会影响力上多做文章,带动国人从根本上转变以往漠视的态度。
三是推进巫文化保护的体系建设。不仅要搞好普查工作,还要建档建章建制,形成一系列的保护流程,对巫文化的管理、维护、研究都应该形成长效机制,国家加大资源投入,保护程度纳入地方政绩考核,并培养出一支相关的人才队伍。
对于巫文化的神秘和其中的丰富内蕴,怎么能不让我们现世之人心动神往呢?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内蕴和底色,巫文化无疑是支撑着一个国家文化厚度的重要基石,标识着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只有不断弘扬和继承以巫文化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让国家文运昌盛,才能让民族屹立不衰。而要做到弘扬和继承,首先是要巫文化走入公众视野,走出去是为了将文化传承不衰,千万别让流传了千年的巫文化在我们的手上消失殆尽。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年
【关键词】职业学校 班主任工作 对策
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使职业学校如沐春风。如何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技能的职业人才成了摆在职教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其中的班主任工作是职业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科教学的辅助,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就业和社会教育的桥梁。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面对社会需求,务实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以造就大批合格的适用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心理问题成因,进行身心健康辅导,使孩子健康成长
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过去常常被忽视,主要表现在教师经常将学生心理层面上的问题误认为道德层面上的问题、家庭教育上的缺失,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爱护。职校生大多来自“中考落第”者,他们普遍存在自己是“失败者”和“被遗弃者”的心理,认为自己将来是没有出息、事业上难有作为的人,这种自卑心理的形成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孩子的健康成长与成才观是社会应该关注的,而整个社会普遍的舆论导向使这些孩子思维产生定势,致学业不好后处于苦闷境地,对前途与自身的价值缺乏信心,严重地阻碍着孩子的进步、成长。此外,在职校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娇惯,使他们形成依赖,自傲,冷漠,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关注自己的感受,而很少考虑甚至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想法和利益。
面对职校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加强非智力品质的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使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乐观的情绪,对生活充满信心,开朗向上。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可采用班会、集会、活动、学校心理咨询室等进行心理卫生讲座、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指导:帮助学生消除身心发展变化带来的困惑,克服学习心理障碍,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优化人际关系;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帮助学生排解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进行职前、职中、职后培训,指导学生就业、创业,走出职校生矮人一截的怪圈。
二、要爱岗敬业,注重自身修养,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1.具备过硬的文化专业素养
文化专业素质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资本。班主任具备了良好的文化专业素质,就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教育学生才有说服力。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大多为“双师型”教师。一方面,他们要精通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熟悉其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向。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技能,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并善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以满足职业教育培养兼有专业理论与操作技能的人才的需要。
2.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
职业教育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职业教育,探索教育规律,处事公道,爱岗敬业,有献身职业教育事业的信心和决心。还要热爱、关心全体学生;承认差异,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3.较好的身体心理素养
班主任工作负担重,时间长,头绪多,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班主任要注意锻炼身体,合理饮食,按时作息,保证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同时,作为班主任还应拥有健康的身心,一位性格健全,情绪稳定的班主任,不仅是学生接受知识、开拓视野的良师,也是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班主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搞好班级工作、建立和谐班级是非常重要的。
三、运用正确方法,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
问题学生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对象,也是职业学校班主任最关心最烦恼之事。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教育者要对每位学生充满期待,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而对于问题生,班主任一定要有爱心和耐心,工作中给以更多的关心、体贴和帮助,坚持用心去教育、去感化学生。
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直接关系到班集体建设和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要注意策略。要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首先必须利用问题学生的问题所在,是学习差,还是品行差,还是仅某方面差,是家庭问题还是其它问题,他们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何在,只有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才能对症下药,同时,班主任还必须将德育和心育结合起来,以提高转化成效。问题学生的问题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德育层面,也涉及知、情、意等心理层面,有的甚至涉及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传统德育工作采用说服教育、批评与表扬等方法,往往难以有效地解决心理层面的问题。只有结合心理辅导的方法才能对症下药,提高疗效。如可采用倾听、情感表达、认知调整等方法。
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行就业指导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引导中职毕业生认清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学生正确的走向社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班主任应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排除错误职业理想的干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教育学生把个人愿望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选择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又能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职业和单位。其次,班主任还要结合学生的情况,及时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特别是职前教育涉及到社会知识的方方面面。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与学生接触最多,了解最全面,同班上的各科教师有密切联系,同学生家长保持着经常的接触,所以在就业指导方面有特别有利的条件。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除了要贯彻就业指导的基本原则外,还要注意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努力提高就业指导的业务水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职业指导计划,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职业指导工作。